当仁不让于师知识点

2024-04-28

当仁不让于师知识点(精选4篇)

篇1:当仁不让于师知识点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教学难点:

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教学设想:

1、可以把教材中13章内容作一个简单分类。大体来说,内容有三:一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推崇,二是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感情,三是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归类后,学生可能会更容易把握课文内容。

2、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先疏通13章语录文字障碍、积累文言知识,再讨论、挖掘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方法;也可以通读之后归类,对每一类语录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3、宰我与子贡是孔门言语科高材生,尤其是子贡,在言语、事功方面较有成绩,在当时享有较高的声誉,他对孔子的评价还有若干,可以补充进来,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孔子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之高,同时体味子贡的语言表达艺术。颜回是孔子道德学问的传人,颜回之死对孔子打击很大,但心疼弟子,并不代表孔子会无原则地妥协世俗,他仍然把“礼”放在首位。这一部分在《论语·先进》中有记载,也可以补充一下。

4、《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可以略过。课时安排: 2—3课时。

第一课时

/ 7

教学过程:

一、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简单分类。明确:

一)、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课文第1、2、3。

二)、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课文第9、10、11、12、13。

三)、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课文第4、5、6、7、8。

二、学习第一部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1)阅读第1、2则,结合注释,自己疏通。

1,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19第24》)

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论语·子张19第25》)教师明确: 1,重要实词问题:

毁、逾、伤。知、阶、邦家。2,虚词及若干句式的翻译:

无以为也

(无以:犹言“无用”,不要。“以”不易作确解,就不必解释了。)仲尼岂贤于子乎

(于:比)

如之何其可及也

(如之:像这样,或不译。其:副词,加强语气,无实义。)3,语意略说:

第1则是子贡捍卫孔子之言,有两个方面:一是把一般贤者和孔子作比较,用比喻的方式,说明孔子的高明、伟大,是常人不可及的;一是批评叔孙武叔是不自量的、无知的。

/ 7

子贡的“日月”之比,把孔子推向了最高处,把孔子的影响力说到了极致。似可说启发了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的评价思路。

第2则是当别人比较子贡和老师时,子贡的回答。子贡先说一个人的言语是体现着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道德素养的,说话要慎重;然后把孔子比作高不可及的上天;接下来再说孔子为什么高不可及:如果孔子有邦或家之封,则孔子就可以大展宏图,他活着是人类的荣耀,他逝世则人类永远哀恸。所谓“能一日与此人共存今日之世,则是吾人一日之光荣”,所谓“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所谓“永垂不朽”是也。

4,子贡对老师的态度和评价是一以贯之的。下面再补充几则:

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论语·子张19第23》)

②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19第22》)略说:

①叔孙武叔可能是真的佩服、推崇子贡,他可能在不同的场合都表达过这样的意见,估计上文的“毁仲尼”,也就是说仲尼不及子贡,所以孔门弟子中独子贡为之辩解。这里,子贡再次以比喻的手法,来说明世人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比老师高明:自己的高度有限,外人一览无余;而老师高达数仞高不可测,别人无从了解,所以才有如此见解。后人把收弟子称为“列入门墙”,即源于此。②这主要是说孔子无所不学,也即韩愈所说“圣人无常师”。5,子贡的道德学问在下面这句话里可见一斑: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19第21》)——这说明子贡为时人所重,良有以也。2),阅读第三则,自己疏通文意。

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3 / 7

末由也已。”(《论语·子罕9第11》 教师明确:

1,几个熟语理解好并积累应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循循善诱。

2,“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主要是翻译时,注意动补句式。

3,这则内容有三:高度评价老师,也是用比喻的手法;老师是怎样教导自己的;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读一读语录,理一理思路。二,学习第二部分“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阅读9—13则,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第10则略过不看。

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6第11》 10,略。

11,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6第10》

12,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11第9》)13,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11第10》)

教师明确:

1,这几则里面,有几个后世常用的惯用语,注意积累: 箪食瓢饮,不堪其忧,不改其乐,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2,注意“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个特殊句式的理解。两个“为”,都是介词,读weì。3,语意略说:

①第9则,孔子对颜回的评价着眼于颜回的“安贫乐道”。世有大成就者,唯安

/ 7

贫乐道者能为,但安平乐道,说易行难。

②第11则“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且重言之,是非常伤痛之语,所谓悲不自胜,难以言之:有德行者,不能得到上天的庇护,竟有此疾,所谓“好人无好报”。

③第12则,表现的是颜回之死对孔子的沉重打击。这种悲痛要远远深于伯牛之死所带来的痛感。伯牛之死,孔子主要是痛惜;而颜回之死,孔子是绝望,是痛彻心肺。原因在于孔子在颜回身上,寄托着很大很多的理想。对颜回,孔子视之为自己道德、思想和学问的传人,颜回早逝,无人承传薪火,所以是“天丧予”——上天亡我,亡我文化。

④第13则,孔子主张“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当孔子过于伤痛时,有人提醒他:子恸矣!言下之意,夫子你这样做不合平素主张,而孔子说不为这样的人哀恸为什么人哀恸呢?后世王戎丧子,悲不自胜,山简谓:“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戎答:“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锺,正在吾辈。”有类于此。这说明孔子并不是一个教条主义者,甚至是一个性情中人。4,孔子对颜回的好感,还因为颜回的好学。比如: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先进11第7》)

孔子在这里不顾及其他学生的感受,而言现在没有好学之人,可见颜回在孔子心中的堪为典范的印象。

5,但孔子毕竟是注重“礼”的,即便是对颜回,他也不愿失去“礼”的制约。如:

①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11第8》)

②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论语·先进11第11》)

这两则说明孔子的清醒和理智——不愿意为着世俗的热闹虚荣而违背“礼”。

三、学习第三部分“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

/ 7

学生朗读,疏通第4-8则。

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7第34》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15第36》

6,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7第24》

7,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17第4》

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6第28》 教师明确:

1,理解好以下字词:

若,诲人不倦,当仁不让,割鸡焉用牛刀,莞尔一笑,子路不说,矢。2,语意略说:

①第4则,是体现孔子的谦逊,但伟大寓于平凡,“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孔门弟子公西华难以做到的,也更是一般人难以踵从的。

②第5则,有两点:一是仁义所在,可以反对老师;二是孔子的教育非专制教育。与亚里士多德“吾爱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如出一辙。

③在第6则里,孔子是说自己行为坦然,对学生是没有保留的。从上下语意看,这里好像是学生中有人怀疑孔子有所保留,或者是对孔子所教授的内容有所失望,孔子为自己作的一个简单辩护。末句自我表白:自己的人格、学问是体现在日常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

④第7则,孔子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是句玩笑话,意谓“如此小城,何必动用礼乐教化”,这体现了孔子轻松随意的心态。子游则据理而争,也体现出了对师道的理性态度、师生间的平等关系。

⑤“子见南子”章,一般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子路对老师仍然持率真的态度,不因是老师,就对自己不满之事三缄其口;一是孔子面对弟子的不满,为取信于弟子,连连发誓的窘态,说明孔子不是一个一直正襟危坐道貌岸然的长者,6 / 7

在生活中,他有着常人一样的平常性格。

但南怀瑾先生持异解,他认为,南子貌美是事实,行为不检点也是事实,子路不高兴老师去见她也是事实,甚至孔子发誓也是事实,但孔子本意是要澄清弟子们对南子的认识:南子没有做过罪大恶极之事,大家这么对待南子,有失公正。必须明白“予所否者”的“否”是对什么而言以及“天厌之”的“之”指代什么内容。南先生认为“否”是“批判”“否定”之意,而“之”是指代“被孔子所否定的人”,全句意为:如果是我所反对、批判的人,上天一定会厌弃他。而我没有“否”之,则其人尚无大恶。当然,如果如南先生所言,则孔子为何要“矢之”,恐也难以服人。

/ 7

篇2:当仁不让于师知识点

《论语》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篇3:“当仁不让于师”

我们在大学时学到的教育理论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是“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这句话是把学生看作知识的接收器。传统教学中每个科目的老师都往孩子注入知识,而不是教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这种注入式教学结合唯一标准答案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学生的创造性可想而知。而一个人的创造力是不能通过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训练出来。

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教务长米凯莱•马林科维奇博士(Dr.Michele.Marincovich)认为“中国至今仍缺乏自由与开放追问风气”(free and open inquiry)。所谓提倡“自由与开放式追问风气”就是鼓励独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维。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一、放下架子,转变观念,鼓励提问

传统的教师观认为教师是字典、是电脑、是完全正确。这种观点抹杀个人本身的 缺陷和差异,把教师这个角色神圣化。其实,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是一种由千千万万的个人去扮演的角色。教师的角色期待和角色规范可以制定得尽善尽美,但是一旦由具体个人去扮演,就一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只有在教学中承认这一点,学生才有 “启疑”的前题 ,学生才有机会磨练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历史作为过去真实发生的事情。人们都有非功利想了解历史真相的愿望。历史教学鼓励学生大胆怀疑 、分析 、推理、 就事论事 、旁敲侧击,挑战常规显得尤其重要。而挑战常规的第一步就是提问。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

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鼓励学生提问,不能一开始就要求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分三步培养。

(1)允许学生提问已经掌握的知识,用来考别人,看别人是否也懂得这些知识。有点类似老师提问学生的性质。目的突出鼓励学生提问要求,不计教学方法。

(2)学生也可以提自己不理解、不懂的问题,他们常常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背景材料和知识基础有关。例如青铜是铜、锡、铅的合物。锡是什么?香烟盒内有镀一层银白色纸,《新华字典》P524⑴一种金属元素,符号Sn,银白色,有光泽,质软,富延展性,在空气中不易起变化。这类问题可以解除学生最初发现不了问题的烦恼。

(3)通过培养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得到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结论,再经过独立思考加工产物的问题。这种问题才有价值。例如学生做列表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一个学生坚持把统一度量衡归纳在富国措施,我楞了,问他理由。他回答统一度量衡,有利商业发展,盘活经济,使国家富强。在课堂我建议保留意见。课后我问许多老师的看法,并查阅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11次印刷的《中國古代史》(上)第252面:“秦王朝统一度量衡的目的在于保证封建王朝的赋税收入,这是地主阶级压榨农民的一种手段。但它对消除各地割据势力的影响,以及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也起了重要作用。”原来教参是从秦国主观目的的角度把统一度量衡归入加强中央集权措施,而学生是在现实经济发展理论熏陶下,从客观作用角度把统一度量衡归纳在富国措施。这种敢于大胆质疑,挑战权威精神值得赞许。允许学生循序渐进,掌握追问方法。

在教学中还要特别重视胆小学生,教师善于倾听显得尤其重要。有的学生胆小,会在下面不敢举手,小声嘀咕。这时老师能否有捉信息就显得特别重要。如讲夏、商、周的亡国君所作所为,学生掩嘴暗笑。我就知有苗头,不动声色让学生假设他们是国王应怎么当?大家畅所欲言,最后终于一个大胆的学生在我的鼓励下说出了当国王不能好色。全班哄堂大笑。这个问题早就在98年高考问题辩析过,正好借来端正学生对历史关于“女人亡国”观点的讨论。

当学生的主动性 独立性增强后,教师就不在是课堂提问的垄断者,原先“一问一答”模式,变成互问互答。有时一些学生还会提一些老师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学生对提出的各种问题作的不同回答也并非与老师预先估计的完全一致。学生批判性思维逐渐形成。

三、教会学生解决问题方法

学生的知识面.社会经验.学习环境都受到限制。当学生追问质疑,作为老师应端正态度,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打太极拳,回避问题。而应带头主动制定计划,指导学生去查阅资料,去调查研究,“打破沙锅问到底”。

例如教《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一课的“大跃进运动”,学生看到“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壁画,哄堂大笑。大胆学生说:“吹牛也吹得太离谱。”我问学生:“你们见过真实萝卜,最大大约怎样?”学生比划手臂粗,一尺左右。当然不言而愈,不可能有千斤重。学生问:“这么浅显明白,当时吹,大家信吗?”一生答:“高指标,瞎指挥情况下,不能达到只能浮夸风。”另一生追问:“难道没有人讲真话?”“是不是讲真话会挨批评?”“检查参观这么大萝卜,到哪里找?”这些问题把学生好奇心激发,有些至今也是老师所困惑。我布置学生回去向爷爷辈请教,查阅资料。下一节课老师与学生交流,都找不到千斤萝卜怎么制造答案,但用粮食产量如何提高方法来印证那个岁月的荒唐。概括起来是公社让每个生产队长在会堂报告亩产多少斤粮食,名叫“打擂台”,敢于吹嘘获得表扬,讲实话就挨批斗,叫“磨土人”(就是把人推来推去),所以大家互相吹嘘。领导下来检查,采用“移秧并田”法,将其他田地的成熟稻秧移到要检查的田,制造密密麻麻稻谷假象,或把其他田地收割谷堆在一块田。这当然是违背自然生长规律。学生总结教训做事情要实事求是,不可急于求成。通过质疑、讨论、调查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学生觉得历史是可触摸的真实,以史为鉴,指导社会发展,形成正确唯物主义观点。

教师想自己的学生可能成为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会设身处地去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幼芽。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去了解历史真相,去借古鉴今,指导未来生活道路。

参考文献:

[1]黄全愈《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P28-29。

[2]《百年老照片》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P124-126

篇4:当仁不让于师知识点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

孔子说:“面对仁德和真理,就是老师,也不必谦让。”

【赏析】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究竟何谓‘仁’?”孔子回答说:“做到恭、宽、信、敏、惠五点即可。”

子张又问:“怎样做到恭、宽、信、敏、惠呢?”孔子解释说:“没有放肆的心叫恭;心地不狭窄叫宽;没有欺诈的心叫信;没有怠惰的心叫敏;没有苛刻的心叫惠。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就不能称之为人了。如果一个人承担了‘仁’的事,就要勇往直前地去做,不可有半点退让之心。” 孔子所说的“当仁不让于师”,意思是在面对“仁”和“真理”的时候,即使是自己的老师,学生也不必谦让。

在孔子的学问和思想中,“仁”是最为重要的核心观念,孔子甚至把“仁”当做一切行为的原则,同时把“仁”当做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目的。在孔子的眼里,“仁”就是判断一切事物是非的标准。如果违反了“仁”的原则,即使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说的话,也是不能接受的。

这种当仁不让的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有一个人,他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被恩格斯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他学识渊博,在当时各个知识领域中都进行过独立的研究和探索,不但对欧洲的哲学思想而且对欧洲的科学文化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至今欧洲的学术思想界仍然相当重视对他的研究。他虽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并不死守柏拉图的思想。相反,他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了激烈的批评。他,就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入师门,跟随柏拉图达20年之久,直至老师柏拉图去世。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非常勇敢,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他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同柏拉图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于是有些人就指责他背叛了老师,亚里士多德对此回应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如果亚里士多德一味地跟随自己的老师走,那么他能有自己独特的建树吗?能够对科学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吗?能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吗?显然是不能的。

由于亚里士多德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被人们奉为科学、教育学和哲学的权威,长久以来没人怀疑他说过的话。但是年轻的伽利略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质疑亚里士多德关于“质量重的物体先落地,质量轻的物体后落地”的说法,并在斜塔上做了轰动世界的实验,向世人宣告,权威并不是绝对的。

马克思对他女儿说过:“我在追求真理的时候,哪怕撞到头破血流,我也不回头。”弗洛伊德在他的书上引用了古代奥古斯丁的一句名言,大意是:“如果有怀疑,哪怕是老师或者长辈的话,我也会马上去求证。如果证明是我对了,我一定会礼貌地跟对方提出来。”

上一篇:我的种植日记下一篇:根本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