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优秀素材:合作的经典事例

2024-04-16

高考的优秀素材:合作的经典事例(精选4篇)

篇1:高考的优秀素材:合作的经典事例

哈佛大学校庆,打算邀请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参加。里根一想,机会来了,就让人捎话,问能不能送他个荣誉博士的头衔。哈佛师生对此议论纷纷,认为他和学术一点都不沾边儿,还是不送为好,于是里根没来,庆典照办。

哥伦比亚大学曾拒绝给英国女王授予博士学位;牛津大学曾拒绝给撒切尔夫人授予荣誉学位。曾任佛罗里达州州长的布什总统的弟弟,也被佛罗里达大学拒绝授予荣誉学位,只给了个荣誉校友算是安慰。

大学的大“脾气”除了是自己“耍”出来的,也是烘托出来的。因为许多本身“脾气”就很大的名人,一到了大学,马上就变得没“脾气”。几次获得奥斯卡奖的好莱坞导演斯皮尔伯格,年轻的时候大学没读完就辍学投身电影了。几十年后,年过半百的他再度报名母校的电影专业,继续攻读学士学位。这时的斯皮尔伯格是如日中天的大腕,他的电影成了教学范本,可他依然得接受年轻教师指导,该交作业就交作业,该做论文就做论文。虽然有时候交上去的作业就是自己导演的著名电影的片段,可老师给的分数还真就不高。斯皮尔伯格呢,也是服服帖帖,毕业典礼时既不上台讲话,也不去主席台就座,而是和其他毕业的年轻人一样,穿着学士服,老老实实地坐在台下。

篇2:高考的优秀素材:合作的经典事例

Halloweenalways falls on 31 October. It’s a holiday for children. On that day, childrenalways wear fancy clothes and masks. And then, they go from house to house tosay “Trick or Treat”, so that people will treat them with candies. If theydon’t receive any candies, they’ll play a trick on people. But sometimes if thepeople are going out, when the children come, they’ll put the candies in acarved pumpkin lanterns. Children will take the candies themselves. All of thechildren enjoy this holiday very much.

篇3:高考作文经典素材的运用技巧

1.凝缩素材, 取其一点。凝缩就是“挤干”素材中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水分”, 或舍去细节而概述总体, 或舍去总体而取其细节。往往只攻其一, 不及其余。写作时要根据文章的需要, 对有关素材进行剪裁、加工, 选取主干, 去粗存精, 进行定向叙述, 并且要深入挖掘;其余部分, 即使很精彩, 也应“忍痛割爱”, 绝不手软。请看下面的文章片段:

汉有昭君, 不赂画工, 寂寂深宫她沉婉若水。修心如莲, 终得一日, 天理昭昭。她的倾城姿容醉了天子, 醉了使臣, 以公主之位和亲匈奴。识大体的智慧, 济苍生的胸怀, 沉着大气的风范, 令她成为一首绝唱。直至百千年后, 人们仍可从杜甫的吟诵中瞥见那一抹惊鸿的倩影, 惊艳了岁月。是什么让一位红颜以扶柳之态名留青史?是其内在的德。修心如莲, 凭自我价值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2015年高考湖南佳作《修心如莲》

作者引用了王昭君的例子, 却只攫取了人物“自我修行, 成就美德”的一面, 从而论证“人, 只有自我修行, 提升道德, 才能彰显价值”的观点。素材指向集中, 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2.同类叠加, 多人组合。面对作文题, 如果觉得使用单一素材不能有效论证中心, 那么可以将同类的素材有机地罗列在一起, 同类互补, 形成集团效应。或从相同角度来论证中心, 或从不同角度来论证观点。如果能够做到点面结合, 构成有力的群例证明, 则会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同类叠加的素材要有共同之处, 风马牛不相及的材料不能放在一起使用;要有共同的指向性, 都指向并服务于中心;句式尽可能一致, 力求营造铺陈之美;防止杂乱堆砌, “摆事实”的同时还需“讲道理”, 要进行深入剖析。请看下面的文章片段:

于是心诚者文如其人, 由笔尖到人心, 一脉相承, 原汁原味。“夜台无李白, 沽酒与何人”, 如诗仙者, 三分诗七分酒;“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如后主者, 感时伤人。“安然度过生命的秘诀就是与孤独签订体面的协议”, 如马尔克斯, 孤独哲思。

——2015年高考浙江佳作《文字之上》

为了论述“文如其人”的重要性, 文章列举了多则素材, 即李白的酒后赋诗、李后主的感时伤人、马尔克斯的孤独哲思, 这些经典素材都从“文如其人”的方面进行论证, 使得观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3.正反对比, 对比映衬。在一些人物素材中, 有正面人物, 也有反面人物。写作时, 我们可以将有关联的正反两面的人物进行对比, 在对比映衬中表明自己的主张。“正反对比”主要分“同质对照”和“异质对照”两种。“同质对照”又叫“纵比”, 就是将同一个人物在不同时期、不同境况下的不同情况进行对照, 是同中求异;“异质对照”又叫“横比”, 就是将两个存在差异的人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好坏优劣不言自明。因为比较的双方形成鲜明的对照, 互为映衬, 所以, 这种方法特别能突出一方面的性质,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在鲜明的对比中, 优与劣、好与坏、美与丑等自然会更加鲜明突出, 从而使文章的中心更鲜明突出, 更有利于突出主旨。运用此法关键在于精选素材, 不能强作对照, 要有可比性, 要确立对照点。“异质对照”所选人物务必是截然相反或有明显差异的;对比映衬应该有主有次, 一般以正面人物为主, 反面人物为辅。如下面的文段:

回溯古代, 杜甫能体验到“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李白能感受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险要;苏轼有对长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的赞叹, 有“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淋雨漫步之悠闲。古人对自然有着无比丰富的体验与感受, 毕竟他们与天地伴, 与日月行。然而, 却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 不能把握天地之属性, 世界之本原, 树木之纲属, 因而不能利用自然规律, 以造福于人类, 以改造自然。……

再看现代, 不少人仅仅满足于“数字自然”, 缺少对大自然“身临其境”的感受, 难道“百度网上动物园”能体现鹰翔狼啸的气势么?难道一张张图片能尽显花木之美?更难道那一段段生硬的文字能描述出长江之气势如虹?珠峰之直入云霄?现代人也许能说出很多关于自然的种种, 然而当被问及草木之气味、花鸟之姿态时, 却哑口无言。那么, 让我们放下手机, 离开电脑, 走进大自然, 去亲自体验“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恬适, 去感受“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的淡然……

——2015年高考广东佳作《远近结合, 感受自然》

在以上文段中, 作者将古代人感受自然和现代人感受自然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从而得出结论, 我们创新科技, 可以利用其了解、改造自然, 但也不要忘了初始的方式、最原真的体验, 将二者相结合, 我们才能真正感知自然, 享受自然之美。

4.片段组装, 剪辑组合。这种技法又叫“镜头组合”, 即全文由若干个片段组装而成, 一个片段相当于一个镜头, 使文章结构呈现“块状叠加”的特点。每一个片段一个小标题, 或不设小标题, 仅用序号标明层次。虽是组装, 但必须用一根线贯穿每个片段, 使全文浑然成为一个整体。每个片段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表现主题, 共同支撑文章的观点。素材的剪辑组合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强化功能, 具体组合类别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同向强化组合, 取相似素材组合, 使论述说明的对象更具广度和力度。二是异向强化组合, 异中求同, 异中求新, 取相反或相对素材组合, 形成前后对比, 呈现两种价值取向, 突出强调其中一种, 给读者以极强的震撼力。三是延伸强化组合, 取呈递进关系的素材加以组合, 将情与理一步步引向深入。如有一篇高考满分佳作《英雄兴亡论顾虑》的主体部分就由三个片段组装:

巨鹿

阴风怒号, 旌旗猎猎。身后, 是英勇善战的江东子弟;身前, 是如狼似虎的暴秦之师。刚毅的神情现于面庞, 沉重的铁戟握在手中, 神勇的乌骓跨在身下。项羽, 正面临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考验!

渡船, 早已凿沉了;铁锅, 早已砸烂了;粮草, 早已告急了;退路, 早已没有了。他知道, 此时此刻, 只要有一丝的顾虑, 推翻暴秦、解救苍生的大业就会付之东流。

“杀!”一声令下, 江东儿郎们如滚滚江水, 杀向对面的秦军!项羽一马当先, 斩将夺旗, 士气大振!他几进几出, 如入无人之境!终于, 威风八面的秦军土崩瓦解!

残阳如血, 战马哀鸣。流血漂橹, 伏尸无数。项羽威风凛凛, 环视战场, 得意之形, 溢于言表。

乌江

匹夫自有得意日, 英雄终有落魄时。

残破的战袍, 疲惫的身躯, 迟钝的乌骓, 乌江畔, 昔日叱咤风云的英雄项羽, 孑然一身。面对冰冷的江水, 他神情凝重。

“霸王, 小人乃乌江亭长。得知霸王战事不利, 特来接应!请霸王快快上船, 汉军快到了!”

“上船?呵呵。”项羽摇了摇头。

“霸王, 胜败乃兵家常事。对岸就是江东, 以霸王的声望, 携数万之众卷土重来, 又有何难?”

“卷土重来?想当年, 我率八千江东子弟, 推翻暴秦, 是何等的豪气!如今, 纵使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我又有何面目见他们?时不我与, 又何谈卷土重来?”

终于, 他拒绝了亭长的好意。身后, 汉军蜂拥而至。一阵力战, 仅汉军伏尸数百。

可是, 他不想再杀人了。利剑出鞘, 颈项处一道裂口清晰可见。 一个伟岸的身躯, 轰然倒地。

残阳如血, 乌骓长嘶。岸边, 汉军在疯狂瓜分他的身躯。

咸阳

咸阳城里, 刘邦频频举杯, 踌躇满志:“项羽为我所败, 是因为我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韩信、英布纷纷倒戈, 项羽有一范增却不用, 焉能不败?”座下文武百官, 无不连连称是。

韩信垂首不语, 心中暗忖:“假如项羽能勇敢地渡过乌江, 昔日落魄的汉王, 又能在此意气风发到几时呢?”

这篇文章很好地运用了片段组装、剪辑组合法。第一组镜头是“巨鹿之战”的画面演绎;第二组镜头是“项羽自刎乌江”的画面剪辑;第三组镜头由“咸阳城庆功”的画面组成。三组镜头, 集合了项羽的主要人生经历和刘邦、韩信对他的评论, 共同演绎了项羽的英雄悲剧, 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大跨越, 使文章具有一种历史厚重感。同时, 三个片段的话题全都指向“顾虑”, 分别从“没有顾虑”和“顾虑重重”两个角度来论证。这种结构的好处是, 上下文无须过渡, 且一目了然。

5.点面结合, 拓宽深度。点面结合就是对一些经典的素材, 有的在“点”上铺开进行重点叙述, 有的则在“面”上进行一般性概述。这种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以一二例为主、其他例为辅, 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写法。此法适用于考试时见到话题或题目后, 一时想不到那么多可用的事例, 这时, 可从想到的那些与论点相近或相一致的有限的事例论据中, 选择自己认为较典型、较全面的事例论据稍作详细叙述, 并加以挖掘, 与之相关的其他事例论据则可简笔带过作次要叙述, 从厚度与深度方面加强文章的力量。如下面的文段:

渴求物质的价值观念让人们深陷物欲横流的漩涡。当人们被物质生活绑架的时候, 人们也就束缚了生活的快乐, 每天愁苦于难以满足的无尽的物欲, 逼迫自己选择生命的弯路, 如陈希同、刘志军、周永康等, 走向毁灭的结局也正是因为人生价值不同选择就不同。

于贪官如此, 于社会生活亦是如此。当今社会, 众多本应该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大学教授和科研人员深陷论文抄袭、学术剽窃的泥潭, 在物质利益的价值观念里, 舍弃了精神的追求与渴望, 既失去了学术的灵感, 也丧失了生活的快乐。为了快速获得所谓的成功和名利, 他们放弃了自己本应该坚持的学术道路。……

——2015年高考山东佳作《价值观念决定选择》

文章通过“点”例——陈希同、刘志军、周永康, “面”例——众多本应该踏踏实实做学问的大学教授和科研人员深陷论文抄袭、学术剽窃的泥潭, 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 比较全面而深入地论证了价值观念在选择中的重要性。

6.妙引名句, 画龙点睛。围绕写作话题或中心题旨, 利用比较多的名言名句, 去组织文章结构。搜索一下记忆, 我们会发现, 名言精炼, 歌词新鲜, 俗语流行, 以这些作为写作素材, 在文章中巧妙引用古今中外哲人、名家箴言、警语或古代诗人的佳词丽句作为内容, 必能使文章意境深邃, 回味无穷。写作时可以直接引用, 也可以间接引用;可以全部引用, 也可以局部引用;可以浓缩引用, 也可以扩充引用;可以点化引用, 也可以组合引用。如:

由此观之, 过分的强硬与柔软都会导致人格缺憾的产生。真正和谐的自我, 应当如稼轩一样, 有“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的铁血豪情, 亦有“看美人头上, 袅袅春幡”的刻骨柔情;应当像龙应台一般, 有与儿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慈母情怀, 又有愤而质疑“中国人, 你为什么不生气”的浩然正气。生而为人, 我们既要有对大是大非的恪守, 又应有对小情小爱的珍视;既要坚守住自己的人生准则与态度, 又应有对风花雪月灵敏感知的能力。

梁晓声有言:“以敢憎而与可憎较量, 以敢爱而捍卫可爱。以与可憎之较量而镇压可憎之现象, 以爱可爱而捍卫可爱在我们生活中的发扬光大。”善哉斯言!必要的强硬, 才可守住所真爱的柔软;适当的柔软, 方可凸显出真正的强硬。柔软与强硬虽泾渭分明, 但并非南辕北辙, 事实上, 他们相傍相依。

——2015年高考上海佳作《刚柔相济》

篇4:高考的优秀素材:合作的经典事例

教材“二次开发”, 是一个相对概念, 如果把课程和学科专家编制教材的过程看作是教材的“一次开发”的话, 教师和学生对教材创造性、个性化的运用则可以称为“二次开发”。“教材的‘二次开发’, 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实施课程过程中, 依据课程标准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 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 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需求。”[1]

教材“二次开发”有三种层次:第一, 单纯根据教材内容开发教材。“照本宣科”属于这种类型的写照, 是教材“二次开发”较为低的层次。第二, 参照课程标准来处理教材。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来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是教材“二次开发”中较高的层次。第三, 依据新课程理念来进行“二次开发”。这种做法, 把新课程理论与特定的教学情境结合, 是“二次开发”的最高境界。教师在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中, 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切不可冒进, 否则会适得其反。

二、为什么对教材要进行“二次开发”

1. 从课程建设上看

(1) 教材为“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教材成功之处在于“总是建立在满足多数人需要的基础上的, 它总是倾向于对准主流, 尽量避免争议或排斥”[2]。教材编者考虑到了教材开发中要给教师和学生留有余地, 而把教材编写得富有弹性, 素材的选用和问题的设置也富有弹性。如:《政治生活》第29页第一个探究中, 设置了两个问题:“上述镜头是公民通过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的方法行使监督权的实例。你能提供一个公民在网上评议政府的实例吗?调查本地政府在保障公民行使监督权方面有哪些新方法。”这两个问题的设置, 考虑到学生所在地方的特殊性, 充分体现了教材编写的弹性。

(2) 教师、学生是课程建设的主体

教材在课程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学生、教材是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要处理的关键要素。课程建设不能排除教师和学生, 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是从理论和理念的高度来把握教材的编写和设置, 而教师和学生是教材具体的实践者, 理应在课程建设主体之内。

2. 从教材看

《政治生活》教材中的事例型素材, 由于各种原因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滞后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教材中所运用的事例要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虽然编者对教材进行频率不低的修改, 教材的事例素材也不可能超越现实。高中思想政治课与时俱进的学科特点与教材事例素材相对滞后之间形成一对矛盾,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应对体现时代气息的事例素材进行补充。如:《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第一目教材中出现的“基层民主自治历程”中的素材在时间上从1981年广西合寨村村民自治开始到1998年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实施。时下已经是2011年, 学生自然会对1998至今的基层民主自治的发展产生兴趣, 因此, 教师要对这一时期的事例素材进行补充。

(2) 适用性

事例素材——知识——学生情况三个要素之间很好的匹配是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教材编者是在综合考虑全国中学生最为集中的共性、在全国各地共性的基础上编写教材的, 但是对中学生的个性和各地的特殊性不可能照顾周全。如:《政治生活》中出现的事例素材, 没有具体标名名字的占很大比重, 如“某村”、“某地”、“某企业”, 但是, 更为具体的素材才能真正吸引学生, 最好是学生身边的事例素材。因此, 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以体现学生的特殊性、教师的特殊性、地区的特殊性。

(3) 科学性

“世上没有完美教材, 再理想的教材也有瑕疵”[2]。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查找出关于“教材指瑕”方面的文章, 关于《政治生活》教材不足的有七篇文章, 对观点的表述、事例及问题的设置、图表与教材内容的匹配程度方面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笔者对《政治生活》中个别事例素材也有不同看法, 如:教材29页“镜头一”:俊杰就所在学校环境污染问题给市长写信, 使得问题得到解决的事例素材。我们可以设想:村里的污染问题, 乡镇政府、县政府、市政府, 三级政府对这么严重的污染问题长期存在而未得以解决, 众多的监督机构也没有发现这一问题。这个事例起到让中学生“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的目的同时, 让学生对政府效能提出质疑。因此, 要达到教育的目的, 改正错误, 有必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3. 从教师专业成长上看

(1) 有利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的深化

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顾明芳老师指出:“要提高政治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以提升教学效率, 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 应该正确把握三个‘度’, 即宏观的高度、微观的精度和情感的厚度。”[3]据此, 教师对教材理解与运用能力的提高, 领悟教材编者的意图, 通过对教材的“二次开发”, 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2) 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

对教材内容的正确把握, 需要好的教学方法加以呈现, 好的教学方法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对教材的“二次开发”, 是教师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和运用, 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 吸引学生,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3) 有利于教师先进教学理念的生成

新课程是自上而下推行的, 课程设置者, 通过《课程标准》、教材、考试等形式, 把国家的理念传达给教师和学生。教师在国家课程理念实现上具有关键的作用, 因此, 对教材的“二次开发”, 有助于教师生成自己的教学理念, 把国家的课程理念转化成为现实。

三、怎样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

1. 先摸底——明确事例素材的类型和作用

《政治生活》教材中出现了很多的事例素材, 分为以下类型:第一, 情境导入所运用的素材, 作用:承上启下, 引出要讨论的话题。第二, 教材中间或结尾出现的事例素材, 作用:为某种观点提供例证, 或者作为探究的素材, 为具体知识的生成服务。第三, 单元综合探究中的事例素材, 作用:综合体现以上两种素材的作用。

2. 钻进去——理解、尊重教材

(1) 理解素材

教材中的事例素材一般是为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服务的, 教师要“钻进去”、“吃透教材”, 从材料与知识、材料与学生特点的匹配上来审视素材;从整体知识结构的视角看待素材的作用;更要从课改理念的层面俯视素材的性质和作用。

(2) 尊重素材

教材本身承载了课程理念和国家关于教育、教学的主旨思想, 新课程背景下, 教材的权威地位没有改变, “教材在学校教育中依然有一定的权威性。即使在许多发达国家, 多数老师依然不能脱离教材教学, 教材在学校教学中依旧处于中心地位”。从素材与知识的匹配程度上来说, 教材是最好的范例。如果说教师拿着教材进课堂, 对教材中的事例素材原样利用, 很难达到教学目标。

3. 跳出来——个性化、生活化开发素材

(1) 概括:化繁为简

当代心理学家林崇德说:概括是智力与能力的首要特点[4]。概括能力是学生阅读材料较为基本的能力, 高考题目尤其是主观题, 一般设置了情景材料, 让学生从中进行概括, 提炼出主要观点。因此, 平时要加强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以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

结构概括。《政治生活》中事例素材较多, 事例素材之间有严密的逻辑结构, 要么是生活逻辑, 要么是学科逻辑。在处理素材时, 要把这种逻辑关系点出来, 使较多事例素材在结构上简捷, 便于学生理解。如:《政治生活》第二课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教材开头呈现民主选举的三段素材, 目的是从不同层次和不同时期民主选举的情况, 为学生了解民主选举提供铺垫。但是这三段材料比较长, 在处理时, 可以在整体上进行概括:镜头一呈现农村村委会主任选举, 是直接选举;镜头二呈现乡镇级的选举, 是间接选举;镜头三呈现杨老师不同时期积极参与选举的表现。三段材料之间是并列关系和对比关系, 镜头一、二和镜头三之间是并列关系, 镜头一、二之间是对比关系。

内容概括。《政治生活》中事例素材因为要反映情景的生活性与真实性, 一般较长, 教师指导学生把素材中的关键词找出来, 进行概括、简化, 使较长的素材变短。如:上面事例中镜头三杨老师的素材, 350字左右, 是比较长的, 讲课时把素材分为经历和感受两部分, 经历主要是杨老师的三个时间点的经历, 感受是从以上经历中得出的, 这样学生对比较长的素材进行简化, 以便抓住重点。

(2) 删减:直奔主题

如果教材本身知识没有难度, 前后关联度不大, 在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素材可以考虑删减, 以突出重点。如:《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三框“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第一目中出现两段素材, 一个是介绍我国基层民主发展历程, 另一个是介绍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素材一, 是从整体上介绍基层民主发展情况, 目的是为下面的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打下基础。素材二, 则从村民自治委员会出发, 作为从整体上统领的部分, 应该还包括居民自治部分, 因此, 在处理时可以把素材二删掉, 保持逻辑上的严密性。

(3) 增补:延伸思考

事例素材呈载着很多信息和元素, 教材编者从特定知识点出发对素材进行探究化处理。教师在处理时把学生、环境因素综合考虑, 系统优化, 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要选取具有个性化的素材, 增加材料的鲜活性, 利于生成知识;对探究问题进行优化处理,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调动学生主体性、积极性, 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三框“政治生活:积极参与重在实践”第一目四组镜头, 是中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 素材中包含着爱国主义思想、政治生活重在参与的要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等因素, 教学中要通过问题的设置把这些因素放大, 有利于学生生成正确知识, 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做一个合格的“政治人”。

(4) 更新:与时俱进

《政治生活》教材中的事例素材, 在时间上不可能跟得上时代变化, 因此, 有必要在生活化、真实、具体思想的指导下, 对素材进行更新、替换, 以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素材更新的前提下, 对问题的设置进行改变, 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文章开头的基层民主发展历程的材料, 教师在备课时把2000年至今的材料查找出来, 反映素材本身的时代感, 体现出我国民主建设的渐近性, 说明人民民主权利的真实性。

(5) 嫁接:一材多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事物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多次出现, 人们对这个事物的理解更为深刻。典型的事例素材, 由于本身好, 反复运用, 由于多次运用加深了素材本身的典型性, 学生能够以一个事例素材整合知识。

一材多用, 可以在课内用一个典型事例讲到底;可以在书内, 多个知识运用此事例;可以在高中政治范围内, 多本书运用这一事例素材, 做到充分挖掘事例素材的价值。如:《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教材开头的素材介绍农民卖瓜去派出所的事例, 具有鲜活性、真实性, 同学对此很感兴趣, 可以对此进行深度挖掘。在材料的探究问题中加入“如果该事情发生在你身上, 你觉得应该哪些机构解决此事?如果这些机构如材料中的派出所一样‘踢皮球’, 你又该如何?”设置这一系列的问题, 目的为后面人大代表与人民、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政府与人民、党与人民等关系埋下伏笔。在讲到后面相关内容时可以把这段素材引用过来, 学生对好的素材印象深刻, 积极参与。通过问题的设置, 把素材当中的可用因素挖掘出来, 为知识生成设置“锚点”, 使素材的开发达到最大化、最优化。

(6) 具体:源头活水

建构主义认为, 学生是基于以往的经验进入学习情境中的, 凭借以往的经验, 依靠原有的认知能力, 形成对问题新的解释和假设。学生的生活是具体的、真实的, 对教材进行的“二次开发”, 要立足学生生活实践和思维实际。在选择素材时, 尽量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 探究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思维, 不能走极端。如:《政治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中第三目中出现的探究素材S市要建化工项目的案例, 吴江市平望垃圾焚烧电厂的事情, 学生都很熟悉, 而且能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切身感受, 把它运用到教学中, 效果更好。

4. 充分发挥学生在进行教材“二次开发”中的作用

学生参与教材的“二次开发”, 牵涉到很多方面的内容, 笔者仅从经验角度谈谈教材“二次开发”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作用问题。“生活——知识——生活”的模式中, 知识源于生活, 生活既是生成知识的起点, 又是知识运用的终点。学生是生活的主体之一, 应该挖掘学生生活资源为教材“二次开发”服务。

(1) 起点上抛砖引玉

前文所述, 教材所用的事例素材是考虑到全国学生的共性而选择的, 学生对自己生活环境中的事例更为感兴趣。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促进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5]。教师抛问题之砖, 引学生生活情景素材之玉。如:笔者在处理《政治生活》第21页上关于民主决策的铁道部车票涨价听证会这一案例中的“消费者代表”这一内容时问:“你觉得票价是否应该上涨?请以具体事实说明。”一位同学结合自己从南京回到苏州的具体生活实际说明消费者首先考虑的是价格是否能够承受, 其次才是服务的质量。同学以自己的生活实际说明问题, 具有可信性和说服力, 比教材中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更真实可信。

(2) 终点上借花献佛

学生展现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见闻, 为生成知识提供很好的素材, 在从知识向生活转化上, 可以借知识之花, 献回归学生生活之佛。如:上文的关于车票上涨的案例, 同学们得出车票价格适度上涨能够合理分配客流, 减轻铁路春运压力, 但是要充分考虑到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应该针对不同的车流实行不同的票价:高档列车票价上涨;中档列车票价适度上涨;低档列车票价基本不涨。同学们通过教材知识, 向政府部门写信反映自己的意见, 体现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到民主决策的具体过程和方式, 体会了知识的作用, 增加了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树立了权利意识。

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实践,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有不断钻研教材, 发现、积累更好的素材运用到教学中去, 以走进学生, 不断激发学生参与教材“二次开发”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参与教材“二次开发”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洁.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历史教材“二次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苏州大学, 2008.

[2]俞红珍.论教材的二次开发——以英语学科为例.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顾明芳.政治教师如何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0 (8) .

[4]曾祥芹.概括能力:阅读“理解”的基本功.语文教学通讯, 2010 (5) .

上一篇:在初一年级学生家长会上的讲话下一篇:水泉小学2009-2010学年度体卫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