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岭小学申报宁波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自查报告

2024-05-04

武岭小学申报宁波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自查报告(共3篇)

篇1:武岭小学申报宁波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自查报告

武岭小学申报宁波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自查报告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以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突破口,在技术平台和设备方面充分发挥我们农村城镇学校的先导性、实验性、示范性的作用,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率。故此,我们学校提出申报宁波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新学校投入1500多万元,设施一流,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学校总占地20280平方米,目前有26个教学班、1411名在校生,生均占地15.0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934平方米,生均8.84平方米;绿化面积3900平方米,生均2.76平方米。全校58名教职工中有中共党员17人,小学高级教师

24人,大专学历36人,本科学历

人。教师队伍素质较高,有奉化市学科带头人1名、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市级教坛新秀7名,教学能手

2名,优质课获得者6名,奉化市十大创新教师、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各1名。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领导班子结构合理,作风民主,团结向上,业务过硬,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勇于开拓创新,教师队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勤于学习。

建校几年来,学校坚持以“艰苦创业、敬业爱岗、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武小精神,围绕“以科研为先导,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把学校办成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学生素质优良,办学条件一流、教学手段一流、教育质量一流的示范性现代化小学”的奋斗目标,依法办学,科学管理,从严治校,已经形成了“严谨、奋发、活泼、创新”的校风和“勤奋、守纪、活泼、向上”的学风。一流的硬件条件与规范的内部管理,使我校在2004年相继实现了宁波市现代化学校和浙江省示范小学的创建。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由无到有,一边装备一边开发使用,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对照检查指标系列的六个方面要求,分别汇报如下:

一、学校高度重视、将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作为学校新时期工作的突破口。

学校将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整合作为学校新时期的突破口,充分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现代型高素质人材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从2002年学校搬迁起,学校就把教育现代化工作提到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校长每个学期的工作报告都要强调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对全体教师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我校要上新台阶,要实现教育现代化,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就必须要有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否则这些都将成为一句空话。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经常与教导处、学校电教中心的几名教师研究学校教学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情况,听取汇报,督促落实;教导处全面负责教育现代技术运用落实工作。由于在思想上真正地重视了这一工作,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已逐步进入高速发展轨道。

学校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组长由校长亲自担任,下设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全面开展实施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校内全面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力争在几年内闯出一条有我校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之路,创建有学校校本课程特色的资源环境,使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打造我校新的一块品牌。

二、不断加大教育软件、硬件投入,构建现代教育环境,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整合之路。

近两年来,我校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方面一直没有停止过,一直保持着较大规模的投入,不断探索技术更先进、理念更超前的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之路。

目前,我校装备了二只多媒体电脑室(含语音室、学生电子阅览室),各为60座的学生机房,一间多媒体教师备课室,一间多媒体综合电教室,一间多媒体音乐欣赏教室(含电子钢琴室),一间总控室及演播室,学校配有校园音响系统、网络系统、程控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给所有教室安装了闭路电视。收录机、彩色电视机、幻灯机、摄像机、计算机、视频展示台,数码投影仪、数码照相机、刻录机、扫描仪等电教设备俱全。这些设备,为我校的现代化教学作出了很大的成绩。

2004年,我校正式启动校园网站建设工程,学校所有办公室已全部联网,共有60多个信息终端,租用电信的宽带上网,总控中心由一台服务器和两台交换机组成,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初步建成了学校网站。这为我校进一步搞好现代化教学打下了基础。

下一步,我校将再原有基础上加大投入,教师电脑逐步达到人手一台,争取给每一个教室配备一台电脑。进一步完善校园网,逐步将学生教室改造为多媒体教学室。这些设备的投入使用,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课堂教学提供各种新型的手段与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得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就在教师身边,就在教师办公室,就在学生教室,实施起来随手可得,从而真正能够让教师随时随地思考与实施整合问题,思考与实施学科资源问题,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到目前为止,我校共计投入150余万元,已经建设完成:

(1)

校园网雏形;

(2)

多媒体教学平台2套;

(3)

综合电教室1个;

(4)

多媒体语音室1间;

(5)

多媒体电脑教室2间;

(6)

多媒体电子阅览室1间;

(7)

校园闭路电视系统;

(8)

校园广播系统;

(9)

校园程控系统

(10)教师课件制作室一间;

(11)电视演播室一间;

(13)笔记本电脑2台;

(14)

各科室办公用电脑、服务器等专用电脑共36台;

目前,学校要求各科组,各级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设备,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和各种课题的实验研究,在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争取实现教学、管理、办公无纸化,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可以坚信,不久的未来,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将会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三、建章立制、强化管理,不断提高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率。

为了充分运用学校现代教育设备,促进学校整体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线,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狠抓内部管理,除管理好电教设备外,还不断增强师生的现代教育观念,使全校师生不断提高现代教育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制订和完善了多媒体教室、电教器材室、微机室的规章管理制度,做到了有章可循,制度管理。在做好管理的同时不断提高电教设备的使用率:

(2)教师使用率较高。80%以上的教师能借用光盘、软盘、录像带、磁带等电教设备进行辅助教学。教师电子备课,查阅资料多,多数老师能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3)综合电教室、语音室、计算机室等专用教室,平均周使用数占平均周学时数60%以上。学校对使用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的老师要求认真填写“登记卡”。多媒体教室几乎每天在使用,能自制课件的老师日渐增多。学生计算机教室使用率高,各班学生都接受了计算机教育,电脑课大多在多媒体电脑教室上课。

(4)普通教室电教设备使用率高。每个教室配备了收录机、视频展示台、彩色电视机,平均每周每个教室都能用。

四、高度重视教师培训,整体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从2002年起,我校就一直开展着各类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对象为全体教职工。教导处专门负责这项工作,邀请校外电脑专家及学校电脑老师任教。在培训形式上也多种多样,有每周安排一个晚上的长训,也有突击性连续一星期的短训,以及大量的专题讲座,专家讲座。培训内容有:

windos98操作,office2000系列办公软件、图片、视频播放软件,局域网应用,课件制作authoware、flash、adobe

photoshop等软件的使用和音频、视频的捕捉、处理办法等知识。通过覆盖面广、参与率高、灵活性强的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质量,我们还准备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在电脑的使用操作、课堂多媒体的使用操作、校园网信息资源的使用操作、教学课件的制作等方面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同时,我们将更加注重深层次的培训,系统理论的培训,先进教育理念的培训等等。将更多地请来专家学者,为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之路提供最先进的理论指导。

五、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学科应用研究,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科研工作。

现代教学装备的添置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为教育科研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广大教师在校长孔成祥的带领下,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大力开展宁波市立项课题《依托地方资源的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地方课程资源的教学研究》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展所长,纷纷向教科室申报子课题,有《学生网上语文信息收集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策略研究》等,这些课题立项后,均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展开了探索。大家经过几年研究后,都取得了一些实绩,其中

《依托地方资源的小学语文教学》获宁波市三等奖,滕峰老师撰写的《学生上网“忌堵宜导”》获市学科论文评比三等奖,滕峰老师指导学生樊淑珍的《秋思》、毛馨柔的《下雪了》电脑作品获市二等奖,曹军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市《2008北京奥运会》电脑绘画比赛获三等奖,三年级组录制的《美丽溪口,我们爱你》诗歌朗诵获市一等奖,徐维老师的《荷叶圆圆》获市第五届教师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二等奖,滕峰老师的《长方形的认识》获市第五届教师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三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推动了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步入一个崭新的局面。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最重要手段,现代教育技术为我校带来的影响更是深远的、有效的。今后,我校在教育科研方面将加紧深层次的学科整合与资源建设开发的教育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保障教育科研经费,加大研究的深度和力度,并且继续完成制度建设,完善使用、管理细则,以及建设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育、教学评价系统,把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率、使用效率、使用效果都作为评价内容,从制度中保障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打造出我校现代教育技术新品牌。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的深入研究,我校将进一步提高装备水平,在硬件、软件的装备上更加合理;进一步提高装备的使用率与使用效率,绝不能让这些先进的设备变成摆设,从教师的思想上把“要我用”转化为“我要用”,使得教师在获取信息、素材、备课上课、管理办公等方面的工作更加有效率;进一步提高人员的素质,通过各种培训、讲座,全面提高各先进装备的使用者的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与理论素养,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育教学架设更高更广阔的平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005年5月20日

篇2:武岭小学申报宁波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自查报告

创一流示范学校

——寿山镇中心完小现代教育学校督导评估自查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现代教育学校督导评估规程等3个文件的通知》(云政教督[2012]5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保障教育目标的实现。按照大关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2012年6月下发对寿山镇中心完小进行现代教育学校督导评估的通知要求,镇中心校及完小领导高度重视,建立了学校自评工作领导组,对自评工作作了及时的安排部署,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本着“卓越管理、求真务实、善思不足、超越自我”的原则,学校进行了认真自评,根据云南省现代教育完全小学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要求,现将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寿山镇位于大关县中部,距县城32公里,全镇总面积177.9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委员会,150个村民小组,8359户2.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8万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841元,人均有粮284.79公斤,人均耕地1.14亩。

寿山中心完小始建于1990年,学校原有校舍面积1561㎡(教学楼一幢678㎡,教师宿舍一幢883㎡),占地面积近1

4000 m2。学校在经历了2006年“8.25”、“8.29”地震和2008年的“5.12”地震后,学校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在中央及省、市、县、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2009年,争取“特殊党费”资金 411万元修建了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厕所共计3298m2,县财政投入资金300余万元用于附属工程建设及校园环境改造,于2010年3月投入使用。

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594人,其中寄宿制学生274人;教职工30(外借2人)人,其中本科学历5人,专科学历22人,中专学历2人,高中学历1人;实际师生比为1:21.21。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8773 m2,生均占地面积17.77m2,建筑面积4181 m2,生均建筑面积7.04m2。有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信息技术室、党建室、少队室等功能教室各1间。图书9000余册,生均图书15册。

二、自评的准备与工作过程

(一)建立组织,提高认识,做好自评准备工作 大关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在2012年6月下发了对寿山中心完小进行现代教育学校督导评估的通知,中心校及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建立了自评工作领导组,明确了分工和职责,并对自评工作作了及时的安排部署,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

(二)明确意义,夯实基础,做好动员工作

为了使自评工作科学而有序进行,学校先后召开了“动员会、学习会、交流会”,学习了省、市、县政府就普通中小学现代教育学校督导评估的实施意见、工作规划、通知及指标体系等,就自评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提出具体要求,使督导评估工作进一步深入人心。

(三)总结经验,寻求指导,继续整改,持续发展 在通过县的首轮督导评估后,学校把评估组反馈的意见和问题加以落实整改。并对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制定工作目标和整改措施。省市县领导多次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帮助学校理思路、出主意、想办法,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做好各项资料的准备工作

学校组织人员整理有关资料,设立资料室,完善教育教学档案。在此基础上撰写《学校自评报告》,并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反复进行修改后向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评估申请。

三、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绩

(一)学校办学理念及目标

我校以新校舍落成为契机,确立了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关爱”为教育主理念,以“红色”教育为主色调,以“感恩”为主旋律,建设一支“敬业、探究、现代、和谐、感恩”的教师团队,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科学的实践精神推动

学校发展,把我校打造成全镇乃至全县的“三个中心”,即“管理示范中心、教研教改中心、教师培训中心”,逐步形成“学校领导集体有思想,学校办学有特色,教师团体有风格,学生群体有特长”的农村现代教育示范学校。

(二)积极争取各级支持,协调多方力量,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中央及省、市、县的关心帮助下,争取“特殊党费”资金 411万元修建了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厕所共计3298m2,县财政投入资金300余万元用于附属工程建设。教育局投入资金10万余元用于校园环境改造,建成了现在的花园式学校。学校争取资金10万余元,提升校园文化。

2、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建设。

我校积极争取“普实”建设项目,按一类标准建有实验室和准备室,同时建有计算机教室1间,微机40台;争取“薄改”项目,按双套配备音、体、美器材及图书、仪器,并建有音、体、美室各一间。同时争取资金30余万元购置安装了13套交互式多媒体设备,实现了班班通网络。投入资金10万余元安装了校园广播、监控设备,搭建校园舞台,购买舞台灯光、音响等教学设备。

(三)依法治校,建章立制,强化学校常规管理,使学校有序发展

1、建章立制,规范办学行为。

为使学校各项管理规范化、现代化,学校拟定了《寿山中心完小教职工岗位责任制度》、《教师年终考核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德育工作》、《班主任职责》、《教研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并用亚克力夹画贴在办公室墙上。全校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严谨笃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重视班子建设,凝心聚力,提高办事效率。为有效实施学校管理,学校设校长、支部书记、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办公室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各一名,并分别建立了行政办,党建室和少队室。学校领导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现代教育理论、先进的教育思想等,提高班子成员的现代教育管理水平。采取领导率先垂范,分块治理、责任到人的管理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作风正、工作勤、态度严、业务精;建立了完善的校务公开制度,成立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既推动了学校的勤政和廉政工作,又得到了教职工的信任、理解与支持。

3、强化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为确保师生在校安全,保证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工作的有条不紊,学校扎实抓好“七个预防”。一是教育预防。学校做到每期至少两次集体安全教育,每天课间操完后都集队讲安全、卫生知识,班级认真开展校园和放学途中的安全

教育,利用班会、体育课进行卫生知识宣传与教育;每期两次安全演练,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二是制度预防。学校制定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门卫制度》、《食堂卫生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教职工实行“一岗双责”,学校与教师、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并发放家长信告知安全教育,完善了各类安全应急预案。三是人人预防。学校从党政到教师都将安全问题列入平时工作内容,做好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师生平安。四是人文预防。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提出一些安全教育口号,引用一些名言警句,让学生牢记安全。五是排查预防。认真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每年学校均要添置一些安全设备设施,如购买灭火器、整修老化电路、更换门窗等。六是巡逻预防。学校成立了一支由保安、教师护校队和食堂管理人员等组成的校园安全护卫队,加强巡逻和夜查。七是活动预防。重大活动时请派出所工作人员到我校与保安一起维护学生安全。通过有效预防,确保全校师生有一个安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保障了学校工作的有序进行。学校从未发生过一起重大安全事故,成功创建了“平安校园”。

4、扎实抓好“控辍保学”,巩固“两基”成果。

我校从2006年秋开办食宿班,承担高寒边远学校高段学生的教育教学及生活管理工作,由于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 6

差,离家较远,辍学现象较严重。为了稳定好这部分学生,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选派具有较强责任心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承担食宿班教学及管理工作,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和作业批改,早、晚自习认真辅导学生;热爱、尊重、关心学生,并引导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培养“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力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不断加强教师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努力实现“一个都能不少”的目标。

二是积极做好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要求教师做到:“月汇报”,即每月做一次家访或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五必访”,即凡是学生情绪不好、身体欠佳、成绩下降、迟到早退及同学发生争执等,班主任必须找学生谈心;“四掌握”,即掌握家庭情况、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五员”,即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从2006年至今,我校每期开学都要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们了解我校的管理方式和现在的教育理念,并举办《如何搞好家庭教育》知识讲座。2012年春季学期,我校组织了“家访进万家”活动,以此增强家校的联系和沟通,赢得了家长的信任。我校开通了校讯通业务,学生在学校一旦有特殊情况,家长可以第一时间得到信息。

三是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我校积极为其争取“两免一补”资金和困难补助等优惠政策,坚决做到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

四是强化宿舍管理,营造文明、和谐、舒适、温馨的宿舍环境。为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学校专门抽出一个老师兼职管理宿舍,制定了《寿山中心完小寄宿制学生管理办法》、《寿山中心完小宿舍管理办法》、《夜查记录》等,为了进行宏观调控,对宿舍实行了教师挂牌管理制,每间宿舍都有一位老师引领宿舍长进行管理和督促,让宿舍的卫生做到“三个无”(即无尘、无污渍、无异味),达到“七个线”(即铺盖折叠四棱上线,碗筷摆放一条线,鞋子摆放一条线,脸盆、毛巾、漱口缸、牙刷摆放一条线)的标准;2010年,学校教师捐资、政府出资共2万余元,购买了180余套床上四件套,让寄宿制学生的床上用品整齐又便于管理;所有宿舍的卫生和纪律按晨检和夜查情况记录每周评比一次,评选出男、女“文明宿舍”各两间,颁发流动红旗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以刺激所有宿舍学生的向心力;秋季学期初新生到来后,宿舍管理教师与本室学生制定“宿舍管理约定”,物品摆放实行“宿管员示范,老生教会新生”的办法,让新生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我校的学习生活。每天的值日教师除了负责处理好当天的一切事务外,如有学生生病及时送到医院救治,这样的关爱,让学生有学校就是家的感觉,家长也感到放心。

五是加强后勤保障,确保学生营养健康。为了保障食宿学生的营养健康,学校实行值日教师轮流购菜,公布价目,力争每一分钱都落实到学生碗里。食堂做到每天按时供应三餐,并保证中、晚餐三个菜(一个汤菜,一个素菜,一个肉),每天供应开水。

通过努力,我校近三年学生巩固率达99%以上,有效巩固了“两基”成果。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增强团结、敬业、奉献精神。我校利用每周例会时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同时以“创建和谐校园,争创师德标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及“四群教育”为活动载体,扎实开展师德争先创优活动,提高了教师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法律意识得到了增强。

2、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改善学科结构。

经过积极争取,我校2012年秋季学期,已配齐了音、体、美及英语专职教师,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专业素质。

为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实施素质教育,我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了教师的培训力度。

一是省外培训: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黄琴、刘易翠、施正荣、刘德忠等5位教师,分别在西安、上海参加了为期10天的希望工程全国教师苗圃培训;2008年至今,钟自勇、马江龙、李春艳等20余人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并获得证书;2010年11月,唐芳在上海参加了为期10天的国培计划综合实践骨干教师短期培训。

二是省级培训:2010年10月至今,刘永香、钱兴群、唐志荣、余廷荣、钟自勇、张坤旭等10位教师,分别在云师大、曲靖师院、楚雄师院、文山师院,参加了国培计划骨干教师短期及置换脱产培训;有20余人参加了国培计划骨干教师网络培训;2011年6月,曾永华、邓万芬、李邦全、叶景荣等11位教师在昆明参加了为期2天的“小学数学新课标精品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2011年11月,陈文高、黄琴2位教师在水富参加了为期5天的“云南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观摩”活动; 2012年8月李春艳老师在昆明参加了为期2天的湘版美术教材培训,同年10月刘易翠老师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参加了为期5天的“云南省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

三是市级培训:2011年4月,付昌荣、钱兴群、刘永香等15位教师,在昭通参加了“中小学德育创新艺术与新时期班级管理经验交流”培训;同年5月钟自勇、郭润等5位教师,在昭通参加了为期2天的“现代教育教学新视野培训活动”;

2012年10月,杜正树、王昌群2位教师在昭通市一中参加了为期2天的“„百师讲坛‟„聚焦新课标展望未来十年‟全国小语最具影响力名师高效课堂观摩课”活动;同年7月龚传燕老师在昭通参加了为期3天“薄改”项目图书管理员培训,11月唐芳老师在昭通参加了为期3天的少先队辅导员培训,12月杨良华老师在昭通参加了为期3天“薄改”项目音乐教师培训。

四是县级培训:2008年10月,余祝岚、刘永香等10位教师在大关参加了为期4天的中小学校园舞蹈及全国第三套中小学广播体操培训;2009年4月,马江龙等5为教师在大关参加了“三生”教育培训;2010年1月至8月,杜正树、龚传艳、付昌荣等15为教师在大关参加了为期5天,三个阶段共计15天的参与式教学培训;2010年8月刘永香、张坤旭2位教师,在大关一中参加了为期15天的“心理咨询培训”并获得证书;2012年8月钟自勇、马江龙2位教师在翠镇完小参加了校长全员培训;同年9月施正荣老师在大关参加了“薄改”项目实验教学培训;同年11月叶景荣、施正荣等5位教师在大关参加了为期5天的农村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培训。

五是镇级培训:2010年3月,全校教师参加了“多媒体电子白板、鸿合软件的使用”及课件制作的培训,并全部考核过关。通过培训,我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很大提升,每年 的全乡课堂教学竞赛,本校教师都要上实践汇报课和观摩课,都要承担对参赛教师的课件制作和教学方法的指导;每年的全乡学前班、一年级教师培训都由本校教师承担;每学期都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五)质量为根,狠抓教学,提升办学品位

1、认真落实课程设置,规范教学常规。

一是认真执行云南省课程方案,开齐开足上好各门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二是狠抓过程管理。学校建立健全了教学“六环”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加强了学校内部的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反思一切按学校规定去操作。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强化课堂监控力度,要求教师课堂大胆改革,精心设计教学形式,让课堂变成学生向往的精神乐园。备课、作业检查做到定期与随机结合。

2、立足实际,扎实抓好教学教研。

一是狠抓常规教研。我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师技能大赛,全体教师参与,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让老师们在活动中学习新的方法和理念、寻找差距。每月开展一次教研组成员之间的听课、评课、说课活动,开展教学热点的讨论。对新教师的课堂进行跟踪监控。

二是认真开展校本培训。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学校都要在教研组中收集本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并将困惑进

行梳理后制定一个具体的培训计划(落实到哪一天,什么内容,研究什么或培训什么,主讲人是谁,老师们要作哪些准备都要写得一清二楚,且让每个老师知晓),充分利用本校的骨干教师来开展培训,以此来营造学习氛围,解决教师困惑,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凡是派出去学习的老师回来后,学校要安排专题讲座,进行经验交流。同时还组织教师观看名师、名家视频等。(2011年8月观看了魏书生老师视频报告)

三是积极运用“参与式”教学的方法、理念开展好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四是鼓励教师将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经验,积极撰文进行发表和经验推广。我校教师在省市县级教育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教学经验文章。

(六)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我校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校由校长主抓德育工作,教导处、少先队协调安排德育工作任务,班主任具体实施,任课教师补充配合的校内德育工作体制,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局面。

1、狠抓德育常规教育

一方面学校依据新修订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拟定了《小学生一日常规》、《小学生课堂常规》、《卫生管理制度》、《学生宿舍教师挂牌管理制度》、《学生宿舍检查、公示、评比制度》等制度。各班根据制度,对

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规范,考核达标,以此来规范学生行为,以良好的班风来促良好校风的形成;另一方面 是结合《小学德育纲要》、《云南省德育分年级实施要求》,扎实抓好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为主教材,其他学科为渗透的课堂教学主渠道育人功能。

2、认真开展“学前教育周”活动。

每学期开学第一周为“学前教育周”,学校都要结合实际自编德育校本教材,内容涉及安全知识教育、公民基本道德、社会公德、文明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内务整理、学习常规、班级管理常规、班级团队风貌等。安排好课时,进行集中上课,禁止其他教学活动。

在德育周课程教学中,广大教师采取知识点的学习,教师示范、学生演练,从贴近社会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成长实际出发,采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讨论,身体力行,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2年春,我校还邀请退伍军人杨国军给高年级学生进行军训,为全校学生整理队列队形,教学生内务整理,让整个学校的学生都懂得把一切工作学习做到严谨而有条理。在短短的一周之内,学生学到了地震逃生、疾病预防、危险避让、生命至上、大爱无疆、文明礼貌、做人处事、铺盖折叠等知识,掌握了方法,陶冶了情

操、净化了心灵。让学生在经历了一个假期的散漫后能及时的规范自己的言行,开始一个学期紧张的学习生活。

3、主题教育化。

一是以少先队为主阵地,开展主题活动。学校每年都要结合重大节庆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如:“三.八妇女节演讲比赛”、“六一节庆祝大会和文艺演出晚会”、“庆„七一‟红心向党歌咏比赛”、“教师节演讲比赛”、“国庆节演讲比赛”、“元旦歌咏比赛”等等。所有的活动都是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学生都积极参与,也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既让学生感受到了身心的愉悦,也增加了兴趣。我校2010年的“华尔兹舞蹈表演”所录制的光盘获得了省的优秀奖;2012年6月,我校组织的“童心向党”文艺活动,合唱《闪闪的红星》与大型歌舞《祝福你,亲爱的祖国》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二是开展少先队“校园之声”广播。每天下午课外活动后,学校“校园之声”小广播准时播报当天发生的大事件及好人好事,或朗诵一篇本校同学的优美的作文,或介绍一个基本常识等,内容丰富多彩,让学生增长了见识。

三是聘请德育专家到校演讲,与师生交流互动。2011年9月22日,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刘德应老师到我校举行了“学习改变命运,感恩成就人生”大型感恩励志演讲活动;2012年9月5日,中国感恩教育巡回演讲团到我校举行了“感恩,我们要行动”励志演讲。学校全体师生、家长,现场聆听了专家们的演讲并参与互动交流后,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学生声泪俱下,感人至深,行动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四是每周周一和周五的“国旗下的演讲”,演讲内容包括爱祖国,关心集体,爱护学校,珍惜时间、好好学习、懂得感恩及穿插校内好人好事、学生的优秀作文等内容。每周都让学生有新的收获,学生们踊跃投稿,这个活动使学生既受到了思想教育,又增强了写作能力,好人好事不断涌现。

4、认真落实“三生教育”。

我校把“三生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列入必修课在相应年级开设,设置每周1节的学习课时。立足于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三生教育”与学科德育结合起来,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得到了家长、学生和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好评。学校刘永香、张坤旭两位教师取得心理咨询师证后,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活动,为学生心理健康把脉问诊,消除学生心理疾患,使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同时我校还聘请派出所所长彭树毅担任本校的法制副校长,为我校的学生举办法制讲座,让学生知法、守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七)优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做到环境育人 我校在建设的过程中,市县领导十分重视,原市委书记夜礼斌、县委赵书记、政府王县长多次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

作,并提出宝贵意见。县乡投入资金20余万元,精心打造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今天的校园环境优雅、文化氛围浓厚,到处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假山下的鱼池里金鱼灵动的身影吸引着观者的眼球。教室、宿舍、走廊里到处都有名人名言和温馨的提示,就连校园里的每一处墙壁,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有党的教育方针、小学课本里必背的古诗词、弟子规、小学生守则、运动图案等,还有学校对每个师生的期望:“我们还能做得更好!”及“勤动脑手,善思不足”等校训;学校还设置了两块黑板,对班级、宿舍的晨检、夜查进行公示,以便学生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处理;宣传栏的正面闪现着师生的活动掠影,背面是学校对全校师生的要求“关注自己一言一行,创建你我美好校园”,“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等等。这一切,给人的感觉是每到一处,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声音在提示你“做最好的自己,绽放多彩的人生,寿山中心完小是一方文明的圣地、育人的摇篮”。校园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洁净清爽,文明礼貌、书生琅琅,文化浓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达到了环境育人的目的。

(八)积极开展活动,让学生全面发展,做亮学校特色

1、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学校每周安排了4个下午的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其中有周一的书法兴趣小组,周二的手工和音乐兴趣小组,周三的

体育兴趣小组,周四的美术兴趣小组,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发挥了学生特长,许多精美的作品在“六一”节那天得到了展出,并在参加县级的比赛中还获得了奖项。

2、开展经典诵读,营造读书氛围,构建书香校园。我校9000余册图书全部录入电脑,进行分类、编目、上架,各班有图书柜,建有图书角,每周各班学生根据学校图书目录,由班主任帮助借阅自己喜欢的图书到班级图书角,并做好借阅登记。各班抽出两个同学管理图书,本班同学可以周转借阅这批图书,读完后还要求写读后感。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经典诵读,诗歌朗诵等读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动机,培养了阅读的兴趣。我校图书的借阅率达到了95%以上,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增加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丰富了,习作水平也提升了。

3、体卫艺工作常抓不懈。

积极开展“两课”“两操”“一活动”。学校体育课和健康课,老师们都做到认真备课和上课;每天开展眼保健操和课间操活动;同时积极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如:广播操、校园舞、华尔兹、体育竞技等),使学生运动量每天超过了一小时。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学生冬季运动会,让学生知道健康生活的意义,感受体育竞技场上激烈的氛围,感受体育精神和活动本身带来的乐趣。

四、励精图治,求真务实,成效明显

近年来,我校以管理促效益,学校各方面工作成绩显著。学校2009年被县教育局评为“普实”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9月被中共寿山乡党委、政府评为“寿山乡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4月被中共大关县委、政府评为“文明单位”。教师当中,2012年龚传艳老师获昭通市教育局“图书管理员培训优秀学员”称号,2010年马江龙老师获中共大关县委、政府“十佳教师”称号,2012年钟自勇老师获中共大关县委、政府“师德标兵”称号,2008年刘德忠老师获大关县教育局“迎奥运、庆祝教师节”教育系统书法比赛一等奖,2010年刘永香老师获中共寿山乡党委“科学促发展、时代兴寿山”演讲比赛二等奖,2012年陈兴群老师获寿山中心校课堂教学竞赛数学一等奖。2011年8月,在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上,我校五年级学生罗良梦获女子组100米第四名,六年级学生吴道夫获乒乓球鼓励奖;2012年,罗良梦再次参加了昭通市中小学生运动会,获得了100米、400米和跳高三个项目的第六名,并代表昭通参加全省的比赛,获云南省体育竞赛女子乙组四项全能第五名,该生已被昭通市体育运动学校录取。省市县级领导经常到我校检查指导,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目的只为把我校办得更加有特色;相邻的县乡各级兄弟学校纷纷组织教师团队到我校参观学习,以获得宝贵的办学经验。我校的仪仗队和腰鼓队被我镇各种活动邀请参加表演,我校每年的冬季运动会和“六一”文艺晚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我校的教学质量与服务意识均得到了家长的称赞表扬。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我校创造了一个领导支持、社会认可、家长满意的文化发展圣地和孩子们学玩交融的育人摇篮。

五、自评达标情况

根据《云南省现代教育学校督导评估方案》的评估标准,我校认真自查自评,C级40个指标中,除C12、C27、C31三项指标为合格外,其余均达到示范标准,按照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评估原则,90%以上的C级指标达到省级示范标准,故我校请求申报为“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

六、存在问题

1、学校管理还需加强。

2、教育科研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3、办学设施还需增加。按学校发展规划要求,学校还需扩建学生餐厅,增加舞蹈室、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专用教室等基础实施。

七、发展的努力方向

1、进一步强化常规管理,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2、进一步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扎实推进课程改革,优

化教学策略,创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3、积极争取教育投入,完善各功能室的建设。我校的教育工作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和新的追求目标,敬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对我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多给予批评指正。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校将在中心校的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帮助下,继续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一如既往地发扬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的精神,积极开拓进取,以各位领导、专家们提出的批评和建议作为努力方向,创造性地开展好工作,为把我校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省、市级农村现代示范学校而积极努力。

篇3:武岭小学申报宁波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自查报告

北川中学既是一所发展潜力很大的学校, 又是一所承载着巨大关怀和美好愿景的学校。在新学校建成后, 配备了一流的硬、软件教育装备, 目的在于办出高品质有特色的教育, 真正感恩社会, 实现办学目标。北川中学的教育竞争力、教育内涵和办学品质的提升发展需要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有力的支撑。为此, 学校领导及时确定了“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创建四川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的工作目标。围绕这一目标, 学校加强了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和信息化资源建设, 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管理、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并在各项工作中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立足学校管理和教学需要, 做好教育技术环境建设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具有功能齐备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标志。

1. 功能用房、专用教室配套, 设备设施完善

学校配备了网络管理中心1间;信息技术教室3间;专用多媒体教室98间;校园广播管理中心1间, 室外音柱20个, 室内广播190个;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管理办公室1间;阶梯教室 (带多媒体设备) 3间;英语语言室1间;紫荆礼堂1个, 附带总控制室1间;清华远程教室1间;校园广播站1间;专用多媒体备课教室2间;运动场专用音响设备1套;室外专用真彩LED显示屏一块, 长虹52英寸电视机8台;数字电影放映设备1套;教师办公用计算机共333台;笔记本电脑60个, 各科室办公用计算机共38台;学生教学用计算机150台。

2.课堂教学系统完备

每班教室都有投影仪、电子白板和视频展示台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3.校园网络系统

(1) 校园广播系统采用计算机程序加分区控制方式, 终端遍布校园, 除教育教学之外, 学生广播站每天2次用中英文进行广播。

(2) 校园网采用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采用Cisco Catalyst4503—E双核心交换机, 分为有线、无线、刷卡系统等三套网络, 有850余个有线信息点, 网络中心千兆光纤到各楼层, 实现有线无线的全覆盖, 建成了以信息服务为中心的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高效率的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体系。

(3) 建立了北川中学校内外独立的网站, 并与省、市教育网实现了链接。

(4) 目前数字校园建设项目已经进入招标阶段, 建成后,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又将提升一个档次, 达到国家级示范高中水平。

●●注重实用性与开放性, 建设有特色的信息资源库

资源建设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长期工作。学校领导高度关注, 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 使具有北川中学特色的信息资源库初具规模。

(1) 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和教师计算机网址收藏等方式分享优质资源, 主动建立与中央电教馆、四川基础教育资源网等资源的链接。

(2) 建立学习型、资源型校园网站。学校网站栏目丰富、功能齐全, 在学校宣传、信息发布、交流互动学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已经成为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平台。另外有部分学科二级网站、学科资源等页面也都在网站主页中设有链接, 网站还为学生开辟了计算机作品展示的空间, 各种类型资源都实现了共建共享。

(3) 链接数字图书馆系统, 丰富了资源的形式和内容。学校采用链接的方式分享四川省和绵阳市数字图书馆系统资源, 既节省了开支, 也大大加快了学校资源建设的进程, 丰富了学校数字图书的内容。

(4)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购买了教学应用软件、光盘, 订阅了《中国电化教育》、《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等现代教育技术刊物, 配合数字图书资源, 满足了学校的需要。

●●建立机构、完善制度, 着力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1) 建立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 由学校教学、科研副校长分管。

(2) 成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配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管理办公室, 专职教师6人。

(3) 将教育技术工作列入教学工作计划。建立教育技术发展经费投入机制和保障措施。

(4) 设立教师绩效考核制度, 教育技术中心人员与学科教师同等政策, 管理制度健全。

(5) 设备保持完好率达98%以上。

(6) 加大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管理力度。提供丰富、多层面的教师发展机会, 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学校制定青年教师培养的“1357”工程, 前期实施“八个一”项目, 包含对青年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要求及如何通过网络与名师适时交流学习。

●●多元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 也不是资源, 而是教师的素质。”要实现教育现代化, 必先培养教师的现代教育素质, 其中包括了教师思想意识的现代化, 教育方法策略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为此, 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本培训, 鼓励教师参加县、市、省、国家和海外的培训, 努力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构建开放而具活力的教师专业成长环境。

1. 大力支持学校领导和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近三年来, 学校利用多方资源搭建培训平台, 并选派学校领导和教师参加各级组织的相关培训, 其中包括: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 绵阳师范学院“教师专业成长”培训, 香港圣保禄学校“英语教师专业”培训等30余个培训项目, 累计参训人员达2313人次。

2. 认真组织校本全员培训

学校先后以假期集中培训、学期计划培训、现代教育技术集中培训, 岗前培训、信息技术教师蹲点学科组单人辅导培训等方式组织培训工作。

(1) 美国思科公司对学校教师进行电子白板运用培训, 合格率达到100%。

(2) “加拿大英语教师专业”培训班, 学校英语教师踊跃参与, 结业率达到100%。

(3) 全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初级) , 参与率、达标率均为100%。

3. 鼓励教师自我提高

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学校通过全天开放的网络以及教育视频等, 为教师提供相应的辅导;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优秀课件评比、优秀导学案评比等活动;利用“北川中学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平台, 请中心专家到学校开展学术讲座;鼓励教师在各级网站、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 并建立个人网页和开设教育博客等, 让教师在实践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和素养。

4. 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卓有成效

(1) 98%的教师具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 (初级) 合格水平。

(2) 学校每学期举行全体教师参加的“感恩杯”课堂教学大赛, 教师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制作教学课件、导学案设计, 在初赛、半决赛、决赛时100%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 在四川教育网绵阳教育“交流互动”专栏发表专业论文120余篇。

(4) 教师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得到较大提升, “高效课堂”的改革意识越来越明显。

(5) 近三年, 学校教师参加县、市、省、全国教学竞技比赛有83人次获奖, 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深化教育技术应用研究, 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品质

1.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带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1) 学校明确提出以科研促进教改, 以教改强化素质的方针, 制定了《四川省北川中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 (试行) 》和《北川中学教育科研奖励条例 (试行) 》, 要求各学科组、备课组、课题组认真执行, 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效地开展教学科研。到目前为止, 学校已承担了国家级课题、省市级课题、校本主题研修课题各1个, 初步形成了“人人有课题, 个个搞教研”的良好氛围。

(2) 2011年春季, 学校申报了省、市级“十二五”科研课题《高中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实践探索》, 聚焦课堂减量增效。2011年秋季, 中央电教馆的国家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教师集体备课方式及效果的实践探索》在学校开题, 以此为突破口, 各备课组每周定时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每周两次集体备课, 时间在6课时以上。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快速促进备课方式的改变, 并把集体研究成果及时运用于课堂教学, 使得学校在教师队伍年轻、生源水平低的情况下, 连续四年获得绵阳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综合质量评估特等奖。

(3) 以应用为重点, 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为了让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学校鼓励教师开展课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研究和运用, 借助网络, 广泛下载、整合教学资源, 使教育技术设备发挥最大效益。现在学校有98%的教师能制作课件和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4) 为了落实学校打造“特色教育”的核心工作, 推进培养青年教师的“八个一”项目,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 培养一批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业务骨干, 同时为国家级课题校本课题、的实践探索提供平台。学校要求各学科青年教师运用网络环境, 开展“拜一位名师”、“读一本好书”、“上一堂好课”等活动。以系列活动为载体,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5) 学校98%以上教师能熟练将现代教育技术广泛运用于常规教学及艺体、特长、活动、实验课中, 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益。

2.以运用研究促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实践的融合

(1) 在2010年12月, 学校承办的绵阳市教科所举办的语文、数学、英语上课高三质量分析会上, 学校3位教师和外校3位教师一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进行上课、交流, 提升了交流的层次,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2010年11月, 绵阳市中学生篮球比赛在北川中学举行, 学校体育运动场专业的广播音响设备为比赛添彩, 通过实践应用, 积累了运用设备的经验, 提高了广播技术运用水平, 为今后举办大型活动奠定了基础。

(3) 2011年11月, 学校与北川陈家坝初中建立“结对”关系, 两校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交流和研讨活动, 并且商定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小学、初中、高中的衔接教育研究, 目的是帮助陈家坝初中实现教学研究质量的提升。

(4) 自从2008年以来, 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满怀感恩之心, 建设北川文明新县城”项目连续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一等奖。学生在活动中广泛运用网络查寻资料, 收集数据, 运用多媒体平台进行展示和答辩, 使6位科技创新指导教师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上一篇:大芥菜优质安全生产技术分析论文下一篇:做好每一次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