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漆保运施工组织设计

2024-04-22

涂漆保运施工组织设计(精选2篇)

篇1:涂漆保运施工组织设计

钢结构防腐涂漆安装施工工艺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钢结构工程用的防腐蚀施工工艺。

2施工准备

2.1材料

2.1.1建筑钢结构工程防腐材料的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防腐蚀材料有底漆、面漆和稀料等。建筑钢结构工程防腐底漆有红丹油性防锈漆、钼铬红环氧酯防锈漆等;建筑钢结构防腐面漆有各色醇酸磁漆和各色醇酸调合漆等。各种防腐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指标的规定,还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2.2主要机具:

喷砂枪、气泵、回收装置、喷漆枪、喷漆气泵、胶管、铲刀、手砂轮、砂布、钢丝刷、棉丝、小压缩机、油漆小桶、刷子、酸洗槽和附件等。

2.3作业条件:

2.3.1油漆工施工作业应有特殊工种作业操作证。

2.3.2防腐涂装工程前钢结构工程已检查验收,并符合设计要求。

2.3.3防腐涂装作业场地应有安全防护措施,有防火和通风措施,防止发生火灾和人员中毒事故。

2.3.4露天防腐施工作业应选择适当的天气,大风、遇雨、严寒等均不应作业。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基面清理→底漆涂装→面漆涂装→检查验收

3.2基面清理:

3.2.1建筑钢结构工程的油漆涂装应在钢结构安装验收合格后进行。油漆涂刷前,应将需涂装部位的铁锈、焊缝药皮、焊接飞溅物、油污、尘土等杂物清理干净。

3.2.2基面清理除锈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涂层质量的好坏。因此涂装工艺的基面除锈质量分为一级和二级。

3.2.3为了保证涂装质量,根据不同需要可以分别选用以下除锈工艺。

3.2.3.1喷砂除锈,它是利用压缩空气的压力,连续不断地用石英砂或铁砂冲击钢构件的表面,把钢材表面的铁锈、油污等杂物清理干净,露出金属钢材本色的一种除锈方法。这种方法效率高,除锈彻底,是比较先进的除锈工艺。

3.2.3.2酸洗除锈,它是把需涂装的钢构件浸放在酸池内,用酸除去构件表面的油污和铁锈。采用酸洗工艺效率也高,除锈比较彻底,但是酸洗以后必须用热水或清水冲洗构件,如果有残酸存在,构件的锈蚀会更加厉害。

3.2.3.3人工除锈,是由人工用一些比较简单的工具,如刮刀、砂轮、砂布、钢丝刷等工具,清除钢构件上的铁锈。这种方法工作效率低,劳动条件差,除锈也不彻底。

3.3底漆涂装:

3.3.1调合红丹防锈漆,控制油漆的粘度、稠度、稀度,兑制时应充分的搅拌,使油漆色泽、粘度均匀一致。

3.3.2刷第一层底漆时涂刷方向应该一致,接槎整齐。

3.3.3刷漆时应采用勤沾、短刷的原则,防止刷子带漆太多而流坠。

3.3.4待第一遍刷完后,应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隙,防止第一遍未干就上第二遍,这样会使漆液流坠发皱,质量下降。

3.3.5待第一遍干燥后,再刷第二遍,第二遍涂刷方向应与第一遍涂刷方向垂直,这样会使漆膜厚度均匀一致。

3.3.6底漆涂装后起码需4~8h后才能达到表干、表干前不应涂装面漆。

3.4面漆涂装:

3.4.1建筑钢结构涂装底漆与面漆一般中间间隙时间较长。钢构件涂装防锈漆后送到工地去组装,组装结束后才统一涂装面漆。这样在涂装面漆前需对钢结构表面进行清理,清除安装焊缝焊药,对烧去或碰去漆的构件,还应事先补漆。

3.4.2面漆的调制应选择颜色完全一致的面漆,兑制的稀料应合适,面漆使用前应充分搅拌,保持色泽均匀。其工作粘度、稠度应保证涂装时不流坠,不显刷纹。

3.4.3面漆在使用过程中应不断搅和,涂刷的方法和方向与上述工艺相同。

3.4.4涂装工艺采用喷涂施工时,应调整好喷嘴口径、喷涂压力,喷枪胶管能自由拉伸到作业区域,空气压缩机气压应在0.4~0.7N/m㎡。

3.4.5喷涂时应保持好喷嘴与涂层的距离,一般喷枪与作业面距离应在100mm左右,喷枪与钢结构基面角度应该保持垂直,或喷嘴略为上倾为宜。

3.4.6喷涂时喷嘴应该平行移动,移动时应平稳,速度一致,保持涂层均匀。但是采用喷涂时,一般涂层厚度较薄,故应多喷几遍,每层喷涂时应待上层漆膜已经干燥时进行。

3.5涂层检查与验收:

3.5.1表面涂装施工时和施工后,应对涂装过的工件进行保护,防止飞扬尘土和其它杂物。

3.5.2涂装后的处理检查,应该是涂层颜色一致,色泽鲜明光亮,不起皱皮,不起疙瘩。

3.5.3涂装漆膜厚度的测定,用触点式漆膜测厚仪测定漆膜厚度,漆膜测厚仪一般测定3点厚度,取其平均值。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4.1.1涂料、稀释剂和固化剂等品种、型号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书或复验报告。

4.1.2涂装前钢材表面除锈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经化学除锈的钢材表面应露出金属色泽。处理后的钢材表面应无焊渣、焊疤、灰尘、油污、水和毛刺等。

检验方法:用铲刀检查和用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规定的图片对照观察检查。

4.1.3不得误涂、漏涂,涂层应无脱皮和返锈。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基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4.2.1涂装工程的外观质量:

合格:涂刷应均匀,无明显皱皮、气泡,附着良好。

优良:涂刷应均匀,色泽一致,无皱皮、流坠和气泡,附着良好,分色线清楚、整齐。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2.2构件补刷漆的质量:

合格:补刷漆漆膜应完整。

优良:按涂装工艺分层补刷,漆膜完整,附着良好。

检查数量:按每类构件数抽查10%,但均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涂装工程的干漆膜厚度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26的规定。干漆膜要求厚度值和允许偏差值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数抽查10%,但均不应少于3件,每件测5处,每处的数值为3个相距约50mm的测点干漆膜厚度的平均值。

干涂膜厚度的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表5-26

顶目检验方法

构件制造的干漆膜厚度

干漆膜总厚度

5成品保护

5.1钢构件涂装后应加以临时围护隔离,防止踏踩,损伤涂层。

5.2钢构件涂装后,在4h之内如遇有大风或下雨时,应加以覆盖,防止粘染尘土和水气、影响涂层的附着力。

5.3涂装后的构件需要运输时,应注意防止磕碰,防止在地面拖拉,防止涂层损坏。

5.4涂装后的钢构件勿接触酸类液体,防止咬伤涂层。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涂层作业气温应在5~38℃之间为宜,当天气温度低于5℃时,应选用相应的低温涂层材料施涂。

6.2当气温高于40℃时,应停止涂层作业。因构件温度超过40℃时,在钢材表面涂刷油漆会产生气泡,降低漆膜的附着力。

6.3当空气湿度大于85%,或构件表面有结露时,不宜进行涂层作业。

6.4钢构件制作前,应对构件隐蔽部位、结构夹层难以除锈的部位,提前除锈,提前涂刷。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的质量记录:

7.1钢网架结构底漆涂层产品合格证。

7.2钢网架结构面漆涂层产品合格证。

7.3钢网架结构涂层的质量检查记录和报告。

篇2:涂漆保运施工组织设计

钢筋桁架是目前多高层钢结构建筑现浇楼板制作常用的施工材料, 它与镀锌底模钢板连接成一体, 构成钢筋桁架楼承板。在施工阶段, 钢筋桁架楼承板能够承受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载。在使用阶段, 钢筋桁架与混凝土协同工作, 承受使用荷载。此种楼板建造方式在我国已广泛采用。但当撤除底部模板后, 钢筋桁架的腹杆筋底脚将会暴露在楼板底部, 经与空气相接触, 出现底脚钢筋的锈蚀, 从而导致棚顶出现很多的黄色锈蚀斑点, 影响天棚的外观质量及钢筋的耐久寿命。原来的解决办法是在建筑施工现场采用人工用油漆刷对钢筋桁架底脚进行局部涂漆, 但这个办法存在生产效率低下、油漆浪费大及人工成本高等问题。为此, 针对这个普遍存在且难以克服的腹杆筋锈蚀问题, 经过对钢筋桁架生产工序及其加工特点的全面分析, 提出了相应合理可行的在线自动涂漆的解决方案。

2 钢筋桁架的结构及底脚涂漆要求

2.1 钢筋桁架的结构

钢筋桁架主要分为腹杆底脚为弯脚与直脚两种形式, 现以腹杆筋底部为直脚的钢筋桁架为例, 对自动涂漆装置的设计进行分析。直脚钢筋桁架的结构见图1。

1.上弦筋2.下弦筋3.腹杆筋4.腹杆筋底脚

图1所示的钢筋桁架, 目前均采用钢筋桁架自动焊接生产线进行加工。它是由1根上弦筋、2根下弦筋、2根腹杆筋通过电阻点焊相互连接而成。钢筋桁架焊接生产线主要由上料装置、钢筋矫直装置、腹杆筋连续折弯装置、桁架焊接装置、桁架剪切装置及桁架落料装置组成。一般桁架生产线的加工速度为22 m/min, 全部采用数控方式控制。

2.2 桁架底脚涂漆要求

钢筋桁架的上、下弦钢筋为主要承载钢筋, 折弯的腹杆钢筋是用来将二者相互连接起来, 构成钢筋桁架结构。在建筑结构要求中, 不允许主要承载钢筋染有油漆等杂物, 否则将会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 产生施工质量问题。也就是说, 在钢筋桁架涂防锈漆时, 上、下弦筋及腹杆筋除底脚局部区域外, 均不得有涂漆现象, 即对钢筋桁架的涂漆将有一定的要求, 允许的涂漆区域如图2所示。用于解决桁架底脚防锈的油漆涂层, 不得超过图2所示的涂漆区域, 即桁架底脚涂漆最大高度不得大于7 mm, 在钢筋桁架涂漆生产过程中, 不得将防锈用油漆甩溅到桁架钢筋的其它部位。图中腹杆筋底脚最低点与下弦筋最低点之间的距离15 mm, 是建筑结构中规范要求的楼板混凝土钢筋保护层高度, 这是必须保证的。钢筋桁架成组的两个腹杆底脚都要进行涂漆。

为了解决钢筋桁架底脚因钢筋外露而引起的锈蚀问题, 且能够按上述要求对钢筋桁架进行正确涂漆, 同时考虑尽可能减少因桁架底脚涂漆进行的人工投入, 而产生的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及油漆浪费大的缺陷, 研制了一种保持生产产能、降低人工成本且保证钢筋桁架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在线自动涂漆的装置。

3 钢筋桁架底脚涂漆装置的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直脚钢筋桁架的涂漆装置的整体结构如图3所示, 它是经过对钢筋桁架焊接生产线原桁架落料装置进行整体改造, 使改造后的装置能够满足桁架腹杆底脚自动涂漆, 并确保不会在落料运行过程中, 对腹杆底脚的油漆层产生刮擦破坏的新型结构。此涂漆装置主要由油漆槽3、油漆涂轮装置4、导料架组件5、桁架支撑轮6等组成。

钢筋桁架底脚涂漆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由导料架组件5代替原生产线上角钢制成的简易落料装置, 在导料架组件5上装有一些等间距布置的桁架支撑轮6, 用于支撑钢筋桁架2的两下弦筋底部, 从而使刚涂过漆的两排腹杆筋底脚呈悬空状态, 保证底脚上的油漆层在落料运行过程中, 不会与导料架底板相接触产生涂层刮擦破坏。在钢筋桁架焊接生产线尾部的桁架剪切运行区1, 安装带有油漆涂轮装置4的油漆槽3, 它位于桁架定长剪切装置后部, 与剪切装置的运行区域有一定的间隔, 确保不与往返运动的剪切装置发生碰撞事故。油漆涂轮表面带有凸齿状结构, 起到包含桁架腹杆筋底脚作用, 在桁架运行过程中, 不会因底脚下凸而产生桁架上下颠簸。钢筋桁架在生产过程中, 桁架将在生产线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向前按规定步距运行, 每个桁架底脚在经过油漆涂轮的凸齿状结构时, 都会推动油漆涂轮装置4被动旋转一个齿距。在油漆涂轮表面粘接一层橡胶海棉材料, 当桁架底脚推动油漆涂轮转动时, 这层橡胶海棉可以浸入油漆槽内的油漆之中, 在海棉表面吸取一层油漆。在落料区域, 当桁架向前运动时, 桁架底脚将压入橡胶海棉之中, 将浸在海棉中的油漆压涂在腹杆底脚要求的区域上, 从而实现底脚涂漆的目的。在落料装置中, 桁架靠外力被动向前移动, 桁架下弦筋支撑在桁架支撑轮6上, 保持涂漆后的腹杆底脚处于悬空状态, 目的是保护油漆涂层不受刮擦破坏。

1.桁架机剪切装置运行区2.钢筋桁架3.油漆槽 (焊接件) 4.油漆涂轮装置 (装配件) 5.导料架组件 (焊接件) 6.桁架支撑轮 (装配件) 7.落料装置机架 (焊接件) 8.竖直落料挡板 (装配件)

4 涂漆装置的主要零部件结构与作用

4.1 油漆涂轮装置与油漆槽

涂漆装置中的油漆槽3由薄钢板焊接而成, 并配有密封盖, 在油漆槽顶部焊有安装油漆涂轮装置的钢制条板底座, 如图4所示。油漆涂轮4支撑桁架2的腹杆底脚, 并在桁架2运行的推动下, 被动逐齿旋转, 实现海棉表层从油漆槽3中吸取油漆的目的, 油漆槽3安装在桁架机剪切装置运行区1附近的基座上。要求油漆涂轮上的海棉层不得接触到桁架下弦筋, 即桁架下弦筋不允许被涂上油漆。

图4中的A-A向剖视图用于表示油漆涂轮装置的具体结构, 见图5所示。在油漆槽3的顶部设置两根钢板条, 用螺钉紧固其上的两个支撑座1′, 支撑着油漆涂轮装置固定轴2′, 两个涂漆轮5′靠轴套4′连接, 成为一个整体, 支撑在安装于固定轴2′两端的轴承3′上, 一层橡胶海绵6′用粘结剂与涂轮外边凸缘牢固连接。工作时, 钢筋桁架2的底脚推动涂轮5′, 使其能够绕固定轴2′逐齿旋转, 完成逐齿在油漆槽3中吸取油漆, 及依次对桁架底脚进行浸漆涂刷。

4.2 导料架组件与桁架支撑轮

导料架组件5主要是由两组对称的、可以绕固定转轴向两侧相对旋转张开 (或闭合) 的底板组成, 底板上装有以一定间距布置且受力旋转的齿状式桁架支撑轮组6。这些支撑轮上表面到导料架组件5底板上表面的距离, 大于桁架下弦筋最低部至腹杆筋底脚的最底部的距离15 mm, 从而桁架支撑轮6可以因支撑桁架下弦筋而使桁架腹杆底脚悬空, 这样可以保证不破坏已涂刷的油漆涂层。详细结构见图6所示。导料架组件5与桁架支撑轮6均布置在桁架落料区, 并固定在落料装置机架7上, 桁架经过定长剪切及腹杆底脚涂漆后, 在落料驱动装置 (图中未显示) 的带动下, 经桁架支撑轮6支撑桁架下弦筋底部, 使桁架涂漆底脚保持悬空状态, 并按规定步距连续进入落料区域。当一根定长剪切的钢筋桁架全部进入落料区域后, 成对的导料组件5将绕固定转轴向两侧旋转, 使导料架底板张开, 当成对的导料组件5开口足够大时, 钢筋桁架2便依靠自重下落, 并在竖直落料挡板8 (成对) 构成的狭窄通道限制下, 依次落到堆垛工作台上, 完成下料堆垛工作。图7为图6中I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导料架组件与桁架支撑轮的局部详细结构。其中1′为一组L型固定杆, 它们与导料架底板2′采用焊接方法连接为一体, L型固定杆的上端有通孔, 与固定转轴靠锁紧螺钉紧固在一起。当固定转轴接到落料指令时, L型固定杆带动整体导料架组件, 随固定转轴一起相对转动, 张大两组导料架组件5的开口, 完成桁架落料工作。与桁架支撑轮一体的片形齿轮3′, 用于支撑钢筋桁架2的下弦筋, 其俯视结构见图3中的I局部放大图。由图7中可见, 在片形齿轮3′的支撑下, 桁架2的底脚与底板2′保持一定的间隙, 从而确保桁架底脚的涂漆层在落料运行过程中, 不会因与底板刮擦等原因而破坏。固定在底板2′上的支撑轮小轴5′上装有轴承4′, 二者共同承担支撑轮使其在桁架腹杆的推动下, 能够自由旋转, 从而保证桁架落料运行可连续进行。另外片形齿轮3′上部的支撑轮圆柱面部分, 可以起到限制钢筋桁架左右摆动过大的粗定位作用。从而保证桁架在落料过程中, 既可以自由向前运动, 同时也不会左右摆动过大, 导致桁架前端出现偏斜卡死, 桁架不能向前运行的现象。

5 结语

通过对钢筋桁架底脚涂漆装置的整体结构描述, 我们了解到, 钢筋桁架生产线加工出来的钢筋桁架完成定长剪切后, 再经过安装在落料区域的桁架底脚涂漆装置, 即可自动完成桁架底脚涂漆任务, 并且能够通过特殊结构, 保证除底脚局部外, 钢筋桁架其它部位均避免受油漆污染, 保证了建筑施工对钢筋桁架不允许油漆或其它杂物污染的要求。同时, 由于是在线自动涂漆, 从而保证了原生产效率不变, 且节省了人工涂漆的成本, 也避免了过大的油漆浪费。实践证明, 钢筋桁架底脚涂漆装置的成功研制, 不仅满足了钢筋桁架生产与建筑施工的需要, 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摘要:介绍了直脚钢筋桁架底脚涂漆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 采用该装置可代替人工高效自动完成桁架底脚涂漆任务, 满足建筑施工中对钢筋桁架的涂漆要求,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上一篇:披着人皮的狼作文下一篇:在北京新春团拜会上的主持词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