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爱就这样匆匆走过散文

2024-05-01

我们的爱就这样匆匆走过散文(精选9篇)

篇1:我们的爱就这样匆匆走过散文

匆匆岁月,我们一起走过散文

昨天是周末,难得天气晴好。虽然寒冷,但暖阳高照。上午在家做完了家务,下午则无所事事。靠着沙发,玩着手机,听着电视,心情特别放松。渐渐地,睡意袭来,顾不得窗外阳光明媚,我闭上眼睛打起盹来。才睡着,叶就把我推醒了。他说:大好晴天,不能浪费在家里睡觉,想和我一起出去走走。我懒得动弹,还想接着再眯一会儿,但经不住他一个劲儿地在耳边聒噪,我只得起身,换鞋,出门,下楼。站在院子里,我问:去哪儿?怎么去?叶说:都依你。我想了想,说:走路吧!走我回娘家的那条小路,一个小时后咱们就回来。叶说:行!

说走就走。于是,我俩相跟着径直往小路方向走去。经卫生院,穿过中学,我们走上了田野间的羊肠小道。山林里,空气是那么清新;路旁的秋草经历了风吹霜打,已显枯黄衰败;田间,早些年退耕还林种植的白皮枫也已长成碗口粗了,有风吹来,枯叶纷纷飘落,哗哗作响;山脚下的小溪里,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脚踩在绵软的沙土上,我驻足远眺:阳光明艳,天空湛蓝,间或飘过几朵絮状白云。那份干净澄澈,辽阔高远,是大城市永远都无法拥有的。触景生情,我和叶聊起暑假在山东游玩时看见的青岛、日照、烟台等地雾霾笼罩的情景。那样的炎炎盛夏,在胶东半岛游玩的`五天里,只有在威海市,我们才见过真正的蓝天碧海、白云红日。其他那些城市的天空,永远都是灰蒙蒙的;天上的太阳,也永远是昏黄且不明朗的。那样的环境,现在回想起来,都让人觉得特别压抑。这样聊着,我们都不禁为自己能生活在江南这样清爽环保的天地里而倍感庆幸!

一路走走停停,我们边走边聊。在闲谈中,多少往事被冷风裹挟着扑面而来。这条山间小道,从我记事时就开始行走。伴着我走过这条小路的,最初是我的父母,然后是我的姐姐以及村里一大群同上中学的小伙伴;及至上了高中,陪我走得最多的不是姐姐,而是许君;后来,考上师专,我又和好友清风同行过;再后来,大学毕业了,我走上三尺讲台,陪伴我走这段路程的就剩下了叶――我的夫君了。冬,我们有了女儿。之后的那几年茶季,我们一家三口曾经数次抄这条近道回娘家帮忙采茶。5月,我和几个同事带领几个班的学生一起春游,那应该是我最后一次步行这条小道。,我们有了轿车,就再也没有走过这条山间小路了。掐指算来,从年幼无知到青春年少再到为人妻母最终到鬓染霜华,人生最好的几十年的光阴就这样被我不知不觉地走完了。曾经,那些和我同行的人,要么远隔天涯再也不见,要么昔日相知终成陌路,要么撒手人寰从此阴阳两隔……往事,终究是不堪回首!一旦回首,叫我情何以堪?

再看看身边这个如今仍然坚持和我一路同行的男人,我的内心总是无端地百感交集。从他身上,我总能体会到关爱和呵护无时不刻无处不在。或许,在别人听来,我这样的说法有些夸张了。但其实,这才是我切身的感受。我们一起共同生活了十几年,前几年因为婆家那些烦人的琐事太多,我们偶尔会拌嘴甚至冷战,除此以外,对于他本人,我还真的挑不出有什么坏毛病。总体说来:他很顾家,关心我,爱女儿,孝敬双方的老人,尽己所能照应家里的兄弟姐妹;为人豁达不计较,和同事相处融洽,对待工作尽职责……怎么看,他都应该算是模范。就连我的父母,在外人面前都只一个劲儿地夸他好,从没说过半点不满意!还有我的女儿,对于他,从小到大都是快乐崇拜!呵呵,这样说来,当年我无奈的选择是否算慧眼识珠了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些年来,我对于他的要求的确是过于严苛了!我知道:从始至终,责任在我,且不可推卸!

偶尔,回过头看,我想我应该是幸福的。在清浅的时光中守着一份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爱情。在平凡的生活中拥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知己,和爱着我的人过着细水长流的日子。寂寞的时候有人陪在身边,快乐的时候有人一起分享,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岁月匆匆,我们一路同行。走过了人生路,才知道有短有长;经过了世间事,才知道有喜有伤;品过了千百味,才知道有涩有凉。遵循着心灵的指引,感召着生活的方向,静静地微笑着,让我们一起走过晨昏朝夕,走过风霜雨雪,走过春夏秋冬,走过匆匆岁月!

前方,路在人亦在,情长岁月长。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有爱,所以温暖……

篇2:我们的爱就这样匆匆走过散文

冥冥中,我从忧伤中走来,悄悄的,就这样走过了许许多多的日子;回首间,那抹眉间的愁容,如印记般定格在青春的位置上,在生命的流里,划出一道道的波浪。走过了,那便是我的青春,带着淡淡的苦涩,溶入了轻悠的旋律---

儿时,总感觉青春的遥远;而今,不愿意长大,却总被人叫成了叔叔。也许,当叔叔,真的有了很多的忧伤和无奈。站在青春的尾巴上,我不知道怎样去梳理自己的思绪,只好站着,去感受红叶的飘落。忧伤,我不喜欢。因为我受不了那种情思的缠绵,怕走不出那该死的心节,就悄然的死去。但有些东西并不是你不喜欢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也许,在生命的基调里,忧伤会是最永久的底色。

我不想表现,微笑着,努力用微笑遮蔽那颗忧郁而脆弱的心。我怕,怕别人看穿我内心的伤感,怕别人的手触摸到我生命中的软肋。也许,那种虚脱的感觉,只能埋藏在灵魂的深处,留在血液里,感受精神的隐隐作痛。

青春没有故事,只是普普通通的日子。我喜欢平淡的感觉,就像橘子香水飘来的味道。一个人,看一片叶子,悠悠飘落,不去践踏,也许更应该让她独自的走过,就如生命的结束,总要带着一种安详才是圆满。一个人,背着种种的思想,整日的穿梭在忙碌的人群之中,让自己感到一种疲惫,肉体的或精神的,就像网中的.鱼儿,总要做着徒劳的挣扎死去。

如果没有音乐,我不知道世界会是一种怎样的昏暗。有音乐的相伴,在精神的天堂里,找到了一份寄托。我喜欢音乐,尤其对老歌情有独钟。忧伤时,我会坐在某个角落,细细的体验那悠扬的天籁之音。也许,那也是感受内心忧伤的一种形式吧!如果心里藏着一些眼泪,为什么不感觉一下它的流动呢?我去《天堂》里找寻内心狂热的爱的流动,在宽阔的草原上,挥动自己的胸襟,狂野、豪放、洒脱;也会随着《你的眼神》感受深情浑厚、悠扬曲折的音律,把自己留在忧伤的轨迹上,静静地体味真情流过;更会听着孟庭苇清幽恬淡在雨中行走。

淋雨是一种解脱,我喜欢淋雨的日子。独自,一个人行走雨中,任雨滴打湿所有衣服,深深衣袖,再嗅一下湿漉漉的味道,不语。就让雨水冲尽我所有的疲惫,让心清爽,再清爽。我没有办法停止这样的追求,就像追求梦想一样,固执而不可理喻。

无意间,我背着梦想,在青春的路上走过,那些忧伤的旋律随着歌声游荡。人越走越远,只看见隐隐的影子,在风中摇曳,不停。那是我吗?也许,你只是我的过去吧!时光让我定格在那里,没有办法感受阳光的温暖,只好在雨中,想想自己的日子。浑浑噩噩、懵懵懂懂、不知时间是怎样匆匆地流逝。渐渐长大,当我想去遮挽时,却找不到它流去的方向。

也许青春就这样悄然驶去了,没有在生命中留下太多的色彩。我不相信,青春,会这样走过,那样的生命太干涸了,还不如晒过的鱼干留下的味道。我从不感言生命的虚无,就像从不否认自己走过的路一样,我不能不给自己留下点什么,就算是淡淡的忧伤也好。过的就让它过了,来得照样来着,就像生命一代代的延续,我不避讳生命里的忧伤也不会轻易的错过。

我会哭、会笑、会撕心裂肺的呐喊、会咆哮出心中烈火。青春,没有放弃,就算是独享忧伤的“快乐”,也是一种存在的方式。对着镜子,凝望自己已不再稚嫩的脸庞,突然有一种沧桑的感觉,不是怕,而是一种久违的心底的喜悦,就好像是向往已久的意念一样,充溢了整个思维。长大了,也许更趋向于一种心理的成熟,一切都变得平静,包括那种忧伤的心情也成了一种自然。

篇3:我们的爱就这样匆匆走过散文

——题记:老子《道德经》序言

著名学者蒋勋在《给青年艺术家的信》里发出疑问:“艺术创作的美, 是否更多来自遗憾, 来自生命里不能长久存在, 却在心灵记忆里永不消失的一种坚持?”关于美的来源这个问题, 古今中外的贤人们作了很多珍贵的探讨, 从柏拉图的“灵感”到亚里士多德的“模仿”, 从笛卡尔的“理性”到黑格尔的“辩证”, 从老子的“道”、孔子的“仁”到近代王国维的“解脱”, 前人们呕心沥血地反复探索, 但还是没能绕过那句古话——“美是难的”。蒋勋在这里对艺术美的来源提出了一种猜想, 在直觉上认为“美是一种消失”, 可他却并没有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但在唐象阳的文学创作里, 这个问题却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唐象阳不做纯理论研究, 可他懂得顺应自然的呼唤, 以自然之心, 观自然之景, 在物我两适的禅境中, 捕捉美的瞬间, 用优美的笔触追寻“心灵记忆里永不消失的一种遗憾”, 将其感受到的“理性”之美融入中国古代“仁义道德”的传统理念艺术地表现出来。他写诗、写散文、写毛笔字, 每一样皆有其独特造诣, 视觉的和文笔的艺术在他身上完美地融合为一体, 并通过他朴实真情的文字呈现给读者, 使读者很自然就走进他的文字板屋里, 身临其境, 与之共鸣。而他丰富细腻的生活积累和感受, 也就成为了他艺术道路上取之不尽、日益醇厚的财富与源泉。

梦中的家园

唐象阳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 成长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南方小镇, 青砖青瓦青石板路, 典型明清风格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从小就在他心里埋下了爱读书爱写字的嗜好。古镇那条小巷里的清幽和那间小阁楼上, 父亲要他一个人无休止地练的两个字“永”和“忠”, 以及无休止地教他背认唐诗的无奈情景深深地印在了他童年的记忆里。那时他还是一个没上学的孩子, 那一间小阁楼上深沉的幽静和父亲最习惯用小米录尺打手板的岁月也为他的人生道路奠定了静静思考生命与尘世的底色。在今天的他看来, 诗意的生活、文学的抒怀不在于登高望远, 不在于背唐诗, 也不是临海赋歌, 装腔作势, 而是“江南的细雨绵绵, 打在青石板上叮咚作响, 有的清脆, 有的沉闷, 像弹奏一首优美的江南小曲”。细雨中, 他灵魂深处的古镇是清逸悠远的, 因了这氤氲的灵气, 时光似乎要在那长长的小巷里长久停伫, 这里的生活也将会一直是此时此地那般鲜活的模样。唐象阳实在舍不得淡忘哪怕是一点点关于这古镇、这家园的美好回忆, 因而他常在梦中重游故地, 在那小巷里静静地徘徊。他曾坦言:“怀念是因为爱, 爱之弥深, 念之弥久。”古镇对他而言, 早已不单单是一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而是成为了他情感家园里理想的寄托与归宿。古镇是平凡生活的一种表示, 这里有年轻女子在古井里打水, 有卖“油炸粑”的吆喝声, 有忙碌但悠然的生活气息, 大家习惯吃完晚饭在巷子里“吹牛皮”, 邻里之间相熟相知、相亲相爱。岁月静好、怡然自得, 这不正是现代都市人所理想的世外桃源么!唐象阳通过古镇的人和事诠释了这种朴实的, 但又存有遗憾的美。

唐象阳极其热爱传统文化, 热衷于古典诗词, 他常笑称自己是一个观念落后而传统的人。他对传统的坚持, 不是被大众所误解的刻板守旧, 而是在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坚守传统文化的本味, 以生活原本该有的风貌来对照考量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切事情。比如《戏说端午》一文中, 作者敏锐地透过“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表面的喧喧嚷嚷, 看到这些花样翻新的纪念活动大部分实质上是假借祭奠屈原的名义进行某种人为的炒作, 而使端午节本身所带有的深沉的民族文化精神反倒被玷污了, 被铜臭熏染了。他感慨道:“在我们重复文化、重复自己的虚弱和虚伪时, 我们其实已经遗忘了过去, 抛弃了文化的很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 我们是抛弃和背叛了我们自己。”

现实的生活总会有许多伪善和荒谬的地方, 但我们并没有世外桃源可去, 也没地方可供逃避。唐象阳无法抛弃自己的梦想, 也无法回避现实生活, 于是他为自己找到了合适的方式, 将现实与理想这对矛盾体统一在了一起:他将远志封存起来, 脚踏实地地过好每一天;在文学的世界里、在山水闲情间、于杯盏中自在把玩;看一场烟雨, 从开始下到结束;看一只蝴蝶, 从蚕蛹到破茧;看一树的蓓蕾, 从绽放到落英缤纷;不为诗意, 不为风雅, 不为禅定, 只为将日子, 过成一杯白开水的平淡、一碗清粥的简单。

净美的禅意

“不取于相, 不滞于物, 悠然无我”, 方能进入禅境。

一切科学艺术的发展, 基本上都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 又回到简单的过程。最初的简单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 就有了纷繁的局面, 而面对这般景象的人们因距离原初的遥远, 反倒失去了对事物的准确把握, 于是, 我们又需要重回简单, 去找寻最初的感动。

多年来, 唐象阳一直担负基层领导工作, 虽居于都市、毗邻浮华, 但世事纠葛丝毫没能改变他那颗禅意之心。唐朝刘长卿曾言:“溪花与禅意, 相对亦忘言。”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禅, 是一种心境, 嵌入山水, 融入自然, 觅一份超脱都市的逍遥任性。无论身处何方, 唐象阳都渴望与自然相亲近, 渴求返璞归真。无论是他的创作, 还是他的为人处世, 都始终透露着他那颗清空安宁的禅心。他的这颗禅心, 不在隐居深山、远离烟火, 而是一种对人生自始不渝的关怀和善良。唐象阳总是抱着深深的同情, 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 无论是对劳动者的理解, 对宁静家园消逝的喟叹, 抑或对社会不公的揭露与批驳, 他都将自己放在同自然、同真实生活平等的位置, 感同身受地去思考与表达。

老子曾以杯子作喻:一个杯子最有用的, 是那个空的部分。在唐象阳看来, “不管是‘乐山’还是‘乐水’, 也不管是仁者还是智者, 从本质上来说, 都是在对山光水色的缱绻中, 用心追寻生命的静美, 探究生命的本源……” (《乐水》) 晚上, 我们仰望苍穹, 黑暗的静谧中有星光闪烁, 很美;白天, 云朵飘动, 柳絮纷飞, 很美;鲜花盛开, 大河流淌, 小溪淙淙, 高山耸立, 很美。纯朴是人最珍贵的品质, 因而, 简单很美。在利来利往的现代都市生活中, 人们的灵魂渐渐被异化成了物欲的潘多拉, 失去了纯真, 有些人甚至丧失了品德。身为作家, 唐象阳用一颗禅意之心拿起他的笔杆呼唤人们洗礼灵魂。于是, 他用他的文字引领读者的心灵回归大自然, 让心灵在淳朴的乡村, 看看青山绿水、牛羊闲散, 和乡情真诚地拥抱, 让人们找回些许对美的感受, 对善良的珍惜。人通常在孩童时代感受到的美最多, 因为那时一切简单、一切纯朴。故而, 在文学的纯美中, 总是少不了对童年记忆的追溯, 因为那段时光实在是一个美的宝库。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复杂化、庸俗化、势利化, 似乎已偏离了大道。偏离了大道, 失去的不仅仅是美, 更是生命中的善良和纯朴。唐象阳有感于世风的堕落, 慨然说道:“古代, 人们追寻的是诗歌、心气、自我的完善。而今, 人们追求的是浮躁、炒作、私心熏黄的嘴脸和有意无意的忘却!”

在唐象阳的文学创作中, 我们也常会见到他毫无保留地抨击人性的扭曲、揭露名利场的腐化。如《饮酒的境界》中, 有对“酒品”即“人品”的深刻探讨;《与平民聊天》中作者回忆起外婆当年讲的“老农夫与金佛”的故事, 借古讽今, 表达自己对清明盛世的期望;《也说黄段子》中作者感觉到“黄段子”的流行正是当下社会人们精神生活匮乏的表现;《阅读沧桑》里, 作者沉痛地感叹“三陪小姐超短裙下的潮湿, 却淹灭了城市庞大的躯体”。现代人在商业文明中弄丢了那颗简单的心, 心灵陷入了无边的荒芜, 于是, 他们纷纷放下了对高雅性灵的追求, 转而沉醉于肉体感官的快感, 试图以此来填补日益扩大的心灵空虚。对于这些问题, 唐象阳的笔触总是非常善意地用文学的形式试图拯救人类堕落的灵魂, 于是, 那字里行间表现出的忧思与心痛, 时时提醒我们, 这是一位以其禅意之心在进行创作的性情中人。

时间的味道

王家卫拍过很多家喻户晓的电影, 如《重庆森林》《花样年华》以及最近的《一代宗师》。王家卫的电影风格独树一帜, 华丽而忧伤。细细看过来, 其实无论这些电影分别讲述的是什么样的故事, 他们实际上说的都只是一段流动的岁月——“时间”。似水年华、如花美眷, 从时间中来, 又旋即消弭于时间之海。关于时间的故事总是欲说还休、让人感慨万千, 再提起时已是泪流满面。在唐象阳的作品里, “时间”, 即岁月的概念始终贯穿其中。从他出版的文集取名《就这样走过》《边走边想》《时光的碎片》就不难看出一个阅尽沧桑的中年男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岁月的长河里边走边思考、边想边回忆的情形, 他在时间的长河里寻找自己、寻找失去的过往, 也寻找人生的况味和人类的静美。

“时间”构成了唐象阳独特的艺术创作气质。他笔下的时光总是那样淡淡的——淡淡的喜悦与忧伤、淡淡的哀愁与感慨, 让人极容易随着他的文字坠入时光之海, 从此时此地的纷扰中脱离出来。最让人感动的是, 唐象阳在如此嘈杂的俗世凡尘中行走多年, 但仍能保持一个禅意心境, 对美有永不疲倦的敏感与追求, 这是一种多么宝贵的心境啊, 这也是他的散文最能打动人的所在。

“时间是一面斑驳的墙, 爬满苍绿的青苔。”

“时光的夹缝里, 那些流离失所的悲伤终于止息。”

“我们曾经年少过。爱过。伤过。现在也幸福着。”

“此刻, 池塘的睡莲正微微合上花瓣, 树上的栀子正静静吐露芬芳, 而时光也正呼啸而过, 仿佛看到了新的一天正悄悄走来。”

(以上皆引自唐象阳散文集《就这样走过》)

有人说, 回忆就是对过去的一种告别;但还有人说,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时光是残酷的, 又是温柔的。在唐象阳这里, 岁月无情冲刷去的是年少时的青涩, 沉淀的是一颗日趋淡定的心。他在与天地自然的交流之中, 逐渐触及并把握生命的本质, “爱, 因为荒凉而成为图腾” (《生命的散章》) 。世事因果转换, 不能不执着, 亦不能太执着, 这样才能获得一种自我与环境的平衡, 生活才能朝着善的方向继续前进。

时光里, 我们有过欢喜、有过痛苦、有过相遇, 也有过别离, 走过之后, 时光变成记忆, 蒙上了淡淡尘灰。时光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重生于我们每一个举手投足之间。唐象阳的散文就是能让我们随同他在这样的时光通道里穿行和感悟生活的过往。生活是琐碎而具体的, 正因其具体, 我们对生活的感受才能如此真切。我们曾经偶遇过的空气中漂浮的味道、阳光照在皮肤上的感觉、跳入视野的那一抹绿、擦身而过的那个人等等这一切感官的记忆, 最终都会在心里整合, 还原为生活的全貌。唐象阳的散文, 恰恰就是在遵循这种生命规律的基础上营造美好的情感家园。文革期间, 作为知识分子家庭的唐象阳一家都被下放到农村接受“改造”。那段全家被歧视的日子他们过得很辛苦, 可在这段艰辛的日子里, 有父亲从水库工地带回的他那份“打牙祭”省下来的米粉肉的味道, 有母亲亲手缝制的布鞋的触觉, 还有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面对难关时的那种振奋与踏实, 于是, 这段时光就变得难以忘怀。在尘世折腾中, 惟有温暖与这些生活的细节不可辜负, 它们告诉我们的, 是安慰和爱的力量。人类至爱, 这是唐象阳整个散文集的骨架和追求。

诗化的散文

在现有的文学体裁中, 散文相对而言是最易入门的。就是说, 散文并不难写, 难写的是散文的真情与实感, 散文的精致与流畅。读唐象阳的散文集《就这样走过》, 其中许多篇什是会让你泪流满面的。除了创作大量的散文, 唐象阳还写过很多诗, 诗中写的基本上都是他从自己的生活中得来的感悟, 写得优雅而真诚。他的诗歌创作与散文创作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于是诗里有了散文的真实情感, 散文又如诗般静美而淡雅。读唐象阳的散文, 常恍惚是在读诗, 每一个场景构图都非常凝练而充满了形象感;他擅长用诗的句法来写作散文, 让散文获得了诗歌的清新隽永, 如“把季节藏于手纹, 看岁月葱绿, 在一杯又一杯的绿茶里, 听一花一世界的禅意。” (《淡淡绿茶品清欢》) 这样优美的句子在他的散文中比比皆是。

诗是要有意境的, 使散文有了诗的味道, 首先必须有意境。意境从哪里来?来源只能是生活和对生活感悟与提升。唐象阳非常善于从生活中提炼出动人的诗意, 并匠心独运地再将这份感动幻化成文时, 着意在每一个字眼上都追求诗般的韵律、诗的意境, 因而, 他的散文就有了如诗一般的雅致和优美。这也正是他一贯温厚纤细、婉约含情的个人风格的表现。唐象阳的散文正是以其鲜活灵动的意象和韵味无穷的意境, 使散文获得了诗的灵气。“风, 吹着缠绵的雨丝。梦里, 是你手中油纸伞映现的桃红。” (《红尘浅梦》) 雨巷里那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姑娘似乎马上就要从纸上跳脱出来, 她还撑着那把桃红的油纸伞, 要向你诉说无尽的柔情与相思。“风是季节的羽毛, 总是最先把换秋的消息, 告诉在忙碌里穿行的人们。”“结庐水边, 看野鸭轻浮睡眠, 一圈圈涟漪清澈透明地在平静中荡开。” (《秋之韵》) 类似这样的散文句子, 每一句都是一个完整的意境空间, 他剥离掉日常生活中层层的俗务遮蔽、多余的细枝末节, 只选取当时场景中最让人感动的意象, 然后用文字重构出一个诗一般的画面, 这个画面的境界既是来源于对生活的捕捉, 但又远远高于了现实生活的毛坯。所以唐象阳在散文创作中把现代诗歌的意境和意象巧妙地融会其中, 使其散文有了“意”的深刻“象”的优美, 形成了唐象阳散文艺术诗一般的意境。如, “季节是金色的, 大地却烟雨蒙蒙。你的光华, 远在金色之上。稻香溢满田野, 荷花高洁热情, 日子五谷丰登, 人间却聚散依然。” (《月在中秋》) 借中秋月夜之景, 写人间悲欢离合。作家在这里并不局限于吟咏某个单一事物, 而是以“季节是金色的”开篇, 以乐观的场景融入聚散依依的中国传统节日, 给人以秋高气爽之意象而不至于低沉在相聚又分手的情感纠结之中。于是笔峰一转, “你的光华, 远在金色之上。”表现出一种意象上的反差;接下来咏月、咏稻香、咏荷花, 让人仿佛置身到了荷溢清远, 稻谷飘香的田园风光之中, 在秋风中惬意地舒怀。结尾又荡开来, 感叹人生聚少离多, 将全句的意境提升到了宇宙人生的高度, 表现出了作者对人生的参悟。

唐象阳的文学作品总是充满了生活的味道。生活是他创作的题材, 也是他所有创作的归宿;他从生活中获取感悟, 也在文学的世界中悠游自得;他以其文心去体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生活便报之以感动和美。这样久了, 唐象阳的生活就被他过出了诗般的意境, 仅仅就这一点, 在这浮躁的商业社会里, 他的人和他的创作都是非常难得与可贵的。

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我们常常容易迷失了自己, 也常苦恼没有闲暇去亲近自然、没有富余精力去感受美。其实, 美何须走远?生活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关键就在于一个人自身的修炼与素养。同样的道理, 现代人即使住在所谓的豪宅之内, 也不过是暂住在一座漂亮的监狱里罢了, 因为他与天地自然是相隔的。与自然贯通, 方能拥有丰富的灵魂!

篇4:127年就这样走过

CRH3型“和谐号”动车组

在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新上线运行了命名为“和谐号”的动车组,时速达200公里以上,是我国迈入高速铁路的门槛。而在今年8月1日,时速达350公里的CRH3型“和谐号”动车组上线运行,一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铁路商业运营时速最高的国家,这是一个质的跨越。

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制造技术属于世界级高科技的集成,涉及机械制造、电力电子、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空气动力学等多个领域。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保证了动车组的高速、安全、舒适。

据介绍,CRH3型动车组是世界上在运营的同类列车中速度最快的动车组,京津城际铁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条运营时速达到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全长12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全程运营时间在半小时以内。

“龙号”机车

1881年,唐山矿正式投产。为了满足运煤的需求,在此之前,开平煤矿创始人唐廷枢冲破重重阻力,修筑了一条东起唐山矿煤场西至胥各庄全长16.04华里的铁路。它是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的铁路。

在开平煤矿修建唐胥铁路的同时,还建成了胥各庄铁路修理厂。负责修筑铁路的英籍工程师和该厂的中国工人悄悄地利用废旧物料装制了一台火车头,这就是中国第一台机车“龙号”机车。

“龙号”机车最初被命名为“中国火箭号”。而聪明的中国工人却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在机车两侧各焊了一条龙的图案,取名为“龙号”机车。工人们无权决定机车的名字,但是大家坚信: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自强不息的象征,于是,这台机车就有了两个名字:“龙号”和“中国火箭号”。

中国铁路装备发展的见证

“龙号”机车成为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的发端,改变了唐山地区陆路交通牛马大车运输的格局,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发展。胥各庄铁路修理厂规模逐渐扩大,逐步从开滦分离出来,称为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至1920年,除修理机车和客货车外,每六个月可制造机车一台,每两个月可造客守车一辆,每月可造货车5辆。

“龙号”奠定了唐山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基础,“和谐号”则使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跨越到国际领先水平。负责研发CRH3动车组的唐车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陈亮说,如果说当年的“龙号”机车的研制如同在布满礁石漩涡的暗夜中行驶的独木舟,今天的“和谐号”则是扬帆远航的巨轮。

从“龙号”到“和谐号”,老百姓乘坐的火车越跑越快,技术越来越先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和谐号”动车组,见证了中国铁路交通的迅猛发展。

篇5:就这样我们各自奔天涯优美散文

若不是聊天记录的真是存在,我都快要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曾经与你有过愉快地聊天,记忆如昨,伸手可触。放假之前的那段时间,偶尔还会见你几次,你一点也没有变,可是我忽然觉得自己好像老了几百年。我差点连自己都欺骗了,觉得自己可以淡忘了,遗忘了,放下了,可是见到你的脸,我就忘记了自己说过的话。今天下午刚上线,看到你发来的消息,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你主动说话,我料想了多种对话的方式,却不曾想到的是,你竟然说的是把你删了,呵呵,我只能说你可以把我拉黑了。看看,我们现在的关系,就是这样,我不得不承认,我们真的回不去了,我们已经陌路了。其实,我倒没有觉得什么尴尬的,只是你好像很误会我,也很反感,ok,我会像你一样假装不认识。还记得我们说好的,分开以后一样是朋友,可现实说我们不可能再问候,如果再次邂逅,你别再,那么瘦。

我累计了那么多个日夜的思念,像一架断在空中的楼梯,无法抵达你的世界,是寂寥,是悲哀,是不被你理解的伤痛。此时的我,努力佯装出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仿佛天塌下来,世界末日也无所谓了,我将这些日子里,密密麻麻的小忧伤一个个理出来,晾在这春寒料峭的深夜里,我不是在博求你的同情,也不是祈求你看到之后会感动,只是在冰冷的键盘上敲打出同样冰冷的记忆片段,沉寂的怀念,苍白的结局。这些文字也许你永远也不会进来看,就像我永远也不能预料到日后在哪一天哪一个地方会再次遇见你一样,我之所以写出这些苍白的文字来祭奠我渐行渐远的感情,也为了把我的问候与想念带给我最最最亲爱的你,失去你,是我从未想过的命题,但像你一样假装不认识,我却可以像你一样做到天衣无缝。

当20XX年到来的时候,身边的人都在言欢的时候,我却以决然的姿态甩开了一切,走到了下一个轮回里,所有的人,事,物,都悄悄的离我远去了。当你某一天无意中发现这些文字的时候,那个曾经一眼便喜欢上你的我,那个至今和将来还会深爱你的我,已经学会隐泪妆欢,并且学会冷然的看着你的背影,面无表情。我依然不会放弃,也不会追求什么,像往日的我一样,但是我会按着你希望的方式消失的很远,很远。你来找我我会欢迎,不来我也不会悲伤,因为这始终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狂欢。

篇6:我们的爱就这样匆匆走过散文

我们能够相聚在一个班级里,就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只是这缘分太短暂也太脆弱了,一场考试就能让它消失。高考结束了,我们就这样散了。

高考前,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一起。一起上课,一起自习,一起讨论题目,一起说说笑笑。没有家人在身边,我们只有彼此,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就像一家人一样。我们的生活圈子很小,最大不过就是这个校园,最小不过就是宿舍和这间不太宽敞的教室了。但就是在这里,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相信这份情谊可以是一辈子。

高考的`前几天,我们的教室要做考场,不得不收拾书本离开这间陪伴了我们一年的教室。多余的桌椅要搬到别的地方,有的同学在桌椅上留下了印记,希望考试结束后能再看一眼。留在教室的桌椅,我们仔细地擦了一遍。一下子宽敞明亮了许多的教室,将不再是属于我们的天地,它会成为一个战场,见证这场激烈的战斗。纵使不舍,我们还是要离开,为几天后的战斗做最后的备战。

高考结束了,谁也没有继续留在学校的打算,匆匆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就离开了这个度过了三年的校园。我提着行李站在教学楼下,抬头看着那一间曾经属于我们的教室,转头看向楼梯间堆放整齐的桌椅,轻轻地说了一句再见,就跟上父母的脚步,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个熟悉的地方。

篇7:匆匆那年走过多少少年散文

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是否还能红着脸

——题记

时光慢慢,阳光暖暖,一个人慵懒的午后,一场回忆的歌,一次脑海中记忆得洗礼,窗台上的书桌旁,一直摆着一台电脑,提供休息时短暂的娱乐,今日偶然得闲,在电脑旁坐下,突然想起最近一直在放映的一部电影《匆匆那年》,便百度打开,但是又想来电影搜索放映的无论结局还是开始都不过是不怕片段而已,很难看到最初的样子,于是点开九夜茴的小说,从头看到尾,这一下午我不记得自己哭花了多少纸巾,只知道我在为故事中的方茴惋惜的同时,也在为我们每一个人让人都曾共有过的青春而感觉到一种淡淡的迷茫和伤感,故事翻到最后的时候,这个故事的所有情节在我这里已经不再单单是几个文字,它早已经住进我的心底。

最初听到方茴的名字就是在九夜茴的小说改编的小说中,第一眼就被这个名字打动,长发飘飘,安静沉稳,原本应该平平淡淡的青春,却被我们每一个人都未曾想到的陈寻给打乱,这一乱,乱的不只是心,不只是青春,更慌乱过了她的整个人生,从最开始的偷偷喜欢但是不敢触碰,到后来的两个人袒露心扉,再到最后的背叛,我们都在为她伤感,也都在为她流泪,却都未曾叹息过我们自己,其实每一个人都曾像方茴一样,有过这样一段青春,不完全相同,却同样会是笑和眼泪的交织,这就是这个故事最动人也最真实的画面。

也许这部小说作为一部青春文学并不是最优秀的,但它却是最贴近生活的,它反射出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影子,书中的他们就像是现在的我们,可能一段偶然相遇就注定了原本两个世界的人的人生会有着一定的交集,但是故事的结局可能还是会分离,虽然不一定完美。但曾经彼此真心的笑过,看到这小说的结尾也许有的人会流泪,有的人会微笑,也可能会有人沉默。但是这些故事中的名字,方茴、陈寻、乔燃……等等的一些名字却成为了我们嘴角上的一段拥有过往的回忆。

《匆匆那年》这本书就像一个漫长的影像,不断流动着画面,让我们去在本部该经历这些的年龄里早早的就经历了这些事情,早早的在未知的世界里徘徊,幼稚和成熟的蜕变,成长中的画面,时光的剪影交刻在上面,像极了曾经的你·我·他。

方茴,这个名字其实是我这段故事中最不愿提到的一个希望可以把她遗忘在心底的字眼,或者说没有她,就不会有一切的发生,可惜这世上没有或者这么不确定的事情。也许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为方茴而感到心疼,心疼她的痴情和她被陈寻抛弃后的决然以及她被欺骗过的心酸。但是,想一想,其实生活当中本就不缺乏像方茴这样的女孩,用心经营者的一段感情迎面而来的打击之后能够真心释然的人想来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可这样的坦然的心态如果真心付出过的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的如此洒脱?更何况还是在大好的青春年华里的这样一个原本就对什么都不确定的年纪,但说到底像后者这样的女孩就是个傻女孩,有的傻傻的改变着最原本的自己,却也心甘情愿的改变,不求回报;也有的摧残着自己的青春,希望赢得他的同情;也有的选择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忘记一段感情;而也有的女孩则宁愿放弃所有也只为了成全他……

失去了原本爱的感觉,也没有最初的信仰,也许我们都曾纠缠过这样的一段情,我们都曾因为一时的疯狂而曾让青春有过一段溃伤,那些现实中的方茴,我不知道你们现在的生活如何,但是好女孩们,人生总会傻过一次,但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我丢掉最初的幻想,蜕去了青涩的外衣,换上了华丽的锦袍,完成了所有的蜕变,所以不要沉迷于过往的疼痛,适应岁月带给你的成长,学会珍惜身边的人。

再说起陈寻,那个寻也寻不回的白衣少年。一袭白衣一声清欢,我想每一个人的人生中都曾出现过这样一个少年,他们不一定如云.如雾,但却真实的存在。成绩不错,体育挺好,人缘不错,个子还行,也有着少年应有的偏执,而陈寻,就偏偏也是这样一个完美的男孩,他从不缺乏喜欢,却也会喜欢别人。总是有着大多数的人在看过那本书后不断的咒骂着陈寻,谩骂着他对感情情的不负责任,也在为方茴打抱不平。但是在我看来,陈寻最真最纯的一段感情一定是给了方茴,而方茴最后的结果其实也不能全怪陈寻,因为对感情的失望应该才是这段感情破坏的错失,而陈寻,最纯最真的感情其实就像高中那一年,塞在笔袋里得纸·写在黑板上的字纷笫只的画以及高考放弃的题目,然而这些都是认真的,从来都不是一场玩笑?

也许他最后的背叛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残忍,但我们每一个人冷静过后其实都依然否定不了他最初为这段感情付出的真心,还记得最初我的.一个闺蜜看完了这本书改编的电影,看完那之后她就哭得稀里哗啦,当时的一瞬间她就在日记本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不恨时光太无情,只恨光阴太匆匆,岁月的磨砺太过残酷的折磨,让我们走着走着的人就在不知不觉中飞散,也许我依然站在原地等你,但是你,我生命中的那个少年,你不见了。”

其实我认为从最开始,陈寻和方茴就不合适,只是年轻气盛的我们还不够成熟,傻傻的用力却不知道珍惜眼前,也不明白青春,所以总是习惯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的不管尝试,在心底一遍遍过问自己却始终都是退缩,再要么就是飞蛾扑火一样的尝试的瞬间,所以也可能就是因为这样才造就了彼此最终的渐行渐远和忽视的错过。

还有故事中的乔燃,那个温柔沉静的少年,为了成全兄弟与方茴的感情选择隐瞒自己心底的所有,也像最初的我们,一个人在心底隐瞒掉所有的秘密,只是为了成全一些人一些事。乔燃的离开其实究竟最后再放回的心底留下了什么,我想我不应该去探究什么,因为这样的事,绝对不会有人比方茴更清楚。

就像从开始到最后,他们都没有去确定什么,等到可以再去确定的时候,他们已经渐行渐远了,不敢说的结果就是没有结果,就算依旧在等待,却也早已经成为了谁都猜不透的结局。

在这部小说中,更有着像嘉茉.苏凯.郑雪这样的一些人出没在彼此最灿烂的年华,其实我看完了《匆匆那年》这部小说之后,一直都希望我可以是故事中的某一个人,因为这样就可以对方茴说一句我最想说的话:“不管最后你的离开究竟是带走了怨恨还是执念,又也许随着时间有些东西早已经释怀,但就像匆匆那年中王菲一唱而红的情歌,有些故事虽然已经逝去,却依旧停留驻足在我

们每个人的心底,不曾离开。”

还有赵烨,一般寂寞一般灿烂的双元素结合运动少年。年少的我们总相信美好,可当现有的美好远去,有些故事早就结束,我们才发现只是没有结局。

再回想起自己,其实有些事情可能真的是无法确定的,太过于纠结于未来,不如把握好现在,在这年的暑假中我尽是劳累,可当我听到一些不愿听到的结果是却还是释怀,因为我相信我的努力终于还是会有成效,只是过程慢一点。

当一些事情终于变成了人生的另一个港口,当回忆终于停留变成了回忆,其实我们所谓的遗憾,不过就是像岁月善意的当初婗留下的还未实现就已经破碎的诺言,就如我们曾经说过的多少是是非非,如今不过都早已经物是人非,匆匆那年,匆然而过,带走了昔日的校服飘飘,却留下了心底的执著牵挂。

《匆匆那年》这一部小说没有结局,或者说是留下了一个悬念,而故事中方茴的离开可能又是另一故事的开始,不仅让我们思考起自己得青春会如何?

就像初一那年我刚刚踏入校园时总以为这种日子不会结束,可当四季不停的变换,一些我们所认为的不会变化的人和事都早已经在记忆中变得模糊,只是还住在我们心里

当一切都已经消散,《匆匆那年》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没有谱写的结局将由我们继续演绎,就像我身边的一些人在不停的相处中早就成为了我生活当中不可以缺少的一部分,只是年华终究不会停留,当我们终于开始珍惜的时候却发现只能抓住记忆的片段,时光的背影匆然而过迅速的让我们连他的衣角都不曾触碰。

篇8:我们这样走过初一作文

当我风尘仆仆地赶到时,学校还没放学。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我曾经的教室,站在门口,看着我曾经的那个位置,现在正坐着一位可爱的小女孩,此时她正书声朗朗呢!她那专注的眼神好像在对我说:“姐姐,你看吧,我很认真呢,没给你这地方丢脸呢!”刹那间,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我当初的身影,同样是那么地专注,那么认真!我想她此时也正在为半年以后的中考奋斗吧!

突然,她站了起来。原来是老师叫她过去,远远望去,那是一份红叉满天飞的作业,也难怪老师要叫她了。

起初,有一丝失望滑过她的大眼睛。可是不一会儿,她便已经调整好了状态,换上了充满了一副充满求知欲的眼神。只见她在讲台的那端与老师积极的交流着,似乎有种想把一切都弄懂的感觉。那样执着的.眼神,震撼了我!曾几何时,我也用那样的眼光对着我的老师,源源不断的请教老师,直到老师都不耐烦为止。这个女孩,真的很像我。看吧!最后老师都以一种孺子可教的眼神目送她离去……

是的!在求学的道路上,她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叮铃铃——”他们下课了,任课老师离开了教室。那女孩走出教室,疑惑地看着陌生人——我,但仅是一会,她的视线便彻底离开了我。在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后,她又回到了教室,开始了她的奋斗计划……

那时我在心里想着:“女孩,学姐相信你一定会成功!只因,学姐也曾这样走过。

女孩,再见了!不再留恋,我离开了那栋大楼。走到大道上,看着那一地的飘零叶被夕阳映衬的闪闪发光。眨眼间,我好像看到叶子上倒映出我在初三中考前期的一幕幕,突然间,那张脸变成那女孩的脸,都经历着一样的事……

如今虽身在高中,但和初中又有什么不同呢?同样的三年时光,同样的一次改变人生的大考,同样的人去经历,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篇9:我们这样走过初一作文

晴。

冬日,阳光。

寒冬里难得有这样好的天气,我自然就去户外沐浴暖阳了。在惬意阳光的尽情拥抱下,我在河堤边热烈奔跑,不断挥洒着那些陈旧的记忆。

我们是孩子,我们是要快乐的;我们是孩子,我们是要阳光的。我想可以带给我们快乐阳光的,就只有冬日里的晴天了。冬日里的晴天,小河无厚冰,山上无积雪,桥上无寒风。广场上又多了幼童们的踪迹,河堤又出现了老人们的身影。

我们这个小城,晴天阳光充沛,空气清新,不像大城市那样浑浊憋闷。每当到了晴天的节假日,我就会骑着单车在临河路迎着暖阳前行。飞速狂飙单车,毫不拘束,两耳灌风,惬意凉爽。

阴。

抬头,天灰。

阴天,在冬日里是最常见的了,天一阴我们也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要降温了,亦或是要下雪了。阴天在我们心目中一直在充当过渡者的角色,或是被孩子们被大人们埋怨的角色。

常在阴天望着远方,想起一些愉快的、忧伤的事情,或久远,或临近。思绪扭转在阴天,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在瞬间回忆起来。

阴天的下午看不到落日,可不时吹着习习凉风,颇为清爽。冬天天黑的很早,近18点天就会开始昏暗,大家那时都在家里享受着晚餐,看着电视。放下一天的疲惫,轻轻松松地与家人们调侃。

夜晚,天空依然密布着乌云,不见冷月明星。家家的灯火,看起来格外温暖。冬日里的阴天也是别有一番意趣的。

雪。

冬天,这个被秦岭拥抱的小城是当然会下雪的。下雪之前,先是天忽然变阴,然后不断降温,降温,寒风呼啸,在你不经意之间就飘起了漫天飞飞扬扬的白雪。雪,飘啊飘啊,我们的心仿佛也被雪花带动,也跟着一起舞了起来。

上一篇:(读后感)小草和大树读后感下一篇:谈谈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如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