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方法

2024-04-25

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方法(精选8篇)

篇1: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方法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一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其解题的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着最基本的比例(数量)关系。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二方程或方程组法

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篇2: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方法

选择题的题干一般会有很多限制性条件,如“无色的”、“通常情况下”、“标准状况下”、“说法正确的”、“说法错误的”等。考生审题时不妨将这些关键词划出来,避免答题时忽略。对题目涉及的一些特殊物质,不要忽略其特殊性质。

作答时,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如果是概念性的,应对有把握的迅速进行判断。如答案涉及计算,要认真计算出结果,与四个选项对照后选择,切忌避免题目未读完就动手做。

专有名词书写要准确

做填空题时,考生最需注意的是书写。不仅字迹要清楚,答案也要写在规定的范围内,方便阅卷老师查阅。

在书写化学专有名词时一定不要写错别字。按规则,专有名词出错不能得分。值得注意的是,化学量是有单位的,不要漏掉。

此外,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不能混淆,书写时一定要配平,注明条件及状态。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最容易漏掉的是水等小分子,相关条件要按书上的规范语言写,如不能将“放电”写成“闪电”等,也不能随意添加不需要的条件。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等不能混淆。结构式和结构简式中哪些原子间用线连接要写清楚,特别是要注意有机物结构简式中,双键等是不能省的。

值得注意的是,往年阅卷中最容易扣分的是苯环的结构简式,一定要按书上规范书写。阅卷老师只会根据标答和考生写在试卷上的白纸黑字来给分,不可能揣摩考生意思,因此一定要书写清楚意思明确。

实验题作答别随意

从阅卷看,实验题考生都容易下手做,但不容易得分,因为答题不够细心。

答题时,考生首先要多审几遍题,充分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实验目的。

在回答时书写文字表达时,考生一定要抓住要点,不能泛泛而谈,不能用套话,要有针对性。如回答“气体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的作用”,如果简单回答为“除杂质”、“干燥”就不符合要求,要明确回答是除掉混合气体中的哪些气体或干燥哪一种气体等。

实验题解题时,考生一定要关注实验细节。如去年高考(微博)题有一问是要求检验水煤气中在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情况下,存在有一氧化碳和氢气。由于不能直接检验,所以利用一氧化碳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将产生的气体产物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行检验。因此考生在设计实验时,要先除掉水煤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再进行还原实验,最后检验其反应后的产物。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气体通过洗气瓶时导管的“长进”、“短出”和检验水蒸气的最好试剂是无水硫酸铜等细节。

高考化学如何抓住重点快速提分

一、明确任务

一轮复习基本是按知识模块与课本的章节顺序综合,梳理知识细节、构建知识网络,而二轮复习则是按照模块化、程序化的方式进行综合训练,所以二轮复习节奏更快、强度更高。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一是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二是在系统把握整体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练习,培养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解题的过程中,注意提高速度及准确性。做到既要“对”,又要“快”。

具体建议:

二轮复习主要是通过练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综合训练与专题训练相结合,练题的同时注意归纳总结,比如有机推断专题,钢铁的腐蚀、离子反应等专题。同时,训练答题的准确性、规范性,提高解题速度,多整理易错点、失分点,并进行强化练习。信息题则要学会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二、知识网络的体系和细化

1、专题训练、归纳总结

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卷,逐年倾向于“能力立意”,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同时由于试题数目有限,高考卷考察的知识点也比较固定。所以专题练习可以按照题型和知识点分类专题练习。以高考题为例,7道选择题中,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或者金属的防护和腐蚀)、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有机化学基础、实验题是常考题目,我们就可以按照这样的专题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归纳总结,反思复习,找出同一类题目之间的共通点,同时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题目“反刍”知识,以知识指导题目。

2、限时训练、综合训练

(1)限时训练

理综化学的选择题并不多,全国卷7道, 考试时10-15分钟内完成比较合适,建议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对每一个专题模块或者综合训练时进行限时训练,防止大量题海战术时脑疲劳,做题效率下降。

(2)综合训练

每周进行一次学科内综合训练。以全国卷为例,7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限时45分钟完成。45分钟时间虽然紧张,但不能给得太多时间。此用意在于:①提高解题速度;②提高阅读、审题能力;③学会合理舍弃,同时调整考试心理,提高考试技巧。

3、跳出题海、突出方法

由于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复习掌握大量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就必须跳出题海,突出方法,提高复习效率。突出主干知识相关的题目和题型,新题、难题、偏题适当舍弃。注意建立知识之间的练习,注重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对学习方法归纳,并留出时间思考和通读课本。

解题时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能力训练,找出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审题)→回忆、联想相关的知识(构思)→应用知识点解决问题(解答)。要注意无论专题训练还是综合训练,都必须目的明确,落到实处,重在效果,达到训练几道题通晓一类题的目的,切忌贪多求全,题海战术,疲于奔命。

高考化学实验题答题技巧及操作要点总结

一、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1、瞄准实验原理或实验目的,它是实验的灵魂;只有充分解读透了实验原理或目的,再结合题中所给装置的作用,才能顺利解答实验仪器的连接问题;只有充分解读透了实验原理,才能结合装置内的试剂,回答装置的作用或实验现象。

2、反复阅读,提取有效信息,不要企望读一遍题目,就能很顺利的完成作答,有时答案就在题目信息中寻找,通过反复阅读,找到题目的答案与已知信息之间的联系。

3、要善于联想,前后联系,以前是否做过相同类型的题目或者相同的解题思路,任由思维的翅膀自由的飞翔,忌思路不开阔、僵化。

4、实验题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的窗口,在回答实验现象或每一步的作用时,要全面、准确、规范,避免词不达意,掉以轻心。

二、高考化学实验操作要点总结

(一)、浓稀关系

1、制氢气时,用稀HCl或稀H2SO4与锌反应。

2、制氯气时用浓HCl和二氧化锰共热。

3、制氯化氢气体时,用浓H2SO4与食盐共热。

4、制二氧化碳气体时,用稀HCl与大理石反应。

5、制硫化氢气体时,用稀HCl或稀H2SO4与硫化亚铁反应。

6、制二氧化硫气体时,用浓H2SO4与亚硫酸钠反应。

7、制二氧化氮气体时,用浓HNO3与铜反应;而制一氧化氮时则用稀HNO3与铜反应。

8、制乙烯、硝基苯、苯磺酸,酯化反应、蔗糖脱水,都要用浓H2SO4;而酯的水解、糖类的水解则要用稀H2SO4。

(二)、先后关系

1、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

2、除杂质气体时,一般先除有有毒气体,后除其它气体,最后除水蒸气。

3、制备气体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加药品时应先放固体,后加液体。

4、拆除装置时,先把导气管撤出液面,后熄灭火源。

5、用H2、CO等还原金属氧化物时应先通气后点燃酒精灯。停止实验时应先熄灯,后停止通气。

6、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应先给整个试管预热,后集中火力加热装有药品的部位。

7、如果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应先迅速用布或纸拭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质量分数约为3%的小苏打溶液。

8、配制银氨溶液时,应先取稀AgNO3溶液,然后慢慢滴加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刚好消失为止。

9、制备Fe(OH)3胶体时,先将蒸镏水加热至沸,然后滴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显红褐色后即可。

10、制备硅酸溶胶时,先注入5~10mL1mol/LHCl,后加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

11、制备溴苯时,应先加入苯,再加溴,最后加入少量催化剂铁屑(实际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

12、制备硝基苯时,先加入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摇匀,冷却到50~60℃,然后慢慢滴入1mL苯,最后放在60℃的水浴中即可。

(三)、左右关系

1、使用托盘天平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即左物右码;游码刻度从左到右,读数时读其左边刻度。

2、调整天平时,左边轻时,平衡螺母向左旋,右边轻时,平衡螺母向右旋。

3、制备气体时发生装置在左,收集装置在右,气体流动的方向从左到右。

4、组装仪器时先低后高,从左到右将各部分联成一个整体,拆卸仪器时顺序则相反。

5、中和滴定操作时,左手控制旋塞,右手摇动锥形瓶,即左塞右瓶。

6、用移液管取液时,右手持移液管,左手拿洗耳球。

(四)、上下关系

1、玻璃仪器中的“零刻度”:滴定管在上方,量筒、烧杯、刻度试管等的起始刻度在下方,但并无零刻度。

2、容量瓶、移液管等的刻度线在上方(只有一刻度线)。

3、冷凝管中,水流方向为下进上出。

4、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若气体的式量大于29,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气体的式量小于29,则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5、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应打开旋塞从下边流出,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的上面倒出。

6、使用长颈漏斗时,漏斗的底部应插入液面以下,而使用分液漏斗不必插入液面以下。

7、进行石油等物质的分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液面之上且位于支管口附近;而制乙烯等需要测量、控制反应物温度的实验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液面之下。

(五)、大小关系

1、称量时,先估计称量物大概质量,加砝码的顺序是先大后小,再调游码。

2、使用温度计、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等,都要注意量程的大小。如制乙烯温度为170℃,就不能使用100℃的温度计;量取8.5mL液体时,就应该使用10mL量筒。

3、干燥气体或除杂质气体时,气流的方向应大端进小端出,即大进小出。

4、固体药品应保存在广口瓶中,而液体试剂则应该保存于细口瓶中。

5、取用药品时,应严格按照实验说明的规定用量,如未注明用量,应该取用最少量,即液体只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但除杂质时,所加试剂都应过量,因此,由此引入的新的杂质应设法除去。

★ 关于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高考历史常用答题技巧

★ 高考文科生答题技巧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 高考化学选择题技巧

★ 中考化学答题技巧及方法汇集

★ 高考物理答题技巧方法

★ 高考政治应试答题技巧

★ 高考地理主观题答题技巧

篇3: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方法

高考语文试卷中, 文学类的文本阅读, 是每年的必考内容之一, 其中也包括中外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其材料大多选自散文和小说。所以, 我们在高考语文复习中, 强化文学类作品的阅读与训练,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 提高阅读的质量, 掌握解题的思路, 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语段鉴赏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找出语段特色, 明确鉴赏角度。

大凡选入高考试题的阅读语段, 肯定是因为某一点或者某些方面的特色较为突出, 这些特色主要体现在词语的运用、句式的选择、手法的使用、写景的角度、语言的风格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其实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鉴赏的五个角度。通过这五个方面的鉴赏就几乎涵盖了现代语段阅读的所有问题。如语言运用的鉴赏, 回答的是此语段中是否运用了巧妙的词语, 妙在什么地方?句式选择的鉴赏, 回答的是此语段中是否选择了特色的句式, 其效果是什么;手法使用的鉴赏, 回答的是此语段中运用了哪些修辞, 它的作用是什么;写景角度的鉴赏, 回答的是此语段中写景的部分是从哪些角度描写的, 突出了景物的哪些特点;语言风格的鉴赏, 回答的是此语段 (整个语段) 中的语言是否具有“清新典雅”抑或“温婉诙谐”“平易质朴”抑或“形象生动”“平铺直叙”抑或“委婉含蓄”等风格?一篇阅读语段, 不一定这五个方面全有特色, 也许只具备一两个方面, 只要我们能针对高考试题的要求, 鉴赏到位就行。

2. 巧用鉴赏方法, 正确解答问题。

一般来说, 语段阅读鉴赏类的题目通常有其答题的模式, 它的模式是:“特色 (所鉴赏角度) 分析+效果+内容概括+情感”或曰“特色是什么+效果又怎样+描 (叙) 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从近些年的语段阅读鉴赏试题来看, 考点还是相对固定的, 但是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命题大多十分灵活, 因此同学们答题时切忌死板, 要学会灵活变通, 具体的做法是:A.迅速阅读全文, 圈画重点词句, 把握文章思路, 理清结构层次, 整体感知内容, 明确文章主旨。B.看清题干要求, 揣摩命题意图, 避免答非所问, 做到心中有数。要点打上标记, 以便提醒自己。C.检索答题范围, 筛选有效信息, 答案原文寻找, 灵活变通整合, 答题分点陈述, 注意清晰明确。D.掌握阅读技巧, 学会鉴赏分析, 鉴赏表现手法, 分析谋篇布局, 联系上文下文, 理解词句含义。E.无论审美取向, 抑或价值判断, 做出合理评价, 学会辩证分析, 顺应发展趋势, 符合客观规律。语段阅读鉴赏, 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 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正确理解、综合分析、鉴赏评价高考现代阅读语段就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门槛了。

二、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技巧

除了现代文鉴赏以外,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是高考考纲中非常明确的一个考点, 也是历年高考试题中诗歌鉴赏题的一个常考点。古代诗歌中的形象主要有“人物形象”“景象”“物象”三类, 正确地分析这三类形象, 对我们准确地理解诗歌的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关于人物形象。

在诗歌中, 人物形象一般就是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所以, 知人论世, 关注诗人的背景, 在鉴赏这类形象时是必须要做到的。这类题的答题步骤有三:A.能够运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概括出诗歌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这人物形象, 或心怀天下, 忧国忧民;或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或不慕权贵, 桀骜不驯;或友人惜别, 思念家乡;或豪放洒脱, 傲岸不羁;或矢志报国, 愤世嫉俗;或献身边塞, 反对征伐等, 诗歌中的这些形象, 没有平时的大量积累是不能赏析出来的。B.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不可臆造, 必须忠于原文, 要结合诗中的相关语句具体分析。C.评价诗歌中人物形象对诗歌表达的情意所起的作用, 最好的方法是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或者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进行分析。

2. 关于诗歌中的景象。

篇4: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方法

一、第I卷仍以基础理论、基本概念为主

第6题:下列等浓度的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要求pH由小到大排序。依据酸性强弱的大小顺序:乙酸>碳酸>苯酚>乙醇。

第7题:有机物的区分,钠和乙醇反应有气泡产生,而钠和乙醚不反应;3-己烯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而己烷不能;苯的密度比水小,而溴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甲酸甲酯分子结构中也含有醛基,故用新制的银氨溶液不能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第8题: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2molN2和8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时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值。依据三行式,平衡时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3、6、4/3,N2的物质的量分数约等于15%,故氮气的体积分数接近于15%。

第9题: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

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 +C(OH-)

C.当PH=7时,若V1=V2,一定是C2>C1

D.若V1=V2,C1=C2,则C(CH3COO-)+C(CH3COOH)=C(Na+)

当NaOH和CH3COOH按照等物质的量反应时,形成的是强碱弱酸盐,显碱性,PH>7,而NaOH过量时,其PH也大于7,故A错误;B项符合电荷守恒关系式;当PH=7时,CH3COOH的物质的量需大于NaOH物质的量,若V1=V2,一定是C2>C1,C项正确;若V1=V2,C1=C2,则NaOH和CH3COOH恰好中和,依据物料守恒,知D项正确。

第10题: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依据2CuSO4+2H2O■2Cu+O2↑+2H2SO4。电解的几种类型:电解水型、分解电解质型、放氢生碱型、放氧生酸型、电镀型,在教学中要重点讲,有人认为加入CuCO3也行,其实CuCO3通常不存在。本题表述不严密,通电时间如果太长,电解完硫酸铜后再电解的对象是水,C就不对了,所以得强调通电一段时间后溶液仍显蓝色(表明还有CuSO4未电解完),才比较严密。

第11题:将足量CO2通入各溶液中,离子能否共存的基础题,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A项中SiO32-不能大量共存;C中的OH-和CO2反应;D中C6H5O-会和CO2反应形成苯酚,故只有B中离子还能大量共存。

第12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基本概念,要求概念清楚,注重细节。一个H2O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金刚石的结构为正四面体构型,每个碳原子可以和另外的4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属于每个碳原子的共价键为2个;在46gNO2和N2O4 的混合气体中,46gNO2所含的物质的量是1mol,46gN2O4所含的物质的量是0.5mol,则其含有的原子总数都为3NA;1molNa与足量的O2反应,钠必然消耗完全,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必为NA个电子。

第13题:考查有关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及计算,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某含铬(Cr2O72-)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经干燥后得到nmolFeO·FeyCrxO3。则:A,n(1+y)mol,故A项错误;由铬元素守恒知B项正确;由铬电子守恒知C项正确;由铬得电子与铁失电子守恒知D项正确。C选项的表述有些不妥,电子数目不能用mol,应该表示为3nx NA才对。

二、第Ⅱ卷平稳中求创新、注重思维的灵活性

第27题:无机元素推断题,考查了中学常见物质的性质,主要是对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和计算过程的考查,是一道比较基础的题,难度适中。由题意易推断A为O2、B为Fe、C为Al、D为C、E为Mg、F为MgO、G为Fe2O3(见旧大纲版课本必修加选修第二册P81页铝热反应的应用——焊接钢轨)、H为Al2O3、I为CO2,其(1)(2)问题就迎刃而解了;(3)计算,解,可得关系式:Fe2O3~Cu,1.6gFe2O3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则铜物质的量也为0.01mol,其质量为0.01mol×64g/mol=0.64g;(4)中一般不考虑过量的NaOH与CO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见课本必修加选修第二册P81页描述。

该题有多处“题眼”。依据题目信息知C、B是单质,G、H是二元化合物,C+G■B+H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知C为Al、G为Fe2O3、B为Fe、H为Al2O3;由于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知其为CO2,而Mg能在CO2中燃烧,且MgO中Mg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知D为碳单质,A为氧气。评分时

⑴Al+Fe2O3■Fe+Al2O3元素符号、化学式错误或不规范即零分,条件写“加热”或“一定条件”都扣一分。

⑵■若同一元素点差交替使用记零分。

⑶2Fe3++Cu=2Fe2++Cu2+ n(Fe2O3)=0.01mol,依据离子方程式,n(Cu)=n(Fe2O3)(无此步骤扣一分),则n(Cu)=0.01mol,m(Cu)=0.64g.在这里没写6H++Fe2O3=2Fe3++3H2O或Fe3O4与H+扣一分。两个合写记零分。没过程、不写单位或单位搞错的,均按零分处理。未带单位扣一分。

⑷2Al+2OH-+2H2O=2AlO2-+3H2↑

AlO2-+CO2+2H2O=Al(OH)3↓+ HCO3-

⑸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内壁黑色固体。三个现象缺一个扣一分。

第28题: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理论的考查,所涉及的都是相关的基本运算,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认真审题,根据题目要求联系所学知识进行正确判断。图像题的解答要看清图像的横、纵坐标所代表的意义,曲线的走势,然后结合原理分析作答。

⑴依据图示A、B、C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分别为1mol、3mol、2mol,故a∶b∶c=1∶3∶2。

⑵vⅠ(A)=(2.0-1.00)mol·L-1/20.0min=0.05mol·L-1·min-1、vⅡ(A)=(1.00-0.62)/15.0min=0.025mol·L-1·min-1、vⅢ(A)=(0.62-0.50)mol·L-1/10min=0.012mol·L-1·min-1。

故:vⅠ(A)>vⅡ(A)>vⅢ(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反了不得分。

⑶由图可知αⅠ(B)=0.5、αⅡ(B)=1.14/3.00=0.38、

αⅢ(B)=0.36/1.86=0.19,则B的平衡转化率最小的是

αⅢ(B),其值为0.19。

⑷第一次平衡后A、B的浓度从平衡点开始降低,而C的物质的量浓度突然变为0,则平衡向右移动,此时采取的措施是将C从平衡混合物中液化分离出去。“将C液化”也给分。

⑸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T2<T3。有的学生将“反应”写成“反映”,这是不对的。

⑹第Ⅳ阶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所示(阅卷时斜率不做要求):

第29题:与201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Ⅱ)相同,也是实验题。是用KMnO4 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内容,学生知识点比较熟,既有很基础的知识,如各装置的作用;也有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如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NO气体,选取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命题突出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⑴气体制备一般包括四部分:发生装置、除杂净化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由于题中提到该装置是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所以B的作用是向上排气法收集氯气(收集氯气也给分);C的作用是安全作用或防止D中液体倒吸进入集气管B;D的作用是吸收尾气或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⑵①由于NO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应用排水法收集,那么最适宜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Ⅰ(A或a①无分)。

(稀硝酸不注明不给分)

③现象包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A中铜表面出现无色小气泡,反应速率逐渐加快;A管上部无色逐渐变为浅红棕色,随着反应进行又逐渐变为无色;A中液体由无色变为浅蓝色;B中水面逐渐下降或B管中的水逐渐流入烧杯C中。

第30题:有机合成题,题目形式较常规。题目中不仅涉及烯烃、卤代烃、酸等有机物的典型性质、反应类型、结构式等,而且还涉及烯烃的氧化、环戊二烯的合成等高中化学教材中没有的知识,体现了新旧教材的衔接。该题对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⑴依据乙烯分子6原子共平面的特点,环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9个原子共面;⑵依据金刚烷的结构,其分子式为C10H16,其分子中的CH2基团6个;⑶反应①的产物名称是1-氯代环戊烷(这6种均给分:氯代环戊烷,环戊基氯,1-氯环戊烷,一氯环戊烷,1-氯代环戊烷,氯环戊烷);反应②的反应试剂NaOH的醇溶液,反应条件是加热(三要素同时有2分,缺一则0分)。⑷由题目信息可知,双键碳上连有H原子的,经过反应后双键断裂可以生成醛基,则其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⑸二聚环戊二烯的分子式为C10H12,其不饱和度为5,又A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加热氧化可以得到对苯二甲酸,则A的分子必有苯环(4个不饱和度),另外还要有一个碳碳双键,则A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苯环,五元环书写不规范;-CHO写左边为OHC-,其他错;CH3-与苯环连接时“-”不能掉;键线连接位置要准确)

三、高三学生考试的几点技巧

1.强化规范答题。答题时要将答案写在相应位置,地方实在不够可用箭头指向。有的考生在答题时常出现错别字,如将“蓝色”写成“兰色”,“坩埚”写成“甘(或钳)锅”,“苯”写成“笨”,“剧毒”写成“巨毒”,“铁架台”写成“铁夹台”,“过滤”写成“过漏”等等。类似容易出错的词语还有:脂(酯)化、酸(羧)基、消(硝)化、油酯(脂)、氨(铵)盐、金钢(刚)石、爆(暴)沸、倒析(吸)等等(括号内为正确字);还有的考生易混淆概念,比方说,将“无色”写成“白色”,“广口瓶”写成“集气瓶”,“蒸馏烧瓶”写成“圆底烧瓶”等等。有的考生甚至还会漏写,酯化反应的生成物漏写了“水”,缩聚反应的生成物漏写了“小分子”等等。

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元素符号,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下标,键线连接位置等的书写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要注意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如:要求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不要写成化学方程式;要求写物质名称的,不要写成化学式;要求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的,不要写成化学式;要求写电子式的,不要写成结构式等等。

有机结构简式中原子间的连结方式表达正确,不要写错位。结构简式有多种,但是碳碳键、官能团不要简化, 酯基、羧基的各原子顺序不要乱写,硝基、氨基写时注意碳要连接在N原子上。如,COOHCH2CH2OH(羧基连接错),CH2CHCOOH(少双键)等。

3.重视实验,加强技能训练。要充分分析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何改进和评价实验方案,特别要在应用性和开放性题目等方面进行强化。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如:实验现象的有效迁移。我们无法去做每个实验,但有的实验做了,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比方说,Mg在CO2中燃烧与Mg在O2中燃烧相似。

4.重课本,抓基础。回归课本,整理做过的试卷和纠错本。抓好基础是高考制胜的关键。不能一味地做题,应将学习重点放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上,归纳、整理知识网络,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知识框。做到“脑中有框,考试不慌”。

5.抓关键点,简明答题。步骤齐全,尽量减少失分的环节。语言描述要力求准确、简练、到位。阅卷时评卷老师将“踩点给分”,抓住关键点简明答题有利于老师看出得分点。

6.解无机推断题的关键是“题眼”。根据题目条件和依据物质特性确定突破口,即“题眼”。平时复习就应注意有关知识的积累。所谓“题眼”即题中所给的有效信息,主要体现在题中特征反应、特征现象、特征结构及特征数据等等。解题时要注意:①审明题意,明确范围,注意题目所给限定条件。②紧扣现象,正确判断,特别注意“当得出明确的肯定结论后因不能共存而得出否定的结论”。③要注重数据对推断结论的影响。从试题形式来看,有叙述型、转化型、图表型等。解题方法思路是:见题后先迅速浏览一遍,由模糊的一遍“扫描”,自然地在头脑中产生一个关于该题所涉及知识范围等方面的整体印象,然后从题中找出特殊现象或特殊性质的描述,作为解题的突破口,以此为契机,全面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判断。即:产生印象(找突破口、意向猜测、验证确认。规律是:抓住现象,执因索果;试探求解,最后验证。

7.历次化学考试考生常丢分的地方:①排列顺序时,须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类似的还有“由强到弱”“由高到低”等等。②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须分清是等号还是可逆号,如一种盐水解方程式一定要用可逆号不能用等号,其产物也不能标“↓”或“↑”,弱酸、弱碱的电离一定要用可逆号而不能用等号。③别忽视题干中“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等限制条件。④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就不要写了。如“溶解度”单位是克,“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摩尔质量有单位(g.mol-1)。⑤要求写“名称”却写分子式或其他化学式,要求写分子式或结构式却写名称。电子式、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结构式不看清,张冠李戴。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错写成化学方程式。表示离子电荷与元素化合价混为一谈。原电池正负极不清,电解池、电镀池阴阳极不清,电极反应式写反了。⑥所有的稀有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而误认为双原子分子。⑦是“标况”还是“非标况”,是“气态”还是“液态”“固态”不分清楚。22.4L.mol-1的适用条件。注意三氧化硫、乙烷、己烷、水等物质的状态。区分液态氯化氢和盐酸,液氨和氨水,液氯和氯水。⑧计算题中往往出现“将样品分为两等份”(或“从1000mL溶液中取出50mL”),最后求的是“原样品中的有关的量”,你却只求了每份中的有关量。⑨请注意选择题“正确的是”“错误的是”两种不同要求。求气体的“体积分数”与“质量分数”要看清楚。求“转化率”“百分含量”混淆不清。⑩化学计算常犯错误如下:分子式写错;化学方程式写错或不配平或配平有错;用关系式计算时,物质的量关系式不对;分子式量算错;讨论题,缺讨论过程,扣相当多的分;给出两种反应的量,不考虑一反应物过量(要有判断过程);要求写出计算规范过程等。

8.控制好心态,去解答其他能够得分的考题,把能解决的考题先解决。再回过头来解决难题,找到了感觉,思维活跃了,很可能一下子就想通了,解决了。不要思维定势,切不可看了后面的文字,把前面的话给忘了,不能老是只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去考虑,应该是多方位、全方位进行考虑。积极地从考题中字字、句句中寻找出“突破口”。

篇5: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

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分清是“=”还是“”,如盐水解方程式一般要用“”其产物也不能标“↓”或“↑”,弱电解质的电离一定要用“”,都不能用“=”。

3.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就不写。如“溶解度”单位是g,摩尔质量有单位为g.mol-1,物质的量浓度等,若不写单位就失分。单位要用字母表示,不能用汉字表示。

4.要求写“名称”一定要用汉字写,不能写分子式或其他化学式。电子式、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结构式、要求写离子方程式等要看清,防止张冠李戴。

5.注意三氧化硫、乙烷、己烷、水、氟化氢等物质的状态。区分液态氯化氢和盐酸,液氨和氨水,液氯和氯水等。

6.请特别注意选择题的指向性是“正确的是”还是“错误的是”两种不同要求。

7.描述实验现象要全面,要“陆、海、空”全方位进行。避免简单化,一叶障目。

8.防止离子电荷与元素化合价,原电池正负极,电解池、电镀池阴阳极混淆。

高考化学答题注意事项

审题要认真:

答题都是从审题开始的,审题时如果遗漏了题给信息,或者不能正确理解信息,就会给答题埋下隐患,使解题陷入困境,不但做不对题,还占用了考场上宝贵的时间,危害很大。

细心的审题,正确理解和把握给信息,充分挖掘隐含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在化学学科的考试中,审题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型:审题型是指要看清题目属于辨析概念类型的还是计算类型的,属于考查物质性质的,还是考查实验操作的等等。审清题目的类型对于解题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类型的题目处理的方法和思路不太一样,只有审清题目类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题思路处理。

2.审关键字:关键字往往是解题的切入口,解题的核心信息。关键字可以在题干中,也可以在问题中,一个题干下的问题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独立的。

关键字多为与化学学科有关的,也有看似与化学无关的。

常见化学题中的关键字有:“过量”、“少量”、“无色”、“酸性(碱性)”、“短周期”“长时间”、“小心加热”“加热并灼烧”“流动的水”等等,对

同分异构体的限制条件更应该注意,如:分子式为C8H8O2含有苯环且有两个对位取代基的异构体“含有苯环县城有两个对位取代基”就是这一问的关键字。

3.审表达要求:题目往往对结果的表达有特定的要求。

例如:写“分子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名称”、“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数学表达式”、“现象”、“目的”。这些都应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避免“所答所问”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

化学高考必背知识点

一、位置与结构

1、Li是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元素。

2、S是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

3、Be、Mg是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

4、Li、Na是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电子数的1/2的元素;

5、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的是C、Si;3倍的是O、S;4倍的是Ne、Ar。

6、Be、Ar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6、Mg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数4倍的元素;

7、Na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

8、H、He、Al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

9、He、Ne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都满足2n2的元素。

10、H、He、Al是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

11、Mg是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6的元素;

1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3的是Li、P;1/2的有Be;相等的是H、He。

13、C、S是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

14、O是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的元素。

15、C、Si是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

16、O、F是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

17、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氢(H)

18、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19、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O、Si、Al

20、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21、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2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2的元素)C

2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3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3的元素)O

23、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4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4的元素)Ne

24、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元素Li、Si

25、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4的元素Mg

25、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的元素N

26、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F

27、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的元素P

28、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Al

29、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2的元素C

30、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P

31、电子层数跟最外层电子数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

32、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的元素O

33、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关He、C、S

34、最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

35、X、Y两元素可形成X2Y和X2Y2两种化合物(或形成原子个数比2:1与1:1的化合物Na2O、Na2O2、H2O、H2O2

二、含量与物理性质

1、O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Si次之,Al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

2、H是最轻的非金属元素;Li是最轻的金属元素。

3、Na是焰色反应为黄色的元素;K是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的元素。

4、Si是人工制得纯度最高的元素;C是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元素。

5、N是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O是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6、常温下,F、Cl是单质具有有色气体的元素。

7、C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元素。

8、Cl是单质最易液化的气体、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

三、化学性质与用途

1、F是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

2、N是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

3、S是气态氢化物与其低价氧化物能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元素。

4、P是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元素。

5、F是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以雕刻玻璃的元素。

6、O是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对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元素。

7、Mg是既能在CO2中燃烧,又能在N2中燃烧的金属单质。

8、Li、Na、F的单质在常温下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

四、10电子微粒组

1、原子Ne

2、分子CH4、NH3、H2O、HF

3、阳离子Na+、Mg2+、Al3+、H3O+

4、阴离子N3-、O2-、F-、OH-

五、18粒子微电组

1、原子Ar

2、分子SiH4、PH3、H2S、HCl、F2、H2O

3、阳离子K+、Ca2+、PH4+

4、阴离子P3-、S2-、Cl-

5、特殊情况:F2、H2O2、C2H6、CH3OH、CH3F、N2H4

六、核外电子总数及质子数均相同的粒子有

1、Na+、H3O+

2、F-、OH-

3、Cl-、HS-

4、N2、CO、C2H2

七、同族的上下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

1、二、三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

2、三、四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或18,ⅠA、ⅡA为8,其他族为18

3、四、五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8

4、五、六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18或32

5、六、七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32

八、特征形象

1.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

2.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或FeS2

3.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黄色(AgI、Ag3PO4)、白色[Fe(O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篇6:高考化学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1)不能漏选,因为有时可供筛选的选项较多,并且文字叙述似是而非,则筛选要逐一处理。

(2)已筛选掉的就不要再拎起来,以免重复。

(3)此法多用于单项选择题。

2.筛选法:将高考化学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相符的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两重以上的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目宜用此法。

3.直选法:对考查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和规律的记忆型单选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4.推理法:高考化学解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概念和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

篇7:高考化学答题规范与技巧

一、审题:

答题都是从审题开始的,审题时如果遗漏了题给信息,或者不能正确理解信息,就会给答题埋下隐患,使解题陷入困境,不但做不对题,还占用了考场上的宝贵时间,危害很大。细心的审题,正确理解和把握所给信息,充分挖掘隐含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在化学学科的考试中,审题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型:审题型是指要看清题目属于概念辨析类型的还是计算类型的,属于考查物质性质的,还是考查实验操作的等等。审清题目的类型对于解题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类型的题目处理的方法和思路不太一样,只有审清题目类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题思路处理。

2.审关键字:关键字往往是解题的切入口,也是解题的核心信息。关键字可以在题干中,也可以在问题中,一个题干下的问题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独立的。常见化学题中的关键字有:“过量”、“少量”、“无色”、“酸性(碱性)”、“短周期”、“长时间”、“小心加热”、“加热并灼烧”等等。

3.审表达要求:题目往往对结果的表达有特定的要求。例如:写“分子式”、“结构简式”、“名称”、“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现象”、“目的”,这些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避免“所答非所问”,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4.审突破口:常见的解题突破口有:特殊结构、特殊的化学性质、特殊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特殊反应形式、有催化剂参与的无机反应、应用数据的推断、框图推断中重复出现的物质等等。

5.审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三个依据:①使用仪器的精确度如:托盘天平((0.1g)、量筒(大于或等于0.1ml)、滴定管(0.01ml).ph试纸(整数)等;②试题所给的数据处理,例如“称取样品4.80g------”,根据试题所给的有效数字进行合理的计算,最后要保留相应的有效数字;③题目的明确要求,例如:“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就按照试题的要求去保留。

二、答题策略和答题技巧:

1.选择题:在理综试卷i卷中化学题有7个单选题。解答时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仔细考虑各个选项,合理采用排除法、比较法、代入法、猜测法等方法,避免落入命题人所设的“陷阱”,迅速的找到所要选项。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是多样化的,既能从题干出发做题,也能从选项出发验证题干作答,合理的选择解题方法快而准地找到答案,将做选择题的时间尽可能压缩到最短,为解决后面的大题腾出更多时间。

2.填空题答题策略和答题技巧:在理综试卷ii卷大题中按照近几年情况来看,化学题是三道必考题加一道选考的填空题。必考三题一般来讲实验题一个、涉及化学反应原理的有两个题,分别侧重于化学平衡和电化学。选考一题(选二化学与技术—主要是与理论或元素化合物与实验分离有关的一个)、选三(物质结构与性质—与周期表与周期律延伸的一题)、选五(有机推断)一个。

对于填空题在答题时有些共性的要求。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无误。没配平、条件错、有机反应少写物质(水等)会造成该空不得分。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连接,无机反应用等号、有机反应用箭头,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要标清,点燃,加热,高温有区别,催化剂不能简写为“催”,这些问题出现会被扣分。

(2)专业术语不能错。化学上常用的专业词汇是绝对不能写错别字的,一字之差会使整个空不得分。例如“砝码”不能写成“法码”;“熔化”不能写成“溶化”;“过滤”不能写成“过虚”;“萃取”不能写成“卒取”;“坩埚”不能写成“钳锅”等等。

(3)当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选择时,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不易失分。能用具体物质作答的要用具体物质作答,表达更准确。例如:举一个工业上co做还原剂的反应,这时最好的例子就是3co+fe203=3c02+2fe,这个反应应该是最熟悉的,其它反应也可写但是用不好就会扣分。比如co和水蒸气的反应,如果没注意到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写了等号会被扣分。同时也不可泛泛举例写还原金属氧化物ro十co=r+c02(r表示金属),这样肯定不能得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成立,而且也并不一定能用于工业生产。

(4)对于语言叙述性题目作答时要注意,从“己知”到“未知”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叙述准确,且环环相扣,才能保证不丢得分点,才能得满分。回答问题要直接,不要转弯抹角;表达尽可能用唯一、准确的术语,不要多写无用的话,无用的话说错了就会扣分;作答要有明确的要点。

(5)对于计算型填空,要注意该写单位的要写单位。或者是要注意“空“后面所使用的单位是什么,不要因为没有书写单位或者是数量级不对而丢分。

三、掌握化学答题原则:

化学的命题是有要求的,所有的考试范围离不开考纲,所有的考试内容源于教材。所考的内容肯定是教材中有的,教材里有没有的,肯定以信息出现。因此在答题时应该领会命题意图,去想教材里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联系。平时的每一次训练当高考来对待,无论是从考试的心态,还是从答题的习惯、试卷的书写等都要与高考一致。这样,高考时才一能和平时一样轻松。

高考化学中最易弄混的词有哪些

解答题易混淆词

1.关键的字。在题目的问题中,通常出现如下词语:正确与错误;大与小;强与弱;能与否;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名称与符号;分子式与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等,即使题目会做,由于不注意上述词语,就有可能造成人为失分。

2.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浓度(mol/l),摩尔质量(g/mol),溶解度(g)、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互换时的体积易错等。

3.符号运用。如“=”与“可逆符号”;“+q”与“-q”;沉淀与气体符号;电荷与价标;写电子式时“[]”;物质的聚集状态;特殊的反应条件等。

4.书写“名称”还是“化学式”、“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还是“结构简式”。

5.书写“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或“电极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特殊的反应条件、产物(如酯化反应的水)写全。

6.填写结果时应对准物质。如写“a”的不应写成“b”的。

7.实验填空题或简答题,注意文字用语要准确

(1)不用错别字:如脂与酯、铵与氨、坩与甘、蘸与粘、蓝与兰、褪与退、溶与熔、戊与戌、催与崔、苯与笨、饱和与饱合及有机官能团名称等。

(2)不用俗语:如a、打开分液漏斗的开关(活塞),b、将气体通进(入)盛溴水的洗气瓶,c、酸遇石蕊变红色(酸使石蕊呈红色)等。(3)用语严谨:如ph试纸不能说湿润,其它试纸均要写湿润。三对共用电子对要竖写。离子浓度要用c表示。

8.原电池正负极不清,电解池、电镀池阴阳极不清,电极反应式写反了。书写电极反应式时注意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输入和输出物质的箭头指向,观察化合价变化确定正负极或是阴阳极。

9.求气体的“体积分数”与“质量分数”不看清楚,失分。求“转化率”、“百分含量”混淆不清。

10.两种不同体积不同浓度同种溶液混和,总体积是否可以加和,要看题目情景和要求。

11.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就不要写了。如“溶解度”单位是克,却不写出,“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却加上“g”或“g.mol-1”。摩尔质量有单位(g.mol-1)却不写单位,失分。

12.描述实验现象要全面、有序,与实验目的相联系,陆海空全方位观察。

13.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表示方法、计算方法混为一谈。

14.ma(s)+nb(g)pc(l)+qd(g)这种可逆反应,加压或减压,平衡移动只考虑其中的气态物质(g)的化学计量数。

15.配平任何方程式,最后都要进行“系数化简”。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必须写,而且写正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后,得失电子要相等,离子反应电荷要守恒,不搞假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未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不写反应条件,不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不漏写反应热的“+”或“-”,反应热的单位是kj·mol-1。

16.回答简答题,一定要避免“简单化”,要涉及原理,应该有因有果,答到“根本”。

17.有机结构简式中原子间的连结方式表达正确,不要写错位。结构简式有多种,但是碳碳键、官能团不要简化,酯基、羧基的各原子顺序不要乱写,硝基、氨基写时注意碳要连接在n原子上。如,coohch2ch2oh(羧基连接错),ch2chcooh(少双键)等(强调:在复杂化合物中酯基、羧基最好不要简化)。中文名称不能写错别字。酯的n元环是碳原子数加o(或n)原子数。

16.解推断题,实验题。思维一定要开阔、活跃,联想性强。切不可看了后面的文字,把前面的话给忘了,不能老是只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去考虑,应该是多方位、全方位进行考虑。积极地从考题中字字、句句中寻找出“突破口”。

17.看准相对原子质量,cu是63.5还是64,应按卷首提供的用。

18.计算题中往往出现“将样品分为两等份”(或“从1000ml溶液中取出50ml”),最后求的是“原样品中的有关的量”,你却只求了每份中的有关量。

篇8:高考地理答题技巧

一、答题方法不当而丢分的8个方面

1. 字功欠佳, 答时涂鸦。有的考生字写得不好, 答题时还不认真, 字迹潦潦草草, 或者歪歪扭扭, 甚至还小如米粒。评卷老师一般都会按低分处理。

2. 犹豫不决, 答案“失血”。有的考生对主观题, 不敢轻易入手, 总怕出错, 可最后答的还是丢三落四, 甚至留下空白不答, 造成大面积丢分。这是心理素质不佳的表现。

3. 审题不严, 酿成误判。在综合题的答题中, 有的考生往往缺乏系统综合的分析能力, 表现为思路混乱, 条件、方法都不顾及, 抓到一点就以为是全部, 陷入误区而造成丢分。

4. 条理不清, 出现漏评。有的考生把答案写成一片, 没有条理, 叙述不规范, 在卷子边写了一大堆, 但是找不到一点实质内容, 已造成阅卷老师看不清, 弄不准而丢分。

5. 死打烂缠, 丢了时间。对于难题要学会放弃, 不要死打烂缠, 在上面耽误时间, 否则该交卷了, 会做的题却没时间做了。

6. 常识缺乏, 闹生笑话。关键字眼上用词不当, 反映学生思维的不全面或缺乏一些必要的常识, 而导致做出错误的判断。

7. 基础不牢, 胡写充数。

8. 不会转换, 陷入死板。在地理考试中经常出现的是图表信息的转换, 就要求理解和分析图像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 如果看不懂图, 就无法转换信息, 造成错答。

二、答题的八大注意

(1) 稳定情绪, 有效利用提前入场的10分钟。为了使自己的情绪尽快稳定下来, 这期间, 可以做几次深呼吸以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另外按考试规定, 提前5分钟发卷, 考生应积极有效地利用这5分钟。在这5分钟里, 主要是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破损、漏印、印刷不清等现象, 如有应及时更换;同时浏览整卷, 了解一下质量、题型, 做到心中有数。

(2) 合理分配时间。现在的考试都是限时考试, 既考答题的准确度, 又考答题的速度, 要求既快又准确。由于一分量试卷中各题的占分比例不一样, 因此要学会“量体裁衣, 看分花时”, 分值小就少花时, 分值大就多花时。假如一个只有4分的选择题花去你10分钟的时间, 那肯定是不合理的, 这样势必减少其他题目尤其是分值大的题目的解答时间。在被某个难题“粘”住后花了大量时间还没眉目, 就应赶快转移兵力, 把其他的先攻下来;最后有时间再集中精力主攻“堡垒”。

(3) 先易后难的解题顺序。拿到考卷, 先做容易题, 后做难题, 这不但是经验之谈, 而且符合心理学原理。刚进考场时, 人的心情都比较紧张, 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都还未适应考场上的紧张气氛, 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待做过几题后, 特别是做了几道有把握的容易题之后, 心情就逐渐稳定下来, 智力活动也恢复了常态, 这时再做难题就容易成功。而且做的容易且有把握的题越多, 拿到的分数也就越多, 心里就越有底, 自信心也就大大增强。

(4) 准确快速解题。在认真审题后, 要力求答题快速并且准确无误。不仅要做到思路清晰、方法对路, 还应做到每一步的推导、演算要准确, 且书写清楚, 格式规范。凡是会做的题, 力求一遍做到, 提高效率。这就要求平时应掌握好“双基”, 养成周密思考、严谨解题的好作风, 克服一知半解, 好高骛远的习气。

(5) 遇一难题, 先跳过去。因为思维卡壳或其他原因, 一时解不出某一题, 不要过多地纠缠, 浪费时间。此时应将难题搁置, 转做完其他题目, 待其他会做的题完成后, 再回过头来攻破它。

(6) 草稿纸的运用, 应注意以下几点:草稿纸上的字迹要清楚, 标明题号, 以备自己检查时用;选择题也在草稿纸上写出简单的论证过程;草稿纸上做好后, 应立即抄到正式卷子上, 并应准确无误。

(7) 答题时不留“空白”原则。做题“空白”无论如何是不会得分的, 有的题不会做或没有把握, 也不要空着。对于客观题, 如没有把握, 要坚持相信第一感觉。经验告诉我们, 第一感觉往往是最理想的选择。或者用排除法筛除其中一两个选项, 再从剩余的选项中选出较为正确的选项。对于主观题, 可以采用“分步”、“分点”得分的方法。会多少答多少, 即使写上一些相关的公式也可能会有一定的分数, 以达到在能得分的地方绝不失分, 不易得分处争取得分的目的。

上一篇:津秦客专监理部质量安全小结汇报下一篇:高考加油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