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室负责人工作总结

2024-05-20

医务室负责人工作总结(共6篇)

篇1:医务室负责人工作总结

xx年,我在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依靠医务科“一班人”的密切配合,依靠全院各临床科室干部的鼎力支持和医护人员的无私帮助,在医务管理工作中加强修养,勤奋工作,积极改进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医疗质量,个人素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等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完善医疗管理组织,构建流畅管理体系。

不断调查科室质量管理方案,严格按方案实行质量控制,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将月检查结果全院通报,并在下月质量检查中进行整改。

2、增强依法执业意识,健全核心医疗规章制度。

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医疗制度及医疗护理操作规程,狠抓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规范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善各项医疗规章制度,修订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3、倡导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注重环节质量控制。

全面落实医疗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实施医疗质量动态过程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实施医疗质量策划、控制、检查和改进活动,加强基础质量管理,注重环节质量控制,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医嘱制度、查对制度、完善检查注重复查、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处方管理办法、技术准入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等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有效防范医疗纠纷切实保障医疗安全。

4、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和医疗质量管理培训,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员工培训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员工法律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基础工作,是员工掌握医疗质量管理、医疗纠纷和防范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以加强年轻医师、科室质管员、住院总医师和进修人员系列培训为着眼点开展质量教育,强化医师业务培训与技术考核,狠抓对各级各类医务人员“三基三严”训练和岗位培训,注重内涵建设,挖潜增效,探索建立岗位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不断增强医务人员职业素养,端正质控心态,切实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5、改进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正点手术检查,严格执行节假日手术制度,择期手术术前等待日不超过3天,努力缩短平均住院日,提供优质便捷医疗服务,提高了工作效率。

6、合理用药规范检查,减轻病人负担。

认真贯彻卫生部《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原则》及自治区卫生厅有关规定,全面落实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实行医疗机构之间辅助检查相互认可制度,切实保证门诊及住院检查连贯性,增强检查项目针对性。

7、加强医患沟通,及时处理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建立健全医患沟通制度,制定医患沟通单,加强全员教育培训。教育医护员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念,真诚服务,尽职尽责,杜绝生、冷、硬、顶、推等不良现象。建立完善病人投诉处理制度,公布投诉电话,有效防范医疗纠纷并切实处理病人投诉,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同时总结投诉案例,分析投诉原因,确定整改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患沟通,改进医患关系,树立良好形象。

8、强化卫生支农、送医下乡活动,拓宽了医疗服务范围,提高我院在兴安盟地区医疗行业的龙头地位。

篇2:医务室负责人工作总结

2010年,按照公司领导安排,我继续担检测室负责人、公司内审员、质量监督员、设备管理员工作。结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上级安排,、处事公平、工作积极、主动、肯干、热爱本职工作,勤勤恳恳、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知识、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内期间,在公司领导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员工的配合中,使检测室的各项管理工作有更大的提高,并一步完善成熟,员工的思想稳定,工作积极性好,检测工作十分顺利。

检测室是车辆检测的一个关键部门之一,我做为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全面工作,组织本部门人员严格执行本公司质量手册有关要素的规定进行检测,和部门的检测人员密切配合做到不漏检,不代检,不违规检测。

一、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学习业务知识、在严格执行公司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认真履行质量管理体系,按照 “科学、公正、准确、满意”的八字质量方针,确保检测结果客观真实、准确可靠,坚决杜绝更改检测结果的违法行为,多年来无发现造假报告的现象。

二、业务工作上,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加强内部管理,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认真学习国家机动车检测标准及地方性法律、法规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作为公司的内审员,2010年4月参加省质监局的内审员换证培训,经考试合格再次取得内审

员证。分别于7月和12月配合质量负责人、审核组,圆满的完成了公司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工作。做为质量监督员对检测的全过程,做到有效的质量监督,及时向省运管局上传检测数据,充分发挥了质量监督网的作用。

做为设备管理员,我的职责是随时检查设备所属的状态,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维修记录,检查、发现并及时上报设备的工作状况,做到设备不“带病”检车,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真实、有效,给检定、校准合格的设备贴上有效色标。

严抓安全生产,对消防器材进行定期的检查,注意检测室的通风,使员工绷紧安全思想,不放松安全意识。为做好预防安全、防火,加强内部管理工作,已完成在检测室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在全年的检测工作中,对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安全隐患能解决的积极进行解决、整改,不能解决的立即上报,确保按质按量完成车辆检测任务。

三、实事求是认真反思后,发现自己工作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这两年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得到领导的肯定。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理论知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经过自己的努力,业务知识与工作技能有一定进步,但有些业务知识还不能完全掌握和理解,今后我会针对自身理论知识的薄弱环节,加强学习争取掌握的知识更全面,了解的更透彻。

新的一年里我会加紧学习、多向同事请教、更好的充实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是要加倍努力,听从领导的安排,积极主动地工作,争取更大进步,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3:医务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融入医疗卫生服务系统,既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医院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的需要,凸显了医学模式转变的趋势和“全人医疗”照顾理念。医务社会工作在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加强支持网络、提供社会资源、和谐医患关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本期特别策划在分析我国医疗领域社会工作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参考我国港台地区医院医务社会工作有益经验,结合内地医务社会工作先进典型经验,对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健康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完善医疗服务体制、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助力。

篇4:浅谈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

关键词:医务;工作者;医德

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西方医德也随之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如以上誓言、南丁格尔精神等等。到了近代,在革命根据地形成了新型的医务系统,也形成了自己的革命医德。以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发表《纪念白求恩》为标志,革命医德日臻成熟,革命取得胜利后,革命医德以崭新的面貌、丰富的内涵风靡了神州大地。“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成了所有医务人员的座右铭。医务工作历来是受人尊敬的重要职业,它的崇高使命在于保护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特殊职业。医务工作者被被誉为“白衣天使”、“人类健康的工程师”。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有着特殊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医务人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救死扶伤,发扬人道主义

医务人员要圆满完成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保障人类健康的任务,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忠诚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医疗工作好坏,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热爱本职工作,而且要热爱病人,那种爱钱二不爱病人的思想是与医务人员应有的品德格格不入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要尽职尽责,决不能粗枝大叶、敷衍塞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人命至重,贵于千金”。要把病人的生命看成是第一重要的,千方百计解除病人的疾苦,挽救病人的生命。即使对生命垂危的病人,只要有一线希望,也应尽一切力量进行抢救。

医务工作者最基本的道德义务就是一切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在总则部分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医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救死扶伤,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医德的基本准则和主要规范。它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是医务工作者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和义务。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一身殉职,感动了全国人民。而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不见钱不治病,使7名“疑似非典”患者被耽误了6个小时,激怒了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同为医务工作者,两种不同的行为折射出职业道德的反差如此之大。面对疫情,我们每一名医务人员都应毫不犹豫恪守职责,挺身而出。

二、认真负责,珍视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医务人员的工作对象时病人,其任何医疗活动都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一张处方、一项手术、一个细微的操作上的失误,都有可能给病人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特点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认真负责,审慎严谨。我国古代医学家就要求:“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医务人员的道德良心,就是要忠实于病人的健康利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有损于病人身心健康的事。广大医务人员把患者的痛苦、家人的期待,作为对自己良心的一种鞭策,为抢救病人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尽心尽力。

三、讲究诚信,不以医谋私利

当前,医疗服务质量不高,医德确实现象大量存在,影响了医务人员在人们心中的高尚形象。长期以来,由于医疗卫生部门的特殊性、专业性,以及有关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有意无意的照顾,造成医疗卫生界中某些领域成为管理上的盲点。医务人员伤失诚信,弄虚作假,欺骗患者的市区时有发生。

医务人员的道德良心,就是要忠实于患者的健康利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有损于生命健康的事。对患者讲究诚信,不谋取私利。这是古今中外优秀医务人员十分重视的道德要求,也是医德行为规范,是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标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提倡和发扬廉洁自律、作风正派、不谋取私利的美德,对病人无欲无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医务人员为病人诊疗疾病,是自己的本职,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保持正直无私的好作风,对自己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差错和事故,要如实报告,不要隐瞒,更不能诿过于人;一切医疗记录、检查数据必须如实记载,不可弄虚作假;对应向病人或其家人和单位说明的要及早如实说明,防止延误时机,造成不良后果。

四、刻苦专研业务,提高医术水平

良好的医德还要有精湛的医术来保证,医务人员具有精湛的医术是医治疾病的前提,也是具有崇高医德的表现。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课题。医务工作人员只有对医疗科学技术怀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刻苦专研的精神,才能掌握更新更好的医学理论和技术,以科学求真的工作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对待医护工作,永克疑难杂症。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实践中,需要互尊互学,团结协作,切磋相长,谦虚谨慎,注重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自己思想道德和医疗技术水平。

五、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力,为患者保守秘密

篇5: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回顾

1.1发展准备阶段(1993—2000年)

当社会变革加速,人们需求变化,需要新的管理模式进行调适。上海医务社会工作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最初的工作人员由热爱助人事业、熟悉医疗需求、医疗流程和医护合作模式的内部人员担当此任。在行政管理部门也融入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社会工作理念逐渐融入医院管理。由于医疗机构的特殊性,及其注重医疗安全和医患和谐,医院通过行政管理、精神文明、质量控制部门, 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链接社会资源、建立便民服务体系,以各种形式发现患者需求,救助弱势群体,承担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传递政府、社会和医院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如瑞金医院的“彩虹家园”志愿者服务项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医院发展部”综合服务和东方医院的志愿者队伍建设等,借鉴海外服务经验,融入社工服务理念和元素。

上海最早提出医务社会工作概念的是浦东新区。 1997年,浦东新区将社会工作引入医疗行业。1999年底, 该区成立了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委员由当时新区社会发展局及医疗机构主管组成。2000年在浦东新区政府主导和大力推动下,东方医院、公立医院和梅园街道医院等10家医疗机构首先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站,由临床医护人员和管理部门担当此任。由于专业人员匮乏,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手法不专业,制度配套缺乏,发展较慢。为了弥补专业人员的不足,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以下简称“东方医院”)特派员赴香港观摩和学习医务社会工作实务经验,并赋予本土经验大力发展社会工作[1]。

1.2实践探索阶段(2001—2009年)

这阶段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改革方向是医疗服务“回归公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病人为中心” 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改为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2]。由于内部需求大,同时被上海社会工作发展大氛围所带动,上海二、三级医疗机构中理念先进并有特别需求的单位,根据医院自身发展特点,建立独立部门、设立社会工作岗位、引进专业人才,建立医、护、 社服务机制。东方医院成为国内首家运用该机制的医院, 其志愿者管理、慢性病小组(糖友乐)等得到同行赞同; 2001年,由李嘉诚基金会资助的新华医院宁养院,正式由执业社会工作者加入宁养服务团队,发挥其心理援助、临终关怀和哀伤辅导作用。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首设由专业社会工作硕士担任主任的医院社会工作部,并首先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学生,开展家长教育小组、游戏治疗、哀伤辅导、医患关系协调、医护情绪辅导等。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以下简称“徐汇区中心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等设立社会工作岗位,成立社会工作部, 与医护建立“立体式”服务团队,营造医院人文关怀环境, 协助病人康复,顺利回归社会。多家医院与高校密切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担任机构督导。在实践中探索更好的发展方向,寻求更有效的服务模式。同时,该阶段的医务社会工作,已经开始了大胆实践探索,如建立了临床专科社工制度。

2006年,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社工队伍”;2007年,组织部、民政部和原卫生部对上海具有代表性的医院进行全面调研,调研范围涉及一线社会工作者、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结果一致认为医疗卫生体系设立社会工作岗位势在必行[3]。2009年,原上海市卫生局协同各部门对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和分析,当时只有5家设立社工岗位和工作部门, 要满足现代医疗需求的发展必须加大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实施有力措施。上海市民政局社工处通过对医务社会工作卓有成效的医院进行剖析,以内参形式向上海市人民政府递交报告,得到领导极大重视,为医务社会工作全面发展作了铺垫。

2009年4月公布的医改方案首次明确规定“完善医疗职业保险,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完善医疗纠纷处置机制,增进疾患和谐”,发展医务社会工作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维权意识、 消费意识逐渐加强。加之社会变革带来的困惑、焦虑和社会矛盾,病人想得到的已不是单纯的缓解生理疾患,还需要心灵抚慰和社会支持。医学的目的已由单纯的治疗转向治疗、预防、康复相结合,由防止死亡转向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医疗服务对象从个体转向个体、家庭和社区,服务内容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在医疗领域,一方面是医疗技术大力发展、疾病治愈率上升、慢性病生存质量提高和死亡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发生的却是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升温、伤医事件频发。医患矛盾的升级使中国医疗健康事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1.3全面推进阶段(2010年—目前)

在上海市政府主管部门大力推动之下,医务社会工作得到大力推进,服务的场所主要从综合性医院、儿童医院、精神卫生中心逐渐推广到康复医院、宁养院和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等。各医疗单位根据机构发展需求和临床学科特点,回应服务人群需求,建立跨学科团队,开拓临床专科社会工作。对慢性病、肿瘤及先天性疾病等专业设置临床专科社会工作岗位,贯穿整个医疗服务流程,与其他学科联手为病人提供无缝连接服务。建立相关服务制度, 如查房制度、临床转介制度、实习带教制度、督导制度、 疑难重症病例介入制度和社会心理援助制度。为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医疗适应、健康教育、医患沟通、临终病人社工介入和哀伤辅导等社会心理支持服务,搭建医患沟通桥梁,提供人文关怀。社会工作部的设置按照卫生海外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要求逐步从附属到独立建制。2013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以下简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东方医院成为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

2012年2月,原上海市卫生局、民政局、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率先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实施意见》通知,明确规定所有医疗机构应该设立社工岗位。为确保各医疗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能力,提高医疗服务品质,原上海市卫生局联合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医学会医务社会工作专科学会于2012年7月共同举办“上海市医务社会工作首批人才队伍培训项目”, 50余家医疗机构,80余名人员接受培训,其中有专业社会工作系毕业者,也有社会工作持证的医护人员,为推进医疗系统社会工作的发展奠定基础。2012年上海医疗卫生系统的“质量万里行”和“等级医院评审”检查中首次将医院社会工作部的建立和开展社会工作纳入评价标准中。2013年,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2013年上海市医疗机构“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 活动联合督查评分标准》中明确要求各医疗机构“根据本市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拟订实施方案,并将医务社会工作纳入常规工作”,“配置专职医务社工,明确为专业技术岗位,专职医务社工持证上岗”,“具备开展医务社工活动的工作场所”,“积极参与全市医务社工专业性推广宣教活动”等,进一步加大医院实施医务社会工作的考核力度。医务社会工作作为制度化设计,正式纳入医院评价体系,开创了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新局面。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2年在44家自愿报名的医疗机构开始了社会工作试点工作。2013年, 经过调研、评估、宣传、培训等准备工作后,进一步扩大社会工作试点单位,从2012年的44家试点单位扩大到了103家医疗机构,覆盖17个区县,涵盖了综合性医院、儿科和精神卫生中心等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根据对试点单位的要求,各家医院拟定实施方案,独立设置工作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将医务社会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经过一年的大力推动,上海的医务社会工作已经成为医疗服务体系中一部分。

2主要经验

与其他领域相比,上海的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相对比较晚。鉴于医务社会工作的特殊性,其服务理念相对超前,需着重战略规划,坚持政府主导,注重专业发展,不断反省修正,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走在全国的前沿。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秉承“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坚持专业服务,改革创新”的原则正在全面推进。主要经验如下。

2.1坚持政府主导,注重战略布局,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2011年8月,上海市民政局以题为《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全力推进医务社会工作》情况专报形式报上海市人民政府,得到上海市相关领导的肯定。该年10月,原上海市卫生局与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就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发展作了专题调研,调研报告总结了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国际经验和国内概况,梳理了本市医务社会工作现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加快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实施路径和配套政策。

2012年3月,中共中央19个部委联合出台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明确医务社会工作者是“卫生专业紧缺人才”。这些政策的颁布为推动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和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奠定了强而有力的宏观背景,也标志了医务社会工作和医院社会工作纳入中国卫生政策和医院管理的议程。2012年2月,原上海市卫生局、民政局、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率先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实施意见》通知,并在2012年、2013年的医院质量管理检查中逐渐加大考核力度,推进了卫生领域社会工作的发展。各医疗机构吸引了优秀专业人才,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在医疗健康领域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理论基础扎实、实务能力强的社工专业人才队伍。

2013年11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家民政部对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再一次肯定了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的探索和实践。2013年12月,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民政局与社会工作专家组对上海24家医疗机构又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调研发现,一支充满人文情怀、拥有专业理念和技术的“助人” 队伍注入了医疗服务行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2.2坚持需求导向,注重循证实践,实务探索不断深入

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在卫生主管部门战略布局和大力推动下,在全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2000年,率先在医院建立社会工作部;2001年,将社工理念融入临终关怀服务;2004年,首批社会工作硕士进入医院;2006年,首批医疗机构成为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实习基地; 2008年,获得首个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2010年,举办首个医务社会工作国际会议;2011年,成立首个医学会下设的医务社会工作专科分会;2012年,首次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人文教育课程。

各级医疗机构根据临床学科和疾病特点,设立独立部门,引进专业人才,逐步建章立制,回应病人需求,建立跨学科团队,开拓临床专科社会工作。对疑难危重病例、慢性病、肿瘤疾病及先天性疾病等专科设置社工岗位;病人需求为本,关注医疗流程,与其他学科联手为病人提供无缝连接服务;建立相关服务制度,如查房制度、 临床转介制度、疑难重症介入制度和社会心理援助制度; 为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医疗适应、健康教育、医患沟通、临终关怀和哀伤辅导等社会心理支持服务,搭建医患沟通桥梁,提供人文关怀。帮助医护人员理解患者的社会心理压力、关注疾病背后隐藏的问题、舒缓病人不良情绪。统计调研显示,医务社会工作的加入为医疗增加了人文关怀要素,大大缓解了医患矛盾,同时也缓解了医护人员压力。由于推进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进程,着力实践并积极探索本土医务社会工作,上海华山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东方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徐汇区中心医院等8家单位获得“上海市社会工作示范单位”,其中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东方医院被推举为“全国社会工作示范单位”。

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将病人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和医院发展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将社工专业的理论、方法和精神融入医疗服务当中;将人文关怀、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等理念贯彻于具体工作中,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2.3坚持专业为本,注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力度加大

从上海的医务社会工作发展阶段来看,经历了准专业化(医护转行)、混合阶段(医护转行、专业毕业)和社会工作专业化阶段(专业人员)。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发展也是对传统工作模式的改革、发展、创新和提高。《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要求“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上海市卫生系统按照培养造就“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议进行着,在医疗机构岗位设置的指导性意见中,明确医疗机构可设定“医务社工”岗位,归入其他专业技术类,并纳入编制管理。医务社会工作者们在学习西方理论、借鉴海外成功经验的同时,进行了有效的、适合国情的本土化探索和研究。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实务经验的专业社工队伍,在中国特色社工模式上做了有益的探索,为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近年来,优秀人才纷纷应聘上海各大医院,海外人才尤其青睐三级医院。上海的医务社会工作已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象征。

社会工作的所有服务领域中,专业化程度最高的是医疗卫生和精神健康领域,专业能力和内涵建设是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之本[4]。从全国范围来看,上海医务社会工作起步早、速度快、起点高、环境好,得天独厚,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近几年来,上海的医务社会工作在发展战略、制度设计、实务探索、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等方面都进行了有效的尝试。特别是2013年,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积聚卫生、教育和民政等多方力量,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术机构协同和专业人才努力下,按照国家的战略布局,注重顶层设计,提升专业内涵,全面而有序推进专业化医务社会工作。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方面,上海市医学会医务社会工作专科分会组织专家,从实际出发,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设计课程,承担起了原上海市卫生局人才培养的具体工作。

2.4坚持教学相长,注重自我增能,智慧推进

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的推进得到各职能部门及教学机构大力支持。2011年4月,上海市医学会医务社会工作学专科分会率先成立,为医务社会工作者搭建了学术平台, 确立了学科专业性和学术性。学会吸引了各大院校专业领军人物、医院高层管理者和专业优秀人才,共同谋划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发展。不仅促进了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进程,也在行业内起到了推广作用。上海各医疗机构与高校紧密合作,联合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 为培养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创造条件;共同研究课题,反思实务效能,智慧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上海教学主管部门提供科研项目、国家级和上海市继续教育项目;建立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示范单位,定期检查,大力宣传和推广。

此外,该领域也开展过较为广泛的国际交流。“医务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妇女与儿童健康促进”国际研讨会的举办,拓展了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视野。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在市级层面上,自2011年率先成立上海市医学会医务社会工作学专科分会之后,2012年又建立了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社会工作暨志愿者服务工作委员会,2013年又获批建立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医务社会工作分会。各专业团体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目标一致,利用各自资源,整合力量,联手在医疗行业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 1月,上海长征医院举办了由上海市文明办、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和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上海市医务社工、医务志愿者工作交流推进会议”,在医疗行业首次大规模宣传了医务社会工作的理念;2013年6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举办的“全国儿童医院社会工作研讨会”专门为儿科领域独家设计。会议邀请了费城儿童医院、中国台湾地区及大陆从事儿童医务社会工作的专家, 与学员共同分享了儿童医院社会工作领域最新进展、实务技巧和工作模式,为来自全国各地50余名热心于助人事业的学员开拓了视野,提升了理论水平和实务能力;7月在徐汇区中心医院举办的“2013海峡两岸医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医疗机构社会工作和志愿者管理方法学习班”积极推进“专业社会工作为指导、以医疗专业志愿服务为主体”的服务模式,对相关医疗机构探索和实践医院医务社会工作起到借鉴作用,也推进上海医疗机构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11月,东方医院主办的“医务社会工作临床实践学习班暨医学人文体系中的医务社会工作与志愿者服务研讨会”以新颖的形式展现了上海医务社会工作。2013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召开的“2013上海医务社会工作论坛”标志着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又迈进了新的历史阶段。

3未来建设展望

3.1健全制度,完善医务社会工作政策框架与服务体系, 加快人才培养速度

从国际经验看,医疗机构和健康照顾机构都独立设置部门,设立社会工作岗位,并根据功能不同细化专业。 由于医务社会工作面对的人群阶层跨度最大、解决的需求最基本,最接近弱势群体和困境人群,因此对医务社会工作人才要求相对较高。现阶段中国社会和谐、社会稳定的需求和医患矛盾日趋激烈的现状,急需大量专业医务社会工作的参与和介入。但是,目前大部分医院尚未独立设置部门,上海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紧张,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没有社工人员编制,即使有社工资质也难以从事社工工作。由于没有独立部门,社工专业人员往往由非专业人员管理,工作不规范、专业发展受限,难以发挥应有效果。

3.2设立和完善保障措施,保证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和培养高级人才

社会工作是创新服务、协调社会关系、修复社会功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体现人文关怀,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改善社会服务水平与质量的重要力量。医务社会工作是衡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代化、服务质量和健康公平程度的重要方面,对于转变医学模式、改善医疗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上海医务社会工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越来越多海外学子也加入行列,他们承担了缩短我国与国际差距的责任。由于缺乏相应岗位和编制,医务社会工作职称评定、晋升制度和薪酬福利等保障仍处于空白。目前设立社会工作岗位的机构也由于没有职称系列而待遇受到影响,严重打击了社工热情,阻碍了专业发展。必须尽快建立以社会工作人才为核心的人力资源规划、培养、激励等各项制度,迅速解决“实际在岗人员屈指可数”、“队伍异常薄弱”的现象。

3.3建立行业准入、考评和继续教育制度,规范行业行为

医务社会工作的职责是关注患者的社会属性,把握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解决患者因疾病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提供包括心理辅导、促进医患沟通、协调医患关系等服务,是医护团队的一分子,是医患矛盾的“润滑剂”。 由于专业人才缺乏,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水平低、发展速度慢,与快速发展的医疗技术和相关福利制度严重不符, 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特殊历史时期,提高医务社会工作者过硬的服务能力,完善行业的服务规范, 制定完备工作标准,建立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长效机制, 建立一支高品质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又是深化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转变服务模式,改善国民身心健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

3.4大力加强专业推广、政策推广,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专业感染力

篇6:医务室负责人工作总结

摘要:医务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出现了医务社会工作者奇缺的形势,高校开设《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十分必要。当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教材需要本土化、专业化和偏实务性;课程的内容设计、实践性教学等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以能力为本的课程内容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原则。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课程教学;教学改革;能力为本

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是动态变化的,反应了医务社工实务的结构性发展规律。学者认为,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至今已经超过了百年,一开始医务社会工作(medical social work)更多的是在医院内关注病人和家属的生理、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称之为医院社会工作(hospital social work);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健康模式,医务社会工作的范畴延伸到了医院外,被称之为健康照顾社会工作(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主要指社会工作者协同医护人员等,在健康照顾情境中为病人、家属及社会等层面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活动的总称。但我国目前教育界都使用医务社会工作而非健康照顾社会工作的概念。

而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医务社工目前成为了现代健康照顾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上广地区,多是医院、街道社区等层面,也实行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机构服务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现象,也存在医院自己设立社会工作部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情境。据统计,到2020年中国需要专业的医务社工人数超过10000人,但全国范围内开设《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高校数量较少。总之,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迟缓,社会需求大,而开设《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高校少。

一、高校《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教材选用与分析

民政部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的书中对中国现阶段的医务社会工作进行了建构,认为现阶段中国的医务社会工作主要由四大组成部分:一是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含家庭健康与社区健康卫生),二是医疗机构与疾病治疗领域社会工作,三是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四是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社会工作。其中第四部分内容笔者认为具有十足的中国特色。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遴选的一门选修课程,主要介绍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范畴、历史与现状、理论与适用范围,重点介绍医务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和优先服务领域、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和角色等。这是我校社工专业开办15年来第一次开设《医务社会工作》课程。

因为是选修课,所以没有指定学生要买教材,最终笔者在备课时主要选择了三本教材。一是美国洛伊斯.A.考尔斯著,刘梦和王献蜜等人翻译的《医疗社会工作——保健的视角》。这本教材的优点在于他关注的内容除了医院社会工作、社区卫生社会工作外,扩到到了人类的健康和保健,视野更为宽广而且具有国外的视野。二是选择了刘继同老师主编的《医务社会工作导论》。刘继同老师是国内研究医务社会工作成果较多、将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务结合得较好的老师,其领头编著的《医务社会工作》教材体系和内容更为完整。三是推荐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编的《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手册》,这本手册是香港督导广东社工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经验、流程、模式,穿插了许多真实生动的案例,具有实务性、可操作性和本土性等特点。

当然,目前国内诸多的《医务社会工作》教材越来越多,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一是教材中的理论部分过多,实务案例过少。二是教材中实务部分过多而理论体系、价值和伦理的介绍不足。三是教材中本土的案例不多,西方的案例让人阅读了显得陌生,本土的案例显得过长需要精简,或本土的案例涉及的领域过窄。四是许多教材都是大量的文字篇幅,缺乏图表,阅读起来很枯燥。五是许多教材没有在每章后设置问题或课后作业,没有回顾重点难点,不利于学生去把握重点、学以致用。六是许多的医务社会工作教材的内容与实际的医务社会工作对人才的能力、知识体系的要求脱钩。

二、高校《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目标、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和理念

笔者认为,《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医务社会工作的学科知识、理论、方法、领域;《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能力目标是拓宽学生医务社会工作领域和实操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服务对象的接纳,并能运用社会工作等相关知识来开展服务、动员资源,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健康自觉意识;提高学生对不同服务对象的接纳度;培养学生对病患和困境群体的自我调适能力。

在内容设计方面,笔者对《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内容做了如下的安排(以36学时为例):

第一部分 课程导论(2学时)

第二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概论:定义与定位(2学时,重点难点)

第三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的历史与范畴(2学时,重点)

第四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的现状与未来的形势(2学时,难点)

第五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的知识结构与实务基础(2学时,重点)

第六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的活动策划与分组实践(2学时,难点)

第七部分 医院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与伦理(2学时)

第八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的分组实践环节(2学时,重点)

第九部分 罕见病与社会工作(2学时,重点)

第十部分 艾滋病防治与社会工作实务(2学时)

第十一部分 残障群体与社区康复(2学时,重点)

第十二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的筹资(2学时)

第十三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的项目管理(2学时),难点

第十四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机构个案(2学时,重点)

第十五部分 医务社会工作实践成果汇报(2学时,重点)

第十六部分 临终关怀与社会工作实务(2学时,重点)

第十七部分 慢性病患与社会工作(2学时,重点)

第十八部分 器官移植与社会工作(2学时,难点)

以上课程内容的设计主要基于几点的考虑:一是介绍清楚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范畴、历史、现状与未来。二是围绕医务社会工作的具体实务领域如社会工作介入罕见病、社会工作介入残障群体的社区康复、社会工作介入艾滋病防治工作、社会工作介入慢性病患及临终关怀和器官移植等热点实务领域展开教学设计。三是安排实践实验教学,如通过分组安排学生到自闭症机构、阳光家园、精神病医院、救助站、医院器官捐赠科、防疫站、防艾社会组织等进行场域开展实践和体验。四是创新性地专门设置了医务社会工作的社会化筹资、项目申请与管理等内容,回应社会服务机构对筹资、项目管理人才与相应能力的渴望。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方面,笔者认为《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是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参与式讨论法、问题探究学习法、讲座法等方法的综合。例如在讲课过程中邀请到了深圳春暖社工服务中心的资深社工到校开展经验分享。笔者认为,《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理念应当做到几点:实用主义取向、讲授与练习兼顾、教者与学者互为课堂主体、本土化取向。

三、高校《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实践教学反思

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感观地学习专业知识,在不同的情境中,学生学以致用,去理解和反思,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专业价值观,消除过多的理论带来的厌恶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在实践中感受生命和思想的碰撞,进而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

当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实践教学的时数和环节偏少。因为《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属于实务性课程,需要任课老师至少拥有部分的相关实务经验。但目前授课老师大多依据教材来上课,也缺乏底气和活生生的案例。在课程设计方面,医务社会工作普遍设计了18学时或36学时的实践实验时数,但在执行方面却不尽然。许多高校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实验的时数无法保证,甚至没有实践实验环节。笔者所在学校因为设立了分校区,分校区离市区有1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也导致了实践实验教学因为分校办学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是实践教学制度与考核制度不健全。当前许多高校的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教学的要求只停留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了严格的监管和考核制度,导致实践教学可有可无,不利于高质量社工人才的培养。

三是实践教学的经费支持不足。实践教学尤其是社会实践教学会有路费、包车费等方面的支出,但是现实中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经费无法得到保障,申报程序繁琐,索性一些老师自家掏腰包来开展实践教学,打击了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四是《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实践实验教学设备设施不足或缺乏具体的设计。针对《医务社会工作》课程而言,其实践实验教学除了遭遇社工专业普遍遇到的实验室设备设施缺乏、专业性不足、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外,国内学术界和教育界对于《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实验设施设备尚不清晰,也就很难说配备什么相关的医务社会工作的实践实验教学设备了。

五是社会实践实习基地不足。除了课堂情境模拟和实验室教学外,社会实践基地是完成《医务社会工作》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但目前诸多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连基本的、专业的实践实习基地都还没建立,针对《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实践实习基地更是少时又少。谭卫华也指出了当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院校与实习机构之间存在着学生与实习机构的匹配随机化、学校和实习机构的合作非制度化、学生的专业信念非坚定化等问题[1]

六是缺乏有效的督导和效果评估。安排学习《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学生外出实习还需要任课老师进行有效的督导,如活动策划、实践目标、注意事项、情绪疏导等方面的督导,但现实是任课老师只是完成任务而开展校外的实践教学。此外,针对课程的满意度以及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和效果基本被任课老师忽视。

针对实践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病,石礼华基于自身的教学基础和经验,提出了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课堂情境模拟+实验室操作+实践基地教学+公益机构服务”。[2]笔者认为这样的实践教学体系较为齐全。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考虑医务社会工作的课程特点,笔者也认为《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实践教学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制度设计上将实践教学的时数和环节列入教师教学合格的考核指标体系,并与薪酬和教学事故挂钩;第二,简化校外实践教学的审批手续,加大对实践教学的经费支持;第三,完善社工实验室的专业性设备设施,为医务社会工作的实验室教学提供便利和保障,研发医务社会工作实验室的设备设施标本;第四,大力联系医院、社区卫生站、防疫站、健康类社会组织、残障类服务机构等设立医务社会工作实践实习基地,并将合作制度化,协助实习单位有效开展三方督导;第五,研发一套医务社会工作校外实践实习督导和效果评估体系,包括表格、流程、注意事项、职责与角色等;第六,可以院校合作联合培养医务社工人才,如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和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联合开展了医务社工人才的培养[3]。

四、结语

《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但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以能力为本的课程内容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与式或体验式或研究型的教学是普遍的共识。《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设置还要考虑到其知识基础,如果在此前能开设医学基础知识课程如《基础医学概论》、《社会医学》、《临床医学概论》等,将会更利于《医务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的成长。因此,高等医科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并打造《医务社会工作》精品课程将具有学科和专业上的优势。

我们探讨《医务社会工作》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最终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从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来看,要想取得《医务社会工作》课程较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专业自信。

参考文献:

[1]谭卫华.高等医科院校社会工作实习途径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4):410.

[2]石礼华.高校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6):302.

[3]沈杏华 孙洁 汤佳.院校合作培养学生医务社工的实践[J].卫生软科学,2015(12):760.

上一篇:烟草行业迎国庆70周年征文下一篇:驾校代理招生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