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贤小学交流材料

2024-05-02

七贤小学交流材料(精选4篇)

篇1:七贤小学交流材料

激情点燃诗意 经典照亮人生

——临朐县东城街道七贤小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来到这里,代表我们七贤小学与大家互相交流,分享经验。我交流的题目是《激情点燃诗意,经典照亮人生》。学校简介:

我们七贤小学有28个教学班,1200多名学生,68名教师。十几年来,我们一直认为现代化不排斥传统,它吸收传统。我们必须汲取生养我们这片土地积蓄的精华,走出自己鲜明特色的教育之路。而小学生正是记忆的最佳时期,挑选名篇多读多背,熟读成诵,必将为语言的积累运用与发展打下深厚的根基。基于此,于是从1998年开始,我们就以传承中华优秀经典文化为办学方向,持之以恒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对启迪学生心智,陶冶情操,丰富知识,沉淀文化底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校园文化。下面我就这些年来我校在教学工作中总结出的——经典诵读“五化”模式,作一下介绍:

一、经典诵读本土化

我们东城七贤素有“状元故里,文化之乡”的美称,历史上曾涌现出明代状元马愉、《昌国艅艎》的作者傅国,清代时曾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同为为私塾儿童启蒙教材《庄农日用杂字》的作者马益著等名人。为了弘扬乡土文化,我们整理开发教材《庄农日用杂字》和《马愉文集》供学生阅读。并搜集整理编印了《小学生必背古诗文300首》,购置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

规》《渔翁韵对》《论语》《大学》《毛泽东诗词》等国学经典供学生诵读。

二、经典诵读递进化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要求各年级背诵的篇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阶梯式递进。学生除了背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段背诵的相关篇目、篇数外,我们还专门为低中高年级打造了“国学套餐”,具体要求是:低年级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中年级背诵《庄农日用杂字》《千字文》《渔翁韵对》;高年级背诵《论语》《大学》《毛泽东诗词》等篇目。

三、经典诵读引领化

一是学校引领。

1、学校制定了详细的经典诵读工作计划和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对不同年级的诵读篇目、完成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

2、在组织方面,形成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学校内部形成了校长亲自抓、亲自问、亲自查;教导主任经常抓、经常问、经常查;辅导教师天天抓、天天问、天天查的有效运行机制,共同营造诵读氛围。

3、对各年级实行了目标责任管理,把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纳入到教师考核之中,制定了明确的奖惩制度;把古诗文经典诵读成绩纳入学生学业考核,并作为评选“优秀学生”的重要依据。

二是教师引领。

1、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为培养教师的读书热情,让教师与学生共读经典,和学生一起成长。我们要求教师每天带领学生诵读经典一刻钟,指导诵读要领: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读出感情、记忆牢固,做到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分心;眼要到--全神贯注看仔细:口要到--通顺流畅背得好;

2、每周上一节多媒体美文欣赏课。

三是兴趣引领。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了一套“诵读考级”制度,把学生阅读水平划分为6个等级,分别规定相应的阅读字数、背诵篇目和应完成的读书笔记量。达到二级的学生,可获得“读书小学士”称号,达到四级是“读书小硕士”,达到六级就成了“读书小博士”。有了这一套办法,读书就像玩游戏一样,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四、经典诵读多样化

为调动学生诵读古诗文的积极性,使枯燥的机械背诵变得富有情趣,变强制背诵为自觉行动。我们总结了诵、写、画、仿等多种形式,深化了古诗文经典诵读的效果。

1、我们要求语文教师上课前3分钟时间检查、背诵古诗。做到节节背、天天读,巩固诵读效果。

2、各班每月举办一次古诗比赛。通过个人背、小组背、领头背、接龙背、对抗赛等形式,评选“ 读书之星”和“古诗诵读大王”,对优胜者给予物质奖励,以激发诵读的积极性。

3、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的古诗文经典诵读展示汇报会,深化诵读效果。

4、学校利用升国旗、校会、少先队活动等进行集体诵。

5、把古诗文经典诵读作为文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艺术节、文艺节目演出活动的必备节目。

我们要求学生练习铅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时主要书写古诗文篇目,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提高了诵读效果。

1、为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对于意境优美的诗,我们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给诗配上图画。学生虽然画的不是那么逼真,却对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感受,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起了积极的作用。

2、每个班级都有古诗文宣传黑板报和宣传栏。要求高年级学生每月出一期古诗文手抄报,办一次古诗文内容的黑板报,办得好的手抄报在学校宣传栏内展示。

3、为让学生置身在浓郁的经典氛围之中,我们开辟了古诗文宣传长廊。

4、学校规模较小,我们充分利用空间,在教室腰线以下开辟了图并茂“古诗文墙壁”,师生自己动手,每月更换一次“古诗文墙壁”内容。教师自己动手绘制了大型壁画《庄农日用杂字》,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

仿

随着学生背诵古诗数量的增多,学生对古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种“厚积而薄发”的欲望,对写作水平高的同学我们就放手让他们续写或仿写古诗,以达到更高的境界。如五年级张子豪写的诗:“园丁手中笔,四季常耕耘。不言辛和苦,只为育桃李。” 虽然幼稚,但能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学校规定每周上一节多媒体美文欣赏课。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逼真的特点,对意境优美的古诗词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古诗配画、看画背诗等,让学生不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加深了对古诗意境的理解。

经典古诗文表演活动,是将古诗文的意境通过学生们的表演,充分表现出祖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厚底蕴。利用歌舞、吟唱、朗诵等表演形式,时而高昂激扬,时而悲切低沉……,一幕幕动人的场景演绎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经典诗文。

中国的“诗”和“歌”从它们产生的那天起就形影不离密不可分。网络上谷建芬老师专门为孩子谱曲的作品就有二十余首,如《春晓》《静夜思》《长歌行》《送别》等等。学生在审美课上唱古诗词时,兴致格外高,学得非常投入,效果也相当好。我们颁发了“征集令”为古诗配新曲,看谁配的最恰当,最好的将在全校推广。他们哼着唱着讨论着却不乏创意,他们为张志和的渔歌子配上了轻松明快的《欢乐颂》,为李白的赠汪伦配上缠绵悱恻的《送别》,细细唱来还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我们从古典名著中提炼出了富有哲理的“三风一训”:即“传道、授业、解惑”的教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风;“恶小不为、善小为之”的校风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校训。将经典文学与学校文化有机融和,赋予了新的内涵,彰显出传统经典的生命力,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生目标指引了方向。

五、经典诵读习惯化

早读古诗于晨曦中;暮诵经典于夕阳下。古诗文经典诵读,已成为我校师生的一道精神大餐,成为了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激发了学生对中华古诗文的热爱,潜移默化地传播了祖国优秀的文化。提升了学生的诵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让学生的记忆潜能不断开发。为学生的阅读写作奠定了丰厚的基础,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我校古诗文经典诵读成绩斐然。2009年5月,东城街道素质教育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我校1200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集体诵读展示;我校被确定为潍坊市100所“爱心书屋”之一;齐鲁晚报、潍坊电视台对我校的经典诵读活动进行了专题采访;在全县举行的经典诵读展示比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一等奖。

总之,我校开展的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与修养,丰富了学生的思想与知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夯实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激情点燃诗意,经典照亮人生”,经过十四年的精心打造,现在的七贤小学虽然校舍不是最新的,教师不是最年轻的,但那种古诗文熏染下的独特文化氛围却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里读书的孩子们更是充满着诗意的快乐。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希望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使我校的古诗文经典诵读再上一个新台阶。谢谢大家!

篇2:七贤小学交流材料

当上级文件下发到我们园里,说要上报一名优秀家长委员会成员的先进事迹,韩薇茹妈妈的身影立马出现在我的眼前。作为农村孩子的妈妈,特别注重家庭教育,为了把孩子培养的更好,不断的学习教育理念。在家园共育、家园联系,这一块,做得相当的不错。

现将他的事迹分享给大家。

第一,注重孩子品格教育,关心孩子心灵和身体健康的共同成长。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拥有良好的品格,如诚实,尊重,责任,宽容等。才能成为被社会认同的优秀人才,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比智力开发更能重要重要,当然环境的濡染对性格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家中,从小教育孩子尊老爱幼做懂事的孩子。平时在家里总是鼓励孩子做小小家务能手,虽然只是一个中班的孩子,已经能帮妈妈,擦地,洗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洗脸刷牙自理能力从小开始。让孩子懂得分享的快乐,有好吃的,好玩儿的,总不忘记带学校一些同孩子们分享。那是儿童节的前夕,孩子们都成浸在儿童节目的排演当中。赵薇茹的妈妈送来了一批好玩的东西,有手偶、有头饰、还有毛绒玩具,这下可把孩子们乐坏了,在那次的儿童节表演中,孩子们过了一个不一样的超级快乐的节日,当孩子们向她说声谢谢时。她用满脸的微笑做以回应,多么朴实,多么善良。

她是一个教育有方法的妈妈,她对孩子放手但不放纵,尽量给孩子自由空间,多鼓励赏识,少批评,让孩子的人生自信满满。

孩子的健康成长,性格独立,学习优秀是每一个家长的愿望。在对待孩子方面,关爱但不宠爱,不像其他的家长,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玩沙怕弄脏小手,蹦跳怕弄脏衣服。反而总是鼓励自己女儿大胆去做,坚持去做,就一定能有收获。有一次幼儿园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做一个亲子手工。妈妈选的手工作品特别漂亮,但是难度就有点大。魏茹小朋友做了一半就没有耐性啦,放到一边儿跑去玩了,嘴里还大声喊着太难啦,我不会,我不做啦。微茹的妈妈是这样说的,孩子,你看我们选的手工范画漂亮吗?那我们现在做的漂亮吗?如果要想漂亮该怎么去做呢?妈妈没有吵孩子,也没有代孩子去做。鼓励性的话语,孩子耐下了心,坚持做完了这次亲子手工。那种成就感带来的喜悦,只要看一看孩子那手舞足蹈的样子,就可想而知了。

三、重视家园联系,积极配合园里的工作。

幼儿园里的活动较多,她总能给老师最及时的配合和最有力的支持。孩子们演出需要准备服装道具,她总是第一个赞同,并发动其他家长积极响应,最后演出圆满成功!园里要开设篮球活动,她第一个买来了篮球。孩子们绘画课,手工课需要准备勾线笔,手工材料。她总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并且能够超额完成。让老师的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特别感谢有这样的家长,正是因为有这样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幼儿园的工作才有了前进的动力。

篇3:小学语文交流材料

----从问题设计谈新语文教学

新开小学的各位同行:

承王小迎校长的信任,以及因为同样姓王作为五百年前一家人的缘分,今天有幸跟大家在语文教学方面做一点交流,如果其中有坐井观天、闭门造车之嫌的观点,还望大家见谅。

下边,我就开始献言了。

所谓新语文教学,指的就是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新教材的教学。目前,围绕这方面的话题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上,并都着重强调要体现新的理念,新的思路,这不错,但在涉及到具体做法的问题上,我认为有一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那就是问题设计(教师设问)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我们知道,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阅读课)过程主要由导入、提问、讲解、结课这几个部分组成,目前,对于导入及讲解的研究较为普遍,各种教学方法跟技巧也应运而生,据说光是一个导入有人就可以列出几十种、讲解也可以列出十几种来,但相比而言,对于设问的关注则显得较为薄弱,大家似乎习惯于将设问视为讲解或者说是教学方法、技巧的一部分,而忽略了其对于师生“教”“学”方式改进的重要引导作用。我认为这种认识是不严谨的,也可以说是目前教学研究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原因。

“提问,也称设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又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突破难点,也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调节教学进程,使课堂教学按设计的程序进行。”(见上海三联教育文库《小学语文教学论》)

传统教学中最显著的特征(也可以说是弊端)就是串讲串问,这是目前对于传统教学批评最多的地方。而笔者以为,究其根源,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教师一是对于教材的理解流于表面,二便是设问不得要领,问题要么过于简单,(如:下一段讲了什么)要么不顾及学生认知规律,生“挖”硬套,最后不了了之,提问成了教师讲解的变相过渡。这样的设问就造成了串讲串问。这里有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曾听过《海底世界》一课,就第一段的一句话老师就绕了半天,这句话是:你知道,海底世界是怎样的吗?„„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问题琐碎而无价值,目标

混乱而无统一,属于典型的眉毛胡子一把抓,走到哪里算哪里。

1999年,我国教育界提出了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核心的课程改革思想,强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观和科学文化素质,振兴中华民族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提出改变旧有学习方式,而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这些特征的新学习方式。

2000—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在有关教学策略的建议中提到:

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

(要)改革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

(要)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显而易见,根据上述要求,我们不难看出新课程中所提出的学习方式的改进:对话的过程、个性化行为……就是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课堂可以比做是训练基地,而训练的主要内容当然离不开形形色色的问题,因为问题充当着教师与学生间“教”与“学”、“导”与“练”的纽带作用。

可以说,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还能够为学生创造性的表现埋下伏笔,所以问题的优劣肯定会直接影响到训练的质量。据我对当前的课堂提问进行调查后发现,从问题内容及形式上统计,目前存在着这样几种错误的提问方式,已成为新语文教学发展的最大障碍。

1、“形式表现”型

有段时间,受一种模式的影响,老师们一上课就指着课题问学生:“你们想知道什么呀?”于是学生说了一大堆问题,等学生说完,老

师就会说:“这些问题都很好,等上完课大家就会知道了。下面先思考老师的一个小问题„„”。(当然,有学生的问题正好说在老师心坎上,那么老师就会对该生予以表扬)

应该说,鼓励学生质疑这种设计的本意是为体现课标中“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要求,但问题是不少教师在学生质疑时既不对学生的质疑进行梳理,也没有诚意去倾听学生的发言,解决学生的困惑,只是想用这种形式来“表演”对学生的尊重,演示学生的主体,其实骨子里还是“我说了算”。这种所谓的“尊重学生意愿”的假民主模式曾受到不少教育界人士的批评,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有一些教师通过这样导入教学来引出自己的问题,实在是让人觉得在逗学生玩儿,可从长远角度来说,被逗的又是谁呢?

2、“牵强附会”型

此类问题其本意是体现课标中“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这一要求,以求举一反三,拓宽学生思路,或丰富学生感受,但由于教师自身素质有限,加之对教材内容及作者创作意图把握能力欠缺,个人理解不到位,因此设计的问题让人觉得生搬硬套,甚至哭笑不得。如一名教师在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邱少云在烈火中的痛苦,设计了这样一连串的问题:你摔倒过吗?摔烂过吗?你是不是很疼?那么你想一想邱少云会怎么样呢?

更有甚者,叫学生举起手指,然后在下边点燃火柴,随着学生一声惨叫后他再启发:你烧根指头都疼成这样,那你想一想火烧全身的滋味是什么„„实在叫人无言以对,啼笑皆非。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这课叫人纠结并且忐忑。

3、“以问导读”型

就本质而言,可以说目前的语文教学并没有比传统教学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因为如果说传统教学的串讲串问是为了分析课文的话,如今的串讲串问则是为了过渡到学生的读。所以我将其称为“以问导读”型。这类问题是目前存在最多的,也正是串讲串问的根源所在。教师的问题显然没有经过提炼,就是图个现成:有时是把一句陈述句变为疑问句来提问,有时则是把一段话都变成问题,以达到造成“引导学生读书,学生读中感悟现象”的目的。

此类问题的最大弊病就是问题无思考价值,严重遏制学生的自我学习发展要求。如:第一次去鸟的天堂作者见到鸟了吗?他都见到什么了?他想到了什么?为什么鸟的天堂加上了引号?后来他又去了吗?„„结果是教师问一次,学生答一回,然后再象征性的读一读,把“读中感悟”变成了“答中练读”,完全曲解了新课程思想。

还有更夸张的,就是为了问而问。如一名教师在教学《冀中的地道战》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内容背景,在题目上就纠缠了半天„„

4、“标准答案”型

这类问题的特征是答案只能“说一不二”,不然老师的课就上不下去,只有自问自答。其根源一方面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不够,问题过于拔高或是没有注意问题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跳跃性强,还有就是对问题的答案缺乏预见性,广泛性,结果被学生打乱了思路,教学乱了分寸。例如一位教师在上《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引入:你们听过《中国志愿军军歌》吗„„设计此类问题的教师大多都是这样想:这个问题应该不难呀,应该会呀,甚至:应该答出我的标准答案啊。殊不知,课堂教学中所谓“备学生”就是要把“应该”二字去掉。对学生而言,知识的彼岸不是旁观者认为的“应该”走到的,而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中不知不觉走到的,所谓“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就是这个道理。

愉快教育中关于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原则指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客体的教育内容要“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和道德规范,关键在于学生主体内心和外部的积极活动。教师要善于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目的、有系统地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认知实践,还要积极开发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蕴涵的潜力,通过点拨使每个学生能自觉地进行学习和探究活动。

我认为,“点拨”就是问题的设计。教师应通过对教材的钻研,在把握教材核心的基础上,在备课、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兴趣、关注点为中心,巧妙设计少而精的问题,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探究成为课堂上的重点,拥有更多思维及时间上的空间,而不是疲于应付教师价值不大的提问。因此,我认为问题的设计应把握下列特点:

1、启发性:揭示矛盾,引起思索;

此类问题适宜于叙事类课文,且内容较具震撼力和感染力。以《我的战友邱少云》、《金色的鱼钩》为例,可以将问题设计为:邱少云、老班长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避免牺牲,他出于怎样的想法做出了那种选择?这样就将生与死、集体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提炼出

来,作为了学生思考、讨论的重点,使文章中强烈的集体主义及英雄主义思想得到强化。而同时,问题又可以体现多元化的特点,答案具有较广的包容性,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参与。

2、迁移性:横向展开,迁移、整合;

此类问题从教材内容的类型上来讲,可以适宜于自然、科学课文,因为这种类型的课文重点在于拓宽学生的眼界,而非感情朗读,因此在朗读方面可以降低要求:只要读的通顺即可,当然,能够读出趣味性更好。而在设问上,需注意展开有度,不要喧宾夺主,把语文上成了科学课。因此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性,如: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这样,既可以避免过分纠缠于科普方面的知识,使得语文课上成科学课或是实验课。又可以起到语文课点到即止、启发学生科学兴趣的作用。

3、精要性:吃透教材,直奔核心;

要把握好精要性,必须建立在对教材的充分了解——也就是准确把握教材核心的基础上,也可以说,是建立在教师个性化的对于教材的解读上,而所谓个性化,就是:我(教师)认为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一部分内容上,随后根据这一重点设计问题。

如《草船借箭》一课,如果我们将事件作为核心,那么就可以围绕“草船借箭”的起因、过程、结果来设计问题,最后得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结论。这是不少教师采用的方式,虽然刻板,但不会犯“讲少了”的错误。但如果我们以人物的特征为核心,那么问题就可以是“你认为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特点?”这个问题其实涵盖了上边的问题但又有所拓展,学生尽可在对这一个问题的思考讨论中熟悉、掌握、甚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再比如《可贵的沉默》一课,如果我们抓住课堂上学生的三次情绪变化来设计问题,引导教学,一可以避免我们循规蹈矩的逐段学习,又可以避免问题纠缠在句、段的细枝末节中,不说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至少可以有效地分配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再比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如果我们扣住“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在同一物体下落是否与重量有关这一问题的PK上”设计问题,如“一个是人类真理的化身,一个只是一名普通教师,他们谁会胜出呢”,这样的问题既有时代性,又可以启发学生自主寻求答案,恐怕,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加活泛些。

4、精巧性:搭“桥”铺“路”,化难为易;

如《夜莺的歌声》一课,可以这样设计问题:这是一个前苏联版的《鸡毛信》的故事,请同学们读书后比较一下,这位“夜莺”与海娃的经历有什么相似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当然,有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来起到搭“桥”铺“路”的作用。例如我们在指导写作的时候,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例,我们可以通过讲述、分析的方式告诉学生心理活动可通过内心独白、语言烘托、环境渲染、人物动作等方面描写,也可以通过事先展示这些方面来通过问题启发学生认识,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从而降低其学习心理的难度。

5、多思性:各抒己见,不“一”而论。(“一”指标准答案)此类问题多用于指导学生阅读并表达出个人感受时,问题带有普遍性:你喜欢读哪一段,可以说说原因吗?尤其对课文内容含较多的结构类似,只是人物、场景等有所变化的段落的课文,这类问题就非常适宜。如《荷叶圆圆》一课,教师可以在帮助学生明确了荷叶有几个好朋友以后,不必按照段的顺序展开教学及朗读指导,而直接以“你喜欢荷叶与哪个朋友的对话”为启发,这样的问题答案是不统一的,但从指导学生的朗读跟理解课文内容而言,其实又是殊途同归的。《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的问题也大致如此。

发展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在学校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学生学习的环境。学生需要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对信息进行一系列内化过程,并认识自己的认知风格,最后达到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能力、发展智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目的。因此,通过学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学习过程将有重要的影响。

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也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充分的发展,这种发展应当既有助于维系整个社会的发展,更有助于个体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动力和能力。这种教育观渗透到学校教学中,是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不教”的目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从教师教学观念及方式的改变开始。而改变阅读教学中教学设问的策略无疑是关键。在备课及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什么样的问题及如何提问,使问题成为启发学生兴趣,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条件的主要因素,应该是语文教师今后思考的重点。当然,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将教学中的问题提出者由教师转向学生,使学生的问题成为教学的核心,从而

达到“不教”的目的。这也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学生应形成的新学习方式。

形成新学习方式,当从改变设问策略开始。

最后,再说几句题外话,就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还需注意些什么。

一、要有应变性。

应变表现为:教学内容的应变;教学过程的应变。

后者我们遇到的机会较多,就是当你认为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需要你进行启发后才能解决,结果被个别甚至多数学生在你提出问题后就解决了。这个时候就面临一个选择:是就势顺水推舟,还是依然按部就班的教学呢?

我个人觉得,我们应该有勇气、也有信心选择前者。当然,这种信心必须建立在对教材的充分理解、知识点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审时度势的判断上,这样可能会获得意外的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师生互动的良好效果。

而关于前者,我有个例子。在参加区内教学能手选拔赛时,我抽到了《将相和》这一课,在上课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我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觉得,当我们在努力的培养学生一种好的学习习惯时,更重要的是保护这种习惯,支持这种习惯,而不是使这种习惯的产生是为了附和我们的教学。因为前者的目的在于学生,后者在于自身。

二、不要刻意煽情。

1、关于《十里长街送总理》;

2、关于王崧舟的作文课。

教师的饱满情绪固然可以感染学生,但必须注意到“度”的把握,因为,悲痛虽然必要,但更关键的是“化悲痛为力量”。

其次,我觉得作为教师,不应该刻意的通过让学生难过获取某种教学效果,因为,教师的业务是使学生快乐,而不是以各种名目证明自己的某种认识。

感谢大家的倾听,谢谢!

王远新校长个人简介

王远新现任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二小学校长

自治区首届语文学科教学能手

曾任自治区小语会常务理事

篇4:小学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我校紧紧抓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机遇,突出了“做实校本教研,丰富办学内涵”的校本研训思想核心,确立了“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师是研究员”的校本教研理念,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初步形成“依托课列研究,突出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模式。

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课例研究,它的价值取向于解决当前的课堂问题,以提高教学实践的有效性。课例研究的优势在于:1.克服了以往教研课的盲目性。以主题为中心,围绕课题进行研讨。2.课例研究为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教师共同探讨,交流分享,得到大量的信息,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整个过程就是教师积极参与的一种互助互学过程。

课例研究有三种方式:

(一)教学诊断

教学诊断,也称教学现场分析。这种方式是在“诊断者”(一般由教学研究人员、校长、资深教师担当“诊断者”,可以是一人,也可是多人)在目的地观察教师教学,通过“诊断”寻找教学的不足,提出改进办法。教师参与诊断,即可以作为诊断者,参与其他教师的教学诊断,也可以邀请他人对自己教学的诊断;既可以是教师自我诊断,也可以是集体诊断。教师自我诊断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作正反两方面的总结,以寻找教学问题。可以是对教学过程的某一环节、某一教学事件或教学现象的某一方面。集体诊断,既可以是对某个教师的教学进行诊

断,又可以是对教研组集体的教学中共性问题的诊断,集体诊断是教学诊断最为主要的。

(二)一人多轮

一位教师针对一个典型课题独立完成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同年级的实验伙伴共同审视、反思、调整,帮助执教者完成教学再设计。由这位教师继续执教同一内容,教学同伴继续参与每一次的观摩、反思,帮助执教者有针对性地教学再设计;执教者有针对性地教学再设计„„直至执教者的教学效果让执教者与大家都满意。其间,每一参与者回顾反思本段教学中的自我成长情况。

在一人多轮教研活动中,教师群体伴随着教师个体走过了一段坚稳的教学过程,个体与群体的每一次反思都是理念与经验、期望与现实的碰撞,在寻求设计与现实的差距中,在寻求自身与他人的差距中,个体始终与同伴保持着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逐步体会和领悟一个具体的教学课例所蕴涵的课程发展理念,此时的理念对他们而言,就不再是教条式的干瘪的抽象物,而是同时包含着抽象与具体、本质与非本质属性的完整认识。可以说在一人多轮中,教师个体获得了最大程度上的收益,是最大的受益者。

(三)同课异构模式

“同课异构,一课多轮”是帮助教师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教学风格的教学研究活动。它的研究方法是让每位老师展示对同一教材不同的分析理解、不同的资源选用,呈现出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1、“同课异构”课题的提出

2008年9月,我校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开始了集体研究式教学的探索。初期,主要抓了集体备课和说讲听评为主的教研活动,但当时处于新课程实施初期,教师们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感到吃不透,抓不准,沿袭旧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采用新的教法却又不能得到得心应手,教学一度陷入困顿。我们在听课、调研、检测中,发现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差异很大。在迷惑和彷徨中,“日清周补月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一带二做三”,“先学后教”这些校本教研形式,老师们在一一尝试着,思考着、探索着。同时在各教研组内开展了一轮又一轮的听、评课活动,由自己选课到多人同讲一课,由一人数次上同一节课到一人先讲他人跟上。教师们在探索着一条切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之路。“同课异构,一课多轮”的教学模式如新生婴儿,在反思、交流、探讨、尝试中应运而生。

2、“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模式

“同课异构,一课多论”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五个联合体,即在异构中碰撞——在碰撞中实践——在实践是反思——在反思中达成——在达成中分享。其主要流程为:三大教学过程,即课前设计、课堂实践、课后反思。三种活动形式,即同科年级组、同科教研组、校级教研。五个教学环节,即定课——备课——上课——反思——评价。

三大过程:课前设计、课堂实践、课后反思。教师要做到课前充分准备、精心设计,要求教师先进行“背对背”的备课,教案生成后,集

体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个人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和个人教学风格最后定案。课堂认真实践、执行策略,彰显个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后集体评课,围绕教学进行多层面、深层次的剖析,挖掘闪光点,查找教学中的不足,深入反思、取长补短,从而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

三种形式即同科年级组、同科教研组、校级教研组。我们先后在同年级同学科之间,不同年级同学科之间,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之间,甚至与兄弟学校之间同台竞技、共同切磋。并邀请县教研员来校指导。学校教师在“同课异构”研讨过程中,将相同的课题或相同的主题,采用不同的构思进行设计,然后再由教师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研讨由教师将教案付诸于教学实践中进行论证。其目的不在于评出孰优孰劣,而是引导教师不要“唯教材、唯教参”,应将精力用在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和学生的真正需求上,使每位热衷于教改实验的老师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思路,以吸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五个环节,即定课——备课——上课——反思——评价。“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方式中既有个体的参与,又有群体的通力合作;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又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种比较研究的校本教研方式能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启教师思路,真正实现“同伴互动”。

3、开展“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产生的变化

“同课异构”校本教研课题的实施,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

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的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整体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这主要体现在“五个增强”。

(1)增强了教师的学习意识。过去,学校要求教师坚持每天“学习一点、记录一点、感悟一点、交流一点、总结一点、提高一点”,是带有强迫性的。通过开展“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教师们从心灵深处得到了触动,认识到不学习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自觉地把学习变成了自己生活的习惯和教学的要求。老师们人人争做学习型教师,做笔记,写体会。

(2)增强了教师的问题意识。随着教师不断学习提高和“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的渐渐深入,教师在自己 的教学中逐渐发现了很多教学困惑,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来解决问题。

(3)增强了教师的反思意识。看教师的教案,很多都有精彩的反思。有的把自己教学中特别有意义的“细节”及“情节”进行归纳和整理,撰写成教育叙事或教学案例;有的探讨自己教学事件背后的理念,揭示规律,提高认识,提炼经验,写成教育论文;有的把自己教学中的各种偏差或“失误”重新做了修改,并进一步实践探索。

(4)增强了教师教研意识。老师们已不再受集体研训活动的限制,随时随地对自己教学中的小现象,真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开展研究,及时解决问题,教研呈现出了多样化的趋势。

(5)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渐渐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由过去老师逼着学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学、我会学,学得轻松、愉快,方方面面的素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通过依托课例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提高课堂效率有多种多样的模式。对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环境和条件要认真分析,选择合适的模式,并适当加以变式,使其顺应教学规律和教学需求,做到融汇百家,综合构建,超越模式,创新发展。

上一篇:财企[2009]117号财政部关于企业重组有关职工安置费用财务管理问题的通知下一篇:以防诈骗为主题的手抄报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