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记读书心得

2024-04-28

琐记读书心得(通用9篇)

篇1:琐记读书心得

《哈佛琐记》其实也是对母校深深的眷恋的成果,到底有多深情,这里就不赘述了,男人的世界要靠心去才能体会。在这本书中我再一次见证了梅贻琦老先生所说的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是真正的。国内大多数大学都曾提过这事,但却基本是“讲到”而已。哈佛能有如今成金,靠的就是这许多大师学者们,他们形成一种气场,一种能让人潜心向学的气场,一种让人敢于追求自己内心自由的气场,敢于保持自己独特的气场,这些人不仅仅是学术上的大事,在教学上也毫不含糊,反观国内大学的教授学者院士们,真正学术教学双馨之人不知几何。这也不能全怪这些学者教授们,在国外教授的收入和社会认可度绝不比任何一个官员差,但国内教授学者们虽然衣食无忧,但却也算不得宽裕,若是需要买个房子车子什么的,压力的确也不小。对物质的追求是人之常情,专家学者们也是人,大学的教学越发显得萎靡,虽然教育部一直都在强调,但检查起来却也不过是大水不冲龙王庙罢了!

哈佛的可贵之处,便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气氛,让每个人尝试去表达自己,发觉真实的自我。早哈佛,每人受到鼓励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去生活,除了个体层面的解放之外,哈佛还能够承接西方知识的传统、使置身其中的人随时可以与古人精神相往来。威廉·詹姆斯曾描述他心目中“真正的哈佛”,他说:我相信,就培植自主与孤独的思想者的苗床而言,除了哈佛大学,无出其右者。哈佛的环境不仅允许,而且鼓励人们从自己的独立独行之中寻找快乐。相反的,倘若有天哈佛想把她的孩子塑造成单一固定的性格,这将是哈佛的末日。如果詹姆斯的话正确,那国内大部分大学都将阵亡,为什么还不灭亡呢,只有一个理由足够,因为他们都是公立的。现在中国很多家长拼着命地把还在往国外送可能就是不想作为亡校之生,但这群人去了会不会把国外的学校亡了还得拭目以待。但从这一说法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高等教育,我们的高等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从唐朝确定科举制度,设立专门考试科目开始,中国就致力于培养一批思想高度统一的管理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好管理,千年之后的今日依然还是这般,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却还是以同样的标准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甚至一个成年人的成功与否,从前是功名利禄,现在还是功名利禄,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可能可能也不大喜欢改革,反正曾经都过来了,接下来继续这么过也没关系。真正的大师可能是从走出学校之后开始的吧!

《哈佛琐事》中提到很多的大师,大家比较熟悉的斯金纳、科尔伯格等世界闻名的人物,他们在治学上都是那么严谨,当然不乏滥竽充数之辈。作者吴咏慧自己做学问的精神,在其朋友写的后记中可见一斑,问伊学会开车体验没有自由自在生活否?没有!去过赌城没有?没有!到过情人酒吧没有?没有!小电影看过没有?没有!异性朋友交了没有?还是没有……那平日里有什么消遣?读书!读书之后呢?还是读书?读书如斯,书虫也,但看其文章其并不见迂腐之见,可见深有心得。其实人人都可以做到自己想做的,只是在做之前都觉得自己根本做不到或者根本就没有希望,把结果想象得太过透彻,自己把自己吓退了。

治学之道,在“敬业”,在“坚持”,但却很难。

篇2:琐记读书心得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琐记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琐记读书笔记1

在鲁迅先生《朝花夕拾》这册散文集中,有一篇文章的题目确实让人觉得有点不同,那就是《琐记》。不似前几篇文章都有个明确的主题,这篇倒有点儿像形散神亦散的散文了。

《琐记》先从衍太太这一角色入手,回忆了鲁迅先生儿时与和衍太太之间的故事。衍太太总是给我留了一个不好的印象的,一个似乎有了小市民的种种劣根性的妇女,但是孩子们在她那儿总能得到百般的纵容,或许更是一种不负责任。最后竟然还从衍太太口中传出先生偷偷变卖家当的谣言,此时的衍太太却愈发的不可爱了。

文章还写到了当先生不想再留在S城之时,南京求学的事,在那段做做学生的日子里,先生对于学习的处所倒有个详细的介绍,也表明了当时自己读书的态度,对于一些先进的科学读本均是喜爱的,对于一些陈古的文言,先生多是没甚印象。这也得以看出当时先生为何要倡导新文化运动。

文章就在这样一种不紧不慢的节奏中展开了。临到最后的文章末尾,鲁迅先生写到了去日本留学的事情,4个中国的留学生要去日本留学,文章的最有趣之处便在此了:一些前年去日本留过学的前辈特意指教了关于“袜”和“钱”的经验,不成想,这些让新留学生们纷纷遵命的经验,到了日本,简直是一堆废话,没有一点可用之处,也由此可见中国人当时对一些外国事物的误解和一些理想主意的存在。

总而言之,《琐记》虽提名为琐记,但却颇能展现那个时代社会的一个缩影。文章很好地显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是一篇很好的回忆性散文。

琐记读书笔记2

《琐记》介绍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文章从作者切身感受出发,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雷电学堂求学时,校长出了个《华盛顿论》的文题,国文老师竟不知华盛顿是什么。这也足见当时人们头脑之古旧、思想之老化,人们对新思想的不接受与排斥。这样的老师,岂不是要耽误学生的学业吗?

我也很痛恨那些所谓的“中国通”、“支那通”,对中国悠久文化的曲解。他们简直是对华夏文化的污辱。当然,那些奇谈怪论是肯定永远不会被我们所接受,也永远应该去抵制的。

文中最有趣之处当数要去日本留学之前的那两条所谓的“经验”,简直是一堆废话,没有一点可用之处,也由此可见中国人当时对一些外国事物的误解。

后面的几段中,也写出了当时一些新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和老一辈对学习新知识的不支持。

琐记读书笔记3

《琐记》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是《朝花夕拾》一书中第八篇文章。《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为追求新知识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生活和学习,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冲破封建束缚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第九段中说城中唯一的一所中西学堂也成了“众矢之的”。这也的确说明了封建旧思想的根深蒂固,人们对新思想的不了解、不认同。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雷电学堂时,校长出了个《华盛顿论》的文题,国文老师竟不知华盛顿是谁。体现了封建社会思想十分陈旧,而且对新思想不接受,排斥。

在鲁迅生活的年代,正好赶上百日维新,但很多老辈的人并不支持,国门洞开的原因之一正是文化闭塞,而鲁迅先生很有主见,提倡学习新的`文化。我们现在有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更应该好好学习新的文化和知识,将来报答父母,报效祖国。

琐记读书笔记4

当沉浸在二月的我们还在肆无忌惮地寻觅快乐时,那种悄悄来临的快乐危机在某个深夜总是慢慢地充斥着我的心。

曾经,我很疯狂地沉浸在游戏中,摆脱学习的重担,我没有想太多,很郑重其事地允了那句“活在当下”的话。感到有点浑浑噩噩,但快乐令我兴奋。毕竟是个小孩。

那只是上学后的第一个假期。当源源不断的“开学”、“放假”这类词语闯入我的读书生活时,哭泣、欢笑、哭泣……具备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让我哭笑不得,开始不知所措。毕竟是个小孩。

后来,在糖果与鞭子“循循善诱”中,我们也这般熬了六年。小学毕业时,有人问我:“六年里,你经历的快乐和伤心哪个多?”我有点语塞。拼命翻着以前的事,才发现每一年都那么相似,六年的快乐与忧愁都大同小异,滤出了一丁点儿的收获,有点失望。毕竟是个小孩。

痛苦与幸福轮回着,但终有尽头。而我现在依旧在所谓的幸福中吧,我不敢像大人一样看透了尘世,那样只会让自己痛苦。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特权,应该好好珍惜。假期是休息的,学校是读书的,懒得把两者牵扯在一起。好好玩,好好学。以后的事让时间带我们去吧。这只是一个孩子的想法。

琐记读书笔记5

在鲁迅先生《朝花夕拾》这册散文集中,有一篇文章别具一格,那就是《琐记》。

《琐记》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

文章先从衍太太这一主角入手,回忆了鲁迅先生儿时与衍太太之间的故事。文中写了衍太太的一言一行,表面看来像是在夸赞她,实际却讽刺了她的虚伪举止。也让我从中懂得了不能凭借表象来判定一个人的好与坏,事情的对与错,而是要从内心、从本质上来决定。

而后文所写去学堂一事,则更是耐人寻味。文章中说的城中唯一一所中西学堂也成了众矢之的。这的确说明了封建旧思想的根深蒂固,人们对新思想的不了解、不认同。

文中最搞笑之处当数要去日本留学之前的那两条所谓的经验,简直是一堆废话,没有一点可用之处,也由此可见,封建制度使人本身的思想被深深地囚禁,怪不得鲁迅先生要医好人思想上的.病。

总而言之,《琐记》虽提名为琐记,但却颇能展现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透过阅读此文,让我长了不小的见识,真是受益匪浅。

琐记读书笔记6

《琐记》讲的是鲁迅从家到南京,从南京到日本的经历,从中我不但看到了一个旧中国,还懂得了不能从表面来看任何事物和事情。

衍太太是那种小孩子看不出,但大人一眼就看得出来的歪心眼的人,他对别人家的孩子“好”,“赞赏”他们吃冰,并且不告诉他们的妈妈,并且还鼓励他们多吃,与之成反比的是沈四太太,当他看到孩子们吃冰,即使阻止,但因声音太响,被母亲听到,骂了一通。表面上看,衍太太心胸宽大,懂得保护小孩的自尊心,会替别人保守秘密,而沈四太太就显得有些大惊小怪。但是,吃冰对人的害处,远远大于衍太太的“热心”沈四太太虽然方法欠妥,但是它是真心为孩子们着想。而衍太太所谓的“赞赏”就是变相的怂恿,放纵。当“我们”在那里打旋,他在那里计数,突然一个孩子摔倒了,正好孩子的婶母来了,他非但发布夫妻那孩子还说:“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这件事情突出了他爱推卸责任。

当孩子们跌倒了,像母亲寻求帮助时,往往是一顿臭骂,但是衍太太绝不埋怨,立刻给孩子们上药。从表面上看,孩子们的母亲心狠异常,但是衍太太却是和蔼可亲,孰不知,母亲的狠心是要让孩子们记住这个教训,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然而衍太太的不厌其烦,宽容大度,是对孩子们的一种放纵,是真正的不关心。

看看今天的我们,我觉得似曾相识,世界上对我们追好的是父母,但是,我们真的是这么觉得吗?最常见的就是,天冷了,妈妈叫你多穿些衣服,但为了好看,就是不愿意穿,最后生病了,当你苦着一张脸去向他寻求帮助时,他却升起的不理你,让你烧着,任凭你苦苦哀求就是不带你去医院,心软的父母,看着孩子这副样子,听着孩子的苦苦哀求,忍无可忍最后带着怒气送我们去医院。你会不会觉得父母很坏见死不救,不,他们表面上是在骂你,表面上是在生气,但心里已经急得不得了,他其实起你当初为什么不听话,不带你去,是为了让你记住这个教训,让你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我们都无久了父母的一番苦心。

然而对一些表面上对你好的人,却是爱戴有加,绝对信任,但当你遇到困难,或让你陷入困境时,他逃的最远,甚至让你陷入困境的元凶就是他。最后真正在你身边,并且千方百计地帮助你的人,竟然是你以前不理睬甚至是曾经恶语相向过的。

篇3:读书琐记两则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最博学的学者。历史学家认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前后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变化:一次在战国时期,一次在西汉时期,第三次则在宋朝。朱熹继承并开辟了孔孟道统的道学或理学,后来一直成为官方的哲学,在中国的儒学发展史上,朱熹的影响堪与孔子比肩。

朱熹到底有多大“齐民、治国、平天下”的真本领?史书有记载:宋朝孝宗皇帝出于怜悯,赐朱熹做兵部郎官一闲职。即使这样,兵部侍郎林栗也还是出来反对,说:“朱熹本不学无术,只是偷窃程颐、张载的绪余,谓之道学,私自推尊。带领学生数十人,学作春秋战国时儒者的姿态,倡孔孟到处游荡的风气。现在只凭他虚名,就叫他入奏。任命之后,几天不来,是心怀不满。朱熹既被任命为兵部郎官,我就可以管他。请将朱熹停罢。”自古以来违抗皇帝旨意者,难有好的下场。结果,林栗被罢官;不过,朱熹也免官出朝。这让人联想起一则孔子后人伸手要官的故事。宋朝建国后不久,便大兴尊孔读经,孔子的四十四代孙孔宜考进士不中,厚颜无耻地上书宋太祖,自表是孔子的后代,乞求给个官做。太祖也只赏他做个曲阜县主簿。看来,“孔家店”的兴衰与否,完全系于当朝皇帝的一句话,这已被历史一再证明。

朱熹到底有多少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感召后人?其实,朱熹是“满嘴仁义道德”,“实则言行不一”的伪君子。据史料记载,当朝的监察御史沈继祖,曾列举大量事实,揭露朱熹的鬼蜮行为。“朱熹霸占别人死后的家财。引诱两个尼姑作妾,出去做官都要带着。家里大儿媳妇死了丈夫,却怀了孩子。几个儿子偷人家的牛,杀了吃肉。朱熹在长沙,竟然藏匿朝廷赦书,拒不执行,致使很多人被判徒刑。知漳州,专门搜罗古书据为己有。做浙东提举,向朝廷要大量赈济钱米,都分给门徒而不给百姓。霸占他人产业盖房子,还把人家治罪。发掘崇安弓手的坟墓用来葬自己的母亲。开门授徒,专招收富家子弟,多要束修(学费)。加上收受各处的贿赂,一年就得钱好几万。什么廉洁、宽恕、修身、齐家、治民……都是朱熹平日满口讲《中庸》《大学》的套话,用来欺骗世人而已。他说的是那样,行为又是这样,岂不是大奸大憝!”当朝的宁宗皇帝,还不算太糊涂,迫于民怨,不得不下旨,判朱熹连降两级。值得注意的是,朱熹毕竟精通于“孔孟之道”,善逢凶化吉,“皇帝越是骂他,反而越抬高他”。朱熹很识时务,能屈能伸,立即上表认罪,并自责“草茅贱士,章句腐儒,惟知伪学之传,岂适明时之用”。并承认自己“私故人之财”、“纳其尼女”等罪状,老泪纵横,谦卑地说,“深省昨非,细寻今是”。在这一场争斗中,儒教的传人,暂时落败,然而当最高统治者的皇帝需要另一手时,则历史又被捏弄成另一番景象。

鲁迅先生看得透底,他在《老调子已经唱完》的文章中说,“宋朝的读书人讲道学,讲理学,尊孔子,千篇一律。虽然有几个革新的人们,如王安石等等,行过新法,但不得大家的赞同,失败了。从此大家又唱老调子,和社会没有关系的老调子,一直唱到宋的灭亡。”历代的儒家学者,多唱“克己复礼,正心诚意”高亢的老调子,然而是唱给别人听的,自己却有另一套活法,古今皆如是,至今无一能跳出这一历史的“怪圈”。

“业儒”的敲门砖是“读经”,皓首穷经,因此他们在“读书方法”上很有经验。尤其是博学大家朱熹,他提倡的“读书三到法”就备受关注,值得想做学问的后人玩味。朱熹传人代为总结的《童蒙须知》一书中,多有关于读书方法的记载,试举一例:“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绝不能记,记亦不能入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眼口岂不到乎?”这种读书方法备受后人的重视,今人亦可借鉴,特别是应付科举考试,包括时下之应对“公务员考试”,还是很有效果的。谓予不信,何妨一试。

胡适和鲁迅两种不同的“读书法”

胡适先生有句名言:“科学的方法说来很简单,只不过‘尊重事实,尊重证据’。在应用上,科学的方法只不过‘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一名言影响很大,后来许多事业有成的名家,也多提及此“科学方法”。著名的物理学家吴健雄先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科研成就,却不忘恩师胡适先生的嘉惠,认为自己取得的成果“不过是根据胡适先生平日提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之科学方法”。胡适先生在谈到读书方法时曾说:从前有“读书三到”的读书法,实在是很好的;不过觉得三到有点不够,应该有四到,是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眼到,是个个字都要认得。口到,是前人要把文章能烂熟地背出来。心到,是要懂得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意思。手到,重在查参考书和做札记。看来胡适先生的“读书四到法”是继承了朱熹的“三到法”而又有所发展。胡适先生在提倡读书贵精的同时,还特别强调读书宜博。“应该多读书,无论什么书都读,往往一本极平常的书中,埋伏着一个很大的暗示。书既是读得多,则参考资料多,看一本书,就有许多暗示从书外来。”“我们理想中的读书人是又精又博,像金字塔那样,又大,又高,又尖。所以我说:‘为学当如埃及塔,要能博大要能高。’”读到此,我在书眉上写了四句心得:“学问贵精宜广博,审慎明笃相切磋。书海觅宝敢踏浪,天馬行空无城郭。”

后来我在邓拓先生的《燕山夜话》里,看到“杨大眼的耳读法”,更有新的启示。据《北史》记载,“大眼虽不学,恒遣人读书,而坐听之,悉皆记识。令作露布,皆口授之,而竟不多识字也。”邓拓先生毕竟是大学问家,又向读者介绍了“听读法”。晋代王嘉的《拾遗记》中有一个故事说,“贾逵年六岁,其姊闻邻家读书,日抱逵就篱听之。逵年十岁,乃诵读六经。父曰:我未尝教汝,安得三坟五典诵之乎?曰:姊尝抱予就篱听之,因记得而诵之。”邓拓先生认为:“听读”只是随声诵读,并不一定懂得;而“耳读”是真正懂得所读的内容。所以说值得重视的是“耳读”而不是“听读”。多年来我坚信“聆听有益”,很是“注意听别人的讲话”,特别是在上班的公共汽车上,做闭目养神状,听电台广播,听各种乘客之间的谈话,包括吵架骂人,真是妙趣横生,受益匪浅。

鲁迅和胡适两位先生走的是不同的两条人生道路。钱理群教授认为,“鲁迅和胡适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鲁迅是体制外的、批判的立场,胡适是体制内的、补台的。胡适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维护体制(包括大学体制)的,而鲁迅的彻底性正表现在这里,他是站在学生这一边的,追求彻底的个性精神自由,凡是压抑人的,不管来自那一个方面,他都要反抗。”鲁迅的言行,为老百姓的生存温饱考虑,他对青年提出的读书建议,自然是更加现实。1925年2月10日,应《京报副刊》的征求,鲁迅在《青年必读书》的答卷中,先是说“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接着在“附注”里写了如下的文字:

“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要沈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是年的4月18日,鲁迅在《忽然想到》的杂文中写道,“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今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鲁迅研究者旷新年说,“像胡适、林语堂、周作人,他们与我们民族的生存经验是脱节的。他们活得那样精致漂亮,和我们粗暴的灵魂灾难的历史有什么关系呢?胡适和林语堂的身上挂满了西方的奖章,周作人‘得体地活着’的归宿就是汉奸。”

錢理群教授则说,“鲁迅这个名字,就意味着要解放思想、无所顾及。”在那“风雨如磐暗故园”、“万家墨面没蒿莱”的年代,鲁迅关心的是民生,想着的是最底层的老百姓,因之他给青年的建言是为生存而斗争的哲学。在那个时代的文化人圈子里,“为官帮忙,为商帮闲,如果主子作恶,也就帮凶”。一些帮闲文人,正如鲁迅所说,走着“从帮忙到扯淡”的仕途——“帮闲的盛世是帮忙,到末代就只剩下这扯淡了”。

大凡读过鲁迅著作的人大概都知道,先生多次申明:“我主张青少年少读,或者简直不读中国书,乃是用许多苦痛换来的真话,决不是聊且快意,或什么玩笑,愤激之辞。”可是,从读书和研究“国学”的视点去看,鲁迅先生曾经下过大力气“攻读”和“咬嚼”“诸子百家”的“经”和“史”,甚至去“读佛”。看看先生生前的购书账单,就可以一目了然,为了当“绿林好汉”,不惜金钱去购买“盒子炮”。鲁迅先生撰写或校勘的《汉文学史纲要》、《古小说钩沉》,以及《嵇康集》、《后汉书》等学术专著,恐怕那些自诩为“国学家”者也望尘莫及。一篇《估〈学衡〉》勾勒出“国粹派”的嘴脸,“倘使字句未通的人也算是国粹的知己,则国粹更要惭惶煞人”!让“国粹派”足以汗颜。用鲁迅自己的话讲,“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这就是兵书上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罢!

鲁迅的朋友郁达夫先生在纪念先生的文章中说,“如问中国自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我将毫不踌躇地回答:是鲁迅。鲁迅的小说,比之中国几千年来所有这方面的杰作,更高一步。至于他的随笔杂感,更提供了前不见古人,而后人又绝不能追随的风格,首先其特色为观察之深刻,谈锋之犀利,文笔之简洁,比喻之巧妙,又因其飘逸几分幽默的气氛,就难怪读者会感到一种即便喝毒酒也不怕死似的凄厉的风味。”鲁迅的“论敌”林语堂先生在《悼鲁迅》的文章中讲过这样的话,“德国诗人海涅语人曰,我死时,棺中放一剑,勿放笔。是足以语鲁迅。”可见鲁迅先生“存铁取‘敌’,别立新宗”的战斗精神。

篇4:琐记读书笔记

《琐记》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是《朝花夕拾》一书中第八篇文章。《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为追求新知识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生活和学习,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冲破封建束缚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第九段中说城中唯一的一所中西学堂也成了“众矢之的”。这也的确说明了封建旧思想的根深蒂固,人们对新思想的不了解、不认同。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雷电学堂时,校长出了个《华盛顿论》的文题,国文老师竟不知华盛顿是谁。体现了封建社会思想十分陈旧,而且对新思想不接受,排斥。

在鲁迅生活的年代,正好赶上百日维新,但很多老辈的人并不支持,国门洞开的原因之一正是文化闭塞,而鲁迅先生很有主见,提倡学习新的`文化。我们现在有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更应该好好学习新的文化和知识,将来报答父母,报效祖国。

篇5:关于琐记读书笔记

总觉得不大合适,可是无法形容出这不合适来。现在是发现了大致相近的字眼了,“乌烟瘴气”,庶几乎其可也。只得走开。近来是单是走开也就不容易,“正人君子”者流会说你骂人骂到聘书,或者是发“名士”脾气,给你几句正经的俏皮话。 感受 《琐记》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附:哈佛琐记读书笔记

《哈佛琐记》其实也是对母校深深的眷恋的成果,到底有多深情,这里就不赘述了,男人的世界要靠心去才能体会。在这本书中我再一次见证了梅贻琦老先生所说的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是真正的。国内大多数大学都曾提过这事,但却基本是“讲到”而已。哈佛能有如今成金,靠的就是这许多大师学者们,他们形成一种气场,一种能让人潜心向学的气场,一种让人敢于追求自己内心自由的气场,敢于保持自己独特的气场,这些人不仅仅是学术上的大事,在教学上也毫不含糊,反观国内大学的教授学者院士们,真正学术教学双馨之人不知几何。这也不能全怪这些学者教授们,在国外教授的收入和社会认可度绝不比任何一个官员差,但国内教授学者们虽然衣食无忧,但却也算不得宽裕,若是需要买个房子车子什么的,压力的确也不校对物质的追求是人之常情,专家学者们也是人,大学的教学越发显得萎靡,虽然教育部一直都在强调,但检查起来却也不过是大水不冲龙王庙罢了!

哈佛的可贵之处,便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气氛,让每个人尝试去表达自己,发觉真实的自我。早哈佛,每人受到鼓励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去生活,除了个体层面的解放之外,哈佛还能够承接西方知识的传统、使置身其中的人随时可以与古人精神相往来。威廉・詹姆斯曾描述他心目中“真正的哈佛”,他说:我相信,就培植自主与孤独的思想者的苗床而言,除了哈佛大学,无出其右者。哈佛的环境不仅允许,而且鼓励人们从自己的独立独行之中寻找快乐。相反的,倘若有天哈佛想把她的孩子塑造成单一固定的性格,这将是哈佛的末日。如果詹姆斯的话正确,那国内大部分大学都将阵亡,为什么还不灭亡呢,只有一个理由足够,因为他们都是公立的。现在中国很多家长拼着命地把还在往国外送可能就是不想作为亡校之生,但这群人去了会不会把国外的学校亡了还得拭目以待。但从这一说法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高等教育,我们的高等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从唐朝确定科举制度,设立专门考试科目开始,中国就致力于培养一批思想高度统一的管理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好管理,千年之后的今日依然还是这般,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却还是以同样的标准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甚至一个成年人的成功与否,从前是功名利禄,现在还是功名利禄,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可能可能也不大喜欢改革,反正曾经都过来了,接下来继续这么过也没关系。真正的大师可能是从走出学校之后开始的吧!

《哈佛琐事》中提到很多的大师,大家比较熟悉的斯金纳、科尔伯格等世界闻名的人物,他们在治学上都是那么严谨,当然不乏滥竽充数之辈。作者吴咏慧自己做学问的精神,在其朋友写的后记中可见一斑,问伊学会开车体验没有自由自在生活否?没有!去过赌城没有?没有!到过情人酒吧没有?没有!小电影看过没有?没有!异性朋友交了没有?还是没有……那平日里有什么消遣?读书!读书之后呢?还是读书?读书如斯,书虫也,但看其文章其并不见迂腐之见,可见深有心得。其实人人都可以做到自己想做的,只是在做之前都觉得自己根本做不到或者根本就没有希望,把结果想象得太过透彻,自己把自己吓退了。

治学之道,在“敬业”,在“坚持”,但却很难。

1.关于读书笔记写法

2.关于简爱读书笔记

3.关于《童年》读书笔记

4.关于读书笔记100字大全

5.关于《童年》的读书笔记

6.关于阳关雪的读书笔记

7.关于摘录式读书笔记

8.关于童年的读书笔记

9.关于名人传读书笔记

篇6:朝花夕拾琐记读书笔记

文中写了“衍太太”的`一言一行,表面看来像是在夸赞她,实际却讽刺了她的虚伪举止。在父亲故去后,作者去衍太太家中时,被唆使去偷家里的东西变卖,最后还被诬陷。其实在当今的社会上,仍会有很多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带有衍太太的色彩。表面上装好人,实际心肠是很坏的。教唆别人去犯罪,自己不得罪人,如今是大有人在。

而后文所写去学堂一事,则更耐人寻味。一天的时间都消磨在一科的学习上,满脑子的英文或满脑子的古文。与其这点相比,当今的学习是非常合理的,文理搭配,学得轻松自在。学堂中根据等级的分别,竟然连宿舍的好坏都算在其中。好的就在人前耀武扬威,不好的就低头不敢言语,连走路都要让他三分。现在不也是一样吗?这一点确实需要改进。

篇7:寻瓷琐记

无款帽筒也疯狂

不久前,浙江的浅绛彩资深藏家高堂清雄兄在雅昌网无底价拍卖了一对四方帽筒,引起了藏友的极大关注。这对四方帽筒四面分别画有山水、花鸟、仕女、草虫,没有作者署名,只是写了赠者和受赠者的名字。从发帖到拍卖结束短短3天,此帖浏览量达到近4万次,最终以29万余元的高价位成交,再次见证了浅绛彩收藏的热度。

于是,我又想起了自己曾藏的一对四方帽筒,与此次拍卖的帽筒画风完全一致。

那还是2006年的事情。记得一次我在徐州户部山古玩市场一家店里花了六千元买了一件钧窑碗(当时对高古瓷兴趣高,但是不在行),拿回来请老师掌眼一看,被“枪毙”了。因为买的时候自己就心里没底,故给老板搁下话,东西如不对可以退换,于是匆匆请了个假便再次赶往徐州。我见了老板,寒暄几句并腼腆地说明来意。老板是明白人,倒也爽快,说最好是从店里调换件别的东西。

我在店里四下打量起来,发现货架上放着一对四方帽筒(图1),四面画工,非常漂亮。落款处没有作者的名字,只是写上了定制者“翰峰氏”。从绘画风格看,应该是任焕章的作品。帽筒除了一只上角有一块磕伤,其他完好。我问老板何价?答曰:八千。我知道退换东西的难度,价格由人家说了算了,于是加了两千换了这对帽筒回来。

回来后,朋友们都说买贵了。当时的八千块钱对于每月千元工资的我可不是小数目,所以没过多久便以一万二的价格转给了河北的藏友。再过了两年问他,他又以一万八的价格给了别人,现在也不知所终了。

我跟这位藏友都是爱瓷之人,也都是工薪藏友,故而很难长期持有一些高价位的藏品。所以尽管我们对一件浅绛彩瓷器的审美价值有深刻的认知,但是很难准确判断和预测它的市场价值和行情。有时不免要暗自嗟叹,但更多的还是一种手留余香的释然。

贾月舫写生金山寺

在乍暖还寒时候,我和妻去了扬州。

尽管没待到扬花三月,可扬州风物依然。在天宁寺的一家古玩店,妻买下了一张古琴,此行如愿了。可我还是惦记着寻找浅绛彩瓷。我们继续沿古运河岸边向西走,来到老友吴先生的陶缘轩看看。吴先生早年曾出让了不少浅绛彩瓷,包括藏友空谷足音收藏的那块王少维山水大板。他说,目前浅绛彩藏品大多让掉了,就只有早年从扬州文物商店买的这件金山寺小板了(图2,贾晋金山寺瓷板)。

这是一块不大的瓷板,为晚清浅绛彩早期画家贾晋所作。图上所绘为镇江名胜金山寺,传神地画出了金山寺的建筑风貌和周边的景色。贾晋号月舫,我曾收藏其多件作品,件件精雅。此瓷板作于甲戌年,即同治十三年,属于罕见的同治浅绛彩作品。画面落款处用楷书写着:“金山楼观,甲戌秋日写为立三司马大人清赏,月舫贾晋。”朱文印:“月舫。”受赠的立三司马为同治时期官吏,应该与镇江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瓷板在同治十三年于景德镇完成后便随着立三先生到了江苏,随着时光流转被文物商店收购,再到了吴先生的手里。因为扬州靠近镇江,所以有一种本土文化情结,这块板子一直被留了下来。

浅绛彩多是文人写意画,而这块瓷板则是非常写实的画风,而同治年间正是浅绛彩瓷创烧之时,故十分罕见。此板成了扬州之行的唯一收获。

山路边抱出个浅绛绣凳

每个五一小长假,都是我们藏友出游的节日。今年也不例外,国企做领导的藏友招呼着二三友直奔徽州而去。我们一路前行,遍寻古玩店,可如今的徽州早已不是多年前的浅绛彩集散地了,满目仿品,偶有真器也高价待沽,故收获甚微。失望之余,我们打算去泾县买些宣纸便打道回府了。

自绩溪至泾县,一路山色青翠,道旁清溪如带,若行黄宾虹水墨画卷中,令人沉醉。峰回路转,忽见路边一个招牌闪过,大大地写着“古玩”二字。“不能放过!”我们赶紧停车,进店侦查。店里杂陈着老宅子里的木雕,石鼓,也放置着一些瓷器,都是普品。朋友见状随即失望地退出来了。我仔细寻觅,竟然发现墙角一个破椅子上,立着一个大绣凳(图3,浅绛彩绣凳)。绣凳高40多厘米,通体绘以浅绛彩桂花,两只画眉鸟于枝头嬉戏。虽然身有多条冲线,可画面精雅,加上器型硕大,仍旧算是重器了。我不动声色地问老板:此残板凳何价?答曰:三千。复问:可能再低些否?再答曰:最低两千八,动子儿不谈(不能还价)了。遂急掏钱,抱起绣凳便走。

朋友见我抱出来此物,问:哪里来的?我怎么没看见?我说,物会寻人,此物与你无缘呀。

回来后,帖于网上,外地藏友出一万元,我动心了,便让了出去。据说现在归河北某私人浅绛彩博物馆收藏,也算有个好去处了。

“捡漏”蔡松年

今年十一期间,在国企当领导的朋友开车约我去江苏转了转。

在南通桃坞路古玩城,我们进了一家古玩店,店里真有几件老货。掌柜的是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在柜台后坐着,爱理不理地打量我们。我心里明白,老板一定是认为我们是一般游客,就随口问了几件店里摆着的真品,但没有要买的意思,只是看看他对于价格和藏品的掌握情况,然后继续寻找自己的目标。

这时,我看到了一件花鸟浅绛彩盖罐(图4,蔡松年罐),画得很是淡雅。拿起来一看,作者是蔡松年。蔡松年是晚清景德镇御窑厂有名的浅绛彩画师,作品都很雅致,市面上已经很难一见了。我翻过来一看,罐底上贴了一张标签:价格600元。我心说:小漏!便不露声色地问,这个能否便宜点吗?老板抬头看看我,说不能便宜。我说,那包起来吧,就600了。

这时,同行的一个不懂行的朋友见老板一分不让,就随口说,你这又不是专卖店,也不能标多少就卖多少呀!谁知那老板停下了包装瓷器,还撕掉了瓷器上的标价,说:“我不卖了!”

朋友一见,便要跟他理论,我说算了,你先去转转。我一个人跟老板商量,说不要因为一个东西伤了和气。可老板死活是不愿意卖了。我一看,拉倒吧!遂转身离开了。

路上,朋友挺不好意思,说我是想帮你还还价,没想到遇到这样一个老板。我说没关系,不就是一个小罐子嘛。我心里明白,是自己先前的话惊动了老板,他一定是怕卖漏了。

回来以后,想起这个事情,总觉得不是滋味。想来想去,还是要把那罐子买来,一来东西的确不错,二来也为出一口气。我于是买了南通藏友老吴一件茶壶,顺便委托他去帮我把那个罐子买来。我再三叮嘱,不要说是帮别人买的,更不要提曾经去发生口角的事情。老吴满口答应,说一定办成。

谁知等到他去找到那家店里,老板开价已经是1500了。老吴跟老板还算旧交,也不能让价,遂电话给我说明情况,劝我不要买了。我说,买!我加路费你给我寄过来吧!最终我终于多花了1000块钱得到了这件浅绛彩瓷器,算了却了一个心事。其实按照目前的行情,这个价格仍然是捡漏了!(责编:雨岚)

篇8:槐花琐记抒情散文

其实,前天早晨,我独自一人在文化东路上散步时,走着走着,就闻到一股十分熟悉的花香,是浓郁的甜香味道,“槐花香!”心里嘀咕了一句,抬头一望,不出所料,一道小区院墙之内,挺立出一株约八九米高的老洋槐树——就是我和妻子刚刚看到的那棵树,面积很大的树冠上,缀满了一串串白色的花朵。

之所以一看别人手里拿带钩子的竹竿就判断是钩洋槐花,一闻到花香就判断是槐花香,实在是我太熟悉的原因。

小时候,在我的家乡,各户人家院子里,小路边,沟渠边,长着许多洋槐树。又碰巧,我八九岁的时候,正是大饥荒年代,一到洋槐花盛开季节,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争着去捋洋槐花,弄回家里,就成了全家人当天的口粮。所以,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洋槐花是可以保命的食物。

印象最深的,是去大队林场的洋槐林捋洋槐花。那时候,正因为洋槐花也是可以保命的好食物,所以人们看得特别珍贵。洋槐花开的时候,大队林场要派专人看护,到了盛开时节,该采摘的时候,才通知社员:“明天可以去林场捋洋槐花了!”

接到通知的头天晚上,我和二哥就在家里找了一根竹竿,在顶端用细铁丝缠上一个粗铁钩子,还准备好了篮子。第二天,天色未明,我娘早早就喊我们起床。我们弟兄俩,睁开眼,就擓上篮子,提着竹竿,迷迷糊糊上路。

大队林场离家里有四五里地,走到半道上,天上的启明星还眨着眼睛。临近槐树林,我们需要从麦苗田里趟过,前天刚下过雨,又加上昨晚一夜露水,打湿了麦苗,趟不多远,鞋子就湿了。那时候,没穿袜子,布鞋湿了,脚便觉得冰凉,又踩在黏腻的土壤上,脚底沾满了湿泥,每走一步,都十分吃力,而且,湿了的布鞋,还发出“呱呱”的响声,如蛤蟆叫。就在一连串的蛤蟆叫里,我们穿过麦田,来到了洋槐林。

路上,已经碰见好些人。走到洋槐林,模模糊糊看见,已经有很多人在忙活着捋洋槐花。胳膊够得着的地方,几乎已经被捋干净了。二哥赶紧拉着我向更深更远的林子里跑,终于跑到一片洋槐花比较多的地方,又够,又拽,又捋,忙活起来。

低些的枝条,一只手拽着,一只手捋。稍微高些的,弟兄俩配合,一个拽低枝条,另一个双手齐用,一串一串地捋下来,丢进篮子里。再高的,就拿竹竿够,把枝条够低了,再伸手拽紧,另外一个人用双手紧捋。最高的,就用竹竿顶端的钩子勾住,用劲拧,直到将枝条拧断,拽下来,再将一串串洋槐花捋下来。

大概个把小时的时间,我们弟兄俩就捋满了两个篮子。战果辉煌,自然满心喜悦,回来的路上,擓着篮子,走了四五里地,也不觉得累,湿鞋子的蛤蟆叫也似乎成了优美的音乐。已经升高了的太阳,将阳光洒在身上,十分温煦。路上,肚子饿了,就迫不及待,抓一把槐花,塞进嘴里,生吃。生洋槐花,嚼起来,脆生生,又甜又香的汁水满嘴流淌,更勾起了肚子里的馋虫,赶紧又抓一把,塞进嘴里。就这样,一路走着,一路生嚼。

快中午的时候,我娘就先择洗洋槐花,然后,拌上面。接着,在地锅上架上蒸笼,蒸了一大锅,出锅后,加上盐和蒜末,酱油和醋,搅拌均匀,盛进碗里。我们哥俩,早就馋涎欲滴,接过碗,就猴急猴急地往嘴里一个劲儿地扒拉。蒸熟了的洋槐花,咸而香,还有大蒜的微辣,还有酱油的味道,醋的酸味,细嚼,又感觉到槐花本有的鲜甜味道,几种滋味混合一起,香得馥郁。要是浇上点儿香油,会更香,可惜,那时,家里穷,买不起。不过,在整天饥肠辘辘的年代,即使没有香油也已经很令人满足了。

我和二哥,一人吃了四五碗,才觉得既解了馋,又解了饿。

那个时候,洋槐花真的就是穷苦百姓养命的食物啊。

再后来,生活不那么紧张了,一般百姓也开始讲究起滋味来,洋槐花从填饱肚子的食物慢慢变成了舌尖美味,做法也有了改进。譬如我们家里,蒸洋槐花,就将调味料中的大蒜换成花椒油,再浇淋一些香油,又麻又香,吃了还没有口臭,也挺不错。

现在,一些有条件的人家,或者饭店里,买一些时鲜的洋槐花,晾晒一下,放进冰箱里,储存起来。什么时候想吃了,拿出来,解了冻,或者蒸,或者煎,或者汆烫,几乎新鲜如初,足可以满足美食家的食欲。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洋槐花的身价也倍增啊。

在我吃洋槐花的经历里,我二女儿托人从乡下捎回家里的那一袋儿洋槐花,印象也特别深刻。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二女儿正上初中,为了培养她对艰苦生活的忍耐性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我将她从城里初中转到乡下一个私立初中,让她吃住在学校,两个星期才回家一趟。她那时也就是十二三岁,在我的眼里,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青涩女孩。没想到,有一次,一个熟人从那个乡下初中进城,捎来了一塑料袋子洋槐花,并告诉我们:“是你二闺女和她同学一起捋的,她告诉我,你们爱吃洋槐花,特意托我给你们带回家来。”

听了来人的一席话,我心里有点心潮澎湃:我的二女儿长大了,知道孝敬父母了。欣喜之余,又泛出一丝担忧,脑子里不由浮现出我二女儿和同学在一起捋洋槐花的情景。那么一个稚嫩的小女孩儿,要一次一次用力地拽扯一条条刺槐枝条,再仔细将一串串洋槐花捋下来,一定费了不少劲,也不知道扎住手没有?

等到我妻子蒸好,吃进嘴里,就觉得特别鲜香可口。因为那碗蒸洋槐花里,隐含着我二女儿对父母的一片爱心,也蕴含着她的成长。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去外地出差,路上,车窗开着,无意之间,飘进一股浓郁的甜香味道,下意识地觉得是洋槐花的味道,随即向车窗外看去,果然,路边有一大片刺槐林。簇簇拥拥的树冠上,槐花盛开,远望去,在一片油绿的春色里,一堆一堆,雪染的小山丘一般,又连缀成一片雪的丘陵。眼前之景让我想到盛唐诗人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眼前所见到的,真的是一夜春风吹白槐树枝头啊。

槐树林里,有几个村姑在采捋槐花,她们穿着红黄绿色的衣服,在白色的洋槐花丛里,显得特别鲜艳;她们采捋洋槐花的身形,却又那么悠闲和恬静。

那时候,我整天忙于工作,天天在人海和水泥建筑群里穿梭,心情经常处于僵硬状态,眼前槐树林染雪的情景,突然以一种清新雅静的美丽柔软了我的心,让我突然有了脱尘出俗的感觉。我不由得在心里自言自语:“洋槐花盛开竟也如此美好啊!”

上世纪末,又一年的春天,有一天,无意间,我看见了单位院墙外有一棵树,树冠上开满了浅紫色的花,走进一些看,一串串的,花的形状很像洋槐花。心里就产生了一个疑问,洋槐花还有紫色的吗?很快,又忙于工作,这个疑问就抛在了脑后。

2008年的春天,我在南疆库尔勒一个私立学校打工,又看见了院子里一棵槐树上开出许多串粉红色的花,鲜红粉嫩,娇羞靓丽。也正好,旁边一棵槐树上开着白色槐花。洁白如玉,晶莹剔透。看树干的形状,树叶的形状,两棵都是槐树,确定无疑。细细审视,粉红色的枝条上没刺,白色的枝条上有刺。两棵树,红白相映,对比鲜明。而且,凑近鼻子仔细闻闻,两种颜色的槐花,都散发着浓郁的甜香味道。问身旁的人,“为什么会有粉红色的槐花?”

有一人回答:“大概是嫁接的吧?”

我将信将疑,当时就写了一首五言诗。

微风捧甜香,彩霞托芳菲。

春抹两般色,花开一样蕊。

粉红染靥羞,柔情暖心醉。

喜嫁槐安郎,笑谢燕雀媒。

其实,这个疑问,拖了二十多年,一直拖到现在,我都没弄明白。今天又想起这个疑问,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才恍然大悟。

原来,除了开白花的刺槐,还真有开紫花的紫花槐,开红花的香花槐。原来,槐花本就有紫色和红色的,与嫁接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人啊,活到老,学到老,我算是又学到一个知识,也终于解开了我心中的一个小谜团。

只是,还真没弄明白,浅紫色和粉红色的槐花是否也能吃?

巧了,今天上午,和妻子去菜市场买菜,看见有卖洋槐花的,妻子便问我:“买不买?”

“当然买了,昨天咱俩不还念叨着能不能吃上吗?”

一问价格,不便宜,十块钱一斤。贵就贵吧,买点儿,解解馋。花了七块半钱,买了一小兜。

回到家里,妻子就赶紧择干净,拌上面,在电饼铛上煎,煎好了,汆汤,做成酸辣槐花汤。一块一块的煎槐花,一条条鱼儿一般,浮游在汤水之上,吃进嘴里,又滑又软。初入口,浓浓的酸辣味道;细品品,又保存着微微甜香的本味。

篇9:琐记读后感

《琐记》先从衍太太这一角色入手,回忆了鲁迅先生儿时与和衍太太之间的故事。衍太太总是给我留了一个不好的印象的,一个似乎有了小市民的种种劣根性的妇女,但是孩子们在她那儿总能得到百般的纵容,或许更是一种不负责任。最后竟然还从衍太太口中传出先生偷偷变卖家当的谣言,此时的衍太太却愈发的不可爱了。

文章还写到了当先生不想再留在S城之时,南京求学的事,在那段做做学生的日子里,先生对于学习的处所倒有个详细的介绍,也表明了当时自己读书的态度,对于一些先进的科学读本均是喜爱的,对于一些陈古的文言,先生多是没甚印象。这也得以看出当时先生为何要倡导新文化运动。

文章就在这样一种不紧不慢的节奏中展开了。临到最后的文章末尾,鲁迅先生写到了去日本留学的事情,4个中国的留学生要去日本留学,文章的最有趣之处便在此了:一些前年去日本留过学的前辈特意指教了关于“袜”和“钱”的经验,不成想,这些让新留学生们纷纷遵命的经验,到了日本,简直是一堆废话,没有一点可用之处,也由此可见中国人当时对一些外国事物的误解和一些理想主意的存在。

总而言之,《琐记》虽提名为琐记,但却颇能展现那个时代社会的一个缩影。文章很好地显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是一篇很好的回忆性散文。

琐记读后感篇2

《琐记》讲的是鲁迅从家到南京,从南京到日本的经历,从中我不但看到了一个腐败的旧中国,还懂得了不能从表面来看任何事物和事情。

衍太太是那种小孩子看不出,但大人一眼就看得出来的歪心眼的人,他对别人家的孩子“好”,“赞赏”他们吃冰,并且不告诉他们的妈妈,并且还鼓励他们多吃,与之成反比的是沈四太太,当他看到孩子们吃冰,即使阻止,但因声音太响,被母亲听到,骂了一通。表面上看,衍太太心胸宽大,懂得保护小孩的自尊心,会替别人保守秘密,而沈四太太就显得有些大惊小怪。但是,吃冰对人的害处,远远大于衍太太的“热心”沈四太太虽然方法欠妥,但是它是真心为孩子们着想。而衍太太所谓的“赞赏”就是变相的怂恿,放纵。当“我们”在那里打旋,他在那里计数,突然一个孩子摔倒了,正好孩子的婶母来了,他非但发布夫妻那孩子还说:“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这件事情突出了他爱推卸责任。

当孩子们跌倒了,像母亲寻求帮助时,往往是一顿臭骂,但是衍太太绝不埋怨,立刻给孩子们上药。从表面上看,孩子们的母亲心狠异常,但是衍太太却是和蔼可亲,孰不知,母亲的狠心是要让孩子们记住这个教训,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然而衍太太的不厌其烦,宽容大度,是对孩子们的一种放纵,是真正的不关心。

看看今天的我们,我觉得似曾相识,世界上对我们追好的是父母,但是,我们真的是这么觉得吗?最常见的就是,天冷了,妈妈叫你多穿些衣服,但为了好看,就是不愿意穿,最后生病了,当你苦着一张脸去向他寻求帮助时,他却升起的不理你,让你烧着,任凭你苦苦哀求就是不带你去医院,心软的父母,看着孩子这副样子,听着孩子的苦苦哀求,忍无可忍最后带着怒气送我们去医院。你会不会觉得父母很坏见死不救,不,他们表面上是在骂你,表面上是在生气,但心里已经急得不得了,他其实起你当初为什么不听话,不带你去,是为了让你记住这个教训,让你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我们都无久了父母的一番苦心。

然而对一些表面上对你好的人,却是爱戴有加,绝对信任,但当你遇到困难,或让你陷入困境时,他逃的最远,甚至让你陷入困境的元凶就是他。最后真正在你身边,并且千方百计地帮助你的人,竟然是你以前不理睬甚至是曾经恶语相向过的。

所以,不能凭借表象来判定一个人的好与坏,事情的对与错,而是从内心,从本质上来判断它。

琐记读后感篇3

《琐记》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是《朝花夕拾》一书中第八篇文章。

《琐记》介绍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文章从作者切身感受出发,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第九段中说城中唯一的一所中西学堂也成了“众矢之的”。这也的确说明了封建旧思想的根深蒂固,人们对新思想的不了解、不认同。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雷电学堂求学时,校长出了个《华盛顿论》的文题,国文老师竟不知华盛顿是什么。这也足见当时人们头脑之古旧、思想之老化,人们对新思想的不接受与排斥。这样的老师,岂不是要耽误学生的学业吗?

我也很痛恨那些所谓的“中国通”、“支那通”,对中国悠久文化的曲解。他们简直是对华夏文化的污辱。当然,那些奇谈怪论是肯定永远不会被我们所接受,也永远应该去抵制的。

文中最有趣之处当数要去日本留学之前的那两条所谓的“经验”,简直是一堆废话,没有一点可用之处,也由此可见中国人当时对一些外国事物的误解。

后面的几段中,也写出了当时一些新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和老一辈对学习新知识的不支持。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琐记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琐记的读书心得体会04-20

哈佛琐记读书笔记07-03

琐记散文04-28

琐记介绍范文05-17

琐记解读范文05-17

琐记设计范文05-17

学院琐记范文05-18

读琐记有感范文05-19

琐记阅读题范文05-21

大一生活琐记范文05-25

上一篇:高危药品如何管理下一篇:“寻找红色记忆”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