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煤矿职业健康监护汇报材料

2024-05-24

天山煤矿职业健康监护汇报材料(精选2篇)

篇1:天山煤矿职业健康监护汇报材料

天山煤矿职业健康监护专项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天山煤矿对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就我矿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恳请各位领导、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一、矿井基本情况

圣域公司于2003年 月 日以资产收购的形式接收了天山煤矿,对其进行机械化升级改造,井田面积 k㎡,设计生产能力 万吨/年,资源储量 万吨。矿井于 年 月 日正式开工,年 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2‟ 号”文批复通过竣工验收转入生产矿井; 年 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证发„2012‟ 号”文颁发了证号为“ ”的煤炭生产许可证,目前矿井“六证”齐全有效。年 月天山煤矿被评为山西省职业健康先进单位。

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各项机构、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第49号)、《山西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0—2015年)》和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切实加强全省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晋煤劳发【2011】1499号)文件,进一步规范我矿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我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副总以上领导为成员的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职业健康管理办公室,配备4名专职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我矿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促进了全矿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有效减少了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同时,我矿建立完善了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职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生产区队直接抓,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格局。

为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有效开展,切实保障广大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矿根据2013年最新《职业卫生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重新修订完善了《职业健康监护计划》、《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等二十七项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明确责任人,明确目标,明确措施,明确奖罚,做到“工作有人管,事情有人办”,确保“清洁生产、舒适工作”。

(二)积极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坚持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工作

我矿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及《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求,由有体检资质的单位(XXXXX县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在岗期间、离岗体检。

(1)上岗前体检

新招员工都进行严格的体检,确保了新招员工身体健康及职工队伍身体素质,2013年我矿新招55名员工,全部进行岗前体检,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100%。

(2)在岗期间体检 我矿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时间、检查项目、检查周期、检查结果、检查费用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接触岩尘、噪声员工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接触煤尘员工每两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100%;并对在职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从业人员,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2012年我矿进行职业健康体检532人,无(疑似)职业病病例出现,职业病增长率为0%。

(3)离岗期间体检

我矿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准备解除合同、调离或脱离作业岗位人员的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本人,确保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100%。

2、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接触有害因素的员工,均建立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目前我矿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532份,档案包括从业人员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等资料。

(2)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建立统一目录、统一编号,录入信息完善,实现了电子档案管理。

(3)员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设有设有专人管理,定期检查,预防档案损坏变质,妥善保管档案。

3、经费保障 我矿提供足够的职业危害防治专项经费(包括体检、职业病诊断、康复疗养、仪器设备、防护设备设施等经费),并确保专款专用。2012年我矿共投入职业危害防治专项经费 万元, 2013年上半年已累计投入职业危害防治专项经费 万元,充足的职业健康费用,有利的确保了我矿职业健康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完善防护设施配备,控制危害源头

一是落实防尘措施,回采工作面每天利用早班时间,向煤体打孔采用动压注水,并在工作面安装尘源跟踪系统对产尘源进行监控,自动洒水降尘,加强工作面综合防尘效果;掘进工作面严格执行湿式打眼、掘进机开机开(内外)喷雾,在进风巷和掘进工作面安装风水联动喷雾,提高喷雾雾化效果,回风流安装三道全断面喷雾,并安排专人每班对巷道进行冲刷,有效降低了煤炭在采、掘、运环节的粉尘浓度。

二是设置了完善的监测监控系统,矿井在各个采掘工作面、主要进、回风巷道共计安装了各类传感器共 台,对井下各地点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并配备两台CCGZ-1000型直读式测尘仪由专人负责定期对井下各区域粉尘浓度进行监测,确保把粉尘等有害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是进一步规范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我矿严格按照《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051)规定,按时对员工发放劳保用品及个人防护用具,并建立健全有关的台账及防护用品的保管制度,由安监科对员工现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我矿进一步加强员工入井管理,对不按要求佩戴防护用品或佩戴不合格防护用品的人员,一律禁止入井。

(四)宣传培训到位,提高全员职业健康素质

一是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LED显示屏、宣传橱窗、标语横幅等宣传阵地,对职业危害知识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二是坚持每周二组织相关人员对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政策、法律、法规进行学习,每季组织全员进行职业健康知识考试,不断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知识水平。每半年组织员工对矿井存在的职业危害现状进行剖析,让员工全面了解工作现场存在的危害因素。

三是注重新员工上岗前职业健康知识培训和准入,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新员工上岗前要对其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考试,不合格不得上岗,使员工能正确使用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并识别警示标识,维护防尘设施。

四是建立了员工健康教育培训档案,掌握全体员工职业健康知识结构,有重点的加强培训。

我矿职业健康监护方面的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要以这次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对职业健康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完善措施,落实责任,真抓实干,使我矿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我矿安全健康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圣域公司天山煤矿 二O一三年九月

篇2:天山煤矿职业健康监护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黄岩汇煤矿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将矿井的职业健康工作情况简要汇报:

一、矿井概况

黄岩汇煤矿位于沁水煤田东部边缘,批准开采8、9、15号煤层,井田面积15.0495km2,主采15号煤层,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截至目前可采储量5021.7万吨,服务年限39.9年。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尘无爆炸性,自燃发火等级为Ⅲ级,15#煤为不易自燃煤层。水文地质类型中等,主要含水层为K2、K3、K4灰岩裂隙水,各含水层含水微弱,无带压开采。采掘布局为一采三掘,回采面采用一次采全高综采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掘进工作面全部采用综掘工艺,供电系统采用双回路供电。主提升系统为胶带运输;辅助运输系统为绞车接力运输。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严格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的标准建设。六证齐全有效。矿现有员工1370人,职业病因素主要为粉尘、噪声。

二、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

1、机构健全

牢固树立“职业病危害就是隐患,职业病就是事故”的理念,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职业病防治办公室设在矿安监科,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3名,明确了岗位职责、工作目标,为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2、制度完善

制定完善了职业病防治制度、职业卫生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做到了有章可依、有规可循。

3、职业有害因素的监测及防治措施的落实

矿井建有职业有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按国家规定,委托山西信载义矿山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进行日常监测。2014年11月进行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提交了评价报告书,判定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防治措施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

4、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及健康档案管理情况

矿井建立了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及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岩巷及接触噪声职业健康检查的周期为一年,煤巷周期为两年;建立健全了职业卫生档案与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2014年对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822名职工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岗中809人,岗前13人),发现职业禁忌症3人,为冠心病患者;疑似职业禁忌症、疑似职业病人员4人为噪声聋,现已调整了工作岗位。2015年定于6月21日、22日组织接触岩尘、噪声及离岗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现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

5、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及使用情况

矿井有严格的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办法及发放标准,为职工配备了工作服、安全帽、防水雨靴、防尘口罩、手套、眼镜、毛巾、耳塞、自救器等个体防护用品,并要求按规定佩戴。

6、职业危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情况

矿井始终把职业危害防治的宣传教育作为职业病防治的基础工作来抓,并纳入日常安全培训管理,采取板报、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选派人员参加职业危害防治培训,在全矿上下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增强了职工的防范意识和防护技能。

7、职业危害警示标志设置情况

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规定,在有职业危害的工作场所均设置警示标志。目前,井上下作业场所设置的警示标志共有13类,设置数量超过200个。

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73号令落实情况

1、粉尘防治方面

一是提升理念,提出了“无尘化生产”工作目标,树立了“源头治理、系统降尘、流程控制”工作思路,推动粉尘防治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由单一被动治理向源头主动控制的转变。二是强化源头治理,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对采掘工作面坚持实行煤层注水、湿式钻眼、冲洗巷壁、装岩(煤)洒水、转载点降尘、潮料喷浆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对皮带、轨道运输大巷及地面煤流系统安装喷雾降尘装置;对地面储煤场安装了防风抑尘网。三是加强监测监控,井下每月测定一次呼吸性粉尘浓度、两次粉尘浓度,每6个月监测一次粉尘分散度及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确保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噪声防治方面 一是对锅炉房鼓风机、引风机进出口均安装消声器,并设置隔音间。二是主通风机、局部通风机使用高效低噪声通风机,并加装隔音罩。三是对副井绞车房设置隔音控制室。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加强领导,增强责任。对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解决,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职业安全意识。加大《职业病防治法》、《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防治知识培训,强化职业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是进一步加强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职业健康防护技术设施,不断提升矿井职业危害防治水平。

职业病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尽管我矿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坚决防范和杜绝各类事故发生,切实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权益不受侵害,努力创造良好的符合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的作业环境,确保职工健康从业。

以上是我矿职业健康工作的基本情况,希望各位领导对不足之处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谢谢大家。

国投昔阳公司黄岩汇煤矿

上一篇:先进事迹个人事迹下一篇:网络舆情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