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语文试卷答案

2024-05-22

部分语文试卷答案(通用6篇)

篇1:部分语文试卷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语文中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⑴言必信, 。(《论语》)

⑵令初下,群臣进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⑶朔气传金柝, 。(《木兰诗》)

⑷明月松间照, 。(王维《山居秋瞑》)

⑸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⑹ ,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⑺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⑻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⑼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⑽路曼曼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⑴行必果 ⑵门庭若市 ⑶寒光照铁衣 ⑷清泉石上流 ⑸白云千载空悠悠 ⑹沾衣欲湿杏花雨⑺为有源头活水来 ⑻伤心秦汉经行处 ⑼枯藤老树昏鸦 ⑽吾将上下而求索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春天的东方湿地公园芬芳四yì,一片雪白的花海在我四周 (涌动/流动),微风拂来,花枝摇yè,花雨缤纷,花的波浪在浅浅地荡漾,人们仿佛乘着一叶轻舟驶进了春天的深处。

⑴给加点定字注音。(2分) 微风拂来 花雨缤纷 ..

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芬芳四yì 花枝摇yè

⑶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1分)

⑴fú bīn ⑵溢 曳 ⑶涌动

3、结合语境,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湖中,昔日的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水波荡漾的样子) ..

B、他忽然低下了脑袋,嗫嚅着道:“在安徽。”(小心翼翼的样子) ..

C、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乱七八糟的样子) ..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理解答案。

D、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盘旋舞蹈的样子) ..

答案:B

4、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本次亚信峰会上,我国认为,在复杂的安全挑战面前,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唯有通过合作,才能迎来共同安全。

B、我国政府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有效的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切实维护新疆团结稳定的大局。

C、今年,“端午”恰逢“六一”,幸福的假日属于孩子,加上天气晴好阳光明媚,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游”成为旅客出游的主流。

D、美食片做成了社会纪录片,这是《舌尖2》引发的最大争议所在的地方,对友“口水与泪水比例失调”的吐槽,引起了导演组的思考。

答案:D

5、用平实的语言表述划线部分的三层意思。(3分)

9月,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答:⑴我们既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要良好的经济发展。⑵我们宁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⑶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资源。

6、名著阅读。(5分)

⑴填空。(2分)

“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歌曲《绣红旗》表现的是《红岩》中的主人公难友们在渣滓洞里为庆祝 一起绣红旗的场面。

⑵阅读《简·爱》中的这段文字,回答问题。(3分)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剥去,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这段文字表现了简·爱怎样的性格牲?文中的“你”指的是谁?

答:⑴江姐(江雪琴),新中国诞生 ⑵性格坚强、追求人格独立、追求平等自由,罗切期特。

7、综合性学习。(8分)

为了提升中学生的文明素养,某中学围绕“八礼四仪”开展语言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演讲比赛。学校团委定于6月28日在报告厅举行举办“八礼伴我行”主题演讲比赛,准备约请德高望重的语言特级老师李墨担任点评嘉宾。

你以团委委员的身份前去邀请李老师,见面时怎么说?(3分)

示例:李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团委的XX,我们打算6月28日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八礼伴我行”主题演讲比赛,想请您担任点评嘉宾。如果您能抽空参加我们的活动,是对我们极大的支持。

【活动二】故事擂台。学生会举办以“学礼效古贤”为主题的故事

擂台赛,比赛彩临时抽题的形式进行。

你抽到了这样的题签(见右图),请说出这幅图中故事的名称

以及从中悟到的待人接物的道理。(2分)

孔融让梨。谦让或尊敬长辈的待人之礼。

【活动三】专题访谈。针对社会上发生的个别学生不孝顺父母的

现象,校园电视台邀请部分学生、家长、专家作为访谈对象,录

制一期以“中学生的孝心怎么了”为话题的访谈节目。

作为该节目的主持人,请你在学生、家长、专家这三类访谈对象中选择一类,预设三个访谈问题。(3分)

访谈对象: 预设问题:① ② ③

访谈对象:学生。 预设问题:①你觉得自己在孝顺父母方面做得如何?②你怎么看身边的这些不孝敬父母的现象?③你觉得我们中学生在孝顺父母方面应该怎么做?

访谈对象:家长 预设问题:①您觉得您的孩子在孝顺父母方面做的怎么样? ②您认为现在的孩子不孝顺父母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③在培养孩子孝心方面您有哪些好的想法?请说出来与其他家长共享。

访谈对象:专家。 预设问题:①您认为目前中学生不孝顺父母的现象,根源在哪里? ②您对我侬家长在培养孨秘方什么建议? ③您认为目前学校和社会在培养孩子人头攒动孝心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宋诗,完成8-9题。(6分)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8、发挥想象,描绘“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所呈现的画面。(3分)

示例:整个夜里,林子里充满静谧,墨蓝的苍穹中闪烁着疏朗的星光,烘托出异常皎洁光亮的月华。天气晴和,不见一丝云彩,也听不到半点雷声。

9、有关雨的诗很多,而这首诗写雨比较独特,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示例1:这首诗独特在于诗人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或烘托、虚写、联想想象),通过写见到“溪流急”,来表现他山之雨的急和猛。示例2:写山雨,而在前三句却不着一个“雨”字,只在最后一句点出“他山落雨来”,构思精巧,出人意料。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5分)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理解答案。

【乙】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墨子·兼爱》)

10、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 分)

⑴委而去之 ⑵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⑶相攻国者亦然 ⑷具此而已矣 ..

答:⑴放弃 ⑵限制 ⑶这样 ⑷全都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三处停顿。(3分)

当 察 乱 何 自 起 起 不 相 爱 臣 子 之 不 孝 君 父 所 谓 乱 也

答: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⑵圣人以治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答:⑴巩固国防不仅仅依靠山河的险要,威震天下不仅仅依靠武器的锋利(精良)。 ⑵圣人把治理天下作为事业,就不能不考察混乱产生的原因(或根源)。

13、甲、乙两文都阐述了治政之道。前者强调了,后者强调了。(4分)

答:前者:仁或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或,施行仁政得民心);后者:爱(兼爱,爱民、君臣父子都相爱) 【附·译文】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乱产生的根源。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呢?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谓乱。儿子爱自己而不爱父亲,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因而损害兄长以自利;臣下爱自己而不爱君上,因而损害君上以自利,这就是所谓混乱。反过来,即使父亲不慈爱儿子,兄长不慈爱弟弟,君上不慈爱臣下,这也是天下的所谓混乱。父亲爱自己而不爱儿子,所以损害儿子以自利;兄长爱自己而不爱弟弟,所以损害弟弟以自利;君上爱自己而不爱臣下,所以损害臣下以自利。这是为什么呢?都是起于不相爱。即使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伐封国,也是这样。大夫各自爱他自己的家族,不爱别人的家族,所以侵扰别人的家族以利他自己的家族;诸侯各自爱他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攻伐别人的国家以利他自己的国家。天下的乱事,全部都具备在这里了。细察它从哪里产生呢?都起于不相爱。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5分) 从“雾都”到“霾都”

①在中国有一座城市以雾而著称,就是“雾都”重庆。

②重庆多雾,因为它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四面群山环绕,长江、嘉陵江在此交汇,空气温暖湿润,地面风速很低,

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潮湿的空气很轻易就会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成雾,

不过气象部门的统计分析表明,近年来重庆浓雾呈逐年减少趋势,灰霾天气倒是呈逐年上升趋势。 ③那么到底什么是雾,什么是霾呢?气象学上对“雾”的定义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能见度小于10公里。而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则对“霾”给出了技术性的判识标准:“当能见度小于10千米,排除了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即可判识为霾。”

所以雾与霾最大的区别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相对湿度低于80%的为霾。

④据气象部分研究人员所说,重庆由于二战时期的军工开发和以后的军工建设,一直是严重的?霾都?,只是过去科学认识水平不够,误认为是?雾都?。我们以前认为能见度降低都是雾造成的,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霾。”于是,“雾都”不再有美感,反而变成了刺耳的警报,令人忧心。而且,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被冠上了“雾都”的名号:郑州被市民调侃为“宛若蓬莱仙境,郑州成?雾都?”;乌鲁木齐被戏称为“西部雾都”“?雾?鲁木齐”……曾经有媒体报道“北京盛夏季节30℃大雾弥漫”,我们已经知道雾是低温下饱和气块的标志,夏季30℃的高温条件下,水汽很难达到饱和程度,出现的肯定是霾。

⑤霾会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PM2.5在迅速蹿红。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会深入到人的肺部,造成人的循环系..

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PM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急诊数量分别会增长5%和1%。

⑥中国的“霾都”已经越来越多,而且还在继续增多中。中国经济和工业较发达的地区,霾的日变化都呈现出增长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恐怕短期内也很难发生改变。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悬浮在中国城市上空的灰霾还要很久才会消散。

(选自《读者》20第3期,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理解答案。

有改动)

14.从文中看,“雾”和“霾”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少于两点)(4分)

答:一是相对湿度的区别,二是构成成分的区别,三是能见度的区别,四是对人的危害性的区别,五是成因的区别。

15.第③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用: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雾与云的关系;作比较,把雾与云作比较,突出说明了两者的区别。

16.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4分)

霾会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

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PM2.5在20迅速蹿红。 ..

(1)“主要”一词能否删去?结合句子内容说明理由。(2分)

答:不能删去。“主要”一方面说明颗粒物在霾降低空气能见度的作用中位置突出,另一方面说明在霾降低空气能见度的过程中,除颗粒物的消光作用外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此为主,其他为次。“主要”一词使说明更准确。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理解答案。

(2)“蹿红”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2分)

答:指迅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成为焦点。

17.作者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示例1:我同意作者的看法,是不容乐观的。理由是:无论从文中还是现实来看,很多城市

篇2:部分语文试卷答案

(模拟中考,侧重考察七、八年级知识)

满分:120分 时间:90分钟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38分)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理解答案。

(一)诗文默写与理解(本题满分23分)

1.按诗文原句默写。(20分)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3)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6)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8)明月楼高休独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2.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理解答案。

A.《赠从弟》一诗通篇以松柏为喻,歌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诗人并没有讲他希望堂弟如何如何,但其劝勉之意却又不言而喻。

B.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中,诗人登上高山之塔,极目远望,不禁豪情满怀,壮志凌云,似觉天地万物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C.杨炯的《从军行》描写了将士们在边塞抵御外患的全过程。写战斗,激烈悲壮,有声有色;写感慨,情真意切,出自内心。

D.《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二)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15分)

3.在我市某中学的门口,执勤的交警李乐爱岗敬业,几年来所管辖的区域从来未发生交通事故,赢得了学校师生和家长的广泛赞誉,学生们亲切地称他“学校门口一颗会微笑的大树”。(4分)

(1)炎炎烈日下,你要为执勤的交警李乐送一瓶矿泉水,你会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学回家的路上,你发现某校校车超载,你把这一情况报告给执勤交警李乐,你会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画线的语句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加以改正。(3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冠以“微”的名号,从微

从雾都到霾都阅读理解答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冠以“微”的名号,从微博、微信、微小说,到最近炙手可热的微电影、微旅行、官方微博发布群。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登上互联网舞台。微事物满足了人们以最短时间获取最多信息,但它也表现出让人心绪烦躁、难以深入思考的弊端。 改后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理解,回答问题。(8分) 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

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

…………

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的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从此我便不再和陈莲河先生周旋,只在街上有时看见他坐在三名轿夫的快轿里飞一般抬过;听说他现在还康健,一面行医,一面还做中医什么学报,正在和只长于外科的西医奋斗哩。

这段文字出自《父亲的病》,选文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在街上有时看见他坐在三名轿夫的快轿里飞一般抬过。”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坐在三名轿夫的快轿里” 的短语结构类型是___________。“三名轿夫” 的短语结构类型是________,其中“三名”的词性是_______,在短语中作______成分。“从此我便不再和陈莲河先生周旋”的句子主干是___________________。“一面行医,一面还做中医什么学报”一句中“一面……一面……”所连接的分句之间是_________关系。

二、阅读(本题满分3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5分)

苏轼传(节选)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①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板。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

【注】①范滂(pāng):东汉官员。因反对宦官专权,与李膺、杜密等一起为奸佞所杀。被捕前,与母亲诀别,范母对范滂说:“儿今日能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亦何恨??顾:难道。?锸(chā):铁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辄能语其要 语:说出 .

B.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邪:通“耶” .

C.轼诣武卫营 诣:到……去 .

D.尾属于城 属:归属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

B.太守犹不避涂潦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 ..

C.率其徒持畚锸以出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

D.卒全其城 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

8.下列各句中,与“吾谁与守”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B.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爱莲说》)

C.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D.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9.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苏轼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母亲的深明大义对苏轼的人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B.苏轼因直言劝阻皇帝压价购买浙灯,批评宫廷奢靡,触怒皇帝而被罢官。

C.洪水到来时,苏轼禁止富民出城躲避水患,以安定民心,共同守城。

D.洪水汇于城下的危急时刻,苏轼亲率士兵冒雨增筑城墙,保全了徐州城。

10.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1)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2)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7分)

12.从文中看,“雾”和“霾”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少于两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③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的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那些特点?请结合句子作简要分析。(3分) 霾会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PM2.5在年迅速蹿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本题满分50分)

16.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篇3:部分语文试卷答案

一、政治学科时政材料的命题特征

1. 科学发展观是政治试卷命题的生命和灵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综观全卷, 第26题以“民工荒, 招工难”为背景考查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第27题以“农民卖菜价格低, 菜贱农伤”为背景考查国家的宏观调控, 第28题以“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为背景考查认识论的相关知识, 第33题以“城乡医保”为背景考查国家职能, 第35题以“金砖国家会议的召开”为背景考查国际关系问题, 第38题以西藏的和平解放与改革发展为背景考查我国的民族政策、国家财政的作用和实践的相关知识, 第39题以延安的过去和现在考查延安的发展和历史地位与作用。这些问题的设置无一不体现出时代气息, 同时也体现出高考试题的命制不可能脱离科学发展这条生命线。

2. 巧用时政热点材料考查学生双基。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随便翻阅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我们都会发现, 很多考点经久不衰、常考不变, 只不过换了材料而已, 正所谓“动中有静”。教师要把充满时代气息的时政材料引入试题, 为设问提供具体情境, 使政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考查学生的能力。以第38题为例, 题目以西藏废除农奴制实现和平解放和西藏的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为背景,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而具体的设问情境, 如第 (1) 问, 直接考查我国民族政策的依据和作用, 属于中等难度题, 只要分析出西藏的巨大变化就可以归纳出这一政策的作用;再如第 (2) 问, 考查财政的作用, 难度较低, 只要把握了这一基础知识即可答出;第 (3) 问设置问题的角度较小, 对这种问题不太好把握, 有一定难度, 但只要能分析出西藏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改革, 改革就是一种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就不难得出改革这种实践对西藏发展的巨大作用。

我们再来梳理一下政治部分的考点:宏观调控、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认识论、社会历史观、按规律办事、公民的权利、国家职能、党的建设、国际关系、民族政策、财政作用、实践观、三大产业、矛盾分析法等。不难发现:注重双基, 突出主干, 考查分析综合能力, 这是历年高考不变的规律。

3. 理论联系实际, 突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历年高考试题的共同特征, 2011年的全国高考文综卷Ⅱ也不例外, 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 都特别注重对“三力”的考查, 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

先说说“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以第25题为例, 题目以一统计图为背景材料, 考查学生对外经济方面的知识能力, 要求学生通过读图获取到进出口商品的变化规律, 提炼出有效信息并对其分析整合, 形成综合信息后对照备选答案方可正确选出。在选择题中出现这种图表, 这在近几年的考题中没有出现, 考生很有可能只读文字而忘记看图表, 或者对图表只是“走马观花”一趟而无法提炼出有效信息的内容与价值, 从而选不出正确答案。

再谈谈“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此项能力的思维过程一般是这样的:运用已学知识—联系试题内容—分析说明问题, 该类题目的问法也基本如此, 如第39题第 (5) 问:“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 结合材料谈谈延安的发展措施及依据。”回答该题首先要锁定角度 (经济常识) , 然后分析材料 (三个方面: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 , 最后梳理出答案要点。另外, 这道题目容易忘记的是每条措施的依据, 这必须从材料中去寻找, 即延安在发展三大产业方面的优势 (可摘抄部分文字) 。

最后来看“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 这是指通过理性思维后, 用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的专业术语正确作答, 精心组织表述答案, 切忌信口开河。如第38题第 (3) 问考查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的重要性, 首先要将角度锁定为《哲学常识》的实践观, 然后才是对这个知识的描述和其重要性的阐述, 最后要准确对应于西藏的发展, 否则就会张冠李戴, 洋相百出。

二、对2012年高考备考的几点看法

1. 强抓关键。

深入研究《新课标》、《考试说明》及考纲考点, 切实加强对近五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把握重、难点和高频考点, 重点复习, 强化训练。

2. 夯实双基。

“万变不离其宗”, “书本是高考的本钱”, 历年来高考备考复习的基调都是“夯实基础, 回归课本”, 2012年高考备考复习也不例外。夯实基础务必做到“准确”、“扎实”, 切忌“大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 联系实际。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 以人类共同关注和面对的问题为背景, 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这是高考文科综合特别是政治试题的显著特征, 而高考题目又遵循“稳中求变, 动中有静”的规律, 这就要求师生在抓好双基的同时要把握时政、强抓热点, 其中科学发展观依旧是我们备考的灵魂, 需要重点加强。

4. 科学备考。

创设情境, 激发课堂活力, 在新授课时教师都会重视, 但在高考备考复习课中教师往往会认为耽误时间, 一讲到底, 使课堂气氛沉闷而枯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要创设情境, 激发课堂活力。至少每周得科学安排一至二节情境教学课, 用于讲解一些高频考点。

篇4:部分语文试卷答案

一、命题的背景

哈尔滨市2015年初中升学考试说明(语文)中,在“考试内容”“基础与运用”第17条明确指出学生应“能准确地背诵、默写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在此原则的基础上设置第7题“按课文原文填空”。本题一直是中考必考题型,从哈尔滨市近10年中考来看,虽然由2005年的9分减至2015年的7分,但仍然是考查的重点:

◎(2005年哈尔滨市)按课文原文填空。(9分)

(1)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样《过零丁洋》)

(2)                ,君子好逑。(《诗经》)

(3)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6)《望岳》中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7)《曹刿论战》中鲁庄公想靠祭祀神灵来取得战争胜利,曹刿对此事的评价是                。

◎(2015年哈尔滨市)按课文原文填空。(7分)

(1)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3)有约不来过夜半,         。 (赵师秀《约客》)

(4)    ,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样《过零丁洋》)

(5)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6)《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

虽然此类型题在中考语文考查中的分值上减少了,但并没有降低对学生古典诗文、传统文化背诵记忆的考查要求,近年来中考篇目均为名家名篇、经典诗文,且不断增加:2005年22篇、2007年30篇、2011年35篇、2015年40篇。如2015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基本篇目:

古诗文背诵:(40首)

1.《论语十则》; 2.《陋室铭》; 3.《爱莲说》;4.《桃花源记》;5.《醉翁亭记》; 6.《岳阳楼记》; 7.《三峡》;8.《小石潭记》;9.《送东阳马生序》; 10.《孟子二章》(《得道多助》《生于忧患》);11.《木兰诗》;12.《观沧海》;13.《次北固山下》;14.《钱塘湖春行》;15.《天净沙·秋思》;16.《渡荆门送别》;17.《春望》;18.《使至塞上》;19.《赤壁》;20.《过零丁洋》; 2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3.《山坡羊·潼关怀古》;24.《饮酒(其五)》;2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6.《关雎》;27.《己亥杂诗》;28.《江城子·密州出猎》;2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1.《夜雨寄北》;32.《江南逢李龟年》;33.《黄鹤楼》;3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35.《约客》;36.《秋词》;37.《卜算子·咏梅》;38.《月夜》;39.《商山早行》;40.《长歌行》。

2015年中考古诗词默写部分考查了学生对古诗文的掌握情况,但每道小题的考查角度,对学生能力层级的要求是不一样的。(1)至(5)小题要求学生记熟、记牢,体现了对学生古诗文积累的基本要求。第(6)小题除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之外,还要求学生理解诗句的内容。此外对书写工整、规范,避免写错别字同样有相应的要求与标准。

二、出现的问题和建议

◎记忆不够准确,书写出现别字

在阅卷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学生对古诗文记忆不够准确,出现了许多错误,如:断桥(正确为“肠”)人在天崖(正确为“涯”);野花(正确为“芳”)发而幽香;闲敲旗(正确为“棋”)子落灯花;皇(正确为“惶”,下同)恐滩头说皇恐;烟波江上始(正确为“使”)人愁,等等。

造成以上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相关古诗词记忆不够准确,但究其实质还是学生对汉字的实义和诗句的内容理解得不到位,比如“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第五、六句,紧承前意,进一步渲染。此处我们就必须了解诗文的背景:宋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恐不安的事情。而军队溃败后,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吗?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如果学生能够对本诗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就不会出现上述的错误。endprint

建议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将诗词分析透彻,让学生对诗词的学习由纯粹的机械记忆转为理解记忆,如果不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那么考生在答题时一定会出现因自身理解偏差而造成书写差错等错误。另外,教师不妨在教学中渗透一些汉字的基本造字法和组成要素,如与“贝”组成的汉字大都与钱物相关,与“页”组成的汉字大都与头有关,与“月”组成的汉字大都与人的身体有关,等等,这样会让学生在理解书写时事半功倍。

◎写字不够规范,书写出现错字

一些学生对诗句的具体内容记忆准确,书写的文字也不是别字,但由于自己的书写习惯,却写出很多不规范的字,出现错字情况,如“断肠人在天涯”的“涯”,三点水旁写成言字旁;“野芳发而幽香”中的“幽”,里面没有点;“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敲”,右半部分写成“支”;“谈笑有鸿儒”的“鸿”,写成两点水旁,“儒”写成“懦”等。

本来能够完全答对的题目,却因书写不够规范而失分,实在可惜。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细致指导,让学生工工整整写好汉字。

◎理解不够深入,理解性默写中出现错句

本次理解性默写考查的是《陋室铭》中的两句,一些学生不能准确地判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一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清峻的品格。4~7句写陋室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完全是作者对道德品质高尚之士生活的总结。其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环境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交往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正反两方面写情趣之雅。如果平时学生对课文有如此理解,那么在作答本题时就不会出错。

三、关于考查本题的思考

对于古诗文篇目的增加和命题者考查的原则我都十分赞同,每个中国人都应将这种经典诗文作为自身文化修养的一种底蕴,并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但在考查形式上笔者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

◎增加理解性赏析,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文。诗词赏析类题型早在哈尔滨市2005年中考中就出现过,但很遗憾后来此题型被取消了,笔者认为很有必要保留。2005年中考原题如下:

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 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改记忆性默写为运用性默写,学习不仅是记忆,更重要的是运用,设置情境,让学生学会运用古诗词,这种能力的考查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才更有价值和意义。如:

篇5:GCT语文部分模拟试卷及答案

16.在下列各句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脱离生活闭门造车的宋徽宗画的“曲颈飞鸿”“扬尾斗牛”受到猎人和牧童的__ ____,留下了千古笑谈。

②西方文化与东方传统在上海碰撞,新旧事物相互____ __,催生出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

③在韩国,凡是媚日的人,都是令人___ ___的人,只有在中国,哈日反而成为一种时髦。

④陈水扁等台独分子的歇斯底里,让人想起 不清的癫狂病人,他们必将被台湾人民唾弃。

A.指摘 交织 不耻 神志 B.指摘 交融 不齿 神志 C.指责 交织 不齿 神智 D.指责 交融 不耻 神智 17.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组是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著名哲学家、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____ _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 爱因斯坦文集 第一卷______第395页______一个没有很好掌握语言这一思维工具的人,其智力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A. :“。”(《 》,)B.。《 》(,)C. :“。” 《 》(,)D.。(《 》。)18.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___ __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___ __,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__ __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书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__ _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A.因为 所以 如果 自然 B.如果 那么 因为 当然 C.如果 那么 因为 自然 D.因为 所以 如果 当然 19.在下面文字横线处,填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话。

不过仍旧回到“风景”罢:在这里,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是不值得怀念的啊!B.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难道是不值得怀念吗?

C.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 D.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根本就不值得怀念!20.东汉时期,许慎编纂的最有影响的一部中国古代辞书是。

A.《文心雕龙》 B.《说文解字》 C.《尔雅》 D.《典论·论文》 21.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人类世界所创造出来的奇异图案浮露在鼎身上,各种图腾以一定的秩序排列着,构成一个无言的小宇宙。

②饕餮的脸孔、凤凰的姿势、龙虎的纹身、鱼兽的混种、牛芋的肢体„„幻觉的、写实的、神话的或者生活的。

③沸腾的铜、锡、铅合金按一定的比例构成了青铜器的配方,一旦倒入“陶范”中,就会形成设计者心中的器物。

④沸腾后的冷却使溶液成为一个厚重的鼎,在合金形式的锁扣下,鼎身周围凝塑出各式各样的图像。

⑤铜的性格,因为锡与铅的加入而默默改造了,熔点降低而冷却后的硬度增加。

A.④②①③⑤ B.③④②⑤① C.①④②③⑤ D.③⑤④②① 22.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成语。

①我们今后一定要戒骄戒躁,取得更优良的成绩。②他在敌人的监狱中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③这部小说的构思,既精巧又严密,真是。A.再接再厉

皮开肉绽

无懈可击 B.意气风发

遍体鳞伤

不可思议 C.变本加厉

千疮百孔

无微不至 D.急起直追

体无完肤

无可非议

23.老舍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北京味。建国前,他以小说创作为主;建国后,以戏剧创作为主。下列剧作不是老舍创作的是__________。

A.《龙须沟》 B.《方珍珠》 C.《蔡文姬》 D.《茶馆》 24.下面________句中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完全相同。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B.池中荷叶鱼儿伞,梁上蛛丝燕之帘。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D.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25.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时,中国正进行。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26.某甲15岁,智力超常,是工科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很强,经常课余打工,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的主要来源,则某甲是。

A.完全行为能力人 B.可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 C.限制行为能力人 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月有阴晴圆缺”的现象是由 引起的。

A.月亮绕地球运动 B.地球绕太阳运动 C.月亮自转 D.月亮公转 28.“良医治未病”,治病应该治于病症未发之前。因此,反腐败的工作重心,必须向源头治理转移。下列成语,与“治未病”包含同一哲学道理的是“ ”。

A.对症下药 B.一叶知秋 C.防微杜渐 D.生死攸关 29.由于微机处理运算能力成倍增长而成本却大幅下跌,使个人计算机的市场迅速庞大起来。今天计算机工业发展成为一个年产值5000亿美元以上的庞大产业。这说明。

A.技术革命迫使劳动者不断提高素质

B.全球经济形成以技术水平为主的国际分工 C.技术革命对世界经济结构变化影响巨大 D.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市场竞争全球化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明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

A.食物链关系 B.生态金字塔关系 C.能量守恒关系 D.物质循环关系

答案:

篇6:党校考试试卷及部分答案

1律、群众工作纪律。

2、创先争优活动是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后在全党开展的又一重大主题实践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是指: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

345、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6、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二、选择题(20*2=40)

1—5 ABCCC 6—10 ABCBA 11—15 BAABB 16—20 BBBAC

三、简答题(3*5=15)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的旗帜和主心骨。

2、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优秀党员要做到“五带头”,什么是“五带头”?

答:“五带头”是指:(1)带头学习提高。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2)带头争创佳绩。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3)带头服务同学。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自觉维护群众正当权益。(4)带头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5)带头弘扬正气。发展社会主义新风尚,敢于同不良风气、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3、我国宪法中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涵义。

宗教信仰自由是指每个公民都有按照自己的意愿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有按宗教信仰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也有不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的保障。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坏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必须坚持自主、自办、自传的“三自”原则。

四、论述题(15*2=30)

1、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弘扬雷锋精神的方法和路径。

上一篇:书香伴我成长的作文400字下一篇:激励学生的经典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