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生活适应说课稿

2024-04-16

培智生活适应说课稿(共6篇)

篇1:培智生活适应说课稿

《中秋》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情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生活适应课程是培养智障儿童生活能力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国家却没有统一的教材。上海、深圳等地的培智学校出版了一些校本教材,我们作了遴选,最终确定使用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快乐生活》。

《中秋》是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培智学校教材《快乐生活》八年级上册《生活适应》第四单元传统节日主题第一课的内容。教材的第一个环节是观察认识。用图片的方式介绍了中秋节的几种传统习俗。第二个环节是温馨提示,提醒大家过节时注意安全,特别是食品卫生安全。教材最后留给师生拓展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予以补充。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智障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相关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科书设计意图及培智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的时间,懂得相关传统习俗,并能注意安全。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风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方法

本课中,我主要采用讲解法、学生讨论、合作交流等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体验、感悟、建构,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懂得相关传统风俗,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风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说学情和学法

智障学生智力低下,身心发育远远滞后于正常儿童。在我校就读的学生多为中、重度智障儿童,他们大多思维缓慢、语言滞后、行动迟钝、生活不能自理。我班十名智障学生大多属于此类,只有一名学生是脑瘫儿童,除了走路不稳外,智力和语言方面发展相对班里其他孩子要好一些。

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常识性的知识比较多,我将本课分五步来进行教学。第一步:导入新课,观察认识一些传统习俗。

视频播放观看课文第一环节的相关图片。请同学们谈一谈,你从中看到了什么?老师小结并导入新课《中秋》。

第二步:新授部分。讲解中秋节的时间、来历、传统习俗,以及过节时注意安全等。

1、首先老师提出问题——中秋节是哪一天?关于中秋节同学们知道什么故事?在中秋节这天,人们一般会进行什么活动?学生讨论发言。老师评价学生发言并小结中秋节的时间和来历以及相关传统风俗。

2、结合传统习俗提醒同学们注意一些相关事项,特别是食品卫生方面的一些问题。第三步:请学生谈谈自己家里在中秋节这天曾经进行过什么活动,并说说自己的感受。第四步: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中秋节的时间、来历和传统风俗,请学生说说注意事项。第五步:家庭作业

与爸爸妈妈一起查找资料了解家乡中秋节的习俗。

六、说板书

品尝月饼

中秋节

(农历的八月十五)

赏月

我的说课完毕,请评委老师指正。

篇2:培智生活适应说课稿

《学做家务》是一篇看图学词学句的课文,本课有7个生字,4个随图出现的词语、一段文字和几幅画有餐具、灶具及妈妈教孩子做家务的插图。教材中心是从小就要学做家务,从弱智孩子的实际出发,使他们掌握这些常用的词语,认识这些常用的餐具和炊具并学习使用。课文共有三句话,贯穿了“从小学做家务”的思想,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实用性很强。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对三年级智障学生的要求,以及班上学生的.情况,我确定了第三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7个生字以及新词,进行“把”字句的练习。认真看图,懂得和掌握常见餐具、炊具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懂得从小就要学做家务的道理,并能付诸实践。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会四个随图出现的词语,懂得和掌握常见餐具、炊具的名称。

2、学习“把”字句。

四、说教法

因为弱智孩子思维受限制,想象力不够丰富,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首先采用看图法,说话法,直观教学法,图文对照,从图着手,学习生字以及词语。

五、 说学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大纲要求,这节课我引导学生用观察法、实践法、讨论法来学习句子。

六、 说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请同学们一一列举一些最为常见的餐具和炊具,请学生讨论发言。你会使用这些餐具和炊具么?下面我们来认识这些餐具和炊具,教师把实物碗、盘子、筷子、勺子、汤锅、炒锅拿出来,请学生说出名字和用途。根据现在的生活水平,灶具一般都是灶,所以煤炉就不再详细讲解了,认识即可。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顾及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对表达有误、发音不清楚的学生,要加以指导。多读这几个词语。为下面学句做好准备。

(二)图文结合,深入探究。

在认识了几个餐具的基础上,学习句子。

老师可以在此问一个问题:“每天家里吃完饭,谁洗碗,收拾呀?”对能够帮助父母的学生提出表扬,要其它的学生,多向他们学习。

学习句子:句子的学习,可以逐句进行,注意循序渐进。

“妈妈择完了蔡,我拿起笤帚扫地。”这一句讲了我扫地,时间是在妈妈择完了菜以后。

“吃完了饭,妈妈收拾桌子,我把锅勺碗筷洗干净。”这句话时说,在吃完饭以后,小主人跟着妈妈学做家务,把碗筷锅勺洗干净了。这是可以从图中细细观察,观察小主人在洗碗时的动作、表情、以及洗碗时衣袖的装扮,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师注意纠正不正确发音,矫正缺陷,弥补不足。这个句子里出现了这节课的重点句式:“把”字句。练习用把字句说话?我把书包放教室里了。我把家庭作业交到给老师了。放学了,我把教室的灯关了。这种句式要想学生讲清楚,多举一些生活实际的例子,加以巩固即可。

教师结合生活实际提问:这些家务活你会干么?你能干哪些家务活呢?

“我记住了老师的话,从小就要学做家务。”这是第三句话,强调“从小”“学做”就是从现在开始,不会得学呀!不信,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班上好多同学在家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干家务活,时间长了,就成了爸爸、妈妈的小能手了,什么都会。结合班上会做家务,经常做家务的学生,加以表扬,鼓励继续努力,希望别的学生多向他学习。通读全文,理解全文.

(三)发展思维 拓展练习

篇3: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初探

生活适应课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 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内容的课程。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 简单家务劳动和社会生存能力, 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所以, 根据生活适应课的这些教育目标, 要求我们生活适应课堂不仅是教师教, 学生听记, 它要求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 生活实际当中。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 教师的讲解为辅, 做到以动手学的多少代替讲的多少。比如在生活适应课《爱清洁讲卫生》一课中, 我就将这一课教学分为多个实践活动课。我利用学生有住校的条件, 就将他们带到宿舍中进行如何洗手、洗脸、洗脚、刷牙、剪指甲, 整理衣服、整理床铺等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 一位老师进行讲解、分析、示范。一助教老师帮辅, 围绕他们进行操作指导, 以满足班级中不同儿童个体需要。同时和家长进行沟通, 让家长们在生活中多叫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特别是在自身问题的解决上多让他们自己动手, 家长教导。同时我们班中的几位老师达成一致目标:天天上课前检查个人卫生, 穿衣情况。让爱清洁, 讲卫生在每天的生活中进行, 逐渐养成习惯, 真正做到适应生活, 在生活中讲卫生, 爱清洁。又如我班第三节课, 我们一般都设计为劳动课, 让他们动手打扫教室, 擦黑板、门窗、桌椅板凳等等, 并轮流进行值班负责, 增强他们的责任心, 让他们在生活劳动中学会怎么增强自己的能力, 在生活中不断成长为一个有责任心, 有自我调节能力、有自我提高意识的人, 从而真正地将生活适应课生活化, 将生活化方式真正成为生活适应课的有效教学。

二、重视个别化教学

培智学生由于自身的障碍, 使得他们有其共性和个性。怎样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 让他们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生活自理的人, 真正融入社会。这就要求在生活课上应以学生为中心, 以他们将来进入社会遇到的生活问题为出发点。于是我就结合实际, 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 知识水平差异, 为每一个学生制定不同的个别教育计划目标。下面是为一学生制定的个别教学计划例子。Y某同学生活适应课个别教学计划目标, 年龄:12岁, 智力程度:二级;个人卫生:会洗手、脚;班级:润智三班;学习洗头发;刷牙;知道经常剪指甲;能区分男女;认识自己的身体;劳动卫生:认识笤帚、抹布等劳动工具并使用;能在指导或帮助下按要求完成简单劳动任务;安全:不玩弄利器;不擅自趴在窗台和攀高取物;学习上下楼梯;知道关闭门窗;了解教室、康复训练室等场所的安全知识;社会适应:知道自己的姓名和年龄;知道同班同学的姓名、性别;了解校内环境和设施;认识任课老师;掌握常用礼貌用语;知道与人主动打招呼;知道承认错误、如何道歉。要实现这些目标, 教师在平时的生活适应课中就要有前瞻性, 注意从个别化教学中, 培养他们将来毕业后可能遇到的或经常需要的技能。同时任课老师要总览班级中生活适应个别化教学目标, 做到心中有数, 哪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 哪些学生需要更进一步生活技能训练。在实际生活适应课备课时, 都要思考这一节课能不能兼顾学生个别化训练。然后在不打破原有课程结构的基础上, 针对每个学生的训练重点, 精心设计内容和教学环节, 在生活实践中让个别化教学成为生活适应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三、重视将各科教学融合进生活适应课中

使培智学生具有适应生活、适应生存的能力, 是对培智学生教育训练的最终目的。而生活适应课是这一目标的起点实践课堂。所以不管是生活语文、生活数学, 还是康复训练的最终目的也都是让培智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通过生活适应起点课堂去实践操作。为此, 将各科教学融合进生活适应课中, 不仅是对各科知识的巩固, 更是对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所以, 我常听各科教学的内容, 了解教学内容的情况。在生活适应课的备课中都要思考, 这一节课能不能尽可能地将各个学科的有关知识和生活适应相联系, 在生活实际中真正将它们能理解和掌握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如教授生活适应课中《认识常用水果》一课时, 除了通过实物观察让学生认识常见水果外, 还要让学生能说一说, 读一读, 认一认水果的名称 (生活语文) , 知道水果的颜色, 通过品尝让学生知道水果的味道 (康复训练) , 还可以结合生活适应课目标里“会清洗水果, 切水果”让学生动手洗水果, 数一数你洗了几个水果 (生活数学) , 最后进行将水果削皮, 把水果切成块, 分给同学品尝 (待客礼仪) 。通过这样一堂课, 培智学生不但认识了常见水果, 进行了感知觉康复训练, 还锻炼生活适应能力, 学生了招待客人, 又学习了一些生字词语。也将各科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得到了巩固运用, 又为课堂教学增添了生动气息。

四、树立学生的信心

培智学生虽因大脑不同程度的损伤和障碍造成他们有不同程度的身心缺陷, 表现为内向、怕生、胆小、自卑等情绪反复, 怪异的行为。要使他们将来能够融入社会, 走向生活, 平时就要加强对他们树立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信心的培养。不能因他们缺陷而冷落和歧视他们, 伤害他们自尊心, 更不能漠视他们的自尊、软弱就不鼓励他们面对现在及将来生活困难和挫折的自强、自立的坚强信心。而应在生活中精心地辅育和照料他们, 帮他们树立信心, 塑造坚强的品格, 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

五、以表扬赏识教育为主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 培智学生也不例外, 用赏识教育他们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生活适应课上, 当讲授《我的书包》这一课时, 我让他们进行整理书包的比赛, 许多同学做得都不错, 但X某总是整理不好, 看到其他同学都整理好了, 他干脆不整理了, 坐在那里看别人。看到这样的情况, 于是我就号召同学们:“X某今天做得真的很棒, 已能将自己的书包整理的差不多了, 如果再仔细做一遍, 那一定更好, 我们一起来鼓励他一下吧!棒棒棒!X某真的棒!”, 在同学的掌声中, X某又开始将自己的书包整理了一番, 比先前好多了, 他自己也开心地为自己鼓掌:“棒棒棒!我真棒!”看到他那开心的样子, 我也开心地为他高兴。在以为生活中他在整理自己书包的时候, 我常注意指导他, 现在他完全可以独自把书包整理得很好。

六、采用小步子方法

小步子方法是指根据培智学生的接受能力, 将教育训练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单元教育训练方法。由于他们感知速度慢, 感知范围狭窄, 决定了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感知到的信息比普通儿童少, 又由于培智学生的注意力分散, 这又决定了其一次接受教育训练的时间不能太长, 他们的记忆力差, 这决定了其一次接受训练的内容不能太多。因些, 在对培智学生进行生活技能训练中, 采用小步子的教学可以降低技能的难度, 一步达不到, 可以分为两步, 三步, 这样可以增加他们获得成功的信心, 增强他的自信心, 让他们在生活中真正地做到自立。如生活适应课中训练一重度培智学生可以自己独立的用勺子吃饭的能力, 就没有必要一下子让他 (她) 学会吃饭, 可以采用小步子教学法。将训练任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将手伸向勺子。2.手摸到勺子。3.手抓起勺子。4.拿起勺子。5.勺子伸向盘子。6.将勺子碰到盘子。7.用勺子舀起一些食物。8.将盛满食物的勺子从盘中拿出。9.将勺子举起。10.将勺子中的食物送往口中。只要能进行一步就要表扬鼓励, 同时积极鼓励他 (她) 进行下一步技能训练。这样由易到难, 一步步进行, 直到最后掌握会拿勺子吃饭这一项技能为止。

通过实践教学我们知道, 生活适应课的教学不能仅仅依靠课本, 依靠课堂教学, 而是要着力开展生活适应课的有效教学, 让培智学生真正的掌握劳动技能, 提高素质, 才能体现出生活适应课在整个培智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摘要:培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九年义务教育后, 使他们成为能适应社会, 残而不废的人。因此, 生活适应课在培智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培智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他们的个别差异性, 光凭教材还远远不够, 必须从生活中着力开展生活适应课的有效教学, 制定不同的个别教学计划, 在生活化教学中渗透各科知识, 融合各领域的康复教育训练, 树立他们生活的信心, 提高生活适应课的学习效果, 把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落到实处。

关键词:生活适应,生活,个别化,融合,信心

参考文献

[1]朴永馨.特殊教育概论[M].华夏出版社, 1994, (4) .

[2]邬平川.特殊教育工作指南[M].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0, (3) .

[3]肖非, 等.智力落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M].华夏出版社, 1992, (9) .

篇4:浅谈培智学校的生活适应能力教育

一、切实做到在生活中学习锻炼,在生活中成长

生活适应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的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和社会生存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所以,根据生活适应课的这些教育目标,要求我们生活适应课堂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听记,它要求学生真正地参与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生活实际当中。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教师的讲解为辅,做到以动手学的多少代替讲的多少。

二、重视个别化教学

培智学生由于自身的障碍,使得他们有其共性和个性。怎样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让他们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生活自理能力的人,真正融入社会。就要求在生活课上应以学生为中心,以他们将来进入社会遇到的生活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于是我就结合实际,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差异,为每一个学生制定不同的个别教育计划目标。

为学生制定了个别教学计划,要实现这些目标,教师在平时的生活适应课中就要有前瞻性,注意从个别化教学中,培养他们将来毕业后可能遇到的或经常需要的技能。同时任课老师要总览班级中生活适应个别化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哪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哪些学生需要更进一步的生活技能的训练都要熟记于心。在实际生活适应课备课时,要思考这一节课能不能兼顾学生个别化训练。然后在不打破原有课程结构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学生的训练重点,精心设计内容和教学环节,在生活实践中让个别化教学成为生活适应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三、重视将各科教学融合进生活适应课中

使培智学生具有适应生活、适应生存的能力,是对培智学生教育训练的最终目的。而生活适应课是这一目标的起点实践课堂。所以不管是生活语文、生活数学,还是康复训练的最终目的也都是让培智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通过生活适应起点课堂去实践操作。将各科教学融合进生活适应课中,不仅是对各科知识的巩固,更是对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所以,我常听各科教学的内容,了解教学的情况。在生活适应课的备课中还要思考这一节课能不能尽可能地将各个学科的有关知识和生活适应相联系,在生活实际中真正将它们能理解和掌握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四、树立学生的信心

培智学生虽因大脑不同程度的损伤和障碍造成他们有不同程度的身心缺陷,表现为内向、怕生、胆小、自卑等情绪反复、怪异的行为。要使他们将来能够融入社会,走向生活,平时就要加强对他们树立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信心的培养。不能因他们的缺陷而冷落和歧视他们,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更不能漠视他们的自尊、软弱,要鼓励他们面对现在及将来生活困难和挫折的自强、自立的坚强信心。在生活中要精心地辅育和照料他们,帮他们树立信心,塑造坚强的品格,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

1.以表扬赏识教育为主。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培智学生也不例外,用赏识教育他们是最有效的方法,在生活適应课上,当教授《我的书包》这一课时,我让他们进行整理书包的比赛,许多同学做的都不错,但XX总是整理不好,看到其他同学都整理好了,他干脆不整理了,坐在那里看别人。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就号召同学们:“XX今天做得真的很棒,已能将自己的书包整理得差不多了,如果再仔细做一遍,那一定更好,我们一起来鼓励他一下吧!棒棒棒!XX真的棒!”在同学的掌声中,XX又开始将自己的书包整理了一番,比先前好多了,他自己也开心地为自己鼓掌,“棒棒棒!我真棒!”看到他那开心,自信满满的样子,我也真心地为他高兴。在以后他在整理自己书包的时候,我常注意指导他,现在他完全可以独自把书包整理得很好了!

2.采用小步子方法。小步子方法是指根据培智学生的接受能力,将教育训练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单元教育训练方法。由于他们感知速度慢,感知范围狭窄,决定了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感知到的信息比普通儿童少,又由于培智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这又决定了其一次接受教育训练的时间不能太长,他们的记忆力差,这决定了其一次接受训练的内容不能太多。因些,在对培智学生进行生活技能的训练中,采用小步子的教学可以降低技能的难度,一步达不到,可以分为两步、三步,这样可以增加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生活中真正地做到自立。

只要能进行一步就要表扬鼓励,同时积极鼓励他(她)进行下一步技能训练。这样由易到难,一步步进行,直到最后掌握会拿勺子吃饭这一项技能为止。

篇5:培智说课稿

公告: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全日制培智教材第五册第18课《猫医生过河》

一、说教材

《猫医生过河》是一篇讲读课文包括一个小故事,两幅插图,课文有8个生字,9个二类字。故事说的是猫医生在去为小动物们看病的路上,遇到了困难。后来猫医生在大家的帮助下克服了困难。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对三年级智障学生的要求,以及班上学生的情况,我确定了第三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8个生字及新词,掌握9类字词,学会用“许多”、“帮助„造句。培养学生听得懂简单故事的能力,能记住故事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读懂、读熟课文,教育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求别人的帮助;当别人有困难时,也要主动热情的帮助别人,同时要善于选择解决困难的最好办法。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学习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2、学会用“许多”、“帮助”造句。

四、说教法

因为弱智孩子思维受限制,想象力不够丰富,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分析法、观察法、讨论法,自我感悟法、结合身边的实例深切感悟,理解故事含义。

五、说学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大纲要求,这节课我引导学生用朗读法、发现法、感悟法来学习课文,通过学法指导弱智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和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激趣导入。

“天气一会热,一会冷,树林里许多小动物都病了猫医生急着去给他们看病。在此,我们正好结合实际情况,现在是春季流行病多发期,特别是最为猖狂的流行病——手足口病。这些病也是和气候有很大关系。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对这些病的认识,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有发言机会。同时再次还要穿插一个说话训练,理解“许多”的含义,用许多说一句话。我们学校花坛里的许多花都开了。校园里许多小朋友在跳绳。接下来谈谈自己生病时,难受得样子?体会猫医生为什么要急着去给生病的小动物看病和同学们自己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因为猫医生在去给小动物看病的路上过不了河,才引发了整个的故事。读出猫医生着急的语气。教师在学生刚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语言缺陷明显的学生,要针对性进行矫正,使他们尽量逐步做到发音较准确,口齿较清晰,语句较完整,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你是猫医生,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办呢?学生在这里可以进行一个小小的讨论会,老师可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回答,以此关注每一个学生。猫医生是怎么做的呢?用书中的句子来解答。大声读出猫医生焦急的语气。教育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求别人的帮助;

(二)深入理解,合作探究。

要让学生明白:三种动物为什么会来到猫医生的身边?猫医生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大家都很乐意帮助猫医生过河的。老师和学生一起从图中观察这三种动物,从三个不同的地方赶来了,为什么呢?这也是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寻求答案,想想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比较喜欢在哪生活等,这样结合实际更生活化的体现教学。三种小动物同时还在安慰猫医生。猫医生很有礼貌的对待别人人的帮助,读时突出“谢谢.请”等礼貌用语。那么猫医生为什么会选择水牛爷爷帮忙过河呢?这是一个常识问题:老师和学生可以结合图片,观察这三种动物的体态大小?生活环境等,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水牛身体高大,又善于游水,所以它是最能胜任帮助猫医生过河的。读出猫医生很有礼貌的请求水牛爷爷帮助过河的语调。想象一下:大象和鸭子如果帮助猫医生过河,会发生什么事呢?教育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求别人的帮助;也要善于选择解决困难的最好办法。用“帮助”练习说一句话,教师举例: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经常帮助别人的孩子。

在教学第三段文字时,要知道,猫医生得到别人的帮助后,解决了过河的困难。“安全”两个字,写出了水牛爷爷把猫医生顺利的送过了河。猫医生过了河,就能给小动物治病了。要让学生明白互相帮助,事情就会有好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用范读感染学生,并指导学生仿读。读出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教师要注意“两个关注、两个细节”:关注个体差异、关注全体学生,教学中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对学生康复训练的指导。

(三)发展思维 拓展练习

依据弱智儿童的智力水平和我班上13个孩子的状况,我一边灵活运用教材,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入角色,亲身体验,更生活化的理解这个道理。通过图片、朗读感悟,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深入理解课文内涵,知道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请求别人的帮助;当别人有困难时,自己也要主动热情的帮助别人,同时还要会善于选择解决困难的最好办法。

整体感知课文,通读全文,朗读对于弱智孩子来说,困难较大,教师要教给孩子们朗读的方法,可以作适当的引读、范读等,让学生巩固、积累词汇,了结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从而逐步提高朗读能力。......培智三年级数学教案 得数是4的加法

公告:

《得数是4的加法》

教学对象:三年级 课型:新授 学情分析: A类学生

3以内的加法掌握较好,想象丰富,能根据图示大概表达其意思,但是计算能力较弱,口算基本不能,因此,本节课主要培养其脱离图示,根据算式计算的能力,达到见到算式能较快的说出得数。B类学生 加法的意义略有理解,但是计算能力几乎没有,完全需要借助于图示,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完成计算,本节课重点培养其独立观察图片,理解其意,达到根据图片所示,列出算式,尽量能算出得数。教学目标: A组:

1、能够根据图示,说出所示意思,列出得数是4的算式,并能够进行计算。

2、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环节,让学生理解得数是4的加法的意义,感受算式的形成过程。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B组:

能够根据图示,列出得数是4的算式,并能够进行计算。

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环节,让学生理解得数是4的 加法的意义,感受算式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图示,列出得数是4的算式,并能够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得数是4的加法的意义,感受算式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回忆4的组成,以及4所表示的数量,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

一、导入(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字“4”。(板书:4)看到这个4,你想到了什么? 师:今天我们就要应用这些知识学习有关4的加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于课件的演示,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多几个”用加法来计算。通过将算式的含义,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多方面考虑问题的能力,同样一道题,能有多个解题方法。】

一、新授

1、得数是4的加法。

1)出示课件,草地上先来了几只小鸡?又来了几只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你是数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

问: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么想?用什么法计算?谁会列式? 板书:3+1=4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出示课件)师:不看图,你会算3+1=□吗?

【设计意图:初步培养B类学生理解并叙述图意的能力。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两个算式的不同之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方式。】 2)出示课件,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

学生叙述图意:草地上原来有1只小鹿,又走来了3只小鹿,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鹿? 问:谁会列式?(板书:1+3=4)

问:你为什么要用加法?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比较(出示课件)师:请你观察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师:在我们学过的算式当中,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每次列式后,都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列式的想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加法的意义,同时有助于学生语言的表达。】

2、摆一摆

学生摆学具:先摆2根小棒,再摆2根小棒,一共是几根小棒?列式计算,(摆在、写在题卡上)

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2+2=4 【设计意图:练习巩固部分,分别选择了适合AB两类学生的习题,将本节课的内容涵盖其中,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

1、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2、看算式直接说得数。

依次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得数是几(4)的加法,同学们回去后想一想,把你知道的得数是4的算式都写出来,下节课我们一起看一看,看谁写的最好。板书设计

得数是4的加法 1+3=4 3+1=4 2+2=4......三年级培智语文说课稿 升国旗

公告: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全日制培智教材第五册第一课《升国旗》

一、说教材

《升国旗》是一篇看图学词学句的课文,本课包括:一幅插图、三个词语和四句话。插图画的是早晨,一所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在操场上举行升国旗仪式。两名少先队员站在一根高高的旗杆下,把一面五星红旗慢慢升起。旗杆下的老师和同学们,眼睛注视着上升的国旗,并向国旗行礼,表现了师生们尊敬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景。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对三年级智障学生的要求,以及班上学生的情况,我确定了第三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6个生字以及新词,认识1个新部首:方字旁。认真看图,看懂图意,进一步认识五星红旗,了解学校的升旗仪式。学习用普通话正确的朗读句子,掌握重点句是:谁热爱什么?

2、过程与方法: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句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会三个词语和四句话。

2、学习句式:谁热爱什么?

四、说教法

因为弱智孩子思维受限制,想象力不够丰富,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首先采用看图法,说话法,图文对照,从图着手,学习生字以及词语。讨论法,自我感悟法,结合我们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体会升国旗的庄严和气氛。

五、说学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大纲要求,这节课我引导学生用朗读法、身体验法发来学习句子。

六、说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看图导入。

出示图片或课件,图上是小学生和老师们正在升国旗的情景。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观察画面上人物、人物活动、环境,从人物穿着打扮、神态能够看出他们的身份,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从四周建筑、天上的太阳等会推断出这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 在观察图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观察,为下一步学习学句打下基础。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顾及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对表达有误、发音不清楚的学生,要加以指导。

(二)图文结合,深入探究。

在看清图画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早上,学校的老师和小朋友在操场上升国旗。升旗的时候,师生们像五星红旗敬礼。接下来,学习词语:国旗、升旗、敬礼。

这三个词语学生在刚刚看图说话的过程中已经提到,在学校每周一也有升旗仪式,在此重点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的书写。

学习句子:句子的学习,可以逐句进行,注意循序渐进,“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让学生知道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之一。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我们国家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我们热爱五星红旗。“谁热爱什么”这是重点训练的句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练习说句子。例如:我们热爱学校。小朋友爱劳动等等。培养AB类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句子。C类生会重复别的学生说的句子即可。

第三句“什么地方每天干什么?”第四句“什么时候,谁干什么?”这两句是说学校的升旗仪式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热爱国旗的一种行动。结合我们每一次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你自己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通读全文四句话,整体感知,要知道小朋友要热爱祖国,热爱五星红旗。要让学生知道我们是中国人,要为此而感到自豪。

(三)发展思维 拓展练习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讨论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校的升旗仪式,说说所见所闻,要教育学生认真参加升旗仪式。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培智语文教案 国旗国旗真美丽

公告:

《国旗国旗真美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和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让孩子在音乐中,在歌唱里来感受、体验和表达对国旗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

2、认知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和标志,能说出我国的国名、国旗、国徽、国庆节等与歌曲内容相关的知识。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以音乐为主线,在歌唱及歌表演中体验和表达对国家的赞美和喜爱;在演唱中,亲切、自然,尤其“亲亲您”唱出想亲近国旗的真实情感,使学生初步感受表现音乐能力。难点:

由于歌曲中多为一字一音,最后第四乐句出现了八分节奏和圆滑线,在教学中应着重反复练习,加以突破。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用具:钢琴、国旗、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师生问好。

师:在上课前,请看大屏幕,说一说这是什么?(出示国旗)

生:国旗是长方形的;国旗左上方有五颗金黄色的五角星。(实物展示,加以详尽的讲解。国旗的旗面是红颜色的,国旗的左上角有五颗金灿灿的五角星,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那谁能告诉老师在哪儿能见到国旗呢?同学们想一想!生:(略)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在奥运会上,当中国的体育健儿获得比赛的冠军;每逢国家的重大节日;神舟七号飞船及宇航员的航天服上等地方都会见到鲜艳的五星红旗。

二、新歌教学

师:同学们,我们每周一都要参加升旗仪式,看到鲜艳美丽的五星红旗会升上旗杆,在蓝天迎风飘扬。这个时侯的国旗是最美丽的。今天,有位可爱的小姑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赞美国旗的一首好听歌曲,叫《国旗国旗真美丽》,让我们先来听一听她是怎样歌唱我们美丽的国旗的?我们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呢?(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仔细聆听和观看。播放两遍:一遍以看画面为主,一遍以感受歌曲为主。)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呢? 生:好像听起来比较舒服,速度还比较慢。师:我们同学们都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呢? 生:(略)

师:同学们结合画面和音乐已经初步的了解了歌曲的内容,我们一起读一读歌词中还有哪些内容。(老师在屏幕上打出歌曲歌词)。听----范读(打节奏读歌词 把节奏体现出来)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我愿变朵小红云,飞向蓝天亲亲您。(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师:那歌词中是怎样歌唱国旗的呢?

生:(国旗很美丽,金色的五角星,还有我愿变朵小红云。)

师:这首歌表达了小朋友对国旗的赞美和喜爱之情,现在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吧!

(1)老师范唱,连续两遍。

(2)最后一句歌词节奏有所变化,教师范唱,学生跟着老师模唱。(3)集体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整地演唱一遍。

(4)请同学到台前来表演唱(其余同学用拍手的方式拍出节奏)。(5)教师唱上句学生接下句,检查学生歌曲掌握情况。(6)学生之间分句演唱,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师:同学们演唱得特别认真也非常好听,下面我们一起为歌曲编上好看得动作,边歌唱边跳舞好吗? 生:(略)

师:歌曲当中的小女孩想变成一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国旗,同学们,我们也可以展开我们丰富的想象力,从老师手中选择动物或昆虫的头饰,想象着飞向蓝天,亲亲国旗,好吗? 生:(带头饰,表演)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曲,我们知道了国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尊严与荣誉的象征,是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的骄傲与自豪。所以我们要爱护国旗,每一位同学也要听党的话,做个好孩子。师:下课。......培智五年级生活数学教案 认识钟面

公告:

认识钟面

教学对象:五年级 课型:新授 学情分析: A类学生

课堂上能够比较积极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活动,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学过的20以内的数字掌握的比较好,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能够认识钟面,学会区分指针,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B类学生

课堂注意力容易分散,生活经验不足。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能够初步认识钟面,尝试认识整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钟面,学会区分指针。

2、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的方法区分钟面的指针的长短、粗细,从而分辨指针。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点:认识钟面 教学难点:指针的认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看一看老师这有很多漂亮的图片,看看上面的东西你们认不认识? 师:我们平时在哪里看到过表? 教法:

学生观察图片,先判断画面中的东西都是什么,然后回忆在什么地方见过,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二、新授

1、钟面的认识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个样的表,谁能说一说,表上都有什么? 教法:

教师准备实物钟表,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回 答出钟面上有什么。

师:钟面上有很多东西,我们一个一个的来看一看。教法:

教师将实物教具表拆开,将指针拿下来,让 学生观察表盘以及上面的数字,然后在介绍 三个指针。

师:这个圆圆的叫做表盘,每一个表上都已表盘。师:在这个上面有多少个数字,都是几?我们来数一数。教法: 学生要按要求数数字,先数有多少个,再汇报这些数字分别是几。师:就像同学们所说,表盘上一共有12个数字,是1---12。师:每个表盘上都有三个指针,我们看看这三个指针有什么区别? 教法:

教师提示学生用学过的比一比的方法,将三个指针放在一起比较,观察出三个指针的区别。

2、指针的认识

师:谁能说一说你比较之后有什么发现?三个指针的什么不相同? 教法:

教师利用几句提问,引导学生将问题回答完整。一共有几个指针?(3个)它们的长短相同吗?(不同)哪个最长,哪个最短?它们的粗细相同吗?(不同)哪个最粗,哪个最细? 师:一共有3个指针,长短不同。最短的叫时针,最长的叫秒针,中间的叫分针。师:一共有3个指针,粗细不同。最粗的是时针,最细的是秒针,中间的是分针。教法:

教师在整理上面这段话的时候,要将指针一一拿起比较,并让学生到前面来比较观察,使学生直观的感受3个指针的长短和粗细。

三、巩固与延伸

1、小小修理工

同学们看看自己的表上都缺点什么,用最快的速度把它修理好。

A类学生只有表盘,b类学生的有部分数字,和一个秒针。A类学生自己手写数字,b类学生在数字卡里找。

A类学生直接找,b类学生对照正确的找。

......培智五年级数学教案 加法——整十数加个位数

公告:

加法——整十数加个位数

教学对象:五年级 课型:新授 学情分析:

【设计意图:班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能够根据算式列出竖式,但是学生从用用过竖式计算得数的经验。所以根据学生对生活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将学生分为以下两类。】 A类学生:九名学生。能够根据算式列出竖式,并根据教师的讲解计算,在计算加法时,能够掌握运算规律,准确的计算出结果。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准确的认知,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花小面额的整数人民币。

B类学生:五名学生。能够根据准备的认识20以内的数字,根据教师的提示,在计算器上按出数字和运算符号,所以在计算时可以借助计算器进行计算,另外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正确的计算。学生能够认识1元、5元、10元钱,但是由于缺乏实践,不能准确的支付钱,本节课让学生尝试支付整10元的钱。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学生对生活数学学习,并结认知规律,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A:能够列出竖式正确的计算整十数加个位数。

B:能够用计算器在教师的提示下,正确的计算十数加个位数。或通过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形象的演示,让学生观察,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正确的列出竖式准确的计算出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获得成就感,体会学习生活数学的快乐。康复目标:

提高学生的听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从中总结出竖式计算整十数加个位数的计算计算规律。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计算整十数加个位数。教学难点:能够在生活中准确的应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创设买文具的情景,通过学生列式学会计算】

奇奇买了一个笔袋花了20元钱,又买了一个铅笔花了1元钱,奇奇一共花了多少钱?

二、新授

篇6:培智家说课稿

--蓓蕾一年级语言训练教学设计说明

一、学生现状概况分析

本班学生是一年级新生,共10人。其中一名学生患有唐氏综合症,三名脑瘫学生,两名自闭症学生,其余四名为单纯性弱智。根据他们学习语言的不同能力,我将他们分为A、B、C、D四个组别,在教学中我采用了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A组学生: 王佳杰(在本校幼儿园就读一年后升入本班)、金一帆(脑瘫,本学期刚进校)、骆敏敏(本学期刚进校,外地借读生,带有方言口音),三人对儿歌学习有较高的积极性,通过三个月的学习,能较流利地朗诵所教儿歌。

B组学生(自闭症):徐晓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比较多。集体朗读总是心不在焉,对老师的单独提问能很好地回应。具有认字能力,能较快地学会儿歌)、周迪(上课时总是一副懒散的样子,随时会莫明奇妙傻笑。气虚、声音轻、发音不准。老师需将指令重复几遍,才有反应)。

C组学生:谈志炎炎(唐氏综合症,未进过校门,多动,声音轻,口齿不清,能跟读)、严佳琳(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声音轻,能跟读)、姜又榕(在本校幼儿园就读一年后升入本班,思想很难集中,口齿不清)。

D组学生(脑瘫):唐骏翔(口齿含混、语言表达不清)、刘俊呈(未进过校门,没有学习意识,不听指令,不会说话)。

二、教学目标制定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依据二期课改的有关精神,以及弱智学生的特点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三个月的儿歌学习,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发展,积累了一定的朗读诗歌的经验;虽然诗歌背诵尚且流利,但背诵起来总是像小和尚念经,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内容,缺乏感情投入。因此,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在学生参与情景游戏的过程中,自然习得儿歌,感受和大家一起学习的乐趣

3、让学生知道学校是个大家庭,每个学生要关心爱护学校。

分类目标:A、1、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学习能够边念儿歌边表演。

2、根据诗歌的结构及语言情绪引导学生尝试诗歌仿编。

B、引导参与教学活动,能背诵儿歌。

C、在老师的指导下看懂画面,能跟着大家一起念儿歌,能够较配合地参与教学活动。

D、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是:理解诗歌内容,自然习得儿歌。“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学生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让学生“想说、敢说”等观点的提出,促使我创设了一个游戏环境,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理解诗歌内容。学生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容,感受到诗歌的美,才能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进行朗诵。

教学难点是:根据诗歌的结构及语言情绪引导学生尝试诗歌仿编。语言教育能激发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的感情色彩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学生有时往往不满足于对一首

诗歌的朗诵,他们有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创编的渴望。可是这种渴望要变成实践行动,弱智学生靠自己是难以实现的,必须有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这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所在。

三、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运用了游戏法、视听结合法和分段跟诵法三种教学方法。

1、游戏法。由于弱智儿童智龄较低,能够吸引他们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游戏法。学生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游戏时,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激起了想说、敢说的愿望。我设计了三个不同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配合游戏运用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和挂图。首先,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它那别致的想象时,设计了游戏“送好朋友回家”,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理解诗歌中描述的将小鸟、小羊等事物或与之相关的地方同“家”建立联系,理解家的意义。在复习巩固诗歌时运用了小游戏“模仿动作”,学生们带着头饰模仿“好朋友”的动作,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最后,在活动结束时运用了表演游戏“找家”。

2、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弱智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学生语言发展较缓慢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学生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了探索性强的的挂图和多媒体课件。这些都充分的刺激了学生的视觉感官,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究因性和启发性提问,比如:“可是,这几位朋友今天找不到它们的家了,这可怎么办呀?”、为什么“快乐的学校是我们的家”?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诗歌的美,在示范朗诵时,配上了优美的音乐,声情并茂的朗诵,充分刺激了学生的听觉感官。讲就是指学生的讲述。学生通过在游戏中自由讲、分组讲,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在反复的表达讲述中理解诗歌的内容,从而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诵。而且这样能满足每个学生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目视其景,耳闻其诗,讲其所感。将景物与语言结合,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家的美丽,家的可爱,感受语言的优美,让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3、分段跟诵法。在学生自由探索获取知识的同时利用多媒体进行了分段跟诵的方法,因为形象的的图片很容易在学生的头脑中引起对诗歌内容的表象,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获得知识,符合弱智学生的认知特点。由于这首诗歌描写了4个不同的场景,完整教学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分句又会破坏了诗歌的完整性。所以,选用分段跟诵法,每一段设计几种不同形式的提问,使学生熟悉理解记忆诗歌中的语句。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补充,配合使用色彩鲜艳的图片,适合学生操作的小图片和优美的音乐,充分发挥了这三种教学方法的作用。

四、期望值分析

由于刚进校的一年级弱智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都没能很好地养成,又由于他们自身智力的缺陷,课堂内容易出现师生的冷场。我希望能够通过生动的教学语言、不同的教学方法、多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掌握所教内容。

弱智儿童进行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为融入社会作准备。为此,通过运用朗朗上口、富有节奏、而且浅显易懂的诗歌内容进行教学,旨在培养弱智学生对学习语言产生兴趣,培养粗浅的理解能力、良好的朗读习惯,现在的读为以后的说作准备。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A组学生能达到

1、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学习能够边念儿歌边表演。

上一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简介下一篇:的唯美甜蜜句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