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异同

2024-05-14

古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异同(精选6篇)

篇1:古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异同

古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异同

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同属于西方的两种不同的思想意识形态,都是民族文明的长期积淀,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是相互贯通的,然而,又各有其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从文化的起源上:

古希腊文明起源于最早的希腊,希腊是城邦制,各城即是独立的奴隶制国家,没有统一的政体。因此,希腊文明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民族,包括雅典文明、特洛伊文明、斯巴达文明等等。同时,由于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紧邻地中海和爱琴海。因此,古希腊文明又称海洋文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造就了古希腊人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狂欢取乐、享受人生的个体本位意识,最早表现出了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理解和思考。其产生是遵循客观规律、随着社会发展自然而然产生的。

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运动产生的,强调耶稣的恩典教化人民,信仰“因信称义”,主要是为麻木人的本能意识,是统治人而采取的一种政治手段。和古希腊文明相比,具有一定的人为性、目的性、手段性以及政治性。

二、在对待人性上 :

古希腊人的自由奔放、独立不羁追求个体的本位意识,这在古希腊神话中得到最好的诠释。众神之主宙斯风流成性,天上、凡间,他的子女众多,要么是天上的神,要么就是人间的大英雄,他在对待人的情欲上,持有放纵的态度。其妻赫拉,具有世俗女人强烈的嫉妒心,很符合人的本性。

基督教文化宣扬禁欲主义,人所作的一切,都必须符合基督教义:原罪说。因为人生来就有罪,因而必须赎罪,而放纵情欲就违反了教义,因而必须虔诚悔过。

当然,二者在相互区别的同时,又有必然的联系,即相似之处,二者的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二者的互补性。

一、古希腊文化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在基督教思想体系创建和确立的历史时期,它受到过许多思想学说的影响,其中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斯多葛派哲学家的思想学说,对它的影响很大。

西方思想传统中数学与神学的结合,起源于毕达哥拉斯,尔后,成了基督教哲学的特征之一,并且标志着信仰与推理的密切结合。

与毕达哥拉斯不同的是苏格拉底的善德说。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和真正的幸福是一致的,如果一个人不节制、勇敢、聪明和正直,就不会幸福。”这种观点,对基督教有关自然美德与超自然美德的区别及其“谨慎、正义、勇敢、节制”四大美德的提出,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除此之外,柏拉图哲学还在理念观、回忆说、灵魂不灭论和世界等级模式方面影响到基督教的观念体系。比如理念,他认为理念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外的实体,这种神秘而永恒不变的理念是一些个别事物的“范型”,而个别事物则是不完善理念的“影子”和“摹本”。再比如理性,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就代表着理性,体现“智慧”,应作为统治者,因此,就有“哲学王”学说。他视“哲学王”由金子所造,等级最高,具有“静观冥想”的思想境界。

总之,柏拉图在他的哲学中所阐述的神的单一性与永恒性,以及神的至善观念和灵魂得救观念等思想,在以后都成为基督教神学理论上的最重要论据之一。所以,基督教早期思想家把柏拉图称为“说希腊话的摩西”或“犹太化的哲学家”。

篇2:古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异同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西欧古典文明,它们关系密切,人们也总是将二者相提并论。“光辉的希腊,伟大的罗马”,这是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特点的高度概括。如果说古代中国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源头,那么古希腊和古罗马两大文明却是 西方文明的摇篮,是西方人所津津乐道的光辉时代。古希腊文化又是罗马文 化的源头,罗马文化在其基础上不断地发展与创新,创造了许许多多独树一帜的文化,艺术构想和杰作。古希腊文化及其文化特征: 古希腊文化作为古典文化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爱琴海文明虽较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希伯来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迟,但其影响却更为巨大。换言之,上述文明以淘汰于历史长河之中,而古希腊文化精神却未被湮没,足可见其文化内涵的深刻性。希腊是城联邦,各城即是独立的奴隶制国家,没有统一的政体。所谓的希腊文明是个包罗万象的文明,主要是包括雅典文明、特洛伊文明、斯巴达文明等等。比较注重文学、哲学、数学、天文学等科学,总得来说都是比较先进。

古罗马文化及其文化特征: 罗马文明更为复杂,一般我们说的古罗马文明好象说的是罗马第一帝国以及此前的罗马共和国。罗马从政体上看是统一的,实行联邦民主制度。较早地开创和实践了民主的概念。政体上很像现在的美国。与希腊文明相比较,罗马是个强大的国家,但文明远落后与希腊。因此罗马的文明是从希腊继承来的。这点与我国古代元、清等朝代有相似之处。古罗马受斯巴达很大,崇尚意志,有一种潜在的唯心哲学的雏形。另外,罗马的疆土的广大,使得罗马文明具有更大的多样性,包括继承吸收了希腊文明、迦太基文明、绯尼基文明、日尔曼文明、埃及文明甚至早期基督教文明等等。典型的强式文化,影响力大、多样、开放。在哲学、文学、建筑等方面,为全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比他们的不同:

一、政治与民主

一谈到民主,我们就会想到当代西方的“人权”社会,但民主这个字眼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雅典。希腊的民主政治,一方面给予几百人或几千人以民主,另一方面又剥夺了数以万计的奴隶与自由民参与政事的权力。当时希腊民主的要义就是:多数人的统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生活自由。虽然此时的民主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只是对于公民的民主,但在几千年前,这种观点己远远超越了它的那个时代。相比我们这个时代的民主,我认为它们的内涵是一致的。虽然当代西方政界口口声声说的是“人人平等,维护人权”,可是这种民主真实存在吗?比如美国,它的政治还是掌握在少数有钱有权的大资本家手中,体现在表象上是一个由其资助的“民主”代言人——美国总统。处于中,下层的公民在很多时候仍是被政治家玩弄于“民主”的假象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民主和古希腊的民主是完全一致的。

古罗马早期的政治体制是仿照希腊的,后期从奥古斯都·凯撒起,“民主”便不存在了,转为君主专制,直到它的灭亡。罗马人最大的贡献是立法。在贵族和贫民之间的激烈的矛盾和斗争过程中,产生了第一部成文法律《十二铜表法》,虽然此法律依旧维护的是贵族和上层阶级的利益,在那个时期却又是文明的一大进步。之后陆续产生的《万民法》,《公民法》,《民权大法》更是奠定了西方法律体系的雏形。尤其是《民权大法》中规定的“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成为后世西方法律中永恒的主题。

二、经济发展模式

希腊是有本土半岛和一些散落在爱琴海和地中海的一些小岛组成的。它三面环海,只有北面与陆地相接,且多丘陵少平原,属于温和的海洋性气候。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条件使得它难以发展农业,为了生存,希腊人学会了和其他地区进行农场品的交换,并逐渐形成了地中海繁荣的贸易往来。罗马的环境与希腊类似,它地处今意大利半岛,是一个多丘陵、多沼泽的地区。因此农业也不十分发达。但罗马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向希腊一样通过自由贸易,物物交换。它使用的是一种血腥的方式——侵略和扩张。为了满足罗马帝国日渐庞大的粮食、财富的需求,罗马人选择了不断地侵略。依靠着强大的军队、武器,罗马从昔日台伯河边上一个卑微的小城一跃成为统治着200万平方英里的帝国的中心。希腊和罗马的经济发展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这些思想的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只要稍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后世西方各国基本上都经由了这两个阶段,比如欧洲新帝国对非洲,美洲的海外扩张,奴隶贸易,俨然是罗马形式的另一版本,而同时期广泛存在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却又是希腊式的重现。

三、宗教

早期罗马的文化几乎是对希腊的纯粹的继承与模仿,反映在神话与宗教上,譬如,在神话中罗马的神几乎是希腊神话的翻版。希腊的地母神德米德变成了罗马的谷神塞利斯;万神之王宙斯变成了朱庇特;天后赫拉变成了朱诺;爱与美的女神阿芙罗狄成了维纳斯,凡此种种,举不胜举。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外来的宗教在各地传播开来,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大约公元40年出现在罗马的基督教,从出现时起,基督教很快在整个罗马帝国兴起,而此时帝国的皇帝为了统治的需要,迫切需要一种精神舆论来束缚人民的思想,于是在最后一个皇帝狄奥西多时代,基督教被定为罗马的国教,从此开辟了欧洲基督教时代,直到今天西方的广大区域都以基督教为精神支柱团结在一起。

四、教育

在教育方面,罗马人发扬了希腊人的“学园”教育,创造了一系列非常健全的教育体制。包括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一体制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各国教育的主体。值得一提的是,罗马的高等教育——当时称为“学府”是近代大学的前身,它强调德育,指出“老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同时也要在生活处世方面做学生的楷模 ”。这种教书育人德才兼备的思想为后世所承继。

篇3:古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异同

众所周知, 中国学界有一种普遍的观点, 认为中国传统人性论是以“性善论”为核心, 产生的是“乐感文化”, 而基督教传统人性论是以“原罪”观念为核心, 造成的是“罪感文化”, 这二者是互不相容, 完全对立的。[1]对此说法, 笔者不置可否, 毕竟,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 自孟子提出“人性之善”后, 几千年来, 儒家学说尽管有其发展和演变, 但始终坚持着人性本善的倾向。基督教中《旧约》的开篇之作《创世记》记载着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泥土创造了亚当, 然而, 亚当和夏娃, 不顾上帝的叮嘱, 禁不住蛇的诱惑, 偷食了智慧果, 被逐出了伊甸园, 从此, 人类就有了原罪, 罪恶也随之而成为了人的本性。不过, 说“二者是互不相容, 完全对立”, 倒不敢苟同。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 即人的本性由天所命, 人性的最终源泉是天;《孟子》说“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非由外砾我也, 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善是人天生的, 本来就有的;而基督教之原罪又何来?上帝是按照自己的形象来造人, 人身上被赋予了“上帝的形象”, 而上帝又是全能全善的, 也就是说, 人最先天的本质也还是善的。不过, 亚当始祖这一行为偏离了上帝, 远离了身上的善, 他所犯下的罪过, 也随着生殖行为, 传给了子孙后代, 成为了人类的原罪, 代代相传, 罪恶随之成为了人的本性。

因此, 不管是儒家的“人性本善”, 还是基督教的“原罪说”, 都说明了人最初的原始状态是善, 而且, 他们都有追求善的倾向。那么, 人既然都是善的, 为什么社会还是出现了各种恶劣行径呢?

二、儒家:善—知善—至善

儒家的荀子, 曾也提出了“性本恶”, 在《性恶》中说道“今人之性, 生而好利焉;顺是, 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 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 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 顺人之情, 必出于争夺, 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不过, 孟子以其“善端”二字, 即可驳回荀子的性恶论, 因为, 孟子是从人生存的起点而论, 人的本心是善的;荀子是从人生存的现象而论, 人的欲望引起了恶。于孟子而言, 人之所以作恶, 是因为后天致使本心的迷失, 只要顺从本性, 就能重归于善, 因此, 后来到了宋朝就有“存天理, 灭人欲”之说, 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修养, 加强道德素质才能激发人性善端, 恢复善。

儒家的善, 依赖自我修养的力量, 借助“仁”“礼”“信”来提升道德素质, 挖掘“善”。“为仁由己”就是说修养自身道德, 主要是依靠自己, 提高自身的修养,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造就完善的道德人格;“我欲仁, 斯仁至矣”, 只要想要仁, 就一定可实现仁, 任何人都有可能通过自身努力和修炼成仁。而“仁”达成的最高境界是“圣人”, 也就是“至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得以修身养性, 然后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衡量善与恶的标准成为了人是否符合天道, 是否做到心系家、国与天下, 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以圣人为承载点的这种善, 是现世的, 有限的, 不是超越一切有限善之上的至善。

三、基督教:原罪—赎罪—圆善

基督教认为人是从一个全善的状态堕落成一个罪人, 古罗马基督教神学家、教父奥古斯丁把人的本性分为原始本性和堕落本性, 并认为原始本性是向善的。但是, 堕落之后, 原始本性失去了力量, 只能作恶, 或者说具有了作恶的本能, 人类即便有向善倾向却也无力向善;马丁路德甚至认为, 堕落之后, 人的本性已经败坏, 依靠人的本性是无法向善的。因而, “只有惟一的、真正的、幸福的上帝是不变的, ”只有上帝, 信仰上帝, 依靠上帝的救赎才能带领人们摆脱罪恶, 走向善。

基督教的善, 倚靠上帝的爱, 借助“信”“望”“爱”, 为自己的罪忏悔, 渴望被拯救, 接近善。马丁路德有一种“因信称义”的说法, 称”字, 指的是人在善恶问题上放弃了判断权, 而由上帝来行使判断者的权力, 人放弃自己的一切意志, 把所有的都交给上帝。于是, 一个人是否为善义就不是罪人自己的事情, 而是上帝的事情。罪人之善恶乃是上帝说了算。上帝才是善恶的判断者。[2]“我们得救了, 我们乃是因为希望而得救, 乃是因为希望而得幸福”, 他们信仰上帝, 相信只要实践最高的道德, 然后上帝会配以相应的幸福, 不过, 这种幸福并不在今生而在来世, 由上帝决定, 是凡人所达不到的, 也是一般人所达不到的, 只能属于信仰。以上帝为最高点的这种善, 是彼岸, 无限, 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 可以称为圆善。

因此, 儒家在人性善恶问题上, 走得是一种“善——知善——至善”的模式, 起点是善, 终点也是善;基督教是“原罪——赎罪——圆善”的模式, 起点为恶败坏了善, 终点是无限接近善。两者在原则上, 笔者不好评论谁好谁坏, 但是人有一个善的终极目标是需要的, 人有一种忏悔赎罪意识也是必要的。

摘要:人性善恶论一直为世人争论不休, 笔者于此不是重在证明人性是善还是恶, 而是以儒家的“性善论”, 基督教的“原罪说”为基点, 从人性的最初来源, 及其发展过程, 找出儒家和基督教在人性论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关键词:人性,性善,原罪

参考文献

[1]何光沪:《基督教哲学与中国宗教哲学人性论的相通》, 载《冲突与互补:基督教哲学在中国》,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版.

篇4:古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异同

关键词:古希腊;基督教;文艺复兴

中图分类号:J1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26-01

提到古希腊,我们会想到爱琴文明或是战神雅典娜;说到基督教,必然会想到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和他的母亲圣母玛利亚;而谈到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三杰”和“人文主义思想”必是我们所津津乐道的。因此这三个时期的艺术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可它们是发展到一定的历史时期自然产生的还是有着密切的关联,这值得我们探讨。

众所周知,真正意义的欧洲艺术应该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古代希腊人在科学,哲学,文学,艺术上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充满健康、自然、乐观、优雅等的特质。希腊人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不仅发现、孕育和创造了美,而且也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的。希腊人也崇拜神,认为神的性格和凡人一样,因此将诸神人格化,创造出丘比特,维纳斯,阿波罗等许多著名的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包含着人们对自然奥秘的理性思索,孕育着历史和哲学观念的萌芽,同时对后来的西方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希腊人把强壮的身体看成是一切善与美的本原,而把希腊神话视为艺术的精神本原。希腊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人合一的雕刻和神庙建筑上。由此可见,希腊艺术是理想的,简朴的,强调共性的,典雅精致的。

提到希腊,自然要说说罗马。众所周知,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希腊,但在文化上却被希腊人征服。因而古罗马艺术可以说是古希腊艺术的延续。罗马人崇拜和模仿希腊艺术,由于民族性重实用,因此大量引用希腊艺术形式,而甚少独创的风格。但罗马人有不同于希腊人,罗马人较现实,讲究实际,喜欢具体的,实在的东西。罗马最有成就的是建筑。与希腊艺术相比,罗马艺术是实用主义的,享乐的,强调个性的,宏伟壮丽的。

而早期基督教艺术风格又沿袭了希腊罗马的艺术风格。早期基督教艺术出现在公元2世纪下半叶或3世纪上半叶,图像偏重于对某事物的象征性或寓意性。由于公元2世纪到4世纪期间的基督教被罗马皇帝视为非法宗教,早期基督教艺术主要出现在地下墓室。壁画沿袭希腊罗马的风格,题材则与基督教相关。随着时间推进,早期基督教才逐渐脱离古罗马末期的古典风格形成拜占庭艺术。数艺术家在各地的教堂展示其拜占庭艺术创作。在公元1000年以前的东,西方教会虽在正式的大公会议中允许制作基督教的图像,但许多基督徒仍保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会把人的眼光从对上帝的尊崇转移到宗教图像上。在中世纪以前,艺术家以宗教为题材,将其融入在日常生活中,例如祈祷书,装饰画,教堂建筑里。

谈到西欧的中世纪,这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的蒙昧之中。14世纪末,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东罗马的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后来一些东罗马学者在意大利的佛洛伦萨办了一所叫“希腊学院”的学校,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等。于是许多西欧的学者要求恢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学和艺术。文艺复兴由此兴起。文艺复兴时期,提出了人文主义思想,即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这个时期的作品也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歌颂了人体的美,主张人体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谐的比例,并把它应用到建筑上,一系列的虽然仍然以宗教故事为主题的绘画,雕塑,但表现的都是普通人的场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就是当时艺术典型的代表。说明了人们开始重视生活,提倡理性和知识。

希腊艺术源于爱琴文明,提倡以神为中心;罗马国在征服希腊的同时继承发展了辉煌的古希腊艺术;而希腊罗马艺术又影响着早期基督教艺术;在西欧中世纪这个“黑暗的时代”,基督教教会的绝对权威使得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开始主张以人为中心。这样看来,从希腊艺术到文艺复兴艺术经历了以神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这是思想的转变,人们开始理性了。而且不难看出,一个国家辉煌的艺术文化成就总会通过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侵略,或是友好的经济文化合作交流而传播到另一个国家以及周边国家;一个时期灿烂的艺术文化底蕴也深深影响着同时期和下一个时期的艺术文化。各个时期的艺术都是在继承中通过不断创新发展起来的。现在想想,就是因为前人对历史文化艺术的继承,我们才看到了现在更为辉煌的文化艺术成就。因此我们现在对以往的艺术文化必须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艺术文化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的故事》.[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4.

[2]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外国美术简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3.

篇5:基督教与西方文化的笔记

强烈的民族意识(希伯来人),耶和华承诺只保佑犹太人。犹太教的经典(旧约),第一章创世纪,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蛇(魔鬼的化身),以及亚当夏娃的后代亚伯拉罕将会摆脱苦难,上帝对他们做出的承诺并告诫犹太人真心实意地信仰上帝。并出现一些英名的君王如大卫,但后来分裂成以色列和犹太,在公元前586年被新巴比伦占领耶路撒冷,后又被波斯所灭,后犹太教兴盛,但是犹太人没有和解,后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公元前2世纪末又被罗马人征服,烧毁了犹太教堂,将犹太人赶出了耶路撒冷后散落欧洲各地,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家消失,但是真正的原因在与他们自己,他们没有遵守摩西的旧约和一些列律法,他们违约在先,所以他们把罪名洗清上帝才会领他们向光明。赎罪(宗教理论意识)和以色列民族的遭遇是密不可分的。

犹太教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的先知,预言弥赛亚将临,弥赛亚是拯救犹太人的复国教主,把犹太人从苦难中带入1000年的千禧之年。(弥赛亚的预言),当千禧年结束时上帝将临审判,犹太人苦难到头,其他民族将受到审判。但盛传了数百年弥赛亚没有出现,犹太教分裂出现许多流派。后来出现耶稣,人们把耶稣当做弥赛亚。但是得不到主流的承认,他来到耶路撒冷传播福音但是被犹太教上层认为蛊惑人心,上层和罗马保持密切关系。后被犹大出卖耶稣被逮捕,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耶稣复活,叫门徒将他的福音传播到犹太人以外(希腊人和罗马人),门徒(小支派)离开以色列传到了希腊罗马,后来形成了基督教,摆脱了犹太教。形成了排犹宗教,变成了西方宗教。西历以耶稣诞生为元年,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对立。(基督不同于弥赛亚)弥赛亚将临将把犹太人带出苦难但是耶稣并没有将犹太人带出苦难,基督的意思即是救世主,基督就是弥赛亚,门徒们仍认为耶稣为弥赛亚。并在希腊罗马传播。差别分为两个,基督就是弥赛亚,但是又有不同,耶稣自己上帝观点和犹太人长期的观点不同,上帝的国是肉眼看不见的,我们只能将灵魂带向上帝的国。与犹太人长期的理想是完全不同,耶稣将犹太人的社会解放的理想变长了灵魂解放的理想,基督教带有明显的希腊形而上学色彩。这是基督教与犹太教分道扬镳的原因。在具体信仰的不同,耶稣订立了新约(基督教的经典),旧约(犹太教的经典)。新约讲述了耶稣事迹和一些人物的书信,但是基督教不能摆脱旧约,所以圣经保留了旧约部分,犹太教信仰有强的报复行为。但是基督教带有很强的包容色彩,带有和平,非暴力赢得很多人的信仰。犹太教带有很多的律法,但是基督教认为最重要的是信仰,关键的是律法的核心,爱上帝和爱人。

犹太教有很浓重的希伯来主义。基督教后来的发展带有很强的反犹色彩,新约福音前三篇可以看到犹太教和基督教有较强的联系。耶稣在基督教里变成了神的儿子。基督教不是只在犹太人,基督是所有信仰他的人的神。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基督教发展成排犹宗教,将耶稣之死归咎到犹太人身上,犹太人内部仍旧坚定不移地信仰犹太教,仍旧使用希伯来文,不被人同化,到了二战希特勒将反犹推向极点。基督教与犹太教血脉相连。在希腊罗马世界广泛传播。

希腊文化对基督教的影响,基督不同于弥赛亚,基督教的理论根基来自于希腊哲学,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文明,希腊的神话开始衰弱,哲学开始发展,城邦时代哲学推向顶点。希腊神话充满明朗欢快的色彩,肤浅。关注的是生活,在与形体之美。但是希伯来却带有阴郁的色彩。唯灵(奥尔夫斯宗教)是带有神密的色彩的最早的希腊宗教,在诗歌中沉迷。带有唯心主义色彩,后发展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形而上学),超越经验的,极崇高的学派,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亚男克和数。奥尔夫斯和毕达哥拉斯学派之间都认为灵魂在不同的肉体中轮回

柏拉图理念:与感性对立,理念先于事物存在。理论纯粹是精神的,精神可以独立地存在,灵魂可以摆脱肉体存在,灵魂超出了毕达哥拉斯的理论,在由差别走向对立,柏拉图第一次表示灵魂与肉体对立,为早期基督教的神学来源,公元前3世纪后北非的亚历山大里亚成为希腊化时期文化的中心,后成为罗马文化和希腊文化的中心。菲洛成为将犹太文化和希腊文化相结合加以传播的中介,成为基督教神学的重要的基础,成为形而上学的解释,用希腊哲学来重新解读旧约的经典,尤其是第一篇创世纪,奥尔夫斯的命运,赫拉克利特的logos,毕达哥拉斯的数,柏拉图的理念,logos主义成为西方的一条主线,用logos来解释希伯来的教义。Logos是上帝和现实世界的中介,所以说菲洛是最早将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结合的第一人。新柏拉图主义认为灵魂要超越肉体,对修道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罗马文化中,普罗提诺作为一个希腊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提出的三位一体虽然与基督教的教义中的三位一体表面不同但是实体上是相同的。教父们承担起具有深刻根基的希腊哲学与狂热的基督教信仰相结合的任务

基督教的艰难发展 与罗马帝国的关系,他立即脱下衣服,投身在内翻滚了许久,以致当他爬起来之后,他一可怜的弄得全身皮开肉绽。。这些都体现了西方文化的修道禁欲思想。在禁欲这个方面和罗马帝国一刀两断,早年的修道运动灭绝人性但是早年的修道士还是诚心修道的,但是修道是控制在教会的手上的,基督教走向合法

公元4世纪拆毁希腊多神教,使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日耳曼民族入侵罗马帝国,(基督教与日耳曼民族的关系)公元1世日耳曼和罗马在莱茵河,多瑙河一线长期对峙,罗马人称日耳曼人为German。。但是罗马帝国的崩溃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后期其军队的主要成分是日耳曼雇佣军里应外合加速其灭亡(匈奴西迁压迫西哥特部族)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的基督教演化为东正教。476年西欧开始分崩离析的封建社会

日耳曼民族入侵西罗马帝国入侵西罗马后(476-800)黑暗时代,西罗马帝国与其文化(希腊罗马文化)一并摧毁。但是唯独基督教和教会教堂遗留下来。进展非常缓慢,但是教会的功绩不可磨灭,在各日耳曼部族入侵西罗马帝国之前他们已接受了异端的基督教观点(阿里乌派的基督教)。入侵西罗马帝国以后被罗马基督教会所改造(几百年)并被接受。西欧的整个世界成为基督教的世界,基本上所有日耳曼民族接受正统的罗马天主教,法兰克部族成为第一支接受正统基督教信仰的入侵蛮族。到了公元7世纪末叶所有入侵蛮族基本皈依正统基督教信仰。北非既保留了希腊的理性有带有基督教的色彩(理性最高,同时也是最虔诚)但是汪达尔王国不愿接受正统的改造。7世纪意大利,汪达尔被查实丁尼光复,公元616年(默罕默德)伊斯兰教崛起,四大哈里发阿拉伯帝国控制了北非甚至控制了西班牙,将北非从基督教的势力剥离,彻底的使罗马天主教会解除了隐患,使基督教对日耳曼具有文化上的绝对优势。从此西欧只有一个基督教会,开始中世纪基督教的统治。

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欧的封建社会。分封属地,基督教理论在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做了很大贡献,层层分封不是完全稳定的。除了服兵役一生到死都生活在庄园中,生活贫困。控制灵魂上天堂这一说法使教会成为西欧最大的庄园主,在财富上教会走上了堕落之路。

欧洲封建社会中世纪政治状况。两套关系(彼此封建和分散的王国与彼此相属的教会)。教会不属封建王国的管理,遍布于西欧整个封建社会(教俗之争是贯穿中世纪的主线)。查理曼王国分裂成三个王国(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的雏形)从查理曼所有的帝王必须有罗马天主教皇加冕(帝王的权利来自上帝)延续到19世纪。加洛林王国赠送教会土地使教会成了世俗王国。罗马教会伪造了君士坦丁大帝的信攫取了西罗马帝国地区的宗教和世俗管辖权,公元926年奥托一世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与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神圣罗马帝国徒有虚名(建立在高度分裂之上)。

第一阶段的教俗之争以罗马教会全面胜利告终。经过几百年的斗争,13世纪以后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利一落千丈,罗马教会基本上一劳永逸地控制住了统治权。在法国与教会的斗争中腓力四世用阴谋将教皇逼死将教皇驻地迁至法国的阿维农,教皇实际上成为法国国王的傀儡,阿维农之囚成为教会权利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第二阶段阿维农之囚和1377年后出现多个教皇(教会大分裂),1517年教会改革。但是十字军东征是世俗权力与教会携手对外的表现,公元8世纪后新兴的伊斯兰教对东欧东正教和西欧天主教形成了钳制之势。伊斯兰教阻断了基督徒前往耶路撒冷的朝圣,1054年东罗马的基督教正式分裂为罗马公教(天主教)和以希腊罗马文化为根基的东正教。1096年十字军东征(1095-1291)。十字军东征使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仇恨更加激化。

中世纪基督教是西欧国家唯一的宗教。加洛林王朝文艺复兴要靠教会来推动。西欧大学的兴起。文艺复兴

奥古斯丁主义更多的带有神秘主义色彩,托马斯阿奎那的观点更多的带有理性色彩。

中世纪基督教与文学艺术的关系,文学艺术在中世纪的表现打上非常浓重的基督教信仰或基督教理念的烙印(骑士精神)。骑士文学的主角不仅仅是封建等级社会里下层的武士而且是所有大大小小的封建贵族,都将作为封建骑士精神的承载者。骑士精神在中世纪有三个阶段的变化。精神方面转变有三个方面,效忠精神,基督徒的虔诚,对异性崇高纯洁的爱情。中世纪的骑士精神,成为近代欧洲贵族高尚行为的规范和楷模。

骑士文学,高雅的哥特式建筑(中世纪标志着文明标志着精巧甚至是矫揉造作),基督教的唯灵主义。

普世主义与平等主义来超越中世纪西欧等级森严的制度,很多人希望加入神职人员行列,中世纪结束后僧侣阶层逐渐衰落,贵族阶层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可以挤进贵族阶层,出现新贵。在某种意义上北部日耳曼人在中世纪基督教社会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早期基督教在贫穷的群体中发展,但是中世纪基督教会却成为欧洲最富有的群体。教会主张人贞洁。神职人员不准结婚。

早期基督教徒连生命都准备付出,当然也能够做到洁身自好,跟自己的肉体的欲望做斗争。中世纪中期以后,罗马天主教会内部“蓄妾”风气蔚然成风。《十日谈》揭露了教会的蓄妾行为,早期教会中的斗争仅仅被称为“异派”禁止其传教并没有从肉体上消灭。但是到了中世纪教会的专制加强,对待异端加以肉体和精神的消灭。迫害吉卜赛人和女巫

南部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北部欧洲的宗教改革

土耳其占领君士坦丁堡后希腊人西迁引起西欧对古典文学的研究,但是只是促进西欧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关注的是希腊的人文主义学,大师们几乎都是艺术家和文学家。15,16世纪科学受到歧视,哲学也同样不受到重视。文学艺术巨匠基本是意大利人。人文主义者虽然揭露了中世纪教会的一些弊端但是他们提倡的不抑制人欲受到教会的支持。

文艺复兴运动提倡彻底地满足“人”的欲望,导致道德的崩溃。宗教改革前的赎罪券泛滥,教会通过发行赎罪券以收敛财富,主张通过购买赎罪券既能灵魂升天。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他们认为教会的权威是基督教全体而不是罗马天主教廷。基督教最重要的是信仰,圣经是最高的权威,每个人通过自己与上帝交流而不需要通过教廷。《九十五条论纲》坚决反对兜售赎罪券。宗教改革运动使在德国信仰的权威取代了教会的权威。

英国的宗教改革带有偶然性,不一定会发生宗教改革,当时英国只有英格兰不包括苏格兰等。其远在欧洲大陆之外与罗马天主教会的矛盾不深,但是德国在当时受到罗马教会的压迫最深,英国掀起了宪章运动,成功地限制了国王的权利。英国的宗教改革国王有民众的支持,但是德国处于分裂的状态,各个势力相互争斗。教会不同意亨利八世离婚,于是教会和英国结下矛盾,亨利八世在1534年开始宗教改革,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英国国王为英格兰的最高主教。

英国宗教改革后亨利八世向教会下手,剥夺了教会的财产(教产还俗)。英国开始出现圈地运动,大批农民流离失所。18世纪农民作为一个阶级在英国消失成为无产阶级。同时期欧洲除了英国和德国的宗教改革还有加尔文改革,清教徒的两种说法:支持加尔文的观点;主张“勤俭清洁”的生活态度。亨利八世后期宗教改革防止罗马天主教会在英格兰复辟同时压制清教徒。后来玛丽女王上台重新投向罗马天主教(血腥的玛丽)。后伊丽莎白一世上台重新实行她父亲的政策。在她的统治时期英国跃升为欧洲最强的国家之一,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飞速发展。用法律形式规定了天主教徒不能继承英格兰的王位。查理一世上台沿着其父亲的路线实行天主教路线,民众的愤怒爆发,宗教冲突演变成为政治革命最终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长老会控制了清教。克伦威尔被选举为护国主。詹姆士二世想恢复天主教导致托利党和辉格党主张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接位。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100多年的宗教争斗,通过了《权利法案》,实行了宗教的包容,实行了国王和女王共同执政,同时实行君主立宪制。加尔文宗1.民众基础强大2.是一个共和国宗教3.国际化程度高。

加尔文早年受到天主教教会和世俗当局的迫害。与路德宗和安立甘主流派。16世纪初期瑞士人文主义者和宗教领袖加入了宗教改革的队伍,并在改革中与路德宗分道扬镳。1553年加尔文在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其追随者形成归正宗。17~18世纪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得法律上的承认。在教义上强调“因信称义”,强调圣经权威至上,相信极端的预定说。在崇拜礼仪中使用方言,摒弃祭台、圣像和祭礼,只承认圣餐耶稣体血的德能,强调讲道,注重牧师和信徒教育以及信仰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信徒主要分布在瑞士、苏格兰和北欧

篇6:基督教与西方文化

基督教对西方的影响概述已完成成绩: 75.0分 1 【单选题】()是只信仰一个神的民族。A、波斯民族 B、犹太民族 C、希腊民族 D、罗马民族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

截止到2003年,北美基督徒大约占当地人口总数的()。A、75% B、76% C、80% D、81%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摩西十诫要求不能直呼上帝的名,但可以图腾崇拜。()我的答案:√得分: 0.0分 4 【判断题】旧约指的是摩西与上帝签订的条约,新约指的是耶稣与上帝签订的条约。()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犹太民族的历史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犹太人把总是被别人奴役的责任归到自己身上后,他们的苦难意识逐渐转化为了()意识。A、不幸 B、罪孽 C、敌视 D、欢快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犹太民族伟大的领袖()领导犹太人摆脱了非利士人的统治。A、亚伯拉罕 B、摩西 C、扫罗 D、大卫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公元前2世纪末1世纪初,犹太民族受()的统治。A、新巴比伦 B、波斯 C、希腊 D、罗马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犹太民族生活非常苦难,毫无优越感可言。()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犹太教的发展与基督教的产生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犹太教发生分裂后,艾赛尼派代表的是()。A、贫穷的游牧民 B、一般人民 C、知识分子

D、上层祭祀集团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制定了现代普遍使用的公历历法。A、保罗

B、尤里乌斯·恺撒 C、小狄奥尼修斯 D、希律王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下面犹太教派别中()信奉耶稣就是拯救他们的弥赛亚。A、法利赛人 B、撒都该人 C、吉伦特派 D、加利利派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分化出来的,一直都保持着和睦相处。()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基督”的来源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

下面不属于耶稣的观点的是()。A、上帝的国在人心中 B、弥赛亚不能被肉眼看到

C、要把上帝的国带到人们中间 D、上帝的国不能被肉眼看到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耶稣认为下面哪种律法最重要?()A、安息日不可做任何工 B、不可妄称神的名字 C、不能崇拜别的偶像 D、爱上帝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圣经只包含了新约的内容。()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基督”和“弥赛亚”是同一个意义,只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发音不同。()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差别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公元2世纪时,()企图斩断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关系。A、撒都该人 B、灵智派 C、法利赛人 D、加利利派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新约的同观福音书不包括()。A、马太福音 B、马可福音 C、约翰福音 D、路加福音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基督教把耶稣之死都归结到犹太教身上,称为一种强烈反犹的宗教。()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二战中希特勒排犹的极端做法使得基督教徒开始同情和帮助犹太人。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希腊早期的宗教与哲学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希腊文明最早起源于()。

A、多利亚文明 B、克里特文明 C、迈锡尼文明 D、爱琴海文明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希腊自然哲学三杰不包括()。A、泰勒斯

B、阿那克西曼德 C、阿那克萨哥拉 D、阿那克西米尼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希腊神话中,文艺女神是()。A、阿佛洛狄忒 B、雅典娜 C、阿尔忒弥斯 D、缪斯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米利都学派和艾菲斯学派都带有唯心主义色彩。()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希腊哲学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提出了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的对立。A、巴门尼德 B、苏格拉底 C、毕达哥拉 D、柏拉图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是致力于把犹太教的摩西和希腊哲学的柏拉图结合起来的先驱。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斐洛

D、普罗提诺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毕达哥拉斯强调()构成事物的本源。A、灵魂 B、命运 C、数

D、神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奥尔弗斯宗教一个是哲学,一个是宗教,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思想。()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新柏拉图主义对基督教思想的贡献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提出了逻各斯的概念。A、斐洛

B、赫拉克利特 C、奥尔弗斯 D、柏拉图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下面不属于斯多葛主义观点的是()。A、主张世界主义,反对分离的国家和民族 B、主张世界公民

C、肉体要超越灵魂精神 D、禁欲主义的生活态度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普罗提诺对基督教的最主要的影响是提出了神学“三位一体”学说。()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普罗提诺“三位一体”中的“太一”相当于基督教的上帝。()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传播和早期发展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是最早开始迫害基督徒的古罗马皇帝。A、奥托 B、高卢士 C、尼禄

D、君士坦丁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基督教最初传到罗马帝国时,只被()接受。A、公民 B、下层人民 C、贵族

D、皇族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罗马帝国皇帝对基督教的迫害使得基督教一度衰弱下去。()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传教之初的活动就包含领圣餐。()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基督教的合法化和国教化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取得合法地位是由于()。A、大公教的成立 B、教义的统一 C、大公会议的召开 D、《米兰敕令》的颁布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由君士坦丁皇帝主持的大公会议是()。A、尼西亚大公会议 B、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 C、以弗所大公会议 D、卡尔西顿大公会议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希腊化时期开始后希腊文化的中心是君士坦丁堡。()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君士坦丁皇帝是罗马帝国第一个皈依基督教的皇帝。()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教会之争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罗马公教与希腊正教正式公开决裂是在()。A、东罗马帝国被土耳其人占领 B、1054年

C、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民族占领 D、四次大公会议之后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在后来几次大公会议上,西派教会总是略占上风,主要是因为()。A、西派教会的成员更多 B、西部经济更发达 C、西部文化水平更高

D、西部在政治上有更多的权力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在不需要殉道的时代里,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基督徒,就必须进行修道。()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基督教合法化之后,大量罗马人开始加入基督教是因为他们之前就信任基督教义。()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罗马修道运动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早期教会三杰不包括()。A、圣安布罗斯 B、圣杰罗姆 C、圣安东尼 D、奥古斯丁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

下面属于罗马文化特点的是()。A、彼岸主义 B、禁欲主义 C、唯灵主义 D、功利主义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基督教义认为与自己的欲望作斗争是不符合神意的,人不该有欲望。()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随着基督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成为排他性、专断型的意识形态后,修道运动开始走向相反的方向。()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基督教和日耳曼蛮族之间的关系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大日耳曼尼亚的区域包括()。

A、多瑙河北岸 B、多瑙河南岸 C、莱茵河西岸 D、两河流域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是日耳曼民族中最先入侵罗马帝国的。A、马扎尔人 B、阿兰人 C、西哥特人 D、匈牙利人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把基督教确立为罗马帝国的国教。A、凯撒 B、奥古斯丁 C、君士坦丁 D、狄奥多西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公元前四世纪以前,日耳曼人就曾主动攻打过罗马帝国。()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西欧封建制度的来源已完成成绩: 75.0分 1 【单选题】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最小的单位是()。A、封建主直领地 B、采邑 C、庄园 D、村庄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封建农奴与封建主之间的关系是()。A、土地依附关系 B、人身依附关系 C、财产依附关系 D、思想依附关系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西欧封建社会封建主的土地和主权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的答案:得分: 0.0分 4 【判断题】领主和封臣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也是一劳永逸的。()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封建王国与罗马天主教会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11世纪以后,西欧最大的庄园主是()。A、公爵 B、王族

C、教会、修道院 D、国王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查理曼去世后,他的三个子孙通过《凡尔登条约》把查理曼帝国分为三个部分,不包括()。

A、东法兰克王国 B、中法兰克王国 C、西法兰克王国 D、北法兰克王国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中世纪的国王始终拥有着自己的封地。()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西欧中世纪时期,教会是凌驾于世俗王国之上的。()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第一阶段的教俗之争——教会与罗马帝国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下面关于《艾西多尔文》文献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将东罗马帝国的世俗管辖权赠送给教会 B、发布于公元4世纪

C、以查理曼大帝的名义发布

D、是罗马教会以君士坦丁的名义伪造的文件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从()开始西欧皇帝必须要经过教皇的加冕。A、凯撒大帝 B、奥托一世 C、查理曼大帝 D、查理一世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神圣罗马帝国与罗马天主教会是分属于不同地区的平等相处的关系。()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教会世俗权力最早来自于“丕平赠礼”。()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第二阶段的教俗之争——教会与法兰西王国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成为教俗之争的重要转折点,从此教会势力开始走向衰落。A、向教士征税

B、控诉教士并处以绞刑 C、第一次三级会议的召开 D、阿维农之囚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14世纪以后,罗马教会的对手发生了变化,由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转为()。A、中法兰克王国 B、高卢王国 C、法兰西王国 D、东法兰克王国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被教会长期控制的原因是德国人分离、愚昧、狡猾。()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法国能够控制教会的主要原因是法国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内部比较团结。()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十字军东征对宗教的影响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第()次十字军东征进一步加深了西方天主教徒与东方东正教徒之间的矛盾。A、二 B、三 C、四 D、五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教皇()动员欧洲内部进行十字军东征。A、格利哥里七世 B、亨利四世 C、乌尔班二世 D、卜尼法斯八世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1071年以后,塞尔柱突厥人控制了(),不允许基督教徒去朝圣。A、麦加 B、耶路撒冷 C、小亚细亚 D、罗马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中世纪,教会一度最多出现了两个教皇,使得教皇的权威大打折扣。()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基督教与西欧中世纪的文化生活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辉煌的希腊罗马世界的崩塌,罪魁祸首应当是()。A、君主的愚昧统治

B、教会与世俗王权的斗争 C、基督教的神权统治 D、日耳曼民族的入侵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西欧封建社会第一个综合性大学出现在()。A、罗马 B、波伦纳 C、巴黎 D、牛津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中世纪,教会教育只限于宗教领域。()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西欧最早的大学没有固定的老师,是学生聚集到一起后再聘请老师。()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加洛林王朝的文艺复兴及大学兴起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中世纪大学中,不是专科性质的学科统称为()。A、法学 B、医学 C、人文学 D、神学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欧洲中世纪的大学课程中,不属于低阶的是()。A、数学 B、文法 C、修辞 D、逻辑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中世纪的博士和硕士是平级的,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位名称。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欧洲中世纪的大学要求学生学完低阶课程后就能进入专业学习。()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世纪大学的特点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处于中世纪第一等级的阶层是()。A、贵族阶层 B、僧侣阶层 C、平民阶层 D、大学学生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罗马教会在中世纪的进步意义体现在()。A、普世性、超越性 B、精神性、平等性 C、普世性、平等性 D、精神性、超越性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教会扶持大学的初衷是培养虔诚的教徒为教会服务,结果却培养出了思想自由、叛逆的人。()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经院哲学不同于教父哲学,它不是基督教神学的奴婢。()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经院哲学的兴起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被称为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的是()。

A、德尔图良

B、托马斯·阿奎纳 C、安瑟伦 D、奥古斯丁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骑士文学反映的是骑士精神,一般指哪个阶层的人员?()A、骑士阶层 B、贵族阶层 C、国王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中世纪的文学艺术都打上了基督教理念的烙印。()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经院哲学使用信仰来排斥理性,而教父哲学是在信仰的前提下追寻理性。()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世纪基督教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下面不能体现骑士精神影响的是()。A、《战争与和平》 B、对妇女尊重 C、《佐罗》 D、《巴黎圣母院》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以法兰西宫廷为首的欧洲贵族腐败但是行为举止非常有礼貌,主要是源于()。A、宗法礼制 B、大学教育 C、骑士精神 D、基督教义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中世纪现实生活的苦闷、苦难与骑士精神崇高、典雅的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受骑士精神影响的贵族,即使生活糜烂、作威作福,他们也是高尚的。()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中世纪基督教与哥特式建筑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哥特式建筑是一种唯灵主义的表达,下面不是它所代表的是()。A、天国 B、物质 C、彼岸 D、理想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下面不是哥特式建筑特点的是()。A、纤细轻巧 B、拱底高 C、高耸入云 D、实用、结实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哥特式建筑的十字架横短竖长。()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哥特式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物质对精神的压制。()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南北文化圈的差异已完成成绩: 50.0分 1 【单选题】中世纪,拉丁文化圈中经济最繁荣的国家是()。A、西班牙 B、意大利 C、法国 D、德意志

我的答案:A 得分: 0.0分 2 【单选题】15-17世纪,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世俗国家是()。A、意大利 B、法国 C、德意志 D、西班牙

我的答案:B 得分: 0.0分 3 【判断题】中世纪的日耳曼文化圈政治上分裂、经济上落后、文化根基薄弱,根本无法与拉丁文化圈相比。()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中世纪后期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的中心都在意大利。()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南部欧洲文艺复兴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在文艺复兴时期最先提出了人文主义的概念。A、但丁 B、薄伽丘 C、布鲁尼 D、彼特拉克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君士坦丁堡于1453年被信奉伊斯兰教的()占领。A、奥地利 B、匈牙利 C、土耳其 D、阿拉伯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君士坦丁堡沦陷以后,大批希腊人被迫回到西欧,带回了大量希腊典籍,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开始。()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文艺复兴的成就主要是在文学艺术上,科学上的成果并不多。()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北部欧洲宗教改革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宗教改革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A、基督教徒的享乐主义 B、道德体现的崩溃 C、文艺复兴的影响

D、多明我会的修道士到德国出售赎罪券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

罗马天主教会统治下,想成为神职人员要发三个誓愿,其中不包括()。A、贫穷 B、赎罪 C、贞洁 D、顺从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判断题】英国的莎士比亚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创作了大量作品。()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过度推崇自己的欲望,导致了道德体系的崩塌。()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宗教改革的过程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宗教改革后,新教出现了三大主流教派,其中不包括()。A、路德教 B、加尔文教 C、安立甘教 D、卫斯理教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了《九十五条论纲》,其主要矛头指向()。A、欺骗底层人民 B、教皇的腐败 C、买卖赎罪券 D、教徒的暴虐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中认为教会的核心是()。A、教皇 B、教徒 C、教义 D、教廷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奥托、约翰·威克里夫都曾领导过宗教改革。()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与德国宗教改革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理论根基的核心是()。A、因信称义 B、善功称义 C、十字架神学 D、人人皆僧侣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单选题】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德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是()。A、经济繁荣 B、哲学发达 C、政治强权 D、物质丰富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最重要的文化后果是()。A、因信称义 B、人人皆僧侣 C、人人皆祭司

D、开创了内在的精神自由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马丁·路德提出的因信称义,称义就是指成圣。()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英国宗教改革的爆发已完成成绩: 75.0分 1 【单选题】英格兰的宗教改革没有涉及到的是()。A、基督教教义 B、教会组织 C、教会权力

D、教会行政体系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仍然保留了天主教的教会阶层。A、福音会 B、加尔文教 C、路德教 D、安立甘宗

我的答案:A 得分: 0.0分 3 【判断题】罗马天主教不允许教徒离婚。()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英国宗教改革是国王蓄谋已久的一次宗教运动。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英国宗教改革的发展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执政期间把安立甘宗确立为国家教会。A、伊丽莎白一世 B、爱德华六世 C、亨利八世 D、玛丽一世

我的答案:A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不包括()。A、建立安立甘宗 B、圈地运动 C、教产还俗

D、通过《至尊法案》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教产还俗推动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因此亨利八世受到封建主的拥戴。()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玛丽女王统治英格兰期间,得到了辉格党的支持。()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光荣革命”与三大主流教派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英国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统治期间。A、伊丽莎白一世 B、詹姆士一世 C、查理一世 D、查理二世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标志着英国走向了君主立宪的道路。A、宗教矛盾的结束

B、奥伦治亲王和玛丽女王共同统治英国 C、光荣革命的成功 D、《权利法案》的颁布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光荣革命是一次没有流血的革命,结束了英国100多年来的宗教矛盾。()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克伦威尔在处死查理一世后被推举为国王,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路德与加尔文的思想比较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下面符合加尔文对善功理解的是()。A、捐献财产给教会 B、做好本职工作 C、要购买赎罪券 D、要购买圣主遗物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只设立()作为教会的领袖。A、主教 B、大主教 C、神父 D、长老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在因信称义的神学理论方面,加尔文教与路德教是一样的。()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加尔文宗教改革时期,他控制了日内瓦共和国的政权和神权。()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加尔文教的影响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下面受到加尔文教鼓励的活动是()。A、喝酒 B、看戏 C、放高利贷 D、开设妓院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最早提出了预定论。A、胡斯 B、奥古斯丁 C、加尔文 D、路德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下面关于双预定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些人预定要被得救,有些人预定永沦地狱 B、由加尔文提出

C、可以凭着两个确信在生前就得到确定 D、信仰和善功帮助人们知道自己的预定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加尔文认为,一个对自己灵魂得救充满信心的人,一定是具有内在的坚定的信仰和外在的敬业精神的人。()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对宗教改革的评价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下面不属于天主教阵营的国家是()。A、法国 B、德国 C、西班牙 D、意大利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宗教改革后,广义的基督教不包括()。A、东正教 B、天主教 C、新教

D、伊斯兰教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宗教改革对欧洲政治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没有文艺复兴对其的影响大。()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16世纪的宗教改革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一统天下的格局,使得西北欧国家获得了发展空间。()

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天主教与新教的对立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伊纳爵·罗耀拉的修会组织成员要发一个“三绝”的誓言,其中不包括()。A、绝财 B、绝色 C、绝赌 D、绝意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最早到中国传教的耶稣教会人员是()。

A、罗耀拉 B、利玛窦 C、沙勿略 D、罗明坚

我的答案:B 得分: 25.0分 3 【单选题】德国“教随国定”的原则承认的教派包括()。A、加尔文教 B、安立甘宗 C、福音会 D、路德教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16世纪的宗教改革仍然没有摆脱等级思想。()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宗教宽容与17世纪的精神氛围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被称为近代民主的代名词的是()。A、伏尔泰 B、卢梭 C、洛克 D、牛顿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

弗朗西斯·培根在《新工具》里提了“四假相”,不包括()。A、种族的假相 B、洞穴的假相 C、市场的假相 D、阶级的假相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如牛顿等人均不是基督教徒。()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合约》是近代第一个国际法合约,划定了一条南北分界的宗教信仰线。()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17世纪的“自然神论”思想已完成成绩: 50.0分 1 【单选题】下面人物不属于无神论的是()。A、卢梭 B、狄德罗 C、爱尔维修 D、霍尔巴赫

我的答案:B 得分: 0.0分 2 【单选题】英国哲学家、政治学家、经验主义开创人是()。A、弗朗西斯·培根 B、霍布斯 C、洛克

D、斯宾诺莎

我的答案:B 得分: 0.0分 3 【单选题】“特兰托会议”是哪个教派所召开的改革会议?()A、东正教 B、新教 C、基督教 D、天主教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自然神论认为基督徒最本质的标志就是信仰上帝。()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17、18世纪的法国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17世纪中叶以后,()借助宗教的力量成为欧洲大陆最强的国家。A、意大利 B、英国 C、西班牙 D、法国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启蒙运动的启蒙指的是()。A、重视科学的发展 B、反抗基督教神学 C、开启人们的理性

D、继续走文艺复兴的道路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加尔文教传入法国后形成了胡格诺教派。()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伏尔泰对基督教义进行了全面批判,他是一个自然神论者。()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把无神论推向了共产主义。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马克思

我的答案:D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启蒙思想家()著有《袖珍神学》,对基督教所有教义进行了挖苦批判。A、伏尔泰 B、梅叶 C、霍尔巴赫 D、狄德罗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3 【判断题】法国启蒙思想家对基督教的批判是比较肤浅的,也是形而上学的。()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4 【判断题】启蒙运动时期,许多启蒙思想家都公然声称自己是无神论者。()我的答案:×得分: 25.0分

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已完成成绩: 100.0分 1 【单选题】康德的“三大批判”不包括()。A、纯粹理性批判 B、实践理性批判 C、美学批判 D、判断力批判

我的答案:C 得分: 25.0分 2 【单选题】()最先提出上帝不在自然界中但可以在人们的心中。A、卢梭 B、康德

C、施莱尔马赫

D、费尔巴哈

上一篇:培智美术课教案下一篇:县级团委年终 工作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