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案处理制度

2024-05-04

包案处理制度(精选10篇)

篇1:包案处理制度

神华北电胜利能源公司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制度

为及时妥善处理重大信访问题和案件,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保障和促进公司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坚决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妥善处理职工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是各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职责。各部门各单位党政领导要充分认识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处理好信访热点、难点问题,维护公司的社会稳定。

二、包案范围

对下列情况之一的,实行领导包案处理:

1、群众到市以上党政机关集体上访反映重要信访问题;

2、中央、省、盟领导批示交办需报结的信访案件;

3、经排查,可能引发群众大规模越级集体上访的信访隐患和重大矛盾纠纷;

4、群众20人以上联名信反映的重要问题;

5、上访老户及重复上访和其它信访热点、难点问题。

三、责任分工

按照“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所属系统,分别由有关职能部门和公司领导实行包案,其他相关部门协办。对重大信访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党委(总支、直属支部)、部门、直属单位经理包案。

四、包案问题的处理要求

1、包案领导要落实 “五定三包”责任,即定牵头领导、定部门负责人、定具体办案人、定结案和汇报时间、定回访巩固率;包案、包人、包落实。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及思想教育等手段,各协办单位负责人要积极配合,就地稳定,妥善解决问题。

2、按照法律法规、依照党和国家的政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合理的要求,要尽快解决落实;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向群众宣传政策,讲明情况;对个别坚持过高要求、无理取闹的,要严肃批评教育和依法处理。

3、落实包案时间,确保办案质量。一般问题应在60天内处理完毕,情况复杂、特别重大问题的处理时限不得超过90天。

4、对本部门本单位处理不了的问题,应主动向公司党委及党群部门汇报,并做好信访人的思想稳定工作,不得放纵其越级上访。

五、责任追究

对已确定为包案的信访问题,如因工作不力,处理不及时、不到位而引起越级、集体、重复上访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包案领导、责任单位的责任。包案处理完毕,要及时向信访部门报告处理结果,并注意进行回访,防止重复信访。

篇2:包案处理制度

一、重大信访案件,主要是指在辖区范围内发生的重点难点信访案件;上级限时办结的案件;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群体性上访及在社会造成较大影响的案件;难以解决的重点疑难信访案件或涉及的部门较多、难度大不易解决的信访案件,二、凡重大信访突出问题,一个案件必须指定一名领导包案负责,单位一把手负总责。领导包案按照“谁包案,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六包”(即包调查、包处理、包督办、包结案、包息诉息访、包稳定)。

三、凡重大信访突出问题,从受理之日起,包案领导必须包调查、包处理、包稳定。

四、上级交办案件,从受理之日起,在60天内办结,并向交办的上级主管部门回复调查处理结果。如案件有明确的时限规定,则按上级规定的时限办结并回复。

五、领导包案原则上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如因情况复杂疑难,经包案领导批准,可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属县信访办交办转办的信访案件要及时回报。领导包案办结后,各责任单位要及时写出包案专题报告分别报包案领导、主管部门和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告知信访人。

六、包案领导对所包信访事项要根据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带案下访,深入基层,了解案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把问题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单位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

篇3:包案处理制度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待处置资产损溢”账务处理例析

[例1]A事业单位按规定报经批准予以核销应收款项1000000元、预付款项1000000元、无形资产1000000元 (该无形资产已摊销500000元) 。

(1) 转入待处置资产时:

(2) 报经批准予以核销时:

[例2]A事业单位盘亏存货1000000元, 报废固定资产1000000元 (已折旧500000元) , 收到存货过失人现金赔偿200000元, 存货保险理赔100000元 (银行转账) , 处置固定资产残值变价收入300000元 (银行转账) 。处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相关费用100000元 (现金支付50000元, 银行转账50000元) 。

(1) 转入待处置资产时:

(2) 报经批准予以处置时:

(3) 收到保险理赔和过失人赔偿以及残值变价收入时:

(4) 发生相关费用时:

(5) 处置完毕时:

[例3]A事业单位对外捐赠价值存货100000元、固定资产100000元 (已折旧50000元) 、无形资产100000元 (已摊销50000元) 。

(1) 转入待处置资产时:

(2) 实际捐出时:

[例4]A事业单位转让固定资产100000元 (已折旧50000元) 、无形资产100000元 (已摊销50000元) 。收到转让收入30000元 (现金支付10000元, 银行转账20000) 。处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相关费用10000元 (现金支付5000元, 银行转账5000元) 。

(1) 转入待处置资产时:

(2) 实际转让时:

(3) 收到转让收入时:

(4) 发生相关费用时:

(5) 处置完毕时:

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待处理财产损溢”账务处理例析

[例5]承接例1:B行政单位本月月底按规定报经批准予以核销应收款项1000000元、其他应收款1000000元、预付款项1000000元、无形资产1000000元 (该无形资产已摊销500000元) 。

(1) 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时:

(2) 报经批准予以核销时:

[例6]承接例2:B行政单位盘亏存货1000000元, 报废固定资产1000000元 (已折旧500000元) , 收到存货过失人现金赔偿200000元, 存货保险理赔100000元 (银行转账) , 处置固定资产残值变价收入300000元 (银行转账) 。处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相关费用100000元 (现金支付50000元, 银行转账50000元) 。

(1) 转入待处置资产时:

(2) 报经批准予以处置时:

(3) 收到保险理赔和过失人赔偿以及残值变价收入时:

(4) 发生相关费用时:

(5) 处置完毕时:

[例7]承接例4:B行政单位转让固定资产100000元 (已折旧50000元) 、无形资产100000元 (已摊销50000元) 。收到转让收入30000元 (现金支付10000元, 银行转账20000) 。处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相关费用10000元 (现金支付5000元, 银行转账5000元) 。

(1) 转入待处置资产时:

(2) 实际转让时:

(3) 收到转让收入时:

(4) 发生相关费用时:

(5) 处置完毕时:

[例8]B行政单位按照规定报经批准处理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10000元, 现金溢余10000元。

(1) 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 报经批准核销时:

(2) 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 报经批准核销时:

[例9]B行政单位按照规定报经批准核销不能形成资产的在建工程成本1000000元。

(1) 转入待处置资产时:

(2) 实际转让时:

三、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会计处理比较

(一) 相同点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都用于核算单位财产的处理, 主要核算包括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盘盈、盘亏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两者的核算范围和账务处理方式大致相同。

(二) 不同点

(1)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在核销“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时, 借方对应科目分别为“其他应付款”和“经费支出”, 而在核销“预付账款”和“无形资产”时, 借方对应科目为“资产基金”。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待处置资产损溢”在核销“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时, 借方对应科目为“其他支出”, 核销“无形资产”时, 借方对应科目为“非流动资产基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其他应收款”的核销账务处理并未说明, 但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该会计科目中是存在的, 可见,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对于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的规定更为全面。

(2)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了如何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销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和溢余的账务处理方法, 并且在账务处理方面与其他资产的账务处理方式相比有所简化, 即报经批准核销的现金短缺或溢余, 直接借记或者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不用先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账务处理说明中并未提及现金方面的核销方法。由此可以看出,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不仅在核算范围上囊括得更全面, 而且在账务处理方式上也有所创新。

(3)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了如何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销不能形成资产的在建工程的成本,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则将不能形成资产的在建工程与其他实物资产的核销单独列出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可见《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考虑到了在建工程的特殊情况, 从而更加贴合实际。反观《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其在“在建工程”和“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账务处理中对于此类情况却并未提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财库[2013]218号) 。

[2]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财会[2012]22号) 。

篇4:信访案件领导包案制度

为及时妥善处理重大信访问题和案件,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把问题特别是群体性信访问题和一些久拖未决的问题解决在基层,努力化解积案,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根本,按照“业务归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妥善处理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

二、包案范围

对下列情况之一的,实行领导包案处理:

1、群众到市以上党政机关集体上访反映重要信访问题;

2、市级及以上领导批示交办需报结的信访案件;

3、经排查,可能引发群众大规模越级集体上访的信访隐患和重大矛盾纠纷;

4、上访老户及重复上访和其它信访热点、难点问题。

三、责任分工

按照“业务归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依据局属单位、局机关科室职责、职能,分别由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科室分管领导实行包案。

四、包案问题的处理要求

1、要进一步加大领导包案化解力度,努力减少不稳定因素,完善领导包案制度,要落实“五包”领导责任制,即包掌握情况、包解决困难、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置。特别是对一些长期积压、很难解决的上访老户问题,要落实“四个一”化解办法,即一个工作班子、一套化解方案、一份会办纪要、一套稳控措施。积极与信访人见面约谈了解诉求。

2、按照法律法规、依照党和国家的政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合理的要求,要尽快解决落实;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做好政策宣传,讲明情况;对个别坚持过高要求、无理取闹的,要严肃批评教育和依法处理。

3、落实包案时间,确保办案质量。一般问题应在30天内处理完毕,情况复杂、特别重大问题的处理时限不得超过60天。处理情况及时上报。

4、对本部门本单位处理不了的问题,应主动向局党委及有关部门汇报,并做好信访人的思想稳定工作,不得放纵其越级上访。

五、责任追究

对已确定为包案的信访问题,如因工作不力,处理不及时、不到位而引起越级、集体、重复上访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照《信访条例》和《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实行责任追究。

篇5:领导接待和领导包案制度

1、领导接待、包案制度是指各村居、各部门对本地区、本单位发生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明确由一名领导干部亲自负责处理的一种领导责任制度。

2、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矛盾纠纷,应由领导包案处理:

(1)到中央、省、市、县重要场所或重要会议会场的非正常集体访。

(2)长时间未解决的涉及群体利益的矛盾纠纷问题。

(3)市、县领导批转的重要信访件。

(4)可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危及社会稳定的纠纷问题。

(5)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反映的问题处理难度大或涉及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多个部门责任的复杂疑难矛盾纠纷问题。

3、包案领导应负责主持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相关部门具体落实,审核签发结案报告。

4、凡领导包案处理的矛盾纠纷问题应本着急事先办的原则,尽快办结。

5、领导包案制度落实情况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

6、乡社会矛盾大排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领导包案的办理情况加强督查,每季度对各村居、各部门领导包案件的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篇6:县信访工作领导包案制度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的意见》(省委发〔2003〕74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维护群众到市委市政府上访现场秩序及做好赴省进京上访人员劝返工作的通知》(市委办发(2004〕45号)和《县委办公室、县

政府办公室关于维护群众到县委县政府上访现场秩序及做好赴省、市、进京上访人员接待劝返工作的通知》(县委办发[2004]62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领导包案要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做到“谁主管、谁负责”。

第三条领导包案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其他领导协同抓,部门领导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

第四条对来县或赴省、市、进京的集体访、异常上访问题和重大疑难案件,一律由县级党政领导和各乡镇及部门等责任单位党政领导按照分工和职责,实行定领导、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包调查、包处理、包稳定的“四定三包”责任制,限期解决和答复群众提出的问题。第五条包案领导要对案件的调查、谈话、处理、结案、审核、上报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一抓到底。

第六条领导包案由县委、县政府信访办公室根据不同时期信访工作实际情况和领导分工以及责任单位提出方案,报县委、县政府同意后以“两办”名义下发通知。

第七条凡确定由领导负责处理的案件,有关单位的责任人要在接到包案通知后的五日内,将所包案件发生的原因、工作情况及解决意见,及时向包案领导汇报,并积极协助包案领导处理好案件。

第八条各级领导接到包案通知后,要亲自听取案件汇报,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处理意见。

第九条党政一把手对副职处理的重大疑难信访案件,要及时督促和检查,保证在限期内高标准、高质量结案。

第十条各包案领导要及时督促责任单位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原则,认真办理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保证把问题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单位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

第十一条对因工作失职,无视群众正当权益,造成矛盾激化,引发群体性上访或越级上访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要按照省、市、县信访工作责任追究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单位、主要责任人和包案领导的责任。

市国土资源信访工作领导包案制度

一、实行信访工作领导包案制,是坚持“立党为名执政为民”思想理念的具体行为,各级领导必须在思想上高度视,工作中认真落实。

二、重大信访案件,主要是指上级限时办结的案件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件,群体性上访及在社会造成较大影响的案件。

三、凡重大信访突出问题,一个案件必须批定一名领导包案负责,并把包案领导名单报市局信访办备案。

四、凡重大信访突出问题,从受理之日起,包案领导必须包调查、包处理、包稳定。

五、重大信访案件,从受理之日起,在30天内办结,并向交办的上级主管部门回复调查处理结果。如上案件有明确的时限规定,则按上级规定的时限办结并回复。

六、重大信访突出问题,因工作不得力、不到们处理不当,引发大规模集体上访,非正常上访或其他重大信访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湖南省国土资源信访工作规定》追究包案领导和责任人员失职、渎职的责任。

篇7:包案处理制度

关键词:校园暴力,防治,分层,分化,分类,处理

一、校园暴力的概念[1]

对于校园暴力的界定, 存在多种标准。如以暴力表现方式不同, 可以将校园暴力分为校园硬暴力和校园软暴力。以暴力的被害人不同, 可以将校园暴力分为针对教师的、针对学生的, 针对师生的校园暴力。此外, 还有根据校园暴力的实施主体、实施地点、校园类型、实施对象等不同标准进行的区分。本文从少年司法的主体范畴出发, 将校园暴力界定为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在校园内、校园附近或者集体活动地点实施的针对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的侮辱、诽谤、暴力、威胁等行为。对于校园暴力是否包括冷暴力如语言暴力, 对此存在理论上的争议。但基于校园的群体生活、未成年心理脆弱、较强的同伴依赖的特点和实践中因为较为严重的侮辱、诽谤等语言攻击行为产生导致学生自杀的严重后果, 故对于达到一定程度的侮辱、诽谤等非武力的攻击行为也应该纳入校园暴力的范畴。

二、校园暴力的特点

( 一) 生理低龄化

随着时代的变化, 儿童进入青春期提前、互联网时代也使得未成年人接受了更多成年社会的资讯、信息, 使得未成年人身体和智力“早熟”。但是由于学习期的拉长、真正进入社会的时间推后, 这一时代的未成年人又表现出心理晚熟的特点。在这一矛盾下, 校园暴力的生理出现低龄化的趋势。如云南3 名7 岁男童, 在教室内, 对班上10 名女生、13 名男生进行“体检”。所谓体检, 是指用手指、木棍插入女生的阴道、男生的肛门。[2]

( 二) 主体同伴化

未成年人的校园暴力通常都是与同伴结伙进行, 从脱离家庭依赖到社会化期间, 会有同伴依赖的特点, 其同伴对其行为影响较大, 许多暴力行为都是结伙进行。

( 三) 手段成人化

从系列校园暴力案事例来看, 部分校园暴力手段呈现成人化特征。如有的校园暴力手段残忍, 已经区别于具有一定游戏性质的校园暴力。有的受到成人社会的影响, 如班干部以逼吃屎吃尿等方式向同学索贿等。

( 四) 性别差异化

媒体的统计表明, 女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在今年所有暴力事件中的占比达到了32. 5% 。与过去相比, 女性实施的校园暴力上升, 其类型也与男性暴力不同。男性一般以殴打、强行索要等为主, 女性施暴者主要是通过侮辱、诽谤、威胁或轻微暴力行为, 体现出性别差异。

( 五) 传播网络化

纵观一系列校园暴力事件, 许多施暴过程都拍有视频或图片, 并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快速传播, 从而极易引起广泛关注, 而施暴者拍摄视频的动机, 据调查绝大部分是出于“炫耀”。而通过新媒体的快速传播, 极易在未成年人之间产生传染性。

三、校园暴力的原因

( 一) 个人原因

校园暴力的主要诱因系青少年的个体攻击性太强。根据心理专家的研究, 当一个人受到挫折时, 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冲动和愤怒, 因而产生对一定的对象报复和攻击的行为。各种导致挫折感的动因, 如受欺辱、遗弃、排挤、自卑等都容易引发攻击性的行为。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由于家长的宠爱, 极易染上心胸狭隘、自私、任性、万事以我为中心的毛病。所以在学校学习和日常生活中, 一遇冲突就会把这种不良的心理带出来, 酿成校园暴力。

( 二) 家庭原因

家庭对未成年人人格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问题少年来自问题家庭, 未成年人的越轨行为通常能从其家中找到答案。通常家庭氛围紧张、缺少父母关心的环境中成长的未成年人, 可能出现缺乏“同理心”和伴有攻击行为的问题;父母、亲友溺爱, 或者家人行为不端的, 也会使未成年人容易产生偏差行为; 而心理学专家研究更显示, 曾遭受父母等家庭成员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 会模仿父母的行为, 将暴力作为处理纠纷的方式和发泄情绪的出口。因此, 未成年人进行校园暴力这一反社会行为, 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不当。

( 三) 学校原因

通过对校园暴力的研究表明, 实施主体的学习成绩一般较差。在目前比较功利化、分数化的教育体制中, 成绩普通或较差的学生难以获得认可, 于是容易转而从亚文化当中寻求价值和认同感。同时, 学校过于强调知识的学习, 对于品格教育和公民教育则存在缺失, 在学习压力下思想品德教育也流于形式。

( 四) 社会原因

校园暴力是一个社会问题, 而非单纯的学校问题。未成年人的一切行为皆来自对成人社会的模仿。而成人社会里暴力、色情充斥, 崇尚金钱的氛围, 对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的学生来说, 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和因素的影响。

( 五) 政府原因

对于校园暴力的预防、处置、教育、矫治和被害人抚慰、疏导、赔偿等, 均缺乏有效的机制, 仅凭学校和家庭的教育难以实现对校园暴力的防控。对于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校园暴力或者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而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校园暴力, 根据规定可以送专门学校或者送收容教养。但一方面专门学校、收容教养的程序与效果等均饱受争议, 在实践中一般未采用此两种方式; 另一方面对于其他的校园暴力行为缺乏规定和应对措施。

四、校园暴力的防治对策

校园暴力带给未成年被害人的伤害是长期的, 在其成长的关键时期遭受的校园暴力, 造成的身体、心理的伤害将会对其一生的性格发展、心理健全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对于施暴者而言, 未成年时期的反社会品质如不及时矫治, 则可能导致其反社会人格的定型而走向犯罪道路, 甚至形成习惯性犯罪, 正如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习惯性再犯在青少年时期都有过严重的越轨行为或者犯罪行为。因此, 对于校园暴力必须通过建立分层处理、分化处理、分类处理的制度, 进行有效防治。

( 一) 分类处理

针对不同类别、程度的校园暴力, 宜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规定。如网络霸凌、侮辱诽谤、疑涉违法事件、性侵害性骚扰事件等。如台湾规定骂人“死gay”、“娘炮”、“娘娘腔”或“男人婆”等属“性霸凌”, 将进入性平会调查, 义务教育阶段的处理方式应是道歉或上8 小时性别平等教育课程, 非义务教育阶段最重可退学。如侮辱诽谤、网络霸凌等特殊的校园暴力形式对其认定和处理宜进行具体的规定, 避免出现保护的真空地带。

( 二) 分化处理

对于校园暴力, 应当坚持双向保护。在保护被害人的权益的同时, 也要保护施暴者的权益。根据校园暴力性质、情节、后果的不同, 进行分化处理。应当移送司法机关的必须报案, 由警方处理, 对于情节轻微的应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达到特殊预防的目的; 即使具有情节轻微的情况也应由司法机关进行分流, 不得瞒报、不报, 通过让其进入司法程序面临指控可能, 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 对于未成年人对于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应基于双向保护的原则进行处理, 对于严重犯罪行为应依法予以惩处, 达到一般预防的目的。对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 应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 三) 分层处理

对校园暴力应从保护、预防、处遇三个层次展开。

1. 对困境儿童进行福利保护

处于家庭暴力、物质匮乏、身体或智力残障等困境的学生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因此, 通过对困境儿童提供福利保护脱离困境, 也是对于校园暴力风险的一种早期预防。政府可成立专门的儿童保护部门, 建立高风险家庭服务网络, 发现高风险家庭弱势学童并建立档案, 及时进行关怀, 询问其生活概况, 了解其是否有福利需求。学生的严重不良行为或者越轨行为与父母的不法行为 ( 如吸毒, 酗酒) 有关, 以及父母对孩子实施家庭暴力的, 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介入、批评、教育父母乃至撤销父母的监护权。

2. 对校园暴力进行事先预防

( 1) 对父母应当进行教育指导和法制教育。学校、政府、社会组织等应该通过开设家长教育指导公共课程、法制教育课程、法制宣传、家长会议等多种方式, 加强对父母教育方式的指导、强化父母管教子女的责任, 引导父母对学生进行教育。

( 2) 学校应加强教育、干预和咨询服务。 (1) 是学校应推行素质教育, 开展各项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爱好、擅长的方向、领域, 对于弱势学生应该进行关怀、不应进行歧视。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 不应该进行体罚或者其他贬损人格方式的处罚。 (2) 是学校应加强品格教育、公民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通过品格教育, 引导学生建立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形成良好的品格。通过公民教育、法制教育, 让学生懂得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自由的边界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和后果。通过安全教育, 教给学生在暴力危急时刻的应对措施, 和遇到暴力危急后及时向老师、父母、警察等求助。 (3) 是学校应建立校园暴力投诉中心、咨询中心和心理疏导中心。通过建立心理疏导中心, 及时发现、疏导学生的心理和情绪问题, 避免发生暴力冲突。通过建立校园暴力投诉中心、咨询中心, 亦能起到预防校园暴力的效果。 (4) 是学校应加强对不良行为的矫正、学生冲突的化解。对于携带管制刀具等进校园的学生, 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对于学生不良行为的, 应该及早发现, 予以矫正。对于学生之间发生冲突的, 应该及时予以化解, 避免冲突升级。 (5) 是学校应建立强制上报制度。对于校园暴力, 学校常常处于避免影响学校声誉的角度出发, 而选择将暴力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内部处理。应建立校园暴力干预登记制度以及达到一定程度的校园暴力的强制上报制度。

( 3) 社会应宣扬正气, 营造良好氛围。对于媒体报道、影视节目、书刊杂志、网络等应建立分级制度, 未成年人读物等不得刊载有害儿童及少年身心健康的内容, 包括描述 ( 绘) 犯罪、施用毒品、自杀行为细节的文字或图片, 以及描述 ( 绘) 暴力、血腥、色情、猥亵、强制性交细节的文字或图片。引导社会公益组织进入宣传教育、心理辅导等干预措施。

( 4) 政府应制定、出台相关的规定, 建立早期预警、及时上报、事中处理以及事后心理干预等全方位机制, 联合各部门、社会各界力量应对校园暴力问题, 加强对校园暴力的预防和惩罚。在各学校设置校园警察, 达到对校园暴力的预防和及时反应目的。

3. 对校园暴力应进行多种处置

( 1) 引入家长、学生、校警、社工等多种人员组成校园自治委员会, 对于校园暴力行为进行调解, 对施暴者进行教育, 对受害者进行抚慰, 尽量恢复双方被破坏的关系。

( 2) 对施暴者、受害者及其家庭进行心理辅导。被霸凌的学生如没有接受妥善的辅导, 将留下非常大的心理创伤;而霸凌他人的学生常因心理压力没有被倾听, 才会造成这样的行为。对行为偏差的施暴者通过心理辅导进行矫治。对被害人进行心理辅导, 尽量减小校园暴力对其产生的不良影响, 以防有创伤后症候群产生。成立由社工、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受害者志愿小组”, 设立咨询电话, 保障对受害者的心理支持。此外, 还应该对双方家庭进行心理辅导, 以帮助纠正施暴者行为偏差和帮助被害人恢复创伤。

( 3) 设立分级、多元的处置方式。现行法律体系对于不构成犯罪的校园暴力行为, 或者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校园暴力行为, 缺乏有效的干预、辅导措施, 仅规定了严重不良行为送专门学校、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追究刑事责任可收容教养等较严厉的措施和“责令父母加强教育”这一空洞措施。对于14 -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即使违法被判处行政处罚也不执行。学校对学生没有惩戒权, 而教育效果不良的情况下对于校园暴力无权采取其他措施。而家庭教育则通常失效的情况下, 才会导致未成年人实施校园暴力, 因此“责令父母加强教育”通常难以实现。因此对于司法分流的刑事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校园暴力、不予执行行政处罚以及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调整之外的校园暴力, 缺乏有效的处置和相关的规定。对此建议通过立法设置多元处置方式, 授权学校、儿童权利保护机关、公益组织实施。如强制父母接受教育指导、强制学生接受相关教育课程、接受心理治疗、接受社工辅导、从事一定的公益活动、校园劳动、服从宵禁令、接受家庭内拘禁、一定时期的感化训练等等。一方面可以矫治学生, 另一方面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认识到对自己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避免对学生的行为矫治走向“教育代替责任”和“刑罚代替教育”两个极端。

参考文献

[1]朱作鑫.校园暴力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 本文主要从未成年人保护的角度着手, 因此, 讨论的范围略有不同.关于校园暴力的分析参加:校园暴力之概念、现在及防治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5 (5) :21-26.

篇8:包案处理制度

为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重大信访问题,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一、人员包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实行学校领导包保信访案件。学校领导不仅要负责抓好分管处室的信访工作,而且还要负责包案处理重大信访问题。

二、包案范围。一是热点难点信访问题;二是本级以上领导机关和领导批示要结果的信访案件;三是涉及多个单位或多个部门,有较大影响的重大信访问题。四是多次进省、进京上访的重点信访案件。

三、包案要求。学校领导对所包案件要亲自听取案情汇报,对案件的查处提出具体意见,协调解决案件查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案件查处的重要环节进行督查,保证所包案件在规定的期限内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得到妥善处理。案件查处结束后,有关领导要对结案报告审查把关,并负责督促处理意见的落实。

四、包案责任。

(一)学校班子成员是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要领导负责对本级班子成员部署包案工作,并负责包保案件的督查工作。

(二)包案领导和包案处室要对所包案件负责。做到“三包一保”,即包案件调查、包问题处理、包结案、保稳定措施落实。

(三)主办处室是信访案件责任归属单位,主办处室的负责人为主办负责人。主办处室职责:一是主动向包案领导汇报案情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包案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二是按照包案领导的意见,组织力量对案件进行认真查处。三是及时向包案领导汇报案件查处进度,听取包案领导对案件查处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案件办结。四是案件办结后,写出专题报告。五是按照包案领导的意见,督促案件处理意见的落实做好上访人员的思想工作。

(四)协办处室的职责:积极协助主办处室对案件进行查处,并协助做好上访人的稳定工作。

(五)学校信访室为协调单位。主要职责:一是筛选重大信访问题,提出包案建议和案件主办处室、协办处室。二是负责包案领导与案件主办处室、协办处室的协调联络。三是汇总上报包案处理信访问题情况。

五、包案工作机制

领导包案的信访案件,原则上要在60天之内办结,不能按期办结的要向主要领导说明情况,并告知信访人。对有时限要求的要按时完成,并将办理结果上报上级有关机关。不能按时办结的,要说明情况,每月上报一次办案进度,直至办结。

六、奖惩办法

(一)实行包案的信访问题应当列入学校领导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进行考核。

(二)对在领导包案过程中发生进京到省重复越级访的,由包案领导负责劝返接回。

(三)对包保案件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解决或处理不到位引发矛盾激化的,要追究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对包保案件处理和人员就地稳定工作扎实开展、成绩突出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要给予表彰。

篇9:浅议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一、中外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英美两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倡导劳资双方凭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自行解决彼此面临的各类争议, 通常情况下政府不予直接介入和直接干预, 除非劳资双方无法解决争议或者此类争议有碍社会公众利益。德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运作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的, 在工厂或企业层面, 劳动争议一般通过工厂委员会特设的仲裁委员会及企业监督委员会来解决, 而在产业或社会层面则可以提交劳动法庭解决。大多数的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实行两审终审制, 且往往对上诉程序有一定的限制, 例如, 在英国, 只有当劳动法庭的判决所依据的法律规定被提出异议时, 当事人才有上诉权。

我国自1986年起恢复了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1993年颁布了《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1994年颁布了《劳动法》, 至此, 我国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不成, 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 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本条规定里, 所用的术语是“可以”, 属于授权性的规范, 不是“应当”、“必须”等强制性规范, 也就是说《劳动法》并未明文规定“先裁后审”。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可概括为“一调一裁两审”体制, 即所谓的单轨体制, 并且在司法实践中实行的是先裁后审, 仲裁为必经程序, 即所谓的“仲裁前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我国的劳动关系由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行为转向市场化、契约化、法制化发展, 劳动争议案件日益增多, 劳动争议的内容也日趋复杂, 原有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弊端和不足。

二、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 仲裁是必经程序, 使当事人的诉权受到限制

目前, 劳动争议仲裁是我国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劳动争议未经仲裁, 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使当事人的诉权受到限制, 一方面, 当仲裁机构怠于行使管辖权时, 劳动争议因为不能进入仲裁程序而使当事人丧失了向法院起诉的权利。虽然《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了几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的劳动争议, 但现实生活中仍有些劳动争议没有被明确规定是否属于受理的范围, 如被返聘的离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等。另一方面, 《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这意味着超过申诉时效, 即不予受理。由于受到文化水平、思想观念、法律知识的限制, 当事人可能在短短的60日内未能提出仲裁申请, 从而丧失了通过仲裁程序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权利。自2001年4月3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范围, 并且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和虽然没有订立劳动合同但形成事实劳动合同关系时发生的劳动争议均作为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解释》第2条、第3条和第4条针对实践中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不属劳动争议、申请超过60日期限或申请仲裁的主体不适格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通知等情况分别作出了相应的规定。这无疑是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的, 但其依旧无法解决上述仲裁前置的弊端。总之, 把仲裁作为诉讼的必经程序, 排除了劳动争议当事人对案件处理的自由选择权。

(二) 仲裁无终局权, 因此其裁决效力是不确定的, 要视乎当事人是否起诉而定

我国《劳动法》第83条、《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30条均规定了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如果劳动争议当事人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之内未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 仲裁裁决可生效并可被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当事人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之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裁决则自动失效。一般情况下,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作出之后一方或另一方总会不服而提起诉讼, 因此, 其裁决实际上很少被申请强制执行。这使得仲裁在整个劳动争议的处理过程中处于中间环节, 易流于形式, 相当于“走过场”。

(三) “一裁两审”使审理周期长、成本高, 不利于及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30条、第32条和《劳动法》第82条、第83条、第84条的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办案的期限为60天, 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服裁决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一审法院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由此可见, 一个劳动争议案件可能要1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得到最终生效的判决, 这无论是对用人单位还是对劳动者来说都是难以应付的, 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 更难有时间精力来进行诉讼。按我国现行诉讼法的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而《劳动法》对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规定是“一裁二审”三个环节, 既浪费国家的人力和物力也增加了当事人解决争议的成本。

(四) 劳动仲裁易受行政干预, 缺乏必要的监督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虽然体现着“三方性原则”, 但根据《劳动法》第81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第8条的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主任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担任, 因而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在仲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劳动行政部门受政府领导, 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 作为争议一方的企业 (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或三资企业等纳税大户) , 往往与政府某些部门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 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易受到行政干预, 直接影响仲裁的公正性。此外, 如果仲裁委员会作了错误的裁决, 并无其他机关进行监督, 其自身也没有有效的纠错机制。

(五)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规定不合理、不完善

1.《劳动法》第82条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是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 并未对时效的中止和中断作规定。法律效力比其低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第23条却对此作了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前款规定的申请时效的, 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 这与《民法通则的规定是一致的。

2.关于仲裁时效的起点的规定上, 《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不等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3条和《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诉讼时效的起点均为“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 后两者的规定更为合理。

3.关于期间的规定上, 《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民法通则》的规定不一致, 分别为60日、6个月和2年, 三者差距悬殊。劳动争议案件实质是民事案件, 是关于民事权益之争, 其时效的规定应与《民法通则》一致。

三、改革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几点设想

与我国的单轨制不同, 西方国家实行的是分轨制, 即“裁审分轨, 各自终局”的体制。劳动争议处理实行分轨制已经成为国际趋势, 但西方的体制只能作为借鉴和参考, 不能照搬, 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比较各种模式之后, 笔者认为实行一裁一审终局较为可行, 具体设想如下:

(一) 或裁或审, 裁审分轨

劳动争议发生后, 当事人可以在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间选择其一。这属于选择性争议解决方式, 即可以被法律程序所接受的、通过协议而非强制性的、有约束力的裁定解决争议的任何方法, 它已经成为国际上解决民商事争议的一大发展趋势。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引入该机制可赋予当事人意思自治权, 同时使案件分流, 合理配置诉讼资源。

(二) 一裁一审

如果当事人经协商一致, 选择仲裁则凭仲裁协议书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审查符合受理范围的, 应予受理并作裁决, 对该裁决不服的, 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经过审理后作的判决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当事人不得上诉。如当事人对仲裁裁决在规定时间内不向法院起诉的, 该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法院在处理不服仲裁裁决的劳动争议案件中, 不受原仲裁裁决的限制, 完全依法独立审判。一裁一审有利于仲裁机关和法院的合理分工。一方面是因为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多, 应发挥现有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作用, 减轻法院的压力;另一方面, 鉴于现有的劳动仲裁机构的组织体制、办案原则和人员素质的状况, 不能和解决经济纠纷一样由当事人选择“或裁或审, 一裁终局”, 还应有法院的司法监督。

(三) 两审终审

如果当事人不能达成仲裁协议, 则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受理后, 实行两审终审制, 即一审法院判决后, 当事人如果不服, 可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的判决为终审判决。法院内部可以成立类似于现行的专业审判庭, 专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总之, “或裁或审, 裁审自择, 一裁一审, 两审终审”的处理体制赋予主体意思自治权, 有利于拓宽劳动争议处理的途径, 保障诉权的完整, 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也有利于仲裁机关和法院的合理分工, 合理配置诉讼资源, 使案件裁审分流, 提高争议解决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姜颖, 吴亚平.劳动争议处理教程.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0-7.

[2]关怀.劳动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

篇10: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及处理

一、差异的原因

会计核算体系的目的就是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的全貌, 向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内部职工及其他利益相关群体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报告的根本价值在于让投资人或潜在的投资人了解企业资产的真实情况和未来盈利的趋势。税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引导和调节经济和社会发展、公平税负、保护纳税人权益。由于会计规范与税法目的和作用的差异, 二者会对某些同一经济事项做出不同的规定处理, 出现差异。

会计主体是根据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 可以是一个法律主体, 也可以是一个经济主体。纳税主体则是指依法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基本纳税单位 (或自然人) , 也就是税法规定的独立纳税人。原则上, 规范税制下应以法律主体作为纳税主体, 有为管理需要特殊规定的例外。会计分期将企业持续的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据以结算盈亏, 按期编报财务会计报告, 及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由于会计与税法两者的目的不同, 对收益、费用、资产、负债等的确认时间和范围也不同, 从而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产生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

二、处理方法的差异

以下从几个方面简单说一下会计制度和税法之间的差异以及如何处理。

(一) 捐赠

1.会计法规的规定。 (1) 捐赠:将捐赠中应纳的流转税款及捐赠资产的账面价值按照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一同计入“营业外支出”。 (2) 受赠:企业接受任何形式的捐赠均是将扣除应缴所得税的余额确认为一项所有者权益计入“资本公积”, 不确认为一项收入。

2.现行税法的规定。 (1) 捐赠:一是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和外购的非货币资产用于捐赠, 应视同按公允价值对外销售进行流转税的计算缴纳;二是企业对外捐赠, 除符合税收法规规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外, 一律不得在税前扣除。 (2) 受赠:一是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 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 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二是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 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 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 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 资产减值准备

差异及调整:对于税法规定不允许税前扣除的减值准备, 企业在首次计提时, 应按提取额全额调增应纳税所提额;在以后纳税年度中, 应将每次增提的减值准备相应调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三) 提取减值准备的资产发生实物或价值形态变化时会计及税务处理的差异

1.资产价值重新恢复。会计制度规定, 企业应在已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的范围内, 借记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类科目, 贷记“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投资收益”等而增加当期的会计利润。税法规定, 企业已提取减值、跌价或坏账准备的资产, 在申报纳税时已调增应纳税所得, 因价值恢复或转让处置有关资产而冲销的准备应允许企业作相反的纳税调整, 即因其所冲销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在前期计提时未允许税前扣除, 故本期相应增加的会计利润也不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在填制所得税申报表时应作调减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处理。

2.资产出售。会计制度规定, 企业在出售资产的同时应转销其减值准备, 然后将资产原始成本减除减值准备后的账面净值与转让收入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里的账面净值, 等同于销售成本。税法规定, 税法认可的销售成本仍然是资产的原始历史成本, 而不是会计核算中的账面净值。因此, 资产在被出售时, 应按其已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计减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四) 借款费用

1.利率限制。会计制度规定, 无利率限制。税法规定, 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或贷款系从关联企业取得并超过规定比例, 应按税法规定作纳税调整。

2.辅助费用。会计制度规定, 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在会计核算中可根据重要性原则作不同处理。税法则无具体规定。

3.溢折价摊销。会计制度规定, 债券的溢折价摊销可采用直线法也可采用实际利率法。税法则无具体规定。

4.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会计制度规定, 仅限于购建固定资产。税法规定, 为对外投资而发生的借款费用, 可以直接扣除, 不需要资本化计入有关投资成本。

5.筹建期间的借款费用 (计入固定资产的除外) 。会计制度规定, 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计入损益。税法规定, 在税法规定的期限内分期摊销。

6.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起止时间。会计制度规定, 购建期间发生的符合条件的资本化, 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停止资本化。税法规定, 购建过程中发生的予以资本化, 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当期扣除。

7.资本化的费用数额。会计制度规定, 必须按实际购建固定资产的借款金额和规定的利率计算确认应资本化的借款费用。税法则无具体规定。

上一篇:财会行业员工的辞职报告下一篇:记同学打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