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锤炼语言

2024-04-16

七:锤炼语言(精选8篇)

篇1:七:锤炼语言

应试作文指导七:锤炼语言

[方法指津]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任何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最后都要以语言作为载体。当然,语言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在平时多下功夫。下面仅就同学们作文中常见的语言表达问题谈几点“锤炼”的方法。

一、变空泛为具体

不少同学在写记叙文时往往只有空洞的叙述,缺乏具体的描写,读来味同嚼蜡,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考卷发下来了,我的语文超过了 90 分,我非常高兴。可有几个同学却说我是抄的,在我面前说了很多讽刺话,这对我刺激很大,更增添了我学习的信心。

这种非常空泛的叙述在学生习作中颇具代表性。同学们怎么讽刺的?对我造成了怎样的刺激?我心态怎样?毫不具体。我们不妨变动一下:

成绩公布了。哈,92 分,万岁!我想叫想唱,想蹦想跳,想让所有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分享我的喜悦。几个同学走过来,我笑着迎上去,准备接受他们的祝贺。哪知钻进耳朵的是一串嘲讽——“瞧那得意劲,麻雀变凤凰了!”“哼,抄的分也自豪!”“嘻嘻嘻„„”“哈哈哈„„”“轰!我头脑一炸,眼前暖融融的阳光一下变得冷飕飕的。我想哭,痛痛快快的哭!不,我不能哭!我要用更多的 90 分向他们证明:我这只麻雀能变成凤凰!

这段改动后的文字有语言和心理描写,还有环境的点染,不再是空洞的线条,而是有了具体的形象。

二、变冗繁为精美

以微型议论文为例,字数一般限制在 200 ~300 字之间,这就更需注重语言的锤炼。不少同学在举例论证时,往往像写记叙文一样,叙述拉得很长,结果是费力不讨好。有个同学在论证“人生只有不断追求,才能取得丰硕成果”这一观点时,选用了贝利、巴尔扎克、爱迪生的事例,一个个叙述,用了 300 多字仍然意犹未尽,结果是小作文成了大作文。另一个同学通过锤炼,只用了一组排比句:“正因为贝利不懈地追求,才有 1200 多次精彩的足球射门;正因为巴尔扎克不停地进取,才有包含 94 部小说的《人间喜剧》;正因为爱迪生不断地开拓,才有 1000 多项举世瞩目的发明。”这组句子简洁、精美,很好地体现出“微型”的特点。

三、变平庸为神奇

有些同学写文章信笔涂鸦,很不注意推敲语言。其实,很多句子只要稍加“修理”,就可化平庸为神奇。请看下面的例子:

①秋天刚到,一些黄叶就落了下来。

②桌子上,蜡烛在燃烧。

③又考砸了,我在失望中苦恼。

④我呆呆地盯着窗外,只见长长的雨丝不断地飘落。

⑤天啦,要迟到了。我掀开被子,从床上爬起来,拿过衬衣,穿上鞋子,几步跑进厨房,找出牙刷,挤上牙膏,胡乱刷了几下,然后拿起毛巾,在脸上洗了几把,飞快地跑出屋子。这几段文字的表达非常一般,但我们稍稍雕琢一下,就可点铁成金:

①秋天刚到,一些性急的黄叶就落了下来。(加上“性急的”三个字,把树叶拟人化了。)②桌子上,蜡烛在含蓄地燃烧。(加上“含蓄地”三个字,充满了情味。)

③又考砸了,我在失望中苦恼,在苦恼中失望。(换序后重复一下,韵味顿生。)④长长的细雨不断地飘落。雨细长,愁丝更长!(加上一句话,情景交融。)

⑤„„我蹬开被子,翻下床来,拉过衬衣,套上鞋子,几步蹿进厨房,抽出牙刷,涂上牙膏,在口中胡乱戳几下,然后扯下毛巾,在脸上抹了几把,飞快地钻出屋子。(换了几个动词,魅力大增)

四、变平淡为生动

有个同学写了一篇关于老鼠的说明文,总觉得语言过于平淡,于是他灵机一动,以“审鼠”的方式重新组织语言,语言一下就生动起来。下面是从文中摘录的几段:

在老鼠的鱼米之乡——厨房,一只大老鼠匍伏在猫的爪下,于是一场审判大会便在特别法庭——厨房召开了。

首先,审判长猫宣布开庭,并指令被告自报家门。只听见老鼠用颤抖的声音说:“我是一只黑家鼠,家鼠的一种,我代表我们家族接受审判。我们家族属脊索动物门,哺乳动物的一科——鼠科,人们称我们‘老鼠’,也叫我们‘耗子’”。

这么一变,文中的语言还会觉得平淡吗?

五、变呆板为鲜活

语言呆板是很多同学作文的通病。要使语言鲜活,思维要展开,笔法要灵活。试比较下面两段文字——

①老师说文言文要过三关:背、默、译。我有办法对付——混!就说背吧,背不出我就

压低声音咕哝,老师不耐烦了:“算啦,这次算你过关,下次声音大点!”

②过三关?那好!请看我“巧过背诵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前几句吐字要清晰,增加“透明度”)。“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中间几句节奏要快,滚瓜烂熟嘛)。“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究竟是孙子有儿子,还是儿子有孙子?不妙,压低声音!)“孙又生子„„子又生孙„„孙子儿子„„儿子孙子„„”(声音已低到极限,我自己也不知是背书还是念经)。“好啦好啦!这次算你过关,下次声音大点!”老师终于挂出了“免战牌”。

这两段文字,第一段文字很呆板,第二段则鲜活多了。

以上例子告诉我们:语言表达不可轻视,只有努力锤炼,作文语言才能独具魅力。

【美文示例】 氧气的自述

李德坤

我就是妇孺皆知的氧气。我由两个同胞兄弟——氧原子构成,体重(分子量)为 32。我们家族自古以来就是空气这个“文明古国”中的成员。

我们家族一直与人类朝夕相处,可直到18 世纪 70 年代才被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发现,且给我取名为“养气”。后来,人们取其谐音“氧”,才将我更名为“氧气”。在空气这个自由王国中,除我们家族外,还有德高望重的氮老先生,性情孤僻的惰性世家,轻快活泼的氢姑娘„„此外,还有我的许多亲属,如沉稳老练的臭氧大哥,心直口快的二氧化碳堂兄,幽默风趣的水蒸气表兄和性急毛躁的一氧化碳表弟等。由于我性格活泼,人缘关系好,所以在空气王国中竟占了超过1/5的席位,其威望仅次于氮老先生。

我乐于与邻居和睦相处,就连向来不苟言笑的氮氏家族,在我们三番五次登门拜访下,也同我们家族联上了姻缘,组成了二氧化氮、氧化亚氮等一个个美满的家庭。

我除了处理好国内关系外,还担任空气王国的“外交大臣”之职,经常代表空气王国去参加化学世界中的各种活动、会议。当炭在空气中点燃时,我舍命前往;当铁块放置在潮湿空气中,我热心去寒暄;我还参观访问过金属王国的铁、铜、铝、镁等家族,非金属王国的硫、磷、硅等成员。

在化学世界里,处处可以见到我的踪影、觅到我的足迹。我总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奔波劳碌,操劳效力于化学世界里,时时刻刻为人类造福。

[点评] 这是一篇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其语言特色主要是:①通篇运用拟人手法,以氧气自述的方式生动地说明了氧气的构成、产生、性质等方面的特点。②表达灵活多样。文中或叙述、或说明、或描摹、或铺陈,语言摇曳多姿。③语言幽默风趣。文中或大词小用,或庄词谐用,用语机智活泼,生动形象。

【新题导练】

文题一:从这里受到启迪

生活中很多东西都能给我们以启迪,以思考,请用上面的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 此文题适宜于写记叙文和议论文,若写记叙文,除了写好文中的描写和叙述语言外,重要的是写好“启迪”语,也就是文中点示题旨的语言,它可能是集中于末尾,用以卒章显志;它可能分散于文中,并列地进行表述。不管哪种形式,都应使“启迪”不落俗套,语言最好有一种哲思之美。若写议论文,可以从“这里”引出论点,然后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展开论述。叙述语言应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议论语言应恰到好处,精辟深刻。文题二:珍惜机遇

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机遇,当机遇来临时,我们该如何珍惜呢?请用上面的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 本文题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记叙文当然以记叙为主,所用的语言主要是叙述语言,注意切不可泛泛而叙,而应该将描写与叙述结合起来,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还需注意的是,文中可以融入抒情与议论性的文字,通过综合表达加深加浓文中的情感。写议论文可以用精辟凝炼的语言展开论述,以体现议论文语言的严密与深刻。当然,文中也可以写得激情飞扬,比如用比喻增加论证的形象性,用排比增加论证的气势,用事例增加论证的说服力等。

文题三:欣赏

在我们的周围,方方面面都有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请将上面的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 此文题可以写记叙文,可以写散文,可以写议论文,还可以写说明文。一般来说,文体不同,所用的语言就应该有区别。如写记叙文或散文,语言应该生动一些,优美一些;如写议论文,本文也能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进行论述,这样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如写说明文,可用说明结合描写的方式进行语言表达。说明语言应该准确无误,描写语言应该生动精彩。但是要注意,不能将文章写成纯粹的记叙文。

文题四:,牵动我的情思

看到这个题目,丰富多彩的生活会撩拨你刻骨铭心的记忆,牵动你感情的神经,请将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 这道半命题作文,可以写记叙文,可以写散文。牵动“我”的情思的,可以是一个难忘的人,可以是一件感人的事,可以是一处迷人的风景,可以是一件精美的物什„„可以通过某一个“点”写一种单一的情思,也可以通过几个“面”写一种综合的情感。从语言的运用来看,关键是要以情感人。这就需要在语言表达上多下一点功夫。具体来说,一要做到叙述含情。这就要求所写的内容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使读者从叙述的字里行间感受到浓浓的情愫。二要做到描写融情。就是要将情感融入描述的文字之中。比如景物描写,就不能为写景而写景,而是要做到情与景的水乳交融,让一切“景语”变为“情语”。三要做到议论显情。恰切精粹的抒情议论往往能画龙点睛,以一当十,它可以用在段首,可以用在段中,可以用在段末,使文章意蕴丰厚,情感浓郁。但是,那种像贴标签一样生硬地粘贴上去的抒情议论是不可取的。

文题五:作为一个学生,我们接触的各种资料实在是太多了,请以“资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 这是一个说不完、写不完的话题。应在选定内容、决定体裁、确定主旨之后,着重考虑语言的表达。记叙文可以用凝重的笔墨行文,从“沉甸甸”的文字中让人有所感悟。也可以用诙谐调侃的笔墨铺展全文,寓庄于谐,让读者在笔声中思考。写议论文,语言最好庄重一些,分析最好全面一些,论述最好深透一些,能给人一种震聋发聩之感。文题六: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明明:妈妈,我想去老家玩。

妈妈:不行,老家山上有狼,狼会吃人的。

明明:妈妈,我想去公园玩。

妈妈:不行,公园里有骗子,骗走明明怎么办?

明明:妈妈,我想去河里捉鱼玩。

妈妈:不行,河里有玻璃块,会割破脚的。

明明:妈妈,我想去楼下玩。

妈妈:不行,楼下孩子很调皮,会打你的„„

[点拨] 此材料通过明明与妈妈的四次对话,表现了一个有代表性的主题。如写记叙文,关键要注意材料的扩展,这就需在文中增加写“景”的语言,写“人”语言,写“神”语言,写“情”语言等等。如写议论文,可以写驳论文,可以写读后感,可以写短评。当然,都应把握语言的分寸感。

篇2:七:锤炼语言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文章写到:“影响人们内心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语言。教师口中的语言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没有活生生的,深入人心的动人语言就没有学校,没有教育。语言就仿佛一座桥梁,教育科学就是通过这座桥梁变成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的。”教师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整个课堂妙趣横生,提高学习效率。所以,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语言:

第一,语言准确,具有教育性、规范性、科学性,忌导向不正、不够规范、言之无序。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思想健康,导向正确,具有教育性。有老师这样说:读书考个好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挣大钱,买豪宅,娶美女。”这种语言就失去了教育性,以庸俗的个人实用主义和拜金主义影响学生。著名学者钱文忠说:“成功的概念是多元的,是一种复数。中国传统的成功人士追求立德、立功、立言,赚钱只是在立功里面很小的一部分。但是今天呢?人们把钱看得太重。”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抵制低俗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学科需要来说,教学语言必须运用本学科的专门术语来规范表达,否则不但不规范,还可能出错。从科学性来说,指教学思路井然有序、逻辑合理,学生才能分清重点难点,清晰地把握知识脉络,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还要合乎学生认知的规律和心理特征,不能出现远超出或低于教纲的现象;还要注重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动机与态度三大系统来确定教学的起点。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相应的教学语言的要求不同:初中教师形象性的语言要多一点,高中教师理性思辨的语言要多一些;初一和高一的课程会有许多入门知识,要深入浅出、详细地向学生解说。还有即便同一学科,不同的知识板块也需要不同的语言。比如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和散文讲究体悟和抒情;驳论文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说明文朴实,有条理,这些不同的知识特点就给老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第二,语言巧妙,富有启发性,忌不讲时机、“满堂问”、缺少智性的引导。

教学语言富有启发性是促进学生心智成长最重要的手段,也是新课改实施的重要手段。《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因此,启发性教学必须满足两个原则:第一,学生有强烈求知的需求;第二,有一定难度的教学内容。

第三,语言优美,具有节奏性,注意快慢适宜、抑扬顿挫、收放自如、流畅和谐,忌平淡无味和混乱被动。

教学是声音的艺术。一堂成功的课犹如奏乐,按照主旋律,曲调的抑扬顿挫、音节的疏密相间,各个环节有机相连,给人以文学美和音乐美的享受。首先,语言优美生动,准确而富有变化。有一个惊人的现象,有些理科老师的文章写得比文科老师还漂亮,究其原因是许多理科老师业余爱好广泛读书,这样,在文学文化修养的修炼基础上教学相长,不仅教学科研有成绩,而且落笔生花。他们的教学语言句式与词汇变化丰富,举例生动形象,常常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引人入胜。其次,教学节奏快慢适宜、语调抑扬顿挫。第一,要注意语速、语气适中,停顿合理。语度过快,给人感觉信息铺天盖地,密不透风,这样学生容易疲劳,无法静思默想,完整收取信息。反之,慢条斯理,断断续续,重复过多,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分散。一般来说,在非重点处,可用快速又轻松的语速叙述;在需要强调的地方,可以放慢语速,加重语气或者重复,让一字一句都落到学生耳朵里;在需要独立思考或酝酿气氛、培养感情时,可以“暂停”。这样,学生容易集中注意力,保持学习的状态,懂得注意什么、感受什么、联想什么,以及表达什么。第二,注意语调与情感的协调。富有激情、抑扬顿挫的课堂让学生如坐春风,而平淡低沉的课堂让学生昏昏欲睡;而语调一味高亢激昂,学生又会心烦意乱。再次,调节学生的问答节奏,做到收放自如。一般采取限时答题的方式,要求学生表达的精炼规范,避免拖沓、混乱、被动。还要指出的是语文老师一定要练好诵读基本功。这常常既是古诗文、散文阅读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又是把握课堂节奏的要领。

第四,语言简练,具有示范性,忌啰嗦、拖沓。首先语言要简练纯净,给学生以示范性。著名教育家于漪建议老师有意识地清除自己语言中的杂质,要用普通话、力戒方言土语、口头禅。其次,要注意课堂结构的起承转合简明扼要、不蔓不枝。把清晰的知识脉络交给学生,也把时间尽量留给学生。再次,板书要精炼,简处求丰,字迹端正优美,有概括性、示范性、条理性,还有结构美、图示美。最后,语文教师要注意作文的评语简练的问题。评改作文,重在有效,除了个别的“面批”和精批细改,建议以一句话评语为主要形式,指出成功之处和主要问题,让学生容易记住。一句真诚的赞语,一句中肯的评价,一点能让他“顿悟”的建议,都可以让他长期铭记。

第五,语言幽默,格调庄谐适度。

富于幽默感被大家公认为现代教师必备的品质和能力之一,教学幽默是一种灵活应变、即兴发挥的技术,是轻松之中包含着深沉,妙语之中蕴涵着睿智,使学生在笑声中得到启示,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认知能力,促进心智成长,达到有效教学乃至高效教学的目的。多研究俗语、谚语、外来语等语言,多积累比喻、比拟、双关、移用等修辞方法,多读一些文学名著、名人幽默故事、多看名家小品相声、多了解对学生有益的网络热词等,都可以让教学语言更具幽默的魅力。

篇3:锤炼语言自有方

于永正, 公认的语言大师。他的课堂教学语言独具特色, 生动幽默中不失严谨, 睿智沉稳时亦能亲切有加。和于老师在杭州活动中相遇时我主动讨教。于老师认为语文教师的语言要“给力”。我不禁惊诧:“给力”, 这个时尚的源自网络的新生词汇已经被于老师运用于表达中。于老师笑谈道:学习语言, 没有年龄的限制, 没有文化的界别, 更没有途径的局限。特别是语文教师, 能和时代接轨, 能开放视野, 多渠道学习积累语言, 才能让你的语言如扑面清新之风, 还能让你永葆青春。难怪上过于老师课的学生都说于永正是“大孩子”, 秘密就在于此吧。

高林生, 被誉为“中国教坛第一名嘴”, 历届全国教师素养大赛“素养问答”类主持评委。他的语言犀利精准, 独到老辣, 婉转优雅, 亲和透彻。在河南郑州倾听高老对我执教课的评价后真诚讨教, 没想到高老师不说话, 先是闭目背诵了整首《离骚》。当下的教师中几人能背我不知道, 先前只在电视节目中见国学大师范曾当众背诵过, 未曾想身边就有这样的奇才。高老告诉我语言锤炼的秘密:他正带着一个青年教师的团队, 每周集体教研一次, 每次详细解读《古文观止》中的名篇一则, 背诵, 析意, 辩驳, 大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快感。原来, 高林生老师希望青年教师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去汲养, 通过传统的诵读记忆练真功夫, 这样厚积薄发, 聚沙成塔后方能贯通古今, 让语言灵动而有涵养。

贾志敏, 小学作文教学的泰山北斗, 大家在惊叹贾老师的教学语言艺术精湛的同时, 更是对其敏锐迅捷的语言纠错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很多听贾老师作文课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学生一句话刚毕, 贾老师已经指出其语言表达中的错误, 并能循循善诱, 指导学生自我纠正, 听者自叹不如的同时心生无限敬佩。一次, 贾老师受邀请, 莅临福州市, 我有幸接待。用餐时背景电视中播放着排球赛。解说员清亮的声音传来:对方球员大力扣杀, 把球打出了界外。贾老师立刻指出这句耳熟能详的解说词中的语病:把球打出界已经是够大力了吧, 现在是打出了界外, 这该打到哪里呢?又该用多大的力气呢?一语点破天机, 满座皆惊。原来语言大师贾志敏锤炼语言是无时无刻的, 是伴随着生活常态进行的。

在广东参加教研活动的同时拜访了特级教师管建刚。早就得知他著述丰富, 也拜读过他的多本著作, 多篇论文。相见恨晚的同时我用心观察, 诚心聆听教诲。管老师告诉我, 他用写作的方式锤炼语言。他将写作看作是对生活、对过往、对思想的再阅读, 再整理, 再构建, 语言经历作者的内化后再借文字倾吐, 这就如同牛的“反刍”一样, 营养更容易被吸收。

篇4:语言锤炼之法

一说到炼字炼词,修辞句式,我们常会误认为这会导致文章华而不实的弊病。实际上,只要用心权衡,是可以做到既华且实的。有文采并不是贬义,就像奢华也是审美的一种追求一样,追求文章华美也不为过,更何况还尽力做到华美而实至呢!譬如贾谊的《过秦论》中写秦孝公的野心,“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四句一个意思,那是否可改为“有一统天下之心”?从意思上看好像没有问题,事实上改后看似简洁的句子却在表情达意上远逊原句。原句不仅融铺陈、夸张、比喻、对偶于一体,气势恢宏,恣肆烂漫,而且更加突出了秦孝公的勃勃野心,文采与表意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下面我们就如何锤炼文章的语言作一番探讨尝试。

一、积累词语,增加“板凳”深度

锤炼语言应由积累词语开始,因为没有厚实的“板凳”,其它技巧实无从谈起。这就好比一支足球队,要多线作战,必须兵力充沛,平常那些作替补不能首发的球员也要随时做好上场的准备。我们为文造语也是如此,同一意思,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出来,虽说大致相同,但深究细味,能准确达意最合适的词一定只有一个。这就自然涉及到孰优孰劣的问题,选择之间,锤炼之意便生。

譬如初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得一“慰藉”。细细体会,似意同“安慰”,但比安慰更多一分典雅,且“安慰”可名可动,而“慰藉”多用作名词。不断读书,不断积累字词,让你的单词库一天天地充实起来,并且清楚地知道它们各自的用法,那么写文章时炼字炼句也就变为了现实。

二、妙用词语,他山之石攻己之玉

妙用词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增补替换。因为一个不太准确的用词,犹如一个不太招人喜欢的客人,让人读之不爽,还得付出些笔墨。一个妥贴的字词却有千里逢故知的喜出望外之感。譬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一个“绿”字,几经改易方定下来,传颂至今。妙就妙在其将满眼之绿动态化,使全诗意境陡出。

(一)用表意准确生动的词替换表意含混呆板的词

譬如某同学在《荷花淀的残酷战斗》一文中开篇写道:“《荷花淀》一文,写得好,尤其是文中对人物情感的表现,以及对环境的描写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好在什么地方,人物情感如何表现,对环境描写留下了什么样的深刻印象?都含混不清,难说生动。后改为“《荷花淀》一文淡雅疏朗,朴素清新。其中人物情感着笔细腻、真切;环境描写更是诗情画意,不愧为“白洋淀派”开山鼻祖之力作。”表意准确,语言增了几分姿色。

(二)增补镶嵌,让句子意蕴丰富活起来

郭沫若曾说:“语言除掉意义之外,应该追求它的色彩、声调、感触。”所以,作文的语言不仅要求明确、简练,而且更应该生动、形象,既能传情达意,也能递声闪光,丰满形象。要做到这一点,增补镶嵌之法适可运用。

譬如下面这个句子:“我向往幽闲,我喜欢清纯,我心仪静谧,我追寻祥和……但这个纷扰中的世俗,在一片狼藉的温床上,永没有休止过可怕的梦想。”这个句子本身够简洁清楚,优美动人。只是意蕴稍欠丰富,如在原句上稍作增补可保本来面貌且蕴藉绵远。“我向往‘采菊东篱下’的那种幽闲,我喜欢‘清水出芙蓉’的那般清纯,我心仪‘人迹板桥霜’的那片静谧,我追寻‘低头弄莲子’的那股祥和……但这个纷扰中的世俗,在一片狼藉的温床上,永没有休止过‘沉鱼落雁’的可怕梦想。”

在词语上下足功夫后,锤炼句子则顺理成章。

三、画龙点睛,警策全文

“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警策之句既是谋篇布局常见的手法,也同样暗合锤炼语言的用意。因为一文之中,无论是“警醒”全文之余,还是立要一段之内,都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孙犁《黄鹂》中的“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都起到了画龙点睛警策全篇的作用。虽然不是所有文都会运用这种技巧,但对于高考话题作文而言,为了更好地扣题点题,警策之句能很好地完成这样的任务,何乐而不为呢?

四、化抽象为形象,诗情画意

文学语言本以形象取胜,即使是霍金写《时间简史》这样的科普文章,也多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说明抽象的理性道理。可见一切语言在务实之余都力求形象生动。如果在用语意象的选择上别出心裁,做到诗情画意那就更好了。

譬如庄子在《秋水》篇中讲道的境界,先从河谈到海,再由海论至天地,化抽象为具体,古今之作难有出其右者。

又譬如贾谊在《过秦论》中写九国之师“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其中一个“叩”写尽了九国之师的虚张声势,畏畏缩缩,貌合神离的情状。一个“延”(即延请,迎接之意)刻画出秦人以逸待劳,胸有成竹的神气。用语简单,却能收到形象可感的效果,这与作者对语言的锤炼分不开。

珠藏川自媚,玉韫山含辉。为你的作文增色,得有珠玉为伴。平常日积月累,娴熟手法化技巧于无形,再以深情温泡之,美文指日可待。

篇5:巧编短信,锤炼语言

现在,短信已成为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相互问候以及表达各种情谊的重要交流手段。

短信的最大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和具有较强的情境性,这就要求语言必须简练、隽永,以最少的字数传达最多的信息,这就可以直接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另外,在同一情境下进行短信写作,要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能善于运用新颖的形式、别致的话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意,这样就更能反映出编写者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低。

由于短信源于生活,贴近生活,表现生活,编拟手机短信这类试题,能很好地检测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属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这个考点的范畴,能力层级为D。所以在高考语文命题越来越生活化的今天,编拟手机短信就成了很多省市的选择。如一高考语文考试的一个题目是:“请你给同学发个祝福短信,需要运用一个神话或童话故事,使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格。”这道题目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考查了学生修辞的运用和想像能力,学生很喜欢。本文就短信的特点及其如何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给广大师生在锤炼语言方面有一些借鉴。

一、短信特点:

1、主题突出:问候祝福、交待事情等目的明确。

2、简明扼要:短信不超过70字,一般是三五十字。另外,双方都明白的事情注意用词简洁。

3、语言得体:短信的语言、内容必须注意场合、双方的身份、一般要注意礼貌,语言文明。

4、构思别致:精彩的短信应有精巧的构思,才会让人过目不忘。如:让平安坐上开往冬天的地铁,让快乐与你不见不散,让健康与吉祥一个都不能少,让温馨和幸福没完没了,祝新年快乐!

篇6:《语言的锤炼》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语言锤炼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2、掌握语言锤炼功能和意义。

3、学会长短句的相互转换。

【教学重点】

1、改写排比句。

2、句子的衔接和呼应。

3、会运用过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学、导思:

1.何为语言的锤炼。

2.语言的锤炼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

3.语言的锤炼有哪些类型? 明确:语言修改与锤炼的两个层次 ①纠正、弥补自己的失误 ②打磨、润色、精益求精

冗杂——简洁 单薄——丰富 肤浅——深刻 呆板——生动

二、整齐与变化 整齐——排比

A话语中本来就包含几个层面

①调整句式,使之对称、对应 ②重复其中某些词语使成排比 B话语原只有一层意思

①将原有意思分解、扩展成几个侧面,一气说出

②以原意为基础,组织句式相同的几句话陪衬、烘托 变化 A重复

①有时重复是必要的 ②重复有强调作用 ③重复有呼应作用 B变化

词语、句子都要注意变化,行文就可活泼 整齐与变化结合,整齐中务求变化

长句特点:层次多,容量大,擅表现复杂关系,严密精确,书面色彩浓,常用于说明和议论。

短句特点:短小活泼,结构简明,带有口语色彩。长句和短句各有“长”“短”。

三、句子的松与紧

(长句和短句恰当运用)

1、组织长句的要领

①先搭好“骨架”(主语、谓语、宾语)

②相关内容依逻辑顺序由内而外依次“安置” 核心词连带成分多时,需注意:

A检查是否合乎语言习惯,避免引起误解

B在明确的前提下,把长附加语置于短附加语之前

2、长句化短的方法

①外移——把长附加语(或其中一部分)分离出来,移到主干外独立成句(或分句)。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与歌德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德国著名作家,“穷人的歌者”里克特的散文《两条路》向人们展示了人生道路上惊心动魄的选择。

里克特是德国著名作家。他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与歌德生活在同一时代。作为“穷人的歌者”,他的散文《两条路》向人们展示了人生道路上惊心动魄的选择。

仰观时至今日,气派不倒的,风范依存的,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最具古城魅力的,绝无仅有的西安那城墙、角楼,禁不住豪情长啸。

西安时至今日,气派不倒,风范依存,是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最具魅力的居无仅有的古城,仰观那城墙、角楼,使人禁不住豪情长啸。

②重写——把内容加以分解,重新组合 句子之间的衔接与呼应

①重现——重复相同或类似词语以呼应 ②指称——使用指示代词前后衔接

③省略——让上下文关键信息直接衔接,语气紧凑 衔接点——使叙述角度(主语)一致

四、衔接与呼应

2、一篇之中的衔接与呼应 段与段之间的语言衔接

①词语 ②句子 A话题延伸

B话题转换——于下段开头造一句,上半句接应或概括上段,下半句引出下段或下文话题

一篇之中重要层次转换,可用过渡段 要注重“重现”在篇章里的呼应作用 衔接与呼应应注意

①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使语意连贯。注意语句的结构的对称性,使结构协调。

②体现语意重点,使之适合语境中语意重点的需要。

③保持感情、语气的一致,使之与语境的感情、语气协调一致起来。朗读感受语言的魅力:

《黄山松,我读懂了你!》

黄山松,我读懂了你!

你能读懂黄山峭壁上的那株迎客松吗?

云缠它,雾绕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大自然仿佛容不得它的存在,定要除之而后快。然而,它不低头,不让步,不畏风刀雪斧的剔抉,在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声中,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逃遁;它以刚硬驱逐雷电远避它方„„

一切生之渴望、生之奋斗、生之抗争,都在这由苍松摇出的命运交响曲中展现出来了。读黄山松,你不觉得我们的安徽正是一棵伟岸挺拔的劲松吗?

安徽,襟江带淮,千年激荡,几经兴衰,这片辽阔的大地上曾上演过多少群雄逐鹿、惊心动魄的故事啊!

这里曾经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老庄道学,三曹华章,新安文学,桐城散文„„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出了多少人世沧桑;一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道出了安徽人民的勤劳和艰辛。

“相看两不厌,独有敬亭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些,不正印证了文人墨客们对江淮秀丽景色的向往吗? 众人皆知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却有几人清楚那倚门而立翘首遥望、“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正是咱安徽潜山姑娘呀!“乔公二女秀所钟,秋水并蒂开芙蓉”令诗人充满了无限的向往,而那“举手长劳劳,两情同依依”的焦刘之恋不也跨越时空感动今人吗?

文房四宝,徽派建筑,芜湖铁画,黄梅戏,凤阳花鼓„„这些,全是江淮儿女智慧的结晶啊!

千年前推翻了秦王朝残暴统治的轰轰烈烈的陈胜、吴广起义,千年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浴血奋战的无数勇士可歌可泣的事迹,无不印证了江淮儿女不畏压迫、抵御欺凌的铮铮铁骨。

黄山松,我读懂了你!黄山松,你是徽魂!【点评】

基础等级:感情真挚。全文例举了大量的事实,从不同的角度抒发了对黄山松、对徽魂的赞美之情。感情真挚,有说服力。结构严谨。运用总-分-总结构,以黄山松与“徽魂”的相似点为主线,串起大量的素材。题文照应,深化主题。

发展等级:立意深远。作者从黄山松入手,切入口小,以“黄山松”为象征物,以小见大,虚实相间,构筑黄山松与“徽魂”的相似点。文章的立意深远,见解深刻。善运修辞,有意韵。整散句交错使用,二三段的排比,八—十一段的“引用+排比”的修辞,抒情酣畅,气势充沛,扩充了文章的内涵。【点评】

文采飞扬是本文一大特点,整散句交错使用,“引用+排比”的修辞,抒情酣畅,气势充沛,扩充了文章的内涵,强化了对黄山松、对徽魂的赞美之情。特点一:比喻+排比(形象之中彰显气势之美)

爱心无价。

它像一颗启明星在生命的地平线上升起时,人们看到了希望。是它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是它将我们带进了一个新的光明世界。

它像一粒粒小小的微尘洒满人间,是它在我们最无助的时候,给我们以慰藉和帮助,是它带给了最无助的人们以希望。

它像一根蜡烛,虽然比不上灯塔的巍峨,但是,它照样能发出光彩夺目的光芒。它并不是那样渺小,它是“爱心”的光环。它无私地燃烧着自己,却照亮着别人。

这就是爱心,爱的神奇伟大在于它的执著,在于它的无私。特点二:整散句+长短句(整饬之中透出变幻之美)

常见句式:设问句、反问句,疑问句

古人敬仰季节,因为季节教会他们一切重要而美好的生命真谛。春和景明,木欣欣以向荣,那是生之奋发;夏日炎炎,骄阳似火,那是生之热烈;秋气肃杀,西风摇蕙,那是生之蕴藉;冬雪冰封,滢然洁白,那是生之肃穆。

特点三:排比+引用+对偶(气势之中蕴含深刻哲理)

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爱迪生品读一千多次的失败,最终成功地发明电灯;越王勾践品读丧国的失败与苦涩,卧薪尝胆,最终一举灭吴雪辱;兰斯·阿姆斯特朗品读癌症的痛苦,最终战胜了病魔,回到了深爱的自行车赛场。失败与痛苦是一种磨砺,一种考验,让真金在火炼中焕发光彩,让凤凰在浴火中涅槃重生。特点四:设问+拟人+诗文(灵性之中飘溢悠悠古韵)

滴水之恩,何以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经历了春风夏日,落花用身躯回报了养育自己的大地母亲。

滴水之恩,何以报?冬天寒风凛例,雪花飘落,万物皆“冬眠”,只有梅花孤霜傲雪,“清气满人间”,梅花用香气回报了赞美自己的人们„„ 大自然皆如此,更何况人?

五、语言增添“亮丽”色彩的方法:

①妙用比喻形象美

②铺陈排比气势美

③活用句式建筑美

④巧用拟人灵性美

⑤化用诗文古典美

六、导练

提升作文语言的最有效途径——模仿和借鉴(技法仿中生巧,语言灵动畅达。)

1、以“风度”为话题,仿照例句写一段话。

风度是大雨中为人撑开的小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风度是骄阳下替人遮阴的大树;风度是诸葛亮空城上坦然的琴声,风度是周总理外交中从容的回复;风度是指挥家飘逸的手势,风度是思想者睿智的头颅;风度是司仪得体的举止,是模特优美的款步„„

2、运用多种手法表现“阳光”.示例一

阳光,它无处不在。它舞蹈在埃菲尔铁塔上,徜徉于尼罗河上;它攀登在珠穆朗玛峰上,游览于万里长城上;它亲吻着自由女神,拥抱着奥运圣火;它被贮存在诗文里,跳跃在歌唱家动听的歌声中„„在那里,阳光是美的化身!

示例二

篇7:作文中语言的锤炼教学示例

一、导入:

示例1:

原稿:

乡村比较闭塞落后,可以看作人们生活记录的事物只有蓑衣和草鞋,当他们披上蓑衣、穿上草鞋下地干活时,只是乡村生活的细微局部。

修改稿:

乡村是一种古老的存在,蓑衣和草鞋是乡村里特有的文字,古朴而且韵味深远。当三月的细雨唤醒早春的大地,蓑衣和草鞋便装点出了一份温馨的古朴,在细微处显出农家特有的诗意。

启示2: 语言形象、新鲜、有意蕴。

示例2:

原稿:①友谊,是朋友之间的一种亲密的感情。

②认真,就是做事不马虎。

修改稿:

①“友谊”:友谊是一种在朋友发生危机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它的珍贵的美好情感;友谊是一种只有付出了真心才能得到真情回报的东西。

②“认真”:认真是一种决不容许自己的投入“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生活态度;认真是避免走弯路的最好的办法;认真是对自己的霎时间精力和尊严的最佳保护。

启示:修改稿的语言活泼生动,讲究文采,意蕴深沉。不单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友谊”和“认真”的内涵,能给人以极大的启示,而且用语讲究,行文严密,有一种令人无可辩驳的力量。

这些极富文采的判断,是对亲身经历的概括,是对生活经验的提炼,是对工作教训的总结,是对生活感悟的升华。但绝不可“为赋新词强说愁”,只能是思想和情感的自然流露。

二、内容讲授:

(一)知识点透析

●什么样的语言才是有文采?

◇孔子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考试说明》中说:“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通俗的理解:文采指的是词句的漂亮,行文的华丽,但更有一种内涵、一种韵味、一种光泽、一种气派。

◇专家评说:一篇高考作文,总得有“发光”之处。没有“太阳”,也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也得有颗“星星”;没有“星星”,也得有个“萤火虫”。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你就只能在“基础等级”里徘徊,与“发展等级”分无缘了。

——江苏省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

(二)能力要求:

1.整齐与变化:

●激情铺排出文采

我曾被“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所感动,我也曾被“相见无言,唯有泪千行”的真情所感动;我曾被梁祝化蝶的痴情所感动,也曾为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的执著所感动;我曾被苏州五义士舍生取义的从容所感动,也曾被荆轲易水诀别的悲壮所感动;我曾被《阳关三叠》那充满离愁的琴音所感动,也曾被《楚辞》那无奈的凄凉所感动。

——(《感动》)

(1)巧用对比显气势。

在为人处事上,该不该“出手”的问题,须认真对待才是。

当山区贫民在温饱线下苦苦挣扎的时候,该伸出你的扶助之手;当莘莘学子因家贫而无法上学的时候,该伸出你的关爱之手;当你遇到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的时候,该伸出你的温暖之手;当歹徒行凶、他人处在危险之中时,该伸出你的正义之手„„

而有的时候,手是不能”出”的。诸如朋友违了法,你不能伸出庇护之手;双方斗殴,你不能伸出助威之手;面对金钱、权力和美色,你不能伸出贪婪之手;即使是惩恶扬善,也不能像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样“出手”,三拳两拳结果了人家性命,而应该依法惩恶„„

“尚义”不是讲哥们儿义气;“该出手”不等于“乱出手”。符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的事,放手去做;反之,请住手!

——(《什么时候“该出手”》)

(2)“判断+排比”铺排显意蕴。

示例:

①诚信是一个明净的窗口,将自己的内心敞露在大家的面前;诚信是一把钥匙,打开别人对你可能产生的种种疑虑;诚信是一首动人的歌,你唱我唱,把我们大家的心联系在一起;诚信是一份最好的礼物,献给亲人和朋友,让生活更甜蜜,让人间更美满。《论诚信》

②诚信是心灵和谐的催化剂,诚信是事业辉煌的铺路石,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给生命一根拐杖》

●友情提醒:

陆机《文赋》:“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排比句是靠思维的发散性与逻辑性编织而成的,是一种思维的发散,是一种对事物本质的多方探究,是一种思维认识的渐次展现。它是透辟认识事物的思想美和铺排张扬的语言美的交相辉映,水乳交融。正因为如此,排比句曾被人誉为“议论文中的一道风景”。

(3)镶嵌诗句显文采

示例:

我向往幽闲,我喜欢清纯,我心仪静谧,我追寻祥和„„ 但这个纷扰中的世俗,在一片狼藉的温床上,永没有休止过可怕的梦想。

A、明嵌

我向往“采菊东篱下”的那种幽闲,我喜欢“清水出芙蓉”的那般清纯,我心仪“人迹板桥霜”的那片静谧,我追寻“低头弄莲子”的那股祥和„„但这个纷扰中的世俗,在一片狼藉的温床上,永没有休止过“沉鱼落雁”的可怕梦想。

B、暗嵌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重庆卷《诗人•明月•黄花》)

当你背上行囊上路时,当穿过西风凋碧树的季节,穿过为伊憔悴的隘口,待到白发披头的时候,站在人生的彼岸再回首,你会发现,原来所选择的是对的„„

——(选自高考《佳作•选择》,此处化用了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的词句。)

●友情提醒:作文时大量且成段地引用他人词句,既会影响习作的整体美,同时也有“掉书袋”的嫌疑。但适当而巧妙地把他人的一些符合个人文旨词句“镶嵌”文段中,既会增添文章表达意旨的准确性,同时又显示了个人阅读的丰富与知识面的宽泛。

(4)化虚为实显内涵示。

①诚信是一轮金赤朗耀的圆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地倾向一端;诚信是高山之巅的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诈,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

《诚信归去来》

②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青春是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③当雏鹰尚嗷嗷待哺于巢穴之中,观望蓝天白云之时,它已有了梦想,那就是振翅九霄,与蓝天搏击,与白云共舞;当骏马休憩于栅栏之中,昂首长嘶之时,它也已有了梦想,那就是奋蹄原野,驰骋天下。

●友情提醒:大量事实表明,鲜活的形象有着比概念更丰富的内涵,并且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我们完全可以用形象化的文学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对生活的认知。

2.小试身手

●请尝试着选择“学案”中考场作文中的一个段落,从语言文采、意蕴角度作些修改。

原稿:

【首段】人,总是追寻热闹的。可是当他们在追寻的过程中受到了挫折时,总会远离喧闹,退回心中那一方安静之地来休养生息。但更多的时候人们是想不到这块安静之地的,那么,是谁如一棵看守月亮的树一般看守我们最后的安静?

【末段】庄子,陶渊明,杜甫„„是他们在为我们看守着心灵中的一方“静”土,他们是荒凉平原上的一棵棵大树,看守着那已被许多人遗忘的安静,为追寻安静的人提供一方“静”土。

升格修改示例:

【首段】喧嚣,躁动,争斗,纷扰„„我们每时每刻都被它们包围着,我们痛苦,我们烦恼,我们挣扎,我们也开始思考:何处有“静”土?

【末段】也许,现在可以回答自己的疑问了。没错!“静”土,就在庄子的寓言中,就在陶渊明的田园里,就在王维的意境间。他们是这“静”土的守望者,如同一棵棵参天的大树,为被名利、被喧嚣、被欲望炙烤却又似乎无处藏身的我们,提供了一片荫凉。有了他们,我们的心才能在“静”土上休息;有了他们,我们疲惫的身躯才能步入宁静的港湾;有了他们,我们的灵魂才能在净土中得以净化„„

呵,那些“静”土守望者„„

3.锤炼语言,锤炼思想

【例如】《潇洒走一回》,一同学作文“化题为像”,写了一组“潇洒”的典型:

蔺相如功高不自矜,不仅不与廉颇在朝廷上争列,而且外出时望见廉颇还“引车避匿”,这是(气度的)潇洒;宋濂年轻时刻苦求学,同窗们个个服饰华丽,“烨然若神人”,他“缦袍敝衣处其间”,却能做到“略无慕艳意”,这是(心态上的)潇洒;史可法在梅花岭上,“誓与城为殉”,不愿落入敌人之手以死,其部下有人愿助其成就殉国大节而面露喜色,这是(人格上的)潇洒;庖丁解牛时动作娴熟优美,“所解数千牛”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这是(技艺上的)潇洒。

潇洒是不计他人之过,以大局为重的谦让宽容的生活态度,潇洒是不为外物所役执着于自己内心追求而具有的一种精神优势,潇洒是为了民族大业临危不惧勇于献身的人格境界;潇洒是经过长期努力磨砺掌握客观规律之后获得的一种自由。

●友情提醒:这段文字令人惋惜,因为它与“深刻”失之交臂。

首先,应该“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将这些典型的“潇洒”的同中之异作出明确分别。所以,我将其中四个“这是潇洒”分别改为“这是气度的潇洒”、“这是心态的潇洒”、“这是人格上的潇洒”、“这是技艺上的潇洒”。

接着,帮他对这组典型进行了一番“立体透视”,写下了一组判断句:“潇洒是不计他人之过,以大局为重的谦让宽容的生活态度,潇洒是不为外物所役执着于自己内心追求而具有的一种精神优势,潇洒是为了民族大业临危不惧勇于献身的人格境界;潇洒是经过长期努力磨砺掌握客观规律之后获得的一种自由。”

通过这样的一番努力,文章就走向了“深刻”。

可见,语言对于思想来说,不仅像一面镜子,能反映出你的思想,还可以成为思想的磨刀石。琢磨语言,也就是在砥砺思想,使之更锋利、更明亮。对事物进行“立体透视”,不单能够让思想具有穿透力和深刻性,而且会产生铺陈的华章,飞扬的文采。

4.思维操练

●《爱心》中的一组排比句,其中有两个句子与上下文不协调,应该删去。

①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分外感到人间的温暖;②爱心是一汪出现在沙漠的泉水,使干渴的人感到自然的恩泽;③爱心是一泓流淌在沙漠的清流,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④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得到心灵的慰藉;⑤爱心是一声洒落在春天的细雨,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提示:第②句是赞美“沙漠的泉水”的,而全句却是赞美“爱心”的;第⑤句中的“心灵枯萎”讲的是心理状态,而“贫病交迫”“濒临绝境”“孤苦无依”等都是讲生存状态。这两个句子都犯了顾此失彼的错误。写好排比句,不仅要有奔涌的文思和激情,还要考虑每句之间的照应和关系,使之达到一种整体的和谐。

●请尝试着选择“学案”中考场作文的一个段落,从锤炼思想角度作些修改。

原稿:

不同于李白的浪漫豪放,不同于李商隐的晦涩难懂,你的诗总是那么的沉郁顿挫,你让整个世界安静下来,都和你一样,思考着的未来。杜甫,似乎生来就是一个静穆的人,你总是用你安静的声音、安静的诗句揭开唐王朝表面的繁华,让浮躁的人们停止他们盲目的狂欢,让他们不得不安静下来,去思考他们的未来。今天的人们仍能透过你那些静的有些压抑的诗句看见您那安静的面庞。

升格修改:

不同于李白的浪漫豪放,不同于杜甫的沉郁顿挫,更不同于李商隐的晦涩难懂,他的诗总是那么宁静,透着一丝禅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个静谧幽远的空间,“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一种超然平静的境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片壮阔静穆的天地。读他的诗,我们无法不被这安静的氛围所感染,我们无法不褪去浮华的外衣。他用他营造的意境,让行走在滚滚红尘中的人回到自然中,回到静谧恬淡中,静静地体会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博大!

5.用于铺排的材料从哪里来?

学会占有材料

(1)向书本要材料。

学会倾听将会带给我们无穷的力量。齐王听取了邹忌的意见,才会出现“门庭若市”的进谏之风;赵太后采纳了触龙的提议,才使赵国免去了一场战争的威胁。倾听是人类无声的语言,学会倾听,干戈化为玉帛,劲敌化为至友,我们倾听的是良言善语,我们吸取的是真诚的给予。

李义山有一扇窗,窗外是凄凉夜雨,窗内是烛光闪闪;

李易安有一扇窗,窗外是晚来风急,窗内是杯盏淡酒;

柳永有一扇窗,窗外是浮名荣华,窗内是浅斟低吟;

曹子建有一扇窗,窗外是煮豆燃萁,窗内是宓妃柳枕„„

——《生活之窗》

(2)在题目中找内容。

作文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有“四气”:奋发向上、百折不回的志气;铁面无私、令人敬畏的正气;披荆斩棘、舍生取义的勇气;求新求好、能做善做的才气。

人生是一次无悔的旅程,充满着奋发向上、百折不回的志气;铁面无私、令人敬畏的正气;披荆斩棘、舍生取义的勇气;求新求好、能做善做的才气。它们是盛开的鲜花,千娇百媚,而我只独爱那一种白折不回的志气。

(3)新鲜的材料来自生活的空间。

*优秀电视节目导语欣赏

这是一块曾经饱受战争蹂躏的土地;这是一个浸透着东西方文化的神秘古国;这里有着一段弥漫了数百年烽烟的悲情长河;这里有着鬼斧神工,充满神奇造化的自然风物;这里有着布满历史烟尘,俯拾皆是千年文明遗痕的人文景观。

——中央电视台《世界真奇妙•703期》

一个放松的心情,一种向上的冲动,一份生长的力量,一点竞争的自信。

——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

我踏着碧波浩渺的洞庭水走来时,湖面正摇曳着一轮朝阳喷薄欲出,你像一个浣纱的女子,湖光正拂动着你丰腴的臂膊,虚幻缥缈,迷离闪烁;我乘着水阔天空的万里长风离去时,夕阳在水天一色的相衔处淬落,你又像一个晚浴的佳人,融融的暮霭化作你婀娜的身姿,面罩轻纱,淡妆轻抹。我捧起屈子的《九歌》,回首再望,才看到你点点的泪痕,陆离斑驳。

——中央电视台《国家地理•驿路牧歌》

他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最长久的皇帝,他是有史以来年寿最高的帝王。他少年得志,青年登极;他开疆拓地,六下江南;他的盛世功绩为后世赞誉;然而史册中记载的更有那说不尽的逸事传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清十二帝谜案之乾隆帝》(节选)

我们说,文学的魅力靠的是语言,历届高考满分作文的成功同样依的是语言。只要你浏览一下历年的高考各省的满分作文,便会发现,这是一个多么丰富的语言的海洋,这是一个多么怡人心脾的大餐:有的议论风声,少年意气;有的严谨方正,老成大气;有的激情荡漾,独抒性灵;有的充满机智,富有想象力;有的委婉得体,合情合理;有的庄谐并出,杂文笔法——有的考场文虽不免稚嫩,有的也会偏激,但那份灵性和才气,那份素养和悟性,那份对语言独特的打造,着实让你折服和拍案。因此,我们如果能机智灵活艺术地使用语言,定能使你的语言不落窠臼,妙笔生花,从而在高考作文中取得明显的优势。

三、延伸训练

以“亲情”为话题采用铺排的方式写一段话.

示例:

1.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2.简简单单,亲情只是一个由几根树枝搭起的小巢。但我更小,可以一下子轻快地钻进去,里面有一碗水,凉凉的,甜甜的,滋润我干渴的灵魂;里面有一袋鼓鼓的,香香的,填饱我无止尽的欲望;里面有一张床,软软的,暖暖的,抚慰我莫名的忧伤;里面还有一盆花,一幅画,一首诗,缀着些叮咛,嵌着些嘱托„„这就是亲情,一个小小的巢,使我不断地长大。

3.亲情,是一把斜背着的吉它,越到情深处,越能拨动你的心弦;亲情,是一挂藤萝,不管你身在何方,它总是紧紧牵着你的手;亲情,是一串挂在颈间的钥匙,打开的是一扇扇忧郁的门窗。亲情,就在眉眼顾盼间,浅浅的微笑里,就在我那一首抒情的小曲中。

4.面对失败和挫折,亲情是一剂良药,填补你那失落的心,然后重整旗鼓,这是一种勇气;面对误解和仇恨,亲情是一杯凉水,浇灭你那心头的火,然后坦然面对,这是一种达观;面对赞扬和奉承,亲情是一把锥子,刺破你那虚无的梦,然后不断进取,这是一种警示;面对烦恼和忧愁,亲情是一阵轻风,吹去你那杂乱的思绪,然后平和释然这是一种境界。

二、升格训练

●阅读下面的考场作文,依据老师提示的作文修改要求,请你尝试着选择一段、几段或全篇作些修改。

◇文题:

有人说:诗歌的最高境界是静穆,而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安静,丰富的安静。面对充满声音和狂热的世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安静”的可贵。

请以“安静”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习作展示平台:

那些守着安静的人们

孙艺峰

人,总是追寻热闹的。可是当他们在追寻的过程中受到了挫折时,总会远离喧闹,退回心中那一方安静之地来休养生息。但更多的时候人们是想不到这块安静之地的,那么,是谁如一棵看守月亮的树一般看守我们最后的安静?[本段语言平淡,能否从对比铺排、前后呼应等角度作些修改,让语言简洁、有文采。]

当孔子所驾驶的马车直驶向诸侯的府第向他们宣扬“仁”的时候,当孟子向齐王声嘶力竭地传道之时,当整个国家被各种各样的声音弄得沸反盈天的时候,却有一个人安静地旁观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就是庄子。没有孔子那样壮观的三千门生,不像孟子那样被齐王敬奉在宫室中,庄子只是冷眼看着这世界,仿佛置身局外。他的书中也没有什么炙热的真理,只是有一只不自量力的螳螂,一只自得其乐的鼹鼠,一只振翅一飞而八万里的大鹏„„在这样安静的氛围里,你读着《庄子》,心仿佛也穿过千年的时光,回到那个安静的午后,去和这位老人鼓盆而歌,去享受生命的安静与简单。[“一只不自量力的螳螂”与本段后面的文字不协调。此外,本段选择历史人物“庄子”来体现人生境界,与主体部分后两段传情说理的方式雷同,且三则平行事例的指向性单一,影响了说理的逻辑性,缺少锤炼。]

当现世变得污浊混乱,当人性的丑恶全部暴露在外,当人们在为权势、为金钱斗得热热闹闹而又一塌糊涂的时候,却有一个人安静地住在南山下,过着采菊东篱下,飞鸟相与还的安静生活,他就是陶渊明。面对充满声音和狂热的世界,他无可选择,只有背过身去,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他只能守着十余亩的方宅、八九间的草屋,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拒绝这个喧闹的世界来固守心中的一方静土,为所有人,也为这个世界看守着安静。也让今天的我们有机会在喧闹的都市中感受那番“悠然见南山”的宁静,体会那份“欲辩已忘言”的深意。[本段开头的抒情说理语言表述随机,缺少变化,缺少韵味。]

不同于李白的浪漫豪放,不同于李商隐的晦涩难懂,你的诗总是那么的沉郁顿挫,你让整个世界安静下来,都和你一样,思考着的未来。杜甫,似乎生来就是一个静穆的人,你总是用你安静的声音、安静的诗句揭开唐王朝表面的繁华,让浮躁的人们停止他们盲目的狂欢,让他们不得不安静下来,去思考他们的未来。今天的人们仍能透过你那些静的有些压抑的诗句看见您那安静的面庞。[本段杜甫一例不能用来证明本文“安静”的主旨,请尝试着从不同的论述侧面更换一例。]

庄子,陶渊明,杜甫„„是他们在为我们看守着心灵中的一方“静”土,他们是荒凉平原上的一棵棵大树,看守着那已被许多人遗忘的安静,为追寻安静的人提供一方“静”土。

◆升格修改稿:

“静”土的守望者

孙艺峰

喧嚣,躁动,争斗,纷扰„„我们每时每刻都被它们包围着,我们痛苦,我们烦恼,我们挣扎,我们也开始思考:何处有“静”土?

当孔子的马车直驶向诸侯的府邸向他们宣扬“仁”的时候,当孟子出入于宫殿向齐王传播“道”的时候,有一个人,却远离尘世,静立乡野,垂钓濮水,“冷眼向洋看世界”。翻开《庄子》,我们看到的大多是一只在河里喝得肚皮溜圆的鼹鼠,一个自得其乐的斥鷃,一只自由翱翔的大鹏„„他用他特有的安静的文字告诉我们如何混浊乱世中保持心灵的宁静。在他文字的感召下,我们的心也仿佛穿过千年的时光,回到那个安静的午后,去和这位老人鼓盆而歌,去享受生命的安静与简单,去学会超然的看待社会的变迁、人生的浮沉。

面对折腰屈膝的尴尬,面对追名逐利的庸人,他只有摇头走开,远离喧闹,去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静生活。在他的田园世界中,我们似乎还能感受到他“误落尘网”的无奈,我们似乎还能看到他走向“方宅”“草屋”的坚定背影。他就这样用他特有的方式来拒绝五斗利禄的诱惑,去守护心中一方“静”土。亲吻他耕作过的泥土,会平复我们被利欲侵蚀的心的驿动;凝视那“飞鸟相与还”的意境,奔忙疲惫的我们会得到片刻的歇息。

不同于李白的浪漫豪放,不同于杜甫的沉郁顿挫,更不同于李商隐的晦涩难懂,他的诗总是那么宁静,透着一丝禅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个静谧幽远的空间,“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一种超然平静的境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片壮阔静穆的天地。读他的诗,我们无法不被这安静的氛围所感染,我们无法不褪去浮华的外衣。他用他营造的意境,让行走在滚滚红尘中的人回到自然中,回到静谧恬淡中,静静地体会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博大!

也许,现在可以回答自己的疑问了。没错!“静”土,就在庄子的寓言中,就在陶渊明的田园里,就在王维的意境间。他们是这“静”土的守望者,如同一棵棵参天的大树,为被名利、被喧嚣、被欲望炙烤却又似乎无处藏身的我们,提供了一片荫凉。有了他们,我们的心才能在“静”土上休息;有了他们,我们疲惫的身躯才能步入宁静的港湾;有了他们,我们的灵魂才能在净土中得以净化„„

篇8:用心锤炼课堂评价语言

记得曾听过一节语文课,课堂上学生沉默不语,举手的学生寥寥可数,整堂课死气沉沉,教师吃力,学生学习兴趣低。追其根源,原来是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贫乏造成了这种尴尬的局面。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过于单调,肯定性语言的情感不够真诚,无法真正从内心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评价语言无法有的放矢、切中重点;“很好!”“真棒!”“不错!”等含糊性鼓励语言较多。这种种现象便造成了学生对教师评价的麻木,对文本的兴趣缺乏。

回想自己的日常教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工作前两年,每天专心致志地备课,上课,但一节节课上下来,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反复思索,虚心求教,后来才发现我在评价语言方面很是欠缺。“好的!”“你真棒!”此类无关痛痒的评价语充斥着整个课堂,学生得不到切实的肯定与鼓励,学习兴趣大打折扣,进而课堂的学习效率便不太理想。此后,我便重视起课堂上的评价语言,作为没有太多经验的年轻教师,我便在备课时,从评价语言的预设开始,脑中模拟课堂,想象各种场景,尝试预设评价。在课堂上,我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尽量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切实、有效、中肯而又多样的评价。日子一久,我的课堂开始充满活力,学生们喜欢上我的语文课了,思维的火花在无形中迸发了出来,表达的勇气和信心也在一点点建立。

可见,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性语言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展,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教师的评价语言则应从促进学生的发展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语文课堂评价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尊重个体差异,评价有针对性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课堂是个神奇的地方,这里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思维和想法,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观点,教师评价语言所具有的针对性则至关重要,它能引导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观点和表达是否恰当,有无需要修正和提升的地方。

教学《李广射虎》一课时,读完课文,我让学生想想李广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们找到相应的自然段,一个孩子选择了其中的一句读了出来:“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我微笑地看着他,然后说道:“你舍弃了第一、第三句话,直接用这一句话来介绍,肯定有你的考虑吧?”学生回答:“我觉得这句话最重要。”师:“你能抓住关键句子,舍弃次要,善于选择,真了不起!”第二位学生补充道:“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镇守北方边境的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第三个学生继续说道:“我认为他的称号不能丢,‘飞将军’可是赫赫有名的呢。”师:“哈哈,是的,把你们两位说的结合在一起就最好了。谁再来试试?”第四个学生胸有成竹:“李广是西汉时期镇守北方边境的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被人们称为‘飞将军’。”师:“了不得!三句话中的关键内容都被你用一句话概括了。你学会了用概括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你很聪明,真了不起!”我随即向这位同学竖起大拇指,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此时,这位同学看到老师和周围同学用欣赏的目光看着他,他是多么地开心啊!语文学习方法掌握了,语文学习的热情大增。

记得一位教授说得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且利用评价语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用简短的、概括的语言总结段落大意。一次有针对性的评价,不仅给学生以肯定和指点,还给其他的学生以启示。在此后的学习中,孩子们多次尝试,也慢慢学会了这种概括段意的方法。

一次,一位学困生站起来朗读课文,课文读得不算流畅,但也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情感,看得出来他对自己的朗读并不算满意,读到后面脸都羞红了。我走到他面前,看着他说:“你很有勇气,第一个举手站起来朗读,声音响亮。老师觉得你是一个有心的同学,你关注到了这段话中的一个标点———省略号,你在读的时候稍微停了一下,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如果你能再多读几遍,把句子读得更流利些就更好了!”听了我的评价,孩子抬起了头,眼睛亮亮的,认真地点了点头,坐了下来。在之后的课堂上,这个孩子开始热衷于朗读,每次听到老师要请人读书,他都兴致勃勃,眼睛发亮。渐渐地,他的朗读不再磕磕绊绊,越发流利,有感觉。课后,他还积极要求参加学校的朗诵队,并在活动中获得老师和家长的多次好评。教师的一次针对性的评价竟起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短短的几句话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潜力。

教师针对性的评价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肯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了学生的个性思维。教师一句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肯定,一种鼓励,一种动力,更是一种帮助和指引。根据教师的评价,学生会仔细揣摩,顺着正确的思路深入思考,抑或是把偏离的思路拽回正轨。如果教师的评价是泛泛而谈,千篇一律,毫无针对性,这样的评价就是海市蜃楼,没有任何意义可言。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而准确地找出症结所在,一针见血地评价。

二、关注个体感知,评价多样性

曾有人说:“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黏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学生富有求新、求奇、求趣的心理,假如评价语言和方法一成不变、机械死板,既容易降低评价的作用,又会导致学生的厌烦心理。所以,课堂评价要注意语言的丰富多样性,使评价更富感染力。

曾听过一节公开课《庐山的云雾》,老师丰富多样的评价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一片其乐融融时,教师的评价自然水到渠成,学生取得成功时———“你有一颗细腻的心,把藏在文字背后要说的话都读出来了。”“你有一双火眼金睛,关键的词语都找出来了。”然而评价不仅仅是为成功的孩子做准备的,当学生答不出问题时,教师的评价则更为重要———“你很有勇气,不着急,组织一下语言再说。”“老师听得出来,你有自己的思考。你是个有思想的好孩子!”“没有关系,不要紧张,老师再读一遍,你用心感受一下,好吗?”多样的评价语言不仅肯定了学生,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同时也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学生的心情平静了,思路自然就打开了。丰富多样的课堂评价语言有利于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发展特长,弘扬个性,使教学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

其次,我们还要注重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手段的多样化。魏南江在《语文教学散论》中说过:“口语交际中,肢体语言非常重要,比语言的交际作用更大。”课堂上,除了多样的语言评价,还有着许多别样的评价姿态。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有力的大拇指,一个轻柔的抚摸,都会带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效果。当学生做出精彩的回答时,老师可以高高竖起大拇指:“你真棒!比老师说得还要好!”听到精彩之处,激动地一拍双掌:“有见地!”欣赏了学生入情入境、抑扬顿挫的朗读后,轻抚学生的小脑袋:“哎呀,你是一位优秀的朗读者。”动情处,握手、击掌、祝贺、拥抱……这些别样的评价方式,传达的不仅仅是一份关爱,更多的是一份尊重、肯定、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课堂评价不仅要尊重个体差异,有针对性,还要关注个体感知,丰富多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自然、深入的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上一篇:螃蟹小学三年级优秀作文下一篇:公款消费情况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