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第十一次党代会

2024-05-12

山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选8篇)

篇1:山西第十一次党代会

学习山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纪委——郝翔

秋正浓,花正香;东风劲,民心齐。带着全省党员和干部群众的热切期盼,承载着谋划一方事业、选配一方执政骨干的使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今天如期召开了。

这几年,山西在风风雨雨中前行。在山西发展重要历史关头召开这次党代会,既是对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最好贯彻,也是对进一步深化和落实省委提出的“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的一次再动员,对推动山西实现振兴崛起,完成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好省党代会,对全省各级党组织、党员和干部群众来说,不仅仅是期盼,也不能只是观望,关键是付诸行动,借党代会东风,凝心聚力,推动山西振兴崛起。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省委部署,尽职尽责,做好各自的工作,汇聚起全省的力量,开创我省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造福山西,造福全省人民。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借党代会东风,凝心聚力,推动山西振兴崛起,各级党组织、纪检监察机关,必须站在全局上看问题、抓工作,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管理,严格落实党章党规,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准则》和《条例》,深入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确保全体党员干部能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拥戴核心,在政治上维护核心,在行动上紧跟核心,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带领全省人民按照省委部署,扎扎实实地把山西的事情做好。

借党代会东风,凝心聚力,推动山西振兴崛起,全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员意识、宗旨意识、职责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廉洁自律、勤政为民,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实干苦干、无私奉献,站在时代的前列,树好标杆、做好表率,带领全省人民群众在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中奋发有为。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党员和干部,全体党员干部,人人都当成为一面旗帜。

东风好借力,唤得天地新。我们祝福省党代会的召开,更愿全省党员和干部群众,以山西发展为己任,激发出使命感和责任感,凝聚起奋发前行的磅礴力量,借乘省党代会东风,齐心协力,并肩前进,逐步实现振兴崛起,把山西建设得更美好,让山西风光更秀丽,人民更富裕。

篇2:山西第十一次党代会

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唐晋传达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有关精神。厅党组成员、驻厅纪检组组长张晓玲传达了关于省纪委工作报告的决议及省纪委十一届一次全会精神。厅领导袁清茂、雷天才、李贵顺、王四小、王晋、蔺建煌出席会议。厅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厅直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李正印指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重要启示,明确提出了治晋理政的总方略、总要求、总目标,系统部署了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描绘了山西改革发展新的蓝图。这次大会,是一次凝聚共识、激励奋进的大会,是一次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大会。全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忠诚担当,扎实工作,积极进取,推动山西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塑造山西美好形象、逐步实现山西振兴崛起作出应有的贡献。

李正印指出,省委书记骆惠宁所作的《报告》,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了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决策部署,贯彻了中央“五大发展”新理念,结合了山西实际,回应了全省党员干部群众的关切。《报告》有五个鲜明特点,一是体现了省委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报告》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强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体现了省委推动新发展理念在山西落地生根的政治自觉和坚强决心。二是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报告》提出了我省今后五年的目标、思路,特别强调我省加强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坚定不移走转型之路的新发展战略,符合山西实际。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报告》分析我省未来五年发展处于“五期叠加”,着眼于我省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提出了有效解决的目标举措和具体的路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工作重点突出。《报告》用五个部分对未来五年我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在经济建设方面突出强调要构建多元化中高端产业体系,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彰显了省委培育我省新产业、新动能的决心和指向。五是体现了省委的担当意识、担当品格。《报告》指出要加快山西步伐,走出山西路径,彰显山西气魄,交上山西交卷,体现山西担当,是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山西贯彻好、落实好、发展好的纲领性文件。

李正印要求,全系统要充分认识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重大意义,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深刻把握精神实质,真正把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的各项部署和要求上来。一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起来,与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二是强化学习效果。要深刻把握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实质,学习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和省纪委工作报告,学习好大会通过的两个决议,学习好省委书记骆惠宁和省纪委书记任建华分别在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和省纪委十一届一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研讨活动,充分运用山西交通在线学习的平台、厅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多种载体,提升学习实效。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学。真正把会议精神学深悟透,切实把全系统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各项部署要求上来。

篇3:山西第十一次党代会

一是抓学习, 促转变, 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省党代会精神上来。广大档案干部要立足全省档案工作实际, 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意义。局 (馆) 各部门要从现在起到本月底开展“四个一”活动, 迅速把大会精神传达到党员干部群众中, 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的热潮。要理论联系实际, 抓好中心组学习, 领导班子和处级干部要带头学习。与此同时, 要充分利用板报、兰台杂志和网络等宣传途径, 交流学习经验和做法,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二是抓重点, 促工作, 以务实作风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全年前三个季度, 新馆建设、新农村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工作都较好完成, 已公开现行文件中心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 尤其是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活动现场会在普兰店市召开, 这是对辽宁档案工作的充分肯定。现在距年底不足两个月, 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 把收尾工作做好, 确保全年任务圆满完成, 以崭新形象和务实作风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

篇4:第十一次敲门

“是克里弗德先生吗?”屋里传出问询声。

“经理先生,你好!我是克里弗德。”克里弗德慢慢地推开门。

“抱歉,克里弗德先生,你能再敲一次门吗?”端坐在沙发转椅上的经理悠闲地注视着克里弗德,表情有些冷淡。

经理先生的话虽令克里弗德有些疑惑,但他并未多想,关上门,重新敲了两下,然后推门走进去。

“不,克里弗德先生,这次没有第一次好,你能再来一次吗?”经理示意出去重来。克里弗德重新敲门,又一次踏进房间,“先生,这样可以吗?”

“这样说话不好——”

克里弗德又一次走进去:“我是克里弗德,见到你很高兴,经理先生。”

经理依然淡淡道,“还得再来一次。”

克里弗德又一次尝试:“抱歉,打扰你工作了。”

“这回差不多了,如果你能再来一次会更好,你能再试一次吗?”

当第10次退出来时,克里弗德内心的喜悦和憧憬已消失殆尽,开始有些恼火,心想,进门打招呼哪有这么多讲究?这分明是在刁难戏弄人。

克里弗德生气地转身离开,可刚走几步又停了下来。不行,我不能就这样逃开,即使瑞德公司不打算录用我,也得听到他们当面对我说。于是,克里弗德稍稍地舒了一口气,第11次敲响了门。这次,他得到的不是拒绝,而是热烈欢迎的掌声。克里弗德没有想到,第11次敲门,叩开的竟是一扇成功之门。

篇5:山西第十一次党代会

10月31日至11月4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期间,太原市公安局共投入安保警力7400余人次,警车1350余台次,有力地确保了大会期间太原市社会治安秩序总体平稳。

据介绍,大会前期,太原市公安机关精心组织,认真谋划,各级领导靠前指挥,多次深入会场、住地,听取工作汇报、实地督导检查,坐镇指挥,统筹调度,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共成立13个工作组,全部制定了工作预案,细化了工作措施,形成了操作性强、较为完整的工作体系,为安保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此外,太原市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控警情、压发案”、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动,确保了全市社会面治安秩序平稳,为系列大型会议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同时,坚持重点防控,对会场驻地等重点部位开展全面检查,科学部署警力,强化安防设施,确保了会场和酒店的绝对安全。

篇6: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定)

为实现均衡凤城 幸福玛纳斯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玛纳斯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王久忠

(2011年8月5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玛纳斯县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玛纳斯县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玛纳斯进入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区、州党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五年的工作,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围绕富民强县,科学统筹,引领跨越,为实现“均衡凤城、幸福玛纳斯”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县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县在上级党委正确领导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7〃5”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取得

强县。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44.5:32.6:22.9调整到“十一五”末的38.6:39.1:22.3。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基本形成,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迈进的步伐铿锵有力。

——过去的五年是民生事业大推进、群众幸福指数大提高的五年。坚持民生优先,大做民生文章。五年累计投入民生建设资金17.5亿元,是投入力度最大、群众受益面最广、老百姓得实惠最多的时期。投入2.6亿元,建设了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统筹城乡集中供排水、天然气入户等一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近10万城乡群众喝上了安全卫生的“矿泉水”,1.8万户居民通上了经济实惠的天然气,3万户城镇居民享受到了稳定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经受住了零下40摄氏度极端严寒天气的考验。投入5.9亿元,建设了第四中学、县医院外妇科大楼、文博中心、“五院一站”综合性社会福利院等一批社会公益项目,建成了北京301医院——县医院远程会诊中心,老百姓不出县就可以享受到国家级医疗专家的优质诊疗服务。全面落实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等相关政策,自筹资金在全疆率先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3万多农牧民群众享受到了养老保险待遇,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翻了一番,城乡统筹的大医疗、大教育、大社保的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对民生建设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大改观、城乡面貌大变化

工作办公室,建立了政、银、企三方沟通协调机制;成立投资公司、担保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典当行等一批融资实体,初步构建了政府融资平台和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积极发展融合经济,充分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综合手段,鼓励支持驻县团场发展二三产业,驻县团场新型工业化建设迈出新步伐。稳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并玛纳斯镇和头工乡,撤并43个行政村,成立了全州第一家村级党委,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了人力资源配臵,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管理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行政管理机制,全面推进行政审批、用水权证、农技推广体系和林权制度改革,荣获全国林改先进县、全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示范县荣誉称号。改革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创新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过去的五年是干群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的五年。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深入开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大讨论,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在讨论中迅速转变,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工业主导意识显著增强,规划先行观念明显加强,打造“三个百亿”产业集群已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均衡凤城、幸福玛纳斯”的美好前景成为广大干群共同奋发努力的新坐标。随着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发展思路实现了质的飞跃。农业发展由“四个围绕、六个用”到建设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工业发展从“四大体系”到“三个百亿”集群,城市建设从“绿色生态”到“绿色生态宜居水城”,社会事业发展从单项突破到普惠民生,从“文化塑县”到“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从统筹

建顺利推进,各级党组织变化变革、敢于担当、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侯贵林先进事迹得到中央认可并在全国推广,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被授予“自治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称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巩固加强,党风、政风、行风明显好转,营造了风清、气正、劲足的发展环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县乡人大和人民政协作用充分发挥,党管武装、双拥共建、群团组织等工作协调发展,形成了决策科学、民主集中、统筹协调、运行规范的良好格局。

过去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共产党员、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值此,我代表中共玛纳斯县第十届委员会向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向历届县委领导同志、向驻县各单位和驻县团场、向关心支持我县建设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为玛纳斯发展进步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五年的历程,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五年来我们战胜困难、取得成绩的法宝,更是下一个五年我们科学统筹、引领跨越的精神财富。五年来,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第一,加快发展是推动富民强县的“主引擎”。我们

第四,规划先导是推进城乡统筹的“风向标”。我们以规划为先导,坚持城乡一体化,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构建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全域规划体系,形成了科学规划引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实践证明,只有视规划为纲领,坚持既定规划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才能干出经得起群众检验的成绩,才能绘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美好蓝图。

第五,文化引领是促进和谐发展的“催化剂”。我们用现代文化武装头脑、提升形象,相继实施了“文化塑县”和“现代文化引领”战略,打响了“天山金凤凰、碧玉玛纳斯”的文化品牌,玛河、凤凰、碧玉三大文化深入人心,以文化聚人气、以文化显底蕴、以文化促经济的格局初步形成。实践证明,文化引领是玛纳斯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只有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使玛纳斯文化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树立起玛纳斯鲜明的外在形象。

第六,党的建设是推动跨越发展的“指南针”。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发挥县委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发展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事业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奋斗成就伟业,发展任重道远。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在速度规模和质量效益上与“高起点、高水平、10

代文化为引领、科学规划为先导、机制创新为动力,打响中国碧玉之都、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际葡萄酒庄四张名片,培育混纺、能源、煤化工“三个百亿”产业集群,构建全疆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打造绿色生态宜居水城,推进“三个率先”、“三大跨越”,努力实现“均衡凤城、幸福玛纳斯”的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

——经济更具实力。今后五年,六大指标实现翻番增长,经济实力达到西部地区先进水平(西部百强县前50位)。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0亿元,年均增长18%,比“十一五”末翻1番;实现县属生产总值170亿元,年均增长20%,比“十一五”末翻1.5番;县属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比“十一五”末翻1.4番;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6亿元,年均增长20.8%,比“十一五”末翻1.5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0亿元,比“十一五”翻3.6番。

——发展更显协调。工业经济蓬勃发展,“三个百亿”产业集群目标顺利实现,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大企业规模发展、中小企业竞相发展的格局初步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推进,建成一批特色鲜明、规模较大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培育一批实力雄厚、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走出一条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繁荣的新路子。第三产业对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房地产、商贸、物流、旅游、金融等服务业实现突破性发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57:24,基本形成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相互协

调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民众更加幸福。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主要生态指标全部达标,绿洲森林覆盖率达到2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更趋完善,主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各族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万元和1.8万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幸福指数大幅提高。

——社会更趋和谐。现代文化理念深入人心。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社会管理更具创新能力,民族团结更加巩固,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进一步发展。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

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是:

一、统筹三次产业发展,建设实力玛纳斯

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三产特色化是加快跨越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基础。要按照“三高”要求,提升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升玛纳斯综合经济实力,为建设幸福玛纳斯提供物质基础。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率先跨越、富民

314

立足大市场,培育大产业,增创发展新优势。

第三,突出集聚集约,着力加快园区建设。按照“工业进园区、招商进规划”的要求,全面抓好工业园区规划,进一步优化园区、产业和企业布局,突出集群式发展,形成“一园一主业、一园一特色”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园区的服务、创新和集聚功能,使之成为集约发展的示范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将玛河工业园区打造成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研究制定支持工业园区发展优惠政策,园区基础设施每年投资不少于1亿元,到“十二五”末园区开发建设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立足自身优势创办园区、招商引资,形成“筑巢引凤”、“引凤筑巢”的良性互动运行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培育晶鑫硅业光伏循环产业园、中能万源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水、大气、土壤环境监测治理力度,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治理,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更加注重节能减排,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建立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机制,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跨越发展预留环境空间。

第四,突出招大引强,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充分利用我县煤、电、水等资源,以“三个百亿”产业集群为重点,采取登门招商、会展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突出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十二五”期间,每年招商引

资到位资金不少于50亿元。抢抓机遇,积极研究差别化产业政策,加大项目跑办和跟踪服务力度,重点抓好嘉润煤电铝型材一体化产业园、心连心煤化工产业园项目,力争早投产、早见效;积极跟踪洽谈国电电力2×100万千瓦火电、南京化纤粘胶长丝、华机集团5万吨高档生活用纸、上海重机集团机械设备生产等项目,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要组织专门力量策划论证,打造、跑办一批事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争取进入国家和自治区项目“大盘子”。“十二五”期间每年争取各类项目资金不少于5亿元。

(二)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以农业持续增效、农牧民持续大幅度增收为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在全疆率先实现农牧业现代化。

第一,提升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层次。围绕平原规模型、山区生态型、城郊特色型现代农业布局,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种植业方面,要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加快建设优质棉花、粮食、酿酒葡萄、加工番茄、精品瓜菜、特色林果“六大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酿酒葡萄和制种玉米基地;按照“功能特色鲜明、产业优势突出、科技转化领先、服务体系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管理科学高效”的要求,打造乐土驿镇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包家店镇塔西河村高效节水示范园、六户地镇万亩机采棉示范园等“十大科技示范园”,推动现代农业上台阶、上水平。畜牧业方面,要依托天康公司、泰昆集团、新澳公司等龙头企业,大力推广“玛纳斯模式”,建设“四大基地”,718

求,围绕四张名片,加强媒体宣传报道,打响“碧玉”、“湿地”、“葡萄酒”、“热气泉”旅游品牌,提升碧玉文化旅游节、国际葡萄酒节知名度。以碧玉文化产业园为龙头,重点打造碧玉鉴赏游、湿地畅享游、葡萄酒庄休闲游、森林公园探秘游、小李庄军垦文化体验游、火烧洼温泉理疗游、大佛寺民俗文化游等特色线路。努力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实现“大农业”和“大旅游”的有机结合。加强景区配套建设,提升景区公路、景点星级厕所建设标准,在接待能力、导游解说上狠下功夫,打造一批星级景区景点。下大力气挖掘整理各景区景点的历史溯源、民间传说、民俗典故等,增强旅游的创新性、知识性、趣味性,让游客在游览中体验玛纳斯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二,做大现代物流业。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规范市场、配套环境”的方针,规范汽配汽修市场经营秩序,提升业态发展层次,建成集汽修汽配、汽车销售、物流配送、信息发布于一体的汽车物流园。围绕培育“三个百亿”产业集群,重点支持新通物流、金桥物流等物流企业发展壮大。依托S115线、乌奎高速及第二亚欧大陆桥等交通优势,以火车站为中心建设物流园,优化资源配臵,整合运输、仓储、装卸、配送等物流基本功能,加快第三方物流发展,实现“一网多用、双向物流”,力争用5年时间,建设年货物吞吐量达500万吨的天山北坡重要的交通中转站和北疆地区物资集散地。

第三,做强商贸餐饮业。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

专业市场建设步伐,促进商贸流通业分工分化、集约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商贸广场、购物中心、地下商业街等一批高端商业项目,加快建设亚中商贸广场,培育壮大一批管理科学、竞争力强的大中型商贸企业。加快绥来饮食文化园建设步伐,深度挖掘开发传统风味美食特色菜系、菜品,大力引进餐饮名店和老字号餐饮企业,实施玛纳斯“名菜”、“名店”、“名厨”工程,打造全疆饮食名城。

第四,做活新兴产业。推动商务服务产品和方式创新,引导发展法律、会计、咨询、经纪代理等商务服务业,扶持中介组织发展壮大。加快发展社会服务业,围绕社区卫生保健、公共餐饮、文化教育体育、保洁安保等服务领域,推进养老托幼、家庭医疗、家庭教育、物业管理、保养维护等社区服务业发展,积极推进公益性服务市场化。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业态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体系数字化、信息网络数字化和政府信息平台数字化,努力打造“数字玛纳斯”。

二、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宜居玛纳斯 建设宜居玛纳斯,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要求,提高民生福祉的客观需要。要通过3-5年的规划建设,打造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文化底蕴厚重的宜居环境,切实增强老百姓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第一,高起点规划城乡。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玛纳斯特色”的要求,围绕宜居玛纳斯定位,高起点抓好

122

个小城镇集中居住小区建设,建成一批各具特色、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农民群众享受到与城市同样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积极探索产业工人管理服务新机制,在新建小区配建产业工人居住园,开通县城到工业园区的公交客运专线,实现产业工人居住、培训、生活服务一条龙,形成舒心创业、安心就业的宜业环境。加大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逐步满足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努力实现“居者有其屋”。

第三,高效益管理经营城乡。继续推进“宜居凤城、共享共建”主题教育,强化文明市民培训,切实发挥群众在城镇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形成“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市人民爱”的良好氛围。统筹城乡市容环境管理,设立小城镇城管执法队伍,完善配套联动机制,逐步构建“大城管”格局。坚持“谁开发、谁管理、谁保洁、谁绿化”的原则,实行城市绿化和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落实责任到人,进一步加大城市环境管理投入力度,提高机械化清扫、保洁水平,健全环境综合整治措施,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扶持壮大一批物业管理企业,整合一批老旧小区,逐步实现小区物业规范化、人性化管理。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加快土地收储,运作土地升值。充分发挥城市投资公司、经济发展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融资平台的作用,采取BT、BOT代建、特许经营等方式,将财政资金、援疆资金、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加快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开放运行,市场运作”的多元化城市投资格局。

三、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建设民生玛纳斯

建设民生玛纳斯是增强群众幸福感、提高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要始终把“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作为建设民生玛纳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让群众享受到先进的科技、良好的教育、优质的医疗、充分的就业、全面的社会保障,切实增强群众的舒适感和满足感,让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第一,加强科技创新,增强跨越发展核心竞争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采取政策扶持、项目配套、资金支持等手段,把企业推上技术创新的第一线,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品群,到2015年,培育国家和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加强科技应用体系建设,组织和动员广大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姻,建立一批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及科研工作站,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继续推行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派、重点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园工作,积极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

第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着力在培养创新人才、优化教育资源上下功夫,科学施教、和谐育人,加强管理、提升质量,加快教育内涵发展。全面巩固“小学集中乡镇办、中学集中县城办”格局,学前教育抓覆盖,义务教育

526

信息畅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全面贯彻落实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强就业指导、创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工作,两年内基本解决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切实加强县、乡、村三级网格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乡镇、社区劳动力市场,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第六,实施“定居兴牧”工程,推动牧区实现后发赶超。加大定居兴牧工程建设力度,重点抓好闽玛生态村、大草滩村、团庄村三个定居点和配套暖圈、温室大棚等设施建设,逐步引导牧民向县城定居,使广大牧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进一步加大牧区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大规模培训牧区干部和牧民,实现劳动力转移“三个三分之一”的格局,切实增强牧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实施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大工程”,加大牧区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打造南部万亩特色林果业基地、万亩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到2013年实现牧区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确保牧区实现后发赶超、同奔小康的目标。

第七,构建全方位援疆体系,促进援疆工作取得实效。进一步完善对口援助规划,全力实施好援建项目,确保把援疆项目建成精品工程、惠民工程。充分发挥福建莆田市、三明市在产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着力在产业援疆、项目援疆、技术援疆上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加强人才援疆工作,加大双向交流、对口培养力度,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充分发掘闽玛两地产业合作空间,以碧玉产业和食用菌产业为重点推进产业援疆向纵深发展。

四、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建设魅力玛纳斯

提高综合竞争力,不仅要有经济的硬实力,更要有文化的软实力。要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硬任务来落实,将文化元素融入每个行业、每个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教育群众、推动发展的作用,加快建设“文化事业兴旺、文化生活丰富、文化氛围浓郁、精神家园和谐”的魅力玛纳斯。

(一)提高文化素养,塑造文化形象。文化形象是群众文化素质、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必须把塑造文化形象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一要塑造人文形象。当前,玛纳斯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凝聚各方力量,激发创业热情,推动率先跨越,比任何时候都更迫切需要人文精神的引导、支撑和鼓舞。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新疆精神”,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发扬“自我超越、追求和美”的玛纳斯文化特质,打响天山金凤凰、碧玉玛纳斯文化品牌,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用现代的、科学的、先进的文化去“化人”、“化经济”、“化社会”,使之成为解放思想的主导、大众文化的主流和社会风尚的主体。二要塑造文明形象。以“四大创建”活动为契机,以争创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抓手,突出抓好行业文明礼仪实践、窗口“微笑服务”、礼仪展示比赛、岗位练兵、文明劝导等活动,切实将文明形象意识融入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细微之处。三要塑造道德形象。大力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全面提升广大干部

930

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统筹城乡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创新金融服务机制。按照“非禁即可”的原则,鼓励发展民营金融实体,活跃民间资本,加快生产要素聚集和流动。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成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形成以信用联社和农行为主体,村镇银行为辅助,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农民合作基金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全方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城市金融,鼓励发展担保公司、典当行、寄卖行等金融实体,鼓励商业银行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机构,打造和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降低金融风险,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三,创优发展环境。牢固树立“机关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的理念,敢于突破,简化审批,抓住“第一时间”,形成“第一反应”,创出“第一效益”。牢固树立“作风就是生产力,效能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倡导立即办、主动办、上门办、跟踪办、公开办的“五办”作风,努力打造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投资洼地。牢固树立“处处是窗口,人人是形象”的理念,积极推行“零距离”指导、“零停留”办公、“零差错”办理、“零关系”办事、“零利益”服务,打造“第一投资环境”。坚持不等、不靠,多做少说、先干再说、只干不说,凡是外地已经实行的,都要学习借鉴;凡是上级政策没有明令禁止的,都要大胆地探索和试验;凡是上级政策规定有弹性的,都要灵活掌握和运用,打造资本、资金、技术、人才汇集聚集的崭新平台。

第四,加快兵地融合发展。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

补、共建共荣”的发展思路,主动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界限,促进兵地融合发展。加快园区融合发展,积极推进玛河工业园与石河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六工业园与147团温州工业园融合发展。加快项目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石河子建设自治区纺织工业基地的相关优惠政策,推动我县混纺产业升级改造。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将我县湿地、酒庄、碧玉等旅游资源与驻县团场红色军垦旅游资源有机衔接,带动餐饮、住宿、休闲等产业快速发展。加快技术融合发展,有机整合我县的产业优势和兵团的农业技术优势,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六、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建设和谐玛纳斯

建设和谐玛纳斯是实现“率先跨越、富民强县”的基本前提,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顺应新要求,适应新形势,有效协调和改善各种社会关系,加快形成各族群众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一)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主动适应社会结构的新变化,从源头抓起,从服务群众入手,进一步整合公安、司法、信访、劳动保障等专门工作力量,完善为民服务调处中心工作网络和调处机制,构建集信访接待、司法调解、困难救助、群众维权、社会管理于一体的群众服务平台,实现信访事项“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强化社会管理风险评估,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对阶段性稳定工作和重大节日、敏感期社会稳定形势进行专项评估,最大程度地把风险和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充分

334

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要以更加解放的思想、勇于创新的意识、敢于担当的魄力和持之以恒的作风,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使全县各级党组织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充满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领导全县人民打造“均衡凤城、幸福玛纳斯”的坚强核心。

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 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实践在深入。没有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就没有当前的大好发展形势,更没有玛纳斯跨越发展的美好明天。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切实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科学执政的本领。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创新思维、开拓思路,以全球化的视野审视玛纳斯,以科学化的理念谋划玛纳斯,以创新化的举措发展玛纳斯,积极抢占发展先机,在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要善于学习借鉴,把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和精华融入到我们的思路、规划、措施中,努力使我们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玛纳斯实际,以思想上的不断解放、理论上的不断提升、实践上的不断创造,掀起新一轮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热潮。

二、以提升能力为目标,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班子是核心、干部是基础、人才是保障。要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围绕科学发展配班子,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切实增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发展的能力、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服务基层群众的能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坚持在实践中培养干部,加大干部交流选派工作力度,引导和鼓励后备干部到农村基层、企业车间、信访一线、项目工地实地挂职锻炼,在实践中磨练干部、发现人才、推进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人才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大力加强“六支队伍”建设,为率先跨越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以“六民”工程为载体,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是推动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六民”工程为载体,打牢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将党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的实践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全面提升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农村以党建富民为重点,大力推广“十大”富民模式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十种”模式,增强农村党组织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社区以服务居民为重点,推进精细化管理与服务,努力形成“一网格一特色”、“一社区多特色”的格局;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以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为重点,在培育企业文化、服务生产经营中发挥作用、凝聚

738

不议论,解决不解释、证明不说明”的务实作风,多做关系当前、惠及长远、能够推动科学发展的实事,多做以民为本、为民谋利、切实改善民生福祉的好事,多做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难事,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群众、无愧于子孙后代的光辉业绩。

同志们,蓝图业已绘就,历史赋予重托。让我们在区、州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科学统筹、引领跨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开创玛纳斯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均衡凤城、幸福玛纳斯”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名词解释

1、五院一站:敬老院、福利院、孤儿院、光荣院、老年公寓、救助站。

2、中能万源“4060”项目:40万吨合成氨、60万吨尿素生产项目。

3、统筹城乡“六统一”: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六统一”。

4、基层组织建设六抓思路:农村党建抓服务、社区党建抓特色、两新党建抓双扩、机关党建抓文化、学校党建抓育人、党员队伍建设抓示范。

5、六民工程:富民、安民、惠民、便民、育民、乐民。

6、三高要求: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

7、两个可持续: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

8、三个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集中。

9、三个率先:在全疆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率先实现农牧民人均收入超万元,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10、三大跨越: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财政弱县向财政强县、人均收入一流县向全疆综合经济实力强县跨越。

11、“五统一”种植模式:播种、化控、施肥、浇水、收获全程统一管理。

142

民模式(兰州湾镇“十小工程”)、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富民典型(园艺场酿酒葡萄精品示范园)

28、壮大村集体经济“十种”模式:土地资源开发型、专业组织服务型、投资入股合作型、招商引资分红型、开拓市场经营型、改造资源增值型、民族特色发展型、自办实体创收型、借助能人带动型、主导产业拉动型。

29、三人三员:富民“带路人”,安民“守夜人”,惠民“贴心人”;便民“服务员”,育民“教导员”,乐民“组织员”。

30、双票制:发展党员时,实行党员表决(党内票)和群众代表表决(党外票),由党组织综合党内和党外表决意见,确定是否吸收预备党员。

31、双评制:即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时,既在党内进行评议,又在一定范围内接受群众代表评议,党组织在综合党内外两种评议结果的基础上,对每个党员评定等次。

篇7:第十一次党代会心得体会

州工信委学习贯彻传达了州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学习中,大家普遍认为冉书记代表州委所作的报告通篇体现了“倍加珍惜机遇,勇于破解难题,全力推动临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主题,对过去五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绩的评价是实事求是的,对未来五年发展定位是科学严谨的。大家深有感触的是:过去五年州委把握大局、抓住机遇,着力体现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攻坚克难,使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在落实既定的发展战略、思路和布局中提出的4条工作原则,遵循科学发展,力求推进工作。报告立意深远、着眼全面,主题鲜明、紧扣实际,重点突出、措施得力,是一份耳目一新、难得一见的好报告,是一个求真务实、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也是指导临夏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作为一名工作人员,通过学习第十一次党代会的主要精神,结合自身的工作,谈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以及今后工作中提高和改进的方面:

一、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积极参加委机关党总支和项目办支部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并注重自学,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章》、《党纲》。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与政治素质,保 1

证自己在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性,在工作中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二、在业务学习方面。虚心向单位的同事请教,通过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多做,努力使自己在业务知识、技术方面得到提高。

三、在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认真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篇8:山西第十一次党代会

应该说, 省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 是广东围绕科学发展大力转型的五年, 是先有“认识论”的明晰, 后有“实践论”的执行的五年, 始终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 大力实施“三促进一保持”、扩内需稳外贸、“双转移”、“腾笼换鸟”、提升珠三角带动粤东西北、节能减排、节约集约用地、环保倒逼等战略措施, 着力创新改善民生幸福的制度措施, GDP在全国各省市区率先突破5万亿元, 平安广东建设、安全生产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有新的提高,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 形成了“五条”鲜活经验, 成效明显。但是, 现在改革开放正处于攻坚期, 各种社会矛盾在改革“深水区”凸显, 与传统发展模式“大干快上”、“捡到篮里都是菜”不同, 新的发展模式是一场“深刻的竞赛”, 是科学发展观实质的具体化。一方面, 过去支撑我们快速发展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已经或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期转入平稳增长期;另一方面, 新的发展模式固然要搞得“快”, 但更重要的是要选择得“准”, 发展得“好”, 有效益、可持续、和谐与共、人民得实惠。这种形势变化的倒逼, 为我们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增强“早转早主动、晚转则被动、不转走不动”的意识, 同时也对我们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体制机制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把握得好, 我们就能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顺利步入比较发达的现代化地区行列;把握得不好, 我们就有可能跨不过“中等收入陷阱”, 出现停滞和倒退, 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也有可能被断送。

因此, 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加快转型升级, 建设幸福广东, 从严管党治党, 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动真格、在“发展”上见成效。我认为, 具体要遵循“四个始终坚持”、强化“八个突出”、做到“两个克服”、抓好“一个关键”。

遵循“四个始终坚持”

一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 在速度、质量和效益上“加快”, 引导人们利益的实现, 从而推动社会生产, 激发广大企业活力, 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当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 旧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 各种新矛盾、新问题又不断出现, 利益格局调整难度增大, 各种新旧问题叠加, 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大大增加。面对复杂的改革形势,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 破除思想观念上各种阻力, 在政策引导、产业结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转变”, 大胆探索, 勇于创新, 充分尊重群众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性,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使群众能够更多地参与改革的决策过程, 让群众智慧成为推进改革的重要力量。三是始终坚持求真务实。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党代会精神上来, 统一到省委关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 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着眼于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做到理论准备更充分、政策思路更缜密、统筹协调更有力, 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 在软、硬实力上取得突破, 使改革开放成果惠泽民生,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四是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坚持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保持政治坚定,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廉洁从政, 凝聚党心民心, 使每个人在努力创造个人幸福生活的同时, 也为增进全社会的幸福奉献心力, 实现全省人民共建共享幸福广东。

强化“八个突出”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 制订发展良策。荀子在《劝学》中说, “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就是说“踮起脚远望, 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要发挥市场力量, 以时代的视角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大计,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社情民意, 凝聚各方智慧心智, 制订以民生福祉为导向、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以社会公平正义和谐幸福为核心的当前和中长期发展政策, 并建立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改革决策机制和评估纠错机制, 使转型升级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是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提高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第一位, 完善加快转型升级的法律制度支撑和保障。注重“榕树效应”, 发展产业集群, 加快构建结构优化、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促进传统产业持续优化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突出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关系, 转变以生产为目的、消费为生产服务的观念, 真正确立以消费为目的、生产为消费服务观念。按照工业化中后期发展战略, 完善制度措施, 运用财税等杠杆, 推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四是突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提升珠三角区域核心竞争力, 带动粤东西北区域发展。要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协调发展转变的总体战略思路, 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 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 统筹区域功能定位, 促进珠三角优化发展、东西两翼振兴发展、山区生态发展, 构建区域协调、城乡统筹、海陆联动的发展新格局。五是突出自主创新技术创新。努力创造产品附加值高、发展质量好、能够支撑人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推动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低端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让创新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实践, 使创新活力充分激发, 创新成果大量涌现, 创新者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六是突出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改革。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入手,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使政府真正成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创造法治、公平、透明的市场发展环境。继续深化经济领域改革, 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深化要素市场、产权制度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 创造有效配置资源、促进转型升级的条件。推进投融资体系、金融创新、收入分配、保障制度等领域的改革, 完善初次、二次分配结构, 提高工资率与劳动生产率水平, 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七是突出加强社会建设。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 发挥群众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创造和谐安全发展环境。创新社会治理, 注重民生建设, 强化民主法治。深化社会组织和城乡管理体制改革, 不断优化社区组织结构, 完善居民自治体系, 形成利益协调和矛盾调处机制, 化解社会矛盾, 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八是突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增长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 大力推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全方位调整, 强化绿色发展、协调发展, 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加强人才资源建设, 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推进经济社会建设事业。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全面进步, 增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能力,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做到“两个克服”

一是克服从发展经济单纯注重GDP的“偏颇”转向发展社会注重矛盾化解的“偏颇”。孔子曰:“过犹不及”。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以来, 出现了许多新的、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有的出现在经济领域, 是经济问题;有的不在经济领域, 但与经济发展有所关联。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GDP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体现, 但不是全部内容。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转型升级不能以牺牲增长为代价, 不能顾此失彼。因此既要反对不顾效益、公平、法治的GDP, 又要防止脱离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 一味强调社会建设, 要做到经济社会建设的和谐统一, 互为促进、辩证发展。二是克服转型升级一蹴而就的“偏颇”。在经济、社会、管理、观念等方面转型升级,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是一个漫长的解决过程。一方面, 要增强紧迫意识、责任意识, 把转型升级摆到突出和首要位置, 从关系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政治问题的高度出发, 遵循发展规律,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坚定不移调结构, 脚踏实地促转变。另一方面, 要克服转型升级一蹴而就的“短、平、快”的思想认识, 必须避免急功近利, 充分认识转型升级的艰巨性、复杂性。推进转型升级, 不可能单项突进, 应该是一种全面系统的转型升级, 包括产业结构、增长结构、区域结构、人才结构、社会结构以及发展方式、政府职能等等, 其中产业转型升级是龙头与核心。要紧紧抓住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倒逼压力带来的新的历史契机, 在稳增长中快转型, 在转型升级中优化传统产业结构的同时,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产业链升级, 向“微笑曲线”两端即研发和销售延伸, 抢占企业利润最高点, 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强化安全管理, 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 使产业转型基石更牢。进一步筑牢转型升级的理念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法律和执政能力基础, 凝聚全社会加快转型升级的共识与合力,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有更给力、更长久的幸福。

抓好“一个关键”

上一篇:电工劳模座谈会发言稿下一篇:2019公共基础知识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