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旅行家读后感

2024-05-22

星际旅行家读后感(精选16篇)

篇1:星际旅行家读后感

拥抱和平,壮美地球

地球能满足社会人类发展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幸福美好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在于丰衣足食,更在于碧水蓝天;为了保护地球上的生命,请携手拯救国家我们的家园吧!

――题记

暑假期间,我读了<星际迷航>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讲述了两个性格不同的人,孔熙和孔冬冬,他们受到学生和学生的青睐,最终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并和自己的好朋友郝浩浩一起想办法控制π星球环境污染,开始了一段精彩的星际之旅。一路上他们经历了许多艰辛,但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都能一直向前走,积极克服困难,最后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美丽的π星球。他们之间坚不可摧的友谊和团结的精神正在移动,这使我陷入沉思。

我忍不住想起我们亲爱的母亲,佛罗里达。她对人类的无私奉献,但回报是人类的自私,贪婪,无节制的剥削和虐待。因此,出现了一系列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等严重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国家甚至愿意为了利益而发动战争,从而造成地球环境的紧急状况,就像所谓的“皮不存在,毛就会附着”.他们有没有想过征服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当时的地球已经是一团烟雾,试问人类能否生存下去?幸运的是,我的祖**亲,宽容善良,崇尚和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代又一代的儿童离开了青山绿水,我们在祖**亲的怀抱里,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如果全世界的人可以如此非常亲密,就像书中,团结,工作中的人物,不仅在时间上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地球母亲将重新焕发活力,更好地为我们的孩子的利益,孙子。

篇2:星际旅行家读后感

《星际旅行家》 这本书讲述了孔东东和孔西西通过郝郝郝落 在地球的日记重新找到了怪同学郝郝郝, 他们俩和郝郝郝还有小 狗邢邢邢一起回到了π 星球, 并向往在地下一百层的π 星球球长 要来制作人性皮囊的材料,将自己打扮成π 星人的模样,为了寻 找治理环境污染的办法,大家重新开始了太空之旅,他们遇见了 会种花的粉红小人儿,只有新年才能走出地穴的双子星伙伴,因 为失重不得不飘来飘去的小国王,还有身上有七种颜色的动 物・ ・ ・ ・ ・ ・于是开始了奇妙的旅程。

孔东东与孔西西在整本书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西西品学兼 优,活泼可爱,人见人爱,本来可以无忧无虑的享受快乐时光, 但与东东凑在一起,再加上鲁达达,总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 发生,但每一次都被小伙伴们合理解决,点点滴滴的事情都见证 着小伙伴们的友谊, 因为友谊与陪伴让朋友们搭乘友谊之船在海 上乘风破浪, 勇往直前, 让他们懂得了友情的珍贵、陪伴的重要。

篇3:星际旅行未来要靠它

事实上,我们无法精确地绘制飞船进入冥王星轨道的过程,因为我们缺乏精确的导航系统。然而,今年美国宇航局将展示一种新形式的天体导航,精度远远优于十年前。这个系统不是依靠我们现在使用的地球的时钟,而是依赖于宇宙中最可靠的钟表——快速旋转的恒星残骸,即脉冲星。

追求新型导航

GPS是一种在距离地面2万千米的高度上环绕地球的卫星巡航系统。目前,在近地球轨道的宇宙飞船,包括国际空间站,都使用我们熟悉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告诉我们它们在哪里。GPS能同时接收3颗及3颗以上卫星的信号,接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就可以计算出每一个信号的距离是多远,我们就能推算出测量地点的三维坐标。不过,如果离地球太远的话,用GPS进行定位就有些困难了。比如,如果我们发射一艘宇宙飞船,飞向月球背面,那么就没办法使用全球定位系统了,因为月球背面的卫星离地球太远,发出的信号无法传播那么远的距离。

目前,美国宇航局使用的飞船跟踪系统是深空网络(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的巨大的射电天线系统)。这些跟踪站能发送无线电信号到一个飞船探测器上,然后测量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反射回来。当两个跟踪站“看到”宇宙飞船时,你就可以确定它在天空中的角位置。迄今为止,深空网络已经帮助天文学家引导探测器接近了地球所有的行星邻居。

不过,麻烦的是,每个深空网络的跟踪站系统只覆盖1/3的天空,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得到探测器与天线系统之间的直线距离。除此之外,在任意时间,你通常也只能在一个跟踪站追踪探测器。而仅仅解释射电望远镜产生数据信息,清除信号通过大气层时引起的故障等工作,就足够让20名天文学家忙得不可开交了。而且随着探测器越飞越远,深空网络的导航精度会快速下降。以冥王星为例,它距离地球大约75亿千米,深空网络的导航精度下降到200千米。而1977年美国发射的旅行者1号现在逐渐离开太阳系,离地球大约200亿千米,这个位置的导航精度下降为500千米。

随着宇宙探测器向太阳系外飞去,我们急需一种星系定位系统来为未来的星际航行做好准备。如今,人类还没有能力研制这样的定位系统,但科学家却发现了宇宙中“最明亮”的替代导航员脉冲星。

新型天体导航

脉冲星这种恒星残骸一定程度上能在太阳系精确导航,范围甚至还可能远远超出太阳系之外。脉冲星是高度磁化的、快速旋转的恒星残骸,是恒星在生命演化末期发生超新星爆炸而成的。它们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致密星体,例如1.4倍左右太阳质量的脉冲星,直径只有20千米左右。因此脉冲星的自转速度非常惊人,大多数脉冲星每一秒就能自转好几次,其中一类被称为“毫秒脉冲星”,每秒可以旋转700多’次。当它们旋转时,脉冲星将从两极发出电磁辐射的强烈光束,波长有好几种,包括无线电波和X射线。这些光束扫过太空,很像灯塔发出的光束。脉冲有着精确的规律性,周期稳定性特别好,而且很常见,因此,科学家提议将脉冲星作为标准时间,代替人们常用的原子时钟。利用原子或分子运动计量时间,甚至利用脉冲星,可捕捉由引力波经过所引起时空上微小的扰动。

科学家认为,脉冲星特别是毫秒脉冲星,可以很完美地替代卫星。太阳系周围分散着成千上万的脉冲星,可以说,它们为人们提供的参考点无处不在。利用这些恒星残骸发射的脉冲的精确规律,不只帮助我们更亲密接触冥王星等矮行星类星球,也可在不依赖于和地球联系的情况下,帮助载人飞船到达火星。从长远来看,它甚至可以帮助我们的子孙后代在星际太空中设定航行路线。

如何实现脉冲导航?

那么,天文学家们梦寐以求的导航星,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呢?脉冲星的两个磁极各有一个辐射波束,根据星体自转情况,周期性地向航天器上的探测设备发射脉冲信号。如果飞船上有测定系统,测量一个已知脉冲星发射的单个脉冲的到达时间,并将其与一个固定的参考位置的预计到达时间相比,你就可以计算出宇宙飞船一脉冲星的距离和宇宙飞船一固定点的距离。结合至少3颗脉冲星的测量结果,就可以计算出一个精确的三维定位。从而为那些星际旅行的航天器指引方向。可以说,脉冲星犹如太空之海永不熄灭的灯塔,是天造地设的导航标识。

201 3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的沃纳贝克尔,计算出脉冲星导航可以精确到5千米,在深太空任务中,我们或许可以降到1千米甚至更为精准。而这一切要归功于脉冲星脉冲的惊人规律性,使距离得到精确测量。太空中的宇宙飞船会被四面八方的脉冲星围绕着,很容易就能测量脉冲。

篇4:星际旅行社

热烈庆祝星际旅行社隆重开业!

大家都去过外地旅游,可是去过外星旅游吗?今天,你们就能梦想成真!我们开通了第一条星际航线,专门将游客送往天狼星旅游!大家看惯了太阳从东方升起,可是你们知道吗?天狼星是双星结构,它有一颗伴星,是神秘的白矮星!如果你到天狼星旅游,不仅能品尝到天狼星上的美味佳肴,还能饱览天狼星的美景,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亲眼目睹白矮星!

来回双程票价:八百八十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元!

还犹豫什么呢?快来报名呀!

大家都想报名,可大家都犹豫:票价太贵啦!也难怪,人家是星际飞船啊,不是大客车能相提并论的!

所以这个星际旅行社等于是给大富翁办的。一些大富翁报了名,上飞船的时候故意冲摄像机挤眉弄眼,显得没文化极了。

最盼望去外星球的当然是大奇,小时候老师布置作文《我的理想》,他这样写道:“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太空人,到外星球去和丽丽玩过家家!”可是大奇家没有钱,就不能到外星球去玩过家家。大奇当即失望地对爸爸说:“爸爸,我真想去外太空!”

“做梦吧?”爸爸说,“你看人家富翁,一个个肚皮滚滚圆。这就说明:财富是与肚皮有关系的,肚皮越大钱越多。你那小肚皮省省吧!”

“不对!”大奇反驳,“猪的肚皮够大吧?可它是个穷光蛋!财富不是与肚皮,而是与大脑有关系!而众所周知,我李大奇的大脑非常发达,连王老师都夸我‘古怪精灵’!你等着吧,我一定有办法赚钱去外星球!”

星际航班开通后,不仅送地球人去天狼星,还送天狼星人来地球。那些外星人一下飞船就惊叹:“嘟哩嘟噜!糊里糊涂!猴子掰包谷!”

大奇问导游:“这些外星人说什么鸟语呀?”

“这是天狼星语,你不懂。”导游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感叹‘啊,好美啊!真是神奇啊!”’

大奇不愧为王老师夸奖的“古怪精灵”,脑海里马上闪过一个赚钱的方法:外星人见到地球上的任何东西都觉得新鲜,我为什么不骗——噢不,骗人是不好的,我为什么不卖给他们一点东西呢?

大奇口袋里正好有两粒玻璃球,他掏出来对天狼星人说:“喂,笨蛋!”

天狼星人瞪眼:“你骂我?”

“咦?”大奇惊讶,“你能听懂地球话?”

“废话,我们装备了‘万能语言翻译机’,别说地球话,连上帝的话都能听懂。”

“那我们就能做生意了,”大奇点头,“你看这两个玻璃球怎么样?”

“玻璃球?

”天狼星人眼睛亮了,“哇,透明的球形物体里面镶嵌着漂亮的花瓣,good,very good!”

大奇一蹦,“哇,你还会说英语?”

“我有‘万能语言翻译机’嘛,将天狼星话翻译成什么语都行。”天狼星人得意地说,“喂,玻璃球多少钱一个?”

“外星钞票我可不要,在地球上不好用,”大奇长了个心眼,“你有没有黄金?”

“黄金在我们星球上可不值钱了,所以没带。”天狼星人说,“不过我带了这个,不知你要不要。”

大奇一瞧:我的妈呀,是钻石!

“好啊好啊!”大奇拍手蹦跳,马上意识到不对,“我是说这东西一点都不好看——算我吃亏,一颗玻璃球换两颗钻石,怎么样?”

“没问题!”

于是成交,大奇卖出两颗一毛钱一个的玻璃球,得到两颗超级大钻石。大奇卖掉一颗钻石,一下子得到一千万。珠宝店的人好像还占了便宜,他们说这外星钻石至少值五千万。

大奇可不管那么多,他搭上第二趟开往天狼星的航班,开始自己梦寐以求的外星之旅!

篇5:未来的星际旅行作文

22,这个时代,人类的科技突飞猛进,我也从光睡眠中苏醒过来,成了一名星际宇航员。一天清晨,我本来想在床上睡懒觉,可家中的机器小狗一直在大喊:“汪汪汪,主人起床,今天要去太空考察。”

我只好起床,洗漱完毕吃了些早餐,匆忙换上我的太空衣,坐上我的“恐龙号”飞船驶向太空。

考察第一站是土星。到了土星,一下飞船我就发现整个土星被黑烟笼罩,什么也看不见。我带着满怀的疑惑硬着头皮往前走,终于看见前面有一点光亮。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外星人正拿着火把围着一位长者石像呜哩哇啦,像是在高歌。只见这些外星人长得十分奇怪,一对细长的眼睛长在头上,比蜗牛还丑,还有一张巨大的嘴一张一合,可怕极了。

石像上有一位戴着巫师帽的外星人在大声吆喝“:咕咕啦……玛格罗萨……库罗罗……加德格!”我赶紧打开宇航服上的翻译器,这才知道他在说:“快快快!一定要让玛德大人满意,他才会使百年以来的咒语失效!”我就一直静静地站在一边看着这些外星人。

仪式结束了,我找到一位年长的外星人向他打听原因。原来土星本是一个美丽的星球,他们在土星生活天津很快乐,可有一天他们的国王无意中被杂志中的工厂迷上了,就建了很多工厂,才两年的时间整个土星就被工厂排出黑烟包围。那位戴着巫师帽的.外星人大巫师趁机对国王说:“可能是玛德大人的诅咒显灵了。”玛德大人是土星人的祖先,曾经预言“土星可能会被黑烟占满,所以国王建起了玛德的雕像,而且让全球的人民供奉他。

我听完后,下决心要拯救土星人。我立刻返回飞船,开启太空星际吸尘器在土星上空飞来飞去。不一会儿,土星便恢复了往日的风和日丽。躲在屋里的土星人争先恐后地从屋里跑出来,我本以为他们要感谢我呢!做梦没想到的却是他们对着神像拜了又拜!唉,我真是的欲哭无泪。我又去了火星和金星,也帮着上面的星人解决了他们的难题。

篇6:星际旅行之发现新星系

“醒醒,醒醒”导航机器人小小把我叫起来。我睁开双眼,看看电子日历,20xx年4月5日上午10点。“快点!上级让我们在下午1点前找到新星系!”“那还有……3个小时!”

我急忙坐到驾驶座上,把速度调到半光速,向西飞去。在穿过了几个已经被开发的星系后,抵达a—61星。突然小小发出警告:“前方出现陨石群!”这时前方出现许多陨石,朝飞船过来。我急忙把激光炮对准陨石,开启保护罩。想要穿过陨石群。

撞击得很猛烈,“不好!左翼破损!飞船朝左边掉去!”“紧急修复!启动备用动力,用左面的激光炮支撑!”“是!”……一个小时后,撞击结束了。“检查破损程度。”“左翼受损60%;两个激光炮被毁;2号推进器故障。整体受损40%。”“立即修复!几点了?”“11点20分。”什么?!还有100分钟!糟了!

“不好!由于刚才的陨石产生了黑洞,马上要吞噬这里了!”“我的天哪!赶紧逃开!”“不行!我们被黑洞吸住了!”飞船和星球被吸进黑洞……我还不想死!我还年轻!我不想送命……“喂,喂,醒醒。”我起来一看,我正躺在逃生舱里。“我们被黑洞吐出来,坐着这个逃生舱到了这里。”我打开星系搜索器,机器上面写着“巨龙星系-白虎星”几个大字。我只听说过这里,据说这里是未知的星系,前有人倒过这,可是却在人们准备开发这里时这个星系却消失了。

这时差20分钟就1点了,我兴奋地向上级报告。

篇7:星际移民读后感

Our journey is to the ocean of starts.

人类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星际移民》这本书是一部科幻小说,它所描述的是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几百年之后的地球。也许是太阳熄灭,人类无家可归,也许是人类需要改造火星,千千万万种可能会出现在我们面前,那时的人类,又要如何面对呢?这本书的答案不尽相同。

让我最记忆深刻的莫过于刘慈欣老师的《流浪地球》了,太阳熄灭,人类搬家。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已经被称为前太阳时代,真实的笔锋,朴素的叙述,仿佛现在的生活真的已经早已远去,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看日出,到了那个时候,已经变成了一种十分危险的举动。

“这个时代,死亡不再是黑色的,而是闪电的颜色。当那最后的闪电到来时,世界将在瞬间变成蒸汽。”正因如此,那时的人们甚至忘记了亲情,爱情,友情,更甚者记忆。一切的一切在全体人类的生死面前都变得微不足道。就像书里写的那样,“他们只是用余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赌徒在盯着轮盘的间隙抓住几秒钟喝口水而已。”

想想现在,想想我们自己,我们还有什么不如意的呢?我们还有什么要抱怨的呢?在书中的人物眼中,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让他们羡慕,心驰神往的时代。我们为什么不能知足长乐呢?我们为什么不能抓紧时间去守护那些我们爱的人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去保护我们可爱的地球呢?

篇8:难忘的星际旅行

我们旅行的第一站是水果星球。下了飞船,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超级大型的游泳池,清澈见底的池水绿莹莹的。我闻了闻,一股猕猴桃的香味儿扑面而来。噢,这游泳池里的水原来是猕猴桃汁啊!我忍不住用手指头沾了一点点,放嘴里尝了尝,还很甜呢。

接着,我又来到了离游泳池很近的水果城居民小区。发现这里的房子都是用水果做的,有的用桃子,有的用香蕉,还有的用青苹果……真可谓五花八门,果香四溢。

突然,我看见街上有一群歹徒在械斗,打得不可开交。我举起高分子激光枪和他们战斗起来。“咻”的一声,一颗“子弹”打进我的嘴里。咦,怎么不痛?我咬了一下“子弹”,哈!原来是草莓。

不一会儿,我就把所有的歹徒制服了,水果城的市长表彰了我,还赠给我一大筐太空水果,我可是有口福喽!

离开水果星球,我又来到森林星球。只见这里青翠葱茏、姹紫嫣红,色彩斑斓的蝴蝶在翩翩起舞。这里的动物和谐相处,熊只吃蜂蜜,狼只吃小草,狮子只吃树叶,有的只是和谐和美好。

坐在返回地球的“长城”号飞船上,我暗自心想:有一天,我也要让地球变得和平、安宁,不再充满血腥和恐怖的战争……

(指导教师:吕丽贤)

篇9:《星际穿越》读后感

大部分人所熟知的星际穿越应该是一部极受好评的科幻电影,它吸引人的地方不仅是环环相扣的剧情,还有精巧慎密的科学知识。但不了解宇宙科学的观众看这部影片也许不能体会到它真正令人震撼的部分,因此,这本由电影导演诺兰和电影幕后的科学顾问基普·索恩共同编写的同名科普书籍《星际穿越》担任了解释了电影中的科学事实的任务,它在电影的基础上又做了大量的延伸补充,简直是一部顶尖的有关宇宙知识的科普书。

这本书是一本与众不同的科普书,它最大的特点莫过于穿插在书中的许些电影情节。看过电影后再来研究这本书,这些熟悉的情节能够快速帮助读者理解高深难懂的宇宙知识。实际上,这些剧情更像是对这种知识的举例,一个抽象的知识如果能有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那么将会大大减轻读者理解的负担,这个特点也为这本书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而随着渐渐深入这本书,我也渐渐对这部电影更加深一层敬佩。剧中完全不被人注意到的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方程和迭代式的猜想,全部都是基于科学事实,由基普所写。每一个细小的场景都是基于大量推测和科学事实所产生的,实在是令人赞叹。而更令人赞不绝口的是,本书大量运用了简单直观的配图将难以理解的知识展示给读者。比如说,若是将虫洞和黑洞直接放在三维的宇宙中解释,那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理解它们太过困难,因为它们需要非常强的想象力才能理解,所以基普先试着“截取”虫洞的中央切片,把宇宙想象成二维的宇宙膜,这样便可以让原本高深的虫洞直观简单地表现出来,然后再代入三维的宇宙,便好理解许多。他用同样的方式向读者解释了黑洞,让平日这个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除了“能把东西吸进去”以外几乎没有更多印象的科学难题在脑海中有了概念。而书中其他的复杂概念,如超立方体、黑洞的奇点也像前两者一样,用直观的插图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简直是史上最好理解的最难科普书。插图的存在不仅能便于理解,还能减少书页上字的密集性,让读者觉得看书不那么累。

篇10:星际信使的读后感

今天我因为写作文要读一本科学书,妈妈建议我读《星际信使》,这本书写了伽利略 的一生,在伽利略小的时候,人们都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伽利略心想: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会不会是错的呢?于是伽利略就开始研究,他发现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但他没有对外公布,因为他的证据不足,于是伽利略就作了大量的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和摆钟定律,因为这些实验伽利略的名气就越来越大了,人们为他庆祝、塑像,可是他因为违背了《圣经》被罗马教皇终身囚禁在家里。

读了《星际信使》我真想揍扁那个该死的罗马教皇。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很多知识,比如:自由落体定律、太阳黑子……伽利略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也是一个勇敢的人。我要向他学习,以后也要做一个科学家,但是我和伽利略的差距非常大,伽利略就像一座大山,我到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更别说超过他了。

篇11:星际穿越观后感

电影讲述的是在未来地球上,土地贫瘠,粮食问题严重,人们不再像往常一样仰望星空迸发灵感,而是希望把所有的经费投入到维持人类这个庞大的集体的苟延残喘当中,可此时前NASA宇航员Cooper因为一些偶然因素得知前NASA成员仍在一个位置区域内进行拯救人类的计划,于是Cooper飞向太空,来到孤独的宇宙另一端……

《星际穿越》首先作为一个科幻电影,科学硬实力自然没得讲:虫洞,黑洞,黑洞潮汐力,相对论,墨菲定律……这些都是这部电影得以完成的坚实后盾。但同时也有一些逻辑和科学上的漏洞:比如火箭发射离工作区域那么近?比如男主是如何突然获得操控重力的能力?比如在吞噬一切光的黑洞里男主仍能看见银白色的飞船?其实也无所谓,电影终究是电影,我们不必像研究一本学术类文本去对每一个角落刨根问底。同时因为它是电

影,相对于科教读本表达了更多的一些东西。

而这些东西,便是那唯一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东西爱。

那主人公为什么要抛开手中的土地,去太空完成危险的任务?为什么他说:“我曾选择一直做守护者,而现在我要做开拓者”,不仅仅是因为他一直仰望着星空,更是因为他爱着女儿,不希望女儿在贫瘠的地球上死去。为什么女儿Murph在父亲消失几十年后一直坚持对黑洞及量子力学的研究?为什么一直坚持向飞船发送视频?因为她爱着父亲,他坚信父亲依然存在,他始终盼望着能与父亲重逢。

正是这份爱,穿越了维度的限制,逃脱了黑洞的束缚,在无数个不知名的窗户内穿梭着,飞过星系,飞过宇宙,在我们不为人知的世界的另一个尽头,让父女找到了彼此,即便宇宙再远再无穷,即便时空再扑朔迷离,即便两人只是整个世界这个极为庞大的坐标系中两个小到可以忽略的点,有爱,将这两个点连成线段,彼此也不再会孤独。

篇12:星际旅行新纪元

早在60多年前,爱因斯坦已经提出了有关虫洞的理论。那么,虫洞为何物呢?虫洞能扭曲空间,是宇宙的隧道,可以令原本相隔亿万公里的地方变成近在咫尺。不过,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所限,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理论上也许可以使用虫洞,但虫洞的引力过大,会毁灭所有进入它的东西,因此实际上不可能用在宇宙旅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研究却发现,虫洞的超强力场可以通过“负质量”来中和,达到稳定虫洞能量场的作用。相对于拥有“正质量”、可能产生能量的“(正)物质”,“反物质”拥有“负质量”,可以吸去周围所有能量。像虫洞一样,“负质量”也曾被认为只存在于理论之中。不过,人们已经打破这种观念,世界上的许多实验室已经成功地证明了“负质量”能存在于现实世界,并且通过航天器在太空中捕捉到了微量的“负质量”。

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物理系研究人员的计算,“负质量”可以用来控制虫洞。他们指出,“负质量”能扩大原本细小的虫洞,使它们足以让太空船穿过。他们的研究结果引起了各国航天部门的极大兴趣,许多国家的航天局已考虑拨款资助有关研究,希望虫洞能实际用在太空旅行上。

许多科学家、天文学家表示,虽然研究工作刚刚才起步,可能需要耗费数十年时间,但是潜在的回报实在太大,不容忽视。这些研究会带来人类航天史的革命,令我们最终可以进行星际旅行。如果研究成功,人类可能需要重新估计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和位置。现在,我们被“困”在地球上,要航行至最近的另一个星球,动辄需要数千年时间,是活人不可能办到的事。但是,未来的太空旅人却有可能通过虫洞,在一瞬间到达如此遥远的地方,那将是多么美妙的境地。

不过,很多科学家仍然对虫洞旅行持保留态度。他们指出,实验室所制造出的“负质量”,其实极其微量,要动用最精密的仪器才能探测到。他们认为,要制造足以中和虫洞的“负质量”,是根本不可能的。“就算虫洞旅行在理论上可行,也没有人拥有足够的资源去实现它。”英国星际学会的泰勒说:“能坐航天器到火星,我们便该满足了。”可是,虫洞的潜在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人类的探索足迹是不会停止的。

虫洞这个课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有科学家作过广泛地研究,而现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更是愈来愈多。虫洞和黑洞一样,都是把四周的空间扭曲,形成漏斗状。不过,与黑洞不同的是,一旦进入黑洞便会被永远困在里面,而虫洞则是变通的。你可以从宇宙的一端进入,然后从宇宙的另一端钻出来,而中间可能相隔好几十光年。这个道理很简单,你可以试想在一张纸的两端画上两点,然后把纸扭曲,使两点可以连在一起。这样,这两点既是连在一起,同时在纸上仍然相隔一段距离。

据科学家观测,宇宙中充斥着数以百万计的虫洞,但很少有直径超过10万公里的,而这个宽度正是太空船安全航行的最低要求。“负质量”的发现为利用虫洞创造了新的契机,可以使用它去扩大和稳定细小的虫洞。这就需要生产大量的负质量,然后把负质量传送到虫洞中,把虫洞打开,并强化它的结构,使其相对稳定,就可以使太空船通过。

篇13:星际穿越观后感

从碧绿广阔的玉米地,到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从色彩斑斓的地球,到浑黄的巨大的土星;从光怪陆离的黑洞,到只有寂静与黑夜的太空,视觉效果逼真震撼,无可挑剔。但导演诺兰的电影, 不仅拥有震撼的画面,还带来引人深思的问题。

主人公,库珀,是一名肩负特殊使命的宇航员,他需要带领三人,穿越虫洞去寻找宜居行星,让人类不会在这资源枯竭的地球绝种。他要面对的,是漫长孤独的旅程,是完全未知的星系,是充满危险与变数的宇宙,也是亲人离散的痛楚。是什么让他为了一个可能,搭上自己的全部?是我们人性中的善。

他知道,自己的探索与牺牲,能带来保存人类这个种族与种族文明的机会。而他的善,给了支持“知道”后行动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他能踏上飞船,通往未知,通往危险,甚至是一条有去无回的路;这种力量,让他能承受家人离别,承受内心的痛苦,甚至再不能重逢的悲苦;这种力量,让他将对小家的爱化为对人类的责任;这种力量,让他化私心为对拯救地球未来的信心。

但是,正如硬币有两面,人也有善与恶两面。没有人是绝对的善。先行探索的曼恩博士,也是为了全人类,来到这个星系,他也放弃了几乎一切来完成这个使命。但当他发现自己的星球并不宜居,只能等死时,他恐惧了,他的恶暴露了出来。他把伪造的数据发给库珀,想利用库珀的飞船逃回地球,而把库珀一行杀死在这异星上,这是恶的力量,让人背弃信与义。

篇14:《星际穿越》观后感

《星际穿越》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科幻电影,剧情无非是地球出现危机,主角拯救世界。科幻电影的专业性很强,但《星际穿越》与其他科幻电影相比较,却在情感方面有很大不同,给我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影片的男主角库珀是一个内心很纠结的人,他热爱太空,热爱生命,他愿意飞上太空拯救地球,但他同时也是一位父亲,他也希望能够陪在孩子们身边,陪他们长大。他爱地球,更爱他的孩子。这是极为矛盾的,他必须在拯救地球和孩子们之间做出选择。所以当布兰德教授把他的孩子们的未来摆在他的面前时,他最终还是选择离开地球。

库珀在那个“一小时等同于地球上的七年”的星球时,他拼命节省时间,想要快点回到飞船上,知晓女儿的消息,他不想错过女儿的成长,可当他回到飞船上的时候还是已经晚了,他的女儿的年纪已经和他一样大了。这听起来很荒谬,可他却是真实的错过了女儿的成长。他在飞船里看着已是中年的女儿发来的视频消息痛哭流涕,我不知道他到底是出于错过女儿成长的遗憾还是面对女儿的抱怨的后悔。

库珀的内心很纠结,他在四维空间看见曾经和女儿待在一起的自己,知道自己就是女儿的幽灵时,分明是希望女儿能够把自己留在地球上的,他给女儿留下“stay”的线索,让女儿用摩尔斯电码破译,希望女儿能让自己留在地球,陪他们长大。但在他在发现塔斯也还活着时,他却选择了顺应事情的发展,在墨菲的房间里留下航天局坐标的线索。他分明知道这个坐标是一切开始的源头,他也清楚留下坐标自己就会离开女儿,但他还是选择留下线索。他的内心也许是更加偏向于大无畏的。

电影的最后,库珀从四维空间离开,再醒来时,已经躺在土星的“库珀空间站”了。他终于见到了他的女儿,可他的女儿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九十多岁老人了,而他却还是离开地球时的样子。对于库珀来说,他只离开了女儿几天而已,而对于墨菲,他已经离开了好几十年了。时间很奇妙,也很令人无奈。

篇15:《星际探索》观后感

太空海盗也是脑残。哪啊有开着车截车的海盗。海盗都是劫船,船起码会有独立的供给系统食物水物资,和值钱的货物。截个车明显没有任何利益价值。

老爸登陆过木星。这点时候怎么做到的?

失踪20几年。船员想回来于是疯了。从火星过去也就79天。各种完全脱逻辑的设计也是醉。

见到老爸的一顿操作也是令人费解。

最后我以为送走老爸会回到飞船里接触核弹,然后研究发生了什么,最后继承遗志飞往太空深处。或者发现危险的东西炸了飞船。总比这个结局好。也许导演想说孤独。但是我觉得探索外太空是否存在生命,究竟是人类共同的愿望并孜孜不倦地进行着还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国家博弈呢?当太空人选择了投身此领域,要长时间忍受孤独、单一、机械的生活方式时,究竟是无私还是自私?探索浩瀚太空事业,追问除地球外是否存在生命体的课题时,是否意味着个体的私人感情要牺牲放弃呢?遗憾地说,是的。

篇16:星际旅行狂想曲

为了前往其他的恒星-行星系统,我们必须克服种种大障碍:科学的、社会的和经济的。美国宇航局和美国国防部研发机构迄今已向科幻色彩浓烈的“百年星舰”项目拨款50万美元,该项目的终极目的是在100年内实现星际旅行。尽管这个目标看来过于乐观,但也反映了科学家对星际旅行充满渴望。2011年10月,美国举行了“‘百年星舰’研讨会”,到会者包括著名天文学家和科幻作家。这次研讨会的目的是辨识星际旅行所面临的难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星际旅行的确令人望而生畏。如果把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假定为20米,那么地球与太阳之外的最近一颗恒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之间的距离,就是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实际距离——38.44万千米。经过几千年时间,人类从每小时4千米的“溜达”速度提高到了在“阿波罗号”登月飞船上的速度——每小时40000千米。但是,要想在几十年之内到达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话,“阿波罗号”飞船的速度得再提高10000倍,也就是接近光速。事实上,为了实现星际旅行,我们不只需要飞得更快,而且需要更迅速地实现飞得更快。

尽管面临这一切看似不可战胜的难关,但科学家相信去太阳系以外的行星旅行有朝一日一定能够实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星际旅行的五大步骤。

步骤一 建造星际飞船

对于星际旅行来说,今天的火箭所能达到的速度简直就是蜗牛速度。星际飞船需要强大的新的推进方式。

热核火箭

飞船必须有燃料才有推进力,飞船速度的增加取决于燃料的呈级数增加。如果要达到排气喷管气体速度的3倍,所需燃料就是火箭其余部分重量(所谓“干重”)的20倍。说实话,氢和氧的化学燃烧实在是太慢了。

使用裂变反应芯的热核火箭能让大型载人飞船在太阳系内旅行,前提是飞船能采集、利用其他地方例如气态巨行星的资源(氢是气态巨行星大气层的主要组分之一)。早在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就开始研发热核火箭。事实上,要想尽快实现太阳系各行星之间的载人旅行,热核火箭是最佳运载工具。

然而,要想实现星际旅行,则需要驱动太阳的那种核反应——聚变。1978年,英国一项名为“代达罗斯”(代达罗斯是古代建筑师和雕刻家,曾为克里特国王建造迷宫)的星舰概念项目提议,利用“惰性聚变”驱动火箭。也就是:用激光从各个方向压缩氢同位素小丸,直到压缩成很小的体积;压力增大到足以产生氢核熔合反应,释放能量,热质从排气喷管以超高速喷出。

利用热核火箭能把我们送往附近的恒星,但飞行时间仍需几百年,更何况首先得在地球上实现核聚变,而这一点至今也未能做到。

更长远地看,我们可能要发展出物质-反物质火箭。当反物质与常态物质反应时,它们会互相湮灭,产生的能量是聚变反应的300倍。但问题是,我们迄今未能研发出制造大量反物质的技术。

曲速引擎

在美国著名科幻片《星际迷航》中,曲速引擎带领人类在星系内超光速穿梭。超光速旅行真有可能吗?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如果拥有负质量,超光速就并非不可能。有了负质量,就能扭曲时-空形状,从而允许在极其遥远的位置之间的运输。

拥有负质量的东西(包括物体和空间)的行为极为怪异,可以使引力场不复存在或者不会对物体或空间造成影响。虽然我们都没见过拥有负质量的东西,但量子力学允许这样的东西存在。理论物理学界对负质量是否可用于星际旅行一直存有争议,原因是扭曲时-空所需要的能量大得实在令人难以置信,远远超过从一颗恒星上所能得到的能量。

如果能够捕捉到足够的能量,就能扭曲一块时-空区域,创造“曲速泡”或称“时空泡”。这个“泡泡”的大小只容得下一艘星际飞船。“泡泡”前方的时-空将被压缩,背后的时-空将膨胀,由此推进飞船前进。可是,能量从哪里来?能量又怎样产生?

科学家过去估计,创造一个“曲速泡”所需的能量,相当于一个星系的质量(爱因斯坦向我们证明了质量和能量可以互换,而质量和能量都能塑造时-空)。现在,科学家相信,也许木星的质量就足够了。但即便这样,我们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请注意:哪怕最大的氢弹,也只能把几千克的物质转变为能量。

在“曲速泡”的规模上扭曲时-空并非21世纪的科学技术所能做到的,甚至就连进行这方面的实际试验都很遥远——这个理念至今仍停留于理论。至少从目前来看,像《星际迷航》中那样的由双锂晶体驱动的曲速引擎仍然停留在电影道具阶段。

射速能量帆

早在1610年,在注意到彗星尾巴被吹离太阳方向之后,德国科学家开普勒就提出了用帆推动飞船的设想。今天,真的有了由太阳帆驱动的飞行器,例如由太阳辐射加速的星际风筝-飞行器。不过,使用这样的飞行器,哪怕就是到达距离地球最近的非太阳恒星,也要花几千年时间。有可能真正实现星际飞行的是一种21世纪的飞船,即射速能量帆,简称帆飞船。这一理念就是利用电磁波传输能量穿越太空的能力,在超远距离产生力量。射束的来源——投射器再加一部天线,把强力激光或微波投射到一面超大帆上。帆发射激光束或微波束,获得动量“推动”飞船。这样的飞船出现在好莱坞科幻大片《星球大战》的第二集中。投射器的样子颇像人造卫星的接收天线碟,只不过要大很多很多倍。

帆飞船最昂贵的部分是投射器。它将利用开采自月球或小行星的材料在太空中建造,定位在靠近太阳的地方,以强烈的太阳能为动力源。射束能量的最大优势就是把沉重的投射器丢在后面,而光帆携带着乘员和荷载被驱离到很远的地方。接着,投射器可重新用于未来的任务。就像19世纪的铁路,一旦铺就铁轨,列车本身的费用就小多了。

帆飞船的物理学原理已被证明,但如何建造超巨型的投射器和太空帆是大问题。投射器的宽度可能达数千米,太空帆的长度可能达几百千米。经济学研究表明它们效率太低而费用极大,但科学家仍在探寻射速能量帆是否有朝一日可能适用。

步骤二 深空导航

选择路线并不难,难在寻找参考位置和克服星际风险。

目标恒星已经选定,但浩瀚太空,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飞船在什么位置呢?为了确定星际飞船的位置,可以利用三角测量法来测定飞船与已知的几颗恒星之间的角度,或者定位多颗脉冲星。脉冲星是旋转的中子星,它们以短到几千分之一秒的时间间隔发出规则的强烈微波脉冲。星际飞船的速度可通过计量脉冲频率来确定。随着飞船移动,飞船速度将需要运用多普勒频移来进行调整。

还有,星球之间的空间并不空旷,星际尘埃也是个大问题。虽然单粒尘埃的直径可能只有几百万分之一米,但一艘穿行距离为10光年的星际飞船的每平方毫米面积得忍受1000次撞击。在前往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旅途中,飞船将缓慢却又持续地遭遇星际尘埃的撞击(或称侵蚀),船体将被撞破。

避免这种侵蚀的一种途径,是在飞船前方几米处设置一面金属箔板。来袭的尘埃微粒穿越箔板,穿出时已经离子化(作为带电电子或离子),然后击中一面静电屏蔽盾——某种“力场”,或许是一个充电网格。这面“盾牌”将保护它后面的所有飞船部件。只需几千伏特就能让电子转向,而要让离子转向则需要100万伏特。

对真空的深空而言,产生这样一面静电屏蔽盾并不是问题。因此,剩下的风险就是较大的微粒。这样的微粒虽然很罕见,但我们不知道它们究竟有多罕见,是否会构成威胁。不过,来自飞船的离子化激光脉冲在雷达导向之下应该能阻止它们。

深空旅行 自己导航

科学家最近宣布,到达生命尽头的恒星或许有助于飞船进行深空旅行时的导航。

目前进行深空旅行的飞船,依赖与地球上的地面站网络进行通讯,这种通讯对于确保任务的成功来说十分重要。飞船在浩瀚太空中飞行,其导航只能等待来自地球的指令,别无其他选择。

不过,科学家最近研发了一种运用一类特殊的恒星来为深空飞船导航的新技术。这类恒星死亡时大多会留下非常致密的残骸——中子星。后者有极强的磁场,能把中子星的辐射聚焦成两股具有高度方向性的x射线柱。这时的中子星被称为脉冲星。科学家认为,基于来自脉冲星的有规律的x射线,可以研发新技术来为深空飞船导航,其原理有些类似于使用全球定位卫星(GPS)为地面导航。

目前,科学家正在深入研发把脉冲星作为太空中的GPS的技术。飞船运用自己搭载的射线探测器,就能测量从脉冲星接收到的脉冲时间,从而确定飞船的位置和运动。如果这项技术可行,飞船就能自我导航,从而可以同时展开多项深空飞行任务,而这在目前是行不通的。与此同时,相比于地面的太空导航,这种导航方法还能打破瓶颈、节省成本。

步骤三 让旅途安全又愉快

除了维持生命支持系统和社交互动之外,星际飞船上的人们还需要生孩子和处于“延生复苏”状态。

失重状态会导致宇航员每月失去1%~2%的骨头重量。如果没有骨头重量和肌肉紧张度(肌张力),宇航员在抵达外星后将无法走路。解决办法是通过离心力创造人工引力,具体来说,就是让飞船每分钟自转一圈。为此,可能需要整艘飞船自转,也可能只需要飞船的一部分转动。

对星际旅行的机组成员来说,生存必需的空气、食物和水决定着所需的飞船内空间,这意味着私人生活空间比较狭窄。美国宇航局已经认识到宇航员能忍受多长时间的小空间——电话亭大小的空间为1天,而棺材大小的空间仅1小时。国际空间站10年的运作经验表明,从长期来看,每位宇航员在太空所需的空间至少为100立方米。

有两种途径来维持星际飞船内的栖居环境:一种是闭合的再循环生态系统,其中每一样东西都自行种植或内部处理;另一种则是为旅途携带一切所需物资。然而,闭合的再循环生态系统有可能失败,长途旅行所需的物资根本无法全部由飞船搭载。因此,最佳方式或许是把两者合二为一:空气和水可以再循环,就像在国际空间站上那样;新鲜蔬菜和水果则可以在飞船上的水栽农场区生产,冷冻和脱水食品可作为后备支援。然而,至今没有任何闭合的生态系统在地球上成功运作过。生态系统中有许多子系统,要想在飞船上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建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我们目前的能力还不能及。

除了生存方面的挑战外,还有“囚禁”于狭小空间、伙伴数量有限和社交缺乏带来的心理问题。为了对付这些问题,一些科学家建议星际旅行机组人员保持忙碌,保持稳定的日夜作息规律,时刻注意自己的健康情况——这一切显然都相当缺乏新奇性。而在载人星际飞船上,机组成员应该男女都有,尤其是当需要进行星际移民时更是如此。这又意味着:星际飞船上是否应该有孩子出生?这有什么好处或不好?

一种有助于时光平稳度过的方式——“延生复苏”,好莱坞科幻片《异形》中对此有所展现:通过降温让宇航员的新陈代谢减缓,到达目的地之后再“复苏”。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找到通过减缓代谢速度为等待治疗外伤的患者赢得时间的办法。“延生复苏”不仅可以减少物资需求,而且可以消除心理问题。如果真能实现“延生复苏”,无疑将大大促进星际旅行的尽早实现。

步骤四 登陆外星

为登陆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建立外星营地,甚至对外星实施地球化改造。

在星际飞船搭载人类飞往目标行星的过程中,飞船沿途可能要抛射小型探测器到其他一些行星的轨道中,这些行星与目标行星同在一个恒星-行星系统里。通过研究来自行星大气层的光线的光谱,我们就能找出有趣的化合物例如水和甲烷。如果我们发现失去均衡的化学反应,就可能意味着行星上有生命。

如果真的存在外星生态环境,那么我们就会面临来自那里的危险,而且我们也会把危险带到那里。在地球上,当来自旧世界(东半球,指欧、亚、非三洲)的疾病在500年前被引入新世界(指西半球或南、北美洲及其附近岛屿)时,新世界遭遇重创;与此同时,新世界的恶疾也传到了旧世界。在著名科幻小说《多个世界之间的大战》中,火星入侵者被地球上的普通感冒消灭。这并非没有道理——外星人可能对地球上的病原体毫无抵抗力,因为它们从未面对过这些病原体,不可能演化出防御能力;而地球人一旦到了有生命的外星,也完全有可能面临同样的毁灭。所以,在登陆太阳系以外行星的初期阶段,应该先由机器人宇航员查明有关情况,然后再由穿着防护服的人类宇航员实施登陆。当然,一些危机可能相当微妙,要等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浮现出来。

地球人在面对截然不同的生态方面,没有丝毫的经验可言。因此,地球人前往定居的外星上最好没有任何生命存在。如果外星环境条件与地球类似,那么地球移民可以把地球生物(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到外星上去。这就要求外星至少应该位于“可居住带”以内。也就是说,这里与母恒星的距离既不太远也不太近,既不太冷也不太热,这样的行星表面才可能有液态水存在。

当然,要想支持来自地球的生物存活,外星不仅要有液态水,还得有可供呼吸的大气层。我们甚至还可以在外星上重建地球生命的演化过程,并且从引入微生物开始进行。为了在很热、很冷,或者在化学上很危险的外星环境中繁衍生息,我们可能需要把能忍受极端条件的微生物引入到外星上以制造二氧化碳。随着外星环境改善,植物也被引入到外星上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转变为氧。

这一切的结果就是外星环境的地球化改造。在最近的一部好莱坞科幻大片《新外星人》中,一家公司参与在外星上“建立更好的世界”,外星的地球化改造只花了几十年时间就完成了。而事实上,这种改造需要耗费的时间长得多——至少要好几百年。不过,一旦完成对外星的地球化改造,这颗外星就会真的像是第二个地球。

步骤五 首次接触外星人

如果遇到的是一个先进的外星文明,我们应该怎么办?

在影视剧《星际旅行》中,有现成的一套指南来约束地球人和外星人之间的接触。例如,该指南说,一个先进的人种不应该干预外星文明的发展。一旦一个人种变得足够先进而能够进行星际旅行,与外星人的首次接触就应该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迄今仍无任何官方协议来界定这个问题:如果找到了外星文明,地球人应该怎样应对?不过,要是我们真的和外星人首度相遇,这与地球上不同文化之间的首度相遇可能不会有本质上的不同。从好的方面说,一个例子是美洲土著“斯坎多”教会了欧洲移民怎样抓鳗鱼、种玉米。从坏的方面说,当英国的库克船长登陆新西兰时,毛利族人用他们的战舞欢迎他,却被英国人误解为威胁之举,于是他们向毛利族人开火而不是伸出橄榄枝(伸出橄榄枝是毛利族人的传统)。

外星人的样子可能像蜘蛛或者蛇,我们可能会对它们退避三舍。它们也可能像鸟或鱼,但是智慧强得多。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带着偏见去见它们。我们带给它们的任何礼物都必须事先经过仔细消毒,而它们可能甚至不了解送礼的概念。总之,一切情况都不能事先假定。

用来界定与外星文明接触原则的首份协议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避免生发敌意。如果我们面临的是很难避免的彻底的外星文化,我们进入它们的地盘将很可能被视为入侵或危险。而我们穿着防护服以避免交叉污染,却可能被它们看作是对它们的害怕。

上一篇:文章写作范文下一篇:英语前沿课堂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