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教学设计

2024-04-22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教学设计(共9篇)

篇1:《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教学设计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教学设计

官渡镇中心中学 柴艳华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内容来源: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课时 主 题: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课 时:第二课时

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 设计者:柴艳华/官渡镇中心中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充满艰辛与创造的事业,要大力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2.教材分析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人教版)九年级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分二目,第一目“代代相传的精神”,旨在引导学生明确: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第二目“艰苦创业与时俱进”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鼓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事业;要大力发扬艰苦创业特别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3.学情分析

根据目前部分中学生学习上不刻苦缺乏勤奋踏实,易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更不懂得接受时代的挑战;生活上不懂得节俭,高消费超前消费,花钱大手大脚,讲究吃喝,穿名牌等现状设计了本课,其中所选材料有格言警句、成语故事、还有同学们亲身参观过的革命圣地等。教育学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向先辈和英雄们学习,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教学目标

1、了解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理解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精神

3、在实际生活中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学习难点: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精神 评价任务

1、通过“比一比谁更多”,评价目标一

2、通过“辨一辨和两代铁人的故事”,评价目标二

3、通过“实践卡制作”,评价目标三 教学过程

1、导入

小的时候,我们就听说过很多关于艰苦奋斗精神的故事,但当时我们只是觉得那些人很伟大,甚至于让我们崇拜,我们却不知道艰苦奋斗的内涵,即使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身边也不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从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艰苦奋斗!

2、活动一“比一比谁更多”

请同学们搜索有关艰苦奋斗精神的格言警句或事例。

学生活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教师总结: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正是依靠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想一想,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哪些精神体现了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 学生活动: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

教师总结:革命战争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光辉历程中,艰苦奋斗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艰苦奋斗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有了新的内容,请同学们举例。学生活动:抗洪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教师总结:艰苦奋斗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继续发扬光大。

5、活动二之“辨一辨”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有的同学就不明白了,现在我们的物质条件已经提高了,为什么还要过苦行僧式的生活呢?有的同学说艰苦奋斗是一种高尚的情操。请同学们辨析。小组同学讨论三分钟。

甲:艰苦奋斗就意味着过苦行僧式的生活。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没有必要把艰苦奋斗挂在嘴边。

乙:艰苦奋斗,既是一种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的生活作风和道德品质,也是一种不畏艰难、坚韧不拔、奋发图强、拼搏创业的精神状态和高尚情操。

学生活动:略 教师总结:

(1)、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

(2)、提倡艰苦奋斗,并不是要人们过苦行僧式的生活,不是否定合理消费,而是反对脱离实际的铺张浪费。

(3)、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

6、活动二之两代铁人的故事

回想两代铁人,老铁人王进喜“人拉肩扛运机器”,新铁人王启民“勘探开发新机器”,请同学们思考:

(1)、两代铁人的豪言壮语分别是什么?(2)、两代铁人有什么异同?

学生活动:

(1)、老铁人: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新铁人: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保持油田稳产高产。

(2)、老铁人用自己的力量撑起大油田,新铁人运用自己的思维创新勘探开发新机器,保证油田稳产高产。

教师总结:

(1)、老铁人: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新铁人: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保持油田稳产高产。

(2)、两代铁人由于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生产力水平不同,王进喜靠的是人拉、肩扛,使中国摘掉贫油国的帽子,被群众誉为“铁人” 王启民靠的是科技创新攻破世界难题,开拓创新,同样凝聚“铁人”精神。

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有着共同的事业,都为中国的石油事业作贡献,有着共同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7、艰苦创业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艰苦创业精神无论在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更加注重开拓创新,国家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涌现出了一批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因此,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8、活动三制作实践卡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大家也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下面请同学们制作一张实践卡,想一想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怎样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

学生活动:在学习,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勇于战胜困难和挫折„„

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合理消费,不盲目攀比„„

教师总结:请同学们合理保管自己的实践卡,时刻警醒自己做一个具有艰苦奋斗精神的青少年。

9、教师寄语: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希望同学们能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中依然能传承艰苦奋斗的精神,志存高远,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0、谈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谈谈你收获了什么?

11、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艰苦奋斗精神的有关内容。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艰苦奋斗精神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12、板书设计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一、代代相传的精神

1、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艰苦奋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二、艰苦创业 与时俱进

1、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2、艰苦创业是成就事业必可不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

13、教学反思:

篇2:《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教学设计

1、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在课的导入环节通过视频歌曲《溧水美》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新课讲授过程中灵活运用最新时事材料及案例通过问题的设计分析梳理课本知识;在能力拓展环节,充分运用本校学生存在的生活现象,学生自主拍摄并运用教学资源,增强了教学效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努力营造生本课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学科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本课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与探究,有效地生成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小组合作讨论、师生对话、面批作业等形式凸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学生自主拍摄并运用教学资源打破了以往教师收集展示教学资源的传统模式,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教学效果很好!

篇3:《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教学设计

关键词:企业发展,成功经验

鲁中装备公司是山东能源重装集团国有独资企业,2014年末实施扁平化管理,现有职工170人。公司规模不大,但我们不断实施“止血、换血、造血”的方针,打造又专又精企业,仅用二年时间,就实现了销售收入1.23亿元的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发展之路。

一、创新管理体制,激发发展活力

两年来,成立了立式压滤机事业部、综合利用部、物资经营部、芬瑞特合资公司等7个市场主体,将外内部市场、产品开发、生产制造、成本控制、销售服务整合于一体,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了科学配置,对市场的反映更加灵活、高效。做到以《经营目标责任书》为目标,使事业部真正成为生产产品和产生利润的主体,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明显增强,2014年上半年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全年提前一个月完成了销售收入8000万的奋斗目标。

二、大力实施“强基工程”,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围绕中心,加强了质量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2016年4月制造的国产单轨吊机车填补国内空白,并顺利通过国家安标中心认证。5月份将一次性顺利通过国家中鉴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企业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加大技术创新步伐,为企业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迅速调整技术创新和研发的重心,使产品向着大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对自主产品核心技术-“6平方隔膜项目”进行攻关,攻克了复杂形状橡胶二次硫化技术难题,每台全自动立式压滤机降低成本6万元,每套滤板用橡胶密封条降本50%。重点实施科技项目5项,其中列入国家安监局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1项,列入山东省科技重大专项1项。获得各级专项资金扶持和奖励共计212.2万元。完成新产品新技术鉴定1项,获得省部级奖励5项,获得市级奖励2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这些新产品新项目的不断研发,为公司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为扩大生产规模奠定基础。按照《关于深化市场化管理的指导意见》,从订单、采购、生产、检验、发货到服务验收实行一条龙,一切遵循收入与绩效挂钩的市场原则,把公司压力分摊,使人人都有压力,通过考核和奖励,不断统筹管理和结构优化,变压力为动力,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截至今年3月完成订货3893万元,同比增幅38.6%;完成销售收入4261万元。

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一是每月准时召开月度安全例会,并进行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各项隐患限期整改。二是公司与每位职工签订了“安全生产保证书”,并让家属签字,来监督和协助职工执行安全规程,保证安全生产。三是加大对习惯性“三违”惩治力度,职工“我要安全”的意识正在逐渐形成,极大地促进了安全生产。

大力开展节约降耗,创收增效活动。不断在全体职工中开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节约降耗、创收增效”活动。号召全体干部职工立足岗位,人人动脑想办法,人人动手降成本,人人制定节约降耗的措施,牢固树立“省下的就是赚了的”“省钱比挣钱容易”的观点,积极投身到“节约降耗、创收增效”活动之中,消化各项增资因素,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

三、狠抓职工队伍建设,大力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

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和形势任务教育。我公司党政领导十分重视职工的思想教育,每月召开一次职工大会,讲形势、讲任务,将职工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企业总体发展目标上来,广大党员和共青团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真抓实干,形成了一支作风过硬、不畏困苦的职工队伍。

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我公司开展了“遵纪守法、团结互助、做文明职工”主题教育活动。通过鲁中装备公司“文明职工”评选标准、文明职工行为准则和文明职工公约“八不行为规范”,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团结友爱精神和遵纪守法意识。

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从2014年起,我公司决定利用近3年的时间,在全体职工中开展“学业务、学技术、学管理”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使广大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和思想作风素质有较大提高,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适时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为企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2014年、2015年分别组织了两次大干,销售收入2014年比2013年增长30%;2015年比2014年提高35%,提前一个月实现全年销售收入1个多亿的奋斗目标,为此集团公司向我们发来贺信。在资金缺乏、人才短缺等困难条件下,我们攻坚克难,两年迈出了两大步,创造了鲁中装备快速发展的新纪录。

关心职工生活,建设和谐企业。我们积极开展夏季送清凉活动,多年来坚持给每位职工过生日,新建职工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和职工篮球场,按时交纳各项保险,节日期间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干部、困难职工救助和金秋助学等活动。做到不但注重生产经营完成,更要关心职工生活,把企业当作一个大家庭,不断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创建和谐企业。

篇4:艰苦创业 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三门文化馆成立于1950年,是政府设立的组织、指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辅导群众文艺创作,培训群众文艺骨干,研究群众文化艺术的全民所有制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也是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现有馆舍面积6032平方米,内设小剧场、展览厅、排练厅、歌舞厅、培训中心、美术活动室、书法活动室、音乐活动室、戏剧活动室、少儿老年活动室、艺术档案室、录音棚、室外活动场、宣传橱窗等。辖有“三门文化艺术中心”“三门石窗艺术馆”“台州圣易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等下属机构。

三门文化馆现有在职职工14人,其中有研究馆员职称1人,副研究馆员职称2人,馆员职称3人,助理馆员职称3人,管理员职称3人;现任市政协委员1人,县政协委员5人,县党代表1人,国家级协会,学会会员3人,省级协会,学会会员6人。

三门县文化馆是全县群众文化活动的指导中心、群众文艺创作的辅导中心、群众文化理论的研究中心,为中国群文学会单位会员、三门县“文明单位”。1989年被省文化厅评为“浙江省一级文化馆”;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国家一级文化馆”;多次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授予“浙江省群文工作先进集体”“社教文艺宣传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被台州文广新局评为“台州市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连续10余年被评为三门县“文化系统先进单位”。

篇5: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教学设计说明】

通过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活动深刻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懂得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是个人的成长发展,都需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特别是开拓创新精神。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代代相传的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从古至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部分是“艰苦创业 与时俱进”,创业实践需要有创业精神,特别是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需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特别是开拓创新精神。

(二)学情分析

现阶段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多数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好,加之家长大都溺爱子女,只是把艰苦朴素挂在嘴上,在社会上,追求物质享受,盲目攀比,以貌取人的不良风气在某种程度比较普遍,因此很多同学耻于谈艰苦奋斗,更有的同学认为现在讲艰苦奋斗是过时的,抵触情绪较重,所以,本课重点是如何转变学生的思想,将其引到正路上来,理解这是一种优秀的精神,一种高尚的品质,并帮助学生理解随着时代的变迁,艰苦奋斗的形式会发生变化,但实质内容是不变的。在任何时代都是必要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知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懂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艰苦奋斗 与时俱进 教学难点: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小组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愚公移山》

思考:听起来是奇闻,说起来是笑谈,有人说愚公的行为是非常傻的,不值得提倡的,你是怎样认为的?(生答)

教师归纳:他的做法不一定值得提倡,但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种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设计理念:利用视频,利用生动画面,动听的歌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艰苦奋斗古今谈;

(展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历览前贤过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提问:你能归纳上述格言警句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略)提问:你还能列举出哪些反映这一主题的格言警句或故事?(略)提问:以上格言警句或故事能给你什么启示?(略)

教师归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几千年来,正是依靠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提问:艰苦奋斗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民族精神是如何代代相传的呢?(生回答并多媒体展示)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盖身上,暖暖和和入梦乡。”反映了革命战争年代的井冈山精神,此外还有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的精神、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是艰苦奋斗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新发展。教师归纳: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艰苦奋斗是一种美德: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一种发展: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是一种品质: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设计理念:教师通过格言警句、实例等引导学生分析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与时俱进。并通过设置相关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达到知识的自我深化,自我教育)

活动二:艰苦奋斗大家看

合作探究:中央经济会议提出,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扩大内需,要扩大内需就是要鼓励消费,因此,有同学认为,我们要积极响应号召,要大力消费,消费越多越好,甚至超前消费、透支消费,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了。对此你怎样看?(生展示)

教师归纳:(1)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发扬光大。(2)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追求正常的物质生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3)我们讲艰苦奋斗,不是主张人们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否定合理的物质生活追求和政党的物质利益,而是要大力提倡勤劳节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4)虽然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艰苦奋斗精神,不论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无论环境、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都不会过时,也不能丢。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加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小组讨论:如今时代不同了,条件改善了,水平提高了,为什么还要提倡艰苦创业精神?(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归纳:(1)艰苦创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 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2)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3)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艰苦创业精神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这些都应该成为新时期我们推进现代化建设,所要大加倡导和发扬的创业精神。——江泽民

(设计理念:本环节主要通过合作探究、小组学习,让学生在知识的碰撞,激辩中深化对艰苦奋斗精神的正确理解,以帮助学生深刻把握知识,理解教学内容,探究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原因,明确不论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无论环境、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艰苦奋斗都不会过时,也不能丢。)

活动三:艰苦奋斗我践行

1.时事链接:2013年02月26淄博新闻网讯:正值高中学校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陆续开学之际,淄博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校下发通知,要求深入开展艰苦奋斗教育,创建节约型校园。把开展艰苦奋斗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成为春季开学之后的主题课。

请问:淄博市教育局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学生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习惯。2.讨论探究

(设计理念:本环节主要通过让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实例,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荣辱观,做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及对社会负责任的公民。)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实干才是发扬艰苦奋斗或艰苦创业的精神的?(生答)教师归纳:(1)在学习上:顽强拼搏、勤奋刻苦,努力学习并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2)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劳俭朴、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等。(3)在工作中:忠于职守、善于创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

三、教师总结: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都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尤其是开拓创业精神。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四、随堂训练

1.中国教育新闻2013年3月3日讯:海南省把“厉行勤俭节约”作为学校开学第一课。海南省之所以把“厉行勤俭节约”作为开学第一课是因为()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

③勤俭节约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④勤俭节约是企业家成功的法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今天你“光盘”了吗?以“光盘”为主题的话题与行动近日引人关注,晒出自己吃得一干二净的盘子也成了风尚。连日来,从中央到地方掀起了一股“光盘”风。“光盘”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把自己的饭“吃光光”,不浪费。对于光盘行动,你认为()A.不利于刺激消费,发展经济 B.有利于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值得提倡 C.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完全没有必要 D.如果饿了就吃光,不饿就没必要 教学反思:

1.坚持以生为本。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凸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篇6:《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教案

一、教材分析: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人教版)九年级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分二目,第一目“代代相传的精神”,旨在引导学生明确: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第二目“艰苦创业与时俱进”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鼓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事业;要大力发扬艰苦创业特别是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自觉向古今中外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学习,从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

(2)知识与技能:

了解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3)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知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懂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艰苦奋斗与时俱进

教学难点: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期的表现形式。

四、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影片导入

教师:同学们喜欢舞蹈吗?

学生:喜欢„„

教师:播放视频《千手观音》

教师:同学们看过这个舞蹈吗?舞蹈给我们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但出演的21位演员都是聋哑人,他们能够演出这么精彩绝伦、整齐划一的舞蹈你知道他们靠的是什么做到的吗?

学生:刻苦训练、自强不息、决心、不被命运击倒„„

教师:说的真好,正是有了这种不畏艰难、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才有了这震撼人心的演绎,这种精神也正是对艰苦奋斗精神的一种诠释。

板书: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2、体会精神、深化内涵

教师:展开艰苦奋斗精神大搜索

①举出有关艰苦奋斗的名言警句

②举出有关艰苦奋斗的历史小故事

③展示名人撰写名著所用的时间

通过以上活动体会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

教师:艰苦奋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依靠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思考:什么是艰苦奋斗精神?

学生:艰苦朴素、生活作风、不浪费、自强不息的一种精神„„ 深化内涵:艰苦奋斗是一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更强调一种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

3、剖析感悟、把握意义

了解艰苦奋斗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得到充分体现

①播放革命战争年代的图片,就其中的某个场景,说说这个时期如何体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②教师:举出新时期体现艰苦奋斗精神的事例有哪些?

学生:丛飞、洪战辉、青藏铁路的建设者、奥运健儿、国庆大阅兵„„ 播放《神八与天宫对接》视频,体会无限风光的航天事业背后的艰辛。教师: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在各行各业劳动者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4、小组合作,共享成果

关于新时期是否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任选其一小组合作

学生:不否定合理的物质消费,是反对脱离个人经济能力的高消费 学生:现在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需要艰苦奋斗

学生: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这一共同理想,仍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教师:艰苦奋斗是传家宝,任何时代都不能丢。

5、艰苦创业、与时俱进

①教师:你知道“两代铁人”吗?展示图片,走近他们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艰苦奋斗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什么?

学生:创业精神

②展示一组人类社会文明成果图,体会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

一不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

③展示孟泰和焦裕禄的事例。体会他们身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伟大 事业 支撑和推动 产生 崇高 精神

④展示图表:说明伟大事业和崇高精神之间的关系?

学生:伟大事业产生崇高精神,崇高精神支撑和推动伟大事业教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大力倡导和发

扬艰苦奋斗精神,新时期尤其要发扬开拓创新精神。

⑤举袁隆平的事例,说明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教师: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6、反思行为、以学导行

教师:反思自己有哪些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的表现?结合图片谈学生:浪费粮食、追求名牌、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学生:学习上发奋力强、知难而进、刻苦钻研„„

学生:遇事迎难而上、乐观向上、精益求精、不浪费、不贪图安逸„„

7、回顾小结、巩固拓展

①谈谈收获

②完成练习题

8、欣赏歌曲、升华主题

欣赏歌曲《艰苦奋斗》,在视听双重作用下再一次感受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

结束语:“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只有永远坚持以艰苦奋斗为荣,才能勇于直面人生的激流和险滩,才能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继往开来,铸就新的辉煌。

五、板书设计

一种美德: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艰苦奋斗一种发展:在不同时期的丰富和发展

开拓创新一种品质: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六、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遵循新课程的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构建和谐课堂,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师生互动,师生合作。在情景设置、格言展示、图片视频、学会交流合作,懂得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新课堂教学模式,环环相扣,把整个课堂推向高潮,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体会到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作用,完成预设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改中合作探究要求。

我认为自己做得较好的方面有:

①整节课构思新颖,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则起组织、指导、促进的作用,从而达到交往、互动的教与学的统一,建立了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③充分挖掘了资源。通过古代格言素材、历史事件、新时期艰苦奋斗事件等古今艰苦奋斗的事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课堂增添许多活力。

当然,我对本课的设计也存在着很多不足:

①在合作讨论中,由于时间有限,不能够让所有学生充分展示,有一些遗憾。

②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如果加上小组竟赛、辩论赛等形式,就会使课堂更加灵活多变,形式丰富多彩。

③ 学生的活动范围比较小,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

篇7:9.2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学习目标: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目标内化:

复习导入:提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二、自主合作、成果共享:

(一)自读课文,明确学习目标。

(二)完成下列各题。(时间10分钟。)1.为什么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2.艰苦奋斗精神的革命战争年代,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举例说明?

3.阅读P121中间虚线框,两代铁人的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精神的不同表现说明了什么观点?

4.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全班交流

三、课堂讨论、交流展示:活动一:查一查,议一议

1.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教材中所列举的格言警句的出处及大意。2.归纳教材中列举格言反映的共同主题。3.请学生列举出与上述主题一致的名言警句。

4.查找我国古代反映艰苦奋斗精神的神话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课上进行交流。活动二:忆一忆,说一说:

1.请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忆一忆井冈山革命斗争、长征、延安大生产运动。2.说一说在这些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活动三:想一想,辩一辩:(关于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问题的两个观点)活动四:读一读,议一议:《两代“铁人”的故事》

1.学生阅读教材两代“铁人”的故事。

2.议一议从两代“铁人”的身上,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努力学习、不断创新、无私奉献)活动五:读一读,评一评:(结合实例,对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加以评析。)1.阅读教材P119提供的材料。

2.从多方面对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加以评析。活动六:反思、导行:

1.反思自己的行为,思考这些行为存在的原因。

2.思考:在今天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们又该如何做?

补充讲解:中央电视台一则广告:有一种财富--是精神,有一种高贵--是文明。你听后,有什么启示?

四、课堂总结:学生归纳、教师板书,形成知识体系。教学反思:

篇8:《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教学设计

参加会议的有农业部农机化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学、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单位的领导, 省农机局领导, 各市县 (区) 农机局局长, 部分列名联系企业领导, 有关新闻单位代表, 省农机局老领导、局机关处级以上干部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共380余人。省委副秘书长胥爱贵, 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宣荣, 省政府副秘书长杨根平, 省委农工办主任、省发改委副主任曲福田, 省农委主任吴沛良, 省人大农委副主任沈建辉, 省公务员局局长兼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周广侠, 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奇, 省农机工业协会会长苏泽民出席会议。省人民政府徐鸣副省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省农机局局长、省农委副主任徐顺年作工作报告。

徐鸣副省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2011年全省农机化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他指出,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 全省农机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 拓宽工作思路, 创新工作机制, 提高服务水平, 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全省农机化事业呈现持续健康发展势头, 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一是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全省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 其中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80%, 高效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超过40%。水稻机插秧比重达到50%, 比2010年提高9个百分点, 位居全国第一。秸秆机械化还田步伐加快, 夏秋两季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达158.67万hm2, 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二是农机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农机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高, 有1 148个农机产品进入国家支持推广目录, 位居全国首位。新技术试验示范加快推进, 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和设施农业机械等高效农业装备快速推广, 秸秆机械化还田、高效植保、微孔增氧机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三是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省新增农机合作社400多个, 总数达到2 600多个, 作业面积超过333.33万hm2, 服务农户400多万户, 年服务收入突破30亿元, 服务领域由耕、种、收单项作业向全程作业拓展。农机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服务收入持续增加, 2011年全省农机作业服务收入236亿元, 其中跨区作业收入近40亿元, 为促进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四是农机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农机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升, “平安农机”创建取得新成效, 创建国家级示范县21个, 位居全国第一。农机保险政策全面落实, 险种涵盖了注册登记的所有农机具品种。全省农机化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为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徐鸣副省长科学分析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省农机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强调指出,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支撑,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 这对农业机械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江苏农业机械化基础好、水平高, 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完全有条件、有基础以农机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引领支撑农业现代化。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 也是“十二五”发展承前启后的一年, 做好农机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省各级农机部门要全面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围绕贯彻“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 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为总抓手, 突出农机科技创新, 认真落实农机化扶持政策, 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监管水平, 为巩固发展全省“三农”工作好形势作出积极贡献。要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步伐, 努力提高农机作业水平, 确保2012年主要农作物和高效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2%和45%。二是加强农机科技创新推广, 努力提高现代化农业装备水平。三是积极发展农机合作组织, 努力提高农机化服务水平。四是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 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2012年, 是全面贯彻省人大常委会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决定的关键一年, 全省各级农机部门要大力组织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 确保全年全省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160万hm2, 还田率达到35%以上。五是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努力营造加快农机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省农机局徐顺年局长作了题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面开启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新征程》工作报告。报告回顾总结了2011年全省农机化工作取得的成绩, 提出了江苏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内涵, 全面部署了2012年全省农机化工作任务。

会上, 徐鸣副省长等与会领导为2011年全省农机化工作先进单位、服务江苏农机化先进企业和获得农机化科技创新成果奖的单位颁奖。王峰副局长代表省农机局与各市农机局签订2012年农机购置补贴管理工作责任状。徐州、苏州、淮安、靖江等四家单位作典型发言。

篇9:《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教学设计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热烈庆祝中华慈善总会成立十五周年。我代表中华慈善总会,向各位与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战斗在慈善第一线的慈善工作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中国慈善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宣告成立,从此掀开了中国现代慈善历史上崭新的一页。回顾中华慈善总会十五年的历程,可以说其道路是曲折的,成绩是可喜的,前景是广阔的。

一、发展历程的回顾

(一)在传承中突破,探索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方向

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是对中华民族慈善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历史上各种形式的慈行善举从未间断过。然而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意识形态和过分强调阶级斗争,政府过多包揽了社会事务,慈善事业的发展空间极为有限。尤其十年“文化大革命”中,慈善已成为一个带有强烈贬义色彩的概念。成立一家全国性慈善组织,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慈善传统,成为摆在时代面前的使命。

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党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改革开放成为时代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为人们践行新时代慈善事业奠定了必要的思想基础。

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贫富差距扩大等社会问题。如何更加有效地调动、整合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从而更好地体现社会公正、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成为全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建立全国性的慈善组织,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更是一批社会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结果。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批有着远见卓识的人士意识到,在逐步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需要凝聚社会力量,开发社会资源,拓宽社会福利的资金渠道。创建一个有别于政府机构、独立的民间社团成为大家的共识。正是出于这个想法,中华慈善总会在创立选择名称时,没有选择带有政府行为色彩的“社會福利”,而是选择了“慈善”。1994年4月,在崔乃夫、阎明复等同志的共同推动下,中华慈善总会成立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旗帜鲜明地以“慈善”二字命名的全国性慈善机构。它的出现,为探索中国现代慈善事业未来发展道路点亮了一盏明灯。

(二)在探索中创新,打造中国现代慈善事业运作根基

1挖掘慈善含义,为“慈善”正名

改革开放后,虽然慈善机构已经开始在中国出现,但让人们接受“慈善”二字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中华慈善总会成立后,总会领导开始积极挖掘慈善的意义,推广慈善的概念,弘扬慈善的精神。中华慈善总会邀请著名报人丁望先生担任宣传委员会主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理论研讨,并在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上组织开展系列报道。中华慈善总会在慈善宣传方面的努力为发展现代慈善事业奠定了理论基础,做好了舆论准备。

2创建特色鲜明的民间慈善机构运作机制

中华慈善总会通过筹集创始基金,为自身生存和发展打下了基本的经济基础。总会创立之初,就十分重视确保其民间性和相对独立性。作为一家没有财政支持的慈善机构,中华慈善总会积极筹措创始基金,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中华慈善总会的创始基金采取存本取息的方式,在成立的第一年就筹集了2000多万创始基金,迈出了财政独立的第一步。

制定独立的财务制度,明确社会捐赠资产性质。由于中华慈善总会在组织筹募和开展项目方面都与社会有着广泛的经济联系,传统的事业单位财务科目并不能符合需要。中华慈善总会在高级会计师的帮助下制定了独立的财务科目。这一举措不仅为总会业务工作提供了适合实际工作需要的财务系统支持,同时也确定了受赠资产的性质,保证了受赠资产使用的独立性。

建章立制,为中华慈善总会发展奠定制度基础。总会在组织机构建立的同时,就本着高效、廉洁的原则逐步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中华慈善总会章程》、《中华慈善总会创始基金章程》、《中华慈善总会创始人章程》、《中华慈善总会会员章程》、《中华慈善总会团体会员章程》、《中华慈善总会专项基金章程》;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会议制度》和其他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

中华慈善总会在创建一个“不同于政府的、纯民间的慈善机构”上的努力,不仅为自己开辟了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同时也为很多后来成立的慈善机构做出了示范和榜样。

3初步尝试开展慈善项目

中华慈善总会在创建之初就确立了通过开展慈善项目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思想。成立初期,总会通过深入的调研论证,先后推出了矫治儿童唇腭裂和雨水积蓄工程等慈善项目。由于这些项目符合中国社会实际情况,满足社会弱势群体的切实需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也为今后开展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慈善项目构建了基本的运作模式。

中华慈善总会在创建初期,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创新,解决了公众对慈善在认识上的误区,建立起了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内部体制和项目运作模式,为打造中国现代慈善事业运作根基做出了努力。

(三)在创新中发展,建立中国现代慈善事业长效机制

1开展自然灾害救助,让慈善深入人心

1998年是自然灾害频发的一年,同时也是中华慈善总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1月10日,河北省张北地区发生6,2级强力地震。中华慈善总会闻讯立即展开社会募捐工作,当天筹集款物超过100万元。地震发生的第3天,由总会领导亲自带领救灾车队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将救灾物资运送到余震不断的震中地带,创造了当时我国民间慈善机构在最短时间内动员社会捐助、直接救助重大自然灾害的记录。张北地震期间,中华慈善总会为灾区募集款物总计达1200万元。此次紧急救助行动表明,中华慈善总会已经完全具备了发动社会力量救灾的实力。

同年夏季,我国又爆发了特大洪涝灾害,波及数十个省区,祸及2亿多人口。中华慈善总会率先组织了空前的赈灾募捐活动,向全国团体会员发出《关于积极支援当前抗洪赈灾》的建议函。8月16日,总会联合中央电视台、中国红十字会共同举办了“我们万众一心”赈灾晚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电视募捐专场晚会,在全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短短几天内,总会就筹集了3亿多元的善款和物资。这一次全民大动员的慈善行动,极大地改变了公众对慈善的观念,引起了政府对慈善组织的重视。可以说从这时起,中华慈善总会这个名字开始广为人知。

2慈善项目开始向规模化、体系化发展

中华慈善总会历来重视慈善项目的发展。在时任会长阎明复同志的带领下,中华慈善总会不断探索慈善项目运作特点,完善慈善项目运作体系。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经过发展,慈善项目从少到多,覆盖面从小到大,出现了一批以微笑列车、雨水积蓄工程、慈爱

孤儿工程、烛光工程等为代表的救助效果显著、社会反响良好的慈善项目。总会很多自主设立的慈善项目,由于立意好、效果明显,赢得了国外及港台地区慈善机构、跨国企业的信赖,与中华慈善总会共同建立起了长效合作机制,为慈善项目规模化、体系化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管理经验。不少慈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得到了全国各地团体会员和慈善机构的积极响应和配合,为慈善项目向规模化、体系化发展提供了组织条件。截至2002年,中华慈善总会已经有涵盖灾害救助、扶贫救济、助学助教、扶幼助孤、老年救助等六大系列共计33个项目,项目覆盖全国近30个省区。

3推动地方慈善事业发展

中华慈善总会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也积极通过举办各类培训,开展项目合作、指导等方式,提升地方慈善机构的业务和理论水平,推动地方慈善事业的发展。随着总会自身的发展,各地各级慈善组织也像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一个覆盖城乡的慈善网络正逐步形成。

4加强对外交流,开展国际合作

中华慈善总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国际交流,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建立了交流关系。1998年11月,中华慈善总会加入国际联合劝募协会,成为国际联合劝募协会在中国大陆的惟一会员,为总会进一步融入国际慈善交流合作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渠道。2001年2月,中华慈善总会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签定了合作备忘录,这表明中华慈善总会对外合作的范围已经拓展到最重要的国际性组织。中华慈善总会还通过项目合作,与港澳台及国际机构建立起合作机制,并共同开展了多领域的合作项目。

在1998年到2002年的四年时间里,中华慈善总会凭借在紧急灾害救助中的出色表现,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知名度和公信力,同时通过初步建立规模化、体系化运作的慈善项目体系,推动地方慈善事业发展,以及加强对外交流工作,确立了中华慈善总会作为一个全国性慈善机构的重要地位,为今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建立了长效机制。

(四)在发展中突破,推动中国现代慈善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和国家对慈善事业重视程度逐步提高,相关扶持政策逐步完善,社会各界支持力度逐步增强,人民群众参与热情逐步高涨。2002年中华慈善总会第二届理事会成立后,中华慈善总会抓住大好机遇,乘势而上,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寻求突破,为推动中国现代慈善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做出努力。

1加强慈善募捐,为困难群体筹集慈善资源

中华慈善总会在以往筹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筹募活动,年度筹募额度不断创造历史新高。中华慈善总会成立十五年来,累计筹集款物近百亿元人民币,使数以千万计的困难群众得到救助。

做好突发灾难时的紧急募捐。每次突发灾难来临时,中华慈善总会总是走在民间援助的前列,通过各种方式积极筹集救灾款物,支持灾后重建。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共筹集款物9000多万元,为抗击“非典”斗争取得最后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和精神援助。在2005年对印度洋海啸灾区的援助中,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中华慈善总会共接收捐赠2.56亿元,为11个海啸受灾国提供了紧急援助,援建了5个友谊村,共修建1000多幢灾民新居和大量公共设施。去年“5·12”大地震发生后,中华慈善总会迅速召开紧急会议,制定应急方案,并号召全体会员单位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做好抗震救灾筹募工作。截至2009年4月30日,中华慈善总会接受抗震救灾捐赠款物共计10.882亿多元,其中资金9.272亿元,物资折款1.61亿元。

以成熟的慈善项目募捐。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华慈善总会培育出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慈善项目,例如格列卫、微笑列车、慈爱孤儿工程、慈善医疗阳光救助工程等。中华慈善总会充分利用这些项目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开展持续性募捐。在开展以成熟慈善项目募捐的同时,又有一些近两年新开创的慈善项目逐渐成长为新的成熟项目,成为新的持续募捐增长点。

举办大型慈善活动募捐。中华慈善总会还通过举办慈善晚会、慈善晚宴、慈善拍卖晚宴、明星慈善赛车活动、明星慈善夜等各类慈善活动,为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筹得数亿元善款,充分调动了各层面社会群体参与慈善的积极性。

开展经常性小额募捐。中华慈善总会以“慈善一元捐”为基础,设计了“中华慈善贺卡项目”、企业每销售一个产品捐赠一元善款项目等等,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了一条条奉献爱心的便捷通道。

以冠名基金建立捐助长效机制。中华慈善总会在传统项目稳健发展的同时,还创立了IDO儿童基金、周大福慈善基金、朱树豪慈爱孤儿基金、李春平慈善基金、金六福99爱心基金等冠名基金,建立起了慈善捐助的长效机制。

开展海外募捐。中华慈善总会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宣传,加强与国际民间组织、跨国公司的交往,增强了合作,使海外捐款額度逐步增加。仅2008年一年,中华慈善总会就获得了瑞士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捐赠的价值人民币17.7亿元的格列卫药品:德国拜耳公司捐赠的价值人民币3.6亿余元的多吉美药品。

2开展慈善项目,为困难群体提供多种形式的慈善救助

中华慈善总会坚持以人为本、以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为资助对象,优先选择困难群众急需并且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慈善项目为直接援助目标,在尊重捐赠者的意愿的前提下,全力拓展慈善救助范围。中华慈善总会目前在全国拥有273个会员单位,已有涵盖救灾、扶贫、安老、助孤、支教、助学、扶残、助医等八大方面几十个慈善项目,项目覆盖了除香港、澳门、台湾外的所有内地省份,数以千万计的困难群众得到了不同形式的救助,很多项目还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中华慈善总会对于所有的项目都实施规范化管理,从慈善项目的立项、实施、评估、审计、公示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从制度上提高慈善项目的运作水平。中华慈善总会还从各地的具体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符合不同地区特点的项目实施方案,千方百计地使受助者获得最大的救助效益,为捐赠者提供最好的奉献爱心的平台,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3积极开展外事工作,建立慈善事业国际交流平台

中华慈善总会始终将对外交流作为提升国际形象、加强海外筹募力度的重要工作来抓。

中华慈善总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相关国际组织、国外慈善机构开展了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中华慈善总会利用自己是国际联合劝募协会在中国大陆惟一会员这一特殊地位,多次代表中国的慈善组织出席国际慈善会议,向全世界介绍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情况和中国政府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与几十家国际组织和国外慈善机构建立联系。接待国外相关机构来访,并多次安排这些机构的负责人赴贫困地区和慈善项目实施地点进行考察,为进一步吸引国际援助打下了基础。中华慈善总会还邀请国外知名学者和国际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为国内慈善工作者举办多种形式的论坛、研讨会、培训班,帮助国内慈善工作者提升了理论水平,拓宽了工作思路。

4加强慈善宣传和理论研究,为慈善事业加固思想基础

为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慈善意识,提高整个社会对慈善事业的参与度,中华慈善总会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和慈善宣传工作。

为扩大宣传,中华慈善总会在继续办好《慈善》杂志的同时,与《人民政协报》合办了《慈善周刊》,创立了《中华慈善年鉴》,组建了中华慈善网,编辑出版了《中华慈善十年》、《历史的铭刻——中国慈善飞跃印度洋》、大型画册《中华慈善人物》、《真情最前线》等图书。与电台、电视台、网络、平面媒体建立起经常性的联系以及合作平台,扩宽了慈善宣传的渠道。中华慈善总会还与多家广告公司合作,在各大城市的公共场所推出公益广告,不断提升自身公众形象。

为创造更好的慈善事业理论环境和舆论氛围,中华慈善总会先后举办了各种培训班、研讨会,就慈善界和理论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理清了当前慈善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一些理论问题。中华慈善总会多次就慈善事业的发展问题向中央领导做出专题汇报,赢得了中央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中华慈善总会领导还多次在全国两会上客观地分析慈善事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5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社会公信力

近几年来,中华慈善总会不断提升自身建设水平,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使机构设置和人员结构日趋合理,并逐步向职业化、年轻化过渡。中华慈善总会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建章立制,同时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目前中华慈善总会已经基本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项目运作公开、财务管理公开、善款使用公开的工作机制和自律机制,同时接受民政部指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国家审计署的双重审计,社会公信力进一步提高。2007年,在民政部组织的基金会评估工作中,中华慈善总会荣获“5A级基金会荣誉称号”。2008年6月,中华慈善总会党支部被民政部机关党委评为“先进集体”。2008年12月中华慈善大会上,总会多名同志荣获“中华慈善奖”,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自接见。

中华慈善总会经过十五年艰苦卓越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也要看到我们仍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慈善机构专业水平较低,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慈善活动的能力较弱,慈善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但是这些都是在前进中遇到的问题,是一定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解决的。

二、实践中的基本经验和体会

(一)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中华慈善总会取得了成绩,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在中华慈善总会筹备初期,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岚清等领导同志就亲自题词支持总会慈善项目。多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亲自担任中华慈善总会名誉会长。2008年召开的中华慈善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亲自接见获奖代表,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慈善热情。

中华慈善总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对慈善事业的政策和法律支持。中华慈善总会成立以来,国家陆续颁布实施了《公益事业捐赠法》、《基金会管理条例》等一些列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文件。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正式提出要“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同时很多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支持当地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慈善事业的关注和支持,也有力地促进了慈善事业的发展。

实践证明,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今后,要更加自觉地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主动接受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更好地发挥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补充作用。

(二)深厚的慈善文化,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助推器

加强慈善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慈善意识,打造深厚的慈善文化,对于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中华慈善总会要进一步强化舆论宣传和慈善公益道德建设,尽快形成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传统,宣传慈善法规,不断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和推动我国的企业和公民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同时,要加强慈善理论研究,提高现代慈善理论研究水平。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探索慈善工作的发展规律,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开拓一条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之路。

(三)良好的慈善组织公信力,是慈善事业的生存之本

十五年来,中华慈善总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的同时,也争取到了政府和有关机构的理解和支持,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参与。在2005年对印度洋海啸灾区的救助工作中,国务院将中华慈善总会确立为接收社会捐赠的两家社会团体之一;在2008年抗震救灾工作中,中华慈善总会又成为首批被确认为接收社会捐赠的社会团体之一,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对中华慈善总会的信任。

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想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当务之急是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首先要不断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建立严格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外部监督机制,坚持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强慈善队伍建设,促进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大力推动慈善从业人员的培训。其次要提高慈善机构运作效率,促进慈善资源使用最大化。

(四)分工与合作,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特別是在“5·12”地震引发的慈善热潮的推动下,慈善事业中各方加强合作也将成为必然。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勇于改革和创新,建立一种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格局。这种格局将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终极目标,以救助社会困难群众、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为工作重点,以政府协调为前提,以发挥各方自身优势为主导,对发展慈善事业中的分工与合作进行规范、协调和管理。做到“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发挥自身特长,实现优势互补。中国的慈善事业也将在这种分工与合作的机制下,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三、未来的展望与期冀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慈善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政策法制逐步完善。近些年来,我国逐步颁布了《公益事业捐赠法》等一系列有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文件和法律法规,目前《慈善事业促进法》也正在起草过程中。2004年中共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支持慈善事业发展”。2008年中华慈善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进一步发展中国慈善事业,需要各方面的热心支持和鼎力相助。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都将为慈善事业发展创造更为宽松、有序的环境。

社会慈善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参与慈善活动的热情日益提高。“5·12”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更是将全民志愿者精神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可以说慈善精神正在逐步融入中国人民的意识中,参与慈善正在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慈善组织发展迅速。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慈善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一个遍布全国、深入基层的慈善会组织系统正在形成,各种由企业、慈善家或民间人士组建的以公益慈善为宗旨的非政府组织也正在悄然兴起。中国的慈善组织,正在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股新兴力量。

上一篇:高二物理上学期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