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情民意

2024-05-06

社区社情民意(共12篇)

篇1:社区社情民意

xxxxx社区社情民意调查分析解决机

为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建言献策的积极性,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推进我社区社会事业发展的原则,我镇建立试行社情民意调查收集、分析、办理承诺、办结反馈、工作考评等五项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社情民意调查分析解决机制,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联系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切实提升维护和实现全镇群众利益的水平。

一、建立调查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我社区以居委会干部为主体组建社情民意调查组织,采取居委会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形成社情民意调查收集网络。同时,通过建立民情责任区、设立社情民意信箱、开通社情民意热线、发放民意调查问卷、选派党员民情信息员、召开民情恳谈会以及开展“党员联户询民意”、党群干群“情感沟通日”活动等多种途径,进一步畅通广大社区党员群众反映情况、表达诉求的渠道,使社区基层组织能够更加全面、及时、准确地收集社情民意,建立起全方位、常态化的社情民意收集机制。配备一本“走访记录”,居委会干部随时记载社区居民关注的热点敏感问题和群体倾向性的变化情况、群众的意见建议以及各类问题的处理结果;开通一条民情热线,居委会成立民情热线,设立了一部热线电话,保证24小时畅通,群众反映的问题根据不同情况在3至5日内反馈承办结果。

二、建立分析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对策

针对调查收集到的各类问题,社区居委会按照社情民意信息内容,把社情民意划分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矛盾纠纷、便民利民服务及其他社情民意等几大类,及时对收集到的社情民意进行认真梳理、汇总、分类,建立社情民意收集档案,加强对各类信息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对不同渠道收集来的社情民意进行专题分析、综合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把广泛收集信息与深入调查研究结合起来,把及时发现问题与加强分析论证、积极提出建议结合起来,通过对信息的分析研究,准确把握界定群众的思想脉搏和意见诉求,找出、找准深层次的矛盾和规律性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建议、对策,使社情民意分析过程真正成为党委政府了解民情、体察民意的过程,把分析结果及时向街道及有关部门进行反馈。

三、建立解决机制,确保民意充分落实

社区居委会坚持把为民办实事、解决突出问题作为衡量居委会社情民意收集分析效果的重要标准,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先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从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从群众最希望办、眼前能够办好的事情做起,对能够解决的一般社情民意事项,逐项落实责任人,明确工作目标、措施办法、办理时限,逐一抓好落实,立即解决;对不能解决、需要上级或有关部门协助才能落实的,分类整理、归口逐级上报,争取上级支持,尽快解决;对暂时无法落实的,向群众说明缘由,取得群众理解;对落实效果群众不满意的,立即进行整改,直到群众满意为止。同时通过召开社情民意通报会、发放社情民意反馈卡、设立社情民意公开栏及民意反馈网上专栏等多种形式,将社情民意落实情况及时向广大群众反馈,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待。

篇2:社区社情民意

社情民意工作成为一条重要的“民意疏通管道”,对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关注民生,化解民怨,促进发展至关重要。我们通过设立居民意见箱,开通居民服务热线,广泛收集民情,畅通与基层群众的沟通渠道,搭建群众与政府对话平台。社区每季度召开一次社区事务协商会,研究协商社区社情民意工作,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建立与群众的联系与沟通,健全社情民意协调网络,建立社情民意调查制度,及时掌握情况,认真接待居民来信来访,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2010年共接受并办理了30件居民事务,其中,7件自来水管道老化维修事件,2件供热管道改造事件,9件居民楼渗水井堵塞事件,2件马葫芦盖塌陷、丢失事件,1处电线柱和拉线过低,影响消防车出入事件,及7件居民楼跑水、平改坡、外墙皮脱落等事件,共涉及1400多户居民,4个辖区单位的生产生活情况,针对每一事件,我们都认真处理,尽量做到让每一位居民满意,及时让辖区的居民和单位忙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二、存在的问题

1、社区办公室面积小,没有活动场所,每次召开会议和开展活动都很困难。

2、鹿源春社区是老城区,有106栋楼,96%以上都是旧楼,由于线路老化年久失修,维修情况时有发生,加之物业弃管,社区工作者承担了物业部门的工作,牵扯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社区其他工作的开展。

3、社区缺乏执法力度,自来水公司、供热部门和城管部门在解决居民问题时相互推诿,给社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使居民的生活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和圆满的解决。

三、下步工作打算

1、鹿源春社区将围绕“民生、稳定”积极建言献策。民生和稳定问题无小事,凡是涉及民生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有关稳定的问题,我们都要认真倾听百姓呼声,积极向市、区纠风办和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从点滴小事做起,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切实营造好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篇3:民意与伪民意

不奇怪。1936年到苏联去, 大清洗也是民意。1939到德国去, 打波兰也是民意。

现在, 假设我们是一场选美大赛中的裁判。主持人指着台上光芒四射的美女宣布:“你们有三个选择:你可以选择A, 或者A, 或者A。”

哇, 琳琅满目耶。

什么?你想选择B?好的, 谢谢你选择A。

有一种民意叫伪民意。在一个多元意见、选择自由不可能的环境里, 民意只能被认作是伪民意。即使它是真民意, 你也无从知道它是不是真民意。

伪民意未必是假民意。在特定时刻, 人们可能是真心地想要大炼钢铁、搞人民公社、支持大清洗、支持军国主义。1958年, 当公社社员坐在堆出来的麦地上拍丰收卫星的照片时, 观察他们脸上的笑容, 笑得那可是货真价实。1966年, 当红卫兵们将皮鞭抽向地富反坏右时, 他们眼里的熊熊怒火, 肯定也不是伪劣产品。

鉴定民意的真伪, 标准不在于民众选择的那一刻是不是真诚, 而在于他们在形成意见时讨论是否自由、观念可否多元、信息是否充分。没有自由讨论基础的民意, 就像一年四季只吹西北风的树, 长歪了毫不奇怪。如果美女A盛装在镁光灯下从观众面前惊艳地飘过, 而美女B只能带着口罩站在舞台后方黑漆漆的角落里。就算百分之百的观众百分之百真诚地选择了美女A为选美冠军, 那能说明什么呢?说明那个镁光灯质量不错, 以及那个口罩还挺严实。

最近读到一篇关于“中国人民主观”的文章, 就给我这种印象。这篇文章告诉我们, 调查显示, 中国人的民主观是“家长式”的, 而不是“自由式”的。也就是说, 在中国人看来, 领导为老百姓着想, 那就是民主了, 民众自己犯不着参与到政治决策过程当中去。民众自己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去, 那是“自由式”民主, 咱们不吃那一套。

既然是民意调查的结果, 那数据肯定错不了。问题在于, 如果被调查者天天生活在家长式民主里, 每天听到的都是家长如何可亲可信可敬, 却从未见过其他式民主长什么样, 信息不对称不充分, 这样的调查能说明什么呢?你说, 让你选你爱吃猪肉还是爱吃恐龙肉, 你怎么选呢?

小说《美丽新世界》里, 福特纪元的统治者发明了一种“睡梦教育”, 就是在本国人民睡着时不断地向他们广播重复信息。比如, “苹果是个坏东西”“苹果是个坏东西”“苹果是个坏东西”……等睡梦中的人们醒过来时, 他们会伸着懒腰揉着双眼, 喃喃自语:苹果是个坏东西。

当然制造伪民意不仅仅依靠宣传, 还可以依靠贿赂:凡是选择A的, 可以得到夏威夷浪漫之旅机票两张哦。还有煽情也很重要:从前, 有一个美女叫A, 她来自于一个贫苦家庭;而另一个丑女叫B, 她的爸爸叫李刚……摘自《财经》

现在, 假设我们是一场选美大赛中的裁判。主持人指着台上光芒四射的美女宣布:“你们有三个选择:你可以选择A, 或者A, 或者A。”

哇, 琳琅满目耶。

篇4:畅通民意渠道 打造和谐社区

上海市闵行区古美路社区是一个纯居住社区。近年来,社区党工委坚持以“和谐古美、品质生活”的愿景目标凝聚百姓,推进关乎民生的实事项目,增强社区认同。坚持畅通社情民意渠道,实现“下情上达”常态化,为民服务高效化,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格局,发挥党组织在社会领域的引领作用,提升了党组织的活力和影响力。

一、机制创新,增强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1.健全党的群众工作机制,“下情上达”常态化。近年来,党工委不断探索和完善党的群众工作体系,形成了以“二联三会”(“二联”是指党工委委员联系居民区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三会”是指社区党政议事会、居民区两委议事会、党员群众代表议事会)为主要内容的群众工作机制。一是畅通民意表达渠道。通过建立党员议事会制度、接待走访党员长效机制、社区党员代表会议制度,深化“五常凝聚力”(“常怀为民之心、常听为民之言、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常察为民之行”为特色的群众工作方法)工程,开展第三方党建民意调查,基层党内民主有了更广阔的平台,民意“下情上达”有了更畅通的渠道。二是健全民意处置机制。建立分级分层处理机制,根据民意特点,分别由基层直接解决、流转单形式到职能部门解决、党政现场办公会、党委会、党员代表会议讨论解决等,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效。三是建立民意反馈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及时向群众反馈意见落实情况。两年来,通过探索完善党的群众工作体系,有效促进了社区和谐,缓解了信访压力。在社区人口不断导入的情况下,2008年信访总量同比下降了35.8%,各类民间纠纷下降17%,没有发生一起集访和群体性越级上访事件。

2.完善党内决策机制,社区工作高效化。一是问计于民定决策。每年通过网站、告示栏等向居民广泛征集实事项目内容;每季度通过党政班子领导深入片区参加居民区座谈会、党员议事会,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通过定期社情分析会,集聚民智,研判下一阶段党的群众工作重心。比如,2008年社区入室盗窃率下降34%,就是在上一年听取居民意见后,增加当年实事项目,即安装防盗刺、电子防盗门和电子脉冲围栏所取得的成效。二是问需于民促服务。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探索不同人群的服务新路径:服务老年群体,建立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布局助餐点,完善居家养老,开展千名老人学电脑培训,开通古美市民健康网,丰富他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服务社区白领,开设0—3岁早教项目,建立小学生“阳光乐园”晚托班,举行青年文化节、白领运动会,引导成立版主沙龙,通过网络为白领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增强了白领群体对社区的归属感;服务“两新”组织,建立十尚坊“柏事帮”工作站,提供咨询、联系等相关服务。同时还关注社区各类群体的心理健康,开设“古美心灵坊”,使社区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基本都能在社区找到对应服务项目、组织或团队。

3.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廉政建设规范化。一是完善“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事项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决策监督机制,建立征询、听证、票决和台账制度,成立监督小组,全程参与监督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和执行过程。二是认真开展街道财政“两个集中”(财政集中管理、集中支付)的试点工作,落实内审制度,规范街道资金使用的审批程序。三是着重强化对工程项目的监管,建立招投标平台,成立项目监管领导小组,严格把好事前廉政教育、过程跟踪、决算审计等关口,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规范党风廉政体系建设。

二、激活社会,增强凝聚社区的向心力

1.社会协同,市场化运作初显成效。在社区服务和管理中,对那些与居民利益相关但又溢出政府职能的服务,推进社会公共资源配置项目市场化。通过资源重组,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产品领域,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有益补充,如正在试运行的联动处置中心开通的家政、修理、调剂等服务项目,与商家约定收费标准和准入门坎,全部由市场提供,满足居民生活的多元需求。通过购买岗位到购买服务的转变,使政府只做裁判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监督和管理上。如在城市管理中,马路钟点菜场、公共车辆管理、绿化养护等全部由专业团队提供服务,不仅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更提高服务品质,且保持常态。

2.公众参与,激发百姓主体意识。搭建动员平台,通过进入每家每户的5.2万份《古美家园》报、小区论坛和门户网站,及时传播各类信息;创设互动载体,通过每年固定的市民文化节系列活动,如青年节、端午节、团圆节、敬老节、邻里节等,让居民在活动中感受社区的活力;引导和培育各类社区团队,使社区成为居民自治、公众参与的舞台。目前,活跃在社区的团队达290多支,人数愈5000人,其中东方讲坛古美社区俱乐部、市民巡访团、文体联合会、旗袍沙龙、宠物俱乐部联盟等一批以志愿服务领衔的民间团队,让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志向诉求的人群在不同领域施展才华和发挥作用,成为激活社区的主体和重要力量。

三、塑造团队,增强服务社区的本领

1.规范干部选拔,建设“人才蓄水池”。作为上海市委组织部“科学规范用人行为”的试点单位,党工委积极构建科学的干部选任机制,严格按照选拔程序,实现了由“人选人”向“制度选人”的转变。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人才蓄水池”,三年来,共向社会公开招录大学生社工66名。健全干部交流培养机制,共挂职锻炼16人次,交流轮岗80多人次,通过多岗位锻炼培养、考察干部,促进干部成长和能力提升。

2.创新考核方式,引导“眼睛往下看”。在干部考核方面,改以往的上级考下级为群众考干部、基层考机关,并将群众评议的权重扩大到50%。综合运用考核结果,营造“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下能上”的用人氛围。同时强化群众观念,加大培训力度。2008年开展了10个专题的“党的群众工作方法”系列培训;今年又对140名40岁以下的社区工作者进行了“青年干部社会工作能力”系列培训。从理念到方法,实现了干部队伍的有效转型,提高了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和水平。

3.提升队伍活力,倡导“快乐工作法”。通过每季度召开书记集体谈心会,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每月召开科室长沟通会,畅谈想法、互通信息,激发队伍潜力,实现工作中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的目标。同时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开展EAP(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团训,引导干部调适心态、自我减压。

本文由中共上海市闵行区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推荐

篇5:##镇##社区民意调研报告

根据区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工作部署,我于2009年7月份深入##镇##社区,走访干部群众,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困难,认真开展“三进三同三个一”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现作如下报告:

一、调研情况

按照区科委党组安排,我于7月6日?12日,与##镇

驻村同志一道,前往##镇##社区,吃住在农家,蹲点开展调研。在此期间,与社区两委会及各村居民小组干部恳切座谈,准确掌握##社区的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及产业发展等相关情况;深入农户广泛走访,认真了解群众发展生产、发家致富奔小康存在的困难、疑惑和所愿、所盼;充分了解群众疾苦,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帮助解决群众非常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干部群众共同探讨事关##社区今后发展的思路和方向问题。共召开座谈会3次,实地走访农户近100户,慰问生产生活极为困难群众1户,帮助调处群众纠纷2件。

二、##概况

##社区地处##镇东面,由原横梁居和普伏村合并而成,成渝铁路、吴朱公路穿境而过,幅员面积9.97平方公里,总人口7243人,其中农业人口5000人。##社区设党委,书记1人,委员5人,有中共正式党员138人,中共预备党员2人,下设3个支部,6个党小组,辖区内有村民小组5个,居民小组2个。##社区实有耕地面积4097亩,其中田2519亩,土1578亩,该社区有移民安置点1个,主要安置丰都县移民179人,主导产业为粮油,副业以花椒、蔬菜、生猪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4477元。在农村社会事业方面,该社区有社区卫生室1个,参合人员占村居民人数的85%,有幼儿班2个,学龄前儿童56人,社区共有五保老人36人,其中散居五保供养35人,有城乡低保户200户近300人。

三、存在问题

(一)社区基本上无集体经济支撑,收入来源比较缺乏。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十分匮乏,基本上全靠上级拨款维系。社区公益性设施建设投资能力弱,除争取各级项目拨款外,主要靠群众投资投劳解决,因此公益性设施建设往往欠账大,建好投用后没有资金维护保养。

(二)社区阵地建设滞后,没有像样的办公场地和活动场所。社区两委会领导班子团结共事,堪称##镇村居班子工作典范,社区和村(居)民小组干部熟悉基层工作,调处矛盾及时,社区总体和谐稳定。但该社区干部日常办公及接待群众都挤在一间不足15平方米的矮小砖瓦结构房内,场所相当简陋,办公设施陈旧,农民科技书屋、党员活动阵地、文化活动设施等更无从谈起,该社区是##镇村居阵地建设条件最差的一个村(社区)。

(三)村级公路建设乏力,现有公路无资金维护,通行条件差。##社区虽地处成渝铁路及吴朱公路沿线,照理说交通条件应该非常便捷,但由于该社区村级公路建设乏力,没有形成村级公路网络,社区居民小组仅有铁路相连,不通公路,村民小组村级公路里程短,且因无资金维护并不通畅,通行条件极差。已建成的长4.5公里的木山公路,总投资32.8万元,尚欠工程款12万元左右,根本就无资金进行养护。

(四)农村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困难重重。该社区农村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农民收入来源主要靠发展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一年下来,扣除生产生活成本,家庭收入往往聊聊无几,捉襟见肘。从目前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状况看,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全面小康面临收入瓶颈,实际困难重重。

(五)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小农经济意识浓厚。由于交通不畅,受教育水平不高,农民民风纯朴,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学用科技的氛围不浓;小农经济意识浓厚,农民满足于传统的男耕女织,习惯于一年四季农事劳作,只有一部分群众外出打工,靠劳务收入弥补家庭开支;缺乏市场经济意识,从事农产品规模经营、加工、销售及其他商业活动的农户较少。

四、主要对策

(一)千方百计发展集体经济,多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千方百计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带动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应是##社区两委会领导班子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发展集体经济方面,要充分发掘该社区地处成渝铁路及吴朱公路沿线的优势,用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农民巴渝新居建设等的相关政策,同时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运及销售业,建立种养殖专业协会等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多渠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二)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尽快启动阵地建设。社区阵地建设,既是社区形象展示和办公的需要,也是方便群众文化生活和办事的需要。要把社区阵地建设作为便民##的民心工程来抓,积极争取区民政局社区阵地建设项目资金支持,确保社区活动阵地早日开工并投入使用。

篇6:社区社情民意

为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和“走千户、访千人”走访活动深入开展,本着访民情、听民意、汇民智、解民忧、暖民心的原则,国庆节前后社区联合组成走访活动小组,走访了以特困户、下岗户、信访户、和老党员、老干部为代表的150户居民,居民从政策、规划、拆迁、环境、交通、治安和社区建设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现将有关民意汇报如下:

一、有关政策方面集中反映的问题

1、政府对下岗职工关注不够,养老保险金额高,双下岗家庭无力接续养老保险;

2、物价过高。

二、有关环境方面集中反映的问题

1、公共设施质量不高,常被破坏,希望提高工程质量,同时通

过宣传提高居民综合素质和保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2、施工场地卫生环境差,垃圾不能及时清理。

三、有关治安方面集中反映的问题

1、菜场小偷多,部分居民楼被盗,摩托车丢失,建议公安部门加大巡查和打击力度。

四、有关交通方面集中反映的问题

篇7:社区社情民意

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开展

“访民情、听民意、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社区各功能性党支部和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示范和带头作用,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健全完善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切实把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引向深入,经研究决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入开展“访民情、听民意、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争先锋、创先争优作表率”这一主题,认真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传播科学发展理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耐心倾听群众呼声,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推动科学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夯实基层基础上创先争优,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力量,为实现林家村镇跨越崛起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全员参与、着眼长远。注重发挥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干部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纷纷参与到“访民情、听民意、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中来,积极组织他们经常性地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把“访民情、听民意、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作为一项经常性活动来抓,努力建立服务人民群众的长效机制。

(二)丰富形式、注重实效。要结合工作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丰富服务群众的具体形式和途径。要按照“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实实在在地多为群众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努力在解决群众困难、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实效。

三、对象范围

社区内各功能性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干部。

四、方法步骤

“访民情、听民意、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从2011年1月下旬开始到2011年3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1月上旬)

各党员干部要按照街道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在1月10日前召开动员会,主要负责人作动员报告,进行思想发动。各支部及动员会召开情况于1月15日前报社区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调查研究阶段(2011年1月下旬-2月上旬)

各党支部要围绕实际工作,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当中,围绕做好中心工作、解决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对群众的需求和期盼进行认真梳理。

(三)整改落实阶段(2011年2月中旬-2011年3月上旬)

各党支部对调研中发现的情况,重点围绕群众反映突出、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可以解决的要及时予以解决;对应当解决一时又解决不了的,要制定整改措施,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对无法解决的,要向群众作出说明,并提出建议之策,整理后书面上报。各支部要强化工作举措,集中力量办几件群众最迫切最希望办的实事,让群众能真切体会到活动开展的成效。

(四)总结提高阶段(2011年3月中旬-2011年3月下旬)

“访民情、听民意、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要及时做好总结工作,并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通报。要注意总结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并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要切实做好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巩固扩大活动成果。主题实践活动总结要于2011年3月底前报到社区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活动内容

开展“访民情、听民意、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入手,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开展“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集中调研”活动。社区(居)负责人要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制约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社区积极开展调研,确保“带着问题下去,形成思路上来”。

2、开展“民情恳谈”活动。要结合实际,召开民情恳谈会,邀请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参加,面对面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还可利用领导接待日、设立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社区党员干部个人也要以各种方式主动征求群众的意见,倾听群众呼声,对群众反映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尽量及时解决,对把握不准或一时无法解决的,做好记录整理上报,逐步研究解决。

3、继续开展“五访五问”活动。要以离任村干部、致富能人、军烈属、特困户、留守家庭、长期上访户等为重点对象,继续开展以“五访五问”为主要内容的“民情走访”活动,即访小康户、产业户,问致富经验;访老干部、老党员,问发展良策;访上访户、意见户,问事情原委;访困难户、低保户,问衣食冷暖;访返乡农民工、流动党员家属,问就业现状,认真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切实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

4、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以全面抓好民生工程建设为目标,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在促进就业、改善医疗卫生、推进文化建设、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等方面做出实效。

5、继续深化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切实加强宣扬镇党委和社区党总支为民服务代理中心建设,把为民服务中心作为乡镇综合协调服务机构。全面加强社区为民服务代理点建设,实现社区代理点的全覆盖和代理工作的规范化。着力构建高效快捷的为民服务工作体系。

6、深入推进普法宣传,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大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进支部、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在各行各业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六、工作要求

各支部要把开展“访民情、听民意、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确保“访民情、听民意、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支部要把“访民情、听民意、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领导干部及广大党员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深入调研,带头解决问题,带头抓好整改,推动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二)注重工作结合。要将“访民情、听民意、惠民生”主题实践活动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加强党员干部的自身建设联系起来,与党建工作示范点和党员先锋岗争创活动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活动载体,确保取得实效。

(三)及时总结经验。要加强调查研究,努力探索创新,不断总结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拓宽服务群众的渠道,丰富服务群众的内容,不断健全完善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舆论宣传。要充分利用公开栏、板报等形式,及时宣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开展以来取得的新成绩,为活动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篇8:关注社情民意 弘扬民族文化

考量新闻作品的标准说到底还是看内容和形式。那么内容从哪里来?从基层中来、从群众中来。基层中、群众中有大量鲜活感人的素材;祖国边陲有壮丽的河山;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如人与人之间亲情、友情、爱情的感人故事;人与自然间和谐、矛盾的苦乐历史;其内容十分丰富。走基层,要求新闻工作者能沉下去、耐得住,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要不得,贴近群众生活、关心百姓疾苦,做深入的社会调查,才能了解百姓的喜怒哀乐,才能了解社情民意,才能感动自己,进而感动读者。颂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这是有良知的新闻工作者永恒的宗旨。新闻先辈范长江、方大曾就是新闻工作者学习的典范。

新闻作品的形式又怎样为群众喜闻乐见呢?就文风而言,走基层是必由之路。如何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我们很有必要重温毛泽东同志、老舍同志的有关精辟论述。

踏踏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因为群众的语言往往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用群众语言书写群众,群众就爱读爱听爱看,实现最佳宣传效果。改掉那种无病呻吟;假、大、空,不说人话、都说神话,无限拔高;为赋新诗强做愁;编辑部里造新闻的坏作风。所以,说教式文风,百姓早已厌恶至极。改文风,势在必行。

因此,无论是新闻的内容,还是新闻的形式,基层就是源泉、基层就是沃土,为有源头活水来。走基层是必由之路。

篇9:社情民意

“作为城市的美容师,环卫工理应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怀。改善环卫工的工作环境,既是政府惠民便民、关注民生的体现,也是现代城市文明素养的体现。”环卫工人工作量大、普遍作业时间较长,以露天作业为主,工作又脏又累,收入又低,更得不到社会尊重,被歧视、被辱骂、甚至被殴打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他们冬顶严寒、夏冒酷暑,工作条件相当恶劣,长期以来困扰环卫工人无处热饭、休息、更衣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环卫工人没有固定休息场所,经常在人行道边、屋檐下、公共厕所里打盹休息、吃冷饭等。合理利用现有公共资源,大力宣传环卫工人的先进事迹和正面形象,营造全社会尊重、理解、支持环卫工作的良好氛围。尽可能多地设置休息点,不断优化城市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回馈环卫工人一个由爱心编织的“幸福家园”。

篇10:社情民意报告范文

签发人:周洪明

甘孜公路分局党支部

关于开展群众工作社情民意调查汇总的报告

县群众工作办公室:

根据《关于开展社情民意收集工作的通知》甘孜县群工办发〔2012〕21号文精神,我分局高度重视,于9月10日组织分局干部职工召开专题会议,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建言献策,挖掘职工的智慧,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进一步倾听民声、汇聚民智、发展民生,扎实推进分局群众工作全覆盖顺利进行。现将我分局汇总的社情民意报告如下:

经过分局组织干部职工分期分批深入结对户家中开展“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式的交心谈心活动,使分局职工初步掌握了结对户的基本情况、思想动态以及具体困难。

1、绝大多数群众对开展群众工作全覆盖表示赞成。结对户 1

在见到亲戚时,流露出的喜悦就很好的证明了一切。他们热情的给结对干部职工让座倒茶、问寒问暖,把职工当亲人。也打消了许多干部职工心中的顾虑,使结对认亲工作得以顺利推进。但我们也要带着一颗真心去走亲戚,以心交心,真诚待人,不拿架子,不走过场,不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把结对户真正当成朋友、当成亲戚,真正做到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群众才会把我们当朋友、当亲戚,才会与我们“掏心窝子”,讲真话、讲知心话。才能了解到群众的思想状态,才能使结对认亲工作有实质性的效果。所以结对认亲工作首先要端正态度,有一个好的工作态度,才能达到好的工作效果。当然,也有一些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害怕见到结对认亲的工作人员。分析根源,首先是不理解,才会造成他们的不支持。如果向他们讲明白结对认亲的含义、目的,老百姓都是会支持群众工作的,所以沟通问题也很重要。沟通中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能懂一点基本的藏话就显得很有必要。所以结对认亲的工作人员都应学习一点简单的藏话,从点滴做起,积少成多,逐步提高自己的藏语水平,以适应高原藏区的工作。以上是我分局干部职工对群众工作的认识和总结。

2、结对认亲工作中收集的农民群众的具体困难:一是分局局长周洪明的结对户西绕降措被该村原村支部书记把手打断了,用去医疗费一万多元,伤势至今未好,协商未果,希望昔色乡及2

有关单位加大调解力度,平息伤者怨气,使事情尽早得以解决。二是分局工会主席邹显锡的结对户该村村支部书记生龙洛仁女儿身患重病,残疾在家,为此他家背负了沉重的医疗费用,希望政府能给予一定的政策与经济扶持。

3、党支部结对共建共创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及分局拟采取的措施:

(1)农村党员人数少,居住分散,加之许多党员都外出打工,联系困难,所以对共建共创工作开展带来一定难处,分局党支部决定采取请上来的办法,把村党支部的成员请到分局来过组织生活、上党课等活动。

(2)由于村党支部成员文化程度相应较底,村支部的工作开展情况较差,内业的文字、资料等工作几乎缺失,所以在建立结对共建共创工作后,机关党支部将要承担起结对村党支部的绝大多数的内业资料完善工作。所以要求机关党支部要深入结对村了解情况,摸排村党支部的具体困难与问题,建立共建共创实施方案,以便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晋位升级,使我分局的党支部结对共建共创工作有序推进。

以上汇报如有不足,敬请批评指正。

甘孜公路分局党支部

2012年9月13日

主题词:群众工作

社情民意

报告

抄报:州局宣教科、甘孜县文明办 存:甘孜公路分局党支部

甘孜州公路管理局甘孜公路分局党支部

篇11:社情民意调查工作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强化民主监督,推进党委、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平稳较快发展,现就建立我镇社情民意调查工作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决策、贴近民众、关注民生,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加强社情民意调查工作,为党委、政府制定决策、履行职能提供科学依据。

目标任务:建立完善社情民意调查机制,规范社情民意调查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准确、真实地反映社情民意,引导社会舆论,辅助公共决策。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民群众依法有序表达民意诉求新机制,为党委、政府了解民情、尊重民意、集中民智、顺应民心提供更加畅通的渠道,为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推进党委、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

二、社情民意调查工作遵循的原则

(一)客观公正原则。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和求真务实的态度,从具体情况出发,通过充分占有直接或间接的第一手资料,掌握情况,摸清事实,准确全面地发现问题,认识问题,保证社情民意调查结论的准确性、客观性。

(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政府各部门、各村(居)两委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包括职责范围和地理范围)内社情民意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认真做好社会舆情搜集分析工作,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 1的民意参考。

(三)部门联动原则。全镇社情民意调查工作由镇综治办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建立完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等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确保工作形成合力,抓出成效。

三、社情民意调查的主要内容

(一)人民群众对全镇社会治安状况的安全感、满意度。

(二)全镇社会矛盾纠纷的重点、热点、难点、焦点。

(三)人民群众对社会管理、治安防范、严打整治、矛盾化解、平安建设等政法综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四)人民群众对干警公正廉洁执法、干部公平依法办事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五)人民群众对落实党委政府涉农惠农政策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六)人民群众对落实涉及民生一系列政策情况的意见和建议。

四、社情民意调查的方式和方法

(一)驻村干部调查。对驻村干部实行“三个一”和“六必访”。“三个一”即一周一次入户家访、半月组织一次村民情例会、人手一本民情日记;“六必访”即五保户、困难户、上访户、种养大户、老党员、村组信息联络员必访。

(二)信息联络员调查。建立健全社情民意调查信息联络员队伍。政府各部门、驻镇各单位、各村(居)民小组要确定一名信息联络员(可由综治维稳信息员兼任),形成社情民意信息联络调查网络。各信息联络员按照归属,将调查信息逐级上报,对呈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镇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负责整理汇总及信息上报工作。具体责任人:XXX,电话:XXXXXXXXXXX。

(三)电话调查。镇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通过电话调查的方式,定期随机对辖区群众进行民意调查,群众也可通过电话向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反映民意。电话号码:XXXXXXXX。

(四)网络调查。镇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将在报请市委宣传部同意后开通微博及电子邮箱,并安排专人负责维护和统计。调查对象可采用留言、投诉、发电子邮件等形式充分表达民意,建言献策。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建立领导机制。镇成立社情民意调查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部门主任任成员,负责全镇社情民意调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综治办。各村(居)、职能单位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要有1名两委干部负责对信息联络员的领导。

(二)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全镇社情民意调查领导小组实行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镇相关职能部门要协同配合,做好调查工作。

(三)建立考评奖惩机制。镇综治办对社情民意调查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并建立工作实绩档案,对各村(居)、各单位社情民意调查工作进行动态管理,对社情民意调查工作组织有力、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中共XX市XX镇委员会XX市XX镇人民政府

篇12:社区社情民意

[摘 要]虹口区嘉兴社区(街道)党工委在立足区域实际、研判社情民意、着力破解难题的实践中进行群众工作的有益探索,呈现出中心工作推进有力,基层治理活力迸发,社区认同显著增强,“两新”组织运转良好的可喜态势。

[关键词]嘉兴社区;群众工作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06-0048-03

一、现状与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依托的重要形态,并成为各类矛盾、问题的聚集地。以全新的眼光审视新形势下社区群众工作,认真分析、准确把握其新变化、新特点,进而不断调整完善、加强改进,是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建设管理中不可回避的责任。

(一)思想需求的多元、多样。在新形势下,居民群众不同利益诉求、不同思想观念之间的差异日趋显现,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趋势,对社区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加强对居民群众的服务、组织、引导和凝聚,是基层党组织夯实执政基础的重要切入点。

(二)矛盾问题的多发、多重。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管理重心的下移,使长期以来依托单位实行行政管理的格局逐步淡化,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前沿,成为各类群众意识、各种社会矛盾的汇集点。把握正确方向,着力提升群众自治能力,是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重要着力点。

(三)“两新”组织的多现、多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两新”组织不断壮大,在促进经济、稳定基础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而其自身规模、发展、认识程度不一,加之党员人数偏少、流动频繁,使基层党组织深化党建引领,引导其融入社区,反哺社会,实现企业发展与社区建设的双赢任重而道远。

二、方法与对策

(一)街道:因势而动,因时而变的实践。虹口区嘉兴社区(街道)党工委主要抓住了下述两个环节。

首先,是旧区改造中的破与立。征收新政的颁布,变企业市场行为为政府行政行为,变“数人头”为“数砖头”,在多元、多样的利益诉求中,新的机制、新的政策、新的操作、新的观念亟待确立,对基层党组织驾驭复杂局面、协调各方利益、凝聚群众意愿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党工委切实承担主体责任,立足社区实际,着力将对群众工作方法的探索和实践贯穿旧改征收工作的始终。一是党建引领。深入开展旧改地块创先争优活动,以党员大会、开放式组织生活、悬挂“党员之家”铭牌、根据党员签约时间评定星级、组建党员志愿者宣传队等为载体,促使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党员主动亮出身份、展示形象、带头签约、带头搬迁,使之成为融于街道中心工作、服务群众福祉需求的有效抓手与坚强保障。二是柔性引导。牢牢掌握旧改舆论宣传话语权,通过制作贴近群众的宣传海报、张贴亮明身份的福字标签、编印各地块征收快报、编发手机短信、建立地块QQ群、将社区居民自己创作的旧改宣传漫画搬上围墙,运用群众的语言进行宣传,在潜移默化间营造浓郁氛围,引导居民群众思想认识的转变和提升。三是真诚凝聚。将一批熟悉基层情况、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社区干部全脱产充实到旧改一线,与征收事务所配合开展工作,有效突破了以往“进不了门、说不上话”的窘境,并坚持以心换心,在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中开解思想疙瘩,引导其回归理性的利益诉求。

其次,是基层服务的进与退。党工委坚持从沉下基层、减轻负担两方面入手,在“进”、“退”之间诠释和践行党的根本路线。一是完善制度为基层服务。深化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健全机关干部分工联系居委、党政领导划块负责的联络员制度,并量化指标,要求联络员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接触,及时反映、协助解决居委、居民提出的问题。二是精简工作为居委减负。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为目标,从严掌握、精简需居委干部参加的各类会议和工作,规定每两周召开居委书记、主任工作例会制度,除区各部门布置的需居委完成的工作以及各类检查、评比等外,从严掌握街道自行布置居委完成的任务和各类检查、评比工作,最大限度地给予居委干部走基层、听民生的时间、空间支持。三是狠抓队伍为居民办实事。对居民区党组织负责人进行定期轮岗和培训,在居委考评中引入社会评价体系,形成有进有出、能上能下、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的运行模式,并在制定街道年度实事项目的基础上,要求各居委从实际出发,排定每年度本居民区为民服务实事项目,以解决居民群众最关心、最切身的问题为抓手,着力提升社区工作队伍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居民区:因地制宜,因需制宜的创新。嘉兴社区(街道)党工委也抓住了两个环节:

首先,自治平台的试与定。党工委针对当前社区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着力培育和创新居民自治平台,拓展社区群众工作的新领域。一是矛盾纠纷前自治形式的尝试。为破解新建小区多发的业主、业委会与物业矛盾,以香港丽园居委会为试点建立“居民自治议事厅”,通过邀请法律工作者参与居民“议事”,协调和处理各方意见诉求,汇聚和凝聚共同利益追求,以规范性的居民群众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社区公共事务的平台,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引导社区事务公开、透明、公平的解决机制。二是网络环境下自治载体的探索。切准时代发展脉搏,扶持瑞一居委会打造“瑞虹人”网络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的关注和交流,使之成为发布社区服务讯息、回应居民问题诉求、引导居民群众正面关注、积极参与小区事务的“空中家园”,并依托网络传播优势解决了居委老年活动室缺少设施设备、小区流浪猫繁殖等诸多问题,一个新兴规范、富有活力的自治平台初步形成。三是实践创新中自治平台的拓展。指导各居委会因地制宜、因需制宜,大力开展符合小区实际和居民需求的自治平台建设,以“居民自治议事厅”、“瑞虹人”网络论坛为开端,新港居委会“居民大讲坛”、榆兰居委会“随心所‘榆沙龙”等品牌项目逐步孕育成熟,并开始由单一的“自治平台”向系统的“自治家园”拓展和延伸,使社区自治资源得到更充分的整合,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正在深入社会管理最基本的单元。

其次,指导网络的零与整。最大限度地提升居民对所居住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融入感,凝聚和谐社会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基础。党工委根据辖区面积大、居委多的实际,着力工作机制创新,成立社区基层文体活动指导站,并将36个居民区划分为6个指导分站,各居委相应设立指导点,强化“指导站—指导分站—指导点”三级网络的聚合与发散功能,作为深化思想引领、渗透群众工作的突破口。一是创新理念构建三级指导网络。主题设置上,围绕旧改中心工作,以“嘉兴社区·和谐之韵”为主题,统领三个层面工作的开展。运作形式上,要求指导站从群众工作全局出发,有意识地策划、引导、培育并落实保障措施;6个分站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有竞争、有合作;36个指导点注重探索日常化、普及化发展模式,提高居民参与率。二是枢纽中转盘活基层资源。街道大型活动由分站承办,基层自主活动由分站组织,以分站为枢纽加强对居民需求的了解、对分散资源的整合、对松散人群的组织,改变了以往“大船调头难”的局面,有效提升了群众工作效能。在此基础上,党工委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指导各分站梳理1-2个适应需求、喜闻乐见的特色项目作为分站品牌,打造“一站一品”工作特色。三是属地优势激发基层活力。各指导点依托属地优势找准社区群文工作切入点,以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内容和形式,营造“活动周周有,人人可参与”的良好氛围,吸引居民群众走出家门、融入社区,激发其自觉参与社区事务的兴趣和热情,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境界、扩大参与、增进认同,最大限度地激发基层活力,为党政各项工作的开展争取广泛的群众支持。

(三)“两新”组织:因势利导,因人而设的探索。嘉兴社区(街道)党工委也抓住了两个环节:

首先,组织覆盖的纵与横。深化区域化大党建格局,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着眼“两新”组织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将横向上扩大组织覆盖和纵深处加强组织建设相结合,确保“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同步服务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发挥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优势的重要体现。对此,党工委注重将推动非公经济发展与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相结合,着力组织覆盖、组织建设的实践与创新。一是整合资源扩大组织覆盖。探索符合社区“两新”组织特点的组织覆盖多维网络,坚持党、政、工、团、妇联动,从摸底走访、组织推进、服务活动、推优保先等多角度联手互动,在信息沟通、整体推进、资源整合及成果效应等方面共享共促,不断扩大“两新”组织在社区党建领域中的覆盖面。截至2013年10月,“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到21.19%,95个基层党组织,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二是筑巢引凤孵化党员家园。充分发挥“新家园联合党支部”的孵化器作用,从2007年起,确立“先搭架子再招兵买马”的工作思路,为楼宇园区中达不到成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和企业中只有1名党员的流动党员专门建立“新家园联合党支部”。经过多年培育和孵化,先后吸纳流动党员200余名,定期不定期开展活动,打造成为流动党员的“新家园”。三是创设载体引领反哺社区。从2010年起,落实“两新”组织党组织专项活动经费,极大地提升了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率,给予助推“两新”组织党组织有效运转的有力保障。同时,长期坚持根据“两新”组织的不同特点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其积极参与社区文明创建、组团服务、扶贫帮困等各项工作,增强其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为企业自身长足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注入动力。

其次,党员管理的张与弛。党工委坚持在“两新”组织党员教育管理的广度、力度、深度上下功夫,不断探索和深化教育、引导、凝聚党员的方法和举措。一是夯实基础规范党员教育。区分企业实际,对独立党支部,重点提供指导、推进服务,确保其规范、有序地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对联合党支部,针对人员、时间分散的特点,尝试开展“午间组织生活会”,并通过参观、讲座、培训等多种形式让党员接受教育。同时,开通QQ和短信,运用“一台一网”组织生活及上海基层党建网党员学习平台,弥补部分党员因工作需要不能按时过组织生活的不足。二是标识公示创新接转方式。从2005年起,分别在各居民区、商务楼和园区公共部位悬挂“党建联络站”、“党员服务点”和“青年之家”等服务标识,让党员一进居民区、商务楼和园区就能感受到党组织、工会组织和团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使其快捷方便地找到组织,并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截至目前,已有200余名党员通过公示标识进行了组织关系的接转。三是优化服务凝聚社区信任。在抓实集中教育的基础上,加强走访和交流,从立足需求提供服务入手,深化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切实协助党员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党员认同和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积极采纳党员对组织生活的意见建议,尝试定期举行晚间沙龙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对企业的归属感和社区的融入感。

三、思考与展望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基础。通过有效措施和手段,嘉兴社区(街道)党工委在立足区域实际、研判社情民意、着力破解难题的实践中进行着群众工作的有益探索,呈现出中心工作推进有力,基层治理活力迸发,社区认同显著增强,“两新”组织运转良好的可喜态势。随着社会变革和社会管理的向前推进,应对社区建设大环境的深刻变化,肩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时代使命,基层党组织坚持党的根本路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领导方式,加强社区群众工作的实践探索任重而道远。

(一)抓党建,进一步提升党组织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要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切实改进提升工作作风,将维护好、实现好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居民群众最关心、最实际的问题,不断拓展社区工作新领域,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居民群众、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区稳定、引领社会风尚的领导核心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的群众工作。

(二)抓载体,进一步拓宽联系服务群众的机制和渠道。要着力提升群众服务工作供给能力,将健全和完善服务体系放在首要位置,着眼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坚持传统手段和新兴载体相结合,实行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拓宽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渠道和形式,积极探索联系服务群众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机制,使社区服务、社区管理成为密切关系、凝聚民心的桥梁和纽带。

(三)抓队伍,进一步加强社区骨干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积极完善社区人才发现、管理机制,着眼专业化、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调整、打造和“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社区党员骨干、群众志愿者队伍的发掘、培养,最大限度地为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管理创设条件,进一步动员社区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使之成为推进党的群众工作与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上一篇:全市高三复习工作建议下一篇:借贷的经典的起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