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英伦风尚与男装的流行风格论文

2024-05-08

浅议英伦风尚与男装的流行风格论文(共3篇)

篇1:浅议英伦风尚与男装的流行风格论文

浅议英伦风尚与男装的流行风格论文

一、英伦风的含义

英国又称英伦,因此英伦风从字面上应理解为“英国的风格”,英国服装的风格以含蓄、优雅、自然、高贵等为特点,典型的图案特征是运用苏格兰格子,以良好的剪裁以及简洁修身的设计,体现绅士风度与贵族气质,个别带有欧洲学院风的味道。

英伦风格的服装一般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黑色打配方格衬衫,戴风帽的修身大衣,收腿的裤子,高耀靴子以及超大的围巾。英伦风格的服装很多都以简洁利落的配件加上英伦低调忧郁的气质与法国精致高贵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服装风格形式。

二、英伦学院风格流行趋势

在英式贵族学院中,以不同的格纹规格和佩戴的徽章象征着家族的精神和风格,诸如红色代表勇敢、黑色代表毅力等等。通过设计师对格纹、徽章重新的打破设计将其转换成为最具学院风格的装饰元素,体现了时尚潮流,脱离了家族传统的象征意义。各色各样的苏格兰格纹在学院风格服装中得到普遍运用,红、黑格为基本设计构想。

除此之外,英国大学生一派清闲、斯文的穿着风格,无形中也影响了学院风格服装的设计。其中以粗线毛衣最具代表性,无论是制作过程、色泽或质感,粗线毛衣向来比细线毛衣、针织衫多了一分淳朴、自然、不矫饰的相貌,是学生气息的延伸。

V型领的设计和仿古大标识所代表的校园风,是复古英伦风格运动服饰的主要设计要素。材质上以毛巾布、表面刷毛、亮面仿古布料为重点,色彩则以带点古朴味的褐色系,搭配酒红、灰蓝和浅褐色,营造学院风。

英伦校园运动风格的服饰大体可分为两个派别,一派主要是以由嘻哈风潮主导,以“abiggersize”(大一号)为穿衣原则,不只是外套要更大、更长,而且肩线要更宽,裤子要更宽大,搭配大号的连帽套头衫,看起来更有街头味。另一派则倡导“老校服"的英伦校园运动风格,像是把小学时候的运动外套拿出来穿一样,合身、甚至还有点小,一般都很紧身,稍短的剪裁,辅以对比配色搭配的条纹、大标识、大背号、拉拉队式的`英文字样等,色彩方面要求颜色越跳越好。近几年校园运动风格服饰最明显的特色就在于大翻领,在强调合身剪裁、短版的复古运动外套上尤其突出。常见的一些国际运动品牌的开襟外套胸前的v型宽版条纹,与近呼三角形的大翻领相称;著名运动品牌耐克则选择在全开襟复古棉质短外套的立领采用罗纹材质,增加领子的长度,增加复古韵味。罗纹在近几年的服饰中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秋冬季节运动服中的运用很多,无论是套头衫的运动服还是长袖T恤都少不了罗纹。

三、英伦风格的品牌文化

纵观服装发展的历史,每个国家和时期都遗留很多经典的服装风格,而这些风格在服装历史的演变中形成了一个国家服装风格的标志,对现代服装的风格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法国时装是奢华浪漫的,意大利时装是艺术精致的,美国时装是休闲平民的,那么英国,她的时装,应该是矛盾的。

英国作为现代的一个时装大国,她的形成是必然的。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英国曾经被称之为“日不落帝国”,在历史长河中英国有无数的殖民地,而这些殖民地又带给英国更多的文化交融。服饰文化作为每个国家、民族、时代的象征必不可少的对英国服饰文化有所影响,因此英国品牌的风格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例如,经典如Burberry(巴宝莉)的风衣,叛逆如朋克鼻祖VivienneWestwood(维维安・韦斯特伍德),传统如苏格兰格子,前卫如时尚偶像KateMoss(凯特・摩丝),绅士如优雅的PaulSmith(保罗・史密斯),放纵如华丽摇滚时期的纸醉金迷……

四、国内英伦风格服饰品牌

爱登堡(EDENB0)作为国内率先打出以英伦风尚为主风格的男装,以优雅简洁的男装风格,在国内众多男装中独树一帜。

在爱登堡英伦风格男装中有个新派英伦男装风格的出现就是“派克装”。

何为“派克装”呢?军装几乎是每一季男装时尚风潮的必备元素。军绿、肩章、贴袋等军装专属元素被设计师时尚风格化,演绎出一种都市新军旅风格。自信典雅、英姿勃勃、从容面对各式挑战的都市新贵,这些特点集合成一个新名字――“派克装”。而“派克装”又是由很早以前的狩猎装演变而来的,随着狩猎服饰不断完善与改进。舒适的、日常的、具有保护性的狩猎服装元素也被在当今时尚界大热的“派克装”所传承下来。

曾经的老牌好莱坞影星格里高利・派克(GregoryPeck)因其在《罗马假日》中身着潇洒的“派克装”的优雅形象,至今仍是观众心中的时尚偶像。近年随着国际时装T台上的简约低调实用风再次来袭,“派克装”被设计师们挖掘出来,在添加了更加符合需要的现代元素后再次大放异彩。

“派克装”是实用主义的经典,主推英伦格调的国内著名男装品牌爱登堡第一个把“派克装”概念引进中国市场。爱登堡的男装设计团队敏锐地感受到近年来国际时尚领域里男士着装简洁低调风格与便利洒脱兼具的流行趋势,于底设立专门的研发团队,对“派克装”这个品类的面料、款式、版型进行深度研究和开发。尽管只是男装的一个分支,但是能够在短时内在全国零售终端市场取得非常好的战绩,“派克装”有充分的理由值得服装行业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专注于个别品类的开发,集中力量打造专属领域,这不仅是中国服装企业升级转型的一种有效尝试。同时,也将作为一剂良药,去刺激深受经济危机影响的消费市场。

受到男性消费者追捧的“派克装”已经从当初防风、防水的卡奇面料,双排有肩襻和胸领遮片等部件为标志的外套风衣发展到如今更时尚、更合身、更有利于穿脱、更具功能性的改良款式。爱登堡品牌设计人员通过反复摸索后,推出了单排扣、内有拉链、防风领贴、保留肩襻等细节的调整,使得“派克装”更具力量感。同时,增加的防盗口袋、隐藏式风帽、舒适的可调节带与腰部束腰等细节设计,充分突出了“派克装”特色。

五、小结

服装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科技、文化进步而不断前行的,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服饰文化有了更多的空间和形式,文化又赋予服饰更多的内容。服装的整体风格总是在适应当时人们的需求,人们也会为了自己的需求去创造新的服饰来满足其要求。服装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服装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必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需求而走向更适合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

篇2:浅议英伦风尚与男装的流行风格论文

关键词:艾伦·帕克,英伦风格,主观色彩,通俗化表达,复杂叙事

由于英美两国的语种相同, 文化相近, 美国电影与英国电影的联系比其他任何国家都紧密, 这种现状直接加大了区分英、美电影, 界定英国电影的难度。“有人从投资上来说, 认为英国出资超过50%的影片, 即是英国电影。也有人从演员角度、从故事情节的角度下判断, 不一而足。在这里, 我们做一个这样的界定:主要由英国导演执导并以英国演员为主、真实地并主要反映了英国民族文化生活、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影片即是英国电影”[1]按照这个标准, 英国导演艾伦·帕克的许多影片都不能被划分为英国电影, 但他的作品可以说是具备英伦风格的。笔者认为, 英伦风格是指英国电影导演在曲折的本国电影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这与好莱坞“造梦”的创作宗旨是完全不同的。艾伦·帕克作为一位在美国工作的极有影响力的英国导演, 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被问到为何不签约好莱坞, 他说:“我总是非常独立, 这是真的。我认为我是一个陌生人 (相对于好莱坞) , 因为很明显我有英国情结。”[2]他所说的“独立”包括不同于好莱坞的创作动机, 以及他在英国电影风格上的延续, 同时, 他在美国电影业取得的优异成绩也得益于他对英伦风格的不断探索和突破。

一、真实再现中主观色彩的渗透

作为英国电影委员会主席, 艾伦·帕克认为只有坚持传承现实主义传统, 英国电影业才能达到真正的繁荣。他曾公开表示他最欣赏的导演是英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先驱肯·洛奇, 他的很多作品也一如肯·洛奇的创作风格, 尽量追求真实再现, 但艾伦·帕克的作品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影片, 其中也包含着他的个人诉求和主观感情色彩。

(一) 真实政治事件中的强烈诉求

艾伦·帕克是一位极有社会责任感的导演, 他的政治电影总是结合当下社会中的显著政治问题或者真实历史事件进行创作, 在尽量还原的同时, 表达个人的政治观点和人道主义理想。

《燃烧的密西西比》是根据1964年一起著名的政治谋杀案改编而成, 这起案件反映了当时美国南方仍然存在的对有色人种的歧视。影片中密西西比的餐馆有拥挤的黑人专用坐席, 还有那些脏、乱、破的黑人聚居区, 这些细节基本还原了当时南方城镇“黑白分明”的生活情景, 而且艾伦·帕克通过一系列特写镜头表现当地黑人有苦不敢言的处境, 使观众对当时居无定所、处境危险的黑人产生了深切的同情, 也表现了艾伦·帕克对于种族歧视的痛恨。同时, 每当负责侦破这起谋杀案的安德森探员看到黑人遭受殴打和欺凌时, 反复地追问“他们到底有什么错?”这些都反映了艾伦·帕克对种族歧视的反思与人道主义的悲悯之情。

《午夜快车》也改编自真人真事。20世纪70年代土耳其和美国外交关系恶化, 美国年轻人比利成为了政治牺牲品, 因走私大麻被土耳其政府进行了报复性地审判和改判, 而被关押在肮脏、混乱的土耳其监狱中饱受虐待。为了还原土耳其监狱恶劣的环境, 艾伦·帕克不顾路途遥远, 前往与土耳其气候环境类似的马耳他进行拍摄, 灰色的色调将监狱的破败渲染到了极致, 同时表现昏暗的监狱、混沌的天空的镜头反复出现, 表达了导演对于土耳其黑暗的监狱制度的厌恶和当时美国外交手段的嘲讽。

(二) 社会景观再现中的个人烙印

艾伦·帕克对家庭社会生活的再现可谓细致入微, 在他的两部反映爱尔兰生活的影片中, 都着重表现了当时爱尔兰真实的生活细节, 他还通过不同地点的拼接来还原和重现小说中的爱尔兰原貌。影片中观众作为全知视角默默凝视着在这种恶劣环境中挣扎、奋斗的人们, 表达了导演对贫苦百姓的悲悯关怀。

《安吉拉的骨灰》改编自Frank McCourt的小说Angela’s Ashes, 讲述的是作为母亲、妻子、女儿的安吉拉以及她一家的悲惨遭遇。尽管艾伦·帕克没有将贫困的生活完全展示出来, 但片中细节的表现仍然令人切实感受到了安吉拉一家的艰难:安吉拉常年穿着唯一一件表姐送的破旧大衣、大儿子法兰斯小时候没有鞋穿、饥饿的法兰斯舔着包裹薯条的报纸上的油渍充饥……除此之外, 艾伦·帕克还反复表现了爱尔兰的恶劣气候:连绵不停的阴雨、总是被雨雾笼罩的香农河、流入房子的积水等等, 表达了他对安吉拉一家遭遇的同情。

《追梦者》改编自Roddy Doyle的小说The Commitments, 影片主要表现了乐队“The commitments”从建立到解散的过程, 反映的是当时处于边缘地位的爱尔兰人民“没有灵魂”的精神状态。导演通过对当时爱尔兰人的生活情景的再现来反映他们心灵的空虚:男人们没有事业上的追求, 靠领救济金生活, 女人们没有节制地生育, 孩子们不去上学在街边疯闹……与小说相比, 艾伦·帕克加重了对爱尔兰阴暗、肮脏的外部环境的表现力度, 加入了对爱尔兰沉闷的街景的场面调度, 这种对毫无希望的社会环境的表现预示着乐队的悲剧性结局。

二、精英思想的通俗化书写

英国电影在主题表达方面, 一直坚持对严肃、深刻的社会问题进行思考与关注。艾伦?帕克的很多影片虽然具有商业化和后现代的形式特点, 但思想上却极具深度, 他对观众审美需求和影片思想深度的重视促使他用通俗的方式表现深刻的主题。

(一) 严肃主题的幽默式展现

电影界普遍认为英国电影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高雅的气质和含蓄的幽默感, 前者是欧洲电影的普遍性特色, 而后者是英国电影独有的。作为英国人的艾伦·帕克显然继承了这一特点, 而且随着后现代文化中戏谑和娱乐文化的发展, 大众的游戏化表达方式使他擅长用黑色幽默表现严肃甚至沉重的主题, 戏谑的同时达到了反讽和自我嘲讽的效果。

影片《追梦者》讲述了一群无所事事的爱好音乐的爱尔兰年轻人希望通过组建乐队来唤起人们内心的活力与灵魂, 但是性格缺陷让乐队成员之间矛盾重重甚至大打出手, 导致了乐队的解散和梦想的破灭。这部影片本该以悲伤的基调结束, 但在影片结尾, 乐队经理人仿照接受记者采访的样子, 装模作样、自问自答地交代了乐队解散后每个成员的现状, 沉重的话题用这种无厘头的方式进行表现, 形式与内容的反差让观众在欢笑中体会到梦想破灭后的辛酸与无奈。

(二) 深度内涵的后现代式表达

后现代主义对文学艺术与美学的影响非常广泛, 哈桑概括了后现代艺术表达内容与形式的一些审美特征:“不确定性 (艺术及其对象界限模糊) 、反整体化的凌乱性、消除一切准则与权威的非原则化、无自我与无深度性、反现实的不可表现性和展示人的卑琐性、荒诞散漫的反讽、不同文体的种类混杂、表现意志欲望的狂欢、通过符号播撒心灵感知的内在性等等。”[3]艾伦·帕克的代表作之一《迷墙》从形式上来说, 是十分典型的后现代风格:没有完整的情节线索, 大多是意象的组合与拼贴, 动画、摇滚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混合。但这部影片却不是无深度的, 画面和意象具有深刻的隐喻性。

《迷墙》是根据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的音乐专辑《The Wall》拍摄而成, 全片没有情节线索, 用专辑中的歌曲贯穿其中, 起到了旁白的作用。《The Wall》是乐队根据四名成员的故事组合创作而成的, 因此影片《迷墙》具有一定的传记性质, 表现的是一个幼年丧父的男人的成长经历, 对国家机器、性、灵魂的思索贯穿其中。视觉上, 影片用大量的剪切、频繁的动画段落的更替表达情绪和思想, 极具视觉冲击力, 其中动画形象的转换十分灵活自如, 使影片的表意功能大大扩展。如表现主人公的父亲在战争中牺牲的遭遇, 整个段落一气呵成, 简洁而有力地控诉了战争对人类和环境的戕害, 最后流入排水管道的鲜血也是对国家机器的嘲弄与讽刺:牺牲的士兵们很快被人遗忘, 战争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快速变化的动画形象和剪切的镜头看似没有紧密的联系, 背后却蕴含着无限深意。

三、简单情节的复杂化叙事

艾伦·帕克的影片叙事情节比较简单, 但是通过他对交织式对比叙事结构的运用, 对叙事结构的重构, 往往能传达出丰富的思想内蕴, 同时还能将人们生活的现实更加全面、真实地加以展示。

(一) 交织式对比结构引发观众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所谓电影叙事中的‘交织式对比结构’模式, 指的是该结构模式虽然也遵循情节发展的线性时间顺序, 但却同时设置了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叙述线索。各条线索之间, 以具有明显不同风貌、不同取向的事件和人物构成或明显或错综的复杂对比关系。”[4]艾伦·帕克将在情节线索的对比中挖掘更深刻的内在冲突, 更加全面地展示生活真实, 以引发观众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窈窕男女》可分为两条线索:年轻夫妇在凯洛博士的疗养院中进行“养生”, 和查尔斯建立早餐企业的创业过程。单独看每段线索, 并不具备尖锐的冲突, 但当艾伦·帕克将这两条线索进行巧妙的穿插时, 潜藏在文本内的矛盾就显露出来了。凯洛博士倡导素食、禁欲、瘦肠等令人难以忍受的健身方法, 而查尔斯的工厂却肮脏不堪, 查尔斯本人在饮食方面也是毫无顾忌。节制欲望和随心所欲两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的碰撞通过两条线索的对比进行表现, 饱含讽刺与深意的同时, 画面也具有幽默和奇观化的特点, 同时让观众不禁对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个问题进行思考。

《鸟人》选取了越南战争中两个普通美国大兵的遭遇, 反思这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从时空的角度看, 整部影片可以分为3条线索:过去的战前美好时光、战时的恐怖经历和战后痛苦的现在时空, 影片将前两个线索穿插在现在时空中, 大大丰富了情节结构, 深化了叙事内容。同时, 《鸟人》实际上是对鸟人和他的朋友艾尔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双重表现。过去时空的情节内容是艾尔和鸟人的回忆, 这些具有选择性的回忆反映了两人的思想和感情。尽管这些情节是片段式的, 不能完整表现他们俩过去的生活情景, 却是对他们内心世界的具像化表现。与战后时空相比, 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出战争对人的生理上的破坏和心灵上的戕害。神志不清的鸟人与生理上残缺的艾尔是对社会、对社会中人的生存状况的批判:疯狂的是这个世界, 不是鸟人和艾尔。

(二) 矛盾冲突前置使生活戏剧化

艾伦·帕克为了表现现实中的戏剧性, 将情节冲突前置, 赋予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情景以耐人寻味的意义。通常情况下, 故事片的情节发展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模式进行的, 尤其是主要以情节曲折来吸引观众的传统好莱坞影片, 以及需要再现事件发生过程的现实主义电影。艾伦·帕克却善于打破这种叙事常规:《燃烧的密西西比》反映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仍然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密西西比州的一个公共饮水处, 两个水龙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标有“white”字样的饮水设备高级干净, 标有“colored”字样的水龙头则显得落后不堪, 1分06秒一个黑人孩子入画, 非常自然地遵守了这不公平的规矩, 在标注“colored”的水龙头下饮水。这个喝水的寻常生活场景被处理得触目惊心, 简单的长镜头交代了种族歧视盛行的背景, 同时开门见山地将情节冲突展现在观众面前。

《射月》的片头也极具戏剧性, 在一个热闹的大家庭中, 父母准备外出参加颁奖典礼, 母亲在忙着打扮, 淘气的孩子们在母亲身边撒娇, 父亲在另一个房间准备西服。本该洋溢着幸福微笑的父亲却突然失声痛哭起来, 接下来父亲拨出去的暧昧电话将这位出轨的丈夫承受的痛苦、幸福家庭中的感情危机直接暴露在观众面前。这个开头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家庭伦理片, 艾伦·帕克在这部影片中将生活的戏剧性和细节的张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 写实变惊奇———情节的反转

“反转是微型小说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 指故事情节随着它的发展, 出现预料不到的结局, 而这结局与前面的故事情节刚好相反……这一手法既可以体现出故事构思的精巧, 又能够收到惊奇的效果。”[5]从电影创作方面来说, 这种手法既是对叙事结构的重构, 也是对情节模式的反叛。艾伦·帕克是一位充满奇思妙想, 艺术风格相当多变的导演, 在他的作品中, 这种反转式情节随处可见, 尤其是反转式的结局, 往往是开放式的。

《鸟人》的主题思想是反思, 整体基调哀伤而无奈, 但是结局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艾尔因为越战经历了内心的挣扎, 最终认识到了“这是个疯狂的世界!”并且想要带鸟人逃离精神病院, 而鸟人也终于被艾尔的爆发式控诉“唤醒”, 愿意与他说话。此时全片达到了一个高潮, 快节奏的音乐和快速的镜头剪接营造了两人逃离时的紧张氛围。终于, 艾尔打倒了所有看守, 带着鸟人逃向天台, 在他尽全力堵住天台大门后回头的一刹那, 却看到鸟人像真正的鸟儿一样张开双臂, 纵身一跃跳下天台, 艾尔哀切地大喊“Birdy!”当所有观众都认为影片指向了一个悲剧性结局时, 却看到鸟人在下一级天台上开心地回头问“What?”这个结局让所有的观众又惊又喜, 但又不免为两人的未来担忧:这个疯狂的世界能容下他们单纯的灵魂吗?看似圆满的结局又饱含太多不确定的因素, 留给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 而在这种想象中, 观众必须对社会秩序、人类生存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射月》的情节反转也赋予了一般家庭伦理剧不具备的深层含义, 丈夫在贤惠的妻子面前找不到自己在家庭中应有的位置, 选择了出轨, 直接导致了两个人的矛盾甚至离婚, 然而他们之间的默契表明这个家庭在实质上并没有破裂。影片一反传统家庭伦理剧的常规, 选择了开放式结局:当妻子和情人还有朋友们在一起开心地聚会时, 嫉妒的丈夫的出现打破了这个欢乐的局面, 他开车撞坏了妻子和她的情人一起建的网球场, 破坏了聚会, 并与妻子的情人扭打在一起。虽然是性质恶劣的暴力行为, 丈夫却像个卫士一样赶走了不属于这个家庭的人, 并完成了自我救赎, 找到了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影片最后一个画面定格在丈夫向妻子伸出的手, 妻子是否会原谅他?艾伦·帕克并没有给观众一个明确的交代。这种反转和结局让观众不禁思考:在家庭生活中, 夫妻各自的情感需求和家庭责任、家庭秩序究竟哪一方面更加重要?丈夫和妻子应该在家庭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才能保持平衡?

艾伦·帕克作为在美国进行创作的英国导演, 坚守英国电影的传统, 并且与好莱坞的表达方式相融合, 既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肯定, 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他的这种尊重传统, 兼顾创新的创作方法值得中国电影人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贾冀川.转型期的欧美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4:126.

[2][美]杰瑞米.艾萨克, 著.李宏宇, 译.面对面———与艾伦.帕克对话.当代电影, 2001 (5) .

[3]哈桑.后现代景观中的多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57.

[4]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378.

篇3:浅议英伦风尚与男装的流行风格论文

商场中那些打着“中性”标签的男装——荷叶边装饰的白衬衫、拉链开襟衫、V领上衣和柔软的针织衫,都颇受年轻时尚男士的追捧。“韩流”带来了精致的服装观念,国际大牌纷纷推出“中性”作为男装流行元素,“中性”风格的男装在中国代表着新的理念、新的时尚。男士们不用在那些面貌可憎的样式中挑来拣去,也不用面对呆板的款式,思量是否有必要购买,很明显,他们的选择越来越多。所有的信息都在說男装的neutral style(中性)时代已经来临。

“中性”男装具有的特点:

1色彩

色彩在男士的服装上,并没有像在女装中那么艳丽无边,而是以另一种风情的体现。设计师们在男装的设计上一般采用:

a粉色系列

粉色系列的颜色在中性服装中占这很重要的地位,身着粉色的衣服可以让男人看起来年轻而充满活力。这就是为什么粉色如此的长盛不衰。

b亮色系列

在整体色调比较单调时,使用亮色点缀,如金色、酸金色、桃红、银色、宝石色等等,当然也有整件衣服使用光感面料。鲜艳的亮色所带来的一种摇滚般的冲击力,让服装叛逆十足。

2剪裁

a窄版型众所周知的Df0R HOMME的裁剪对男性身体线条窒息式的追求。它那英伦的低调气质和法国式的精致高贵,无论是西装还是休闲装男装,剪裁都趋向于窄版瘦削的轮廓型。DIOR MOMME,许多品牌的设计师也喜欢使用窄版型的设计,窄版型的男装看起来非常纤细优雅,浪漫魅惑。

b分身紧体型

还有作为中性男装的代表DAMIR的设计,其表现是极具反叛的,设计师使用分身紧体型的设计手法将肩线加宽加大,领子上饰以金属扣等,让臀部至大腿上部合体紧身,展现男性健康的体魄,夹克衫、无袖套头罩衫等,弱化了男性概念。

3面料

中性风格的男装很多采用传统的女装面料,如针织、毛皮、丝绸、纱和纶等等,使男装看起来柔和亮丽。

a、透明纱

明纱越来越多的在中性风格的男装设计中出现。透明半透明的纱给男人刚硬的身体线条以一种柔化的处理,性感而又迷人。

b印花与刺绣

在中性男装设计中,印花与刺绣经常性的被运用,图案多以花卉为主。装饰主义渗透于细节之中,刺绣的,印花的图文,亳不逊色于女装的繁琐与妩媚,平添了许多韵味。

“纯粹的绅士风格已经作古,掺杂阳光味道的男士形象,开始大行其道。”

c面料的质地与再造

如果印花和面料颜色比较粉或者色彩类似的情况下,则会采用在面料的质感上做文章,破损粗糙感和精致细腻的对比,这些将打造中性男装在尺度中取得平衡,使得设计上既时尚又不脂粉气,保留了男性特有的味道。

4配饰

男性的佩饰不能盲目的女性化,要自然得体,强调佩饰带给男性特殊的气质品味。

A鞋

以往在女高跟鞋中的尖头型造也频繁出现在了男鞋上,搭配整体中’生风格的服装,起到了很好的呼应作用,给人一种秀气脱俗的视觉效果。有着精致印花图案的鞋子也被受男士的喜爱。其实鞋子从鞋子这一个细节我们可以知道一个男人的生活理念。

b包

现今T台上的男性包,已经让那些面貌可憎的老板包成为0UT,或大或小、粗犷或细致、或斜挎或手提都让人很难分辨到底是男包还是女包。但是区别与传统女包,男性的中性包包还是有着大气简洁的特点。

c饰品

饰品是男人们追求中性风格不可缺少的部分。设计师们在帽子上绑上丝巾,顿时可以让不苟言笑的男士们增添了几分可爱。 NUMVER(n)INE与KENZO HOMME都采用色泽柔和的珠子串起来的项链来搭配衣服,所以很快成为了中性男士在选择使用饰品搭配时的一个重要选择。

20世纪初中国播放了台剧《流星花园》,F4那充满着中性味道的服装配以帅气的脸庞,让人感到“花样男子”名至实归,而他们的影迷们一时间以模仿他们穿着为时尚。以及韩剧的引进《冬季恋歌》里裴勇俊文弱深情的装扮让无数影迷深深记住。在上个世纪末乐坛上横扫亚洲歌坛的HOT在北京开了演唱会后,韩剧带摇滚式的中性帅气装扮虏获多少少男少女的心这些大大推动了中性风格对中国流行男装市场的改变,以韩装为首的中性服饰充斥着市场。

此外在国际流行舞台上,像Dolce & G8bbana、DIOR、卡宾、ARMANII、BuRBEERY、亚历山大麦奎因、登喜路等国际顶级品牌对男装“中性风”的追捧,致使中性的着装被高消费群所接受,使得中性男装在中国的市场大门一下子打开。那些年轻的时尚男士们很多正忙着减肥,塑身以能够穿的下DIOR HOMME的衣服。

“中性风”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获益,也体现了人们追求自由和个性化,反抗权威专制和世俗束缚。时尚界是瞬息万变的,过去路易十五穿着高跟鞋,高傲的走在他的宫殿中,现在路易十五时代“女装男穿”的再次在时尚界刮起了飓风。这种现象体现了当今时尚界以模糊为流行,模糊的性别、模糊的行为等等。

上一篇:中班语言教案:奇妙的伞下一篇:落叶的高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