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课文分析

2024-05-08

去年的树课文分析(共8篇)

篇1:去年的树课文分析

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也天天站着听鸟儿歌唱。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要离开树,飞到南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

春天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来找她的好朋友了。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座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门回答说:“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在一盏煤油洒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以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篇2:去年的树课文分析

本文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第一次是鸟与树的对话,它们约定明年春天相见时鸟再唱歌给树听;第二次是鸟与树根的对话,鸟向树根询问树到什么地方去了,树根告诉它,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第三次是鸟与门先生的对话,鸟向门先生打听树的去处,大门告诉它,树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卖到村子里去了;第四次是鸟与小姑娘的对话,鸟向小姑娘打听,小姑娘告诉它,火柴已经用光,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灯火。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

这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整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全文没有华丽的词句,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平淡的语言中有一种深挚透明的美。读罢此文,鸟儿对树的那种浓浓深情便跃入脑间,挥之不去。

篇3:去年的树课文分析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组

【教学实录及点评】

一、交流入课, 引导质疑

师:同学们, 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去年的树) 一起读课题。 (齐读课题) 还有一个名字是不能忘记的, 他就是新美南吉。 (板书:新美南吉) 新美南吉是一位了不起的日本作家, 也就是本课的作者。谁能把课题和名字连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

生:《去年的树》这篇文章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写的。

生:日本著名作家新美南吉写了《去年的树》一文。

生:《去年的树》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

师:你们说的话分别表达了三个不同的意思, 一个意思是说这篇课文是谁写的, 另一个意思是说谁写了这篇课文, 还有一个意思是说课文的作者是谁。同学们, 读书需要思考。怎么读?一句一句地读, 一句一句地思考。读题目也一样。大家仔细看看这个题目, 你能想到什么问题?

生:“去年的树”是什么样子的?作者为什么要以“去年的树”为题?

生:看到这个题目, 我想知道“去年的树”到了今年会是什么样子。

【评析:读书需要思考, 学生读完题目后, 一连提出了三个问题, 均有思考价值。正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引导学生自主地质疑问难, 对学生而言, 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 更应成为一种读书思考的习惯。】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刚才提的这些问题, 都是你们思考的结果。我欣赏同学们边读书, 脑子里边有相应的问题出现。这篇课文有四个生字是要求会读会写的。我曾在一个班里做过一次实验, 将这四个生字的词语让他们速记一分钟并马上听写, 结果全对的不到三分之一。不知道咱们班的同学能不能创造奇迹。请同学们仔细看, 用心记。

课件出示: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灯

(学生速记, 当场听写, 全班只有几个学生在“融”字的左下方多写了一横, 其余的全对。发现问题, 及时改正。)

师:了不起, 短短的一分钟, 生字不但会读了, 还会写了。生字是读书时的障碍。现在生字会读了, 要把书读正确、读通顺是不难的。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想想课文中除了讲了这棵树, 还重点讲到谁。读完一遍课文后,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说内容的时候, 最好用上刚学的四个词语。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刚才读书前老师提出的两个要求还记得吗?谁来说说第一个要求?

生:重点写了一只鸟儿。

师:你的意思就是课文中讲的这个故事是发生在树与鸟儿之间的, 对吧?你能继续说说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吗?记住用上这四个词语。

生:一棵树与一只鸟儿是好朋友。他们一个天天唱歌, 一个天天听歌。冬天快到了, 鸟儿与树分开了。临走前, 鸟儿答应树明年再来唱歌给他听。第二年, 冰雪融化了。鸟儿回来找树, 树不见了, 只剩下树根。鸟儿到处找, 到处问。她问了树根, 树根说伐木工人把树砍倒运往山里去了。后来, 她又问了大门, 问了煤油灯旁的小女孩。最后才知道树成了火柴, 点燃了灯火。鸟儿对着灯火唱起了歌。

【评析:常言道:“请将不如激将。”识记课文中四个要求会读会写的生字, 汪老师利用“不知道咱们班的学生能不能创造奇迹”这一“激”, 让学生现场积极主动地识记、听写、发现、修正, 收到了良好效果。看似“意料之处”, 实为“情理之中”。同时, 汪老师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要求用上刚才所记、所写的四个生词。此环节, 汪老师清楚地明白———读书学习一定要遵循规律。】

三、细读课文, 感悟“好友”

师:我始终坚信, 学生是最能创造奇迹的。瞧, 这位同学讲述了故事的大概, 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故事的内容。更可喜的是, 四个生词他全都用上了。同学们, 有人说:“真正会读书的人, 能够把厚书读薄。他们能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 甚至读成一个词。”下面, 请你们快速浏览课文, 细细想想, 验证一下自己是不是一个真正会读书的人。

生: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一对好朋友。

师:这是读成了一句话。还能读成一个词语吗?

生:好朋友。

(板书:好朋友。)

1.好朋友, 要彼此坚持。

师:嗬, 果然不简单。这就叫会读书。有人说:“还有一种会读书的人, 是能够把薄书读厚。”说树与鸟儿是好朋友, 课文中又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他们俩是真正的好朋友呢? (生浏览课文, 交流汇报: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 天天给树唱歌。树呢, 天天听着鸟儿唱。)

(个别读、齐读。)

师:天天是什么意思?

生:每一天。

生:一天都不落下。

师:也就是天天如此。春暖花开的春天, 鸟儿———

生 (读) :站在树枝上, 天天给树唱歌。

师:树呢———

生 (读) :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烈日炎炎的夏天, 鸟儿———

生 (读) :站在树枝上, 天天给树唱歌。

师:树呢———

生 (读) :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凉风习习的秋天, 鸟儿———

生 (读) :站在树枝上, 天天给树唱歌。

师:树呢———

生 (读) :天天听着鸟儿唱。

师:大雪纷飞的冬天, 鸟儿———

(部分学生依然读“站在树枝上, 天天给树唱歌”, 学生笑了。)

师:你们停住了读书声, 是因为———

生:冬天来了, 他们就要分开了。

生:一到冬天, 这对好朋友就必须一个留下, 另一个离开。

师:对, 请你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生 (读) :日子一天天过去, 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 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师:知道“必须”是什么意思吗?

生:一定。

师:必须要去, 一定要去, 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这里已经是冬天了, 小鸟怕冷。

生:小鸟要飞到南方去。

师:对, 小鸟是一种候鸟。它到了冬天, 就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再看这两个“天天”, 你透过这两个“天天”, 能感悟到什么吗?

生:小鸟天天给树唱歌, 树天天听小鸟唱歌。我悟到了他们是好朋友。

师:不错。这一点, 第一句话写得非常清楚, 大家一看就明白。有位著名的作家说:“读书要学会用两只眼睛, 一只眼睛看到文字的表面, 另一只眼睛看到文字背后的意思。”后者告诉我们, 读书是需要用心思考的。汪老师开始读的时候, 也像你们一样, 读到了小鸟与树是好朋友。后来, 我边读边问自己, 他们两个都是“天天”, 雨天会吗?刮风的日子会吗?打雷的天气会吗?他们这样不是一天, 两天, 三天, 而是天天如此, 不是只有晴天来, 雨天来, 刮风来, 打雷也来。猛然间, 我明白了朋友与朋友之间做什么事都需要———

生:坚持。

(板书:坚持。)

师:是好朋友, 更需要———

生:坚持。

2.好朋友, 要学会欣赏。

师:有人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学会欣赏呀。”于是, 我又在读, 又在想, 小鸟唱的歌真的很悦耳吗?天天唱, 难道树就不会听腻了吗?回头再看句子:“树呢, 天天听着鸟儿唱。”哦, 我明白了, 原来好朋友需要坚持, 还需要懂得———

生:欣赏。

(板书:欣赏。)

师:树和小鸟彼此坚持着, 且懂得欣赏对方。这不是一般的朋友, 这是———

生:好朋友。

师:彼此天天坚持着, 而且懂得欣赏对方。这样的好朋友可以称得上是———

生:知己。

3.好朋友, 要懂得尊重。

师:如此的一对知己。因为冬天的来临, 要分手了。我们来读读分手前, 他们各说了什么话。

(出示:树对鸟儿说:“再见了, 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 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 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 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生自由读, 分角色读。)

师:听着同学们入情入境的朗读, 我听出了树和鸟儿说话特别注意。同学们, 知道他们说话特别注意什么?

生:礼貌。

师:请再读读树与鸟儿离别前的这次对话。

(齐读, 分角色读。)

师:朋友之间讲礼貌, 就是指彼此相互———

生:尊重。

(板书:尊重。)

师:一般人之间需要尊重, 朋友之间更需要尊重。尊重是相互的。你尊重别人, 别人就尊重你。你尊重朋友, 朋友就尊重你。咱们再来看看这段对话。

(树对鸟儿说:“小鸟!明年春天你回来唱歌给我听。”鸟儿说:“我明年春天回来给你唱歌。等着我!”)

(学生自己读, 分角色读。)

师:说说你们读后的感受。

生:感觉不出这是一对朋友, 更谈不上好朋友了。

生:不懂得礼貌, 就不懂得尊重。

生:我感觉树对小鸟说的话是一种命令。

生:我感觉小鸟的回答不是很乐意。

生:真正的朋友是需要尊重的, 说话也得注意有礼貌。

师:同学们, 朋友之间需要尊重。只有相互尊重, 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冬去春来, 离别之际俩人约好第二年春天再见。第二年, 鸟儿还会站在树枝上———

生:天天给树唱歌。

师:树呢———

生:天天听着鸟儿唱。

4.好朋友, 会为其担心。

师:如此好的一对朋友, 他们彼此坚持着, 他们相互欣赏着, 他们相互尊重着。春天, 鸟儿飞回来了, 可是树不见了, 只剩下树根。你觉得小鸟此时的心里会怎么样?她会怎么做?请默读课文6耀14自然段。

(生默读)

师:小鸟先后向哪些人问寻了树的下落?

生:问了树根、大门、小女孩。

师:她是怎么问的?把相应的句子画出来, 读一读, 想一想。

(学生依次读出了小鸟三次问寻树下落的句子:“立在这儿的那棵树, 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门先生, 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您知道吗?”“小姑娘, 请告诉我, 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再看课文, 小鸟是在什么情况下问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读出来。

生 (读) :“鸟儿又回到这里, 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可是, 树不见了, 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师:小鸟见好朋友树不见了, 心里一定会怎样?

生:担心。

(板书:担心。)

生:着急。

生:焦急万分。

师:是呀, 好朋友不见了, 最担心的是好朋友去向不知, 生死未卜。心里那个急呀, 只有好朋友小鸟内心最清楚, 最明白。读小鸟第一次的问话。

生 (读)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 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全班齐读, 让几个学生依次读。)

师:小鸟第二次问的是大门, 她是在什么情况下问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读出来。

生 (读) :“树根回答:‘伐木工人用斧子把他砍倒, 拉到山谷里去了。’鸟儿向山谷飞去。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 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

师:小鸟知道树去哪儿了?

生:山谷里。

师:心情急切的鸟儿, 虽然没有见到好朋友, 但知道他去了哪儿, 此时的心情自然就———

生:放心多了。

师:要放心多了, 也就不会像第一次那么担心, 那么焦急万分了。小鸟这一次问大门的语气自然也有了变化。读———

(全班齐读)

师 (对一学生) :知道好朋友去了哪儿, 你放心多了吧!读———

生 (稍显舒缓地读) :“门先生, 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您知道吗?”

师:知道去了哪儿, 却还是没看见好朋友树。也就是说, 虽然有点放心, 但担心依然是存在的。再读———

生 (读) :“门先生, 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您知道吗?”

师:小鸟第三次问的是小女孩, 她又是在什么情况下问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读出来。

生 (读) :“大门回答:‘树么, 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 做成火柴, 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鸟儿向村子飞去。在一盏煤油灯旁, 坐着一个小女孩。”

师:问大门之前, 鸟儿知道树去了哪儿, 心里虽急, 但有点放心。因为她知道了树的去向。这一次, 小鸟知道了好朋友成了什么, 却怎么也不知在哪里, 此时的心情又有了变化, 问的语气自然就发生了变化。内心的急切之情又再次陡然升起。请读小鸟问小女孩的话———

生 (读) :“小姑娘, 请告诉我, 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师:这是多么急切的一种心情呀!读——— (生读)

师:一而再, 再而三地寻找, 依然不见好朋友的影子, 内心的焦急也只有这鸟儿能体会。再读———

(生读)

5.好朋友, 要善于赞美。

师:小女孩回答说———

生 (读) :火柴已经用完了。可是, 火柴点燃的火, 还在这盏灯里亮着。面对这灯火, 鸟儿先后两次看了一会儿。

(出示:鸟儿睁大眼睛, 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 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 鸟儿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就飞走了。)

(学生自由读)

师:鸟儿第一次看, 是怎么看的?

生:睁大眼睛, 盯着看。

师:透过“睁大眼睛”“盯着”, 你能想象当时的鸟儿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高兴。

师:终于见到了好朋友, 是吧。可是眼前的只是灯火, 而不是树呀。你还能体会到鸟儿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疑惑。

生:惊讶。

生:诧异。

生:惊喜。

师:小鸟这次的看, 绝不仅仅在看, 心里一定还在想着什么?想想, 她的心里会在想什么呢?

生:朋友, 我终于找到你了。

师:“终于”一词说得好, 不是一找就找到, 而是找了许多地方, 问了许多人, 这才叫———

生:终于找到了。

师:心里还会想什么呢?

生:现在你虽然不是以前的树, 成为灯火, 但我看到了你的价值。

生:朋友, 找到你, 我的诺言就能实现了。

师:好一个朋友, 如此辛苦地找树, 就是为了实现诺言呀!真不愧是好朋友, 是知己呀!

生:朋友, 我认为你的价值在于牺牲了自己, 照亮了别人。我为有你这样的朋友, 这样的知己高兴!

师:小鸟为有树这样的朋友而高兴, 而自豪。树也为有小鸟这样的朋友而高兴, 而骄傲。 (板书:赞美) 请读最后两段。

6.好朋友, 要兑现承诺。

生 (读) :接着, 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 鸟儿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就飞走了。

师:第二次看, 也绝不仅仅是看看而已, 知道小鸟此时的心情吗?

生:很高兴, 很开心。

师:为什么开心、高兴呢?

生:她见到了好朋友树点燃的灯火。

生:她已实现了去年答应树要做的事。

师:这事就是———

生:给树唱歌。

师:这是去年的事, 有的人也许早就忘了, 但是小鸟没有。当小鸟回来找树, 不见树, 有的人也许就会放弃了, 但是小鸟没有。因为小鸟没有忘记自己的———

生:承诺。

(板书:承诺。)

师:你知道, 这时的小鸟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这仅仅是看看而已吗?

生:不是。

师:对。鸟儿的心里一定又在想着什么?联系前文, 想想她在想什么?

生:朋友, 你虽然不在了, 但我已对着你点亮的灯火唱了一首歌。

【评析:平时, 诸多教师都话及“解读教材”, 但是如何才能有效地解读教材呢?怎样才能在解读教材时做到“深入浅出”呢?我想, 汪老师对《去年的树》这一文本的解读称得上是一个“范”。他没有在教学方法、技巧、策略上一味地去追新追异、求活求变, 而是自然地沿着作者写作的思路及编者的意图层层深入思考着。我们看《去年的树》这一文本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汪老师反复品读文本后, 读到了应是文章 (作者) 向读者讲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朋友”, 即文章首句“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随着文脉的推进, 汪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地体会到, 是好朋友, 一定要彼此为之坚持, 一定要学会欣赏, 一定要懂得尊重, 一定会为其担心, 一定要善于赞美, 一定要兑现承诺。这一切, 才是“好朋友”的真正内涵。】

师:虽然唱的是去年唱过的歌, 聪明的你, 能感受到这回唱的歌有什么不同吗?

生:这是一首赞歌。

生:这是一首友情歌。

师:同学们, 这是一首见证好朋友情谊的歌。这首歌告诉了我们, 好朋友是朋友与朋友之间的一种坚持, 一种欣赏, 一种尊重, 一种担心, 一种承诺, 一种赞美。同学们, 请记住这棵树。读课题。

生 (读) :去年的树。

师:也请同学们记住这对朋友。读———

生 (读) :去年的树、鸟儿。

师:同学们, 有一个名字, 别忘了, 他叫———

生:新美南吉。

篇4:《去年的树》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2.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使学生体会到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能通过层层深入地朗读课文,体会“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小鸟图、大树图、油灯图)

教时安排:2课时

一、激情导入,走入文本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好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出示小鸟图)对,是一只美丽、可爱的小鸟。(贴图)你们看它是谁?对了是一棵粗壮茂密的大树,枝叶长得郁郁葱葱。(贴图)

那么,小鸟和大树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生动感人的童话故事《去年的树》。板书:去年的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下面认真地听老师读课文,大家思考:小鸟和大树是什么关系?

2.交流:对,他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请你们在文中找一找:从文中哪里可以体现出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3.原来小鸟整天在这棵树上唱歌,而树呢,又整天快乐地聆听小鸟的歌唱。是呀!和好朋友在一起是多么快乐的事啊!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好朋友吗?请大家畅所欲言。

4.可是好朋友马上就要分别了,因为岁月流逝,转眼寒冷的冬天已经临近,两位幸福的好朋友此时就要分别了,在分别之际,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呢?请大家找出对话,同桌之间读一读吧!

5.大树恋恋不舍地说:“再见了。明年请你再回来,让我听你的歌声吧。”小鸟充满希望地说:“好啊,你等着我吧。”从他们的对话当中我们看出真是友情深厚啊!(板书:友情深厚)

6.面对离别,两位好朋友的心情怎么样呢?当然是伤心和依依不舍,所以在读此处的对话时,应带着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对,应该是带着留恋和依依不舍的语气来读。

三、精读课文,深刻体会

1.导语:小鸟和大树做了约定之后,就分别了。转眼温暖的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融化了,小鸟又回到了树林里,来找他的好朋友树来了,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却不见了,只有一截孤零零的树桩留在那里。小鸟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

同学们请仔细阅读课文,看看小鸟都找了哪些地方,问了那些人呢?找出角色对话,用浪线画出小鸟的话,并在小组里分角色朗读。

2.汇报:小鸟先后去了三个地方去寻找,分别是:树林里、山谷中和村子里。问了三个人。

(1)在树林里,小鸟问树桩:这里的树到哪里去了?语气中充满了焦急和担心。所以读小鸟的问话时,应带着非常着急的语气来读。

当树桩告诉他:是伐木工人用斧头把树砍倒,运到了山谷里时,小鸟赶紧向山谷的方向飞去。

(2)在山谷里,小鸟发现了一座很大的工厂。里面传出了“吱嘎、吱嘎”的锯木头的声音,可怜的小鸟落在了工厂的大门上,小鸟迫切地想见到他的好朋友,于是他急切地问:“大门先生,你知道我的好朋友——树怎么样了吗?”小鸟这样迫切地想见到他的好朋友,大家说,小鸟的这一句话应带着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对,应是带着越来越忧伤的语气来读。

可是大门告诉小鸟说:“是树吗?它在工厂里被锯成小木棍做成火柴,卖到了那边的村子里。可怜的小鸟又向村子的方向快速飞去。

(3)油灯旁,他看到了小女孩,小鸟心急如焚地问:“请问,你知道火柴在哪里吗?”可是小女孩如实地告诉他:“火柴已经烧没了,可是它点燃的油灯还在燃烧着。”(贴油灯图)

3.村子里,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终于相聚了,小鸟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曾经朝夕相处的好朋友,他们最终竟以这样的方式相见了。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你们此时又想说些什么呢?

四、思维拓展,升华主题

1.朋友不在了,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心里充满了忧伤和惆怅地面对着由朋友生命点燃的火苗,他唱起了去年的那支歌。板书:深情歌唱

2.多么诚实守信的小鸟啊!(板书:诚信)诚实守信是人世间最美的传奇。大树有你这样的朋友真是无比荣幸!

3.去年的树,今年已经不在,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留恋;去年的树为什么会不复存在,留给我们的是太多的思考与自责。

(出示漫画)

这是老师在多年前看过的一幅印象最为深刻的漫画,题为“小鸟的泪”。请大家仔细欣赏漫画,说话所透过画面,你感悟到什么?

4.正如大家所说:小鸟那低垂的伤心的泪眼,以及这一截孤零零的树桩和树桩上那仅存的一抹新绿留给我们的是人类无尽的思考与自责,如果我们人类还是无止境地乱砍滥伐,那么类似的悲剧还会一幕幕地重演。让我们从现在起,做环保的小卫士,保护树木、植物、动物,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吧!

五、布置作业

小鸟的歌声给予了好朋友无限的哀思和对好朋友深切的怀念,(板书:深切怀念)听了小鸟的歌声后,火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小鸟又会怎么说,怎么想呢?故事以长长的省略号结尾,都省略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给故事续编一个合理的结尾。

参考文献:

篇5:课文《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走进中外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分别是《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

本组教材的编排目的,是为了引领学生“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

《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这篇童话与《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不同,语言朴实无华,全文没有华丽的词句,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中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平淡的语言中有一种深挚透明的美。因此,引导学生感悟这种简洁平淡的童话语言特点,体味其中的妙处,就成为本节课的语言训练所在。

学情分析:

1.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通过预习和整组教材的字词过关课,生字的学习已不再是难点。

2.学生自读课文后能初步感受鸟儿和树的友情,但对两次“看了一会儿”理解得不深不透。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可能会罗嗦,应训练学生同类事情合在一起说。

3.学生对童话故事非常喜欢,对童话本身也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如:歌颂真善美,多采用拟人化的语言等;对童话语言的特点在《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中有了一些了解:语言生动优美。而对于《去年的树》中童话语言“简洁”的特点及其好处则非常陌生。

学习目标:

1.运用“画人物关系图”的方法,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落实《课标》中段目标的第4条: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对话,通过给对话加提示语,感悟这篇童话“简洁便于展开想象”的好处,并从中体会到鸟儿和树的深情厚意及信守诺言。

(落实《课标》中段目标的第1条: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落实本组教材目标:品悟童话的语言特点。)

3.质疑、想象、交流鸟儿“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和“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的不同。抓住第一次“看了一会儿”进行练笔。

(落实《课标》中段目标第5条: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拓展阅读《白蝴蝶》,运用赏析“语言简洁”之妙,促进认识的提升。

(落实《课标》阅读教学建议部分: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教学重点:

1.运用“画人物关系图”的方法,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对话,通过给对话加提示语和想象,感悟这篇童话“语言简洁”的妙处,并从中体会到鸟儿和树的深情厚意及信守诺言。

教学难点:

感悟本篇童话语言“简洁”的特点,并体会到“语言简洁能更好地让读者展开想象”的好处。

学习过程:

一、画出人物关系图,概括内容

师:同学们,在学习前面的两篇童话时,我们知道了一种概括童话内容的方法,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画出人物关系图,概括童话内容。(学生齐读方法)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感人的童话——《去年的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大家在预习时,已经画了人物关系图。请你再对照着图,说给自己听听,然后上台展示。

找两位同学上台展示。相比之下,你更喜欢谁的说法?

【预设:若学生对鸟与树根、大门、小姑娘的关系,梳理得比较罗嗦,教师则引导:树根、大门、小姑娘都是鸟在找树时向他们问路,所以对于这样同类的事物可合在一起说:鸟问……,最后唱歌给灯火听。若学生自己概括得非常简练,教师则表扬学生能把同类事情合在一起说的做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把图示画在黑板上,请一生再上台说一遍。

二、品读对话,感悟“语言简洁”之妙,升华情感

师:整个故事都是围绕对话展开。小鸟共有4次对话,请同学们先看第一次:

1.比较学习第一次对话,认识“语言简洁”并体会“简洁之妙”。

(1)投影出示,你自己读读,看看《去年的树》中的对话与前面两篇童话的对话,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去年的树》

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滚出去!”

——《巨人的花园》

“我为你们三个人的健康喝了三口。”她微笑着说。

——《幸福是什么》

(2)交流:没有提示语。

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前两篇童话有提示语,语言生动形象,非常优美。而《去年的树》没有提示语,我们感觉语言非常简洁。(板书:简洁)我们该给“树”和“鸟儿”说的这些话加上什么样的提示语呢?请你再读读第一、二两个自然段,想一想。

(3)学生结合一、二自然段,给第一次对话添加提示语。

出示前四个自然段,引导学生结合着“好朋友”“天天”等词,说明添加提示语的理由。树的提示语,可以是:依依不舍、深情地等;鸟儿的提示语,可以:痛快地、毫不犹豫地、坚定地等。

师小结:看来,加提示语要联系上文,根据一定的语言环境,这样才合理。

【预设:学生能添加上依依不舍等提示语,但在陈述理由时,却不能结合语言文字来谈,只是空对空地说。此时,教师应引导:他俩是一般的朋友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来?抓住“天天”一词,体会鸟儿与树形影不离、亲密无间。若学生能抓住“天天”一词来谈,则充分鼓励学生会学习,能抓住词语谈出自己的感受。】

(4)根据学生所填词语,随即感情朗读。

(5)小结。同学们添加的词语都非常巧妙合理,都能表现出他俩之间的真挚友情。看来,简洁的语言留给我们更大的想象空间。张贴:语言简洁,留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预设:学生填上词语,但读不出感情,教师则范读。】

2.围绕“语言简洁”,想象其他三次对话鸟儿的心情,进一步感悟“简洁”的妙处。

师:冬去春来,鸟儿飞过千山万水,终于回来了。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他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出示(鸟儿的语言变色):

可是,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鸟儿( )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工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 )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 )问女孩:“小姑娘,请你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1)小组合作。请你根据当时的情况,想一想鸟儿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填在括号里,并把这种心情有感情地读出来。(教师巡视)

(2)交流展示:找二至三个小组交流朗读,先说填的三个词语依次是什么,再读鸟儿的问话。

(3)小结:大家真了不起,虽然作者没有直接描写鸟儿的心急如焚、奔波的劳累,但是我们从平淡的语言背后,依然读懂了鸟儿心情的急切和对友情的执著,这就是简洁的魅力。

【预设:学生所填的词语估计多数会是伤心、着急之类,教师应提升学生的回答:鸟儿越来越伤心,越来越着急,看出鸟儿对朋友无比关心、无比牵挂、心急如焚、心如刀绞。】

三、质疑问难,放飞想象,训练语言。

(1)质疑。

师:文章的对话非常简洁,文章的结尾语言依然简洁明了,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同学们自己读读课后三个自然段,你有什么问题吗?

出示: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预设:学生的疑问会是“为什么鸟儿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唱完歌后,又看了一会儿?也可能是:为什么唱的是去年的歌?】

(2)小组讨论,写话训练,解释疑难。

师:听完小姑娘的话,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如果你是小鸟,会想些什么呢?联系前文小姑娘的话,再联系后面接着唱起去年的歌想一想,写下来。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找同学代表到展台前展示,一边展示内容,一边评析书写。结合学生创作,领悟真情、守信、留恋等。

唱完歌后,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此时,他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呢?(说说即可)

师小结:一个最最简单的词“看”,让我们展开了无尽的想象,从看字背后,我们感受到了如此丰富的情感:鸟儿的吃惊、鸟儿的自责、鸟儿的诚信、鸟儿的祝福等等,这都是简洁的魅力。同学们,我们读语言简洁的童话,就要展开丰富的想象。

【预设:学生的创作可能是简单的一句话,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睁大眼睛”,想想鸟儿在想些什么?再结合“唱去年的歌”,他又在想些什么?】

四、拓展阅读,抓住“简洁”,想象练笔

师:同学们,新美南吉是日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体弱多病,一生未娶,30岁时英年早逝,因此,对真情非常渴望和留恋。他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我们再来读一篇他的童话《白蝴蝶》。要求:请你重点读读文中的对话,你从哪儿感受到语言的简洁?在这简洁的背后,你又读懂了红气球和白蝴蝶怎样的心情呢?

下发文章:

白蝴蝶

【日本】新美南吉

一个老爷爷在街角卖气球。这束气球,有红的、有蓝的、有黄的、有紫的,还有别的颜色的。它们脸儿贴着脸儿,随着风在空中飘动。

一只白色的蝴蝶,每天都飞到这束气球这儿来,跟它们在一起玩儿。

这束气球里有个很小的红气球,白蝴蝶跟它最好啦!

有一天,一个背着娃娃的阿姨走过来,用一分钱买走了那个小红气球。

在走的时候,小红气球说:再见啦,蝴蝶!”

可是,白蝴蝶说:“不,我要跟你走!”

白蝴蝶扇动着翅膀,跟在红气球的后边。

那个背娃娃的阿姨穿过一条林荫路,走向公园。红气球给一根细线牵着,跟在她背后。在红气球的后边,又跟着白蝴蝶。

阿姨一走进公园,就在长椅子上坐下来,唱起哄娃娃睡觉的催眠曲:

噢--噢--睡觉喽—

噢--噢--睡觉喽—

还没等小娃娃睡呢,她自己倒先“呼呼”地睡着了。

白蝴蝶不放心地问红气球:“这以后,你要到什么地方去呢?”

红气球说:我也不知道。”

这个时候,阿姨不知不觉地松开了手,细线滑了出去,红气球开始飘向天空。

白蝴蝶也跟着红气球,向天空飞去。

“我不知道会飞到什么地方,蝴蝶,你快回家去吧……”红气球说。

“不,我跟着你。”白蝴蝶说。

红气球越飞越高,白蝴蝶也越飞越高。往下看去,城市变小了,房子跟玩具积木似的。

“别再跟着我了,好蝴蝶,我还不知道会飞到什么地方去呢!”红气球说。

可是,白蝴蝶还是扇动着翅膀,跟着他走。

不一会儿,红气球和白蝴蝶都看不见了。

1.学生自读文章,作批注。

2.全班交流。

【预设:学生能找到语言简洁的句子,在谈红气球和白蝴蝶的内心活动时,如果遇到困难,就让学生读出来即可。】

五、总结提升。

篇6:四年级课文去年的树读后感

读后感一:

一只小鸟和一棵大树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小鸟每天都给树唱歌。渐渐地,冬天来到了,小鸟要飞走了,于是,它们就约定第二年春天再见面。转眼间,春天又来了,小鸟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发现了好朋友树不见了,只有一棵树根了。小鸟为了实现诺言,决定要去找它的树朋友。它到处打听,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树,树已经变成了灯火。小鸟又给树唱了去年唱的那首歌,就飞走了。

这就是我们昨天学的课文《去年的树》,这个故事内容曲折丰富,让我总是忘记不了。小鸟虽然看起来很弱小,可是它却有着高尚的品质和永不放弃的精神。这一年,它许下了一个诺言——明年要再飞回来给树朋友唱歌。第二年,它来到了这里,没有看到树朋友。可是为了实现它去年许下的诺言,小鸟四处打听、四处询问,终于找到了树朋友。这件事说明了小鸟信守诺言。

小鸟不仅信守诺言,还特别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它费尽周折找到树朋友,它的树朋友已经成了火柴,点燃了灯火。可是它并没有因为树朋友变成了灯火而抛弃他,而是非常开心,又给树朋友唱了去年给它唱的那首动听的歌。小鸟终于实现了诺言,非常高兴。

讲完了小鸟,该讲一讲我的故事了。上个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们班的锁丢了,赵老师就又换了一把新锁,并把两把新钥匙给了我和张瑞航。因为我家离学校近,所以早上一般都是我开门,下午张瑞航开门。有一天晚上,我去哥哥家玩儿,不小心把班级钥匙忘在哥哥家了。回家以后,我很着急,脑子里一片空白。后来,我就想着说不定张瑞航明天会早点去开门,肯定不会耽误同学们进教室的。可是,妈妈却教育我:“每天早上都是你开门,你明天不能开门了,就应该给张瑞航打一个电话,告诉他你的钥匙忘在哥哥家里了,让他明天早上早去一些开门,这样才不会耽误同学们进教室。”我想了想,立刻给张瑞航打了一个电话,让他早去一点,千万别忘拿班级钥匙。打完了电话,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下来了,觉得信守诺言的感觉真好!

生活中,信守诺言是很重要的。只有信守诺言,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只有信守诺言,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只有信守诺言,才能得到宝贵的友情。

读后感二:

同学们,你们知道《去年的树》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可感人了。我读了这个故事后,被小鸟珍视友情、遵守诺言的品质深深感动了,真想马上把这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讲给你们听。

故事中的一只小鸟和一棵大树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年冬天,小鸟要去南方过冬了,临别之际,它们约定:来年春天再相见,小鸟再来为大树唱歌。春天到了,小鸟为了这个约定,从南方飞回来了。可物是人非,树已不见了,只留下一截树根在无声地哭泣。为了找到好友,履行承诺,它四处寻找,从森林找到锯木厂,从锯木厂找到村庄,再找到小姑娘。当它历经千辛万苦找到小姑娘的家时,却眼睁睁地看着树做的火柴已化成灯火,但小鸟还是没有忘记诺言,它在灯火旁唱起了去年它唱给树的歌,一遍又一遍,久久不肯离去。

我掩书长思,这只小鸟,它在寻找的过程中,有没有想过会被猎人射下来;有没有想过会被灯火旁的小姑娘关进笼子;有没有想过舍弃了这棵大树,还有无数的大树可以成为它的朋友。我觉得,它什么也没想过。在它小小的脑海中,只是闪现着一个念头:找到老朋友,为它唱歌。这个简单的念头驱使着它不顾一切地去寻找。

从小鸟身上,我想到了我们人类。我们人类是高等动物。可是,许多时候,有些人的高等竟比不过一只鸟。薄情寡义的,虚情假意的,背信弃义的,见利忘义的,比比皆是。就拿我家的邻居张奶奶来说吧。张奶奶70多岁了,30年前死了老伴。她为了三个儿子,没有改嫁,含辛茹苦地把他们拉扯成人,讨上媳妇。可现在三个儿子谁也不管她,时常给她气受。有时连村里发的每个月200元的老年补贴还要染指。我妈妈看不下去,常常暗地里接济张奶奶。我一看到张奶奶,心里就很痛。这三个儿子,连区区一只动物都不如,我真为他们深感脸红啊!更为他们是我们的同类而感到惭愧。

篇7:】去年的树课标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比较集中在低中年段,用人文主义教育观去指导童话教学,可以更好地彰显童话文体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的个性,以达到学生情感与认知的圆融。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对这类文体形式十分关注,选择了38篇童话故事作为教学内容,低段的选文中,童话占了25%,中高段童话的篇目渐渐趋少,占了3.4%的比例。纵观38篇童话故事大多以丰富的想象、幻想,运用夸张、象征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曲折、奇妙,引人入胜。引领孩子们从故事中找到快乐,心灵得到净化。虽然低中高都分布童话题材的文章,但《课程标准》对各个年段的训练重点的规定是不一样的:低年段侧重于讲故事训练,引导学生关注一波三折的情节,感知神奇的人物形象,从而能讲述童话故事;中年段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童话的文体特点、表达方式,要在充分感知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尝试表演讲故事,或者可以编排课本剧;高年段提出学生要进一步感受神童的文体特征,了解语言特点,尤其要去体会经典童话的经典之处,由篇到本,阅读更多的童话并尝试创作童话。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阶段性目标中,也对故事类文章的学习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学习目标是:

1.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二学段的学习目标是: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与第一学段的不同是第二学段选编的童话故事在教学要求上上逐渐深化,达到的目标是“复述”而不再是“浅易阅读”,进一步把诵读与讲述这两个过程结合起来了,而且有了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要求。

第三学段在前面的基础上有了更细更高的要求:

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2.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3.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特点:

1.三个学段的目标设定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2.想象是学习童话故事的主要方法;

3.抓重点词揣摩体会人物心情是获得情感体验的有效途径。

根据以上课标分析,我觉得这堂课坚持了三个融合:把学习语言运用和理解内容融合在一起;把学习语言运用和情感的陶冶融合在一起,坚持方向,让孩子带着情感去表达,带着情感去朗读;把学习语言运用和启迪思考融合在一起。本堂课一如既往地重视“美美地读”,重视情感的挖掘,始终贯彻了一条主线:那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围绕这条主线,不断创设语言文字运用的情境,创设了“想象说话”的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语用的平台,增加了语言容量,不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质量,运用前有要求,运用后有评价。老师对语言环境的创设与巧妙运用,学习提升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质量,无疑是本课堂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也就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我引导学生以读促悟。抓住三个主要画面,分别是鸟儿和树告别的画面,鸟儿千辛万苦寻找大树的画面和鸟儿对着灯火给树唱去年唱过的歌的画面。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感悟文本。学生在朗读时,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更是学生生命潜能的激励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用激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激发他们内在的生命热情和潜能。

篇8:《去年的树》教案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拟人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3、通过朗读,感受童话故事对高尚友情的赞美,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拟人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择题。

这篇童话在写小鸟和大树之间发生的故事时,以写为主。

A神态B语言C心理活动D动作

2、这篇童话以写语言为主,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全文一共有几次对话呢?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小鸟说的话,请用波浪线画出其他人物说的话,不动笔墨不读书。画完后轻声读一读,试着读出感情。

三、学习“去年”的部分。

1、指导朗读第1组对话。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读出树与鸟儿难舍,渴望再相见的语气。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读出鸟在信誓旦旦地向朋友保证,坚定的语气。

2、小鸟与树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他们非常渴望早日能再相会。可是树与鸟为什么如此难舍难分呢?你能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说一说。

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1)抓住重点词语“天天”感受到鸟儿和树是好朋友。

(2)一边读,一边想象,感受到鸟儿和树是好朋友,树是鸟的知音。

树和鸟朝夕相处,一个天天唱,一个天天听,唱得快乐,听得开心,树是鸟的知音,是她最知己的朋友。千金易得,知己难寻啊。

3、可是寒冷的冬天到了,这对好朋友无奈的要分开了。临走前小鸟留下一个美好的约定,小鸟说:

--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四、学习小鸟找树的部分。

师:作者在写鸟儿寻找树的过程,非常巧妙,主要是用了三次对话。这些对话很简单,都是,鸟儿问,鸟儿问,然而,鸟儿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在问呢?作为这篇童话主角的小鸟的.话,非常重要,请大家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体会。

出示句子: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鸟儿问树根说。

她问大门说:”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鸟儿问女孩儿:”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1、鸟儿的这三次询问,他的心情有变化吗?

为了寻找好朋友,小鸟一次比一次焦急,一次比一次急切。

2、把我们的理解送到句子中,连起来读这三句话,读出小鸟心情的变化。

从惊愕--着急--心痛

3、这篇童话很感人,在对话里还有其他几个角色,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在小组中分角色读一读这三次对话。

”树根“本是树的一部分,读它的话时,要读出同情、伤感的语气。

门读出不以为然的语气。

五、学习最后三段。

出示图:

村子里,煤油灯旁,两个好朋友相聚了,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的最后三段。想一想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疑问?

1、质疑

2、记得去年吗?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树和鸟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一个天天唱,一个天天听,唱得快乐,听得开心,树是鸟的知音,是她最知己的朋友。

3、请屏幕,而如今,此情此景,物是人非,鸟儿在想什么呢?

请展开大胆的想象,写一写。

小练笔。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心里想:

接着,她就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这时,她心里又想:

想着想着,她就飞走了。

师:这两个”看“,饱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恋啊。这两个”看"字虽然普通、但是却震撼人心。

4、鸟回来了,树却不见了。她就唱起了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树已不见了,小鸟为什么又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总结:《去年的树》这篇童话,让我们感受到世间最美好的情意,也感受到世间

许多令人伤感的遗憾。这篇童话很经典,内涵很丰富了,平淡中却透着深情,

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和思考,好的童话值得读一辈子的,好的童话值得一辈子去读!

推荐好书。

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好朋友

鸟儿--树

信守诺言

上一篇:七一演讲稿-党啊,我亲爱的妈妈爱国演讲下一篇:有关行政助理辞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