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据样本

2024-04-30

借据样本(精选3篇)

篇1:借据样本

借据

李三向(xxx)借款人民币拾万元整。借款人自愿向xxx每月按总金额的1%作为有偿补助。即每月壹仟元。

补助金每月XX号汇入北京工商银行xxx的账户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如借款人小额还款,有偿百分比不变。被借款人的补助金相应按剩余总额比例递减。

如xxx预追回借款,需七日前通知借款人。

还款账户以北京xx银行xxx的账户作为凭证。

借款人如有不测,借款由家属无理由承担偿还。

备注:如借款人还款终结(以凭据为准)该借据无论是否销毁,均视为无效。

特立此据

借款人签字印章:李三

借款人电话:

二零一二年九月二十日

此范本由尚布奇友情提供!尚布奇是品牌,五洲四海传递爱,五彩缤纷放异彩!

篇2:借据样本

对于注明了还款日期的欠据和借据的诉讼时效, 通说上没有争议, 认为还款日期到期之日, 债务人没有或拒不履行债务, 应视为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 按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之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 从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所以诉讼时效应从还款日期之日起计算为两年 (一般诉讼时效为两年) , 超过两年, 债权人的债权将不受法律保护。

对于没有注明还款日期的欠据和借据, 长期存在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 应适用20年的最长诉讼时效, 即债权人在20年内的任何时候, 向债务人主张权利之后, 债务人不自动履行, 均可以在此之后的两年内再向法院起诉而不超过诉讼时效。因为只有主张了权利, 债务人不能履行或拒不履行, 债权人才会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 如果不主张就不会知道债务人会不会履行, 从而债权人就不会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 (但超过20年, 就不再受法律保护, 而不管债权人是否知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 。另一种观点认为, 诉讼时效应从出具欠据或借据之日起计算, 因为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 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债务, 属于约定不明, 债权人可以随时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债务人也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即债务人出具欠据或借据之后, 债权人便可马上向债务人要求履行, 故诉讼时效期间应从出具欠据或借据之日起计算为两年。法律规定诉讼时效的目的和立法的原意在于:如果国家法律无限期地保护债权人早就享有的、但一直不行使的权利, 现实生活中,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就会与社会的经济秩序处于不稳定和不协调状态, 与经济高效发展和循环的要求不相适应。事实上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会经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从各国法律对诉讼时效的规定来看, 也是一个从时效长向时效短演变的过程。诉讼权利的丧失, 也并不是意味着实体权利的消灭, 而只是丧失了受国家强制力 (即法律) 保护的权利, 而非自然权利。在民法理论上, 除了诉讼时效, 还有取得时效制度, 即占有时效, 它是指财产所有权人的非善意占有或经所有权人同意以公开的、连续的方式占有所有人财产, 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时效, 就视同为占有人依法取得财产所有权人的所有权。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及其司法解释规定的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和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有关单位提出保护权利的请求为时效中断的事由, 是囿于我国民事诉讼意识不强, 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大都通过协商解决, 涉讼较少, 才作出的一个阶段性的权宜之策。实际上当事人在诉前主张权利, 从法理上讲, 不应视为时效的中断和时效重新计算的事由。让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据或借据的债权人在20年内都可以无条件地向债务人主张权利而不超过诉讼时效, 那么诉讼时效的规定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

(二) 借据、欠据在法律责任上存在混淆的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 当朋友或是同事向自己借钱时, 人们会想到让对方给自己写一张字据, 免得日后空口无凭, 可是却很少有人考虑过是让对方写“欠据”还是“借据”的问题。

2008年6月, 家住萨尔图区的宋某与李某签订书面协议, 约定开办了一个小厂子。李某出资3万元, 宋某负责经营管理。1个月后, 李某提出撤伙要求, 宋某同意并付给李某2万余元。2008年7月18日, 由于没能全部还上李某的钱, 本应出具“欠据”的宋某, 却向李某出具“借据”, 内容为“今借李某现金3万元”。

2010年6月, 李某持此借据向法院提起诉讼, 请求法院判决宋某返还借款3万元。诉讼过程中, 宋某称, 李某出具的“借据”实际应是“欠据”, 李某的3万元撤资款, 他已陆续支付2万余元, 现仅欠几千元。李某反驳称, 撤资款与该借款没有任何关系, 宋某确实已返还了2万余元的撤资款, 但并非该笔借款。双方各执一词, 但均不能提供证据。

2011年1月5日, 萨尔图区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 李某提供的“借据”中明确写明“今借李某现金3万元”, 故宋某对自身说法负有举证责任, 因为他不能向法院提供任何证据, 对其主张法院不予采信。判被告宋某返还原告李某借款3万元。

针对以上情况, 有律师建议:对于没有还款期限的借据, 出借人可以随时向借款人要求还款, 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之日起开始计算。

权利人再次主张权利的, 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但是如果出借人在借款人出具借据的20年内不主张权利, 则诉讼时效不再起算。

没有履行期限的欠据, 在债务人出具欠据时, 权利人就已经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 故权利人应当在欠据出具之日起2年内向人民法院主张权利。也就是说, 没有履行期限的欠据从出具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

鉴于欠据诉讼时效问题一直处于不确定状态下, 这极不利于充分保护债权人债务人的权利, 也无法维持经济关系的稳定性, 因此当事人在要求对方为自己出具欠据时应当谨慎, 尤其是应当注意借据与欠据之异同。

摘要:在日常经济交往中, 由于缺乏应有的法律知识, 当事人误将借据写成欠据, 或误将欠据写成借据的现象时有发生。实际上, 二者的法律地位却是不同的, 是两种种性质根本不同的法律单证。

关键词:借据,欠据,法律适用

参考文献

[1]郭明瑞主编.民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32-140.

[2]王家福.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M].法律出版社, 1991.

篇3:一张写给歹徒的借据

是15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们住在一个新开发的小区,是城郊结合部,一到晚上就像个荒凉的坟地。

那天为省下坐车的钱,我们选择走小路。路是碎砖块铺成的,坑坑洼洼,没路灯,偶尔我还会绊上一跤。我和母亲急匆匆地走着,谁都不说一句话。

我的鞋子是姐姐穿剩的,即便塞上鞋垫,走路还是松松垮垮的。在过一座小桥时,右脚的鞋子终于掉了下来。我借着穿鞋的工夫,看了看四周,天已全黑,耳边再次响起了亲戚的话:“年底治安乱,今晚别赶回去了。”母亲谢绝了亲戚的好意。

借到钱,我们还是很高兴的,从亲戚家出来,母亲笑着说,“想吃巧克力吗?我明天给你们姐俩称半斤。”这样的谈话很轻松,我一度忘了脚下的鞋子。

那件事发生时,我们离家还有半个小时的路程。

一声凶巴巴的“站住别动”,两个男人像山一样堵住了我们的路。事情太突然,就像演电影。我哆哆嗦嗦拽住母亲的手,母亲捏捏我的手心,轻轻说:“不怕,有妈妈。”

那是两个年轻男人,每人手里拿着一根很粗的棍子。夜色中,我看不清他们的表情。我想当然地以为他们脸上杀气腾腾。

我知道我们该跑,可我也清楚,我13岁,母亲35岁,一大一小两个女人无论如何跑不过两个身强力壮的男人。我急得要命,却又一筹莫展。母亲低头望了望我,她神色平静,面色从容。

可怕的沉默之后,右边的男人说话了:“我们只想要钱。”他似乎不比我们轻松,我捕捉到他话音里的颤抖。

母亲没吭声。男人继续解释:“我们真不想伤害你们,我们也没办法。辛辛苦苦打工一年,老板带钱跑了,我们必须拿钱回家过年。你们城里人好歹比我们容易些。”

说话的人语气倒老实,可他的棍子凶神恶煞般戳在那里。我很清楚,此时稍有不慎,我们就会受到伤害。没人知道结局会是什么。对峙片刻,母亲忽然叹口气,从口袋里拿出蓝色手绢,手绢里包裹的是借来的二百块钱。我记得那是四张簇新的票子,每张面额五十元。

男人看到钱,自然地伸出他空着的手。

“慢!”母亲把钱往怀里一缩,“这钱不能让你们抢走。”那人的手愣在半空,我和另外一个男人齐齐盯着她看,不明白她在说什么。

“如果今天你们抢了我的钱,不管数额多少,你们都是犯了罪。我知道你们有难言之隐,可法律不管那么多,不光法律判你们罪,就是你们自己内心,一辈子也不会原谅自己的。”

干什么?这个时候她竟然讲起课来,这实在出乎我意料。不仅如此,接下来她做了一件在我看来仿若天方夜谭的事。她不慌不忙地说:“我现在写张借条,不管你们多久还钱,五年也好,十年、二十年也好,甚至你们没钱还也好,只要记住,今天你们没有抢,你们是借我的钱。我希望,你们以后也不要抢别人的钱。”

说完,母亲从口袋里摸出纸笔,在黑影里凭感觉写了张借据。她把钱和借据一起放到那人手里:“上面有我的名字和地址,至于你们的名字,回去后你们自己填写吧。”

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歹徒大概也从未遇到过,他们愣了片刻,互相看看,什么也没说就拿上钱和借据跑了。

余下的路程,我一句话都没说。我失望极了,我的母亲竟如此可笑,简直迂腐至极,没有克敌术也罢了,承认自己的胆怯也罢了,居然向两个手拿棍棒的劫匪写下世间最愚蠢的借据。这事若非亲身经历,我会当笑话对待。

那个春节,尽管母亲还是给我们买了巧克力,可我心里仍然很难过。关于那张愚蠢的借据,我始终无法释怀,我想,这绝对不是母亲平日嘴里所说的勇敢。

让我意外的是,两年后的一天,母亲从学校下班回家,她手里拿着一张汇款单。上面的数额是一千块钱,汇款人的名字却是陌生的,附言栏上写着:“谢谢您没让我们走错路。”

是母亲的一句话,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选自《青年博览》2006年第22期)

金玉良言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借据样本】相关文章:

借据评析04-10

借据范本04-13

借据04-20

三借据05-02

借据收据范文05-16

拆借资金借据05-02

借据与收据05-02

标准借据免费05-08

借据与收据范文05-20

收据借据模板范文05-31

上一篇:向榜样下一篇:杨审计监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