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彩培训学校管理制度

2024-05-04

艺彩培训学校管理制度(精选2篇)

篇1:艺彩培训学校管理制度

从端正办学思想入手

学校办学和从事任何工作一样, 都要以一种思想为指导, 办学指导思想是教育思想的反映。

我校始终坚持“以德立校、依法办学”的治校方略, 确立“校本管理, 合作服务, 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办学理念, 以“创办一流学校、造福一方百姓”为宗旨, 做到内挖潜力、外创条件、规范办学、优质轻负, 通过向机制、向队伍要质量, 促进全校教师整体素质大幅提高。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即“四制改革” (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考核制和效益工资制) 是学校在依法治校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对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的继续和延伸。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 遵循方向性、政策性、法规性的原则, 坚持用制度来规范各个岗位, 先后制订了《领导班子自律公约》、《党政工作议事规则》、《教代会例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教职工职业道德行为准则》、《教学工作制度》、《教职工岗位素质教育考核方案》、《关于教学质量奖励的规定》、《学校安全保卫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并通过教代会审议, 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学校管理制度集》, 使教师在工作、学习中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对新分配聘用的教师或者调聘到我校的教师, 首先组织他们学习有关的制度, 进行岗前培训。只有广大教职工对工作规范明了于心, 才会去自觉地循规守法。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是贯彻实施教育方针、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有力保证。学校着力抓的是执“法”过程的管理, 行政干部树立起了“宁可得罪人、也不得罪事业”的思想, 在不断加强整个执“法”过程中, 严格检查, 严格考核, 并一定做到及时反馈, 同时把这种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于符合各项制度要求的行为给予肯定和支持, 对于违反法规和制度的给予纠正和处理, 从而把组织意志有效地转变成了教师的自觉行为。学校十多年的进步和发展, 教师们有目共睹, 大家真正理解了执行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制度的健全, 执“法”的严谨, 学校政通人和, 教育秩序井然, 各项工作均纳入了正常而规范的法制轨道。

建设两支队伍是重点

办好一所学校有许多条件, 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办好学校的依靠力量。

1. 运用制度, 营造良好师德师风

师德建设的关键在于实践。作为学校, 应创设条件, 营造氛围, 提高教师队伍群众素质。我们认为, 要使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就要建立健全保障制度和评价机制, 尝试多种机制运营。各种完备的制度是我校教师队伍管理的有效措施, 更是师德建设的有力保证。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不尽义务就不能享受权利”。为使教师明确自己应履行的义务, 更好地指导其行为, 我们用深入浅出的方法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结合学校工作实际, 制定了《葛沽实验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准则》是《规范》的细化, 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 对师德建设起了积极导向作用, 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敬业的工作作风使老师们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学校兴荣, 教师才能更好地发展”、“想干就干出个样儿来……”。由此可见, 制度也具有激励的作用。

坚持对教职工进行月、学期考核和不断完善激励与制约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是我校一直坚持的重要原则。考核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攸关, 与学校发展攸关。我们依照“激励性原则”、“方向性原则”、“择重性原则”每学年都对师德考核细则进行调整。我校考核细则的制定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的命令部属, 而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拟出草稿, 交由全体教师、教代会、校行政反复研讨修订。可以说考核方案的出台过程就是一次生动的师德教育与自查过程。正是教职工人人“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 所以我校各项工作开展的“真实”、“扎实”。

2. 激活个体, 提升群体师德水平

人是社会人, 置身于教师群体之中, 每个人在师德追求上都有一种趋同心理, 那就是追求高尚、摒弃庸俗。为发挥学校集体教育功能, 我们利用政治学习、师德评比、征文等群体竞赛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活动。

重视政治理论学习。不但学习教育理论、法规、先进教育思想、人物事迹, 而且结合教师师德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引导, 内容精要, 形式新颖, 体现了我校办学的教育性、规范性和创新性。我校的政治学习受重视、讲落实、抓实际、高效率, 使每位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得到了提高。

注重用身边的师德典型引路, 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坚持每学期进行一次“师德标兵”评选。把师德定性定量考核与评教结果汇总, 取前六名为校“师德标兵”, 并进行公示, 期末结业式为其颁奖, 新学期伊始, 组织“师德标兵事迹宣讲”。这种生动鲜活的师德教育形式, 促使学校涌现出越来越多“学生爱戴、家长信赖、同事认可”的师德标兵。更使我校师德建设呈现出比、赶、帮、超的良好局面。

引导教师进行自我教育也是师德教育的重要方法, 体现在“优秀年级组”评比中。此评包括定性测评和定量考核两部分, 其实质是群体师德水平的评比, 使年级组成员之间既有激励又有制约, 通过舆论的隐性教育实现了自律与他律的结合, 收到了比预想更佳的效果。

完善的考核及育人机制, 使我校师生教风正、习惯好、学风浓, 促使了我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塑造了“学生喜爱、家人信赖、社会认可”的学校品牌。我校先后赢得“天津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天津市体育工作先进校”、“天津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天津市卫生先进单位”、“天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天津市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学校”、“天津市文明学校”、“天津市民生管理先进单位”、“天津市规范收费示范校”、区级“十五立功先进学校”、区级“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区级“青年文明号”、区级“巾帼文明示范岗”、区级“落实<规程>示范校”、区级“孝敬教育先进集体”、区级“科技示范校”、区级“优美校园”等各种荣誉称号, 十四年来, 我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估成绩, 创造了“三年爬坡” (区中下游) , “十一年成就” (居区前六) 的辉煌历史。

3. 提高领导班子成员自身素质

我校有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 班子成员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以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为座右铭, 勤奋工作, 默默奉献, 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以良好师表形象垂范于教师、学生。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办好学校经费、设备等固然重要, 但班子成员的思想和业务水平更为重要。为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更新知识和观念, 我们注意加强自身建设, 不断学习提高。充分利用时间, 努力学习政治理论, 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 坚定事业心;加强对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 学习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 并在实践中贯彻运用。

作为班子集体, 必须作风优良, 品德高尚, 秉公办事。我们在评优、职务晋升、年度考核等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上, 公开办事, 增加透明度, 接受全体教职工监督, 班子成员还把评到自己的荣誉、职称指标让给教师。几年来, 全校教职工对学校领导处理这些问题的做法和结果非常满意, 教师们心悦诚服, 肃然起敬。

学校领导班子坚持廉洁自律, 十分注重协调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每年都按收费许可证及文件规定收费, 向社会、家长公布收费项目和标准, 接受社会监督, 从不乱收费、不乱花钱, 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篇2:艺彩培训学校管理制度

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中, 为了帮助学校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权责, 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 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 促进全体学生的主动发展, 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 有必要对学校课程管理的意义、地位、内容以及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一些探讨。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建设项目组组长白春永。

学校课程管理的地位和任务

记者:什么是学校课程管理?实施学校课程管理对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什么作用?

白春永: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是在国家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内, 相对于国家一级与地方一级的课程管理而言的, 简称学校课程管理。它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基础教育课程的政策规定,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组织活动。

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 是学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学校课程管理倡导学校课程创新, 在确保全体学生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基础上, 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设置多样化的课程, 赋予学生一定的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利, 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

学校课程管理对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学校课程管理倡导教师要成为学校课程的管理者、决策者, 作为主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观念及教学行为都将发生很大变化, 将会形成一种开放、民主、科学的课程意识, 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记者:学校课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白春永:学校课程管理的主要任务有三个。

首先, 确保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在学校有效实施。国家课程是由国家行政部门决定的, 在目标上侧重于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与共同素质;在内容上强调一致性、共同性、发展性;在实施方式上具有强制性。课程开发的主体是专家, 一般以必修课的形式出现, 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主体部分。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决定的, 它是一种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地方文化、满足本地发展需求的课程, 具有区域性、本土性的特点, 一般比较侧重于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文化、乡土课程等。

其次, 确保学校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行决定的。它的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 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 学生有选修的权利, 一般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 通常以选修的形式出现。学校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与实施, 要既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又能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又能丰富学校课程资源, 兼顾当地社区的发展需要。

最后, 协调、优化、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 形成能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中, 课程理念、目标、结构、实施、评价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校课程管理的任务是确保每一位学生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内容以及选修Ⅰ课程中的部分修习内容;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 开设若干选修模块 (选修Ⅱ) , 供学生选择;协调、优化、整合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形成能体现学校特色、促进学生与教师主动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

记者:在学校课程管理实施中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白春永:学校的校长要组织教师、学生及其家长认真研修国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基础教育的课程政策, 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 各学科《课程标准》《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以及相关的配套文件等。通过研修, 要对国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基础教育的课程政策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 不断提高学生、教师、学校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

另外, 还要对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作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对学校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 可能遇到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以及学生、教师、学校、社区的发展需求, 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为合理开发、利用、配置课程资源做好准备。

当然, 确立学校的培养目标也很重要。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 结合学生、教师、学校、社区的发展需求确定的。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国家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在学校, 培养目标是通过课程的设置、计划、实施与评价实现的, 因此学校课程管理其实质就是对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管理。

学校课程管理的人员、组织和内容

记者:学校课程管理涉及哪些人员?各类人员在学校课程管理中的权力和责任是什么?

白春永:学校课程管理涉及人员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家长, 以及有关的社区人员。

校长是学校课程管理的主要决策者和负责人。校长在课程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有三个:执行国家、地方基础教育课程政策, 坚持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严肃性, 确保国家、地方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在学校有效实施;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 协调各种关系, 规划学校的发展, 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 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制定各种课程管理制度, 监督和评估课程实施过程, 发布学校课程质量信息, 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 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发展,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是课程实施与开发的主要力量,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组织, 学生的质量评定具有专业自主权, 同时对课程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发展承担主要责任。

学生有权选择校本课程中的选修课, 有权对学校课程作出自己的评价, 有权对自己所学的课程提出改进建议。同时, 学生也应主动配合教师完成课程任务, 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学生家长及有关的社区人员对学校课程应有知情权、评价权和建议权, 并有责任为学校提供各种资源上的支持。

记者:学校课程管理涉及哪些组织?各级组织的职责是什么?

白春永:学校课程管理涉及的组织包括学校校务委员会 (或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 、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教导处 (或教务处、教学处) 、教育研究室、教研组/年级组、备课小组等。

学校校务委员会 (或学校课程管理委员会) 由党政工领导成员组成, 是学校课程的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明确本校的培养目标, 从实际出发, 根据上级颁布的课程计划制定《学校新课程实施方案》, 组建相应机构 (处、室、组等) ,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协调校内各处 (室) 以及年级组与教研组的各项工作。

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和社区相关人员组成。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职责是审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 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制定有关的开发和管理条例, 检查与监督《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

教导处 (教务处或教学处) 是学校课程管理的专门行政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根据《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 结合本校实际, 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对各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及执行情况, 及时检查、评估并向校长报告;组织、协调各教研组与年级组的关系, 落实各项课程管理措施。

教育研究室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研究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和研究国家、地方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政策, 组织教师培训, 开展校本研究, 发现新课程实验中的问题, 研究解决新课程实验中的问题, 为新课程的实验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支持。

教研组/年级组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 制定好学年及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研究计划和学生活动计划;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指导, 确保完成学校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及时反映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师的需求;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课程管理提供依据;协调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 组织交流、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 形成课程合力。

备课小组是学校课程管理的基层单位。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同学科教师对学科模块进行深入研究, 分配研究任务, 对模块的内容做出合理整合, 开发利用学科课程资源, 平衡教学进度, 研究教学方式方法及学生学习方法, 对学生模块学习质量做出评价。

记者:学校课程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白春永:学校课程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 保证学校课程的合理开发, 并在具体的课程管理中协调、优化、整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学校课程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对国家与地方基础教育课程政策 (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各学科教材等) 的研修, 学校课程计划的研制, 教学过程的管理, 课程方案的评价, 教师教学业绩的评定, 学生素质发展的评定, 以及学校 (校本) 课程的合理开发等。

学校课程管理中校长的责任

记者:在新课程实验中, 校长需要反思的问题是什么?

白春永: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是一件十分复杂与艰巨的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 任务重。作为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校长需要自己不断地从七个方面进行思考。 (1) 我们是谁?指导、引领全校师生员工明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责任, 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2) 我们在哪里?对学校的现状和过去做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 了解学生、教师的所思所想, 对学校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或者机遇、挑战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 (3) 为什么在这里?从学校的内部和外部客观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为学校下一步的发展理清思路。 (4) 我们要到哪里去?确立课程发展的目标与期望, 形成学校的共同目标。 (5) 我们为什么要去?使学校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清晰的动机与足够的动力。 (6) 我们怎样去?制订切实可行的策略与措施, 使学校每一位成员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挖掘, 每一位成员都能愉快、科学地工作。 (7) 我们去到了没有?不断地对课程的实施进行监测、评估、反思、改进。

记者:校长怎样对待实验省 (区、市) 的经验?

白春永:甘肃省是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较晚的省份, 为了少走弯路, 虚心吸纳先行省份的课程管理经验十分必要。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新课程实验中, 校长需具有科学态度:实事求是。根据国家、地方基础教育课程政策, 结合学校的实际, 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

必须具有一种精神状态:讲条件而不唯条件, 缺条件而不缺理想。甘肃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 教育投入有限, 办学条件差。在这样的省份实施新课程, 遇到的困难会更多一些, 更需要有这种精神。

校长需树立三个意识:资源开发和利用意识;整合意识;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必须立足于本校的现有条件, 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努力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关注教育教学过程中新生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合理配置设施资源, 转变服务方式, 提高使用效率。

与此同时, 还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即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改革与常规的关系, 学习、反思、探究与实践的关系。

记者: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过程中, 校长该注意些什么?

白春永:进行新课程实验时, 校长首先要有激情, 但不能急躁, 更不能走极端。课程改革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因此, 实施新课程我们要有热情, 需要积极主动置身于其中;课程改革是在满足社会需求、国家需求与个人自身、个性充分发展的“两极”中追求平衡与整合, 课程改革必然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会不时遇到“两难”问题。

须研究“真”问题, 真地研究问题, 真地解决问题。“真问题”是指真实的过去或现在与期望之间存在的差异。问题是通向进一步发展和达成目标的起始点, 只有深入到问题之中, 才能提出有创造性的方法和见解。因此, 我们应该着眼于可能解决的问题, 着手于可以解决的问题, 使教育教学研究回归到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上来, 努力为教师提供真正的支持和服务。

须关注教师的情感和需要。在课程改革中,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 教师的道德素养、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决定着学校课程实施的水平。因此, 新课程实验需要特别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学习、反思、交流、合作、探究、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成就感, 使他们的认知、学习和工作有更多的情感来参与和投入, 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和能力。

须关注学生的情感和需求。高中学生面临着升学与就业的压力, 怎样使他们在学到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发观自我、教育自我、自主发展, 将自己培养成为现代人、自主人、创新人、和谐人, 是新课程实验的重要使命。

上一篇:兔毛笔和胡须笔 童话故事下一篇:出入境体检介绍及各地体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