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的故事

2024-04-08

鲁智深的故事(共16篇)

篇1:鲁智深的故事

倒拔垂杨柳

鲁智深到东京大相国寺看守菜园子。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泼皮,他们常来菜园子偷菜,已换了几个看园子的人都管不了他们。他们这次听说又换了个新人,便来闹事。没想到被鲁智深把两个领头的踢到粪坑里,吓得他们跪地求饶。第二天,泼皮们买些酒菜向鲁智深赔礼。大家正吃得高兴,听到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叫个不停,泼皮们说这叫声不吉利,吵的.人心烦,便欲搬梯子拆掉鸟巢。鲁智深上前把那棵树上下打量了一下说:“不用了,待我把树拔掉。”说完,只见他脱掉外衣,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那棵树竟然连根拔起。众泼皮惊得个个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鲁智深为师。洛阳纸贵指的作品是

篇2:鲁智深的故事

鲁智深在东京大相国寺里看守菜园,结识了当地的一帮泼皮。这一天,鲁智深正在菜园里给泼皮们演习武艺。墙外一个官人看见,高声叫好,原先是禁军教头林冲。两人一见如故,就结拜为兄弟。林冲的上司太尉高俅,有一个义子高衙内,几次想霸占林冲的妻子,都被林冲吓跑了,因而一病不起。高俅等人设下毒计要害林冲,他们假借要看林冲买的宝刀,把他骗入军机重地白虎堂,反诬他“手持利刃,蓄意杀人”。于是,把林冲判了重刑,刺配沧州。又用重金收买了押送的差役董超、薛霸,让他们在半路上结果林冲的性命。简短签名

董超、薛霸押解林冲上路,走了不几天,来到一个险恶的地方,叫野猪林。林中松柏参天,枯藤缠绕,阴森森不见一丝阳光。董超、薛霸暗中商量,准备在那里下手。董超说:“走了半天,在那里歇会儿吧!”薛霸说:“要歇也得先把这家伙捆起来。”林冲说:“我哪里还能跑啊?”薛霸不由分说,掏出绳子把林冲绑在大树上。董超这才过来说了实话:“我们奉了高太尉的命令,要在路上结果了你。”薛霸在一边举起了水火棍向林冲头上劈来。林冲被绑在树上,动弹不得,只好长叹一声,闭上眼睛等死了。正在这时,只听“当啷”一声,薛霸的棍子没有打着林冲,却被打飞了。从树后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抡起禅杖就打,吓得两个差役慌忙跪地求饶。林冲睁眼一看,原先是鲁智深前来相救。鲁智深明白林冲被陷害,就想方设法搭救他。听说林冲被发配沧州,一向在暗地里跟着,果然在野猪林那里救了林冲的性命。鲁智深一路护送着林冲到了沧州。

★ 鲁智深人物评价

★ 疾恶如仇的鲁智深作文

★ 为鲁智深写一段颁奖词

★ 励志故事:你没那么重要

★ 哲理故事:比看皇帝更重要的事

★ 求职:什么最重要?

★ 重要的反义词

★ 个人简历的重要

★ 高中常用重要化学方程式

篇3:鲁智深的故事

一、水浒戏中的“梁山”与《大宋宣和遗事》中的“太行山”之辨

《大宋宣和遗事》中提到的水浒故事是《水浒传》的雏形。该书中提到“且说那晁盖八个, 接了蔡太师生日礼物, 不是寻常小可公事, 不免邀约杨志等十二人, 共有二十个, 结为兄弟, 前往太行山梁山泊去落草为寇”1。文中写道“太行山梁山泊”, 作者把梁山和太行山连在一起, 就会让读者认为太行山和梁山是同一地点。事实上, 太行山与梁山相距甚远。太行山位于山西高原与河北平原之间, 但是梁山位于黄河以南, 山东省西南部。《宋史》记载, 郓城当时的确以盗贼多而闻名, “郓介梁山泊, 率多盗”2, “梁山泺多盗, 皆渔者窟穴也”3, “梁山泺渔者习为盗, 荡无名籍, 谅伍其家, 刻其舟, 非是不得辄入”4。这些记载说明郓城梁山一带确为水浒戏中的核心地点, 而不是太行山。《大宋宣和遗事》的作者无从考据, 而《黑旋风双献功》的作者高文秀是山东人, 犯下将位于自己家乡的梁山与太行山混淆这种错误的可能性不大, 由此, 我们可以推断, 《大宋宣和遗事》的作者也许就是单纯因为地理知识方面的混淆才造成了错误。

二、“梁山泊”之“泊”形态考究

在《黑旋风双献功》和《鲁智深喜赏黄花峪》中的第一折里面分别有这样的宾白:“某聚三十六大伙, 七十二小伙, 半垓来小偻儸, 寨名水浒, 泊号梁山。纵横河港一千条, 四下方圆八百里。”5“俺这梁山, 寨名水浒, 泊号梁山, 纵横河阔一千条, 四下方圆八百里。东连大海, 西接咸阳。”6二者对于梁山泊的描写都是方圆八百里, 河道众多、范围广阔。但是, 如今梁山四周却是无水的。

河道的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 梁山泊必然也有一个从形成到消失的过程。《水经注·济水》一条中记载, “梁山西有吕仲悌墓……山北三里有又有吕母宅”7, 《资治通鉴》里也提到过“战于梁山, 瑄败走还郓”8。通过以上史料可以看出, 唐朝时候, 梁山周围有墓地并作为战场, 由此可见, 当时梁山附近不会有大面积水域。但自从唐末开始, 黄河的水患频繁出现:九三八年十月, “河决郓州”9, “河决滑州, 侵汴、曹、单、濮、郓五州, 环梁山于汶、济”10, “石晋开运元年, 渭河决堤侵汴、曹、濮、单、郓五州之境, 环梁山合于汶水……则宋之所谓梁山泺也”11。也就是说, 当黄河决堤的时候, 曹、濮、济、郓等州因为地势关系, 首当决河之冲, 梁山位于济水和汶水的交界处, 决堤的河水至梁山下, 成为梁山泊。北宋时期, 梁山泊继续扩大, “ (开宝) 四年六月, 汴水决宋州谷熟县济阳镇, 又郓州河及汶”12。《宋史·杨戬传》中曾有这样的描述:“ (梁) 山泺古鋸野泽, 绵亘数百里。”13可见, 梁山附近有广阔水泊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事的。水泊的消亡和之后的河道治理有着直接的关系。《明史》记载了徐有贞于景泰四年对于河道的治理:“有贞于是大集民夫, 躬亲督率, 治渠建闸, 起张秋以接河、沁。河流之旁出不顺者, 为九堰障之。更筑大堰, 楗以水门……自此河水北出济漕, 而阿、鄄、曹、郓间田出沮洳者百数十万顷。”14由此可见梁山泊于1453 年开始已经由水域变成泥沼, 在随后几百年中, 由于黄河含沙量逐渐增大、沿岸用水量增加等原因都致使梁山泊附近水域逐渐干涸, 变成农田。

三、宋江发配的江州真的是九江市吗

在《鲁智深喜赏黄花峪》中有这样一段白:“某姓宋名江, 字公明, 曾为郓州郓城县把笔司吏。因带酒杀了阎婆惜, 官军捉拿甚紧, 自首到官, 脊杖了八十, 迭配江州牢城营。因打梁山过, 遇着哥哥晁盖, 打开了枷锁, 救某上梁山, 就让某第二把交椅坐。”这段文字提到了宋江被发配江州, 但是笔者在查阅有关江州的资料时, 产生了如下疑问:《元和郡县图志》中关于江南西道的记载中提到了江州:“江州, 浔阳……大业三年, 罢江州为九江郡。”15隋唐时期, 江州又叫做浔阳, 后改为九江。九江在当时是一个较为富饶的城市, 而发配犯人之地往往是贫瘠地区, “权以上情重者, 有刺面、不刺面配本州牢城, 仍各分地里远近, 五百里、千里以上及广南、福建、荆湖之别。”16笔者考虑, 宋江发配的江州应该不是指今天的九江市。郓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 地处北纬35° 19′ -35° 52′, 东经115° 40′ -116° 08′。梁山县地处北纬35° 36′、东经115° 51′。郓城在梁山南偏西, 距离梁山32 公里。如果认为“江州”是九江市, 那么和杂剧中所说的“打梁山过”是矛盾的, 梁山没有位于郓城县和九江市之间, 宋江从郓城县到江州怎么可能经过梁山呢?难道要去一个位于郓城西南方向的地点要先绕到北部再南下吗?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 “江州”这一地点只有位于郓城县的北部才能使宋江在去江州途中经过梁山这一说法成立。在对于此事原因的探究过程中, 笔者联想到解玉峰老师的论文《论元曲杂剧之多重构成》里面提到的相关观点:“现存元人杂剧的宾白可能主要出自杂剧艺人”17, “现存元人杂剧中出自杂剧艺人的成分, 最明显的是剧中的许多陈词套语”18。水浒故事又多是来源于民间可惊可叹之事, 所以, 在宾白中存在不严谨甚至是错误的情况在所难免, 也许一部杂剧里伶人随口而说的“江州”就会成为今后舞台上约定俗成的“套话”, 错误便由此积累下来。

四、结语

剧本中和史料记载情况存在出入是常有之事, 究其原因, 是多种多样的。此次研究的两部水浒戏中存在不合史实的地理情况主要原因是作者的无意之失, 纵观全文, 本文列举的三处与实际情况有出处的原因分别是作者地理知识的模糊、自然环境自身的变迁以及伶人的口误。当然, 这些结论都包含着笔者通过史料进行推测的成分, 距离百分之百的确定还有很大差距。

参考文献

[1][宋]无名氏.大宋宣和遗事[M].黎烈文标点.上海:商务印书馆, 1925.

[2][元]脱脱等.宋史[M].上海:中华书局, 1996.

[3]徐征.全元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4][北魏]郦道元.水经注[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

[5][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长沙:岳麓书社, 1990.

[6][明]于慎行.谷山笔麈[M].长沙:中华书局, 2007.

[7][清]张廷玉.明史[M].上海:中华书局, 1974.

[8][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上海:中华书局, 2008.

[9]戴建国.宋代法制初探[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02 (02) .

篇4:鲁智深的编制

看着那些吃皇粮的在编人员,一个个官运亨通,过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的快活日子,当过提辖官和二龙山头领的鲁智深,如今连个编制也没混上,心里老觉得委屈。

在梁山泊领导班子中,鲁智深与林冲关系最铁,他找到林冲说,兄弟你升了官,怎的把哥哥忘了,至今俺吃不上饭,你咋不帮俺弄个编制?林冲说,哥哥有所不知,兄弟虽说坐第四把交椅,其实是聋子的耳朵。宋头领在班子里是一把手,批指标是一枝笔,任免干部是一言堂,重大决策是一巴掌,他刚签发了红头文件,要压缩编制,我再说还有啥意义。鲁智深腾地一下跳起来吼道,唐牛儿是郓城街上的一个帮闲,赌钱喝酒玩女人,平步青云当上清风镇镇长,白日鼠白胜偷鸡摸狗,打架斗殴,一步登天出任桃花山乡长,酒家闹不明白,他们哪来的编制?林冲赶紧捂住他的嘴,附耳言道,哥哥,这话可说不得,你可知晓这二人的背景,宋江在郓城当押司时,那唐牛儿对他有救命之恩,白胜与吴用智取生辰纲,曾经生死患难,反对他们就是反对宋江、吴用,眼下咱梁山谁敢说宋、吴一个不字。鲁智深一听又要发作,林冲把他按到椅子上说,发脾气没用,我送你六个字“诸事皆需变通”,回去三思而行。

出了林冲的办公室,鲁智深给老搭档武松打了个电话,约他在孙二娘的酒店见面。二人到了酒店,孙二娘切了两盘熟牛肉,搬出一坛老酒。二人连碰三碗,鲁智深把跑编制的过程及林冲的原话给武松说了一遍,问武松如何变通。武松一听笑了,说,“变”就是“跑”,“通”就是“送”,眼下百事,一跑就变,一送就通。本来要批评,一跑就变成了表扬;本来该判十年,一送变成了五年。这个“送”的讲究更大,干部想在编,白银送五千。本科生想当公务员,三万两万不算钱。副科升正科,五万没多说。正科升副县,最少十几万。哥哥想升哪一級就准备哪一级的银子。鲁智深说酒家不稀罕什么鸟官,办事员俺也做得,工资照发,有酒喝,有肉吃就行。武松说,那你就花上三五万买个编制。鲁智深说,酒家温饱不逮,哪来的鸟银子!武松说没银子就得靠关系,老乡会、同学会、战友会,就是入仕升官的联络图,你投靠哪个都能解决编制问题。鲁智深说,酒家谁也不尿,惹急俺挥动禅杖打他个乱七八糟!

在一旁听了半晌的孙二娘急忙插话,兄弟鲁莽不得,嫂嫂有一计管叫你荣华富贵。鲁智深说,嫂嫂快讲。孙二娘道,要想见效,投其所好,如今吴用管着编制,此人专好猎艳,恰巧这几日东京色艺双绝的女演员白秀英正在我店住宿,我使些银子说通白秀英,再托人把吴用请来,让他快活两夜,那靓女的魔鬼身材定叫吴头领意乱情迷……

吴用与白秀英怎样消魂电视上没说,一周后人们看到的公开报道是:梁山泊压缩编制办公室挂牌成立,鲁智深出任“压编办”主任。鲁主任的就职演说酒家长酒家短讲得神采飞扬,赢得阵阵掌声。

篇5:水浒传鲁智深的故事

鲁智深上梁山后英勇善战,反对招安。梁山归顺朝庭平定辽国后,鲁智深重上五台山谒见智真长老问询前途,智真长老曰: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后来,鲁智深果然擒得方腊大将夏侯成,并亲手抓获方腊。在回京途中,在杭州恰逢钱塘江潮信大至,鲁智深想起长老之言,问明“圆寂”之意,沐浴更衣,焚香打座,圆寂而逝。朝廷因其有擒获方腊大功,加赠鲁智深为义烈照暨禅师。

篇6:鲁智深再拔垂杨柳的故事

说书的说到“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一节时,说:“你看那花和尚,将袖子一挽,身子朝下一躬,双手像铁钳一样钳住了树干。一运气,‘呼’一声,树根带着碾盘大的土块,拔出离地面3尺高”

书场里有个小孩听了,瞪大眼睛问:“那花和尚的脚站在哪里?”听众顿时哄堂大笑。

说书人面红耳赤,连忙朝大家拱拱手,说:“好好好!老鲁反正有的是力气,我让他再拔一回!”

篇7:鲁智深的性格特点

我们在读《水浒传》时,感慨这些英雄的动人故事同时,作者把这些英雄放到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来刻画他们的形象。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英雄形象就不同。花和尚鲁智深,其人品高尚,但性格急躁,有些鲁莽,但行事却有张有驰。

他的性格特点鲜明,鲁达本意是痛打惩治郑屠,不料失手打死,面对意外,他随机应变,遇险不惊,从容不退却。他假意道:“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鲁达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勇而有谋,胆大心细的性格。

1、有勇有谋,粗中有细

鲁智深的“勇”不同于李逵的鲁莽之“勇”。李逵打殷天锡是拉下马来就是一拳;鲁智深打郑屠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李逵打死殷天锡却害得柴进身陷囹圄;鲁智深打死郑屠,却救得金家父女安全脱离苦海。可见,李逵有勇无谋,而鲁智深是勇谋兼备。

再如,在郑屠“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和自已决计逃走时,还假意骂郑屠装死,其目的是这自己逃走赢得时间,因为周围的人惧怕鲁提辖,不敢到近处观看,等他们确知郑屠已死,鲁智深已逃远了。这一情节同样闪烁着鲁智深智慧的火花。

“言行粗鲁”、“性情急躁”是鲁智深性格方面的缺点,但正是这一缺点增强了这一人物的真实性。因为英雄不是神而是人,而人总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鲁智深的性格有“粗”的一面,也有“细”的一面。例如,鲁智深向李忠借银子,李忠摸了半天摸出二两银子,鲁智深嫌少,但只说了一句:“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并没有当着金老父女的面把银子丢还他,这是为了过分伤李忠的面子,足可见鲁智深性格之细。又如客店送行中,担心店小二前去拦截,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估计金公走远了才起身,也可看出其“细”。再如,为自己逃走赢得时间,假意骂郑屠装死,也证明他的“细”。

为了防止店小二去追赶,一向暴躁的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惩治郑屠,也不是一到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造成口角斗殴的架势,让郑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

2、慷慨大方,仗义疏财

鲁智深慷慨豪爽的性格主要在情节的发生和发展两个阶段中表现出来。在情节的发生中,史进与鲁智深在茶坊里相遇便慷慨地邀请史进喝酒,路上遇到史进的开手师傅李忠,便邀约他一同去,进了潘家酒楼,吩咐洒保,只要有的菜尽管卖来,慷慨豪爽之态跃然纸上。

在情节的发展中,从他对待金家父女和郑屠的不同态度就可以充分看出。为给金老父女盘缠,他倾其所有摸出五两银子,又向史进和李忠借,史进慷慨地取出一锭十两银子,并言明不用还。

而李忠摸了半天才摸出二两银子,与鲁智深一样同样是“摸”,但他的“摸”是犹豫之“摸”,吝惜之“摸”,史进是从正面衬托鲁智深的形象,李忠则从反面衬托鲁智深的慷慨豪爽。这与正如置牡丹于众芒,愈显其艳丽;处西施于美女,更见其卓约。

3、爱憎分明,嫉恶如仇

鲁达这一性格是贯穿始终的,当他倾听了金家父女对郑屠的血泪控诉后,主动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鲁达来到郑屠肉铺,以买肉为名,当众戏弄郑屠,杀他的威风,激他与自己斗打。三拳便将他打死,为民除了害。

“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鲁智深一出场就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和对弱小者深切的同情。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他与史进、李忠在潘家洒楼上喝酒正尽兴之时被打搅,丢了碟儿盏儿,“气愤愤地”,但当洒保说哭的是“绰洒座儿卖唱的”、“自苦了啼哭”时,他便要洒保唤来问个明白。

凭他丰富的生活经验,他预感到啼哭的父女可能遇到了什么悲惨的事情。听完金家父女的苦诉,郑屠的丑恶行径惹得他怒火万仗,便要即刻去打死郑屠。可见,他对受迫害者的同情是何等的深切!对土豪恶霸的憎恨是何等的强烈!

接下来的慷慨解囊,客店送行,痛打郑屠,鲁达与金家父女素不相识,与郑屠也无个人恩怨,他的作为充分表现了他爱憎分明的立场,无一处不表现出他天不怕,地不怕,伸张正义,除暴安良的品质,对压迫者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4、“救人须救彻”的精神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且“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表现了他彻底革命的精神。这种精神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充分地显示出来。在潘家酒楼上,他了解到金家父女的遭遇,一怒之下马上就要去把郑屠打死,被史进和李忠劝住后,头脑冷静下来一想:要痛打郑屠必须先把金家父女救走。

于是送给金公十五两银子,叮嘱他收拾好行李。第二天准时赶到鲁家客店,打发金家父女起身,担心店小二去追赶,在店面整整守了两个时辰,估计金公走远了,才去打郑屠。

虽然对邪恶的痛恨之情难遏,打死了郑屠,亡命江湖,但金公父女没有受牵连而是安全地脱离了苦海。这表现了鲁智深救人须救彻的精神,是这一农民起义英雄革命的彻底性的表现,也是区别于其他英雄的鲜明的个性特征。

总而言之,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可看出,施耐庵以高超的手笔刻画了鲁智深这一英雄形象,准确而充分地展示了他嫉恶如仇、同情弱小、勇而有谋、粗中有细、慷慨豪爽以及救人须救彻的特征。其鲜明生动的英雄形象活在千千万万读者的心中。

5、具有反抗性,对官场有清醒的认识

《水浒传》中的好汉都标榜“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原因不是没有同情心,而是自己的力量不足与恶势力抗衡,弄得不好,反而惹祸上身。而鲁智深却全然不顾,依然按照“遇弱便扶,遇强便打”的人生信条行事。

而且他“无亲无故,一条光棍,也没有产业,光景是贫农或手艺匠出身而由行伍提升的军官”,这使他有比其他人更强的反抗性。这一点从他与林冲相识相熟的过程中便能看出。林冲受到高衙内的陷害,吃了冤枉官司,这个八十万禁军教头逆来顺受,准备老老实实地做他的囚犯。

在发配沧州的道上,对两位公差更是陪尽了小心。但林冲的忍让并没有换来敌人的同情,到底还是要取他性命。当鲁智深的禅杖打向仇人的脑壳时,林冲反而劝阻鲁智深,争取再一次妥协。鲁智深也只能恨恨地说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

俺要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第七回)这不仅表现了鲁智深对兄弟义气,更显示出他对强大的恶势力决不屈服的大无畏精神。鲁智深的反抗,更体现在对官场的清醒认识。

他明白在那个“指鹿为马”的黑暗社会,暴力的反抗要比任何方式都来得有效,所以他反对招安。鲁智深做过官,自然明白官场的黑暗,朝廷的腐败。在残酷的现实斗争中,他清醒地认识到招安没有出路。文武官员多是奸佞之臣的朝廷,就像染成黑色的衣服,怎样洗得清白?在这样的朝廷为官,是不会有出路的。

6、鲁智深也有缺点

《水浒传》中作者尽力展现鲁智深的优点,但也没有遮盖他的缺点。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也正因为有了缺点,鲁智深的形象才更加完美、真实。这就是美学中所说的缺陷美。他的脾气暴躁,粗鲁莽撞。鲁智深易发怒,喝茶时听见有人哭,便令他焦躁,接着便要发火。

教训郑屠以强欺弱,不计后果,出手太重,三拳便将人打死。救史进到了少华山,朱武请他和武松到山寨中去细谈,鲁智深道:“有话便说,史家兄弟又不见,谁鸟你耐烦到你山上去!”当朱武劝他息怒时,鲁智深焦躁起来,出口便骂。可见,鲁智深性子急如火,他的一些言行确实欠考虑,表现得十分莽撞。

鲁智深凭着自己有一身好武艺,所以有时会因有恃而大意。如第六十九回,宋江协卢俊义打东昌府时,没羽箭张清神弹百发百中,已经打伤了好几位梁山好汉。吴用定计,让鲁智深和武松押粮车赚张清。

张清果然来夺粮草,鲁智深已望见张清,只做不知,大踏步只顾走,却忘了提防他的石子,结果被张清一石子打在了头上,打得鲜血迸流,往后便倒。若非武松拼死相救,结果不堪设想。根据以上对鲁智深性格的分析论述,笔者认为鲁智深的性格主要是属于力量型的,但是又有点完美型的特质。

力量型的人具有勇敢果断、勤劳无畏、独立自信、急噪鲁莽等特点,而这些恰巧是鲁智深性格中的主要表现。他的这一性格特征在社会行为中的表现便是“遇弱便扶,遇硬便打”,换言之,便是锄强扶弱,舍己为人。鲁智深的这种侠义品格,使他在《水浒传》中成为了一个熠熠闪光的人物,成为了广大读者所喜爱的一个艺术形象。

相关阅读: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鲁达、李忠、史进三人到潘家酒楼喝酒,听到隔壁阁子有人啼哭,鲁达叫酒保带来金家父女询问原因。听了金家父女对镇关西强媒硬娶,强占翠莲,又将她赶出,还向金家追要典身钱的血泪控诉,激起鲁达对镇关西大怒,当即赠送两,为金家父女安排出逃方法。

第二天一早,鲁达赶到金家父女住宿的鲁家客店,亲自保护金家父女逃出虎口。然后径自到状元桥郑屠肉案前,先借买肉故意刁难郑屠,激怒他,挑起打斗,继而三拳打死郑屠,为民除害。鲁达打死郑屠后,为避官司,奔出南门出走。

1.武松的性格特点

2.李逵的性格特点

3.鲁智深的性格特点

4.林冲的性格特点

5.项羽的性格特点

6.鲁肃的性格特点

7.贾母的性格特点

8.张顺的性格特点

9.关羽的性格特点

篇8:鲁智深的高贵

天堂一定是由这些简简单单的人物组成的,而精于算计的人只能组成地狱。

鲁智深就是不谋的典型。

就做事而言,鲁智深有两个特点,

一、做前三不: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

二、做后三不:不悔,不怨,不惜。不悔已做的,不怨受惠的,不惜失去的。

他有一句格言: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

所以,他做事,坚决、干净、彻底,不瞻前顾后,不犹豫不決,不三思而行。没有那么多的算计,更没有自身利益的考虑。他就因此把自己的生活毁了。但即使这样,他也不思量,不后悔,对自己被毁掉的生活毫不留恋,并且,以后如何,也毫不在意。

他只是一条禅杖,一领直裰,一顶光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飘飘然潇洒走天下,难怪他是三十六天罡中的天孤星!

金圣叹曾用四个遇字说鲁智深: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硬便打。

这后面三句,我都没有意见,只“遇酒便吃”四字,委实冤枉了我们的智深兄弟,他固然是好酒,但不贪酒,不酗酒,事实上,他常常是遇酒不吃——在桃花山,因为不喜欢李忠、周通的为人,满桌的酒他便没吃;在瓦罐寺,在极度饥饿中,面对着一桌酒菜和崔道成的邀请,他也没吃;在暗中尾随保护林冲的途中,他也一路不吃酒;在华州,急于救史进的他,面对着朱武等人杀牛宰马和美酒,他仍是“一滴不吃!”

他是率性而为的人,又是内心极有分寸的人。

率性和分寸是一对矛盾,要处理好,很难。

率性可爱,有分寸可敬。

李逵比鲁智深更率性,所以有时候比他更可爱。但李逵往往没分寸,让人害怕,所以没有鲁智深可敬。

武松分寸感极强,所以很可敬。但不够率性,所以不如鲁智深可爱。

既可敬又可爱,这正是他高于李逵、武松等人的地方。

他的不谋,由于两个原因。

一、他不怕。他不计后果,别人还在琢磨、犹豫,他已挺身而出了。

二、他不躲。“遇弱便扶,遇强便打”,这正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境界。遇到弱,还谋什么?扶就是了;遇到强,还谋什么?打就是了。

鲁智深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人,他的魅力,就来自于他的这种简单,我们就爱他的这份简单,单纯,他几乎是随遇而安,坦然接受命运。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次挫折和转折,是打死镇关西之后,不得不做了和尚。他在军界特别适合(他武功一流),并且已有相当基础与人缘(老种经略相公与小种经略相公都很欣赏他),按说前程远大。一下子变成了他极不适应的和尚,按我们的想法,他一定非常痛苦,但是,他竟然坦然接受了。

而且,接受之后,他竟然就认了,以后他有很多还俗再作军官的机会,他都终身不改——一件直裰,一穿终身。令我们非常吃惊的是,他还就真的成了正果。

嗨,谁知道我们的正果在哪里等着我们呢?这世界上的事,谁能说得清呢?我们自己算来算去,机关算尽,谁知道上帝会怎么拨弄我们呢?套用“让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让上帝的归上帝,自己的归自己吧。

什么是上帝的?我们的命运,出处穷通;什么是我们的?担当在人间碰上的一切。

简单到最后,就是智慧。

鲁智深是什么?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高贵,是一种令人心仪的气质。是《水浒》这部小说给我们树立的一个人格精神坐标。

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的文学意义,就是让我们知道,在这个不完美甚至丑陋的世界上,还有高贵。在小人麋集的世界上,还有这样高贵的人。我们还可以拥有一种尊贵的人生。

篇9:忠义的鲁智深读后感

这一个暑假,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那一个个生动的英雄人物,那一个个江湖,使我沉浸其中。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小说以北宋末年宋江为首的起义为题材,生动地描写了梁山泊108位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水浒传》这本书里的名字起得也是特有用心,比如:及时雨――宋江(送江),智多星――吴用(无用)等等。在这本书中,我最敬佩的人是宋江。宋江为人仗义,乐善好施,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能给予热情的帮助。他冒着生命的危险给晁盖通风报信救了他们一命,不愧是及时雨。

我最忘不了的`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并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写出了惨不忍睹的特点。鲁提辖只用了三拳就打死了镇关西,突出了鲁提辖武艺高强,嫉恶如仇,脾气暴躁的特点。书中那一百单八将,人物虽然称不上个个性格鲜明,但也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例如浪里白跳张顺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坚石刻技术超群,还有入云龙公孙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法,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

篇10:我眼中的鲁智深初中800字作文

我眼中的你嫉恶如仇,不与恶霸贪官为伍;除暴安良,为人民做事;仗义爽朗,不与世俗同污。你就是你,在我眼中不一样的你。

拳打镇关西,嫉恶如仇

你在经略府附近遇见史进,李忠。三人一起去喝酒,雅兴正起,却听见隔壁房里女子的哭声。一向爱打抱不平,见义勇为的你,当机立断,将哭泣中的`金氏父女叫来,盘问情况。得知是镇关西所为,当即解囊相助,向史进借来十两碎银,让父女二人得以解脱。还细心送走他们,考虑得周全之至。大大咧咧去镇关西家里让他切不同的肉,故意不让他轻松。两人大打出手,本不想惹事,却不料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回想一下,随即就回府收拾东西,匆忙出逃。

我眼中的你,就是这样一个嫉恶如仇,除暴安良,粗中有细的英雄。

倒拔垂杨柳,力大如牛

你由于不受佛门清规,喝酒吃肉,且醉酒后打人,无法于文殊院容身,便到相国寺去做执事僧。那方丈见他长得凶残就让他去看管菜园,酸枣门外有几个泼皮,他们想把你吓跑,不料你一甩脚,反将他推入粪坑中。他们别吓的战战兢兢,便拜你为师。后来众人在喝酒,树上的乌鸦叫着,扰了你们的雅兴。一气之下,大手一挥,将大柳树向上一提,这棵大柳树被连根拔起。众泼猴对此惊讶不已,更是追着叫师傅。

我眼中的你是这样一个粗犷不失缜密,力大如牛的你。

你没有文质彬彬的措辞,可却为人真挚善良;你没有心细如丝的习性,可却粗中有细;你不与贪官污吏为伍,反而嫉恶如仇,除恶扬善,除暴安良,是人人赞颂的真英雄。

篇11:鲁智深的故事

讲的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刺配后,几经周折后被分到看守草料场的工作。因大雪压塌住处,无奈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正因此才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和富安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而且差点被害死。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两人。可以说,正是这次事件,才使得林冲对官场的仅存的美好愿景化为泡影,走投无路,不得已只得投靠梁山。倒拔垂杨柳 第二天,泼皮们买些酒菜向鲁智深赔礼。大家正吃得高兴,听到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叫个不停,泼皮们说这叫声不吉利,吵的人心烦,便欲搬梯子拆掉鸟巢。鲁智深上前把那棵树上下打量了一下说:“不用了,带我把树拔掉。”说完,只见他脱掉外衣,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住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那棵树竟然连根拔起。众泼皮惊得个个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鲁智深为师。醉打蒋门神

武松发配至孟州牢营,管营施忠之子施恩,慕其名,二人结拜。施恩之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武松闻之大怒,带酒赶至快活林,痛打蒋门神,夺回酒店.三打祝家庄

:梁山好汉因杨雄、石秀上山,决意攻打祝家庄。宋江带兵一打祝家庄,命石秀、杨林去探庄。杨林被擒,石秀遇钟离老人,得知盘陀路走法。祝家庄伏兵齐出,梁山人马迷路,幸亏石秀赶到说出暗记,花荣射落号灯,人马才得安全退出。宋江二打祝家庄,仍然失利,但活捉了祝家庄的同盟军扈家庄的女将扈三娘,剪去了祝家一翼。三打祝家庄,利用新来投寨入伙的孙立与祝家庄教师栾廷玉是师兄弟的关系,骗得祝家相信,孙立和家人亲戚打入祝家庄作内应。梁山人马与他们里应外合,最后攻破祝家庄,得胜回山。

拳打镇关西

一日,鲁达、李忠并史进三人到潘家酒楼喝酒,正谈得入港,听到隔壁阁子有人啼哭,鲁达差酒保带来金家父女询问原因。听说金家父女被镇关西强媒硬娶,虚钱实契强占翠莲,又将她赶出,还向金家追要典身钱的血泪控诉,激起鲁达对镇关西大怒,当即赠送银两,为金家父女安排出逃方法。第二天一早,鲁达赶到金家父女住宿的鲁家客店,亲自保护金家父女逃出虎口。然后径自到状元桥郑屠肉案前,先借买肉故意刁难郑屠,激怒他,挑起打斗,继而三拳打死郑屠,为民除害。鲁达打死郑屠后,为避官司,奔出南门出走。

鲁智深的赏析

篇12:鲁智深的故事

一、鲁智深形象概述

鲁智深具有率真爽直、性急如火的真性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胸怀。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鲁智深得知金翠莲父女遭郑屠的欺凌后,愤怒不已,便立马要去“打死那厮便来”。正显现了他粗犷爽直、快人快语的性格特点。但是却被思考问题更理性、更周详的史进、李忠两个抱住,三回五次地才劝住,当晚竟“饭也不吃,气愤愤地睡了”。后慷慨地资助金翠莲父女银两,又帮助他们安全脱离险境,在估计他们走远之后,才去找郑屠报仇。他的嫉恶如仇,他的锄强扶弱,给百姓小范围内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真正的“百姓卫士”。

鲁智深武艺高强,力量过人。在原著《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对他的拳脚功夫进行了精彩的描写和由衷的赞美。尤其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打斗场面中,更是精彩绝伦。郑屠好歹也是地方一霸,但是在鲁智深面前却毫无招架之力,只三拳便一命呜呼。

鲁智深粗中有细,胸有韬略。如当他知道金老父女的遭遇后,详细询问清楚了他们的姓氏、休息的客店和镇关西的来历等等,还充分想到金氏父女以后可能会遭到的麻烦,于是第二天一早就来到客店,催促金氏父女动身。果然不出所料,遇到店小二拦阻,他先礼后兵,打得店小二满地找牙。他又担心店小二暗地赶去拦截金氏父女,就坐了两个时辰,料想他们走远了,才起身离开客店。在三拳打死郑屠后,思量到要吃官司,于是“拔步便走”,还佯称郑屠是诈死,以此掩人耳目好逃走。真可谓粗中有细,有勇有谋。

二、由“鲁智深形象”分析引发的教学思考

(一)教学时应从小说的三要素切入

作为名著节选,教学时从小说的三要素角度切入,交代清楚《水浒传》整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让学生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尤其明确鲁智深这个人物的背景,在整部小说中地位和走向。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读小说,了解背景,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及提炼主题。课文以鲁智深的行踪为线索,以鲁智深“问——救——打——走”为主要情节发展,在故事的演变中,鲁智深先“安良”,后“惩恶”、“除暴”,波澜起伏,张驰有度。课文通过鲁智深三拳打死郑屠的英雄行为来表现伸张正义、除暴安良、惩恶扬善的主题。课堂重点就是分析鲁智深形象及意义。

(二)教会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堂在学生认真预习,充分进入文本的前提下,应做好三件事:一分析二赏析三探究。如何分析鲁智深形象?首先要教给学生一般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身份+性格、精神+事例阐述。怎样概括人物性格,可以考虑从正面角度: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人物所做的事;侧面角度:作者和他人的评价、环境烘托这两个方面加以提炼概括。要整体阅读,全面发现有关人物形象的信息,注意人物所处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揭示出人物形象的典型社会意义。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要有理有据,教师适当补正,综合学生的答案提炼出鲁智深的性格:嫉恶如仇、武艺高强、粗中有细、有勇有谋、见义勇为、仗义疏财等(事例略)。

其次从语言角度,赏析文中生动的描写,从用词(动词、形容词)、修辞(比喻、拟人和夸张等)和人物描写三个角度重点赏析。根据具体词句指导学生抓住人物性格特点进行生动传神地描写,并进行相关片段的描写。最后探究问题:鲁智深打死郑屠为啥要出逃?这个问题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可以适当点拨,鲁智深打死郑屠后其实不必逃跑。一是他打的本不是个好人,二是鲁智深会得到他人的关照。他的逃跑,应该是其耿直、叛逆性格的结果。同时可以联系时代背景,当时北宋末年,社会动荡,矛盾严重,民不聊生,官逼民反。这种除暴行为从封建法律的角度是不可饶恕,但从道德心理角度是可以理解的,情有可原,他是为民除害,也符合他出逃前“又没人送饭吃”真实而无奈的心理。

篇13:鲁智深的故事

原因有三!

1、有佛性。有佛性这个评价是文殊院智真长老在收鲁智深时就说了的,“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证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这里智真说他有佛性的一个表现,心地刚直,其实就是赤子之心嘛,而且文殊是三世佛,既惩恶扬善又救苦救难,这本身就是文殊的佛性,这也是智真把鲁达也收为“智”字辈的原因。

2、文殊院里假和尚。刚才说了,智真评价他为“时下凶顽,命中驳”,也就是说智真早就知道鲁智深在文殊院非闹事不可,他也早就想好了要袒护鲁智深,为什么呢,看看施耐庵借鲁智深这个“佛性之口”,写了什么。刚入文殊院大家禅房打坐,他坐不住就睡觉,睡觉还打呼噜,吵的大家都坐不住,这就不对了,连普通人都能闹市看书,和尚打坐更应该有这种精神,怎么会被呼噜吵醒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和尚们六根不净,所以鲁智深说你们坐着睡觉我躺着睡觉有什么不一样,等到醒来看见和尚们还在“坐睡”才哈哈大笑,笑他们。后来鲁智深开始学习打坐,自己不懂问其他和尚,和尚跟他讲,不用管,你就坐着想就行,智深说想着想着就走神了,其实这才是实话,和尚们坐禅根本就没在感悟佛法,而是在走神。至于后来有和尚诱惑他喝酒,道理是一样的,鲁智深怒砸守门金刚,砸的其实就是文殊院里的歪风邪气,该换个风气了。

篇14:鲁智深作文

鲁智深

鲁智深原来的.名字叫鲁达,在当时是一名军官。有一次在喝酒时,遇到了可怜的金家父女,鲁智深非常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就出面帮助金家父女,并且教训了那个欺人太甚的恶霸“镇关西”。

篇15:鲁智深作文

以前我总以为鲁智深是只是一个头脑简单,粗俗蛮干的好汉,但我读了他的传记后,发现我越来越喜欢他了。

他武功高强。只一拳就把一根粗大的亭柱劈成两截,又一拳将坚固的金刚像打得粉身碎骨。他右手向下,左手抱着树的上半截,把腰一挺,就将粗壮的垂杨柳连根拔起,惊得旁人目瞪口呆。

他行侠仗义。他无意间听说金氏父女被郑屠欺负得很惨,很同情他们。立即慷慨解囊,给父女俩回家的盘缠,并把他们安全地送出城门。安排妥当后,就去痛打了郑屠一顿,这就是大快人心的鲁提辖三拳打死郑关西的故事。

他粗中有细。他为了给自己痛打郑屠找借口。他先要郑屠切十斤精肉做臊子,再切十斤肥肉做臊子,再切十斤软骨做臊子。郑屠再也按捺不住火气,主动挑起事端。后来,想不到郑屠这么不经打,竟然打死了,他不露声色,说句“这厮炸死!”趁机跳脱。

他管理能力强。他在管理大相国寺菜园子时,把一群泼皮治得服服帖帖,泼皮们把他当作菩萨一样地敬重,旁人更是不敢来犯。

篇16:见义勇为的清朝“鲁智深”们

这期的龙门阵,我们就从清代著名笔记《小豆棚》中,看一看那时的“鲁智深”们是怎样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

专打“秦桧”的常运安

有个名叫常运安的,是永平府(今昌黎、乐亭一带)人,性格极其刚猛,“与人谈古今不平事,辄里愤,终日不怿”,读《精忠传》这本讲岳飞抗金的书,凡是看到“秦桧”二字,都用手抠掉。有一天他进城,正好看到演秦桧害岳飞的一出戏,“常大怒,跃登台上,痛击假桧几毙”。饰演秦桧的演员挨了一顿暴揍,讼于官,官府一审,方知常运安是限极了秦桧这陷害忠良的巨奸,便放了他。但从此戏班子再也不敢演出相关剧目了,尤其那个演秦桧的演员,听到“常”字吓得绕道走,常运安“犹悻悻寻殴不己”。

村里有个叫邱三的人,“邪无行”,经常骚扰一个姓吴的寡妇。有一天这寡妇去集市买东西,邱三尾随着她,不停地唱淫秽下流的小调,突然,他的脖领子被人一把薅住,定睛一看,却是常运安,常运安怒骂邱三道:“是个人就知道恤孤矜寡,你却敢公然欺凌他们!”邱三还没来得及分辩,常运安挥拳便打,邱三鼻梁被打断,眼珠子也被打瞎了一只。

邱三回到家,过了好一阵子才爬起了床,纠集了一群地痞无赖,群殴常运安,常运安一虎难敌群狼,“亦颅破而臂伤”。回到家,妻子劝他说:“琴不对驴鼓,力不与牛斗,奈何与无赖狯争强弱?”常运安说:“我与邱三没完!”伤好后,常运安每天走街串巷找邱三算账。有道是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邱三托人找常运安,愿意磕头认错,请他放过自己,常运安不答应,邱三万般无奈,干脆逃到其他地方去了。

没过多久,常运安出门,突然见到姓吴的寡妇跪在面前,十分惊讶,问她什么事,寡妇说:“前几天遭到邱三侮辱,多亏你仗义相救,非常感谢,但是今天我又遭遇一事,不知该怎么办。”常运安问她什么事,寡妇只是哭泣,说不出话来,旁边有个邻人道:“老常你还不知道吗,这寡妇一直守节,可是她的小叔子吴乔,想要谋夺她的家产,满世界污蔑她不贞洁,想将她赶出家门。”常运安“眦睛暴裂,气冲于冠,攘臂寻吴”。

恰好吴乔正在集市上跟一大群人绘声绘色地诬陷他嫂子如何不贞,有人喊了一声“常运安来了”,吓得吴乔撒腿就跑,却被常运安拦住去路,吴乔说:“这是我的家事,你管不着!”常运安吼道:“为了霸占财产,你居然污蔑你嫂子的名节,天下人都管得!”说完一巴掌就把吴乔扇翻在地,然后踏在吴乔胸口问:“你是不是吴乔本人?”吴乔肝胆俱裂,一面承认一面告饶,常运安说:“既然你不是戏台上的假货,今日便不能饶你!”一顿拳脚,竟将那吴乔活活打死!

集市上围观的人都惊呆了,闻讯赶来的吴姓寡妇也吓得手足无措,常运安喊道:“杀人者常运安也,管它疾风暴雨,与这位女子无关!”说完昂首挺胸到县衙自首去了。

常运安得到民众求情获轻判,他后来回到家,家徒四壁,老婆抱着他痛哭,希望他不要再惹事,常运安口头上答应,却依旧天天闻鸡起舞,操练武艺,一副要把见义勇为事业进行到底的架势,把他老婆吓得不行。这时,一件奇特的事情发生了。

有一天深夜,两口子正在屋子外面乘凉,突然见到半空中降下一串金光灿灿的火珠子,火珠子落到场院里,满地乱滚,最后“累累行入墙隅中”。

常运安和老婆掘开墙隅,居然发现那里埋藏着一窖金子!常运安非常高兴,他对老婆说,有了这么多金子,今后做好事不就更加方便了吗?从此他再遇到他人危困,就仗义疏财,不再用拳头解决问题,终于平平安安度过了下半生,得享高寿。

“秃梁”救弃婴

常运安打吴乔,像极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如果说这则笔记令人解恨的话,那么《小豆棚》中“秃梁”的故事则令人潸然泪下。

秃梁是一个自幼独身行乞的乞丐,“其顶无发,自呼为‘秃梁’”。秃梁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声粗猛,一呼彻巷无不知为秃梁至”。他乞讨到钱就买吃的,多余的钱就分给其他穷人。偶尔秃梁也去帮佣,但是如果佣工的性质是修缮桥梁道路,则分文不取。

有一年,突然发生了大饥荒,“人相食,弃婴儿满道”。秃梁见这些嗷嗷待哺的婴儿很快就要饿死,找了两个大筐,遇到弃婴就装进筐里,一共装了十几个孩子,然后用扁担挑着这两个筐逃荒,只要乞讨到食物就给孩子们吃,自己宁肯挨饿……这样过了整整五个月,终于熬过了饥荒,十几个弃婴得以活命,秃梁瘦得不成样子,但脸上“无怠容”。

一条粗莽的大汉,为了十几张稚嫩的小脸不丧失生气,在五个月的时间里,用一条扁担,担着两个大竹筐,栉风沐雨,踏遍乡野,挨家挨户地叩门乞讨,用粗糙的大手抚养一个个哭泣的婴儿,最终让他们得以活命,这是怎样崇高的义举啊!

秃梁的善心也得到了上天的回报,他后来得享高寿,七十多岁才善终。

左手的棍子和右手的金子

《小豆棚》成书于清乾隆年间,作者曾衍东,曾经在湖北江夏当过知县,“眭落拓不羁,工诗及书画,笔墨狂放”。他因断案与上司发生分歧,被罢官流放温州,后来虽然被赦免,但因为贫困潦倒,竟然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最终客死温州。

这样的人生经历,势必让曾衍东对封建统治的黑暗更加了解,因而在记述官僚系统中的“另类”时别有一番感情。

在《小豆棚》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广东揭阳,有个名叫沈清的衙役班头,“修髯大耳,为人憨直”,家里十分贫穷。沈清似乎不知进取,每次从县衙下了班,就知道喝酒,一旦喝醉了,不管外面发生了什么事,都醺醺然,陶陶然,天塌下来也自得其乐。妻子看不起他,说别的衙役通过收受贿赂,在行刑时或者重打,或者轻打,都能收到不少的钱,你这天天的除了喝酒,难道就不能学学别人,想点办法赚些“外快”吗?沈清笑道:“‘杖头钱’是不可以收的,我收了钱,至多是添一杯酒,但很可能给别人造成万劫不复的冤狱啊!”妻子气得跑回娘家去了,沈清一个人过日子,反倒更加自在。

有个姓李的土豪,看上了邻居霍家的女儿,霍家虽穷,却不愿意把女儿嫁给李家为妾。李土豪让人推了一车银子做聘礼,霍家婉拒:李土豪又差人上门去威胁,霍家穷有穷骨气,还是不吃他这一套。李土豪怒了——土豪之怒,虽不能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但是流氓行径还是耍得出来的。第二天,霍家人要出门,发现大门被砖石堵上了。霍家人不知道土豪的下限在哪里,害怕惹出更大的祸端,举家要搬到外地去避难。李土豪干脆去县衙告状,诬陷霍家人欠他钱潜逃,并私下贿赂县官。县官差人将霍家人抓了回起来。李土豪找到沈清,送他一锭金子说:“过堂时,县令审问霍姓女孩的父亲,他一定不肯承认欠我钱,这时县令会让人动刑,拜托你重重下手,将之打死,事成后我会再送你更多金子。”

审判这天,堂下围了不少百姓听审。县令问霍姓女孩的父亲承不承认欠李土豪钱,霍父果然不承认,县令当即下令杖脊。这时,沈清突然从旁边走了出来,左手拿着水火棍,右手拿着一锭金子说:“大人,这金子是李土豪贿赂我的,让我重杖击杀霍父。然而这一棍水火棍虽然普通,也是国家公器,我不敢随便出售,请县令大人明示,我当如何是好?”

县令一听,顿时感到非常惭愧,立刻释放了霍父,将李土豪贿赂自己的银子也退还了他。沈清将那锭金子也还给李土豪,回家接着喝自己的酒去了。

围观这一幕的百姓们被深深感动了,他们没想到在污浊不堪的官场,一个普普通通的下层衙役居然有这样高洁的品行,沈清拒贿的消息立刻流传开来。

多年以后,沈清去世了,揭阳百姓按照他的模样塑了一尊像,放在城隍庙的东廊,“犹左杖右金,青衣爪牙之态,宛肖其生”,乡亲们遇到为难的事情,买一壶沈清生前爱喝的酒供于像前,祈祷说:“沈二班头,某某事请你保佑。”居然十分灵验。

上一篇:正阳门下经典台词下一篇:让孩子心中有爱的美文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