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前的夏天的读书笔记

2024-04-28

天黑前的夏天的读书笔记(通用12篇)

篇1:天黑前的夏天的读书笔记

夜深人静,一杯咖啡,一盏台灯,一本书,一个人。

《天黑前的夏天》,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不作品被誉为继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之后的第二部不容错过的好书。

中年妇女,旅行,思考,人生。

本书以女性的视角出发,用生动形象的笔触描述了一位家资殷实的中产阶级中年妇女在某个夏日突然间打破常规,走出规范生活的感情变化和内心体验,细致地描摹了这位女性内心关于人生、爱情、婚姻、自我的困惑。

凯特·布朗太太是一位四十五岁的中产阶级妇女,丈夫是一位医院工作的神经科专家,育有四个孩子,大的二十五,小的十九岁,家资殷实,她是专职的家庭主妇。从小凯特就是一位被无数的光环围绕着的女孩子,周围总是围满了爱慕、嫉妒的目光,有地位的家庭背景,姣好的容貌,良好的教育,她——有很强的优越感。遇上他现在的先生迈克尔时,深深坠入爱河,很快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从一个到四个。她逐渐接受自己角色的改变,从姑娘变成妇人,持家的行家里手,把家中事务安排的井井有条,为孩子打理着一切。但是随着孩子的逐渐成年,她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与她的付出完全不成正比,孩子们总是用挑剔、带刺的语气跟她说话,令凯特最为不解的是她的老幺觉得生活在妈妈的重重重压之下,想急迫地摆脱这种束缚。

就在那个夏日的午后,停电,篝火烧水,客人来访。她的思绪一点点开始发生变化,慢慢走出了常规的生活。关于国际食品组织会议、翻译。

在爷爷和爸爸的影响之下,她有着很强的语言天赋,可以在五国语言之间自由地转换,尤其精通鲜有人知的葡萄牙语。于是,她在丈夫的鼓励与允诺之下,心怀忐忑地接受了国际食品组织会议的翻译工作。她很自信,满满的自信,只要干一件事情,她一定会做的很棒!胜任工作,洞察这些飞来飞往的关系潜在的与会代表们的.各种表现。凯特是一位优雅的女士,从她的衣着打扮及散发出来的优雅从容气息上无法辨出她的真实年龄。很受男士的青睐,总能够吸引无数西装革履的绅士的目光。是的,她享受惯了这种备受关注的目光,她觉得自己不能离开这些目光的追随。就像在国际视频会议散去的时候,由心生出的落寞之感。

她恪守妇道,对丈夫忠贞不二。虽然丈夫曾经背叛过她,与其他年轻女子有过令她不能接受的交往,他们的婚姻备受羡慕,她们的家庭是别人的楷模。

但是她与一位小她十几岁的青年在土耳其的邂逅,他们一起的旅行,他是她的情人,她是他的情人。他们走到了遥远的西班牙,七月的西班牙海边人群熙攘。身著名牌的凯特高贵优雅,杰弗里年轻帅气,酒店住宿时别人猜忌的眼神,仿佛望穿一切,直指内心,内心赤条条地被那些猜忌的眼神审视。他们的旅行,漫长、无奈、痛苦。杰弗里一直生病,后来乘坐巴士到了一个偏僻的小镇,他不能再动,就将他放在了修道院,凯特拖着微恙的身体,怀着对丈夫无限的思念回到坐落于伦敦南部的家。但是她也生病了,他们的大房子出租给了被人,租期未到,她不得不独自住在伦敦中部市区的豪华宾馆。疾病侵蚀着她的身体,皱纹爬满她的脸颊,衰老很快与她结结为好友。往日那头烫过的漂亮波浪红发生出一绺白发,失去了往昔的色泽,干枯蓬乱。镜中的凯特,憔悴、消瘦,可怖。她穿着蓬松的华贵衣服,带着用来遮掩乱糟糟的头发的帽子回到自己家的小区时,别人都没有认出她来,除了邻居家的小狗,她往日的好朋友玛丽无视她的存在。起初,她伤心,她失落,她想大声哭泣,为什么没有人认出昔日容光焕发、笑眯眯的布朗太太?难道这些人的眼神出毛病了?

篇2:天黑前的夏天的读书笔记

今天是来到大洋学堂的第八天,不过今天放假不用上课,给全体队员放假,但很多队员都继续工作而没有去休息,我们依旧相约在八点准时在办公室开会,我们文艺组今天开了几次会议,确定好07。24晚会的所有事项以及突发情况,真的是辛苦他们了,也许在大会上我们没有汇报出来太多工作,但其实我们都干了,在这里,想对文艺组的队员们说:谢谢你们。

我们为了搞出最完美的文艺晚会,这个是整个三下乡的重头戏,因此我们很看重晚会的工作。由于还剩下几天的排练时间,时间比较紧急,趁今天有空之余,我们在天黑之前搞定好了很多工作。比如说:晚会的宣传单,海报,以及联系广告公司还有当天的晚会工作安排等众多事物。在这个完美的盛夏里,终于自己能松了一口气,但不到最后一刻,我们绝不放弃,尽量给孩子们一个难忘的童年,让他们长大以后看到小时候的自己原来上过这么大的舞台,是这么棒的。在这里,我们尽我们所能去达到最好,尽量所有节目都能让小孩子穿上心仪的衣服,我们的资金很缺,但最后我还是要求买了那些服装下来,因为小孩子们太喜欢了,我们向学生承诺过不收取任何费用。都是要用我们队员的经费付出。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会给这片土地的孩子们带来一个完美的盛夏,我们的所作所为就值得了而没有白费。我们队员从来没有抱怨自己多干了什么,少干了什么,都是有空一起大家帮忙,有什么想法或者好的意见就勇敢提出来,对于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好处。

大概晚上九点后搞定了今天的工作以及明天的计划安排,我们队员的节目就到一楼的大厅进行排练。排练了很多次,他们没说过停止,直到动作做到整齐规范,有些队员有两个舞蹈的,跳到满头大汗,不过他们脸上露出来的都是阳光的笑容,就像在这个天黑前的夏天,可以看到满天的繁星,闪闪发光,而使我们全身充满活力去努力。

篇3:天黑前的夏天的读书笔记

多丽丝·莱辛, 英国女作家,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及多个重要文学奖项, 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莱辛的生活比较颠簸, 境遇比较窘困, 直到1950年《野草在歌唱》的出版使她一举成名。此后莱辛又发表了多部作品包括长篇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短篇小说等。《金色笔记》一般被公认为她的代表作。1973年出版的《天黑前的夏天》被纽约时报誉为继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之后最好的小说, 无疑也是莱辛的一部优秀之作。这本小说讲述的是一个中年妇女的精神危机, 25年的家庭生活把女主角凯特·布朗塑造成一个以家庭为中心没有自我的女人, 然而一个夏季的奇幻旅程帮助凯特重新定义了自我, 找到了自我。

《天黑前的夏天》一出版就在国外引起了广泛关注, 有赞扬也有争议。多数批评家是通过凯特对父权制文化的反抗来揭露她的精神成长历程, 例如Gayle Greene在Doris Lessing:The Poetics of Change一书的第七章中将《天黑前的夏天》视为一个封闭的圆, 并通过性别角色和父权观来分析凯特的自我发现历程, 并探讨了结局的矛盾性。有的批评家是通过心理因素来分析凯特的个性化进程, 例如Roberta Rubenstein的The Novelistic Vision of Doris Lessing:Breaking the Forms of Consciousness中关于《天黑前的夏天》一章里讨论了凯特的心理及生理上的转变。还有批评家是从象征的角度来解析这本小说, 例如Susan M.Klein在Critique上发表的First and Last Words:Reconsidering The Title of The Summer Before the Dark一文阐释了标题中夏天和黑夜的象征意义等。然而在国内的相关研究却屈指可数, 主要是从女性主义, 叙事策略, 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作品。

本文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托里·希金斯的自我差异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凯特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构建过程, 揭示了凯特从困惑、痛苦走向觉醒、新生的心路历程。自我范式的发展由来已久, 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跨多领域的自我研究学科。在社会心理学领域, 自我研究各成一体, 本文主要探讨希金斯的自我研究方法。希金斯将自我分为三个范畴即社会自我,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社会自我和理想自我统称为自我导向;而现实自我又称为自我概念, 是社会自我和理想自我在现实中的表现。由自我概念和自我导向的差异引起的沮丧或焦虑相关情绪称为自我差异理论。将自我差异理论运用到文学作品当中, 就可以分析塑造人物命运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也可以帮助主人公更好地处理自我和社会的关系。

按照凯特的自我发现历程, 凯特的自我发现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家是凯特自我发现的第一阶段。由于在父权制社会, 家庭是束缚女人的主要枷锁, 所以在这样一个不利于自我发现的环境里, 凯特的理想自我一直处于萌芽状态存在于她的无意识当中, 凯特能感受到它, 却不敢碰触它, 更不敢直视它。25年的家庭生活将凯特变成了一个忠贞的妻子和尽职的母亲, 也就是凯特的社会自我;然而凯特的理想自我是做一个自由的女人, 有自己的选择权。由此产生的沮丧相关情绪使得凯特内心痛苦挣扎。三年前的一次晚餐, 凯特最小的儿子提姆指责她快要使他窒息了。作为导火索, 凯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四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 自己已经不再被需要, 这也是她第一次感受到一股冷风直面而来。其实, 这股冷风是凯特理想自我的象征, 只是凯特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 只能以一种意象或者感受来描述, 冷风能给人以精神一振。第一阶段, 凯特主要是通过自我努力来逐渐感受她的理想自我。努力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是回忆, 另一方面是思考。回忆包括她小时候的那个真实的自我;她的邻居玛丽·芬奇利, 一个与众不同的女人。小时候的记忆表明凯特不是生来就具备了现在的这个社会自我;玛丽作为凯特的学习对象, 正在无声无息的影响着她。而回忆源源不断地给凯特提供思考的素材。最后在凯特的丈夫迈克和他的朋友的“强迫”下, 凯特走出了家门, 要在一个国际食品组织开始一份短暂的工作。凯特的犹豫和怯懦预示了这场自我发现的旅程将是一个艰苦的, 漫长的过程。

国际食品组织的工作和短暂的婚外情是凯特自我发现进程的第二阶段。由于暂时远离家庭, 凯特卸下了束缚她25年的家庭责任, 这时理想自我逐渐浮出水面, 开始成形, 并不断提醒凯特它的存在。从第二阶段开始凯特连续梦到一个受伤的海豹, 在恶劣的环境中艰苦地寻找大海。海豹之梦表明凯特到了一个相对适宜的环境, 环境提供营养给凯特的内在自我, 使她的海豹之梦持续给凯特的自我发现以提示。受伤的海豹象征了凯特在理想自我和社会自我冲突下的现实自我, 而大海象征了凯特将要回归的家庭和社会。第二阶段的冲突主要是由现实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差异产生的, 由于没有尽到家庭责任, 凯特时常被焦虑相关情绪缠绕。本阶段主要是通过自我努力, 适宜环境来实现凯特的自我发现之路。此阶段的回忆主要是凯特愉快的家庭生活, 致使她常常被提醒自己未尽的社会自我的责任, 因此内心痛苦纠结。凯特没有经历过工作, 恋爱就直接步入了家庭生活, 这似乎打乱了一个人成长的正常步骤, 第二阶段给了凯特一次弥补缺憾的机会。然而凯特的自我发现还是受制约的, 首先在国际食品组织的工作充分利用了凯特的母性特征, 所以即使她跳出了家庭的圈子却逃不脱社会自我的魔咒;其次和一个美国年轻人杰弗里的短暂的婚外情虽然使凯特得到了性解放但同样使她的母性暴露无遗, 杰弗里的生病像是对凯特母性的挑战, 而凯特的病态更多是精神上的而不是身体上的, 这表明了社会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冲突达到了顶峰。最后凯特选择舍弃生病的杰弗里表明凯特摆脱母性的决心。

第三阶段包括酒店和莫莉的公寓, 在那里凯特拥有一个自己的房间, 没有家庭、工作、婚外情, 凯特可以更好地思考自己的状况。由于没有干扰, 在第三阶段, 凯特开始直视她的理想自我。此阶段的冲突仍然由现实自我和社会自我构成, 但不同的是, 由于凯特的反复思考, 使她的定位向更现实, 更可行的理想自我靠近, 所以冲突逐渐趋于平和, 使社会自我和理想自我达到和谐统一。此阶段中, 凯特关于海豹和国王的梦境使她疏解了对丈夫外遇事情的耿耿于怀, 这也是凯特对于社会自我做出的让步。本阶段除了通过自我努力, 适宜环境, 还有姐妹情谊来实现最终的自我发现之路。凯特病后, 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就连她的好朋友玛丽都认不出她来了, 人们对待凯特和凯特·布朗的态

试论《蒲松龄聊斋俚曲》的艺术特点

张帆 (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本文将会从俚曲的概况、俚曲的音乐特点、俚曲的唱腔的风格和俚曲的价值分析为主要内容, 以前人对“蒲氏俚曲”研究为基础, 针对其在音乐上的成就进一步进行分析和探讨。让俚曲, 甚至是以俚曲为代表的我国传统戏曲得到永久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蒲松龄;俚曲;艺术特点

引言

蒲松龄这位清初时期的文学家将文学与艺术完美的结合, 创作出了这种曲与诗、戏与曲的融合的新的文体—“聊斋俚曲”。这种独特的“一书兼二体”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继承与发扬, 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一、蒲松龄聊斋俚曲的概述

蒲松龄一生总共创作了15部深受当时老百姓的喜爱的俚曲作品, 俚曲的词全部都是运用白话与蒲松龄的家乡山东方言而写成的, 通俗易懂, 带有明显的大众化和地方特色。

所谓俚曲就是通俗的歌曲1。在蒲松龄手下的《聊斋志异》中, 俚曲就是民间艺术与蒲松龄个人的文人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又是把蒲松龄的家乡山东的地方特色与他个人的文人思维集于一体的独特的艺术品种。

据史学家研究, 蒲松龄的聊斋俚曲源于明清时期的俗曲小调, 它是蒲松龄在继承了传统文学的基础上结合了山东淄川本土方言而创作出来的一种综合艺术, 具有典型的大众化和地方化的特点。蒲松龄一生创作了15部经典代表作, 共计62万字, 据史学记载为以下2:《琴瑟乐》《俊夜叉》《穷汉词》《快曲》《丑俊巴》《慈悲区》《姑妇曲》《蓬莱宴》《富贵神仙》《增补幸云曲》《寒森曲》《翻魇殃》《禳妒咒》《磨难曲》《墙头记》。

度也是天壤之别, 而外貌是作为两者区别的主要标志。通过一场戏剧, 凯特意识到人的本性是一样的, 只不过是被社会赋予了各种各样的面具, 透过社会面具, 凯特第一次直视了人的动物本性, 也就是理想自我。通过与莫莉姐妹式的相处, 而不是母女式的相处, 使凯特从母性角色中解放出来;通过莫莉的惨淡的生活境遇以及她对自己母亲不负责任的抱怨, 凯特逐渐放下了对于作为母亲的敌意。通过“换装游戏”, 凯特慢慢了解到人们认识的只是她的那个社会自我, 而她对于自己不受关注的感觉也由愤怒大哭逐渐变成了不在意。希金斯后来又提出调控焦点理论来阐述人具有两种动力倾向来调控情绪即提升聚焦和预防聚焦。通过这两种动力倾向, 凯特最终成为一个有选择权的自由女人, 她不再把家庭当做一切的前提, 她选择把头发作为改变的开始, 同时也是作为这个夏季旅行收获的标志和提醒物。最后海豹游回了大海, 而凯特也选择回归家庭和社会, 这是凯特经过深思熟虑所作出的决定, 因为只有这样, 她才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凯特的自我发现之旅可以从三个维度来阐述。一个维度是自我发现的进程:三个阶段;另一个维度是自我发现的方式:自我努力, 适宜环境和姐妹情谊;最后一个维度是一个象征:受伤的海豹象征了凯特的痛苦纠结的现实自我。通过这个漫长又艰难的旅程, 凯特以一个全新的女人形象回归到了家庭和社会, 她的改变是不容忽视的。而小说的结尾部分揭示了本文研究的广泛性意义, 暗示了此研究结果可推广到对20世纪70年代中年妇女的社会问题的研究。

二、聊斋俚曲的音乐特点分析

1. 蒲松龄的聊斋俚曲的特性音调

蒲松龄的聊斋俚曲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的传统戏曲, 形成其较为独特的风格, 主要一个原因就是俚曲中较为特别而鲜明的“特性音调”。聊斋俚曲中的特性音调主要有两大类, 一个为唱腔中的拖腔, 另一个就是变宫音。

2. 聊斋俚曲中的拖腔

拖腔, 就是歌唱时字句后的延长音调。当然在传统戏曲中, 拖腔主要指在句后的无词加腔, 一般是用来加强唱腔中对唱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情绪的不足。在聊斋俚曲中的唱腔主要是以说唱形式为主要表现, 所以不论是在唱中还是在拖中就不完全是对思想情绪表达的不足, 而突出体现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蒲松龄的代表作《富贵神仙》第五回“闻唱思家”中的【房四娘】1曲牌, 在第三句用了三小节的短拖腔而且带有明显的曲折委婉的短拖腔, 一唱三叹, 这是一般传统戏曲没有的。

这句拖腔, 起了结构上“应答”的作用。它用了一个下行音阶式的进行, 曲调虽然简练朴实, 但对表现主人公当时面对眼前情景的突变, 难辨现实与梦幻真伪而产生困惑的神态十分逼真。

再如在蒲松龄的代表作《耍孩儿》中, 拖腔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每句唱腔的结尾都有长短不等的拖腔。这种贯穿始终的拖腔给予了戏曲中戏与曲、情与感的完美结合, 既能够突出情感和风格的一致性, 又能使音乐加重对情感抒发的色彩。特别是

参考文献

[1].Baron, Reuben M.et al., Social Psychology[M].Chicago:Holt, 1991.

[2].Baumeister, Roy F. (ed.) , The Self in Social Psychology[M].Philadelphia:Psychology Press, 1999.

[3].Burroughs, Catherine B.&Jeffrey David Ehrenreich.Reading The Social Body[M].University of Iowa Press, 1993.

[4].Gayle, Greene.Doris Lessing:the poetics of change[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4.

[5].Higgins, E.Tory.Self-discrepancy:A theory relating self and affect[J].Psychological Review, Vol94 (3) , Jul1987, 94, 319-340.

[6].Lessing, Doris.The Summer Before the Dark[M].New York:Penguin Books, 1973.

[7].M-Klein Susan.First and Last Words:Reconsidering the Title of The Summer Before the Dark[J].Critique, 2002, (3) , :228-238.

[8].Pickering, Jean.Understanding Doris Lessing[M].Columbia, S.C.: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90.

[9].Rubenstein, Roberta.The novelistic vision of Doris Lessing:breaking the forms of consciousness[M].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79.

[10].Whittaker, Ruth.Doris Lessing[M].New York:St.Martin’s Press, 1988.

篇4:《天黑前的夏天》的象征世界分析

关键词:天黑前的夏天;象征;凯特

中图分类号:I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73-1梦能帮助人们了解神秘的无意识世界,但梦从来不给出明晰而准确的解释,它和无意识一样晦暗模糊、模棱两可,它真实存在但又飘忽虚幻,无人能肯定梦境的确切含义。同时,人类的无意识世界本身就是现实存在的一部分,既然梦是通往无意识的路径,梦中没有任何面具和伪装,那么梦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梦被看作是对现实的一种精神反映。所以,《天黑前的夏天》中凯特的海豹之梦作为与她夏日之旅相平行的象征之旅,表达了她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道出她最迫切的需求。

一、 对旅途的象征

现实中凯特从伦敦出发,经历伊斯坦布尔、西班牙,再返回伦敦,不同地点、不同情境、不同经历让她获得了不同感悟。与此同时,在海豹之梦中,她发现海豹、带它向北、寻找水源、在冰雪和黑暗中挣扎,最后成功地将海豹放回水中。正如第二章所讨论的,梦中氛围和情节揭示了凯特在无意识世界中的情绪变化,并促使她经历悲伤失望、内心崩溃直到确认自我。在此期间,她的内心世界经历了痛苦、沮丧、犹豫、怀疑、孤独和思索。海豹之梦反映了她整个自我发现之旅的每个细节。荣格认为,梦能指示人在未来可能采取的行动。远古时代,人们就探索梦中符号和形象的意义,试图寻找它们和未来的关联,他们认为梦能带来神谕。虽然这看起来像一种迷信,但梦的确能影响人的行为,甚至启发人做出某些重大决定。我们看到凯特将海豹视为她内在的向导,她的自我发现总是跟随她梦中的向北之旅,第二个梦中,当凯特背离北方而往南走,怀中海豹便扭来扭去,凯特当即明白她走了错误的方向。她没有听从海龟之梦的指引而同意和杰弗里一起旅行,结果,她的西班牙之旅以及和杰弗里的恋情均以失败告终。在凯特摆脱西班牙之旅的阴影回到伦敦之前,她梦到海豹快死了,这警告她自己,她必须关注海豹的命运。住在酒店时,她生了重病,梦境中出现的是寒冷的冬天和令人绝望的无边黑暗,正好应和她内心世界这段最黑暗的时光。甚至连莫琳都明白,只有凯特将海豹成功放回海中,她才能回家。最后一个梦里,水中海豹和其他海豹欢快游泳,象征凯特已经拥有足够勇气面对新的世界和境遇,能在重回家庭后过着快乐的生活。

二、 对生活的象征

海豹之梦中我们还能发现凯特对生活、自我和自由的看法。在生活方面,凯特有探究生活的强烈愿望并对生活持积极乐观态度,只是多年来一成不变、顺应他人的生活逐渐剥夺了她的自由意志、适应变化的能力和好奇心,如今她迫切想让干瘪的自己重拾丰富性,她的渴求正如梦中海豹对水的渴求那样强烈。作为一名普通中年女子,凯特没有强大的力量,但她在现实和梦境中都从不放弃寻找自我的努力,正如海豹一直受伤缺水、气息奄奄、生命垂危,但也没有放弃重回大海。或许海豹的痛苦只来自身体的创伤和环境的不适,但凯特的痛苦来自身体的病痛,更来自精神的无助、惶恐和悲痛。海豹的最终目标是回归大海,象征凯特最终会回到社会体系中,回到她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只是她对做妻子、母亲的责任及自我、社会的需求已经有了新的看法,她未来的生活必然和曾经的不同。

比如在自我方面,凯特善于发现自我的问题并思考解决办法,她注重自我认识并追求个体独立。尽管摆脱传统社会角色很困难,但她还是坚持追寻自我的完整。通过思考海豹之梦,凯特明白只有在社会体系中才能获得完整的自我意识。脱离大海、孤独搁浅在岸的海豹生命垂危,但当它在海中和同伴在一起时,就充满力量和生机。正如海豹是群居动物一样,人类是社会性生物,必须在社会中生存。

三、 对结果的象征

小说最后,凯特回归家庭和海豹重返大海之间看似有明显的矛盾。海豹生存必须有水,它回到赖以生存的大海,显示它获得了绝对的重生,也表示凯特在梦中的任务得以实现。然而,凯特选择回归家庭,似乎重新回到剥夺她自由与真实自我的陷阱中。两种回归似乎是矛盾的。然而,根据荣格理论,梦作为一种补偿,可以让人在梦中实现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海豹之梦最后,太阳挂在凯特正前方而不是身后,海豹在海中游水嬉戏。但是在现实中,正如小说题目所言,这个夏天之后是漫漫的黑暗。这个黑暗既代表凯特进入生命黑暗的衰老期,也暗示凯特在生活中仍然会遭遇各种困惑、问题,她仍然可能陷入痛苦、彷徨。所以,与梦境中海豹的光明未来相比,凯特内心成长的最后结果并非获得了自我的完全自由,而是将她的内在自我和外在自我整合为一体。凯特想要获得不受压抑的完全自由的愿望在梦中完成,在现实中不能达成的愿望通过梦得到补偿。因此,海豹之梦最多只是表达了凯特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积极态度,即无论未来还会有什么挫折,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她都会怀抱希望,坚定、自信、勇敢地去迎接剩下的生命历程。

参考文献:

[1][英]多丽丝·莱辛著,龙飞译.时光噬痕[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6.

[2]侯维瑞,李维屏.英国小说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

[3]侯维瑞,汪义群,虞建华主编.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8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6.

作者简介:

篇5:《天黑前的夏天》读后感

我难以理解为他人所需要的那种感觉,主要是自己几乎从来没有过类似的想法。相对应的,我更理解那种想要变成隐形人的感觉,想跳出生活的圈子来看生活的感觉,有些许心理疲劳,但无从跳出原本的生活圈子或者说对自己的生活圈子有心理惯性,还是要回到原来的生活。但此次此刻更希望自己能旁观自己的生活,希望通过这种旁观能解决自己的[本文来自]问题,就像女主人公是观察玛丽的生活和自己生活的区别,不断的思考。即使生病了也要回到伦敦去,即使不希望和丈夫一起旅行也想要在病的时候受到慰问,那也是为什么凯特发现玛丽没有认出自己非常开心。

凯特最后带着蓬乱的头发回到原本的生活,象征的一种改变,但这是真正的改变吗?很难说,这更像是一种宣告,向她逐渐不满意的生活的一种宣告,只不过是个开始,不是结束。

篇6:天黑前的夏天的读书笔记

我看书从不写读后感,在读《天黑前的夏天》时,我就有这个冲动,看完一定要写一篇读后感。我被莱辛那深深地文字功底折服。起初我不明白莱辛她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包括凯特的梦,我不明白她为什么一直要做关于海豹的梦,后来我明白了,海豹就是凯特自己。

在土耳其,凯特邂逅了小自己十几岁的青年,他是她的情人。他们去西班牙旅行,本来属于他们的旅行应该是浪漫、激情的。但是他们的旅行随着旁人的猜忌眼神,以及杰弗里的生病,让凯特觉得漫长而痛苦。她开始想念丈夫,于是她丢下了杰弗里,怀着对丈夫的思念她回到了伦敦。

玛丽,她的朋友, 这是个放浪的女子。凯特羡慕玛丽的生活,她效仿玛丽,但是跟年轻男子的旅行,却没有让她享受到背叛的快感(她的丈夫背叛她很多次)。与莫琳的邂逅,我想作者对莫琳的塑造,也许有着凯特年轻时的影子。莫琳年轻、漂亮、追求者众多,但是她不想像凯特那样,婚后围着家人转,仿佛自己的存在就是为了适应家人。但是凯特对莫琳说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我想,你可能想错了,你好像认为,只要决定不做这种人,那么选择成为的另一种人就一定超过前者。”是呀,我们总是会说如果我当初选择另一种生活,那么一定会比现在要过得好。但是你想过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的呢?

这部作品将中年女性的内心世界做了真实、细腻的描写。 读完之后也让人思索很久。婚姻,就是一个相互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的过程,相互间的妥协、包容和牺牲也许能成就一段完美的婚姻,我只是在假设也许理想的婚姻应该就是这样的。毕竟我还没有走入这个围城。

本书最后有一段是莫琳和凯特上街购物,她们遇到一个和莫琳年纪一样大的年轻的两个孩子的妈妈。也许就是因为这段插曲,让莫琳最后选择和威廉结婚。我想说这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它值得我去读第二次,因为它的优点不胜枚举。

篇7:天黑前的夏天的读书笔记

《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天黑了》是一部精彩的中短篇小说集。在这部小说集中,有被父亲忽略而与年迈的保姆建立深厚情谊的女孩(天黑了),有和父亲一起闯荡江湖却保持一颗清澈童心的男孩(鸭宝的河),有一群被饥饿和死亡逼迫却始终不忘与朋友一起守护一树希望的孩子(雪柿子),有一只神奇而聪明的怪鸟(流氓鸟),有一头看似愚笨却让你西索人生智慧的小驴子(我是一只蠢驴吗?),还有一把想要游览柏林的伞(柏林上空的伞),一片想要寻找自己来处与去处的羽毛(羽毛)……这些形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情、有趣、有哲思、有回味的文字世界。

篇8:天黑前的夏天的读书笔记

关键词:女性主义叙事学,叙事视角,女性主体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 (Doris Lessing, 1919-) 的很多作品都体现了女性主题, 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 其发表于1973年的里程碑之作《天黑前的夏天》以一贯的女性视角观察、体味、想象与表达, 刻画了一位中年女性关于婚姻、两性的困扰及挣扎, 描述了女主人公在一个夏天里对男权社会中女性出路的思索。《天黑前的夏天》受到了评论家们的广泛关注, 但是国内外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还比较罕见。该文以女性叙事学为切入点, 从作品中人物的视角、叙述者视角及这两种视角的转换与重合入手, 分析作品如何从叙事视角方面建构女性主体。

1 女性人物——凯特的视角

《天黑前的夏天》运用的是第三人称叙事, 作品始终围绕女主人公凯特加以展开。在此, 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叙事声音和叙事视角这两个概念问题。视角与声音在有些叙事作品中基本一致, 因此常常被混淆, 被认为是同一种东西。而事实上, 叙事声音和叙事视角并非完全一致, “视角是人物的, 声音则是叙述者的”。[1]21热奈特在他的《叙事话语》中对视角和声音作了严格的区分, 认为一些理论著述中“混淆了其视点决定叙述透视的人物是谁, 与叙述者是谁这一完全不同的问题, 或者, 更简单地说, 就是混淆了谁看与谁说的问题。”[2]186热奈特用“聚焦”一词来指代“视角”。“聚焦所涉及到的就是谁在作为视觉、心理或精神感受的核心, 叙述信息是透过谁的眼光与心灵传达出来的”。[3]99

虽然作品不是以第一人称叙述, 但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 作为视觉、心理或精神感受的核心人物是中年女性凯特。凯特的压抑和困惑, 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一位家庭妇女面对的精神危机, 而是整个父权社会中婚姻、家庭、性关系给女性带来的精神及身体压迫。福柯认为:“‘话语’不仅是施展权力的工具, 而且也是掌握权力的关键”[4]38, 那么“视角”是不是也可以成为获得权力的一种工具, 进而成为获得主体性的一种方式呢?小说中视角的选择是女性, 由女性来看男性, 而不是男性来看女性, 从而将女性置于主动状态, 男性则处于被动地位, 从某种程度上看, 男性成为了“他者”。虽然女权运动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女性不能彻底摆脱社会中男性的附属地位, 莱辛在其《金色笔记》的序言中也说道女人是“二等公民”, 但她表示她“当然会支持妇女解放”。[5]xiii面对女性被边缘化了的尴尬境遇, 选择以女性人物为视角, 化被动为主动, 不仅是对男性叙述视角传统的一种颠覆, 更是成为了揭露婚姻关系中被掩盖的性别政治的一种工具。

一般来讲, 视点人物总是处于被肯定的优越的地位, 其他人物都要经由他的‘过滤’, 才能进入小说。作品中凯特是自始至终的视点人物, 其他人物, 尤其是其丈夫迈克尔除了在小说开头部分有比较正式的出场外, 其余均是在凯特的回忆和眼光中作为其凝视对象出场, 如果没有凯特的视角, 他甚至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女性视角的选择, 不仅体现了叙事手法的选择, 也创造了情节, 男性的出现依附于女性的视角。这种将男性客体化, 从而将女性主体化的方法, 是在叙事形式上对抗父权话语的一种努力。

2 叙述者视角

叙述者是指叙事文中的“陈述行为主体”, 或称“声音或讲话者”。[1]36那么叙述者有没有视角呢?“视角与声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它们互相依存, 互相限制”[1]22, 视角要靠声音来体现, 声音的表达则要靠视角为其定下基调。因此, 叙述者不仅是声音的承担者, 也是视角的承担者。《天黑前的夏天》运用的是第三人称异故事全知叙述手法, 叙述者不是故事中的人物, 因此不具备性别特征, 从形式上来讲, 这是规避男性叙事传统的一种方式, 是女性进入文学领域的一种技巧。

女性主义叙事学家苏珊·S·兰瑟 (Susan Sniader Lanser) 认为:“小说封面标有女性作家的姓名, 这已足够表明小说有着女性的叙述声音, 虽然在文本当中毫无标记可言。”[6]167, 除了作者性别, 我们还可以从叙述者的叙事手法中推断出叙述者的女性性别。作品中叙述者与女主人公凯特之间的距离是判断叙述者性别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这个距离, 可以从作者的叙事手法上体现出来。作品中写道:“她必须老老实实地考虑清楚, 婚外恋对迈克尔·布朗夫妻这桩美满婚姻, 到底有何影响。”[7]57, “为什么母亲非得和磨石一样, 成为每件事情的中心?回望过去, 她好像总是随时待命, 总是听候传唤, 总是遭受指责……”[7]84。作品用的是第三人称讲述别人的故事, 但从这两句话中我们仿佛感觉是叙述者在用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故事。作品中这样的句式比比皆是, 这种叙事话语便是自由间接引语, 让我们感觉这一切都来自叙述者的视角, 通过这个叙事手法的运用, 叙述者已然向我们表露了她的女性性别及女性视角, 反映了她的女性立场。

叙述者在叙述内容、叙述人物的取舍及人物关系的安排上重申了女性主体意识, 建构了女性主体。小说共分为五部分, 依次为:“在家”、“在国际食品组织”、“在旅途”、“在酒店”、“在莫琳的公寓”。迈克尔只有在第一部分中和凯特共同出现, 可以形成对视, 接下来便退场了, 叙述者的眼中只有凯特, 迈克尔想要获得出现的权力, 只有在凯特对两性的思考及对谋求自己作为一名女性的出路的思维活动中才能出场, 这样, 叙述者便将代表父权的迈克尔安排成了“被凝视者”。夏日中凯特邂逅的杰弗里也被“安排”了生病, 虽是两个人在旅途, 实则只有凯特一人。在凯特的“解放之旅”上, 还有两个重要的女性人物, 那就是玛丽和莫琳, 她们三个人组成了小说的主角, 其他人物均处于客体位置。从叙述者视角, 可以看出叙述者对人物的侧重和在人物关系上的立场。叙述者通过两性人物的安排, 从叙事手法上间接地实现了对女性人物的主体化, 对男性人物的边缘化, 巧妙地表达了性别立场。

叙述者的全知视角, 让其无所不知。而对女性人物的偏重, 着重描述女性人物的生活和精神活动, 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经验, 以女性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对父权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和存在方式的思考, 重申了女性主体意识。

3 人物和叙述者视角的转换和重合

《天黑前的夏天》的叙事视角不是单一的, 有全知型的叙述者视角, 也有限制性的人物视角, 这两种视角不是分离的、相排斥的, 而是内外互补的。说到人物视角, 这里主要指女主角凯特的视角, 人物视角只局限在其可以看到或感受到的范围内, 超出了这个范围, 便无法感知, 在这个范围之外的人和物便由第三人称叙述者来感知。人物视角可以体现出深度, 叙述者视角则体现出广度, 这两个视角的转换, 让作品的呈现实现了逻辑上的和谐统一, 更好的表达了主题。

试看作品中运用叙述者全知视角的一段:“她会有什么经历呢?除了慢慢老去, 别无其他……如今你正青春年少, 可一晃便步入中年……你对周遭人事的态度变了……但你本人却毫无意识, 因为寒冰是慢慢地、慢慢地将生命之谷冻结起来的……然而, 凯特·布朗却将在短短几个月之内, 把个中滋味一一品尝……反正这个夏天, 有违她的德行, 超出她的能力, 她无法控制事态的发展。”[7]全知视角下的凯特在这个时候是无法预知接下来的一切的。这种全知叙述者视角的运用, 让我们对这位女性人物接下来的生活和故事充满了期待, 增加了作品的悬念。人物的视角, 让读者得以站在她的性别立场观察和体会, 拥有人物的性别意识。试看描写凯特视角的片段:“但是, 像他那样处心积虑地小心安排生活, 做那种事儿的时候不留任何‘蜘丝马迹’, 这样就可以和邂逅的年轻女子经历一场又一场性遭遇——让她觉得他十分浅薄”[7]59, 从女主人公凯特的视角看完这段, 读者也能感受到凯特对迈克尔的鄙视, 他的形象也变得渺小。作品通过这两种视角的不断转换, 向我们揭露了父权制度对女性造成的心理伤害。

与一般叙事文不同的是, 《天黑前的夏天》中内外两种叙事视角时而重合, 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女性视角的作用, 体现了婚姻、两性、家庭中的女性经验, 建构了女性主体。能够让两种叙事视角重合的方法便是上文中提到的自由间接引语的使用。自由间接引语在语法上的特点为“省掉引导词以第三人称模仿人物对话和内心独白”[1]98, 如将间接引语“她说她想定居云南”改为自由间接引语, 则为“她想定居云南”。自由间接引语在叙述上的特征是它“包容了叙述者和人物, 是两种声音的并存”[1]100, 因此, 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可以同时体现叙述者和人物的视角, 让叙述者和人物的意识形态达到高度的一致。作品中写道:“做母亲的, 总是得随时候命听人使唤, 总是得分神打点各种琐事, 总是得满足他人的需要、要求、愿望, 应付各种状况和危机, 在这种漫长的碾磨下, 一个曾经无畏无惧的年轻生命, 逐渐变成了一个忧虑成习的疯子……”[7]86, 这听起来像是叙述者对父权社会下女性母亲身份的评价, 又像是凯特自己在抱怨。这两种视角重合在一起, 让男性视角出现了缺席, 在揭露父权制度给女性造成的精神枷锁时, 体现了女性的精神及生活状态, 在表达女性经验的同时让男性处于一个被凝视的状态, 在叙事形式上建构了女性主体。

故事内容和叙事手法均是体现性别政治的重要层面, 该文以女性主义叙事学的方法, 将二者结合, 分析了叙事视角对女性主体的建构。作品中, 女性通过占据视角的主动地位, 获得了主动权和话语权, 揭露了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上的从属地位, 并通过“凝视”男性, 将其客体化, 挑战其权威。但小说结尾, 离家的凯特在解除了心结后又回归了家庭。这给了我们对两性关系更多的启发。在一性对另一性的束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女性主体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关于女性解放的途径还有更多的思考余地。

参考文献

[1]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Gerard Genette.Narrative Discourse[M].Ithaca:Cornell Universi ty Press, 1986.

[3]谭君强.叙事理论与审美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4]黄华.权力, 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Doris Lessing.The Golden Notebook[M].New York:HarperPe rennial, 1999.

[6]Susan S.Lanser.The Narrative Act:Point of View in Prose Fic tion[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

篇9:天黑前的夏天的读书笔记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女性;人生选择

《天黑前的夏天》讲述的是一个看似普通中年女子,其心灵从出走到回归的一段历程。

中年,是人生里最荒凉的年纪。女人步入中年,丈夫事业有成,孩子们都已经长大,并有了自己的生活与想法。凯特觉得自己似乎在这个在家中是个“多余”的成员,于此同时,她发现自己在忙碌家庭的琐事中慢慢衰老。于是,凯特选择了逃离,去工作,和偶遇的年轻男子去旅行,去体验爱情、渴望、厌恶、需要、拒绝到底是怎么样的滋味。逃离也许意味着与过去一刀两断,也可能是崭新的开始。

在这部作品中,凯特的精神世界的觉醒经历了尝试、矛盾以及抉择的过程。在实现了家庭价值、社会价值之后,凯特感悟了生活的真谛。然后在天黑之际,回归现实生活。

一、在家庭中完成人生意义

在故事的开始,凯特生活的特点就是适应和服从家庭。回首婚姻家庭生活,凯特发现,他们家最具代表性的生活图景竟然是她坐在桌子一边,温和臃肿,像块肥肥的鹅肝,成天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伤脑筋!凯特心生疑虑,难道这就是家庭生活:有的人付出,有的人享受?遂凯特出走,想要开始一段新生活。

尽管凯特在家庭中有诸多不满,但不可否认,她在家庭也得到了很多,这也是凯特最终选择回归家庭的原因。在与他人的对比中,她认识到婚姻和家庭给予她的宝贵财富。丈夫多年来的付出表现了出对婚姻的尊重,即使婚姻生活出现瑕疵,也可以释怀。在离开家的日子,子女按照母亲的意思照顾家庭,对母亲的尊重使凯特感到安慰。这都说明她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了自己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平等地位。正因为凯特像保姆一样把家中打理的井井有条,才让她成为温暖家庭的中心。

二、在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短暂的事业旅程更让凯特看到女性拥有社会地位后所受到的尊重。丈夫交给她的翻译工作,自己总是能比丈夫做得更好。工作期间,她看到政府官员整日无所事事,凯特作为一个“局外人”对其心存担忧,还在心中思考应当如何改变现有政府的工作状态......

身处社会,凯特是一名优秀的工作者。她可以游刃有余地完成每天的任务。于是,她获得了作为一个劳动者应得的称赞,体验着独立生活带来的快感。在整个工作期间,凯特弥补了曾经缺失的一部分。她不再作为一名家庭主妇而存在,她有了自己的独立工作,这就是凯特从社会中实现的人生意义。

三、在感悟中觉醒人生真谛

在实现了家庭价值和社会价值后,凯特继续行走。她原以为自己可以在婚外恋中看到无限美景,但她并未从他那里体会到期待的温存和情感。回到伦敦,凯特跟一个叫莫琳的年轻姑娘合租。在和莫琳的对比中,凯特看到了自己的苍老和苍老后他人对自己眼光的变化。仔细思忖,莫琳正值韶华,但却放浪不羁,促使凯特明白,青春固然珍贵但不足惜,往事已矣,且待回忆。

在最后的一段日子,凯特反思了这个夏天出走的经历。而在反思中,她逐渐发现了一个事实。尽管家庭从她身上拿走了许多,但家庭也给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曾经她陷入内心的困惑和挣扎,但经历了一个夏天的旅途,她发现工作并不意味着实现真我,国际组织的工作和官员,冠冕堂皇,但也乏味;冲动和激情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激情褪去只剩单调、无聊与羞耻;时光如梭,无法停止老去的步伐,但无需黯然神伤。

这一段走出去的时光,让凯特在人生转弯时清楚地照见自己:生活不在别处,在你坚固的自我核心里。所以,顺理成章地回家生活,乃是幸福的归途。

四、结语

本书虽然讲述的只是一个中年女子在一个夏天里的种种,但华发滋生、人生转弯的不啻凯特,这样的困惑甚至不单单限于女性。作者沉静地审视并记述了中年女性的精神危机,通过细致入微的描摹,心绪百转千回的刻画,喻示了出路。

厌倦当下的生活,想跳出一成不变的圈子是当下很多人萌生的想法。但,我们终究还是要回到原来的生活。回归原来的生活并不是对现实绝望后的妥协,而是对自我有了全新认识的自主选择,对人生意义的明了与超脱。凯特是众多中年女性的缩影,作者通过对她的细致刻画告诉所有的女性更应该怎样生活,带给我们无限的启示和思索。

【参考文献】

[1]陈婉颖.论《天黑前的夏天》中的都市空间和女性身份[D].河南师范大学,2013.

[2]尹淋.论《天黑前的夏天》中的女性成长[D].四川师范大学,2014.

[3]杨景.女性的自我建构[D].江西师范大学,2014.

[4]王丽娜.梦醒黄昏—《天黑前的夏天》女性主义解读[D].广西师范大学,2011.

[5]贾艳艳.追寻自我之路[D].吉林大学,2012.

[6]杨眉.对《天黑前的夏天》中女性精神世界的解读[J].青年文学家,2011,20:20-21.

篇10:天黑前的美的作文

在天黑前的一个小时,我又跑到了阳台上,晚风轻轻滑过我的脸颊,是多么让人凉爽!我想伸手去抓,可它却像个孩子似的一溜烟地跑走了,跑到了远处的大树上,我想,它是想和大树爷爷聊聊天吧!

天黑前,云朵匆匆从天空中飞过。看!那骏马似的云朵上仿佛坐着一位骑士,他这是要去哪儿?是要去战场吗?瞧!那可爱的猫咪似的云朵,身边还有一团毛线,啊呀!它好像把毛线弄散了,希望它的`主人不会责怪它;嘿!那朵云真像一个幽默滑稽的老头,瞧他那头上顶着一桶牛奶,手里提着好多袋东西,还在和别人谈天,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让他讲地那么津津有味;哦?那个云朵真像个头戴牛仔帽的放牧人啊!他一手拿着小木枝一手拿着烟,悠然自得地赶着羊抽着烟;再看看那群羊,一个个又肥又壮,还有几只可爱的小羊羔呢!这让我好想摸摸它们又白有舒服的毛。

天黑前,晚霞是那么美丽。它把湛蓝的天空染成了玫红色,由浅到深是那么有层次感。晚霞把一切都染红了,整个城市都沉浸在红色之中。

天黑前,太阳公公要下山了%&,当他将最后一光缕阳光洒向大地时,太阳公公去休息了。小鸟们叽叽喳喳地飞回窝里,对面的爷爷也烧起了菜,家家户户的灯都陆陆续续地开了起来。

天真得黑了,月亮悄悄探出了脑袋,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我关上窗回到了房间。

篇1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读书笔记

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摘要:《在马克思墓前讲话》是1883年3月17日恩格斯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时用英语发表的讲话。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对马克思为人类所作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地歌颂,并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关键词:马克思 《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引言

在中学的时候,我们便对马克思这个名字很是熟悉了,但是作为一个理科生,惭愧的说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了解甚少,以至于以前读完《在马克思墓前讲话》后没有什么感想。但今天,随着自身的成长,我们有理由重新审视这篇文章,真正思考其中的深邃思想。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带着浓郁的感情色彩,以议论为主来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情况和生前的革命实践活动采取叙述的方式,字里行间又洋溢着爱戴和崇敬之情;对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深远影响,则采用议论的方式,论述时又包含赞颂和敬仰的深情。

一、《在马克思墓前讲话》内容简介

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与世长辞了,但他的哲学理论百年来仍指引着人们、影响着人们。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是全世界革命人民的不幸,而我们也该永远铭记着这一刻。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挚友,他们在政治风浪中团结战斗,在科学研究中相互切磋,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彼此激励,共同奋战了 40 个春秋。他们各自都为自己有志同道合的战友而自豪。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

二、《在马克思墓前讲话》内容评价

*******

(一)浓郁的感情色彩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这样的开头虽然有点冷冰冰,却感情深沉、含蓄,叙述的口吻却带着平静,不由的让人感到了一种压抑在心底的悲痛。马克思的逝世对恩格斯的打击五笔沉重。但他不能把自己异常悲痛的情绪完全带进悼词,因为马克思主义者悼念自己的领袖人物不单是为了寄托个人的哀思,更主要的目的在于准确地评述他们的思想和事业,教育和鼓舞战斗的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这决定了恩格

斯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必然是相当含蓄的。他的巨大的痛苦,复杂的感受,深刻的理解,几乎全被浓缩在“──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这半句话里。人类失去了“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国际工人阶级失去了“在紧要关头都自然地去请教的中心点”恩格斯是代表整个无产阶级讲话的。因此,悼词开头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要丰富得多,将对马克思的悼念和评价融为一体,唤起人们的哀思。

三、主要结论或启示

*******

参考文献

篇12:读书笔记1:五四运动前的外交

读《2009随笔》

一、顾维钧其人

顾维钧,江苏嘉定人,1888出生,1904年入纽约库克学院,一年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国际法与外交学,获法学硕士的哲学博士学位。1912,驻美公使张荫棠向他转达了袁世凯力邀其回国担任秘书的电报,此事是首任民国总理唐绍仪力荐的。回国后,担任外交部参事。唐绍仪将其女许之。1915年任美国公使。

当日本向袁世凯政府面交“二十一条”后,中日秘密交涉时,日方坚持排除中方代表顾维钧参加,因其有英美背景。

巴黎和会上,顾维钧此后曾任中华民国政府外交部长、财政部长、驻法俄英美大使,近代所有外交交涉均参与。1956出任海牙国际法院大法官并曾任副院长。1967退休后定居纽约,1985年去世。

二、中日“二十一条”问题提出1、1914一战爆发,袁世凯政府宣布中立。日本以为抓住了一个扩大在华权益的天赐良机。

2、8月,日本对德宣战,佯攻德国在远东和山东的军事目标。德国无暇东顾,有意将胶州湾权益无条件交还中国。但北京政府不敢理会,并照会各国,划出胶州湾地区供德日交战。

3、11月,日本攻陷青岛,德国在山东权益悉入日本人之手。袁世凯正加快帝制步伐,需要列强支持。日本便向袁世凯面交了意欲一口吞下中国的“二十一条”。

三、一战中中国的参战问题

1、中国——中国袁世凯政府本是中立的。中国国内南北政权对立;北京府院相争。中国是否宣布参战成了列强争夺在华利益的口实,一时间竟成为外交内政诸多矛盾的焦点。此时,中国北京政权内部大总统黎元洪与内阁总理段祺瑞之间府院之争如火如荼。黎反对参战,段则成为美日以参战贷款为饵争相控制的对象。

2、美国——1917,美国姗姗来迟地宣布对德绝交并参战,同时要求中国参加协约国作战,希望以此制约日本在华扩张。

政府援华两亿美元战费案已提交国会。须经国会辩论,期限不知,且须中国以出兵为条件,专款专用。

3、日本——日本认为中国参战将危及它在山东的权益而反对中国参战。此时它与英法俄意四国交涉,以战后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为条件支持中国参战。

允许段氏以此贷款编练参战军,借此武力先清内乱。中国只要增援欧洲物资及派出民工,无须真的派遣部队。

因此,日本意见正中段氏下怀。宣布参战,黎、段摊牌。黎电召“辫帅”张勋晋京调停,反被张挟持,演出一幕引狼入室,复辟丑剧。

结果——段氏终于得以宣战,此时欧战已近尾声。战争中,中国除增援物资之外,共派出十

七万劳工充当挖掘工事的苦力,最终回国者甚少。

此后,日本利用段急于武力统一中国之机,多次以借款为饵,与北京政府签订条约,扩大了其在山东的权益。段氏钻入了日本设置的外交陷阱,为而后的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埋下毒种。

四、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讨论中国山东问题

1、中国:一战中国突然成为战胜国实在是天大的误会,举国欢庆。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的《十四点和平宣言》勾勒了一幅战后各国平等的世界和平蓝图,为中国人所欢迎。北京大学学生游行到美国使馆高呼“威尔逊大总统万岁”。

中国积极备战和会,而日本却以中国参战不力为同,妄图取消中国与会资格。顾维钧多方游说,终于获得资格。

2、会议席位:此前美日等在拉拢中国参战时曾许诺,战后和会将视中国为平等大国,中国希望派出与大国同等数量的代表。但是,参战国与会席位分为三等:一等英法美意日,每国五席;二等巴西等国,每国三席;中国为三等,两席。当代表团名单公布时中国代表团抵达巴黎时,和会已经开幕了十天。

中国代表团:外交总长陆征祥;外交次长王正廷;驻英公使施肇基;驻美公使顾维钧;驻比公使魏宸。还有其他公使、专家、外籍顾问共52人。阵容豪华。

3、会议中讨论中国山东问题:1919年1月27日,日本代表提出讨论山东问题并主张不让中国参加。美国坚持邀请中国代表申诉。中国派出顾维钧和王正廷与会,指定顾氏发言。但中国没做任何准备,顾提请中国研究后讨论。1月28日,顾在会上即席做了30分钟的慷慨论辩。顾的发言是中国外交史上空前成功的外交演讲,当场置日方于尴尬境地。发言完毕,法国总理会议主席克雷孟梭立即大声道贺。其他国代表也纷纷上前祝贺。中国代表团离场时受到多国道贺,场面之热烈与日本代表牧野离场时的冷落成鲜明对照。

4、列强态度暧昧,美国阐明立场:但顾的演说只是暂时扭转了被动局面。日本政府即转向北京施压。后来,列强对中国山东问题态度暧昧。美国总统威尔逊最后阐明了对山东问题的立场:

1、中国政府彻底衰弱腐败,使美国维护亚洲风险太大;

2、日本应有生存空间。

3、如果谈判破裂,美国不会为山东对日作战。

5、最后裁决:对德和约中将山东问题从中国问题中单独列出,即《凡尔塞和约》。至此,中国在山东问题上的外交完全失败,顾的努力付之东流。

五、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迅速诱发了改写中国现代史的五四运动

1、会议消息传到中国:时任外交委员长的王大燮不满北京政府态度愤而辞职后,打电话给好友蔡元培。蔡当即召开学生代表会议宣布外交失败的消息,导致次日北京学生大游行。

2、是否签字:在和约是否签字问题上,代表团内部产生分歧,最后除顾以外,都借口退缩。最后的交涉工作全都交给顾一人,北京指示是“自酌办理”。顾在签字之时拒签字,并发表拒签宣言。拒签也是他们深受五四运动爱国精神感召的结果。并不是史书所说“被迫拒签”。拒签反获国际社会同情,收到哀兵之效。

3、中国因签署了《对奥和约》得以加入国联。由于顾的外交才干,出席国联全权代表,后

又当选为国联理事会主席,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4、巴黎和会期间,北京徐世昌政府推行“无约国外交”,中国掀起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热潮。

5、中国政府虽拒签了《对德和约》,但北京政府后来推进了对德关系正常化。1921《中德协约》签订,德国宣布放弃此前所有在华不平等特权,这是近代中国与西方大国签署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六、和会后,山东问题成为了中日悬案。后来的华盛顿会议解决1、1921年美国邀请八国参加华盛顿会议,讨论战后军备控制和远东——太平洋问题,以兑现美国的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实施,遏制日本。

此时中国内战不断,希望借此会收回权利。组成130多人代表团赴会。但政府竟无经费,电请各省摊派帮助。

2、会议就此磋商多次,1922中日双方签署《关于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日本将胶州租借地还给中国,中国赎回胶济铁路,日本放弃德国在山东特权,日军撤出山东。

中国山东问题自一战起历时八年,终获解决,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如开放原胶州租借地、支付高额赎金。

3、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外交,是中国政府第一次被平等的邀请参与国际论坛,第一次收回丧失的部分国权。

上一篇:勘探设计院长年终个人总结下一篇:乡镇平安建设个人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