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英语教学设计

2024-05-18

八年级下英语教学设计(通用6篇)

篇1:八年级下英语教学设计

八年下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期末检测情况来看,跟其它平行班级相比较,学生有一定的进步。但学生仍然存在成绩悬殊的情况,优秀率较高,差生较多,及格率80%左右。思想表现方面,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处于朦胧状态,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预习习惯尚未形成,上课学生合作能力差,发言不够活跃。

学习心理方面,有部分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认真勤奋,他们的学习情绪比较稳定,有的尽管基础较差,也能坚持不懈,能有秩序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能够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大半的学生属于鞭策进步型,学习自觉性和稳定性不足,上课精神不振,回家很少复习功课,需要老师的督促才会有所作为。

二、教材简析

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组织单元,且均出自大家名家之手。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第三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编写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编写。第五单元、第六单元,都是文言文单元,每单元五篇。教学时我会尽力做好以下两点:

(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文言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

(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着力培养学生自主领悟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学期教学的设计学习目标如下:

1.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2.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3.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4.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练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四、教学措施

1.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5.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6.引导鼓励学生积极背诵文章,曾经有一位云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老师讲过:“语文,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需要‘死背’,只有‘死去’,才能‘活来’。”经过上

学期与学生的接触,我自己认为,背诵依旧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学习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督促,加强科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文言文背诵三遍以上。我力争以此方式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五、教学进度及时间安排

第 1 周—第 3 周,第一单元:1 《藤野先生》2 《我的母亲》3 《我的第一本书》4 《列夫•托尔斯泰》 5 《再塑生命》综合性学习。

第4周—第6周,第二单元: 6 《雪》、7 《雷电颂》、8 《短文两篇》、9 《海燕》、10 《组歌(节选)》、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第 7周—第9周,第三单元:11 《敬畏自然》 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13 《旅鼠之谜》 14 《大雁归来》15《喂——出来》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第10周—第12周,第四单元:16 《云南的歌会》17 《端午的鸭蛋》18 《吆喝》19《春酒》 20 《俗世奇人》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第 13周—第 15 周,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22《五柳先生传》 23 《马说》24 《送东阳马生序》25《诗词曲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第16周—第18周,第六单元:26 《小石潭记》27《岳阳楼记》28《醉翁亭记》29《满井游记》30《诗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第19周—第21周,期末复习备考。

八年下语文教学计划

八年组

篇2:八年级下英语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 Be able to pronounce and master the words.

(2) Be able to use the key structures to talk about annoying things.

能力目标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skills i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情感目标

(1) To learn to communicate in good manners

(2) To be able to help others in trouble and find the correct solutions to the complain.

2. 教学重难点

(1) Learn how to correct solutions to complain.

(2) Master how solve complain.

(3) Make correct sentences using the key structures.

3.教学手段

主要以现代化电教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增加了直观性和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4.教学过程

Step1 Greeting and revision

1.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greet each other.

2. Rivision of key structure.

Step 2 Presentation

(1). The teacher shows six pictures to students and asks them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pictures.

(2). Let students make the conversations after the sample conversation in pairs.

(3). Ask several pairs of students to present their conversations to the class.

(4). Explain the six sentences and then get students to check the most annoying thing among the six pictures.

(5). Ask students to make a list of at least five things that they have complained.

(6). Play the recording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listen carefully and number the sentences in the order they hear.

Step 3 Practice

(1). Ask the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three column heading.

(2).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a second time and fill in the chart and pause the tape from time to time to allow the students to write the answers in their book.

(3). Check the answers.

(4). Ask the students to repeat after the recording.

(5). Let students work in pair to practice the dialogue using the sample dialogue in 2c. Then ask several pairs to perform in front of the class.

Step 4 Consolidation

Task1:

Read the instructions to the class.

Ask a student to read the seven sentences

Let the students finish Task1 individually.

Task2:

Group work (four students): talk about these questions above and find out new ways.

篇3:八年级下英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漫画头像学习基础上, 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 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 学生能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 用漫画语言来表达。

思想目标: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 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 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漫画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制作宣传漫画的能力。

教法学法特点:通过综合信息, 分组教学, 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运用课件, 突出美术学科强调视觉感受的特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取长补短, 增进友谊。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今天能和同学们共同学习, 老师非常高兴。老师也希望快乐能常伴同学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每天生活在高兴与快乐之中, 因此诞生了很多运用幽默手段给人们创造快乐的艺术形式, 那么大家知道的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

看大屏幕图片 (如:小品、相声、滑稽舞蹈、马戏小丑等等。) 美国有个幽默天才——卓别林, 中国有个幽默大师侯宝林。侯宝林大师有一句名言:“相声是有声的漫画, 立体的漫画;漫画是无声的相声, 平面的相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平面的相声”——漫画, 用漫画的形式, 展现属于自己的幽默人生。

二、板书课题:幽默人生 (同时大屏幕出示)

三、新课程学习

(1) 那么什么样的画是漫画呢?大家来看一下大屏幕 (出示漫画、欣赏漫画) 。第一幅:简洁生动, 第二幅:富有联想, 第三幅:诙谐有趣。第四幅:变形夸张。总体都是诙谐幽默的。

打开《知识小词典》: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人物、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 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 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有的漫画幽默讽刺, 有的漫画幽默搞笑, 还有的从幽默中传达对某个人的崇拜与尊敬, 这样我们可以将漫画按照不同的用途分为:讽刺漫画、幽默漫画、肖像漫画等。

下面这几幅分别属于哪一种?出示漫画。 (学生分辨) 有时候漫画根据内容的需要, 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来看一下主要用到的几种形式 (出示漫画) 。同学们可根据教材第8页最后一段内容, 分辨一下这几幅漫画在漫画形式上分别属于哪一种? (学生回答:单幅漫画, 四格漫画、连环漫画等)

那么我们怎样画漫画呢? (在构思, 创作手法, 线条的运用上应该怎么办?学生思考, 并回答) (幻灯片出示)

(2) 发挥联想, 寻找漫画灵感

(3) 合理的选用夸张、比喻、对比的创作手法。

(4) 画面线条应简练概括。 (比如人物的脸型塑造和表情塑造)

现在很多同学已经都等不及了。准备好了么?准备好的画吧。

四、我的幽默:老师出示漫画作为示范

学生作业:用你喜欢的绘画语言创作一幅漫画, 形式不限, 题目自定。要求: (1) 创意幽默有趣, 内容健康向上。 (2) 形象夸张有个性。 (3) 线条简练概括。

五、我幽默我自信 (作业点评)

(1) 内容的幽默程度。 (2) 形象的夸张变化。 (3) 线条的简练概括。

六、课堂总结

篇4:八年级(下)英语期末检测题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1. Here is _____ exciting information. Do you want me to tell you?

A. an B. a C. a fewD. some

2. —Where are you going, Michael?

—Oh, I’m ______ the airport. My aunt is coming from Guangzhou.

A. leaving B. leaving from C. leaving for D. going to leave

3. That old man shouldn’t eat ______meat because he is _______fat.

A. too much, too muchB. much too, too much

C. too much, much tooD. much too, much too

4. —Would you like _______?

—Sorry, I have to help my mother.

A. to play chess B. playing chess C. play chess D. to play the chess

5. —Here is ______for you.

—Really? Please tell quickly.

A. one good news B. a good news

C. a good piece of news D. a piece of good news

6. Mr Green ______all his free time writing to the magazines.

A. takesB. spendsC. usesD. keeps

7. Mary isn’t at home. I don’t know _____.

A. when she came backB. when she will come back

C. when will she come back D. she will when come back

8. —Do you often do chores on Sunday?

—Yes, I think it’s ______, but I have to help my mother.

A. relaxingB. importantC. boringD. interesting

9. Linda is _____us all.

A. happiest of B. the happier C. the happiest of D. the happiest

10. —Could you help me clean this car?

—_______.

A. Sorry, you can’tB. CertainlyC. Please ask othersD. Yes, I could

11. —Did you practice ______English this morning?

—Yes, but I forgot _____the classroom.

A. speak, cleaning B. to speak, to clean

C. speaking, cleaningD. speaking, to clean

12. ______today’s homework makes me ______tired.

A. Do, /B. Doing, to feel C. To do, feelsD. Doing, /

13. —_____do you go to the movies?

—Twice a week.

A. How far B. How often C. How soonD. How many

14. —_____does the strange man ______?

—Oh, he has a round face with long black hair.

A. How, look B. How, look like C. What, like D. What, look like

15. —I really had a good time at your party.

—______.

A. Good. Thank youB. Enjoy yourself

C. I’m glad to hear that D. Not at all

二、完形填空。(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从各题所给的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Two years ago, I had a little dog. He had white fur and I often called him “Meat”.Ialwaystookhimforawalk, peoplesaidMeatwas verylovely and1 . When he saw lots of people looking at him, he would run to me and hide behind me.

篇5:八年级下英语教学设计

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李解

教学设想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就是要广大初二年级的学生有大量古诗词的积累,我想换个角度用一个较为新颖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积累来编辑一本叫“古诗苑漫步”的“古诗集”形式,人人争当小编辑,参与到这本“古诗集”六个章节--分门别类辑古诗、诗情画意品古诗、声情并茂诵古诗、诗中有趣赏古诗、一展歌喉唱古诗、心灵手巧用古诗的编辑过程中来,用自己的积累、热情、才华让这本“书”变得更绚丽。

活动目标

1、通过编辑古诗集,让学生体会到活动过程中的快乐。

2、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的情趣,加深对古诗博大精深内容的理解。

3、了解诵读品赏古诗的方法。欣赏古诗吟唱,陶冶心灵情操。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激趣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想当编辑吗?

学生:想。

学生:不想。

老师:不想的同学没关系。今天,老师将让你们有一次全新的体验,想当编辑的同学,绝对会过足“编”瘾,不想的同学,将从此爱上编辑,狂热地喜欢上这个能充分展现自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职业。

二、出示本次活动的目标和形式:

活动命名:人人争当小编辑活动内容:编辑“古诗集”

1.诗集名《古诗苑漫步》2.前言(导语)待修订

3.目录

第一编分门别类辑古诗第二编诗情画意品古诗

第三编声情并茂诵古诗第四编诗中有趣赏古诗

第五编一展歌喉唱古诗第六编心灵手巧用古诗

4.编后记(课堂总结)说感悟5.装帧设计见封底

活动方法:分男女生两大组竞赛,互计参赛人次数,人次数多者获胜。

奖励方法:集体奖优胜组获得“最佳编辑参与奖”

个人奖参与次数前两名者荣任本书主编、副主编

三、活动过程:

前言:

有请本班课代表为本诗集致导语,为本次活动致开幕词。

语文课代表:

同学们,众所周知,中国乃一诗之国度,诗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更是浩如烟海,在华夏文明中蔚为壮观。辉烂的华夏文化,不仅仅是飘扬在丝绸之路上的一串串悠远驼铃,不仅仅是四大发明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铿锵步伐,也不仅仅是万里长城屹立千年的永恒丰碑。在华夏文明璀璨耀眼的星空中,更少不了的是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所谱写的一页页典雅华章!

在那里,我们可以领略到长江“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博大,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观,泰山“一览众山小”的雄奇。在那里,我们能够聆听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心路历程,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文人气节,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圣人情怀。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去接受一次美的洗礼。(一)分门别类辑古诗

1、诗中有植物。

①人闲( )花落,夜静春山空。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 )花始盛开。

③岂不罹凝寒,()有本性。④明月( )间照,清泉石上流。

⑤竹喧归浣女,( )动下渔舟。⑥荷叶罗裙一色裁,( )向脸两边开。

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花开。

2、诗中有动物。

①柴门闻( )吠,风雪夜归人。②千山( )飞绝,万径人踪灭。

③意欲捕鸣( ),忽然闭口立。④时时闻( )语,处处是泉声。

⑤江上往来人,但爱( )( )美。

⑥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 )( )四五声。

⑦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 )( )深树鸣。

⑧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 )惊不应人。

3、诗中有色彩。

①天门中断楚江开,( )水东流至此回。

②等闲识得东风面,万( )千( )总是春。

③千里莺啼( )映( ),水村山郭酒旗风。

④千里( )云( )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⑤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 )( )柳色新。

⑥接天莲叶无穷( ),映日荷花别样( )。

4、诗中有地名。

①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

②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③()()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④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近酒家。

⑤已破章邯势莫当,八千子弟赴()()。

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五十州。

5、诗中有成语。

指出下列成语来源于什么诗歌名句。

①不拘一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②怒发冲冠(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③青梅竹马(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④心有灵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⑤柳暗花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⑥人面桃花(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⑦春风得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6、诗中有哲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道出了只有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道出了此事自古难以两全的道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道出了新旧更替是规律的道理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道出了忧愁宜解不宜结的道理

(二)诗情画意品古诗

1、画中有诗:杜牧《清明》、贾岛《寻隐者不遇》、叶绍翁《游园不值》、曹植《七步诗》、陶渊明《饮酒》、孟郊《游子吟》。

2、品味名句。

以上我们欣赏了几幅诗配画,感到相映成趣,美不胜收。你想成为一名中国画的写意高手吗?请仿照划线句说出你读出的画面:

我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读出了色彩美--“孤烟”是白色的,“落日”是红色的。

我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读出了

(三)声情并茂诵古诗

配乐诗朗诵李白《行路难》、马致远《天净沙》、李煜《虞美人》

根据课堂临场情况采用学生试读、小组竞读、生生互读、教师范读、全体齐读的朗读方式。

(四)诗中有趣赏古诗

1、诗中有谜语。

出示诗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请学生猜诗歌歌咏的是那种植物和动物。

2、巧改古诗。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你能否将这首诗改成一首五言绝句呢?

3、“诗”成“词”。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你能否给这首诗加上适当的标点,让它形成一首优美的词呢?

4、诗中有“文化”。

①清高鼎有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中“纸鸢”我们称作什么?

②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为民间什么节?我们称“茱萸”为什么?悬挂门前有什么说法?

③流行歌曲中《涛声依旧》中有句歌词“月落鸟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这句歌词是依据哪首诗而创作的?

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请问这两句是歌咏什么花的?

5、诗中有“科学”。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诗和地理上何种现象有关?另外,“平地三月花,深山四月花。”为什么平地与深山中开花时间不同呢?

(五)一展歌喉唱古诗

名家选段欣赏:《满江红》、《虞美人》。

邀请同学献唱。

音乐课代表领唱。

全班同学参与齐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六)心灵手巧用古诗

1、初试身手--用诗词解读以下话题,小组选题合作完成。

要求:构成排比

话题:生命、友谊、爱、潇洒、思念

例: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

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2、大显身手--学生习作(第二课时)

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习作,点评代表性作品。

四、课堂总结:

你对这次活动有哪些感悟?请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示例:漫步在古诗苑,我发现古诗中有鲜花的芬芳,有碧草的青绿,有蜂蝶的翩翩起舞,有鸟虫的嘤嘤成韵,我以生活在诗的国度而自豪!

教师寄语:亲爱的同学们:珍贵的灵芝深山里栽,美丽的珍珠大海里采,假如你要当诗人,请到编辑部里来。你们所辑录的古诗句,都是珍贵的灵芝,美丽的珍珠。希望同学们今后继续采珍探宝,让灵芝发出灵气,让珍宝绽出异彩!现在,我们已将这次活动展示的内容编辑成书,同学们都是出色的小编辑。

颁奖仪式:宣布获奖名单,集体奖获得者----;个人奖获得者---、---。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们!最后,让我们共同铭记这本非常特别的书,一起呼唤这个书名吧,她就是--《古诗苑漫步》!

五、出示本次活动编辑诗集的封面:

本“书”编辑:

树德中学外国语校区

初级四班全体学生

本“书”策划:

树德中学教师李解

教学反思

一、构想缘起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项全新的内容第一次被写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以课程的形式走进了语文教材,如何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已成为课改实验中着力探讨的问题之一,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古诗苑漫步》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性学习的平台,为我们教师也提供了一次如何进行这个课题的探索机会和难得的实践尝试。

先看看教材,教材的导语热情洋溢地赞颂了诗在中华文明中的特殊地位,并直陈漫步古诗苑,即接受美的洗礼的教化作用。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三个层面的设计:分门别类辑古诗、别出心裁品古诗、声情并茂诵古诗。后面还附录了“‘唱’古诗”这种别致的方式,并还举了一例加以说明。很明显,教材仅只一个轮廓而已,非常大体地给学生和老师一个大略的建议而已,如何利用本次平台和机会真正引领学生们在茫茫中国古诗苑林里来一次酣畅淋漓的体验呢?完全在教材的基础上给予具体化得过程?又觉得未免太单薄了些,缺乏让学生心动的东西。如何能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充分地调动起他们课堂参与的热情,甚至激发起他们展示表现自己的精彩和亮点呢?

再研究教参。洋洋洒洒的教参阐释说起来就是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要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华诗词文化,接受审美熏陶,提高文化品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积累感悟,发展思维,培养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

同时,在看看我们初中六册的语文教材,尤其是九年级的语文教材,入选了很多文言文和古诗词,且入选的文言文和古诗词在难度深度方面较传统的语文教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提升,这就对今天的学生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同时,树德中学的教育核心思想中就强调“卓越教育”,让学生接受审美熏陶,提高文化品位,让传统古典诗词浸润学生的身体并能让其闪耀出灼眼的光辉正好是“卓越教育”这种理念的应景。

于是,我想换个角度用一个较为新颖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积累来编辑一本叫“古诗苑漫步”的“古诗集”形式,人人争当小编辑,参与到这本“古诗集”六个章节--分门别类辑古诗、诗情画意品古诗、声情并茂诵古诗、诗中有趣赏古诗、一展歌喉唱古诗、心灵手巧用古诗的编辑过程中来,希望通过对古诗词不同形式的品析赏读演绎活动,消除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畏难心理,进而提高他们阅读学习古诗词乃至较长的文言文的兴趣。在主动参与中体会到漫步古诗苑的快乐,加深对古诗博大精深内容的理解,提升对美的感悟和文化品位。

二、教学所得

自我觉得,这是一堂较为成功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课,尽管实践有限,但是,无论从设计环节还是教学课堂都凸显出了许多亮点。教学完毕,也受到的听课专家和各位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总体说来,对于此次综合性实践活动课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得意之处:

1、设计出发点、活动课形式非常新颖。活动课却不说是“课”而是调动学生利用自己的积累来进行尝试当一次“编辑”的新体验。整节课分为六个环节却不说“环节”而说是一本书得六个章节,而师生共同进行的40分钟的活动课程却说成是在编辑一本叫《古诗苑漫步》的诗集。这让本堂课在未上之前就引发了学生不一般的认识体验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参与和学习的兴趣,并从心理和思想上做好的进行一次“新”的心灵远足的准备。

2、课堂导入新颖巧妙。首先,教师以步步深入的询问带领学生参与到“争当编辑”的新奇之中,然后让学生中最熟悉的同学--两位语文课代表登台亮相,以一番精妙绝伦、气势磅礴、至纯至美、绚丽隽永的文字引领学生进入曲径通幽、芳醇四溢的古诗苑,同时也是“这本书”最诱人迷人醉人的前言和导语。

3、课堂结束总结升华环节也是别致有趣。本课以让学生谈感受、老师寄语、颁奖表彰的形式进行课堂总结和升华,第一,引导学生对本次实践活动有了一次直观的情感体验,并在古诗苑营造的文化的氛围里有了一次口头语言的表达。第二,老师寄语既是对本次活动课的一个小结,又对学生进行了鼓励提出了希望。第三,颁奖仪式既是对课前设计的一个很好的呼应又是最后对学生兴趣的再次激发、对学生荣誉感、自豪感的的极大满足。最后再出示本次“编辑”成果的封面,为这本“书”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也为这堂课画上完美的结局。

4、学生参与达到了最大化。六个环节,既层层递进又互有交叉和包融,有些内容和环节非常简单,这就创造了学生发言和参与的最大可能。并且,课堂采用了生生竞赛、小组竞赛的方式,竞赛中,学生的获胜的欲望被大大地激发,全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一浪高过一浪。由于各组都不甘认输,他们抢答,不但学得快乐,而且学得也快,课堂容量大大的增加了。整节课统计下来有四十多人次发言参与,学生发言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多。即便是平时上课从不敢举手发言的杨森若同学也登台朗诵了(即便是声音小、即便是读错了字,我从心底替他高兴),张羽嫣和熊超同学声情并茂、大气磅礴的《天净沙》《行路难》朗诵,更是把活动推向了一个小高潮;尤其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品古诗和唱古诗的环节,王韵茜同学和李洁同学竟然有了“我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读出了线条美--‘孤烟’是直线,‘落日’是弧线;我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读出了层次美--“落日”是远景,“孤烟”是近景”的体验;范伊尹和张羽嫣两位同学居然能够声情并茂地演唱起了《长相思》和李煜的《乌夜啼》,在她们的感染下全班学生异口同声热情洋溢地唱起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极大地激发和保护。

5、活动课也充满了读书声。古之学校,诵读之声不绝于耳;古之读书人“口舌成疮”日诵不辍;古之贤者早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深刻阐述。朗读,在语文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其他的语文活动课都应该让课堂充满朗朗读书声,师生不但要读,而且应该大声地读,快乐地读。本次活动课,声情并茂诵古诗的第三环节,师生们就在几曲美妙贴切的音乐背景下动情地诗朗了诵李白的《行路难》、马致远的《天净沙》、李煜的《虞美人》,而且根据课堂临场情况采用学生试读、小组竞读、生生互读、教师范读、全体齐读的几种朗读方式,在朗朗的书声中,让学生去体验、感悟、接受熏陶。

6、教师的角色定位恰到好处。综合性学习应让学生唱主角,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参与和评价总结。执教者在学习活动中对自身角色把握准确,以“平等中的首席”参与活动,并用自己声情并茂地吟诵给学生以示范和引领。

7、整节课课堂展示自然、真实,清新、脱俗。避免了想有些所谓的公开课、展示课为了所谓的“学生为主体”教师几乎不起什么作用不参与,完全把“主动权”放给学生极大的“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前做下大量充分的“准备”从而把“公开课”弄成“表演”课、“展示”课、“戏剧”课;让堂课停留于表面的热闹和繁华以此来满足听课老师的视觉和味觉。

总之,本次综合性学习贴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实际,凸现了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始终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体,学生在自主合作、兴趣盎然的情境中积累了古诗词知识,陶冶了思想情操,发展了语文能力。

三、教学遗憾

当然任何艺术总会充满遗憾,本次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的教学也不例外,由于种种原因这堂课也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1、由于课堂时间仅只40分钟,每个环节之间的推进速度有些“赶”,以至于有些环节还稍显单薄,进行得不够充分,比如品古诗学生发言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领悟环节、诵古诗的学生朗读环节如果还能再充分一些,学生对古诗词意境韵味的感悟会更充分深刻些,课堂教学的效果目的就会更凸显。如何更科学有效地处理强大的课堂容量和教学时间的关系,是我今后需要重点探索反复实践的重要课题。

2、教师在处理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的转承衔接的艺术有待继续加强和锤炼。因为教学内容共六个板块,含量还是很大,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衔接语言的打磨还不够就显得有些仓促和粗糙,尤其是诗歌教学课,就更应该有美与诗意的语言贯穿于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部。

3、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准备中有些细节还考虑不够完善。比如在“诗情画意品古诗”的环节,根据图画让学生说出作者、诗名,由于两幅图非常相似,PPT投影学生对两幅图片的差异看得不够清晰,图片及材料的提示性又不够以及老师的引导和点拨不够到位等等方面的因素以至于让学生当堂并没有对两幅图画产生强烈而清晰的感知以致教学环节一度受挫,这都是我在今后教学过程中需要引以为戒,注意细小环节的打磨和考量的经验教训。

4、教师在遇到突然问题时候的引导和处理要更多地从学生角度去考虑。比如在“诗中有趣赏古诗”的环节设计的问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请问这两句是歌咏什么花的?对未曾涉及或没有对这首诗歌有积累的学生而言他们是很难回答出这个问题的,换句话说这个问题就相当于不太合拍的废题了,幸好老师有了“我们小学曾经学过一首诗,诗中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名句,这里也有‘暗香浮动’的语句”的点拨,才让学生“恍然大悟”,也就是说,要注意问题的指向性,教学设计环节应更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是我以后教学实践需注意的问题。

5、有些学生的发言的确精彩,但是由于它是即兴生成的,往往说过听过就忘记了,不利于永久牢固地记忆,这对于课前没有积极参与活动准备的部分同学以及还有少部分参与有些被动的同学来讲,此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就课堂收获而言不大。如何最大可能的让每个听课的同学都能尽大可能地有所收获是我们每一个中学教师不断追求的虽然有些理想化的但有不能不追求的境界。

6、整堂课教学设计的环节中略微少了些对学生思维的积极诱发。因为是抢答或必答,学生答的都挺快的,加上有时学生很激动,这样就影响了听的效果,如果再安排个速写题,我想学生的收获会更好。

另外,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对一些学生的发言的点评还不够精道巧妙,活动结束时间在把握上还是出现了小小偏差等等一些教学背后的问题都还值得我去总结和反思。同时,现代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学与教应当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时代的变革迫切地需要教学人性化、人文化、平等化。关注与学生的平等化的交流、人文化的对话、自主化的感悟,放飞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我在教学道路上至始至终应当沿寻的目标。

四、结束语

今天,在网络作品、大众传媒、文化快餐、极速消费等作为关键词的今天,我们的学生还会有心情与精力去品读古典诗词,感受一点古典,沾染一丝衣袂飘飞,远离红尘的宁静独特的文化气息吗?或许,我们,这群行走在思想的圣坛、还要去捍卫文化的尊严、经典的诗美的语文教师们的一大任务就是在教学中贯穿审美体验,教学生诗意优雅且快乐地生活、思考,引领学生走近古典,关注古典,感悟古典,诗意且优雅地活着!

篇6:八年级下英语教学设计

1.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2.了解不同作品表现同一题材的方法,感受红军的高大形象及内心世界。3.记忆、背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句、4.学会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起因、经过和结果。

5.学做节目主持人,做到有信心,有口才,有连缀语,有服务意识。

二、单元课时安排 共13课时

课本整体感知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七律 长征1课时 长征组歌两首 1课时 老山界 1课时 草 1课时

《长征》节选 2课时 写作 3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单元小结 1课时

三、教学设计

长征事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毛主席曾经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告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本单元的课文,有的是诗歌,放声讴歌长征和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有的是回忆录,真实的记述红军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有的是小说,刻画了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有的是电视剧本,逼真的再现长征途中的某一幅情景。读读这些课文,就如同走一走长征之路,会更加理解长征的伟大意义。

本单元真正的难点在于长征距离现在已隔多年,与现今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学生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义较难体会。因此,本单元教学的过程之中应当注意运用种种方法让学生对长征身同感受,对长征能够起到思想上的理解与共鸣。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回顾、总结与展望 总结回顾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并明确任务:共同回首初一的学习听讲 2出示、补充讨论的话题

七年级中你语文学会了什么? 七年级中你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

七年级语文学习中你做得最成功的一件事是?思考,讨论 3组织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反思

展望新学期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引导讨论:我期望中的八年级的语文学习。

进入八年级,我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与进步思考 2了解学生的需要与渴求交流 教学反思

共同走进初二语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让学生浏览课文、目录明确任务 2巡回指导浏览课文、目录

3布置讨论:新的语文课本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你最喜欢课本中的第几单元或文章,谈谈你的看法。你准备如何学习初二语文讨论

4边引导边总结,结合学生的观点提出老师的要求和看法交流 教学反思

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出示评价内容:

1.你知道自己在七年级的学习中都有哪些成功与不足吗? 2.本节课你发言了吗?

3.对于八年级的语文学习,你有了一个具体的印象和目标么? 4.从别人的发言中,对自己的语文学习都有哪些启发?自我反馈 2自我小结小结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七律 长征》 学习目标:

1.体会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3.毛主席诗词的创作风格,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 课前学习:

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复习《沁园春 雪》,自我朗读《七律 长征》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倾听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播放录像观看长征录像,了解历史 3范读全诗听教师朗诵全诗

4倾听、引导自主质疑,合作释疑 5自由朗读,体会诗意 6教师指导朗诵学生试读 教学反思

二、掌握学习方法,品味诗歌画面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备注 1介绍“四字学习法”听讲

2巡回指导“译读悟诵” 运用“四字学习法”,小组合作进一步精读课文 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4创设问题情境:七律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雄壮图画,请你各用一句话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听讲、思考 5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6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画面,说说为什么喜欢思考,讨论 7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三、语文活动: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反思

1播放录音听《七律 长征》朗读,在此基础上,再读《长征》 2播放长征歌曲,以唱带诵学唱长征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长征组歌》两首 教学目标:

1.体会红军的钢铁意志

2.学习文章的高度概括和用词准确生动

3.巩固“四字学习法”和朗读技巧,在体验中加深学习方法的掌握。课前学习:

自由朗读《长征组歌》两首,体验表达感情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新课:由《七律》导入复习《七律 长征》 2播放《四度赤水》、《过雪山草地》片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历史,体验革命豪情观看记录片段,体验革命豪情 3指名朗读自由阅读 4及时正音学生朗读 教学反思

二、运用方法自学诗歌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提问复习“”四字学习法回答问题复习2巡回指导小组合作,用方法来自主学习3组织交流、及时释疑质疑、赏析、交流 教学反思

三、语文活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播放视频《长征组歌》观看欣赏视频,在音乐欣赏中回味歌词 教学反思

第4课时:《老山界》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背诵精彩的语段 课前学习: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给课文新建一个标题阅读、思考 2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见解

3创设情境:假如半夜你只能在一座高山上休息,路只有一尺来宽,一翻身就会掉下悬崖,路上的石头又非常的不平,你睡觉的感觉如何?想象思考

4我们的红军战士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过夜,而且还没吃饱,他们的感觉如何呢?为什么会这样?一起来看一下。(引导到作品的描写和主题的把握)发表观点 5组织评价交流 教学反思

二、理解分析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反思

1布置任务:根据课文完成红军爬山的简要行军图阅读课文,思考

2引导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掌握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一件完整的事情的办法绘图、交流

3创设问题情境: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遇到了“四难”,战士的态度如何,试从文中选择恰当的语句完成表格再读课文、交流、思考 4组织交流评价交流 教学反思

三、播放视频,再度体验红军精神

课后学习: 摘抄、背诵文中的优美语段

第5课时 《草》

学习目标:

1.理解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2.学习文中细腻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 3.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课前学习:

积累文中的字词,划出文中描写生动的地方,复习《一面》、《柳叶儿》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2组织交流交流

3围绕文章的题目,请用几个含“草”的小标题来概括文意阅读课文,思考,交流 4组织评价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上一篇: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观后感下一篇:英语写作搭配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