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灾区群众倒房重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4-20

在全县灾区群众倒房重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5篇)

篇1:在全县灾区群众倒房重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灾区群众倒房重建工作会议上的

xxx

(2010年10月12日)

同志们:

今天全县灾区倒房重建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生产自救、社会互助”的救灾工作方针,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统筹做好倒房重建各项工作,确保11月底前倒房户搬进新居。刚才,县民政局xx局长通报了全县灾区倒房重建情况,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倒房重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今年入汛以来,我县连续遭受四次较大降雨,雨量明显较往年偏多,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比较严重的洪涝灾害。据统计,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xxx万亩,秋作物成灾面积xx万亩,绝收面积xx万亩,受灾人口xx万人,转移安置xxxx人,倒塌房屋xx户xxx间,全县因灾造成经济损失xxx万元,其中倒房损失xxx万元。

灾情发生后,上级对灾区倒房重建工作十分重视。8月31 1

日和9月3日,省政府、市政府相继召开灾区群众倒房重建工作会,并下发相关文件,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做好灾区倒房重建工作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各方力量,迅速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倒房重建任务,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县委、县政府对抗灾救灾工作十分重视,县委书记、县长xxx同志和有关领导同志,多次到灾区查看灾情,指导抗灾减灾工作。薄学斌同志要求各级各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急灾区群众之所急,想灾区群众之所想,将灾区倒房重建作为近期重点工作,加强领导,采取措施,抓好落实,确保按时完成倒房重建任务,使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自然灾害是制约发展、影响民生、关系稳定的重大问题。做好救灾工作,减轻因自然灾害给群众造成的影响,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倒房重建工作是政府开展自然灾害救助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不仅是我们联系群众的着力点,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愿望,顺应人民群众期待的切入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党和政府的爱民之情、亲民之意、为民之举。省、市将倒房重建工作作为关系党和政府形象的一件大事来抓,连续下发文件、及时落实资金、明确提出要求,今天我们召开会议正是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对这项工作 2

进行具体安排部署。面对省、市、县政府的要求,面对因灾倒房群众的期盼,面对社会各界关注,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做好倒房重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争取让受灾群众早日住上新房,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二、明确思路,抓住重点,严格按照程序扎实做好倒房重建工作

市政府已正式下达我县的倒房重建任务是xx户xx间,我们已将任务分解到了各乡镇、办事处。县里的要求是11月底前必须基本完成倒房重建任务,现在距完成任务还不到2个月时间,期间还要经历麦播、农田水利建设等农忙时节,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工作重点,做到“五个到位”。

(一)领导推进到位。

一要组织有力。各乡镇、办事处都要成立倒房重建工作领导小组,有建房任务的行政村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各乡(镇)长、办事处主任是倒房重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相关行政村的村委会主任是具体责任人,同时作为倒房重建牵头单位民政局的负责同志,都要对倒房重建工作重视到位、关心到位、支持到位、指导到位。二要明确任务。各乡镇要根据县里分给的重建任务,结合 3

困难户的受灾情况、倒塌房屋实际状况和经济能力确定帮建对象,建立重建台账,狠抓落实,高质高效完成重建工作任务;三要抓在实处。乡镇、村及民政部门的负责同志除了召开必要会议安排部署具体工作外,还要带头深入一线,走村串户,了解、协调、解决群众建房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

(二)统筹规划到位。

各乡镇、办事处要从当地经济水平出发,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实行连片集中建房和分散建房相结合,近期恢复和长远抗灾相结合,重建家园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使重建住房成为灾区群众的“温暖工程”和“减灾安居工程”,达到节约土地资源、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优化农村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对已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倒房户,xx、xx、xx等相关乡镇要结合新村办、土地等部门出台具体的帮扶办法,或帮助倒房户在规划区内建房、购置廉租房,总之要保证重建户按期入住新房。

(三)资金监管到位。

这次建房帮建标准是平均每户补助1.7万元,其中中央补助10000元,省补助5000元,市县匹配2000元。倒房重建补助资金的下拨采取先建后补的办法,倒房重建补助资金的分配使用必须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原则,不能搞平均分配。建房资金的 4

筹集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倒房户自筹资金,二是政府补助资金,自筹资金在建房资金比例上适当要大,政府补助资金要由乡镇政府、办事处建立专门账户进行管理。补助资金分配必须坚持集体研究原则,严格审批发放手续,要逐户制作《恢复重建补助对象花名册》,花名册一式两份,经帮建对象签名、盖章后,一份由乡镇政府、办事处留存,一份由县民政局保存。民政、财政、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建房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检查和审计,坚决杜绝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四)政策落实到位。

重建工作要严格按照 《河南省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规程》执行。

一是确定好帮建倒房户。今年的倒房户数经县乡民政部门核实为383户,但上级只分配给我县100户,这不是说一些困难倒房户就不帮建了。经请示市民政局,在资金的使用上可以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资金,各乡镇在县分配基础上可以多救助几户倒房户,但不能太多,以免造成资金不足,建房质量下降。在帮建倒房户确定上要坚持“两必须、三优先、三确实”,就是说必须是因灾倒房户、必须保证可以11月底前入住;房屋全倒户、不帮扶建不成的特殊困难户要进行重点帮扶,每户补助标准可以高于平均标准。另外,同等条件下低保户、优抚对象、残疾人三类对 5

象优先;倒房户确实有建房意愿,确实有建房的经济能力,确实有把握11月底前建成。分散居住的五保户住房倒塌的,原则上不再分散建设,由乡镇集中安排入住乡镇敬老院;确需进行建房的五保户,每户最高帮建2间。

二是掌握房屋建设标准。要严格按照每户1至3间主房、每间15平方米左右的标准掌握,参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的《村镇住宅设计标准图集》,采用砖木或砖混结构建设永久性房屋。

三是认真执行申报程序。要坚持“本人申请、村民代表会议评议、村张榜公示评议结果、乡镇政府、办事处审核、县民政局审批”的程序,以上程序必须一步不错,不得自选动作,不得自行简化,在公示、评议等期间还要保存有照片、文字纪录等资料备查。

(五)质量管理到位。

对倒房重建对象自建房屋的,乡镇、办事处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巡回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对需要集中统一建房的,乡镇、办事处也可以统一组织公开招标,择优选定施工单位,要指定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房屋施工期间,要在所建房屋显著位置悬挂《恢复重建责任牌》,建房前后建立资料档案,将建房过程用文字、图片等形式进行记载。房屋竣工后,要在房屋明显位置设立统一标志,由县级民政、城建等部门验收,6

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真正做到建好一户,达标一户,入住一户,群众满意一户。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确保圆满完成倒房重建工作任务

(一)加强领导。各级各相关部门要从讲政治、顾大局、促和谐、保稳定的高度,真正把倒房重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管,把倒房重建纳入当地重要议事日程,狠抓落实,建立乡、村干部包户制度,实行分级负责,分片包干,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做到层层有人抓、户户有人管,确保倒房重建工作有序开展。

(二)形成合力。倒房重建工作涉及部门多,工作环节多,需要各相关部门树立全局意识,做到既各司其职,又齐心协力,既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民政部门要当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助手,切实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抓好组织实施;财政部门要保证倒房重建资金足额到位;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做好建房资金的审计和监督工作;国土资源、农业、林业、工商、税务、电力等部门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制定并出台相应的建房优惠政策及措施;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开展“义务为灾民建房”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为灾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督查。要坚持倒房重建工作定期报告制度,认真及时填报工作报表,各乡镇、办事处要每10天向县民政局报告 7

一次倒房重建工作进展情况。县民政局也要不定期组织督查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其限期整改。

同志们,灾区倒房重建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扬创先争优精神,克服困难,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千方百计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让县委、县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谢谢大家!

篇2:在全县灾区群众倒房重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分析洪灾损毁情况,部署安排灾后重建工作,动员全县上下坚定信心,团结拼搏,奋力夺取灾后重建工作的全面胜利。刚才,泽喜同志通报了灾情。潭湾镇、石马湾乡两个乡镇做了表态发言,会上,还下发了做好灾后重建的紧急通知,请大家按照通知的要求,切实抓好当前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灾后重建工作的重大意义

7月xx—xx日的这场洪灾,降雨来势之猛、强度之大历史罕见,给我县广大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灾后重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扎实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1、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是党和政府的职责所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党执政理念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造福人民是党和政府的责任。这次洪灾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损失,做好重建工作,把灾区群众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党和政府责无旁贷。作为党的干部,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党是人民的党,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应该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承担灾后重建的艰巨任务,想尽一切办法,动员一切力量,以最有力的措施,帮助灾区群众做好重建工作,让灾区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

2、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是人民群众的急切期盼。这次特大洪灾使我县xx个乡镇、xx5个行政村、xx6万人不同程度受灾,一些群众因房屋倒塌而无家可归,一些群众因供水管道受到损坏而没有水喝,一些群众因粮食、衣物被冲走而没有饭吃、没有衣穿,一些群众因电路中断而晚上生活在漆黑的环境里,一些群众因道路中断而难以出行,一些群众因洪水淹没稻田而可能造成颗粒无收,等等。灾区群众十分焦急地希望党和政府尽快开展灾后重建,让他们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对人民群众的迫切希望,我们应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灾后重建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抓好落实。

3、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是促进发展的重大举措。当前,制约我县加快发展的一个突出瓶颈是我县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薄弱落后。我们应该以这次灾后重建为契机,就水毁基础设施制定科学的重建规划,加快组织实施,尽快改变我县基础设施薄弱落后的被动局面,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同时,通过大力开展灾后重建,组织实施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推动经济增长。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全力抓好灾后重建工作。

二、要准确把握灾后重建工作的基本原则

为科学实施灾后重建,各级各相关部门必须牢牢把握四条原则:一是民生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把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这次灾后重建工作,我们必须按照民生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一切措施,首先要全力保障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房住、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尽快让灾区群众恢复正常生活,努力让灾民生活得更好。二是统筹兼顾、先急后缓的原则。这次灾情点多面广、重建任务十分繁重,因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所有重建项目难以同时进行。因此,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按照统筹兼顾、先急后缓的原则有序推进灾后重建。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生活的,如房屋倒塌的、公路冲断的、农田损毁的,等等,要立即采取措施,加快组织实施,不能等上面的资金来了再实施,而是要先安排抢修,垫资建设,待资金到位再予以补足。对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程度较轻又一时难以建成的,要从长计议,做好规划,有序推进。三是多方筹资、自力更生的原则。这次洪灾使我县损失巨大,必定需要大量的重建资金。因此,我们必须广开渠道,多方筹资,加大投入。要加大向上衔接力度,全力向上争取灾后重建项目资金和其他资金,力争更多的上级资金为我县所用;要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捐助活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灾后重建。但是,更主要的是,要自力更生抓好灾后重建。县财政已经安排xx0万元用于灾后重建工作,但这只是杯水车薪,还要依靠多方筹资才能弥补资金缺口。对此,县水利、、、国土、发改等相关部门要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各乡镇也要想方设法挤出一定资金用于灾后重建。同时,也要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投工投劳,进行灾后重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团结一致,才能把灾后重建工作做好。四是着眼长远、质量第一的原则。灾后重建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我们必须围绕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抗灾能力、增强发展后劲这一综合目标,制定科学的重建规划和村落规划。在规划建设上,一定要保障质量。这次水灾,暴露出了我县基础设施抗灾能力薄弱的问题。比如,有些道路稍经洪水一冲就冲断了,如果说公路是用钢筋水泥铸成的,那再大的水,也只会漫过公路,不会冲断。有些公路修建在悬崖边,因路基不牢稍经洪水一冲,路基就会垮掉。因此,一定要按照打造精品工程的要求,高起点、高规格做好工程规划设计;要通过招投标选定有资质、技术力量和资金雄厚、设备齐全、有实力的企业负责工程建设,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确保所修建的基础设施质量过硬、牢固坚实,能承受各类严重灾害的冲击。

三、要突出抓好灾后重建的工作重点

面对繁重艰巨的灾后重建工作任务,我们必须举全县之力,突出重点,务求实效。

1、抓住宅建设。对倒塌房屋重建和危房改造必须严格按照村落规划建设,做到安全、美观、和谐、便利,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要认真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选址。县国土部门和乡镇、村组对倒塌房屋重建和危房改造的选址要严格把关,在选址时既要按照因地制宜、因势造型的要求,又要充分考虑防灾避险的需要,确保所选的地方既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又安全可靠、抗风险强。二是做好房屋设计和布局。各乡镇要会同县发改、建设等部门,按照突出地方特色、风格和谐统一的要求,认真做好重建房屋的设计和布局,既要讲究单体建筑的艺术性,又要讲究群体建筑的协调性,防止随意择地建房、布局散乱无序的现象。我在有些乡镇已经部署了,明年县里将启动村落规划工作,将其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将来要把每个村落都建设得漂漂亮亮的。我前段时间到一些乡镇去调研,发现有些地方村落规划得不好,有些村落规划得不错,比如后塘、罗子山一带,新建房屋与老建筑也讲究了一定的协调。这次洪灾,我就看出,有些房屋地基不牢,水一冲,屋前的保坎就塌陷;有些房屋建在山坡上,整个屋基都是移动的,随着雨水缓缓下滑;有些房屋已经开裂,这样的房屋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村落规划工作刻不容缓、时不我待。村落规划工作,确保安全选址是首要任务,但同时要兼顾美观,房屋要一排一排地建设,门前种一些树。房屋集中建设了,视觉上才具有美感,才有利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发挥聚集效应。古人就很注重住房建设的美观和协调,比如北京市、西安市的主要道路,都是方格网状布局。古人在房屋布局上讲究风水,我们要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比如风水学说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就值得我们吸纳,当然,最主要的,是要用好现代科学知识,比如地质学要求房屋选址在地基牢固的地方,气象学要求房屋选址在通风的地方,水文学对防洪、水质等方面提出了选址的科学依据。如果不考虑地理因素,违背科学规律去建房,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如果建房选址在松软的沙土上,房屋就很容易倒塌,如果建房选址在常年积水的地方,房屋内就会潮湿,不利于健康。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选址合理的房屋,在大灾害中很少损毁,选址不合理的房屋,则很脆弱。三是妥善协调用地。对需要变换地方建设的,要尽量使用废弃地和荒地。对需要征占他人地方的,乡镇、村组要认真做好协调沟通工作,让双方愉快合作,使房屋重建顺利进行,让灾民尽快住进新房子,绝不能因为协调工作不到位而延误了房屋重建。村里要规划出一定的地块,作为灾后重建住宅专用土地,如果牵涉到征拆的问题,则请乡、村干部协调处理好。以后的房屋建设要侧重集中统一建设,如单家独户住在山顶上的,走十多里山路才能看到一户人家的,要尽可能地动员他们搬迁到村落中来,要形成小聚居,大散居的良好局面。在抓住宅建设的同时,要尽快做好理赔工作。保险公司要安排足够的理赔人员开展因灾倒塌房屋的理赔工作,县国土部门和各乡镇要抽调专人全力配合,认真做好因灾倒塌房屋的鉴定和核损工作,加快理赔进度,让倒房户尽快获得理赔金,缓解建房资金困难。在本次洪灾中,我县共转移灾民三万多人,这些人,有些住在亲戚家,有些临时租房住,有些村民已经对房屋投了保,有些村民没有,对于没有投保的这些村民,民政部门要特别关注,给予一定的救济。

2、抓交通建设。县交通局和公路站要尽快筹集灾后重建资金,会同相关乡镇,大力实施水毁修复、保畅通工作。一方面,要全力突击抢修断路。对因坍塌引起交通中断的路段,县交通部门和相关乡镇要在土层稳定后进行一次彻底清理,确保道路及时畅通。对因山洪冲毁引起交通中断的5处路段(中桥线1处,伍椒线1处,古石线1处,大板林村1处,修岩线1处),要加大抢修力度,争取尽快恢复通车。道路是否畅通,牵涉到老百姓的出行这个基本切身利益,各部门、各乡镇一定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对有些容易渗水的路段,尽快的将土石方、钢筋、水泥抢运到位,尽快的修复这些路段。另一方面,要强化危险路段监管。对安全隐患突出而又一时难以恢复的危险路段,县交通部门和相关乡镇要马上设立警示牌,安排专人值守、巡查,直至彻底整治,确保人民群众坐车和行路安全。很多损毁的公路,从上面看是水泥板,看不出问题,但是下面的土石方都已经被冲掉了,只要经过重车一压,这个路段就很有可能塌陷,这样的路段非常危险,一定要尽快设立警示牌。请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尽快排查整治好这些存在隐患但却不容易发现的路段。

3、抓水利建设。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核查受损的水利设施情况。水利部门要调派精干业务技术人员深入受灾一线,对全县各乡镇的河堤、山塘、水库、渠道、农村安全饮水等重点水利设施逐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安全隐患点按照工程设施类型、水毁程度、分布地点,分门别类登记,8月3日前上报县政府办和分管县领导。二是尽快制定重建方案。县水利局要根据全县水利设施受灾情况,按照轻重缓急、注重实效的原则,尽快制定重建方案(草案),8月xx前上报分管县领导和我。三是认真组织灾后重建。按照审批后的重建方案,县水利局要迅速组织技术力量,分片负责,深入实地,指导水利设施的恢复重建工作,尽早恢复水毁水利设施,发挥工程应有效益。特别是要集中人力、物力,把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受损的管道在第一时间修复好,绝不能因修复工作的滞后而让受灾群众出现饮水困难。四是及早做好防旱准备。此次强降雨后,下段将进入持续晴热高温天气,要坚持防汛抗旱并重,指导各乡镇科学调动水库、水工程水源,确保抗旱水源。要抓紧修复渠道、病险水库。如果隐患较大的水库,蓄水不能太多,堤坝较坚固的水库,要有计划地开始蓄水,为下一步抗旱、农田灌溉等做准备。

4、抓山体滑坡防治。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地灾值班、巡查和监测。县国土局、地质灾害防治单位和监测责任人对现有的地质灾害点必须继续严格执行xx小时值班,加强对地质灾害点的巡查和监控,确保隐患早发现、早排除、不出险。二是完善山体滑坡应对预案。县国土部门要对全县所有的地灾隐患点全面制定整治或村民搬迁安置方案。各乡镇要对集镇、学校、医院等人口聚居区、业聚集区和易发生崩塌、山体滑坡的地段、沿河地段、矿山等进行全面排查,对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马上制订应对预案,迅速落实应对措施,全力防止灾情发生。三是认真开展治理。地质灾害整治工作所需的资金量很大,主要的资金来源还是要靠国家、省里的资金,所以请国土部门在尽快筹集资金的同时,要认真摸清情况,积极向上汇报,争取更多资金积极防治山体滑坡。7月xx日,我到小龙门乡方子山村调研扶贫工作,发现这个村很多地段的山体都已经开裂,老百姓的住房地基在整体移动,国土部门还是非常认真负责的,给很多危房都贴了警示标志,标明这个地方属山体滑坡隐患区域,建议搬迁。明年在做村落规划的时候,居民点要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如果花大量的资金去整治山体滑坡,可能得不偿失,如果有重要设施或一时难以搬迁的隐患点,才应该投入资金去整治。因为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土石方不是几万吨的数量级别,而是百万吨级甚至是千万吨级,要治理这么大规模的山体滑坡,非人力所能为。我们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花冤枉钱,花上巨额资金,与其整治地质灾害收效甚微,倒不如用这笔钱帮助群众搬迁,安排好生活,发展好生产。各乡镇,尤其是国土部门,对地质灾害点是整治还是动员群众搬迁,一定要充分论证,科学决策,该搬迁则搬迁。如不能搬迁,则要研究出一整套合理的地质灾害整治方案,要算好经济账,不能盲目投入。

5、抓电网通讯建设。电网方面,虽然目前因灾受损的电杆和线路已经得到全部修复,所有因灾断电用户均已恢复供电,但县电力局和电力公司要对全县安全隐患突出的线路进行一次全面检修,确保城乡居民用电安全。通讯方面,县电信、移动、联通公司要积极向上级公司汇报,力争更多建设材料,尽快解决倒、断杆问题。同时,对前期遭受过洪灾的线路,三家公司要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对可能出现冲毁的段落进行加固;要对基站进行一次全面巡检,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要做好动环系统的巡检维护,确保系统处于可用状态。通过有力措施,全面恢复通信,提高通信质量。

6、抓农作物补损改种。要按照早稻损失中晚稻补,粮食损失经作补,水稻损失旱粮补的要求,引导群众通过补种改种等方式,努力完成今年粮食生产任务,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补种改种具有季节性,不能误了农时。粮食虽然可能减产,但经济收入不能减少。县农业部门要利用当前晴好天气,迅速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农村田间地头,根据农作物受灾类型和受灾程度,进行救灾补损技术讲解,指导农民及时做好作物补种工作。对因灾绝收的田块,要根据农时季节的需要,指导农民及早改种其他作物。县供销部门要加大农资采购调集工作力度,全力保障种子、化肥、农药等主要农资的供应。县工商、物价、商务、税务等部门要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管理,重点查禁假冒劣质种子、化肥、农药,确保农民用好种、施好肥。如果在老百姓遭灾的情况下,某些不法商贩还昧着良心兜售假、劣质农药、化肥、种子等,那就是丧尽天良,有关部门一定要从严、从快、从重打击。

在抓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要认真抓好灾民安置和疫病防治工作。县民政局、各乡镇和联乡(镇)县直部门要紧急采购调集大米、方便食品、衣服、被子、食用水、药品等物品送往灾区,全力保障灾民基本生活,特别是要重点解决好五保户、军烈属、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等弱势群体和重灾户的生活困难。在这个特殊时期,更要体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更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座的各位同志,绝大多数是共产,这正是体现共产党员高尚品格的时候,要以实际行动来体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项工作,不能怠慢,不能应付,不能敷衍。县卫生部门要充分发挥指导协调作用,帮助指导各乡镇加强疫情监测、分析、预报和防控,对流行性疫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隔离、早治疗;要安排专门医疗队、防疫队深入灾区搞好因灾疾病治疗,开展食品、饮水卫生检查,现场指导灾民做好饮水消毒、饮食卫生、蚊虫防护等工作。通过落实各项卫生防疫措施,切实保障灾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县畜牧部门要认真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和指导农民补栏增养工作,要为灾区畜禽转移、实行异地寄养作好技术指导,确保不发生大的动物流行疫病。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村支两委在前段时间的抗洪抢险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值得肯定和表扬。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都要充分相信基层,依靠基层,更好地发挥村支两委的作用。因为他们直接同老百姓打交道,他们最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比乡镇、县直部门的同志更方便,更能收到实效。在此,对村支两委的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谢意。

四、要切实加强对灾后重建工作的领导

为确保灾后重建工作顺利推进,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扎扎实实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第一,成立领导机构。为加强对灾后重建工作的领导,县里成立了以县委书记杨一中同志任顾问,我任组长,各相关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会后,各乡镇要迅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领导机构成员一定要尽职履责,周密部署安排灾后重建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灾后重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及时解决灾后重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灾后重建工作顺利推进。

第二,落实工作责任。各乡镇必须在7月xx日前将灾情全面核实完毕,7月xx日前将灾情及重建项目报县发改局汇总。县发改局负责全县的灾情汇总,县水利、交通、农业、民政、畜牧、国土等部门要分别负责本行业的灾情汇总。县政府办应及时将各部门的打捆重建项目进行总打捆,并以县政府名义制定一个总的文件,尽快向省政府汇报争取项目和资金。各相关部门必须携带各自的打捆项目,全力向相应的省直部门汇报,为灾后重建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

第三,强化责任追究。灾后重建工作事关人民生活、事关发展大局,各级各部门必须按照今天会议的部署安排,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抓好落实。县委、县政府将派出监督检查组,对各级各相关部门灾后重建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得力、任务完成较差,甚至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在灾后重建中,表现优秀,做出重大贡献的,要大张旗鼓地予以宣传和表彰。

同志们,灾后重建工作任务艰巨。大家一定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来,努力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篇3:在全县灾区群众倒房重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 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 也是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极为重要的一年。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 对当前国际国内和我省经济形势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总体来讲, 明年我们面临的经济发展环境将好于去年。但同时, 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仍然很多。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 结合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 2010年我省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 继续按照“1234567”的财政工作思路, 加大收入组织力度, 优化支出结构, 突出调结构、促发展、保民生, 加大对经济发展、“三农”、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 2010年,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在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过程中, 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放在更加显著的位置。转变发展方式既是化危为机的重要抓手, 更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在继续支持保增长的同时, 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 重点在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上下功夫, 大力扶持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发展后劲。二是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和根本动力。要在继续支持投资合理增长、促进出口稳定发展的同时, 把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全面落实中央引导消费和扩大内需的一系列财税政策,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进一步增强消费对我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三是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既是财政部门服务社会、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根本途径, 也是增强发展动力、拉动消费的有效途径。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坚持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公共社会事业倾斜, 想群众所想, 急群众所急, 帮助人民群众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得到实惠。四是要把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根据2010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支出需要, 2010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初步安排1 597.93亿元, 增长15%,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初步安排851.33亿元, 增长16%, 省本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274.77亿元。2010年, 全省财政支出安排1 455.78亿元, 比上年预算同口径增长20.07%。

下面, 我就做好2010年财政工作重点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大力组织收入, 努力完成收入任务

今年我们初步确定15%的增长目标, 与全国和目前了解到的兄弟省市财政增长指标相比, 这一目标十分积极, 但经过努力, 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省委、省政府确定这样的增长目标, 是在深入分析省内外经济形势、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慎重决策的。从有利因素看, 一是我省经济增长势头向好;二是国家政策环境有利;三是支撑我省经济发展的动力强劲;四是资源类产品价格逐步回升。这些都为我省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 全省广大财政干部职工一定要坚定信心, 要继续坚持以往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加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把各种有利因素加快转化为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确保全年收入任务的完成,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2010年, 要更加突出“加强税源监控”和“提高收入质量”两个重点, 处理好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和营造宽松财税环境的关系, 既要坚持依法治税、依法征管、应收尽收, 保持财政收入的合理、稳定增长;又要立足全局, 着眼长远, 注重涵养税源, 增强发展后劲。

(二)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最大限度地筹措资金。要继续按照“八个一块”的思路, 积极“盘活存量”, 不断“扩大增量”, 突出“整合增效”, 强化“撬动引导”,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和手段, 全力筹集建设资金。今年省上在支持经济发展方面共安排资金31.34亿元, 就是要保持支持发展力度不减。各市县也要做好切实资金筹措安排工作, 继续保持并不断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二是突出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如果说去年保增长主要任务是保产能, 今年则是要在调结构当中保增长, 这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产业结构调整, 在支持提升纺织等传统产业、壮大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的同时, 将支持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研究支持政策, 加大投入力度, 改进投入方式, 着力支持太阳能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 着力支持大型节能环保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新型洁净产品等环保产业, 着力支持文化、旅游、物流、会展、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逐渐使新兴产业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对“13115”科技创新工程、科技研究与发展、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力度,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是扩大和促进消费。要加大财政补助力度, 增加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认真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等政策, 加快“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农超对接”等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促进激活消费市场。四是用足用活政策。要全面落实好中央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 尽快制定第二批拟取消的省级1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帮助企业用足用活现有财税政策, 减轻企业负担。要发挥政府采购功能, 支持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五是注重发挥协同效应。要主动与业务主管部门对接, 加强与部门的协调配合, 积极研究支持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使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紧密结合, 形成合力, 发挥协同效应。

(三)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2010年, 重点要在“三保、三完善”上下功夫。“三保”:就是要确保已纳入规划项目的资金需求;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已经明确的民生八大工程“提标、扩面、新增”项目的资金需求;确保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各项“改革”的资金需求。2010年, 全省各级财政计划投入民生八大工程资金321亿元, 比2009年计划投资增加68.75亿元, 其中省本级投入69.74亿元。重点是落实好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水平等政策;积极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农村育龄妇女免费体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蛋奶工程”等民生项目的实施;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等改革。“三完善”:一是完善民生八大工程工作机制, 全面推进“三个对接”、“三个落实”;二是完善资金投入机制, 加大财政专款整合力度, 集中用于支持民生八大工程。同时, 积极利用担保、贴息、奖励等方式, 撬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 加快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特别是在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 要积极探索, 在控制好风险、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 盘活住房公积金沉淀资金。同时, 加大廉租住房建设投入, 实行租售并举, 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三是完善“民生八大工程”规划, 做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为下一步实施民生工程奠定良好基础。同时, 支持灾后恢复重建, 积极向财政部反映我省灾后重建过程中的遗留问题, 加快资金拨付, 加强资金监管, 促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四) 围绕推进“三化”, 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今年, 要继续把县域发展作为财政支持的一个重点, 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只能加大不得减弱。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已出台的20条财税政策, 特别是各市区, 要切实把省上支持县域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为抓手, 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农业产业化方面, 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七大工程”, 继续支持稳粮、优果、兴牧、扩菜。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 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农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等, 给予重点支持。在创新支持方式上, 要通过建立涉农企业贷款贴息联动机制, 创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融资方式, 拓宽“一卡 (折) 通”功能等, 有效调动信贷资本、社会资本, 提高财政支持效果。在县域工业化方面, 要围绕县域工业园区建设, 支持中小企业为大企业、大集团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 促进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群。在城镇化方面, 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支持重点镇建设相结合, 加大财政对重点镇建设支持力度紧密结合起来, 并将财政用于城镇教育、文化、体育方面的资金与“百镇建设”资金相结合, 集中财力支持重点镇完善功能, 加快发展。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 去年我们检查时发现, 个别地市还存在着截留中、省对县区资金的问题, 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必须及时予以纠正。

(五) 大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随着财政支出盘子越来越大, 安排好、管理好、使用好财政资金, 责任重大。为此, 要重点在以下15个方面下大功夫。一是在完善预算体系上下功夫。要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 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逐步建立健全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二是在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上下功夫。当前预算管理还存在着预算编制较粗、年初到位率低、预算约束力不强等问题, 2010年, 要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 对办公经费、邮电费、车辆运行费、办公场所修缮费等费用进行跟踪测算,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定员定额标准, 细化预算编制, 全面实施项目库管理, 强化预算约束。三是在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上下功夫。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自开展以来, 虽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集中支付有效的监督作用尚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010年, 要将省级所有垂直管理的基层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 扩大中省专项资金动态监控范围, 将省级财政集散账户拨付到市县财政专户的资金及基础教育资金、扶贫资金、再就业担保资金、水库移民专项资金、退耕还林资金等专项资金纳入动态监控范围, 确保资金安全。四是在深化政府采购改革上下功夫。2010年, 要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 提高采购效率。加大电子化采购力度, 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将所有省级部门的政府采购事项纳入电子化采购范围。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推动所有招投标活动均在标准化评标室进行, 实现“阳光采购”。五是在深化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上下功夫。这方面主要是推广应用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 对非税收入实行全过程动态监督管理。将国家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六是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上下功夫。要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标准不统一、处置不规范等问题, 建立健全资产配置相关规章制度, 制定和完善资产配置标准, 进一步推进行政事业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七是在推进专项资金整合上下功夫。按照规划整合、项目整合、板块整合的思路, 整合存量与增量、预算内与预算外、中央与地方、财政与社会、国内与国外等各方面资金,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继续加大省级专项资金整合的同时, 积极指导基层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 对上级专款统筹安排, 捆绑使用, 大力推进资金整合;对专项资金整合工作力度大、整合效果好的地区予以奖励, 扩大整合范围, 提升整合效果。八是在加快支出进度上下功夫。今年, 我们要着力抓好“四挂钩”机制的贯彻落实, 严格按照办法要求, 将资金向支出进度快、资金使用效益高的部门和市区倾斜,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九是在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上下功夫。各级财政部门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 严格控制公务购车和运行费用、公务接待费用、会议费用和出国 (境) 经费, 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 严肃财经纪律, 坚决反对大手大脚花钱和铺张浪费行为。十是在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上下功夫。继续扩大财政省管县范围, 完善转移支付办法和财政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县财政管理体制, 加强乡镇财政建设, 合理界定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 强化乡镇财政对各项财政资金的监管, 切实保障各项涉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十一是在推进财政与金融有效融合上下功夫。今后, 对用于支持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 原则上都要和信贷资金、资本市场结合起来, 采取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 引导带动信贷、社会资本投入, 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完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 加大对中小企业、涉农企业等贷款力度较大的金融机构的激励力度。要进一步完善担保补偿机制, 实施企业融资奖励政策, 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 加快发展。十二是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上下功夫。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依据, 是财政经济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量化指标体系管理转换的重要依据。2010年, 要认真总结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科技资金绩效评价试点经验, 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旅游促销资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安全生产资金、免费开放博物馆资金等12项财政资金纳入评价范围, 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十三是在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上下功夫。各市区财政部门在资金筹集过程中, 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创新, 着力搭建投融资平台, 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项目建设、解决突出问题;另一方面, 又要坚持适度原则, 切不可超出地方财力可承受的范围, 防止引发政府债务风险。要把防范、控制政府债务风险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政府性债务由财政统一归口管理并实行“下管一级”, 进一步摸清债务底数, 掌握债务运行情况, 建立债务预警机制。十四是在加快“金财工程”建设上下功夫。今年重点是围绕“四加快一考核”, 推进金财工程建设。要加快省、市、县、乡四级财政网络建设, 实现网络全面覆盖;加快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建设, 实现网上缴税, 提高入库效率;加快应用软件系统的推广使用和支撑平台建设,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快财政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建设, 实现财政资金全过程监控;按照“分解任务、量化打分、综合考核、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 加强对市县的考核力度, 调动市县加快金财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财政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十五是在强化财政监督管理上下功夫。以加强对重大项目资金、涉农资金、民生资金等的监督检查为重点, 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机制, 探索建立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监督检查相结合, 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紧密衔接、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财政监督管理运行体制, 将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管理全过程, 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六) 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推进财政机关作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篇4:在全县灾区群众倒房重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1月XX日)

同志们:

省第九次党代会召开在即,9月1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维护社会稳定暨信访和群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党代会期间的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及信访和群众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可以说,当前,确保省第九次党代会期间的社会稳定是全县压倒一切的大事,是最大的政治任务。今天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维护社会稳定暨信访和群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对党代会期间的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确保党代会顺利召开,万无一失;对深入做好信访和群众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安排,促使社会和谐稳定工作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刚才,安全大检查五个检查组通报检查情况,XX副县长通报了近期维护稳定及信访和群众工作情况。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下面,就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社会稳定工作及信访和群众工作,我再强调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切实增强做好当前维稳及信访和群众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保稳定”的职责要求,紧密结合十二五开局之年、庆祝建党90周年、省市党代会换届之年维护稳定工作的实际,始终突出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和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为主线;以加强重点人员、重点组织、重点场所动态监管为重点;以治安防控、扫黑除恶、专项整治为载体;以推进和谐社区创建和加强政法基层基础建设为抓手,加大维稳信访和群众工作力度,初步实现了刑事破案率同比上升5%;重大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18.7%;成功化解率同比上升1.6%。全县社会治安持续改善、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综治维稳和信访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各种不安定因素还仍然较多,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的因素还大量存在,维护稳定面临的压力相当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煽动非法聚集活动仍未停止,维护国家安全

计做好群众工作,坚持不懈抓好落实,为迎接省第九次党代会顺利召开作出应有贡献。

二、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扎扎实实做好当前期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按照省、市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本着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的原则,抓住主要环节,务求工作实效,大力弘扬高度负责、顾全大局、锲而不舍、奋发有为的精神,检查再检查,部署再部署,落实再落实,以确保省党代会万无一失、确保不给上级添乱为目标,全力抓好维护全县社会稳定各项工作。

(一)持之以恒地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和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是一项基础性、常态性、长期性的工作,是一条贯穿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主线,必须长抓不懈、长效推进,重点突破、取得实效,确保党代会万无一失。一要加大源头预防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在决定、实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前,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必经程序,评估发生危害的可能性,采取措施防范、降低、消除风险。使风险评估成为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安全闸”和“防火墙”。二要加大矛盾排查力度。变集中排查为日常排查和重点排查相

5业支持和参与平安建设。二要抓好扫黑除恶。要从严、从快、从重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以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为重点,将反腐与打黑紧密结合,实行统一决策、统一指挥、统一部署,既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坚持露头就打,打早打小的工作方针,强化职能作用,注重打防结合、标本兼治,及时堵塞社会管理漏洞,从源头上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发展的土壤和条件。三要始终抓好专项整治。坚持以打促整、以整促治、以治维稳,深入推进专项整治行动,采取力量整合、问题联治、项目推动、责任倒逼、挂牌督办等多种形式深入抓好专项整治,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特别是,要结合公安机关近期开展的“清网行动”,把此次专项整治活动作为有效打击犯罪的重要手段,开展入户规劝,发挥警种牵头和技术支撑作用,拓展和延伸追讨战线,完善奖励及追责机制,确保如期实现“清网行动"目标,确保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案(事)件。

(三)毫不松懈地抓好社会治安防控工作。要以社会面治安防范为重点,强化科技手段为支撑,通过警民联防、全方位防控,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全面开展治安防控专项行动,确保党代会万无一失。要实施网格化巡逻布警,进一步科学合理规划巡逻

大社会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和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党代会万无一失。一是对各类重点人员,要按照硬件支撑、信息平台、教育引导、帮扶关爱、保障力量、考核奖惩“六位一体”的服务管理要求,确保重点人员包保到位。要确保包保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逐一联系到位、逐一走访到位、逐一帮扶到位“三个逐一”的工作目标,确保对重点人员的有效包保、有效稳控、有效服务。二是对各类重点组织,要积极延伸、拓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点要加强对非政府组织和“两新”组织的服务管理工作,引导其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承担社会责任,促进其健康发展。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登记谁负责”的原则,以“无缝隙、全覆盖”为目标,切实摸清底数,找准问题,提出办法。要加大对重点组织的监管力度,积极构建登记审批、日常服务管理、监管稽查、违法审查、信息披露、公共服务、行政处罚等各环节信息共享、互相协调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做到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依法监管。三是对各类重点场所,要加大排查整治力度。要持续深化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民用爆炸物品、建筑施工和重点建设项目等安全专项整治,建立重大隐患动态监管的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安全生

多重。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该从内心深处把群众当成“衣食父母”,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时刻想着为群众办事,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要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联系群众方式,深化民情接待、民情下访、民情日记、民情联系和民情形势分析等制度,更广泛地察民情、听建言,搭建党群干群连心桥。要加强调查研究,把倾听民声与疏导情绪、化解矛盾、消除民怨结合起来,切实解决那些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劳资纠纷、环境污染等问题,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做好群众工作。要搭建工作平台,加快构筑以以乡镇(街道)群众工作站为纽带、以村(社区)群众工作室为基础、以村组群众工作联络员为前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群众工作网络。近期,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立即组织开展一次下基层、访万户、察民情、解民忧、安民心的活动,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二要着力改善民生。发展是第一要务,让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群众,是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最到位的群众工作。毛泽东同志早就讲过,解决群众柴米油盐

1各个领域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认真落实基层党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健全体现民意要求的决策机制,把群众参与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法规、重大决策,最大限度的反映民意、顺应民意、体现民意,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政策、重大决策,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一定要有风险评估,要有充分考虑,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先有群众尊严,后有干部威信,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领导要逐级亲自回应,尤其是重大事件、敏感问题,要署名回复在公众网上,提高政府公信力。要建立畅通无阻、运转协调、规范有效的民意反映机制,不断拓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诉求渠道,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领导要逐级亲自回应,尤其是重大事件、敏感问题,要署名回复反馈,提高政府公信力。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尊重和关爱。

四要着力促进民和。服务人民,则民心可得;凝聚民心,则民力可固;汇集民力,则发展可期。禄劝的科学跨越发展,离不开全体禄劝人的广泛支持和共同参与。要始终坚持发展

3体措施实而又实、领导责任严而又严,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为确保省党代会的顺利召开,为广大人民群众欢度元旦、春节创造安定祥和的社会氛围。

一要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在当前维稳工作进入关键期和非常期的重要时刻,更要突出维稳责任这一根本问题。各乡镇、各部门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领导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的职责,把做好省党代会期间的社会稳定工作作为第一任务,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职尽责,扎扎实实抓好维稳工作。要切实理顺、清晰、明确“属地管理”和“部门管理”两个主体责任,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维稳信访工作责任体系,确保责任明确到位、组织措施到位、协调指导到位,着力推动矛盾、隐患、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和妥善地解决。

二要进一步强化目标意识。当前,我们的主要目标任务就是确保党代会顺利召开,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定祥和的元旦、春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和职责范围,紧盯目标狠抓任务分解、围绕目标狠抓责任细化、着力目标狠抓措施落实,真正把目标任务落实到重点部位,落实到基层组织和具体人员,建立责任制,签订责任状、列出时间表,5工作责任制,对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对不稳定因素预防和处置不力导致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对因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发生进京上访、群体性事件、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等重大不稳定问题的。对该乡(镇)、该部门综治维稳暨平安创建工作一票否决,对有关人员和直接责任人依照《昆明市领导干部违反信访维稳工作“一岗双责”责任制问责办法》追究责任。

篇5:在全县灾区群众倒房重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扎实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遏制经济增速下滑势头, 2009年, 财政部门着力扩大投资需求, 大幅增加政府公共投资, 加强各项重点建设。重点用于农村民生工程、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保障性住房、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企业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扩大内需协调机制, 加强对中央投资的统一领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 改进资金分配机制, 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有效使用。各地也采取多种措施扩大政府投资。发行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 较好保, 为长期发展夯实了基础。

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收入, 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对农民的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 支持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促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乡低保对象、企业退休人员和优抚对象等群体的补助水平。出台了政策力度大、群众受惠面广的促进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等措施。

结合改革和优化税制, 实行结构性减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消费型增值税, 完善增值税制度, 调整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 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 促进企业扩大投资、加快技术改造。顺利推进成品油税费改革, 公平税费负担, 推动节能减排, 促进科学发展。对住房转让环节暂定减免一年营业税。进一步提高纺织、服装、石化、电子信息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多次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结合三江源保护等重大生态保护规划, 通过提高转移支付补助比例, 增强禁止开发与限制开发区域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支持化解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的社会负担。增加对民族地区、粮食主产区和边境地区的转移支付。

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国家 (重点) 实验室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大学的科研条件和能力建设, 推动开展公益性行业科研工作。运用贴息和进口税收优惠等政策, 支持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幅增加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 引导担保机构扩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业务, 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和专业化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不良贷款进行重组和减免。

采取以奖代补方式, 支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等建设。全面推进建筑节能, 加大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力度并向农村倾斜, 启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快发展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实施金太阳工程, 在北京等十三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全面实施, 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基本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改革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扩大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支持范围,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推进草原生态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发挥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的作用, 推动贯彻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和经济财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010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 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推进财税制度改革,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减排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地区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增收节支的方针, 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2009年, 财政部门大幅增加“三农”投入, 积极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预计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7161.4亿元, 增长20.2%。

2009年财政部门加大对农民直接补贴力度,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良种补贴在全国实现全覆盖, 大豆良种补贴实现东北地区全覆盖。启动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政策试点, 落实畜禽良种补贴政策。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和标准增加, 并覆盖到全部农牧业县。加大奖励力度, 调动产粮 (油) 大县的生产积极性。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范围扩大到所有的农业县 (市、区、旗、场) 。完善生猪、奶业发展扶持措施, 延长原料奶收购贷款贴息政策期限。扩大专项资金规模和扶持范围, 推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 加强中低产田和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积极运用财政补助和贷款贴息等方式,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启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加快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沼气工程。扩大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治理范围。大力支持农业生产救灾、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动物防疫和防汛抗旱。拓展支农投入渠道, 积极推进支农资金整合。提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 扩大补贴范围。支持金融机构重组和减免符合条件的涉农不良贷款, 对涉农金融机构开展支农业务实施补贴和奖励政策。推动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2010年, 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是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政府公共投资等要向农业农村倾斜, 提高支农资金使用的规模效益。继续加大对产粮 (油) 大县和生猪、奶牛养殖大县的扶持等。加强农业综合开发, 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二是促进增加农民收入。增加涉农补贴规模, 完善补贴政策。落实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制度。支持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水平。继续实施农作物保险保费补贴、原料奶收购贷款贴息等政策。三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推开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清理化解工作, 逐步扩大清理化解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试点范围。开展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 完善促进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加大财政投入, 促进农村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统筹财力配置, 集中财力办大事, 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特别是大力支持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更有力地支持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2009年, 财政部门积极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进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政策目标全面实现, 小学和中学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分别达到300元和500元, 全国近1.5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 中西部地区约112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生活费补助, 小学补助标准至少达到每生每年500元, 初中至少达到每生每年750元。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工作继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稳步实施。

制定相关配套措施, 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 及时下达补助资金, 积极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平稳,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将未参保的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工作进展顺利。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购置及人员培训, 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促进就业再就业。允许困难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缓缴基本养老保险等5项社会保险费, 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等4项社会保险费率, 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加大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力度, 扩大适用范围, 支持重点人群就业和创业。这些政策有力促进了提前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和困难群体就业全年目标。

2010年, 财政部门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健全投入机制, 改善办学条件, 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 支持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实施好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支持推进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扎实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 巩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 建立与物价变动相适应的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按2009年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三是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大资金投入, 将2009年到期的就业扶持政策再延长一年, 促进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完善就业政策, 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 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力度。

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进一步提高参保率, 并将各级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努力保障防控甲型H1N1流感所需经费。

五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廉租住房保障、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以及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作, 并通过适当方式支持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落实好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税收优惠和收费基金减免政策。

六是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继续支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推进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重点文化项目。积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

四、积极扩内需、促增长

2010年, 财政部门要把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结合起来, 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促进外需稳定发展的同时, 把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促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提高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同时完善引导消费的财税政策,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推动经济均衡增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支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支持落实最低工资制度, 促进提高低收入者劳动报酬。加大财政投入, 积极运用财税政策工具,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农民收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支持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健全家电下乡政策, 扩大补贴对象范围。

二是保持政府公共投资力度, 着力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节能环保以及企业技术改造等领域和欠发达地区。资金安排主要用于项目续建和收尾, 避免“半拉子工程”, 严格控制新上项目。按照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引导和带动社会投资。

三是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 促进企业投资和扩大居民消费。巩固增值税转型以及成品油税费改革成果。减半征收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暂减按7.5%征收车辆购置税。继续落实各项未到期的税费减免政策。研究清理到期的税收减免政策。严格新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的审批管理。

五、切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

2010年, 财政部门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 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区域协调发展。认真落实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结合主体功能区建设, 加大对三江源、南水北调、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建立完善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完善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办法, 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实施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 提高财力薄弱地区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保障能力。

二是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 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推动国家 (重点) 实验室建设, 支持公益性科研机构等的科研能力和条件建设。结合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促进重点行业企业改革发展。支持重要能源、资源、原材料以及关键设备和元部件进口, 引进先进技术, 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 引导社会资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三是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 扎实做好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建筑节能等工作。进一步推进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

六、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

2009年财政部门稳步推进财税改革, 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 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消除了原生产型增值税制存在的重复征税因素, 规范和完善了增值税制度, 使税收制度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顺利推行成品油税费改革, 规范了政府收费行为, 公平了税费负担, 进一步理顺了税费关系, 建立了以税收筹集公路发展资金的长效机制和税收调控能源消费的新机制。继续健全企业所得税法相关配套政策。全面实施修订后的营业税条例及细则, 完善营业税相关政策。稳步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进一步健全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制度, 启动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工作。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制度改革继续深化。

2010年, 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 切实增强财政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一是建立健全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进一步科学划分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范围, 并不断完善相关操作办法。全面编制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 细化预算编制内容。逐步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范围, 推动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积极稳妥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二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县级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加快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力争2010年, 全国所有省份都实现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 地方各级执收单位全部实施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深化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加快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转轨工作进度。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完善监管和运行机制。继续推进公务卡管理改革。

三是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将均衡性转移支付分配与地方财力下移程度紧密结合。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 进一步规范省以下政府间分配关系。积极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为基层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提供基本财力保障。全面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健全乡财县管乡用办法。

四是改革完善税收制度。适时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 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统一内外资企业和内外籍个人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 公平税收负担。完善消费税制度。做好增值税转型后续工作。落实成品油税费改革各项措施。健全企业所得税法相关配套政策。完善房产税制度。

五是积极支持收入分配等改革。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为着力点, 充分发挥市场对初次分配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更加注重发挥政府再分配的调节作用, 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动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改革, 完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财务政策。支持重点国有金融机构改革和金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积极深化商业金融机构改革, 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健全管理机制。

七、大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2009年, 财政部门坚持依法理财, 财政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预算法修改取得阶段性成果, 注册会计师法修订工作深入开展, 彩票管理条例公布实施, 财政转移支付管理暂行条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条例等行政法规制订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等重要规章公布施行。加强财政行政执法, 财政法制宣传不断深入。加快预算支出执行进度, 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效率有所提高。实施新增资产配置预算专项审核, 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积极开展重大项目预算评审, 增强项目支出预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企业财务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平稳有效实施,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有序推进,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会计人才战略稳步实施, 会计信息化标准建设加快。

2010年, 财政部门要继续大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健全财政法律制度体系。推进修订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注册会计师法。做好增值税法、车船税法、耕地占用税法等财税法律的相关立法工作。积极推动财政转移支付管理暂行条例、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条例、财政资金支付条例、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的立法进程。规范财政工作运行机制, 认真做好财政行政复议工作。完善财政行政审批程序, 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

二是强化预算管理。继续完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规范部门预算编制程序, 提前预算编制时间, 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努力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深入推进预算编制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有机结合, 研究制定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和更新标准。积极发挥财政投资评审服务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作用。狠抓预算执行管理, 强化部门预算责任, 加快预算支出进度, 加强分析和动态监控, 完善评价体系, 增强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加强国库现金管理。加强对决算数据的分析运用, 健全预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机制。

三是狠抓增收节支。大力支持税务、海关部门依法加强税收征管, 严格控制减免税, 制止和纠正越权减免税收, 严厉打击偷骗税违法活动, 确保应收尽收, 努力实现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按照“正税清费”的原则, 严格非税收入管理, 逐步取消预算外资金, 建立健全非税收入政策体系。保障重点支出需要,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 严禁超标准装修。牢记“两个务必”,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 严肃财经纪律, 坚决反对大手大脚花钱和铺张浪费行为。

四是推进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建立完善部门基础信息数据库, 逐步实现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资产、经费类型等数据的动态管理。加强中央部门人员信息数据库建设, 建立健全人员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全面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统计报表制度,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完善定员定额标准体系, 扩大试点范围, 开展实物费用定额“实转”试点。加强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着力推进通用定额标准建设进度, 适时启动一批专用定额标准建设项目。强化项目库建设, 建立重大项目支出事前评审机制, 研究项目滚动预算编制。推进政府会计改革, 试编部分事项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建立健全政府财政统计报告制度, 研究建立全口径的年度政府收支统计制度。发布实施高校、医院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加强乡镇财政建设, 合理界定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 充分发挥县乡基层财政就近实施监管的优势。强化对本级和上级财政安排的资金以及其他部门和渠道下达财政资金的监管。

五是强化财政监督。继续开展重大财税政策实施情况专项检查调研, 保障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落实。重点加强对政府投资的监督检查, 进一步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 坚决查处财政违法行为。充分发挥专员办就地监管优势, 确立专员办对驻地中央基层预算单位的监管主体地位, 明确专员办对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预算、财务、资产等实施综合监管的责任义务、方式程序等, 逐步实现中央财政对中央基层预算单位的监管全覆盖。积极开展上下联动监管, 推进建立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切实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 探索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公开机制和有效的问责机制。自觉接受人大、审计监督, 扩大报送全国人大审议预算的部门范围, 逐步细化报送内容。积极推动部门预算公开和省以下预算公开工作, 抓紧制定指导性意见, 逐步建立系统、规范的预算公开机制。发布会计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 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扩大实施范围。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评估制度, 大力推进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抓紧落实《关于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严格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行业管理, 加强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执业质量的监督。全面实施会计人才战略。六是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紧紧围绕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监督等关键环节, 提升信息化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保障能力。全力推广实施“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 在省级成功应用的基础上, 201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在地市级财政部门的推广实施。

上一篇:八十大寿庆典策划下一篇:游赭山公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