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启德:在北大医学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24-04-30

韩启德:在北大医学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精选8篇)

篇1:韩启德:在北大医学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韩启德:在北大医学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你们毕业了!我注意到,刚才段丽萍院长在主持毕业典礼的一开始就说到:“又到了充满喜悦而又有一点伤感的时候。”喜悦自不用说,而我认为这种时候的伤感也是美好的。我们之所以伤感,是因为我们留恋,因为我们这几年在北医取得了成绩,度过了美好的时光。今天,对每一位毕业生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所以请大家记住今天,请大家接受我最热烈的祝贺!(http://)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要在毕业典礼上讲几句话,我很愿意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向大家表达我的心意,也谈谈我自己的一些体会。但我也不能每年都讲同样的内容。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讲关于选择的问题。(http://)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实行严格的毕业分配制度,每位高校毕业生去什么地方工作是没有选择余地的,我们这代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自己就是1968年毕业时由组织分配到陕西基层农村工作的。今天的毕业分配情况可完全不一样了,毕业生们可以选择出国,也可以选择留在国内;可以选择工作,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可以选择留在大城市,也可以选择到西部去,各种各样的选择摆在每一位毕业生面前。我认为这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符合自己心愿,能发挥自己特长,适合自己所干的事情,才能够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我记得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有一本专著论述发展问题,他认为发展的最根本就是人的自由发展,就是人能够自由选择。因此,我们应该为自己生逢这样一个时代而感到高兴。当然,面对多种选择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问题,因为选择太多会成为一件烦恼的事情,甚至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也许大家不理解选择多了怎么还会烦恼甚至痛苦呢,让我举一个生活中的小例子,我们常常看到,长得很漂亮的姑娘往往有很多小伙子拜倒在她们的石榴裙下,但她们的婚姻似乎并不因此而比别人更加美满,相反不乏有不幸婚姻的例子,帅哥们也有类似情况。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他们有了太多的选择,而又不会选择。看来,选择是一门学问。相信在座的各位毕业生已经有过选择,现在也正在选择,以后还会面临更多的选择。所以借今天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我对选择的体会。选择从根本上来讲是对价值的评估,所以,我想先谈谈自己对与选择有关的四个价值的看法。(http://)

第一是核心价值。我认为核心价值就是在选择的时候,特别是在选择职业、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要把自己的选择和社会的需要紧紧地结合起来。时代比人强,我们都逃不脱时代与社会给我们划定的圈子。只有当我们的选择、我们去做的事情是被社会所需要的,我们才有更广阔的前景和更开阔的道路。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爱国的传统,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这个传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深深地印在我们的社会当中,社会也会以这个标准来要求我们、衡量我们。这种因传统而形成的社会标准慢慢地也会对每个身处社会的人的心灵形成一种规范。当时间流逝,容颜老去,我们一定会问自己:“我这一生过得有没有意义?”而很多当年所执着追求的东西,到了像我和张震康教授这样的年纪会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其实,最有意义的价值就是自己给社会留下了什么,而一切荣华富贵,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这就更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个人选择的核心价值就是社会的需要。当然,我们今天做选择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做出的,在面对各种各样选择的时候,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但是请不要忘记,社会也同样在选择着你。社会选择谁,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出发的,就像你选择什么是从你的需要出发的一样。但是我想,社会对你选择的力量要远远大过你自己对社会选择的力量。所以,我认为在选择当中核心价值是第一位的。(http://)第二是边缘价值。严格地说,是递减边缘价值(decreasing marginal value)。一个人在沙漠旅途当中迷路的时候,失去了水的供应。这个时候你给他一瓶水,就能救他的命;你给他第二瓶水,他很需要;给他第三瓶、第四瓶的时候,就显得不那么需要了;当你拿水去充满一个浴缸的时候,那么这一瓶水的价值就更小了;这瓶水倒入游泳池,那它的价值简直微乎其微;在大海当中,这一瓶水几乎没有什么价值。这就是说当我们所拥有的某样东西在量上越来越增加的时候,这个东西的价值就会不断往下掉——这就是递减边缘价值的含义。现在的毕业生要去自己谋生,当然都有基本的生活需要,甚至还考虑到买房买车,再长远一点还会考虑到结婚生子、抚养下一代等等,这些都需要钱。但是当你有了足够的金钱以后,金钱的价值就会成为银行里单纯的数字,对你来说就没有多大意义了。与此同时,你有没有想到除了需要钱,是否还有其他的需要呢?比如说,临床专业的毕业生,现在临床经验还太少,可能自己独立开展的手术都没做过,当开展前几例独立手术的时候,这个价值是很大的。毕业生也许会感受到自己社会阅历很浅,这个时候去经历社会、去社会实践,对毕业生来说是价值最大的时候。所以,递减边缘价值就是要求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全面考虑,去选择对价值最大的阶段,而且要全面的选择。(http://)

第三个是勤奋价值。我们做成一件事情,特别是做好一件事情,确实需要一定的天分,但是我还是认为,更重要的是勤奋,所以我同意“天才就是勤奋”这句话。我说这句话并不是否定天分,而是说,勤奋在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道路上往往起决定作用。一个太聪明的人往往一事无成,因为他不能专注于一件事情,他觉得干任何事情都行,因此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没有下足够的功夫。我注意到,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士,甚至于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们往往并不是最聪明的人,但是他们无一不十分勤奋。当我们选择了基本正确的道路以及开始一个职业以后,能不能成功就取决于能不能脚踏实地,能不能专心致志、用尽全力、克服一切困难地去做好它,特别是在碰到挫折的时候,还能不能继续坚持下去直至最终取得成功。(http://)第四是设计价值。我们有时候说要把自己设计成一个什么样成功的人,设计成为一位什么家等等,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因为成功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同时要靠机遇,而机遇在什么地点出现,在什么时间出现,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是不可预测的。因而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取得具体什么样的成功也是不可能预测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做好眼前的事情,而在碰到机遇的时候紧紧地抓住它,成功将不期而遇。(http://)

那么,有了对这四个价值的正确衡量,并变成自己思想的原则,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就会主动得多。归结这四条价值原则,我想有一句话更能够概括,更有利于操作,那就是:不是选择要做什么,而是选择要做什么样的人。只要确定了自己做什么样的人,我们遇到机遇的时候就能紧紧抓住,我们固然无法预知将来在何时何处取得成功,但是一定会走向成功。既然选择具体做什么不那么重要,那么就跟着感觉走吧。从事第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踏踏实实把它做好;等到需要转做第二件事情的时候,再把那件事情再做好,其实你就在走向成功。当然,要能够做到这一条,最重要的是在于自己的思想,在于自己内在的力量。这种内在力量的形成,别人帮不了忙,是需要自己修炼的。还是《大学》里边讲的程序: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我们对客观的事,对社会以及对自己都很了解的时候,就能够自由地翱翔,就能更自由地做出正确选择,最终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所以,我愿意拿梁启超先生的一段话来总结对选择的体会。梁启超先生讲:“凡任天下大事者,不可不先破成败之见。”怎么破呢?他提出了总的原则,“办事者,立于不败之地者也;不办事者,立于全败之地者也。”很简单,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事,最后终能成功;要是不去做事,则肯定不会成功。为什么这样说呢?“苟通乎此理,知无所谓成,则无希冀心;知无所谓败,就无恐怖心。无希冀心,无恐怖心,然后尽吾职分所当为,行吾良知所不能自己。愤其身以入于世界中,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我想,每一位北医的毕业生都要做这样的大丈夫。看来,取得成功其实不难,先破成败之见,然后踏踏实实去做,把自己的志向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屡败屡战,就一定能成功,就一定能够成为社会的栋梁。今年是毛泽东主席1957年在莫斯科大学为青年留学生发表讲话五十周年,我们这一代都是在毛泽东主席的这句话的鼓励下成长起来的。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我们的国家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中华民族迎来了有史以来少有的发展机遇,正在腾起,同学们幸逢其时,只要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中国的未来一定是属于你们的,世界一定是属于你们的!谢谢!(http://)

2007年7月6日

韩启德,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

(本文根据韩启德主任7月6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录音整理而成。他在7月5日北京大学医学部本专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基本内容相同,只是根据本专科毕业生的特点,内容稍有扩展,不再另行整理成文。特此说明。)

学会在爱与责任中成长——韩启德院士对话人生

认识社会 理解人生 砥砺品行 有所作为

——韩启德院士为北医学子的题词

韩启德院士“漫谈人生”讲座摘要

 “人生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太大,属于比较抽象的哲学层面的问题。它是没有终极答案的,可以去思  

      

  

   考,但谁也不能说你是正确的,他是错误的。另一方面,人生又是很具体的,每个人都回面对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在人生这条路上,我已经走过了64年,很难说遇到过多大的人生“转折”。很多情况下,不是我自己要转,而是时代在变,我只是顺着时代变而已。

人生的“转折”的确很多,这些“转折”也让人生丰富了许多。我始终觉得,人一定要适应社会、顺应时代的潮流,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要努力奋斗。如果能做到这些,所谓的转折、成功都是自然而然的。实现从医学生到医者、医生的角色转换,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事情。我们始终在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可能立刻成为出色的医生。我们在大学里能做到的就是为将来开展工作准备条件,打好基础。每个人从学校到工作岗位都有一个适应过程。

开始工作不久,我慢慢掌握了病人的心理,体会到和病人说话既不能吹牛,也不能叫病人不放心。后来看的病越来越多,能力也越来越强,其中也包括沟通能力。

无论你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你们在学校学到的都只是理论和基础性的东西。这些东西只有到实践中去感悟,去体味,才能变成你自己的东西,才能成为你自己的智慧。

我的感觉是,病人真好,我这个职业真好,为人做事、给人解决问题真好。逐渐地,我就总感觉到要为别人做点事。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这是我在心理上能寻找到的最大的满足和快乐。

我们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应该有自信,当医生,就要在现在的体制下尽可能为病人着想,为病人献出自己的爱心。

至于说锻炼机会,我认为我们的学生应该争取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到病人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要有理想,要勤于思考,要埋头苦干,要坚持不懈。这样大家就能得到更好的磨练和提高。

我觉得我们的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人懂得这个社会,懂得这个世界,懂得怎样去生活,懂得怎样服务社会、为人做事。这是教育的根本,然后才是学会一技之长。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根本,只注重教人技术。

关于“爱和责任”的主题教育,我认为,在人生的一开始就需要做,从你一开始懂事,就应该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为什么呢?从生出来你就知道爱母亲,你知道周围谁喜欢你,你也喜欢谁。很单纯很简单,爱是人人都有的。但是我们的社会很复杂,有时候也很功利,如果教育跟不上的话,人不一定能在成长过程中保持爱心。

对于我们医学院校来讲,爱和责任的教育就更重要了,因为这份事业要求我们更多地付出爱心,更所地承担责任。责任心和爱心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很难想象一个对他人没有爱心的人能够做到非常负责任。而有了爱,有了责任,在这种气氛中,人的成长就会是积极向上的,社会就是和谐的。

我觉得医患关系的主要矛盾方面在医护人员。我们的医护人员如果能完全以爱心待患者,即使一时得不到理解,但只要坚持下去,总能够把医患关系解决好。在这个问题上,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是否有精神要看内心世界有没有点东西在支撑着你。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坚持体育锻炼,这对身体保持良好状态很有帮助。

当一个人走了很多路的时候,回过头去看就会豁然开朗。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也觉得自己只有一条路。现在想想,当初也多亏了只有一条路,因此自己没什么好犹豫的,也没有感到痛苦,就这么走下来了。

要能看到独木桥以外的世界。你的视野有多宽,决定你能看到多少东西,决定你的心胸就有多宽广。是不是要所有的路都走了,才能达到这一点呢?也不尽然。在同样的实践基础上还是可以做到尽量看的更宽一点的,靠什么呢?要靠学习。

《大学》关于人生进修的阶段讲的很清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希望大家静下心来的时候能认真想想:生命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我是谁?要到什么地方去?人类社会是怎样发展到今天的?人类将走向何方?什么是永恒?什么是高尚?人活在世界上有什么意义?这些根本问题想多了,想透了,心胸就会开阔起来。

我希望在座的同学、年轻的朋友能够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慢慢地悟。你看一个“悟”字,一边是心,一边是我。“悟”就是我的心,因此你要常常去想自己的心在哪里。只要想明白这个问题,你就会豁然开朗。

回眸我的一生,其实我受到的痛苦、挫折也挺多的。但是,痛苦是会过去的,留下的是财富。所谓的独木桥只是暂时的。

事业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爱情、婚姻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学医的同学学习周期很长,年轻人在这方面难免有困惑。有人说恋爱中的人是诗人,很浪漫,可是我们那时候处于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平淡却很真实。回头看去,我们的恋爱和婚姻没有轰轰烈烈,但是彼此理解,互相支持,一路走来。这才是最珍贵的。

韩启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篇2:韩启德:在北大医学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亲爱的毕业生家长们:

大家上午好!

站在这里,我今天的心情特别的激动,能再次穿上学位服,作为校友代表参加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典礼,我感到莫大的荣幸。看到这么多优秀的年轻的师弟师妹们完成了学业,马上就要成为医生、护士,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基础医学和药学,以及各类与医学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者,我由衷地为母校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热烈祝贺师弟师妹们,祝贺你们踏上工作岗位,开始充满希望同时也极具挑战的职业生涯!你们是中国医药卫生事业未来发展的希望之所在!

我于1986年也是从这个校门走入社会、走进我的职业生涯,转眼已经28年了。回首三十多年前来到北医求学,往事历历在目但却历久弥新。再次回到母校,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而一切又都是那么新鲜。最熟悉的还是解剖楼和生理、生化楼那不变的身影,而新鲜的是母校校园越来越美丽,各种办学设施和学习环境都有巨大变化;最熟悉的是老师们认真踏实、追求卓越、诲人不倦的精神,而新鲜的是母校这些年来取得的非凡的成就;最熟悉的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北医学风,而新鲜的是百年校庆上韩启德校长用“厚道”高度概括了北医人共同的性格追求。

作为一名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回到母校面对先生,最怕的还就是被问到毕业以后的“功课”如何?收到参加这次毕业典礼邀请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母校和老师们问起我,这28年你都干了什么?我该如何回答。仔细想想,这么多年来,我好像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从事我所热爱的肿瘤研究。记得去年有一个媒体记者问我,说您在肿瘤研究道路上已走过多年,获得了多项重要的成果。回首看看,您认为这一路走来,成功的关键在哪里,这一段辛苦的科研道路又给您怎样的启示呢?我说如果我有什么成功经验的话,那就是这么几点:一是坚持踏踏实实做事,做学问和科学研究不能浮躁,要沉下心来认真钻研,二是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学识,活到老学到老,三是有精诚团结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自己的感受是,科学研究很辛苦而且相对其他工作来说比较“寂寞”,尤其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要沉心工作不容易。不过话说回来,探索未知也是其乐无穷啊!回首我走出北医校门的这么多年,纵然时光如流水、社会发生了巨变,但北医传承给我的“厚道”,传承给我去坚守的力量始终没有改变。

学弟学妹们可能会问,面对纷繁变化的社会,在浮华的现实中,我们应当如何坚守?我想也是。人生总要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将来可能会有一天,你的科学研究出现了困难,苦苦不出结果;将来可能会有一天,你的患者不能理解你的辛苦,对你冷言恶语相向;将来可能会有一天,你的家人埋怨你没有周末没有假期,不能陪伴他们;将来可能会有一天,你看着周围的人升官发财,觉得自己依旧平凡。我的想法是,学弟学妹们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去面对这一天,去解决这些困难和困扰。我们是从北医校门走出来的,我们有北医传承的厚道性格和踏实做事的精神。只要人间还有病痛,我们的`工作就需要加倍努力,只要人间还有疾病困扰,我们就要坚守我们的岗位,锲而不舍。当你面对种种困难或挑战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医学工作者的崇高信念和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不要忘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这是我们立足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的根本。

20足球世界杯的小组比赛结束了,更加激烈的决赛即将开始。人生犹如体育竞技比赛。今天我们毕业了,就像比赛中的优胜者小组出线了,但是,等待我们的是更加激烈的竞赛。毕业典礼为我们的求学生涯画上了句号,但它是我们职业生涯和人生旅途的新起点。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勇敢地前进吧!北医的精神已植入你们的心扉、融入你们的血液,北医的精神和你们在北医学到的知识就是你们腾飞的翅膀!作为你们的校友,我们都期盼着你们——新一代北医毕业生——为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创造辉煌!

祝愿你们每一位都有美好的前程和出彩的人生!

篇3:韩启德:在北大医学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毕业了, 祝贺你们!祝福你们!

今天, 我站在这里, 高兴的同时, 更多的是牵挂。我是77级的大学生, 当年, 一张大学文凭就可以走遍天下。而今, 你们却遭遇了史上最难就业年。挤在699万就业大军中, 为生计、为理想苦苦寻求。此时此刻, 我很想像杜甫那样, 大声疾呼:安得岗位千万个, 大庇你们俱欢颜!这样的现实带给我一个深深的思考, 也带给中国大学一个深深的思考, 更带给中国教育一个深深的思考。

所以, 临别之际, 我想和大家谈谈思考。也许同学们一听就笑了:思考谁不会?思考多累啊?思考又有什么用呢?

这个时代, 似乎已经无需思考。“内事不决百度一下, 外事不解谷歌一番”, 我们已经习惯了寸步不离电脑, 习惯了与手机耳鬓厮磨。网络覆盖世界, 信息湮灭一切。

这个时代, 似乎已经无暇思考。大家忙于玩人人、逛淘宝、织围脖、打网游。为应付各种考试要背的东西太多, 南一门报亭边要收的快递太多, 32号楼要约会的“甜素纯”太多。

这个时代, 似乎已经无心思考。一部泰囧, 国人盲目追捧;一曲骑马舞, 竟然全球狂欢。微信、微博、微电影……微时代的到来, 让我们的知识碎片化, 需求感官化, 审美娱乐化。

这个时代, 似乎已经无法思考。现代人就像生活在高压锅里, 面对高物价、高房价, 直呼:压力山大!难怪近期有个统计, 70%的人甘于把自己归为屌丝。屌丝还需要思考吗?!屌丝只需逆袭!

有人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害怕:在这个时代, 你们已经习惯了不思考, 习惯了只活在当下;为生存而“蜗居”, 因沉溺网络而“宅居”, 或缺少真爱而“独居”, 成为“无梦、无趣、无痛”的“橡皮人”。我更害怕, 外在的生活会压倒内心的本性, 大学培养的社会精英随波逐流, 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灵魂逐渐消磨, 思想日益枯竭。

思考令人痛苦, 甚至让人孤独, 这就是所谓的“思考之痛”。但是, 30多年的社会阅历带给我的最大启迪是:人生走得越远越需要思考, 社会环境越复杂越需要思考, 世界变化越大越需要思考。一旦思考明白, 你将会无比的轻松与快乐;一旦思考明白, 你就有勇气和力量, 去改变现状, 去改变命运!

上个月, 刚刚卸任阿里巴巴CEO的马云, 曾是我校的一名外语老师。18年前他去了趟美国, 带回来一个思考。由此起步, 创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帝国。他的成功, 源于思考!

霍金, 他的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中, 可他的思想却能在广袤的时空自由翱翔, 解开了宇宙之谜。他的深刻, 源于思考!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 新文化运动唤起了人们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 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了思想大解放。古希腊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形成了人本精神。这些都源于思考!

纵观历史, 横观东西, 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 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等。他们的伟大, 都源于思考!

同学们, 请记住, 伟大的思考, 来自思考的伟大!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但我要说“我在故我思”。没有思考的读万卷书, 只是浮光掠影, 没有思考的行万里路, 也不过是走马观花。同学们, 请带着思考去远行!

把文凭装进口袋的是菜鸟, 把知识装进脑袋的是信鸽, 而能把思考融进血液的才是雄鹰!在我心中, 你们, 都是能搏击长空的“杭电之鹰”!

同学们, 迷惘的人生需要思考。诸位是否思考过:为什么有些人没有输在起跑线, 却也没有赢在终点?为什么人生机会相同, 却精彩不同?我知道, 你们是抱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进入大学的。我也理解, 当往日的“学会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已过时时, 你们会疑惑。我更明白, 当知识改变命运已不再是永恒真理时, 你们会迷茫。但我要告诉你们, 现实很现实, 那样的时代已渐渐远去。如今, 人类知识总量每三年翻一番, 全球信息总量每两年翻一番。同学们是否思考过, 在这知识爆炸和大数据时代, 在这命运多元、难以预测的年代, 仅仅靠知识还能像过去一样改变你的命运吗?NO!思考才能改变命运!思考才能成就你的人生!这就是老薛的肺腑之言!

同学们, 你们肯定思考过幸福。如果此时, CCTV的小方话筒对准你, 问:“你幸福吗?”你会怎样回答呢?千万别告诉我你姓曾。还是像社会上流行的那样说:“幸福就是:干的少, 得的多;长的帅, 老的慢;活的久, 死的快”。不错, 这是一种幸福, 但我希望你们不要停留在一己之私的幸福上。海德格尔说:人, 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我们不能为时尚而时尚, 为名利而名利, 为成功而成功。利益不能成为唯一的价值, 道德不能当作交易的筹码!同学们, 请永远不要忘记, 精神与心灵才是我们最终的栖息之地!

同学们, 浮躁的社会呼唤思考。2013年的中国很不平静, 网上盛传“黄浦江排骨汤”的段子, 大学室友“感谢当年不杀之恩”的玩笑话, 道出了多少无奈和悲哀。有人说:这是一个充满失败感的盛世。同学们, 当各种负面新闻扑面而来, 很多人“拿起筷子吃肉, 放下筷子骂娘”的时候, 很多人不相信未来的时候, 你们是否也像别人一样吐槽、抱怨、怒骂?或者只是说:元芳, 你怎么看?我希望你们应有更多建设性的思考!

请你思考———当我们陷入PM2.5、水污染、垃圾围城的“十面霾伏”时, 如何让天更蓝、水更清?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当“镉大米”等各种毒食侵袭我们之时, 除了去香港买奶粉, 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当“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吐痰”“中国式离婚”等问题层出不穷时, 我们离良好秩序的社会还有多远?

还请你思考———中国怎样才能出现站在世界巅峰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之问”, 拷问的, 难道仅仅是教育的责任吗?

再请你思考———这些年, 国家弘扬生态文明、努力提升幸福感, 但“增长中国”变成“美丽中国”“幸福中国”还要多久?

同学们, 纷乱的世界渴望思考。放眼世界, 欧债危机、南海纷争、颜色革命、恐怖袭击, 此起彼伏, 纷繁杂乱。现在的中国, 正行进在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 但“中国威胁论”欲静不止。中国如何和平发展?既不能像有的大国, 一直试图将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强加于人;也不能像个别小国, 整天觊觎周边国家的资源。我们要思考大国的文明崛起!让中国制造、世界合作升华为中国创造、世界认同。我们要用深长的思考, 去寻求文明的制高点。

同学们, 你们这一代人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你们有思考, 社会就不会愚昧;你们有方向, 未来就不会迷茫;你们有阳光, 黑暗就无处躲藏!

亲爱的同学们, 送君千里, 终有一别。此刻, 我特别想效仿诸葛亮, 给你们每人送上三个锦囊。但是, 再好的锦囊也抵不过思考的力量。

临行没有锦囊包, 只有思考将你拥抱!这就是母校!

同学们, 思考致善, 思考致远, 思考致胜!

希望你们思考, 不停思考, 永远思考!

篇4:新任会长韩启德在理事会上的讲话

首先,我代表新当选的会长、副会长,感谢各位理事的信任和重托。我们一定勤勤恳恳,努力工作,把欧美同学会的事业推向前进。

欧美同学会是个有着90年辉煌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人民团体,自成立之日起,就确定了“修学、游艺、敦谊、励行”的办会宗旨,以促进中外交流、实现民族富强为己任,并且紧密结合时代需求,不断扩展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93年10月23日,在欧美同学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上,江泽民主席肯定了归国留学人员的突出业绩和欧美同学会的重要作用。在这之后十年里,欧美同学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留学报国的爱国主义旗帜,坚持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海内外广大留学人员服务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江泽民主席提出的“密切联系归国留学生,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反映他们的建议和要求,继续起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也要加强联络海外的留学人员和留学生团体,努力拓宽他们同祖国的联系渠道”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欧美同学会的工作获得前所未有的新发展。

在2003年10月8日召开的欧美同学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对广大留学人员历史贡献和欧美同学会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为欧美同学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既为欧美同学会工作的开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第四届理事会工作的基础上,新一届理事会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进一步明确在新形势下欧美同学会的定位、任务与发展思路。

我们的工作一定要紧密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欧美同学会的成员都是留学回国人员,人才荟萃,要发挥这一自身优势,为科教兴国,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五个统筹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我们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改革,不断创新。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与分析欧美同学会工作的特殊规律,突破陈规旧习,不断萌发新思路,探索新途径,推出新举措。

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扬民主,充分依靠与发动广大会员,主动倾听会员的意见,及时发现与推广会员们在实践中的先进经验,必须注意发挥会长会的作用。

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全会的团结,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会有不同的观点、习惯和思维方式,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只要不违背大原则,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事事取得一致的意见,“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中和且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斯”。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

在我们的工作中要做到六个结合,即努力把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与服务留学人员结合起来;把做好回国留学人员的工作与做好海外留学人员的工作结合起来;把充分发挥老一代留学人员的作用与重视发挥新一代留学人员的作用结合起来;把发挥留学人员的作用与在留学人员中发现、培养和举荐人才结合起来;把继承优良传统与开拓创新结合起来;把加强自身建设与争取有关部门、团体的的支持结合起来。

各位理事,各位学长,当前,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学习。特别是要集中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也是广大留学人员和欧美同学会的行动指南。要在前一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欧美同学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和指导地位,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同时,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留学人员和留学人员工作的论述,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是抓调研。调查研究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做好欧美同学会工作的基础。要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海内外留学人员的意愿和要求,及时反映他们对国家建设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党中央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切实成为党联系广大留学人员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党和政府做好留学人员工作的助手。

三是抓活动。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这些年,欧美同学会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是与开展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活动分不开的。要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继续推进“报国计划”,搞好“二十一世纪中国”系列研讨会等品牌活动,积极探索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为国服务的新方式。同时,还要开展适合留学人员特点的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加强与会员的联系,增进会员之间的交流,使欧美同学会真正成为留学人员之家。

四是抓队伍。欧美同学会是做人的工作的,而工作是人来做的。要抓好两支队伍的建设,一方面抓好留学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好老一代留学人员的积极作用,同时注重将新一代留学人员更多地吸纳进来,不断壮大力量。另一方面,要加强欧美同学会机关建设,形成团结合作的班子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各位理事,各位学长,对搞好欧美同学会今后的工作,我们满怀信心,因为有很多有利条件:

一是留学人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2年底,我国共有58万人出国留学,留学国别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已有15万人学成归国,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上的生力军。我们的工作内容随之不断扩展,工作范围日益扩大。

二是党和政府对留学人员和留学人员工作越来越重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为了实现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为广大留学人员实现理想、施展才华创造了新的机遇,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也为我们欧美同学会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三是第四届理事会打下了很好的工作基础,提供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以丁石孙学长为会长的上届理事会的工作卓有成效。大大推进了欧美同学会事业的发展,使我们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新起点上开展工作。

四是近年来欧美同学会的各项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欧美同学会成为中央书记处领导的人民团体后,作用明显增强,地位不断提升。继我会机关由事业编制转为行政编制,欧美同学会机关参照公务员管理,财政经费实行全额拨款之后,2003年9月22日,中编办又批准我会增冠“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牌子。目前,会所的改扩建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是欧美同学会发展历史上的几件大事,为今后的长远建设、稳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五是我们有富有经验的海内外名誉会长、副会长、高级顾问,热心会务工作的各位学长和广泛的会员基础。你们是我们工作依靠的力量和智慧源泉。

各位理事,各位学长,在此我还想讲一点个人的感受。在很多学长面前,我是一个晚辈。在我的成长和个人经历中,严济慈、竺可桢、茅以升、卢嘉锡、吴阶平、丁石孙等欧美同学会的历届会长,都让我高山仰止,引为品格与行动的楷模。但是我从未想到今天要让我来接这副重担。对我来说,责任和挑战实在是太重太重!我个人的品德、胸襟、能力与社会影响,都无法与前任们相比。我唯有兢兢业业,谦虚谨慎,争取前辈们的指导,依靠集体的力量,尽我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不愧于国家和人民的期望,不愧于欧美同学会的事业,不愧于各位理事的信任和广大会员的重托!

各位理事,各位学长,欧美同学会正处在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我们的机遇前所未有,但我们的任务也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更加广泛地团结海内外留学人员和留学人员组织,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祖国和人民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5:韩启德:在北大医学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今天,站在各位同学毕业典礼的讲台上,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觉得非常的荣幸,在各位生命中最值得纪念的时刻与你们在一起,让我百感交集。我仿佛找回了十七年前,坐在你们中间,对这个再熟悉不过的校园感到万分的留恋,也对即将展开的新的生活有期待、有迷茫甚至有所畏惧。

说实话,我今天除了荣幸之外,还有一些紧张。因为我知道,在座的不仅有我十分尊敬的师长,更多的是未来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一群人。你们中一定会有未来中国最杰出的科学家、最成功的企业家、最优秀的政治家、外交家。如果我这个曾经住在43楼522的北大男生今天和大家交流的内容,能够为各位即将铺展开的未来有些许帮助的话,那我也会觉得,这是经历了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的辉煌上市后,我所经历的又一个光荣时刻。

今 天回忆十多年前,我走入社会的感觉,那是让视野顿时豁然开朗的一步,走出校园后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机会、日新月异的新天地。大家今天所面对的中国与世界,与 十年前我所见到的华尔街和硅谷,当然会有很大的不同。但以我在美国八年、回到中国八年多的经历,我更感受到今天,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各个方面都充满了活力,你们面对的是更广阔的天地,一定将大有所为。

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经历和对生活的感悟。

第一,是关于选择的故事

进北大前我就非常喜欢计算机,我相信未来的计算机肯定会被应用广泛,而单纯的学计算机恐怕不如把计算机和某项应用结合起来有前途,于是我选择了北大的信息管理系,而不是计算机系。

我 有个姐姐先我五年考上了北大,她告诉我北大的学生出国都很容易,她告诉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上了北大之后,我却发现我的情报学专业出国并不容易,而最先进 的计算机技术那时候在美国。我被迫开始思考自己的下一步,并通过不断参与各种活动来丰富自己的视野。我去学了不少计算机系的课,我翻阅了很多美国有关情报 学的论文,希望能够在国际学术期刊上找到自己的机会,我作为那时唯一的理科生参加了学校的五四辩论赛,我听了各种各样的讲座:气功、哲学、电影,我参加了 合唱团,还在国庆的时候到天安门广场去跳集体舞,我尽情的享受着北大带给我的各种机会,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思路,每个人都不一 样,每个人都很精彩。这让我逐渐形成了不轻信,不跟风的思维方式。对于我未来人生道路的选择,北大四年让我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在美国读计算机的时候,本来是读博士的,后来选择了放弃。原因是发现我更希望我做的东西能够被很多很多人使用,而不喜欢去研究一个别人已经研究了10年的命题。

1997年我离开自己奋斗了三年多的华尔街,前往当时在硅谷很著名的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在硅谷,我亲见了当时最成功的搜索技术公司如何在股市上呼风唤雨,见识了每天支持上千万流量的大型工业界信息系统是怎样工作运转,我也见证了Infoseek后来的每况愈下和惨淡经营。但最重要的是,在Infoseek,我找到了我一生的兴趣所在 — 互联网搜索引擎。那时,是北大所学的信息检索方面的理论,让我比任何计算机系科班出身的工程师都更能够理解普通用户习惯于怎样的信息获取方式。我意识到搜索能让每个人与所需信息的距离只有鼠标的点击一下那么远,这种感觉是那么的美妙。从那以后,我从来没有离开搜索引擎超过24小时,不是因为我是工作狂,而是因为我喜欢。

百度公司走过了8年的历程,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市值超过100亿 美元的公司,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服务。我最大的心得就是要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我们需要从自己真正的心里面去作选择,并不是你认为社会期望你这样做,父母期望你这样做,朋友期望你这样做。只有这样,你才会越工作越开心,在遇到困难遇到挫折的时候,不会被沮丧击败,而全身心的去享受整个过程。

第二,是关于专注的认识

我一生有两个最大的幸运,一是找到我的太太,二是从事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太太与工作唯一的不同就是:太太只有一个,而工作每时每刻都充满了诱惑。很多人都会专注于一个妻子,但很多人都会喜欢上多个不同的工作。

在百度上市之前,百度只做一件事情就是中文搜索。在创业初期,搜索在美国硅谷并不是炙手可热的概念,当时更热的是门户,是电子商务,以及后来在中国火起来的无线、网游等等。百度在招第一批职员的时候,碰到一位我特别希望他能加盟,他技术很好,可惜他对我说如果我们不做e-Commerce他就不来了.。2001年,曾经有一位百度的工程师找到我,很认真地说他想做网上购物,结果被我拒绝了,并为此离开了百度。百度上市后,也有一些共事多年的老同事先后离开了百度去尝试更多的业务。

很多时候,我感到百度能一直坚持做搜索是因为我对专注有宗教一般的信仰。普通人很难想象对于一个有2亿的用户的公司,每天要面对多少诱惑。百度可以做一百件事,最后我们只选择了一件,并一做就是8年,而且还会再做下去。

人一生中可以完成的事情是有限的。只有专注才能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所以说: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第三,是关于视野的感悟

回头望望自己走过的路,我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广阔是自己很难想象的。很多当时觉得非常大的困难,现在看来不过是一些小事,很多当时感觉到很棘手的事,现在也只是茶余饭后的话题罢了。

百度在2000年成立时,并不直接为网民提供搜索服务,我们只为门户网站输出搜索引擎技术,而当时只有门户需要搜索服务。2001年 夏天,我做了这样一个决定,从一个藏在门户网站后面技术服务商,转型做一个拥有自己品牌的独立搜索引擎。这是百度发展历程中唯一的一次转型,会得罪几乎所 有的客户,所以当时遭到很多投资者反对。但当我把视线投向若干年以后时,我不得不坚持自己的观点。大家知道,后来我说服了投资者,所以才有了大家今天看到 的百度。

百度从后台走向了前台,加上我们的专注与努力,今天运营着东半球最大的网站。

事 实上,从创立百度的第一天,我的理想就是“让人们最便捷的获取信息”。这个理想不局限于中文,不局限于互联网。做为一名北大信息管理系的学生,我很幸运在 前互联网时代,在大学时就理解了信息与人类的关系和重要性。所以,百度从第一天起,就胸怀远大理想:我们希望为所有中国人,以至亚洲,以至全世界的人类,寻求人与信息之间最短的距离,寻求人与信息的相亲相爱。

所以说:视野有多远,世界就有多大。

最后,我在这里衷心祝贺你们顺利完成在北京大学的学习,祝愿你们未来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世界在你手中。也让我们一起祝福我们的母校传承历史、继往开来、再攀高峰。

篇6:韩启德:在北大医学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即将走出校门。首先,我要代表所有为你们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们向大家表示真诚的祝贺。

今天,大家坐在这个讲堂里时,一定为自己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艰苦的医学学业,带着毕业于北大、毕业于北大医学部的光环完成身份的转变而骄傲,而兴高采烈,并对今后的前途充满成功的企盼。但我猜想,此时此刻,你们也或多或少心存困惑,甚至惴惴不安,因为从此你们不再是老师教着、学校管着的学生了,展现在你们面前的社会既五彩缤纷,又并非一片净土,你们将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挑战和诱惑。

每当毕业时节,老师们也会百感交集,除了由衷地为你们感到高兴,也会因为你们的离去和岁月的流逝有一丝惆怅。而对我来说,更会因为我们办学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和提供的教育不完备而感到歉疚。当今天你们面对事业生活的很多未知,踌躇着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时,我们也一样能感同身受。

如果说毕业典礼是同学们在走上社会以前最后一次以在校学生的身份和老师相聚,我虽无力给予你们人生智慧,但作为一个曾经的困惑者,还是希望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一同追问和求索。我想,面对未来的困惑,答案不在别处,从许许多多的北医人、从我们身边的榜样身上就能找到。

在北医大家庭的成员中,可举的例子有很多,大家熟知的有像吴阶平、韩校长这样在科研、管理以及治国理政等各个领域都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代表;有像严仁英、张丽珠、王忠诚、钟南山、胡亚美、郭应禄、沈渔邨、陆道培、张树基、马庆军这些以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树立了医生高尚形象的职业楷模;有像韩济生、王夔、张礼和、童坦君、庄辉、王陇德、尚永丰这些在医学基础研究岗位上默默耕耘,取得卓著成就的名师大家;有像莫锋、朱兴旺这些放弃浮华,投身西部,做出贡献,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的优秀校友,等等。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北医这个地方总是人才辈出?为什么他们能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因为:他们聪明、他们执着、他们厚道、他们解人意、他们善交流、他们有大爱。这些优秀素质和北医“以社会为己任”的优良传统相融合,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北医人,成为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

如果再走近一些,我们就能看到,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除了自身具备的素质外,还因为他们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同样的走向成功的方式。这种方式是什么呢?我想,还是那被人们重复了无数次的八个字——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温总理和北大学生互书留下了这八个字,表达了他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这八个字正是无数成功人士一路走来的高度浓缩,看似直白,实则寓意深刻。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取得非凡成就的人,都是仰望星空、志存高远的,而这心高并没有直接和物质利益挂钩,只靠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追求有价值的人生。唯有这样,他才不会急、不会躁,从容、豁达、专心于自己的追求。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天然已具备的优秀素质展现得淋漓尽致,打磨得闪闪发光。

历史还告诉我们,所有成功的取得,都离不开刻苦和勤奋,需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只有那些能在具体、“低端”的事情上务实投入的人,才能创造人生的辉煌。因为对于任何初入社会的年青人来说,并不存在所谓的“高起点”,真实的人生是由无数平凡和平淡的日夜组成的。

在座的有些同学一定听过去年韩校长的“漫谈人生”讲座,也分享了他的人生感悟。“文革”时期,作为上海医学院的优秀学生,他只身一人到黄土高原上的乡卫生院当“赤脚医生”。同学们恐怕很难想像六十年代我国西北农村生活和医疗条件是怎样的艰苦。而韩校长一干就是十年。多少个不眠之夜,他随叫随到,多少次抢救病人和长途送诊,他乐此不疲。因而他收获了乡亲们的爱戴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这段经历也为他日后的精彩人生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可我敢说,当时的韩校长绝没想过他今天的地位和所能发挥的作用。他就凭着一股子对百姓、对病患的赤诚之心和实践中自学练就的高超医术让自己的青春闪耀在广袤的黄土高原。

大家也一定对北医杰出校友钟南山院士在抗击“非典”中的丰功伟绩耳熟能详了。但你们是否知道,他的成就的取得与他一贯坚持的勤勉和拼搏是分不开的。上世纪80年代,他在英国留学期间,为了校正和修复实验室的一台血氧活力平衡仪,在三周内,从自己身上共抽取800毫升的血进行调试,终于取得了可靠数据。在一项一氧化碳对慢性支气管炎病人血氧运输影响的研究中,他连续吸入一氧化碳,反复抽自己的血测定浓度,直到体内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含量达到22%,这相当于一个人连续吸入60支香烟,就这样,实验取得了成功。请同学们注意,如果不是他日后的成名,这些“小事”并不为人知。

我还记得童坦君院士有两句名言:“奋斗,奋斗,再奋斗”和“站着想,坐着想,躺着想”。他 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所从事的衰老研究取材困难、培养细胞时间很长,稍不留心就可能前功尽弃,这对研究者的细心和耐心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童老师废寝忘食,几乎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老老实实地做学问,用二十年的寂寞时光,他和他的课题组在衰老分子机理研究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时代不同了,那一代人本是无选择可言的,那么79年出生的人离大家近一些吧。莫锋校友,他XX年毕业前夕毅然放弃高薪,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投身西部的卫生防疫工作。由于他的努力,为当地百姓预防疾病,改善基层医疗,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去年我带队送学生到基层实践,看望了莫锋校友,他早已习惯了内蒙豪放的生活方式,从一个来自南国的广东人,俨然成了一个内蒙汉子。当地百姓和干部对他的爱戴也是随时可以感受得到。期间,我们还到访了莫锋的小家,看到家中慈爱的岳父母,美丽的蒙古族妻子和可爱的女儿,师生们都由衷地为他高兴。现在莫峰已是赤峰市团委副书记。而在他的幸福与成功的背后同样是艰苦、严寒、风沙,以及曾经的孤独、困惑甚至动摇,最后他终于守住了自己内心的追求、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信念,脚踏实地走到今天。

可举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同时,在成千上万的北医人中还有无数并不那么出名的成员,他们无论在城市、在农村,在国内、在国外,无论多么平凡的岗位、多么平淡的生活,都努力将自身的能量和能力释放给了对社会有益的事业,同时以和谐的身心享受生活,成就了无悔的人生、成功的人生。

同学们,从这些北医人身上我也看到了你们的将来。我常常想,作为北医的老师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的学生是中国最出色的年轻学子。你们从高考和考研的残酷筛选中脱颖而出,接受了繁重、枯燥和让人感到寂寞的医学教育,付出了比同龄人更多的艰辛与汗水,你们埋头于解剖图谱和实验台前,放弃了很多在这个年纪应该享受的灿烂阳光。能走到今天,证明你们具备了成功所需的许多内在品质:聪明、勤奋、刻苦、专心、执着、内秀。

此时,即将远行的你们需要的是信心。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也正在经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和平的巨大的转型。社会的快速进步常常会泥沙俱下,丧失信仰、缺乏诚信、急功近利、不劳而获、恶性竞争、腐败堕落、社会不公,等等,都会让你们感到沮丧和动摇。可你们要知道,这是社会前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不会是永远的常态。任何社会、任何历史阶段都最需要有道德、有能力的人才。不必抱怨这个社会和时代,别被那些假象蒙骗,更不要怀疑自己,成功只属于那些拥有远大理想、坚守高尚道德和肯付出艰辛努力的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作为被社会寄予厚望的优秀学子,你们受的教育最多,你们是最具理性的群体,你们不坚定,还靠谁呢?

此时,即将远行的你们需要的是责任心。你们年青的人生,一路上总是被父母呵护,被不同阶段的教育“监护”着。从今以后,你们在无数次考场上的好成绩将不再被提及,社会对人才的评价只有责任和贡献。虽然,我们的教育体制无形中用考试这种无奈的方式将人才进行了近于简单粗暴的划分,以至于在人们心目中,北大、清华的学生是天然的精英。但是,请记住,一个还没做出贡献就沾沾自喜的人是不能轻装上阵的。是时候了!你们必须勇敢地承担起对工作、对病人、对同事、对社会及对家人的责任,不必左顾右盼,不必战战兢兢,这是一个成年人必须的担当。责任心正是北大人、北医人最突出的特征。

此时,即将远行的你们需要的是诚心和爱心。一个不真诚、不懂爱的人是找不到归属的。要融入社会,融入百姓就要以一颗报答父母、师长和社会的感恩之心,用自己的本领奉献给社会,用自己的诚恳得到社会的认可。这其中,过硬的医术、学术很重要,认真负责的态度很重要,而交流的本领也同等重要,这种交流不是夸夸其谈,不是套话官话,更不是言不由衷。遗憾的是,医学生的弱项恰恰是不善交流;遗憾的是,咱们的教育又没能有效地教会你们这种本领,需要你们自学成才。希望你们记住,在交流中,坦诚是第一要素,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是基本的方式,同时,倾听也不可或缺。成功的交流换来的是相互理解、体现的是在意与关爱,影响的是人的行为。这不仅是医护工作必备的,也是几乎所有行业和日常生活都需要的个人素质,它可以化解许多矛盾,也能使自己更和谐舒畅。

同学们,在今年的团拜会上,韩校长说过:“我深信,在北医这块土壤上,只要我们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做成。”在此,我也想告诉大家,只要我们能够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秉承北医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当社会呼唤我们时,能够冲锋在前;当社会误解我们时,能够坚守良知;当社会赞扬我们时,能够心如止水,我相信,就不会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大家。一代代北医人以他们的身体力行已经为我们勾勒出了这样的人生轨迹。同样的,在你们身上,我们盼望看到北医的精神在传承,北医人的血液在涌动。

篇7:韩启德:在北大医学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人大法学院韩院长在法学院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骊歌唱响,又到一年欢送和离别的时节。我谨代表法学院全体教职员工祝贺2015届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即将踏上新的征程!

学成毕业是人生最好的良辰美景之一,此时此刻,你们沐浴着毕业的荣耀和喜悦。入学报到时,你们脸上洋溢的笑容至今印在我的脑海,像一群振翼欲飞的雏鹰,给法学院带来了勃勃生机,法学院的历史将记载你们的思考、你们的徘徊、你们的执着与追求。感谢你们留给法学院太多的美好记忆。因为你们的存在,这所走过了六十五载光辉岁月的学院依然充满着青春的朝气,而母校也在你们身上永远打上了“人大法律人”的烙印。

在学校,你们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浓浓的人文情怀。参加支教、助残、法律援助、临终关怀等志愿服务活动等公益活动,让你们成熟起来,更加宽容地对待社会问题,寻求理性对话。你们心中的人文追求,是遵从内心的真实倾听,是憧憬美好的激情燃烧,是追逐梦想的执着坚守,更是追求真理的社会担当。法学院特有的人格生命教育,使你们在感受生命的力量与温度的同时,将爱心熔铸于法律之中,成为一名有爱心的法律人。希望你们在走向社会后,持悲悯之心,秉法治之情,继续追求让每个人都活得有尊严的法治社会。岁月可以在皮肤上留下皱纹,却无法为法治的灵魂刻上一丝痕迹。无论将来身处何地、身担何职,“人大法律人”永远都是人文精神的坚定的捍卫者与实践者。

在学校,你们心中充满着正义与责任感。你们不仅关心国家的法治发展,关心人类法治的未来,也时时刻刻关心法学院的“法治建设”。法学院的所有规则,包括奖学金评审规程、教学培养方案等成为你们进行合理性、合法性与合宪性“审查”的对象,你们的挑剔,为规则的“正义”而表达的诉求,培养了你们的法治思维,推进了法学院的规则建设。你们学会了“法治首先是规则之治”,学会把尊重规则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走出校园,你们可能会感到不安,感到不解,甚至会觉得是讲台上的先生们欺骗了你,埋怨老师们没有教你生活的另一“潜规则”。在“潜规则”盛行的当今世界,法学院坚持教你们一套“显规则”,法治国家不应有“潜规则”。法学院是充满法治理想的共同体,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始终捍卫法治的底线。有些单位的领导可能会觉得不懂“潜规则”的人不成熟,但合格的法律人在“潜规则”面前历来是单纯的,也是“不成熟”的。人大法律人就是这样一个单纯、执着而拒绝“潜规则”的群体。请大家放心,随着法治的发展,共和国需要一大批抵制“潜规则”,勇敢地捍卫法律规则的人。要坚守自己的信仰,明辨是非、扬善弃恶,与高尚同行,内心纯净,做一个真实的人,在社会中引领正义的风尚。

在学校,你们学会了担当、责任与使命。到了社会,希望你们能成为负责任、有担当而又实事求是的建构者。一个人对责任的认定和履行实际上出自他的信仰和追求。经过法学院文化的熏陶,你们已经认识到责任,初步习得了担当这种责任的能力。走向社会后,你们的心智将会更加成熟,但“成熟”不等于磨去棱角,不等于平庸世故。身处纷繁复杂的社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会,面对众多的人生抉择,希望你们能如今日般铭记“人大法律人”这个称谓,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沉甸甸的责任。法律的阳光要普照中国的每一寸土地,社会正义应该保护中国的每一个公民,而这需要在座的诸位共同努力和奉献。在未来悠长的岁月里,希望大家在努力成为一个有理想、有责任人的同时,也要力争做一个有趣的人;在享受和追逐生命激越与华丽的同时,永远不忘初心,能抬头观瞧灿烂的星空,盛开的花木,也感受到生活的灿烂与美好。

在学校,你们充满着青春与活力,分享了宽容、自主与多样性。你们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谈恋爱。谈恋爱是一种美好的体验,也是人生中珍贵的记忆。希望同学们将在人大法学院结下的爱情珍藏在心中,无论是否“成功”,它都将成为一生难忘的回忆。今天的毕业典礼上安排了特殊环节,祝福在毕业前夕领取结婚证的一对毕业生夫妻。他们来自不同地方,在法学院相聚、相知并最终决定相守一生。他们在法学院不仅学习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也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毕业以后,他们决定共同赴西部工作,决心践行人大法律人奉献社会的理念。

同学们,母校是美丽人生路上的一处驿站,你们终将离开象牙塔去面对新的生活和挑战。你们留给人大法学院的是青春的背影,法学院给予你们的,除了美好的回忆,还有不竭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和快乐的源泉!

同学们,虽然“此地一为别”,但你们不是“孤蓬万里征”,法学院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真诚地祝福你们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健康、自信与快乐!

篇8:韩启德:在北大医学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你们好!

早在2007年冬天,助理就告诉我要有这么一个演讲。我没有什么准备,只是想随便与大家聊聊,或许对你们以后会有帮助。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很多都去了华尔街?

当我在Kirkland吃中午饭的时候,在Leverett吃晚饭的时候,当我在我上班时和同学们见面的时候,甚至当我在国外碰见我们刚毕业的学生的时候,同学们都会问我一些问题。你们问我的第一个问题,不是课程计划,不是提建议,也不是问老师的联系方式或者学生的空间问题。实际上,也不是酒精限制政策。你们不停地问我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很多都去了华尔街?为什么我们哈佛的学生中,有那么多人到金融、咨询和电子银行领域去?”

这个问题可以从好几个方面来回答,当威利萨顿(一个美国银行大盗)被问到为什么要抢银行时,他说“因为那儿有钱”。我想,你们在上经济学课的时候,都见过克劳迪亚·戈丁和拉里·凯兹两位教授,他们根据70年代以来他们所教学生的职业选择,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发现,虽然金融行业在金钱方面有很高回报,但还是有学生选择了其他工作。实际上,你们中有37个人选择做教师,有一个会跳探戈的人要去阿根廷的舞蹈诊疗所上班,另一个拿了数学荣誉学位的人要去学诗歌,有一个要在美国空军受训做一名飞行员,还有一个要去做一名治疗乳房癌症的医生。你们中有很多人会去学法学、学医学、读研究生。但是,根据戈丁和凯兹的记录,更多的人去了金融和咨询行业。Crimson对去年的毕业生作了调查,参加工作的人中,58%的男生和43%的女生去了这两个行业。虽然今年的经济不景气,这个数字还是到了39%。

高薪、不可抗拒的招聘的冲击、到纽约和你的朋友一起工作的保证、承诺工作很有趣—这样的选择可以有很多种理由。对于你们中的一些人,也许只会在其中做一到两年。其他人也都相信这是他们可以做到最好的一份工作。但,还是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其实,比起回答你们的问题来,我更喜欢思考你们为什么会问。戈丁和凯兹教授的研究是不是正确的;到金融行业是不是就是“理性的选择”;你们为什么会不停地问我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个看似理性的选择,却会让你们许多人无法理解,觉得不尽理性,甚至有的会觉得是被迫作出的必要的选择?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困扰这么多人呢?

我认为,你们问我生活的意义的时候,是带着指向性的——你们把它看成是高级职业选择中可见、可衡量的现象,而不是一种抽象而深不可测的、形而上学的尴尬境地。所谓“生活的意义”已经被说滥了——它就像是蒙提·派森(Monty Python)电影里可笑的标题,或者说是《辛普森一家》里的那些鸡零狗碎的话题一样,已经没有任何严肃的含义了。

你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你们既想活得有意义,又想活得成功

让我们暂时扔掉哈佛人精明的处世能力、沉着和不可战胜的虚伪,试着来寻找一下你们问题的答案吧。

我想,你们之所以会焦虑,是因为你们不想只是做到一般意义上的成功,而且还想过得有意义。但你们又不知道这两个目标如何才能同时达到,你们不知道在一个大名鼎鼎的公司中有一份丰厚的起薪,并且前途很有保障,是不是就可以让你们自己满足。

你们为什么要焦虑?说起来,我们学校这方面也有错。从你们进来的时候,我们就告诉你们,到这里,你们会成为对未来负责的精英,你们是最棒的、最聪明的,我们都要依靠你们,因为你们会改变这个世界。这些话,让你们个个都胸怀大志。你们会去做各种不平常的事情:在课外活动中,你们处处体现着服务的热情;你们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因为你们关注地球的未来;在今年的总统竞选中,你们也表现出了对美国政治改革的热衷。但现在,你们中的许多人迷惘了,不知道这些在作职业选择时都有什么用。如果在有偿的工作和有意义的工作之间作个选择,你们会怎么办?这二者可以兼顾吗?

你们都在不停地问我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关于价值、试图调和那些潜在竞争的东西、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认识等等。现在的你们,到了要作出选择的转换阶段。作出一个选择——或工作、或读研——都意味着失去了选择其他选项的机会。每次决定都会有舍有得——放弃一个可能的同时,你也赢得了其他可能。对于我来说,你们的问题差不多就等于是站在十字路口时的迷茫。

金融业、华尔街、“招聘”就是这个困境的标志,它带来了比职业选择更广更深的一系列问题。不管你是从医学院毕业当了全科医生或者皮肤科医生,从法学院毕业进了一家公司或者成了一名公设辩护律师,还是结束了两年的Teachfor America项目,在想要不要继续教书,这些问题总会在某种程度上困扰你们。你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你们既想活得有意义,又想活得成功;你们知道你们所受的教育,让你们不只是为自己的舒适和满足而活,而且还要为你们周围的人而活。现在,到了你们想办法实现这个目标的时候了。

我想,还有一个原因使你们焦虑—这个原因和第一个原因相关,但又有所不同。你们想过得幸福。你们—拥而上地去选修“成功哲学”和“幸福的科学”,想从中找到秘诀。但我们怎么样才能幸福呢?我可以提供一个不错的答案:长大。调查数据说明,越老的人——比如我这个岁数的人——比年轻的人感到更幸福。但可能你们都不愿意等。

当我听着你们说你们面前有如何的选择时,可以听出来,你们在为搞不明白成功和幸福的关系而烦恼——或者更确切地说,什么样的成功,不仅能带来金钱和名望,还能让人真正地幸福。你们担心工资最高的工作,不一定是最有意义、最令人满足的工作。但你们想过没有,艺术家、演员、公务员或者高中老师都是怎么过的?你们有没有思考一下,在媒体圈里该怎么生存?你们是否曾试想过,在经过不知道多少年的研究生学习、写了不知道多少篇论文之后,你们能否找到一个英语教授的工作?

所以,答案就是:只有试过了才知道。但是不管是画画、生物还是金融,如果你都不试着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如果你不去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东西,总有一天你会后悔的。生活的路还很长,总有机会尝试别的选择,但不要一开始就想着这个。

先到你想去的地方,然后再到你应该去的地方

我把这个叫做职业选择中的停车位理论,几十年来我一直在和同学们说这些。不要因为你觉得会没有停车位,就把车停在离目的地20个街区远的地方。先到你想去的地方,然后再到你应该去的地方。

你可能喜欢投资银行、喜欢金融、喜欢咨询,它们可能是最适合你的。也许你和我在Kirkland碰到的一位大四学生一样,她刚从西海岸一家很有名的咨询公司面试回来,她问:“我为什么要做这行?我讨厌坐飞机,我不喜欢住酒店,我不会喜欢这个工作的。”那就找个你喜欢的工作吧。要是你醒着的时间里,都在做你不喜欢的事情,你也不会感到幸福的。

但是,最最最最重要的是,你们要问这个问题——问我或者问你们自己。你们选择了一条路,也就选择了一份挑战。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到达那儿。这是好事。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我们的错。关注你的生活,思考怎样才能把它过好,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对:这些也许是博雅教育给你最宝贵的东西。通识教育让你自觉地生活,让你在你所做的一切中寻找、定义价值。它也让你成为一个自我的分析家和批评家,让你从最高水平上掌握你生活的展示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博雅教育让你自由。它们赋予你行动、发现价值和作出选择的能力。不要静止不动,要随时准备接受改变。牢记那些我们告诉你们的远大理想,就算你觉得它们永远不可能实现,也要记住:它们可以指引你们,让你们到达那个对自己和世界都有意义的彼岸。

上一篇:刚与柔人生哲理下一篇:一上加减混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