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网络舆论监督的误区

2024-05-14

当代网络舆论监督的误区(精选9篇)

篇1:当代网络舆论监督的误区

当代网络舆论监督的误区南玲峰

2011年06月09日15:57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供稿/《新闻爱好者》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公众舆论表达的重要平台,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误区。本文以网络上出现的舆论监督现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产生这种问题的内在原因,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实践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关键词:误区 舆论审判 网络暴力 新格局

网络舆论监督为社会民主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它同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相比,有着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与更便捷快速的传播渠道,但是它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邓玉娇案件”背后的“舆论审判”、“欺实马”折射出的“仇富心理”等,这些都鲜明地告诉我们,“网络舆论监督是把双刃剑”的言论不再是异调,在我们为网络舆论监督叫好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它在发展过程中陷入的误区。

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误区

第一,网络舆论监督造成的法律困扰。

网络舆论监督形成舆论审判,干扰司法公正。网络舆论监督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的网络调查,而网络调查多以人的逻辑推理和社会道德定论。网民在对社会重大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进行监督时,更容易形成一种定性的舆论导向,给审判过程中的司法机关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判结果。比如2009年的“邓玉娇事件”,从开始到法院宣判只用了短短30多天,因为网络舆论的支持,邓玉娇从一个“弱女子”变成了“女英雄”、“中国第一烈女”,翻天覆地的帖子声援邓玉娇,虽然法院最后的审判较为合理,但是网络舆论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司法的公正。

网络舆论监督形成网络暴力,侵犯公民权益。在网络舆论监督中,许多曝光事件的最先发动者一般是牵涉该事件的关联人。他们为维护自身利益对他人进行披露或人身攻击,甚至利用人肉搜索调查当事人的私人状况。同时,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人肉搜索”可能演变成“多数人的暴政”,成为“网络暴力”,从而可能会侵犯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或其他权利。如2009年第一号人肉搜索令“谁让我们买不到票”,网友们因北京火车站售票员在售票口内部大量出票存放却拉帘停售的视频,爆发民怨,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的个人资料被大量曝光在网上,引发许多网友的谩骂与中伤,这是严重侵犯个人公民权益的行为。这些“人肉搜索”背后的推动力并非伸张正义,它的逐利性或者某种目的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肉搜索”的社会意义,甚至把舆论引向歧路。

第二,网络舆论造成的媒介困扰。

网络舆论监督涉嫌新闻炒作,导致网络公信力低。网络是一个大的信息“收纳器”,其中鱼目混珠,不少网络信息传播者为吸引他人眼球、赢得个人网页的高点击率,利用互联网发布失真消息。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大部分网民认为网络内容可信度一般,认为可信和非常可信的仅占15.7%,由此来看,网络媒介的公信力有待加强。①

网络舆论监督误导传统媒体,造成媒介职能错位。网络媒体由于缺乏把关人,其公信力不能和传统媒体相提并论。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传统媒体在事件发生之后应该迅速地利用自身的优势,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再进行报道。然而,在2009年河北“艾滋女”事件中,不仅广大受众被误导,传统媒体也被网络误导。2009年10月14日,南京某报刊登《“艾滋女”开博曝光数百性接触者》一文,率先把“艾滋女”从网络信息的海洋中打捞出来。10月16日,该报再爆猛料,刊登《艾滋女闫德利再自曝 公布“接触者”只为寻夫》一文,这篇文章同样成为被争相转载、热炒的对象。然而,事实证明,此文中所称的联系采访只是记者的一番谎言。在整个“艾滋女”事件中,报纸这一传统媒体没有充当好正确的舆论导向标,在网络的误导下职能错乱,只是一味和网络进行了一场接力赛,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第三,网络舆论监督造成的社会困扰。

网络舆论监督缺乏理性思维,造成偏激言论泛滥。网络监督与网络暴力之间常常只有一步之遥,特别是在当今网络舆论监督缺乏明确的法律制约的情况下,稍加搜索,便可以发现网上存在许多片面、偏激、个人主义色彩浓厚的言论,甚至还有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的帖子,这些都被称为“情绪型舆论”。如2010年诸多官员落马案中,网络民意的愤慨体现出强烈的“有罪推定”色彩,网络跟帖中更是不乏谩骂、诋毁之词,理性的声音仍是“稀缺品”。不仅网民,就连积极介入的法律专家和知识人士,也凸显出某种急功近利式的表达和干预,这些都折射出一种失衡失准的情绪。②这种情绪一旦驶上网络的“快车道”,就无异于没有防火墙阻挡的网络病毒,会迅速传播开去。

网络舆论监督缺乏专业引导,导致畸形心态扩延。就现在而言,互联网还不是一个成熟的专业媒体平台,信息传播者还欠缺许多经验,其新闻素养及对舆论的敏感意识也有待提高,因此,他们无法对舆论进行正确引导,可能导致部分网民不良价值观甚至畸形心态的扩延。如2009年7月24日,吉林通化钢铁公司股权调整引发职工不满,民营企业派驻的总经理被活活打死。新闻跟帖几乎一边倒地赞扬通钢“工人阶级了不起”,幸灾乐祸于“打死个把资本家有什么了不起”。这种绝大多数参与者与事件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主要是基于路见不平或借题发挥,表达对社会不公的不满,称为“泄愤事件”③。久而久之,畸形心态会通过“泄愤情绪”迅速蔓延,使网络舆论成为“泄愤的平台”。

剖析网络舆论监督误区的内在成因

网络舆论监督之所以出现这些误区与网络本身、广大网民以及整个社会体制是分不开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从传播者角度来看。

传统媒体的缺席与盲从。从理论上来说,网络舆论的特点使任何人在网络上都有传播信息的可能,但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接受网上发布的信息。相比于网络媒体,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事件的调查报道、原因分析、经验总结等方面更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更能形成高质量的舆论监督,然而在许多新闻事件中,正是传统媒体的“失语”与“乱语”导致事实真相不被揭露,许多流言蜚语混淆视听,进而影响了舆论的形成。

网络传播者良莠不齐。网络传播者作为网络的“把关人”,在杜绝有害、虚假、黄色等信息传播,向大众提供真实、快速、全面的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由于现有的网络传播者良莠不齐,缺乏专业素养,在对网络虚假信息和网络舆论进行控制和引导时,经常出现误差。尤其是在众多BBS上所谓的“楼主”,他们也只是普通网友,在履行“把关人”职责上难免出现个人偏差,这就导致了许多网络舆论误区的出现。

商业公司有目的的炒作。为了追求自己的商业利益,一些网络媒体或者“网络推手”热衷于炒作一些“莫须有”的网络事件,通过被炒者、策划者、发布者(写手、网络编辑或社区版主)、传统媒体和网民的联合互动,推波助澜,吸引人们对某事、某人或某品牌的关注,而作为其中重要环节的网民只是盲目跟风,被人利用。

第二,从受众角度来看。

网络受众的群体构成偏低龄化和低学历。中国的网民社会是个特殊的群体,它不等于公民整体,它的构成也与整个社会结构不一致。根据2010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仍旧偏低龄化和低学历:30岁以下各年龄段网民占全部网民的59%,初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网民分别占到整体网民的27.5%和9.2%,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只占23.3%,并呈下降趋势。④这些网民大多是28岁以下的一些青少年,他们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和法律意识,他们习惯以娱乐的视角来审视社会,以娱乐的逻辑解读生活、游戏人生,责任感的缺失使得他们根本不顾及当事人的感受,只是一味地追求娱乐的快感,这些都将导致网络舆论的偏差。

网络受众媒介素养不高。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导致网民没有道德的约束,不受任何审查,任何人只要进入网络,都可借助虚拟身份畅所欲言,他们任意在网上发布言论,致使不同声音迭起。同时,由于他们媒介素养不高,众多网民缺乏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不能够分辨是非,盲目跟风,发泄在现实生活中积累的情绪和怨气,由此就造成了网络舆论的散乱性。

第三,从社会机制来看。

社会监督体制的发展不平衡。一个社会的合理发展取决于完善的运行机制,尤其是正常的社会监督体制。“以各级纪委为监督主体,发挥网络监督的辅助作用,在程序操作上实行合理分工和授权,严格控制系统运作的关键点,保证所有监督问题、意见、建议都能按照规定程序严格处理,这才是一个合理的监督机制。”⑤而在我国,由于发展的制约,以及许多相关监督部门职能的缺失,网络监督大有“甚嚣尘上,越俎代庖”之势,这不利于“网络媒体”这一社会公器的健康发展。

相关法律的不健全。随着网络的发展,我国正在一步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相继出台。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尚存在一些不够完善之处:刑法及知识产权法中的相关法律规定不够清晰明确,有关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建设总体上还不适应互联网普及的进程,打击网络舆论侵权违法行为有一定难度等,这些导致网络舆论监督难以在适当的法律法规范围内进行,违法或侵权现象难以处理和纠正,进而出现了“舆论审判”、“人肉搜索”等一系列法律问题。

社会病态心理的蔓延。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各阶层、群体利益的调整,这既给公众带来了新的解放感,也带来了新的社会压力。自我利益的唤起、社会风险的加大、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社会原有的价值体系受到强烈冲击。人们的心理结构失衡,紧张、焦虑、困惑、不满等社会情绪浮动,浮躁心理流行,情绪型等非理性舆论大量生成而无处宣泄,开放虚拟的网络,给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积累了心理压力又无处宣泄的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释放出口和良好的传播空间。于是乎,在网络上,他们可以不顾及任何后果,大肆渲染一些病态心理,制造“沉默的螺旋”,享受着掌握舆论的快感,造成社会风气的不良发展。

结语

一个事物的发展必然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网络舆论监督亦是如此,我们在看到它优点的同时,更应该认识到它在发展中所陷入的误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从而引导网络舆论监督的文明理性发展,使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通过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作者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0级新闻学硕士)

注 释:

①《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1月。

②《2010年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道》,北京: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艾利艾咨询机构,2010年7月。

③陈力丹:《关于舆论监督的几个认识问题》,传媒学术网,a20091021114.htm,2009-10-21

④《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7月。

⑤喻国明:《舆情热点中政府危机干预的特点与借鉴意义》,《新闻与写作》,2009(6)

篇2:当代网络舆论监督的误区

健全舆论监督体系,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引导 新浪新闻中心一篇《发微博比写提案作用大?》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现在网络舆论监督已在舆论监督体系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舆论监督对于各级各部门改进作风,推进工作,惩治和预防腐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一个人所熟知的共识;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不支持、不配合甚至想方设法阻挠舆论监督。有的没能摆正自己与新闻媒体的关系,让新闻媒体“唯我声音是听”,不但不接受舆论监督,反而“监替舆论”;有的认为舆论监督是“找麻烦”,对媒体总是“怕”和“躲”,不少事情等互联网炒得铺天盖地了,才出来解释和引导;有的随意把舆论监督扣上影响稳定、损害形象的帽子,千方百计地设置障碍,耍尽手段让舆论监督举步维艰。在少数地方甚至出现了对舆论监督打击报复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如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理念的渐入人心和保障群众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时代要求下,从拒绝到接受,从反感到欢迎,颇有改观。在信息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监督、舆论监督已成为主流,党员干部要学会“数字化生存”、“在舆论监督中生存”,以适应政务公开、党务公开的时代潮流。同时,必须警惕重视、尊重过了头,防止一切做给媒体看,并且明为重视,实为害怕,容易引发对媒体的防范之心,客观上增加了舆论、媒体开展监督工作的难度!

篇3:走出舆论监督报道认识上的误区

通常在观念与意识深处, 无论是编辑、记者, 还是一般群众, 都会把对舆论监督报道简单地、片面地认同于曝光、批评报道, 从而出现了这么一种政府惧怕舆论监督报道、编辑记者喜欢采写、观众而又热衷于收看这方面报道的一方“怕”写、一方“想”写、一方“喜”看的没有形成协调一致的误区。实际上, “监督”的含义是“察看”与“督促”。从这个意义上说, 曝光、批评丑恶现象是监督, 引导正面舆论也是监督。对上, 正确地反映党、政府和上级领导部门的声音;对下, 迅速准确地反映读者的愿望、要求, 回答记者的疑难。

由因及果, 那么如何才能走出对舆论监督报道认识上的误区呢?

一是政府部门首先要勤于行政, 秉公办事, 依法行政, 发现问题, 及早解决, 避免形成难点、热点、疑点。做到这些, 即使是批评性的舆论报道, 政府部门也会坦然面对。其次政府部门要更新观念, 正确认识舆论监督报道。舆论监督的内容, 实际上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方面, 是报道素材中的一部分, 曝光、批评丑恶现象, 引导正面舆论都应是其报道范畴。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事物即矛盾, 问题即矛盾, 矛盾具有两重性, 现实生活中矛盾无处不在, 问题时时都有。因此, 舆论监督的对象本身也是矛盾的存在, 如果是正面的报道, 各地都会高度重视, 热情欢迎。而对于批评性的报道, 由于报道对象是矛盾和问题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必须加以解决、协调的, 政府部门也要高度重视, 寻求解决方法, 但不要过分重视, 采取打、压、藏、捂的手法阻挠报道, 而要“重视———正视———重视”转变, 营造实事求是的良好舆论外部环境。由于目前地方行政部门理解上的偏颇, 出于自身形象、政绩的考虑, 致使过分“重视”舆论监督的报道, 不能以平常的心态, 平常的眼光来对待。假如我们正确认识了矛盾, 及时解决了存在的问题, 就能在一定范围内推动工作, 推动事物的前进。因此, 我们要不以批评自己而沮丧, 不以表扬自己而欢欣。第三, 随着民主化进程的加快, 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依法行政是政治生活的主要方面, 单凭消极地捂着、盖着, 而非积极地解决, 为大众服务, 必将被时代所淘汰。第四, 因为随着信息全球化的进展, 是终究挡不住国内外宣传媒体和新兴网络媒体的介入, 这样也势必会对当地工作构成影响。

二是采编人员要正确定位, 不要单纯为了追求收视率以及所谓的“卖点”去进行舆论监督报道, 并把舆论监督报道等同于多多地曝光, 暴露社会阴暗面。采编人员首先应该准确定位, 不能将自己置于法律之上, 应该认识到, 自己与报道对象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在工作上要严格按照新闻规律办事, 遵守职业道德和新闻纪律, 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规定, 努力提高学识水平, 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其次要认识到舆论监督报道是为了促进问题的解决或是通过榜样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新闻从业人员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全局意识, 从全局出发, 在一定范围内, 哪些该报道, 哪些不宜报道, 哪些要大力宣传, 哪些只宜隔靴挠痒等都必须从微观到宏观加以认真地运筹。对于那些不宜公开报道的事情可以通过“内参”的形式来表示自己的意见, 最终促进问题的解决。第三, 对于在落实党的政策与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认识上出现的问题, 关乎社会稳定等大政方针, 传媒一方面不应是简单地批评或表扬, 而应遵循以下原则:不要报道与党的方针、政策、原则不相一致的事, 坚持维护党的政策、原则的严肃性;不要报道一时难以办得到的事, 不让其起“火上加油”的作用;对重大的理论原则问题的宣传要慎之又慎, 严格遵守宣传纪律;对于可能导致广大群众反感或引起误解的问题, 不宜公开报道, 只宜正面引导;不要报道有碍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的新闻;编发趣闻、奇事的新闻, 内容上要有选择, 数量上要有控制;坚决掌握内外有别的原则。所谓内外有别, 不仅有党内外、军内外, 还要特别注意国内外之别的问题。另一方面, 也要注重自我监督, 要求采编人员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 使报道既有“力”又有“度”。另外, 传媒还可以通过正面典型的示范作用, 引导人们自觉地划清是非界限, 以至形成社会舆论, 并为有关部门和观众排难释疑, 起到“参谋”顾问的作用。

三是观众一定要转变观念, 舆论监督内容很宽泛, 不要认为只有批评、曝光才是舆论监督。观众更不要把舆论监督看作是解决实际矛盾的一个途径。即使被采编人员选择了, 那也是对当地及至全国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带有普通性的矛盾和问题。因此, 要正确看待传媒的作用, 寻找正确的渠道解决问题, 表达呼声。

伴随着民生化进程的加快,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深入, 舆论监督报道对象的范围和观念将不断扩大和更新, 政府部门、新闻从业人员、观众都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 不断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舆论监督报道,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以便使舆论报道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4:浅议舆论监督的误区

电视作为现代化的新闻传媒,其直观性、可信性和普及性决定了它的舆论监督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作用和效果。由于种种社会原因,电视传媒的舆论监督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许多电视从业者发出了"舆论监督难"的感叹。本文试图对电视传媒在舆论监督认识和实践上的一些误区进行剖析,以求达到不断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

误区之一:舆论监督对立论。把舆论监督同正面宣传对立起来、割裂开来,缺乏舆论监督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有些人片面地认为,新闻传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坚持正面宣传、高扬主旋律是新闻传媒的根本宗旨。担心舆论监督会干扰正面宣传,不能"帮忙"只能"添乱",违反了新闻的党性原则,背离了宣传工作的正确方向。这种认识曲解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和宗旨,不能正确地理解舆论监督的深刻含义和目的。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我们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和政府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根本体现。新闻传媒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及时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就是维护了人民的利益,反映了人民的心愿。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的新闻事业,人民是新闻事业的主人。新闻传媒不仅要宣传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经验、成绩和先进人物,还要充分反映人民的意见、呼声和要求,通过舆论监督推进与改进党和政府的工作,架起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这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新闻传媒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决定了新闻传媒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喉舌。由此可见,实施正确的舆论监督是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具体体现。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只是报道的角度和表达的形式不同,其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舆论监督是正面报道的一个侧面、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相辅相成,不能对立,不能割裂。我们新闻工作者只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高度的政治责任意识,把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主动创造性地进行舆论监督,才能不辱使命。

误区之二:舆论监督畏难论。对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抵制和干扰舆论监督的行为畏难退缩,缺乏舆论监督的信心和勇气。

新闻传媒,尤其是电视传媒的舆论监督不可避免地遇到社会方方面面的抵制干扰,甚至是恐吓和打击报复,的确有一些有正义感的新闻工作者为此付出了代价。这都是因为舆论监督"侵害"了一些人的利益。比如,新闻传媒报道某个地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作风,揭露某些腐败行为,就会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抵制,有少数党政领导干部甚至以"抹黑"、"败坏形象"的罪名"开导"甚至是威胁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或对舆论监督明令禁止,只准歌功颂德,不准说三道四;或对舆论监督的枝节问题抓住不放,给新闻单位施加压力,以种种借口为难新闻单位,致使工作难以开展。新闻传媒对某些违纪违法行为和不良现象给以曝光,写条子、打电话、上门说情随之而来,致使一些舆论监督的新闻被扼杀在摇篮中。因此有些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对舆论监督产生恐惧心理,失去了信心和勇气。应当指出,舆论监督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不正当的行政干预、不可避免的说情风,甚至打击报复制约着舆论监督,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新闻传媒与新闻工作者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用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正义感,敢于和善于进行舆论监督,不能计较个人的荣辱和得失。只要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我们就要勇敢地进行舆论监督。在进行舆论监督中需要把握好三点:一是要抓住党、政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而又着力解决,又能解决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实施正确的舆论监督,取得党委和政府的理解与支持。二是要向被批评的单位、部门和个人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指出报道批评某些问题是为了促进改进工作,化解矛盾,取得他们的谅解。三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与人为善的态度,对舆论监督的事实不能有半点的失实,要对事不对人,要以理服人,要以事实说话,切实把握报道的分寸。1995年,我们在深入中原油田钻井、采油生产一线采访中,发现钻井、采油施工中钢管锈蚀严重,寿命缩短,上千根废钢管堆放在露天井场,每年给油田造成数千万元的损失。我们把这些问题反映给油田领导,请求进行报道,得到了大力支持。我们从施工现场入手,采访了一线生产单位的领导和工人,掌握了大量的事实,发现钢管锈蚀严重主要是劣质钢管和劣质泥浆造成的严重后果。于是我们顶住各种压力和说情风,到钢管、泥浆购入、检验部门深入采访,采拍了五集系列报道《腐蚀给中原油田亮起了红灯》。报道列举了大量事实,采访了方方面面的人员对问题的看法,报道事实准确,说理透彻,既披露问题,又报道各个部门和油田领导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效果,受到了油田领导的高度评价,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误区之三:舆论监督轰动论。过分强调舆论监督的作用,不能适时、适度、适量地进行舆论监督,造成了不应有的负面影响。

江泽民同志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一重要指示实质就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因此舆论监督必须确保舆论导向的正确,必须在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实施正确的舆论监督。

近几年,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和河南电视台的《中原焦点》等电视栏目在舆论监督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显示了电视传媒的威力。因此,少数电视传媒和从业人员片面追求舆论监督的轰动效应与社会影响,以此作为提高节目收视率的推动器,热衷于批评报道,遇事不分青红皂白,一曝了事,结果事与愿违,或不能把握一个阶段的宣传基调,受到批评;或事实不准确,吃了官司;或报道的问题客观上没有条件解决,给党和政府带来麻烦,影响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等等,其教训是深刻的。因此,舆论监督必须要把握适时、适度、适量的原则。适时就是要把握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总的宣传报道基调和政策;适度就是要把握尺度,不能说过头话,不能凭主观感情妄加评论,不能当"检察官"和"审判官";适量就是严格控制报道的数量,不能搞"轮番轰炸",干扰正面报道,尤其是对那些通过司法部门和行政部门,靠法律、法规解决的问题就不能搞舆论监督报道。

篇5:规范网络舆论监督的思考

网络反腐,即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执政行为的监督和对权力的约束,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一种全新方式,是反腐败事业的新方式。网络反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内涵明确的概念,就在于它在本质意义上整合了三方面的内容,即网络、民意、执政能力。网络以其独有的特征,一方面吸纳了民意表达,有效整合了民众的智慧和意见,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社会民主环境,从而对执政、施政行为产生了无所不在的监督和约束。另一方面,网络也为执政者和施政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和崭新的对话方式,可以更为清晰、理性、全景式的把握民众心理和社会舆论氛围,从而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与时俱进的提高执政、施政能力,从而在内部减少并消除腐败发生的可能性。网络为反腐败提供了两大支柱,一个是阳光下的“扁平社会”,一个是逐步精英化的执政群体。本人认为,前者尤为重要,也凸显了网络反腐作为全新反腐利器的优势。

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群众监督新形式,借互联网人多力量大的特点,携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优势,更容易形成舆论热点,成为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的有力补充。

专家认为从网络社会出发,积极培育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是未来中国反腐败的大趋势。

“网民成为中国最大的虚拟而有现实力量的„压力集团‟。”

公民监督权以前被认为是写在纸上的权利,但是网络的兴起,为公民监督权的行使提供了更为现实的平台。

篇6:网络舆论监督

熊琪

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在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监督随着“天价烟事件”、“邓玉娇事件”、“孙志刚事件”、“钓鱼执法事件”等一系列事件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用自己影响并形成社会舆论高潮并最终影响了事情的发展的强大力量向社会显示着当代网络舆论监督在舆论监督方面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到底什么是网络舆论监督?

我们知道,舆论监督从广义上讲是指公民通过一定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充分发表建议和呼声,通过社会舆论对权力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实行的检察和督促。当然,我们现在所说的舆论监督一般是指新闻舆论监督,即一般公民和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组织在公共论域的言论空间中通过公开指控、评论,提出改进建议等手段,对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认为从传播学角度看网络舆论监督从传播学角度看就是指利用网络实现的舆论监督监督。具体而言,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凡是通过网络监督的行为,都属于网络舆论监督。另一种观点认为,上述观点太过笼统,网络舆论监督主要指的是网络意见监督。总而言之,网络舆论监督涵盖了传统舆论监督的内容并以网络为新的载体呈现。

网络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起到怎样的功能?

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媒体舆论监督共同起到监视社会环境,调整社会心态与社会意见,对社会进行控制、制衡的作用。但,落实到实处,网络舆论监督和传统媒体舆论监督有很大区别。

舆论监督的主体应是社会公众,但传统媒体的舆论中,大都是由新闻媒介代替公众进行并实现的,在很大程度上,公众舆论监督等同于媒介监督。话语权被牢牢掌握在媒介手中,受众只能被动接受,传者也很难收到受众的反馈,即使收到反馈,其时效性也非常差。而在网络传播中,传统媒介对社会舆论的相对垄断被打破,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也促使了信息获取能力和言论表达的平台,普通民众可以更方便、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网络的匿名性也给言论的发表者带来了更高的安全感。同时,网络的超强聚合力、良好的交互性和快捷的传播速度也使得网络舆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产生、聚集,并以其巨大的舆论监督力量影响甚至决定事件的发展和结果。在这一过程中,网民自始至终都是舆论监督的主体。网络使受众以最快的速度,最全面的范围了解事实,并提供最广阔的平台供其以最快速的做出反馈,为人们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和直接渠道。

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一直被看作是网络舆论监督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湖北青年在广州收容人员救助站被殴致死的消息在网上传播后,一时间互联网上的抗议声此起彼伏,网友们强烈而执着地要求有关部门严惩凶手,公开处理此事。这种舆论声势不仅引发了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该案的高度重视,13名疑犯被缉捕归案,还直接导致了实行了20多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这让我们第一次清楚地看到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巨大力量。其后的“72码”、“躲猫猫”和“游戏死”等一系列事件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网络舆论监督的强大力量。

网络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它毕竟属于发展不成熟的监督体系并受自身因素的制约,在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缺陷。

一、“把关人”的缺失;

网络的匿名性给予网民更强的安全感,助于他们更充分地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但同时,不乏些浑水摸鱼者暗藏其中。他们随意发布、传播信息。更有甚者为了自身利益刻意发布虚假信息,造成社会不必要的恐慌,这不仅降低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也极大地影响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效力。

在传统媒体中,“把关人”那强而有力的手处处可见。其设立,有效地规范了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体系,一定程度上促进杜绝虚假信息的发布、传播。而网络舆论监督上中“把关人”严重缺失,仅靠“管理员”和楼主这类对网络信息进行规范、管理,远远不能满足对网络信息传播管理的要求,网络上年年都可以总结出n大假新闻。“把关人”的缺失而造成网络信息的不规范传播导致信息误导,这不仅在现实社会中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也会极大地降低网络媒体的公信力。而开展网络舆论监督的前提则必须是信息的准确无误和畅通无阻,不良信息的存在无疑会使网络舆论监督的效力大打折扣。

二、“一边倒”的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

在网络舆论监督中形成的舆论压力往往会对处于审判过程中的司法机关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一些社会重大刑事案件的审理,“一边倒”的网络舆论无形中对审判结果起到了某种导向作用,从而造成了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而这又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网络舆论监督中形成的不具法律意义的舆论压力与“媒介审判”有相似性,指的都是干预、影响审判独立的现象,不同的是“媒介审判”的主体是新闻媒介,而网络舆论压力则主要是源于网民对于事件的集体自发的关注所形成的舆论压力环境。理性的网络舆论会对司法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并促进司法公正。而如果一旦出现网络舆论监督不当,则有可能对司法审判形成干扰,导致司法不公,特别是在舆论“一边倒”的压力之下,司法机关很难不受到影响,同时司法审判需要的是严格的法律意义上的真凭实据,而网民所形成舆论声势的事实往往是表象的,不一定是证据。因此,对于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我们要从促进司法公正的角度加以引导和解决,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我们明白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规避网络舆论的负面效应,更好地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

1.推进信息公开

在社会公共事件中及时、客观、开放、透明的信息公开和报道,能最大程度消除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事件朝良性方向发展;而对信息进行隐瞒或迟缓公布,造成虚假信息的流行,容易导致舆论危机的形成,不利于社会稳定,而且也将损害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我国自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法规层面上把政府决策、行政信息公开作为一种强制性的职责和义务给确定下来了,人民当家作主有了进一步完善的以法规为基础的知情权,充分彰显了党和政府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确保权力正确行使”,“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的决心。同时,政府当注重信息公开的各项制度建设,包括电子政府的广泛应用,真正做到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规范、形式完善、程序严密、机制健全,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使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渠道更加通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加大立法规范,保障舆论监督

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并注重制度建设,以便对网络舆论加强约束和引导,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舆论监督环境是需要相对成熟的法律法规做制度保障的,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相比网络自身的发展而言,目前的网络立法还相对滞后,这当然也与网络舆论传播的复杂性有关。法律的不健全给目前的网络信息传播带来了管理上的难度,对随意发布虚假信息甚至是恶意散播谣言的网民没有完善的法律机制来加以制止和管理,再加上网络的匿名性很难准确地查询到当事人的资料,这些都在无形中淡化了网民的法律意识,一些置他人的合法权益于不顾的网络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应针对现阶段网络舆论传播的特点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界定言论自由与侵犯他人隐私权等犯罪行为的区别,并用明确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和制裁恶性的网络暴力事件,这样网民的行为才能有法可依,也才能真正地保障网民的舆论监督权利并切实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此外,一些相关制度体制建设也不容忽视。例如,各级政府应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真正做到政务信息公开,尤其是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要及时地把真实的情况告知公众,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遏制网络虚假信息的散布与传播,这一点还应当扩大到司法和其他政治领域;还可以建立“网上信访”制度,给公众的网络舆论监督提供一个更为畅通的渠道。

3.加强网络媒体建设,有效引导舆论

互联网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公共领域,各种意识形态、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在网上充分集合、碰撞和交汇,在多种声音中也难免夹杂着负面的“杂音”和“噪音”。网络媒体在“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堪称为社会的“防火墙”、“安全阀”和“减震器”。网络媒体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之一,网络媒体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真实、有益、建设性的舆论主导传播空间,压缩和抑制失实、有害和破坏性的言论。网络媒体应当以主流的声音、权威的言论及时地帮助人们把对舆论客体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

4.提高网民的自律意识与法律意识

篇7:论网络舆论监督

论 网 络 舆 论 监 督

兰绍江

内容提要:互联网的普及,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包括政治生活方式。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是现代社会民主化发展进程的必然,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应当对网络舆论监督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并且不断地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使其规范和完善,建立起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与途径,使“互联网”成为实现政治民主、建设政治文明的最佳手段。

* * * * * *

2003年,沈阳刘涌涉黑犯罪团伙案件在审判过程中一波三折,引起了一场轰动全国的网上大讨论。虽然此案已告终结,但它造成的舆论效应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启迪。

在刘涌案件的审判过程中,“网络舆论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严惩黑社会犯罪的鲜明意愿,最终导致了最高法院对刘涌案件的再审。所谓“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互联网”成为民意表达的最佳手段。

一、从刘涌案件看“网络舆论监督”的意义

1、民意得到了真实、充分的表达。刘涌涉黑犯罪集团案堪称建国以来罕见。众所周知,黑社会犯罪危害之严重非其他犯罪所能比拟,为各国政府之大患。我国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势力虽刚起步不久,但来势凶猛,国家对此已经确定了“露头就打,从重从快处罚”的方针,这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深得民心的举措。刘涌集团危害一方十几年,终于绳之以法,自然为国人瞩目。当辽宁省高院以含糊其辞、“莫须有”的理由将刘涌死刑的一审判决改为死缓,尤其是部分“知名教授”违背民意、以权威面目书面干预审判活动的曝光,激起了国人的愤怒,引发民众投入一场空前的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爱憎分明的人民意志得到充分表达:①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的首恶必须严惩,决不允许假借“人道、人权”姑息养奸;尽管个别“权威”说: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并不是很严重的罪,这样的案件到了美国可能判无罪,不是判死缓的问题云云[注],但人民不信邪,他们知道孰轻孰重,他们更不会用美国的法律来断中国的案子。

“刘涌不死,民心死”,一语表达了人民对黑恶势力的深恶痛绝。②维护司法公正,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干预司法审判活动。有的“专家”断言判处刘涌死刑是我国一贯重刑思想的体现,民众的态度是媒体片面引导的结果,是用感情代替法律;更有人建议最高法院改写辽宁高法判决中“不能从根本上排除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存在刑讯逼供”的模糊词汇,明确“认定刑讯逼供的事实,并且按照有关司法解释,不将刑讯逼供取得的口供作为定案的依据”,(笔者注:接下来就要追究公安、检察机关办案干警的罪责了!)说这是“对人权的尊重和对司法尊严的维护。”[注]但是,从2000年7月刘涌案发到3年后刘涌被终审判决,公众对刘涌案的关注一刻也没有停止,“百姓心中有杆秤”,可以说,刘涌案件的审判,直接关系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这次参与讨论人员范围之广、人数之多,感情和理性几乎都达到极致,正是如此,才避免了黑白颠倒和无限放纵。sunshine

这充分说明,正义存在于民众之中,人民懂法、而且最理解法律的宗旨。

2、正义存在于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刘涌案的二审改判曾一度使人们对司法公正产生某种怀疑;但最高人民法院正视全国人民的质询和呼声,依法对刘涌案提起再审,并最终维护了正义。人们看到我国的司法敢于从容面对公众的监督和批评,真正体现了司法为民的宗旨,维护了法律的权威。正如有位法学博士所言:再审本身是一个进步,最高人民法院的再审反映了法律对民意的一种尊重,从中可以看出法律并非只有程序正义而没有实质正义,严格执行根植于民意的法律并接受民众对于法官是否严格执法的监督,才是法官对民意最好的尊重

[注]

。刘涌一案的再审充分说明最高人民法院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体现对民意的尊重。人民对司法公正的有效监督,又产生了一定的警示作用:法律是一定形态的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的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与生活的主体,因而法律必须代表最大多数民众的意志,司法又必须在人民的监督下公开、公正进行。如果法律抛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只是部分“权威”强加给人民的信条;如果司法活动不受人民的监督而失去公正,那末法律就将失去在民众中的权威。民不可欺——无论什麽人,打着“权威”旗号也罢、打出“人权”招牌也罢、还是玩弄什麽其他花样,他都不能逾越人民的意志,、超越我国的国情。

3、人们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对刘涌案件的网络舆论监督,一方面在法律范畴给予人们很多启示,譬如法律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意志;如何保证司法公正与权威;如何看待死刑等。更重要的是网络舆论监督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关注,有个学者讲,“对刘涌案的再审,网络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网上畅所欲言体现了民众对权威机构的一种评判,在网络上对司法机关的评判则从某一方面体现一种社会的声音。”[注]网络在极大地拓展人们交互空间的同时,又极大地便捷了人们之间的认识与交流,它将成为今后人民自我教育和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那末,人民可以通过网络监督司法活动,为什麽不可以把这个手段扩展到其他领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安全„„等等所有领域,都应当接受人民的监督,都应当为人民群众提供网络舆论监督的广阔平台。

二、网络舆论监督的优越性。

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已经深得民心;像《焦点访谈》、《社会经纬》,及其他中央与各地的报刊、电视反映社会热点、民众疾苦、腐败现象的各种专栏,在揭露社会矛盾、鞭挞违法乱纪、洗雪百姓冤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真正成为人民信任的“喉舌”、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反映民情、社情的重要渠道。但是,传统的媒体有它一定的局限性:①时间滞后。民情、民意反映到媒体需要一定的时间,媒体一般要进行核实,然后再履行制作、审批手续,少则数天,多则数月。②广泛性受限。传统媒体由于篇幅、人力、资金、程序等诸多原因,它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一般仅限在影响较大或很特殊的典型个案,大量的民情、民意以及事件难得光顾机遇。③交互性差。传统媒体的报道一般呈单向性,来自各方面的评论、反馈、辩解及信息不能及时沟通交流。④成本高。公开发行的报刊的版面价格很贵,电视台制作新闻节目的成本更高,如果按照节目播出时间计算更为昂贵。⑤监督主体偏移。对国家事务和国家权力的监督,主体应当是人民,人民是一个广泛的集合概念。媒体行使监督实际是代表人民的,然而由于它的局限性,在民众心目中媒体成为了监督主体。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则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1、监督主体的素质较高。利用互联网表达自己意愿的人,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有一定的知识和表达能力,关心国家和社会事务,具有较强的参政意识与维权意识,分析问题有一定的深

度,他们是社会舆论的主要参与者;其中年青人又据多数,思想活跃,容易接受和传播新鲜事物。通过互联网听一听这些人的反馈意见,对于推进我们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十三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去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总数已达到7950万,职业分布广泛。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都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评价,不仅参与人多,而且面广,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评论都能得到集中反馈。

3、人们的意愿和看法可以更真实、充分地表达。一般说传统的媒介对民情、民意总有个加工、筛选,往往一些更真实、一手的舆论、呼声得不到传达,而互联网就取消了这道

“工序”。如果把传统媒介比喻为“记名投票”的话,那麽互联网就是“无记名投票”。这种宽松、自由的环境便于人们无拘束地发言,真实表现自己。

4、具有空前快捷的特点。互联网是个电子的虚拟世界,它传播信息的速度不是以天数、小时为分母,而是按秒计算。海南发生的事情,在几秒钟内通过互联网,图文并茂地发布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也不会发生传统媒介的那些昂贵费用。

5、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对同一问题相互了解观点、展开讨论;既可以成本大套、连篇累牍,也可以短小精炼、一针见血;还可以组织

“专家访谈”,以至于组织问卷调查和反馈。

由于互联网具有这些优越性,利用这种先进的手段实现司法与行政活动的人民监督,就是现代社会民主化发展进程的必然。有一位学者评论说:让人民通过网络发言是一种必然和进步,它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人民权益进一步的“最大化”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平台。「注3」给人民以发言的自由和让人民掌握法律武器同等重要,民主、法治、平等、自由,这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政治改革的目标。让网络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吧!

当然,网络媒介既具有广泛的公开性,又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公开性是指网上的信息可以共享;私密性是指在网上发布评论、消息的人完全可以隐匿真实性名和身份。正因为如此,有人指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它推动文明进步的一面,也常夹杂着耸人听闻得谣言和不满情绪的渲泻。这些内容在网上广泛传播,影响很坏。所以加强网络的规范和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三、正确对待网络监督。

尽管网络监督目前仍存在某些缺陷,人们对它有不同的看法,但绝不能因此否定它的作用。2003年,网络媒体所显示的舆论监督力量得到了最充分最有效的体现,众多新闻事件,如孙志刚事件、日本人集体买春事件、刘涌案件、宝马汽车撞人案等等,都在网络上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接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评判监督,深深触及了人们的灵魂。人民大众参政意识空前高涨,使各种事件的发展得到了最深刻的推动,不但影响着政府决策,而且涉及了法律的变革。党和政府日益重视网络媒体反映的民众呼声和意见,全国人民抗击“非典”时,胡锦涛总书记在广州对一位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温家宝总理对几位北大学生说:“我在网上看到同学们在留言中表达了同全国人民一起抗击非典的决心,令人感动。”这表明网络媒体公信力日益凸显。网络监督已经不可阻挡,因为它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是“现代社会民主化发展进程的必然”。我们应当对网络监督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并且不断地使其规范和完善。

1、网络舆论监督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我国《宪法》总纲明确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宪法》 第三十五条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言论自由和对国家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是宪法赋予人民的民主权利。人民有权利采取最便利的方式和手段,保障自己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保障人民有效地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网络监督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便捷而有效手段,它当然要受到宪法的保护。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评价网上的争论说,“这是网友的自由,也是民主的体现。”

2、网络舆论监督是现代文明的体现。

现代文明的社会,不仅表现为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达,而且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文明化,尤其政治文明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政治文明首先表现为最大程度地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积极性,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人们有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意见和倡议都能受到关注和发挥作用。依赖现代数字技术而实现的互联网传输、交流手段,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充分实现民主又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必然。网络监督正是这种现代科技同现代民主的恰到好处的结合,它为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人民权益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平台,是现代文明的体现。否定网络的意义,就如同愚昧时代否定“日心说”、清政府视火车为“怪物”、落后的文化禁锢电影、电视;否定网络监督也可以视为“叶公好龙”式的民主心态。

3、网络舆论监督是公民自我教育的方式。

网络媒体是交流传播各种知识和社会信息之现代化工具,它具有广泛性、社会性、世界性等主要特征,他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了解天下大事的主要渠道。我们看到,在网络监督的过程中,人们也在相互交流信息和知识,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互补,在参与中提高素养。对于个别不负责任、偏离事实和公德的网上言论,人们也在进行批评或抨击。正义、法律、公德、知识在自发传播,这是主流;恰恰是这种自愿参与的活动,更有效地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同时也真实反馈了人们道德的水准,让我们的主流媒体的导向有的放矢。

4、网络舆论监督是民主、公开、平等的推动力。

政治民主化是政治文明的前提,其基本要求是政治上的民主、公开和平等,这正是网络监督的前提和目标。网络监督的前提是要求政治公开(也包括司法与行政的公开),公开才有公正。政治的民主化、公开化、法制化、科学化以及政治的高效、清廉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政治公开化就是要增强政治生活的清晰度和透明度(涉及国家机密和国防机密外),消除政治的封闭性和神秘色彩,消除程序上、技术上和地域上的限制,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通过网络更好地了解政治过程,更好地知政议政和参政,实现各种民主权利。没有政治的公开化,就很难保证政治民主化,政治清廉也会受到影响,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也就无从谈起。

5、对网络舆论监督应进行规范和正确引导。

互联网承担着传播知识、信息,弘扬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神圣社会职责,作为发布部门的大量社会信息应当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关部门应该审时度势,加强正面引导。网络规范和道德的形成,主要靠教育和引导,靠所有网民的自律;2001年5月湖南创建了《红网》,作为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新闻和综合网站,拥有了中国第一批专业网络记者,在红网的“社区论坛”,邀请了诸多的专家、学者作为常年特邀嘉宾,进行各种建设性的探讨和评论,引导论坛舆论导向趋向理性化。全社会应当加强互联网诚信与公德教育,形成网络道德公约;网络服务与监管部门以及主流媒体应当主动组织对败坏网络声誉的批判,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净

化舆论平台。

6、建立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与途径。

网络监督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一切关注民生、关注国家的事情,总是会经过网络空间摆到各级政府的桌面上。对于这种“新”事物,我们的各级政府应当给与高度重视和恰当地应用了。有人建议尽快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我认为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应当扩大到司法和和一切政治领域,还应当制定必要的对监督渠道进行规范的章程。譬如:国家信息公开制度——接受人民的监督,首先要实现公开,国家司法、行政、经济等部门哪些信息必须或应当公开,通过哪些渠道公开,谁来监督执行;如许多地方纷纷创建“政务网”、“警务网”“市长信箱”等,为人民提供了方便之门。吉林省省长洪虎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政府要将自己的工作向媒体公开,媒体要监督政府的工作。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说,政府应该接受各方面的监督,监督政府,重点是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像我,就是你们的重点监督对象。社会反馈制度——我国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很重视从互联网了解民情,全国人民抗击“非典”时,胡锦涛总书记在广州对一位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温家宝总理对几位北大学生说:“我在网上看到同学们在留言中表达了同全国人民一起抗击非典的决心,令人感动。”

各级政府是否可以制定一些具体的制度,人民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和方式发表意见、建议,谁来收集来自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如何建立畅通的相互反馈路径。湖南《红网》的“百姓呼声”已成为百姓心中的名牌栏目,群众可以在网上投诉求助,由红网记者及联动媒体记者调查,并直接回复投诉人;群众还可参与进行评论和法律咨询等,使网络的互动性得到了充分体现。违法追究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2000年12月通过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对利用互联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规定了处罚。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利用互联网时,都要遵纪守法,抵制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和有害信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依法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实施的各种犯罪活动。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与信息安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各地政府可以根据这个决定制定细则和一些必要的制度,使网络监督进入良性运行。各地方人大常委会应当肩负起网络监督立法的重任。

总之,互联网的普及,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一切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文化的、道德的等等领域,都因互联网的加盟而大开眼界、五彩缤纷。它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也是推动现代社会进步的动力;因势而用之,受益无限;逆势而拒之,后患无穷。现代政治文明与现代化民主手段的结合,将创造一个真正健康、富于活力的现代化社会。

﹡文中[注]释均引自互联网评论。

参考文献:

郑慧:《政治文明:涵义、特征与战略目标》(《政治学研究》2002/3)

朱兵:《谈中国网络媒体的主要社会责任》(2003中国网络媒体大讨论)

欢迎阅读本文档!

篇8:浅析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定义

网络舆论监督是指监督主体通过网络了解国家事务, 交流意见看法, 提供信息线索, 对监督客体进行监督的一种监督形式。主要由网络上的媒体言论、论坛、博客、微博及新闻跟帖等形式。

二、网络舆论监督在某一事件中所起的作用

(一) 爆料新闻信息线索的作用

在某一事件中, 网络舆论监督显现了它的巨大威力, 网络舆论监督正成为我国民主进程中的一个有力推手。网络时代新闻爆料的渠道日益多元化, 新闻线索的价值不再单纯看重事情的宣传价值, 而是更多地集中在新鲜的“看点”上, 网民爆料或围观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已成为当下诸多舆情事件的普遍模式。庞大的网民群体使得事件的关注度在短时间内剧增, 甚至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一个重大新闻线索, 网络正成为爆料新闻线索的主渠道。

(二) 推动媒体跟进报道的作用

网络时代的“发言人”趋于多元化, 有官方控制的中央和区域重点网络新闻传播实体, 如人民网、新华网等, 也有大型商业型门户网站, 如新浪、搜狐、腾讯等网站, 还有个人的微博、博客等发布信息的工具。网络以其信息发布迅速、交互性好的传播优势吸引了众多网民。只要有事件发生, 就会有人通过网络平台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 短时间内呈现出立体、超载的信息流。在“全民记者”时代, 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通道已逐渐打开, 普通民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发声”, 大大强化了网络舆论监督作用。

(三) 促使官方出面澄清的作用

如今, 网络舆论监督的影响力已不仅仅只是影响到虚拟世界中的网民, 稍有不慎它会变成现实社会中的洪水、猛兽。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 各种矛盾交织, 处理网络危机已成为考验政府权威和公信力的重要一环。2006年1月8日, 国务院发布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就指出, “发生突发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全社会公布简要信息, 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采取的相关措施和公众防范的措施。”在网络危机中, 网络舆论不可避免地会将矛头指向官方, 考验着政府处置突发问题的能力, 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解决澄清事件对于政府至关重要。

(四) 评论、交流、总结的作用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 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 人人都是信息的浏览者, 所有人都可以参与舆论监督,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布自己的意见与见解。在某一事件中, 众多网民和相关媒体在这个“公共领域”畅所欲言, 彼此交换观点。网络舆论监督这个开放的平台, 使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充分的实现。许多网友和媒体发布的消息、评论对还原事件真相都起到了一定的舆论监督作用。庞大的信息群也为大家分析事件和总结经验积累了一笔宝贵财富, 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点评促使政府从类似事件中获得有益启示。

三、对网络舆论监督的若干思考

(一) 网民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发起者, 要重视网民合理诉求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12月底, 我国网民总数达到5.13亿。庞大的网民群体构成了一个强大的网络社区, 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网络舆论的蓬勃壮大, 网民越来越多地成为新闻发现的“一传手”, 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成为网络舆论的发起者。数以亿计的中国网民, 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中的一股不可忽视的监督力量, 而且很多矛头直指事件背后被滥用的公权力。从某一事件中可以看出大家高度重视社会的公平正义, 尤其像微博、博客、BBS等“登峰造极”的网络监督工具的客观存在, 促使官方必须积极回应网民的合理诉求, 认真对待网络舆论监督。如果对于网民的合理诉求进行轻视或置之不理, 都可能导致一场巨大的网络舆论海啸。

(二)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联动报道事件, 考验官方的应急能力

网络的运行, 信息的开放, 开辟了通往自由民主的一条便捷之路。当前, 网络舆论事件频频发生, 考验着官方解决网络新媒体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像周久耕、韩峰日记等网络反腐典型, 邓玉娇案、“我爸是李刚”、“华南虎”等社会事件形成了一种新媒体在前、传统媒体紧跟其后,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联动报道的网络事件传播模式。在网络时代,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动机制已初步显现。在这样的情况下, 官方在网络突发事件面前不容许丝毫退避, 必须敢于直视, 积极解决。

(三) 网络的舆情民意并非事件的终结, 网民更看重处理结果

网络已成为公众广泛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一种表达媒介, 网络中的各种声音基本上可以为未经过加工的“民意”。在网络事件中, 网民虽然通过其独特的媒介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但并不代表自己对于事件的关注就结束了。从历次网络案例的发展过程来看, 网络民意一般都具推动力, 是驱动整个事件向公共议程发展的良好的发动机。

结语:

网络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在事件众多的网络舆论评论中, 已不单纯地体现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而且引发了对涉及干部任用、涉及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政府应当从中认真汲取经验教训, 正视公众的理性参与和建设性监督, 维护自身的形象与诚信, 尽可能避免某类事件再次发生。■

篇9: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今天,网友言论之活跃之规模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重大事件,还是国际重大事件,均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甚至公众人物无法忽视的地步,这种状况是前几年无法想象的。社会舆论若只是在街谈巷议中存在,力量是有限的,但要通过某种媒介集中表现出来,效果就会成倍放大。网上签名可以视为网上舆论的升级行动,近来我们已多次见到这种形式。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我们可以看到,网上舆论对孙志刚一案的最终公正解决,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网上舆论的形成及其强度的提高,是与互联网的发展,包括网民数量增长、网站功能扩展成正比的。当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刚刚在中国兴起时,网民数量很少,论坛数量也很少,尽管那时已陆续有了“水木清华”(国内第一个基于互联网的BBS)、四通利方“体育沙龙”等著名论坛,为数不多的网友也能在此畅所欲言,表达各种声音,但尚未达到足以产生社会影响的地步。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各类网站开设的论坛越来越多,尤其是1999年以后,众多新闻媒体网站甚至政府网站亦提供这一功能,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新华网的“发展论坛”和“统一论坛”、外交部网站的“外交论坛”等,为网友表达意见提供了园地。目前,不论是网站论坛还是论坛网站,大都已形成针对不同网友兴趣需要的众多类别的论坛群组规模。一些门户网站由于巨大的流量,还增添了新闻跟帖网友评论的功能,当刊发一条新闻后,网友即可发表自己的看法,每当一个热点新闻发出后,跟帖评论可以很快达到数百页、上千页,即帖子总数可达到成千上万条。

网上论坛具有以下三大特点:一是新闻的集散地,国际和国内的一些突发新闻和重要新闻都能看到;二是观点集散地,各种各样的观点都有,既有系统的阐述,又有大胆的设想;三是民声集散地,网民的地域分布、行业分布乃至阶层分布都很广,论坛中能够听到各种声音。用“四面来风,八方来雨”来形容论坛的热闹景象或许最为贴切。以往只有权势阶层和知识精英拥有话语权,而网络论坛这类互联网功能,则使普通公众包括弱势群体、边缘群体也拥有了某种话语权。近年来有学者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对网络论坛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论坛就是“虚拟空间的公共领域”。

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是一点对多点的单向传播,处于信息发送端的是有组织的专业传播机构及其专业人员,处于接受端的是庞大的不确定的受众。在大众传播史上,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诞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传播变革,但这几次变革的主角都集中在传播者一端,受众只是被动地适应潮流。而网络传播集各种传播模式于一身,模糊了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因此,在网络传播变革中,受众与传播者处于同等地位,参与网络传播者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又是接受者,这就给社会舆论带来了变化。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环境中,公众的“知情权”和“告诉权”是通过大众媒体来实现的。大眾传媒同时还为民众与政府,以及为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之间提供了协商对话的渠道。在这里,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是发挥民众参与功能的先决条件。但是在任何社会制度下,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都是有限的,因此大众传媒的参与功能也大打折扣。相对而言,因特网向用户提供了更为自由的空间,因而也提供了更为畅通的渠道。随着万维网和浏览器的开发和普及,上网“冲浪”者也越来越多。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就可以浏览世界上任何一份上网报纸或杂志,收听收看到世界上任何一家电台、电视台的网上节目。这就是说,网络在将传统大众传媒的覆盖面扩大到整个世界的同时,也将所有的这些媒介呈现在用户面前,供用户自由选择。这里,用户的自由是空前的。因特网采用统一的TCP/IP协议,将网络上不同的计算机和操作系统连接起来,用户可以登录到与网络相连的任何一台主机上与他人共享信息和资源。因此可以说在网络传播中受众真正得到了获取信息的平等权利,而信息交流权利的平等化和大众化,正是网络传播技术进步的标志之一。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时代虽然各种传统传媒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的信息,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成员都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这些信息,他们受到所处的不同国家、地区以及所属的不同阶层、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的种种限制。而跨越时空的网络传播其透明度则有很大的提高,绝大多数网络信息是对所有网民公开的,以因特网作为一个自由的信息平台,公众的意见可以迅速、及时、充分地反馈到有关部门。在我国的廉政建设中,因特网为公民和舆论发挥监督作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但是,因特网在给我们带来极大自由传播空间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滋长了噪音,而且这种噪音在数量和危害程度上远远超过了其他传播方式所带来的噪音。网络传播的主体是单个的网民,而决定网民个人传播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性格爱好、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个人经历、政治态度、价值观念、信息处理技术水平等。毫无疑问,在这些方面每个人各有不同,然而,网络给了他们平等发言的权利,林林总总的人传播林林总总的信息,自然有真有假,有好有坏,良莠不齐。同时,网民还抱有不同程度的匿名心理,不对自己的传播行为负责。在网络上谁都可以成为传播者,使得传播权利被分散化、多极化,传播责任被淡化、模糊化。从信息传播的内容而言,网络上的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和不为受众所需要的信息成为困扰我们网络传播中的噪音。在网络传播中,噪音的最直接表现形态就是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和有害信息。这种现象的存在,势必影响甚至破坏正常的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必须加以控制与引导。

新闻工作者的传统职能之一是采集信息并有选择地发送给受众。尽管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可以不通过传统媒体而通过网络直接到达受众,新闻工作者不再拥有唯一的决定权,他们的“把关人”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但是另一方面,随着信息供应量的增加,帮助用户选择有用的、可信的、正确的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网络所提供的信息已经远远超过任何个人的实际需要和接受能力,特别是当网上出现大量相互矛盾的信息,受众会感到难辨真假而无所适从。由于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多年来形成了自己的质量标准和优良传统,并将此带进自己的网络版,在这个信息自由流通的世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它们的舆论引导作用就因多年形成的“品牌”效应而自然而然地凸显出来。在网络传播中,新闻工作者的职能将向“过滤器”转变,将成为网上冲浪者最可信赖的向导。他们通过自己的采访调查和对网络上传播的信息进行核对,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公正,同时帮助受众在信息狂潮中选择那些正确的、健康的和有用的信息,而受众到传统传媒网站也可以对其他新闻来源提供的信息进行证实或证伪。

新闻工作者的另一传统职能是通过评论帮助受众对所获得的信息所反映的现象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网络传播的自由,带来了舆论的分散和多元。当网络出现一些似是而非和极端化的言论时,一些带有偏见的受众往往会从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源中得出不正确的结论。这时,对错误言论展开批评,对有害言论进行驳斥,对不负责任的言论进行疏导的重任就自然而然地落在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的肩上。

上一篇:奇瑞人员变动论文下一篇:九年级作文:手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