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1年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2024-05-13

关于2011年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通用9篇)

篇1:关于2011年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2011年菜篮子建设民生工程

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和《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铜政办[2010]110号)精神,2011年全市将新建一批标准化规模化蔬菜基地,为切实完成这一目标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核心,以构建“菜篮子”供应系统为目标,培育和建设标准化规模化无公害蔬菜基地,满足城乡居民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同时示范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我市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建设目标

新建标准化规模化蔬菜基地2000亩。通过完善道路、排水沟渠及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成标准化生产农田。同时引导菜农添置更新栽培设施(钢管大棚、连栋温室、微滴灌等),提升生产档次,生产优质、高效、安全的无公害蔬菜,丰富市场供应,增加菜农收入。

三、实施地点与面积

考虑到农民种菜习惯,交通条件及生产环境等因素,拟在铜陵县新建标准化蔬菜基地1600亩,郊区新建标准化蔬菜基地400亩。

四、实施内容

1、田间道路建设:

建成主干道3米宽,支干道1.0米宽,主次干道路网相连,能满足生产需要。

2、田间排水沟渠建设

清挖老主干沟渠,新建次沟渠(“U”形槽形式),做到排水沟渠相通,排水通畅。

3、供水管网建设

利用现有供水设施,新铺设PEC主管道到田间地头,保证蔬菜生长用水需要。没有稳定水源的项目区,要安排建设供水水源。

4、栽培设施建设

新建基地内钢管大棚设施栽培不低于总面积的30%,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满足生产反季节优质蔬菜需要,缓解“春淡”“伏缺”市场供应矛盾,鼓励配套建设微滴灌、喷灌设施,实行节水灌溉。

5、开展宣传培训,指导菜农应用蔬菜“三新”技术。

五、资金筹措

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按4500元/亩标准以奖代补,所需资金由市、县(区)按5:5分担。新建标准钢管大棚补助由市级按每亩2500元奖励。完成任务的乡(镇)、村奖励参照2010年标准执行。

六、实施主体与主要责任

(一)实施主体

铜陵县农业局、郊区农林水利局

(二)主要责任

1、县农业局、郊区农林水利局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在符合《铜陵市蔬菜基地规划方案》确定的布局范围内,选择基础条件相对较好、基层干部积极性高的乡(镇)村组织申报,明确实施地点与规模。土地已流转到大户的地点优先安排实施。

2、县农业局、郊区农林水利局要积极做好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设计和招投标工作。

3、县农业局、郊区农林水利局要进行工程建设的全程跟踪,做好协调,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使之早日发挥效益。

4、县农业局、郊区农林水利局要对乡(镇)村及农户积极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引导菜农调整结构,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

七、实施进度安排1、2010年12月中下旬—2011年1月上旬,召开工作会议,进行宣传发动,组织县(区)申报。

2、2011年1月下旬—3月上旬,开展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设计工作与招投标工作。

3、2011年3月中旬—2011年9月下旬,各项目点按申报要求边生产边施工,完成道路、排水沟渠、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4、2011年9月上旬—11月下旬,有序引导农户更新配置先进棚室。

5、2011年11月上旬-11月下旬,开展考核验收工作。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标准化规模化蔬菜基地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强化政府在基地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县、区政府都要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由县(区)分管领导任指挥长,县农业局、郊区农林水利局主要负责人、所在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对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任务落实和督查工作。

(二)明确部门职责。

各级各部门要积极转变职能,为工程建设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县(区)、乡(镇)村要做好基地内农户宣传发动工作及土地流转协调工作;市水利、规划部门要帮助做好基地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市农业局与市农科所要对基地建设进行跟踪服务,切实加强生产源头管理,广泛开展宣传培训与技术指导服务,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推广应用蔬菜“三新”

技术;市财政确保建设资金及时拨付。

(三)加强督查与监管。

县农业局、郊区农林水利局要根据本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市农委、市财政将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督查,并适时组织考核验收。

篇2:关于2011年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民生工程工作总结

根据市农委、市财政局安排,我委承担了2011年大通250亩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民生工程。目前,工程建设已全部完工,完成总投资约120万元。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1年大通250亩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民生工程建设地点在大通江心洲永平村,项目实施单位是铜陵市大通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管委会,工程主要实施内容有:修建混凝土道路5条850米,硬化沟渠8条2500米,铺设供水管网PVC25毫米4500米,PVC63毫米500米,举办科技培训班。

二、完成情况

截止到2011年8月底,所有工程全部完成。修建生产道路5条855米,其中,2米宽混凝土道路4条750米,3.5米混凝土道路1条105米,硬化8条沟渠2680米,其中4米口宽4条1080米,1.6米口宽2条850米,“U”槽950米。铺设供水管道5210米,其中63毫米PVC管3条610米。25毫米PVC管12条4600米。共占用菜地5.35亩,拆除钢制、竹制大棚27个2800平方米,新安装钢构大棚128个。

三、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蔬菜基地民生工程建设,把基地建设纳入区“十二五”发展规划,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管理等日常工作,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大通镇明确了党委副书记作为项目建设协调负责人,村委委明确了主任为协调主要负责人。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工程建设管理。项目建设规定全部实行“六制”管理,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公示制、资金专户管理制。一是规范招投标行为。工程在区招投标中心进行了公开挂网招标,招标全过程由代理机构和监察部门参与管理和监督。二是加强工程监督。聘请了铜陵华宇交通工程监理公司作为工程的监理单位,全程参与工程量、进度和质量监督。三是加强质量管理。管委会工程负责人每天对工程施工实行旁站式查看,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整改。四是加强资金管理。在大通支行设立资金专户,严格工程资金的使用范围,确保专款专用。

(三)服务生产需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每一项目的实施必须对照图纸到实地查看,本着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做好工程建设的协调的实施。共新增100、80、60、40厘米的涵管20余节,1.7米长40厘米预制过板112块,开挖临时排水沟60米。

四、着力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在加快园区开发建设的同时,我们非常注重立足园区的发展定位,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全区加快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一)积极引进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今年新引进蔬菜新品种4个,小圣女番茄、早青一代西葫芦、绿玉青花菜等非常受群众欢迎,当年引进,当年培育,当年产出,新推广面积180亩,为菜农新增收入100余万元。

(二)加快新技术的学习和培训。今年以来,先后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了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高产攻关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专家们到田间地头边教边学。

(三)积极推广设施农业。今年以来,通过各级努力,园区新增微耕机85台,机动、电力喷雾器50台。

(四)推广“公司+农户”的模式。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了农民收入,如和悦蔬菜公司、恒民调味品厂全年已收购500吨蔬菜进行深加工,解决农民销售难的问题。

铜陵市大通现代农业科技

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

篇3:关于2011年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一、基本概况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 石羊河流域下游, 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 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 荒漠半荒漠化土地面积占94.51%, 是典型的沙区农业县。随着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项目的实施和关井、压田、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全面落实, 民勤县农业配水面积和灌溉用水量都将较大幅度减少, 为提高现有土地资源、水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 确保农民持续增收, 县上把发展日光温室产业作为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民节水增收的基本模式来抓, 为民勤农业的发展找到了一条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新出路。

民勤县从1993年起开始探索建设日光温室, 2007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开始实施后, 取得突破性发展, 至2011年底全县累计建成日光温室9622座, 16131亩, 品种结构发展为瓜类、茄果类、豆类、葱蒜类、食用菌、水果类等6大类20多个品种, 逐步形成了以甜瓜、西红柿等名优新特稀瓜菜为主, 以精细瓜菜为辅, 以果树、葡萄、花卉和食用菌为补充的生产结构, 由过去的冬季一大茬调整为秋冬茬、冬春茬和越冬茬等茬口布局, 实现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处理商品化、销售品牌化以及经营产业化, 做到了周年供应, 均衡上市。根据2008-2011年日光温室生产年度效益调查, 全县日光温室亩均产值12000余元。

二、蔬菜果瓜标准化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一) 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 促进产品质量国际国内接轨的需要

只有加速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应用, 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发展现代农业, 生产出符合进口国质量、安全、卫生标准要求的农产品, 才能进一步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 保证农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国内市场, 扩大产品的对外销售。

(二) 战略性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

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建设优质瓜菜生产基地, 发展蔬菜产业。同时, 发展优质蔬菜标准化生产也是巩固民勤县生态建设成果的措施之一, 是贯彻落实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的需要。

(三) 合理利用水资源,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的需要

民勤县是一个沙漠型旱作农业县, 实施保护地栽培和小畦灌溉技术, 既能合理利用水资源, 大幅度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又能提高生产效益。

三、蔬菜果瓜标准化基地建设的条件

(一) 自然条件优越

民勤县地处沙漠腹地, 主要气候特征是干旱少雨, 光照充足, 无霜期长, 昼夜温差大, 瓜菜品质较好, 瓜菜类作物能通过越夏延至深秋, 叶菜类作物7-8月上市, 加之民勤县属西部贫困地区, 经济基础差, 工业化程度低, 化肥施用量相对较少, 无土壤污染和灌水污染, 符合优质蔬菜生产的要求, 具备发展优质蔬菜的优越环境条件。

(二) 技术成熟有保障

近年来, 民勤县农业技术部门经过反复的试验、示范和研究, 以无公害蔬菜为目标, 建立全县无公害蔬菜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技术和管理标准, 以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915—2002) 为主, 执行DB62/797—2002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 、DB62/T798—2002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 和DB62/T799—2002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 并且根据市场需要, 筛选出区域优势明显、市场前景看好的蔬菜新品种, 运用育苗、节灌、微生物等技术, 试验成功了辣椒、甜瓜、洋葱等无公害化栽培。

(三) 生产过程能够得到较好控制

由于当地土地面积较多, 农民多年来广种薄收, 对化肥、农药的投入较低。随着近几年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家庭养殖得到进一步扩大, 肥源充足, 农家肥投入较高, 只要指导农民正确运用化肥, 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制剂和高效低残留农药, 严格轮作倒茬制度, 就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生产出符合部颁标准的无公害瓜菜产品。

四、蔬菜果瓜标准化基地建设带来的综合效益

(一) 经济效益

目前民勤县日光温室瓜菜生产亩纯收入可达到7600元左右, 最好的可达到2万元, 是大田作物收入的7-20倍, 通过蹲点示范, 使日光温室反季节瓜菜2010年产量比2011年平均水平增长10%以上, 亩效益达到1万元左右, 单位产量节本10%以上。示范户平均亩产值由现在的6800元增加到8400元, 亩新增产值1600元;辐射带动户平均亩产值新增800元;拱棚示范点每亩年均收入4500元, 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二) 社会及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的建设, 瓜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的作用, 是一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成熟度很高的栽培技术。因此, 实施绿色瓜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不仅能够改善品质, 降低成本, 提高农产品国内国际竞争力,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且能够显著提高瓜菜品质和食用安全水平, 为争创和打造民勤绿色瓜菜出口创汇示范县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行六个统一, 即统一种植模式, 统一种植品种, 统一育苗移栽, 统一施用无公害的农药, 统一按无公害栽培技术种植的方法生产出无公害的农产品。创建名牌, 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借助各种媒介, 不失时机地宣传民勤县的产品, 力争使民勤县的优势产业实现种植规模化, 生产标准化, 销售品牌化, 经营产业化。

(编辑:刘影)

摘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0]29号) 文件第二十条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积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推广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对此在民勤县进行调查研究关于其蔬菜瓜果标准化基地建设的调研。

篇4:关于2011年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关键词 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调查;思考;重庆市垫江县高峰镇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0-3

蔬菜产业是高峰镇农业发展的传统产业,是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其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随着高峰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及“115”工程的实施,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和结构调整的新亮点。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一优势产业,打造高峰镇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和出口创汇蔬菜基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持速、健康发展,镇农业服务中心就如何加快高峰镇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现状

高峰镇蔬菜基地建设通过出台激励政策、招商引资、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发展大户,打造业主群,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镇蔬菜种植面积362.3 hm?,其中:1.3 hm?以上的大户28户,面积占到72 hm?,涉及辣椒、莲藕、茄子、番茄、黄瓜等品种。组建了四季蔬菜专业合作社、菊芋专业技术协会、莲藕专业技术协会;申请注册了“四季牌”蔬菜商标;与重庆市红九九食品有限公司、恒利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联姻,由公司对辣椒等蔬菜生产进行统一供种、育苗、移栽及销售,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及产后销路问题。蔬菜产业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2 存在问题

2.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蔬菜基地水利、道路、市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功能不配套,无灌溉设施、设备,难以抗御伏旱等自然灾害,影响蔬菜的播种、收割,不利于蔬菜基地的发展、扩大。从一定程度上讲,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蔬菜基地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

2.2 技术培训未跟上

由于政策、资金等原因,蔬菜基地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打工,留守的中老人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较慢,蔬菜基地菜农培训工作未开展,导致蔬菜基地科技含量不高。

2.3 投入机制不健全

虽然政府出台了2009年蔬菜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民种植蔬菜积极性,但由于政府财政困难,补助时间短、标准不高,加之蔬菜基地内的基础设施太差,配套设施不具备,甚至没有,又无国家项目支撑,基地投入几乎全以业主投入为主,导致投入不足,基地建设标准不高,以传统方式种植多,推广设施栽培的少,处于初级产品生产模式。

2.4 建设规模不大

由于土地流转政策不配套,加之农户受国家种粮直补政策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菜农生产积极性,导致蔬菜基地存在投入业主不多,大户不大等问题:全镇1.3 hm?以上业主只有20多户,6.6 hm?以上大户仅为1户,3.3 hm?以上大户2户。

3 对策措施

3.1 加快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3.1.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

建立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是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的需要。大田漫灌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因此,要实施保护地栽培技术,能合理利用资源,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益。

3.1.2 调整种植业结构

建立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是战略性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蔬菜产业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生产的需要。加之高峰镇土地面积大,粮食生产水平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微薄。所以以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为突破口,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和种植经济效益,促进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项目区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3.1.3 提前育苗

建立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是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通过保温设施提前育苗,在露地气温、地温等条件适宜时移栽定植,可提前上市,也可通过育苗移栽技术达到一年两茬或多茬种植,提高经济效益。

3.2 加快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有利条件

3.2.1 自然条件优越

高峰镇地貌类型多样,土壤以灰棕紫泥为主,深厚肥沃,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 ℃,≥10 ℃的积温5423 ℃,降雨量1 160.1 mm,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能满足多种农作物生产发育的条件。没有大型工矿企业,无工业污染源,水、土经重庆市农业局检测合格,适宜发展有机农产品,且空气等环境良好,符合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具备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的优越环境条件。

3.2.2 生产过程能够得到较好控制

随着近几年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家庭养殖得到进一步扩大,肥源充足,农家肥投入较高,只要指导农民正确运用化肥,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制剂和高效低残留农药,严格轮作稻茬制度,就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生产出符合部颁标准的无公害蔬菜产品。

3.3 加快基地建设的思路、原则和目标

3.3.1 加快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整合全镇蔬菜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市场营销网络,建立健全无公害蔬菜生产流通经营管理机制,稳步推进产业化经营;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加强质量监管,推进万亩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进程,实施“品牌”战略,打造重庆市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和出口创汇蔬菜基地,实现蔬菜品种优质化、特色化、生产规模化、销售网络化,把无公害蔬菜基地培育成为高峰镇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3.3.2 加快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的原则3.3.2.1 坚持“政府引导”的原则

做到“到位不越位”,积极引导农民、业主和企业参与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通过出台政策、搭建信息平台、整合农业项目,增加蔬菜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资金、技术和信息投入,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3.3.2.2 坚持“市场运作”原则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业主及农民的意见,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提高种植大户的积极性。

3.3.2.3 坚持“业主为主”的原则

充分依靠业主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促进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从镇外引进一批专业大户,镇内培养一批蔬菜生产、营销大户,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组织农户参与市场竞争,提高高峰镇蔬菜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3.2.4 坚持“风险自担”的原则

引导种植户充分认识到蔬菜产业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在享受蔬菜产业带来效益的同时,勇于承担风险。

3.4 加快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的保障措施

3.4.1 建立机构,加强领导

成立高峰镇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镇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党政办、财政所、经发办、综治办、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并抽调精干力量,组建高峰镇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办公室,专门负责基地建设工作。

3.4.2 政府买单,打造品牌

积极组织优质蔬菜品种参加县内外农产品交易会,加大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的力度和范围;对无公害蔬菜基地品牌的申报、评定和广告支出等费用由镇财政予以支付;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县级龙头企业恒利食品公司合作,做好基地出口备案工作,为高峰蔬菜打入重庆,走出国门搭建平台。

3.4.3 筑巢引凤,打造业主群

通过延长奖励政策、加快土地流转、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发展环境等措施,引导和鼓励城市工商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业主投入为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财政适当补贴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从镇外引进一批业主,同时在镇内培育一批业主,促进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立。在经营模式上,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形成业主自高峰积累、自高峰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在业主自愿前提下,围绕蔬菜产业和特色产品,按照互惠合作原则及时引导业主做在做强高峰镇“四季”蔬菜专业合作社,实现农民与龙头企业和市场的对接,提高高峰镇蔬菜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5 加快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的效益评价

3.5.1 经济效益

建设666.7 hm?无公害蔬菜基地,可向市场提供各类鲜菜40 000 t,产值达4 000万元以上,农民增加纯收入930万元以上,一年内可收回全部投入成本。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农户人均新增纯收入6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3.5.2 社会效益

加快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可进一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全面提高蔬菜品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优质蔬菜;同时,也为高峰镇蔬菜产业开拓新的市场。另外,秋季复种也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能解决项目区剩余劳动力3 000~4 000人就业,提高项目区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脱贫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5.3 生态效益

本地蔬菜生产多以农户为基本经营单位,规模小,随意性大,部分农民种植蔬菜使用过量农药、化肥来获得高产,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减退。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以示范区作为样板,总结完善无公害蔬菜栽培规程,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对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效益。

篇5:关于2011年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报 告

永乐镇政府:

丰收村是一个市级贫困村,新一届丰收村支两委为加快整村脱贫步伐,实现县委提出的“缩差共富”的目标,两委会为积极推进万亩蔬菜基地建设进程,村支两委会经过多方调研,并通过召开群众会和走访、座谈等形式,征求多数村民的意见后,决定通过扩大本村蔬菜种植的规模、改善蔬菜种植的管理模式、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组建蔬菜销售渠道等措施,实现蔬菜的商品化、产业化,达到三年内菜农人均增收万元的目标。为率先实行万亩蔬菜基地建设示范片,实行“菜路、菜渠、菜池”配套建设,现就有关配套建设规划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丰收村现有8个社1008户3785人,耕地面积5580亩。幅员面积19.33平方公里。海拔从乌云顶大山根下的吴家湾175米至乌云顶香树坪的1416米,属典型的低立本气候。

二、建设条件

1、交通方便:村内有“奉—利”公路通过,公路距长江大桥走便道仅8公里,村内多数社有机耕道;

2、土厚地肥:本村农田不仅土层较厚,而且土壤肥沃,有利蔬 菜生产,土地耐旱,土壤有机质高,有利各类蔬菜生长;

3、水源丰富:因本村内山大面广,积水面大,有利修建蓄水池和引水渠,加之近年农业、水利、国土等部门在我村修建了11口水池,配套工程量不大;

4、破季菜有特色:村内菜农不仅有种植蔬菜的习惯和多年的种菜经验,破季菜的生产更有特色;

5、菜农积极性高:丰收村群众纯仆,菜农以种菜为生活来源,非常希望实现菜水、菜路等基础设施配套。

三、规划面积

我村按照典型引路、试点推进的办法,我村首先在公路两侧的7、8两个社和乌云顶香树坪等连片土地进行万亩蔬菜基地示范片建设1350亩。

四、组织形式

我村委统筹、农户自主参与、专业合作社实施的形式,采取以申报上级配套补助为主、农户投劳、丰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筹的办法组织实施。

五、配套建设规划

(一)机耕道建设

规划新修3条机耕道8512米,宽4.2米,一期片石奠基碎石铺面,107.6万元,二期硬化428.1万元,合计投资535.7万元,其中:农户及专业合作社自筹160.7万元,申报补助375万元(分项规划见万亩蔬菜基地丰收村示范点机耕道规划表和规划图);

(二)、蓄水池及拦山蓄水堰、田间灌溉堰规划

规划新修12口蓄水池及拦山引水堰、田间灌溉堰,共计12450方,投资510.7万元,其中自筹153.2万元,申报补助357.5万元(分项规划见丰收村蓄水池及配套工程规划统计表和规划图)。

上述两项投资总额1046.4万元,如发动农民投劳折资和专业合作社筹131.9万元外,另有资金缺口732.5万元请镇政府申报上级有关部门予以解决。

附:

1、水渠配套统计表、规划图

2、蓄水池及配套工程规划统计表、规划图

3、机耕道规划统计表、规划图

丰收村民委员会

篇6:关于2011年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规格:全三卷16开精装 定价:896元 优惠价:480元 目录 上卷

一:教育部 中国工程院关于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的通知

二: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远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

三:教育部办公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组和专家组的通知

四:建设领域土建类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组名单

第一篇 教育部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贯彻实施解读与实践探索

第二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实施与创新探索 第三篇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定位 第四篇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实施师资队伍建议 第五篇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教学实践

第六篇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专业、培养课程计划实施 中卷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1号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实施领域

二:加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组织管理 三: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 四:企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 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支持政策

第一篇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专业、培养课程计划实施 第二篇大学卓越工程师与创新人才战略计划实施

第三篇教育部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实践经验探索 第四篇玩过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案例解析 下卷

1.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

2.教育部办公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组织和专家组的通知

第一篇教育部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贯彻实施解读与实践探索

第二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实施与创新探索 第三篇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定位

第四篇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实施师资队伍建议 第五篇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教学实施

第六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专业、培养课程计划实施 最新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探索与国家创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指导全书 主编: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规格:16开精装三册 定价:896元 优惠价:450元

郑重诚诺:本店所有图书均由出版社直接配送,保证正版全新,不必担心,请大家放心购买

联系订购:010-51296515,***,在线服务QQ:853879171(全国大部分地区货到付款)

目录介绍: 上册

第一篇: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与工程教育发展 第一章,工程师职业发展 第一节,“工程师”词源解析 第二节,工程师行业成长史回顾 第三节,工程师职业及工程知识问题第四节,当今工程师的社会声明和社会地位问题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以往研究的不足和努力方向第三章,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问题第一节,西方工程教育中“通识”的含义第二节,第三节,第四章,独辟蹊径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之道第一节,欧林工学院的由来第二节,第三节,对欧林试验的评价第五章,清华大学某工科系创新人才培养案例研究第一节,案例简介及案例研究过程回顾第二节,工业工程人才培养中的“深度通识教育”理念

30年来我国工程教育综述 30年来工程教育研究的阶段特征 30年来工程教育研究的主要成就

“通识”与中国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深度通识教育”理念及其在工程教育中的应用 “卓越工程师”的教育理念及实践第三节,案例总结和讨论

附录:德国工程教育工作者认证及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 第二篇,教育部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贯彻实施解读与实践探索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解读

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左铁镛院士:“卓越计划”不仅是工程教育的事

为新型工业化培养卓越工程师——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

浙工大校长张立彬解说高校培养“卓越工程师” 改革创新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徐匡迪:培养更多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服务国家——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和工程研究工作院所研究生教育学术委员会联席会议提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赵琦:“卓越计划”要多支持

中国首个工程教育学系在华东理工大学成立——用“全面工程教育”培养未来工程师

“真刀真枪”培养,让未来的工程师卓越起来 同济大学工程类专业今年首试“4+2”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希望更多这样的人才走出来 天津大学开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田”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点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工科生须实践一年 第三篇,高校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战略与对策 第一章,高校工程教育管理 第一节,工程教育须以求职为导向 第二节,是“教育”还是“学育” 第三节,为“工程师摇篮”正名第四节,第五节,教师的革命第六节,课程设置谁主宰第七节,第八节,第九节,评估的裁判与标准第二章,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第三章,高校工程教育改革战略之一: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技能大赛—“做中学”的重要环节第四章,高校工程教育改革战略之二:产学合作第一节,产学合作发展战略第二节,建立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第三节,建立完整的产业创新体系第五章,高校工程教育改革者战略之三:国际化

“做中学”

CDIO的12个标准

“关门办学”还是“开门办学”“学以致考”还是“学以致用”“听中学”还是“做中学”“做中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一节,工程教育国际化势在必行 第二节,什么是工程教育的国际化 第三节,实施工程教育国际化的要素 第四节,通过“用中学”提高英语能力 第五节,工程教育国际化的典范

第六节,学习成功的国际化经验实施工程人才强国战略第六章,高校工程教育改革者的障碍和对策第一节,改革者的障碍第二节,改革战略与建议第四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实施与创新探索第一章,我国工程教育现状与问题第二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创新:归纳式教学第三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第四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第五章,综合工程教育:一种改革创新试验第五篇,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定位第一章,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不同定位第二章,创新人才素质教育的需求与构建第三章,创新型实用人才的智能结构探析第四章,创新型实用人才的职业道德目标第五章,必须加大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第六章,高等教育创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PBL问题式学习CDIO工程教育改革

第七章,高职教育发展目标方向及对策 中册

第一篇,欧美工程师与工程技术人才教育及其专业鉴定 第一章,欧美工程师的社会角色及工程教育目标 第一节,欧美社会有关工程师社会角色的对立观点 第二节,现实中两种观点的温和折衷第二章,变化世界中的中国工程师第三章,美德工程技术人才教育体系的比较研究第一节,背景与概念界定第二节,美国的“陀螺型”与德国的“不倒翁型”第三节,两种不同体系的历史渊源解释第四节,美德工程技术教育体系的基本差别第五节,两国发展趋势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第四章,美德工程教育专业鉴定制度第一节,专业鉴定制度问题的描述与概念界定第二节,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范式的应用第三节,美国工程教育专业鉴定制度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第四节,德国工程教育专业鉴定制度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第五章,中国工程教育专业鉴定领域的实践第六章,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评鉴制度第七章,第一节,CDIO与工程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CDIO及其背景

第二节,历史的解读

第三节,目前对“理论”和“实践”困境的挑战及应对 第四节,关于CDIO的几点讨论

第二篇,高校面对21世纪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途径 第一章,高校工程技术人才的本质观 第一节,科学人才观的含义第二节,工程技术人才的内涵及类型第三节,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特征第二章,高校工程技术人才的伦理观第一节,工程伦理的解读第二节,工程技术人才的伦理准则与伦理责任第三节,工程技术人才伦理教育第三章,高校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观第一节,工程技术创新的概念分析第二节,工程技术人才创新的基本特征第四章,工程技术人才创新精神培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第五章,我国高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途径分析第一节,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状况第二节,国外工程教育发展对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启示第六章,构建面向第七章,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第三篇,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方法与创新教育定位及条件

21世纪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机制

第一章,高校是知识创新的第一执行主体 第二章,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 第三章,今日大学学习与明天知识创新 第四章,创新思念与创新人才 第一节,什么是创新思维 第二节,创新思维的培养第三节,创新思维方法第五章,创新的过程第一节,创新过程的阶段划分第二节,创新过程的基本特点第三节,走出创新过程的误区第六章,高校创新教育的定位第七章,高校创新教育的条件第四篇,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实施师资队伍建议第一章,高校教师素质内涵及其提高途径第二章,创新人才培养与创造性师资建设第三章,创新型实用人才培养的师次要求第四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素质建设第五章,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目标与对策第六章,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第七章,远程教育创新型师资队伍的培养第八章,离职院校师资培养的国内外比较

第五篇,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教学实践 第一章,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理念创新研究 第二章,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思路 第三章,高职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改革 第四章,高等学校教学计划的创新性研究 第五章,高校教学的质量标准与监控体系 第六章,高职教育的专业特色架构与建设 第七章,高职院样的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第八章,高校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基础建设 第九章,双证课程的体系改革与品牌建设 下册目录

第一篇,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专业培养课程计划实施 第一章,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章,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改革实施 第三章,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主体构建 第四章,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专业 第五章,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专业的设置 第六章,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的专业评估 第七章,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课程 第八章,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课程设计 第九章,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课程结构 第十章,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课程评估与评价 第二篇,大学卓越工程师与创新人才战略计划实施 第一章,人才战略与创新人才制度设计 第一节,创新人才面临流失 第二节,国外的人才战略 第三节,人才战略的性质 第四节,人才战略的制度设计 第五节,创新人才战略与其他国家战略 第二章,大学创新教育培养 第一节,大学与国家创新体系 第三节,从阶段性教育工作到身教育 第四节,从教育指标化到教育产业化

第五节,从教育本土化到教育国际化和全球化 第三章,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第一节,创新人才与素质教育 第二节,创新型企业家的培养 第四章,创新人才的开发 第五章,创新人才资源的共享 第六章,“弱势群体”的开发 第七章,自主创新与连续性

第三篇,教育部关于卓越工程理财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实践经验探索

第一章,教育部关于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经验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文理融合之美

基于人才培养多维度需求的网络工程教学体系初探 浅谈以微软“创新杯”为平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社会资源参与构建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拓展第二课堂,促进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 依托学科优势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与改革 计算机科学工作者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第二章,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方法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的“电工学”双语教学初探 基于教练技术的互动型课堂教学研究 基于任务驱动的嵌入式课程教学法 浅谈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氛围的营造 嵌入式课程教学中的苏格拉底教学法 第三章,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探索与改革 对嵌入式系统教学的思考分析和改革探索

关于电气信息类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面向创新实践的“计算机系统结构”教学改革探索 食品工艺学课程考核方式的探索与改革

新时期城市规划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者的探索 以学生团队学习和课题开发模式改革者嵌入式课程 第四章,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管理的思考 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思考 构建提高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探索现代化教务体系的构建 第五章,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探索 对嵌入式课程教学的思考

高校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工作与探讨

基于SQLserver的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过程分析与实现

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与实践

在计算机软件专业中开设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教学研究 第六章,卓越工程理财培养课程建设 “数据库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大学化学”课程在教学中教材内容的组织与教学实践的探讨 “高分子物理”课程建设特色与改革者初探 离散教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上与探索

第四篇,外国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械与案例解析 第一章,美国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美国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美国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案例研究 第三节,美国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加拿大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加拿大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加拿大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案例研究 第三节,加拿大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第三章,新加坡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新加坡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新加坡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案例研究 第三节,新加坡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第四章,马来西亚高校跨国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马来西亚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马来西亚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案例研究 第三节,马来西亚高校跨国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第五章,英国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英国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英国高校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案例研究 第三节,英国跨国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第六章,澳大利亚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澳大利亚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概况 第二节,澳大利亚跨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案例 第三节,澳大利亚跨国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郑重诚诺:本店所有图书均由出版社直接配送,保证正版全新,不必担心,请大家放心购买

篇7:关于2011年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一、项目基本信息

1.项目名称:樟树市蛟湖蔬菜专业合作社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2.资金类别:财政资金

3.项目属性:新建

4.总投资:30万元。其中:申请财政补助15万元。

5.项目单位:

名称:樟树市蛟湖蔬菜专业合作社

地址:樟树市张家山街道办事处蛟湖村

法人代表:***

法人代表电话:***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

1·项目与项目单位概况

⑴项目基本情况:樟树市蛟湖蔬菜专业合作社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开展蔬菜生产技能培训,引进和推广蔬菜新品种和新技术,提供蔬菜生产综合性技术管理与技术服务,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和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等,旨在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合作社成员的生产技能,增强基地蔬菜生产技术水平,加快优质、抗病虫、抗逆、适合设施栽培的蔬菜新品种选育,并通过建立网络平台,让广大社员及时了解先进技术,掌握市场动态,宣传和扩大蛟湖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的影响力,更好服务和指导社员进行蔬

菜生产,提升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

⑵项目单位情况:项目建设单位为樟树市蛟湖蔬菜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坐落在樟树市张家山街道办事处蛟湖村委,现有社员238户,农户人口833人,辐射带动周边蔬菜种植户2000户;合作社常年蔬菜基地面积826亩,季节性蔬菜基地面积1200多亩。合作社依照农民自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有关法规成立,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组织功能、经济功能和服务功能,有完备的组织管理机构,各项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健全,广大社员参与积极性高,与宜春学院、樟树市农业局、樟树市蔬菜办等单位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实施项目的各项条件具备。

2·投资必要性分析

“菜篮子工程”是联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一直以来,国家对蔬菜生产给以大力支持和引导,农业部1988年就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并将蔬菜生产基地服务体系建设列为一期中央和地方“菜篮子工程”重点建设内容,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1998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菜篮子”产品生产要推广优新品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均衡供给,努力创造名牌农产品;进入新世纪,我国提出“菜篮子工程”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以优化结构、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动力,实现“菜篮子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最近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所以说,蔬菜生产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且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樟树市蛟湖蔬菜专业合作社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完全有必要和切实可行,当地人多土地少,人均耕地仅1亩多,靠传统的水稻种植很难使农民收入有根本突破,转变思路,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蔬菜生产对于蛟湖农民来说是一项合适的选择,因为当地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习惯,并已成为周边规模较大,功能较为齐全的蔬菜种植基地,近年来,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的运作,基地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服务功能有明显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其中从蔬菜种植的收入已占到农民农业收入的80%以上。

由于土地数量有限,已经不可能从有限土地上无限制谋求产品产量,而通过蔬菜专业合作社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成为必能,实施该项目将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动力。

3·市场分析

樟树市蛟湖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有适需的销售市场,目前,合作社基地生产已形成两块特色,即春季出圃各种菜秧、菜苗,以辣椒、茄子、苦瓜等蔬菜瓜果等秧苗占领了樟树市及周边宜春、新余、新干、高安、丰城等市县80%以上市场份额;其他季节主要生产上市辣椒、苦瓜、芹菜、白菜、大蒜、香葱、丝瓜、冬瓜等,主要销往地广东、湖南、上海及本省樟树、南昌、宜春、新余、分宜、吉安等地。年产各类蔬菜约7600万公斤,产值1200万元,农民从中获得纯收入390万元,人均4680元,占全部人均纯收入5460元的85%。

项目主要通过开展蔬菜生产技能培训,引进和推广蔬菜新品种和新技术,提供蔬菜生产综合性技术管理与技术服务,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和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等手段,倡导蔬菜专业化、标准化、绿色无公害化生产,提高生产技能和专业服务水平,使蔬菜产品产量有所提高,最主要的是质量有大的提高,满足现代人们追求绿色健康消费需求,提升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通过项目实施,预计可以年新增产值220万元,新增农民纯收入100万元。

4·生产、建设条件分析

樟树市地处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鄱阳湖平原南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蔬菜种植条件得天独厚。项目单位樟树市蛟湖蔬菜专业合作社所在地位于樟树市张家山街道办事处蛟湖村委,土地肥沃,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历史,当地农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蔬菜生产方面培养了一大批乡土人才;在生产成本和效益上,由于土地、劳动力、水、电等生产成本较低,作为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园艺产品,蛟湖蔬菜产品在价格上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合作社现有社员238户,农户人口833人,示范带动能力强,辐射带动周边蔬菜种植户2000户;合作社常年蔬菜基地面积826亩,季节性蔬菜基地面积1200多亩,蔬菜基地各项设施比较完备,种植土地邻省道清萍公路两侧集中连片分布,土地平整,种植单元划分明确,功能分布合理,地块排列整齐,有钢拱架和水泥拱架蔬菜大棚280多亩,排灌渠道形成网络连接状,蔬菜生产各项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基地发展得到政府支持,被樟树市列为示范性蔬菜种植基地,政府派出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常年在基地进行技术指导,与多家科研单位有技术合作关系。

基地距离樟树市区12公里,赣江、浙赣铁路、赣粤高速公路相距基地都不足3公里,105国道相距不足10公里,京九铁路相距不足2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基地农产品经销运输方便;电力、通讯等基础发达,农村有线闭路和电信宽带已经接通,农民获得信息渠道通畅。同时合作社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包括社员学习、接受培训的场所(蛟湖村委划拨使用)360平方米,可以满足社员室内培训的需要。·建设方案

项目实施地点樟树市张家山街道办事处蛟湖村委,总投资3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⑴开展蔬菜生产技能培训。特别是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理论培训的同时,加强田间地头的现场培训指导。⑵数据信息建立。添置电脑、数码相机等必要设备,建立蛟湖蔬菜专业合作社网络平台,为社员搜集蔬菜生产各项信息,在网络发布基地供求信息等。⑶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新技术推广。适时引进蔬菜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加快基地品种更新和及时创新,提高基地产品市场竞争力;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⑷新建提灌设施一套。挖掘抗旱井一口,添置水泵、电机、配电闸一组,建抽水机房20平方米,架设三相电路线220米,新修连接灌渠30米,进一步改善蔬菜基地灌溉能力。

项目运行实行法人责任制,专业合作社财务实行民主管理,成立项目实施工作小组和民主理财工作小组,加强项目监督管理,确保自身配套资金及时到位,整个项目实施接受市财政局的监督检查和相关业务部门的技术指导,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规定组织项目工程,开展工程施工、计划培训、网络建设和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新技术推广等项目任务,使项目达到预期效果。

6·财政补助资金支持环节

财政补助资金用于蔬菜种植技能培训、数据信息建立、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申请财政资金总额15万元。其中蔬菜种植技能培训5万元,用于技术资料购置、聘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等发生的费用;数据信息建立3.5万元,用于添置网络及收集资料设备、网络平台建立和维护等发生的费用;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新技术推广6.5万元,用于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的差旅服务等管理、实施试验示范农户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补贴、劳务补贴、专家指导、组织验收评审、加强产品科技储备等费用支出。

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资金来源

⑴申请财政补助15万元

⑵项目单位投入12万元

⑶银行贷款**

⑷其他投入3万元

投资构成⑴蔬菜种植技能培训6万元

⑵数据信息建立5万元

⑶蔬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新技术推广10⒉⒍

⑷抗旱井及提灌设施8万元

⑸项目管理费及其他1万元

8·主要财务指标

销售收入1440万元

销售利润490万元

税金**

投资利润率**

9·社会效益分析

示范带动作用: 樟树市蛟湖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是樟树市确定的示范性蔬菜种植基地,参加合作社成员238户,辐射带动2000户,通过项目实施,可以进一步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农户蔬菜科学种植水平。

促进农民增收:据测算,种一亩露地蔬菜的效益是种粮的10倍,种一亩设施菜的效益是种露地菜的20倍。项目实施后,通过改进品质和提升服务功能,合作社基地可以年新增产值220万元,新增农民纯收入100万元。

公共服务覆盖范围:项目直接覆盖樟树市蛟湖蔬菜专业合作社238户,833人,服务基地面积1260亩;辐射带动农户2000户,受益农民7000人。基地提供的蔬菜秧苗惠及樟树市及周边宜春、新余、新干、高

安、丰城等市县数十万户蔬菜专业户及零散种植农户,蔬菜产品销往江西、广东、湖南、上海、浙江等省市,为丰富居民菜篮子发挥了积极作用。

生态环境影响:樟树市蛟湖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是省农业厅授予的“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严格执行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规程,项目投资主要用于服务功能的建设,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三、结论

篇8:融水县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

1 设施建设

根据农业种植环境的监测结果, 在符合无公害蔬菜种植环境的水东村, 结合当地交通条件、农民种植习惯, 选择基地建设点。建立了配套标准化菜地166.7hm2。其中新建6.7hm2, 改造完善160.0hm2, 逐步形成标准化、规模化蔬菜基地。

1.1 巩固老基地基础设施, 建成标准化农田

在水东村老菜地基础上配套完善微滴灌设施, 修建排灌沟渠与运输道路, 建立基础设施标准化农田。

1.2 开辟新菜地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完善基地设施

(1) 土地平整。结合现有耕地的地形地貌, 统一平整, 填毁不规则的沟渠, 清除土地上杂树等附属物, 形成一个平面整体。

(2) 道路交通建设。基地内道路建设主要在原有公路网建设和“村村通”工程规划要求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利用现有道路、减少工程量, 保证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协调, 并与土地使用规划紧密结合。建设主干道3.0m宽, 水泥路面, 支干路1.0m宽, 煤渣路面或铺水泥板, 主支道路相连。

(3) 排灌系统建设。基地离溶江较近, 采用溶江水灌溉, 建立引水泵站, 加输水管线, 并建设蓄水池。基地内结合农业综合开发修筑主沟渠配套水泥硬化护岸以保水, 新建槽形渠若干条与主干渠相连。

(4) 电力设施建设。在基地建设选择区域内, 在充分利用现有农电网的基础上, 重新调整部分变压器和低压输电线路, 根据需要逐步配套, 以满足农户生产用电需要。

2 技术推广

2.1 园区内积极推广应用蔬菜“三新”技术

(1) 示范园内示范应用保护地栽培技术及配套先进耕作栽培技术, 以高标准大棚蔬菜生产为主, 有选择地应用日光温室生产, 积极示范应用蔬菜嫁接育苗技术、穴盘育苗技术、微滴灌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提前延后丰产栽培技术等。

(2) 积极引进示范名优特蔬菜新品种。引进适宜保护地生产的专用新品种, 增加特优菜、精细菜、反季节菜和时令蔬菜及具有观赏价值的特种蔬菜品种。

(3) 园区内严格按标准化、无公害 (绿色、有机) 生产技术规程生产, 进行生产过程全程控制, 大力应用防虫网、遮阳网、频振杀虫灯、黄板, 使用生物农药, 使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

2.2 建立标准化检验检测体系, 强化质量监控

应用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在柳州市农药残留监控系统的基础上, 利用融水县检测中心和融水镇流动检测工作站的技术力量, 并新建水东村基地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 按照柳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规范加强对本基地即将上市蔬菜的农药残留监测。

3 措施保障

3.1 统一认识, 转变观念

县政府高度重视融水县蔬菜产业的发展, 把建立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列为民生工程, 这是落实中央、自治区、市政府相关政策的需要, 也是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所需, 保障生活质量的需要, 更是加快蔬菜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需要。为此,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站在县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战略高度, 把它作为本部门本单位的一件实质性大事来抓, 明确任务, 责任到人, 抓紧抓好。

3.2 成立组织, 加强领导

标准化、规模化蔬菜基地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 必须加强领导, 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 强化政府在基地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融水县成立了项目建设指挥部, 加强对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指导、协调和督查, 主要负责重大问题决策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具体任务的落实等。指挥部下设3个组, 即联络组、工程组、资金筹措组, 并下设指挥部办公室, 各成员单位分工明确, 相互协调配合, 做到分级负责, 层层落实。

3.3 加大投入力度,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坚持市场经济运作的思路, 在投入机制上, 要形成政府投入、地方配套、农业关联企业等经济实体和农户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筹措资金。

(1) 建立激励机制, 引导农户组织生产。由于该基地目前种植蔬菜面积大, 农民种菜技术含量不高, 加上因城市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 同时蔬菜种植精耕细作, 劳动量大, 受到市场与自然双重风险的影响, 农民积极性不高。为此, 应建立激励机制, 在项目建设专项资金中给予新建基地农户种菜补贴, 以调动农民投入资金、发展蔬菜生产的积极性, 使农户的菜田逐步成为标准化专业菜地。

(2)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吸引外来资金。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改善投资环境, 积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 广泛吸纳外来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入该项目的建设。

3.4 开展宣传培训、指导服务, 推广蔬菜种植

依托基地内6.67hm2蔬菜科技园, 召集农户参观学习, 召开现场会, 开展技术培训, 示范带动基地内蔬菜种植。

4 结语

尽管融水县在基础设施、应用技术、战略政策方面做了很大改善, 但县检测中心目前仍然面临着没有专业实验室、检测设备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融水镇及基地检测室仍然存在检测方法、操作过程和管理制度不规范, 检测人员不足的问题。可见融水县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建设还是困难重重, 仍需县政府和群众齐心协力, 共同建设。

摘要:根据融水县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分析了标准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在设施建设、技术推广、措施保障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以期为融水县标准化无公害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篇9:蔬菜基地建设工作方案

二〇一一年二月

前言

为顺利实现对垫江蔬菜基地的带动、销售支持,促进两翼农户万元增收,探索观农贸切入两翼地区蔬菜基地建设的协作模式,为重庆保供应稳价、菜篮子工程搭建产业链提供模式参考,针对市场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1、总体要求。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观农贸庞大的客商为主体,实施观农贸“20工程”(分期、分批的组织20个年销售上百万元的农产品销售客商建立与垫江种植基地的直接对接)工程。围绕大力发展垫江农村经济人和观农贸客商的有机融合、结合重庆其他区县的实际情况,编制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

2、方案原则。围绕垫江蔬菜基地为中心,利用观农贸客商优势,以发展重庆本地农副产品经济为重点,坚持“以点及面,重点突破、模式复制、因地制宜”的原则,发挥观农贸在蔬菜批发领域的龙头作用,建立和完善观农贸客商与垫江蔬菜基地对接模式,搭建快速、高效、可控的垫江农产品供销物流渠道。

3、方案内容。一是信息摸底,主要针对垫江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对观农贸在近郊实施基地生产的客商信息进行全面统计;二是建立观农贸客商与垫江产业基地的直接信息沟通渠道。三是建立和完善观农贸垫江农副产品销售的基础平

台。

一、观农贸基本情况

(略)

二、工作目标和内容

根据观农贸与垫江区供销社签署的合作协议要求,本项工作的开展,应当实现以下目标:

探索建立以观农贸为龙头的农产品供应链,探索观农贸直接切入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模式,通过建设和完善销售服务措施,扩大垫江农产品在主城区销售量,建立观农贸和产业基地的直接信息对接,实现对垫江农村经纪人信息进行全面整合规划,提供更多的宣传渠道,扩大垫江农户农产品种植信息通道和销售通道。

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1、参观学习

组织2-3次到重庆近郊其他具有示范作用的蔬菜基地进行考察学习,垫江农委、观农贸客商、发展部、经管部、信息部参与,经营部组织。

2、客商对接

组织2-3次观农贸与垫江客商座谈会,力争在2011年建立5万亩观农贸〃垫江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3、内部宣传

(1)定期在LED大屏播出垫江蔬菜供应信息

(2)在前门岗设立宣传栏,宣传垫江农产品信息

(3)定期通过广播、短信发布供应信息

四、工作组织与分工

1、成立观农贸垫江产销对接工作组,以观音桥市场公司副总经理催文生为组长,会同观农贸经营部、发展部、信息部、观农贸蔬菜批发市场管理机构、实施观农贸垫江产销对接工程的行政领导、部门协调、经费落实、工作指导和重大问题决策等各项工作。

五、经费安排

项目实施经费主要由垫江区、观农贸自筹三级配套。

六、保障措施

上一篇:使用手机利弊辩论赛班会材料下一篇:感恩党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