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石河乡2011年农牧业工作总结

2024-04-09

太石河乡2011年农牧业工作总结(共4篇)

篇1:太石河乡2011年农牧业工作总结

农牧业工作总结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1号文件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总体工作思路以 “项目建设、示范点建设、优化发展环境”三项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一、围绕产业提质,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建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完成全膜双垄沟播面积1200亩,新栽种优质核桃树800亩,花椒150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788亩、产量210.25万公斤,同比分别增长2.4%、5.3%,人均占有粮353公斤,同比增长4.9%;人均纯收入1759.9元,同比增长7.2%,全乡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一)特色产业长足发展。一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发展,立足光热水资源,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按照“县有主导,乡有支柱,村有特色”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一方面,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以花椒、核桃、大枣、油橄榄和石榴栽植为主的经济林果;以大棚蔬菜、西瓜、冬播洋芋为主的蔬菜产业示范园建设等特色产业。目前:全乡共栽植花椒5095亩、核桃9480亩;栽植马铃薯2300多亩(其中:冬膜洋芋

1200多亩);发展其它蔬菜300多亩,依托高新农业示范园,新建拱棚160座,全乡已形成了山地林果、川坝蔬菜的产业格局。深入开展种养殖户技术培训工作,累计培训人员720人次;大力发展劳务产业,输转劳动力1500多人次,创劳务收入1500多万元;成立了魏坝村农业产业合作社,带动了全乡特色农业产业的大发展。

(二)劳务经济不断壮大。一年来,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不断加大劳务输转工作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调查统计,全乡共有外出务工2400多人次,劳务收入达到了1000多万元,组织农民工培训2次,科技培训2次1500多人次。

(三)粮食生产稳步提高。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拉动下,乡党委政府坚持把发展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作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作。从年初开始,积极鼓励留守农民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培育种粮大户,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改良品种,按时发放粮食直补资金,粮食产量稳步提高,人均占有粮300多公斤。

(四)农机化工作稳步推进。全乡农机具下乡补贴工作全面完成,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好于往年,全年无重特大事故。

(五)各项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全面推行惠农政策“一册明”、“一折统”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了党中央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全乡落实各

项强农惠农政策补助48万元,规范农村“一事一议”监督管理,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和查处涉农信访问题都得到了较好落实。

二、主要工作:

(一)突出增产措施的落实,确保粮食丰收。一是全力抓好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积极开展以秋覆膜和春季顶凌覆膜为主的旱作农业项目实施。通过全面规划,开展技术培训,落实配套资金,完成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

(二)突出提质增效,稳步发展特色产业。以提质增效和产业化经营为重点,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蔬菜产业新品种20多个,对已试验成功的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推广应用面积400多亩,蔬菜良种率达到95%以上。狠抓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完成银杏、马坝蔬菜产业基地,塑料大棚50座。

(三)突出规模养殖,大力发展畜牧业。一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标准化养殖。

(七)全面落实农机补贴,确保农机生产安全。无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

过去的一年,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二是特色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三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增收路子不宽。由于

自然灾害多发,农民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农村低收入户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增收渠道相对狭窄。今后,我乡将以农民增产增收为中心,抢抓机遇、以干克难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力争把我乡的农牧业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太石河乡政府 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二

篇2:太石河乡2011年农牧业工作总结

2011年,全乡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劳务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政府促进,市场带动,培训输出,农民受益”的原则,调整思路,细化措施,靠实责任,将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使我乡劳务工作取得了一定发展,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全乡劳务输转1500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 720人次,自谋输出780人次,就地转移 148人次。创劳务收入 1000多万元。培训农民工400 人,其中引导性培训 160 人,技能培训240人。输出人员主要从事建筑、加工、或进厂务工、保安等各行业。劳务输出不仅带动了我乡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还成为我乡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乡许多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出现了“外出一个,致富一家,外出一群,带富一片”的可喜局面,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劳务输出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劳务输出工作有力的推进了我乡城乡一体化进程。

工作措施:

一、突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全乡主要对农民工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生活常识、寻找就业机会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当前培训的重点为家政服务、餐饮、保安、建筑、缝纫技术等就业需求量大的行业。同时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及组织招生工作,其次做好农民科技培训。重点以种养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动物疫病防治及农具推广等适实技术。搞好返乡青年、复退军人以及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工开展的培训,提供创业指导,使其熟悉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通过分层次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以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维权知识。坚持培训与输送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劳动技能培训的针对性。

二、加大组织输转力度,提高输出量。抓好组织输转。充分发挥乡劳务站、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的作用,拓宽市场化发展劳务经济的路子,扩大有组织输出。

三、狠抓舆论宣传,营造劳务工作氛围。针对部分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保守的现状,乡党委、政府首先从解放思想认识入手,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把劳务产业喊响叫亮。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网络、板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外出务工的积极性。组织务工能人召开座谈会,交流他们外出务工的经验、做法,用身边的事引导身边的人。一年来,全乡召开各类会议近10场次,粘贴宣传标语50条,出黑板报5期。通过宣传发动,全乡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愿望日趋强烈,外出务工的信心日益增强。

一年来,我乡的劳务输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及群众愿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今后但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乡的劳务输出工作一定能够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3:太石河乡2011年农牧业工作总结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乡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扶贫办的大力指导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的会议指示精神,坚持以解决和巩固贫困群众温饱为目标,以改善贫困村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抢抓国家新一轮扶贫政策,真抓实干,与全乡各村其他部门通力协作,使扶贫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扶贫攻坚仍然很艰巨,扶贫工作的力度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大。现将2011年的扶贫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扶贫开发工作的软件资料不断完善。整理了编制了历年来各种扶贫项目软件资料,协助县扶贫办开展项目督促检查工作,使所有涉及的扶贫项目顺利通过县扶贫办的上级部门的验收。组织完成了2012年全年的脱贫计划软件资料,并且完善各种有关表册卡,顺利报交县扶贫办。完成了2011-2015年扶贫调查摸底情况统计,并国家县扶贫软件。进村入户、深入项目区、等基地与一线采集了大批的扶贫开发工作的图片资料,并不断完善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关软件资料。

二、大力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等有关扶贫开发与攻坚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大力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通过苦干实干巧干,危改和新村建设工作取得较大的成效。2011年我乡计划实施农农危房改造20户,竣工20户,竣工率达到100%;完成了银杏、山青、崖湾三村小巷道硬化工程;编制完成了“西和县太石河乡十二五规划”的表册卡纸质软件资料和微机录入信息资料,对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农户进行房屋改、扩、建的技术指导及督促检查,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大大改善了广大贫困农户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也改善了民生。

三、扶贫开发工作初现成效。通过整村推进、科技下乡扶贫、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干部帮扶、社会扶贫等扶贫开发工作措施的努力,我乡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民居改造农户住房、乡村公路修建等基础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全乡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不断改善。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促进了农民的不断增收。三是整脏治理、村庄整治等工程使村容村貌改观,村风民风明显提升。四是农危改和新农村建设促进了贫困农村的和谐稳定。一年来,通过乡党委、政府的不断努力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一是乡贫困人口多,全镇人均纯收入底,贫困面大,涉及到全乡13个个村。贫困程度深,很多贫困农村的基础设施极差,经济条件更差,文化素质落后,自然条件贫瘠等,帮扶渠道极少,扶贫开发攻坚形势依然严峻。二是部分村干部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发展思路不明确,脱贫致富盲目行动。三是群众广泛参与的力度还需要不断强大。四是帮扶脱贫成果的巩固及扩大有待加强。

五、今后的工作方向

(一)是认真落实好上级各部门的扶贫工作政策与精神,吃透政策领会精神,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工作,善于总结经验,推广技术与经验,扩大各类脱贫成果的影响与效应。

(二)认真做好协助规划、选址、立项、实施等扶贫项目各个环节中的业务工作,完善好有关的数据收集上报、信息采集整理、信息反馈处理等软件工作,规范扶贫开发工作的档案资料。

(三)科学规划、整合资源、措施得当、树立典型,结合乡情、村情进行深入摸底调查,认真分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扶贫项目,整合各种扶贫资金,实施措施要得当,尽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的作用,综合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树立一批典型的项目带动示范作用,将不断的壮大各种扶贫产业项目。同时不断探索新型的扶贫开发之路,勇于去实践,在实践中开展工作,在工作中迈大步子,在工作中探索路子,真正将扶贫开发这一民生工程做好!

篇4:太石河乡公路建设工作总结

太石河乡位于县城南部,距县城65公里。幅员面积90平方公里。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乡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创一流、干精品”的发展意识,始终把乡村公路建设作为“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外界形象,服务经济发展、惠及一方群众”的重要工作来抓,强化建设,狠抓管养,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全乡已基本实现村村通,惠及群众全乡群众生产生活。原先落后的交通状况得以明显改善,服务经济发展的交通框架初步形成。现将一年来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三个原则”,统筹谋划公路建设的合理布局 “要想富,先修路”,“百业兴,路为先”,实践证明,公路是畅通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公路建设,道路状况改观不大,效果不明显,阻碍了当地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在政策的支持、老百姓的拥护下,从根本上进行治理改造,彻底改头换面,才能符合上级的要求,满足群众的意愿,为经济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把乡村公路建设作为一项严肃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来对待,多次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统一思想,多角度提高认识,达成了共识。

二、保证全镇乡村公路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乡党委、政府组织人员对公路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坚持“三个原则”,制定了全乡乡村公路建设的规划。一是坚持“与全乡经济发展规划结合”的原则。把乡村公路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站到讲政治、论发展的角度上,用更广的视角来审视,用更高的境界来运筹,用更大的胆略来谋划。二是坚持“轻重缓急与统筹兼顾结合”的原则。根据乡村公路现有布局、交通流量,以及对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和方便群众程度的大小,科学安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稳步推进。2011年在全乡干部及广大群众的支持配合下,结合“全县今冬明春农村公路集中养护”大会战,维护大桥(五方沟)至太石河通乡公路17公里,龙山至崖湾公路15公里,龙山至金林农路8公里,龙山至月留13公里,并且各村确定了专人的保畅应急服务队,确保公路的保洁畅通;新修龙山便民大桥一座;这些公路的新修和养护,极大地改变了我乡交通不便和通行不良的现状,为我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公路建设标准质量

搞好农村公路建设,关键在于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合理安排,严格施工。工作中,我们主要强化了“四项措施”。

1、配强业务骨干,加强技术培训。修路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有“明白人”靠上指导。使大家系统掌握了工程设计要求、施工程序和技术规范。

四、公路的养护管理

公路建设,“三分建、七分养”。在加快道路建设的同时,我们把加强道路养护作为公路建设的延续,对农村公路管护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政府牵头、乡村为主、群众参与、部门指导的养护模式,确保建一条、养一条、绿一条、成效一条。工作中,主要做到了“四个到位”:

1、人员到位。乡政府抽调专职养护人员。对养路人员实行“划段挂牌,责任到人”的管理办法,确保了人员经常上路,做到了路面日常清理,破损及时修补,病害及时处理。

2、资金到位重投入,检查到位严考核。为确保公路管理养护的质量标准,乡政府自筹5.3万元公路维修保洁经费,我们专门制定了检查评比办法,规定:乡政府组织人员对全乡公路建设每半年一次考核检查一次;乡公路养护站每月进行2次常规检查,并且不定期巡查,每季度组织各村支部书记进行一次“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总之,我乡公路建设与管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与群众的期盼、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决心按照上级的规定要求,工作力度再加大,工作措施再强化,切实抓实、抓紧、抓好乡村公路建设与管护,把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上一篇:夜校学生自我鉴定200字下一篇:甘肃省2007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绩效考核总结.doc-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