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素材:最美妈妈―吴菊萍

2024-05-17

名人故事素材:最美妈妈―吴菊萍(精选6篇)

篇1:名人故事素材:最美妈妈―吴菊萍

新作文素材:“最美妈妈”吴菊萍

2012新作文素材

“最美妈妈”吴菊萍为何赢得全社会喝彩

“最美妈妈”为何赢得全社会喝彩

7月,杭州,生死瞬间,一个平凡的女人创造了一个爱的奇迹――她不顾个人安危的惊人一抱,挽救了一个幼小的生命。她叫吴菊萍。人们称她是中国的“最美妈妈”。

人们感动着,感慨着,传播着,传递着,全世界都知道了吴菊萍救起小妞妞的故事。在关于她的故事中,人们发现,有几个词反复出现:本能、普通、习惯性流露――

吴菊萍说: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我一直蛮普通的,真没啥特别的。吴菊萍的丈夫说:她平时和今天所做的都只是这些善良的习惯性流露而已;菊萍也不想大家把她称为英雄,因为她觉得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事情。吴菊萍的老师同事说:她平时就是一个挺善良,挺有责任感的人;她伸手救妞妞,其实是这种本性的习惯性流露。吴菊萍的乡亲们甚至说:我们身边英雄很多,有些人比菊萍救小孩还更英雄;菊萍就是这些好人中的一个。

由此,更让我们思考的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做了自认为普通的事,却为何在全社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

其一,普通人的高尚行为更能体现纯洁的人性,更具震撼力量。如果接住妞妞的是超人或蜘蛛侠,原本也不值得惊叹了。而吴菊萍是一个普通的妈妈,有一个8个月大的儿子,她却以生命的代价去托住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孩子。这种“本性的习惯性流露”,看似自然又简单,其实最艰难,是一种经年的累积,如果不是长久以来的善良积淀,很难想象会有危急时刻爱的爆发。

其二,“最美妈妈”做了别人或许想做但却未必会做的事,她的行为触动了人们心中共有的善念。孟子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依此来看,现实社会中人们在需要帮助的人或事面前止步,确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最美妈妈”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进人们心灵。她于平凡中孕育出人性的光辉,激发了人们心底向善的力量。

吴菊萍那关键时刻的一伸手,展现了人性的精彩。人们为这份精彩喝彩,这是向善社会的一大进步。希望每一个普通或不普通的人都能记取这份精彩的传递,善待身边的人,用爱交织身边的事。(安传香)

“最美妈妈”激发社会向善力量

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原是一切真、善、美的根本。

连日来,接抱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引发了海内外的集体感动。日前,杭州市授予其“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和“三八红旗手”称号,称她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性大爱”。吴菊萍不计后果的爱心托举,不仅给坠楼女童妞妞带来了生的希望,也激发着全社会的向善力量。

素不相识的人们在妞妞居住的小区点燃爱心蜡烛,为妞妞祈福;因受伤无法哺乳,一位孩子刚满两个月的年轻母亲要为吴菊萍哺育孩子;北京企业家夫妇专程赶到杭州,分别为妞妞和吴菊萍捐出10万元爱心款;医院组织最好的专家,正在全力抢救妞妞和“最美妈妈”;而吴菊萍也获得了自己所在公司的20万元奖励,并被允许带薪休养……

从一群人到另一群人,从一个机构到另一个机构,从媒体的积极传播到守望爱心的制度回应,因吴菊萍义举而激发的爱心接力,折射着人性的光辉,引导着社会向善。在这个炎热的夏季,有什么比这更能抚慰人们的心灵呢?而因“彭宇案”一度让人不相信“还有好人”,也不敢轻易行善的社会,正在变得温暖明亮,爱意涌动。

“爱的世界没有力学”。网络上,年轻的80后、90后正在热烈地讨论吴菊萍爱的力量源自何处。的确,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就不会仅仅把爱心局限于自己,局限于家人,就能感受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世界就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无限的生机。

回顾近来种种感人的爱心救人事件,无论是杭州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还是深圳无惧危险以“天使之吻”救下轻生男的“最美少女”,或是为救素不相识的白血病少女弃考捐骨髓的湖北大学生杨力伟(化名),他们都这样回应社会的赞誉――鲜活的生命就在那里,我不能什么也不做,看着他(她)消失。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原是一切真、善、美的根本。

尊重生命,护佑生命,把生命提高到最有价值的地位。这样的生命意识激发社会向善力量,于个人言,是对自身生命的备加珍惜,对生活的信心;于他人言,是通过爱心善意可以帮助改变妞妞、轻生男、白血病少女等个体的命运;于整个社会言,则有助于建立起和谐的社会关系,改变社会群体的命运。

这于当下尤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如果我们能多一些对生命的热爱与责任,花季少年就不会轻易地选择轻生,年轻夫妻便不会轻率地让刚刚出生的孩子成为“愤怒的牺牲品”,药家鑫带给他人与自己的“生命之痛”可能不会发生;如果那些道德沦丧的毒奶粉生产企业、利欲熏心的煤矿业主、热衷强拆出一个“光辉GDP”的地方干部,能多一份对生命的敬畏,我们的社会就能更加和谐,才有美好未来。

1932年,陶行知先生在《中国的人命》中写道,只有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贵,人命贵于一切时,中国才站得起来。80年后,在“最美妈妈”用爱托举生命的感动中,在素不相识的人们护佑生命的.爱的接力中,再次咀嚼这段话,感受着这种前行的力量。(郝洪)

奖励是对“最美妈妈”应有的尊重

2岁女童从10楼突然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冲过去用双手接住孩子。这惊险而感人的一幕,令无数网民为之动容。日前,吴菊萍所在的公司奖励她20万元,杭州见义勇为基金会又授予她“杭州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吴菊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

女童坠落、万分危急,面对此情此景,相信每一个善良之人都会出手救助。正如吴菊萍所说,“救人是她作为一个母亲的本能”。这种本能,其实就是对生命的珍视、对生命的关爱。在冲过去接孩子的那一瞬间,她想到的不是荣誉、金钱,而是如何挽救孩子的生命,使之免于伤害。

吴菊萍的善良,感动着我们,让我们感觉到人世间的温暖和无处不在的真情。然而,除了感动,我们还应做些什么呢?我认为给予她物质或精神褒奖,这是对她的应有尊重。

嘉奖英雄――物质或精神的,这并非将善举物质化、庸俗化,更不是对人性的亵渎,恰恰相反,这是对英雄的肯定,是一种鼓励更是期待。

吕氏春秋里有两个很有名的小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国外救赎了一个沦为奴隶的鲁国人,按照鲁国的法律规定,他可以从国库中报销赎金,但是子贡认为做好事求回报不道德,拒绝了政府的奖励,孔子对此却不以为然,认为鲁国将不再有人愿意做这种替人赎身的好事了;与之相反的是,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后,收下了被救者为答谢他而送的牛,孔子认为鲁国人从此将喜欢救人于危难之中了。对“最美妈妈”进行奖励,就像子路收下牛对鲁国人的影响一样,会鼓励民众更多向善的行为。

珍惜每一桩善举的价值,珍惜每一桩善举带给我们的温暖与感动,让好人所有的付出都更有价值,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充满温情、更加美好。(陈静)

“最美妈妈”美在“忘记了自己”

7月2日13时30分,杭州滨江区白金海岸小区,一个两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楼下31岁的女士吴菊萍奋不顾身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随后女童被送往医院抢救。而她的行为也让网友震撼,称“最美妈妈”徒手托出了“生命奇迹”。

篇2:名人故事素材:最美妈妈―吴菊萍

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目前小女孩已经好转,救人女业主吴菊萍,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2011年9月12日,吴菊萍和坠楼女孩妞妞约好,回家过中秋团圆。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有感于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

5月29日中午,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司机吴斌驾驶从无锡开往杭州的大客车,在途经沪宜高速公路时,一块数公斤重的铁片击碎正在高速路上以每小时90公里行驶的大巴车的挡风玻璃,直接刺入他的腹部。吴斌在肝脏破裂、多根肋骨折断的情况下,忍着人生的十级痛,用1分16秒的标准停车动作,完成了靠边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等保障安全的动作,让行驶在高速上的大巴稳稳停下,并挣扎着站起来,疏导24名乘客安全离开,保全了车上20多名乘客的性命……6月1日凌晨,吴斌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48岁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另有4名学生受伤。

篇3:名人故事素材:最美妈妈―吴菊萍

一、信息与信息量

(一) 信息

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观点看, 新闻最本质最核心的要素是信息。 (2) 而信息的定义仍然没有绝对答案, 申农认为信息是负“熵”, 是“不确定性的减少或去除”。 (3) 人们对一些事物缺乏了解或者不能够掌控, 产生认识状态的“不确定性”, 信息则是为这些“不确定”提供认知, 消除认识障碍。在网络新闻有关典型人物的报道中, 信息就包括了准确的人物事迹以及合理的舆论引导等方面。

(二) 信息量

由信息的概念推演, 信息量就是对这种不确定性的消除程度的度量, (4) “就是收信人知识变化的数量, 即收信人收到信息后不定性减少的数量”。 (5) 网络新闻信息量, 是指网站的有关报道对受众来说全部信息的数量。那么, 是不是新闻报道量越大, 信息量就越大呢?学界有人曾提出一种对信息量的度量方法:

新闻作品信息量=单元新闻信息/信息符号之和

在单元新闻信息不增长的情况下, 篇幅或字数 (信息符号) 的扩张不会带来信息量的增长。在快节奏的今天, 冗余的符号很可能使得信息量不升反降。

二、新浪网“最美妈妈”报道的信息量分析

(一) 样本选择

新浪网对“最美妈妈”吴菊萍的相关报道持续时间较长, 而最为集中的报道时间为2011年救人事件发生之后, 所以我们把研究范围定为2011年7月1日至12月31日这半年时间。刨除图片新闻、视频新闻、相关性较弱的新闻, 我们选取2011年7月至12月新浪网有关“最美妈妈”吴菊萍的文字性新闻报道全部加以分类统计, 筛选出286篇报道作为研究样本。

(二) 内容分析

1.报道数量分析。本部分主要是对2011年7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新浪网关于“最美妈妈”相关人物或事件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报道进行数量统计, 主要统计新浪网转载报道中标示在标题下方的发表日期。

从表1中可以看出, 数量庞大但议题重复率极高、内容相近的报道较多, 甚至在一定时段内形成了固定议题。7月对救人行为本身的报道数量在同一网站达到了175篇;8月和9月对赞美吴菊萍救人行为的雕塑方案和“最美妈妈”与被救女童中秋节首度重逢的相关新闻又进行了集中力量的宣传。

数量的集中虽然在表面上满足了受众对新闻的知晓欲、“消除不确定性”, 让受众能够接触到更多“最美妈妈”的相关信息、有更多阅读的选择余地, 但问题是大量相近相似甚至相同的报道占据其中, 信息量并未随着报道数量增长, 事实上是造成了一种“选择无效”的困境。如新浪网7月6日转载国际在线的报道《“最美妈妈”接抱坠楼女童续:妞妞有轻微反应仍昏迷》与其7月5日转载新华网的《杭州女童坠楼被路人接住续:有轻微反应仍昏迷》、7月15日转载《中国青年报》的《“最美妈妈”的成长故事》与7月14日转载的《中国网事:“最美妈妈”的成长故事》等的报道内容几乎完全相同。

2.报道体裁分析。本部分主要是将相关报道划分为不同新闻体裁, 其中将报道主要成倒金字塔结构、表述直接明了、字数相对较少 (主要是800字以下) 的文体标为消息类;将报道时注重细节、较有文采、字数较多 (主要是800字以上) 的文体标为通讯;将作者个人主观感情色彩较明显、表达观点态度的文体标为评论。此部分意在了解新浪网对“最美妈妈”相关新闻的报道深度。

由图1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在286篇的新闻报道中消息占到了75%, 是该事件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 甚至超过了其他几类新闻体裁的总和。相似体裁的大量出现, 报道对同一事件和人物的新闻, 其信息量也会因为形势的单一而无法有效传递。

3.新闻来源分析。新闻材料出自何处往往能够反映一个媒体的立场。新浪网作为网络媒体, 在2014年之前还没有自行采编的权利, 所以其报道转自哪家媒体就反映了网站的信息选择。本部分新闻来源是指新浪网标注于报道标题右下角的蓝色字体 (主要是报纸、网站等名称) , 我们将其划分为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和其他。这里所指的“中央媒体”是像《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 新华社、中新社等的媒体机构, 是隶属 (直属) 于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新闻媒体。而地方媒体是诸如《浙江日报》《长沙晚报》《现代快报》等的地方性报纸。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新浪转载的地方媒体报道达到72%, 是转载的主要部分;中央媒体报道比例也相对较大占到20%, 二者构成报道的主体。地方媒体将其作为平民典型进行大量报道, 尤其是浙江的媒体, 由于地缘上的接近性, 更是将“最美妈妈”吴菊萍作为杭州市、浙江省的报道典型;新浪转载报道的新闻来源达50余种, 地方媒体占到40多种, 表面上看, 这种广泛的来源使得其报道更具说服力, 更为客观真实, 但是实际上地方媒体援引自新华社和中新社的报道很多而且各媒体之间还互相了解借鉴消息, 又使得转载有许多重复, 不仅没有增加信息量, 还使得受众对不同来源也不必详选, 有效传播难以实现。

4.报道主题分析。新闻报道的内容是我们研究新闻报道信息量的主要部分, 在分析中将报道主题根据新闻报道的主要议题设置与内容类别划分为六类, 通过对主题的划分, 显现出新浪网对“最美妈妈”报道信息的主要部分。

在新浪转载的报道中, 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上五个方面, 其他主题较少, 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站的自身定位与对事件的态度, 是对吴菊萍救人行为的肯定, 通过“最美妈妈”对受众做出一定的引导;另一方面则是对信息量的不合理理解, 说明在主题相似的情况下数量多、篇幅长都不能为成为增加信息量的主要手段, 而成为信息的冗余。

三、结语

从报道数量、体裁、来源、主题等方面来看, 新浪网对“最美妈妈”的报道数量庞大, 体裁相对单一, 来源范围较窄, 大量相近相似甚至相同的报道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的重复, 而重复则意味着信息无效或者说不包含信息, 影响了报道的有效传播。

作为国内四大门户网站之一, 新浪网是覆盖全球华人社区的最大中文门户网站, 在报道过程中既要注重实效又要注重内容, 降低重复, 尽量精简, 能使受众有一个明确的选择, 防止产生过多无效信息。在报道过程中, 更要注意显著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新闻价值要素, 注重“量”更看重“质”, 使得信息量得到增值。单篇报道要在不影响及时性的情况下, 增加有效信息条数, 减少无效表述, 提高信息量;总体上看, 不能把报道数量等同于信息量, 要在拓展体裁、来源等的方法下, 增大信息量, 使新闻报道信息能够有效传播。

注释

1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 新华出版社, 1984年, 第7页。

2艾风:《新闻·信息·信息量》, 《新闻界》, 1995年第4期, 第7页。

3转引自王雨田:《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6年, 第286页。

4费菲:《论经济新闻信息量的增值》, 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1年, 第4页。

篇4:最美妈妈吴菊萍

吴菊萍,1980年生,浙江嘉兴人,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目前小女孩已经好转,救人女业主吴菊萍,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2011年9月12日,吴菊萍和坠楼女孩妞妞约好,回家过中秋团圆。

吴菊萍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自然举动,是对生命的爱惜,反映了人性最本真的一种状态,正是孟子所说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仁爱,也是“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反映。

【人物花絮】

吴菊萍是嘉兴人,来杭州工作11年了,现在阿里巴巴诚信通做销售客服,有一个7个月大的孩子。7月3日央视13频道滚动播报了吴菊萍的事迹。主持人以“关注一个震撼的瞬间”开头,以“向吴女士致敬”作为结尾。短片中,妞妞的父亲章先生说:“在杭州感受到了一生最大一次温暖”,如果没有吴菊萍舍身相救,“妞妞可能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讲述起惊险一幕时,吴菊萍只微笑着淡淡地说:“这是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这话干净朴素,却真实有力,令人感佩之余,思味良久。

【素材解读】

7月2日那一瞬间,定格了吴菊萍的美丽。大爱是美,善良是美。对于小区陌生的一位小孩,她原本可以不去接,她清楚地知道高空接人,至少会受伤,但她顾不了这么多了。

“顾不了这么多了。”“这是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是吴菊萍事后在医院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原话。语句普通,但正因为这个“顾不了”才留住了一个小生命,才成全了一份人间大爱。一个真实的普通人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了伟岸的道德、这个时代的价值、人性的光辉,扬起民族向善的力量。

【运用方向】

话题一:美丽、榜样、幸福、平凡与伟大

“最美妈妈”到底美在哪里?在危急时刻,这位80后妈妈吴菊萍不计后果的爱心托举,不仅给坠楼女童妞妞带来了生的希望,也激发着全社会的向善力量,高扬了精神的光辉。

生活是一面镜子,人心也是一面镜子,你怀着仇恨、算计、功利、阴暗去照,得到的,也只能是仇恨、算计、功利和阴暗;而当你心怀爱意、仁慈、善良和阳光去面对的时候,除过收获爱意、仁慈、善良和阳光之外,同时还会得到满足与幸福,那是对你的最好回报。“最美妈妈”就是美在此处!

话题二 :仁爱、善良、感动、人生的价值

半晕半醒中,吴菊萍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孩子怎么样了?”一个素昧平生的小生命,令吴菊萍奋不顾身,也让病榻上的她牵肠挂肚,是人类善良本性的本能反应。正如她自己所说,跑到楼下到伸手接人,中间也就几秒钟的时间,根本来不及细想后果。但人类善良与互爱的本性,让她没有任何犹豫,伸手托起女童生存的希望。她来不及考虑接得住否,也没有考虑小孩掉下来的冲击力到底是300公斤还是280公斤。这种仁爱的人类本能,没有功利、没有企图,最是让人感动。

【习作片段一】

转 变

置身于渺无边际的书山题海中,我不敢说自己对这个世界有多少了解。但多年来的耳濡目染和“偶然”或“时不时”的切身体验,的确使自己感觉天下人“无不熙熙,皆为利来”,所谓天下人皆一面孔也。

这种悲观论调伴随我的生活已经多年,然而这次突如其来的灾难改变了这过去的一切。所谓的“社会黑暗,利益至上”的想法,不过是自己的无知罢了。

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目前小女孩已经好转,救人女业主吴菊萍,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

吴菊萍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自然举动,是对生命的爱惜,反映了人性最本真的一种状态,正是孟子所说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仁爱,也是“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反映。

这还是自己所认为的那个世界吗?这是人人只为自己吗?灾难折射出的美丽人性让我感动,灾难折射出的美丽人性让我感到温馨:原来,这个世界很美,因为这世界上的人的心灵都充满着爱!

当人们慨叹当代人身上的神性在消失,人性在减弱,兽性在扩张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例子,无疑是欣慰而激动的。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看到吴菊萍事迹的人,会激动地奔走相告纷纷转发信息和加评论的原因。吴菊萍救的不仅是那个掉下楼的妞妞的生命,也救了人们对人间还存在忘我的大爱的希望。这种希望,足以支持更多更美好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而我们所在的世界,会因为这些好事,而变得美丽起来。

【习作片段二】

“最美妈妈”激发社会

向善力量

连日来,接抱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引发了海内外的集体感动。吴菊萍不计后果的爱心托举,不仅给坠楼女童妞妞带来了生的希望,也激发着全社会的向善力量。

素不相识的人们在妞妞居住的小区点燃爱心蜡烛,为妞妞祈福;因受伤无法哺乳,一位孩子刚满两个月的年轻母亲要为吴菊萍哺育孩子;北京企业家夫妇专程赶到杭州,分别为妞妞和吴菊萍捐出10万元爱心款;医院组织最好的专家,正在全力抢救妞妞和“最美妈妈”;而吴菊萍也获得了自己所在公司的20万元奖励,并被允许带薪休养……

从一群人到另一群人,从一个机构到另一个机构,从媒体的积极传播到守望爱心的制度回应,因吴菊萍义举而激发的爱心接力,折射着人性的光辉,引导着社会向善。在炎热的夏季,有什么比这更能抚慰人们的心灵呢?而因“彭宇案”一度让人不相信“还有好人”,也不敢轻易行善的社会,正在变得温暖明亮,爱意涌动。

“爱的世界没有力学”。网络上,年轻的80后、90后正在热烈地讨论吴菊萍爱的力量源自何处。的确,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就不会仅仅把爱心局限于自己,局限于家人,就能感受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世界就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无限的生机。

尊重生命,护佑生命,把生命提高到最有价值的地位。这样的生命意识激发社会向善力量,于个人言,是对自身生命的倍加珍惜,对生活的信心;于他人言,是通过爱心善意可以帮助改变妞妞、轻生男、白血病少女等个体的命运;于整个社会言,则有助于建立起和谐的社会关系,改变社会群体的命运。

这于当下尤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如果我们能多一些对生命的热爱与责任,花季少年就不会轻易地选择轻生;如果我们能多一些对生命的热爱与责任,年轻夫妻便不会轻率地让刚刚出生的孩子成为“愤怒的牺牲品”; 如果我们能多一些对生命的热爱与责任,药家鑫带给他人与自己的“生命之痛”可能不会发生。如果我们能多一些对生命的热爱与责任,能多一份对生命的敬畏,我们的社会就能更加和谐,才有美好未来。

篇5:名人故事素材:最美妈妈―吴菊萍

美的妈妈吴菊萍

在生活中我们就像电器,妈妈就像电池给了我们动力;我们就像一株株小草,我们的妈妈就像土壤一样,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茁壮成长。你所看到的两张照片,一张妞妞没有受伤,而这位妈妈却受了伤!这位妈妈叫吴菊萍,是最美妈妈,他们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呢? 那是2011年7月2日,在杭州的一个小区里,有一个二岁的妞妞趁奶奶不注意,爬上了窗台,被窗沿挂着,随时有可能坠落下来。吴菊萍妈妈看见了,又听到一声尖叫声,一刹那间吴菊萍妈妈踢掉高跟鞋,说时迟那时快,冲过去接住了妞妞,由于妞妞坠落冲击太大了,像一块石头一样把吴菊萍妈妈冲到了。妞妞没有受伤,吴菊萍妈妈却左手臂骨头摔成了三截,而且粉碎性骨折,醒来时已经在病床上躺着了,她听说妞妞没有受伤,她高兴极了!

篇6:吴菊萍 “最美妈妈”的新生活

从“最美妈妈”到“最美一面”,她以一位母亲本能下的奋不顾身获得了一座城市甚至整个国家的感动与敬意。吴菊萍,一个普通“80后”母亲在2011年度国人心中留下了最美丽而温暖的瞬间。

奋不顾身的一接

2011年7月2日中午,发生在浙江省杭州市白金海岸小区里的一幕堪称惊心动魄。当时正逢午休,被溽热浸透了的杭州的中午,平静祥和,一如小区里每一个洒满阳光的午后。突然,一声惊叫从22幢的10楼传出:“不得了了,小孩子要掉下来了!”

呼救的是22幢10楼的一位阿姨,在她家隔壁,一个两岁左右的小女孩双手抓着窗框,双脚踏空,整个人悬在窗外摇摇欲坠,有人曾试图用梯子够到小女孩,未果,只坚持了不到两分钟就突然掉落。

正当人们以为惨剧就要发生的时候,楼下一位路过的女士突然踢掉高跟鞋,往楼下快速靠近几步,向空中张开了双臂……这个千钧一发时刻甩掉高跟鞋奔过去的人,就是吴菊萍。当人们惊魂未定再看她时,她已经向左边倒在草坪上,怀里,正是从十楼掉下来的妞妞。

“砰”的一声,小女孩重重地砸在这位女士的左臂上,滚落在一旁的草坪里,由于巨大的冲击力,这位女士也重重地倒了下去……倒下去的人就是吴菊萍。两岁的女孩就是妞妞。幸运的是,妞妞被她死死抱在怀里。四周死寂,半晌,孩子发出一声微弱的哭声。有救了!大家七手八脚开始准备救援,一场关于生命的营救自此开始。

小区里的人是从外面的惊叫和嘈杂的救援声中得知这件事,很多人是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还有更多人是通过网络……下午,已经有无数的人在为妞妞加油,更对吴菊萍感到敬佩。不知是谁最早说出“最美妈妈”的称号,最美好的名字带着温暖和敬意迅速传播开来。

历史让她瞬间成为英雄。

吴菊萍伤在左臂,伤得很重,桡骨粉碎性骨折。作为人的小臂三根骨头中最精巧的一根,桡骨承担着胳膊转动、屈伸等精确动作,还支配着手掌和五指,而吴菊萍的伤势,又是桡骨骨折里十分严重的。胳膊打上了石膏的吴菊萍安静地躺在病房里,因为进行的是中医保守治疗,她整个人都不能动。躺在被慰问的鲜花包围的病房里,她想到最多的甚至不是自己刚刚7个月大的儿子,而是被她接住的妞妞,很多次她说,希望她坚强。

世界上各个角落的很多人心中,从此多了一份牵挂。

10天以后,妞妞醒了。7月12日,她还小声地叫了“爸爸、妈妈”,此后,奇迹不断出现,妞妞令人欣喜地迅速康复。这是吴菊萍缔造的生命奇迹。

在医院整整治疗的两个半月时间里,大家在关注妞妞的同时从来没有忘记吴菊萍,她所在公司奖励给她20万元,并授予她“阿里奖”;无数媒体的持续追踪,大家都能够知道她康复的每一个细节;很多人去看望她,领导们也去慰问她……被感动和敬佩包裹着的人们,把这种感动和敬佩又传回给了吴菊萍。

在杭州钱江新城青少年发展中心东北角的休憩广场,杭州市政府特意为吴菊萍树起一座雕塑——“妈妈的手”,作为一座“爱心地标”展现杭州最美的一面。雕塑由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设计,以一双美丽纤细的女性的手呈“接”的姿态将孩子轻轻托起,小孩被紧紧地捧护在手心,一只小鸟停留在母亲中指上。揭幕当天,当吴菊萍的大手牵着妞妞的小手走进众人的视线,欢呼声响起,为了一个生命的奇迹。毕竟这一年里有太多的冷漠让人们触目惊心,心生寒意,太需要有一抹温暖赖以慰藉。

回归平静的生活

直到9月28日,吴菊萍和妞妞同时出院回家,各自重新开始新生活。她们都努力跟过去一样,但生活又从此变得不同。

曾经吴菊萍和妞妞素不相识,她们的交集只是生活在同一个小区。一场意外让她们分别躺在不同的医院中,同样让人心疼,牵挂;而今吴菊萍和妞妞之间胜似亲人,有了血缘之外的刻骨深情,不同的轨迹,同样让人敬佩,记忆。

吴菊萍开始成为一名公众人物。回顾出院以来这两个月的生活,她参加了小区里以她的事迹为主题创作的雕塑“最美一面”的揭幕;她出席了杭州市以她的伸手一接为主题创作的城市主题雕塑“妈妈的手”揭幕;她还作为嘉宾参加了杭州滨江消防大队携手阿里巴巴举行“天使之手”志愿者服务队成立暨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更多的社会事务中,有了吴菊萍的身影,她也开通了自己的新浪微博,关注一些社会事务,也会为不公而鸣,也会为弱者而呼,也会为美丽喝彩,也会为精彩加油。

前不久,吴菊萍刚刚到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的一个颁奖活动录制。临近年终,会有很多奖项颁给吴菊萍,为了她的义举和大家心中的敬意。但是舞台之下,这位2011年度“最美妈妈”,还是坚持自己平静的生活。一如往常,平淡如菊。伤愈,吴菊萍正常上班、下班、照看自己将满周岁的儿子。依旧在阿里巴巴客服部,工作内容、办公桌的位置、身边的同事都没有变化,她还是像从前一样早早地来到办公室,帮助其他同事打开电脑。好像那个奋不顾身的吴菊萍不是这个柔弱美丽的女子。

有人在微博上提问:“慢慢回归平静是否还习惯?”吴菊萍回复道:“人生中这样的事情是极少数,被关注是意外。这样安静的生活才是平常人的生活,能多陪陪家人很幸福!”的确,她陪公婆逛街,带父母游西湖,教孩子小游戏,还是那个看似柔弱而坚强无比的普通的“80后”妈妈。

原本一夜之间,一起涌来的荣誉她就有点不适应。“最美妈妈”、“见义勇为积极分子”、“三八红旗手”等荣誉,虽然她理解,也觉得光荣,但还是感觉跟做梦一样不真实,现在这些不真实终于慢慢地离去,剥离出她本性中的善良,回归生活中的质朴。

“今天我陪妈妈去灵隐寺烧香,虽然我第一次去,但这次我和妞妞都能化险为夷除了要感谢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外,也要感谢老天的保佑。现在我的生活很好,唯一要求的就是家人的健康,平安。也祝大家健康,平安!”这是吴菊萍11月29日傍晚发布的一条微博,浅淡地叙述,温暖自然流露。

事后,无数人问吴菊萍当时的想法,可吴菊萍总是觉得甩掉高跟鞋冲上前去的一刹那她真的没有什么想法,只是觉得“自己是碰上了”,顾不上想能不能接住,也顾不上想万一接不到,砸了自己怎么办,更顾不上去想之后自己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人物、“最美妈妈”……一切都只在瞬间,本能的驱使,时间的定格。

上一篇:三年级三班安全教下一篇:告白气球歌词 日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