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委会工作报告免费

2024-05-16

全委会工作报告免费(精选6篇)

篇1:全委会工作报告免费

中共秦皇岛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摘要)

(2008年12月26日)

做好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方针不动摇,抓住机遇落实好保经济增长、促结构调整两大主要任务,继续深入实施既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把握方向、重点突破、统筹兼顾、积蓄后劲,力争全面工作上新水平,重点工作有新突破;弱项工作有新提高、达到全省中等水平,强项工作开创新局面、争创全省全国先进。把握方向,就是要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 ”新秦皇岛的总目标,咬定发展不放松,坚持开放总揽、环境先导、民营突破、园区承载、项目攻坚的思路,着眼于速度、结构、效益相统一和入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保持科学发展的好势头。重点突破,就是要认真落实省委 “保、扩、调、惠”的总体要求,以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为总抓手,突出抓好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县域经济、临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抓重点带全局,确保不断实现新突破。统筹兼顾,就是要增强统筹能力、提高统筹本领,围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自觉做到统筹空间、统筹时间、统筹不同群体、统筹工作的方方面面,统筹抓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切实推动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积蓄后劲,就是要力戒浮夸急躁、急功近利情绪,扎扎实实抓基层建设,做基础工作,搞基础设施,发展基础产业,化危机为契机,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努力使秦皇岛即期发展渡过难关,近期发展生机勃勃、长远发展后劲十足。按照上述要求,明年我市经济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全部财政收入增长 11%。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确定这样一个略高于全省水平的目标是实事求是、积极可行的,体现了我们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坚定信心。在实际工作中要力争发展得更快一点、完成得更好一点。

四、明年重点工作任务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明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要坚持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打破资源依赖定式,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强市之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巩固提升农业的基础地位。围绕城市发展定位,大力发展现代旅游服务、港口物流、现代金融等第三产业,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三化”驱动,加快“三大基地、一个中心”建设。要进一步调整完善产业政策,加快构建高端产业体系。要不断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发挥政策导向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加快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迈进,由上游初级产品向下游制成品延伸。要进一步调整优化企业组织结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纵向延长产业链、横向走集群化和集团化发展的路子,以资产、技术、品牌为纽带,采取“腾笼换鸟”的方式进行整合,努力促进低成本扩张。要抢抓京津冀合作和建设冀东经济区的机遇,继续推进与唐山、承德等周边地区的战略合作,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中实现共同发展。要

按照“节约资源、减少排放、达标处理、循环利用 ”的要求,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要深入推进 “71030” 工程,实行严格的禁(限)批政策和项目环保准入制度。要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培育生态文化,切实抓好山神庙循环经济示范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二要抓好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培育战略产业增长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按照大产业、大园区、大基地、大项目、大投入的思路,坚持由出口导向型向扩大内需型、劳动密集型向高新技术型、资源消耗型向可持续发展型转变。要抢抓机遇,抓紧谋划和实施一批符合扩大内需要求、事关秦皇岛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并研究制定综合性政策措施,大力启动引导社会投资,激活民间资本,确保明年全市投资增幅有较大增长。要按照临港、高新技术、黄金海岸旅游休闲、葡萄酒四大产业聚集区的规划,对现有园区进行整合,增强项目承载和产业集聚功效,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招商引资的主阵地、企业集聚的最佳区、产业升级的大平台。要进一步做好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和向上争取等前期工作,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和推介力度,全力盯办新建民航机场筹建工作,积极推进津秦客专、承秦高速、富士康科技园、耀华高新技术园区、首秦深加工基地、山船重工造修船、中油宝世顺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抓住国际高端产业向国内转移的机遇,积极谋划引进一批生物医药、新能源与环保、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新项目,加快培育总部经济、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庄园经济等新兴业态。需要强调的是,搞项目建设必须注重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必须符合秦皇岛“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定位,必须严把项目准入关和投资门槛,真正抓住当前机遇,下大力夯实科学发展的基础工作、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三要强力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全面加快城镇化进程。按照既有工作思路,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整体谋划、分步实施,围绕老城区改造提升、应拆地区拆迁建设和新区拓展建设,强力推动大拆迁、大改造、大建设和大提升。要加快实施金梦海湾、六河治理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公益项目,尤其要进一步瞄准定位,加大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全面加快黄金海岸新区建设,切实加快西港东迁进度。重点抓好城镇主要街道拆墙透绿和楼体容貌改造整治,抓好高速公路、国道等主要道路两侧临违拆迁和环境整治,抓好重点区域“平改坡“工作。要统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强化规划对市域的动态全覆盖和执行刚性,树立城市即旅游、即景观的理念,高度重视城市特色打造、风格塑造。要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经验,加强细节建设和管理,整体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质量。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大力度开展植树造林和城镇绿化会战,进一步彰显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最大特色品牌。要稳妥推进城市区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要充分发挥房地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制定扶植政策,完善配套措施,进一步激活我市房地产市场。当前正是我们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大好时机,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积极推进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多元筹措城市建设资金,以思路方法和资金筹措渠道的拓宽,保障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的扎实推进,确保明年暑期前整个秦皇岛尤其是城区变得更加亮丽。

四要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掀起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新--。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环境意识,加快产权、资本、金融、技术、信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建设,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减少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能,打造区域体制创新、环境优化、产业升级、全面开放的制高点。要下大力搞活金融,强化银企对接,增加信贷规模,全面改善秦皇岛金融生态环境。要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建立要素完备、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逐步使我市的区域市场化程度领先于周边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要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发展主题,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文化,激活创业主体,加快发展民营经济。要健全创业扶持政策和服务体系,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加大

对破坏发展环境典型案件的查处力度,保护各类投资创业者的合法权益。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鼓励企业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要完善搞活流通、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五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和谐秦皇岛建设。重点是“加强四项工作”、“破解三个难题”,逐步探索健康有序、全面持久、特色鲜明的和谐发展之路。“加强四项工作”:首先要加强就业工作,突出以城市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登记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被征地农民、零就业家庭为重点,加强就业再就业服务和援助,尤其要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其次要加强城乡社会保障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养老、低保和困难群众救助的城乡覆盖面,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地震灾区工作;第三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特别是珍惜奥运物质遗产,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第四要加强平安秦皇岛建设,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调、解决、稳控和查究机制,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信访稳定、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明年整体和谐稳定与暑期绝对安全。“破解三个难题”:首先要加快解决住房难的问题,重点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好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其次要加快解决就医难的问题,重点是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扩大基本医疗的覆盖面,提高公共卫生的服务保障能力;第三要加快解决上学难的问题,重点是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合理布局,抓好中小学扩建工程,大力发展学前幼儿教育,认真解决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内的新增人口就学问题,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同时,要实施“文化大繁荣” 战略。围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这个重点,树立文化民生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培育秦皇岛地域特色文化,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优先安排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文化建设项目,实施文化强基、精品、惠民和传承工程,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要继续保持秦皇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紧紧抓住党建这个根本,把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和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要善始善终地抓好“树创促”主题实践活动,巩固活动成果,建立长效机制。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明年党建工作的重大政治任务,及早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围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秦皇岛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不断深化市情认识,完善发展思路,健全体制机制,又好又快地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市进程琴要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运用统筹协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继续深化开展 “双学、双守、双做”教育实践活动。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社会持续形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浓厚氛围。

二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确保把政治上靠得住、工 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努力形成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各级领导班子。对此,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和考核,加大巡视工作力度,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以干部素质的与日俱增,来实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的与时俱进;以激励约束双向规范的方法,通过促进干部政治素质、道德品质

和能力水平的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凝聚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持久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要以抓基层、打基础为根本,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创新机制,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镇社区、机关、学校和“两新”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要以“三级联创”和“五双”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要认真组织好农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确保换出强班子、换出战斗力、换出新气象。继续做好选派干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要切实关心爱护基层干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认真解决基层组织的经费保障和活动场所等问题,加快建立以定职责目标、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看所养为主要内容的 “一定三有”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四要以改进作风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明 年要在全市干部队伍中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层层强化抓落实的统筹力、创新力和执行力,做到真抓实干、埋箕工作,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抓落实上,放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只要看准的事情,就要排除一切干扰一抓到底,每项工作任务都要分解细化到具体项目上,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身上,明确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要在各机关普遍实行首问首办责任制,健全完善督查督办和综合评议工作机制沏口强对市委重大决策和领导交办事项落实情况的督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紧紧抓住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行专项资金公开运行平台系统、廉情评估预警和腐败风险防范机制、市级统一招投标平台建设,不断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加强和创新全市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的管理与改革,逐步形成具有秦皇岛特色的“机制+科技”的预防腐败模式。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行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继续办好“秦皇岛论坛”,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统筹打造好秦皇岛良好的基础条件、自然生态环境和风清气正、人和业兴的人文环境。

各位委员、同志们,明年是秦皇岛发展建设史上面临艰巨任务和严峻考验的一年,是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树立时不我待的危机意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以昂扬振奋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面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强市进程,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富庶文明和谐”新秦皇岛,以科学发展的新业绩、重点工程建设的新成果、城镇及农村建设的新面貌、民生改善的新成效、党的建设的新进展,向国庆6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篇2:全委会工作报告免费

这次县委全体(扩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市委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在认真总结20xx年全县工作的基础上,安排部署全县20xx年各项工作,组织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保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围绕这个主题,按照县委常委会讨论的意见,我主要就当前形势和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讲些意见,向农同志还将重点对20xx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做出全面安排。下面,我代表县委常委会向全委扩大会议报告工作。

一、正确分析当前形势和面临的机遇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拓创新,拼搏奋进,使全县经济增长、社会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是历年来最快、最协调的一年;是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城镇靓县”四大战略成效显著的一年;是全县各级组织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的一年。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0.7%,经济增长呈现出持续、健康的良好发展势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85%,公路交通、城镇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县委、政府向全县人民承诺的实事和重点项目建设相继竣工或加快建设,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发展平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进一步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70元,农村和农民是历年来发展最快和获得实惠最多的一年;工业增加值增长25%,企业改革深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保持强劲的增势,工业强县的基础和发展平台进一步坚实。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中,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成功举办中国“三沈”文化研讨会,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和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稳步发展,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和谐。所有这些都标志着我们在加快汉阴经济社会发展的征程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果。

回顾20xx年工作,在加快汉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从工作指导思想上讲,有这样几点经验值得肯定和发扬。

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工作思路的确立、各项工作的统筹安排推进和落实中,十分注意和注重把科学的发展观贯穿于始终,注重处理好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更加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主导产业;更加重视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施“两基”攻坚,打造“三沈”文化,加强科技推广,加快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大力推进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更加重视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企业改革,切实加强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促进发展,在加快发展中实现社会稳定。正是因为我们在工作的指导思想、政策措施上较好地落实了科学发展观,才有效地解决了改革和发展中的诸多困难,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是坚持民主科学决策,大力实施“四大”战略。深入调查研究,善于集中集体智慧,充分顺应民意和县情实际,是县委始终坚持的一个重要领导方法。年初,我们在客观总结近年发展经验、认真分析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确立了“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城镇靓县”四大战略,通过一年来全县各级的努力奋斗,实践证明,“四大”战略符合汉阴县情实际,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走向,符合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意愿,是加快汉阴发展的民主和科学的决策。

三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过去的一年,我们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各项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把保护好、维护好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行政的有机统一,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把人民群众的要求作为我们制定政策、推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充分调动方方面面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紧迫、最直接的困难和问题摆在党委、政府工作的首位,使全县上下的注意力和创造力都统一到全县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上来。同时,也更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四是坚持抓好党的建设这个根本。县委班子带头做起,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严格执行县委常委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切实加强县委班子自身建设,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形成了步调一致、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保持了县委工作高效协调运转;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原则,大力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审判、检察机关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以县委中心学习组为龙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理论工作,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严格执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深入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制度,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从有利于发展的高度出发进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执政基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案件、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狠刹“四股歪风”工作,使全县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

五是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不提空口号、不摆花架子、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从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做起,重调研、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继续大力弘扬“三苦”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决纠正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问题,坚决反对奢侈之风、浮躁之气、漂浮之疾。进一步创新考核管理机制,坚持县级领导挂联乡镇、企业和重点项目机制,坚持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专项督查、跟踪督查制度,全县各级领导和干部作风显著改进,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快速落实。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要看到,目前促进农民增收的农业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还不明显,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还需加大;工业经济的总量还不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业主导产业还未形成;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重大项目缺乏,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力不够;解决改革过程中引发的信访、群体性上访等新问题的难度加大。我们还要看到,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许多不适应,领导经济发展的本领还不够强,少数干部的工作作风还不很扎实,加快发展的意识还不强。我们更要看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变人才匮乏、投入不足、财政拮据这些长期积累的制约全局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要正确分析和把握当前形势,正视这些问题,既要认识解决这些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更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更加强烈的机遇意识、更加浓厚的发展氛围、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实现加快发展的新突破。

二、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20xx年是完成“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纵深推进县十二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绿色经济强县、奋力加快小康进程发展战略的重要一年。全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紧紧围绕加快小康进程奋斗目标,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城镇靓县”战略,不断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努力构建稳定和谐社会;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努力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把汉阴各项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奋力实现全县“三个文明”建设的新突破。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80元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严格控制在3.5‰以内。实现以上预期目标,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必须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和在执政理念上的飞跃。其第一要务是发展,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当前已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周期的上升阶段,各项建设正处在积聚能量、蓄势腾飞的关键时期,也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到汉阴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我们进一步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和驾驭发展全局的工作能力,妥善解决好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困难,推动汉阴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和尤为紧迫。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要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围绕经济建设中心,认真按照统筹发展的要求,正确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重点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利用、城镇与农村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努力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群众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建设绿色经济强县、奋力加快小康进程的全过程,体现和落实在我们的行动上和工作中。

第二,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四大”战略。人的认识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的创新而不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重新审视县情,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速度与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社会走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城镇靓县”四大战略,立足汉阴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域、生态资源相对丰富、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起点相对较低的现实,以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为基础,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把城镇建设作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着力点,把推进工业化作为强县富民奔小康的突破口,构成了推动汉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这一战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紧紧抓住了加快汉阴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一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这一战略符合县情实际,在具体实施中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发展,得到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赞同和拥护。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强化“四大”战略的指导地位,并结合各自实际,找准推进和落实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更大的干劲,更新的措施继续把“四大”战略向纵深推进,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在工作思路保持科学性、连续性的基础上,速度更快,质量更高,步伐迈得更加坚实。

第三,必须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实践反复证明,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能不能迈开步子,打开局面,首先是解放思想。思想解放了,就能够突破陈旧过时的观念,拓宽思路,放开手脚,在工作中不断有新办法、新突破、新建树。汉阴的改革、发展、稳定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改革能否深入,发展能否加快,稳定能否保持,制约因素当然很多,但一个主要阻力,还是思想禁锢和传统积习,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很难迈开大步。我们要保持今年经济社会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就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大胆吸收和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快发展的思想和经验,大力倡导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挣脱各种阻碍发展的束缚,不怕责难,不怕非议,放开手脚,大胆实践。在这里,我希望大家在今年的工作中要牢固树立三种意识。一是要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认真按照“三个有利于”和“三个解放出来”的要求,用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去适应新形势,推进新发展。二是要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忧患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正确认识机遇与挑战,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旺盛的斗志,及时妥善解决好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以新思想、新办法,创造新经验,夺取新成绩。三是要树立“拼搏奋进、敢为人先”的竞争意识。敢于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破除各种束缚,克服思想障碍,努力在各项建设中克难奋进、迎难而上,争创一流;努力以全民思想大解放,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大发展。

三、突出重点实施突破,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又是有重点的,就是要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汉阴是一个欠发达的山区农业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经济建设的任务很繁重也很紧迫。立足这样的县情实际,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县域经济,从大思路上讲就是三句话,即振兴农业必须发展工业;发展农村必须发展城镇;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三句话的核心是要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使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通过走以工带农、以农促工,工农融合互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实现县域经济总量扩张,实力增强。

(一)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攻方向,在工业强县上寻求新突破。以税费改革为重点的农村各项改革的纵深推进,对我们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县域经济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跳出农业抓农业,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通过抓工业带动农业发展,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县域经济,解决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确立长期的工业主导思想,把发展经济的重点、经济和效益增长点向工业领域倾斜,把加速工业化进程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认真落实“工业强县”战略各项措施,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工业经济大发展。一是要营造“工业强县”的浓厚氛围。积极应对新的形势变化与新的任务要求,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树立工业化是加快小康进程必然选择的理念,确立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广泛宣传工业,认真研究工业,全力扶持工业,着力壮大工业,形成全民参与大办工业、全社会支持办大工业的浓烈氛围。二是要全面放活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以“民资、民智、民力”为主的经济成份,其产权清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机制灵活,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完全适应汉阴生产力水平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更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发展民营经济放在突出位置,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思想上要树立不论哪种形式,能搞活就行;不论归谁所有,有贡献就行;不论规模大小,能发展就行;不论业主是谁,有作为就行的“四不论”观念。在工作中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除体制障碍,放宽从业限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实实在在的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真正做到开放、放开、放宽、放活,推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迅速壮大。三是要择优扶强骨干企业。着眼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副产品的加工升值,以集中力量扶持壮大天然建材、绿色食品、生物化工、丝棉纺织、黄金矿产五大支柱工业体系中的规模骨干企业为重点,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技术改造、研发新型产品、扩大企业规模,努力形成一批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的集团型、科技型、外向型骨干企业群体,尽快形成三五户起决定作用的重点企业。四是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眼于增强企业活力,把妥善安置职工放在首位,依据有关法律和相关政策,放手引进民营资本通过同业兼并、股份改造、嫁接培植、资产重组等多种途径,尽快使国有企业全部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为发展民营经济拓展空间。五是要鼓励重点区域率先崛起。依托月河川道乡镇企业小区的区位、信息、资源、人才、经济等方面优势,以主攻民营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向园区聚集,促进资源优势整合,使重点区域在民营经济的支撑和拉动下,实现率先崛起。六是要创新工业经济发展机制。按照区别情况、突出重点、分类考核、有利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重点乡镇以工业考核为主的复合型考核机制,并切实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调动乡镇抓工业发展的积极性。要采取选派年轻后备干部到重点企业挂联锻炼,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提拔使用的办法,创新城市经济型干部培养新机制。同时,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一批熟悉工业、能够很好地组织和领导工业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型党员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工业强县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以做强龙头企业为重点,在加速农业产业化上寻求新突破。坚持用工业理念来谋划农业发展,紧紧抓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这个关键环节,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分而散、大而弱”向“少而精、优而强”转变,进而夯实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一是要做强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产品变为商品走向市场的纽带,也是带动形成农产品商品基地的源动力。当前,汉阴农产品成本高、销售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农业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导致农业产业链条短、商品化程度不高。我们要按照“招商引资新建一批,改革改造巩固一批,创造条件培育一批”的思路,通过走出去宣传推介,力争引进一批肉类加工、中药材认证和加工企业在汉阴投资建厂,积极扶持秦龙、秦皖、禾烨等一批外向型企业,带动畜牧业、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力争实现30万头良种猪、万亩药材基地的发展目标;对缫丝厂、油脂化工厂等生产经营不正常的国有集体企业,要采取依法破产、长期租赁等方式进行改革改造,盘活闲置资产,使其重新发挥作用,带动全县8万亩桑园、10万亩油菜、20万亩优良粮食基地的生产;对魔芋、黄姜、葛根、茶叶等加工型龙头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搞好服务,促其迅速做大做强。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使农业从单纯的原料生产向生产销售的终端商品转变。二是要扩张主导产业。继续按照“强牧、提桑、优粮、兴药”的思路,组织农民、龙头企业在扩大主导产业种养规模、提高产品品质、打造特色品牌上狠下功夫;突出抓好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蚕桑生产的提质增效,优质粮油生产的改良挖潜,中药材的认证和加工,努力通过1—2年的不懈努力把汉阴建成畜牧大县、蚕桑强县和优质粮油基地县。三是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扶持农民走出土地,走出乡村,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或经商办企业,或从事服务业,或外出务工。并以此为基础,积累资金,掌握技术,逐步由半农半商、半工半农的“兼业”户向全工全商的“专业”户转变,最终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城镇人口。四是要加强对先进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进一步强化科技兴农观念,尽快建立起政府指导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公益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农技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广泛参与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重点围绕扩张主导产业,做大特色产业,示范和推广一批良种良法种养方式和标准化节本增效配套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改良品种、提质增效,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三)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在推进农村城镇化上寻求新突破。科学发展观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实际上就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农村城镇化。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立足县情实际,根据县城、中心集镇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建设基础,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逐步推进。在县城建设上,要体现城市品位,反映文化内涵,有利产业发展,突出南区开发重点。严格按照市场手段运作,合理经营南区土地、设施等资源,扶持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以多种灵活方式参与南区重点工程、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吸引更多的人、财、物向县城集中,努力使县城尽快成为产业发展、人口聚集的坚实平台和载体。在中心集镇建设上,重点以完善功能、培育产业为主。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采取市场化运作办法,进一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集镇功能,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民营企业进入集镇投资创业,从而促使境内外各类生产要素向集镇聚集,提升人气,繁荣市场,拉动消费增长,带动三产发展。同时,要积极探索并逐步推进在户籍、就业、社保等方面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机制,切实解决好农民和外来投资者进入城镇创业、生活的体制性障碍,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坚持项目带全局思路,在扩大投资上寻求新突破。市委一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县域经济的发展,关键靠投资拉动。这也是汉阴在自身投入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是要抓好项目生成工作。及时准确把握国家扶持发展的政策导向和产业市场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的挖掘、储备一批市场潜力大、吸引投资强、产业链条长的项目,并精心包装、策划一批精品项目、特色项目,建成动态的项目库。二是要做好项目的争取工作。关键是要增强敢想、敢争、敢为人先精神,密切与省、市有关部门的联系,闻风而动追项目,不遗余力跑项目,千方百计上项目,争取把一批基础类、产业类的项目挤进中省市的计划盘子。三是要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当前,许多民间经济实体都有着雄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实力,也都在寻求新的投资项目,以求实现更大发展。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抓住这些机遇,能不能以我们的环境、项目、服务和诚心打动他们。只要我们认真做好这些工作,就一定能够赢得发展先机,取得招商引资的新成效。我们要在精心准备招商项目的同时,多走出去加大汉阴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和优势项目政策的宣传推介,多请进来各类经济实体参与汉阴各项建设,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四是要狠抓投资环境整治。不论是招商性项目,还是政策性项目,都需要好的投资环境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要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为项目建设服务就是为全县发展大局服务”的思想,坚持从大局着眼,从小事入手,从具体事情做起,积极主动为各类投资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打响“诚信服务、信用汉阴”的环境品牌,让汉阴真正成为最适宜投资、最适宜开发的热土。

四、努力构建稳定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汉阴,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要坚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前提,注重激发社会活力,着力维护社会稳定,从而巩固人民团结奋斗的理想基础,形成干群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

(一)切实关心群众生产生活。“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县城乡贫困面比较大,解决好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是头等大事。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认真落实相关政策,切实抓好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创造就业岗位上的作用,扎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管财政多么困难,都要继续把“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和“城市低保”预算到位。要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时刻想着解决好贫困村及贫困户、下岗失业职工、受灾户、“三无”人员、残疾人生产生活问题这“五本帐”,广泛开展扶贫救助活动,确保困难弱势群体生活不出问题。要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千方百计促进困难群众增收,不仅要给予资金、物资帮助,还要突出抓好科技扶贫、技能扶贫、智力扶贫、产业扶贫,引导贫困群众增强战胜贫困的意识和能力,找到致富门路,彻底摆脱贫困。

(二)着力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近年来,我县在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也有明显进步。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我们的“两基”工作虽已通过省政府验收,但教育质量与经济社会进步的速度、老百姓期盼的高度之间仍然有一定差距;我们的科技力量薄弱、科技人才紧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科技进步提出的新要求相差甚远;我们的计划生育工作虽然一刻也没有放松,但计生工作执法难、流动人口管理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把这些问题指出来,是希望引起我们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发展的责任意识、紧迫意识,把这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一件一件抓好、抓实在。在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点,就是各级各部门在争取项目、加强对社会事业发展投入的同时,要积极探索“社会事业社会办”的新路子,凡是能交给社会办的事业,要尽量交给社会去办,这既有利于竞争机制的形成,又有利于避免政府大包大揽,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工作格局。

(三)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经济能否发展,人们的精神面貌至关重要。要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蓬勃的朝气、昂扬的斗志,为加快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一要加强新闻宣传工作。从加快发展的需要出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对外扩大汉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内多反映基层的工作动态,使新闻宣传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二要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文明乡(镇)村、文明集镇、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三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切实搞好青少年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推动全县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文明氛围。

(四)全力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当前,我们正处于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不可避免地随之出现,这些矛盾处理得当,就能安定人心,促进发展;处置不好,就会影响稳定,妨碍发展。我们讲发展是政绩,但如果社会不稳,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始终保持社会政治大局的持续稳定,也同样是政绩,也应该成为衡量和检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成效、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是维护本区域、本部门、本单位稳定的第一责任人,要牢固树立“发 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思想认识,切实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建立健全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和教育、协商、调解相结合的办法,使矛盾就地化解在萌芽状态,坚决控制越级上访,并积极开展无信访乡镇创建活动,把信访工作纳入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深入开展“安全汉阴”创建活动,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继续加大对各类刑事犯罪的严打力度,妥善做好邪教防范和处理工作,保持社会治安持续好转的良好势头。突出抓好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安全生产监管和整治,及时排除各类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毫不放松地加强防汛防滑防灾工作,确保不出大的问题。

五、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作为主题并作出决定,反映了党心民心,体现了时代要求。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必须紧密结合县情实际,把增强执政为民的服务意识、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努力把全县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加快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着力提高党员素质。党是党员的集合体,党的执政能力来自全体党员的良好素质。开展好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既是中央的统一要求,也是加强各级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提高全体党员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全县各级特别是各党委中心学习组,要以增强“五种能力”为重点,以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为核心,不断改进和创新学习教育培育机制,努力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学教活动,带头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争做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带动全县各级党员干部抓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把学教活动与指导实践结合起来,现在要讲“四句话”,即:“面向实际、勇于实践、提高能力、推动工作”。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大实际是什么?是建设绿色经济强县。我们要用推进“四大”战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成效来检验我们的学习教育活动是不是开展好了、是不是达到预期目标了,党员的素质是不是提高了,领导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是不是真的增强了。

(二)积极推动两大转变。当前,汉阴与全国一样,社会转型进入了全面加速期。在这个时期中,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社会不断分化,利益主体多极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生活方式个性化,社会整合的难度加大。能否从容应对这些复杂局面,关键在于要按照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的要求,积极推进领导方式和政府职能转变。转变领导方式,提高执政能力,首先要确立科学的执政思想和执政理念,这就是要全面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纠正我们思想上的偏差,认识上的误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准,不断改进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使我们的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其次是要充分发扬民主,重点是要健全和完善民主制度,不断拓宽新形势下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通过健全和完善的民主制度,正确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使我们的各项决策和主张建立在广泛而坚实的民主基础上,从而获得绝大多数人的拥护和支持。第三是要强化法治观念。由“人治”向“法治”转变,既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的需要,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更是我们维护好、发展好、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的迫切要求。全县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增强法治意识,不仅要积极学法,而且要善于用法,在各项工作中务必做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是当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其重点在乡镇,难点在部门,基本要求是要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各乡镇在切实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同时,要认真研究解决农村税改后富余干部“干什么”的问题,积极探索鼓励干部停薪留职外出务工、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到村组或企业工作的新机制和新办法,整合干部人力资源,实现自身消肿减负。县直部门要多下基层、少蹲机关,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机制,确保自身职能作用高效能发挥。

(三)切实加强三大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是坚持党要管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我县的总体状况是好的,是有战斗力的。但也存在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好、农村党员老化、企业和新经济党组织建设滞后等问题。对此,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党委书记要高度重视,坚持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水平;要适应企业改革后的深刻变化,积极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和企业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要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对软弱涣散、作用不强的基层党组织,要及时整建。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要充分认识干部是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不管我们规划的蓝图多么宏伟,我们的思路多么清晰,我们的部署多么周密,都要靠干部去组织实施,去狠抓落实。全县各级领导班子都要坚持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党委内部议事程序和规则,始终保持高效协调运转。要努力完善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和机制,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对重大决策,要广泛听取意见,加强各方面协商和协调。要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线去培养干部、识别干部,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推荐、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对长期在条件艰苦、困难较多的地方工作的干部,对不图虚名、踏实苦干的干部,对埋头苦干、扎实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要关心爱护、热情支持、积极使用;对无所作为、搞虚假政绩、造成重大失职的干部,必须追究责任,推进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用人导向机制的形成,努力建设一支公道正派、素质过硬、作风优秀、精干务实的干部队伍。在党风廉政建设上,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带头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和“五个一”工作职责,带头认真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决抵制各种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对群众举报的腐败案件,纪检监察机关要从严从快严肃处理。继续加强“权、钱、事、人”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要切实抓好警示训诫防线建设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开创全县党风廉政建设新局面。

(四)大力弘扬“四实”作风。作风问题关系民心向背,关系到我们安排部署的工作能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关系到我县改革发展能否顺利推进,是各级党员干部执政能力是否提高的直接体现。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要根据当前工作的需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察实情、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的“四实”作风。一要深入基层察实情。要切实减少会议、减少文件、减少应酬,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去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所需、所怨、所急,为每项重大决策都能够体现民意、维护民利提供依据,坚决反对作风漂浮、脱离群众。二要心系群众为民办实事。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凡是实事都要办好,凡是好事都要办实,凡是上面拨付的各种资金、物资都要及时兑现到群众手中,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坚决反对以权谋私、弄虚作假。三要苦帮苦干出实招。细化工作目标,落实帮包机制,夯实工作责任,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推动工作落实,坚决反对只说不做,只想做官,不想干事。对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工作不实、敷衍塞责、效率低下的问题必须下茬整治。四要不图形式求实效。力戒空谈、力戒浮躁,不搞形式主义,不作表面文章,切实把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绩效的标准,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篇3:博物馆如何做好免费开放工作

博物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事业的一部分, 承担着传承历史, 教育当代, 启迪未来的任务。博物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是党中央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举措。

一充分认识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的重要意义

博物馆免费开放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文化遗产的创造主体是人民群众, 保护主体是人民群众, 享用主体仍是人民群众。博物馆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传播的公益性文化机构, 它所提供的社会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应该由人民群众共享, 而降低乃至取消参观的门槛, 是博物馆实现文化成果人民共享的有效手段, 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实行免费开放, 吸引更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 不仅是博物馆自身社会责任的体现, 也是目前国际博物馆界的发展趋势。

二加强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 做好免费开放的各项准备和保障工作

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同时也是博物馆创作优质展览、为观众提供舒适参观环境的物质保障。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内到安防设施、消防设施、服务保障设施, 外到外部环境的治理与美化, 确实保证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优化。要针对免费开放后观众数量和结构的重大变化, 按照寓管理于服务的方针, 积极改革传统管理模式, 健全服务制度, 强化人员培训, 规范服务行为;要改善文物安全保护和服务设施条件, 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完善应急处理机制;要科学测算博物馆的接待能力, 加强人流疏导, 防止人流高峰时段因观众过于集中造成的安全隐患和参观效果下降;要利用各种媒体向社会公示免费开放的有关政策措施、服务项目、开放时间、文明参观须知等内容, 方便公众了解和监督, 引导观众有序、文明参观, 保证免费开放工作的顺利实施, 不断提高博物馆运行和服务的水平。

三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研究

文物是博物馆存在和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 做好文物的安全保护工作, 防止人力和自然力对文物的侵害永远是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对馆藏文物的研究, 收藏和研究是博物馆最基础的工作, 也是包括展示在内的所有工作的前提, 从某种意义上说, 研究的水平决定了陈列展览的水平。

四做好博物馆展览展示工作

做好展览展示工作是免费开放后增强博物馆活力的关键和根本, 要支持加强藏品资源的整合利用, 推进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交流协作, 鼓励馆际交流协作的临时展览、巡回展览, 博物馆改善陈列布展和举办临时展览, 打造精品项目, 提升展示水平, 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陈列展览水平, 不断增强博物馆的吸引力、感染力。充分发挥本地文物藏品的优势特色, 举办各种专题展览、巡回展览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要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 把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 在创意、设计、制作和宣传推广等各个环节上, 不断创新陈列展览的内容和形式, 探索更好的表现展览内容的展示方法和设计, 增强陈列展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陈列展览要以原件为主, 突出展品内涵和魅力, 要学习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经验, 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类优秀展览。根据观众数量和组成结构的变化, 及时准确地把握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 不断提升办展质量和办展水平, 要注重把专业性和知识性、学术性和趣味性、科学性和观赏性有机结合起来, 不断创造新的展示模式, 实现题材、品类、风格和载体的极大丰富, 使陈列展览更具吸引力、感染力, 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以人为本, 不断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提升服务水准, 为公众营造良好舒适的参观环境。要不断创新博物馆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积极改进内部管理, 增强服务意识, 健全服务制度, 完善服务设施, 规范服务行为, 提高讲解服务水平, 加强服务力量。要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服务方式和手段, 提供更加人性化的设施和项目, 努力强化文化的感染力和辐射力, 做到免费开放不降低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改进接待咨询、参观讲解、宣传资料、观众参与等服务方式, 拓展服务领域, 使观众能够真正感受博物馆、享受博物馆。要加强导游讲解员队伍建设,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强化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宣传讲解水平, 讲解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熟悉博物馆基本陈列主要内容和所提供的服务项目, 热情周到, 举止文明, 耐心准确地回答观众的问题。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对事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没有人才就谈不上发展, 博物馆事业更是如此。我们要特别注意管理人才的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经营人才的培养。只有博物馆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才能保证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

七强化社会教育功能, 发挥博物馆公益性的作用

通过与学校、图书馆、文化馆等社会教育机构相互配合, 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使博物馆纪念馆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 博物馆应对学校开展各类相关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推进实施“数字博物馆”建设, 借助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远程教育网络, 推进网上展馆建设, 实现博物馆与观众的相互认知, 不断延伸拓展博物馆传播服务领域。在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满足人民文化鉴赏需求方面, 要高度重视对青少年的服务, 建立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长效机制。根据青少年群体的特点, 结合博物馆资源, 制订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 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组织有针对性的参观与讲解, 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最佳参观学习效果。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 延伸博物馆的传播和服务功能。

八加强博物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博物馆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 若将这部分资源合理开发并利用起来, 将会收到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举办商业性展览、对外交流展览、编制文物精品图书、制作旅游参观纪念品等, 都属博物馆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范畴。

鼓励依托文物藏品的陈列展示推出各类文化产品, 拓展和延伸文化传播功能;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捐资赞助支持博物馆的文物征集、陈列展览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事业发展;加强旅游休闲商品的开发和销售, 增加经济收入, 弥补免费开放的经费不足, 增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活力。

博物馆免费开放, 不仅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文化惠民政策的体现, 更是博物馆强化自身素质, 提高生存竞争能力的要求。博物馆不应再是搞单纯的宣传、教育的阵地, 而是应集文化熏陶与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服务于大众的场所。博物馆工作者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扎实做好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工作, 努力开创博物馆工作的新局面, 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小康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4:免费工作室网上建等

俞木发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在线工作室”,借助这个虚拟的空间,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们通过网络和团队协作可以轻松完成很多项目。不过“在线工作室”一般需要缴纳不少的费用才能建立,现在“忙吧”(www.mangbar.com)则向大家免费提供“在线工作室”,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建立自己的在线工作室。它可以为项目管理、个人事务管理或者团队协作提供一个免费的平台。比如,毕业一段时间后,很多人都会召集全国各地的同学在某地召开同学会。不过开同学会得制作通讯录、联系住宿宾馆、就餐饭店和策划旅游路线等,这些繁杂的工作现在就可以通过忙吧的在线工作室完成。

登录www.mangbar.com,然后单击“建立自己的在线工作事...”,按提示使用自己的的电子邮件注册,成功后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工作室了,以后可以使用http://用户名.mangbar.com访问自己工作室。

登录自己的工作室后,单击“我的工作室/新建项目”,按提示选择“活动”项目下的“同学聚会”模板,单击“下一步”后,网站会列出召开同学会的常见事宜(如图1)。

其他步骤按向导提示一步步完成后,就成功地在“忙吧”建立一个同学聚会项目。

返回工作室打开刚建的项目,单击“成员”标签,按提示将同学的邮件输入,同时邀请他们注册成为忙吧会员。

切换到“任务分解”标签,这里可以将同学会的各项任务交给指定同学完成。比如,可以展开“通知所有同学/联络失散同学”,然后单击“编辑”,将这个子任务的操作交由同学FF(已注册为会员)完成(如图2)。

同样,单击“新建”在子任务下新建其他任务,比如,展开“活动准备”,新建“旅游路线”,然后输入任务说明并交由指定同学完成。通过忙吧在线工作室,我们就轻松将组织同学会这个繁杂的活动分解,让各位同学来完成。

在线工作室有自己的二级域名,现在每个分配任务的同学只要访问“http://用户名.mangbar.com”,输入自己的用户名登录后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任务,此外,每个同学也可以单击“讨论”标签,在这里发表对同学会的看法(如图3)。

怎么样?通过“忙吧”任何人都可以建立工作室,同时通过互联网将自己的项目发布在网络,借助团队的力量完成繁杂的任务。

用Office图片管理器来转换图片格式

木头蜗牛

Windows操作系统支持的图片格式多达上百种,一般常见的图片文件格式也有近十种,如JPG、BMP、GIF、PNG、TIFF等,遇到将JPG格式文件转换为PNG格式时是不是很为难?难道还要安装ACDsee之类的看图软件?完全不必。运行Picture Manager图片管理器将图片打开,然后执行“文件/导出”命令,在右侧的任务框中设置“以此文件格式导出”项为自己需要的项目,按下“确定”按钮即可搞定(如图)。

篇5:十五届全委会工作报告

为实现银川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银川市总工会十五届四次全委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2012年2月9 日)

陈万龙

各位委员、同志们:

我受市总工会十五届常委会委托,向全委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委员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适逢建党90周年,是我市全面推进“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机遇和挑战,在市委和自治区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银川市总工会按照“创西部强会、争全国一流”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市广大职工围绕一个主题,贯穿一条主线,实施五项规划,实现六个着力,按照“新起点、新举措、新状态、新局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思路,切实履行各项职责,努力推进全市工会工作创新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着力开展创先争优主题劳动竞赛,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成效显著。

—大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始终贯穿加快转变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紧紧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制定了《银川市2011-2015年劳动竞赛规划》,以行业为依托,以“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银川大发展”为主题,以“创双优”为主要内容,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以企业和班组(车间)为重点,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广泛开展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十大主题劳动竞赛,职工参与面达到92%。

—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组织全市2563家企业、8900个班组、164507人参与了以“抓班组,提高管理水平;重教育,推进安全文化”为主题的“安康杯”竞赛活动,市总工会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先进集体。联合有关部门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加大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参与和监督力度,在全市重点企业推行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签订率达到已建工会企业数的50%以上,加大了职工安全健康权益的维护力度。

—切实加强劳模管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成立银川市劳模协会,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模范管理工作的安排意见》,建立劳模管理和服务工作长效机制,关心关爱劳模,加大对劳模的帮扶力度。表彰了12个银川市“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40名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20个“工人先锋号”先进班组,广泛宣传劳模事迹和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营造劳动关荣、工人伟大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着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企业班组建设扎实推进。

—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围绕我市“十二五”规划目标,制定了《银川市职工素质建设工程2011-2015年第二个五年规划》和《关于2011年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工作计划》,继续开展职工职业道德建设、“五小”发明创造、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创争”等活动。共创建学习型组织197个、学习型班组 842个,3个基层单位荣获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称号,3人荣获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称号。启动万名职工“名师带徒”活动,全市各个行业的668个单位签订名师带徒协议8131份,结对师徒16104人。制定小企业职工培训方案,培训职工1万人次。

—切实加强企业“六型”班组建设。召开全市班组建设推进会,从2011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实施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环保型、效益型、和谐型、安康型”(简称“六型”)班组建设 “2121”工程。从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考评体系等方面积极探索班组建设模式,深化班组建设内容,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着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和维权帮扶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深入推进和谐企业创建工作。制定出台了《银川市创建和谐企业实施意见》,将单一的劳动关系和谐,拓展为“企业发展、劳动关系、环境关系、社会关系、企业文化、职工素质‘六位一体’的全面和谐,推动社会、企业、职工多方共建共享共赢。下发了《关于做好推荐评选银川市劳动关系和谐模范企业和工业园区工作的通知》,选树了一批银川市模范创建单位,推荐申报了六家自治区劳动关系和谐模范企业。目前全市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单位已达90%,达标率65%。

—进一步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企业民主管理条例》。召开全市民主管理工作会议,表彰先进,整体推动。继续深化星级职代会达标活动,命名了121家四星级、五星级职代会达标单位,337家三星级职代会达标单位。建立区域性职代会188家,行业性职代会148家。指导基层做好厂务公开A级B级示范单位选树工作,全市申报厂务公开B级示范单位50家,有五家单位通过了自治区A级考核验收。目前全市552家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和事业单位已全部建立了厂务公开职代会制度,建制率达100%,有2405家非公企业实行了厂务公开职代会制度,建制率达93%,职工满意率达90%。

—强化机制建设,积极开展维权维稳工作。为适应社会管理服务需要,将市、县(区市)两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更名为职工服务中心,在全市22个街道市民服务中心设立职工服务站,不断拓展面向广大职工的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功能。制定《维权帮扶工作三年规划》和《2011年维权帮扶工作方案》,举办全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人员培训班,不断完善职工诉求表达和研判制度,定期召开职工诉求分析研判会。在全市范围内就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为市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联合市人社、企业家协会、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对全市企业劳动合同管理规定、工资分配办法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用工制度进行全面“体检”。在分获全总、自治区“五五”普法先进集体的基础上,加大“六五”普法工作,制定《银川市总工会关于在工会系统和广大职工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的第六个五年规划》,开展普法知识宣传教育8场次,印制各类普法资料5000余份。共接待处理各类职工信访案件1245件,涉及职工1928人,办结率为100%。“维权帮扶四项新举措,凸显工会创新社会管理新作为”工作被评为2011全市创新成果奖和全区工会创新工作奖。

—认真开展扶贫帮困救助活动。积极探索职工医疗互助试点工作。面向困难职工和农民工,把“两节”送温暖、“金秋助学”、夏日“送清凉”、农民工“四送”以及救助重病职工和扶持困难劳模等活动与经常性帮扶救助紧密结合起来,扩大救助范围,提升救助实效。截止2011年底,全市累计帮扶困难职工16673人,累计发放救助金338万元。—大力开展“工字号”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制定《全市工会2011年岗位技能培训计划》,申报成立市总工会SIYB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全市累计举办创业培训班8期367人,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37期3108人。对各县(市)区的28个“工字号”创业小额借款扶持项目进行创业指导,扶持“工字号”创业带头人49名,共发放小额借款428万元。积极开展固银两市生态移民维权帮扶对接服务工作,组织全市53家企业参加自治区“春风行动”招聘活动,累计开发就业岗位12298个,帮扶就业再就业4993人。

(四)着力推动实现“两个普遍”,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实现新突破。

—积极推动企业依法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制定全市2011—2013年组建工作规划,以私营企业、出租车行业、物流商贸等现代服务业为重点领域,以工业园区、商贸楼宇、集贸市场为重点区域,以农民工、劳务派遣工、个体工商户、出租车司机为重点对象,加快依法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步伐。组建与规范并重,以建设“职工之家”、“会员评家”、“双爱双评”等活动为载体,推动我市工会组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党工共建”工作常抓不懈,形成了“组织共建、活动共推”的工作格局。2011年净增基层工会组织227个,净增会员34812人,超额完成了全年组建目标任务。

—破解五个难题,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质扩面。启动工资集体协商“百日要约行动”,举办全市工资集体协商和劳动争议调解现场千人演示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配套文件,对全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行了督查和调研。建立了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评估机制,对工资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实施评估。指导基层做好工资集体协商A级、B级示范单位选树工作。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顺利开展,多措并举较好地解决了协商人员不会谈、协商质量不高、经费无保障、工会“单打一”等突出问题。全年共签订工资集体合同2915份,涵盖企业10049家,覆盖职工21万人,签订率和覆盖面均达到90%。“破解五个难题,推动全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质扩面”工作被评为2011全市创新成果奖和全区工会创新工作奖。

(五)着力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职工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

—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结合全市职工思想现状,邀请专家、劳模为广大职工作了15场全市职工形势政策主题教育报告会。积极开展职工“读书月”活动,通过读书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职工书屋”建设,建立了 4个全国级、16 个自治区级和 58个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银川市总工会被评为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先进单位。进一步加大职工书屋建设力度,为34家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配送价值40万元的图书,推荐申报了40家自治区级职工书屋示范点。

—广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全力推进职工文化建设。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安排全年职工文体系列活动。举办“迎五一全市女职工健美操大赛”,组织全市职工开展“颂歌献给伟大的党”诗歌大汇演,成立首府职工合唱团,参加自治区总工会举办的五月花正红——《唱响五月》全区工会创作歌曲大赛,原创歌曲《光荣》及演唱均获一等奖。举办了银川市第二届农民工体育休闲运动会,成立了职工书画社,市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落成并投入运行,结束了多年来首府职工文化活动无主阵地的局面,得到了全社会的一致赞誉和首肯。

(六)着力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工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以巩固建会成果为动力,以“六好”为标准,加强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制定并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工会工作的相关文件,为企业工会开展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和业务指导,不断提升企业工会规范化建设水平。印发了《银川市总工会创建“模范乡镇(街道)工会”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我市模范乡镇(街道)工会创建工作,首批表彰10家市级模范乡镇(街道)工会。

—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工会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以工会如何参与创新社会管理为主题,举办了全市工会领导干部理论研讨班。在机关开展了“新环境、新气象、新作为、新发展”主题教育,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以打造“五型(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服务型、节约型)”工会干部为目标,以提升工会干部“四项素质、六种能力”为着力点,以新任工会主席、非公企业工会干部作为培训重点,分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共举办各类工会干部培训班41期,培训专兼职工会干部6400人次。圆满完成了第四批102名职业化工会主席的招聘工作。全面启动“百名职工满意的工会工作者”评选活动。

成立市总工会研究室,在全市工会系统开展大调研活动,完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理论调研文章,我市有13篇调研文章获得自治区总工会奖励。在全国地市级工会首开工会官方微博,充分发挥微博沟通群众、引导舆论、宣传教育的功能,为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多次受到市委宣传部的表扬,全总领导亦给予充分肯定。

在突出抓好全市工会重点工作的同时,女职工工作、经审财务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市总机关党建、效能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综合治理等一系列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年来,市总工会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特色打造、创先争优”的工作方针,着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多项工作受到全总和自治区总工会表彰,在全区工会系统考核中名列第一,在全市绩效综合考评中获一等奖。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仍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工作推进不平衡、力度不够,工会干部服务职工群众的意识、能力和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等,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二、2012年工会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2012年我市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围绕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这一主题,抓住参与和加强创新社会管理这一关键,进一步深化建功立业主题劳动竞赛、职工素质建设、和谐企业创建、职工维权帮扶、“两个普遍”和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银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区市党委重要会议精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我市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上来。

各级工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委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作为今年首要的政治任务,迅速在全市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群众中掀起学习热潮。采取多种形式抓好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工会网站、《银川工运》、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等宣传教育阵地的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立足岗位、甘于奉献,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首府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上来。

(二)全面落实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第二个五年规划,进一步深化“创双优”活动和创先争优建功立业劳动竞赛。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主题劳动竞赛活动。在广大职工中积极倡导“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继续以“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银川大发展”为主题,以“比创新、比技术、比管理、比服务、比效益”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增强科技含量、拓宽竞赛领域、扩大参赛面为基本要求,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工种的职工技能竞赛、“创双优”和“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小改小革及合理化建议等活动。

—深化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的主题教育。运用学习讲坛、读书会、专题讲座、征文、演讲等广大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将2012年作为“小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提升年”,提高覆盖面和培训水平。开展职工读书征文活动,扎实推进“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评选表彰2012银川市“创争”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积极开展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做好职工思想状况调研,评选表彰银川市职工职业道德“双十佳”和“十佳”农民工。选树培养一批优秀职工和优秀技术人才,在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中普遍开展“首席员工”、“金牌工人”选树活动。继续开展技能人才师徒结对活动,在开展劳动竞赛的企业普遍建立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不断深化和拓展“六型班组”创建活动形式,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活动内容,确保全市各级工会“六型班组”创建率达60%,召开创建活动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评选表彰一批优秀班组和优秀班组长。

—继续深化“安康杯”竞赛活动。抓住《职业病防治法》实施的有利时机,举办职工职业安全卫生职业病防治知识竞赛、防治知识学习、安全宣传、安全家书、安全小品等系列活动,帮助职工提高防范各类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参与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确保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举办全市企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培训班。进一步做好劳动安全卫生专项合同签订工作,年底签订率要达到60%以上。

—切实做好劳模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劳模工作的整体推进,注意发挥劳模协会在服务劳模、宣传劳模、组织劳模、发挥劳模作用、扩大劳模社会影响中的作用。组织劳模开展“我为银川绿化再做贡献”义务植树活动,创建“劳模林”、“工人先锋园”,切实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加强劳模动态管理,做好困难劳模基本情况摸底调查,提出解决办法,争取政府出台提高劳模待遇的相关政策。

(三)加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和谐企业创建活动。

深化《宁夏回族自治区企业民主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加大宣传,推广经验。进一步扩大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从民主管理基础、民主管理制度、职代会职权落实和民主管理作用发挥等四个方面对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全力推进,使一线职工在职工代表中所占比例不断扩大,表决方式不断规范,职工代表团(组)长联席会议、专门小组活动、职工代表提案工作、职工代表监督员制度、职工代表视察制度、职工代表议事制度进一步完善。健全落实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企业民主管理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对基层开展和谐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等工作进行调研指导和有效监督。着力推进非公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加强对局委及直属企业创建和谐企业的调研培育工作,促进和谐企业创建工作整体上台阶。

(四)以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为主题,进一步深化维权帮扶工作。

—切实做好维权维稳工作。进一步加强源头参与和宏观维护,坚持定期召开职工诉求分析研判会。启动全市“劳动维权系列行动”,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劳动争议调解网络,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第一道防线的作用。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工会派出庭,完善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工作制度。积极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建立和完善职工来信来访的协调处理机制。完善工会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积极配合党政妥善处理职工突发性、群体性事件。扎实推进全市工会系统“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再选树30个工会普法宣传教育基地。继续深化律师进企业、进社区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活动,加强与司法部门合作,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

—增强困难帮扶工作实效。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群众”和“两节”送温暖活动,开展好 “走千家企业,访万名职工,真情送温暖,倾心解困难”下基层、大走访活动,帮助企业和广大职工解决具体困难。加大五星级职工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制定《银川市职工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意见》,形成高起点、高标准的“六位一体”服务体系。以“依法维权、扶贫帮困、心系职工、亲情服务”为宗旨,重点打造“十送”帮扶品牌。开展银川地区职工重大疾病医疗互助活动,探索解决部分职工因病致困的突出问题,打造帮扶救助工作新品牌。

—深化“工字号”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工字号”创业就业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加强全市工会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继续举办工会“五一”就业招聘会,配合人社部门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积极开展技能培训,计划全年完成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1500人,培训农民工800人,培训家政服务从业人员800名。做好“工字号”小额借款发放及管理工作。加大创业培训工作力度,扶持一批创业带头人和创业明星,努力打造一批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创业基地,选树一批“工字号”创业带动就业典型。

(五)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进一步深化“两个普遍”。—加快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步伐。按照《银川市总工会2011—2013年组建工会发展会员工作规划》,科学分解组建目标任务,持续推进我市非公企业建会工作,到2012年底,净增工会组织185家,净增会员12800人。总结餐饮行业工会联合会和建筑行业工会联合会组建、运行经验,对美容美发、商贸物流、装饰等行业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我市行业工会联合会组建力度。

—深化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一步规范工资集体协商程序,以餐饮行业、钢材行业为重点,通过开展调研摸底、技能培训、示范观摩等活动,建立健全适合我市实际的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机制和制度,保持该项工作在全区的领先地位。着力抓好“工资集体协商示范单位”的推选、表彰等工作。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实名制,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督查,把“工资条款是否量化,工资增幅是否明确,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得到补充,是否经过集体协商,是否经过职代会审议”作为检查重点,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实现质和量的统一。

(六)大力推进职工文化建设和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共同发展。

强化职工文化和先进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发展,用职工文化建设推进企业文化共同繁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武装广大职工的思想。加强对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职工教育培训学校等文化教育阵地建设的指导,培养一批优秀的职工艺术人才,推出一批优秀的职工文艺作品,促进职工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倾力打造“湖城职工”文化节,在全市掀起职工文体活动新高潮,举办银川市第三届职工文艺汇演、第二届职工体育运动会、第二届职工书法美术摄影展、第三届农民工体育休闲运动会和职工文化建设现场观摩会。进一步加强“职工书屋”建设,树立一批先进职工书屋典型,今年安排再建50个市级以上“职工书屋”。

(七)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升工会干部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进规范化建设。继续抓好模范县级工会及星级社区工会创建工作。按照《银川市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工会工作的意见》和《银川市企业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继续做好企业工会规范化达标工作。认真落实《银川市创建模范乡镇(街道)工会实施方案》,把创建模范乡镇(街道)工会作为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工会工作、激发乡镇(街道)工会活力、提升乡镇(街道)工会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紧密结合模范职工之家建设、会员评家等活动大力加以推进,抓出成效,力争2012年底全市40%左右的乡镇(街道)工会达到模范工会标准。

—切实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以开展“四新”主题教育和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为契机,在工会干部中倡导“内练素质、外树形象、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深入推进工会系统创先争优活动。举办工会领导干部理论研讨、工会干部业务培训、劳务派遣单位负责人及工会主席专题培训和基层工会组宣干部业务培训班。对全市职业化工会主席安排轮训,修订《银川市职业化工会主席管理暂行办法》,探索解决职业化工会主席的工龄认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退休管理等有关问题。搞好“五一”节“百名职工满意的工会工作者”的表彰活动。

(八)统筹兼顾,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高度重视工会女职工工作,以推进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全覆盖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女职工组织和维权机制建设,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加强工会财务工作,全面推进工会财务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强化工会经费收缴“入轨、足额、全覆盖”的目标要求,切实发挥工会经费服务基层、服务职工、服务工会工作的作用。继续抓好全市、特别是县(市)区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强化工会经费审查审计,加大对工会资产、重大项目投资和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推行审计回访制度,促进依法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进一步加强工运理论研究、工会信息、统计、网络建设等项工作,加大各项工作的督查力度。

篇6:科协全委会上的工作报告

康  捷

(征求意见稿)

各位委员,同志们:

现在,我受辽宁省科协第七届常委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委员审议,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主要工作回顾

20,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科协的有力指导下,省科协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带领全省科协系统干部职工,紧紧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锐意进取,求实创新,顺利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科协事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决策咨询取得丰硕成果。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决策咨询和科技服务活动,编印了10期《科技专家建议》。省委书记王珉、省长陈政高对《关于如何建设好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的建议》分别作出重要批示;《重视土壤污染,科学保护和开发优质土地资源》的建议受到省委常委王俊莲的关注与批示。省科协组织水利、建筑、林业等10个学会围绕重点行业科技发展状况展开调研,完成的《辽宁省建筑节能技术发展报告》等10个行业科技发展报告都被政府有关部门采用;《农业地质调查成果转化与应用方向研究》等15个软科学课题全部按要求结题;成功举办了以“农业环境污染与农产品安全”为主题的“2009年辽宁农业灾害预测及减灾对策科技论坛”,编印了《减轻农业灾害白皮书》,提出了17项灾害预测和防灾、减灾对策综合建议,陈海波副省长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举办了“以色列中国辽宁农业商务暨朝阳农业产业化发展论坛”。

科技服务活动扎实开展。企业科协开展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进一步深化,提出合理化建议2万余条,立项3万余项,参加活动的科技人员10万多人,创经济效益近20亿元。本溪市科协制发了《加强企业科协工作意见》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企业实施意见》,有力推动了企业科协工作的深入开展。“金桥工程”完成省级立项101项,取得经济效益17.5亿元,节约资金5.1亿元;省科协首次实施孵化资金管理办法,扶持市级科协完成上报孵化资金项目22项。省、市两级科技咨询中心完成技术服务合同5500万元。省通信学会、机械工程学会、航海学会、水利学会、林学会、农学会、昆虫学会等省级学会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服务。铁岭市科协探索农村科普新模式,采取“公司+协会+农户+市场”形式推广新技术。阜新市科协依靠科技服务,促进经济转型振兴。

二、深入开展学术交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促进重点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省科协首次探索官产学研合作,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和企业成长服务的办会模式。联合丹东市委、市政府、国家仪器仪表学会成功举办了主题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建设现代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的辽宁省第三届学术年会。陈政高省长为年会发来贺信,滕卫平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年会组织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主题报告、高峰论坛、企业对接、院士专家企业行等活动,出席会议的我国仪器仪表和工业自动化领域著名科学家金国藩等14名院士和专家,京仪等8位领军企业老总,为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发展把脉支招。院士专家建议,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要充分考虑国家和辽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规划要求,考虑国家智能电网、航空航天、清洁能源、节能减排、铁路电气化和新医改等重大国策和重点工程的发展导向,考虑“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系统”的密切关联度,打造旗舰产品,培育龙头企业;要制定与产业发展配套的引进人才、技术和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上述建议明确了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定位,已得到丹东市政府采纳。辽宁机电学院与哈尔滨仪表所达成联合办学合作协议,全省50个分会场学术活动丰富多彩。本届年会被评为“2009年第四季度省直机关最佳实事”。丹东市科协承办工作严谨务实,提升了科协的地位与声望。

推进自主创新显成效。省科协召开“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经验交流会”,对创建工作做出全面部署。省科协报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关于“院士工作站”作为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有效形式值得推广》的建议,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在上做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院士工作站”是一个科技人员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好创意、好形式。目前我省建站50家,进站“两院”院士210位。经省科协、丹东市科协积极争取,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孙优贤院士领衔的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辽宁东方测控有限公司建立了第一个分中心,并立即对该公司研发的“井下矿综合安全监控系统”项目进行指导论证,联合三位院士签名向国家安监总局推荐,该局组织专家论证后认为方向正确,技术路线可行,列入安全技术重大项目计划,若能推广应用不但为我国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也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此外,在院士专家引荐下,川仪集团、聚光仪器、京仪集团正与丹东洽谈建设分厂和并购企业等相关事宜。

省科协以推动自主创新为目标,继续实行重点学术活动立项制度。省级学会共举办学术活动388次,参加人数达5万人次。交流论文1.26万篇。与省人事厅联合开展的2009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工作,共征集学术成果2653项,评出获奖成果1568项,发挥了增强科技人员自主创新能力的导向作用。省物理学会、造船工程学会、医学会、人才研究会、气象学会、电机工程学会、地质学会、测绘学会、铁道学会、烟草学会等省级学会,分别召开或承办了全国性学术会议,搭建科技工作者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平台。

“海智计划”项目取得新进展。继续实施“海外智力为辽服务行动计划”,累计列入中国科协“海智计划”项目37项;加强了对外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组团赴台参加第十七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协海智办支持下,召开了“EM益生菌”推广介绍会。通过开展“以色列专家果蔬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培训班”,介绍以色列在果蔬生产与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先进生物技术和科学生产栽培技术。

三、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农村科普工作扎实稳步推进。省科协启动实施了“科普惠农示范工程”,集中扶持了30个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大、辐射能力强的示范典型,“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我省又有33个项目获得中国科协510万元奖励,这些科普典型在农村发挥了引领、带动和辅射作用。全年新建科普活动站773个、宣传栏809个、科普学校757个,培养科普宣传员859人。建立县市、(市、区)科普网站28个;省科协狠抓组织建设、结对帮带、教育培训和规范化管理,鞍山市科普进党校、聘任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为乡(镇)科协副秘书长。抚顺市成立了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服务队。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已经成为农村普及科学技术的新生力量,使广大农民快捷的了解科普知识。展示了科协组织的作为。盘锦市的“农产品进超市”活动已提升为省科协“科普惠农、科协搭桥、农产品进超市”主题活动,促进了农民依靠科技增收。

省科协与省邮政公司联合开展的“绿色科普信使行动”,为20个县(市)的696个农村科普宣传栏投递、张贴科普挂图,使广大农民享受到绿色科普信使传播科普知识的方便与快捷。盘锦市以“农产品进超市”为主题,举行辽宁省第22届“科普之冬”,组织名、优、特农产品进超市,使农民依靠科技增收。

城区科普活动丰富多彩。科普示范城区创建和社区科普大学(学校)市总校创建活动稳步推进,新办社区分校200余所,社区科普大学总数已超过1200所,占全省社区总数的30%,年在校生6万余人,授课专兼职教师、科普志愿者4000余人,沈阳市科普大学已拓展到城效区、老干部、少数民族和残障人员等不同群体,科普大学成为植根于社区、服务市民的科普公益学校。11个城区通过了科普示范城区检查验收。“辽宁省暨铁岭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带动了全省14个市、100个县(市、区)科协面向城乡居民,组织开展了“主题”宣传活动。“科普大篷车”,行程1万多公里,巡展达120天,接待观众12万多人。营口市创建社会科普广场,将社区科普大学纳入了和谐社会建设。

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开展活跃。成功举办了第24届“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省14个市的900余名青少年选手、教师参加,评选出学生创新成果338项,教师创新成果73项,优秀实践活动81项,少年儿童优秀科学幻想绘画2000幅,优秀作品制成科普展板,在全省进行了5个多月的巡展,组团参加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第六届“辽宁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鞍山举办,来自14个市的119个代表队、267名选手和141名教练员参赛,在第九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52人取得好成绩。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组织“辽宁省科普报告团”举办科普报告132场,听众达7万多人。有10多万人参加辽宁省中学生五学科奥赛,200多名高中生获得五项学科奥赛的一等奖;500多名科技辅导员参加了各类专项培训。锦州市创建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和青少年科学俱乐部,培养了科技骨干,活跃了学生科普活动。

四、全面贯彻落实《纲要》,全民科学素质得到提高

贯彻实施《纲要》取得新进展。省科协筹备召开了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领导小组组长许卫国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领导小组副组长王俊莲主持会议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会议总结了工作,部署了2009年工作,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发改委、教育厅、农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协汇报了《纲要》“四个行动”和“四个工程”的落实情况。31家成员单位完成了年初确定的48项重点工作。辽宁省全民科学素质调查工作已经完成,结果显示,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4.2%,比提高了0.67个百分点。其中,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5.97%,城镇劳动者为5.35%,农民为2.14%。

科普资源建设成效显著。辽宁省科普展品展具中心建设初具规模,第一批趣味数学、力学与机械、电与磁、航空航天等4个主题展展品,配送到葫芦岛、丹东、营口、铁岭等市科技馆,已接待观众8万多人次,发挥了中心的集散和辐射功能。科普挂图制发工作取得新突破,绿色科普信使为20个县(市)的696个村,及时提供科普挂图。经省科协积极争取,全省2151个农技协,纳入了省委“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全部免费安装了电视机顶盒。与辽宁电视台联办的《科普与生活》栏目已播出138期,为文化资源共享频道开办的《科普与生活》、《科技致富》和《科普大篷车》等3个栏目提供160 期节目,大连市科协开展了“科普惠农视频工程”试点,我省利用电视传媒开展科普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省科协主编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丛书》有10种列入“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备选书目,27种列入“辽宁省农家书屋工程”备选书目,《丛书》已再版近11万册。《辽宁科技界》杂志质量稳步提高,形成了知识性、资料性与指导性为一体的特色刊物。及时印发了5.12全国防灾减灾日、防控甲型流感和日全食等内容的`科普挂图。辽阳市政府将《纲要》工作纳入市直机关目标考核。葫芦岛市人大常委会对《科普法》、《纲要》实施情况进行视察,优化了科普工作环境。

五、积极开展“建家”工作,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开展纪念省科协成立50周年活动。以纪念省科协成立5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以“服务科学发展、助推全面振兴”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宣传50年的辉煌成就。在省人民会堂隆重召开了“纪念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成立50周年大会”,时任省委书记张文岳、省长陈政高、省委副书记张成寅、中国科协副主席齐让等出席会议,张文岳书记、齐让副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辽宁电视台、辽宁电台新闻联播、辽宁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大会盛况。辽宁日报通版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服务辽宁全面振兴”为题刊登了大篇幅宣传文章,扩大科协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在东北新闻网,开设了“繁荣科协事业,助推辽宁振兴”系列访谈栏目,有6个市级科协和省级学会负责人参加访谈。

规章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省科协积极争取省人大的支持,修改后《辽宁省科协条例》已经省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明确了各级政府要把科协的行政、事业和学术交流、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有所增加;省、市、县三级科普经费分别达到本辖区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0.50元的投入水平。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协“建家”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主要任务、项目实施和保障措施。制发了《辽宁省科协资助出版优秀自然科学专著的实施办法(试行)》,有10部优秀专著获得资助,我省“八领域大”专家录入“辽宁高层次科技专家库”。

完善了“辽宁青年科技奖”评选办法4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奖些殊荣,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崭露头角。朝阳市将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奖励纳入政府人才专项资金。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成效。把搞好全省科协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认真查找工作中不适应、不适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集中精力,认真整改,基本达到了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的,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坚持用学习实践活动指导和推动科协工作的开展,用工作成果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推动科协事业科学发展。

过去的一年,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应该看到我们存在的不足。一是科协资源需要不断扩大,服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二是科协工作理念与模式需要创新、运行体制与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科协系统需要深化改革,发展能力与水平需要不断提高;四是科协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0工作总体要求与主要任务

今年,全省科协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胡锦涛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和中国科协七届五次全委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加快推进我省科协事业科学发展,为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做出新贡献。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今年着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第一,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对科协工作的指示精神,努力开创我省科协工作新局面

去年年底,中央书记处在中国科协工作汇报时强调指出科协工作要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科协特色和优势,按照“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来开展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献计出力,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着力培养造就创新人才,把科技工作者个体智慧升华为有组织的集体智慧,在推进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建设中更好地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

省委十届九次全会提出了要紧紧抓住中央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新突破的总要求。各级科协组织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上来,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推动我省科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二,充分发挥智力优势,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科技支撑

深入开展决策咨询,积极建言献策。各级科协组织要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组织起来,把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团队的创新合力凝聚起来,紧紧围绕实现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产业、沈阳经济区和辽西北地区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新突破,装备制造、新能源、海洋、生物育种、高新技术等九大科技问题,通过科技论坛、学术研讨、技术论证、建言献策等推动方式,形成一批具有前瞻性、实效性、高水平的《科技专家建议》,推出一批针对性强、具有研究价值和操作性的《重点行业科技发展报告》和软科学课题研究报告;办好“农业灾害预测及减灾对策科技论坛”,努力打造辽宁科协决策咨询的品牌,努力发挥好科技思想库作用,为民主决策和引导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积极推动创新要素汇集辽宁,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进一步深化“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抓好人才库、项目库和环境与服务等方面工作,积极为企业、高校和区县牵线搭桥,柔性引进“两院”院士,拉动创新要素汇集辽宁;同时,深入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外增助力,内激活力,推动辽宁自主创新。要赋予“金桥工程”、“厂会协作”以新的内涵,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推进为中小企业服务。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积极组织农村科技服务,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民科技增收为目标,深入开展“辽宁科普惠农示范工程”,对各市资助的30个项目进行检查评估,按照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产业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的基本条件,新资助30个农技协示范户和科普基地,探索和落实常委自愿帮扶,高校与科普基地挂钩,涉农学会与农技协长期协作,农业生产全过程的视频、电话、短信在线服务等科普惠农办法和措施,把项目做大做强。要把深化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活动、农村科普学校与农村党校联建工作,纳入到“科普惠农示范工程”之中。“站、栏、员、校”应建在协会、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科普聊天室等方便农民及时学习技术的场所,缩短科普与农民的距离。继续抓好中国科协“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和以色列专家果菜病害防治培训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积极探索农技协党建和党的活力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农技协的科技辐射作用和党组织的先进性保障作用,建立党员带农户,先富带后富帮带机制,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提高学术交流质量与水平,服务科技创新

积极推动学术交流的创新发展。省科协继续探索政产学研会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企业成长服务的学术交流新模式,办好第四届学术年会。按照“重实效、多层次、高质量”的原则,面向基层开展学术活动,创新学术交流的动力机制。做好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和重点学术活动立项工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促进人才成长。以举办第十八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为契机,认真做好交通领域引智工作。加强国际民间科技交流,重点办好以色列水产健康养殖与管理技术培训班。继续实施“海外智力为辽服务行动计划”,加强同海外华人科技团体和华人科学家的沟通联系,建立海外科技人才档案,吸引他们来辽创业服务。

稳妥推进学会管理的改革与发展。胡锦涛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科协组织是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学会要积极参加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把开展学术交流、发挥学术交流对自主创新作用作为基本职责,把进行科技评价、举荐创新人才作为重要职责。各级学会要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学会改革,寻找学会发展的新思路。一是要转变学会管理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科学经营学会,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二是要创新学会运行机制,激发学会内在活力。三是要因会制宜,试点先行,促进学会多元发展。省科协把学会党建工作作为检验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准,加大在学会建立党组织力度,加强对所属学会党建工作的指导,以党组织建设带动科协所属学会和基层组织的建设,提高学会组织建设能力,增强学会创新发展能力。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鼓励和支持科协所属学会探索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党组织设置方式和党员活动方式。力争在一些重点改革方向上有突破性进展,建设一批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团体发展规律,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现代科技社团。

第四,提升科普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素质纲要》

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省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开展第四次全省公众科学素质调查,并将对各市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纳入其中,各市科协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调查员培训、入户调查和问卷回收工作,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要做好十一五实施《纲要》工作的检查评估和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落实“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工作方针。要加强主题宣传,突出重点人群,以“四大行动”为牵动,以“四大工程”为突破口,加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公共科普服务能力,推动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整体提高。着力打造体现公务员知识更新的科技培训精品项目,推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科技增收为目标,以“科普惠农示范工程”、“科普之冬”为活动载体推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以创建科普示范城区,推进社区科普大学建设,开展就业和创业培训为重点,推动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行动;以创建科技示范校,开展“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为载体,推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为主题,广泛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深入开展“科教进社区”活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继续要把创建科普大学作为“科教进社区”活动的重要载体。创建科普大学是“科教进社区”的重要载体和加强社区科协组织的重要抓手,坚持以为城乡居民服务,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以提高办学质量为重点,以贴近百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为原则,进一步扩大社区科普大学办学规模,延伸办学触角,扩展教学内容。各市科协主要负责科普学校的布局规划、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树立典型,各区科协和社区主要负责办学,做到办学场所、师资队伍、教学时间三固定。通过开展辽宁省科普示范城区工作,推动基层科普组织网络建设。

继续加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省科协将开展全省科普资源调查,在了解和掌握我省可利用科普资源状况、管理办法和已具备的科普功能的前提下,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科普服务能力。不断壮大辽宁科普展品展具中心的实力,增强辐射功能,在做好第一批主题展巡展工作的同时,落实第二批巡展工作。帮助基层缓解科技场馆展品展具不足的矛盾。要加强市、县(区)科技馆利用与开发,按照“玩起来”、“动起来”的管理理念,配置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与参与性于一体展品,开展参与、实践和体验性活动,向观众传授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技知识。坚持“大联合、大协作”工作方式,积极争取当地大企业集团、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赞助与参与,设置能够体现地方特色的科普展品。提高《科普与生活》和《科技致富》节目制作与播出质量。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中,积极推进科普知识进农技协、科普基地、科普活动站和宣传栏工作。探索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等网络信息新业态和“随身学”科普图书传播科技的有效途径,巩固“绿色科普信使行动”的阶段性成果,提高科普资源开发服务水平。

第五,切实加强“建家”工作,增强科协组织的服务与发展能力

进一步加大“建家”的工作力度。科技人才队伍智力密集、创新力强,是党和国家“三支人才队伍”中一支特殊重要的队伍。按照中央提出的“构建科学家信赖的制度平台,营造服务科学家的文化氛围,完善服务科学家的组织保障体系”和省委提出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创新性的贯彻落实省科协《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协“建家”工作的若干意见》,开展“辽宁省科协建家创优工程”。完成“全省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抓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建设,为搭建科技工作者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平台,建立科技工作者利益表达机制,指导各级科协组织开展“建家”工作奠定基础。组织开展第七届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工作,全力抓好“辽宁高层次科技专家库”建设,做好已入库专家的聘任、咨询服务对接和动态管理工作,继续资助20部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著作出版,力争用5年时间资助出版100部。要巩固县、区科协组织建设成果,加强企业、高校、乡(镇)、街道、社区科协组织建设;加强省科协网站、《辽宁科技界》等的宣传载体建设,提高科协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推动《科协条例》和“省委21号文件”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已经决定开展《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条例》调查研究,推动《科协条例》的贯彻落实。

省、市科协要进一步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突出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发挥常委会、全委会职能作用的方式方法,规范机关党务、业务、事务的运行制度和程序,加强干部职工的教育和管理,努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继续开展全省科协系统年度工作讲评活动,突出重点、鼓励创新、形成合力,提升科协系统的联动效能。不断增强全省科协组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的能力。

上一篇:广州医患关系调查报告下一篇:5s标准化管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