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的爱故事散文:一条鱼

2024-05-10

家人的爱故事散文:一条鱼(精选3篇)

篇1:家人的爱故事散文:一条鱼

那条鱼不大,更像小鱼仔。女人不是拎着,而是伸开手掌,让鱼舒舒服服地躺在手上。女人边走边瞅着那条鱼,瞅得欢喜荡漾在眼角流淌在眉梢,而后喜气儿在整个脸庞上铺排开来。

女人的脚下很利索,多情的厨房在殷勤地等着她呢。

油热了,先飘出来的,是葱花特有的香味儿。接着,各种调料混合成的好闻的味儿也被热油推出了阳台,——厨房是阳台改成的。鱼香味儿就弥漫在一里一外的老式套间里。

女人先将鱼头、鱼身子放在碟子里,端到那个正在写作业的清清瘦瘦的男孩跟前。“吃吧,鱼。”女人拍了拍男孩的肩膀,满脸都是疼爱。“毕业班了,得熬夜,要补点营养。”

女人又将鱼尾端进了里间。床头靠着个男人,是消瘦而显得忧郁,还是忧郁显得更加消瘦?病病歪歪的样子。

“我喂你,鱼。”说话间女人已经坐在了床边。

“叫娃吃。”男人摇摇头。“我不吃。天天躺在床上,吃了都是糟蹋。”女人嗔怒道:“净胡说。你躺在这,咱就是个完完整整的家。有的窟窿,再有能耐的人都补不了。”

女人小心地夹着鱼块,喂给男人吃……

女人出来时,看见茶几上还剩着鱼身子,鱼头不见了。女人又将鱼身子端到男孩跟前,说:“甭剩,都吃了,吃好了才能扛住。”

“鱼头补脑子,我把鱼头吃了。身子没营养,你吃。”男孩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满脸灿烂的笑。“看你儿子多壮实,再吃就得减肥了!”女人还想说,男孩脸上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我还得做作业,别耽搁我的时间。”

女人将鱼碗端到阳台上,用碟子扣好,明早给他爷俩炖成鱼汤喝。女人觉得日子还不错,三块钱就可以买条小点的鱼,那爷俩天天都能吃上鱼,挺好的。

女人嘴角一撇,笑意在脸上恣意蔓延开来……

作者:张亚凌

公众号:张亚凌的文字作坊

篇2:家人的爱故事散文:一条鱼

一条鱼能游多远?

在这个无事可做的下午,我脑壳中突然冒出了这个闪念。我楞了一下,端着的小茶杯还停在空中,对望着我的嘴唇,仿佛杯子也想知道答案。而我端杯的两个手指头,显得木讷,无法优雅起来。还有我的屁股,陷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尽管大脑系统还在不停地运转,显示出来的似乎都是错误信息,我一时半刻无法把这个信息解码。我并没有因此而停下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不是因为今天闲暇,我去为水生动物学家饭碗里的事操心。我还没有达到那种境界和能力,去管其它领域专家的学问。作为一个并非衣食无忧的业余写作者,我只是开始习惯认真对待每一个庸常事物,从中获取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似乎也不为过吧?真的,感觉我这一闪念,一定有着它重要的来由,总不会无缘无故就冒出来推敲我?除非精神病院患者的短路行径而显示莫名其妙。所以,为不让这个下午变得茫然、空洞、无涯,我玩味着这个句子带来的一些念头与联想。

一条鱼能游多远,我得通过自己的叙事方式证明这个命题的重要性。

我先把这个句子养在脑海里,就像把鱼儿放入湖水里。鱼自由自在地游动着,我那闪念的句子浮在水面上,浮标一样时隐时现,牵引着我的意念沉沉浮浮。我如一个江湖定力了得的老钓翁,把自家的阳台,坐成了湖的对岸。

似乎我的身体是一个宇宙星球,有太多的山川与江河,我还没有闲暇来一一探秘,却对一条鱼能游多远抱有浓厚兴趣。放眼江河湖泊,甚至大海入怀,哪里都是鱼的世界,每一条鱼都有属于鱼的故乡。据说非洲有一种鱼无论它游到了哪里,每年的春天都要游回出生的地方产卵,哪怕历尽千辛万苦,甚至冒着途中死亡的危险,也要义无反顾地忘命天涯。我不去探寻这种鱼体内到底藏有什么生命密码需要如此奔波?这让我想起了我们春运的艰辛,就看到了人类不也是如此的吗?

我体内一定有忘命潜行的鱼,我却忽略了,抑或是熟视无赌。

近来,似乎有太多的鱼在我体内游动,哪一条才是我意念中要找的呢?

我仔细盘问我的记忆,它是我内心的卧底,一直沉潜在我内心深处,也替我维持内心的秩序。记忆也是一个好的水手,它要为我打捞许多失传已久的往事,替我完成前期素材的收集,相当于我文字的助手、秘书之类的工作性质。即使我的内心泛滥成了大江大海,也能摸清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只要我的一声召唤,立马浮现出来。

立马浮现出来的信息,对上世纪70年代末反应强烈,这让我不得不重新打量审视那些年的背景材料,并小心印证我处在那个环境里所发生的一些事件,还真让我找到了蛛丝马迹。顺着这个线索,我回到了南洞庭湖的一个村落里,那是我最熟悉的地方,我看见自己变成一个10来岁的孩子,背着一个破书包,穿梭在我的出生地。坐北朝南的那栋低矮的老屋就是我家,还与别人家的房子连在一起,有一截火车车箱那么长,我家居中间的那一间。我的父母呢?他们是不是下地还没有回来哟!大门落了锁,我没带钥匙,我进不了自家的门。我把书包往门口一丢,便倚在屋檐下等。我渴了,饿了。我正处在长身体的年龄,总是感觉一天到晚肚子饿。几个屋檐下纳晾的老人在话家常,似乎对我的出现总要评头论足一下,我不知道他们到底说了些什么,当我走近他们又什么也不说了。我猜疑他们为什么喜欢背地里议论人家?可我还是不得而知。

这些可疑的人,他们都是我的左邻右舍。

所谓远亲不如近邻,我不敢得罪他们。我挨个挨个地叫着他们的尊称,算是打着招呼。我有事冒事总爱傻傻地笑。笑不是奢侈品,却是我拥有最多的东西,那么纯粹,那么不知道节制。所以我现在有些后悔了,我为什么要浪费那么多的笑?害得我现在想笑都笑不出来了,还要靠挤。可挤出来的笑又是多么难看,皮笑了,肉还没有跟上,皱纹却如蚯蚓一样,一条条暴露出来了。这不止让人家感到难堪,我自己也觉察到多么丑陋。

笑也是有生命的,它与快乐是双胞胎,且相得益彰。

笑靥如花,这个比喻很水货,可我曾经为自己学会了这个比喻,沾沾自喜过。就这么一个词语,在我贫血的年代里却带给了我快乐。这当然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人不一定获得许多,才是快乐的。有时只需要一丁点的收获,就感到特别的快乐。也许,我的快乐来自别人的一个微笑;也许,我的快乐来自父母一个小小的赞许。少年的心事是透明的,可少年的忧伤是草莓味的,这也是我现在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岁月,却能间或引我仰首长叹!

我从来没有对时光岁月怀有敌意,可时光岁月却盗走了我的微笑、我的青春年华,以及我忧伤的爱。我曾对着镜子打量自己,我已经被时光岁月的钝刀雕刻得面目全非。所以村庄已经认不出我,亦如我认不出越来越陌生的自己。

我无力混得像胡汉三回乡那样的大摇大摆。

我的还乡之路谨慎小心,好象乡间的路似冬眠的蛇,醒来会突然咬我一口。或是被一截树枝、一籽石子绊倒似的,那么提心吊胆。我扪心自问,从来没有做过亏心事,却怕有鬼来吓唬我。

我的怀疑源自我的记忆。

记忆的水手告诉我,曾经的出身不好,这也是我一段时间里的痛,被记忆又戳了一下。是的,我因此暗地里埋怨过我父亲,他怎么就可以从“地、富、反、坏、右”黑五类里沾头连尾占了两个,这让我这个做后代的无论如何也自信不起来,也就理所当然成了贫下中农口中闲聊时的话题。让我一出身就背负着被人家嘲弄的对象。我娘虽是个贫农出身的中学教师,却因嫁了我父亲,就下放到了这个农场,当起了农民!从此,我娘处处谨慎从事,生怕惹鬼缠身。

往事历历在目。而今我居住在城市的小区里,伤痕犹在心坎上。每每触及,还隐隐作痛。痛是我对生命的知觉与爱。杜米艾画过一张版画,画中的绅士穿着白缎背心,坐在一张高背沙发椅上,准确地说,他不是坐,而是扭曲在沙发上,两腿抽成一团,背向下弯成胎儿的姿势,他这是痛弯了腰的。沙发四角坐着四群小鬼,恶眼瞪着在那里玩把戏,他们用粗绳捆绑这位绅士的腰,另一些小鬼则欢天喜地地舞着一把尖齿的锯子,锯他的肚子,绅士满脸极度的痛苦。杜米艾给版画起了个标题:《腹痛》。任何人见到这幅画,都会有畏缩的反应,因我们多少都尝过肠阻塞或涨气而引起肌肉抽搐的刺痛,痛使人看出自己的有限。我们每个人都是穿过一位愁眉苦脸的孕妇的血肉之躯进入世界的,人出生的头一个反应就是呱呱而啼,是怕?是愁?还是两者兼之?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在痛苦中离开世界,有时候还免不了突发的最后一痛,在这一生一死之间,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也都有痛苦潜伏在家门前。痛的作用于其它感觉相似,像味觉、视觉与听觉,都是由神经末端的感受细胞测到后,将之转变成化学及电信暗码,传给大脑的,而脑子就把那些信号赋予意义或解释。譬如脑子的一部分因接受了一些信息的刺激,我能认出我书房里的打字机,同时脑子的另一部分则告诉我,电话机响了。同样的,神经细胞不断地发射提醒我的头脑,我正在穿越时空进入一个村庄。

回忆恰似穿越。

而穿越何尝不是一种痛爱的过程呢?

这种穿越占据了我的大脑空间,掩盖了其它形式带来的快感。

正如我亲手打过不想好好念书的女儿,那是一种多么恨铁不成钢的痛爱呵。后来女儿长大了,并记住了我打她的那次的痛,也因此就理解了我的良苦用心。如果我当初采用溺爱的方式,却会怡误她今后的成长。所以,海伦说:“痛是很有用的记号!”

村庄留给我的创痛正是我对村庄记忆的开始。

因此,我又乘着记忆的快艇,一次次驶向我的村庄。也是我人生之船靠岸的码头或港湾。即使我泊下船,浪花还在四溅。溅湿了我的记忆,湿漉漉的样子,我忍不住掉下一滴眼泪。

这泪水是涩的,显影出我青楞的模样营养不良;

这泪水是咸的,更加深了我对村庄的映象;

这泪水是热的,灼痛了我脚下的冒着烟火的土地;

这太阳总是明晃晃的,像春蚕吐出的丝,一下子霸满了整个村庄。好象我们村庄每一个人都是桑叶,被蚕一块块蚀没,剩下破旧房屋的骨头伫立岁月的深处。这就是阳光照得最多的村庄啊?到处光秃秃的,到处都是燃烧的感觉。

人的生命置身于这种环境里,我恨不得躲进水里,能躲过来自大地上的纷争与困扰。我开始对一尾鱼产生无限的羡慕之情。

细想:我何曾不是洞庭湖的一尾鱼呢?

何况那时候村里人把聪明的人比喻泥鳅,圆溜圆溜的那种。

和这些聪明人比,我那老实巴交的父亲无疑没法比。天性笨拙,靠勤劳还难以养家糊口。父亲由省文化厅下到了这个村子,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个村与周边其它村落有所不同,那就是整个农场安插右派最多的村子,听说还有从中央机关来的,而我父亲比别人还多一个地主出身,如果我把村庄比作池塘的话,我父亲压根儿也不敢冒一个水泡泡。

近二十年的农事磨练,以及间或挨批斗的经历,父亲养成了逆来顺受的本领,总是不吭声。可父亲也是乐观的,一有闲暇,就到沟渠里去钓鱼。

我从小爱钓鱼也是跟父亲学的。

我虽说喜欢下水捉鱼,可一般只能捉到小鲫鱼之类的,这让我总是不甘心,非要捉到一条像样的大鱼,才能向同伴们证明什么?尤其邻居柳二根居然能捉到一条三斤多重的鲤鱼,羡了我好些时日。看他那几天大摇大摆走路的样子,似乎就是比我厉害。这让我心底一直不服气,暗暗与他较上劲。一有机会,我就使尽浑身解数,一心想捉到一条更大的鱼,把柳二根这个杂种比下去。

机会终于来了。

那个早晨,我还没从睡梦中醒来,父亲在南北干渠砍柴已经多时了。这条南北走向的水利干渠在村庄的东头靠近东大堤,而我们村庄临近西大堤了。之间相距大约十华里的样子。对于还是孩子的我来说,这地方很遥远,也很荒芜。父亲舍近求远,并不是完全因为那里的蒺草茂盛,我知道就是砍下了好柴禾,要挑回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的农场大,土地肥沃,出门不远的沟渠就有很好的簇草,只要砍倒,原地晒得几个日头,就可以不要费多大功夫挑回来,近!父亲平时有空就去村子附近的沟壑砍柴禾,就是很少挑柴回来。家里的柴草所剩不多,又如何贮藏冬柴备寒呢?母亲为此不止一次生了父亲的气。

都怪这地方有的聪明人呵,你辛辛苦苦砍下的柴禾,他顺手牵羊。我父亲一辈子与人为善,从不与人争长论短。但他知道是谁偷了他砍的柴禾,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去了。

于是就有了去南北干砍柴的事。

人家谁也懒得跑这么远,这已经不是什么小便宜了,而是要吃大亏才能挑回来的。我父亲不怕累,更舍得吃苦,这就坑害了我连带受罪。因为母亲让我去为父亲送中饭,而我虽然不情愿跑这么远,又不得不去。

上午十一点的光景,我已经提着饭走在林荫道上。

这条路很宽,笔直,路两旁栽了两排椿树,椿树不如杉木材质好,可它肯长,通常三、五年就有十几米高,我们这里再也没有什么树可以与之相比的。

那斜枝朝两边抄过来,一条上好的林荫道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而树的东西两边各一条水渠,东渠用来灌溉水稻田的,而西渠是灌溉旱地作物的。农场的土地大面积成区域划分作物种类,这也是便于电排抽水更加有效灌溉面积。风调雨顺的时候,电排就一般用不上。村里人常在这两条沟渠摸鱼。而我爱在放水的时候在这里游泳,或在流水里钓游鱼。这两条渠陪伴我度过了好大一截童年与少年时光。

不知谁在西渠上游洗打农药的喷雾器,西渠的鱼中了毒开始浮头,村里人来了不少,捞鱼。有的用竹竿上安个丝袋去勺,有的用木棍的尾端装几颗长针去扎,可以说是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这是难得遇上的场景,热闹、兴奋。可我着急呵,思想激烈斗争。留下来捞鱼吗?父亲还在砍柴,肚子一定饿了,正等我送饭呢。去送饭吧,又怕等我赶回来,我连一片鱼鳞也捞不上。

我是一个有疼痛感的人。我最终选择了送饭,是怕挨我娘的打骂。

我想我一定还能赶上的。可我来回近二十里赶过来时,已经曲终人散。我连个尾水都没有趟上,人一下子赖在渠道旁起不来了。下午去地里干活的人陆续从我身边走过,我的邻居柳二根还嘲讽我,让我气打一处使,抓了一把泥砸过去。

抓了一把泥砸过去,并不代表我彻底失望了。

整过下午,我不甘心,就沿了渠道边懒洋洋地走,眼光总是落在浑浊的水面上,好像心里的那份失落,会有意外的收获填充。皇天不负苦心人,我终于发现浊水里有一线青色鱼背的影子,我心猛地提起了精、气、神,连忙下水去捉。待我下水之后,鱼听见了响动就往前面逃窜,我又赶过去,它又沉在浊水里不见了,我在水底捞了好久,仍然不见,躲到哪去了呢?我爬上岸守护,鱼又浮出了水面。我看清了,是条鲶鱼,怕有十来斤。这次我变聪明了,这里的水深,水草也多,鱼躲藏的地方多,加之这种鱼即使受伤,力量仍然不小,且光滑,是很难捉住的。我想了个办法,捡来一根长棍,从后面赶鱼,因为还往前面些的水浅,只要鱼进入浅水地带,我就把它的后路用渠泥砌上,再来掏水。这一招果然奏效,我用棍子从后面扑打水面,鲶鱼就拚命往我设计的浅水游,终于进入了浅水区了,鱼的身子露出大半。我赶紧将渠拦腰围截住,再来捉鱼,经过几次折腾,这条受伤的鱼精疲力竭了,终于被我俘获了。

我拎着鱼,带着喜悦,逢人就说:我捉的,还活呢!

浊泥是水的尘埃,就像灰烬是火的尘埃。

从此,我在尘埃的世界里乐此不疲。

只要电排打水,这两条渠就有人投放农药,我每次都去赶场,生怕哪一次落空。不久,就连那条电排河也难幸免,被人放毒了。我这次狠狠地捞了一回,从那以后,我们这地方的鱼就越来越少了,也越来越小,我捞鱼的兴趣也开始慢慢淡化了。其实,是根本没有野生鱼可捞了。

从此,我的水乡江南只在睡梦中依然如昨。

一到梅雨季节,水是满满的,处处可以行船。我喜欢划着小船去采野生红莲,还有棱角米,去捉爬上田洼晒太阳的毛蟹,或用棉花团去钓沟渠的青蛙,以及龙虾,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打几只野鸡,黄鼠狼,或者野兔什么的。

而今,野生植物也好,还是野生动物也好,都已经看不见了,连鸟也不多了。不久,我们家随父亲的平反而举家迁进了岳阳城。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我由一个青涩少年越过了青年时代,直接拽入了中年。就像扎了一个长长的猛子,我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坐在城里的阳台上,正在打捞这段村庄的时光岁月。我舒了一口长长的气息,记忆里还不断有鱼儿游过脑际,跃出眼帘。

反复出现鱼的幻影,就像听见一个落难公主的求救声……

那些肥皂古装剧总是追杀失落民间的公主。我常常看得心急如焚,却又一筹莫展,一个劲地埋怨导演。

我的村庄沦陷了,村民自己一手导演的。

他们人人都是苦逼的导演,人人都是悲情的演员。我自从退出演出以后,成了为数不多的观众。我的关注显得多么微不足道,我的忧伤也是那么苍白无力。我甚至呼喊过,可又有谁来替我拯救呢?

这些年来,我心渐凉,去看生我养我的村庄的次数也少了。

前两年,文友熊育群与陈启文回岳阳,非要去看看我出生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的风物人情,我只好满足他们的好奇去了一趟。我也希望借这两位名家的力量,为我的村庄做点有意义的扶助。

车子从西大堤青港电排处下来,就已经拐进村庄了。

稀稀落落的房屋散布在这个湖区平原。

走遍中国任何乡村,总能看见在村落里冒出几栋漂亮的楼房,被葱郁的树木拥簇,给人感叹再穷也还有那么几户人家像模像样,成为过客眼中的亮点。

可我的村庄没有。光秃秃的旧平房,间或也有两层的楼房,却也粗糙,有的甚至连外墙壁也不曾粉刷,有的屋顶部还暴露出泥砖来。

可想而知,这地方还是那么落后与贫穷。

一路上,甚至连一棵大一点的树木也看不到,这多少让我的客人感到吃惊。葱郁的树木几乎成为乡村田原生活的象征,而我们村庄什么亮点也看不到,平凡得让人不愿多呆片刻。主路虽然打上了水泥硬化了,可两侧的树木早已经伐完,两边的渠道里看不到水,杂草丛生,只有几只鸡在下面寻草虫嬉戏。这就是我当年常常游泳、捉鱼的地方呵!我想:就是这条渠道没有死,可能也不能用来灌溉了,水系不畅呵。为什么也不疏浚一下?我问过路的村民,他回答:谁来管这些事呢?我无语。因为我知道,那条用来排水的河流早就废了,正是水系不畅的原因,后来只好重新开了一条人工河,我去看过几次,尽管电排从洞庭湖抽水进来,而这条河已经失去灵动了。一条没有鱼的河流,是浑浊的,是死寂的那种,根本感觉不到生机。

从哲学意义上讲,人类的原罪其实是他那些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当他意识到自己的尊严及能力而企图取代上帝时,他的灾难便开始了。说到底,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他在享受自己的能力所带来的成果,同时也不断付出代价的过程。其实上帝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不是上帝,我们无权主宰宇宙、统辖万物。因为我们也是被造之物,我们所有人在运用自己的自由意志时,必须有所忌惮、有所收敛、有所敬畏。

上世纪的1958年之前,这个农场还是南洞庭湖的一块重要湿地,却被几代人围湖造田,衍生了一个个村庄,其中包括我的那个村庄。他们欢呼雀跃人类力量如何了不起的时候,厄运的脚步却随至而来。1959年的洪水一来,卷走了无数生命,那刚刚筑建的家园就被洗劫一空。擦干了泪水的农垦人,又开始重建家园。每年的洪水季节,就是人们与自然博弈的时候,成千上万的村民流离失所,还有无数人家带着微薄的家当,在防洪大堤上撑起帐篷,躲避洪水猛兽。的洪水高过防洪大堤近两米,上十万的生命危在旦夕。而东洞庭湖的钱粮湖农场以及华容长江边的那个垸子相继溃垸了,到处哀鸿遍野……

随后几年,大堤加宽加高了,洪水被困在堤坝外。

是的,我们获得了暂时的安谧。贪婪让我的乡亲们好了伤疤忘了疼,还在不停地制造新的危机。人与自然之间,始终难以协调,难以和谐。

我的朋友们摇了摇头,一脸的疼痛感,显出无奈与失望。

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阳台上,起初的一个闪念,让我忧郁了整整一个下午。

本想到洞庭湖边走一走的,又放弃了。这个季节,洞庭湖进入枯水期,也是禁渔期,渔民早已经上岸,湖面到处都是挖沙船,洞庭湖满目疮痍,我实在不忍心去看。我还是呆在我王家河边的方寸之间,哪里也不去了。可偏偏又听来一个新闻:我们小区前面那个香缇半岛小区的温州姓白的老板自杀了,一个这么大的地产开发商面对蜂拥而来的各种市场困境,这个所谓的成功人士游不过小小的王家河地段,走上了人生不归路。前些天,我们市内媒体还一窝蜂地为他打广告、瞎吹。转瞬又铺天盖地报道他死亡的消息,这让我感到什么都疯狂了,给人恐怖之感,好象到处都张开了血盆大嘴,现代都市人也无处安生立命似的。

大凡人的一生,喧哗之后归于宁静。

这种静,让我陷入沉思:人和鱼其实真的没有区别。鱼,看不到自己的眼泪,只因生活在水中。鱼的一生能游多远?鱼,不知道。

我又何曾知道自己的命运呢?

见过太多的生离死别之后,我开始淡泊了,什么名呀、利的,统统见鬼去吧。明天就要过年了,我却没有半点要过年的感觉,还是那样随性而为。父母调侃我:“小时候,你老早就开始扳手指头盼着过年,现在怎么对过年无动于衷呢?”我无言以对,只是苦笑着。的确,我什么过年物资也没准备,我似乎已经没有了过年的概念了。而我母亲却把腊鱼腊肉等必备物品替我准备好了,多次来电话催我搬回去。连年饭都早早安排好了,只等儿孙们回来团圆。他们还是那么看重过年,看重一大家子围在一起的那份热热闹闹的感觉。

这些年来,我在为生存打拚着、挣扎着,连回家看父母的次数也少了。

距离不是问题,我知道打车不过十分钟的距离。

我并非疏忽了父母内心的感受。

我的愁眉与忧郁实在不愿意带回去啊,让俩位老人家为我耽心。

前些天,我回家与父母拉起了家常。我对年迈的父母亲开玩笑说:“如果你们百年之后,想不想落叶归根啊。”谁知他俩一个口径:“没必要舍近求远,就在这个附近找处公墓吧!”看来他们俩早就打好了商量,是不能离子女们太远了的地方。所以,在随后的一个明媚的日子,我们兄弟为父母选择了一处风水很好的公墓,并带俩老去看过,他们笑得灿烂,看来是十分满意的。那种释怀,似乎是乐意看到了生命的彼岸。

而我呢?还在思忖:一条鱼能游多远?

人的一生,其实并不长。能活着看见自己的墓地,剩下的日子,就更坦然。母亲说的。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父亲说的。在公墓走了一个圈,我的内心平静了许多。感觉筋骨也似乎活络舒展了,神清气爽的。发现我与这个世界,与我自身之间的关系都达到了一种最佳状态:简单、直接、完整。与事物直截了当接触,就能剥去生活的伪装。从此,我不会去奢求物质的浮华,更不会披上铠甲去面对生活,宇宙万物已一切具足。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诗句)

众神造福人类的福音,已经布施在大地上无声无息,我只要细细倾听。 而我起初的闪念,似乎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篇3:“一条鱼的故事”讲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渤海口有一条鱼逆流而上,它越过浅滩,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躲过无数水鸟的追逐,飞上湍急的壶口瀑布,越过山涧,挤过石罅,终于游上高原。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成了冰。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发现它还保持着游的姿态。一位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冲破重重阻碍,终于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虽死无憾。”一位老者叹息说:“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它极端逆向地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寓言性质的新材料作文。材料本身分为两部分:首段生动形象地叙述了这条鱼逆流而上的经过;第二部分表面写年轻人与老者的言行,实则是两人对此事不同的认知与情感态度。据此,我们可以直接去把握第二部分的议论和关键词。年轻人对鱼的“感叹”寄寓着无限的赞美,其观点是“勇敢”到达“目的地,虽死无憾”。老者的“叹息”发出的显然是声声无奈,而其认为鱼“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也就只能面临死亡了。进一步概括,两人其实都是在谈“勇敢精神”与“理想目标”的问题。抓住这一关键点,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认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与立意了。

如果从年轻人的角度看,可以支持其赞美的勇敢追求精神,因为理想栖息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也可以对其进行矫正或批评,因为在年轻的战场上,年轻却不应也不能轻狂。若从老者的角度思考,可以赞同老者既要有精神也要有目标的观点,因为一个人总是要仰望点什么,有目标才有方向,有目标才有动力,才能更坚强更执著,有目标也才可能有成功,才会走得更长更远。一个民族亦是如此,要学会仰望星空,才会有未来。再深入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都有勇往直前的勇气,有时只是由于灵魂迷失,才失去了自我,从而导致最后的极端与失败。当然,我们还可以对老者缺少的献身精神进行分析与讨论等。

最后,还要注意文体不能写成四不像,标题要符合文体特点并独特新颖等一系列要求。

【考场佳作】

做一位勇于逆流的智者毛宁

勇于逆流而上固然值得钦佩,但无目标的勇敢也只是徒劳,唯有做一位勇于逆流的智者,方能成功。(开门见山提论点,观点公允,意赅言简,且扣题紧)

就像材料中老者所说的:“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联系材料单刀直入,直指论述的关键)是啊,材料中的鱼儿勇于逆流而上,确实值得我们钦佩,但我们不妨多想一下,它逆流而上是为了什么?我想,它可能自己也说不清楚,所以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如果它能把自己身上伟大的精神分给智慧一半,做一条既伟大又聪慧的勇者之鱼,结果可能会是柳暗花明的一片新天地。(设问激疑,然后通过正反分析来进行对比论证,进而突出“做一条既伟大又聪慧的勇者之鱼”的观点)

说到勇于逆流而上的智者,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就不得不提。在世人随波逐流、趋炎附势的今天,他却勇于逆流而上,远离政治而专心于自己的研究。在信息科技最为发达的美国,他却以一个电脑盲的身份迎难而上,克服重重困难,用一笔一画完成了自己的一切设计。靠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勇气,靠着常人难以付出的辛劳,以及常人难以超越的毅力,即没有赶上时代脚步,他仍不失为一位勇于逆流的智者。(本段行文紧紧围绕“勇”而谈“智”,选择事例准确且典型,边叙边议,极具说服力)

所有智者的智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们的智慧要让自己的目标来诠释。(进一步深入论“智”,从而引出下文对“目标”的阐述。观点独立成段,鲜明突出)

当年,刘若英被一位著名音乐人评价说:“你的嗓音和你的相貌同样不漂亮,我看你很难在歌坛里发展。”之后,刘若英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勇于逆流直上。她为别人端茶倒水,她制作演出时间表,她替歌手拿演出服装……别人问她为什么,她说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路上,风雨在所难免,但她确实是一位智者,一位勇于逆流而上的智者!终于有一天,她用微笑站在了自己的舞台上,用并不惊艳但十分温暖的嗓音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她也因此被评为“最具真实感的歌手”。她成功了,她的勇于逆流而上没有白费,因为在她下决心前,早已有了自己的目标,当有目标的那一刻起,成功也早已向她靠近。(举例论证,生动形象;分析说理,周密严谨)

当今这个社会,勇于逆流而上的人少之又少,而做一位有目标并勇于逆流的智者更是不易。写到这里,我想我们应该知道自己要怎么去做了。(呼应开篇并总结全文,回应现实生活,令人深思)

【点评】

作为一篇精彩的议论文,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一、论点准确鲜明,概括性强。论点“勇于逆流而上固然值得人钦佩,但无目标的勇敢也只是徒劳,唯有做一位勇于逆流的智者,方能成功”不只把握住了年轻人赞美的“勇气”精神,还涵盖了老者强调的“目标”,避免“被冻成了冰”的后果,从而树立起全新的观点。二、论据精简,以少胜多。本文虽只选取了崔琦和刘若英两个事例,但因其针对性强,截取与论证恰到好处取得了以轻驭重的效果。三、结构清晰,条理分明。在提出中心论点后,本文采用层进结构逐一论证了“勇气”、“目标”与“智慧”的关系,再加上以独立的议论句加以过渡,使得大家可轻松顺利把握全文。

逆鳞遐想孔子轩

如文提示,一条逆流而上最终被冻死在高原上的鱼,如何?年轻人会感叹说,老者会叹息说。我想,都不重要。相比缥缈于海洋里的同类,能有后世之人为之慨叹,却也是这条鱼的无尚荣耀吧!即使,代价是死亡。(否定之后再肯定,观点因此脱颖而出,更令人惊叹令人击节)

当然,鱼儿怎么想我不知道,我也无从断定它逆行为何。我只是忽然觉得,自己就好像这尾逆流而上的鱼,在生命、在社会的洪流里。正奋力摆尾而上。(通过联想展开下文,因鱼而己,又由寓言而社会人生)

nlc202309032154

不安现状地生活着,我偏执地想要做像作家池莉一样的独行侠。看着身边形形色色的人,却也无一例外地向着同样的目标——同一个地方攀爬。对于不择手段!我实在是害怕,怕我在这生活的大染缸里换了自己原本的色彩。(作者清洁自守的形象在这个比喻里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出来)我在想:是不是这条鱼儿也像我一样,看见自己的同伴被抓进了渔网,害怕自己也被做成鱼罐头码放在超市的货架上?于是,它准备逃离,向着最高的高原上……

或许是我小气了,又怎能懂得这倔强的鱼儿怀揣“金鳞岂是池中物”的雄心壮志呢?心中有一种仰望,向着自己最高的梦想。激流又如何?逆行又怎样?只为梦想的一抹流光,无畏地逆行而上!(整齐的反问、流金的梦想、执著的信仰与高昂的情感,带给我们一种至上的崇高美。)我错了,我实在是错了!若想在生命的长河中有自己的信念,岂是逃避所能够达到的?这鱼儿,又如何不是要为自己的信念背向了集体,背向平凡呢?拥有万人沉醉我独醒的坚毅,也要有为自己开拓未来的勇气。真正的,金鳞岂是池中物!

当然,鱼儿的结局是悲惨的,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的死是有价值的!千万条鱼儿中能有如此一尾坚毅勇敢的逆鳞,敢于挑战“规则”,敢于藐视“信条”,又怎能不令人称赞,令人为之颂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世俗化的社会里,又有几人清醒几人醉呢?)

椎及当今社会,却又能有多少尾如此的逆鳞?(转思自己,也不得不令人汗颜)大多数人,都习惯了这种毫无涟漪的“平静”生活。不!不能这样说!应该说是都习惯了追逐所谓的“名”与“利”的生活,却再难有一条不甘“主流”的鱼儿了。人们因循地生活着,一次次走过别人脚下的路,又一次次重复着别人的生活。如此而已,生活轻微得没有一丝涟漪。

不如学做一尾逆鳞吧!只为心中的信念与追求,摆脱社会的俗套,选择在社会颓废的洪流里逆行而上。或许,在那大河的源头处,有一个清新的世界!

【点评】

作为一篇抒情散文,本文由“逆鳞”进行了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进而谈及人生与社会,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执著、对人生信仰的坚定以及对世俗观念的顽强抗争等精神。本文如行云流水,又多豪迈之语。其在句式上巧用整句与散句来增加行文的韵律感与流畅感,从而在语言上既平易自然又富有诗意;而其中又多用反问句与感叹句来增强语气语势,进而充分展示出作者的文采、精神与人格,反映作者时代的正义精神和青年学子蓬勃向上的朝气。

作文素材

王濛:打入冷宫的冬奥会冠军

王濛,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运动员,多次夺得世界杯分站赛的冠军,曾在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获得500米金牌,并在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上成功卫冕,成为中国卫冕冬奥会冠军第一人。因不服管教并与领队等发生一连串严重冲突,2011年8月4日,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宣布,撤销两届冬奥会冠军得主、短道速滑名将王濛国家队队长的职务,并取消她的国家队队员资格,禁止参加国内外一切比赛。

王濛1984年出生,10岁时,被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业余体校短道速滑教练相中,开始了速滑生涯。在体工队里,王濛表现出很强的霸气,是出了名的淘气包,经常挥拳为受欺负的队员打抱不平。因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她还大度地把父母送来的水果、饮料等分给大家,做到“有福共享”。她还是公认的“开心果”,只要教练不在,她就说说笑笑,不停地找乐子,把队里的气氛搞得异常活跃。在体工队里,王濛的年龄最小,可她在训练和比赛时却很要强,每个环节都会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从不“偷工减料”。因为她过于“斤斤计较”,故绩提高得很快。16岁时,王濛在全国九运会夺得铜牌,被上调到国家队。2002年王濛第一参加世界青年锦标赛,就获得了女子500米冠军,是中国第一位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此后,王濛便一发而不可收,在国内国际的短道速滑的舞台上创造了一项又一项辉煌战绩。

素材解读: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宽恕。王濛所犯之错确实不小,但没有必要赶尽杀绝,一棍子打死。开除,禁赛,给个期限吧?

适用话题:德育为首,德才兼备;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制度面前无特权……

(供稿人:刘京平)

上一篇:说说科学课的“下水实验“下一篇:莲花湾幼儿园亲子趣味运动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