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2024-05-03

传统文化心得体会(通用8篇)

篇1: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4月21日—24日,济宁市第一期国学经典教育导师培训,在济宁教育学院举行。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学员,参加了为期两天半的培训,受益匪浅。

在紧张的两天半的培训中,共听报告五场,深深被精当的讲解折服。尽管我有很多的内容听得一字半解,但是讲解教授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激励并鼓舞着我。给我们授课的这五位教师,平均年龄都在75岁以上,但是他们的讲解是那样的激情四射,时而引经据典,时而直接现实,他们真的是在用自己的生命讲课,用自己的生命体验诠释着传统经典文化。他们尽管年龄都很大,但是他们的精神都很好,真的是精神矍铄,神采飞扬。中央民族大学的牟钟鉴教授和曲阜师范大学大学的骆承彬教授不仅自己年龄大,而且还有一个高寿的母亲。说来话巧,一个102岁,一个106岁,都是在去年的时候“寿终正寝”,留下了二老“孝”的佳话。

我们培训的是传统文化,我在想,或许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滋养,造就了二老良好的心态和强健的体魄。中国的传统文化难道有这么强的魔力?亦或是其他的原因。在不同的培训场合,我也听说91岁的老教授讲课的讲义是用小楷字体的功力打造,而在授课的现场侃侃而谈,这就不能不说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想到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也是非常的高寿,我不知道长寿的秘诀在哪里?

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明白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教人求真向善,叫人内心平静。人内心平静了,达到了一种体内外的平衡,人就会心情愉悦,充实乐观。我想,在社会发展到目前的程度下,重新弘扬传统文化,这说明传统文化的德性在目前的却需要,只有通过这种深入中国人骨髓里的文化基因,才能够够拯救中国的现实,达到一种理性的和谐!

回想专家的授课,犹如响彻在两耳的阵阵东风,又犹如沁人心脾的汩汩清泉,给人以无尽的精神洗礼。面对现实,又感觉差距甚远。也许这种从骨子里拯救国人素质的明智之举要从娃娃入手,从中国这束希望之花的根部抓起,才会抓出收获?期待花朵明天的辉煌与明艳的!

篇2: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绪论

虽然近年来人们在使用“经典”这个概念时存在着降低水准、甚至无节制贬值的现象,但真正意义的经典应该是至髙无上的,是一个民族最高生命智慧的结晶,是整个民族对人类的最伟大、最突出贡献的集中体现形式。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人们特定年代所形成的圣典崇拜心理之外,主要还是因为经典本身具有开启后人生命智慧的独特作用,具有非常突出的全民性与永久性,能够长久地甚至数千年地影响某一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思维习惯与生活方式。经典作为某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生命智慧的最高体现形式,应该受到人们的长期尊崇,应该成为永远地尊崇的典范与践行的指南。

国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生命智慧的最高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扎实根基,是几千年来维护我们民族屡经劫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纽带。阅读这些经典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能帮助我们建立做学问的基础,更在于能达到修身养性、体悟生命智慧的目的。包括儒释道经典在内的所有国学经典,应该说都是历代圣贤生命智慧的结晶,只是由于体悟的角度、着眼点乃至层次的不同而显示出差异。

一、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世界文明史主要分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主要来自于古希腊和犹太民族的两种主要文明,而东方文化又以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为主导。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涌现出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个时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文化的发展。何教授说,文化的流传之所以能生机勃勃,根本在于民族道德,若是一个民族丧失了道德,那么这个民族是不可能有未来的。

中国的轴心时代迸发出诸子百家,此时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百家争鸣,文化空前繁荣的局面。何跃教授此次就为我们解读了以儒家、道家和禅宗为重点的中国经典文化。

何教授以两个世界和三种思维模式为参照系,来解读中国经典文化。

两个世界,即对象性世界和非对象性世界。对象性世界又分为现象世界(形下学世界)和本体世界(形上学世界),即何教授所讲的可说可想的世界。非对象性世界,又称超形上学世界,即不可说不可想世界。非对象性世界的代表就是空宗和禅宗意义上的“空”,如其经典禅语“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

三种思维模式,即对象性思维模式,非对象性思维模式和整合性思维模式。对象性思维模式中的二元论思维模式和不二论思维模式,代表文化分别为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二元论实质上坚持意识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以中国文明为代表的不二论思维模式则是“虽有分,而实不二”,最好的诠释就是中国道家的太极图,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乃实不二。非对象性思维模式代表为缘起空与当下空,用我们了解的语句解读就是“人来自尘土,又归于尘土”。而整合性思维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应有所住而生其心”,这个用科学的探索过程解释最为合适。何教授说,光的波粒二象性就是很好的解读,它的运动与传播不是单一的模式,而是整合性的具有两种物理形式。

最为熟悉的儒家文化,何教授并没有从传统的孔子讲起,而是取其中我们感到玄妙的《易经》开始,以动态的太极图为我们展示了易经的阴阳思想“无极而太极”。从太极图的弱强变化我们知道:强者要谦虚谨慎,韬光养晦;弱者要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又如,《义勇军进行曲》之所以成为我国的国歌,就是因为其中蕴含居安思危的思想。万事皆在不断地往复变化中,强弱之分,其实也会循环往复。

说到道家的智慧,这就不得不提到老子和他仅五千言的《道德经》,有世界知名学者评价他为“人类十大思想家之一”。庄子对老子的观点进一步提升,极具感染力又极具浪漫性。按何教授的解读,道家其实是以出世之势,行入市之道,也就是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治”。

最经典的禅宗人物是慧能大师。何教授以弘忍大师传衣钵给慧能大师的故事,生动形象地为我们解释了禅宗中的非对象性世界。我们最为熟悉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便是慧能大师的经典之作。

总结其上几家的智慧,择善而从和创造是何教授认为最为经典和最需要传承的精髓。

何教授以“极高明而中庸”、“道法自然”和“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三句话为我们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代表,使我们又获益匪浅。

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意义

国学经典历来被归纳为经、史、子、集四大类,但应该是没有明确界限的。经,过去也许只是指儒家《易经》,乃至后来所谓十三经,但我们可以将其扩展为包括儒家、道家、佛教之最具权威性的经典,如儒家的《易经》、道家的《道德经》、佛教的《坛经》等。无论如何归类,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所有这些国学经典,其实都是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智慧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乃至生命精神的载体。

但是在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之中,一定要选择三两部终生读之而不为浪费时间,每次阅读总有所获,且每每超越知识局限,不仅仅对获得诸如学历、学位、职称、职位,乃至职业有用,更对人生乃至生命有醍醐灌顶作用的生命智慧经典,在我看来,《易经》、《道德经》和《坛经》这三部经典即具有这样的作用。不仅仅因为这三部经典已经完全超越了烦琐的知识细节、具有了生命智慧经典的性质,而且在于这三部经典最能代表、最能体现作为中华民族最高生命智慧的儒释道三家的最高生命智慧。

这三部经典作为中国儒家、道家、佛教文化最高生命智慧的体现,各有独特的生命精神:其中《易经》虽然并不直接彰显生命智慧的价值与意义,但经的部分每一卦辞都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智慧,是古代智者生命智慧的结晶;《道德经》虽然明确反对智慧,但它所反对的严格来说主要是巧智、机巧乃至小智慧,而并不一概反对真正明白四达的生命大智慧,整部《道德经》可以说是对真正生命大智慧的精辟阐述。至于《坛经》,作为国人创造的唯一一部以经来命名的佛教著作,更是将生命大智慧作为核心命题,将明心见性作为证悟生命大智慧的根本途径,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透彻睿智。再者三部经典也确实体现了儒家、道家和佛教文化各自的生命精神,且恰到好处地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完整体系。如果说儒家崇尚自强不息、刚健笃实的进取精神,道家则主要强调了清静无为、无执无争的柔让精神,佛教则主要重视明心见性、自悟成佛的超越精神。如果儒家主要是积极人世,佛教主要是积极出世的话,道家则不入不出。如果真正的生命大智慧平等不

二、不取不舍、通达无碍,那么,对儒家、道家、佛教生命智慧不取不舍、无执无碍,才是对生命大智慧最为通达无滞的体悟和最为炉火纯青的运用。

在这三部生命智慧经典之中,也许有些人会怀疑《易经》仅仅是一部占卜书、《坛经》仅仅是一部宗教著作,甚至有宣扬封建迷信的嫌疑。这其实是对两部生命智慧经典的最大误解。《易经》是中国生命智慧经典之中最为原始且最具可操作性的生命智慧经典。人们甚至在人生的不同际遇之中随便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富有生命智慧的阐述,所有这些无不对身陷各种际遇的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正确的指导,最起码能够使人在各种际遇中免遭挫折和失败。至于《坛经》,真正抛开佛教的宗教外衣,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而深邃的生命智慧。包括《坛经》在内的佛教所追求的其实是对生命大智慧的大觉大悟,指出我们挣脱桎梏走向自由的道路。

三、《易经》及其生命智慧——中国生命智慧的原始经典

《易经》是汉族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百经之首”,《易经》阴阳和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宗旨在于阐释宇宙阴阳刚柔动静的变化。《易经》是哲学,是自然哲学、社会哲学与人生哲学,乃中华文化之源之本之根,其中关于五行八卦的内容更是被后人用来作为“风水学”的重要依据。《易经》乃生变中和之道,乃顺逆进退、利弊得失、存亡生死之术,真正能代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首为《易经》。

《易经》作为国学经典中最为独特同时也最全面、最髙超的生命智慧经典,历来被列为儒家“十三经”之首,道家“三玄”之一,对儒家和道家乃至佛教经典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遍及统治阶级、知识分子乃至普通百姓。它绝不仅仅是一部狭隘的只管人事而不管天地自然之道的单纯占卜书,也并不狭隘地将生命智慧的关注点仅仅集中在人事方面,而是兼及天地人三才,关注人与自我、社会和自然三个层面的生命智慧,而且既不像《道德经》那样明确反对智慧,也不像《坛经》那样特别强调智慧,但其中每一卦象及其爻辞无不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智慧,告诫人们化合天地自然之智慧,成就智慧人生的深刻道理。

易经博大精深,所谓有:天有乾地有坤,天有两仪地有两极,天有四像地有四季,阴阳对应相克相生。易道兼贯了天道、地道与人道,以阴阳太极之理,旁通统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有机的和谐整体。一切都有规律可循,这里面宇宙的奥秘有待于我们不懈地去研究和开发,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弘扬国粹,继承经典,吸收何老师毕生研究总结出来的易经智慧,简单快速地掌握宇宙和生命的密码,然后根据它的规律顺势而为,避免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成就事业兴盛,家庭圆满的幸福人生。

四、《道德经》及其生命智慧——中国生命智慧之反智论经典

《易经》是一部并不明确提倡也不明确反对生命智慧,而运用天地自然规律于人类自我、社会乃至自然关系的处理,以守持正固,修己养德,以不变应万变来诠释和处理一切关系的一部智慧书,那么《道德经》同样是一部将夭地自然规律运用来处理自然、社会关系,并以修己养德为核心的智慧书,但它明确提出反智论主张,提倡以反智方式达到修道养生、成就智慧人生的目的。《道德经》是以反对智慧尤其巧智为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阐发生命大智慧的智慧书。

道德经是一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奇书。同样是治国之策,道儒不同。道是帝王之术,主要阐述如何成为一个长治久安的圣明君主。儒是臣工之术,主要论述如何成为一个忠君爱民的忠臣孝子。故古代圣君帝王,治国用道,秘而不宣。教化用儒,大张旗鼓。凡看末代昏君,亡国败落,多因不察此理也。

道德经对圣人两大基本要求:一是圣人无为,把握根本,一是智者不敢,抑强扶弱。道德经对治国两大基本要求:一是啬俭积厚,早作准备,一是强干弱枝,小国寡民。圣人无为:就是君主务虚,长而不宰。把握根本:就是坚守立国初衷,执掌大象,关注天下想往。智者不敢:就是富贵豪强,遵纪守法。抑强扶弱:就是制衡之术。

儒家常说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了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人帮助了人,都往往附带了条件,希望有所回报。于是老子说人要效法天地。天地生了万物,他没有居功;天地给万物以生命,他没有自认为荣耀;天地做了好事,使万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没有条件。所以真正要成为圣人,就要效法天地的这种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道德经的哲理,放之四海而皆可用,于治国,军事,商战,润身,修心,齐家,等等无所不通!道德经,非虚空也,学可用之。要研究,分析它的道理,以获得准确的理解,才能做到针对具体而用之。

总之,道德经,是老子总结周王朝的社会写的一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策论。

五、《坛经》及其生命智慧——中国生命智慧之尚智论经典

《坛经》是印度佛教中国化最高智慧的体现,是唯一以“经”命名的中国僧人生命智慧的结晶,与《道德经》有所不同的是,《坛经》明确提倡智慧,而且在融合《道德经》清静无为与《易经》施为有度的生命智慧的基础上,将僧肇“般若无知论”与《道德经》反对巧智却提倡广大无私、无所不容、明白四达的生命智慧成功融合而形成心量广大的生命大智慧,并结合佛教传统而提升为至高无上的般若智慧,以及自成自由解放人生的根本智慧,使其成为中国生命智慧之尚智论的典范。

与《道德经》表面反对巧智而实际提倡明智比较起来,《坛经》更直接、更明确地提出了崇尚智慧的思想。不仅遵循佛教传统,称“般若者,唐言智慧也”(《坛经•般若品》),而且提出所谓智慧心就是般若,就是般若智慧的主张。虽然佛教所谓般若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三种,但《坛经》似乎更重视实相般若,认为实相般若也就是自性般若,如所谓“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坛经•般若品》)虽然禅宗所谓般若智慧与一般意义上作为知识的智慧并不一致,一般意义的智慧可能有是非、善恶、美丑的分别,但《坛经》之般若智慧最突出的特点是本性自足、无须外求的自性或自心,这个自性或自心常常无是无非,无善无恶,对世间一切事物不取不舍、来去自由、无所执著。这种智慧虽然与《道德经》“绝智弃辩”之巧智有所不同,但与其提倡的“袭明”之类的大智慧息息相通。只是《坛经》不仅提倡心量广大、不取不舍的生命智慧,而且将其看成自悟而达到自由解放人生的必然途径。

也许人们认为《坛经》只是一部佛教经典,所有的阐述不过是求神拜佛,追求彼岸世界的神灵而已。其实《坛经》的论题远远超出宗教范畴,甚至具有十分鲜明的现世生命哲学的性质,它所追求的并不完全是彼岸世界,至少在其根本思想方面是关注此岸世界的,甚至将人们习惯上的诸如般若波罗蜜等宗教范畴核心概念作了世俗阐释,而且赋予了至高无上的价值。《坛经》有云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坛经•般若品》)这事实上就是将摩诃般若波罗蜜阐释为人们本性所具有的圆满究竟的大智慧。其中“摩诃”即是广大的意思,“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波罗蜜”就是到彼岸或到家的意思,也就是有圆满究竟的意思。这里所谓彼岸,并不是一般所谓超验的神灵世界,而是圆满究竟的意思。禅宗事实上是将人们此生最为原始、最为本真、同时也最为自由的生命本性作为最为圆满的生命大智慧来阐述的,而且认为是“最尊、最上、最第一”(《坛经•般若品》)的,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理想与核心价值。

六、总结

何老师选择《易经》、《道德经》、《坛经》作为国学经典,是因为这三部经典的确代表了中国最高生命智慧。虽然中国生命智慧可能遍及经、史、子、集,但经、子之中所蕴涵的生命智慧可能更集中、更髙超。作为中国人,如果有几部经典可以终生读之而不废弃,则无过于这三部。虽然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无论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还是宋明理学,事实上都沿袭了生命大智慧。比较而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之中,儒家和道家几乎占据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儒家甚至赢得了最高政权的长期支持,乃至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国家意识形态,道家则更多潜人民间乃至知识分子之中,成为一种民间信仰,后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佛教文化更是在政权支持与民间信仰之中显示了极其强大的生命力,乃至成为唐以后中国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正是儒家、道家乃至佛教尤其这三部经典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甚至成为民族集体无意识。其后虽然有不同演化,但基本上未能超出其原始精神与框架。

其实,任何民族总是以其传统文化而存在的,否定传统文化就是否定自身的存在。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是值得汲取的。好在20世纪末对自身文化传统的重新反思,使中国人终于从一味的批判与否定之中走了出来。这是民族的大幸,这是一个民族从自卑走向自信的标志。不过也不难发现,这离民族文化的真正自觉与自信似乎还有一定距离。不过我们相信,谁具有世界文化的视野,却不丧失中国文化的自信,乃至能在与西方文化的平等对话与客观比较之中,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形成真正最具中国文化精神的生命智慧,谁就能真正凝聚民族的生生不息 的生命精神,就能真正贏得中华民族的广泛支持。

在此,我们有必要记住那些在整个中国几乎丧失民族文化自信的情况下,仍坚定地进行中国文化研究,甚至不失时机地张扬中国文化精神的真正的民族脊梁,正是他们代表了20世纪中国文化精神及最高成就,同时还为我们赢得了民族文化的自信。

七、结语

阅读生命智慧经典,却总是抱着既成的先入之见,或将自己获得的暂时性认识夸大为绝对真理或终极真理,就必然因为受到这些边见乃至妄见的束缚,而一叶障目,故步自封,必然影响到明心见性,影响生命智慧的彻悟,影响生命的真正自由解放。阅读经典尤其是《易经》、《道德经》、《坛经》这三部中国最高生命智慧经典,固然存在很大困难,但只要越过信、解、行、证四个阶段,就必然能形成对生命大智慧的真正解悟乃至证悟。我们深信,如果有人能将《易经》、《道德经》和《坛经》等儒释道生命智慧经典真正融会贯通,将中国乃至印度和西方生命智慧经典真正融会贯通,而且能明心见性,就一定能证得明白四达、通畅无滞的生命大智慧,就一定能成就真正自由解放的智慧人生,就一定能成为我们时代的伟大圣人。那将是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最伟大贡献。我们热切期待着这一天,热切期待着我们时代的圣人的横空出世!

最后感谢何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学期精彩纷呈的课!

八、参考文献

【1】 弓克,《易经乃中华文化之源之本之根》,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3月

【2】陈福滨,《易经哲学的现代意义》,周易研究,2014年5月16日 【3】任汝平,陈小玲,《坛经》人生价值论

篇3: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1. 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

曾经有大学对一个年级的学生做了传统文化方面的抽样调查[1]:数据显示11%的大学生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感兴趣", 25%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 38%的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命力比较微弱, 34%的大学生认为正在消逝。当今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缺乏已引起社会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中医护理学》是具有很强人文特征的学科, 它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所以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渗透一些精选传统文化, 即对教学内容有帮助, 又提高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构建传统文化融入课程的模块

教学家陶行知先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我构建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模块的重要内容。[2]例如绪论部分“中医护理的形成与发展”传统讲授起来特别枯燥, 一堂课下来学生印象中仅仅是几本史书或几位医家。本人在授课中以有血有肉的中医典故、传记去填润干枯的史实, 用激起学生去思考典故内涵的旁敲侧击法代替书上过直露的历史意义表白。通过给学生讲解神农尝百草、医圣张仲景坐堂、药王孙思邈创导尿术、扁鹊令虢太子死而复生的历史典故、传记, 顺理成章的给学生讲解中国护理有数千年的历史, 是中国人民长期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 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教师会从学生的眼神中, 看到他们对民族医学智慧的钦佩感。这些精选的典故, 成功地调控了新生的心理认知状态, 从而在中医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 很多古代文学巨著例如《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等都与中医护理知识有着密切联系, 所以在讲授课程中, 穿插这些文学作品, 即能充分彰显中医护理中的文化内涵, 学生又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乐于接受新的知识。与此同时, 老师还可以在融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 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古人“仁爱救人, 赤诚济世”的良好风尚, 从而提高了学生人文素养与职业情操。

3. 营造多元化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与课堂教学成败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如在讲授阴阳学说这一节时, 阴阳属古代哲学范畴, 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以《红楼梦》原著三十一回“拾麒麟侍儿论阴阳”的一节中相关内容以自然段分为四幕[3], 全班分四组, 每组演一幕, 共四幕。老师和学生代表作为评委评选出“最佳表演者”“最佳团队”, 最后以“最佳表演者”和“最佳团队”为主要对象, 设计主要问题配合即兴发挥做现场采访。同样, 在学习五行学说时, 我以《西游记》里的章节为蓝本, 精心组织安排学生饰演唐僧师徒, 例如唐僧师徒一不小心被妖魔抓住, 小妖对老妖说:“师傅, 咱们把他们全都蒸一蒸吃了吧!猪八戒皮糙肉厚, 不容易熟, 放到笼屉的最下层。唐僧皮肉比较嫩, 容易烂, 把他放到笼屉的最上层。这样一锅就全熟了”。孙悟空一听, 跟猪八戒说:这小子是外行, 它不知道火性延上的道理。在密闭的笼屉里, 上边的温度高, 师傅可受不了。在同学们的表演过程中我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告诉他们:“孙悟空他学过五行吗?孙悟空最初的师傅是道家, 道家最讲五行, 孙悟空一心想跳出三界, 不想在五行中。五行是大自然的规律, 孙悟空不想再受大自然的支配, 他一个跟斗, 觉得自己可能跳到天边了, 发现有五根肉红的柱子撑着一股青云。心里想, 如来佛呀, 你说我跳不出你的手心, 现在我已经跳到天边了, 我要留下一个记号, 于是拔下一根毫毛, 变成一支笔, 在柱子上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几个字。不解气, 又撒了一泡尿作个记号。然后, 一个跟斗又翻回来了。如来佛不动声色, 伸出五个指头, 孙悟空大吃一惊,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怎么写在如来佛的中指上, 闻了一闻还有他留下的标记。如来佛就把孙悟空扣在了五行山下。中国名山大川那么多, 为什么要把孙悟空扣在五行山下呢?就是要让孙悟空好好考虑这大自然的规律, 你跳得再远, 也跳不出五行这自然规律。考虑了多少年?五百年。所以, 孙悟空懂得五行, 懂得火性延上的道理”。这种将课堂变剧场, 将中医与表演、文学、艺术结合, 使抽象的概念和学说学习转化为活动教学现象的表演和采访, 精选的教学方式中自然地融入了传统文化, 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营造出的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对抽象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 同时, 也让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总之, 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适当的渗透传统文化, 还需要我们教育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中医学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没有传统文化的沃土, 中医各个学科不会有长足的发展。在中医各个学科教育中, 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估量, 只有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入手, 才能培养出中医功底扎实、道德素质良好、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中医护理人才, 才能真正提高中医各个学科的教育质量, 同时促进祖国医学的继承和发展。

摘要:《中医护理学》是集基础知识, 临床实践于一体的研究中医临床辨证施护的专业基础课。整体性较强、涉及知识面较广。从未接触过中医知识的护生很难提高内在的学习动力, 教师在中医护理学教学过程中, 通过引入经典故事、营造多元课堂渗透入传统文化, 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医护理,护生,兴趣

参考文献

篇4: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体会

古人云:“童蒙养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着重要作用。鉴于上述认识,我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直面经典,学习经典,感受经典。

1.经典的启蒙文学

从《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论语》《老子》《庄子》《孙子兵法》,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本质特征的文化彰显,也是作为一名中国人应有的精神内核,值得我们大力弘扬。

2.传统的美术文化

书法、篆刻、撕纸、剪纸、手工编织、泥塑等传统的美术文化,源于民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内容非常有利于孩子们手部肌肉群的训练和大脑的开发。能够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学习自信心,有利于对孩子们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非智力品质的培养。

3.优秀的民族音乐

包括戏曲艺术、民族乐器、民间小调等。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正逐渐被孩子们遗忘,取而代之的是快餐式的流行歌曲,几十年之后,我们的传统音乐就可能要出现文化断层。为此,我们开设了民族音乐欣赏、乐器演奏等课程,让每位学生都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热爱民族音乐。

二、目标

1.学生发展的目标

通过让经典走进课堂活动的开展,我们的孩子在毕业的时候争取要有“四会”一要会背《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以及上百首优秀的诗词;二要会演奏一种民族乐器,二胡、笛子、古筝、葫芦丝等;三要会一项手工美术,撕纸、剪纸、编织、泥塑、篆刻等;四要会写一手漂亮的硬笔、软笔书法。

2.教师发展的目标

实践证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文化和道德修养及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能让教师更有激情地开展工作。

3.学校发展目标

让“经典走进课堂”的实践从局部探讨上升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论的高度,统整学校在德育方面的系列活动,逐步形成鲜明的、科学的办学特色,才能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三、实践

1.设立方案,编写校本教材

2015年9月,我校正式启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型工程,由校长亲自挂帅,带领全体教师参与课题的实施。经校研讨会决定,确立课题名称,组建研究小组,撰写研究方案。10月,召开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教育专题动员会,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2.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从《经典古诗词》中精选适合学生背诵的古诗148首,配以相应的插图,制成吊牌,悬挂于教室外面,让学生抬头可见,见而即吟,久而久之,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把古诗背会了。此外,我们还将对《经典美文》中《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部分进行编辑,配上插图,悬挂于学生每天必经路的两旁及报告厅墙壁,形成一个大型的文化墙。

3.走进课堂

一是要求学生人手一本《经典古诗词》教材,各年级每学年40首,每学期20首,每自然周学习1首;二是要求每班都要在黑板右上角开辟《每周一诗》栏目,每周一,语文教师都要将本周要学习的古诗写在黑板上,利用早读课进行简单的评析、讲解,并指导学生朗读,要求学生一周内背会;三是取《三字经》《弟字规》《千字文》之精华,编印《经典美文》读本,学生人手一本,要求全校学生分阶段背诵。

四、收获

我们的“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工程实施至今已近一年,这期间我们以开展经典诵读为主,以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为辅,让学生爱经典、学经典、用经典。半年来,我们惊喜地发现:经典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的行为,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因为有了经典教育,学校成了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天地,他们品味着学习的乐趣,也收获着成功的喜悦。

篇5: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记得小时候学古诗,学名著,当时只不过是为了学业要求,为了显示让父母开心。高中时学习孟子论语,只不过是为了高考的要求。当时在我的心中认为这些文化的精华是很高深,但是当时却很少去体会里面真正所代表的意义。只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但却没有理解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怎么去分辨,最重要的是如何学,如何改,想不想学,想不想改。现在和以前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现在经历的事情多了能够真正的体会到了其中的含义。

上这堂课的开始,老师就让我们每人准备自己对国学和传统文化认识和自己的见解,让每个学生都上去讲讲。在自己的准备和思考的过程中,自己才明白了原来传统文化对我们人手的指导是如此的重要。在比如说我自己讲的《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的是治学求进得道理。一个人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行。其实在很多的时候我们经常缺少主见,总希望依赖他人。很多时候要用到知识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以前没学到什么。其实很多东西都要靠自己去学习的,别人的只能参考,每个人走的路都不一样,我们可以听但不能信。自己要成功还是要克服自己惰性,从根本上博学了,慎思了,明辨了才能顺利伐舟。还有《论语-学而》中的过则勿禅改,其实一个人不要害怕做错事,没有谁是都不错的。但很少人却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它。我们都只会选择逃避,怕丢脸,总是找一堆的理由来推卸自己的责任。一个大丈夫如果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的话,那么他还能做什么呢?我们最怕的不是犯错而是一错再错,所以要勇于承认错误的同时,并且学会改正。还有《孟子-公孙丑上》的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自己从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便决定我们要为自己的决定所要承担的责任。不要抱怨什么条件,运气等一些因素不好,这些都是次要的。一旦我们做下了决定,我们就要有接受后果的那些担当,无论是成功或者是失败。或许有些东西的优劣并不会马上表现出来,但总有一天我们要承担我们以前做这些事情的后果,好比那句话出来混的迟早都是要还的。不是天要忘我,而是因果。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对我们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贪图享受,不要现在把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给毁了。一学期课当中,通过老师的教授和指导,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传统文化并不是只有四书五经,原来还有如此多的东西。老师的卦象讲解更是精彩。这些枯燥的知识,通过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解仿佛是一个小故事一样,每一个道理都在鞭策着我。国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古人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一生领悟出来的,每一句话言简意赅,同时又是我们的生活写照。其实回想一下,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以及对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我现在觉得以前的我是如此的可笑和无知。以前的我每天都在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每天都想着明天要怎么做,以后要怎么做,但是真正去做的却很少。一个学期以后除了发现自己的年龄大了以后,什么都没有增长。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之后,我学会了在每天的课余时间多看些书。我记得老师说过人这一生很短,很多人都觉得人这一生是如此的短暂可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的人觉得无聊呢?

我当时就被这句话震住了。是啊,我已经不止不觉过了人生的二十年,可是我在虚无的时空里就这么浪费掉了。人生最开始的二十年,本应该是我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好让自己过好接下来日子准备着。现在想想自己到底学会了什么,每天都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不知道什么是虚什么是实。我记得老师解过一个慌字,人为什么会慌,是因为心里没有底,心慌。每个人都应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内心。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从容的面对我们自己的人生,面对挫折。我偶尔会在星期二的时候跑去听老师的从内盛到外亡。我记得当时你讲海上钢琴师的时候,你说了其实成功的人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情,不要患得患失,要学取舍。我突然有所领悟,对啊,人这一生很幸运的就是有的选择,但也不幸的就是我们的选择太多了,很多小孩子学这学那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学会。我也是,学的东西太杂了,到头来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出来换饭吃,是该值得好好深思了。其实在课中你给的经典句子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很多很多。

篇6: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回想过去的四十年,我感觉自己象一颗野草,被风吹到哪里就在哪里生长。我们小时候正是**快结束的年代,我亲眼看到过父辈兄弟相殘,忍受过饥饿,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小时候的磨砺,我哪来这种“野草”的生命力?

我现在对自己的儿子说,“我的命运不如你好,但反过来说我有幸运有这么丰富的人生,你可能没有机会经受这种磨砺了”,儿子还太小,虽经常听我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哲理,似懂非懂。说到天资,我的二位姐姐是极力夸张我的,说我小时候就很聪明,我自己却感觉不到。虽说从小学到大学,我是那种不太想读书但又很顺利的人,但面对出生在农村的命运,我又不得不要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是,大学毕业后,我却分配在县城的一个小单位,对于那时我认为“懂事”的我来说,感觉根本没有人生的机会。无意中我看到一本《深圳青年》,我和同学借了400元钱闯荡深圳,也许我出生农村的淳朴和责任感,加上我自己天生的领悟力,我在深圳虽没有发财,但总算有了自己的家,也算是真正的深圳人了。深圳的创新精神激励着我不满足于现状,加上在日本公司的那种压抑感觉,虽说日本老总很重视我,但还是无法使我对公司产生归属感,放弃了很好的条件去和同学一起创业,结果命运给我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将我从天上打到了地下,那种感觉正如南怀瑾老师所说的“要想人不死,除非死一人”,我确实感觉到“死过一回了”,当然那只是精神上的感觉,生活上并没有那么可怕。

也许正如一位法师所说,我这个人和佛有缘,佛为了使我接受佛法,在我命运最痛苦的时候让我接触到了佛法。人生的道理正是如此,没有经历磨难,哪能懂得人生真正的道理呢?正如中国一样,没有近代百年的灾难,可能还不知道中国龙要沉睡到什么年代?

篇7: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早晨四节课的时间聆听了王老师的演讲,自己受益非浅。王f老师的演讲犹如一缕阳光照入了我的心房,让我看清了黑暗中的道路。

王f老师说人的烦恼来自有所求,对啊,你想要做的事而达不成的时候你会烦恼。去做一件事有对有错不能用不成熟的思想去衡量别人的思想,毕竟每个人所在的位置高度,看待问题思想都是不一样的。其中老师放了一部宣传片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出生是原点也是起点,让我感触很深帮助别人成就自己,印象最深的便是王f老师讲出的一粒种子的故事,当别人播种下这里种子时,用了各种方法,对现在还是一粒种子来说,凭什么自己要屈尊在这小小的泥土里,可等种子慢慢长大的时候,那粒种子不会再去埋怨别人把它种下,更不会去埋怨踩它一脚的人,种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吸收着,它还是那粒种子时别人给予它的养分,它会感激。同样,当我们在感到受别人折磨时,不要难过,不要埋怨,那是别人在为你以后的成长与发展做铺垫,不经历风雨那能遇到彩虹?

我们应该要无时无刻的感激别人对自己做过的事情,他让我们得到了不一样的成长,也获得了更多的力量,慢慢的储存能量,等待时机能成熟时迸发出无穷的力量,震撼着那些曾经“帮助”自己的每一位人,感谢他们的存在才能成就今天的自己。感谢人生旅途中每一位拉引者,带我们走向光明。

篇8: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档案文化的提出及研究, 起初始于怎样的背景, 什么是主要的推力, 与1987年颁布《档案法》中把各级综合档案馆称为文化事业机构有多大联系, 笔者不清楚。笔者所看到较早有关档案文化探讨的文章如:1990年《云南档案》第3期刊登的《档案是一种文化现象———关于档案的一点哲学思考》, 1991年《四川档案》第2期刊登的《档案文化研究随想》。而在1991年《档案》第3期刊登的《近年来档案文化研究成果概述》一文中, 作者指出了:首先将档案文化作为一词提出的, 是某作者为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所发表的《档案文化意识:理性的呼唤》一文。那时, 也还有作者对档案文化的思考与研究趋势作出很高的评价和超前预测, 如1992年《档案》第5期文章《档案文化探析》认为:对档案学理论稍有兴趣的人, 大概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 即“档案文化论”正在悄悄地步入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殿堂, 它的崛起给档案和档案工作展示出一番新天地, 人们也将会对档案和档案工作刮目相看。可以预测, 档案文化的兴起与成熟, 必将给本世纪末档案学注入勃勃生机, 给21世纪的档案事业带来美好广阔的前景。

的确, 事实证明, 20年前上述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之后的过程直到现在, 档案文化及其建设的研究实践从没中断, 已是被档案部门上上下下广泛认同接受。同样, 这样的探讨活动, 也早有领导专家先后参与进来。如《档案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建脑工程”》、《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字档案文化》、《档案文化的传承需要媒体的参与———以七家档案期刊为例》等论述, 都是专家领导亲自参与研究的例证。近年来, 还有档案部门把《档案文化资源建设研究》作为档案科技项目立项, 或与有关机关联合制定下发如《关于加强档案文化建设, 为创建文化名城服务的意见》文件等。经过广大档案工作者多年不懈探索努力, 档案文化研究已结出硕果, 最直接的就是档案文化建设被纳入了全国和地方档案事业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之中。

笔者在阅读学习时感到, 我们大家对档案文化的认识是在实践和交流中不断清晰深化的, 这个过程的每个个体的认识, 都在或全面、或从某些重要的侧面揭示着档案文化的内涵。如《云南档案》2000年第1期文章《对档案文化的几点认识》, 认为“档案文化是档案管理部门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在前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工作者共有的价值观、思想作风、精神、行为规范和物质设施中的外在体现”。《海南档案》2008年第2期刊登的《档案文化及其价值浅议》一文指出:“狭义的档案文化一般仅指作为人类物质文化的记录与反映的档案信息及其载体, 即档案实体文化。由于‘一切文化都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物质形态的凝聚’, 因此广义的档案文化, 除了档案实体文化, 还包括人类有效管理和利用这些实体文化成果而采取的活动方式及其创造出来的档案事业文化”。《中国档案报》2010年2月22日刊登的《我说档案文化》一文说:“所谓档案文化, 就是人们创造并面对和围绕档案所展开的全部生活方式”, “档案是人创造的, 创造了以后还要收藏它、管理它、使用它, 人在这一从创造到使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力、规则、观念、习性等等物质及精神成果, 就是档案文化”。《中国档案》2011年第12期文章《关于社会转型期我国档案文化建设与发展问题的思考》指出:“档案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和智慧的主要载体, 其中包括档案资源文化、档案功能文化 (服务文化) 、档案制度文化、档案理论思想文化等组成部分”。《宜宾日报》2011年11月10日刊登的《挖掘档案文化资源, 深化档案文化建设》一文认为:“档案文化是在档案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基础上, 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吐故纳新’的再挖掘、再创造和再升华, 是在挖掘历史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地方文化的过程中的再丰富、再发展”。这里列出多个看法和认识, 笔者认为他们除了在表述上存在不同, 风格各有特色, 以及更全面概括和重点概括区分以外, 其根本所指趋同, 涵义大体一致, 都包含了档案文化是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记录、管理、使用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有价值信息的现象或行为的意思, 笔者认为这应是档案文化的基本内涵。如果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 把用什么样的思想观念、什么政策制度、什么理论方法、什么道德规范来驾驭约束这一现象或行为都包括进来, 那就构成了这个时期和范围所指的档案文化的总和了, 或说这些的总和就是此时期和范围的档案文化。简单地说, 档案文化就是记录文化的文化, 再简单就是记存文化。我们这里有两点可认定, 一点为记录历史的行为和现象不会停止, 而如何规范则是可以改革改变的。第二点档案文化源于社会, 主导于国家和政府, 又为全社会共同遵循。

这里, 笔者还得到启发认为, 一是应把档案文化同档案记载内容所代表或反映的文化区别开, 不然就会不论什么文化都成了档案文化。说档案文化丰富可以, 但档案文化丰富如果包含指档案内容浩瀚丰富就有不妥。区分此文化不是彼文化, 要看他 (它) 的角色作用如何。假如某批档案完整地记录反映了一种文化现象, 那它既不是档案工作者创造的, 也不是档案创造的, 它是另一个群体的人创造的, 是此种文化形成在先, 档案生成在后, 而档案人员只是档案的管理者, 用档案文化概括它, 就反映不出该文化的本来特点。那么, 如何理解档案文化资源 (笔者在2012年2月15日全国档案工作会议报告中没见到) 的提法呢, 它或理解为档案文化的资源, 或档案的文化资源, 如果把档案文化资源等同于档案资源或档案信息资源表述就可不用, 尽管档案的生成方式和管理利用方式全过程都需要文化技术, 都离不开文化支撑, 这样做可减少理解上一旦产生的不一致。二是应把档案文化同档案机关文化、机关建设要求区别开来, 如以前常说的在档案部门工作中形成的兢兢业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以二、三流工作条件创一流工作业绩的风貌精神, 这虽值得提倡, 但可不统统认为是档案文化的必要组成, 搞档案文化的全之又全, 包罗枝枝节节。当然, 这只是个人学习心得而已, 不定成熟。

中央《决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 形成文化建设强大合力”, 还要求“文化领域各部门各单位要自觉贯彻中央决定部署, 落实文化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发挥文化建设主力军作用”。由此, 档案部门不论认为是否属于文化领域的部门, 都应该积极主动加入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中来。要弄清档案文化内容、性质和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家庭中的地位、责任与任务, 弄清档案文化与各种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 正确对待自身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繁荣发展中的作用, 增强档案文化自觉自信, 在档案工作服务各种文化建设中传播档案文化, 在传播创新发展档案文化中扩大和加强档案事业, 使档案工作紧紧跟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潮流。

摘要:通过学习可以加深对档案文化的认识, 也才能更好地建设档案文化。此文化不是彼文化, 根本区分在于创造文化的主体的不同。

上一篇:单招报考类别怎么填写各类别详细划分下一篇:新员工基础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