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听课心得

2024-04-08

中国传统文化听课心得(精选6篇)

篇1:中国传统文化听课心得

道家风骨——观《道德经》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生”听课心得

陆老师讲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渐渐的,我领悟了些儒释道三家真意,并有感于其广博精微,包罗万象,不由望而生敬,敬而生畏,也对道家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听课愈多,求道之心愈炽,于是便去查阅了一些关于道家的发展与盛衰的资料,了解到了许多以前所不知道的知识。在先秦时期,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不同的学术思想广泛的流传在世间。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最终只有道家和儒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主流。先秦之后,佛教传入了中国,加进文化传统主流行列。

同时,按照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学习方法,我选择了道家著名的《道德经》进行阅读、学习。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有《道德经》,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去观阅过,直到如今对道家文化有了一定的兴趣才想到翻阅,说来十分惭愧。读完发现,《道德经》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有着许多的启迪与帮助,同时也从文中也了解到了许多道家的精神与思想。

《道德经》中, 老子在多处以“士”、“圣人”、“我”的口吻说出他认为有道之人应有的品格形象。如: “俗人昭昭, 我独昏昏;俗人察察, 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 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 而贵食母。”(第20章。大意是: 在别人自认为很清醒的时候, 惟独我难得糊涂;在别人都认为事情很清楚的时候, 惟独我觉得还有很多事情没有理出头绪;在别人认为可以大有作为的时候, 惟独我顽固地不参与进去。我为什么总是与众不同呢? 因为我是以“ 道”为准则来观察和处理一切事情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22章。大意是: 圣人用“道”这个统一的尺度来观察天下的一切事物。不只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问题, 所以能将问题看得透彻;不自以为是而能明辨是非;不自吹自擂却功勋卓著;不自高自大而能长期受到人们的尊敬。正因为谦让不与人争, 所以别人也就无法和他争高低。)“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67 章)对怎样才能做到人品高尚,《道德经》中的论述是很多的。通过这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道家的风骨与精神。

《道德经》既为道家经典, 道家也就十分注重按《道德经》的要求修心养性和实践修行。如此也就形成某些历代道家共同的品格特征, 亦即道家的风骨。从《道德经》的要求、历代对道家的评论及道家学者的表现看, 道家风骨大致可概括为: 一是独立人格。《道德经》说的“我独异于人”, 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有独立人格。这一点,在道家中是表现得特别明显的。独立人格在日常生活上的表现是不随波逐流, 不跟风, 待人处事有自己的原则。在政治生活中的表现是决不趋炎附势。道家中有许多人都以才学著称, 却拒不为官。比如庄子, 据载, 当时楚威王听说他很有学问, 派人带了大量钱财去请他作相, 但被他拒绝了。在学术观点上道家的独立人格同样表现得非常明显。他们不迷信权威, 甚至对老子也不迷信。《庄子》上记载颜回对孔子毕恭且敬,称“夫子步亦步, 夫子趋亦趋, 而夫子奔逸绝尘则回也其乎其后矣!”认为学生永远赶不上老师。而庄子却说;“送君者自其涯而返, 君自此远矣!”由此可见道家的独立。二是深研学问。历代列进道家的人物, 几乎都是当代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他们大都以博古通今、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著称。这也就是《道德经》说的“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我们完全有根据说,道家是中国历史上由文化精英构成的群体。文化典籍中的精品, 有相当大部分也出自道家之手。他们中的许多人, 年轻时即立志学道, 并将毕生贡献给道学文化的钻研和创造, 著述之丰, 令后人叹为观止。如道教理论的奠基人葛洪, 毕生勤奋, 博学多才, 刻苦著述。他的著作, 计有《抱朴子》内篇20 卷、外篇50卷, 《神仙传》10卷, 《隐逸传》10卷。还有“碑颂诗赋”、“军书檄移章表笺记”共130卷, 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 编纂“兵事方伎短杂奇要”310 卷,可谓那个时代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三是向往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名句。道家学者, 都以回归自然, 在自然的环境中过自由自在的简朴生活为乐。赞美自然, 也成为道家作品的主题。在历史上, 道家学者被称为“隐者”; 道家文化被称为“山林文化”, 都表明向往自然是道家的一大特色。晋朝的陶渊明, 20多岁出仕, 40岁辞官隐居。在他的“归园田居”诗中写道: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非常形象地表明诗人从大自然中真正感受到生命价值之所在。

四是关心民生。《道德经》多处论到“民”和“百姓”, 提出“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对民生表现出深切的关注, 对统治者的重税、刑罚、滥杀等暴行多有抨击。历代道家人士隐居乡里, 对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有较深入的了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道家学者就以“布衣”自称。“布衣”这一平民的代称, 后来成了道家的代名词。在他们的作品中, 常能以平实的语言写出民众的苦境真情, 表达人民的情结和愿望。

上了陆老师的课,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让我对道家的文化了解了更多,也对我的生活、学习方面有了深刻的指导意义。

篇2:中国传统文化听课心得

《中国梦想课堂》心得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

2016年3月19日、20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梦想—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的学习培训。首先感谢领导为我搭建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其次感谢我们的带队领导细心地工作,使我们各位学员的每一天都觉得收获很大。这次培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19号我们首先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蒋守成老师的示范课《省刻度尺》、周梦莉老师的示范课《有趣的比》。20号又观看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储冬生老师的示范课:《用数对确定位置》和夏青峰老师的示范课《分数的意义》,使我受益匪浅。

这次培训,使我充分享受到了自身充电带给我的精神上的富足和愉悦,亲身体验了在专家引领和伙伴互助下的学习过程是多么的丰富多彩,作为一位数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学科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想品质。以下是我培训学习的几点心得:

一、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

通过培训,我知道了怎样去定位、去思考、去摸索、去创新,让我的课堂充满激情。我知道了怎样让我的学生真正的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重于观察、勤于了解、乐于交流、善于沟通。在目标上关注个体潜能发挥;在模式上关注个体主动探究和情感体验,理想的课堂应当是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启迪智慧,更要点化生命;在策略上,关注自主学习与受导学习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课堂教学高效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注重课堂实践和资源整合,运用专家的教育智慧补己之短。老师可以装傻,学生会更聪明。老师太聪明,学生就傻掉了。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育内容,推动教育教学的行为的变化。

不足:

回想自己新课改以来的日常教学工作,虽有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有创新精神,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最终实效性不大,学生学得浮躁,数学课变热闹了却少了“数学味”。此外,对教材的挖掘不够,只是就教材教教材,就题讲题,题型简单叠加,缺少提升性和拓展性。听了专家老师的报告,我认识到心理学是促使数学老师成长的肥沃土壤。只有拥有丰富的数学教学心理学知识,才能更好地使自己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教学能手,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走在理论发展的前面,让自己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努力方向:(一)关心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查究、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是一个个有新鲜生命力的个体,是一个有生机、有尊容的性情。学生的这种生命价值的生机不应被教授怠忽、遏制。以前那生硬的教学方式、生硬的教育手段,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性情发展。新课程应运而生,要讨教授应怀着等候的见识主动引导。这样,对付我们教授来说,“教”不只仅只是一种工具性手段,而是通过教学,一直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间,一直完成心灵转换,一直在学生的发展中创办新的自我,从而在其中展现自身生命的价值;对付学生而言,练习成了一直创办新的自我的有用方式。学生在发展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体验、认识、欣赏、改换、创办能力的同时,一直富厚和美满自己的生命世界。

(二)关心学生的数学思想,搭建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桥梁。我们可能经常听到学生们的议论:“数学课听得懂,但解题时不会想,不会做,为什么?”听到这番话,我经常思考,是教的问题,还是学的问题?我们知道,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手段、思想活动交互团结的总和,是师生行为和心灵对话的历程,是一种沟通与团结,更是数学思想的锻炼和数学文明的再创办。(三)关心学生的情绪世界。具体到课堂教学来讲,关心学生的情绪世界,更主要地是体今朝课堂教学的安顿能否激倡导了学生的智慧活动,引发了学生专注于常识的探求与问题的求索的心愿和行为。教授在课堂中,应努力于将静态的常识转化为静态的问题举办探究。课堂中关心学生的情绪世界,懂得让哪品种型的学生答复问题,使用哪种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与学生举办对话。

篇3: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从殷周时期的“囿”起源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受到了来自博大的华夏传统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中国园林“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以“乘物以游心”的方式,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它将建筑、山水、诗歌、绘画、雕刻等多种表现形式融为一体,以其悠远的意境,使人的心灵与自然相忘相化。它融合了时间空间因素,让人在“咫尺之内,觉万里之遥”。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1 儒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儒学形成于殷周时期,自汉武帝接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成为中华古代文化的正统。儒家“仁义”“中庸”等思想都被中国园林吸取,对它造成了深厚的影响。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曾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孔孟之道认为,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有自然属性,亲和自然的本能。大自然所显现的高大雄伟的山和坦荡磊落的水,与人的品格相似,引导人们通过对山水的真切体验,把山水比作一种精神,去反思“仁”“智”这类社会品格的意蕴。他这句话虽然没有直接言及园林,但是自此“君子比德”成为了一种自然山水审美思想,为后世园林进行了文化奠基,架构了中国古代园林沿着自然山水空间美学方向前进,发展和升华的方向。

以后的造园者,常常寓情于景,赋予景物品格精神,从而创造出意境深远的园林景观,给游人以无限的联想和独特的体会。关于这点,明末著名造园家计成更是在他的著作《园冶》中指出:造园应做到富于诗情画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在士大夫的私家园林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苏州园林就擅长将“君子比德”与植物造景结合起来,通过将植物拟人化,着重于把握自然美所具有的人的精神的意义。松、竹、梅、玉兰、山茶、紫薇、芍药、牡丹、睡莲、荷花等,这些植物因不同的自然形态特点,具有各自的“比德”意义,代表了不同的性格和品德,松的坚贞不屈,竹的高风亮节,梅的清新雅致,兰的幽谷飘逸,荷的洁身自好,牡丹的富丽尊贵,还有水仙的冰肌玉骨等等,流连其中欣赏的不只这些树木花草的形象美,同时体验着它们所代表的精神层次的意义,将实景化为应景,形象化为象征,构筑了园林形象之外的另一个精神世界,以使园林景观景中有情,情中生景,充满丰富的内涵。

另外,儒家经典之一《周易》中提出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即宇宙客观世界本是一个整体,可以被无限分割成阴阳互补的小宇宙的思想,也被广泛地运用到了造园中。有关这点,柳宗元曾精辟的指出:“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 也就是说,人们在游观景物时,不外乎开朗宏伟的景观与幽雅深邃的景观两大类。而这两大类景观的互相交替,则更能激发人们游览的兴致。因而在构景时人们力求阴阳两面的均衡,例如通过山与水,宏大与幽邃,人工构筑与自然天成等的均衡来造就美。还有人将造园的五大要素山水树石建筑与阴阳五行结合,描绘了五行相生相胜图,以运用到造园中去。

这种对比与均衡相互结合运用的手法,在艺术上成就颇高,以严谨布局、丰富景观见长的留园中便显得尤为突出。园子入口以虚实变幻、收放自如、明暗交替的手法,形成曲折巧妙的空间序列,引人步步深入,具有欲扬先抑的作用,有意识地使游人的视角受到极大的压缩和极度收敛,在走道两侧忽左忽右地出现几次收与放的对比,引发游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叹。先是幽蔽的曲廊,进入“古木交柯”渐觉明朗,并与“华步小筑”空间相互渗透。北面透过6个图案各异的漏窗,使曲廊与园中山池隔而不断,园内景色可窥一斑。 绕出“绿荫”则豁然开朗,山池亭榭尽现眼前,通过对比达到最佳境界。

在建筑构造上综合运用了江南造园艺术,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对比,组合景观、高低布置恰到好处。营造了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有致、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建筑与园境相映成趣。

2 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道家学说由老子创于春秋,土生土长在中国。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源,先于天地,是万物的起源。而道生成万物的方式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同时他又提出“大地以自然为用,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道虽是宇宙本源,但本身无为,而听任于自然。道家这种“道法自然”的观点成为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哲学文化基础,历代文人公侯由此而建立的自然之本源的宇宙观、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园林上它表现为“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使园林中的“山水”这一自然因素得以更巩固地发展,为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形成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当美国著名的建筑大师赖特(F.L.Wright)在得到一本英译本的《老子》之后,如获至宝,将它作为建筑思想的哲学依据。由此,道家思想对园林乃至建筑的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后来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庄子认为,人应该抛开人世间的枝枝蔓蔓超脱于世俗之上,从而回归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逍遥游》中他甚至表达了一种与万物同游,驰骋于自然天地的无己的精神境界。这种浑然忘俗,尽显逍遥本色的道家神仙思想渗透在园林的方方面面。从秦汉开始,帝王相信道教神学创造的超脱世俗的彼岸生活,即逍遥自在,长生不老的神仙境界。由此,以自然仙境为造园题材的园林应运而生。

自秦始皇开始在宫苑大兴土木,开凿太液池,池中筑方丈、蓬莱、瀛洲三岛,模仿所谓的东海仙山。此后帝王纷纷效仿“一池三山”之法,一方面以表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帝王之尊;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欲求长生不老等造园思想。清代的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我们都还可以看到“一池三山”的传统造园模式。甚至一些私家园林,都袭用了这一法式。

3 佛教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魏晋时期,印度佛教在中国盛行,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相互结合渗透,成为了与儒、道并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成之一,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古典园林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也受到它的影响。

佛学注重内心的体验,它的观点认为:“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意思说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这种理论打破了有限的中国自然山水园林在空间上的局限性,为山水审美提供了无限遐想的可能。中国古典造园中广泛应用的“以小见大”的手法便是从这里而来的。即或以咫尺之地,营造给人“万里之遥”的非凡体验;或立意于微小平淡,但给人的启发与遐想无限。在园林占地相对有限,园林规模不大的情况下,景观营造中常运用写意的手法,借助于联想,来拓展景物的想象空间。

而同时,佛教追求平静安详的精神境界,园林为园主依托佛教,反思人生提供了场所,解决了静谧超脱的人生境界与现实的矛盾,在园林中,佛教信仰者既解放了思想,又达到了皈依佛教的目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寺庙园林应运而生。它首先出现在远离城市的山野地带,后也逐渐转向城市。由于受到佛学经典的影响,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植物造景特色。在植物的配置选择时,逐渐形成了约定成俗的植物种类,对榕树,菩提树,无忧树等一些具有佛教意义的树种表现出了特别的偏好。栽植多采用孤植、从植、群植或片植的方式,营造出了体现不同意境的寺庙景观,既体现了统一的寺庙园林风格,同时又各具特色。关于寺庙园林,曾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寺庙园林在中国园林中的广泛以及别有意韵。到现在,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杭州灵隐寺,苏州灵岩寺等众多杰出的寺庙园林作品。

4 结语

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园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这片肥沃厚土上,不断的自我完善和升华,最终成为自然情趣与文化精神相融合的产物。而在人们日益注重精神文明和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当下,请允许我大胆的断言,积淀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还将为现代园林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在创建现代和谐的人居环境中必定还会大有作为,放射异彩。

作为一个园林专业的学生,在扎实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汲取提炼,把继承和发扬结合起来,从而丰富自己的设计思想与理念,提高自己的园林审美,丰满自己的创作。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金鸣娟.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农大出版社,2006.

[3]唐学山,李雄,曹礼昆.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4]王铎.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5]蓝先琳.中国古典园林大观[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篇4:中国千年外交与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传统文化影响千年外交的基本走向】

几千年来,对中国外交影响最大的是如下四种文化——

首先是大一统文化。大一统文化决定了追求和维护统一是中国千年外交的基本主线。“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孔子怀念西周“大一统”,渴望结束当时诸国纷争、四分五裂的状态。大一统理念深深根植于华人的内心深处,深刻影响了几千年来国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以至于统一成了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的一种共识。尽管在中国历史上时常有分裂与内争,但几乎没有人怀疑统一的必然性。这就是说,即使中国客观上处在分裂状态时,各独立政权领导人也不可能只顾及自己治下的小块领地而对其他治外之地弃之不理,他不得不站在全国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而无法偏安一隅。要获得统治自己属地的合法性,他在执政时便不得不声称自己为正统,而且必须始终以统一天下为号召,这使得中国追求和维护统一的外交成为一种必然。三国、南北朝等时期就是处于这种状态。

其次是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决定了谋求和平是中国千年外交的基本政策。四大文明古国都以农耕立国。虽然中Ô¬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但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典型的农牧结合的¾¬济结构,农耕文化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文化。上面讲到的大一统文化的出现是由农业生产的本质特征(如大型水利工程依赖于一个统一的政府)和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特征所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农耕文明是一种善的文明,它本质上需要顺天应命、守望田园和辛勤劳作,不需要培养侵略和掠夺的战争技艺,也无需培养尔虞我诈的商战技巧。农耕文化造成人们对农田的依赖,对中Ô¬以外的地区往往存在恐惧感和鄙视感,加之自给自足造成对外界几乎没有任何需求,由此形成缺乏对外扩张动力的封闭社会。守护田园的需要使以农立国的历代中Ô¬王朝大多采取筑长城、闭关、断互市、禁出入之类的守势,草Ô¬王朝侵入中Ô¬王朝农业区后,会逐步改变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中Ô¬王朝的文化,从而使几千年来的中国外交整体上以谋求和平为基本政策。因而,中国历史上的对外战争防御性战争远多于进攻性战争;除极少数历史时期外,即使是进攻,也是以攻为守,而不以掠夺为目的。与之相联系,除成吉思汗外,中国历代王朝很少进行过真正的远征。为数很少的几次远距离作战,也都在自己的附属国中,即便是汉武帝、唐太宗,他们在军事打击之后多班师回朝,退回Ô¬地,只要求对朝廷的附属与臣服,对于称臣纳贡的降服者往往赏赐有加。而在西方历史上,只要有强大帝国的出现,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军事征服与远征,无论是亚述帝国、罗马帝国还是后来的奥斯曼帝国都是如此,其Ô¬因在于东西方¾¬济结构与文化社会结构的不同。

再次是礼制文化。礼制文化决定了朝贡体制是中国千年外交的基本体制。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其实质是名义上的宗主认同外交,而不是扩张式的帝国外交,其立足点是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中心大国定位,因而,其外交导向是“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中国历史悠久,号称礼仪之邦。中国文化基于农耕活动,地域相对稳定,民族相对单一,因而极易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稳定的礼制文化。几千年来,礼作为中国千年外交的思维逻¼¬与行为准则,呈现了权威化、规范化、程序化与教条化的特点,一直是东亚国际体系的文化基础,决定了古代中外关系的非对等性。因而,中国历代王朝办外交时,很少具有平等意识。周朝统治者从一开始就将中外关系纳入华夏礼制的轨道,从而使君臣之间的尊卑关系延伸到中外关系领域。朝贡体系重礼仪和象征意义的特征,从先秦到明清,一直没什么改变。在传统关系中,对外交往就是“宗主”对“藩属”的管理,所以管理对外交往的机构就是“理藩院”。古代只有“理藩”而无“外交”,因而自乾隆朝以后,中西屡屡发生外交礼仪冲突。

最后是仁义文化。早在周初年,仁义就是周文王、周武王统一各诸侯国的一面旗帜。仁义文化主张以仁义立国,认为“仁人无敌于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仁义在先秦国际关系体系中的体现,就是周礼作为公认的准则(相对于现在的国际法)被运用于各国,礼的根本就是一个“仁”字。古人在国际交往当中不少践行仁义的行为在今人看来显得迂腐,当时却很普遍。例如,襄公的“仁义”之举,被毛泽东看成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仁义外交最典型的事例是公元前57年,匈奴大乱,朝廷大多数人主张乘机出兵消灭匈奴,只有御史大夫萧望之反对,认为“今而伐之,是乘乱而幸灾也”,说“不以义动兵,恐劳而无功” 。主张“宜遣使者吊问,辅其微弱,救其灾患” 。汉宣帝采纳此议,不仅不出兵攻击,而且还“遣兵护辅呼韩邪单于定其国”,后来,更以王昭君嫁呼韩邪单于,结果“四夷闻之,咸贵中国之仁义”。(《汉书》卷78)仁义外交的典型代表是曾国藩,曾的外交方针有四个字:“诚”,推诚相见;“信”,信守和约;“争”,据理力争;“和”,外敦和睦。当李鸿章向曾国藩请教外交方略时,曾送他一个“诚字锦囊”。李鸿章说这个诚字锦囊“实在有理”,是“颠扑不破”的。“诚”的含义就是“忠信笃敬”。曾给李的信中说:“夷务本难处置,然根本不外孔子忠信笃敬四字。笃者,厚也。信,只不说假话耳,然却难。吾辈当从此一字下手,今日说定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今天看来,这正是对外交往所需的基本品格。

上述四种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是千年中国的制度文化,是支配中国千年外交的意识形态。这些文化不等于儒家文化,但受儒家文化影响最大。

【非主流传统文化的影响】

非主流传统文化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制度文化,但对中国千年外交的影响不可低估。非主流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如潜规则文化、酒文化、食文化等,对外交都有影响,但影响最大的是如下三种——

一是权术文化,也叫做权谋文化、谋术文化。中国是世界上谋略思想和著作最丰富的国家。申不害说:“明君治国,三寸之机运而天下定,方寸之谋定而天下治。”冯梦龙说:“三代以下将相,大抵皆权略之雄耳。”外交离不开谋略,历史上许多谋略家就是外交家,如张仪、苏秦、诸葛亮。谋略思想和著作最丰富的时代,同时也就是外交思想最丰富、外交家辈出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孙子兵法》、《韩非子》、《鬼谷子》、《战国策》等兵家、法家、道家、纵横家谋略著作出现,中国外交也演绎了一幕幕有声有色的大剧。谋略不等于权术,外交不等于权术,更不等于诈术,外交辞令也不等于空话假话。但外交史上尔虞我诈的事确屡见不鲜。权术文化中外都有,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是西方权术文化的代表作。中国讲权术的书不少,如《六韬》、《三略》,许多人认为《三国演义》是中国权术文化的大全。所谓权术,就是政治手段,政治手段有些是必要的策略,有些则完全是诡诈性、奇谲性的计谋手腕,后者便是权术。宋代叶适认为:“三代圣王,有至诚而无权术。”把权术视为“至诚”的对立面,十分准确。权术与封建专制相伴相生,包括驭臣之术、愚民之术、谄媚之术、韬晦之术、结党之术、游说之术、狡辩之术等,没有真诚,只有机变手段。玩弄权术者行为和思维均具有两面性。《三国演义》展示的是一个外交上折冲樽俎的时代,也是一个“仁义”叫得最响但权谋最为成熟的时代。李宗吾在《厚黑学》中说他读遍二十四史,终于读出“厚黑”二字。所谓厚,就是脸皮像刘备那么厚;所谓黑,就是心如曹操那么黑。如果没有厚颜与黑心,就不能成为称霸一方的“大英雄”。“诡”字进入兵事不奇怪,进入外交更不奇怪。越国在灾年向吴国借粮一万石,第二年说选择最好的粮食归还,吴国竟然相信越国,将其留作种粮,哪知来年播种颗粒无收,Ô¬来还吴的是¾¬过了蒸煮、永远不会发芽的粮食,使吴国遭受严重饥荒。唐太宗外交上也有使阴招的时候。例如,太宗以答应新兴公主嫁给薛延陀汗国首领夷男为诱饵,换回唐大将契苾何力,换回后,却不将公主送往汗国,而是故意断绝和亲关系以促使汗国内部分裂。当时有大臣坚决反对这一外交决策,认为既已答应,不可失信。夷男发觉被Ƭ后,气恼而死,接着,“国中乱,如其策云”。(《新唐书》卷110,《契何力传》)源远流长的权术文化至今仍深深扎根于中国政治生活和老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变成了我们的所谓“生存智慧”、“实践理性”。

二是暴力文化,即崇拜暴力的文化。按理说,外交是打嘴仗,同暴力不沾边,但外交史上确实留下了暴力文化的斑斑血迹。韩非子说,“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韩非子・奸劫弑臣》)《尉缭子》说:“古之善用兵者,¡¬¡¬能杀其半,威加海内” (见《汉书・艺文志》),公然鼓吹血腥屠杀,令人发指。几千年来,“暴力斗争哲学”在中华大地上始终有深厚的成长土壤,逐鹿中Ô¬、王朝更迭总是伴随着大砍大杀。专制制度催生出一代代暴君、暴官和暴民,虽然他们在国人中比例不大,但足以使暴力文化代代相传,其影响有时超过主流文化、制度文化。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中有三部是有关杀戮和暴力描写的。《三国演义》既是三国外交演义,更是如何最多、最快杀人的阴谋演义;而《水浒》讴歌的英雄义士行为,多出于私仇而很少公愤。他们开人肉包子店,杀无辜路人以作入伙投名状等等,以杀人为乐,在杀戮中感受快意。李逵救宋½¬,抡起板斧,不管男女老少一并砍去,直杀得尸横遍地,血流成河。他杀黄文炳,类似于凌迟,后来,在明朝酷律环境下,凌迟竟发展成为一种残忍的艺术。按照一些民间历史故事的记载,凌迟一般每天割357刀,共切10天,这样的刑罚,不但施于大奸臣刘瑾身上,也施于英雄袁崇焕身上,在清代也施于石达开身上。千刀万剐剔下来的“肉”,不少被用作下酒菜,闻之令人毛骨悚然。中国外交史上也不乏血写的篇章。春秋时期,晋国不仅无礼扣押郑国国君郑成公,而且杀了前来求和的郑国使者,从此,违反“两国相争,不斩来使”这一国际法的现象不绝于史。宋亡国前夕,元主连番下诏,痛斥宋权臣贾似道接连扣押和杀害元使。虽然连克镇½¬、南京等,元主仍复遣尚书廉希宪、侍郎严忠范奉国书出使南宋,有意与宋继续议和。到了宋界,宋边将张濡,不分皂白,竟将身为侍郎的使者袭杀,将身为尚书的使者押送到宋廷。元丞相伯颜遣书质问,宋廷遣使答报,只说是边将所为,未曾禀报。伯颜再遣张羽为使,同宋使一起返宋廷,不想到了宋境,又被杀死。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外交人员巴夏礼一行39人被咸丰皇帝下令扣为人质,尽管恭亲王奕信誓旦旦地作了“未尝苛待,居处适宜,待遇优渥”的保证〔《第二次鸦片战争》(二)〕,但3日后交还人质时,生还的仅18人,其余21人归还的全是伤痕累累的尸骸,其中《泰晤士报》记者包尔贝的尸体被大卸八块。义和团运动期间,清廷悬赏洋人首级。据《景善日记》,“庄王出示悬赏,以励杀敌,杀一男夷者,赏银五十两;杀一女夷者,赏银四十两;杀一稚子者,赏银二十两”。德国公使克林德前往总理衙门办事,被清军杀害;日本使馆书记官杉山彬,在出永定门办事时,被清将¶¬福祥乱兵击杀,尸体被肢解,抛在路上。义和团揭帖有云:“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腾腾杀气,字字血气。无人质疑外交家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郭泰祺是爱国者,但郭因“一 ・ 二八”事变的交涉,王、施、顾甚至蔡元培因“九一八”事变的交涉却被国人殴打、恫吓。王正廷最惨,不仅在1928年的济南惨案交涉中家被砸毁,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交涉中更是被学生打得头破血流。《时代》周刊描述说:“呼声中毫无防范的王部长还没站起来,一个墨水瓶就猛地扔到他的头上。群众随即手挥棍棒殴打中国的外交部长,险些被打死,幸好有他的忠实的下属们赶来营救。一番争斗后,他们救出了王先生,把流血的他赶紧送回家。医生说:‘他的伤很难治愈。’”新中国的外交也受到暴力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发生了围攻苏联大使馆、火烧英国代办处等事件;另一方面,张闻天、刘晓、章汉夫、孟用潜、潘自力、王炳南、陈家康、许建国、罗贵波、徐以新、姚仲明等副部级以上外交干部都领受了“斗争哲学”的厉害。常务副部长张闻天、常务副部长章汉夫、驻苏联大使潘自力、副部长陈家康、驻阿尔巴尼亚大使许建国被迫害致死。部党委书记、副部长刘晓被整得精神痴呆,副部长王炳南被弄得家破妻亡。正部长级干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孟用潜挨斗时,研究所其他领导人和业务骨干十多个人被À¬来陪斗。都戴着高帽子,手拄两根哭丧棒(用白纸包的木棍),在台前跪成一排。孟的高帽子里安装了图钉,用手一按就鲜血直流。孟在游斗时走了一半路就已晕倒。外交部被整成全国抓“五一六反革命”的头号重灾区,全部参加运动的有4000名干部,被抓的竟达1700人。(马继ɬ:《外交部文革纪实》,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三是关系文化。可能没有其他哪个国家会像中国这样如此重视关系的价值。中国关系文化渗透至社会各个角落,人们必须建立各种关系来得到他人认可、谋取自身利益,通过关系建立的获利能力不少时候会远超诸如能力、业绩、敬业精神等方式。关系文化对古代外交的影响一是表现在把建立血缘关系作为外交的重要手段,最典型的例子是和亲外交。汉匈和亲时,汉廷想的是,将公主嫁给匈奴单于,皇帝与单于的关系是翁婿关系,哪有女婿打岳父的道理呢?单于死后,公主生的儿子继位为单于,皇帝与新单于的关系是外公与外孙的关系,岂有外孙不孝顺外公的?唐代¾¬历三次和亲高潮,越到后期,越是真的皇女帝妹外嫁番邦。唐与吐谷浑、吐蕃、回鹘通过和亲分别建立了甥舅关系。以回鹘为例,“唐朝继公主下嫁,故回鹘世称中朝为舅,中朝每赐答诏亦曰外甥。五代以后皆因之”。(《宋史》卷490《回鹘传》)二是将国家关系作为家庭关系来处理。例如,石敬瑭引契丹为援,夺取后唐天下。石给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上书,表示称臣于契丹,并向契丹皇帝行父子之礼。当时石45岁,耶34岁。1004年,宋辽议和,确定两国为兄弟关系,宋为兄,辽为弟。1164年,宋金议和,宋向金由称臣改为称侄,金主为叔,宋帝为侄。宋亡国前,宗正少卿陆秀夫等奉诏与元和谈,情愿称侄纳币,否则降称侄孙。就是说,只要宋不亡国,可以称元祖为叔叔,再不行,皇帝做元主的孙子也行。三是外交上不是用人唯才而是用有关系的人。明代外交一大弊政就是出使朝鲜的使者基本上由宦官充任,为什么呢?因朝廷大宦官基本来自于朝鲜,“在宦官干政的背景下,由他们出使朝鲜,乃顺理成章之事。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借奉使之机,百般勒索,大发横财”。(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四是外交和国防战略让位于哥们义气。最典型的是“桃园结义”所体现的½¬湖伦理在蜀国国家体系中凌驾于法度、军令之上。赵云谏道:“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三国志》卷36)刘备哪里听得进去。刘关张抱团,一再破坏联吴抗曹的外交方针,给蜀造成重大损害,这是蜀在三国中最先亡国的根本Ô¬因之一。

【传统文化的某些缺失对外交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但不可能包罗万象,受主流文化、制度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地有其缺失的一面。

农耕文化在古代中国实际上成了农本文化,由此导致重商文化的缺失,使严格意义上的¾¬济外交在中国外交史上几乎空白。朝廷不会动用外交资源促进市场的繁荣,为中国商人走出去保驾护航。商朝商业非常发达,春秋战国时各国也奉行重商主义政策,当时“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司马迁语),不少人发了大财。孔子的学生子贡“家累千金”,富而从政,曾出任鲁国外交高官,陪同鲁哀公参加过与吴国、晋国的盟会。然而,重义轻利、重农轻商的思想也在此时开始出现。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后成千古名言。商鞅、管子、荀子、韩非子等以商人为小人,以¾¬商为缺德。秦始皇把各地12万商人迁入咸阳,明确将“重农抑商”上升为国家意志,开了以国家力量轻商抑商的先河。秦汉征徭役,政府视商人为罪犯。刘邦规定商人不得穿锦绣之衣,不得带兵器,不得骑马,不许乘车,本人及后代不许做官。朱元璋规定商人只许穿布衣,农民才能穿纱绢锦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重商文化的缺失导致“耻言利”,朝廷对外交往不仅不以¾¬济利益为目的,相反,还以¾¬济付出换取朝贡来仪的名义。在中国古代,每一次官方使节的往返都伴随着礼物的“交易”。自汉以来,凡来朝贡者,中国王朝都大量回馈,盛情相待。如明朝即规定:“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货来,皆倍偿其价。”有时甚至“恣其所欲”,打开仓库,听凭挑选,爱什么就自己拿什么!这样的朝贡贸易自然会使各国纷纷来“贡”,其结果则是明王朝“岁时颁赐,库藏为虚”。这与晚于郑和的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结果大相径庭,导致中国失去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契约文化的缺失导致外交上出现不重视条约关系的现象。没有条约关系,就没有现代外交。缔结契约是以主体地位平等为前提的,契约的核心价值内含缔约自由、确定契约内容自由、选择契约相对人自由和缔约方式自由。契约在我国古已有之,周时“书契”、“万民约”、“邦国约”概念的存在足可证明。《礼记・学记》有“大信不约”的话,说大信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行为,不一定靠契约。但是,这种“大信”不等于契约文化,是局限于亲缘、准亲缘即熟人之间的“信”,是单方许诺、立誓。“大信不约”的“信”能否实现,靠的是良心,重视的是人际关系;而契约文化的“信”,建立在双方约定的基础上,是对双方相互合作的约束,是合意,是互信,靠的是运行机制,重视的是条约关系,因而相对稳定。这种信用将全社会所有陌生人囊括进来,因而具有普遍性。契约文化不可能在小农¾¬济和专制政治的土壤中产生。也许正因为李鸿章缺少契约文化精神,他在外交中对自己屡打“痞子腔”,老用“痞子手段”洋洋自得。当曾国藩对天津教案颇感棘手时,他几次去信建议说与洋人打交道要“参用痞子手段”。1863年,戈登率队与淮军合攻苏州,数月无功,伤亡惨重。戈了解到守城太平军将领纳王郜永宽等“四王”、“四大天将”与主帅谭绍光不和,便建议诱降纳王,拿下苏州。建议为李鸿章采纳,郜永宽在苏州城外亲自与戈登、程学启商定降约,约定郜谋杀谭献城降清,程与郜指天为誓,“既往不咎”,程承诺保证郜及部下性命,戈登做担保人。12月4日,郜等刺杀谭,开城门Ó¬清军入城,清军入城后,不仅诱杀了8个降王降将,而且诛杀了数万毫无戒备的太平军将士。杀降激起了戈强烈不满,认为这是最无耻的背信弃义。更因为戈是太平军投降的保人,这下搭上了他的信誉,Ŭ不可遏。戈大骂程学启,与之断交,又提着洋枪找李鸿章算账,逼得李四处躲藏。列强驻上海领事馆代表及所有外国侨民签署了一项严厉谴责李鸿章的决议。与此相反,清廷却明确支持李鸿章并责备戈登“不明事理”,连主张“诚信”的曾国藩也称赞说:“在苏州杀降王八人最快人意。”(据雷颐《杀降的“国情”与“公例”》)。这个例子说明,儒家的“信”与契约文化不是一码事。

妥Ь文化的缺失导致外交上难免出现走极端的现象。外交离不开谈判,没有妥Ь就没有谈判。但是,妥Ь文化的缺失导致中国缺乏谈判的文化。《礼记》说:“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一山不容二虎”的思维定式使中国历史上你死我活的斗争成为常态,往往不承认对手地位是平等的。因为没有双赢的概念,过去中国大部分谈判是在兵临城下了才谈,会出现开价的价位与对方底线相重叠,没有回旋余地。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妥Ь”作为一个贬义词来对待,甚至把“妥Ь”和“投降”相提并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外交要Ь调多方面关系,平衡各种矛盾,这就必然有妥Ь。妥Ь太多地体现在外交中,它是一种以暂时或局部的让步来换取双赢,以保障长远利益的外交艺术。顾维钧在回忆录中说:“办外交,要会争,也要会让。当争的时候必争,当让的时候也必让。只争不让,那就是下命令,强迫对方接受我的命令。”公元1004年,宋真宗亲征契丹,辽军统帅萧挞览中箭身亡,辽军抵挡不住,请盟议和。宋在胜利情况下与辽达成“澶渊之盟”,约定两国为兄弟之邦。宋为兄,辽为弟。澶渊之盟使宋朝依然侵占辽国“关南”之地瀛、莫二州,同时宋每年给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相当于30万贯)。公元1021年宋朝财政收入为15000万贯。北宋平均年财政收入在10000万贯以上。一两白银可兑一贯ͬ钱。30万贯对宋朝每年财政收入来说微不足道。仁宗宝元年间仅陕西一地,和平时期军费2000万贯,战时3300万贯,战时军费比平时军费高1300万贯。“岁币”对宋政府及人民不构成丝毫压力,而年30万的岁币对于¾¬济拮据的辽来讲,则可解决大问题。澶渊之盟使宋辽两国进入100多年和平交往的友好时期,双方互使共达380次之多,促进了汉辽¾¬济文化交流,北宋¾¬济也迈向了封建社会的巅峰。然而,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澶渊之盟对宋而言是丧权辱国的和约,辽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这种看法,典型地表明了中国妥Ь文化的缺失。

探讨中国千年外交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有益于丰富现代外交战略思维的营养,消除传统文化中消极成分的不利影响,同时,针对传统文化的缺失加强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以丰富中国当代外交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基础。

(作者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里南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篇5:中国传统文化听课心得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读时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

合作展示

1、那么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棒在哪里呢?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然后在小组内解决问题。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

3.学生汇报、集体交流。“震后,中国政府„„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

当堂测试

教师小结过渡引入图片。

4、投影出示相关图片。

5、同学们面对着此情此景,你难道不想说些什么吗?(学生畅所欲言)

6、回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前往救援。”

提升小结

这就是我们的国际救援队,不仅在阿尔及利亚,在世界各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有队员们的身影出现。看图片一同来欣赏他们的风采!

教师小结: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

听课反思

1、重视了识字新词,用多种形式识字读词,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2、以识字写字为重点,是贯穿于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这是一篇诗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件理解词语的意思。

3、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读课文,适合低年级诗歌的朗读,课文读的非常充分,借助课件、板书让学生试着背诵。

篇6:中国传统文化听课心得

听课心得体会

金秋十月,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西南地区决赛”的现场听课活动。一走进巴蜀中小学的校园区,我就被那深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这浓浓的文化氛围不光体现在校园的环境布置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孩子们学习、活动的每一瞬间。校园的宁静和孩子们天真沉着相印于一体,无不彰显着巴蜀这座重庆名校的深厚文化底蕴。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高规格的赛课活动和浓重的学习氛围让我对这次来之不易的赛课活动倍加珍惜。

本次赛课活动我们一共听取了来自四川、云南、西藏、重庆赛区选拔出来的7位教师的优秀课堂教学展示。这次赛课体现了从“作秀课”到 “家常课”的转变。名师们注重的是学生的个体及课堂的生成。成都天涯石小学杨利老师的《林中乐队》体现了边读边想的教学理验,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欣赏;沙坪坝树人小学的易娟老师的《酸的和甜的》语文味足,智慧巧妙,随文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相结合,关注学生学法指导,较好地体现了识字教学的特点;昆明高新区第一小学罗容老师的《最后的姿势》通过情景创设、资料补充,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师爱为他们撑起了一片蓝天;重庆巴蜀小学何岚老师的《乞巧》在课堂中渗透浓浓的传统文化,关注学生学法指导,定位准确,以读诵读,抓住汉字及文章注释,资料袋等适时解疑;西藏拉萨城关区藏热小学德吉玉珍老师的《检阅》紧紧抓住课文关键词句,反复体会其深刻含义,让学生自尊自强。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隋晶老师以情动人式的课堂教学——《姥姥的剪纸》和成都泡桐树集团绿洲校区刘文虎老师激情演讲式的课堂教学——《匆匆》。

隋老师粗粗的嗓音和大气的动作显示着一个北方女孩的典型特点。说实话,我以为她那粗粗的嗓音可能会对教学或多或少有一定影响。没想到的是隋老师以一颗童真之心走进课堂,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达成渗透于各个环节中,启发学生一边读一边思一边想像,促进学生感悟课文。通过情景的铺垫,就连诵读时的背景音乐也显得那么深情。本堂课极其生动、扎实的教学和对学生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的引领,既是语文教学的本色本真,也是语文教学的诗性光辉。讲几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老师抓住剪纸,让学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纸图,去体会在实际生活中姥姥的勤劳,作者的贪玩。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所以,当隋老师出示教材原文中的一段话“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我感觉到自己的眼角润湿了,亲情打动了学生,也打动了所有在场的几百名听课的教师,整个会场一片静默。我想这正是我们所要的教学效果。还有刘文虎老师激情澎湃式的演讲式教学,把朱自清对时间的理解与珍惜展露无遗,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群情激昂,充分感受到时光匆匆流逝,一定要抓住身边的每一寸光阴。

借助评委共同商议的时间,巴蜀小学的孩子们专门表演了优美的舞蹈,再一次展示了孩子们的风采,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学校丰富的文化内涵。

之后,渝中区进修校的王晓义老师对参赛选手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的幽默、睿智、大气,体现出他的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内力。难怪我们在陈校长他们听数学赛课的教师的再三催促下也舍不得离去。

各位老师的讲课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我对新课程、新理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有些教师的课中,处处都体现了以下几个优点:

一、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教师角色的定位准。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领孩子们走进课堂进行学习,始终微笑面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2、老师们的语言准确规范,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善于利用多媒体,演唱,图表等各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4、教态亲切,表情丰富,非常有感染力,课堂的组织、调控能力很强,灵活应变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的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5、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作后盾,素材丰富,课堂充实。

二、教学的同时,也注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特色。通过课外延伸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对问题敢于求异创新,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按专家们的说法,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说话、听话、写话,这是从简单的分析上去讲,对照以前的教学,我们绕的弯太多,都没抓住语文的这个最简单本质。

三、课堂中,鼓励性评语的使用和积极评价的效果。

1、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整堂课中,老师对于学生的回答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采用多形式的表扬,让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这对于平时听到都批评多的学生来说是很少有过的,因而上起课来兴趣更浓,劲头更高。因此讲课教师都注意了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是实施激励性口头评价的重要前提。

2、适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讲课教师都注意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评价,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的沟通,随时随地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上课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过程,更是一个心灵交汇的心理场。如果教师和学生在情感上没有沟通,一堂课的效果将是不会很好的。良好的师德对我们有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平等和谐的心理氛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教师的深厚的语言功底,独特的个人魅力,我会以这次听课作为契机,来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能在这些大师们的启迪中不断进步。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我从各方面不断地深入钻研,努力探索,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上一篇:镇北堡镇枸杞栽培培训教学计划下一篇:白事宴席代东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