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往

2024-05-04

社会交往(精选8篇)

篇1:社会交往

题 目新闻传播学术前沿 论文网络交往与社会交往的心理比较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的网民关于网络交往和社会交往的心理比较。当今社会互联网被广泛普及,人民使用互联网进行各种网上交流,其中网民的网络交往现象也被普遍关注着。网络交往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交往,给予人的是一个更大的空间,网民在网上创造一个角色,通过使用这个角色来和网络上的另一个角色进行交流。由于网络交往虚拟的特点,所以网民在网络上交往的心理也会大大不同于传统社会交往心理。网民在网络交往的心理上具体展现出更高的自我认知、更大的娱乐性和更积极的表现性着三个方面。

传统的社会交往中,我们结交一个新的朋友,主要是通过互相自我介绍,谈论话题更深入了解各自的兴趣,进行活动互动,多次反复的接触交流最终相互认识。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或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交互影响的方式,主要的是人的心理交感和行为交往的一个过程。而在网络交往中,我们结交一个新朋友,主要是通过各种聊天工具还有各种网络上注册的用户名和别人进行交流,这种交流通常大部分只局限于文字图片上的片面交流,并且相互的交流中谎报虚假信息也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网络交往相互的双方只能通过互相的语言文字去模糊的相互认知,这种认知后结交的朋友关系也是很不稳固的。总结来说网络交往有着匿名性、平等性、自由性、间接性、无限性这五个特点。网络交往的这些特征造成了其不同于传统社会交往的特殊性,也是众多大学生网民热衷于此的原因。下面开始比较网络交往和社会交往在心理方面的几点不同。

首先,网络交往中网民表现出更高水平的自我认知。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让成千上万台电脑通过光纤、路由器和数据线连接起来, 它们构成了互联网的物质存在部分。目前已经被广泛使用的互联网结构式分布式的,也就是只要彼此愿意, 网民将可以借助互联网摆脱空间的限制, 直接与其他网民进行实时交流。互联网的这种接口对接口的连接方式以及多媒体通信技术从技术上来呢看可以支撑起一种新的交往方式的平台, 达到个人与他人之间信息与情感交流的目的。互联网为网民打造了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也便利。以网上的各种聊天工具,BBS、论坛为媒介,通过制造一个个性化ID,根据自身的兴趣总能在网络上找到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进行交流。网名是网络交往主体的“自我”的符号象征, 它本身也许不具有任何意义, 但在虚拟空间里, 网民发表的评论、表达的情感和聊天的话语等各种网络符号附着于那个看似抽象的网名, 不断充实和丰富着网名的内涵和意义, 从而也使得“自我”以网名这种特殊形式存在于网络交往中。网名实质上是交往主体参与网络交往的必要中介, 在虚拟空间里往往表现出主体的某种真实性。这种“网络实在性”与传统的现实交往的大不同。在传统交往中, 容貌、地位和财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网络交往中, 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了(当然也不排除某些人在网上交友中存在明显的外貌偏好, 但这只是传统交往在网上的延伸, 并不网络交往的本性所在), 精神和情感的交流互动有可能摆脱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性因素的束缚。此外, 网络交往还允许一个人拥有多个网名(ID), 并且可以分身无数甚至同时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这种看起来是“自我分裂”的行为恰好是“自我统一”的表现。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 同样, 他也是总体, 观念的总体, 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自为的主体存在, 正如他在现实中既作为对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 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网络上的“自我”分裂是积极的, 理由是它完全是出于自愿的, 即自为的。网络上分裂出的各个“自我”,其实都是网民根据本

身对于“自我”的认知和爱好表现出来的真实“自我”的各个方面。网民在网络交往中的使用的各个自创的“自我”是对其现实生活中片面、单一“自我”的补充和进一步认识。整个网络交往中网民表现出更高的自我认知水平。

其实,在网络交往中,网民表现出更大的娱乐心理。这里所指的娱乐心理是网民在网络交流中发布虚假信息,或者不顾后果的对交流对象说一些肮脏、淫秽、挑衅等等的语言。传统的社会交往中,由于交往的对象能够和你进行面对面的接触,交往的对象通常也是和你其他的交往对象有共同的生活圈,为了塑造自身的形象,建造更好的人际关系,人们通常会很谨慎的交流,为了给人好的印象,人们也会尽量表现的诚信,认真的进行以现实为基础的沟通。而网络交往就大不同了,由于网络上注册一个ID或者用户都是很简单方便的,很多网民都会在各种的社区、聊天工具、论坛注册他们自己的用户。网络上认识一个人,找到一个人交流是很简单的,但是这种交流通常是比较表面,而且虚拟。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民之间的这种网络交往可以很自由,没有的现实的一些因素的限制,网络上的交往在这种没有牵制的条件下就会产生很多的虚假信息,网民可以随便的去骗一个人,或者娱乐一个人。因为这种网络交流不会产生任何现实生活中负面的影响,网络交往的对象不可能去验证你的信息的真实性,并且就算知道是虚假的了,也不能像传统交往中那样,告知身边的人,从而影响你的形象。因为网络交往的对象不限,随时都能找到一个交流对象,所以网民不会太注重每一个交往对象,交流也就变得很随意甚至可以不用考虑后果。也许由于传统交流的局限性使得整个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是压抑的,网络交往的虚拟让人们获得了自由的空间,人们在这个平台中展现出现实生活中不会展现的另一个“自我”,网民也是抱着娱乐的心情去进行网上的交流来缓解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压力。所以网络交往比社会交往具有更大的娱乐性质。

最后,网民在网络交往中比社会交往中具有更积极的表现性。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因为对外表、能力的不自信往往是交流中的比较被动的一方。两个面对面交流的人,很容易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到交流的积极互动性,每个人都会外在表现出一个“气场”,这个“气场”是由一个人外貌,穿着,谈吐等多种因素组合而成的,两个面对面交流的人,各自就会感受到相互的“气场”,而其中势必有一方是“气场”比较弱的,通常这个人就是交流中比较被动的一方,也就是不大愿意表现自我的一方。而网络交往时在一个虚拟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双方只是通过聊天工具、BBS等的文字来相互沟通。这种接触没有的现实中可见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只是精神、思想上的交流。在这种自由。开放的空间中,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可以是交流的主动方,网民也就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说,现实交流中,表达一个观点后,交流的对方就会立即全面的表现出对你这个观点的看法,如果你这个观点他觉得很错误,他就会从语言、表情、语气、姿势等多方面可见的因素来表达不赞同,这样就会影响到你下面观点的表达,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变得不愿意表达。而网络交往中,如果对方对你表达的观点不赞同,他只能从文字语言上来表达不满。相对于上面这种不满就显得比较弱,也就会较少的影响到你对于下面观点的表达,同样网络交往中你也可以完全不用顾及对方的地位、性格等去批评一个人的观点,这种相互平等的交流方式让人们更愿意去表现自己。特别是对于现实社会交流中不愿意去表现的网民,在网络上也可以找到一片自己可以畅所欲言的天空。只要你想说你就能说,这也是网络交流吸引人的一

大特点。总结来说,网络交往中人们的表现积极性更强。

综上所述,人们在网络交往时的心理和社会交往的心理确实大有不同。这也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特点造成了网络交往的各种不同于社会交流的特点。现今网络交往也是网民上网的一大目的,人们抱着不同于现实生活中交流的心态去网络上交往,必然会表现出很多不同于现实生活中交往的行为。不管怎样,人们总能在网络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人,尽管那个人也是虚拟的,但是网络交往也确实满足了现实生活中人们不能感受到的平等和自由。也许正是由于平等和自由难得可贵,虽然是网络虚拟中的,人们也能在那边找到呼吸的空气,缓解现实压力,充实自己的生活。

篇2:社会交往

☆ 操练认识新朋友的本领

帮孩子做一些必要准备:事先了解家庭周围有没有与孩子同龄同校的邻居,设法让他们认识,约好入学第一天一同上学。有了熟悉的朋友,孩子对小学生活会感到安全多了。

同时,带孩子外出玩耍时,对孩子进行“主动出击”(主动结交新伙伴)的训练:

①主动介绍:“我叫×××,我想和你做朋友,你愿意吗?”

②借物介绍:“我有一个小皮球,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

③参与游戏:“你们的游戏真好玩,能让我和你们一起玩吗?”

有了迅速认识新朋友的本事,孩子就不会担心自己在学校里孤单了。

☆学会自己解决与伙伴间的冲突

鼓励孩子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去别的小朋友家玩,给孩子创造更多和不同年龄的孩子接触的机会。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家长不要充当调解员,鼓励他们自己解决。

平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如果和小朋友遇到争执,该怎么做。比如,怎样和同伴一起玩一件玩具?别人想玩你的玩具时该怎么办?你想玩别人手里的玩具时该怎么说?

☆提高移情能力

所谓的移情能力,就是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能够理解别人的想法、做法。移情能力强的人,更容易与人沟通、交流,也更适应“合作型社会”。培养这种能力有一个简单的办法:看动画片、电视剧后,家长和孩子一起来交流剧情,让孩子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场上叙述同一件事情。

特别战略:激发孩子对“上学”的期待

“你开心不了几天了,到小学有你受的!”、“等上小学给你上紧箍咒!”有的孩子在上学前,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于是,小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了“可怕”的`地方。还没跨进校门,孩子的心态就出了问题,以后的不顺利可想而知。

所以,千万不要用“上学”来吓唬孩子。也不要把自己对孩子上学的担忧和焦虑传递给孩子,而要设法激发孩子对上学的期待。

平时,家长在和孩子的聊天中,要不时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我们真开心!”,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为自己上小学自豪。

篇3:准社会交往研究:回顾及展望

一、准社会交往的概念

尽管准社会交往研究的数量一直在增长,但还没有一个明确无争议的概念定义。准社会交往首次是由Horton和Wohl(1956)[2]提出,他们将其定义为媒介使用者和媒介角色之间形成的主观联系。媒介使用者和媒介角色之间的交往经常被定义为是一种人际交往关系(Turner,1993)[3],是一种亲密的朋友般的关系(Perse,Rubin,1989;Rubin,McHugh, 1987)[4,5],是人们之间正常人际交往关系的另一种形式(Ru- bin,Perse&Powell,1985)[6],甚至是对他们形成依赖关系的一种利他需要。一些研究者认为,人类本身具有一种需要联系的内在需要,但这种需要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满足(例如,因为他们具有社会焦虑,或他们没有可交往的人,也或者是由于某些原因他们不允许与别人交往),那么一些个体将会寻求与电视中的虚构角色或媒介人物进行联系。

(一)准社会交往与准社会关系

一些研究者使用准社会交往用于描述媒介角色和媒介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而另一些研究者则使用准社会关系来描述这一现象,有时候两者也交替使用。尽管两者存在术语上的区别,大家对准社会交往和准社会关系的争议主要在于与时间的关系或者说交往持久性关系。一些研究者认为无论对准社会交往还是准社会关系的发生,观众与媒介人物间的亲密关系,类似于正常社会人际交往关系,需要依靠持续的交往(Rubin&McHugh,1987)。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准社会交往是发展准社会关系的条件,对于准社会交往的产生来说,媒介使用者不必经历与媒介人物长期的交互,甚至是多个偶然场合,其也会发生(Rubin,Perse&Powell,1985)。这说明准社会交往和准社会关系,在事实上,在理论概念是不同的。准社会交往和准社会关系交替使用,这一现状是与准社会交往研究文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之一。

(二)准社会交往与其他变量的关系

在现存文献中,准社会交往常和其他一些概念相混淆, 这些概念包括认同(identification),亲和力(affinity),同质性(homophily),受众卷入(audienceinvolvement)。

1.认同

基于媒介情境,认同主要存在两种基本方式。首先是期望认同,即媒介使用者对以某种方式认同媒介人物的渴望。另一种形式的认同,即相似性认同,主要是指媒介使用者与媒介人物分享相同的观点或特质的程度。在准社会交往内产生相似认同,必须存在某种特质是媒介人物和受众两者共有。

另外一些研究者也将准社会交往和认同进行区分(Co- hen,2001)[7],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现象。他们认为认同主要来自于对媒介角色的心理依赖,媒介消费者想象自己是一个媒介角色参与媒介节目。相比之下,准社会交往只是媒介消费者和媒介人物之间的交往互动而已。因此,认同是个体把自己想象成某个角色,而不是在保持自己身份条件下与角色之间的交往。

2.亲和力

亲和力一般是指观众对媒介角色的喜爱。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个变量是对准社会交往测量的补充。在Rubin和其同事关于准社会交往和电视新闻收看的研究中发现,亲和力与准社会交往具有积极相关。Cohen(2001)认为认同和亲和力是不同的,亲和力的产生是在个体具有自我意识的前提下,对媒介角色或情境进行的价值或比较判断。认同是不允许具有自我意识。对媒介角色的亲和力或喜欢,它要求个体具有自我意识或保持自身的身份,一般情况下则会提高与媒介角色主观感知到的亲密程度,这可能会引起观众和角色之间的交往。

3.同质性

同质性主要是指个体主观感知到其他人与他们的相似性或异质性。根据与准社会交往的关系,研究发现同质性是准社会关系强度的一个显著的预测指标,而这种关系是根据双方拥护共享的特质相似性为基础的(Turner,1993)。

4.受众卷入

Sood(2002)[8]将受众卷入定义为“受众对某个媒介节目进行的反思程度”。Sood区分了受众卷入的两个子维度,即参照情感和重要性认知。参照情感卷入是指对于他们所喜爱的媒介,他们体验到的感觉怎样以及他们对媒介认同怎样, 参照情感卷入与准社会交往的产生相关。重要性认知卷入是指受众将在多大程度上将自身的认知资源放在媒介内容上并对内容提出改进建议。

二、准社会交往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研究发现准社会交往对传播效果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对健康传播的影响、对受众关注点的影响、对减少社会偏见的影响,其甚至能够增强集体效能等。

(一)准社会交往对健康传播的影响

Brown和Basil(1995)[9]在魔术师约翰逊公开披露其艾滋病毒感染的10 天之后,调查大学男生对约翰逊的了解程度,与约翰逊的准社会交往,媒介接触以及他们对AIDS风险感知及相关行为。研究结果发现,对约翰逊的了解程度及其HIV状态并没有改变大学男生减少高风险性行为的意向;但是准社会交往以及对约翰逊的认同,提高大学男生对AIDS的关注。

(二)准社会交往对受众关注事件的影响

Brown,Basil,and Bocarena(2003)[10]进行了一项研究, 探讨公众对戴安娜王妃之死的反应。该研究调查了796 名不同年龄和背景的美国人,研究结果发现与戴安娜王妃的准社会关系确实能够预测对媒介的态度。对戴安娜具有高准社会交往的人会主动搜索更多关于她的媒介报道;对戴安娜具有高准社会关系的人,会采纳她的看法和观念。

(三)准社会交往对减少社会偏见具有积极影响

Shiappa,Gregg,and Hewes(2005)[11]提出了准社会接触假设(parasocial contacthy pothesis)。根据准社会接触假设, 和某个少数群体成员的积极准社会交往,会提高对该角色的积极情感,这些对个体的积极态度随后会转变成对个体所属群体其他成员的积极情感,从而最终导致减少对该少数群体的偏见。对这一理论进行的两个实验结果发现,电视节目 《Queer Eye for the Straight Guy》中同性恋角色的准社会交往,会减少对男同性恋者的偏见。

(四)准社会交往对提升集体效能具有积极影响

对一档印度广播戏剧《TinkaTinkaSukh》开展的研究结果发现,和节目中角色的准社会交往会引起交谈;此外,人际传播会进一步提升集体效能,因为当他们在讨论这一问题的时,整个社群会感到他们将有能力通过行动发生改变(Pa- paetal.,2000)[12]。

虽然研究中报告的大部分结果是积极的,但目前文献还没有提出一些潜在的关于准社会交往的消极后果。当一个明星从事或支持一些危险的不健康的行为,会发生什么后果呢?例如Mark McGwire近年来一直使用类固醇,媒介对此问题也有诸多报道。这就有可能会对他准社会交往的人受其影响而提高药物使用行为,或相信这种使用是可接受的。更多的研究需要探讨与明星和媒介角色之间准社会交往引发的消极后果。

三、准社会交往的影响因素

准社会交往研究中一个重要部分在于研究哪些是引起准社会交往的原因变量,它们一般是准社会交往形成的必要条件。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已经探讨的因素包括孤独、吸引、观看时长、媒介需求和性别差异等,这些因素在特定条件下,对准社会交往的引发和形成均具有一定的作用。

(一)孤独(Loneliness)

孤独是准社会交往研究中探讨最多的影响变量(Tsao, 1996)[13]。根据这些研究,发展准社会关系的人主要是为了弥补他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关系缺失。这些个体往往在形成和维持人际关系方面具有困难,但他们在单向性的准社会关系中会感觉更好。因为,在准社会交往情境中,这些个体并不必担心到他们不安,因为情感的互惠主义在这一情境并不是必须的。那些他们以前从未遇到过的个体,永远不会伤害到他们。

(二)吸引(Attraction)

一些研究者在探讨是什么引发个体会与某个特定的角色形成关系时,认为吸引和相似性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Turner,1993)。人们一般都会期望,无论是他们现实社交网络中的还是电视中的他人,只要和他们相似,他们都会提供回馈性的交往,这正是产生吸引的原因。在此基础上,Rubin and McHugh(1987)认为这种吸引(源于态度的相似性)将引起与角色之间的准社会交往。为了检验对不同角色的吸引, 研究者探讨了吸引三个维度,即身体的、任务的和社会的。身体吸引主要是指个体外部特征的吸引程度,社会吸引是指某个受人喜爱的程度,任务吸引是指任务对个体的吸引程度。 Rubin和McHugh(1987)预测三类吸引都将与准社会交往存在正相关。他们研究结果支持了对三类吸引的假设,但同时也发现关系最强的存在于任务吸引、社会吸引与准社会交往之间关系。这一结果说明,角色外部特征的吸引并不是必要条件,必须存在某种相似性才会使关系显得重要。Turner (1993)在他的研究中发现,与选择角色的态度同一性对准社会交往的影响最大,Turner的研究结果与Rubin&McHugh (1987)是一致的。身体特征的相似性并不是角色吸引观众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们把这些角色看成是现实中的个体,因为他们在态度上具有相似性。

(三)观看时长(ViewingTime)

研究者认为准社会关系的形成,其原因在于个体对观看特定角色经历一个持续时期。但研究者对时间的界定有两种不同方式。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认为时间就是个体收看他们所关注的角色的时长(Perse,Rubin,1989);第二种方式认为, 时间是指每周电视收看的平均时长(Rubin,Perse,Powell, 1985)。然而,不管是哪种定义,经验性研究结果还没有发现准社会交往的形成与收看时长之间存在正相关(Chory-As- sad&Yanen,2005)[14]。

(四)媒介需求

研究发现,当个体希望通过媒介使用以获取信息或寻求社会效用,而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习惯或消遣时间,在此条件下就会更容易引起受众与媒介角色间的准社会交往。Kim和Rubin(1997)[15]具体地研究了观众的活动是如何增进或阻碍媒介效果的,其中之一就是准社会交往。他们所研究的观众活动的一个方面就是工具性媒介动机,其主要是指信息娱乐和社会效用寻求(socialutility-seeking)。研究结果发现观众活动与准社会交往具有正相关。因此,就目前的研究来看, 准社会关系更有可能来自于个体通过媒介使用来寻求信息和关系支持,而不是出于习惯或消遣时间而使用媒介。

(五)性别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s)

Hoffner(1996)[16]研究发现性别差异表现在个体喜欢形成的准社会关系。该研究采用访谈的方法调查了介于7 岁至12 岁之间的儿童,并要求他们列出他们最喜欢的电视角色, 回答问题则涉及到角色、应对时希望的认同、准社会交往以及角色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在形成准社会关系时,女童们主要关注角色的吸引力,而男童们则关注智力、吸引力及角色力量。同样地,Cohen(1997)[17]基于浪漫吸引和准社会关系探讨了性别及恋爱状态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在发展恋爱关系与准社会关系上,男女两者之间是不同的。结果表明,男性在发展恋爱关系时,当他对关系存在焦虑时,他会转向发展准社会关系;然而与此不同,女性则是在当她们感到恋爱关系安全时,她们才会转向发展准社会关系。

四、结语

上述对准社会交往文献的回顾与研究表明,就目前来说,学术界对准社会交往现象的研究还没有取得一致,因此无法给出明确的结论。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看起来许多不同的现象(例如认同)和相关概念(例如亲和力、同质性、卷入、关注和移情)之间存在大量的共同之处。因此,尽管目前还无法得出一个关于准社会交往研究的结论,本研究认为仍然存在有趣且有价值的现象留给未来的研究。

篇4:社会交往字诀

(一)“谦”字诀

处世唯“谦”字了得,若一味狂妄自负、骄傲自大,只会失去处世的根本,落个孤苦伶仃、千夫所指的骂名下场。

1.不可目中无人;2.得意不要忘形;3.有本事不必自夸;4.请教不择人。

(二)“淡”字诀

为人处世,交朋待友,对势利浮华,似乎不必太过于苛求,当以“淡”字當头。看淡些,看开些,人生也就豁然开朗,有滋有味了。

正如“平平淡淡才是真”。

1.君子之交淡如水;2.淡看人生,善待生命;3.淡泊明志,莫为名利遮望眼;4.减少心欲,满足心灵。

(三)“俭”字诀

不懂得“俭”字的人,不知道如何成功,任何成功的事业都在于点滴的积累;不懂得“俭”字的人,只会丧失成功,过分的骄奢多会败人品质。

“俭以养德”,乃为人做事之良训。

1.从节省生活费开始;2.“穷大方”不可取;3.谨防变态的节俭、吝啬;4.欲路勿染,俭以养德。

(四)“自”字诀

做一个有个性的人,给自己一点自信!成功的道路靠自己闯,美好的前途来自于自强自立,不屈服于任何权威,用自我的努力找到属于你的自尊。

1.自强自立,与成功有约;2.独品人生百态;3.用自我来挑战权威;4.自信—任你东南西北风。

(五)“礼”字诀

生在礼仪之邦,做一个彬彬有礼之人。有礼之人会做人,有人缘,多朋友。有礼之人会做事,注重形象,有教养,不树敌,成功路上事事顺。

1.以礼待人;2.彬彬有礼,礼多人不怪;3.注重礼仪着装,给人良好印象。

(六)“正”字诀

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人格健全完善的人,受人崇敬。做一个自私的人,做欺心的事,嫉贤妒能,与成功无缘。

篇5:孩子的社会交往发展

1月16日11:30

今天主要分享孩子交往的事情,

孩子间哦都会有限摩擦,有些孩子不懂与人相处,不愿意跟人一起玩等。

交往

一、社会性

社会性就是培养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积极、合作的态度,心中有热爱和希望(包括热爱集体),孩子刚入园和放假之后开学,幼儿园的孩子都会哭闹不适应,就需要大人引导。

如:我们是示范班的小朋友,我们要勇敢些,再如:我们示范班的小朋友要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等,这就是引导孩子从个体走向集体的,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跟人交往,语言沟通,为孩子去铺垫一些,家长先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他是这个班级的一员,先建立起集体感。

同样在家里也适合用,如:你是咱们家的一份子,要。。。我们要互相帮助,这也是与人交往的一种引导,生活中要时刻提醒孩子她是这里的一份子,让孩子有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的意识,尤其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Q1:请问下老师,“尤其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T:就是培养孩子的集体感,引导孩子不是鼓励的,是妈妈爸爸的宝贝,是这个家的一份子,所以需要家长经常这样说 。

二、引导孩子感受他人感受

在孩子交往中,总会有些磕碰争抢,这时需要引导孩子去思考,去感受他人的感受,最适合的就是三角思考法 ,

如:如果你这样做他会这样想,爸爸妈妈会怎样想,老师会高兴吗?让孩子去思考,去感受他人的感受,很多孩子都太任性,太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做事情考虑他人的感受,所以这类的孩子很需要大人用三角思考法去引导,

Q2:或你想想你这样做,别人会高兴吗?她说:“会高兴”?

T:继续引导,真的是这样的吗?换做是你,你会高兴吗?你愿意自己的东西被他人拿走吗?。。。这也是集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Q3:如果孩子太在意他人的感受怎么引导?那要怎么引导,比如他要做的事情就是会引起别人的不悦,我提前告诉他了呢?

T:这一定是大人的引导出现问题,平时不要引导孩子你这样做别人就不理你了,你这样妈妈就生气了。【正面引导,语言注意正面性】

三、乐于与人交往(包括与大人)

示范班引入家长助教制度,家长很有耐心地与孩子谈话,增进孩子的交往经验。平时多与孩子沟通,去谈心,了解孩子的心理真实的想法,中国的家长多数都是命令孩子,而国外的家长却在想办法与孩子成为朋友,跟孩子间无话不谈。

四、大人先以身作则平时放学后,或者周末一起玩的时候,邀约几个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或者同班级的同小区的孩子一起玩,家长促进交流孩子促进交往,这都是需要环境的。注意是邀约多名家长和孩子一起出游,让孩子间共同发展友谊,互相促进交往,另外,孩子还小不懂分享、不懂交友,不了解有朋友的好处。家长对此要理解,建议生活中,我们采用正确示范法,自己演示什么是分享,从小班就可以引导了。 “这是妈妈喜欢吃的苹果,妈妈想跟你一起分享它,我们一人一个” “这个玩具是我妈妈给我买的,我们一起玩好吗?”

放学后接孩子的时候,妈妈带一些自己烤的面包,来跟班级小朋友分享,家长用实际行动去,为孩子做榜样,家长先分享,孩子跟着学,大人经常嘴里常说一些“我们一起。。我要请你跟我。。我们一起玩”。。等语言。

Q4:分享教育一般是多大开始?

T:三~四岁,最好是三岁开始铺垫四岁开始重点引导。两岁的话孩子太小有时可能不能明白大人的话。

Q5:是的,老师,我家就不明白,总说不要不要

T:你要让孩子学会体会分享的快乐,如价格妈妈每人做一个菜,拿到一起来分享,孩子觉得美味,引导孩子分享的机会来了。

如孩子不愿意分享,小班的孩子完全可以大声的说出来,直接说“我不愿

意”“我想自己玩”,中班和大班的孩子,需要引入规则,所以3岁小班的时候开始铺垫分享,让孩子知道什么的是分享慢慢体验,4岁中班时候开始正式引导。 下次课我来具体讲一下实际操作和具体情况具体引导语言。下次课我会讲解如何利用区域帮助孩子进行分享,和孩子间的交往语言等。

课后讨论:请问孩子胆小退缩如何引导的?

老师:孩子胆小退缩,先找到原因,可能遭到大人的语言不注意的威胁,或者遇到让他害怕的事情 ,不要让孩子觉得这件事情她做不到 ,孩子就是这样的,在一件事情上总是做不好和容易打消积极性的 ,先从简单的做起 ,让孩子稍微努力一下就能成功的 ,在逐一加大难度 ,先建立起自信,让孩子知道他能行她可以的。

Q6:张老师,我女儿上中班,学校有活动,孩子不愿意参加,我去学校看了几次,次次都要哭,要我还她回家,我该怎么办?

篇6:社会交往要善于表达尊重

光讲尊重为本,在涉外交往中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善于表达尊重。尊重二字,应该是礼仪之本,也是待人接物之道的根基之所在。你不管是坐、请坐、请上坐也好,茶、上茶、上好茶也好,关键是要通过这种形式,向别人传递出尊重对方的信息。

你要把你对对方的尊重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你不表现他怎么会知道你尊重他呢?它有个表现程式的问题。比如我们在涉外交往中,接待外国客人,我们强调接待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是吧?来了话你要先说个欢迎光临,然后再说事。

我在我们保卫处的同志讲过课,我跟他讲,“那要来了客人的话,你首先要问先生你好,然后再说事,你不能上来问,找谁,人家是犯罪嫌疑人吗?”你打电话也是,拿起话筒第一句话,“你好中国人民大学”,然后再说事,不能上来就喂喂喂,再问“有人吗?”那人家不是人吗?那你这是基本礼貌,你这个“三声”没有,你算什么?

篇7:(四)教师礼仪与社会交往

一、什么是礼仪?

尊重,礼由心生,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为 “礼”; “礼”需要一定的表现形式为“仪”;

“仪”涉及别人接受不接受,沟通不沟通,知道不知道的问题为 “规范”。礼仪,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一种规范的表现形式。

二、教师礼仪的基本内容

教师礼仪,是教师在其工作岗位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两个关键问题:

1、摆正位置,以学生为本

a 面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位置(同事、上级、下级……)b 交往以对方为中心,善解人意

2、端正态度,宽以待人,要善于包容

人有差异,应容忍:

自己的同事有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学校的要求;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偏好和兴趣。

“君子和而不同”,人际交往中是非的概念是模糊的。

三、教师礼仪重要的一个特点——摆正教师和社会各种交往层面的位置。

四、教师的职责

所谓教师是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的专职人员。

1、教书

2、育人

五、教师礼仪的四大关注点——师资、师表、师德、师心

六、为什么要提倡教师礼仪?

1、提倡教师礼仪是时代的要求

2、职业的期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七、应注意的问题: 1)严于律己 2)以学生为本

3)自知之明

教师素养

一、素养的理解

所谓素养,就是从事某项工作,所要具有的基本资格以及基本要求和基本条件。

二、教师的政治素养

1、爱祖国,爱人民

2、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要和歪风邪气和不正之风划清界限

三、教师的法律素养

1、要有法制观念

2、遵守宪法、教育法、教师法……

四、教师的道德素养

1、遵守社会公德

2、遵守职业道德

3、遵守家庭道德

五、教师的专业与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的兴趣……

六、教师的为人处事素养

关系不可回避,应注意:

1、以诚为本——基本要求

2、以和为贵(不拿别人折磨自己,不拿自己折磨别人)

3、以信为先

教师形象

一、什么是形象? 形象是外界对我们的印象和评价。

印象是人们的内在感觉,更全面;评价是外在的表述。

二、形象二要素——知名度、美誉度

三、社会上教师的理想形象

1、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素养

2、爱护学生

3、要有正义感和使命感

四、学生心目中教师的理想形象

1、平等相待

2、朋友关系

五、家长心目中教师的理想形象

1、书教得好

2、对我家孩子好

六、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的形象

高高在上,拉开距离,维护尊严,严格要求学生。

七、如何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1、注意首轮效应

首轮效应:第一印象效应。

2、注意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经常交往的人接触时,最近的这件事给你的印象。

3、注意定型效应

定型效应: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印象形成之后往往一成不变。

4、注意亲和效应

亲和效应:要以学生为本,要和学生有共同的话题。

5、注意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社会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不能理解为苛求,应该理解为对我们的希望。

教师语言

一、教师用语的基本要求

1、语言上要规范形象

2、态度上要和蔼耐心

3、注意内容和方式,内容得体,教学方式因材施教

二、教师用语要规范

1、要讲普通话

2、要讲文明话

3、要讲现代话

4、要讲直白话: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三、教师用语的表达方式

1、要平等交流

2、要善于沟通

“黄金法则”:你需要别人怎样对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自我中心” “白金法则”:别人需要你怎样对待他,你在合法的遵守社会公德的前提下就要那样对待他。——“对方中心”

3、要强调互动

四、教师用语——要注意声音美

1、语调、语声发音不能太高

2、速度要适中

3、发音要标准

五、教师用语——要注意谈吐美 表情和动作要注意,表情要专注,动作要适度。

六、教师用语——要注意境界美

1、境界高雅

2、要有上进心

3、掌握真知

七、忌讳

1)忌粗口 2)忌训斥 4)忌讽刺 5)忌妄言

3)忌侮辱 6)忌乱言

教师装饰

一、装饰的功能

1、实用的功能

2、审美

3、地位和身份

二、教师的装饰应简洁、庄重、符合身份 TPO规则:T=Time 时间,P=Place 地点,O=Ovation 场合,身份

三、教师要重视装饰的原因 1)为人师表 2)自尊自爱

3)岗位要求

四、教师在岗位上着装六注意 1)区分性别 2)年龄有别 3)考虑形体特点 4)注意出入场合 5)适当时尚,不老土 6)强调规则

五、教师着装八忌 1)不能脏 2)不能破 3)不能乱

4)不能杂:和谐为美 5)不能过分暴露 6)不能过分透视 7)不能过分短小 8)不能过分紧身

六、首饰,以少为佳,符合身份,有三点注意 1)数量少

2)质量精美、高雅,不粗俗 3)搭配——和谐为美

教师仪表

一、仪表是一个人教养与形体给外界的整体感受。

二、教师仪表的规范——干净、整洁、文雅、美观

三、教师美发要注意的事项 1)头发的长度要注意

2)色彩要注意 3)发型要注意

四、教师化妆要注意的事项 1)工作场合的化妆自然为本 2)美化 3)避人

五、教师表情要注意的事项 1)以一种自然放松的状态 2)表情要跟学生互动 3)表情要友善

六、教师举止要注意的事项 1)举止动作要标准、正确 2)提倡举止动作少

3)检点,不好看的举止动作少

教师课堂礼仪

一、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规范 1)坚守岗位

2)完成教学任务——教书、育人 3)循循善诱 4)文明礼貌

二、教书育人要注意的六个问题

1)要明白我国的当代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

2)要注意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全方位的复合人才,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4)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 5)教育要符合国家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6)教育平等,有教无类

三、在课堂讲授时注意——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学生是中心

四、在提问时注意: 1)符合教学目的

2)要以主流受教育对象为准 3)尊重学生

五、在指导学生时要注意: 1)有计划,有规范 2)有意识,有方法

六、和学生互动时应注意: 1)有求必应 2)要不厌其烦

七、书写演示时应注意: 1)要标准化,正规化

2)努力地采用现代化科学教育手段 3)少而精

校园礼仪

一、校园礼仪四规范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

3)要遵守校规、校纪(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遵守正常的教学秩序,遵守作息时间,不能迟到,不能早退)4)在校园中和他人相处时要文明礼貌待人,要慎独

二、文明礼貌待人规则

1)使用尊称(行业称呼,泛指称呼)2)互相问候、互相致意、主动打招呼的习惯

“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3)使用礼貌用语(问候语、请求语、感谢语、抱歉语、道别语)

三、出入校园要——守时、守纪、守礼

四、在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要——爱惜公物,讲究秩序,遵守规则,保持安静

五、在操场、体育馆要——锻炼为主,尊重对手,注意形象

六、在餐厅、宿舍要——严于自律,尊重异性,爱护公物

七、升国旗、奏国歌时要注意的礼仪

1)要明白国歌和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

2)要明白国歌和国旗的升挂和演奏、演唱有一些专业的技术规定 3)升国旗、奏国歌的仪式上要庄严肃穆,专心致志

办公室礼仪

一、教师在办公室中应注意:

1)环境美(个人环境、办公环境、室内环境、外部环境)2)行为美(办公不办私)

3)个人美(认真细致,耐心专业)

二、办公室里涉及的人际关系 1)和同事的关系 2)上、下级的关系 3)和学生、家长的关系

三、处理好同事、同行的关系要: 1)相互支持

2)相互帮助(团队精神)3)和善相处

四、处理好上、下级关系要——尊重、支持、关心、体谅

五、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要注意——尊重、平等

六、备课时要注意: 1)耐心细致 2)精通业务 3)现代视野

七、辅导学生要注意: 1)有责任心 2)善于互助 3)遵守规范

八、和学生谈心时的八种具体形式:

1、自由式

2、扩展式

3、评判式

4、倾泻式

5、倾听式

6、启发式

7、跳跃式

8、交互式

师生关系

一、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词——尊重、平等

二、理想的师生关系 1)亦师亦友 2)教学相长

三、教书育人要注意的三个关键 1)是非分明 2)以身作则 3)因材施教

四、教师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注意八项基本原则 1)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政治 2)宣传普及科学知识 3)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4)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5)要遵守社会公德 6)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7)密切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沟通实现的几个环节: a)沟通是双向的

b)认可,要被交往对象认知 c)互动,反馈 8)关心集体

五、教育学生要给予他们——真知、良知、益知

六、培育学生要帮助他们: 1)矫对人生目标

2)注意实现手段,要循序渐进

社会交往

(一)一、教师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的处理应注意: 1)端正位置 2)端正态度 3)掌握技巧

二、交谈时要牢记四个不准: 1)不打断对方 2)不去补充对方 3)不纠正对方 4)不置疑对方

三、交谈时教师五不谈 1)不能非议党和政府

2)不能随便对交往对象加以非议 3)不能议论同行、领导、同事和学生 4)不能够涉及格调不高的话题 5)不涉及个人隐私问题

四、接打电话时要注意的问题: 打电话时:

1)选择适当的通话时间 2)注意通话长度(三分钟规则)3)使用基本的礼貌用语 接电话时: 1)接听电话要及时

2)接听电话时要确认(自报家门)

3)挂断、终止通话要注意顺序(地位高者先挂)4)注意场合

五、使用名片时要注意的问题: 递名片时:

1)名片要足量携带,放置到位 2)正确递交(注意顺序和方式)

接名片时: 1)专心致志 2)要看,通读一遍 3)名片要回敬对方

六、自我介绍与介绍他人的礼节 自我介绍:

1)讲究顺序(地位低者首先向地位高者自我介绍;先递名片后作介绍)2)自我介绍时间要简短(推荐半分钟)3)规范(包含单位、部门、职务、姓名)介绍他人:

1)谁当介绍人(主人或跟双方都熟悉的人)2)征求对方意见

3)注意顺序(先介绍地位低者,再介绍地位高者)

七、握手的礼节

1)顺序(地位高者先伸手)2)表情、动作、语言的沟通和互动

社会交往

(二)一、招待客人时

1)注意客人的迎送问题(定时间、定地点、定专人)2)款待客人

3)接待客人时专心致志 4)平等相待

5)考虑细节问题(膳宿问题……)

二、登门拜访时应注意:

1)有约在先(时间、地点、人物)2)限定交流的内容,限定时间范围 3)适可而止

4)如有礼品应公私有别

三、位次排列五通则

1)场合有别 2)内外有别

3)中外有别(中国“左高”,国际“右上”)4)外外有别 5)遵守常规 座次排列五技巧: a)居中为上 b)前排为上 c)面门为上 d)以左为上 e)以远为上

四、乘坐轿车的座次,分两种场合各有不同: 1)社交场合主人开车时 2)公务交往时

五、参加与安排宴会时要注意的礼仪 1)座次的问题 2)邀请者的关系 3)菜肴的安排

六、餐桌上五不准 1)餐桌上不吸烟 2)让菜不夹菜 3)祝酒不劝酒

篇8:晚清优伶与基层社会之间的交往

自清王朝建立以来, 地方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之《中国戏曲剧种表》统计, 在全国317种剧种中, 形成于清代的汉族地方戏曲的剧种就有近200种。地方戏曲的大发展, 使优伶这种群体日益增多。而且在清代, 戏曲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例如酬神演戏, 各种行会利用“罚戏”来解决内部的纠纷, 乡约唱戏, 大戏院的蓬勃发展, 等等, 这些也都是优伶日益增多的原因。优伶日益增多, 势必与所在地区的基层社会有着广泛的交往, 下面从居住地和演出地两个基层社会来分析优伶的实际状况。

一、与居住地民众之间的交往

随着雍正帝的“开豁为良”, 优伶的低贱地位得以改变, 然而优伶低贱的观念已经存在了几千年, 在当地人们的心目中仍然是看不起他们的。如《刑案汇览》就有这个案例:“北城察院移送: (嘉庆二十二年直隶司现审案) 唱戏之朱在明因街邻赵崑在院斥伊不行回拜, 出言蹧蹋, 朱在明即以赵崑家来历不明, 男女混杂之言回詈, 彼此争吵涉讼而散。嗣该犯虑恐赵崑仍向不依, 嘱令蒋文榜向其恐吓, 欲其迁移, 以致赵崑自戕殒命。朱在明应依威逼人致死律杖一百, 惟该犯以优伶下贱恐吓平人致死, 情殊可恶, 应酌加枷号一个月。”[4]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 在日常生活中, 优伶是需要向凡人进行回拜的, 就是因为唱戏之朱在明对街邻赵崑不行回拜, 赵崑感觉受到侮辱, 所以双方发生口角而发生命案。其实以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 这些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而在古代人的心目中这就是有辱尊严的大事, 可见在嘉庆年间, 人们的良贱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并且从这件案例我们可以看出, 法律并非完全把优伶当做良人看待, 从判词“朱在明应依威逼人致死律杖一百, 惟该犯以优伶下贱恐吓平人致死, 情殊可恶, 应酌加枷号一个月”我们可以看出, 优伶在法律上的低贱地位仍然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变, 只是相对以前有所减轻而已。从语气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官府对于优伶的态度仍然是看不起的。

这种状况在《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中也有体现, 例如:“ (嘉庆十五年十二月直隶钜鹿县民谷庭文因债务纠纷殴伤李全义身死案) 据谷庭文供:是钜鹿县人, 年二十五岁。父亲谷子敬, 母亲褚氏, 并没弟兄、妻子。叔子谷子见已故。闫氏是小的婶母, 谷宝琴是堂妹, 嫁给路泥旦为妻, 因夫妇不睦休回。小的和李全义同村居住, 并没嫌隙。叔子谷子见在日, 借用李全义七十千大钱没还。十五年十二月初十日, 李全义去向小的婶母闫氏要钱, 就向婶母说和把堂妹宝琴许给乐户史魁做儿媳, 得了五十千大钱财礼, 李全义收抵欠项。当时小的合父亲并不知道。十二日, 史魁接娶妹子过门。父亲查知生气, 控蒙传讯, 李全义逃避外出。蒙把堂姊断交父亲领回另配, 饬俟拿获李全义到案向罪。二十四日傍晚, 婶母到小的家里向父亲商量要想改嫁的话, 李全义喝醉了酒找到小的家来, 向婶母要钱混骂。父亲说他把堂妹卖给乐户, 还没结案, 又来要钱吵骂, 要揪李全义送官。李全义也揪住父亲发辫出院一同倒地, 李全义用右手向父亲脸上殴打。小的恐怕父亲受亏, 拾起砖块打了李全义右手背一下, 他仍不松放, 越发辱骂。小的又用砖在他脚上打了三四下, 把他左臁肕、左右脚面相连右外脚踝打伤。李全义松放, 小的也就歇手。随后, 李全义的兄弟李全连走去问明情由, 将李全义背回家去, 报蒙验讯饬医。不想李全义伤处溃烂, 到十六年正月二十七日夜就死了。并没有心要打死他的。谷庭文合依共殴人因而致死, 下手伤重者, 绞监候律, 拟绞监候, 秋后处决。史魁身为乐户, 辄娶良家子女为媳, 殊属不合, 但尚未成婚, 即被告发断回, 自应酌量问拟。史魁应照不应重律, 杖八十。”[5]在这个案例中, 乐户史魁仍然被看作贱民被禁止与良人通婚。

但是并不是所有地区看待优伶的态度都是一样的, 在有些地区, 优伶作为社会成员, 与其他成员一样, 在法律上以凡人律相待, 当地民众也没有因为他们是优伶而以贱民身份看待。例如《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记载:“ (嘉庆七年九月湖北房县戏子陈金身殴伤周有贵致死案) 据陈金身供:枣阳县人, 迁居房县, 年三十一岁。父亲陈琥, 母亲已故, 有两个兄弟, 一个儿子。领班唱戏营生。与周有贵素识无嫌。罗世道是班内戏子。嘉庆七年九月十八日, 小的戏班在北乡唱戏。中午时候, 周有贵来向罗世道催讨布钱, 罗世道求再迟缓。周有贵说他店主立等钱用, 要罗世道自去回复, 当拉同跑走。小的因正要唱戏, 赶到路上拦住, 叫他把罗世道放回, 唱完再去说话。周有贵不依, 向小的斥骂, 并举拳打来。小的闪避, 用拳回打, 不料伤着他左耳倒地, 不一会死了。并非有心致死他的。最后此案陈金身合依斗殴杀人者, 不问手足、他物、金刃, 并绞监候律, 拟绞监候, 秋后处决。”[6]在这个案件中, 我们没有发现良人周有贵有任何辱骂戏子低贱的话语, 而且法律上也是把优伶当作良人看待, 以凡人斗殴杀人律来断案, 并没有出现上述两个案件的情况。而且在《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中关于优伶犯罪的大部分案件中, 法律上都是以凡人律来判案, 可见, 对于优伶低贱观念, 在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有消失的趋势, 法律也是这样做的。但是仍然有少部分地区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往。至少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嘉庆年间, 优伶贱民身份的转变正是处在转折期, 因此出现上述不同地区以不同态度看待的情况。

二、与演出地民众之间的交往

在明代的典籍中就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如明代张谊《宦游纪闻》“伶人眩骗”条记述:明嘉靖年间有流动的戏班七人至绵州, 戏演得相当好, 该地士大夫商贾无不欣悦。一晚因剧情需要, 借了好多当地仕宦富室家珍玩器皿、织锦彩衣, 并求当地乐人代司鼓乐。结果趁大家夜阑入倦之时, 席卷而逃。[7]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 从明代开始, 流动戏班与演出地的关系已经很融洽, 而且当地人也有借东西给他们的先例, 不然绵州人也不会这么轻易上当。上述我们了解了明代的状况, 那么在清代, 优伶与演出地民众的关系如何呢?

首先是与当地有势力者之间的关系。不论是清代还是民国时期, 伶人到地方唱戏一般都要拜客, 以保证此次演出的顺利进行, 即使是名伶也不例外。如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 (二) 就载:“那时我们出码头演戏, 下车先忙一阵照例的应酬, 就得拜客与吃饭。……这种拜客的手续还真得周到, 稍为疏漏一点, 常常会引起无谓的误会, ……这种风气, 在旧社会里普遍流行, 不独汉口一处为然。”[8]拜会的对象主要有: (1) 官府。因为官府掌握着当地的军政大权, 伺候不周, 麻烦就来了。 (2) 商会。商会是戏班的财神爷, 他们虽无权但有钱, 权钱串通起来, 那就不得了, 万万不能伺候慢了。 (3) 乡绅。戏班在乡下走台口, 他们就是当地王爷, 伺候不好他们, 就会影响戏班的活动;伺候好了, 他们还会显阔气, 对戏班酒食招待, 一切事宜, 都很顺当。 (4) 汉子, 即地痞恶棍。把他们伺候好了, 他们以为瞧得起他, 有事会帮你解决。 (5) 同行。戏班到任何台口, 千万不要忘了当地戏班。因为都是靠祖师爷吃饭的弟兄, 伺候好了, 有事他们也会替你关照疏通。

其次是与普通大众之间的关系。戏班到地方上去演出, 一定要入乡随俗, 迅速熟悉当地的习俗和民族习惯, 一点都不能错, 一错, 问题可就大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洪春在《京剧长谈》中就为我们讲述了发生在清末时候的例子:“高庆奎与小翠花去河南开封, 在封乐园演出, 几场演出都很好, 就是到演《马思远》时, 出了问题, 当地不许唱这出戏, 认为掌灶的王龙江是回民, 而回民出了这样的事儿, 不像话, 因此不许唱下去。要唱也行, 得改。剧团怎么解释也不行。演员哪儿知道这儿是这规矩呀!我们只知道南京不许唱《天雷报》和《取金陵》, 《取金陵》得改叫《凤吉公主》或《光复南京》。我二十岁在南京百利公司贴了一出《取金陵》, 结果关了我三天。看来跑码头不问清楚风俗习惯, 就无法唱戏。”[9]

最后是与当地衙役之间的交往。清代的衙役在法律身份上属于贱民, 低人一等, 但是由于他们手中握有权力, 所以也成为基层地方的势力之一。一般的戏班到地方上演出, 都要与衙役“打招呼”, 把他们当作自己的靠山, 甚至有可能聘请衙役作为自己的班主, 这种情况很普遍。倘若忽视了他们, 他们便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戏班在此地演出, 甚至有可能闹出命案。

晚清优伶与演出地基层社会交往, 充满了卑微屈膝、忍辱负重的感情色彩, 这诚然与演戏是一门服务行业有关,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 在当地人的观念里还是看不起靠唱戏吃饭的人群, 以致人人都能够找戏班的茬子。

由此可见, 雍正以后的清代社会在法律和实际相处中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优伶的低贱地位, 但是这种趋势还不是很彻底, 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从事戏剧演出的伶人才获得了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全部权利。

参考文献

[1]经君健.清代社会的贱民等级.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9:34.

[2]康熙.隰州志.VOL14.

[3]雍正实录.VOL11.

[4]刑案汇览:1234.

[5][6]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628, 1690.

[7]张发颖.中国戏班史.学苑出版社, 2003:105.

[8]舞台生活四十年:205.

上一篇:修文县党代会闭幕讲话下一篇:差额开票和纳税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