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组教学研究工作总结

2024-04-17

三年级语文组教学研究工作总结(精选14篇)

篇1:三年级语文组教学研究工作总结

张湾区阳光小学2017—2018第一学期

三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又过去了,在这个学期中,我们三年级语文组的四位老师都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按照语文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开展工作。现将我们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切实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新课程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必须要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重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换师生角色,构建动态生成的教学形态。在本年级年段,了解现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了解了本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方法,成为我们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还通过杂志及网上学习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组织了切实有效的学习交流研讨活动。平时,我们有较强的资源共享意识,通过共同学习相互交流,使大家对新课改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学习钻研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开学初,为了保证备课组计划实施的可行性,我们备课组老师都认真学习了教务处的教学计划,对备课组计划的制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充分的讨论之下制定了备课组计划,并努力按照制定的计划去做,平时,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组还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一些理论的基础上,围绕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的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老师们对全册教材的定位,每个单元的知识点,重、难点做到了心中有数。在教学中,教师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在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老师们也都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在观察、朗读、感悟、理解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

三、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我们组的老师按学校提出的备课标准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课后,认真反思,认真小结,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困生。

四、团结协作,资源共享。

我们组是个团结的组。老师们经常在组里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整个小组团结协作,既吸收了外界的教育信息,又腾出了时间钻研自己的教学业务,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认真开展教研活动。

本学期我们认真开展集体备课,田宁宁老师参加了新进教师公开课,还进行了年级同课异构活动,每次课后我们都在组内开展评课活动,大家畅所欲言,对执教者和听课人来说,都是一次提高。平时我们也积极参加学校教研活动,并把自己的想法及时在组内交流。

回顾本学期的备课组的工作,是忙碌的,又是充实的。我们努力把教学教研工作抓紧,抓细,抓实,从点点滴滴中求得进步,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每一位老师都能踏实,认真地工作。在今后的备课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多反思、多总结,调动本备课组所有教师的积极性,开展多种活动,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篇2:三年级语文组教学研究工作总结

弹指一挥,学期已过,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历历在目,下面对本组从以下几方面作以总结。

1、工作态度

俗话说:“态度可以改变一切。”工作中只有有了认真对待的态度,才有可能将工作做得更出色。回顾这学期,我们三年级全组语文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各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每一位教师都本着认真、踏实、热情的态度去对待每一项工作。学校无论下达什么任务,我们都能认真落实,我们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丝毫都不愿落下,我们甘做学校这个大机器中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坚守在自己的地方,不生锈、不摇晃,为发展中的砂小,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2、学习状况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组的老师们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学科刊物,研读名家专著,写体会文章,自主积累,精于思考,将读、学、用结合,进一步更新了教育观念,树立了新课程教育观,强化了教研自觉意识,提高了教研能力。本期,我们认真学习《给教师的建议》、《小学语文教师》《湖南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等等教学理论。学校组织的大讲堂老师们也能积极参加听课评课;在省教育学会组织的“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湖南省中小学优质课堂教学研讨会”活动中,我们也能利用双休日认真听取经验,互相交流听课心得。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实践证明这些不同的学习形式和学习要求,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组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氛围,人人争做“学习精英”、“乐学教师”、“勤学教师”。

3、完成任务

无论是班主任工作还是教学工作,本组教师都能认真地完成,对于业余学习、教学后记、听课等任务能超额完成。本学期,本组教师听课都在20节以上,有的听课在30节以上。另外,我们这学期继续开展集体备课,使教学研究活动经常化。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特别是在备教学目标,备学生练习,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本学期我们在备课上下了一番功夫,尤其重视集体备课,并能认真地写好教学后记。大家互帮互学、群策群力,有效发挥教研组集体备课的作用,加强合作交流、相互学习,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根据教材的特点,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在布置作业时,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为准绳,认真取舍,精选适量的作业,以课文为主,因人而异,不搞题海战术。作业批改及时,认真,保证当天完成,作文及时批完,决不积压,并规范化,采用激励的评价语言;平时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认真批改,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讲评,及时反馈。

本学期,我们组三3班三5班三6班组织学生参加了“创作杯”我的2011作文竞赛,学生都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张梦娟老师也获得了市级优秀指导教师奖。在语文大讲堂中,我们组的谭海梅“关注食品安全,守护你我健康”视角独特,把着眼点放孩子们重要的生活及成长,给予了听者很大的警示。王艳萍、彭小雁、罗海燕“在反思中成长”教学后记交流会上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的反思,让我们在聆听中取长补短,提升对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在语文组“走进常规交流分享会”上我组的“巧设多元作业促进学生发展”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本期我们还成功地组织开展了家长会,还积极组织8个班级积极参加学校图书室阅览活动。其他活动:像教室布置评比、学习新眼保健操、校运会比赛、队列队形比赛等各项活动,我们都精心准备,积极参与,成绩优秀。本学期我组教师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不忘知识积累,撰写论文8篇;通讯百余篇;学生习作获奖91篇。

4、教学改革

我们语文组在学校教导教研部门的带领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坚持理论学习,重点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贯彻新课程理念。利用教研活动进行学习、交流,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与课改实验。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尤其是在习作教学研讨中,老师们踊跃交流碰撞,评议切磋,在活动中发现、研究、解决所遇问题,初步探讨了三年级起步作文的教学策略,王艳萍老师的《习作小医生》课堂教学设计、黄陆军老师的习作金手指、语文实践活动《走进名人 放飞理想》《玩家大搜索》《伴着书香,和孩子一起成长》《给家长的真诚建议》、语文特色作业《错别字的监狱》《学生考试自我分析》带到组内交流学习。为切实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我们将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适度的探究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兴趣的激发、独特体验的激活和语文潜能的开发。本学期罗海燕为二年级老师上的示范课《掌声》中,学生思维开阔,体验独特,语言丰富,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强,赢得大家好评。

5、组内团结

本组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年级组。老师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一个好汉三个帮”,教学活动的展开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体行为,一个具有良好素养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团结、合作精神,这样才能以好的情操熏陶影响学生。我们组的教师深深明白这一点,因此,组内教师间总能互帮互助。加强了统一协调,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坚持集体说课,集中大家的智慧,做到锻炼一人,成长一群。你有什么金点子,我有什么好主意,她有什么新创举,都会在自己的课堂中去用一用或再加工,可以说一个发动,八人受益,八个班的学生受益。这不仅有利于课堂的组织,而且在不断创新中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彰显了校本文化的特色。组内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抓得扎扎实实,主动地去帮助青年教师,把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给她人。要开大讲堂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是为了打一个漂亮仗;在“鼓舞雨花,教育强区”文艺汇演中组内许多老师外出表演,还有王艳萍老师一个月的外出学习时,全组教师能积极代课。老师们能积极主动地承担组内的工作。期末来临,为了科学地进行复习,我们都共同拟定复习计划和复习内容、出试题,所有的人都不保守,也不给学生增加课外的辅导练习,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完成了本学期的学习任务。我们组老师们个个热情大方,青春、活力与智慧让我们这个团队熠熠闪光。

6、公益活动

我们组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在学校的班级读书档案征集活动、迎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合格县市评估验收检查和德育部门的家长学校迎检活动中有着积极的贡献。

7、身体状况

我们很多中年教师已经开始出现颈椎病、慢性咽喉炎、早生白发等职业病,但都能以饱满的精神姿态,热情地投入工作。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我们组教师还响应学校号召:愉快工作、享受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种健身运动。

8、存在问题

在大班额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去鼓励、关心每一个学生,我们还需要采取更好有效、切实的教育手段配合家长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虽然教学中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与困惑,但是只要有热情,只要有追求,生命的课堂就会更精彩。

9、下期目标

(1)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探索。扎实有效地采用多种方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更新的课程理念。同组老师进行更多的交流、探讨。

(2)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我们三年级语文组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除此之外继续搞好学校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

(3)多组织一些教师轻松类的活动,使教师之间拥有更多交流、增进感情的机会。

篇3:三年级语文组教学研究工作总结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方法

随着新课程概念的不断普及与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实施,教学过程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倡导学风建设。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以提升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强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的方法

(一)对班级进行有机划分,构建合作小组

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首先要对班级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小组划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成效的好坏。小组的划分要尽量做到均匀化,即各小组内的成员学习成绩应大致相当,并且各成员需有其各自擅长的一面,不能一味地偏向同一科目,否则只会使个人的各科学习成绩两极化。

其次在小组人数上要进行限制,一般应控制在4至6人每组。人太少并不利于讨论学习,人太多又容易导致讨论时滋生其他话题,不利于讨论学习的进行。很多教师反映他们那进行的分组学习并不理想,很大程度上就是分组不科学的原因。

(二)有选择性地对问题进行讨论解决

对所需要讨论的话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太简单的题目不具有挑战性,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太难的问题又会给学生造成打击,长久下去并不利于合作学习的进行。例如,在向学生们课外延伸《背影》这篇文章时,如果将问题设置成“这篇文章共分多少段”这样的问题时,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而若将问题改为“试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进行分析”,又会使学生摸不着头脑,毕竟他们并不了解那个时期的时代背景。为此,可将问题设置为“在文章中,作者描写父亲爬过站台买橘子的过程,表现了主人公对文中的父亲怎样的感情”,这样可使问题简单化,也在学生能够解决的范围之内,自然能够起到合作学习的作用。

(三)合作学习的多种方式

1. 课前预习法

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跟上老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率。然而不少学生却懒于做好预习工作,感觉那是多余的东西。建立学习小组之后,课前预习可以作为一项学生的必修课。小学的课堂任务并不算重,每次上课的时候可以随机挑选出一名学生对他的预习结果进行演讲,并就其的展示结果在该组的综合成绩上予以表现。

2. 成绩PK法

在学习过程中,PK法无外乎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求胜心强,对于PK法更是充满兴趣。对于竞赛,可以采取积分制,每个小组分别派出一名代表,就所竞赛的内容进行比拼。一段时间后由积分定出最优团队,并给予相应的鼓励。

在小组划分之初,每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大致相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分组合作学习之后,再进行一次小测试,对表现出色的小组进行鼓励,可以通过在教室板报上贴“大红花”等形式。得到“甜头”的小组势必会再接再厉,成绩较好的学生会主动帮扶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进步,而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也会自觉对自己的学习认起真来,以免拖了小组的“后腿”。成绩进步不大的小组自然也会希望得到表扬,他们自然会更加努力的学习,以求在下次达到预期的目标。

3. 拼图法

所谓拼图法,即将一项任务拆解成多个子任务,分别由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单独完成。比如一项小型的校园调查,让每个学生做属于自己的任务,相对而言,工作量大大缩减,完成起来效率更高。在每个学生的工作完成之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将每个人的成果进行汇总。这样,每个学生可以在小组的交流中获得他人调查发现的结果,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提高合作完成工作的能力,增进小组内成员之间的感情。

4. 辅导式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并非完全由学生主持,教师在其中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并非每一项任务经过学生的合作就可以解决的,有些问题必须由老师进行处理。当学生遇到难题时,作为教师不应该不予理睬,更不应该马上告知其答案,而是应该循循善诱,对解题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5. 辩论交流法

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见有分歧的情况。这时候,作为老师,万不可轻易对他们的结论进行简单地纠正,可以在这时候让持有不同意见的双方就该问题进行一次辩论。双方对自己的观点找出合情合理的论据进行辩论,以求得到更多人的认同。教师应善于聆听每个学生的观点,在辩论比赛最后,对错误的观点要找出错误之所在,并从源头上加以纠正。然而有些事物又存在两面性,我们也应该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

二、在合作学习模式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同样有很多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第一,教师不应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学生身上,使学生严格按照自己的思想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第二,作为教师,在班级里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个人的好恶而对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态度;第三,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性的学习方式不能只是新瓶装老酒,换汤不换药;第四,形式应讲究多变,同一形式的活动久了便自然没了新意,只有不断推出新的创意,才能使学生保持合作学习的热情。

三、结语

篇4:三年级语文组教学研究工作总结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概念的不断普及与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实施,教学过程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倡导学风建设。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以提升他们的综合学习能力。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强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的方法

(一)对班级进行有机划分,构建合作小组

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首先要对班级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小组划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成效的好坏。小组的划分要尽量做到均匀化,即各小组内的成员学习成绩应大致相当,并且各成员需有其各自擅长的一面,不能一味地偏向同一科目,否则只会使个人的各科学习成绩两极化。

其次在小组人数上要进行限制,一般应控制在4至6人每组。人太少并不利于讨论学习,人太多又容易导致讨论时滋生其他话题,不利于讨论学习的进行。很多教师反映他们那进行的分组学习并不理想,很大程度上就是分组不科学的原因。

(二)有选择性地对问题进行讨论解决

对所需要讨论的话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太简单的题目不具有挑战性,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太难的问题又会给学生造成打击,长久下去并不利于合作学习的进行。例如,在向学生们课外延伸《背影》这篇文章时,如果将问题设置成“这篇文章共分多少段”这样的问题时,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而若将问题改为“试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进行分析”,又会使学生摸不着头脑,毕竟他们并不了解那个时期的时代背景。为此,可将问题设置为“在文章中,作者描写父亲爬过站台买橘子的过程,表现了主人公对文中的父亲怎样的感情”,这样可使问题简单化,也在学生能够解决的范围之内,自然能够起到合作学习的作用。

(三)合作学习的多种方式

1.课前预习法

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跟上老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率。然而不少学生却懒于做好预习工作,感觉那是多余的东西。建立学习小组之后,课前预习可以作为一项学生的必修课。小学的课堂任务并不算重,每次上课的时候可以随机挑选出一名学生对他的预习结果进行演讲,并就其的展示结果在该组的综合成绩上予以表现。

2.成绩PK法

在学习过程中,PK法无外乎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求胜心强,对于PK法更是充满兴趣。对于竞赛,可以采取积分制,每个小组分别派出一名代表,就所竞赛的内容进行比拼。一段时间后由积分定出最优团队,并给予相应的鼓励。

在小组划分之初,每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大致相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分组合作学习之后,再进行一次小测试,对表现出色的小组进行鼓励,可以通过在教室板报上贴“大红花”等形式。得到“甜头”的小组势必会再接再厉,成绩较好的学生会主动帮扶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进步,而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也会自觉对自己的学习认起真来,以免拖了小组的“后腿”。成绩进步不大的小组自然也会希望得到表扬,他们自然会更加努力的学习,以求在下次达到预期的目标。

3.拼图法

所谓拼图法,即将一项任务拆解成多个子任务,分别由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单独完成。比如一项小型的校园调查,让每个学生做属于自己的任务,相对而言,工作量大大缩减,完成起来效率更高。在每个学生的工作完成之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将每个人的成果进行汇总。这样,每个学生可以在小组的交流中获得他人调查发现的结果,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提高合作完成工作的能力,增进小组内成员之间的感情。

4.辅导式合作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并非完全由学生主持,教师在其中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并非每一项任务经过学生的合作就可以解决的,有些问题必须由老师进行处理。当学生遇到难题时,作为教师不应该不予理睬,更不应该马上告知其答案,而是应该循循善诱,对解题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5.辩论交流法

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见有分歧的情况。这时候,作为老师,万不可轻易对他们的结论进行简单地纠正,可以在这时候让持有不同意见的双方就该问题进行一次辩论。双方对自己的观点找出合情合理的论据进行辩论,以求得到更多人的认同。教师应善于聆听每个学生的观点,在辩论比赛最后,对错误的观点要找出错误之所在,并从源头上加以纠正。然而有些事物又存在两面性,我们也应该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

二、在合作学习模式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同样有很多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第一,教师不应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学生身上,使学生严格按照自己的思想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第二,作为教师,在班级里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个人的好恶而对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态度;第三,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性的学习方式不能只是新瓶装老酒,换汤不换药;第四,形式应讲究多变,同一形式的活动久了便自然没了新意,只有不断推出新的创意,才能使学生保持合作学习的热情。

三、结语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也会使自己的团体协作能力以及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对于众多小学高年级语文教育工作者而言,应对这种教育模式进行不断探索,并在顺应新课程标准的同时,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完善与创新,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篇5:三年级语文备课组总结

忙碌、紧张的一学过去了,我们三年级语文备课组10名教师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团结合作,共同进步。俗语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们有着几分充实、几分收获,现将一学期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以课堂为阵地,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是学校的命脉,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让每一节课都有效是教学的主旋律。为了实现轻负担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承诺,开学初,我们组对第六册教学内容进行了集体讨论,对全册教材的地位,每个单元的知识点,重、难点做到了心中明确。明确内容后,进行了分工即开展个人初备。在个人充分初备基础上,我们利用每周一节的集体备课时间,进行集体议课,组内的老师根据教学预案,结合自身教学特色、风格提出意见及整改措施。集体议课后,各个老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在教学预案上进行增、删、补、调、换,使之适合本人、本班的教学实际。课堂有效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更牢固,老师腾出时间钻研教材的时间也就多了。

二、以发展为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是为其他课程学习打下基础的,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结合学校的计划,我们开展了“儿童节”手抄报评比展览、《弟子规》知识竞赛、“快乐小书虫”读书记录评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对美读课文、积累语言都很有信心,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以教研为抓手,集体备课出成效。

教学工作以做好常规为基本,在老师们做好每天的日常教学中,语文组定时定点安排好老师们的教研活动。开学初备课组根据教研室的安排,把每周四的第二节定为集体备课的时间,每月进行一次组内观摩研讨。老师们参与的热情较高,学习收获也多。在本学年一系列竞赛活动中,我们备课喜获佳绩,本人在教坛新秀评比活动中被评为县“教坛新秀”,在学校举办的红五月教师技能竞赛中本组教师有6人获奖,另外李英华和苏碧颖老师分别执教校同课异构和复习课的观摩课。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备课组成员平时认真参与考研的点滴成果,相信每个人的教学水平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提高。期中、期末考查后,我们及时进行交流,查缺补漏,找到病因,切断病根。

四、以阅读为根本,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温儒敏教授说:“学生没有形成或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这样的语文课失败的。”提高学生素养最有效的途径是扩大阅读面。推进阅读,大力提倡阅读,成就书香校园一直我校的愿望。因此,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将课外阅读挤进课堂,在课堂上师生共读一本好书,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我们平常布置的作业中尽量少一些机械重复的作业,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本学期语文书中向我们推荐了很多好的书目,如《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当作作业布置学生去阅读。学生阅读的兴趣浓厚。通过读书,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在提倡学生大量阅读的同时,语文组也推荐语文老师去大量阅读。

追随着岁月的脚步,我们总会感叹时间的无情。我们语文组在本学期踏踏实实工作的基础上,相信以后的语文教学教育工作还会做得更细致,更成效。

篇6:小学三年级语文组工作总结

我们年级组的全体老师深深懂得“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把德育放在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使学生终身收益。因此全组老师,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其他任课老师,都非常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的点滴变化、进步都十分关注。4个班主任针对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班级公约,着重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培养。任课老师也积极主动地配合班主任,抓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这种较强的德育观的作用下,我组每个班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牢牢抓住读报课、班会课等德育阵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本学期,我组积极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安排,加强学生在校的各项常规教育,在卫生、安全、文明礼貌方面常抓不懈。具体总结如下:

1、三年级的学生生性活泼、爱动,好奇,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想学,可又缺乏自控能力,有一小部分学生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而有些家长也不负责任,即使老师与他们联系,他们也表示没办法。面对这种情况,三年级的老师能发挥教师的高度责任感,一人犯错,众人教育,不管是不是本班的学生都一样。我们都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品德的培养比提高学习成绩更为重要。4位班主任经常交流教育的心得,努力教好每一位学生。

2、各班积极推行评价制度,坚持每天有记录、有小结,周周有评比。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3、注重干部队伍的培养,各班结合学校的队干部值勤活动,也积极在班内推行,让队干部带班干部,班干部带动全体。

4、加强安全教育,我们各班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开展主题安全教育,一次次地纠正错误行为,一次次地提醒安全隐患,这种不间断地教育,再加上各位科任老师的协调配合,共同努力,学生精神风貌越来越好。杜绝了一些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5、重视家校联系工作。本学期我们三年级组成功召开了家长会,平时各位老师积极通过电话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特别是通过家校通平台班主任更是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效果很好。

6、配合学校开展各项工作。如认真组织学生军训,配合体育组举行了队列队形比赛、配合音乐组举行了校园歌曲比赛,趣味运动会。在元旦活动中组织学生在各班教室进行才艺表演活动,同学们过得非常开心。

二、教学工作稳中求实,勤于求索

“追求卓越,创建品牌”是我们学校的不懈追求。作为学校的一员,我们都感到重任在肩。我们深深知道要创出我们船小的品牌效应,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种品牌意识,而三年级组全体教师,正是以这种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的。

1、本学期,我组老师仍然秉承一贯的善于学习的作风,在教学之路上不断求索。以语文教师为例,本学期我们继续订阅了《小学语文教师》等期刊,以及自学学校赠阅的《教学工作漫谈》。认真作好阅读笔记,认真撰写教学反思。

2、全心全意地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全体老师精心备好每一堂课,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并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注重信息反馈,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课堂上讲练结合,精心设计布置家庭作业,做到作业少而精,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学习效率。

3、三年级的学生爱动、好玩,好奇,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想学,可又缺乏自控能力,兴趣不持久,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甚至抄袭作业。为了发扬学生的优点,改正不良习惯,三年级的老师不仅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学生的学习指导、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大家努力从友善开始、从关心开始、从鼓励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其整理衣服等,用微小的动作传递老师的关爱;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4、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即在课堂上,不是强求学生回答问题,而是从课堂教学中逐渐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思维形成,课堂才会活泼起来,不至于老师强制性回答问题。那种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才活动起来的课堂,表面上看也是活跃的,却是缺少灵性的,不是我们做追求的。

(三)努力方向

1、今后应更加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抓好常规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年级活动,让本级组的老师过得更开心、快乐,增强年级组的凝聚力。

3、应更加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今后我们会致力于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尽力让每位学生在学校都能快快乐乐、高高兴兴地度过每一天,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做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并且让学生在获取书本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既教会了学生学习,又教会了学生做人。

篇7:三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一、常规工作总结

1. 本学期,我们的训练卡出卷方法有了改进,增加了周末训练卡,重点在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和语文综合素养,效果较好。

2. 认真制定计划,上好组内研究课课,陈根龙老师积极参加校男教师磨课活动,胡萍萍老师积极参加县40岁以上教师赛课活动。

3. 扎实开展了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工作。组内老师及时交流沟通,研究氛围较好。

4. 组织学生参加学科内的各项活动,在市、县各项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重点工作总结

(一)继续开展“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研究”的试点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继续寻找最合适高效的备课模式。

(二)结合研训中心的要求,组织安排了40周岁(包括40周岁)以上语文教师参加课堂教学大赛的复赛和决赛。

(三)按照学校的安排,组织进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质量测试”省级测试的第一次模拟测试和分析工作。

(四)根据校《20xx年高淳县实验小学“读书节”活动方案》的相关要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1.营造阅读氛围,推荐师生阅读书目。利用黑板报、红领巾角等阵地,利用晨会、主题班会等活动形式,开展读书节活动主题宣传。

2.推介阅读书目。

必读书目:《我要做个好孩子》和《伊索寓言》。本学期利用阅读课时间上好这两本书的推荐、指导和交流课。

3.各语文老师结合学校要求和自身情况制定个人阅读计划,坚持撰写读书笔记。

4.组织学生参加“中国移动杯”20xx年南京市中小学生“读书节”亲子阅读征文活动。

5. 6月上旬举行校级美诗文诵读比赛。

(五)鼓励组内教师在“大家语文”网上建立自己的博客,支持学校博客圈的建设,积极参与,让网络教研活动成为组内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六)组内教师积极准备,接受了县和校级的教学工作视导,被视导的老师们的备课、上课、改作等都受到好评。

三、工作实绩

1.教师执教公开课情况

篇8:三年级语文组教学研究工作总结

时光流转, 朝代更迭, 无论是“古文”、“国文”“国语”还是今天所说的“语文”, 名称在变, 但语文学科教育的本质亘古不变。语文是厚德载物、花儿盛开的大地, 是自强不息、飞鸟翱翔的天空, 是一条由盘古向未来不息奔腾的河流, 浓缩着人类文明演进的深厚内蕴, 而语文教师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者, 教育田垄上挥汗耕耘的农夫。通过语文人的努力, 学生不仅拥有了语文的底子、血脉, 还有了一份自己民族的记忆, 从而成为一个个思想丰盈, 人格健全, 目光如炬的大写的“中国人”。所以, 我校各个时期的语文组, 无论是在百年沧桑的古老书院中, 还是在日新月异的教学改革中, 都扬起了一面勤奋求实、钻研进取、团结创新的猎猎大旗。

重庆七中语文组伴随着学校在上个世纪末掀起的跨越式发展的浪潮, 在语文前辈张绍文研究员、吴波校长、周富道老师、牛希麟老师的带领下, 全体语文教师励精图治, 躬耕教坛, 深入挖掘和整理了重庆七中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创建重庆七中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立下了汗马功劳, 编辑出版了《重庆七中传统文化读本》《重庆七中科学精神读本》等校本教材。同时他们还言传身教, 用渊博的学养、崇高的人格、精湛的教艺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才俊, 有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钱金涛同志、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委副主任马骁同志, 以及活跃在各条战线上的众多精英。

今天, 在新课程改革的东风下, 这个团队在重庆市名师、研究员刘少鸾, 教研组长游贤合、赵军红的带领下, 秉承尚志、求实、勤学、尊师的校训, 贯彻学校的“学生至上, 育人为本, 为未来育人, 育未来有用之人”的教育理念, 继承语文组追求语文教学过程的诗意、唯美、实用、创造和感动的传统, 形成了“因人施教、群芳竞艳, 诗意人生、轻松课堂”的语文教学特色。目前, 语文组在学校是一个最庞大的、最具实力的学科组, 在职在岗教师共60余名, 其中, 研究员2人, 高级教师30余人, 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6人, 是一个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 老中青结合的教师群体。学校语文组除了有主持全面工作的邓宏校长、主管教学工作的林豫副校长之外, 还有著述颇丰、富有人文情怀的刘少鸾老师, 睿智深刻、风趣幽默的郑明春老师, 激情四射、善于引人入胜的杨卫东老师, 才思敏捷、能言善思的曹旋老师, 以及王春玲、杨隽、田维、赵军红、张静、张晓风、吴昌兰、唐小洁等一大批风格突出、教学严谨、成效显著的青年教师。在这样的团队中, 老教师以其丰富的经验, 无微不至的关怀, 促使中年教师百舸争流, 青年教师不甘人后, 女教师以靓丽的风采点缀着为人师表的光辉形象, 男教师则以沉稳的步伐竖起顽强拼搏的伟岸风帆!全组同仁以人文关怀为主线, 积极开拓, 不断追寻卓越人生, 努力让学生因语文学习而生活更加绚烂。长期以来, 逐步形成了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教学成果丰硕、师德师道优良的教师队伍。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历年来, 重庆七中始终以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工作重心, 由此, 语文组是吸纳新生人才最大的团队。“江山代有才人出”, 这大大地充实了语文组的力量, 为这支不断壮大的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同时也注入了青春、阳光、梦想和激情。从师如参禅, 从师如悟道, 年轻教师的成长与否, 选择师道这条路成功与否, 首先在于是否入得这个门。所以对年轻教师的导引和再教育是每年语文组工作中的头等大事。

我们深知“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所以语文组的资深教师根据每个年轻教师的性格特点和各自的专长, 继承“结对子”老带新的传统, 通过“引路子”、“压担子”、“搭台子”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一年入门, 二年合格, 三年成骨干。加之我校开展的“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岗培班”等特色培训活动, 无疑有利于年轻语文教师形成正确的职业认同感, 融入语文组。在组内名师的培养下, 为师的品质、德行渐渐被年轻教师接受、认同、融合, 从而提升为人生追求的境界。他们凭借自身年轻的勇气和青春的干劲, 品教学, 炼师德, 读经典, 固基础, 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努力提升45分钟的课堂效率, 在教学中摸索, 在挫折中成长, 在探讨中提高, 一朵朵热情绚烂的奇葩正在重庆七中语文组接连绽放。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沙坪坝区是重庆市最早进入初中课改实验的地区之一。十余年来, 教师们精诚团结, 不断摸索, 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未来教育”理念和学生实情的新路子。强化教师的学习和反思, 用最前沿的教学理念来变革传统的教学;加强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力度, 提倡资源共享;注重教学研究, 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总结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曾多次为其他学校展示备课活动现场, 也多次到重庆市的酉阳、奉节、巫山、巫溪等地区传授经验。

2010年下半学年, 在国家高中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引下, 胸怀大志、充满蓬勃生命力的七中语文人, 开始了他们改革中的探索。作为最晚一批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省份, 七中语文人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和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颠覆传统的改革, 如千钧的重担, 重重地压在所有语文组教师的肩上, 因为他们是新航程的引导者, 是局面的打开者, 是改革的尝试者, 当然也有可能成为失败的承受者。在这种信心不足、理论欠缺、经验匮乏的课程改革背景下, 全体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感悟、提升, 激发教学改革的热情。

新年伊始, 重庆七中语文组坚持“抓班子、带队伍, 抓学习、强素质, 抓课改、促发展”的思路, 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 一方面组织开展“东川新课改大讲坛系列讲座”活动, 系统组织课程改革理论、经验学习, 突出模范带头作用,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教育教学竞争力, 另一方面对课程改革先进示范区及先进示范校进行实地考察, 大力加快语文学科课程改革实施进度, 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努力建设课程改革样板科目教学, 为创建一流优质品牌高中尽我们语文组最大的力量。

全组教师乐学勤耕, 善采百花, 从中央教科所专家“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的建立”的报告中, 从西南大学教授“基于学习者立场的教学反思”的讲座中, 丰富思想, 吸纳教育改革前沿的新成果, 建构新知识, 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 进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高一年级田维老师的《祝福》一课, 丁僖老师的《老人与海》一课, 在重庆七中召开“重庆市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样本区县和样本校建设工作推进会”中受到专家和同仁们的一致好评。

借课程改革之东风, 扬人文精神之大旗, 语文组诸位教师正以废寝忘食的精神迎接课程改革, 努力创新高效率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语文组是一个团结向上, 不断进取的团队, 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近来年, 全组语文教师先后参与了多个课题研究, 如国家级课题《初中语文学业与升学考试命题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学语文课的文学启蒙教育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有效教学经验建构的教师成长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条件下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市重点课题《中小学“固本铸魂·整体育人”实施研究》、市级课题《审美阅读心理研究》、《初中学生文学审美素养培养研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有刘少鸾老师主持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解读”, 游贤合老师开设的“《重庆七中赋》解读”, 赵军红老师开设的“播音与主持”, 曹旋和杨立老师开设的“影视鉴赏”, 田维老师开设的“中国古典名著解读”等;人人笔耕不辍, 编著 (合著) 教育教学论著多部, 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多名教师曾先后荣获国家级、市区级赛课大奖。钟小勇老师在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大赛中执教“《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描写”荣获国家级一等奖, 曹旋老师在重庆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高中一等奖, 赵军红《爸爸的花儿落了》获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我的母亲》获全国“语文报杯”二等奖, 章翼老师在全国青年教师教学录像大赛中执教《致橡树》荣获市级二等奖, 田维老师在重庆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中执教《写出人物的神韵》荣获一等奖, 张静老师在重庆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中执教《老王》荣获二等奖。同时指导学生开办“触点”文学社, 一群群文学雏鹰从这里起飞, 经常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征文比赛, 奖级高, 获奖人数多, 多次荣获市优秀组织奖。

篇9:三年级语文组教学研究工作总结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组合作;改进策略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阅读教学是重点培养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而阅读的核心是在“读”上,读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怎样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呢?

1.教师应该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把精美的句子随手记录下来,一些名言名句自己背诵下来,待自己写作时,正确地运用,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2.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可以便于学生识字,加强理解,同时多读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感”由“读”而生,读得多了就能体会作者的意境,有了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读好书,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教师应该教给学生阅读的技巧,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略读、精读、泛读的不同含义,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境下略读,什么情况下精读,精读有什么好处,怎样泛读等。

4.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就学生关注的话题,多提相关问题,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小组合作在实际课堂中的误区

小组合作是指两个以上的个体或者群体一起讨论、协商,从而顺利地完成某项任务,它是新课改的一种教育策略,强调了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起主导作用,把握教材的方向,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既然小组合作能发挥这么重要的作用,现就讨论一下现阶段小组合作在实际课堂中有哪些误区:

1.小组合作过于形式化。目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比较普遍,有时一堂课上教师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好几次,提的问题过于简单,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来,学生认为没有合作的必要性,学生在合作时有说有笑,谈论别的话题,起不到小组合作的作用。比如,在学习“窃读”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主人公为什么喜欢下雨天以及他走进书店时的心情时,学生觉得这问题很简单,在课本上就可以直接找到。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提的问题过于难,小组的同学刚有了思路,但是小组讨论时间就到了,没时间共同交流。

2.小组成员搭配、分工不合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为了方便,随意让学生前后桌或者按学生自己的意愿随意搭配,这样学习优秀的就找学习优秀的,他们一起讨论时积极发言,课堂上也比较活跃,思维也比较广阔,而学习不积极的只能和不积极的组合,这样他们的积极性就更加调动不起来,更加的被动;在分工合作方面也不合理,比如,教师让分角色阅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时,学生都抢着扮演慈祥母亲的角色,而很少有人去扮演“严父”这个角色。

3.教师对合作小组的评价不太合理。教师只注重在课堂上表现比较活跃的合作小组,而忽视了其他的小组,更忽视了小组成员的表现,总是以小组的表现作为评比的标准,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个性就发挥不出来。比如,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经过几个小组阅读的对比,评比出这个小组为今天比较出色的小组,但是在其他的小组中也有表现比较出色的学生,这样这个学生的能力就表现不出来,变得有些被动。

三、合作学习的改进策略

1.精选合作内容,把握好合作的时机。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教材内容,画出重点,把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合作小组的形式共同探讨、研究,教师再给出最后总结。比如,在讲到“落花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共同讨论下他们心目中花生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征,也可以围绕“花生”这个课题讲述一下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通过阅读这篇课文,给我们什么启示等。

2.小组成员要分配合理,分工要明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能力等方面把优等生和学困生分配在一起,这样可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例如,这个学生写字好但是表达能力差点,那个学生写作能力强但是字写得不太好等可以把他们放到一组,并选出每组的组长,组长分配合作任务,就可以发挥组员的特长把任务圆满完成,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体会到合作的快乐。

3.教师应该制订合理的评价制度,不仅能评比出在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先进小组,更要评比出先进个人,体现出课堂上公平合理的原则,当然也要鼓励表现不太好的小组及个人,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

总之,合作小组在高年级语文阅读课堂重要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合作小组的优势,提高学生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概念[J].教育研究,2002(2).

[2]黄征杰,林佩璇.合作学习[J].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1).

篇10:三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2013.6

在近一学期的朝夕相处中,我们语文教研组六名成员,在工作中精诚团结,通力合作,紧密无间,一次一次共同携手完成一项项工作,回顾本学期,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主要成绩:

(一)、较出色地完成公开课的教学任务:

大家群策群力,为上公开课的老师出谋划策,一遍遍集体备课,集体听课、评课、磨课,提出修改意见。大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和大家分享,有意见也毫不忌讳地坦诚交流,目的只有一个,让课上得更出彩。

五月份,老师执教了两堂校教研活动课,所上的《恐龙》和《争论的故事》获获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二)、集体备课认真,努力做到“轻负担,高质量”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学习认真,落实学期开始制订的的集体备课计划。我们几位老师,经常在办公室里研讨教学的环节设计和重难点处理问题。教学资源共享。合理分工,一位老师制作了课件,大家一起修改,一起使用。练习作业也是集体设计,减少机械性的抄写等作业,尽量准备精而活的习题,组员分工出卷,整个三年级一起练习。因此,整个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始终保持优良态势。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全体组员团结合作,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顺应学生学习规律,辛勤劳动的成果。

(三)、每天坚持语文诵读,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每天早晨七点半,每天中午一点钟,语文教师几乎都要踏进班级,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颂读古诗、美文,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因此,学生对本册书的所有课文,练习都非常熟悉,很多学生已经到了脱口而出的程度了。

二、存在问题:

在平时的测试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普遍问题:即不会主动复习,前面学习的知识遗忘情况较多,说明学生学习语文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能 1

让学生经常温故知新,不需老师提示、复习,随时随地都能有优秀的成绩,这也是摆在我们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课题,下学期,我们将进行研究。

学生答题中仍然有粗心现象,我们将继续培养学生严谨的做事风格,养成孩子认真审题,细心答题,耐心检查,认真书写的好习惯。落实到每次作业、测试中去,做到高要求、严标准,通过不断地提醒训练,让学生能自己发现错误,及时改正,逐渐养成好习惯。

三、努力方向:

继续向着“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目标迈进,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难度的增加,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做足课前准备,努力做到精讲精练,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率。

防止后进生出现,对个别学生进行特别的关爱,除了做好平时的补课工作,更要给予他们特别关注,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从内到外,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篇11:三年级语文组教研工作总结

充实而又忙碌的一学期即将结束,我们组的五位老师都能根据学期指定的教学工作计划,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为指导,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本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集体备课彰显集体智慧

集体备课室上好课的前提,每大周的小组教研,我们都开展单元说课,通每单元、每课的重难点,通学生的易错易混的难题。组内老师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为扎实搞笑的课堂做好充分准备,真正发挥了教研组的集体智慧。

二、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

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课活动,课前做好准备,授课前,我们组几个老师积极在一起探讨,共同修改教案,课后对授课老师的课诚恳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间,不仅看到了课堂上的生成与亮点,更指出了课堂上需要改进的地方,实现了资源共享。

三、学习新课标并参与考核

我们组的五位老师在一起多次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圈画出知识点,并参加了考核。通过本次活动使我们明白,今后要下功夫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修养,勇于创新,勇于实践。

四、积极整理电子教案

这学期除了有手写教案,还要有电子教案。我们组的几位老师分工明确,对各单元的电子教案进行整理,并经过多次修改、完善,真正使电子教案达到可推广,可运用的目的。

五、做好三年级的作文训练

篇12: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组工作总结

九月的脚步匆匆,回顾这一个月的教学,再次感悟到了教育的精彩纷呈。我们三年级语文备课组的每一位老师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团结协作,用智慧与汗水精心浇灌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责任田”,认真地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集体备课 落到实处

我们在学校教研组的领导下,切实可行地开展备课组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形式。开学初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各学科备课组确定了每周的主备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为集体备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证。在进行集体备课时,我们采取主讲人轮值制。首先由主备人选定课题,写好教案初稿,并充分作好发言准备。同时预先通知各个成员,充分挖掘和分析教材,并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各种有用信息,在备教材、备教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发言作好充分准备。在活动中,我们集体研讨课文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流程,课后拓展小练习等;我们互相切磋环节,努力探究课堂最佳教学环节,力求课堂教学的优化,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我们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对每个单元的教学提前进行阅读和研究,集体商讨出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研究出每篇课文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每个老师都能在集体备课时候积极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还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每节课后教师都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

二、相互听课 取长补短

本学期开学初就要求每一位组员精心设计一堂好课,在组内开课,要求其他教师调好课一定要去听课,听课后要针对这堂课展开评价,大家认真探讨,找出这节课的闪光点与不足,取长补短,并且讨论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通过这种听课,评课活动,让我们教师能够及时找到自身的缺点,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取长补短,提高了我们组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三、勤于研究 活动丰富

在教研方面,备课组成员能积极参加每周二下午的教研活动,活动中人人能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每次都有明确的主题和详细的记录,如参加学校组织的“我说我精彩”说教材活动,七说说课初赛,还有围绕读写结合开展的一课多研语文教学活动,和为响应“推普周”活动而开展的班级演讲朗诵活动,除此之外还有针对第二单元口语交际而举行的“名人故事演讲比赛”、看拼音写词语比赛。

四、自我反思 明确航向

我们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和提高。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了以下方面将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努力探索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新课标等理论的学习,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备课中更加关注教材的研读、学情的分析及教法和学法的研究,尤其要将教学各个环节设计的意图说得更加深入。

3、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所采用教法、学法的策略研究还应更加深入、有效。

篇13:三年级语文组教学研究工作总结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预习作业

一、预习作业现状调查

为设计新的预习作业内容, 笔者先着手对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语文预习情况作了一次调查。从学生和家长的问卷反馈情况来看, 虽然一、二年级不要求学生做书面性的家庭作业, 但由于家长的普遍重视, 90% 以上的学生从低年级起就开始接触预习作业, 并在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有些教师低估和轻视了课前预习的重大意义, 认为农村小学生已有知识少能力低, 于是, 布置预习内容简单, 无非就是让学生回家把课文读两遍, 让家长签个字而已, 学生对预习作业渐渐失去兴趣。另外, 就是书店里门类繁多的学习辅导用书, 也容易使学生对预习作业应付多, 怠于思考, 没有了个性, 经了解, 有25% 的学生完成预习作业需要30分钟左右的时间, 这超出了该学龄段孩子的作业时间限制; 还有一些“预习无用论”的教师, 因为自己认识不足, 指导不力, 耐心欠佳, 简易地搞了几次“试验”后, 就肤浅地总结出“小学生预不预习一个样”的谬论来, 结果将预习新课这一环节干脆就从教学过程中省略了; 再加上“农村小学”家长无法为学生的预习提供监督和帮助, 孩子们的自觉性又较差, 使得大部分的预习任务形同虚设。

面对这样的现状, 要求我们在设计新的预习作业内容时, 要充分考虑怎样做才能激发出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认真劲, 并着手减轻学生预习作业的负担。

二、有效预习的意义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许多老师在课前都会布置预习作业, 但对于预习的内容、预习的方法、预习的评价却没有形成有效的研究。最终导致课前的预习作业往往成为“一纸空文”, 学生的已知情况教师不得而知, 课堂教学设计变成了教师的“一厢情愿”, 有效的课前预习作业设计使用则可以打破这种效率低下和“一厢情愿”的局面。

1. 有助于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而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恒心, 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 学生的预习往往表现出反复性, 表现为部分不自觉的学生经常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 这样学生的预习习惯就很难养成。而适当的预习作业, 使学生有了具体的预习任务, 教师对预习作业进行及时评价, 就使学生有了完成好预习任务的压力, 这样长期坚持训练, 就能实现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目标。

2. 有助于提高预习的质量。常态下, 学生的语文预习还经常表现出这样的情况: 对所要预习的课文匆匆读一两遍, 顶多再自学一下生字, 对文中的内容却不仔细研究, 这种停留在表面上的预习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反而会让学生对预习产生消极的影响。而带有作业的预习, 可以使学生深入地学习教材, 尝试着解决问题, 这样在任务目标的驱动下, 有了学生思维的有效参与, 预习的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3. 有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我们强调要建立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 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以学定教”。但教材是一个静态的文本, 学生的学习与思维又是个性化的, 怎样才能实现上述要求呢? 预习作业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预习作业完成情况, 教师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知识的原点, 从而便于教师修改自己的课前预设, 调整教学思路,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使得教学更加有效合理。

因此, 预习作业能帮助学生课前有目的、有步骤、有章法地自主学习课文, 教师能通过学生的预习作业有效关注学生的预习情况, 以此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 为高效课堂服务。

三、课前预习作业的措施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笔者深知预习是学生课前的一种自主认知活动, 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课文先进行了解、质疑、思考的过程, 是课堂教学之前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的过程。

1. 上好预习指导课。农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各种自学习惯还没有养成, 各种能力还没有形成。如果老师只笼统地布置“预习××课”这样没有具体任务的作业,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 势必收效甚微, 形同虚设。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学生预习能力的形成是由不会到会、由不习惯到习惯、由低级到高级、由粗浅到精细的实践过程。我们要求三年级的语文老师, 每班都要上好新学期的第一课———预习指导课。要从能读通读准课文的基础做起, 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带着学生预习课文。

2. 统一预习作业模式。上好预习指导第一课, 学生并不都能学会预习。毕竟学生还小, 记不住的, 老师不带着预习, 又不会了, 怎么办? 为了使学生学会预习并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于是, 笔者在三年级组设计了统一的预习作业格式。让学生自备A4纸, 统一印制预习作业本, 还把学生的预习作业纳入学生的语文学科评价之中, 在每篇课文的第一课时集中交流预习情况, 评级加星。有了这样的布置和检查, 大部分学生不到半学期就学会了预习, 并逐渐养成了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3. 打破作业模式。我们发现长期运用统一的作业模式, 作业千篇一律。从质疑课题、读读课文, 到抄抄词句、回答问题, 看似简单, 但是全部做下来, 学生花在预习作业上的时间与精力是令人震惊的。时间长了, 学生对这样形式单一、内容繁杂的预习作业会产生厌倦, 兴趣日减。有的学生甚至把手中的《字词句段篇》搬过来, 一抄了事。所以, 预习作业模式用了一段时间后, 笔者让班里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率先跳出预习作业的模式,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预习方式。例如。有的学生家有宽带, 就可以依据条件选择“读问质疑、网络查询、再读探究”的方式; 基础薄弱的学生继续选择老师设计的预习作业, 仍从基础做起。删繁就简, 使学生轻轻松松的完成, 开开心心的学习。

4. 创新作业设计:

( 1) 根据不同课型来设计课前预习作业。三年级语文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 有记叙文、散文、诗歌、说明文等, 应该不同课型来设计有效的课前预习作业是, 在不断尝试中, 指导学生了解不同的预习策略, 并能够根据类型灵活地采用合理的预习方法, 提高预习能力。

( 2)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计课前预习作业。不同的学生, 基础、能力不一样, 预习作业的内容也应不一样。一般的预习作业可能对学困生有一定的困难, 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学困生的不同特点, 对预习作业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合理的修改, 这样就能在预习中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也可以了解他们的困惑处, 关注他们的发展, 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

四、结束语

篇14: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心得

这个学期回到离开了八年的学校,对这里一切都很陌生了,尤其是这里的学生,面对十九个张新的陌生面孔,我怎么样才能上好三年级的阅读教学课呢?于是我对这十九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了全面调查和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怎样进行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呢?如何抓住学生兴趣点,使阅读教学生动、主动、有效呢?本着光脚踩刺的方法试着从以下方面组织教学:

一、因学而导,顺学定教

课堂上顺应着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确定教学方法和内容。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阅读。在讲授新课时,引导学生就题目质疑,当学生提出了问题后,当学生有了解开疑问的欲望,就主动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也可以在初读课文后,先让学生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然后,师生围绕问题,抓住重点,小组交流,发现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初读课文后,有的问题自己能够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当然,教师一定要把握重点问题,在围绕重点,展开阅读、讨论、探究、体验、感悟的过程中逐一解决问题。小组讨论不能走形式,不能讨论过多。因此在什么地方讨论,在什么地方设疑非常关键。讨论的时候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发展了语言。这样做,避免了过去传统的串读串讲,学生在教师的思路上被动地阅读,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动脑思考,又便于教师顺学而导,因学定教。

二、感悟体验,以读为本

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指导,引导学生读出感情。新课程改革的阅读教学,偏重于感悟体验。学生有了感悟体验,才能读出感情。有的老师要问,课堂上只有四十分钟,哪有时间呢?这就需要教师弄清重难点,对一些重点、难点内容,不要掰开揉碎、反反复复去讲,要留给学生感情朗读整篇文章的时间。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必须讲究艺术,让学生带着情绪读,怀着探索的欲望读。一句话,让学生读了还想读,百读不厌,百读不倦。这里我结合本册教材的教法谈几点做法。

1、引导而不强行传授。过去,我一指导读书,就要学生注意这句要轻读,那个词要重读,其实这样的传授,并不能使他们获得朗读技巧。在这课中这样读,到那课中又不一样了,怎么办?我认为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课文内容与环境来读,学生自然读得好,读得像回事。

2、巧用示范。示范就是老师亲自读,让学生听,也可以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让其他学生模仿。怎样用好示范呢?一要尽量让学生示范,老师示范多了,就会喧宾夺主,占据宝贵时间。二是老师示范在难点上,在关键处,在美文中。在教学《掌声》一课读英子的来信时,学生多数读不出那种发自内心的带着真诚的感激之情,此时,我发现班内一个平时不爱发言的小女孩,她突然举起了手,果然一试,这个不起眼的小姑娘,一下子征服了全班同学,读得声情并茂,也许溶入了自己真切的感受。

3、要保证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充分地思考、感悟、体验、探究,讲求自主学习的效果,千万不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走过场。那种担心学生的自主学习占用了过多的时间,会影响教学进度,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的想法,是错误的。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因为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不是让学生为教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服务。

4、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授课前先让学生读书自学,提出疑难困惑。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就能减少,针对性、实效性增强。这样,问题由学生提出,在老师的调控下进行的教学,就可以使教学动机和学习动机得以统一,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使教真正有效地为学服务。让学生自主学习,可引发深入学习的动机,发展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學”。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上一篇:专柜店长的年终业绩总结下一篇:1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