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

2024-05-09

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共5篇)

篇1: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

1、临时垃圾堆放点

提示牌

制作标准: 1、50*70(宽)三角铁皮牌;

2、内容:临时垃圾堆放点;左上角:喜盈门的LOGO;右下角备注:海口喜盈门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3、要求:蓝底白字加粗,白色边框。

5、可在垃圾堆放的围墙做一个喷绘(要求:

1、左上角:喜盈门的LOGO,白底红字:临时垃圾堆放点;右下角公司名称,格式相同。规格:1.2*2.0(宽)

2、装修车辆专用通道

制作标准

1、制作装修车辆专用通道指示牌,有路线指示图,红色指示标志路线;

2、(下面)特别提示:

1、本通道为装修车辆专用通道,禁止车辆在通道内停留造成通道堵塞;

2、有从其他通道或专用通道停留者罚款200元/次。

3、装修车辆临时停放点

制作要求

1、蓝底白字,白色边框,2、规格:120*80cm(宽)分两段,上面为装修车辆临时停放点;

3、下面为车辆禁止入内标志;

4、备注:所有车辆禁止开进商场内或通道中间,造成交通堵塞,违者罚款200元/次。

4、商铺装修公告栏(张贴商铺装修检查记录表、商铺装修管理规范、装修材料管理规定、装修注意事项、装修公告便民通讯录等)制作要求

1、商铺装修公告栏KT版100*140cm(宽),米黄色底,蓝色边框;

2、主标题:LOGO喜盈门商铺装修公告栏;

3、右下角:海口喜盈门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4、请各商户及装修人员认真阅读装修公告及相关要求,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如有违规,将严格执行。

篇2: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

一、基本现状

中国垃圾处理起步较晚,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较低,曾出现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近年来,中国环境卫生行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使城镇垃圾处理水平提高,垃圾包围城市的现象有所缓解。据1994年统计,全国城市共有环卫职工约38万人,拥有各种环卫机械约34400辆,垃圾处理率达35.8%,建成无害化处理场609座,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能力和处理率近几年来增长十分显著。中国主要城市都建立了环境卫生科研机构,开展了城市垃圾处理技术、设备的研究工作。“八五”期间国家即拨款近千万元、贷款数千万元用于开展城市垃圾堆肥、填埋、焚烧及资源化利用的科研、开发和示范项目的建设。

二、垃圾处理技术的应用

治理城镇垃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垃圾的收集、运输、转运、处理及资源利用等环节。

1.城镇垃圾的收集

中国大多数城镇目前大都采用混合收集方法进行垃圾收集(医院垃圾除外)。所采用的垃圾作业方式和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固定式垃圾箱、垃圾的贮存收集、活动式垃圾箱、垃圾的收集、垃圾桶收集、塑料袋收集。密封集装箱收集及地面垃圾站收集等,绝大部分城市都能做到及时的垃圾收集,保持居民区的环境清洁。

2.城市垃圾运输

从整体看,中国城市垃圾机械化收运率低,环卫职工劳动强度大,手工操作,机具不足,设备性能差,全国大约有40%的环卫器具、车辆等需要更新,每年约有1000万吨城镇垃圾因此而不能及时运往处理场地。

3.城镇垃圾处理

目前中国采用的垃圾处理场与资源化技术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主要采用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方法,其中大部分城市垃圾采用堆放、简易填埋处理,卫生填埋、机械化堆肥、焚烧处理也有部分应用。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垃圾制建筑材料(砖)和综合利用等。

(1)填埋技术的应用

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城市都是采用露天堆放、自然填沟和填坑等方 式处理。只能达到一般性厌氧处理。但近几年,填埋场的建设日趋完善,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垃圾填埋场相继建成,如杭州、广州、苏州、北京、成都、包头等城市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卫生填埋场,同时,填埋 场所产沼气的回收和利用技术也得到了发展。目前填埋方式仍为中国最主要的城镇填埋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

(2)堆肥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中国垃圾堆肥发展较快。从80年代起就开始应用“二次发酵工艺”,由于采取了强制密封,好氧发酵,缩短了发酵周期,堆肥机械日趋完善,生产趋向产业化。目前无锡、常州、天津、沈阳、北京、武汉等城市已自行设计了适合中国的机械化垃圾堆肥处理生产线,许多城市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简易垃圾堆肥厂。

(3)焚烧处理技术的应用

篇3: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

一、我国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多年以来, 我国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多采用简单回收和少数利用的方法, 施工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 特别是拆除废弃物多作业拉圾倾倒在垃圾场。针对这一问题, 全国人大颁布了《城市固体垃圾处理法》, 要求产生垃圾的单位必须缴纳垃圾处理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近几年来, 一些省市也结合本地特点, 出台了加强建筑废弃物管理的若干措施, 如西安市政府制定了《西安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对那些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的施工企业将予以重罚;江苏省对建筑垃圾排放实行分类收费的级差管理方式;天津市则在限量排放的基础上采取废弃物再利用的鼓励性政策等。然而, 从宏观角度来看, 我国建筑废弃物的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

1. 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 我国对建筑废度物的管理体系, 基本上沿袭了计划经济时期模式, 即建筑废弃物的管理部门在承担着废弃物排放管理、资质审批、业务承办等具体工作的同时, 还肩负监督检查和执行法的任务, 而且对建筑废弃物的产生、运输、处置等过程缺乏全面的控制和管理, 这对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回收、再生利用等是极其不利的。

2. 科研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就我国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而言, 在世界的排位是极低的。然而, 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结发展的需要, 如何有效保障资源供应就成为经济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也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在废弃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 我国的科研投入始终不足, 资源保护及其循环再利用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致使大量完全可再生利用的建筑废弃物当作垃圾被填埋或堆放, 而没有得到有效的再生利用。

3. 法律法规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 我国尚无一部针对建筑废弃物实施专项管理的国家法规, 虽然《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在第四条规定了要实施清洁生产, 但只要原则性的表述, 无实质性的规定, 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建筑工程在其实施过程中耗用、浪费自然资源的法律约束效力, 更给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的相关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4. 有关政策规定不完善。

目前, 许多国家已将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定为国家重点和支持和鼓励的政策内容之一, 并在相应的科学研究、垃圾减量排放、费用收取等方面予以一定的优惠政策, 而对那些大量排放垃圾的建筑企业将予以适度的加倍收费, 对于严重超标的企业则予以重罚。而我国目前的建筑废弃物处置收费普遍过低, 很难激发建筑商循环利用废弃物资源, 因而使得建筑废弃物的利用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

5. 缺乏政策性的支持和引导。

要想大力推进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 政策方面的引导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到目前为止, 就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而言, 我国尚未有针对性地开展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项工作, 缺乏对建筑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再生利用的政策性引导, 难以引起建筑企业的高度重视, 也不利于产学研的相互支持与配合。

二、相关对策与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在建筑废弃物管理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 现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建筑废弃物的相关政策制度、提高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

1. 建立和健全建筑废弃物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多年来, 我国建筑废弃物在认定、审批、监察等管理环节很不规范, 管理部门单一、职能作为和管理效力微弱。事实上, 对建筑废弃物实施有效管理仅某一部门的权力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单一部门的管理模式也不利用有效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更无法调动有关各方的积极性。鉴于此, 应针对我国目前建筑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今后的发展趋势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部门。在制定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时, 应努力避免某一部门权力过度集中, 在明确市政、规划、环保、土地、交运、稽查、公安等部门各自职责与权限的前提下, 使各部门既能各司其职, 又能相互合作, 而且不存在职能上的相互重叠与干扰, 使各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管理作用, 为加强建筑废弃物的合理合法排放管理、积极促进我国废弃资源的再利用以及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自然资源是国家财产, 并非哪个企业或部门所独有。因此, 应在有关法律中明确开采和使用资源的企业负有依法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责任和义务, 以及损害和浪费资源所应承担的责任和遭受的处罚。在垃圾排放、废弃物填埋以及资源开采和排放给环境带来的有害影响等方面予以相应的约束, 对节约资源、积极研究和开发废弃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予以相应的支持与奖励。把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纳入到法治管理的转道上来, 使废弃物管理、利用、监督、排放等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 实行建筑垃圾的排放申报管理和流向管理制度。

产生建筑废弃物的建设或施工单位, 应当在工程开工前向有关管理部门申办建筑废弃物排放计划, 填报建筑废弃物的种类、数量等内容, 并与管理部门签订环保责任书。主管部门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 根据该工程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价值, 实施废弃物分类管理, 并提出工程中各种建筑垃圾允许的排放种类、数量、运输路线、排放地点以及各类垃圾的收费标准和超量处罚标准, 对各种建筑垃圾实施流向管理与控制。这样不仅从源头上为废弃物今后的分类处理和有效利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有效解决了建筑废弃物乱堆乱倒的问题, 而且扩展了各种废弃物的利用途径, 更有利于实现建筑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4. 提高建筑垃圾的排污收费标准。

提高建筑垃圾的排放费, 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建筑业主和拆除商加强对建筑废弃物的管理, 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 实现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收费标准可由各物价局会同有关部门核定。收取的专项费用可用于建筑废弃物处置、管理和相关科研工作, 也可补贴到建筑废弃物开发和生产上, 降低废弃物的开发成本, 使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对于建筑垃圾的收费, 应根据废弃物内不同的种类和数量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 对于未进行分类的混合废弃物应采用高收费, 积极鼓励建筑废弃物的源头分类、收集和再利用, 通过经济杠杆的调节手段和相应的措施来促使建筑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

5. 大力推进建筑垃圾资信化管理。

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成立建筑废弃物信息中心, 汇集建筑废弃物产出区域、种类、数量与流向等相关信息, 其目的:一是可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实证性依据;二是可给有关单位提供资源再利用的信息;三是有利于节能减排宣传工作的开展, 通过对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以及对违章的企业的通告, 使有关建筑企业提高资源节约意识和责任感, 并可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对建筑废弃物合法排放的社会化监督作用;四是便于宣传和推广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有关知识与经验, 提高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效益。

6. 加大废弃物的科研力度, 促进废弃资源的再利用。

篇4: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

一、基本情况

庙垭乡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位于云程村树林宝组边坡荒地,距离场镇500米,以场镇生活垃圾为主,现有堆体体积500立方米,此垃圾堆放点形成时间超过7年,目前无专门管理人员,垃圾处置方式以填埋和焚烧为主。非正规垃圾堆放不仅影响了当地的环境卫生,浪费了土地资源,也影响了本乡的整体形象,对庙垭乡百姓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需要及时清理整治。

二、总体目标

2019年8月底前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集中整治工作。

三、整治任务

(一)清理陈年垃圾。根据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垃圾量、成分构成,对垃圾进行分类清理。纸屑、塑料等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

建筑垃圾实行就地利用,用于填坑、铺路;

陈年生活垃圾要运到华新水泥厂生活垃圾协同处置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置;

其他有毒有害垃圾,申请专职管理部门进行专门处理。

(二)垃圾源头减量。在清理陈年垃圾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和鼓励农民进行户简单分类、再进行集中分类,将分类出的有机垃圾就近堆肥返田,或利用农村沼气设施与畜禽粪便以及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合并处理;

灰渣、建筑垃圾等惰性垃圾应铺路填坑或就近掩埋;

对可回收垃圾鼓励再生资源回收站应收尽收提高利用效率;

有毒有害垃圾应单独收集,送相关废物处理中心或按有关规定处理,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就地减量。

(三)原址处理方式。对现有垃圾清运结束后,将申请环保、国土、水务、林业、治理办等部门到实地进行验收,一是对原址周边修砌围墙,防止周边群众再次倾倒垃圾,并设立禁止标识牌;

二是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对原址进行生态复绿,植树或种草。

(四)新增垃圾处理。在治理现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同时,要重点考虑新增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一是配置村庄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加快建设村庄生活垃圾收集点,配置收集车辆、清扫工具等设施,确保生活垃圾及时收集。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至少建设一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并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垃圾收集车辆。二是加快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和完善管理制度。合理建设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配备运输车和相关设备,确保垃圾能及时清运。

四、资金估算

由于我乡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距离华新水泥厂较远,治理成本相对较高,车辆运输费用需要5万元,人工费用需要2万元,机械费用需要3.5万元,消毒检查费用1万,修砌挡墙6万元,其他覆土复绿、制作标示牌等费用约3.5万,共计21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上成立专门的工作组,落实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员,细化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切实抓好落实。

(二)形成工作合力。乡环境治理办、交管站、林业站、国土所、社区、各村民委员会等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在工作中形成合力,确保我乡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三)保障资金投入。一是乡财政要将整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垃圾收运、处理的日常运行经费和相应设施的运行、维护和修缮经费。二是要充分抓住国家大力支持农村环境改善的政策,充分整合人居环境改善资金,对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综合整治。三是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

(四)加强督查考核。乡党委政府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纳入各单位目标任务和绩效考核内容,强化责任落实,严格效能问责。

万源市庙垭乡人民政府

篇5: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

物流的信息化管理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壮大日益为从业者和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商所重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 物流的产值已经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相当大的部分。其中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对此行业的贡献不容忽视, 所以中国要成为东亚乃至环亚太地区的物流中心, 构筑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也是重中之重。类推之, 对于数量巨大的建筑垃圾, 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开发建筑垃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将成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开展, 节约型社会的建立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的又一贡献。

1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综述

1.1 建筑垃圾的界定与种类[3]

随着城镇建设的深入发展, 各类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也逐渐增多, 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垃圾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事实上, 建筑垃圾是可以利用的固体废弃物之一, 至今国内有不少科技工作者及企业针对建筑垃圾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探索和研究, 对国家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1.1 建筑垃圾的界定

狭义界定:建筑垃圾是旧建筑物及构筑物拆除后废弃的部分。

广义界定:建筑垃圾包括建筑物拆除下来的砖;旧建筑拆除后不能再使用的废弃部分;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如未用完木材、落地砂浆、混凝土、金属制品、钢筋头、钢材、塑料制品、小五金等;建筑物施工中开挖基础的基坑土、边坡土或碎石等;家庭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料;道路翻修产生的废料等六大部分。

1.1.2 建筑垃圾的种类

建筑垃圾的种类与不同时期的建筑结构及其要求、建筑材料生产供应能力、经济发展程度及社会消费水平以及与它们在建筑过程中及拆除后废弃物的组成不同有关。按照工程实际需要以及建筑垃圾组分的性质, 建筑垃圾大致可分为5类, 分别为废混凝土砂石、废砖瓦、废钢、废玻璃和可燃废料。其中废混凝土砂石和废砖瓦为主要的大量组分。根据实际情况, 建筑垃圾中的废钢、废玻璃和可燃废料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 拆建商一般会在拆迁过程中回收这几类组分在循环市场出售, 因此, 废混凝土砂石和废砖瓦将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所面对的主要再利用对象。

1.2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

1.2.1 建筑垃圾利用途径

1.2.1. 1 建筑垃圾用作回填材料

建筑垃圾最简单的回收利用方式是作填料, 用于工程回填和加固软土地基。

作工程填方料:各种再利用途径中, 填方料消耗量最大, 且仅需粗碎即可再利用, 但是附加价值较低。

用作桩基填料加固软土地基:建筑废弃物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置入地基中, 不受外界影响, 不会产生风化而变为酥松体, 能够长久地起到骨料作用。

1.2.1. 2 建筑垃圾用在道路路基和铺面工程

废旧道路水泥混凝土用于道路路基和铺面工程:机场道路、城市道路与公路等改建或扩建时, 都有大量的旧混凝土被破碎报废, 过去这种废弃的混凝土, 有的打碎成块、片石料, 用作基础或烤工材料, 有的则大量堆积, 既妨碍交通, 也影响环境。将这种废弃的旧混凝土, 破碎成再生骨料, 经筛分级配后作水泥混凝土骨料, 来配制道面、路面再生水泥混凝土 (以下简称再生混凝土) , 在当前骨料来源渐渐短缺, 砂石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 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环境保护方面, 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废旧沥青混凝土用于铺路面层或基层:废旧沥青混凝土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 再和再生剂、新骨料、新沥青材料等按适当配比重新拌和, 形成具有一定路用性能的再生沥青混凝土, 用于铺筑路面面层或基层。

1.2.1. 3 建筑垃圾用于制备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

用于再生骨料:经济可行的再生骨料生产工艺是废弃混凝土能够进行充分利用的前提。再生骨料的生产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 包括对废弃混凝土块的回收、破碎与分级等。

用于再生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是将废弃混凝土块经破碎、清洗、分级后, 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 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配制的新混凝土, 称再生骨料混凝土, 简称再生混凝土。

长期以来, 由于砂石骨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而被大量开采, 但随着混凝土用量的增大, 开采的砂石骨料却造成了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这一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4,5,6,7,8],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

1.2.1. 4 建筑垃圾用于生产轻质砌块

我国城市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高达3亿m3其中大部分为旧墙体拆除后的废砖和建筑砂浆。与有机垃圾不同的是, 建筑垃圾因无法消解, 而成为城市的一大公害。另外一方面, 城市建房的墙体材料仍然以粘土实心砖为主, 不断毁田取土制砖, 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而且污染了环境。利用建筑垃圾生产轻质砌块是保护环境, 节省资源的一个有效途径。

1.2.2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所面临的问题

建筑垃圾的利用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 要能真正有效地利用还牵涉到社会、经济、环境问题, 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组织问题: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 如何处理就有个组织协调问题。如建筑垃圾怎么搜集?由谁组织搜集?堆存到哪里?堆存用地由谁解决?由谁提供?建筑垃圾利用工作由谁来牵头?由谁来组织协调?等等。

处理问题:原状的建筑垃圾一般来说无法直接利用, 必须进行分拣、分类堆存、分类处理方能利用。用建筑垃圾做混凝土骨料必需破碎、筛分分级、清洗堆存。用水清洗是将在破碎筛分过程中附着在颗粒表面的浮尘、泥土用水洗干净, 保证所配混凝土的性能。

环境问题:目前建筑垃圾还无法全部利用, 只能利用其中一部分, 对于那些分拣出来不能利用的部分或经破碎筛分筛余的部分, 清洗污水等怎样处置乃是一个问题需慎重研究, 如因处置不当不能利用而扔下的一部分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经济问题:建筑垃圾废料本身已无价值, 只有经过加工利用处理才产生新的价值。垃圾的搜集, 运输、堆存、分拣、破碎、筛分等都需要投入资金, 除金属、木制品、拆除后经过清理的砖通过废品回收利用取得一些回报以外, 对于用废砖、废混凝土加工的骨料及配制的低标准混凝土及其空心砌块、混凝土空心隔墙板等其附加值都很低, 而制造成本一般要高于用新的天然原料制造的产品, 其附加值一般低于各道处理所花的费用之和, 常常使利用者无利可图, 直接影响利用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由政府通过某种渠道在利用的不同环节上给予经济上补助使利用者有利。

政策问题:目前促进建筑垃圾利用的政策法规措施还不健全, 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如何支持建筑垃圾利用工作, 制订什么样的政策支持促进建筑垃圾利用, 已有的政策怎样落实?由哪一个部门组织协调?怎样解决堆存用地, 经济上如何扶持, 政策法规上如何引导等都需要认真研究。

综合上述, 建筑垃圾利用不只是简单地解决几个利用技术问题, 要按系统工程的思路系统地解决问题。建筑垃圾的利用是一项长期的艰苦仔细的工作, 既要更多的热心人关注它又要各级政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关心并大力支持, 尤其要从工程设计、材料选用等源头上解决和减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数量。

由此也可看出开发城市建筑垃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城市建筑垃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构筑

2.1 在设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时必须遵循几个原则

2.1.1 完整性原则

要求功能的完整性:就是根据企业物流管理的实际需要, 制定的系统能全面、完整覆盖物流管理的信息化要求。

要保证系统开发的完整性, 制订出相应的管理规范, 例如开发文档的管理规范、数据格式规范、报表文件规范。保证系统开发和操作的完整和可持续性。

2.1.2 可靠性原则

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是可靠运行的, 实际就是要求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一个可靠的物流管理系统要能在正常情况下达到系统设计的预期精度要求, 不管输入的数据多么复杂, 只要是在系统设计要求的范围内, 都能输出可靠结果。

非正常情况下的可靠性, 就是指系统的灵活性。指系统在软、硬件环境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仍能部分使用和运行, 一个优秀的系统也是一个灵活的系统, 在设计时就必修针对一些紧急情况做出应对措施。

2.1.3 经济性原则

每一次投入它都会考虑产出, 所以在系统的投入中也要做到最小投入, 最大效益。软件的开发费用必须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的压缩。

同时, 系统投入运行后, 必须保持较低的运行维护费用, 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费用。

2.2 物流管理系统设计流程

2.2.1 总体规划阶段

根据区域旧建筑拆迁和新建筑的开展情况以及区域交通等因素分析系统开发的可能性, 进行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 指定总体规划的实施方案。

2.2.2 系统分析阶段

这是系统开发的基础, 是理解建筑垃圾产与出状况和流程的唯一途径, 同时进行功能、需求和限制的分析, 综合因素, 提出可行的系统建设方案。具体包括:

对建筑垃圾产生量进行测算, 并得出建筑垃圾的分布情况。为接下来的建筑垃圾物流平衡规划和处理处置提供了的基础资料。

建筑垃圾供应链管理要求我们考虑建筑垃圾管理的各个阶段, 包括垃圾收集与分类系统, 短期储存, 运输过程, 适当的处理, 处置过程, 再利用过程与制造, 销售过程。

建立回收处理中心:根据建筑垃圾的产生地及对其加工生产的去向及工地的实际情况等方面进行考虑。

接下来我们要制定出工程物流平衡方案。使级配骨料及回填集料生产量=道路基层回填集料及级配骨料需求地所能接受的回收量。

这就要通过建筑施工管理系统来实现, 建筑施工管理系统通过收集, 存储和分析有关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数据信息, 帮助管理人员规划控制目标 (包括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及投资目标) , 检查工程实际状态, 并提供决策参考, 其目的是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布局问题、选址-分派问题、车辆-路径问题和选址-路径问题等。选取恰当的设施数目、设施位置, 合理确定设施能力、分派服务对象、安排车辆及路径, 可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 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水平, 加快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 提高服务质量, 增强客户对物流环节的满意度, 降低供应链运作成本。

2.2.3 系统设计阶段

主要分为:系统设计、系统编程、系统调试三个阶段。

2.2.4 建立系统模型

确定系统目标、功能分析, 划分子系统和功能模块、明确数据处理方式、选择支持系统的软、硬件。

2.3 模型的建立

在理论上我们需要新建建筑垃圾回收的物流系统模型。

系统是由线路和节点构成的。有N个建筑工程队产生的建筑垃圾, 经回收处理中心一部分剩下的经过K条路径外运。现已有若干回收处理中心候选地, 问题是如何从己有的回收处理中心候选地中选择出若干个回收处理中心, 与具体某一回收项目中已确定暂时存放, 加工及外运的地理位置构成最便捷、经济的系统, 使其回收物流费用达到最小值。在考虑回收处理中心的营运变动费用时, 引进指数, 满足条件P, 满足条件0

2.3.1 建立模型

为建立模型, 我们做出以下假设:

模型变量:

Xki:各工程队k到回收中心i的回返量。

Yij:回收处理中心到道路基层回填集料及级配骨料需求地的回返量。

Zi:回收处理中心i的流通量。模型参数:

ak:各工程队建筑垃圾的产生量。

bj:道路基层回填集料及级配骨料需求地j所能接受的回收量。

cki:从各工程队到回收处理中心的单位运输成本。

dij:从回收处理中心到道路基层回填集料及级配骨料需求地j的单位运输成本。

wi:回收处理中心的变动费用系数。

P:用以考虑规模的经济性所考虑的指数, 0

qi:回收处理中心的处理能力。

r:废混凝土/砂石拆迁与加工损失率。目标函数:

费用包括从各建筑队到回收处理中心的运输费用、回收处理中心到道路基层回填集料及级配骨料需求地的运输费用、在回收处理中心的经营变动费用, 其与回收处理中心的流通量呈非线性关系。在回收处理中心的流通量与进入回收处理中心的总回收量相等。

约束条件:

2.3.2 求解的数学方法

上述问题是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 传统的算法是先求出初次解, 然后采用迭代法, 即逐次逼近最优解的算法。

第一步, 求初次解

首先求出从k到j的运输成本最低的路线, 其运输成本为

式中左边下标, 对应于某一个值, 引入变量ukj, 表示从k经某一个i到j的流通量, 解如下线性规划问题:

约束条件:

第二步, 求二次解

设经过的所有 (k, j) , 组成的集合为G (i) 。那么,

以运输成本和变动费用的合计最小为标准, 求k到j的最省路线。

上式是由逆向物流总成本函数微分所得的每单位的总成本, 解如下线性规划问题:

约束条件:

利用所求的解u1kj, 求出对应的Zj。

第三步, 求最优解

按第二步的方法反复计算, 把两次解的值作比, 如果相等, 则说明已达到物流平衡, 终止计算, 所得解为最优解。

2.3.3 数学应用软件的计算

上述算法是传统的解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方法, 现在针对模型, 利用Lingo8.0数学应用软件对具体数据进行计算, 用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Lingo和Lindo软件的最大特色在于可以允许优化模型中的决策变量是整数, 即整数规划, 而且执行速度很快。实际上还是最优化问题的一种建模语言, 包括许多常用的函数可供使用者建立优化模型时调用, 并提供与其他数据 (文件如文本文件、Excel电子表格文件、数据库文件等) 的接口, 易于方便地输入、求解和分析大规模最优化问题。最后要达到的是物流平衡。

2.4 在工程中的物流平衡计算方法

A:拆迁与加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损失率。

B:回填与路基垫层的密度。

级配骨料生产量= (建筑物拆毁废混凝土砂石产生量+道路拆毁废混凝土产生量) × (1-A) ×B;

回填集料生产量= (建筑物拆毁废混凝土砂石产生量+道路拆毁废混凝土产生量) × (1-A) ×B;

道路基层级配骨料需求量=Σ路段长度i×路段宽度i×基层厚度×B;

道路回填集料需求量=Σ路段平均挖填高度i×路段长度i×路面宽度i×B;

路段平均挖填高度=起点挖填高度+终点挖填高度) /2;

基础数据通过采集和计算得到, 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虑, 从而判断其是否达到物流平衡。

2.5 信息管理系统

根据行业特点和实际情况, 建筑施工企业在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建设中应重点突出施工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和项目管理控制系统。

2.5.1 施工管理系统

包括标书制作、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工程质量验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程概预算、工程模型输入等。利用该系统可以更科学、更迅速地完成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进行施工用水量、用电量计算、落地式双排脚手架稳定性计算、墙模板计算、柱箍计算、楼板竖向撑计算、大体积混凝土计算等。利用工程模型输入可计算工程量、套定额取费, 方便快捷地做标、投标。对施工工程文档进行及时收集整理并指导施工等。

2.5.2 办公管理系统

包括综合信息管理、文档管理、合同管理、人事管理、工作管理和即时信息服务。利用该系统可全面掌握企业的全盘运作;可传输工作文档, 进行数据实时更新, 对业务的整体控制更加协调、准确;可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文件及办公处理自动化, 从而实现无纸化办公。

2.5.3 项目管理控制系统

即智能项目管理动态控制系统, 包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合同管理与动态控制系统、图纸管理系统, 利用该系统可以按项目管理法“四控三管一协调” (四控:进度、质量、安全、成本;三管:合同、现场、信息;一协调:组织协调) 的思想进行管理。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管理后可以缩短建设周期约20%, 降低成本约10%。为企业项目管理法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通过Excel制表方法, 把搜集的数据比如每天各工程对运来的建筑垃圾量, 当天能处理的建筑垃圾量, 需要存储的建筑垃圾量, 及处理好外运的建筑垃圾量等信息输入。

3 小结

建筑业作为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大户, 所产生的废弃物数量惊人, 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节约资源、能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 切实做到从节约资源、能源中寻求发展, 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

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潜力巨大, 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建筑垃圾的问题, 应采取建筑全生命周期节材的管理模式, 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资源再生循环模式, 以使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废弃物, 让原材料在建筑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高效、持久利用, 尽最大可能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从而形成高利用、低排放的新型建筑模式,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这需要业主、设计者、承建商等部门从根本上改变观念, 需要政府部门统筹规划, 采取积极措施, 确保建筑垃圾的循环再生利用。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不只是简单地解决几个利用技术问题, 要按系统工程的思路系统地解决问题。

摘要:介绍了建筑垃圾的界定与分类及其资源化利用途径;指出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只是简单地解决几个利用技术问题;提出了开发城市建筑垃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思想和步骤;给出了建立建筑垃圾管理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思路和计算方法, 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等角度, 论述了城市建筑垃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城市建筑垃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资源化利用,系统工程,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卓, 龙帮云.开发利用再生混凝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J].建筑建材, 2004 (2) .

[2]陈利, 陈卫, 孙玉梅.香港特区对建筑垃圾的管理[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4, 2 (4) .

[3]陶有生.建筑垃圾的界定、种类及其利用[N].中国建设报, 2006, 08~03 (006) .

[4]杜婷, 李惠强, 吴贤国.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J].建筑技术, 2003 (2) .

[5]瞿尔仁, 杨木旺, 叶桂花, 等.再生混凝土技术及其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26 (6) .

[6]许贤敏.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J].山东建材, 1999 (2) .

[7]王武祥, 刘立尚, 礼忠.再生混凝土集料的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01 (4) .

上一篇:工作总结及改善报告下一篇:高三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