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损失报告

2024-04-16

旱情损失报告(精选5篇)

篇1:旱情损失报告

春季旱情调研报告

“十年九旱,年年春旱”是xx区的基本区情,特别是11月以来,xx区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无有效降水,造成土壤失墒散墒较多,部分乡镇旱情较重,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根据土壤墒情状况,结合气候趋势预测结果,预计20中部干旱带出现春、夏连旱的可能性较大,农业生产形势较为严峻,对夏、秋粮生产均不利。面对当前严峻的干旱形势,农牧和科学技术局高度重视春季旱情,局长于2月12日带领农牧局和水务局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田间地头亲自挖土查墒,了解春季干旱情况,现将干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关键,年计划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3.35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万亩,玉米21.4万亩、马铃薯3.45万亩、小杂粮3.5万亩。近期农业技术人员到实地调研发现,旱地冬麦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太阳山镇潘河村、巴庄村、塘坊梁村、周新等村),耕地干土层达到10-15cm,受旱较为严重,给冬小麦返青造成了严重影响,春季干旱对全区春耕生产带来较大困难。

二、旱情原因

一是降水持续偏少。月至今,xx区累计降水量仅0.4毫米,持续100多天的干旱造成冬小麦严重缺墒。

二是土壤墒情较差。近期,我区气温迅速回升,土壤失墒加快,xx区大部土壤墒情为近年来最差,出现10-15厘米干土层。

三、采取措施

一是成立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尽快成立抗旱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本乡镇、本地区制定切实可行的抗旱工作方案,按照工作方案积极开展抗旱工作,确保抗旱工作取得实效,最大限度的减少广大农民的.经济损失。

二是充分发挥水库、水窖和人工蓄水工程的作用,积极做好各项抗旱准备工作。加大节水抗旱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减轻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保障粮食安全。

三是加强落实农艺抗旱措施,确保农业生产如期开展。针对xx区当前旱情实际,太阳山镇在总结多年抗旱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大力开展镇压保墒、顶凌覆膜等旱作农业技术,在旱区基本形成“调整结构、科技抗旱、地膜覆盖、节水灌溉”的防旱抗旱农业发展新模式。

四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以发展节水、优质、高效农业为主攻方向,合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扩大耐旱经济作物及设施农业种植面积。

五是气象、水利、农牧等部门加强信息互通共享,水利部门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及调度,气象部门充分开发空中水资源,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保障春季农业、人畜和生态建设需水要求。

六是积极争取救灾资金。结合我区冬麦受旱实际,各相关部门积极与上级业务部门联系,积极争取救灾资金,解决受旱农民恢复农业生产资金短缺的困难。

篇2:旱情损失报告

山东省是我国资源性严重缺水省份,旱灾是各种自然灾害中的第一大灾,已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构成严重威胁。针对山东省水利水资源结构特点,可通过建设平原水库、地下水库等,充分利用水资源;同时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水资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山东省位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集中,温差变化大,旱涝频度高。全省多年平均淡水资源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09%,人均水资源量344m3,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7%,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0%,全省亩均水资源量307m3,也仅为全国亩均占有量的16.7%,为资源性严重缺水地区。

一、旱灾成因分析

1.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合理,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

山东水资源量地区分布极不均匀,多年平均降水量由东南沿海的 850mm向鲁西北递减到550mm;年际变化剧烈,存在明显的丰、枯水年和连续丰、枯水年,最大年径流量是最小年径流量的12.8倍。年内分配不均,汛期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0%~80%。

2.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2000年山东省工业取水量11.7亿m3,1994年达到29.4亿m3,1995年达到38.48亿m3,2010年达到43.63亿m3,2000~2010年平均年取水量39.93亿m3。农田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4.77万hm2增加到446.37万hm2,农业灌溉年用水量由4亿m3增加到近180亿m3。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600万m3/年增加到9.3亿m3/年(2000~2010年平均值)。

3.水污染加剧了供需矛盾

据2002年水质检测资料,共评价河道66条,总评价河长为 4389.4km,无一处监测河段达到I类水标准,Ⅱ类水质占评价河道的6.1%,Ⅲ类水质占评价河段的7.6%,Ⅳ类水质占评价河道的9.1%,劣V类水质占评价河段的63.6%。共评价水库30座,无一座水库符合I类水标准,Ⅱ类水质占评价水库的6.7%,Ⅲ类水质占评价水库的40%,Ⅳ类水质占评价水库的33.3%,V类水质占评价水库的10%,劣V类水质占评价水库的10%。

4.水资源浪费严重

工业生产方面,山东省2002年万美元产值用水量2030m3,美国是514m3,日本208m3,耗水量是美国的4倍。日本的10倍。工业生产水的重复利用率65%,比国际水平低10%~20%。农业灌溉方式落后,耗水量大。城市供水管网、用水器具陈旧落后,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损失率占供水量的20%。机关、学校、工矿、企业等公共场所浪费水的现象随处可见。

5.人类活动导致地表水储存量减少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为了多打粮食,围库围湖造田,向荒山荒滩进军,缩河造地,使蓄水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改革开放以来,城

市建设、开发区建设大量占用湖泊、洼地,造成蓄水能力下降,不仅使大量的水资源流失,也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如济南市北园区洼地现已全部被城区占用,昔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小清河流域的青

纱湖已被改造成万亩良田,羊绢洼滞洪区也面临同样的命运。

6.水资源管理政出多门,不能优化配置

水资源管理城乡分割,地表水、地下水分割的管理体制,人为地增加了水资源管理的难度,无法实现各种水源的联合调度和优化配置。1998~2002年,山东省连年干旱,胶东半岛旱情尤为严重,地表蓄水接近枯竭,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烟台市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地是大沽夹河流域的地下水及门楼水库蓄水。按照先用地表水后用地下水的原则,应先用水库水,后用地下水。但由于城市供水归城建部门管理,地下水价格又较地表水低,实际是先用地下水,后用水库水,用完地下水,才用水库水。门楼水库流域面积大,来水量多,多数年份都要弃水人海,如果对水资源统一管理,就能避免水资源浪费。

二、水资源短缺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旱灾居山东省各种自然灾害第一位。据统计,1949~1990年的42年间,除1964年外,有41年发生程度不同的旱灾,全省平均每年受灾面积173.72万hm2,成灾面积106.54万hm2。其中1989年受旱面积最大,为422.53万hm2。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降雨量减少,黄河断流,旱情日趋严重。1991~2003年的13年间,全省平均每年受灾面积236.16万hm2,1997年、2001年、2002年3年受旱面积都在350万hm2以上。特别是1999-2002年,连续4年大旱,造成农业减产,工矿、企业停工停产,城乡供水危急。干旱灾害波及工业、农业、服务业和人民生活方方面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001年全省受旱面积353.3万hm2,占播种面积的53%,重旱133.3万hm2,663万hm2土地因旱不能按时播种,有14.67万hm2农作物出现干枯死苗,245万人出现吃水困难。烟台、威海两市缺水日趋严重,给两市供水的门楼、米山、崮山等水库基本枯竭。上半年干旱造成200多家企业停产、半停产,经济损失 110多亿元。全省因干旱造成工业经济损失151亿元,粮食损失401万t,经济作物损失67亿元。

2002年全省受旱面积361.33万hm2,其中重旱117.3万hm2,23.1万hm2农作物因缺水无法播种,67.2万hm2干枯死苗,792万人饮水困难。全省有500多家工业企业实行定量供水、限量生产或停产,有60个县级以上城市供水不足,影响人口207万人,年创利税1.4亿元的滨州棉纺厂因缺水被迫关闭,京杭运河济宁段累计断航100多天,200万t煤炭不能及时外运。南四湖干涸,微山县经济损失高达13.3亿元以上。全省因旱自接经济损失260亿元以上。

大量提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大面积漏斗区。1975年全省地下水漏斗面积不足1000km2,1979年达到2831km2,1989年达到1.69万km2,2002年末地下水漏斗区面积2.7586万km2。1980~1988年,因地下水位下降,报废机井3778眼,1980~1985年共更换深井泵、潜水电泵2537台,打新井3486眼,总投资5106万元。机井越打越深,单井出水量越来越少,效益降低。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大面积海水侵染灾害。1979年海水侵染面积只有lOkm2左右,现经普查,山东半岛19个县(市、区)海咸水侵染面积达1006km2。海水侵染导致耕地发生次生盐碱化,造成粮食减产,农村饮水困难。

地下水严重超采,造成地面沉降,已危及城市建筑、铁路、堤防的安全。20世纪80年代,青岛市在大沽河两岸大量提取地下水,导致100多km大堤裂缝,纵横裂缝5200多条,塌空150处,使大堤失去挡水作用。泰安市郊铁路路基发生沉陷,也是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的。

三、对策措施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山东省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根据水资源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当进一步挖掘水资源潜力。黄河是山东省重要的客水资源,多年平均入境水量近400亿m3,近十几年来,因黄河流域降水量小和上游引水量增加等原因,黄河人境水量减少为220多亿m3,多次发生断流,1997年断流长达226天,黄河水变得可用不可靠了。黄河入境水量减少,主要是黄河水量的丰枯变化引起的,从2003年开始,黄河来水情况转好,2003年入境水量255.85亿m3。2004年1~6月份,入境水量123.19亿m3,山东省引用黄河水量还有较大的空间。对干旱灾害也要进行科学分析。山东的气候特征决定了干旱灾害不可避免,但并不完全取决于水资源的多少,降水量地域分配不均、时间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是旱灾的主要原因。因此,解决水资源紧缺和干旱问题,须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措施。

1.加快对水库、湖泊的除险加固,最大限度地拦蓄洪水

山东省已建成大型水库32座,中型水库152座,小型水库4965座,总库容154亿m3,其中兴利库容80多亿m3。这些水库多兴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程先天不足,为保证防洪安全,在调度运用上,预留出了一定的防洪库容,规定了起调水位(称为汛中限制水位)。这一规定对于确保水库防洪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蓄水有一定影响,减少了兴利库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对部分大中型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同时气象预报准确率有了较大提高,全省雨水情自动测报基本普及,大大提高了洪水预见期,为水库按设计水位运用提供了条件。大中型水库全部按设计水位运行后,将增加蓄水能力14亿m3。因此,要进一步加快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进度,已完成除险加固的水库应尽快按设计蓄水位运行,增加蓄水。

2.充分利用黄河水

山东省引黄范围达11个市的68个县区,在黄河两岸建有引黄涵闸63座,设计引水能力2423m3/s,设计灌溉面积23.28万hm2,引黄实灌面积180万hm2。已建引黄蓄水平原水库88座,设计总库容7.8亿m3,引黄蓄水能力20多亿m3。鲁西北地区是山东省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粮食产量稳步增长,靠的是黄河水的支撑,青岛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引黄济青功不可没。近年来,沿黄地市相继修建了平原水库,黄河水由过去仅向农业供水,拓展为向城市、工业和居民生活多目标供水。济南、聊城、德州、滨州、东营、淄博、青岛等市的城市和工业用水主要是黄河水;滨州、东营等市把黄河水送到沿海各县的乡村,使长期饮用苦咸水的群众喝上了黄河水。1972年黄河山东段发生第一次断流,1981年山东段首次全部断流后,断流频繁发生。为保证黄河生态需要,国家作出重要决策,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一定的人海水量。黄河断流和保证人海水量的事实提醒我们,黄河水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必须科学引用黄河水。

3.合理开采地下水

前几年连续干旱,因大量开采地下水,山东省地下水漏斗区达2.7万km2。2003年山东省进入相对丰水期,全省平均降水量925mm,地下水补给量大,漏斗区减为1.4万km2。2004年的降雨量较充沛,漏斗区将会进一步减少。山东省地下水储存量较大,调蓄能力较强,补给量有保证,是最可靠、最优质的水源。按照水利部地下水应该“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的要求,对地下水要合理开发。

在地下水潜力较大的地区,要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保持采补平衡,特殊年份可适度超采;对地下水漏斗区要限采或先补后采;严重漏斗区、海咸水入侵区禁采地下水。

4.构筑调水网络,实施跨流域调水

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把南四湖、东平湖、引黄济青、胶东调水工程等连接了起来,形成了一条横贯东西的输水大动脉,把长江水、黄河水、当地水连结为一体,为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优化配置提供了条件。实现水的跨流域调度,必须构筑全省输水网络,把山东省的主要河流、大型蓄水工程连接起来,丰枯调剂,互为补充。在此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按照当地水和黄河水、长江水的次序,依次分配使用。

5.科学调度洪水,实现洪水资源化

实现洪水资源化的前提条件是能留住的洪水就要留住,这首先需要有蓄水的工程设施,其次是要有跨流域调水的工程设施。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科学调度洪水。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普及,使降雨和洪水随时处于我们的监控之下,根据来水情况尽量采取小流量泄洪,以延长泄洪时间,增加河流人渗水量,补充地下水源。有条件的地方要恢复湖泊、涝洼、湿地,给水以栖息之地,这样不仅能减少洪涝灾害危害,而且可改善生态环境。沂河、沭河、南四湖流域雨量丰沛,防洪压力较大,尤其是南四湖出口不畅,是山东省防洪的重点、难点。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南四湖的洪水资源化成为可能。2003年南四湖下泄水量20多亿m3,仍蓄水27亿m3。南水北调工程竣工通水后,将南四湖、东平湖水调入中、东部,将大大缓解山东省的水资源压力,也减轻了江苏省的防洪压力。沂河、沭河的洪水也是山东省宝贵的洪水资源,要尽快研究洪水资源化的方案。

6.拦明流,截渗流,节节拦蓄

山东省河流众多,在大中小各类河道已建大中型水闸900余座。过去,由于河道蓄水对防洪有不利影响,也易产生次生盐碱化,对是否应该建闸争论不休,影响了拦河闸的建设。橡胶坝的出现,从根本上解除了河道建闸蓄水对防洪的影响。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提倡在河道中建设蓄水工程,特别是橡胶坝蓄水工程。封堵河道人海口,兴建地下水库,是近年来拦截河道潜流、减少水资源流失的新的探索。建设地下水库,有投资少、不占耕地、不需移民、蒸发量低等优点,但如何防止地下水污染应进一步研究、观察。山东省的黄水河、大沽河、大沽夹河都在河口修建了地下水库,库区地下水位大幅度提高,不仅缓解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也防止了海水入侵。

7.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

农业是用水大户,约占水消耗量的75%,节水的潜力最大。要通过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损失、加强水的计量、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等环节降低水的消耗。要通过媒体,大力宣传节水的重要意义,增强群众的节水意识,倡导“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公德,推广节水器具,提倡一水多用,把节水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同时,还可通过调整水价,用经济杠杆来约束人们的用水行为。

8.实行水务一体化,地表水、地下水统一管理

篇3:旱情损失报告

关于拯救生命和减少财产损失的国家预防火灾损失战略报告《远景20/20》刚刚公布。

2008年4月, 近500位对于防火措施感兴趣的民众在华盛顿特区受到了一级接见。这一时间, 正是美国一年一度的全国防火周。同时《远景20/20》报告也在此时正式发表。

该文件确定的战略包括: 增加防火宣传;进行国家消防安全教育与社会推广活动;在消防机构内部提高防火重要性;提高技术发展, 增强消防和保障生命安全;完善和提高规范和标准应用, 加强公共部门和消防安全以维护社会资产。

该项目资金由国土安全部防火安全款项划拨, 由美国消防工程师协会编制完成。

Jim Crawford, 《远景20/20》项目经理说:“该指导战略是来自不同组织, 并在消防安全领域内拥有良好记录的专家对于消防安全发展的共识。协作努力, 从一开始就一直就是我们的指导原则, 并将在这个项目整个过程中坚持下去。”

赵婷 供稿

On the problems arising in smoke extraction

system design of civil-high-layer

buildings and countermeasures

GE Yin-zhong

篇4:富乐镇旱情情况报告

2009年以来,富乐镇经历了五十年不遇的特大干旱,抗旱救灾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在面临艰巨的抗旱任务时,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群策群力,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全面发动干部群众,采用多种措施切实解决问题,对干旱严重片区和村庄安排领导和技术人员进驻,全面掌握旱情动态,现将党委、政府全体工作人员下驻反馈的旱情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富乐镇位于罗平县最北端,地处三县(区)交界,距县城97公里,总面积208平方公里,辖13个村(居)委会,108个自然村,共49248人。全镇有耕地面积35304亩,其中水田5770亩,人均耕地0.8亩。2009年全镇大范围持续干旱,全年降雨量仅为579毫米,较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0%,特别是2010年以来,天气持续晴朗,气温持续上升,全镇旱情达到了橙色警戒线,给抗旱工作带来了十分艰巨的任务,就此,特望上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受灾人口:目前全镇108个自然村中,已有84个自然村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54个自然村28081余人、7800头/匹大小牲畜处于缺水、断水状态。面临持续干旱,受灾人口、牲畜数量可能继续增加。

农作物受灾情况:由于持续干旱,富乐镇农作物生产损失极为严重。全镇小春作物油菜籽种植面积为4万亩,小麦种植面积为0.7万亩,就目前的旱情来看绝收面积达95%以上,直接经济损失5600多万元。

水利设施:全镇共有小

(二)型水库两个,目前蓄水已低于放水涵管,每座水库只有近3万余立方米的死库容。1200个小水窖,目前80%处于缺水状态。自然水井165口,100口已经枯竭,水资源严重缺乏,给人们群众生活用水带来很大困难,两座小型水厂、蓄水池管网老化,多处饮水管网需及时修复。

供水现状:全镇生产生活用水主要由大麦田水库和老坟冲水库提供,其中:大麦田水库总库容量为64.8万方,主要供应镇直机关及周边四个村(居)委会、13个自然村、12000余人、4700多头/匹大牲畜的饮水,由于旱情严重等多种原因,现有蓄水量不足6万方,除去死库容3万方,可用水只有1万方,正常使用只能维持30天左右,预计到今年5月底,缺水量将达7万方左右。面对严峻的旱情,富乐镇人民政府于1月10日对水厂采取分片区、分时段供水措施,但随着水量的不断减少,现已有高水位自然村4000多人无法供水。老坟冲水库总库容量为23万方,主要供应桃源、必

米、法本3个村委会,13个自然村,12500余人、5600余头/匹大牲畜的饮水。由于天气持续干旱,管网老化漏水等诸多因素,总蓄水量已经不足3万方,按预算只能维持30天左右。

二、采取措施

面对5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富乐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2010年2月4日,组织全镇职工,分成13个工作组深入13个村(居)委会及自然村了解民生民情,及时掌握受灾情况,全力发挥政府协调服务职能,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尽量减少由干旱带来的损失。一是保重点。结合旱情严重的现实,重点确保居民、村民的生活用水,洗车场、水泥砖厂、房屋建筑等非生活用水予以关停。二是两个水厂实行分时段、分片区供水,各片区供水时间为每隔两天供一天,供水时段为上午9:00—下午6:00;各自然村实行分村限时节约供水,在确保村、居民基本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尽量延长应急时限。三是为缓解旱情,稳定民众情绪,采取用抽水机抽水库死水的办法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四是以村小组为单位,采取车拉、人背、马驮的形式对饮水特困区进行送水。五是采取开源节流措施,对现有50个水源点进行维修加固,增加蓄水量。六是在全镇范围内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活动,让

全镇人民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下步抗旱工作方案及措施

针对目前持续干旱的严峻形势,富乐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将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全力保障全镇人民的饮水安全。

一是计划在板村外1.5公里处的小米田建设抗旱预备水源点,可蓄水12.3万立方米,解决板村、李家村、丫依朵村、楚街子村、桃源村4000余人和500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及其他附近村寨的预备水源,主体工程需资金350万元,管道铺设4.5KM,ø100mm管道需资金49.5万元,预计投资399.5万元;

二是抽取老坟冲水库的死库容和打井取地下水两种方式解决必米村委会和桃源7000余人的饮水问题,需资金175.6万元,其中购置抽水机2台,需资金40万元,维修原抽水站及配电设施需资金6万,维修供水管网ø100mm2000米,ø50mm2500米,需资金43万元,架设电线300米,打井10眼需资金40万元,应急性水源点及管道铺设28万元,大必村溶洞处提水及附属设施15万元,维修蓄水池3个,需资金6万元。

三是计划用大麦田水库的可用水和死库容保富乐、天水、菜园、沙河、鸡场五个村居委会群众生活用水,需资金

104.6万元,其中购置抽水机2台,需经费40万元,架设电线300米,需经费5元,改造ø100mm管道2000米、ø50mm3000米,需经费38.6元。维修富乐集镇水源点14个,需资金21万元。

四是发动群众寻找水源点,采取驮、背、挑等形式保证法本、河外等村委会群众生活用水,拉水需购进车辆两辆及蓄水罐、消防栓、油桶、塑料壶、如大麦田死库容用完后,采取从外调水保群众生活用水等,需资金174.37万元。

五是阿洪、半坡、红岩部分村寨采用沟引解决办法,具体是维修阿洪下大沟,从嘠依小河取水,需维修三面光水渠

6.8公里,断面深0.7米×宽0.7米,需资金154.39万元。上述五个解决旱情的工程措施共需资金1008.19万元。

地处县城北段最远的乡镇,正常年份降水量就少,经历五十年不遇特大干旱,对富乐镇的饮用水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目前,虽然镇党委、政府采取积极的抗旱保水措施,但随着旱情的加剧,抗旱工作面临严峻形势,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如旱情得不到缓解,需要上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资金、技术、物资设备的支持,才可能度过难关。

富乐镇人民政府

篇5:暑期旱情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暑期开展本地旱情调查的报告

铭记“在实践中成长,在奉献中成长”的实践宗旨,我的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短短的实践活动周,不仅增长了自己的实践能力与交际能力,也是自己在对活动的策划与安排能力上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的、问题的能力。暑期关于旱情实践调查的活动加强了自己对周边生活环境的了解,让出身农家的自己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父母的艰辛与自己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

时间内容

在当地政府以及相关村委会干部的帮助与支持下,暑期我顺利的完成了本地旱情调查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1)对本度部分地区干旱对农业所带来的影响作了抽样调查,了解当地主要农作物的相关知识;(2)进行了实地的干旱受灾地考查活动;(3)对干旱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做了调查;(4)了解了丹迪相关政府为缓解旱情和补助农业损失的工作作了部分调查;(5)记录实践内容,完成实践报告。

二,时间内容及报告 云南省今年遇见了罕见而有严重的自然灾害,全省因遭遇干旱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后期的降雨只是含情得到了少量的缓解。调查所在地处省内重灾区,地处偏远,居民大部分从事农业生产,旱情为本地的居民生活、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调查所在地绝大部分农户从事烟草、水稻、玉米种植及简单的养殖业务,部分农户还经营蚕桑养殖业务。对于本地居民来说,作物的长势直接影响家庭一年的收成情况,而作物的收成有直接影响家庭的经济收入。据我了解,对于烟草种植户而言,农户从三月份开始播种,经四月份育苗,五月份种植,而六七月份则是最重要的生长区,今年的干旱不得不迫使大多户农户引用自来水进行灌溉,而该地区七月后期因旱灾造成的生活用水中断更使得农业生产陷入困境。而每亩烟草的种植从育苗到最后出售,农户在肥料、薄膜、农药、燃料以及劳动力投入方面达到了1300左右。据当地居民反映的数据表明,干旱至少造成烟草经营减产30%。水稻种植从三月份播种到十月份收获,投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达到500每亩,经济损失达到了60%左右。玉米种植从月播种到9月收获,期间投入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力达到

400元每亩,经济损失达到40%左右。养殖业与往年相比同样受到巨大影响,生猪售价相比往年下降50%左右。面对百年一遇的严重干旱,调查地全县各级党委、政府把做好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到首先保障人畜饮水、抗旱保苗、保春耕等工作中,政府提出来几个方案保障居民正常生活、农业生产。一是合理实施水改旱作;二是采用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使用率;三是采用“立体间套技术”发展见效快的作物;四是加大劳动力转移度,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五是加强水利基础建设,扩大水利保障涵盖面积。未解决地方喝水问题,当地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4月6日上午9时本地第一口地下深水井在河南抗旱救灾队的帮助下流出第一涌清泉。

三、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通过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更加进一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活动中人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不少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得到客观的评价,增强了自己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是自己提早走入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在整个暑期中,当自己亲身走到烈日下时,自己对农民产生了崇高的敬意,他们也是强者,战胜自己的强者,脑海中又闪过那一句自己一直很喜欢的话——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爬完。看到农田中那一株株被烤的枯黄的作物,我被生命坚强的意志震惊了,其实生命可以很脆弱,生命也可以很坚强。但我看到大家众志成城的走上抗旱救灾前线时,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民族的气息,那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口号再度响起,那是一直号角,一直希望的号角,在它吹响的地方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民族团结的气息。

与我联系:

文:飞飞YX

2010年8月1日

上一篇:PVC塑胶地板施工工艺及流程下一篇:@@市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