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作《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2024-04-29

王维诗作《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共12篇)

篇1:王维诗作《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王维诗作《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

渭城早晨的细雨,湿润了路上轻微的浮尘,

客舍旁边一片青翠,嫩柳色绿清新。

劝您再喝完一杯酒,

向西出了阳关,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一、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是唐朝诗人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他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而喻。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心和祝福。

二、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过程目标:采用个别读,齐读、赛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中悟情,读中悟美。

情感目标: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感悟诗情、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友人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本课设计侧重从潜心品析吟诵、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诵读体会法——课件演示法

五、教学准备:

课件

一、(李叔同的《送别》引入古诗)找地名,初读解题。

1、(课前播放幻灯片《送别》)板书:送

谁能用“送”组个词 ? 能用这个词说句话吗?说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一件什么事情,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是啊,从古至今,“离情别怨”可以说是永恒的旋律。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落寞惆怅,总是特别的伤感难过。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是才华横溢的李叔同先生创作的《送别》,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

1200 多年前,也有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在抒写离情别怨的诗文中尤其脍炙人口,传唱千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见证这段深厚的情谊吧!(出示课题《送元二使安西》)

2、谁会读这个课题?你从诗歌题目中明白了什么?

元二:姓元,排行第二。就是在元二的上面还有一个——

理解“使”:出使。你是怎么知道的?(看下面注释的)表扬学生:真好,学会了看注释,就能学的更快!

去哪儿?(干什么?可以不去吗?)

解读“安西”:安西又在哪儿呢?(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在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你又是怎么知道的?表扬:又多了一个会学习的孩子。新疆是中国最西边一个遥远的地方。

谁送元二出使安西呢?(板书:王维 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谁了解王维?谁还有补充的?

你来读一读课题?

听老师来把这个课题读一读?送——元二——使——安西

指名读。你来读。表扬:翘起大拇指,我注意到你读得时候脑袋一点一点的,你在感受我们古诗的韵味儿。

一起读。别读得那么有力。

二、读全诗,掌握节奏。

1、生自有反复地读。

下面,请大家对照资料、注释,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清爽了、顺口了为止。

2、指名读

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很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清清爽爽地读。

3、读得不错!比如:后鼻音读得那么准!“朝雨”的“朝”在这里读“zhao”,“客舍”的`“舍”在这里读“she”,真是读得非常准确!谁再来读一读,不但清清爽爽地读,而且有板有眼地读。

4、有味道了。我请你来推荐一个你们班的朗读高手来读读看!

5、师生合作朗读全诗。

不用我说,大家一定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

好,味道出来了。我们再读一次,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次,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

6、生齐读诗歌。

味道更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

篇2:王维诗作《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1、借助注释,通过研究讨论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3、引导学生走进古诗文化,潜心会文,使古诗文化滋养他们的心智。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使”“浥”“更尽”等字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

品味古诗所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象。

教具准备:制作幻灯片、录制《阳关三叠》曲。

教学过程:

一、引

1、播放音乐《阳关三叠》,耳边响起的曲子,听出了什么?(忧伤、凄凉。)

2、对,其实这首曲子叫《阳关三叠》,也叫《渭城曲》,改编自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它的名字叫《送元二使安西》,它的作者便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王维。

3、有同学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王维吗?

4、谁会读诗题?(强调不可把“元二”分开。)

5、王维所送的朋友姓元,叫——————(元二。)

6、“元二”的意思清楚了没有?再来读读题目。元二干什么去呀?谁送元二使安西?

7、听老师把课题读一遍,送————元二—————使—————安西,你们读一读。

二、读

1、过渡:王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不仅能诗善画,而且擅长书法,对音乐也很在行,苏轼曾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接下来,我们就来品位一番。

2、自由练习朗读,熟悉古诗,要多读几遍才行。

3、谁愿意展示一下朗读的风采。(师正音:舍sh,解释为房子;朝zhāo,早晨的意思;浥y湿润。)

4、刚才几位同学读的字正腔圆,但缺少了点什么?(韵味)对,少了古诗的韵味。想不想听王老师读?

5、师范读。

6、我给大家一些时间,再练练。

7、在读之前,提醒一下:读慢些,注意诗的节奏、韵味。谁来试试?

三、悟

1、诗写得多好呀!诗中有画。同学们读得也挺美。

2、课件出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当读到这一句时,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

4、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渭城

追问:渭城这里的柳色———(青或者绿)

渭城这里的空气———(清新)

渭城这里的旅舍———(环境美)

渭城这里的朋友———(多或亲)

5、过渡:

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早晨,好朋友即将分别西行出阳关,赴安西,阳关在哪里?安西怎么样?是否如渭城这般美丽?

6、出示课件:古安西图片。

这便是阳关外的图片,用一个词来形容:荒凉。黄沙漫天,人迹罕至,出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从渭城出发,到达甘肃敦煌,出了阳关再往西走到达新疆的库车,古时候称之为“安西”,这一路,整整3000多公里呀,满腿的荒漠,满目的凄凉,有的只是那荒山野岭,如果照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半年多时间才能到达,更不知何时能回到渭城了,一想到这,王维心中有种凄凉、忧伤之感,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此刻的你,有没有话要对元二说一说呀?(指名交流。)

7、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不如举起酒杯:(师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其实这句诗何尝不是王维的话,所以,应该怎么读这句诗啊?(低沉、慨叹。)一起来为元二送行。(生齐读诗句。)

四、品

1、喝下这杯酒了吗?可我怎么感觉到这不仅是一杯酒,这里分明还有点别的滋味?你品出来吗?(生用心体会。)

2、你品出些什么?咱们把这杯酒干了吧!再读读诗,还能喝出什么?

3、我能把“更”换成“喝”吗?“劝君喝尽一杯酒”。(不能)

4、对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份情谊,而且有意拖延时间,好让朋友多停留一刻。“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别之后,从此“西出阳关无———故人。”

5、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可喝下最后一杯酒,元二就该起程了,让我们举起酒杯,再一次送送他吧!(生起立、举杯深情齐诵“劝君……”

五、结

一首古诗,让我们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一首古诗,让我们聆听一首动听的歌声,一首古诗,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友情的可贵,一首让人动容的送别诗,让我们感动,和着这略带忧伤的《阳关三叠》曲,我想请大家一起吟诵。

篇3:《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创新设计

关键词:小学,诗歌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实践

我国是诗的国度, 诗歌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学生时代, 尤其是小学生, 充满无限幻想, 养成爱诗、读诗的习惯, 定能陶冶他们的性情, 发展他们的思维。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王泉根说过:“爱诗懂诗, 从诗美艺术中汲取精神素养, 这对于儿童的‘精神成人’具有特殊的价值意义。”确实如此, 学习诗歌有利于开启学生的语言之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字感悟能力与丰富感情体验。小学诗歌教学中, 如何引导学生真切地感受诗歌高度凝练且意蕴深厚的语言, 进而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始终是教师教学的关键所在。成功地完成一篇诗歌教学就是一次艺术的创造。笔者下面以《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实践为例, 与同仁交流探讨, 以期在诗歌教学漫长而幽静的道路上共同进步。

一、课文简介

《送元二使安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作者是盛唐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 是一首非常著名的送别诗, 后人将其谱曲传唱, 名为“阳关三叠”, 又称《渭城曲》。诗的前两句写景, 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氛围。清晨、渭城客舍、驿道、柳树, 勾画出一幅清新图景, 为送别提供典型环境。后两句叙事, 临行劝酒, 酒中饱蘸深情, 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赴阳关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与无尽体贴之意。此诗写的是具有普遍性的离别之事, 虽无特殊背景, 却有深挚之情, 被经久传唱。

二、教学预设

(一) 学习目标

1. 读准字音, 会写“舍”“君”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背诵诗文。

3. 感悟诗歌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4. 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二) 学习重点

目标1、2、3。

(三) 学习难点

目标3、4。

(四) 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导、读、释、悟”四步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 教学预设过程

1. 导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 拨动人们的心弦。同学们, 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走近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诗歌———《送元二使安西》。 (板书课题及作者)

(1) 生:自由读题, 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 师:介绍“安西”及元二。

2. 读

(1) 学生自由读诗, 要求读准字音。

(2) 教师点名读, 正音, 通句。

课件出示:“舍”“君”。师点名读生字, 再指导写“舍”, 引导学生把字写美观。

(3) 把生字放在诗文中, 师生齐读, 读出节奏。

3. 释

(1) 学生结合注释和书上的插图, 看看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同桌交流)

(2) 集体交流: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1) “雨”: (教师引导) 这是一场怎样的雨?你从哪里感受到的?读有关诗句。 (板书:朝雨)

(2) “柳”: (教师引导) 你还看到了什么景物?怎样的柳?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描绘吗?读有关诗句。

平常这里是出塞要道, 车水马龙, 柳树上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 然而此时的柳和平常的柳有什么不同? (板书:新柳)

(3) “劝酒”: (教师引导) 除了这朝雨、新柳图, 你的眼前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读诗的

三、四句。 (板书:劝酒)

4.悟

(1) 悟“西出阳关无故人”

了解元二此行西出阳关再到安西路途的遥远, 读诗句感悟诗中真情。

课件展示荒凉戈壁资料, 体会路途的艰辛。

(教师点拨) 元二孤身一人, 在这样的路途上行走半年多, 他可能会感到…… (孤独、危险、艰难……)

(2) 悟“劝酒词”

再读诗句, 感悟王维和元二的依依惜别之情。

5.升华:三读全诗

一读:望着元二的马车渐行渐远, 王维的内心盛满不舍。 (带着这份不舍之情齐读全诗)

二读:世事难料, 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便去世了, 没想到此次离别竟成了诀别。 (读全诗)

三读:别离容易相见难, 一段真挚的友情, 成就了一首万古不朽的诗篇, 让我们记下这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 (全体起立, 背诵全诗)

6.课外拓展

重团聚, 怨别离,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千百年来, 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 “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请同学们课外搜集一些表现“别离”的诗歌, 读一读, 感受古人淳朴的情怀, 体味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

三、教后反思

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诗歌也是如此。诗歌教学, 要达到教师教有所得、学生学有所获的目的, 诵读是根本路径。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的反复诵读是心理感应的过程, 是感性上升至理性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充分亲近文本, 才能建构起学生自我对文本意义的理解, 形成个性化的见解, 进而在讨论时有话可说, 实现思维的碰撞。于是, 在课上简单导入后, 我便留出充足时间安排学生自读、个读、齐读, 意在通过形式多样的读让学生形成对诗歌的初步整体感知。

“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于亲。”诗歌语言凝练, 概括性强, 跳跃性大, 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当然, 想象并非凭空而来, 它是以文本为依托的。让学生将文本抽象的文字想象成生动的画面与场景, 进而置身其中品味其情, 是诗歌教学的重要任务和难点所在。因为面对诗歌中离散的内容, 学生往往会心生困惑, 不善于进行积极的想象。于是,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 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与学生一起释景悟情的教学上, 让学生结合诗句加以想象, 再现诗人与元二离别时的画面和不舍之情。当然, 学生在想象过程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 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点拨。比如, 在再现“新柳”的景象时, 我引导学生对比想象:“平常这里是出塞要道, 车水马龙, 柳树上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 然而此时的柳和平常的柳有什么不同?”又如, 课件展示荒凉戈壁资料, 辅助学生体会元二路途的艰辛。于学生疑惑处精当点拨, 是教师主导作用得以体现的关键。

“以读促悟”是语文教学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平时的诗歌教学, 往往仅满足于对诗歌内容的粗浅理解, 欠缺真正意义的解读和内化。而做到这一步, 必须依赖学生的个性阅读。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味作者之情, 和作者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与学生共同探究文本后, 我组织学生再次“三读”诗歌, 步步升华, 在朗朗的读书声中结束课堂, 无尽的离别之意回旋在每个学生的心底。

课堂教学总会留下遗憾。本堂课也不例外, 如没有做到写景与抒情更为紧密的结合, 没有做到更科学安排朗读的时机与次数……诸多遗憾将成为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鞭策我在语文教学之路上越走越成熟。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浙江出版社, 2004.

[3]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篇4:《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学生以前学过王维的诗,对诗人有一定的了解,能较流利的读出古诗,但对诗中蕴含的感情理解得不够到位,诗的韵味没有感情地朗读出来,需要教师及时的点拨。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积累诗歌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诵读课文,在诵读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深厚情感。

预设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孩子们,老师让大家查找有关送别的诗句,谁愿意把你们找的诗诵读给大家?

师:你们动手查资料的方法老师非常欣赏,老师也带来了几首送别诗,请看大屏幕: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

师:看完了这几首诗,你的心情怎样?是啊,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总是让人伤感,离别总是让人忧伤。老师也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种伤别惆怅之情。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不畅,亲人朋友一别往往数年难以相见,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饱含别情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师:齐读课题,从这个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解诗题,知作者。

师:你怎样理解送元二使安西?为什么送别?

二、初读古诗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圈圈画画,找出不懂的字词,可以采用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或同伴互助合作学习的方法来解决。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这几个字正是本课生字,下堂课老师指导书写。

2.师范读。

师:诗中王维又以什么送走友人。读完这首古诗,你感受到了什么?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

3.介绍时代背景,元二,王维及历史地位。

师:出使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可是作者与朋友为什么依依不舍?这还得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两个人的友谊说起。

A:作者王维所处的朝代是唐朝天宝年间,这一时期正是唐朝从鼎盛走向衰败的时期,元二奉朝廷之命前往安西,因国家的衰败,即将出师到安西的元二更是前途未卜。

B: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元二出使安西。好朋友独自西行,又怎能让人高兴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故事。

三、体会情感,领悟诗意。

师: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一读,我们来分一下工,老师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可以吗?

师:交换读法,你们读前四个字,老师读后三个字。诗读完了,你觉得作者和元二的感情怎样?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

词语积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恋恋不舍,留恋不舍,依依惜别。

1.学习3—4句。

师:是啊,离别苦,离别难,读完这首诗你从哪些诗句中看出作者和元二难舍难分?

师:“劝”“君”“更”画出重点标志,它们是什么意思?现在同学们再次同伴互助,合作学习找出答案。哪位合作伙伴愿意把你们刚才的学习方法谈一谈?

师:重温古诗词的学习方法。

师:“更”是“再”的意思,这里的“一”当“十”讲,已经喝了许多杯甘甜的美酒。酒逢知己千杯少,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干了一杯又一杯?

师:朋友即将远去,独自去那遥远的安西,此时王维的心情又是怎样呢?

师:是啊,朋友一人西行,今后将独自面对生活的挑战,又怎能不让人担心。繁华的长安只能入梦,千里之外的朋友为你牵挂,今天我们干了这杯酒吧。

师:离别依依,王维只是想让元二多喝几杯酒吗?这酒饱含着怎样的情感呢?

师:是啊,多少依稀追忆,多少离愁别绪,多少殷殷嘱托,都化作这杯浓浓的酒。这不仅是分别的酒,友谊的酒,祝福的酒,心连心的酒,更是一种浓浓的情。

2.学习1—2句。

离别在即,长安的一草一木是那么令人留恋,透过窗子向外望去,这种难舍难分的情绪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请问是什么勾起了他们离别的伤感?

师:诗里的第一句“浥”字我们不常用,谁知道它怎样解释?“浥”是滋润渭城的晨雨。它落在街道上---把尘埃激起。能不能这么说:渭城的朝雨啊,轻轻飘洒;渭城的朝雨啊,把尘埃激起。

师:多美的景色啊,谁愿意把诗歌中的第一句再读一遍。

师:雨如烟,尘如雾。那么雨中的客舍,雨中的垂柳就更美了,谁来读诗中的第2句。

师:谁愿意把诗中1—2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这两句写的是送行的地点——渭城,再写送别的时间——清晨,又寫了送别的环境气氛——雨中。此时的渭城,天公作美有意拂净一路风尘,古人有折枝相送的风俗。青青柳色正是离别的象征,又映衬离别的地点客舍,这些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送别图。可是如此的美景再也看不见了,怎能叫人不伤心?让我们把1-2句连起来再读一读。

师:连读3-4句(音乐响起)真美啊,如此优美的诗句,却让我们感觉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就是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师:王维依旧独自坐在旅馆中看着如烟的雨丝,看着如洗的柳条,一位朋友远去了,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你可知道我为你牵挂,我为你祝福,我为你祈祷。在孤烟驼铃中我再送你一程。心潮彭拜的他挥毫写下了千古绝唱——《阳关三叠》,让我们铭记这一段以酒相送的人间最美的真情。

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几年后过世了,此次的告别就成了永别,让我们一起在乐曲声中再次吟诵这千古名篇吧。

板书设计:(略)

篇5:王维诗作《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1、 学习按平长仄短的规律来读诗、吟诗、舞诗,按照《阳关三叠》的曲调来唱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2、 通过赏读学习《送元二使安西》,积累有关送别诗句,并尝试运用。

教学过程:

一、读诗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王维的诗。

① 简介王维。

② 释题

谁送谁?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正确读题。

③师范读。

教学平仄规律。

④生自读诗文。

交流质疑:

师生按照平仄规律边读边体会诗文含义 :

重点理解:浥、更尽、故人

示图理解:渭城、阳关、安西

⑤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欣赏。

2、随机体会诗情:

师:当你静静地聆听的时候,你们看到些什么?

交流。

(出示渭城图)

师:这么美的渭城,谁来读一读?

学生朗读“渭城朝雨……”

师:多美的渭城呀!渭城的柳色——

渭城的空气——

渭城的客舍——

渭城的朋友——

师:可是,就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清晨,好朋友元二就要出使安西了。

3、 同学们,当时阳关以西(出示课件)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无尽的荒漠,陪伴他的只有这无尽的荒草。除了沙漠还是沙漠,

除了戈壁还是戈壁。

师: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一去,要到哪里?(简介路线)

元二要经历3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这一路上,陪伴他的只有这满眼的荒漠,满目的戈壁。身为好友的你,在这离别的时刻,还想对元二说些什么呢?

生交流。

师:所以,在这分别的时刻,该怎样读呀?

(师生配乐朗读。)

4、 师: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喝下这杯酒了吗?可我分明感觉到这酒里还有点别的滋味。你品出来了吗?

这一杯酒够不够?那就——

师生:再来一杯。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喝完这一杯,元二该启程了,让我们举起酒杯,再送他一程吧。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生共读(配乐):《送元二使安西》

二、唱诗

王维读着读着,情到深处,便轻轻地唱了起来。这首诗的唱曲非常有名,叫

《阳关三叠》,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生学唱。

师生清唱,体会诗情。

三、吟诗

1、半读半唱叫作吟。

2、师示范 。

3、生跟学吟。

四、舞诗

吟之不足则舞之。

生学习手语。

师生边吟边舞。

五、拓展,深化诗情

1、同学们,元二走了,当他到达遥远的安西,会有怎样的想念呢?让我们看看王维是怎样描述这样的情感的:

播放歌曲《杂诗》

师: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你从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发生的事。告诉我吧,你来的那一天,我家窗前的寒梅开花了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从故乡来的朋友真让我高兴呀,是你让我知道了家中发生的事情,可元儿呢?西出阳关无故人。

2、今天我们学习的《送元二使安西》和《杂诗》,有一个是相同的,那就是人间的真情。无论是《送元二使安西》中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还是《杂诗》中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都有一个令人心灵震动的“情”字。

自古至今,有了情,文字才有了生命的活力;有了情,人间才有了万古不朽的诗篇。

分别是伤感的,但因为有了你们,一群真正的朋友,我不再伤感,因为我知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篇6:王维诗作《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而喻。这首诗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以质疑、释疑为学习故事的主要方法,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借助注释学习古诗的能力。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

教学流程:

一、导入谈话,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那些问题?

(帮助学生理清送的是谁,谁在送,“使”的意思——结合注释理解“使”的意思。)

3、解释诗题:王维送自己的好友元二出使安西。

4、对于王维,你了解多少?

出示课件:王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外号“诗佛”。主要作品是山水诗,人们称赞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初读感知,朗诵诗歌。

1、出示古诗: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正音,同时理解难字字义:

朝:早晨。

舍:客舍:客店;另外一个音shě,舍得。

更尽:再饮完。

浥:湿润。

3、齐读古诗。

4、配乐范读。(古琴:阳关三叠)

自由练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师生读,齐读(配乐)。

5、试背。

三、感悟古诗,了解环境:

1、过渡:听了同学们的诵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送别图”,请读前两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先想一想,同桌说,指名说。

2)什么样的一幅画面?什么样的“柳色”是“新”的?(穿插指导朗读)

3)客舍旁边还有别的事物,为什么单单只写柳树呢?

2、相关古诗链接,引出相关的送别诗,来体会其中的送别之意。

1)出示古诗: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2)解析“柳”与“留”谐音,感受其中隐含的挽留之意。(指导朗读:把对友人的挽留之情融入其中。)

四、感受情感,体会意境:

1、过渡:作者是怎样送别友人的呢?(读后两句)

2、引读:

作者做了什么事?(劝酒)劝了一杯吗?(很多杯)哪个字可以看出来?(更)

3、点拨:

“君”字的理解: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用在这里表现对友人的尊敬。

王维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劝酒呢?(其一,从“酒”和“久”的谐音入手,体会作者的挽留之意,希望相处的再长久一些;其二从“故人”入手,来理解怎样的朋友,体会知心、挚友、情深意重。)

4、补充:其实,作者如此为朋友劝酒,还在于他去的地方,(出示课件),了解“安西”,体会路途的艰辛。

5、补白:面对此情此景,王维再也忍不住了,他说“元二兄,”进行补充说话练习。

6、品味:“不舍”

多少离别,多少牵挂,都化作了一句话,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你们已经感受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板书:依依不舍)

五、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指导朗读:元二就要启程了,让我们和王维一起,再送他一程吧。

2、简介过渡:或许此次一别,还有可能相会;或许此次一别,将成永别,让我们一起来铭记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齐读)

3、引入《阳关三叠》,欣赏,再读,背诵。

篇7: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浥:(yì):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故人:老朋友。

更尽:先饮完。【译文】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

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

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赏析】

唐代大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笔者认为,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奇就奇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但是,千百年来,文人学者未能准确把握该诗的风格,望文生义地曲解了诗的意蕴,从而降低了它的格调和品位。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王维所处的年代,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大逸战胜土蕃,唐玄宗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沿途他写下了《使至塞上》、《出塞作》等边塞名篇。《阳关曲》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估计在“安史之乱”以后,据《资治通鉴》至德元年(756)七月载:“征河西、安西兵赴行”;至德二年二月载:“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故当知“安史之乱”暴发后,边兵大量内调,此诗约作于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与此同期的诗作尚有《送张判关赴河西》、《送刘司直赴安西》等。无疑,当他送别友人临近分别时,诗人不会不考虑到战争将对他们今后产生的影响。诗的前两句写的是送别时的节物风光,描绘了平平常常的景色,却充满诗情画意。三四句表达了对友人一篇深挚的情谊。但是,在一些权威的辞书和教材中对后两句均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朋友,再干了这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看不到老朋友了……”笔者以为,这样的解释明显带有主观随意性,没有真实反映出王维如此造句所想表达的深意,更没有揭示出此两句在表达上的佳妙之处。首先,作出了这样浅显直白的解释,本诗显的似乎并无新意,与他在这一时期的同类作品相比也无特别之处,只能算是一首很平常的送别诗,这与后人将之一直誉为唐诗“压卷之作”的称谓显然是不相符的,其中必然隐赋有某种其他的寓意,而我们却一直尚未予以重视而挖掘出来;其次,这是一首送友人去守护边疆的诗,面对战争的残酷无情,曾经到访过边塞的诗人相当了解,“古来征战几人回”!他一般不可能说出“你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这样的话去伤害友人且触犯诗谶——这未免太不合乎情理;再说,从诗句的本身意义上分析,友人也并非一定要等到出了“阳关”后才看不到诗人,出了“渭城”不同样也就看不到诗人了吗?事实上,即便友人真到了边疆安西,他同样也能遇见来自家乡的“故人”,如岑参在《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诗中就这样写到:“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那么,“阳关”一词在这首诗中的特殊意义又会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诗人这两句其实是运用了逆挽(即叙事题材的“倒叙”)并结合了省略的写作手法,引导读者的思绪跟随年青的友人一起奔赴疆域,然后历经万种艰险,最后凯旋而归时,而“我”——现在的这个送行者却恐怕因年老多病已不在人世了……历史的真实是,诗人在送走友人后不满六年(于761年)便真的与世长辞了!我们已无法知道他们后来是否能重新相逢,但“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王维的这两句诗多少能反映出友人那漫长的戎马生涯与思者的无奈。因此,诗中的“西出阳关”并非是指友人不久后走出了阳关,而应该是指将来友人完成任务胜利返回时路经“阳关”。长期以来,“西出阳关”一直被简单理解为友人走出了阳关,但是在这里却是真正的“一语双关”:它按着时空的发展次序有着两幅截然不同的场景,第一幅“西出阳关”是指友人在征途中刚刚走出了阳关,渭城在东,阳关在西,是谓“西面出去”,一般人们均持此种观点;另一幅“西出阳关”就是指友人在经历许千辛万苦,完成了任务剀旋而归时离开了阳关,渭城仍在东,阳关仍在西,却是谓“西面出来”,诗人的本意就是如此。可见,常人都把友人从“西面出来”误解成了从“西面出去”了!不难理解,面对各自分离后的茫茫未知前途,不禁会引起诗人的无边遐想,而这种思绪一旦跨越了时空和个人后,便会产生出扣人心弦的意境,有着无与伦比的震撼力,诗人正是为此成功地进行了时空的转换和压缩。必须指出,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走向西域的通道,同时也是军事要塞。“玉门关”外基本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而“阳关”内则完全属于唐朝的领土。在诗人看来,只有将来友人能走出了“阳关”后方才真正表明他是平安回来了。我们从元代《阳春白雪集》中大石调《阳关三叠》词中可以发现,古人其实一直就是这样诠释的:“…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故此,准确完整地诠释这首诗应该是这样的:

朋友

请再干了这杯酒

待你将来凯旋而归

西出阳关的时候

恐怕已不能再看到我了啊

惟有这

渭城的细雨

青青的客舍

以及随风而舞的扬柳

还会像今天一样

在此恭侯看!这哪里像是诗人在送别友人,这分明就是友人在送诗人呀!诗人王维正是高超地运用了这种逆挽的写作手法,籍助于时空的转换,将国家的安危、战争的残酷、朋友的情谊、人生的苦短紧紧地揉合在了一起,情景交融,达到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感染力。其实,在王维的诗歌里也曾多次采用了这种语法结构,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就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在与“阳关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山中送别》诗中我们也同样能领会到诗人在此方面的匠心独运:“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的这种语法技巧甚至对后来诗人也有启示意义,如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诗中“想得家中夜深座,还应说着远行人”两句,就不难感觉受到了他的影响。重新认识王维《阳关曲》的重要意义,使我们再次强烈感受到:作为一位诗人,只有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紧紧地血脉相连,才能够创造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伟大作品。诗人王维清楚地了解战争的无情,也深知友人的远征可谓九死一生,更明白此次分离或许就意味着永别。但他依然为友人祝福,期待着友人能平安归来,盼望着国家从此走向和平昌盛——即便自己可能已等不到那一天的到来……“劝君更尽一杯酒”,这酒中不仅浸透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挚情谊,更饱含着他对国家和平安宁的美好祝愿!——这正是“阳关曲”千百年来久唱不衰的魅力之所在!

中山送别 王维

【原文】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 ⑴掩:关闭。⑵柴扉:柴门。

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译文】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明年春草再绿的时候,您能不能回来呢? 【思想感情】

怀念友人、盼望友人快快回来的思想感情。【鉴赏】

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3.君:指的是董大。【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篇8:《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与评析

1. 正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背诵积累诗歌。能正确默写名句。

2.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教学过程]

1. 听古代歌曲一首。

(1) 今天,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传唱不朽的唐朝流行歌曲, 看看你们能听懂多少。

(2) 播放歌曲 (古语演唱的《渭城曲》) , 随机采访:你听懂了什么?

2. 读准字音, 读好句尾字调。

(1) 老师把唱词带来了 (随即出示本首诗) ,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2) 这首诗连同题目、朝代、作者只有37个字, 请你用普通话好好儿读读。

(3) 指名读题。结合注释, 了解题目的意思和正确读法。

(4) 指名读诗歌, 注意多音字“舍”的正确读音。

(5) 同学们, 诗歌的朗诵, 读好句尾词语是相当重要的。请你读读, 特别注意把最后一个字的字调读到位。 (课件显示:浥轻尘柳色新一杯酒无故人)

3. 了解地名, 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1) 这首诗表示地点的词语有好几个, 请你快速圈出来。

(2) 咱们按顺序一起说:安西渭城客舍阳关

(3) 同学们, 渭城在这儿 (在黑板上贴示) , 那么阳关和安西在哪儿?请同学上来贴, 思考你们从哪儿知道是这样的地理位置。 (板书:安西阳关渭城)

(4) 你们能利用上面的词语, 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4. 教学一、二两句, 感受含蓄的离别情怀。

(1) 好好读读一、二两句, 说说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这幅图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清新、美丽的……)

(3) 眼前飘洒着绵绵细雨, 雨中是随风摆动的杨柳, 作者为什么单单选了它们?它们向我们传达了些什么? (板书:雨柳)

(4) 是啊, 雨带给人惆怅, 而“柳”呢, 在古人眼里那更有含义了。

课件出示:

古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来到送别的地方, 折下柳枝送给行人, 表示折柳赠别。从汉魏到隋唐, 这一习俗相沿下来。所以古人看到柳, 就会产生离别之意。柳与留音相近。

(5) 一“雨”一“柳”, 悄然传递了缕缕情思, 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离别情愁, 同学们又该怎样读这两句呢?

5. 教学三、四两句, 感受深挚的送别情怀。

这份离别情怀真像细雨搅扰你的心地, 真像柳条拂拭你的心扉, 而这份情在喝饯行酒的时候表现得更为浓烈。

(1) 请你用心体会三、四两句。你感受到这份深情了吗?

(2) 为什么王维的这种离别情会表现得这样强烈呢?同学们, 元二这次可不是一般的远行啊。你看——

A. (课件显示唐朝地图) , 从渭城到安西相隔多少距离 (3000多公里) , 古人远行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马车) , 紧赶慢赶也得三四个月, 一路的风尘, 一路的坎坷, 到了安西。

B.安西又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C.课件播放——这就是安西, 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啊? (西域无情的风沙、荒漠)

D.而他们现在喝酒的地方——渭城, 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 (课件显示一、二两句) (一派处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面对此情此景, 遥想前途莫测, 王维对元二的这份情怎能不强烈, 怎能不深挚呢?

(3) 请你试着口头完成下面的填空。

元二啊, 你西出阳关到安西, 这一去, 没有______, 没有________;只有_________, 只有________。

(4) 同学们, 这是一杯怎样的酒哇? (板书:酒)

(5) 送别诗中千古名句有很多。课件显示:王勃的“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读读他们的诗句, 再读读王维的这两句话, 你有什么别样的感受? (这两句诗更道出了常人的情感, 所以被后人推为送别诗之首。)

6. 配乐《阳关三叠》, 吟诵古诗。

7. 抄默千古名句。

8. 填词吟唱。

王维的这首诗被谱成了曲子, 千古流传, 我们一起来听听其中的一段。

[评析]

阅读教学是“披文得意”的过程, 也是“缘意学文”的过程。因此, 既要引领学生进入文本, 直面语言领悟其中的意义、意境;又要依托文本体会语言在表达意义、意境上的精妙。所以, 无论是“披文得意”还是“缘意学文”, 都不能“得意忘言”。如何做到“意在言中”, 得意而不忘言?杨中原老师所执教的《送元二使安西》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1.亲近语言, 整体感知

亲近语言的基本做法就是引导学生“读”。古诗教学要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读得有感情、有滋味。教学时, 教师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在朗读评价中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注解, 了解诗题意思和正确读法;再通过读好句尾词的方法, 指导学生将诗歌读得字正腔圆。上述做法, 从诗歌语言着手, 以读为策略, 读中渗透学法指导, 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亲近语言, 还要让学生了解诗歌的意思。尽管诗歌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了解诗意, 但是不了解诗意对诗歌情感的把握, 意境的体会都会形成一定的障碍, 所以, 诗歌教学不能回避诗意理解。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理解诗意呢?教学中, 教师采用说说诗歌介绍了哪些地方, 在黑板上摆摆地名的方式, 让学生借助地名来说诗歌大意。这一做法结合语境, 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语言支持, 符合其认知特点, 降低了理解难度。

2.推敲语言, 精读深悟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 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 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说明诗歌中确有精妙的语言需要我们去品味研究。诗歌教学不在于求全, 而在于精当。如何引导学生精思深悟?杨老师采取了以下策略:

(1) 围绕重点词体悟诗歌情感。《送元二使安西》描述了不少诗歌“意象”, 如“雨、柳、酒”等, 藉此来表达离别的惆怅。教学时, 教师先从字意理解的角度提问:这是一场怎样的“雨”?学生阅读诗歌后通过“浥轻尘”明白这是一场“绵绵细雨”, 而后想象到清风细雨, 杨柳依依的美景;接着教师又引出“柳”的隐喻, 预示折柳送别, 情深意切, 使学生从如诗如画的自然风景中渐增离愁别绪的情怀;在感受了安西的贫瘠荒芜后, 教师又提一问:“他们喝的究竟是一杯怎样的酒?”由此触动学生的情感, 引发多元感悟, 学生对诗歌内涵的理解更为深入。

(2) 运用比较法洞悉诗歌情感。比较是让人变聪明的方法, 语文教学也不妨使用。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中所萦绕的惆怅情怀。杨老师为学生提供了高适“莫愁前途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和王勃“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的诗句, 通过反复比较, 来品读洞悉诗歌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情感, 这不失为一种智慧的做法。

3.丰富语言, 拓展资源

古诗多为诗人感怀之作, 由于历史年代久远、人文环境差异, 现代人读来难免会造成情感和认知的断层。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借助丰富的资源来弥合。杨老师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 整合了音乐、文字、图片等资源, 使学生在达成认知目标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落实了审美和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人文要求。以“安西”的教学为例, 教师先出示一幅地图, 让学生找找安西在哪里;而后提供具体数字, 使学生模糊的认识逐步变得清晰;最后让学生想象安西会是怎样的地方, 并通过呈现图片,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塞外大漠自然环境的恶劣, 进而加深了对“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理解。这一教学过程中, 地图、数字、图片等课程资源的引入, 丰富了学生的认知, 让凝练的文字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4.积累语言, 潜移默化。

篇9:《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s版十二册第四单元《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古诗。

二、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三)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

安排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生交流,谈话导入。

小学六年我们积累了许多诗歌,其中不少是送别诗,谁来给大家背一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

请看老师写课题。板书:送

元二

使

安西

这首诗歌的作者是[唐]王维,苏轼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出示课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

2.指导读诗题,解诗题。

(1)好,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

教师提醒:诗题告诉我们是谁送谁到什么地方去?

王维送元二出使安西

元二姓元,在弟兄中排行老二,因此称他为元二。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天的新疆库车附近。请看地图(出示课件)。

使是出使。能不能不去?不能,这是皇帝的命令。

元二要出使到这么远的地方去啊。

(2)师指导读课题。

知道了这样写,会读了吗?

3.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掌握大意。

请打开书74页。

1.请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1)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提醒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

(2)有谁对他的朗读要说上几句吗?

你来读一读(提了意见的读读)

出示课件:停顿、节奏

(3)学生齐读古诗。

2.学生默读古诗,要求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字词的障碍扫除了,想要有感情地朗读,还要先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请默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可以在旁边打问号,然后和四人小组的同学共同解决。

(2)谁来给大家说说诗歌的大意?

好,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一读这首诗。齐读。

(三)学习前两句。

1.过渡:读着这首诗,有谁看到渭城这里的柳色怎么样?

出示课件:渭城柳色图片。出示詩句。

学生答。

请学生读。

2,我在你们的朗读里听出了欣喜,这满眼的春色呀,而王维和元二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们是一对怎样的朋友?这句诗歌里哪句看出他们聊了一个晚上?“朝”。

3.——彻夜长谈,无话不说的朋友就要远行,去遥远的安西去了,这样的两句诗怎么读?

学生读。——《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杨柳依依,我们还知道一个成语:依依不舍,古人是这般的含蓄,不舍不愿说出来。寄托在了这细细雨丝,依依杨柳中,板书:雨、柳。这就是诗中的画,画中的诗。读——。

——王维曾写过:独在异乡为异客。想想元二,出使安西,离家这么远,元二此时的心情,只有王维知道。读——

(四)学习后两句。

1.过渡:尽管是满眼的青青杨柳却留不住朋友远行的脚步,离别的酒,祝福的酒喝了一杯又一杯。出示诗句:劝君——

学生读。

2.——元二从长安的渭城出发,要经过阳关,穿越大半个中国,行程3000多公里才到达安西,出了阳关就完全离开了家乡了。

这就是阳关的遗址。出示图片。

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啊?(出示图片)。

有一位诗人曾这样描述:十日过沙漠,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孩子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诗吧。

3.——渭城距安西路途遥远,自然环境恶劣,一路上交通不便,用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骑马也要走上半年。而元二孤身前往安西,远离朋友,举目无亲,作为朋友,王维心中一定充满牵挂和担忧。

假如你是王维,你有什么话要对你的好朋友说吗?

出示课件:练习

我想对元二说:

4.请学生汇报,说一说,并读一读。

5.可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这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啊,一起读一读吧。全班齐读。

(五)总结全诗。

过渡:五年以后,王维就去世了,他再也没有见到这位朋友的面,这是一首送别的诗,也是绝别的诗。

出示全诗,音乐。全班生读。

——喝下这杯酒了吗?板书:酒。你会怎么形容这酒?

学生答(这酒苦、包含思念……)

学生读全诗。

——他们这一对无话不说的朋友,能彻夜长谈的故人,却要依依惜别,除了阳关,还会有这青青的柳、纯纯的酒、亲亲的人吗?

学生读全诗。

——出了阳关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吗?学生答:有情。

这深深的思念,汇成了一个情字。板书:情

这情就汇成了这首诗。——读。

所以苏轼给了高度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六)唱诗。

过渡:元二已经走了,王维在那里读啊读,光读已经无法表达他深深的思念,他唱了起来,请听。

出示课件

同学们,如果有一天,你们来到渭水河畔,看到杨柳依依,你一定会记起这里依依惜别的情景,也一定会想起这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因此也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首诗。(背景音乐:《阳关三叠》)

好,今天这节课上到这,下课。

五、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篇10: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的虚实美

中国艺术讲究虚实之美。在中国山水画中,特别注重了“虚实相生”的艺术审美效果。在中国文论中,艺术意境的审美效果是有“实”与“虚”的结合所产生的。就一首诗歌而言,这个“虚”是看不着,也摸不着的,但读者是能够感受到的,它是对“实”的“玩味”与“妙悟”所得。像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或者说,诗是活动的画,画是凝固的诗。其实,我认为,结合起来看,这画是实,这诗是虚,诗画合一。如,《辋川闲居》中的: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汉江临汛》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些诗句所描写的景物具体、鲜明而生动,但我们在感受这个景物(实)时,一种意味的悠远绵长的意绪得以显现,产生虚实相生的艺术意境。下面就以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谈谈诗歌中的虚实美。

篇11:王维诗作《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原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翻译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我真诚地劝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来知心的朋友。

《送元二使安西》注释

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使:出使。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朝雨:早晨下的雨。浥(yì):湿。

客舍:旅店。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送元二使安西》赏析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文学赏析

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只属于行者。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篇12:《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

沙溪镇龙瑞小学 杜燕珊

今天,我和学生们一起又学习了一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在课堂上,学生都非常认真,在我的引导下,一步步地解决了课文的重难点。再精彩的课堂,也会有不完美之笔,更何况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所以在上完以后,自己静下心来回忆课堂,以下几方面,我觉得以后还需要改进:

1、在课堂上,我注意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小组讨论、小组评价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注意让学生反复吟诵,吟诵的方式多样,有指名读,有小组读,有男女生读,也有齐读,我希望能通过让学生反复的去吟诵,理解古诗的内容,了解诗人的心情。在讲完古诗后,我拓展到后人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改编成古曲《阳关三叠》。课堂上,我只是让学生在《阳关三叠》中描红了字帖,在这个环节,我应该让学生先在古曲中,先把古诗读一遍,然后把它背下来。因为学习古诗,并要求背下来,是大纲所要求的,一节课,这二十八个字,绝对能背下来,但我的课堂上,却忽略了这一点。学生读完了,背完了,再慢慢地描红字帖,更加能做到读写背三结合了。

2、在教学完古诗的时候,我让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找一些关于送别的古诗进行诵读、交流。这个拓展内容我是布置学生在课前已经收集了,所以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搜集了一两首了。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让两个学生站起来汇报就结束了。事后回想,我应该让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地交流,进行诵读,然后让学生上讲台进行汇报,学生人数应该再多点,只要你搜集的诗歌跟同学的不同,都鼓励他们进行展示。课堂上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只是指导者,只要是有机会让学生说的东西,教师应该充分放开手让学生独立地去发现,去完成,而教师只是作为协助者,从旁指导和组织。

3、在优美的古曲《阳关三叠》中,我让学生描红古诗。新课标向我们语文老师提出,语文的教学就应该落实在读写说的基础上,所以,每节课,我都会让学生动笔写一下,有时是描红字帖,有时是抄写词语,有时是抄写优美的句子。在描红时,我只是在巡查,纠正他们的写字姿势,并表扬了张译尹的字写得工整漂亮。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应该让学生写完后在小组里进行评价交流,看其他同学写得怎么样,进行相互学习。在他们充分评价后,我再收集个别学生的字帖在投影上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进行集体评价。展示出来的字,哪些是写得比较好的,好在哪里?哪些字的笔画或者结构再需要修正一下,通过让学生进行这样的评价,我相信对学生的书写,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学生的表达能力都会有提高。

上一篇:读细节培养有感下一篇:新媒体经营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