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调研报告范文

2024-05-08

标准调研报告范文(精选8篇)

篇1:标准调研报告范文

市场调研报告

前言

调研时间,调研范围、调研方法、调研结论

目录

一、宏观经济与政策篇

1、国家经济状况及房地产大势现状

(1)经济状况分析:

近3-5年经济增长,去年同比数据;

(2)房地产大势分析:

近期房地产发展情况,投放量、消化量、控制量等

2、目前国家房地产政策解读

通过连续几年政策的解读,重点引出时下执行的系列政策解读及分析

3、国家房地产发展趋势分析

主观分析,分解成若干条

4、观点

(1)通过经济层面分析,提出市场投放观点等

(2)通过对政策的解读,提出对操盘项目的应对政策

二、中观市场及区域篇

1、城市概况及经济状况

城区划分、下辖乡镇、人口基数、经济总量、房地产资金投放情况等

2、整体规划及发展方向

整体规划及城市发展方向,主城区、新城区等符合划分,图例说明

3、一级市场(土地市场)投放情况

政府客观数据,并形成润弘观点:快速启动项目,快进快出,迅速回笼资金

3、房地产现状及分析

房地产市场主观区域划分,划分标准,所形成的各自的版块特征如何

4、最近6个月的房地产市场现状及解读

通过调研了解,对半年内市场变化的判断

主要体现为:(1)新楼盘的推出量

(2)有无新产品(特色产品、创新户型等)的出现

(3)价格有无明显拉上

(4)开盘项目的分析与判断

(5)消费需求导向如何

(6)区域政策执行及应对情况,对区域市场影响如何

三、地产市场

1、个案调研

含个案调研印象,优劣势分析

2、在售项目总结及细分解读

A、市场总体特征

b、板块划分及格局状况

c、建设规模分析

d、建筑形态分析

e、建筑风格分析

f、户型分析

g、价格竞争分析

h、消费群体分析

i、购买力分析

j、营销和推广的认识

k、景观

营销定位、营销策略、消化率等

媒体选择、媒体组合等

情景式营销等

l、形成同类别项目表并形成观点

3、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a、住宅

市场定位上,产品规划及设计上,户型定位上,景观设计上,样板区设计上

b、商业(综合体)

c、写字楼

d、公寓(酒店式公寓或者公寓式酒店)

四、问卷调查

五、访谈调研

六、结论

篇2:标准调研报告范文

为了促进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积极性,提高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水平,特制定如下评分标准:

一、评分目的:

社会实践报告旨在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评分标准

本评分标准按100分计,85-100分为优秀,70-84分为良好,60-6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三、评分考虑的主要因素

选题的得当;调查报告的体例规范;调查报告或实习的真实性;现象陈述的合理性;问题分析的深刻、翔实;问题解决措施的合理到位;报告结构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语言的表达;字数要求。

四、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优秀)85-100 ⑴ 报告选题具有非常积极的社会意义; ⑵全面如实阐述某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⑶实际进行了社会调查工作;有数据资料(非通过网络资料整理)⑷现象分析的非常深刻、翔实;报告中有个人见解或结论 ⑸问题解决措施和方案非常合理、到位; ⑹报告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⑺报告语言非常简洁流畅,叙述非常清楚明了。⑻字数符合要求。

2、(良好)70-84 ⑴选题具有比较积极的社会意义,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⑵能如实阐述某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⑶实际进行了社会调查工作;有数据资料(非通过网络资料整理)⑷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措施和方案; ⑸报告结构比较规范,内容充实,语言流畅; ⑹字数符合要求。

3、(合格)60-69 ⑴ 选题恰当,基本能理论联系实际; ⑵基本能如实反映某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⑶实际进行了社会调查工作;

⑷提出了一定的问题解决措施和方案;

⑸结构基本规范,内容基本充实,语言基本达意; ⑹字数符合要求。

4、(不合格)60分以下 ⑴选题消极,理论脱离实际;

⑵不能如实反映某个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⑶没有进行社会调查工作;

篇3:社区文化课程标准调研报告

关键词:社区文化,课程标准,调研

社区管理与服务是适应我国现代化社区管理与服务业发展变革的需要而诞生的全新的职业领域, 也是为满足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城市化建设对社区专业人才的急切需求而建立, 目前已在全国将近60所高职院校相继开设该专业。社区文化课程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拓展课程, 为了更好地满足高职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向社会输送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我们对该课程进行调研。

一、调研目的和意义

1. 社区文化课程现行教学情况

目前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中没有社区文化这一课程。而社区文化课程旨在培养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的综合工作素养, 构建先进的工作理念, 树立正确的工作伦理观和健康的职业操守。

2. 社区文化课程标准调研的目的意义

该课程的开设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 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为使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显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 为了找准社区文化课程定位, 明确课程培养的目标, 了解该课程的工作任务, 为课程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并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提供充分的依据, 同时也是论证该课程如何去适应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需要, 特开设此课程。正确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设置符合实际的课程标准, 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调研方法、对象和主要内容

1.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方法主要有实地观察、问卷调查、文献查阅、个别面谈、座谈会、电话访谈等。调查的内容包括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状态、岗位需求与从业层次、职业素养与专业课程安排与设置等方面。

2. 调研对象

调查的对象是在校学生、用人单位负责人和高职教师。

3. 调研数量

调研地点分布在长沙、深圳、上海等城市的社区和高校。其中高职院校10所, 基层社区13个, 街道10个, 社工服务中心12家, 志愿者联盟8家。

4. 调研内容

(1) 行业调研。笔者在对社区工作人员、专业机构调研中发现, 能坚持在社区基层工作靠的是“服务”理念, 从形式上看, 它代表的是政府的信念, 是激发工作人员的活力, 是行为规范。这种理念应从对组织环境的基本认识、熟悉入手, 即包括了解该社区的基本情况、社区居民的分布、社区民风民俗等。敬业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是本职业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其次, 要熟悉社区工作的业务知识、规章制度和条例。

(2) 学校调研。高职院校师生主要了解现行社区文化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环境创设情况的依据以及教学实施、教学考核等, 学校该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对应的项目任务目标对接情况及建议。

三、调研结果分析

我国正进入复杂的、特殊的社会转型期, 即从人治型社会转变为法治型社会, 从乡村型转变为城镇型社会, 从社会管理的社会转变为社会治理的社会。社会原有的结构失衡, 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社区工作人员担当重任。

在教学上, 社区文化课程要体现职业性、行业性、时代性、系统性的特点, 同时也应具有规范性和陶冶性。在建设时我们应该把握“三结合”原则, 即课堂内外相结合、校内外资源相结合、平时渗透和集中活动相结合。

笔者通过现场交流和问卷法发现, 社区工作人员 (城管爱卫岗、综治调解岗、计划生育岗、社会事务岗、低保岗、社保岗、文秘统计岗等) 学历不高, 专业知识不强, 服务意识低, 对组织文化不了解, 特别是对社区文化不了解。如何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中培养职业人才的专业价值、专业意识、专业气质, 从而奠定未来职业素质, 形成职业发展能力, 意义重大。

具体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1.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

笔者经过调研认为,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旨在培养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的综合工作素养, 构建先进的工作理念, 树立正确的工作伦理观和健康的职业操守。

社区文化课程教学目标具体来说包括了三项, 即课程能力目标, 课程知识目标和课程素质目标。课程能力目标包括让学生具备文化感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源链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知识目标包括全面理解社区文化的四大方面基本内容:社区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社区物质文化、社区精神文化与社区制度文化。素质目标包括让学生重视以人为本理念、科学和谐发展价值观、典型的利他主义精神、社会公平正义观、强烈的社区责任感、强大的职业操守、浓厚的奉献与志愿精神等。

2.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

知识:社区文化的四大方面基本内容, 即社区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社区物质文化、社区精神文化与社区制度文化等。

技能:文化感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源链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素质:爱心、宽容、务实、责任、人文、理性、诚信、亲和、自律、公正。

3.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过程分析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过程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社区文化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培养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方面的综合工作素养, 构建先进的工作理念, 树立正确的工作伦理观和健康的职业操守。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任务:

走进社区。初识社区概念, 了解社区服务, 探寻社区管理, 体验社区文化, 感受社区精神。

触摸社区物质文化。浏览社区视觉文化, 欣赏社区服饰文化, 领悟社区语言及文字表达文化, 体验社区环境文化。

把握社区制度文化。了解社区制度文化, 探索社区制度文化的起源, 分享社区公共制度, 探秘社区文化部。

感悟社区精神文化。内化价值取向, 践行道德操守。

笔者经调研发现, 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新颖而有效的教学设计, 完成既定教学内容, 实现与课程项目工作对接。

4.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环境和条件分析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环境和条件与其他课程很不一样:工作任务对象为社区居民;工作任务条件为社区文化资源、网络、社区机构、信息;工作任务环境为社区。

5.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考核分析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考核以考查学生在真实社区情境中对社区文化的把握情况, 具备专业知识、素养和能力, 进行社区管理与服务。这种考核应该按照职业标准制定考核标准。

四、结论和建议

1. 结论

调查表明, 社区文化课程定位为一门认知性、提炼性课程, 旨在帮助从事社区工作的人员理解、内化社区文化, 受到社区文化熏陶, 培养美好的道德。课程总体目标是了解社区文化的内涵和内容。其中, 课程能力目标包括让学生具备文化感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源链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知识目标包括全面理解社区文化的四大方面基本内容:社区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社区物质文化、社区精神文化与社区制度文化;素质目标包括促使学生重视以人为本理念、科学和谐发展价值观、典型的利他主义精神、社会公平正义观、强烈的社区责任感、强大的职业操守、浓厚的奉献与志愿精神等。

综上所述, 该课程是符合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要求的, 它能满足未来从事社区工作人员掌握必备素质的需求。

2. 建议

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感比较重、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课后学习行为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和持久性等特点, 结合现阶段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形势以及行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提出以下建议。

(1) 教学内容方面。该课程基本内容包括:①概述, 包括社区文化发展, 中外社区文化对比, 社区发展较好的国家的社区文化的介绍、先进、积极、健康的社区文化的厘定等几个方面。②社区精神文化。包括价值取向、道德操守、专业 (终极) 目标、专业工作哲学等几方面。③社区物质文化。通过对“中国社区”标识、社区建设标准的解读, 对社区服饰文化、社区语言和文字表达、社区环境文化等的了解, 理解社区物质文化内涵。④社区制度文化。通过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特殊制度、特殊风俗以及行为规范等制度形式分析理解先进、健康、积极的社区文化形成的制度根源及制度动力。

在进行教学时, 教师应注重结合实践和前沿发展趋势去组织教学, 同时, 要注重引入背景知识、相关典型案例等, 力求凸显中国特色, 突出重难点, 形成学科特色体系。

(2) 教学设计方面。教学设计要遵循适度原则, 过于繁杂的教学设计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兴趣点。建议课程设为16课时, 1学分。综合运用PBL、ISAS、作业、讨论、社会调查、体验式教学、听演讲等方法与手段, 并不断加以创新。社区文化课程的教材编写要选用最新的社区文化案例, 保证其时效性。针对各地区的差异性, 比例有所侧重, 大力推广全国先进经验。

(3) 教学条件与环境方面。加大对硬件设备的投资力度, 在校内课堂创造尽可能真实的模拟环境, 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大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开拓力度, 提升学生对真实情境的感悟能力。

(4) 课程考核方面。教学考核应采用多元化考核法, 提高实践课成绩在考核中的比例, 引入实践机构督导、政府行政单位工作人员、志愿者、服务对象对学生实践部分的评分机制, 全面考查学生关于社区文化的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

[1]李华.本土化视角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建构[J].学理论, 2012, (34) .

[2]刘晓欢, 向丽.高职课程标准基本问题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4) .

[3]刘洪宇.解构工作, 重构学习, 构建互联网空间资源课程[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报, 2011, (3) .

篇4:标准调研报告范文

成都物流产业正在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物流企业对中职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近年来,我市中职物流专业处于蓬勃发展的有利时期,目前成都市现代物流专业职教集团内9所学校物流专业在校生规模已达到2800余人,但是由于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各学校的物流专业建设与教学处于一种不规范的状态,从而制约了我市中职物流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为了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市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教学标准,项目组依据专业方向进行了前期调研工作。我们主要对快递企业关于行业标准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深入的分析。

二、调研的方法

资料收集法、实地调查法。

三、企业背景资料

(一)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

中外运敦豪于1986年由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和敦豪环球快递各注资一半成立。合资公司成功地将DHL环球快递作为国际快递业领导者的丰富经验和中国外运集团总公司在中国外贸运输市场的经营优势成功地结合在一起,为中国各主要城市提供文件、包裹、货物的航空快递服务。中外运敦豪成立19年来,已在中国建立了最大的合资快递服务网络,在全国各主要城市开设有56家分公司和163间办公设施,覆盖全国318个城市,拥有超过5,000名经过培训的高素质员工。

(二)申通快递有限公司

申通快递品牌创建于1993年,是国内最早经营快递业务的品牌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申通快递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完善、流畅的自营速递网络,基本覆盖到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和发达地区县级以上城市,尤其是在江浙沪地区,基本实现了派送无盲区。申通快递在全国各省市有六百多个一级加盟商(包括西藏拉萨等偏远地區)和两千多个二级加盟商、四千多个门店,50多个分拨中心,全国共有从业人员四万多名,上万辆干线和支线网络车,日均业务量近百万票,年营业额超过40亿元,成为国内快递网络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民营快递体系。

申通快递主要提供跨区域快递业务,市场占有率超过百分之十,使公司成为国内快递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随着国内快递需求的多样化,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第三方物流和仓储服务、代收货款业务、贵重物品通道服务等,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电子商务物流供应商。

四、本次调研收集到如下资料

1、《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

由国家邮政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行业标准——快递服务》(以下简称《快递服务》标准)已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适用所有经营快递业务的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包括跨行业经营多种不同业务的快递企业,共6大章35节,包括附录166条。

2、《快递服务》国家标准

该标准正在制定阶段。该标准的制定背景是: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服务》行业标准实施近两年来,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规范和促进了快递市场的发展。但是,该项行业标准是在新《邮政法》还未出台的背景下制定的,由于缺乏相应政策性文件的指导,标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缺憾,比如条款还不够细致、内容不够全面等。

制定《快递服务》国家标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完善:一是由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相比,国家标准具有更稳定、适用范围更广的优点,能够有效提升标准的权威性;二是对行业标准进行细化,增加了国际快递、代收货款等内容,使标准更符合企业、政府和消费者的需要,从而提高标准的适用性。

3、快递物品的包装标准:

GB/T 1416-2003 信封

GB/T 16606.1-2009 快递封装用品第1部分:封套

GB/T 16606.2-2009 快递封装用品第2部分:包装箱

GB/T 16606.3-2009 快递封装用品第3部分:包装袋

GB/T 16606-2002 邮政特快专递封套

GB/T 22585-2008 透明窗口信封

GB/T 22657.1-2008 邮件封面书写规范第1部分:国内

GB/T 24295-2009 住宅信报箱

4、禁寄物品指导目录及处理办法

5、从申通快递成都分公司收集到如下资料:

(1)《快递服务标准手册》

(2)《业务员派送操作流程》

(3)《业务操作规范》

五、《快递服务》行业标准在企业的实施情况分析

我们这次通过对DHL和申通两家不同性质的快递企业的调研情况来看,虽然两家企业在性质、业务范围和顾客群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行业标准的实施方面还是基本一致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标准》里对企业人员资质进行了具体规定,“快递服务组织的岗位应根据快递作业组织和生产环节科学合理地进行设置,生产人员应符合相应的资格条件,取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就这一条规定来看,两家企业都是按照要求进行了严格执行的,基本上90%的员工都取得了快递员从业资格证书。

2、对于《标准》里关于操作流程和服务方面的规定,两家企业都表示没有完全执行,而是在不违反《标准》宗旨的前提下,以《标准》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适合于本企业的操作和服务规范。究其原因,通过与企业相关负责人的交流,我们总结出了以下两点:

(1)从《标准》本身来看,由于该标准是在新《邮政法》还未出台的背景下制定的,某些条款还不够细致,存在一定的缺憾,企业为了更加规范自己的操作流程,就只能从本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对《标准》进行一定的补充,以使自己的操作和服务流程更加完善。

(2)从快递行业的现状来看,目前我国的快递市场主要由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构成,企业数量多,竞争激烈。快递企业是服务性质的企业,其核心竞争力主要集中在服务质量上,所以各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只能从操作流程和服务流程上下功夫,制定出一套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服务标准,而这又是其他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

六、关于制定教学标准的建议

1、制定教学标准时,应考虑四川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出的标准应具有地区特色。

2、制定的教学标准应具有一定的依据。目前处于起草阶段的国家标准,对正在实行的行业标准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建议参照国家标准的草案制定教学标准。

3、制定的教学标准应体现基础性、普遍性的特点。学生在校学到的应该是最基本的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等他们将来进入企业以后,企业都会对新员工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教给适合于本企业的作业流程,经过培训,学生都能独立操作。

篇5:标准调研报告范文

公司于xx年xx月xx日经xx市政府授权委托xx文件批准设立,由xx有限公司出资组建。公司现有注册资本为人民币xx亿元。公司位于xx市xx区,占地面积xx平方米。公司是一个包括xx工艺在内的xx企业。先后获得xx等荣誉。

公司目前基本配置包括xx设施。公司xx年已具备年产xx产品xx吨的生产能力。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有xx。xx生产线可根据客户的需求,生产xx规格为xx产品。xx年xx月企业在原有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为全面进行标准、制度的重建、完善和梳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和规范企业标准体系,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在省、市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和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的标准化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自xx年xx月我公司正式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创建工作,建立了企业标准体系。经过培训考试、发布文件、实施标准、自我评价、持续改进阶段,到xx年xx月xx日基本完成内部评价工作,根据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评分表的要求,自我评价打分为xx分,达到了nA级的标准,报请上级给予确认验收。

一、前期准备工作

1.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我公司请专家来公司为公司领导和中层干部、生产骨干讲解标准体系知识。

2.成立由xx为组长的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工作小组,在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的领导下,全公司各有关部门参与,于xx年xx月xx日完成了全部标准的搜集、编写、整理工作。

3.我公司根据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化体系>要求,采用国标推荐的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层次结构形式,构成适合本企业的标准体系架构图。

4.本公司企业标准体系共有标准数为xx个,适用的法律法规xx个,均已完成收集和制定。

5.公司的企业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子体系》、《管理标准子体系》和《工作标准子体系》三个体系,囊括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所需控制的各类体系的标准文本。

6.xx年xx月xx日由xx签发了《企业标准体系发布令》,要求对公司企业标准自xx年xx月xx日起正式实施。

二、根据《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管理特点,建立和完善公司的企业标准体系并有效运行实施。

1、制定、修订、完善企业标准

本公司历来重视制度建设工作,有着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但在各体系的整合及各标准的规范的运作方面,与《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有着一定的差距。为规范公司标准化运作,我们制定了《标准化手册》,对企业标准的制定(范围、起草、会审、批准、发布)、实施、检查、考核、以及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与改进等,做了具体、详细、明确的规定。按照企业标准体系国家系列标准GB/T15946、GB/T15947、GB/T15948、GB/T19273的要求(主要是格式和内容),对照检查公司原有的体系文件、规章制度和企业标准,补齐了各类标准,使标准内容完整、统一,并强调了各类标准的符合性及有效性。因此,我们在标准体系的建立、完善和标准的制定、实施过程中,非常强调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特色和历史成因,注重体系及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加强标准的实施、监督、检查与考核,强化标准的执行力度,以体现标准体系对企业的实际指导作用和意义。

2、对各种管理体系和标准体系进行整合xx年xx月起,经过对各部门制度文件全面清查,截止到xx年xx月xx日,公司共修订、修改和完善了xx项企业标准,其中:技术标准xx项,管理标准xx项,工作标准xx项。企业标准体系更趋科学、合理、有效。

3、xx年x月份,企业标准化体系正式启动实施,xx年xx月份对整个标准体系进行了内部审核,共查核出有xx个不合格项,针对以上不合格项发出了不合格报告,各部门按要求改进,达到了企业标准体系的相关要求。

4、人事管理方面,为了不断激励各部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在人员招聘方面明确薪酬标准;在一些部门实施工作考核与薪酬挂钩的管理制度。

5、坚持技术上不断求新、质量上精益求精

公司坚持追求技术上的不断完善与创新,为此,近几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

力,鼓励新产品开发和新标准的实施。

6、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自xx年以来,公司加大对人才的培养,逐步引进质量管理顾问机构对企业人员在质量管理、环境管理、生产管理、质量意识和理念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培训工作,为企业建成学习型团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xx年公司建立并有效运行企业标准体系以来,通过全员的共同努力,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稳步提高,各项指标均较以前有所提升。

7、“企业标准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在标准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公司将根据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进行修改,完善其功能,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内容

xx公司的企业标准体系开始建立半年多来,取得明显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个别公司员工仍习惯于老办法,遇事不按标准执行。

2.内审员对不合格项跟踪还有待强化,整改部门对改进证据的搜集还不习惯,往往口头整改,不注意留下记录。

3.还需把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等所有体系的要求与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最大限度地整合,尽可能让企业不要再为应付各类体系检查,而需要分别准备重复材料的弊端。从而实现GB/T 15496所提出的“促进企业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如何发挥公司标准化委员会的领导作用;提高员工的标准化意识等。

篇6:标准调研报告范文

质量改进部门按照重点部门管理标准与措施,对急诊科、手术室、内镜室、重症病房、产房、新生儿病房、供应室进行了检查,各部门环境、设备、人员配备基本满足日常工作要求,质量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执行还需跟进,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一、重症病房

1.ICU转出流程:设备,药品的应急调配制度与流程欠完善。2.医务人员的各项技能培训有待加强。

3.ICU的质量监控指标:平均住院时数/天,床位使用率,抢救成功率,死亡率,院内感染率,非预期的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率、导尿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重症患者压疮率、非计划性拔管例数统计欠规范。改进措施: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各级医务人员的培训,如个中国培训班、学术年会、科内培训;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流程,规范质量监控指标记录。

二、内镜中心

每天检查支气管镜人数多,科内缺乏有效监控,以致支气管浸泡时间不足。

改进措施:科内加强支气管镜的清洗消毒规范培训,按消毒时间要求决定预约病人人次,保证足够有效的消毒时间;护士长加强科内定期督查,对违反操作规程者,按相关制度执行。

三、供应室

1.回收人员防护措施欠到位:刷洗时未带面罩或防护镜。

2.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未放置于专业密闭容器,未采用封闭方式回收,并在诊疗场所进行清点。

3.灭菌器运行情况记录,缺乏可追溯;无装载主要物品记录。

4.手术器械包转载灭菌未标上灭菌器编号及批次信息。5.灭菌植入型器械每批次生物监测未做到。6.灭菌后物品卸载欠规范:冷却时间不足。

改进措施:科内按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和《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消毒技术规范》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并作好全员培训,护士长加强日常工作的监督。

四、急诊科

1.危重病人分流流程不完善,涉及多科的病人分流困难。

2.护士对病人疾病的预见性不够,对病情的评定缺少转科性,对抢救床位的机动性不够。3.医护人员卫生依从性差,对怀疑特殊感染患者的隔离不到位。

改进措施:由院部牵头,与相关临床科室协调,明确急诊科危重病人的分流流程,完善抢救室床位的调配流程,加强护士专科知识的培训;加强手卫生的培训和洗手设施的完善,科内应加强日常抽血。

五、手术室

1.手术安全核对制度执行不到位。2.环境脏乱,不利于院感控制。

改进措施:由医务部协调,与外科、麻醉一起认真落实手术安全核对制度;科内加强环境卫生的整改。

六、产房

新生儿身份识别流程欠完善,产妇反映自己未看到小儿性别,只是听医生告知。

改进措施:完善新生儿身份识别流程,新生儿性别能让产妇亲自参与确认。

质控科

篇7:标准调研报告范文

温州市教育局:

根据《温州市中小学标准化体育室评估细则(试行)》,我校自查自评分四个部分:

一、学校基本情况;

二、创建工作情况;

三、自查自评情况;

四、未来发展展望。针对7项二级评估指标,经过认真自查,自评结果为98分,其中场馆建设和财务管理各扣1分。

恳请审评。

XX市XXXX小学

二○一三年十一月

温州市标准化体育室自查自评报告

XX市XXXX小学 2013年11月25日

体育室是学校开展体育课堂教学和训练的器材保障中心,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保证,是学校功能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室的建设关乎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和体育社团的训练水平。我校历来重视体育室建设,自接到创建通知以来,对照《温州市中小学标准体育室评估细则(试行)》的要求,积极推进体育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按照温州市中小学标准化体育室评估的内容及要求,积极、有序、认真地开展了自查工作,现将我校体育室自查的基本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XX市XXXX小学创办于1927年,占地面积45亩,建筑面积9488平方米,设有43个教学班,现有在校学生2050名,在职教职工96人。学校秉承“健身、怡心、宏志、厚德走世界”的办学理念,以“勤学、守纪、自强、创新”为校训,经历80多年的变迁和发展,如今是一所花园式的现代化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体育达标学校、浙江省示范小学、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温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水平一级学校、XX市办学水平AAAA级学校。

二、创建工作基本情况

(一)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分步落实到位。

2013年9月,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温州市标准化体育室领导小组,起草实施方案,有计划、分步骤落实到位。2013年11月上旬我校启动迎接评估验收工作,在创建过程中,认真学习文件精神,仔细解读评估标准,科学分工、团结协作,各责任人对照各自岗位职责主动抓好落实。通过近两个多月的积极努力以及XX市教育局仪器站领导的关心指导,我校创建温州市标准化体育室各项工作已取得预期成效。同时对照《温州市中小学标准体育室评估细则(试行)》,认真进行自查自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我校的温州市标准化体育室创建工作正在有序、高效地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档案台账整理有序规范,基本达成各项考评指标。

(二)完善体育设施,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1.克服困难,因地制宜,不断完善体育室设施设备

我们学校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办学效益,在众多的光环下,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学校体育活动场地的建设还是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面对实际情况,我们认真分析,盘活现有资源,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完善体育设施设备建设。今年暑假,在XX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投入一百多万元将操场的跑道、两个篮球场和器械活动区进行了改造翻新,并新建了两个篮球场,配备了灯光等附属设施,运动场周边进行了配套绿化,整个项目工程现已进入扫尾验收阶段。XX市教育局仪器站的领导非常重视我校的体育室建设,拨付专项资金购置体育器材,并多次亲临学校督查指导,进一步提升了我校体育室的管理服务水平。

2.建章立制,明确职责,提升效率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校对照评估要求,对现行的机构设置与制度进行了梳理,借鉴学习兄弟学校的管理经验,将以前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的地方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完善或者废除,通过制度的废改立,理顺了机构,明确了权责,提升了体育室的工作效率。

3.营造浓厚学校文化,完善环境育人功能

学校体育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营造浓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氛围。近年来投入一百多万元用于体育器材购置、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墙面文化布置等项目,体育墙面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体育名将、体育传统项目简介、体育节活动剪影和本校体育运动员简介等内容,分主题、分场地进行布置,通过多种方式营造体育运动氛围,引领师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展示良好体育素养,努力体现办学理念中的“健身”元素。我校每年按计划,定期举行体育节活动,积极备战并参加市、学区的运动会及各项体育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2年我校在XX学区学生篮球赛上,获得了男子组第一名,女子组第三名的好成绩;今年XXX、XXX等同学在市运动会上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带领其他运动员夺得了小学乙组总分第七名的成绩,比往年有明显的进步; 2011年,XXX老师代表XX市体育局参加浙江省女子运动会乒乓球比赛,获团体第五名,个人第二名;获浙江省乒乓球比赛“连通”杯第三名。2012年,XXX老师代表XX市体育局参加温州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兵乓球比赛,获团体第一名,女子单打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被评为浙江省科学健 2

身巾帼示范员。

三、自查情况

对照《温州市中小学标准化体育室评估细则(试行)》,我校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设施设备,并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加强内部管理,充分运作学校体育室,为体育教学和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经自查,我们所有指标均达标或基本达标,自评结果为98分。具体情况如下:

(一)A体育室建设条件(40分)1.A1组织机构及经费(10分)A1.1管理体制(3分)

标准:1.体育室建设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并列入学校工作计划(2分);

2.明确体育室归口管理部门(1分)。A1.2人员配置(5分)

标准:1.24班及以上的学校落实1名专职的体育设施器材管理人员(3分);

2.落实管理职责(2分); A1.3体育耗材购置费(2分)

标准:每年有体育器材和耗材专项安排计划,并及时补充教学所需体育器材和耗材(2分)。

自评:

我校历来重视体育教学工作,把体育室建设纳入学校整体规划,每年的工作计划均有体育室工作部署,学校体育工作由XXX副校长主管,聘任XXX老师为体育室专职管理员,同时争取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体育室建设,近二年来共投入体育器材设备(耗材)购置费和体育设施建设共100多万元。

得分:10分

2.A2场馆建设(10分)A2.1运动场设置(5分)

标准:跑道、足球场、蓝球场、排球(羽毛球)场、乒乓球区、器械体操区均达到《温州市中小学功能室装备标准》要求(5分)。

A2.2体育器材室(2分)

标准:1.建有体育器材室(1分);

2.体育器材达到《温州市中小学功能室装备标准》面积要求(1分)A2.3体育活动馆(室)(3分)

标准:1.建有体育活动馆(室)(2分);

2.达到《温州市中小学功能室装备标准》要求面积(1分)。自评:

我校本部有36个班级,每段有6个平行班,按温州市标准化体育室建设标准,配备有300M附6条100M直跑道的环形运动场,其内还带有1个足球场,1个铅球场地,2个跳远沙坑,在操场的旁边建有4个塑胶篮球场,1个体操器械区(面积256㎡),一个室外乒乓球场(8张乒乓球台),操场的司令台下建有一个74㎡的体育器材室;另外,我校还有一个乒乓球室,内置3张乒乓球桌,还有一个舞蹈(健美操)室,可供学生进行健美操训练,各个场地的建设为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提供了优质的保障。因学校规划中的图书综合楼还未建设完成,目前还没有标准化的室内体育场馆。

得分:9分

3.A3设备器材建设(20分)A3.1器材设施(8分)

标准:配有篮球架、排球(羽毛球)柱、足球门、乒乓球桌、单双杠等,均符合《温州市中小学功能室装备标准》要求(8分)。

A3.2器材及设施(6分)

标准:1.配有相应仪器柜、架(2分);

2.《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教学器材配备目录》配备,高中根据课程标准和自选课程要求增配,并及时配备能满足新教材所需的体育器材(4分)。

A3.3场地要求(6分)

标准:1.运动场地与教学区域合理分设(1分);

2.场地地面符合相关要求(1分);

3.各类设施安装科学规范,确保安全(1分);

4.室内场地的照明采光应符合GB/T7793-2010《中小学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1分);

5.学校建有体育文化宣传栏(2分); 自评:

我校按标准化体育室建设的要求,根据本校的运动场地情况配备足球门一对,篮球架4对,乒乓球桌11张(包括8张室外和3张室内的),单、双杠各4副,肋木3间,平梯一副。在体育器材室内,根据需要配备有10个仪器架,5个仪器柜,3个羽毛拍架和3个QQ旋舞架,以及一些塑料箱,一间广播播音室。里面的体育器材设施基本符合温州市标准化体育室要求,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教学需要略作增减变化。为了让体育运动教学和平常的教学互不干扰,我校在建设教学楼和体育运动场地时就做了合理的安排,同时在各个体育场地都分别建有体育宣传栏和体育相关的墙面文化,渲染出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

得分:20分

(二)B管理水平(30分)1.B1管理(30分)B1.1制度建设(10分)

标准:1.有明确的工作人员职责分工(3分);

2.学校建立体育室管理制度、器材设备保管使用制度、体育活动守则、体育活动安全防护制度等,并严格执行,有体育运动安全事故紧急处置预案(5分);

3.相关制度上墙(2分); B1.2财务管理(10分)

标准:1.建立器材设备账册(纸质或电子账册),有总账、分类账(3分);

2.账务处理及时(当月发生当月记账),记账科学、规范(2分); 3.每学期核对账物,并有签章,归入档案(2分);

4.账、物、卡相符率100%,账、物相符率不低于95%(2分); 5.实行计算机管理(1分); B1.3器材设备及环境管理(10分)

标准:1.管理制度齐全科学,定期检查各项制度执行情况,严格落实过程管理(2分);

2.器材全部分类分区存放,合理排列定厨定位,科学合理、美观大方(2分);

3.做到物清、账清、资料清、标志清,使用统一的柜签及器材存放清单(2分);

4.保持器材随时处于可使用状态,定期做好器材的保养和维护工作,特别对危险性较大的室内外器材,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并及时落实到位,有检查记录(2分);

5.对室外运动器材应定期检查维护,切实消除安全隐患(2分)。自评:

我校对体育室的管理有明确的分工,副校长兼工会主席XXX老师负责学校的体育工作,XXX老师负责体育器材室的管理工作。根据本校实际,科学的制定了体育室管理制度及措施,做到制度上墙,并全面落实管理制度,严格按管理制度实施管理。

学校重视器材设备管理,按时建立器材设备账册,有总账、分类账,账务处理及时,记账科学、规范;每学期核对账物,及时归入档案;账、物、卡相符率达95%以上。随着学校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今后学校对体育器材设备将实行计算机管理。

我校管理员严格按照制度落实管理,对体育器材进行分类分柜,科学合理摆放,既做到美观大方,又做到使用方便;每个器材柜架都贴有统一标签,每个柜架都有器械的存放清单;另外,我校每学期在期中和期末组织人员对体育器材室、室外器材、以及一些器材的安全性进行全面地检查和维修,切实做到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得分:29分

(三)C应用水平(30分)1.C1教学常规(10分)C1.1学校管理(5分)

标准:1.学校有科学的体育教育计划(2分);

2.按课程设置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2分); 3.校级领导每学期有听体育课(1分)。C1.2教学管理(5分)

标准:1.体育教师有教学计划(2分);

2.有详细的教案,并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3分)。自评:

我校每年都根据我校实际及体育教学的需要制定出科学的体育教学计划,按课程设置规定,一、二年级每周设置4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每周设置3节体育课。我校领导非常重视体育教学,要求每位体育教师期初要有教学计划,体育课要备详案,并按计划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每学期的期初、期中和期末要对全体教师的教学计 6

划、教案等进行全面地检查,校领导每学期还会组织行政人员下到班级听随堂课(包括体育课),并参与到体育教研组的活动。

得分:30分

2.C2教学活动(10分)C2.1研讨活动(5分)

标准:1.每学期至少一次大型活动,有活动方案和活动过程记录(3分);

2.有教学研讨活动成果(2分)。C2.2学生活动(5分)

标准:1.期初有活动方案和计划(1分);

2.定期的开展活动,并有活动过程记录(2分); 3.建立学生健康监测机制,并落实(2分)。自评:

我校非常重视体育教学活动,鼓励每位体育教师每年要撰写论文、案例,积极参与体育教研活动,每学期至少要安排一次体育教研活动,2013年3月,XX市体育教研活动就在我校举行,XXX等几位老师为大家做公开课。而对于学生的大课间活动每年都制定有详细的计划,并且按计划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体育节也是每年必备的活动之一,校领导特别重视对学生健康体质的训练,要求体育教师每年对学生的健康监测都要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完成。

得分:10分

C3教育成效(10分)C3.1开展活动(5分)

标准:每年有组织学生开展体育节活动,并有系列活动过程材料、照片(5分)。C3.2学生获奖(3分)

标准:学校三年内有学生参加学区、中心校及以上的艺术节上获奖(3分)。C3.3教师获奖(2分)

标准:体育教师三年内有论文或专业技能比赛获奖(2分)。自评:

我校每年按计划,定期举行体育节活动,积极备战并参加市、学区的运动会及各项体育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2年我校在XX学区篮球赛上,男子组夺得了第一 7

名,女子组夺得了第三名,今年XXX、XXX等同学在市运动会上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带领其他运动员夺得了小学乙组总分第七名的成绩,比往年有明显的进步;XXX老师多次在省、市运动会乒乓球单打、团体比赛中获得佳绩,为我校的体育教育工作树立了榜样。

四、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展望

由于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体育室建设日益完善。但对照温州市标准化体育室的标准,我们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我校将以温州市标准化体育室的标准要求自己,尽快对相对薄弱的项目进行整改。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抓好工作:

(一)继续做好室内体育场馆(室)建设。尽快上马学校图书综合楼建设工程。

(二)优化学校体育室管理,加大体育室管理员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体育室运作效率。

(三)加大学生对体育器材使用的习惯教育,最大限度发挥体育器材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篇8:标准调研报告范文

1《标准》规定的建筑和用地面积指标

据《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标准条文说明》介绍,卫生部在制定《标准》之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测算,是在对我国精神专科医院建设和用地的现状(2009年以前)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精神专科医院建设项目中急诊、门诊、住院、医技、工娱、保障等用房的构成特点,以及精神专科医院建筑物用地、道路用地、绿化、住院患者室外活动用地等土地使用的特殊需求制定的新标准。根据目前国内精神专科医院的现状及临床医学发展的趋势,按70~199床、200~499床、500床以上三种类型规模编制建筑方案,从而提出了各类精神专科医院的建筑面积指标和用地面积指标(见表1)。

此外,《标准》中还规定了专职预防保健人员应在床均建筑面积指标之外另行增加建筑面积的原则,并根据目前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科研体制,精神专科医院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的情况,规定在床均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指标之外可增加用于教学和科研的面积指标,并对停车设施用地和绿化用地等提了出明确的要求。

《标准》较2004年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2]规定的精神病院床均建筑面积指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对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和病人室外活动场地床均使用面积指标未作具体规定。

2 北京市精神病院建筑现状

2.1 北京市精神病院的基本情况

根据最新报表统计,北京地区各级各类精神专科医院(以下统称“精神病院”)共有26家(不含诊所),去除个体和集体所有制的3家以及已停业的1家,共有22家不同级别的国有公立精神病院,本次调研即以这22家医院为对象,进行测算、对比、研究。从这些医院的基本情况看,建院最早的是北京安定医院(1914年),建院最晚的是延庆县精神卫生保健院(2008年);编制床位最多的是北京回龙观医院,编制床位最少的是通州区精神病医院。按等级划分:三级医院4家、二级医院11家、一级医院6家、未评级医院1家。

2.2 北京市现有的精神病院建筑规模

为了便于对比评估,依照《标准》将上述22家不同级别的精神病院按编制床位数分为三类进行测算,一类为70~199床的医院,有4家;二类为200~499床的医院,有11家;三类为500床及以上的医院,有7家。测算结果显示:22家医院中仅有4家医院的建筑面积(含租借用房)达到《标准》的要求,其余18家医院均未达到《标准》规定的床均建筑面积。如按各类医院的总床位和总建筑面积计算,一类医院平均低于规定指标19平方米,二类医院平均低于规定指标28平方米,三类医院平均低于规定指标29平方米(见表2、表3、表4)。

2.3 北京市现有的精神病院用地情况

依照《标准》的分类方法将精神病院分为三类测算,各医院的床均用地情况如下:22家医院中有5家医院的床均用地面积(含租借用地)达到或超过《标准》规定的指标,其余17家医院均未达到规定的指标。如按各类医院的总床位和总用地面积计算,一类医院平均低于规定的指标66m2,二类医院平均低于规定的指标55m2,三类医院则平均低于规定的指标13m2。显然一类医院床均用地面积与《标准》规定的指标差距更大,而二类医院的差距也超过了50%,三类医院拥有的用地指标最高,但平均仍有13m2的差距(见表5、表6、表7)。

3 对北京市精神病院建设情况的综合分析

3.1 精神病院区域分布基本合理

北京地区现有22家公立精神病院,从数量、等级和行政隶属等方面看是基本合理的。我们根据医院目前的自然分布情况,精确绘制了《北京地区各级精神病院分布图》,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央、市属医院分别建在海淀、西城、昌平和顺义四个区,区属医院均建在所属区县行政区域内,各级、各类精神病院已基本覆盖了北京市所有辖区,并且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向心性特征。根据以上特征可以推断,城区和近郊区的居民看病较为方便,而外周地区的居民则会感到距离较远,就诊交通不便。特别是房山、门头沟、延庆、怀柔、密云、平谷6区县,由于所辖区域山区较多、村镇分布相对分散,山区居民就医平均半径相对较大,给及时就医带来一定困难。

另外,由于崇文区精神病防治院的停业,在新东城区的南部(原崇文区)出现了空白,需要引起注意。

注:以上表格中床均面积的计算均按四舍五入取值,不计小数点;表中斜体数字为今年调整的编制床位数。

3.2 多数医院建筑面积不足,区属医院尤为严重

本次调研了解到,北京的大多数精神病院建筑面积不足,医疗用房紧张,具体表现为:

3.2.1 三级医院中只有部属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达到了《标准》规定的建筑面积,市属的医院均未达到要求;二级医院中只有市民政系统所属的民康医院和区属怀柔区安佳医院达到了规定的建筑面积,其它医院均未达到要求;所有区属一级医院中除通州区精神病医院外,其它医院均未达到《标准》规定的建筑面积。即81.6%的医院建筑面积未达标,其中50%的建筑面积不足《标准》规定的一半。

3.2.2 各区县属精神病院由于多重原因形成了不同的名称、等级、床位编制和建筑规模。除了怀柔区安佳医院和通州区精神病医院之外,其它区县属医院均存在建筑面积不足的问题。即使建筑面积最多的东城区精神卫生保健院,床均面积也只有47m2,与《标准》的规定还相差11m2;丰台区精神病防治院建筑面积最少,床均只有4m2,与《标准》的规定相差多达54m2。在建筑面积严重不足的医院中,有10家医院的床均建筑面积还不到《标准》规定面积的一半。

3.2.3 精神病院建筑面积严重不足除历史原因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原因是近年来精神卫生需求增加,各区县为了满足群众就医需要大幅度扩编床位,而其他硬件设施却没有相应改变。

3.3 多数医院用地紧张,部分医院几乎没有室外用地

从总体情况看,各级精神病院现有用地指标的紧张程度比建筑面积的紧张程度更加严重,具体表现如下:

3.3.1在22家医院中,只有5家医院达到并超过《标准》规定的用地标准,其中北京安康医院用地指标最宽裕,其次是民康医院、通州精神病医院和怀柔安佳医院。有17家医院的用地面积没有达到《标准》规定的指标,约占精神病院总数的4/5,其中床均用地面积低于《标准》规定指标50%以上的医院有14家,占63.6%。用地面积最少的是丰台区精神病防治院,床均只有约2m2,与《标准》规定的指标相差103m2之多,还未达到《标准》规定指标的2%。

3.3.2 大多医院用地面积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近年来大幅度调高了床位编制数,而硬件设施却没有同步改善。以北京安定医院为代表的几家建于二环路附近的医院,用地指标严重不足还受限于医院土地面积较少,多年来为了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房屋改扩建使建筑容积率超高,而用地面积没有增加。由于地处市中心,扩展空间受限,加之地价昂贵,所以造成用地面积远不能满足实际用地需求的现状。

4 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部分医院靠租借的土地和房屋办院,发展受到制约

通州区精神病医院、朝阳区第三医院、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和丰台区精神病防治院4家医院的土地和房屋都是租用的,没有产权和自主使用权,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次调研中将租借的土地和建筑面积都视为“自有”统计在内了,否则如按所有权统计,这4家医院的土地和建筑面积都是“0”,他们的办院资格就成了问题。同时由于“自有”土地和房屋的缺失,缺少稳定的发展硬件,这些医院在发展投入和制定远期规划方面都会顾虑重重、患得患失,势必影响医院的长期发展。

4.2 半数医院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均严重不足

所有的22家医院中,18家医院建筑面积不达标,17家医院用地面积不达标,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均不达标的医院有16家,占72.7%,其中11家医院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均不及《标准》规定指标的50%。说明北京市有一半的公立精神病医院在用房、用地面积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办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服务水平难以保障。

4.3 教学、科研等用房、用地面积无保证

以上测算结果尚未考虑精神病院教学和科研用房、用地的面积指标,而目前三级医院多为医学院校的教学、实习医院,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一、二级医院有的也承担部分学生见习任务。按照《标准》的要求,各类精神病院的教学、科研、专职预防保健等辅助用房、用地的需求面积也应当给予充分的考虑。

5 思考与建议

根据以上的测算数据可以看出,北京市各级精神病院在数量和分布上是基本合理的,目前无须规划建设更多的公立精神病院。但现有用房面积和用地面积都较紧张,这种状况对于北京地区精神病的防控、治疗服务以及首都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为此提出以下想法和建议:

5.1 北京市精神病院建筑规模和用地标准在全国应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北京作为首都,在经济建设、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等个方面都应该走在全国的前面,在制定本市精神病院建设标准时也应遵循这样的思路。

据悉,卫生部在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外精神专科医院建设的经验、广泛听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新近制定了《精神专科医院基本要求》,将作为部颁标准下发。《精神专科医院基本要求》参照了《标准》和卫生部2004年颁布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相关条款,按医院级别制定了新的床位数量标准,将一级医院的床位定为≤199张;二级医院的床位定为200~499张;三级医院的床位定为≥500张。在“业务用房”条款中提出了新的用房和用地面积指标,与《标准》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不仅提出了床均建筑面积,而且规定了“每床净使用面积”;没有提出床均用地面积,但规定了“每床室外活动场地面积”,所有面积指标都是以“底线”形式规定的(见表8)。

无论从来自全国的精神病院用房和用地情况的测算分析结果看,还是从各地精神病院管理者的实践经验看,《标准》中提出的建筑和用地面积指标是合理的。《精神专科医院基本要求(送审稿)》中规定了“每床室外活动场地面积”,这对于精神病院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室外活动场地是精神科康复治疗所需的必要条件。

北京在精神卫生机构的建设方面除了数量和分布上可能略有优势外,在新院建设和老院改扩建方面明显落后于上海、天津、广州等大中型城市。针对北京的建设、用地比其它城市更为紧张的特点,本着够用、用好、节约土地和科学发展的原则,建议在制定北京市精神病院建设发展规划时,建筑和用地指标应以《精神专科医院基本要求(送审稿)》提出的指标为最低标准,尽量向《标准》看齐,有条件时用地指标可放宽一些,预留出一定的再发展空间,为造福于北京的精神疾病患者,为建设与首都经济发展和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奠定基础,从而在全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结合《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指导意见(试行)》[3],笔者提出北京市精神病院的建筑规模和用地指标的建议标准(见表9)。

5.2 根据现状分层次解决好精神病院用房用地问题

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末下发了《关于加强北京市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4]。该文件就加强本市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明确的意见,特别具体地提到了“加大对市、区两级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以完成市和区县精神病院的标准化建设,解决全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结构的用房问题”,各级精神病院就此看到了曙光。但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北京市精神病院用房用地现状需要破解两个难题:其一是资金问题。资金是解决医院建设的前提条件,希望各级政府在条件审批、政策把关等环节上给予精神病院合理而有利的支持,在落实投资的同时协调好规划、土地、环保等管理部门,提高对精神病院和首都精神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以保证建设项目能够顺利得到落实。其二是土地划拨问题。随着北京市建设规划的落实,城区的改造开发和郊区的城市化建设都会使土地越来越紧张,如何保证精神病院应有的用地面积是个值得深思的难题。增加用地无非是向周边扩建和迁建两种途径,但由于地价、拆迁等因素,靠医院和主管部门的力量几乎是不可能解决这个难题的。土地是国家的,需求是多样的,要想解决精神病院用地这个难题必须依靠国家的各级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调控、划拨措施。

当前,应结合北京市精神病院用房用地现状,按照轻重缓急、先易后难的原则分层次逐步解决: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均不足《标准》规定指标50%的医院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医院地理位置是第二个要考虑的因素,精神病医院除为患者提供住院服务外,还肩负着精神病患者管控和社会稳定的任务,所以在对用房、用地需求相近的精神病院中,地处城市中心和人口稠密区的应优先考虑;另外,城区合并后新东城区的精神卫生资源重新布局需尽快落实,以解决由于崇文区精神病防治院停业造成的南部城区的空白。

5.3 明确产权归属,扫清医院发展障碍

通州区精神病医院、朝阳区第三医院、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和丰台区精神病防治院4家医院的土地和房屋都是租用的,没有自主产权和使用权,这种类似于空中楼阁的发展基础不牢靠、发展有顾虑,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尽快明确归属权,扫清医院长期发展的障碍。

5.4 加强康复体系建设,实现精神障碍患者就医的全覆盖

北京22家公立精神病院虽然已基本覆盖了北京市所有辖区,但是医院在北京市空间分布上的向心性特征决定了远郊区的居民就医还是不便。特别是房山、门头沟、延庆、怀柔、密云、平谷6个区县地处山区、半山区、村镇分布相对分散,就医平均半径相对较大,而闭塞的环境、不便的交通导致他们精神卫生知识匮乏、有病不医,加重了精神疾病负担。通过新建精神病院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既不现实、也没必要,而精神卫生康复体系的建设正好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优先考虑远郊区县,特别是边远山区社区医生的配备和精神疾病知识培训,建立起社区与医院常态化的绿色就医通道,做到病有所医,实现精神障碍患者就医的全覆盖。同时,在康复体系建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硬件、软件配置,在床位编制增加的同时,与之配套的人员、建筑设施、活动用地都要跟进,以便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摘要:对北京地区22家公立精神病院的建筑规模和用地情况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多数精神病院用地严重不足的原因,找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结合国家相关标准,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精神病院,建筑规模,用地标准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卫生部征求《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标准》意见的通知[EB/OL].(2009-10-21)[2013-2-10].http://www.gov.cn/gzdt/2009-10/28/content_1450909.htm.

[2]卫生部.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指导意见(试行)[EB/OL].(2012-2-17)[2013-2-10].http://www.casw.org.cn/jsfg/_content/11_01/29/1296269070968.html.

[3]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北京市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2011-12-24)[2013-2-10].http://govinfo.nlc.gov.cn/bjfz/zfgb/530400a/.

上一篇:老师,我想对您说作文下一篇:2023年综合治理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