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教学管理新理念-对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2024-05-24

时代呼唤教学管理新理念-对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调查与思考(共10篇)

篇1:时代呼唤教学管理新理念-对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时代呼唤教学管理新理念-对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现代教学管理必须更新观念,以新的教学观来透视与分析今天的课堂教学,采用刚性管理手段,纠正当前教学工作中不适应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做法――

为适应世界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第三次全教会提出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重点。这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思想观念与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模式的根本变革,无疑对中小学教学管理提出挑战。显然,过去中小学教学管理与当前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的发展不相适应,广大一线干部教师呼吁,中小学教学管理亟待改革,如果不紧紧抓住管理这根缰绳,任何成功的.改革都是不可能的。

应当看到,经过多年的学习宣传,广大教师对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概念并不陌生,但相当多的干部和教师还仅仅停留在认识水平上,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更没有将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尤其是一些管理行为有悖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相当多的教学管理还是围绕着知识传授进行的,仍然停留在考试管理、分数排队层面上,一些管理部门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并按升学率和分数对学校和教师进行排队,以此作为实施奖惩的依据。有的学校对国家规定的课程随意更改,或增加课时总量,或减少和挪用非考试科目课时,办复读班和反复进行模拟考试,滥编滥印复习资料,向学生硬性推销。有的剥夺学生休息权利,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为代价,追求所谓的高分数。有的对个别教师加重学生负担的做法采取默许的态度,甚至大加赞扬、示为样板,这样的教学管理不可能使中小学走上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轨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无从谈起。

由于对传统教学方法驾轻就熟,一些教师不愿意花力气探索新路,相当多的课堂教学仍然是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认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合作、交往等行为的养成;重视考试的选拔功能,忽视学生的全面综合评价等。为此,有必要采用刚性管理手段,加大对原有教学中不合理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进行变革的力度,纠正当前教育(www.xfh

[1][2][3]

篇2:时代呼唤教学管理新理念-对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作 者:张承继日 期:2007-6-25 0:00:00

《品德与生活》(浙江教育出版社版)在我们曲沃国家级实验区实验一年来,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课改实验工作发展健康,运行良好。我们高兴地看到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品德与生活》的内涵在教师、学生身上焕发出新时代的气息,充实着教师、学生的精神世界。概括一下我们的做法是:

1.培训到位。新学期的开始,我们就邀请出版社的教材专家来我县做互动式培训,解决教师提出的疑难问题。我们坚定不移地执行“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我们看到教师有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工作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2.制度健全。为了切实搞好《品德与生活》这门活动型综合课程的实验,为省级实验区及全国推开实验提供经验,我们力争使每一个实验细节都要做到位。为此,我们制定了:①备课制度。教师人人有教学计划,每课有教案,各乡镇教研室要配合县教研室定期检查。②培训制度。我们要求教师利用“5+1研训日”(5天上课周六研训)把《品德与生活》也例为一项内容。通过听讲座,看示范课、互动式培训,提高了教学质量。③听课制度。每位《品德与生活》课教师,每学期听《品德与生活》课不得少于4节,并写出听课心得体会。县教研员下乡听课不得少于40节。④论文、案例评选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写论文或案例或教学设计两篇。通过筛选优秀文章刊发在《曲沃课改实验通讯》上,特优秀的还向浙江教育出版社办的《实验通讯》推荐。⑤奖励制度。每年全县召开一次课改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奖励在课改实验中作出贡献的教师。

3.培训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新课程实验中,教师、教研员都没有现成的经验,为了使教师少走弯路,少出失误,我们在全县下乡听课中注重培养典型,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发现典型,重点培养;我们认为比较成熟的,给全县教师上示范课,这种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课改实验是一项宏大的、复杂的工程,尽管我们的工作做得比较细,但是,还是发现一些问题;尽管是个别现象,但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品德与生活》课教师有如下6点担忧:

1.既然是活动型课程,那么活动就比较多一点;但校园小,势必影响其他班级的学习。例如有一位老师说:“我在上《品德与生活》时,设置了在校园探究的环节,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在校园里交流、探究,可是有一个班的老师说真讨厌,影响别人上课。”

2.有的老师说:班级大,人数大,活动起来仅组织教学就叫人难以招架,别说搞什么有什么特色的活动了。

3.老师有时设置的情境,学生难以理解,常常会出现一些节外生枝的笑话。

4.校外活动时教师担心学生安全,在校园里又没有更大的空间和课程资源。

5.封闭式管理学校如何让家长配合,上好《品德与生活》课?学生两周才能和家长见一面,教师一学期都很难见到一次家长。家长、学生、教师之间沟通不便。

6.在封闭式管理学校,学生校外活动很难,采集野花、野草十分不方便。农村学生在上学路上、放学路上就可以抓个小虫,捡个蜗牛,体验刮风下雨出门不方便的滋味,而在封闭式管理学校就难以做到。

课堂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有:

1.有个别老师认为,《品德与生活》又不考试,上好上差没关系。

2.上《品德与生活》课就是让学生们“看看娃娃”、“画画娃娃”、“说说娃娃”。教师没有什

么可干的。《品德与生活》只不过是其他学科的一副“润滑剂”,让学生轻松一下就行了。

3.突击教学。包班教师平时侧重于语文、数学,一听来人检查,一节课就突击讲两课或一个单元。完全是应付差事。

4.问答式教学充斥课堂,师问生答,再问再答,问问答答,枯燥无味,不求创新,敷衍了事。

5.放任不管,任学生自己学。有的包班教师认为课程头绪多,干脆一学期不看一下书,只是让学生随便翻翻,美其名曰:让学生自主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没有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办法,而是认真地分析,寻找病因,对症下药。我们首先强烈地感到:《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呼唤新理念的指导。教师的观念是“本”,各项制度是“表”,既要表本兼治,又要有所侧重,关键是要从“本”上着手。于是我们从如下2个方面对教师进行了再学习、再培训。

1.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深刻体会每个细节的内涵。

《品德与生活》就是要“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我们要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方能体会到《品德与生活》学科的重要性。《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遵循《全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如果教师能从这样的高度去认识,用新课程的新理念去指导课堂教学活动,那么教师会乐意把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在时间上也会恰到好处地去和学校其他活动或其他学科进行渗透,进行联结,从而不断地发展。关键是教师心中要有儿童的未来,为儿童的未来负责。

《品德与生活》在课程的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如果在小学低段给学生造成空白或盲点,会给以后的教学造成一定的损失和压力。我们必须认识到:现在我们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和孩子们今后的成长息息相关,紧紧相联。

2.示范课典型引路,学科渗透巧妙融合。

我们曲沃农村小学占90%,包班老师多,如何解决好包班老师课多,备课任务重的问题,我们曾共同研究、反复思考过。我们在下乡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北辛村小学何红云老师在上《上超市》这一课时,很有特色,她能把《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艺术》都能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学生乐学,老师乐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从宽泛的角度去看,何红云老师这节《品德与生活》课,也可以叫语文课,还可以叫数学课,我们认为何红云老师为包班老师如何上好《品德与生活》课开创了一条很好的路子。

鉴于此,我们对包班老师也给予特殊的政策:写教案只要是能多学科、多课时地融合在一起,我们不但不认为是投机取巧,还认为是很有特色的教案。这就大大地解决了一些教师的思想顾虑,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通过培训,他们不认为包班是负担,反而认为是一种乐趣,是一种天赐的良机—便于教师自己全面成长和发展。

篇3:时代呼唤教学管理新理念-对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认知过程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课堂评价是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课堂评价教师能够及时将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给学生, 这是改善教师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能只关注对课堂的调控和对教材的把握、处理, 而且应该对学生学习进行客观、科学和富有激励性的评价。

小学数学课堂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 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种教学观念的指引下, 教师在课堂评价中首先要改变自身的评价观念。教师应该意识到每位学生都是伴随着教师的评价成长的, 教师的评价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 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应该了解课堂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学生, 而是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不管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 他们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 关键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不同学生的物质, 并注意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式来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对其进行恰当的评价, 促进其全面发展。

1 评价内容要真诚、有针对性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情感有很大影响。因此在课堂评价时, 教师要全身心投入,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 以情动人。如果一节课上处处都是“你真棒”“回答得真好”之类的表扬话语, 课堂评价则变成了一种表扬公式, 这样的表扬鼓励就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只有使受到表扬的学生感到教师、同学的肯定是真诚的, 才能体验到自己的价值, 从而有更好的表现。除口头表扬的方式外, 教师还应该是充分利用情感激励和动作行为激励两种方法。教师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宽容的微笑, 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 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 使教师与学生产生心与心的互动, 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另外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意不要过度表扬。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评价, 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 反而会使评价失去了激励学生的意义。

教育学家布莱克·威廉提出:有益的教师反馈应该是具体的、描述性的和及时的。因此, 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应该是详细的、有针对性的。教师要能够从每个学生的回答中挖掘出他们的优点, 指出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为什么是正确的或者为什么是错误的。这样的评价才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自身, 促进他们的发展。

2 评价准备要充分

教师如果想进行成功的课堂评价, 在课前应该做好充分的评价准备。因此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预想学生可能做出的回答。尽管学生的课堂活动是多元的, 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求教师预设出课堂中学生所有可能出现的回答是不可能的, 但这并不意味教师可以忽略课前对评价的预设。那些认为在教学实践中, 只要根据实际的课堂情境做出评价, 随机调控就可以了, 一切都是学生说了算, 教师无法预设的思想会使课堂评价变得盲目和无效。缺少预设的课堂会出现下列问题。

(1) 教师对学生认知能力评价过高, 疑难问题教学处理不好, 课堂教学陷入被动。

(2) 教师对学生认知能力评价过低, 激发不起学生的求知从欲望, 容易使课堂教学和学生思维陷入僵化状态。

(3) 学生求异思维活跃, 提出许多超越知识体系范畴或教学进度的问题, 教师因准备不足而无法应付。

因此教师要对课堂评价进行充分预设, 具体来说, 就教材而言, 教师要在把握重点、难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教材;就学生而言, 教师要清楚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例如, 教师在课前要考虑针对某个教学内容, 学生会提出怎样的问题, 教师应该进行怎样有效的引导;教师提出一个问题, 学生会怎样回答, 有几种答案, 教师怎样评价不同的回答等。一旦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了细致的预设, 课堂评价就会变得更加精彩了。

3 评价主体要多样化

《课程标准》提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 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传统课堂中的教学评价往往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片面的评价。而在现在提倡的开放式课堂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 学生也成了评价的主体, 通过学生相互评价, 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使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言的机会。具体来说, 除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外, 在教学中, 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3.1 学生互评

通过学生互评的方式可使学生获得自尊感的满足, 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同一题目, 同一个问题,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 学生的解答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学生互评, 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不断地对学生原有的认识进行补充。

另外,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 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学生互评的方法, 通过学生对提出的困惑或解答的评价, 使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可以使不清晰的问题变清晰, 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互相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在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时, 也可以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

3.2 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是加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都督、自我调节的有效途径, 是建立学生自我意识的有效手段。另外,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 可以防止由单纯的“他评”方式所容易造成的同学间的敌对情绪, 从而提高评价效果。

3.3 评价主客体的适时换位

现代教育评价观认为,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出评价的同时, 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媒体的使用、练习的设计等方面做出评价, 教师与学生在评价实施过程中的这种换位, 让被评价客体成为评价主体, 使评价客体由非主导的、被动的地位变为主动地位, 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 评价语言要艺术化

课堂评价语言是课堂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课堂评价语言不在于用词的华丽, 而在于教师能否抓住学生回答问题的本质并恰当地表达出来,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创造性、艺术化的语言, 能够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 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快感, 真正让课堂评价语言发挥作用。

4.1 要注重用词的变化

在课堂上, 教师经常会使用“不错”“很好”“再想想”“你能比他还好”等评价语言。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长期重复使用相同的语言, 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 课堂评价也会失去应有的激励作用, 更无法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 要注意评价语言的变化, 不同的评价角度都应该有不同的表述。比如在学生出现错误时, 教师要能够用委婉的语言指出他们的问题, 教师可以对学生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 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有出入, 换一个角度想想, 或许会有新的发现。”这样的评价语言既抓住了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又能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思路, 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又如, 表扬学生时也要针对学生回答的特点进行点评, 而不是以“你真棒”一概而论, 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优点并感受到教师赞扬的真诚。

4.2 提倡幽默化

数学知识是非常抽象和严谨的, 这就直接导致数学课堂学习没有语文、英语等其他学科那样形象生动、富有趣味。要改变这个现状, 教师需要从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开始, 让课堂评价语变得幽默, 使数学课堂充满激情和趣味。例如在一节应用题的练习课上, 其中有一道题的问题是:“这筐橘子有多重?”有个学生回答:“这筐橘子有60重。”教师此时并没有简单地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而是笑着问:“你有多高?”“我身高大约130厘米。”“不, 你身高大约130高。”学生马上回答:“不对, 不应该这么说。”说完后他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在这个案例中, 教师就是通过自己幽默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 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在轻松的氛围中解决了学生存在的问题。

新世纪的课堂教学, 已经进入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要目标的新阶段。我们上课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 这些个体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和丰富情感。因此, 我们所上的每一课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一堂好课, 不应追求讲授技巧的滴水不漏、教学环节的天衣无缝、细枝末节上的精雕细刻, 而应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学习过程, 注重学用结合, 着眼全面发展,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2]张晓霞, 李建萍.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 6.

[3]郜舒竹.践取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数学教学案例[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5.

[4]陈亚明.新课程小学数学评课的理论与实践[M].宁波出版社, 2005, 9.

篇4:时代呼唤教学管理新理念-对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关键词】高中 现状 对策

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的现象,高中招生数量不断扩大,办学模式也不断扩张,全国各大省市都在大力深化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虽然高中英语教学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如何更好的适应这种宏观形势变化,如何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都是需要我们明确回答的问题。唯有这样,才能使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一直维持在科学稳固的基础之上。

一、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一)师资队伍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作为占据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是决定高中英语教学和学习效果的关键。当前,产生教学问题的主要根源是由于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总体滞后,不少教师的英语功底差,跟不上新教材的教学,还有的教师只关注教材,在课堂上死板的讲解教材,导致学生实际能力培养不够,缺乏语言实践的训练,说的少练的也少,缺乏对英语语感的培养。并且部分教师至今在课堂上仍多用汉语授课,有的语音不标准,地方口音严重,有的语法错误较多,课堂语言单调无趣,不能很好地胜任课堂语言交际活动,在我国经济和教育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与相对落后的一些偏远山区相差较大,教学水平也比落后地区高。在偏远地区,由于教育长期受到严重忽视,英语学习的质量格外不足,甚至很多地区都没有英语课,英语老师严重缺乏。

(二)教学理念陈旧落后

由于高考方向的指引,导致高中英语教学常常只是题海战术,教师一味的为了讲题、学题使学生大量做题、改题,结果是教师教的累且学生学的苦,虽然考试结果可能会分数高,但是英语语言能力却没有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差,只是学会了知识而忽视了应用。另一方面,高中生性格开阔,具有眼界开阔、思维活跃、个性化突出等新特点,可是部分教师却忽视了高中生的这些特点,在英语新教材的教学中还是在原始英语教学上,并未结合新教材的新内容,设计适合高中生特点的新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苦闷,不够热情。

(三)多媒体教学使用不够充分

现代教学的特点之一是结合科技与网络教学,优秀的英语课堂,往往能充分应用到新的教学用具,比如挂图、卡片、实物、录像、投影等样样俱全,但是现阶段的英语课堂上,一些教师依旧只是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法,对着课本教课,致使课堂教学效果不活泼,过程呆板,缺乏生气,缺少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还有一种现象是有的教师虽然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只注重了生动和趣味性,整堂课都是逗趣学习,学生虽学得开心,但却没有学到实用的知识,也是没有真正的领悟英语学习的重点。

二、高中英语教学改进的建议

高中英语学习的改进不仅需要教师专业素养的改善,还要关注学生的特点,将教师提高与学生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共同进步,采取有效的措施改革英语教学。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高中英语教师要充分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认真研究英语教材内容,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抓住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的活动,注重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将精讲和略讲相结合、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钻研的空间。而且,教师在备课时,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不能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求简单教学,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讲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英语。

(二)有效地对课堂进行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改正自己,合理调整课堂气氛,加强教学的效果。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教学中对自己的个人素质、学生行为、教学课程等进行严格调整,不断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共同发展。教师要以身作则,在课堂上教师要有得体的举止,更多的使用英语口语讲课,充分营造一个更加接近真实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多与学生用英语交流,使用简单的英语发出指令,让学生按英语指令去做,加大英语语境的输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英语体验,既能学好英语知识,更能练好英语口语。

(三)充分调动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多样的课堂教学加强师生同学间的互动,调动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多一些关切的目光、鼓励的眼神使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英语教学是互动的过程,很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讲知识也是为了学生能够学会,课堂上没有学生的互动,很难让教师得到反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高效的教学质量正在于教师的精心讲授和学生的集体互动相配合,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正在于学生的自发学习和主动研究,只有师生配合好,教学才能更好的发展。

(四)加大改变教学观念和行动研究

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思路,真正认识教为学服务。首先就是要解决思想问题,对于观念的转变,教师要应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还要在教学操作上,多观察、多模仿、多交流,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形成个人教学风格。 而且,英语教师要加强教学的行动研究,完善教学的知识结构,以扎实的专业性知识作为良好的教学效果保证,提高教师文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总结额完善实践知识,多做教学计划,善于做课、听课、评课。不仅是教师,学校领导也要多多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交互学习,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更多的为学生服务。

结语:综上所述,高中英语教学在新课改理念下重要的是把恰当的英语学习方法教会学生,高中英语教师要更多地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学生英语口语的练习,建立英语角加强英语交流,加大学生课下进行英语的阅读和听、说、写作训练,让学生在活泼轻松、愉快开心的课堂环境中,全面提高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春雨.高中英语教学策略分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0)

[2]秦初生.高师小学教育研究方法与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3)

篇5:时代呼唤教学管理新理念-对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一、传统数学课堂评价的弊端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缺陷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比较单一, 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成果进行评价, 往往教师的一句话就全部认可或否定了某个学生, 这是不客观的评价, 从而导致学生容易出现太骄傲或自我否定的心理, 这不仅对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极其不利, 还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不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二, 教师的评价内容太少, 没有做到从学生的各方面出发, 传统的数学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往往只看学生的成绩, 成绩好评价就好, 成绩差评价就差, 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导致学生只知道提高成绩, 使得其他方面成为学生的薄弱环节, 使学生的健康成长受阻;第三, 大多数教师的评价态度带有敷衍性质, 总是用一句话来评价学生, 比如“你真棒”、“你做的还行”之类的话很明显就是在敷衍学生, 学生听不到中肯的评价, 就无法正确地看待自己, 如果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真诚, 就会失去对教师的信心, 造成师生关系破裂, 教师评价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等等。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首先要改变评价主体, 从以往的教师为主改为现在的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 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三个方面。

教师评价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中肯地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要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所以要真诚、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及行为,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心, 从而对教师产生好感, 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数学成绩, 还能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让小学生在一个赞美与批评并存的环境里生长, 使其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同时也达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目标。

学生自我评价是让学生动脑筋思考自己与他人的优缺点, 这是学生的一个思维过程, 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也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重新认识到掌握知识的乐趣和重要性, 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成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学生互评是学生之间互相提出对方优缺点的一个过程, 让学生在关注自己的时候, 也把眼光放在他人身上, 这样有助于学生互相学习, 从他人身上“取长”来完善自我。需要注意的是, 在学生互评过程中, 受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 互评可能会带有片面性, 有时学生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这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他人。另外, 如果学生之间有矛盾的话, 可能借此机会报复他人,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 辨别评价的真伪, 对错误或者不合理的评价及时给出意见。

三、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实践的启发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改变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 而且教学评价也可以视作学生学习的一个环节, 在这个环节里, 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说明学生参与到了课堂教学当中,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学评价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营造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这样有助于激励学生自主提问, 提高课堂效率,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成长环境。

四、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发生变化是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国为了革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探索出了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课堂的教学评价方法强调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的时候, 教师要适当地加以引导, 引导学生正确思维意识的形成, 这是教师的责任, 也是教师工作的主要方向。

摘要:当前, 国家为了革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和改变教学的现状, 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出发, 实施了新课改策略, 综合全国的实践成效看, 新课改的实施确实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但是传统教学方法依然存在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阻碍了新课改的实施进展。数学是小学的一门重要科目, 所以在数学当中的教学方法改革尤其重要, 教学评价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环节,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非常重要,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本文提出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方法, 旨在总结数学课堂的教学经验, 为以后的数学课堂教学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参考文献

[1]刘珍.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11.

[2]姚永妃.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14.

篇6:时代呼唤教学管理新理念-对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关键词:计算教学;计算能力;计算习惯

我任教小学数学有十几年了,在教学中,发现孩子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差,而且错误率也较高,与其他数学老师谈论时,他们也深有同感。为此,我们围绕“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计算教学”开展了研究,通过几年的探究,获得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与大家来共同分享。

一、抓好基础教学,灵活选择做题方法

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存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问题。如:有些同学运算定律掌握不好,有些同学加、减、乘、除的计算法则记得不清楚,还有些同学出现知识混淆等多种问题。因此,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并能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例如在学习完了小数除法后,我给学生出示了下面的题目:24÷25÷4,很多学生都习惯地从左到右计算,按部就班,结果既费时,正确率也降低了。在计算0.5×32×0.125时,对运算定律运用不灵活的学生也会按部就班地先算0.5×32,再用乘出的结果去乘以0.125,出现了计算速度较慢,正确率较低的状况。而对运算定律掌握熟练的同学就会灵活地把32分成4×8原式就变成(0.5×4)×(8×0.125),这样就把一道较复杂的计算题变成了一道简单的口算题,不仅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而且计算的结果也不易出现错误。而对计算法则混淆的同学会写成(0.5×4)+(8×0.125),从而造成计算结果的错误。这时,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马上去批评学生,而应帮助学生从整理已学的基础知识开始,运用知识迁移,不断深入,探究出现问题的原因。只有让学生真正明确了算理,学生才能掌握这一类题型的基本做题方法。在新课程标准中淡化了算理和计算法则教学,书上没有现成的算理和法则介绍。而是让学生多经历计算,自己去探究、发现、总结、归纳,得出计算方法,着重凸显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计算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觉得通过学生的尝试、探究、合作,教师的引导、点拨,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极大的效果。

二、不搞题海战术,创设实效性练习

教学中要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除了让学生牢记基础知识外,在选择习题时也需要下一番工夫。俗话说得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对于练习的设计,我们教师不能认为多多益善,而是要注重科学性,讲究实效性。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是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要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教学内容每节课课前安排2~3分钟时间进行口算训练,也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有机地渗透口算训练。对于“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这些基础知识一定要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只有持之以恒,坚持每天练习,学生才能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教师还要结合生活现实,出示一些与实际相关的估算、求近似值的计算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

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计算本身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计算的兴趣,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计算的正确率下降。比如把“56”写成“65”,把“+”写成“-”,把括号丢了,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在计算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课堂上不能一味地让学生只做题,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卡片、ppt课件、小黑板等形式出示题目,由我计时,看每组学生做完给出的题目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做对了多少道题。一个星期进行一次评比,看哪组学生做对的人数最多,用时少,哪组就为本周的计算优胜组,并给予奖励。这样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计算训练,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课后对于学生的作业也要做到有布置有检查,而且对检查的结果要及时通报,做到奖罚分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计算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做到及时纠正错误,有效地防止错误,实现从教师的计算教学到学生人生行为习惯的转变,使新课程理念中的计算教学既扎实有效,又能体现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杜波娜.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需要理性回归,2006.

篇7:时代呼唤教学管理新理念-对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步入新时代, 中国的基础性教育仍处于改革时期, 新式课程对于教学工作所提出的要求以及提倡的基本性理念, 让老师的综合性素质以及教学的能力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同时还对于学校教育提出新要求; 小学时期的数学课程以及教学论这门学科最能够体现老师的教育特色。所以, 怎么样利用新课改的要求来培育老师已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二、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当前的状况

它是由以往的教学法进而发展得来, 伴随教学所进行的一些教育改革, 人们已经深深地认识到这门学科当前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学习环境, 根本不能够满足如今的教育发展需求, 因此人们必须要重新对数学这门学科当前的现状加以分析。

( 一) 课程内容过于陈旧, 不能满足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1、课程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没有被充分展现

传统意义上的“课程”一般是指学科的教材内容, “教材”几乎已经等同于“课程”, 然而随着人们持续深入地研究, 并且从多个角度重新对课程理论加以审视, 人们对课程有了新的认识: 它是目标、计划, 同时也是经验, 不再仅仅是教学材料。同时, 课程被人们从“理想课程”、“理解课程”、“文件课程”以及“实施课程”与“经验课程”等多个层面诠释, 提出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等新的概念, 进一步丰富了课程的内涵, 但是这些最新的课程研究成果却没有被及时反映在学科教学论上, 成为该研究很大的欠缺。

2、“建构主义学习观” 等学习理论的实质没有被充分体现

“建构主义学习观”在近几年得到了普遍的推行, 它体现了学生主动构建学习内容的观念; 这一理论在新式课改里, 有效应用主要体现在新课程学习方式所倡导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和新课程学习理念所推崇的“发现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上。但是由于受到以往的教学观念的束缚, 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 教学论忽视了讲授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导致教学仍然依靠死记硬背, 这样的做法使学生根本不能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久而久之, 逐渐丢失了本应该具备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 甚至是最基本的主体意识。

( 二) 学科自身特色体现不充分

在过去的长时间里, 人们一直过分地依赖于教学论, 并且未将其和自身学科进行互融, 并未重视探讨数学教学的规律, 进而没有体现出数学这门学科的个性; 在研究的视角以及技巧上也没有特性。

( 三) 学科队伍薄弱, 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教学论就是新兴的一门课程, 它发展比较缓慢, 并且各个高等院校也没有对此加以关注, 所以降低了这门学科的层次; 但是这门学科又注重实践和理论之间的互相结合; 不仅如此, 同时它还对老师在理论方面的素养又有着要求, 但是如今的师资团队仍难以符合教学工作的实际要求; 就现实的实际情况来讲, 这门学科的团队能够分成如下几类; 第一类, 缺少实践并且具备一些理论知识的博士以及硕士; 第二类, 缺少理论素养但是实践较多的中学老师; 最后一类是两者均比较缺少。如上几类情况均严重制约了学科的发展。

三、“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的策略

从新式课程的新理念与数学教学论的当前情况出发, 我们一定要加快“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建设速度, 并对上述所存在的缺陷同时还要提出一些合理化的解决方法。

( 一) 明确课程性质, 确立新的教学内容

从教学方法慢慢地发展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这门学科已经不将传授方法当做核心内容, 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应用型理论科目; 它当前的任务就是建立学科理论; 除此之外, 积累实践性经验还是它主要的任务。建立理论知识不但能够反映出目前教学理论的进步, 同时还要根据当前所提倡的教学理论, 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 来集中反映出改革之后的教学成果, 让构建的理论知识可以引导当前教学改革实践。

( 二) 体现学科特点, 凸显学科特色

学科的教学特色作为教学论发展的基础, 只有数学学科具有特色, 才能够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论; 所以, 老师要注重突显出数学这门学科的特色。自过去以来, 因为人们始终过分地依赖于教学论, 所以在对理论进行确立的过程里, 一直实行“拿来主义”, 并未能够把教学理论知识和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学实践进行结合。揭示数学学科的教学规律就是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的内容。

( 三) 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对于研究范式的改革和学科体系的创新和推行, 仍需要该学科高素质教育职工来执行, 因为强大的师资力量才是促进学科发展和建设的必要条件。因为该学科归类于“应用型理论学科”, 它的明显之处在于实践和理论的密切结合。所以, 本学科的所有老师搭建合理地知识框架理当从以下的若干点来着手。第一, 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只有根据其学科特点, 才能对学科所特有的教学规律进行探讨, 并确定出合适的方法; 第二, 一定能够把本学科所具有的特殊性与一般的教育概念相结合, 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素养; 第三, 学会利用当前的一些现代化教学用具, 能够制作一些相关课件, 懂得现代教育手段以迎合教育化信息化需要同样也是重要方面之一; 第四, 该学科的老师一定要具备一些基础性教育的教学经验以及基础, 以便于适应该学科特有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1]刘忠锋.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J].中外企业家, 2013, 22:220.

[2]刘正伟.论学科教学论的范式转换[J].教育研究, 2005, (3) :61.

[3]俞宣孟.本体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19—24.

[4]田世清.浅谈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11:81.

篇8:时代呼唤教学管理新理念-对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关键词】 跳远;新课标;“超市”;海棉垫;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1

高中新课程改革提出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教学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高中选修课中跳远教学是其中的一项教材,在过去的跳远教学中,沙坑是唯一的场地,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受场地限制,而有些学生特别是女生都比较爱干净,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可是我们何不试试用跳高的海棉垫来代替沙坑来教学呢?不仅场地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高了,教学方法也多样化(移动沙坑),也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在课堂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跳远,该怎么去练习跳远这项技能。在高中这个阶段,学生正式肌肉、速度、力量发展的时机,在这个阶段,练习跳远比较适合。本课的教学思路也正是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新思维、新理念。以下笔者文中就这个教学案例进行探讨。

一、新课标背景及理念

传统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整堂课让学生沉没在教师的哗哗不休与指手划脚中,那无疑是一件令他们头疼的事。新课程提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妨在恰当的时刻给学生一点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时间,去完成一些自己爱做的事,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解放。教师的任务只在于如何把他们的活动与自己的教学联系起来。比如,在课的收心热身阶段,以往的教师不是让学生慢跑几圈就是教师领着学生按照教师规定的路线进行热身。为什么不给学生几分钟呢?教师只需在操场上画上四点,由学生自己讨论所跑的路线,而教师只要在旁引导学生通过这四点进行即可。这样一来学生是人人参与,积极主动,设计的路线多种多样,队伍井然有序,而教师也轻松。可见,在教学中,给学生二、三分钟的自由空间,既遵循了培养学生自我活动能力的要求,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满足了学生无意注意的需要,使学生能精神百倍地投入新的学习中去。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如何进行跳远教学

以往跳远教材内容的学练体系中,比较注意运动技术技能传授,脱离学生自身已有的活动经验,学生课间和课外活动中喜欢的许多跳的方式,在体育课上却看不见或很少看见;在自行活动中,遇到的活动方式方法上的困惑,在体育课上也得不到应有的指导和解惑。体育课上呈现给学生的却是超自然的运动规范和一刀切的技术要求,在这种身顺而心违的学习情境中,极大地削弱了学生们的学练兴趣。为了使学生真正达到积极、主动而富有成效地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本堂课设计多种跳的方式来做辅助练习。比如:徒手跳、手脚并用的跳,由跳障碍物过渡到跳远等练习方式,让每位学生自由发挥,畅想各种跳的方式,真正达到新课标的宗旨。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构建的,并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构建,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因此,本次课的设计是以启发学生多种思维和举一反三的方法思路,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构建自己的认识。为了能把跳远技能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实施跳远教材主题性单元教学。

(一)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主体意识有内在需要的趋向,当满足这种内在需要时,从会产生愉快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欲望,启发诱导学生多动脑,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为什么而学?学了有什么用?怎样学才能学得快学得好?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和学得会、学得懂、学得愉快。在技能形成的练习中让学生自我表现,发展个性,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并充分争取机,展现自我的创造能力。比如在课前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可让学生轮流领做,真正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更自觉、更认真地上好每节课。消除学生闭锁的心理和紧张的情绪,提高交往能力,增强心理适应能力。

(二)创设学生成功体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在成长过程中既保持不断的创造力,又保持健康心态。由于中学生比较弱小,往往看不到自己的潜能,因而常常表现为缺乏自信。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指标,对照标准找到自己相应的坐标值,自信心强的可“跳几跳,摘到桃子”;自信心弱的可“跳一跳,摘到桃子”,学生就会享受到由自己的努力而成功的喜悦,提高自信心。比如,在跳远教学中,有的学生跑的速度素质较好,就可以发展他的助跑能力,有的学生弹跳较好,就可以发展他的起跳能力,还有的学生技术动作较快的,可以发展他的动作技术优势等。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根据自我效能理论的观点,以前成功的活动可以使个人对今后成功的期望很高,自我效能的增强,内部动机加强,所以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的对他们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标,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和自己能力的提高,就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比如,在跳远练习中,让跳的差的学生到1米板起跳,而好的学生去2米板起跳。教师要让学生有快乐的体验,不要刻意追求成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并享受体育活动给其身心带来的快乐。

(三)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身不利因素。

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利用课堂和课外的开放性、交流感情的直接性等有利条件,深入学生体育学习环境中去,了解情况,用诚恳的态度,真挚的热情与学生交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启发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和对待各种问题。如在进行跳远测验时,对一些个子较矮或体形较胖的学生,明确指出他们技术不比别人差,而是素质和先天造成的。促进学生正确面对客观条件,充分正视不足,同时给这结学生制定不同的要求,只要达到这些标准就合格。利用其他优势项目弥补本项的差距。有些学生往往自高自大,缺乏分析客观事物和能力。在课堂上,学习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应适时给予挫折教育,加以启发、引导。

三、结束语

总之,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新课程的需要,对课的结构进行大胆创新,灵活运用已有的结构模式,而不是应拘泥于某种一成不变,只有着眼于教学质量的切实提高,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参与,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才是培养新世纪新型人材的教育立足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20012.5

[2]季浏,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3]何振强等,体育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M].中国学校体育,2002.5

篇9:时代呼唤教学管理新理念-对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一、企业管理模式的时代转变因素论述

1. 企业竞争实力的增强结果。

面对经济全球化扩张机理观察, 有关企业在面对竞争压力过程中, 会主动引进外国先进管制经验和人才体制优势, 进而对其余单位产生不小的冲击作用。目前各个管制主体需要联合服务区域实施范围扩展, 同时联合最高经济分析层级体制进行业务信息交流。整个疏导流程中, 企业必须时常树立一定高度的竞争理念, 争取全面正视过往规划弊端问题, 为贯彻既定产业优质化发展目标积攒实力。这部分工作内容主要联合单位部门内外交涉能力进行分散元素整合, 维持阶段交流模式的最新动向趋势。

2. 经济结构的调整现象。

这部分内容在目前企业管制活动中已经成为核心原理概念, 按照目前特定结构的调整步伐观察, 有关必要阶段战略转变能效基本被社会大众广泛认可, 进而全面维持产业结构优化效率。此类调整手段能够稳固内部成员分工合作的动力基础, 对于未来社会发展趋势有着必要的适应基础。所以, 这种管理因素的转换属于经济结构的重组现象, 只有全面稳固技术节点交流机制效应, 才能保证决策人员能够根据市场因素的不断变化现象, 实现企业发展趋势的重新锁定。经济控制个体必须针对市场定位标准进行科学认知, 明白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 进而制定出某种切实可行的管控方案;需要注意的是, 企业内部经济元素重组会对整个改造规程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结合资源科学调配标准分析, 涉及细化的分工合作体系开始缓慢修葺, 确保企业资本实力积聚能效可以维持在某种相对合理的水平之内。

3. 企业内部问题调停。

经过单位管制因素的转换, 企业便能够联系时代特征进行个体发展瓶颈限制因素的挖掘, 同时结合优质化产业进行创新管制方法学习, 令企业可以对自身发展实力做出客观界定, 稳固战略方向的正确指向功能, 保证市场环境的规范条件。企业内部隐患问题使得整个市场规范能效处于空置范围之中, 为了稳固内外环境的交织化影响格局, 需要配合管理模式创新途径进行人员素质强化, 进而为企业科学发展渠道奠定延展基础, 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有机归控。

二、企业管理模式整改理念的思考

1. 企业生命周期调整。

单位企业在落实发展要务过程中都会联合四类程序进行全面扩展, 具体表现为信息导入、发展机制、成熟环节与倒退结果等。其在不断整改内外环境因素的同时, 按照决策权力的分化现象进行企业结构形态与过渡战略的构想, 这就需要管制主体根据总体展露目标进行企业结构形式调整。因为这类管制模式的转换作用主要依靠阶段性能进行匹配, 因此在实现企业优良过渡改造目标的同时, 有关管理理念要做出适当创新整改, 避免市场经济环境和社会交流秩序的混乱结果。

2. 企业文化结构的梳理。

有关企业文化属于市场空间改造与秩序协调规范的重要理念内容, 其根据企业规范思想与行为特征进行调控准则制定。这部分机理内容在延展环节中会不自觉地对产业规范方针以及决策流程产生一系列影响, 为后续创新经营方案的开发工作提供疏通线索。由于管理决策活动受到多种元素制约, 在落实固定文化匹配任务中, 技术人员严禁先进管制方式照搬照抄行为, 需要建立在优秀内涵全面理解的基础上, 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动机要求进行管制标准规划。

3. 企业创新发展方向探索。

任何单位部门在规划内部管制要求环节中, 都会联合既定企业实力条件进行长远规划格局探索, 维持交互式操作能效的衔接力度, 为先进性理论的开发工作灌输全新适应活力因子。例如:风险与权变管制观念等, 其随着企业管制模式共同进入市场交流空间之中, 为发挥创新格局适应性延展特征而不懈努力。

三、结语

企业实施内部运营模式转换是为了积极贯彻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标准, 保证先进产业竞争空间的扩张优势。在落实科学化发展方案环节中, 管制人员有必要结合特定阶段企业特性进行机理调整、分析, 保证改造计划的详细认证, 维持决策活动的科学延续价值, 为后期企业综合化发展贯彻深刻发展实力。

参考文献

[1]王耀球.企业管理模式决定着信息系统的结构及运行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08, 15 (12) :66-68.

[2]赵曙明.国外企业管理者伦理研究的理论视角与发展趋势[J].现代管理科学, 2008, 21 (08) :72-79.

[3]王秀华.企业价值管理理论发展趋势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财会通讯, 2011, 35 (33) :44-47.

[4]王竹泉.营运资金与企业价值的情境研究——一项基于资源冗余视角的经验性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 13 (06) :81-85.

篇10:时代呼唤教学管理新理念-对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一、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因而控制能力较差,有时枯燥的教学内容吸引不了他们,他们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出顽皮、开小差、做小动作等,使老师往往产生错觉,认为“孺子不可教也”,于是经常怒骂、训斥。因此我们必须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轻松的民主的平等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1.做一个勇于“向学生请教”的老师。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个博览群书,知识面广的人。如果老师向他们“请教”问题,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增强。课堂上,老师如果用“我来考考你们”等语句,学生就会产生紧张心理,他们唯恐答不好就干脆不举手回答。如果老师改用“老师在这儿碰到了难题,有哪个勇敢点的学生帮帮老师忙”课堂气氛就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要上台给老师“解难”,然后大家各抒己见,交流各种解题思路。同样的题目,不同的提问方式起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在这样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2.做一个讲究“评价艺术”的老师。课堂上,学生的一言一行都离不开老师的评价,它一般带有启发性和鼓励性,但“评价”也有艺术,过激的的评价就会使学生走入误区。如课堂上有一学生在黑板上演示了一道题,做得很正确。这时老师如果这样评价:“你真是太聪明了,我看没有谁比得上你!”这位同学听了很有可能得意忘形,他会真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他,而不知天高地厚了。如果老师这样说:“某某同学,今天你答得很好,老师很喜欢你,希望你继续努力。”这样一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增强了,思维也发展了。课堂上往往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上黑板做错了一道题,老师把眼一瞪:“你这笨蛋!”这时,学生不要说自信,就连起码的自尊也没有了。如果老师这样说:“别急,你仔细想想,老师相信你能做出来的!”学生听了以后,增强了自信心,积极开动脑筋,活跃了思维,消除了心理障碍。

3.做一个能“容忍学生出错”的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没有必要一定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转,但并不是说可以完全脱离老师,作为老师应适当给学生留一些思维空间,老师应学会“容忍”,不应瞧不起他,应帮助他找出原因并在错误的解题上编出相应的应用题。

二、构建多样、活跃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让学生“乐”起来。教师可以设置悬念,利用儿歌、故事、谜语和幽默的语言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快乐地参与数学活动。例如我在辅导奥数“0.075毫米对折60次后是多高?”这一题时,我手拿一张纸面对大家,对折,又对折,再对折,笑道:“你们看白纸厚度只有0.075毫米,三次对折后的厚度是0.075×0.8毫米,还不到1毫米。假如对折60次,那么它的厚度是多少?会不会高过这个粉笔盒?会不会高过这个桌子?会不会高过我们的教学楼?……”学生们则活跃起来,争论激烈。当教师宣布结果:“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学生惊讶不已,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是如何计算的,这就能把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

2.让学生“争”起来。争论能体现学生当前学习的状态,使思维高度运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我直接画了平行四边形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图形吗?”马上一学生举手说:“我家的苍蝇拍上有这样的图形。”另一学生也说:“我们学校的校门上也有这样的图形。”一系列回答后,我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谁来说说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一学生说:“横着的两边平行,斜着的两边也平行。”我又问:“知道它叫什么图形吗?”聪明的学生回答说它是平行四边形。此时一学生禁不住喊出来:“老师,我有问题。我家的电视机屏幕也是两组对边平行的,可它是一个长方形呀?”就这样,学生从自己提供的材料中。从自己提出的问题中不断地探讨。最终,深刻的了解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3.让学生“动”起来。《课程标准》同时也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不再看学生后背,而是面对面围桌而坐,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事实证明学生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他们从合作交流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探究的方法,还有与同学的友好相处、相互尊重、团结协作、责任意识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新课程让他们参与的多了,活动多了,每一位学生都不可以做旁观者,都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既动手又动脑,也要动口,积极的思维,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我们教师多给学生以宽容、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创新、在课堂上创新、在活动中创新、在生活中创新。天上的星星代表着每一个人,这个人越有成就,属于他的这颗星就会越亮,为了让这些星星们越来越亮我将无怨无悔!

上一篇:党风廉正建设关于党性修养讲话稿下一篇:海边游玩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