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故事》读后感小学作文

2024-04-17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小学作文(通用15篇)

篇1:《雷锋的故事》读后感小学作文

说起雷锋,大家一定都知道。从上幼儿园时,老师就教我们唱”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一些,妈妈和老师会告诉我们要向雷锋学习, 多做好事。但是雷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并不了解。

前几天,我从图书馆买回一本《雷锋的故事》。书一页一页的翻开,雷锋的光辉形象也一点一点的展现开来。知道了雷锋的父母,哥哥,不满一岁的弟弟都被地主一一逼迫而死,雷锋六岁就成了孤儿,吃了很多苦。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仅关心他,还让他上了学。知道感恩的雷锋也没有辜负党和国家,他做的好人好事一火车也拉不完。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冬天一样冷酷无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遗憾的是,雷锋的一生很短暂,他在一次意外的车祸中牺牲了,那年他才二十二岁。

虽然雷锋早就不在了,但是他的钉子精神却被永远的传承了下来。往我们的身边看看吧: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无不让人敬佩;在去年的5·12大地震时,抗震救灾的解放军战士,消防官兵,医生护士等等都让人称赞,让人落泪,只有8岁的小林浩用弱小的身躯奋不顾身的把同学背出废墟;还有那为互不相识的白血病人捐献自己骨髓的无私奉献者;为老人让座的小学生……还有很多很多的好人好事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些不都是活着的雷锋吗?

我明白了学习雷锋的真正含义。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也经常帮助同学,帮助父母,虽然事情很小,但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会更加努力做好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父母,回报社会。也衷心的希望社会上那些少数犯罪分子能够学习雷锋,做好自己,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团结,更加和平。

篇2:《雷锋的故事》读后感小学作文

这本书讲了雷锋小时候和成年后的故事。雷锋父亲很在去世了,弟弟不幸生病死了。哥哥也得了病死去了,妈妈受不了现实悬梁自尽了。雷锋依靠讨饭为生。共产党成立后,雷锋上了学,读小学时帮助了很多人,毕业了就去工厂工作,在长期艰难的生活中,雷锋毫不害怕,还要求自己永远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一心一意为党服务。可是,上天没长眼,雷锋同志在一次事故中牺牲了,只有24岁。

我一看完,心中就十分愧疚。我们现在生活很好,红领巾不见了就算了,而雷锋却那么珍惜红领巾,说红领巾是革命战士们的鲜血染红的。我们现在花钱大手大脚,一点也没有节约的作风。而雷锋连一颗螺丝钉都十分珍惜,认为小东西也有大用场。我们现在一遇到难题就依赖别人,自己不去思考。而雷锋却亲自动手克服难题,还亲自修好了一辆车。

篇3:雷锋的故事

翻身得解放

在湖南省省会长沙市的西北郊有一个望城县。1940年12月18日, 雷锋就出生在这个县简家塘的一户贫苦农民家里。

雷锋4岁时, 爸爸被国民党军队和日本侵略军拉去当挑夫, 遭到毒打后便经常吐血, 但又无钱医治, 不久便去世了。

爸爸去世后的第二年, 年仅12岁就去给资本家当童工的哥哥因患肺结核无钱医治也死了。就在妈妈悲恸欲绝的时候, 连病带饿的弟弟又死在了妈妈的怀里。

两年中连续失去三位亲人, 这对妈妈是个沉重的打击。为了生计, 妈妈去地主唐四滚子家当女工, 受尽了欺辱却无处申诉。一连串的折磨使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就在这一年的中秋节, 走投无路的妈妈让雷锋到隔壁六叔奶奶家玩, 她自己却悬梁自尽了。雷锋回来后抱着妈妈的遗体哭啊叫啊, 可是, 妈妈再也听不见儿子的呼唤, 再也不能照顾他了。

不满7岁的雷锋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小小年纪的他就得上山砍柴, 以此换一些钱来补贴生活。一天, 一个地主婆硬说雷锋砍了她家的柴, 还夺过砍柴刀在雷锋的手背上连砍了三刀。愤怒的雷锋冲他喊道:“总有一天我要报仇!”

1949年8月, 雷锋的家乡解放了。大人们忙着组织农会, 孩子们则组织儿童团, 雷锋也和全乡的孩子一样, 精神抖擞地站在儿童团的队伍里。

从此, 他能够挺直腰板走路了。每天, 他都唱着儿歌去开会, 和小伙伴们一起站岗放哨, 盘查可疑的行人, 监视以前作恶的地主。他觉得一切都变了, 江水仿佛也在唱着欢歌, 青山也换上了翠绿的新衣。轰轰烈烈的土改斗争开始了。雷锋和相亲们一起高喊着:“打到恶霸地主, 讨还血债!”

土改后, 雷锋和乡亲们一样, 分到了土地和粮食。他穿上新分给他的衣服, 背上书包, 和那些贫苦农民的孩子们一起, 走进了学校的大门。

开学第一天, 老师发给他两本书和一个笔记本。

他看到小朋友们都交书费、学费, 便把过春节时乡长彭大叔给他的压岁钱拿了出来, 交给了老师。

“学校不收你的费用, 你可以免费读书。”老师亲切地对他说, “你们能读书, 这是共产党的恩情啊!”

“共产党!毛主席!你们为我们穷孩子想得太周到啦!”当他翻开第一页书, 看见毛主席那慈祥的面容时, 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雷锋暗暗地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念书, 做党的好孩子。他刚刚学会写字的时候, 就在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毛主席万岁!”几个字, 这是他发自内心的欢呼啊!

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高小毕业后, 乡政府本来打算送雷锋到县里去读中学, 但由于当时农村知识青年太少, 乡亲们希望他能留下来做个新式农民。经过认真思考, 雷锋找到彭乡长要求留下, 要为家乡建设多做贡献。彭乡长见他人小志气大, 又怕他一个人在外地生活不方便, 就把他留下, 让他在乡政府当了通信员。

那时, 乡政府正忙着秋收的准备工作, 缺少人手, 雷锋每天除了完成通信员的本职工作以外, 还主动帮助大家搞秋收统计、填制报表, 有什么工作都抢着干, 不怕脏、不怕累。由于他思想觉悟高、工作积极、勤勤恳恳, 很快乡政府就推荐他到中共中央望城县当了公务员。

雷锋初到县委工作的时候, 还像个孩子, 圆圆的脸上带着一丝稚气。县委的同志见他年纪小, 手脚又勤快, 都非常喜欢他, 大家亲切地称呼他“小雷”。

雷锋经常跟着县委张书记一起外出。一次, 他跟着张书记一起下乡, 走着走着, 看见路边有一颗螺丝钉, 他上前踢了一脚就走开了。张书记看见了, 不声不响地走过去, 弯下身子把螺丝钉捡起来, 抹去了尘土, 然后装进衣袋里。雷锋当时觉得很奇怪:县委书记捡一颗螺丝钉干什么?

过了几天, 雷锋要到一家工厂去送信, 张书记掏出了那颗螺丝钉, 放在雷锋的手中, 语重心长地说:“一颗螺丝钉, 别看它不起眼, 缺了可不行;就像你这个公务员, 别看职务不高, 我们的工作缺了你也不行!”

雷锋看看张书记, 又低头看看手中的螺丝钉, 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是这颗小小的螺丝钉, 在雷锋心中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 成了他以后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启迪。他下定决心, 要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这样一颗螺丝钉。

一天夜里, 雷锋坐在看文件、写材料的张书记旁边, 低头看自己手背上被地主婆砍过的刀痕。刹那间, 苦和甜、爱和恨, 一齐涌上了心头, 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张书记发现了, 放下笔, 语重心长地对雷锋说:“小雷, 你在旧社会受的苦, 是整个民族、整个阶级的苦。现在我们解放了, 生活也逐渐好起来了。但是, 我们的新中国还很年轻, 你也很年轻, 今后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很多, 年轻人一定要好好学习, 要有奋斗的目标。”

雷锋想了想说:“我的奋斗目标, 就是在咱们机关当个螺丝钉。”

“将来呢?我说的是将来。”

“将来……不论革命需要我做什么, 我都会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张书记点点头, 笑了。

雷锋懂得, 只有勤奋学习, 不断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 才会不断进步。他不仅参加了县委机关开办的业余文化补习班, 还经常到县图书馆去借阅图书, 以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雷锋在县委机关中, 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处处闪光。他不论做什么, 都那样踏实, 一丝不苟。凡是由他经管的公共财物, 都管理得有条不紊;房间被他打扫得干干净净;对于来县委机关办事的基层干部和来访群众, 他都态度和蔼地热情接待, 并对他们进行周到的服务, 因此经常受到领导的表扬。

1957年2月8日, 雷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同时被评为县委机关的工作模范。

在鞍钢的日子里

鞍钢钢铁公司在湖南湘潭、长沙、望城地区招收的最后一批青年离开湘北的那天晚上, 长沙火车站灯火阑珊, 人流如梭。应招的青年陆续地赶来, 雷锋也在其中。在候车室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雷锋遇见了一起应招的望城二中女子篮球队队员杨华。使她不解的是, 鞍钢这次招工多半招的是乡镇待业青年, 像雷锋这样有工作而且工作很好的人, 为什么也要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北方去呢?闲谈之中, 她说出了心中的疑问。雷锋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哪里需要, 就到哪里去嘛!”再说, 我这个人打球都不服输, 你想想, 为祖国去炼钢, 你们刚毕业的女学生都舍得离开家, 我能甘心落后吗?”

列车开动了, 风驰电掣般地开向北方。

雷锋坐在窗口, 望着车窗外飞快闪过的山岳、树木和村落, 不禁百感交集。昨天, 他还是团山湖农场的拖拉机手;明天, 他就要成为祖国钢都的一名炼钢工人了!他怎么能不激动呢?

为了支援国家建设, 发展钢铁生产, 县委积极支持知识青年到鞍钢去大显身手。但是, 农场领导舍不得让雷锋走。就是嘛, 刚刚培养出来的拖拉机手, 工作中的模范, 在群众中威信很高的共青团员, 怎能舍得让他走呢?特别是那些同他朝夕相处的青年伙伴, 更是恋恋不舍。有的还故意吓唬他说:“东北可冷啊, 听说那里撒泡尿立刻就能冻成冰, 我们南方人去了恐怕受不了啊!”雷锋不以为然地说:“我才不信呢。南方人在东北多得很, 从没听说哪个冻死了。再说, 鞍钢需要我们去, 县委也支持我们去, 你们就不用挽留我了。

终于到了鞍钢。鞍钢的同志们敲锣打鼓, 热烈欢迎这批刚刚走上工业战线的青年伙伴。

鞍钢宏伟的建筑, 高大的厂房, 高耸入云的烟囱, 四通八达的运输线, 处处显示着工人阶级的伟大气魄和力量。雷锋下了火车, 第一个印象就是:“好家伙, 我们的鞍钢真大呀!”

厂里很快就开始给新来的青年工人分配工种了。一心想当炼钢工人的雷锋被分配到化工总厂洗煤车间。他没有这个思想准备, 见到洗煤车间于主任就坦率地说:“我是来炼钢的, 我的志愿都填在表上了, 为什么还把我分配到洗煤车间来呢?”车间于主任是位老工人, 很喜欢雷锋这种直爽、坦率的性格, 他亲切地上前拍了一下雷锋的肩膀说:“小伙子, 组织上考虑你曾开过拖拉机, 因此分配你来当推土机手, 这个安排很得当嘛。”“当推土机手?”雷锋喃喃地说:“开推土机和炼钢有什么关系?”于主任解释说:“你刚来, 还不了解炼钢的复杂过程, 让你开推土机也是为了炼钢啊!拿咱们洗煤车间来说吧, 如果每天不把大量的煤炼成焦炭, 炼铁厂的高炉能炼出铁来吗?如果不把炼焦时生产的煤气输送到炼钢厂去, 他们怎么能炼出钢来呢?所以, 大工业生产就像一架机器, 每个厂、每个车间、每个工种, 都是这架机器上的零件和螺丝钉, 谁也离不了谁。你想想, 机器缺少了螺丝钉能行吗?”

螺丝钉!好一个螺丝钉!这话县委张书记也说过呀!雷锋听于主任这么一讲, 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他下定决心要在鞍钢这架大机器上当好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他高高兴兴地来到班上, 看到大小型号的推土机正在煤场上作业, 就立刻找到值班主任要求跟班干。值班主任见他个头矮小, 便指着一台小型号的推土机, 说:“今后你就跟那台小号车子干吧。”“为什么跟小的?那儿有好几辆大车子, 为什么偏偏让我跟小的?我要求跟大车子学。”“开大车子是很吃力的。”“吃力不怕, 能多干活就行!”值班主任很喜欢他这股冲劲, 马上领他到80号大型推土机旁, 指着车上的一位老司机说:“今后你就跟这位李师傅学吧。”“好。”雷锋这下高兴了, 他没等李师傅停车, 就爬上了那辆像坦克一样大小的推土机, 紧紧握住李师傅的手说:“师傅, 收下我这个徒弟吧!我保证很快就学会它。”李师傅知道雷锋过去开过拖拉机, 虽然担心他个头小, 开大车子有困难, 但还是很高兴地收下了这个徒弟, 只是他有些担心地说:“你这个南方小鬼, 刚来到东北就赶上了冬天, 开推土机又是露天作业, 你受得了吗?”“师傅, 你放心, 什么困难也难不倒我。”

中午休息的时候, 值班主任来到雷锋身边告诉他, 新工人刚入厂, 一律按徒工标准拿工资, 每月比他原来的工资少拿10元, 问他有意见没有。雷锋爽快地回答说:“我不是为了工资来的, 钱多钱少一样干。”

就这样, 雷锋在寒冬中开始学习操作推土机的技术。就像在农场学开拖拉机一样, 每天他都提前上班, 做好准备工作, 等李师傅一到, 立即就能作业。李师傅开车的时候, 他就站在一旁留心观察, 琢磨着开推土机和开拖拉机有哪些不同, 又有哪些相同。一列车的煤很快推完了, 新的煤车还没开来, 他就坐在驾驶座上一招一式地请教师傅。每当钳工来检修推土机时, 雷锋都不放过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通过帮助钳工检修机器, 进一步熟悉推土机的构造、各种部件的性能, 以及拆卸安装的技术。一次, 推土机的油泵突然出了毛病, 李师傅正要动手检修, 雷锋马上拿起检修工具, 说:“师傅, 我来修。”“你能行吗?”“试试看吧。”雷锋立即钻到车盘底下, 仰卧在煤地上进行检修, 虽然他弄得满身都是煤灰和油渍, 但他很快就修好了油泵。从此, 李师傅逢人就说:“在我教的徒弟里, 数小雷岁数小, 可他是学得最好的一个, 像他这样勤奋、虚心, 没有学不会的技术。”

雷锋很快就能单独操作推土机了。他把由一列列火车运来的煤推成堆, 然后输送到炼焦车间炼焦炭、造煤气, 供应冶铁、炼钢用。他觉得这工作很有意义, 虽然寒冷的气候他还不太适应, 经常被冻得面红耳赤、手脚冰凉, 但丝毫不影响他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他驾驶的80号推土机, 机头很高, 由于他个子矮小, 坐着开车很困难, 而且还看不到前面的大铲子, 站起来车棚盖又碰脑袋, 所以他不得不经常猫着腰干。值班主任见他开大车子实在是太吃力了, 就想给他换个小车子开, 好稳稳当当地坐着干。可是, 值班主任磨破了嘴皮, 他也不肯换。“这点困难我能克服。”他说, “开小车子干活慢, 我能使十分力决不使九分九。”“你呀!”值班主任真是打心里喜欢这个倔强的小伙子。于是, 就在当天的交接班会上表扬了他不怕困难、勇于挑重担的工作精神, 号召同志们向他学习。

用推土机铲煤, 有时难免会把地上的泥土铲进煤里。像山一样的煤堆, 铲进一点泥土本来算不了什么。可雷锋却不这么认为, 他觉得只要有一点泥土掺进煤里, 就会影响炼焦质量, 焦炭质量不好, 就会影响炼钢、炼铁, 这可不是小事情。他细心钻研推土机的落铲技术, 尽量做到既能把煤铲净, 又不带进一点泥土。如果发现煤里带进了土, 他就立刻下车把它挑出来, 见到别人驾驶的推土机带进了泥土, 他也帮助人家设法把土挑出来。他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感染了其他的推土机手, 大家都学习他的做法。

一次, 值班主任在大会上表扬了雷锋这种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会后, 雷锋找到值班主任说:“主任, 你为什么老表扬我呀?还是给我提提缺点吧!”值班主任说:“你为啥老叫人家提缺点呢?”雷锋说:“煤里有土会影响炼焦质量, 我们就设法把它挑出来;人有缺点也是一样, 不设法挑出来, 也会影响进步啊!”雷锋这话讲得好!他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篇4:《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终于看完了一本厚厚的书——《雷锋的故事》。在这本书中,雷锋的乐于助人和团结友爱的精神,还有雷锋的节约箱,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中有一个故事对我的内心触动最大。

那是一天晚上,雷锋值夜班回到班里,看到熟睡中的同志们因蹬开被子露出了腿脚,雷锋就过去帮他们一个个地盖好,这时他发现小韩的棉裤上有几个烧了的破洞,担心小韩第二天早上出操时会受冻,于是把自己棉帽里的衬布拆下来,一针一线地把棉裤上的破洞补好,第二天他也没有告诉小韩。后来小韩得知是雷锋做的,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了很多:雷锋的这种团结友爱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他对待同志就像春天般的温暖,时时刻刻无微不至地关爱着他的战友们,我非常敬仰他这种高贵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决心要像他那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

也许我还是一颗柔弱的小草,但我也能用绿色装点大地。读了雷锋的故事,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在雷锋精神的感染下,我决定要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志向,以满腔的热情去帮助和关爱身边的人,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让雷锋精神代代传承!

太原市万柏林区公园路小学

篇5:《雷锋的故事》读后感小学作文

雷锋从小就生活在苦难之中。他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他的生活习惯。一次雷锋叔叔坐火车看见车上很多人,他就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还忙着给列车员扫地。

雷峰叔叔不但乐于助人,工作学习也很认真、刻苦!每到晚上,别人已经睡觉的时候,他就努力学习,工作之余也会挤出时间来读书。无论做什么事他都严格要求自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克服!

篇6:《雷锋的故事》读后感小学作文

读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我不由地思绪万千,这本书讲述了雷锋小时候失去了家人,坚强独立地过着痛苦的生活,被地主欺负,终于有一天,雷锋和乡亲们翻身做主人了。

雷锋小时候热爱学习,品学兼优,他的志向是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因为他也里一直牢记这句话: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长大后雷锋乐于助人,不怕脏,不怕累,挤时间学习,他很活跃,会写诗,唱歌,吹口琴......他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雷锋的一生是光辉的.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向我们发出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我一定要学习雷锋叔叔的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是日常生活中,改掉学习的粗心和生活中的懒惰这些坏毛病,处处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争取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篇7:雷锋故事观后感小学生作文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雷锋的故事》,雷锋的故事观后感。读完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以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他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战士,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最不平凡的事”。“他是一滴水,却能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他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却能够温暖人们的心。他是才点亮的灯,不过每一分光都没浪费。他是刚敲响的鼓,却能把每一声都化成雷。他是刚展翅的鸟却能够一心向着党飞”。他——就是伟大的雷锋。他是一位乐于助人,善良,不自私的好军人,他同时也遵守军队里的法规,冒着大风赶回军队。并且从不犯法,他的精神是多么可贵。人们之所以爱戴他,还不是因为他热心帮助人们才得到了人们的一致喝彩。他帮着了许多人,事情也很感人,比如他不惜自己的钱财,帮助一位老人交丢掉的车费,比如帮着车上的服务员干活,一直忙到洛阳,所以人家说:“雷锋好事做了一火车!”用这句话形容雷锋,一点也不夸张。他真的是做了一生的好事,我们多么值得向他学习埃他的人格,他的精神,是多么可贵,他永远是我们的好榜样!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向他学习,那么世界就会变得美好,再也没有那个人会愁眉苦脸,因为如果人们向雷锋学习的话,都那么乐于助人,还有困难会无法完成吗?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一个人只有一次。雷锋愿意把他的生命来换人们的利益,这是常人做不到的。向雷锋叔叔学习的信念,已经在我心中生了根: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学习他那舍己为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篇8:《雷锋的故事》读后感小学作文

他很平凡:技校生, 操作工, 班组长。

他很精彩:劳模, 标兵, 金牌, 奖章。

子承父业走进吉化

1986年, 17岁, 刘玉考入吉林化工技校化工班。1989年7月毕业, 分配到吉化染料厂25号车间。

刘玉的父亲是吉化化肥厂装卸队工人, 看到儿子按自己设计的“初中毕业上技校, 技校毕业进吉化”的“人生流程图”, 如愿以偿地穿上工作服, 成为吉化人, 甭提多高兴了。

那个时候的染料厂, 设备陈旧, 工艺落后, 坛坛罐罐, 环境艰苦。刘玉所在的车间生产还原艳绿FFB, 因为有毒有害, 工人们时常是防毒面具, 大皮兜子, 全副武装, 刚刚20岁的刘玉却十分知足, 爱岗敬业, 人们总是见到他乐呵呵的在岗位上奔波、忙碌。

刘玉入厂那年, 吉林省、化工部分别做出“学吉化”的决定, 吉化公司电视有影, 报上有名, 全国各地到吉化参观学习的人, 络绎不绝, 这让刘玉感到光荣而又兴奋。

下班回家, 他跟同是吉化人的父亲谈起自己参加工作的体会:“爸, 当个吉化人真好, 真光荣!”

“儿子, 咱得当个合格的吉化人、优秀的吉化人!”

当时, 吉化党委正在组织“吉化人形象”大讨论。为了说明什么是“合格的吉化人”, 爸爸讲了“麻袋毛”的故事:“你们染料厂有个李云山, 老工人, 那真叫爱工厂, 做主人, 长年累月, 他用积攒起来的麻袋毛给厂里换回两台大解放。”

这是刘玉第一次知道李云山的名字, 也头一次听说“麻袋毛”的故事:“爸, 你放心, 不能光沾吉化的光, 我也要为吉化争光。”

从此, 李云山就是榜样, 刘玉下定决心, 要成为“麻袋毛”精神新时代的传人。

1990年5月, 进厂还不到一年。有一天, 刚接班, 氧化反应锅的法兰垫呲开了, 浓度98%的强酸夹带物料溅射出来, 刘玉毫不犹豫的冲上去, 关掉阀门, 控制险情, 避免了事故的蔓延。

衣服烧碎了, 脸又红又肿地苍了起来, 从医院回家, 母亲吓哭了:“儿子, 再有这事儿你不能上啊!”

比谁都心疼儿子, 却一直没言语的父亲生气了:“他是操作工, 他不上谁上!”

“妈, 爸说的对, 我有岗位责任, 我不上谁上?”

刘玉始终把父亲视为“导师”。他说:“我有个好父亲, 他给我人生注入的都是爱工厂、做主人的正能量。”

2013年父亲被查出肺癌, 晚期, 刘玉打算请几天假, 在家陪陪他。但是不行, 爸爸都快要把心掏出来了:“儿子, 你一天也不能请假,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你是带队伍的人, 啥时候都别忘了自己劳模、班长的身份, 尽忠高于尽孝。”

“原来咱爷俩都是吉化人, 现在我不行了, 你必须担起咱家两代人的责任, 好好干, 干出个样来。”

2015年春节, 大年初四, 父亲走了。

捧着老人的遗像, 接过老人的遗愿, 担起两代人的使命和责任, 刘玉继续演绎精彩吉化的感人故事。

尽职尽责的好工人

苯酚丙酮装置是吉化30万吨乙烯的配套工程。在“96.9”开车目标明确之后, 1994年刘玉被调了过来。

吉林石化的苯酚丙酮装置引进美国UOP技术。对刘玉而言, 从还原艳绿到苯酚丙酮, 决不仅仅是个“调动”啊, 那简直就是从封建社会一下子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从手工作坊一下子到了现代技术。

他十分震撼, 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油然而生。

在新车间、新岗位, 刘玉最佩服班长吕海波。吕海波比刘玉年长10岁, 技术过硬, 名满全厂。有一次, 精馏岗位的一台设备打不出料, 谁也找不到毛病, 美国专家来了也没辙, 吕海波瞅了瞅, 胸有成竹地说:“里边结晶了, 堵了。”

大伙将信将疑地把设备拆开, 果不其然, 哗啦一声, 大夏天却淌出一堆“冰”来。刘玉佩服得五体投地:“高手, 当工人就得这样, 给工厂长脸。”

在25号车间, 刘玉已经当了3年“岗长”。但是, 到了苯酚丙酮他必须从头做起, 从“外操”到“内操”, 从“主操”到“备员”, 20年间, 装置区里的酚回收岗位、烃化岗位、氧化岗位、分解岗位、精馏岗位他干遍了, 车间里的工艺流程倒背如流, 装置里的阀门节点了如指掌, 凭着精湛的技艺, 他从初级工, 干到高级工, 2011年考取了工人技师称号。

2008年开始, 化工市场动荡, 苯酚丙酮装置无法稳产高产, 负荷频繁调整, 给工艺带来无法承受的压力。

无法承受也得想法承受。刘玉和他的一线操作人员必须责无旁贷地担起自己的责任, 调控运行参数, 确保平稳操作, 提升质量, 降低成本。QZ—2000是一种价格昂贵的催化剂, 使用寿命3年, 但是频繁调整负荷, 势必影响其活性, 影响到产量和质量。而要恢复催化剂活性, 就必须全线停车, 进行热苯冲洗, 带来成本与消耗的巨大压力。

那些日子, 在工艺工程师的指导下, 刘玉和班组成员早来晚走, 死看死守地盯着DCS画面, 盯着AMS塔的塔板温度和焦油塔回流流量, 连续跟班分析检测1100多次, 渐进调整, 寻找最佳运行数据, 将装置的控制点优化在90%以上, 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 有效降低了各项能耗指标, 为工厂创效106万元。

十几年来, 刘玉上班, 没坐过厂里的通勤车。无论上什么班, 无论白天晚上, 他必须比别人提前到岗1小时, 坐在电脑前, 对装置区成百上千个控制点、监测点, 逐个翻看其数据变化, 凭经验, 判断生产工艺的运行情况, 心中有数, 遇事不慌。

有一次, 在中控室精心监盘的刘玉发现C区中和酚回收单元PRU系统的流量指示有问题, 拿起对讲机通知“外操”:“马上确认一下, 我怀疑FRS-5017画面显示的进料量是假数值。”

“外操”到现场一看, 已无流量, 确实是“假数值”, 立刻处理, 没给生产造成损失。刘玉常说, 再现代化的技术也得靠人去精心管理, 这种假象如果不识破, 处理不及时, 就会烧坏设备, 酿成事故。

2011年10月, 利用大检修的机会, 厂里给装置加了一台空压机, 使苯酚丙酮产能从11万吨增长为13.5万吨。但试车不顺利, 启动就报警, 开不起来。新设备制造厂家的技术人员来了, 也没查出毛病。一直在现场忙碌的刘玉提出了他的看法:我看这像是循环水系统的自我保护功能, 是不是管线里的盲板没有打开?

一查, 果然如此, 让刘玉言中了。人们赞扬刘玉“技术过硬”, 但刘玉一再强调, 当个合格的吉化人, 技术业务得有李国才、侯德武的“矛盾乐”精神, 爱厂爱岗得有于德泉、李云山的“麻袋毛”精神。刘玉本人率先垂范, 爱工厂, 做主人, 始终是标杆, 是员工中的佼佼者。

2013年2月, 刘玉向车间“请战”, 把中和酚回收单元伴热系统改造任务承揽下来。他带领大家一口气换掉了中和单元36个老旧疏水器, 又把工艺管线伴热回水与暖风机回水合并为一条管线, 同时还组织大家清洗了蒸汽凝液罐上部的冷却器。这三招儿下来, 两个月, 为工厂创效16万元。

刘玉说:“节能降耗人人有责。工厂里, 能源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可着劲儿的用, 很多事儿其实就是个责任心问题。”

他带人把泵房的蒸汽采暖, 改为凝液回水供热, 按照零上5~10℃的标准严格控制, 在保证设备、管线安全过冬的同时, 一个月, 全车间的蒸汽消耗每班节约17吨, 每天节约50吨、每月节约1500吨, 折成人民币就是20多万元。

夏天的一个晚上, 凌晨4点, 在装置区巡检, 经过铁路专用线站台, 刘玉看到己二胺空桶参差不齐的堆放在那里, 走过去, 他想归弄归弄, 随手一搬, 感觉桶底有液体流动。一连检查了好几桶, 或多或少都有些挂壁料残留。己二胺, 进口化工原料, 一吨5万多元, 空桶没空, 就这么从眼皮底下放走了?不行!下班后, 他再次来到站台, 50多个待运空桶, 挨个“控”了一遍, 1个多小时下来, 竟然回收了价值1万多元的原料。

刘玉把他的发现跟班里的党员同志说了, 跟他一块儿回收己二胺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空桶里倒出了化工三班党小组的“第一桶金”。当时在工厂开展“党员人均创效1000元”活动中, 他所在的化工三班人均创效8000元。如今, 这个回收项目已经列为车间党支部的“党员工程”长期坚持, 每年回收己二胺价值5万余元。

家大业大, 积少成多, 节能降耗就像海绵里的水, 只要挤总是会有的。2009年春天, 天刚亮, 站在车间控制室门前的刘玉, 看到装置区里的照明灯全都在曙光中有气无力地亮着。心想:“冬天7点钟亮天, 夏天4点钟亮天, 装置里这么多照明灯, 要是管理不好, 那得浪费多少电呐!”

于是, 他和副班长车军、运行工程师冯长满商量, 尝试着把“照明灯”纳入班组岗位责任管起来。从此, 整个装置里819盏照明灯, 被化工三班20多双“定时开关”般的眼睛死死地盯上了, 4个月下来, 节电5.64万度, 价值5万余元。

领导把刘玉班的做法在全车间推广, 使个人行为成为团队行动, “麻袋毛”精神在新时期、在他的故乡染料厂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与升华。2013年, 刘玉20年如一日点滴节约的事迹被拍成电视专题片, 获评中国石油最美一线石油工人称号。

尽心竭力的好班长

2000年刘玉被选为副班长, 2003年当上了班长, “长龄”已有15年。

也许有人会问:班长到底是个多大的“官”?他有什么权力?能管多少事?

苯酚丙酮装置占地4.5万平方米, 安装着现代化程度很高的631台设备, 21座高塔, 28个大罐, 几千条管线, 遮天蔽日, 而里面走的物料易燃易爆, 有毒有害, 当厂长、车间主任下班回家以后, 班长就是生产活动的总指挥, 他就是这片广阔天地说话算数的主宰。

2010年夏日的一天, 4点班, 晚上10点多钟, 突然风起云涌, 雷电交加, 刘玉和全班同志的神经高度紧张起来, 大家都明白, 面对这种天气的第一要务是严防“晃电”事故的发生。

在中央控制室, 刘玉操起对讲机, 面对DCS画面, 向外操、内操, 向各岗位发出“密切关注装置运行状况”的号令。按应急预案的要求, 当务之急是把全班人马“钉”在岗位上, 随时准备处理异常情况, 外操启动设备, 内操调整参数。

果不其然, 10点15分, 一道强烈的闪电划过, 瞬间断电, 装置停车, 12台泵全部停止运行。可是, 此时化学反应还在装置里继续, 一旦操作失误, 或处理不及时, 超温, 超压, 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刘玉在指挥各个单元内外配合、尽快开车的同时, 自己一头扎进狂风暴雨, 冒着电闪雷鸣, 朝800米开外氧化单元那个反应剧烈、开车难度最大的岗位跑去, 那里有两台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大型机组:冰机、空气压缩机, 他必须亲自处理, 亲自启动。

刘玉带领班组员工一起回收化工原料

当时, 从1楼到6楼, 几乎所有的泵都被“晃”停, 要完成一个操作, 至少折腾两个来回, 刘玉和他的同事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尽快把装置开起来, 绝不能让“小故障”扩大蔓延成大面积系统停车的“大事故”。

在长800米, 宽400米, 高6层楼的硕大空间, 15名操作工, 纵横驰骋, 镇定而又准确地忙碌, 只用15分钟, 就让装置全部恢复了正常运行。

可是, 还没等大家喘口气, 第2次、第3次晃电又接踵而至, 两个多小时, 刘玉带领大家处理了4次晃电事故, 顺利切换设备31台次, 稳住了装置的运行状态, 避免了全线停车, 挽回了企业至少500万元的损失。

一个个操作工都成了落汤鸡, 但大家累得高兴:这一宿没白熬, 这一宿有价值, 大家共同经受了一次对工厂, 对岗位, 尽职尽责的洗礼和考验。

刘玉指挥若定的魄力与权威, 源自对装置的了解, 对技术的把握, 当然也包括对他的员工心里有底。

刘玉所带的化工三班, 始终是吉林石化、中国石油的模范集体、标杆班组。有人把刘玉班组比作新时期吉化染料厂的“黄埔军校”。十几年来, 手把手“传、帮、带”, 化工三班培养出许多技术尖子和走上管理岗位的基层干部。

刘玉有个爱徒叫车军, 1994年技校毕业, 机灵好学, 是个好苗子。刘玉一直鼓励他“再学习”:“咱们掌管着这么先进的装备, 你那点知识哪够用!”听师傅话, 小伙子拿到“大专文凭”, 刘玉还说“不行”, 2012年车军拿到华东理工大学的本科学历。在刘玉成为吉林石化“十大金牌”工人之后, 车军紧追不舍, 成为吉林石化第5届“十大金牌”工人, 同时还考上“高级技师”, 只有“技师”称号的刘玉比谁都高兴。他说:“这证明了一个真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杨云龙, 在苯酐车间当过多年班长, 是个“硬手”。2008年, 转岗分流到刘玉身边, 外操, 内操, 从头做起。这个人办事麻利, 闻风而动, 但刘玉强调“雷厉风行没错, 但在这么精密的现代化装置里, 不能听风就是雨, 必须思考一分钟。”经过5年磨练, 如今杨云龙也跟刘玉一样在化工一班当班长, 撑起一片天地。他说, 刘师傅让我“想好了再去”, 这对我不仅是个重要改变, 也是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

2013年长春工业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陈刚, 入厂后, 一直放在刘玉班培养锻炼。有两次夜班, 小伙子困了, 刘玉亲切地招呼他:“走, 我带你到装置里转转。”边走边看, 边看边讲, 把困倦时刻变成了学习机会、实践课堂。陈刚说, 师傅亲兄弟一样, 用行动教育我珍惜每一天, 珍惜每一刻。

李树江, 年龄偏大, 身体不好, 转岗来到化工三班, 人生地不熟, 一直有点隔阂, 融不进这个集体。刘玉主动亲近他, 上班带他巡检, 下班一起回家, 尽量让这位老同志感到班里有温暖。一次夜班, 李师傅突然觉得头晕没劲儿, 直冒虚汗, 大家不知所措, 刘玉马上想到他有脑血管毛病, 送到医院, 诊断为重度脑梗塞。住院护理, 照料饮食, 刘玉和班里的同志全程参与, 李师傅不仅庆幸自己摊上了一个好班长, 更认可这个集体可以托付。他一再表态:“别人不愿意干的杂活儿, 我都能干。”上夜班, 他总是早来个把小时, 把食堂送来的夜餐, 每人一份, 装好, 摆好, 竭尽全力让这个班像家一样。

曾经在化工三班当工人, 现已调到关键岗位, 当上中层干部的大有人在, 陈亚军、陈启昌、姚兵、石林等当年刘玉的徒弟, 如今都成了厂里的部门领导。

刘玉说, 一个人再能耐, 就是浑身是铁, 能打几颗钉?团队的力量, 才是实力, 才是战斗力、竞争力。

篇9:雷锋的故事

投弹训练开始了。

战士们一个接一个投弹,成绩非常好。轮到雷锋了,他拿起教练弹,手不由自主地往下一沉。

“嘿!”雷锋使劲一扔。

“不及格!”班长宣布说。

一连几次,雷锋都差及格线很长一段距离。

“雷锋啊,以后可要进行实弹测试啊!”

班长知道雷锋心里难过,没有多说什么。

“我一个人不及格,就会影响全班的训练成绩,就会拖全班的后腿。”雷锋心里很难受。

“我一定要加强训练,成为优秀的投弹手。”雷锋下定了决心。

晚上,别的战士休息了,雷锋还在操场练。

一次,两次,三次……

雷锋用劲把教练弹投出去,捡回来再投。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雷锋忘记了时间。

熄灯的哨声响了,雷锋没有听到,还在继续投弹。

“雷锋!”突然有人严厉地喊了一声。

雷锋一惊,转身一看,原来是班长。

“哎哟!”

班长一拍雷锋的手臂,雷锋忍不住叫了一声。

“快别练了,这样练下去,手臂都会练废的。”班长说。

“班长,让我再练一会,我不想拖全班的后腿。”

“行啦,先睡觉,明天再练。”班长不容商量地说。

雷锋跟着班长回到了宿舍,他太累了,倒头便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战士们听到起床哨声,一骨碌爬起来,发现雷锋的床上没人。

“雷锋到哪去了?”

战士们觉得奇怪。

来到操练场上,只见雷锋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直冒热气。

“雷锋,你练了一个晚上。”战士们开玩笑说。

雷锋憨厚地一笑,回答说:“才练了两个多小时,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几个星期过去了,雷锋一直在练。他一次一次给自己加码,一次一次地告诫自己要坚持。有时,手臂实在是太疼了,每投一次,就像把手臂上的肌肉撕下来一块一样。

一个战士不以为然地笑话雷锋说:“雷锋,算了吧,身体是天生的,你再练也没用。”

雷锋没有说什么,只是笑一笑。其实,雷锋在心里说:“哪能没用呢?我不会停下来的,我会坚持的。”

隐隐约约,雷锋感觉手臂似乎粗了一些,有劲一些了,他知道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近了。

实弹打靶的日子到了,战士们一个个都投出了不错的成绩。

“雷锋就位!”

轮到雷锋投弹打靶了。

“别紧张,沉住气。”班长有些担心,交代说。

“哦!”雷锋应了一声,走上前去,拧开手榴弹的盖子,将小铁环套在手指上。手指一拉,手臂一扬,动作非常熟练。

手榴弹在天空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准确地命中目标。

“优秀!”指导员报出了成绩。

“成功了,祝贺你。”战士们大声地祝贺雷锋。

篇10:《雷锋的故事》读后感小学作文

他热诚为人民服务,总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雷锋是湖南人,家境贫穷,但他人穷志不短。因此他即使遇到了天大的困难,也不会畏怯逃避,碰到严重的失败,也不至气馁灰心,而永远是干劲十足,勇往直前,终于成为时代地闯将。在党和毛主席的哺育和教导下,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他接送小同学过河,护送迷路的陌生人回家 … …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 中去,这是雷锋叔叔能做到的。他酷爱学习,每天看书到深夜,没有灯,他就借停车场的灯光看书,而我做不到。

篇11:小学生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1

伴着春风,我们迎来了美丽的春天,雷锋叔叔的日子也来了。雷锋,多么伟大的名字啊,有人说:“现在都进入九十年代了,人人都想着怎样为自己,谁还会发扬雷锋精神去帮助别人呢?”那么在进入九十年代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学雷锋,雷锋精神就真的过时了吗?!

当你在大街道上跌倒,有人在一旁嘲笑你,却没有扶你的时候;

当你的钱包被小偷偷走,旁人看见却不敢吱声的时候;

当你一个人需要人帮助,却没有人愿意帮助你的时候。

在座的各位,您,会是什么心情呢?想必会酸、苦、涩。可就在这时候,有一个人伸出了自己的手,去扶你,去帮助你,你是喝令他走,并说这种精神过时了,还是心存感激地接受帮助呢!答案是很明显的。

当有些人对雷锋不屑一顾的时候,雷锋却悄悄地出国了,我们感到震惊,也感到无比地自豪。雷锋作为我们人民军队的普通一兵,却名高天下,被世人所敬仰,这样的事只有在今天,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土地上,才能养育出雷锋这样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记得小时候,雷锋的故事就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里,我们用一双小手捡废铁,参加义务劳动,悄悄地做了好事不留名,雷锋的精神就象春天绵绵的细雨,以潜在的、巨大的力量滋润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有时候我觉得雷锋离我们好远,有时候又好近啊,大家对这样的情景一定不会陌生。两手一摊“拿钱来”。如果没有钱想让他帮忙,门都没有。可是,有时候雷锋却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周围,去年10月29日晚上,在广州市某路口发生了一起重大车祸事故,两位行人拿倒在血泊之中,司机拦了几辆车都不停。遇难者处于生命危急关头。就在这时,一位部队的司机刘某同志经过这里,他毫不犹豫地将两位遇难者扶到自己车上,立即送往某市医院,遇难者得救了,他却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单位,就悄悄地走了。象他这样的好同志在我们的周围真是数不胜数。

部队中有许许多多的创业者,在六十年代他们就毅然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这艰苦边远地区,担负起艰巨的国防科研任务。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老黄牛的精神,在他们身上不正闪耀雷锋的思想吗!是的,正是这些象雷锋一样平凡、普通的人们支撑着一个大厦,支撑着我们共和国的大厦!他们从没有奢望过什么,当他们看到这座大厦越发宏伟、越发坚固时,他们笑了,欣慰地笑了。雷锋的精神不正是在这些人中得到发扬与延伸吗!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2

在假期当中,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雷锋的故事》。书中介绍了雷锋同志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甘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强烈的爱国精神,与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雷锋在练习手榴弹掷远时,由于个子小,体质弱,他费尽力气,总是及不了格。雷锋心里十分不安,他想:我一个人不及格,会影响全班的训练成绩,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连个手榴弹都投不远,怎么保卫祖国?他撂下饭碗,抓起教练弹,又跑到操场去了。他暗暗激励自己:达不到目标,我决不罢休!

操场上覆盖着冰雪,被风呼呼地刮着,扬起的雪粉直扑脸。他不管雪冷风寒,用劲甩甩胳膊,运运劲儿,又开始练投弹了。他知道自己投弹不及格的主要原因是臂力不够,为了增强臂力,他不管投多远,只要教练弹一出手,马上就追过去,抓起来再往回投,往回跑,真像一只小老虎,来回奔跑在操场上。

十几天过去了,雷锋没有白练,终于超过了及格标准。

我要学习雷锋叔叔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为了使自己投弹及格,不影响班里的成绩,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连续进行投练,甚至把胳膊练得又肿又疼。他牢记的教导,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并且他时刻激励自己要克服困难,做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战胜了困哪,达到了及格标准,为班里争了光。

我在班集体生活中,要学习雷锋叔叔的集体主义观念,多为办集体做事,把班集体的荣誉放在第一位,为我班争光;在学习上,要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不在困难面前低头,像雷锋叔叔那样做生活的强者,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3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周恩来同志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是雷锋精神的精髓。雷锋一心向着党,他把党比作母亲,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属于党和人民的,无论遇到怎样艰难复杂的情况,都“坚决听党的话,一辈子跟党走”,“为了党,愿洒尽鲜血,永不变心”。“对敌人要狠,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对党、对人民要忠诚老实,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这是雷锋给我们留下的名言。

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雷锋是一个实干家,是一个勇于探索的创造者,他总是把实现崇高的理想落实到本职岗位上,说到做到,表里如一。他坚持理想与现实相一致,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政治上要求严格,自觉经受思想锻炼,逐步成长为一名具有高度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修养的战士。

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雷锋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在他看来,“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正像细胞和人的整个身体关系一样。当人的身体受到损害的时候,身上的细胞不可避免也要受到损害。同样的,我们每个人的幸福也依赖于祖国的繁荣,如果损害了祖国的利益,我们每个人就得不到幸福!”正因为如此,雷锋时时处处都以党、人民和祖国的利益为重,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作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雷锋人生观最光彩夺目的是,他正确地解决了“为谁活着,怎样做人”的问题。他把“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作为自己的信条,“时刻准备着为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生命”。在这样的人生观指导下,雷锋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革命干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用生命践行了为共产主义事业毕生奉献的誓言。

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反映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凝聚着全人类共同珍视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学雷锋活动,已经成为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方面,教育培养青年的重要途径,传播精神文明的有效形式,弘扬先进文化的生动载体。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4

雷锋是一位平凡而朴实的战士,他的职业是再平凡不过的,可他用他一生的时间证明了一句话——为人民服务。雷锋平时处处节约,但在为大众服务的时候毫不吝啬。他平时积攒的钱,要不就是给自己买书,要不就是把钱给一些贫困人家。说到这里,也许你会问,雷锋自己都处处节约,怎么还要把连自己都舍不得用的钱分给大众呢?正是因为他这样做,所以才会突出他的伟大的奉献精神。

在雷锋小时候,他的家人就都离开了人世了,不满七岁的他便成了孤儿。六奶奶见可怜就把雷锋收留了,他为了报答,就上山砍柴。一天,地主婆看见了,顺手拿起斧头,边追边骂,雷锋一个躲避不及时,被地主婆狠狠的砍了三刀。这三刀不仅砍在了雷锋的身上,还深深砍在雷锋的心里。

雷锋慢慢长大,他此时此刻的心中那“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已经慢慢在心中发芽了。雷锋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要做一个兵,为人民服务,让中国人过上好日子。他的想法被连长知道后,连长觉得雷锋还小,给了雷锋一支钢笔,要他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保卫祖国。雷锋暗暗在心中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后要做一个兵,一个保卫祖国的兵。

雷锋慢慢长大,他心中又燃起了想当兵的念头,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兵。他的心忠于党,忠于国,热于社会主义。日常生活中,勤俭节约;做事时,一丝不苟;衣服破了、旧了;他拿一针一线在衣服上缝缝补补,平时省下的钱用来买一些好书。真是个“书虫子”。

雷锋曾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等。都充分表现出了他的爱国之情与伟大的奉献精神。

雷锋的生命不应该终止在他的春天,他才年纪轻轻,又是个舍己为人,以大局着想,不顾生命的抢救国家财产,勤俭朴素等。也许,这样说下去,说个一天一夜也说不完。雷锋做好事,可谓做了一火车。别人休息时,他在努力学习,工作后,他又挤出时间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做错了事也很虚心接受别人提出来的意见,也很关心的对待每一个人,和他在坚持自己的道理时那一丝不苟的性格完全成了反比。

雷锋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精神将永远传承下去,让炎黄子孙们都能学习雷锋那种舍己为人、刻苦学习的精神。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把雷锋当做榜样。日后,我要以雷锋的钉子精神,刻苦学习,让雷锋叔叔永垂不朽的活在我们的心中。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5

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

雷锋出身在一个平苦的家庭里家里有一个哥哥还有一个弟弟,爸爸被日本人踩了一脚死了为了能让父亲买一口棺材母亲把8亩田转租给别人了。因为家里困难刚刚到厂里去做工哥哥把生铁模子打坏了被厂长切了五根手指头也走了,弟弟被饿死了,不久后母亲也上吊自杀。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本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助六叔奶奶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当地的柴山都被有钱人家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雷锋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举起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边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

雷锋赶忙捂住伤口,忍住疼,两眼瞪着地主婆,心想:“总有一天,我要报仇!”从此,雷锋手背上留下三条伤疤。1949年8月,湖南解放时,小雷锋便找到路过的解放军连长要求当兵。连长没同意,但把一支钢笔送给他。1950年,雷锋当了儿童团团长,积极参加土改。同年夏,乡政府的党支书供他免费读书,后来加入队……

1962年8月15日上午8点多钟,雷锋和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连队车场,不顾长途行车的疲劳立即去洗车。当时,战士们在路边插了一排约两米高的晒衣服的木杆,顶上用8号铁丝拉着。雷锋让乔安山开车,自己下车引导,指挥乔安山倒车转弯。汽车的前轮过去了,但后轮胎外侧将木杆从根部挤压断。受顶部铁丝的作用,木杆反弹过来,正好击中雷锋的右太阳穴,当场就打出血来,雷锋昏倒在地。战友们立即用担架把他送到抚顺矿务局西部职工医院抢救,副连长又开车飞速赶到沈阳202医院请来医疗专家。但由于颅骨损伤,脑颅出血,导致脑机能障碍,雷锋不幸去世,年仅22岁。

我们现在不能跟旧社会相提并论了。现在我们过这一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还抱怨这抱怨那不好。因为雷锋叔叔有伟大的抱负肯吃苦,才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我们要发扬雷锋的光荣传统,做一颗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星星!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四化建设的旅程中,雷锋精神之花已在我们这一代身上重绽笑脸。让我们把雷锋这种“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精神作为一种精神财富流传后世,发扬光大,为祖国——这个五彩缤纷的百花园增添一分春色。

篇12:《雷锋的故事》读后感小学作文

这本书主要讲了雷锋帮助人的事情,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故事是这样的:一次,天正下着雨,雷锋在火车站旁看到一位老奶奶全身都湿了,她的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另一只手里还拉着一个。雷锋马上就跑过去了,脱下雨衣给老奶奶,再脱下自己的毛衣给一个小孩穿,并帮助他们买了两张火车票。雷锋那天被淋成落汤鸡,最后自己感冒了。看到这里,我忍不住赞叹:雷锋真的是舍己为人的好同志啊!

雷锋不仅有爱心、热心助人,他还是个省吃俭用的人,他从来不喝汽水,衣服,裤子,袜子破了,就自己动手把衣物缝补好再穿,从不舍得扔掉,也不买新的。

《雷锋的故事》这本书还让我们了解到雷锋是个勤劳的人。在部队期间,有次下大雨,见车场放了两堆苞米,虽然用雨布盖上了,但还是被淋湿了不少,立即组织全班的同志冒雨将两千多斤的苞米搬进屋里,受到大家的表扬。

雷锋虽然离开我们很久了,但是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雷锋,我要向你学习。

★ 雷锋故事读后感

★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 小学生雷锋故事读后感

★ 读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 雷锋的故事小学作文

★ 雷锋读后感

★ 雷锋故事心得体会范文

★ 《爱国主义电影之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 关于雷锋的读后感

篇13:抢救雷锋背后的故事

西部医院院长刘斌为雷锋腾出一个急救室。由于体温过高,雷锋抽搐着坐起来。刘院长见此情况,便让副连长下楼买一些冰棍。冰棍买回来后,放在了雷锋的脖子下和额头上,体温降下来,可呼吸停止了。刘院长又亲自上前为雷锋做人工呼吸,呼吸又恢复了。刘院长找到连长说:“他的颅底骨折,内部又出血,必须立即手术。可是抚顺所有的医院做不了开颅手术,我给你写个条,赶紧派人去沈阳陆军总医院找脑外科专家段主任来。”团党委立即派车去沈阳接专家救人,他们启动了团部唯一的一辆美式吉普车上路了。然而,忙中出乱,这辆本来就跑不起来的吉普车先是与一辆地方货车相撞,把地方车辆撞到路边壕坑里。地方车辆当然不让。

军车人员下车说明救人求医的特殊情况,对方记下来车牌号、单位等情况后,才勉强同意放行。吉普车在走到望花区一条铁路时,正有一列火车驶过,不巧这辆不争气的吉普车突然制动失灵,一下子撞到列车后节车厢上。火车疾驶而去,吉普车却再也无法行驶了。车上受伤的同志急忙向团部报告了情况,团里又派运输连副连长曹玉德开着“嘎斯”车第二次去沈阳求医。这辆车疾驶出抚顺,可在其行驶到沈抚公路中间时,一辆抚顺市某单位的汽车压着这辆军车不让超越。军车多次鸣笛,地方车辆也不闪让。这时,心急如焚的曹玉德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枪朝着挡在前方的地方车辆的轮胎开了两枪。对方停下车后,曹玉德一气之下又把地方司机拽下来打了几下。地方车辆上的人去沈阳也有要事,现在挨了枪又挨了打觉得很委屈,便把军车的牌号记了下来,告到了沈阳军区。下午3时,当曹玉德把段主任接到抚顺西部医院时,雷锋早已停止了呼吸。运输连副连长曹玉德开枪打人的事,沈阳军区领导很重视,决定对他作撤职处理。这事被到“雷锋事迹展览室”参观的中共抚顺市委书记沈越知道了。他想,这事主要是抢救雷锋心切,感情用事才出了错,应予以谅解。于是,经沈越积极协调,并向沈阳军区领导说情,曹玉德才未被免职。

雷锋当兵记

雷锋的个子不够高,体重还不够55公斤。体检时,当年的鞍钢弓长岭矿焦化厂总务股长陈日东就站在雷锋旁边,对那个场景记忆犹新,“检查身高时雷锋把身子挺了又挺,还踮起脚来,才1.54米,量体重54公斤。给他体检的是个老医生,摘下老花镜说,‘雷锋,你的身长、体重都不合格。’雷锋回答,‘这两天感冒,今早到现在还未吃饭。’当时我还在旁边说,‘小雷,说话要实事求是。今天早晨我们不都是吃了两个酥火烧、一碗酸菜吗……’”

雷锋一句天真的话逗乐了体检医生伍哲明。他笑着对雷锋说:“你肚子好大呀!一顿饭能吃两斤。”雷锋却十分认真地回答:“医生,我真的很能吃。”

体检后,雷锋几次去找辽阳市武装部的政委余新元和戴明章,对他们说:“如果不给我换军装,我就穿便衣去。”雷锋那种对参军的执著态度和决心,让焦化厂的领导李钦荣于心不忍,松口同意他去当兵,这在当时很不容易,因为雷锋是生产骨干。

雷锋再把进攻的路线锁定在辽阳市武装部和接兵部队。他特意向厂里请了假,从弓长岭走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武装部,几乎天天都去哀求。为了等着见辽阳市武装部政委余新元,他甚至在值班室里蹲了一宿。

连续几天,终于见到余新元,雷锋发挥他的优势,缠着他讲自己的苦难史,结果余新元被感动了,并把周围的工作人员也吸引过来听雷锋讲家史。

让余新元没想到的却是,第二天雷锋就拎着一只棕色小皮箱跑到兵役局里来,说,“政委,我把这点家当都带来了,这回我走定了,叫当不叫当都这样了!”

他放下皮箱就开始抹桌子,扫院子,打开水,到处抢活干,以少见的固执与坚决,让部队不得不重视起他来。

接下来为雷锋做说客的人增加得更多,除了矿上的领导,甚至连担任体检工作的医护人员也替他说情了,因为他每天为各房间打扫卫生,宣讲参军愿望——雷锋是个天生的演说家。甚至与余新元的爱人田儒文(当时的辽阳医院外科医生)也相处得跟亲生母子似的。

余新元更被雷锋的决心所感动,打算帮助他,为这件事他找了辽阳市市委书记曹奇,向地方政府汇报了雷锋想当兵的这个难题。雷锋是普通公民,当他的问题部队解决不了时,地方政府的支持意见往往能起到决定作用。

曹奇认为这样的好青年虽然身体条件不合格,但政治条件合格,同意并支持去当兵。有了地方的支持(其实这也只是一个借口),余新元于是“设计”让雷锋先去新兵营当“便衣通讯员”,让他直接去接触部队的接兵干部。

余新元直接找了新兵营教导员李恒基:一开始,李恒基依然要坚持原则,余新元就再找戴明章商量体检如何通过的问题,戴明章担心体检表的问题。

余新元只好再想办法,去找主检医生吴春泽,吴不肯签,担心犯错误,当时的社会风气还是很纯正的。

篇14:《雷锋的故事》小学生的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读了《雷锋的故事》,感触很深。

这本书中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有人提出要捐献一台拖拉机给农场献礼时,雷锋第一个拿出自己省吃俭用才节约下来的二十元钱,全部送到了团支部,他还说:“我这钱用不了了,全交给农场买拖拉机吧。”在这次捐献活动中,雷锋是全县青少年中捐的最多的一个,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二十元钱并不多,但在雷锋那个年代,那可是他好几年的积储呢!而雷锋自己的生活却很简朴,从不乱花一分钱,他穿的袜子补了又补,不知道补了多少次,穿了多少年,已经补得变了摸样,还舍不得扔掉。由此看来,雷锋不仅善良、节约,而且无私奉献,为国家和别人着想,完全不顾自己,他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想想我们自己,平常浪费了多少粮食,更谈不上无私奉献了,有人说我们现在还是孩子,没有能力无私奉献,我觉得不对,比如说不乱扔垃圾,还能捡起别人扔的垃圾,这不是做了奉献么!我们现在是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如果我们现在不注重培养自己的这种雷锋精神,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又在哪里?

虽然雷锋已经去世,但雷锋精神还在,“活雷锋”还有很多,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篇15:《雷锋的故事》读后感小学作文

在雷锋车组中,有免费为工人送票的朱秋霞;有为旅客端洗脚水的掌传英;有把奖金捐给五个特困户的马宝玲等等优秀的拥有雷锋精神的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乐于帮助的人,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和谐。她们那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以后也要多做好人好事,向雷锋同志学习,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去学习雷锋精神!

★ 雷锋故事读后感

★ 《雷锋故事》读后感-作文

★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 小学生雷锋日记读后感

★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900字

★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400字

★ 《雷锋的故事》读后感200字

★ 雷锋读后感

★ 雷锋的故事六年级读后感500字

上一篇:学校安全工作会议记录下一篇:电力公司书记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