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演讲稿子

2024-05-23

一带一路演讲稿子(通用6篇)

篇1:一带一路演讲稿子

各位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最近,我们几乎都被一带一路这个词刷屏,电视新闻、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包括同学们的课前演讲,都在说一带一路,那究竟什么是一带一路?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一带一路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来聊聊一带一路。

提到一带一路,我们不禁想起了那个连接了古中国与世界的绵长贸易之路,神秘文化之路,通畅交流之路。提到丝绸之路,我们不会忘记:两千多年前把自己最美好年华贡献其中的丝路开拓者张骞;将线路首次延伸到了欧洲罗马帝国的班超;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的郑和。这些开拓事业者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与和平的桥梁。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穿越千年、绵延万里的古老丝路,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而重返全球视野。2013年的秋天,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一带一路理念至今4年,在这4年里,通过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努力,一带一路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在刚刚过去不久的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等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都出席了高峰论坛。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将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机遇,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千古传颂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传承的丝路精神。

关山梅落、玉门春迟、天山雪洛、瓜州人稀古诗词里的丝路沿途,满是羌笛、战马,关塞、狼烟。可是我们现在却可以自豪地告诉同学们,在祖国稳扎稳打地建设和突飞猛进地发展下,这条路穿越千年,到了眼下一带一路的时代,道路沿途已经变了模样!热心于结交朋友的中国,在用更自信、平和、开放和共赢的姿态寻找伙伴、迎接来客。在一带一路规划背后是中国日渐清晰的国家发展新战略,一步一个脚印,带动国内腹地和沿途国家的发展,承担起一个稳健、成熟的世界大国应尽的责任与使命,在这个意义上,一带一路又可以解释为:作为日渐强大、自信的祖国,将带领着一路的国家走向繁荣富强。伟大祖国将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同学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生长在盛世大国下,作为当代青少年的你们,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重任。在这样一个重要时期,为顺应一带一路的广阔发展前景,我们要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传承思路精神,学会合作、包容,用当代青少年最宽广的胸怀迎接一切学习、生活中的机遇与挑战。同时,我们也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注国内外时政,了解国家政策,培养国际视野与胸怀,肩负起我们的责任。作为江声学子,也要像我们伟大祖国一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起到带头、引领、榜样的作用,实现个人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2:一带一路演讲稿子

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热点播报的题目是《一带一路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次提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成为今年两会出现频率最高的(cihui)词汇之一;3月28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宣布:经各方努力,一带一路建设愿景与行动文件已制定。

当天下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

那么什么是一带一路呢?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20XX年9月、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根据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构建起新常态下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

20XX年11月,一带一路的概念正式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上升为国家战略。

可能这些抽象的概念还是无法让大家准确的了解一带一路的定义,下面通过一段视频,用详实的数据,更直观的了解一带一路。

二、那么启动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打开筑梦空间,有利于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

第二: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中国与沿线各国诸多领域迎来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等等具有众多意义。

三、有媒体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比作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外交部长王毅在今年两会,

答记者问时,就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通过一段视频回顾一下王毅部长答记着问时的场景。

四、事实上,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在设计构想,根本目标,参与方式等方面均有着本质的区别。正如王毅部长所说,

一带一路是开放合作的产物,是各方合奏的交响乐。

五、说到一带一路不得不提的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她的定义为:政府性质,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建,总部设在北京。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

截至3月30日,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已经达到44个。由此可见,亚投行在国际社会的积极影响。

六、那么,亚投行又会给我国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呢?我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促进亚太自贸区建设。

第二,带动中国标准走向海外。

第三,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第四,强化中国规则制定权。

七、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又会有怎么样的关系呢?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是孪生兄弟,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没有亚投行推动无,法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单个国家很难完成,设立亚投行可以推动一带一路。

用大白话说,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是两个相交圆,两者之间有交叉也有自己的属性。

八、回顾刚刚闭幕的博鳌论坛20XX年年会,习近平主席在博鳌论坛的演讲中提到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大受世界欢迎,即四个必须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而一带一路正是亚洲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践。习近平主席的演讲是中国领导人促进国际社会了解、认同和接受一带一路倡议,达到增信释疑、凝聚共识的又一次外交努力,也是落实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总动员。

九、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的发布,则标志着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的对外大战略吹响了启程的号角。

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的合作重点即五通:

政策沟通。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

设施联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

贸易畅通。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

资金融通。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

十、五通是一路一带的具体化,一路一带是中国梦的具体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谢谢。

2019助力一带一路演讲稿范文

各位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最近,我们几乎都被一带一路这个词刷屏,电视新闻、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包括同学们的课前演讲,都在说一带一路,那究竟什么是一带一路?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一带一路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来聊聊一带一路。

提到一带一路,我们不禁想起了那个连接了古中国与世界的绵长贸易之路,神秘文化之路,通畅交流之路。提到丝绸之路,我们不会忘记:两千多年前把自己最美好年华贡献其中的丝路开拓者张骞;将线路首次延伸到了欧洲罗马帝国的班超;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的郑和。这些开拓事业者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与和平的桥梁。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穿越千年、绵延万里的古老丝路,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而重返全球视野。的秋天,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一带一路理念至今4年,在这4年里,通过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努力,一带一路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在刚刚过去不久的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等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都出席了高峰论坛。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将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发展机遇,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千古传颂的友好 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文明在开放中发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传承的丝路精神。

关山梅落、玉门春迟、天山雪洛、瓜州人稀古诗词里的丝路沿途,满是羌笛、战马,关塞、狼烟。可是我们现在却可以自豪地告诉同学们,在祖国稳扎稳打地建设和突飞猛进地发展下,这条路穿越千年,到了眼下一带一路的时代,道路沿途已经变了模样!热心于结交朋友的中国,在用更自信、平和、开放和共赢的姿态寻找伙伴、迎接来客。 在一带一路规划背后是中国日渐清晰的国家发展新战略,一步一个脚印,带动国内腹地和沿途国家的发展,承担起一个稳健、成熟的世界大国应尽的责任与使命,在这个意义上,一带一路又可以解释为:作为日渐强大、自信的祖国,将带领着一路的国家走向繁荣富强。伟大祖国将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同学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生长在盛世大国下,作为当代青少年的你们,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重任。在这样一个重要时期,为顺应一带一路的广阔发展前景,我们要提高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传承思路精神,学会合作、包容,用当代青少年最宽广的胸怀迎接一切学习、生活中的机遇与挑战。同时,我们也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注国内外时政,了解国家政策,培养国际视野与胸怀,肩负起我们的责任。作为江声学子,也要像我们伟大祖国一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起到带头、引领、榜样的作用,实现个人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19助力一带一路演讲稿优秀篇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讲题是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与推进的思路。

在这一讲当中,我同大家一块了解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的内容就是中国海外投资面临的风险有哪些?第二个内容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海外投资的推进思路是怎样的?

一、中国海外投资面临的风险

(一)投资风险

我们说一带一路的愿望非常美好,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仍然会存在一些风险,那么这些风险比较突出的包括投资的风险还有地缘政治风险。首先我们来看投资风险,从企业的角度,投资风险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企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我们假设如果东道国有战乱或者存在恐怖主义的活动,或者是与中国存在冲突,那么中国的企业就有可能会面临人身和财产的危险,这个层次的风险是最高的。那么其次就是企业所有权的风险,如果东道国政权的更迭,新政府上台以后有可能会将外国的投资国有化,或者通过种.种的措施转移外国企业的所有权,比如在20的时候,我们的中冶集团就正式接管了希腊艾利,就希腊比艾弗斯港的经营权,但是在年1月希腊政府上台之后终止了这项工作,导致了希腊比艾夫斯港的经营权遭到了转移。

那么第三个方面是企业投资收益的风险。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政府违约的情况,东道国政府可能会违反协议,导致企业没有办法按照原来合同继续实施投资,比如在2017年的9月份,缅甸政府就单方面宣布要搁置我们中甸投资公司在当地密松水电站的项目,那么这样的一个政府的违约就导致了企业前期投入70亿人民币的损失。

另外还有法律变更的风险,东道国政府可能由于产业调整或者为了保护本国的企业,而临时立法或通过行政命令改变原有的政策,这样也会使得我们外国企业投资收益遭到损失,还有就是汇兑限制,当东道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的时候,它有可能禁止或者限制跨国公司汇出自己的利润。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这是中国企业在境外遭遇严重风险的一个极端例子。2017年在越南发生了大规模的反华运动,给我们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我们工厂遭到抢劫、焚烧,公民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我们看一下在越南海外的经济利益有多少?我们同越南的贸易量有500多亿美元,中国从出口到越南贸易有300多亿美元,还有中国在当地的投资有将近70亿美元,我们的工程项目900多个,工程承包金额200多亿美元,所以我们发现在越南产生这样的恶性事件,对于我们海外利益损失可想而知。况且我们还有人员伤亡,所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中冶集团实际上在这次**当中损失比较惨重。

在我们左手边的图上可以看到,这实际上是发生在**当天,在项目工地被焚烧的画面,右图是手上人员回国接受治疗的画面。那么这场

。钱是不一定有好结果的,功夫是在钱外。中国政府应该运用软实力,以更加真诚积极的态度去周边国家分享中国经验,帮忙他们解决现实问题,加强双边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统的霸权论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天下主义情怀,其实对小国而言是很有吸引力的。

那么下面我们具体剖析一带一路国家印度,来具体分析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风险。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之后呢,与南亚国家相比,印度官方回应一直是比较消极的,在2017年9月,习近平访问印度时,就曾经多次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建议,但是并没有得到印度方面积极回应,相反印度也提出了相应反制计划,也就是季风计划和香料之路,它们同样是借古喻今,发展当下。与中国的丝绸之路有异曲同工之处。

我们再来看印度的媒体是怎么说的?在2017年2月的今日印度上,有文章指出,中国在印度洋周边的动作也在挑战印度在该地区的地位。中国邀请印度加入海上丝绸之路,但中国的提议显得太自私。另外在今年4月份,《印度时报》发表文章称:蚕丝并不是沿着整个丝绸之路交易的唯一商品,古代印度的棉纺路与丝绸之路具有平等的历史意义。那么通过这些,我们就可以看到印度政府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态度。

那么实际上中国在印度投资发展的也并不顺利,这里总结出了中国在印度投资的一个特点。首先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引进外资比重是非常低的,从到2017年

中国大陆对印度的直接投资占比为:0.15%,可以少到忽略不计。那么中国在对外投资当中,流向印度资金有多少?印度作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世界第十大经济体,却只吸收了中国对亚洲直接投资的0.19%,对世界投资总量的0.37%,实际上也是可以忽略不计。也就说明中国与印度对外经贸关系发展是非常缓慢的。

我们来看具体的例子,也就是中国的华为公司在印度投资所遇到的一系列被限制的行为。中国的华为公司成立于1988年,的时候,它开始正式进军国际市场,并将印度市场定位为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发展区域。的时候,华为在印度开始投资软件的开发,的时候,华为在印度成立了研发中心,但是华为在印度发展其实并不顺利,在的时候,华为计划在班加罗尔投资6000万美元成立生产中心,但是这个需要向印度外国投资委员会提出申请,但是印度的内政部确认为,我们的项目存在安全危险,所以迫使华为与同年9月收回了这个申请。然后的时候,华为又计划投资1.64亿兴建新设施,但是印度政府又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拒绝华为发放销售许可证。2017年的时候,印度国有电信公司对系统进行扩容,向外招标,招标的金额到60亿美元。然后华为公司由于价格低廉,方案杰出胜出了,但是随后印度情报局和国防部就以国家安全为由反对中国的设施。所以中国华为还是与这个项目失之交臂。然后在2017年印度政府又称中国电信设备商的设备威胁到了印度的安全,在全国的22个电信服务区内当中的20个电信服务区,它们定义为敏感区域,认为在这样的敏感区域内使用中国的设备是很不安全的,所以通过法律强制性的禁用中国设备,而这个禁令严重影响的华为在印度业务扩展。2017年的时候,印度政府更是制定了一份电信设备供应商的名单,名单当中明确将华为公司列为禁止购买名单。所以我们发现华为公司在印度的投资可以说是举步维艰,比比受到限制。但是华为公司只是中国若干公司的一家,其实很多中国公司在印度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这张表当中举例了其他的一些公司在印度投资,印度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拒绝的事件,其中包括香港的和记黄埔,包括中兴,包括中国的港湾建设集团、海尔集团,腾讯科技等等,都曾经在印度遭遇了这些不公正的待遇。所以我们说中国在海外投资过程当中会遇到一系列的风险,从硬度的例子当中我们就可见一斑,我们需要采取更加谨慎态度,更加周全规划去推进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外投资计划。好了,刚才给大家介绍的是中国海外投资可能面临的一些风险。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与推进思路

那么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第二个内容,就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海外投资有什么样的推进思路?我们看主要是有这些的推进思路,首先在合作原则方面,我们倡导是:共商、共建、共享。共商就是说要集思广益,兼顾各方面利益和关切,体现各方面的智慧和创造。无论是在酝酿倡议还是推进收获阶段,都有沿线国家商量着办事,一带一路倡议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提出,本身就是采取与东道国共商的形式。共建就是体现共动参与,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形成新的合作优势,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沿线国家它们的国情国力各不相同,可以各尽其力,各司所长。然后就是共享,就是坚持互利共赢,寻求利益契合点,就是大家一起做大蛋糕,然后在公平合理的分配蛋糕。那么具体的推进思路,我们看如下这样

几个方面:

(一)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的基础设施网络,实现沿线国家互联互通

首先要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的基础设施网络,实现沿线国家互联互通。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同有关国家共同努力,加快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那么我们以高铁为例,来说明在实现互联互通方面我们有着一个很大发展潜力。我们说高铁,实际上是中国现在一张耀眼的名片,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最成功的战略性产业。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中国的高铁连通整个欧亚大陆的话,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我们说连通欧亚大陆三条线,第一条是北线,北线是从新疆进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到比利时。那么实际上这条线当中,中国到欧洲的普通铁路,现在就已经运行了。但是比较糟糕的是前后需要两次的换轨,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俄罗斯在周边推行宽轨的准铁路,被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都采用这样的宽轨,但是中国使用却是国际标准的轨道,轨与轨距的不同,火车在跨越过境的时候,需要把每一节的车箱吊起来,然后在车箱底下去更换转向架,由于需要换装,那么货物通关时间大大延长,甚至达到了运输时间的2倍以上,这样不仅运行效率低,而且增加了装卸过程中货物的损失风险。所以这条铁路运输线路难以发挥它的优势,那么我们想象一下在这样一条铁路修建中国的高铁,并且采用是国际标准的轨距,而不是俄罗斯的宽轨的话,它将是一个非常而具有效率的工程,而我们继续向西修,与西欧各国的铁路连通,如果这条铁路最终变成中国与伦敦的高铁,那么它将成为代表欧亚大陆经济整合最重要的象征。当高铁打通中国与西欧以后,这条线路的客流量会大大增加,从经济上也更加具有可行性,中国在这方面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做好俄罗斯工作。

我们再来看中线,中线即中吉乌铁路,由新疆喀什通往吉尔吉斯斯坦,再进乌兹别克斯坦,然后经土库曼斯坦南下伊朗,再经土耳其进欧洲。那么这条线路,可能开展工作比较困难。因为在2017年的吉尔吉斯斯坦就宣布不参加中吉乌铁路的建设。但是我们也要积极在这条线路上开展工作。

我们再看看第三条南线,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线路,包括中巴铁路,由新疆喀什通往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在沿线的某个点上西进伊朗,经土耳其进欧洲。我们说中巴铁路对于中国来说,实际上是非常重大的意义。首先它有助于帮我们解决马六峡困境。中巴铁路协到瓜达尔港以后,中国不但有了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而且可以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其次有了这个中巴铁路,中亚国家就有可能同意修建中吉乌铁路,他们也可以通过这条铁路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那么第三可以近距离的接触霍尔木兹海峡。我们说霍尔木兹海峡与瓜达尔港只有300公里,而霍尔木兹海峡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它重要在哪里呢?那是因为世界上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一,还有海洋运输的石油贸易三分之一,以及整个海湾国家出口石油的90%,都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如果我们有一条中国到巴基斯坦的高铁,而且现在的瓜达尔港也已经交由中方进行管理。如果能把这条铁路修通的话,那么整个一盘棋就可以火起来。

让我们再设想一个更加宏伟的计划,就是我们知道霍尔木兹海峡最窄的地方不到40公里,而法国到英国的海底隧道也就是40公里,所以从技术而言,在霍尔木兹海峡修建海底隧道可能不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如果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达成和解,修建霍尔木兹海底隧道,把中巴铁路经伊朗通到阿拉伯半岛,再往西去经过沙特、也门这些国家,然后在非洲国家大陆与吉布提之间的海峡架设一个大桥的话,那么中国的大陆就和非洲大陆连在一起,这样一来一带一路就变成了一带一路+一洲。对于中国而言,非洲大陆是未来输出铁路重要地区,海湾国家的参与也将为中国铁路进入非洲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撑。一旦打通这条陆路通道,从哈什到非洲,能比哈什到广州远不了多少,大家想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当然了这个设想还是相对长期的,从目前情况看也不具备马上实现的条件。

现阶段,我们的中国高铁走出去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在这里给大家罗列出来几点,在2017年8月,中国帮助土耳其开通了约160公里的高速铁路,与俄罗斯已宣布要建设北京到莫斯科高铁,并且与印度,中东欧地区,还有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地区也开展了相关合作。当然虽然中国的高铁有了比较丰富的运行经验,但是目前还处于需要证明自己的阶段,而且还需要考虑很多经济、政治、文化的因素,对我们高铁走出去带来的一些困难和阻碍,所以中国还需要谨慎而全面的去应对这些问题。

(二)提升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篇3:“一带一路”各省探路

新疆

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主要节点城市为乌鲁木齐、喀什。按“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的表述, 要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 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 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据悉, 乌鲁木齐2015年将申报亚欧经贸合作试验区, 喀什综合保税区1月8日刚刚通过国家验收;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将列为重要产业园区。

青海

青海正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通道、重要支点和人文交流中心, 使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青海向西开放的主阵地和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节点城市为西宁、海东、格尔木。青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打造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周边省区航空、铁路、公路有效对接的现代交通网络, 与沿海沿江地区加强区域通关一体化合作, 建成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继2014年12月开放西宁国际航空港, 并陆续开通西宁-曼谷、西宁-首尔、西宁-台北三条航线后, 国际商城、保税仓库、循化穆斯林产业园等41个项目正在抓紧实施。

甘肃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 构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重要节点城市兰州、白银、酒泉、嘉峪关、敦煌。去年5月正式印发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 构建兰州新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国丝绸之路博览会”三大战略平台。重点推进道路互联互通、经贸技术交流、产业对接合作、经济新增长极、人文交流合作、战略平台建设等六大工程。其中, 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合作, 包括资源开发、装备制造、新能源、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

陕西

着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 形成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重要节点城市西安。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 加强与中亚国家和澳大利亚等国在资源勘探、开发领域的合作;积极申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 建设国家航空城实验区;推进省资源交易中心落户能源金融贸易中心, 鼓励各类能源企业积极参与西咸新区建设;支持西咸新区建设立体化综合交通系统, 启动地铁延伸线建设。

宁夏

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 进一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今年宁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以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为平台, 用好用足中阿博览会“金字品牌”, 着力实施四项行动计划, 加快建设陆上、网上、空中丝绸之路。四项行动计划第一项就是实施开放通道拓展计划, 一批铁路公路项目将会开建, 把银川河东国际机场打造成面向阿拉伯国家的门户机场。

重庆

去年12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已正式出台《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实施意见》, 提出要将重庆建成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上述意见提出, 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今年重庆政府工作报告则进一步指出,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友城和港、澳、台经贸往来, 促进与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协作, 务实推进成渝经济区一体化。积极组织周边地区货物搭载“渝新欧”班列, 推动国际邮政专列正式运行, 增加“渝新欧”开行班次和集装箱运量。

四川

打造成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经济腹地。1月15日召开的四川省商务工作会议提出, 推动实施“一带一路”251三年行动计划。即在“一带一路”沿线中, 筛选20个四川省具有较大产业和贸易比较优势的国家, 实施重点开拓、深度开拓;在20个重点国家中, 优选50个双向投资重大项目, 实施重点跟踪、强力促进;在全省现有近1万家外经贸企业中, 精选100家与“一带一路”沿线有较好贸易投资基础的重点企业, 实施重点引导、形成示范。

广西

广西的定位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 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 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 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 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广西建设主要围绕北部湾做文章, 加快申请设立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 并有望成为第三批获批的自贸区。今年广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升级发展北部湾经济区, 着力抓好基础设施、产业升级、港口物流等256个重大项目。

福建

福建则被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端表示, 福建应通过“一个枢纽、六个平台和三个基地”建设, 发挥泉州、福州、厦门、平潭“一区三点”龙头引领作用, 漳州、莆田、宁德、三明、龙岩、南平“三港三地”腹地支撑作用, 以陆上、海上、海外“三个福建”为载体, 统筹经贸发展。

沿海诸市

沿海诸市是“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 加强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 强化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功能。以扩大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 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内、黑、吉、辽四省区及北京

对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的定位是, 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 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 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 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 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

除了上述这些定位明确的省份, “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对于其他区域的功能定位亦有表述, 譬如: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发挥海外侨胞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独特优势作用, 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台湾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妥善安排。

篇4:一带一路演讲稿子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对接;俄罗斯态度;共同繁荣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72-02

“一带一路”后,俄罗斯国内各方都表现得相当冷淡,甚至持质疑的态度。主要疑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主要疑虑

第一,西伯利亚铁路问题[1]。具体而言,俄罗斯直接的担忧来自“一带一路”的建设将会影响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改造升级计划,进而给俄罗斯发展远东西伯利亚计划带来不利影响。早在2013年7月,俄罗斯政府为满足俄罗斯东部领土的经济发展需要,提升当地工业基础,促进矿产开发,巩固俄罗斯跨欧亚大陆运输系统的重要地位,特别制订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加尔—阿穆尔铁路现代化改造方案,计划耗巨资进行铁路的大改造。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西起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东至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长9289公里。贝阿铁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支线,全长4234公里。俄政府意在通过这一庞大的改造工程,提升俄罗斯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运力,实现俄罗斯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的大目标。然而,“一带一路”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却可能会分流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运量。中国会选择由新疆经由哈萨克斯坦到欧洲的运输路线,因为这条线将会更加快速便捷。可以预期,如此一来,货运量将会从西伯利亚大铁路分流出去,届时西伯利亚大铁路改造将无利可图,迟滞或阻碍俄开发远东与西伯利亚的大目标。

第二,俄罗斯要成为主导者,而非仅是参与者[2]。俄罗斯提出建立以俄罗斯为中心的欧亚联盟,谋求在前苏联地区建立经贸联盟,发展和壮大经贸往来,以此促进经济发展,摆脱长期依靠出口石油、天然气的发展经济的困局。同时,雄心勃勃的俄罗斯,甚至希望通过欧亚经济联盟发展统一货币计划,既可与欧元区相抗衡,又可作为重建新的欧亚帝国的首步。但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出台,与俄罗斯的欧亚联盟战略中有一些相近重迭之处,并且加之遭受欧美制裁,经济陷入困境的俄罗斯,忧虑深度参与“一带一路”,会影响甚至拖延其重新构建“欧亚帝国”的计划,但如减少对“一带一路”的参与,又可能累及俄罗斯经济,这令俄罗斯左右为难。

第三,担心俄罗斯境内华人越来越多[3]。早在1896年,中国特使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大典,3月底从上海出发,途经南海、印度洋、黑海后再换乘火车,5月才到达莫斯科。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如果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成,中国民众驾车数日便可直达莫斯科,这对中国游客、商人而言是大大便利了。然而,对俄罗斯民众而言,在感到便利的同时,面对越来越强大的中国,内心深处也存有一些不安全感。特别是在地广人稀少的远东地区,只有约七百万人口,而中国东北三省的人口则超过1.2亿,且与俄罗斯接壤边界长达超过3200公里,大量中国民众跨进俄罗斯远东地区贸易、工作和居住,据俄方统计,目前在远东地区的中国人口或超过100万人。不少俄罗斯舆论担心随着中俄高速运输走廊建设,会有更多的中国民众在俄罗斯居住,再加上俄罗斯人口老化及出生率低所导致的人口危机,在俄华人将会成为俄罗斯最大的少数族裔。因而,俄罗斯对“一带一路”这种增进两国经贸合作、增加人员往来以及互联互通的政策,态度比较复杂。

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卢贾宁·谢尔盖·根纳季耶维奇曾在乌克兰危机爆发时直言[5],莫斯科此刻需要的并不是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来重塑欧亚秩序,而是实实在在的政治支持。他认为该构想试图重新划分太平洋到欧洲的经济格局,这反映了部分俄罗斯学者对“一带一路”的质疑心态。

二、认知转变

但是伴随着乌克兰危机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恶化,俄罗斯直面西方制裁、卢布贬值等重重压力,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尤其是俄罗斯主导产业以来的国际油价的持续低迷,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俄两国经济实力近年也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与此同时,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以及中国倡导成立的包括金砖银行、亚投行的成立,这些都给俄罗斯带来了合作机会。内忧外困中,俄外交“望东”,寻求突围。与此同时,中方积极地与俄方进行沟通,与俄外交部门、智库等政府、学界和民间各机构就“一带一路”具体布局展开深入对话[6],双方将寻找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和将建立的欧亚经济联盟之间可行的契合点。在此背景下,俄国内对“一带一路”质疑的声音日渐式微。显然,俄罗斯的态度已经渐渐从消极质疑转变为积极参与。

就中国而言,实现“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战略对接,是彻底打消俄罗斯疑虑,确保中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然后,对于“一带一路”战略与欧亚经济联盟战略,一个虚体的倡议与一个实体的机构怎样合作,在国际上尚无先例,需要有很多创新思维。继2014年5月普京访华,明确表示双方将寻找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和将建立的欧亚经济联盟之间可行的契合点;随后今年4月出访巴基斯坦和参加万隆会议之后;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第二次出访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三国。伴随着中俄领导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懈努力。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同时,由中俄两国分别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与欧亚经济联盟战略的对接[7],也必将成为两国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

三、“一帶一路”战略与欧亚经济联盟战略的对接政策选择。

当然,后续的具体实施需要双方在互谅互让、共建共享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予以推进。因此,笔者尝试提出以下几个对接政策选择。

首先,以自贸区、产业园为依托。[8]中国应通过即将启动的经贸合作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贸易便利化的制度安排,最终与后者建立自贸区。进而实施大型投资合作项目,共同打造产业园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在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多式联运等领域加强互联互通,实施基础设施共同开发项目,以扩大并优化区域生产网络等。当中俄以联合声明的形式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定调时,双方下一步合作将诠释两大战略的对接。今年陪同习近平主席访俄的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莫斯科会与欧亚经济委员会贸易委员斯列普涅夫会面时,中俄双方签署了启动经贸合作伙伴的联合声明。因而,打造以自贸区为代表的跨境经济合作区与产业园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主要平台。

其次,将中国产能对接欧亚市场[9]。在中国能源需求量巨大的背景下,对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而言,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是与中国合作的主要项目。近年来,双方在能源领域也实现了一些新的合作。继5月初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建设方案得到普京批准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中石油此次又确认了西线供气的原则条件。此外,双方还存在广大的市场潜力。欧亚经济联盟拥有由1.7亿人口组成的巨大消费市场,到2030年经济一体化将给3国国内生产总值额外带来9000亿美元的增量。伴随着中国产能急需海外市场的背景,欧亚经济联盟将成为中国产能走出去的有一个新市场。在俄罗斯,中俄在高铁、航天、造纸、水泥制造等领域均已达成合作共识,双边贸易额有望在今年突破千亿美元大关。伴随着产能走出去,因而带动着中国的金融服务在逐步跟进。此举不仅能拓宽中国的外汇储备利用渠道,同时还能破除商业融资障碍,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产能走出去的当前,与欧亚经济联盟单个国家打交道的情形或将被这些国家“抱团取暖”的形式所替代。

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以其高度包容性,展现出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亚国家发展战略的良好契合性与兼容度。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虽然变缓,但中国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依然很大,对世界经济的引领作用不可小觑。特别重要的是,“一带一路”战略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对接将为沿线国家的合作开辟广阔的前景,是多赢战略,符合各国利益。略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战略对接将为沿线国家的合作开辟广阔的前景,是多赢战略,符合各国利益。

参考文献:

[1]李秀蛟《俄罗斯智库专家对“一带一路”的评析“》,《西伯利亚研究》,2015年6月,第三期,第42卷。

[2]Alexander Gabuev.“Russia-China Talks: Silk Road Leads to Eurasia.Russia Beyond the Headlines, 2015/05/15。

[3]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中国人来了》,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2015年3月30日。

[4]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 《亚洲崛起与欧亚大陆:新的转折已经开始》,《透视俄罗斯》,2015年5月21日。

[5]Alexander Gabuev.“Eurasian Silk Road Union: Towards a Russia-China Consensus?”Diplomat, 2015/06/05。

[6]Yevgeny Shestakov.“China and Russia plan greater Eurasian integration – Expert.”Rossiyskaya Gazeta, 2015/06/05。

[7]一财网 潘寅茹《一带一路”如何对接俄“欧亚经济联盟”》2015年5月10日。

[8]阿尔弗雷多·多利费·拉默.中俄天然气管道将改变欧亚地缘政治[N](墨)每月报,2006年3月26日。

[9]冯玉军《未来十年中俄关系发展前景》,《外交评论》,2006年10月,第91期。

篇5:一带一路演讲稿子

Your Excellencies Paroubek and Kolodko,

Distinguished guests,

Friends,

Ladies and gentlemen,

In this golden autumn, it is a great pleasure to meet friends from afar here in the ancient city Xi’an. Let me begin by expressing sincere gratitude to our guests at the seminar and our warm welcome to friends who have traveled all the way to China.

In the autumn of ,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proposed the collaborative building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when he visited Central Asia and Southeast Asia. This has been met with strong respons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particularly from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It has also triggered enthusiasm and interest among many countries to explore and participate in the initiative. In order to help people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itiative and engage in the building of the Belt and Road, the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held international seminars at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in Urumqi, northwest China’s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in , and at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in Quanzhou, southeast China’s Fujian Province, in . This year, we put the two topics into one seminar, hoping to provide a wider platform for exchange and discussion. Here today, to my great pleasure, I have the chance to meet many old friends and also get to know many new ones.

The theme of this seminar –Shared Memory, Common Development – embodies our efforts in treasuring historical legacy, our best wishes to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s and acknowledgement of our responsibility to world peace and development. More than 300 guests from 35 countries are gathered here today. It is a great event for discussing the grand projects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 believe, through in-depth discussion and exchange of wisdom from all participants from various fields, we shall be able to reach a broad consensus and achieve a prosperous outcome.

【参考译文】

尊敬的帕劳贝克先生,

尊敬的科勒德克先生,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女士们、先生们:

在古城西安最美的金秋时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首先,我谨向各位参会嘉宾表示衷心感谢,向远道而来的各国朋友表示热烈欢迎!

的秋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东南亚时,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引起国际社会和沿线国家的热烈反响,同时也激发了各有关方面探究参与的热情和兴趣。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 “一带一路”倡议,更好地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分别在新疆乌鲁木齐、福建泉州举办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这次把两个研讨会合二为一,目的是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研讨的更广阔平台。今天在这里,我见到了很多老朋友,又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感到格外高兴。

此次论坛以“共同的记忆,共赢的发展”为主题,体现了我们对历史遗产的倍加珍视,对沿线各国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对世界和平发展的责任担当。来自35个国家的300多名嘉宾齐聚一堂,这是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大计的一次盛会。我相信,通过深入研讨交流和跨界别的智慧碰撞,一定能够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丰硕成果。

一带一路演讲中英文双语演讲稿范文

Ladies and gentlemen,

Friends,

Autumn is a season of harvest. We are happy to see that sinc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was proposed three years ago,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s have carried out increasing cooperation in policy communication, facility, trade and asset connectivity and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 As a result, early harvest has been fruitful. A growing number of countri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building of the Belt and Road. China has signed cooperative agreements with more than 30 countries and launched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tion capacity cooperation with more than 20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s. The financial cooperation represented by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nd the Silk Road Fund is making steady headway. A number of landmark projects are being implemented. People-to-people interactions in the fields of culture,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urism and commerce are increasing. We should note that outcomes, in terms of speed and scale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ave been better than expected. Now, we have a clearer vision on the prospects of this initiative and are more confident in accomplishing it.

First, we see a broadened consensus on the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ere is always a process for one to understand a new concept. With the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hina hopes to shar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with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s and support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these countries. Currently, theBelt and Road has mostly completed the planning stage and is taking steps of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 is a wider consensu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at the initiative answers the call of our times for peace and development and conforms to the aspiration of relevant countries to speed up development. It will help advance economic growth along the routes and boost global economic prosperity, helping to maintain regional stability and world peace. This has become the impetus for all parties to join in.

Second, we have become more appreciative of the Silk Road spirit. The ancient Silk Road covered thousands of miles and existed for centuries, leaving behind vivid memories of how people along the routes stood together through thick and thin. These memories symbolize the Silk Road spirit of peaceful cooperation, openness and inclusivity, mutual learning and mutual benefits.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enlightened by this spirit, people have joined hands, given expression to their creativeness and enthusiasm, promoted connectivity and reciprocal collaboration. The Silk Roadspirit has helped guide the building of the Belt and Roadand encouraged cohesion among all parties involved. To further push the Belt and Roadproject forward, we need to stick to and carry on the Silk Roadlegacy.

Third, it is increasingly visible tha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erves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As the proposer and promoter of the initiative, China insists on a more balanced approach to upholding principles and pursuing interests and calls for a cooperative principle of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Through joint efforts, the project is well on its way to making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and delivering tangible benefits to the people along the routes. Facts show tha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open, pragmatic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It helps find common interest between China and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s, while addressing their specific needs. It bears the common aspirations of people in the region to live prosperously and combines the Chinese dream with the dreams of those along the routes. All relevant countries need to continue their collaboration of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eek the common denominator in cooperation and find the point of convergence for all parties. We should make the cake of common interests bigger and bring well-being to all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Fourth, we see greater prospects for win-win cooperation. Building the Belt and Roadbrings all the countries involved into one big family with shared interests and a shared future. The initiative’s positive effects are becoming clearer and the benefits of collaboration along the routes more evident, presenting a picture of heartening prosperity based on joint efforts and shared interests. Experience says that although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s have different national situations and development stages, and thus are faced with different challenges, they have a common aspiration for economic growth, a common interest in coping with risks and challenges and the same vision for common development. If we stick to mutual benefit and cooperation, expand scope, raise the levels of cooperation and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presented, we can realize the goal of benefiting all parties concerned.

【参考译文】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高兴地看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来,沿线各国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深化合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早期收获。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文化、教育、科技、旅游、商务等民间往来日益密切。可以说,“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现在,我们对“一带一路”看得更清晰、信心更坚定。

第一,我们对“一带一路”积累的共识越来越多。人们对任何一个新事物的认识,都会经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支持各国共同发展。现在,“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初步完成了规划布局,正在向落地生根、精耕细作、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各国加快发展的内在愿望,有助于促进沿线经济建设和全球经济繁荣,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这已经成为各方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强大动力。

第二,我们越来越体会到丝路精神的弥足珍贵。古老的丝绸之路绵延万里、延续千年,镌刻着沿线各国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不朽记忆,凝聚形成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3年来,我们秉持丝路精神,使沿线各国人民心手相连,推进互联互通、促进互惠互利,激发出同心干、一起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丝路精神已经成为沿线各国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鲜明指引,成为凝心聚力、携手合作的定海神针。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仍然需要坚持和大力弘扬丝路精神。

第三,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共建“一带一路”契合各方利益。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遵循平等、追求互利,进展和成就有目共睹,给沿线各国人民带来的好处实实在在。事实表明,“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务实、互惠互利的合作倡议,统筹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具有差异性的利益关切,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承载着各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把中国梦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结合起来。沿线各国继续携手合作,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寻求发展“公约数”和各方利益契合点,可以把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得更大,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

篇6:一带一路演讲稿子

女士们、先生们: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一带一路”,主场是香港。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中国中央政府在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和设计“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时,均把支持香港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作为重要的政策取向。我们认为,香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备许多独特优势,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区位优势。从海上看,香港位于全球最繁忙的国际航路上,港口经济发达,是国家开放格局中的重要门户。从陆上看,香港背靠广东,通过现代化的互联互通,可以便捷、高效、低成本地连通内地,是连接海陆、沟通中外的重要节点。从空中看,香港有全球最繁忙的国际机场,客货运量都位居全球前列。还要看到,香港所毗连的珠三角地区,既是中国经济的三大增长极之一,也是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高地。香港既紧邻深圳这样的创新创业中心,也能够与广东自贸区、前海深港合作区、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等形成“共振”效应。在产业上,周边省区以制造业为主,香港以服务业立足,互补“出海”的潜力巨大。

二是开放合作的先发优势。香港自开埠以来就是自由港,连续22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保持着紧密的经贸往来。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内地与香港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交流合作格局,内地的很多开放政策都率先在香港“先行先试”,这不仅为内地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也为香港提供了难得的先机。这为香港抢抓“一带一路”新机遇、谋划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服务业专业化优势。香港作为发达经济体,服务业种类多、水平高,是重要的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也是全球最受欢迎的仲裁地之一。在会计、法律、咨询、旅游、基建工程与设计等领域,可以为沿线各国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据我了解,中国商务部在援助尼泊尔和柬埔寨的两个基建项目中曾引入香港顾问咨询公司承担项目监理任务,后来尼泊尔发生了大地震,大量建筑物倒塌,但香港公司监理的项目基本完好无损,充分体现了香港专业服务的优良品质,也证明香港专业服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大有可为。

四是文脉相承的人文优势。长期以来,香港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多种文明在此交融,形成了中西合璧、特色鲜明的人文积淀。香港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同时,以影视、音乐等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在华语文化圈也有很大的影响力。香港的功夫片在世界各地都有忠实“粉丝”,影响了几代人。在人脉方面,东南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地区,当地许许多多的华侨,早年就是从广东取道香港远赴南洋,很多侨商的祖籍还在广东,与香港同属粤语文化圈,这为深化交流合作奠定了人文基础。

关于一带一路的演讲稿范文

与中国的和平发展相联系,“一带一路”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巨大系统工程。这项工程能否做到可持续,关键看能否直面挑战,找到合适的应对策略和解决办法。随着“一带一路”步人实施阶段,探索其面临的挑战至关重要。这些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猜疑

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强大,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许多国家在亲近中国的过程中掺杂着畏惧和担忧。多数国家对中国发展的心态比较矛盾。他们一方面期待并肯定中国的扩大开放,希望得到更多中国的资金、技术、无偿援助等,增加本国产品到中国市场的出口。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又担心本国的进一步开放会造成对中国的更大依赖。东盟国家对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中亚国家与俄罗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非洲国家对中国资源政策,都存在不同的疑虑、担心和质疑声。西方国家的舆论不遗余力地炒作“中国威胁论”加剧了我们推进开放战略的难度。而如何打破这种疑虑,与有形的政治交往和经贸合作相比,我们推动的力度与广度尚远远不够。“一带一路”如何将分享的理念贯穿于对外经济交往过程中,让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更多地惠及他国,需要更加注重换位思考,运用恰当合理的语境去谈合作、谈共赢。

2.来自大国的掣肘

“一带一路”途经世界自然资源主要产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而历来是世界大国争夺的战略要冲。相关国家近年来纷纷提出针对这一区域的战略构想,影响较大的有美国版的“新丝绸之路计划”,欧盟版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和日本的“丝绸之路外交战略”等。美国版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以阿富汗为中心,致力于维护美国在欧亚大陆腹地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影响中亚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降低上合组织的凝聚力。欧盟版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希望通过修建“纳布卡天然气管线”,加强与中亚及周边国家在能源、商贸、人员、信息等方面的联系,在保证自身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增强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日本要做新亚欧丝绸之路的起点、地缘政治的操盘手,不断增强与中亚国家的往来。近年来,俄罗斯又提出整合中亚地区的倡议,即“欧亚联盟”的设想,加速推进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地缘政治天平上,大国都有着自身利益的打算,如何在这其中避免来自其他大国的掣肘,扎扎实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需要认认真真研究的课题。

3.沿途地区安全形势严峻

由于历史、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一带一路”地区内各国之间存在各种领土、宗教争端,这些争端直接影响战略的安全顺利实施。例如,印巴之间关于克什米尔地区争端、中印边界争端、巴以领土争端依然没有解决;在中亚地区,苏联解体之后中亚五国之间的领土划界也没有完全完成,如塔吉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有20%的边界没有划定,争议地区超过70处,两国还在边境地区发生武装冲突;在海上,南海问题、钓鱼岛及东海专属经济区等问题依然存在。短期内,这些争端难以解决,也不利于深化中国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此外,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特别是在与沿线国家实现“五通”中,要防止相关地方的恐怖主义对中国中西部的影响,需要与这些国家共同反恐。“一带一路”沿途地区内的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呈扩张之势,地区安全形势严峻。

上一篇:研究心智下一篇:年的味道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