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禁毒讲座有感

2024-04-26

听禁毒讲座有感(精选6篇)

篇1:听禁毒讲座有感

听禁毒讲座有感

今天,学校举行了禁毒讲座,我们六年级的同学都到了5楼的教室,盘腿坐下,只见一位年近70的老爷爷缓缓走上台,今天就是他为我们讲座。

讲座开始了,老爷爷讲到有许多的年轻人抱着吸毒没有关系,我自己能戒掉的心态去尝试吸毒,老爷爷还说,就算是做了戒毒的治疗,那至少也要坚持好几个月不吸毒,才有可能完全戒掉,多的可能要几年才行。老爷爷重点强调了,如果你第一次吸一点,第二次就要吸双倍的量才能得到满足,第三次就有很多倍了。

老爷爷还强调了,最小吸毒的在11岁。这句话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为什么11岁就会吸毒?他是如何接触到毒品的?我想了又想,上网查了资料,判断出了几种原因:

1.好奇心理 青少年以为吸毒新奇,刺激,好奇心驱使他染上毒品,特别是曾经吸过烟的青少年,极易染上毒品。

2.炫耀心理 为了寻求自己行为价值的分量,为了在群体中自我炫耀,以获得在群体中同伴的肯定。

3.交友不慎 青少年有集群倾向,在成绩差或行为不良的青少年群体中,往往看到同伙吸毒,自己也跟着吸,以此与群体保持一致。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每个人多一份自知之明,多交一些好的朋友,少去娱乐场所,就不会导致家破人亡的悲惨局面。

篇2:听禁毒讲座有感

吸毒,这个词又或者这个画面是只有我在观看电视剧、电影或者阅读新闻时才会接触到的一个领域,我的身边并没有吸毒人群。曾经在网上浏览时无意点开一组揭露吸毒人群生活的照片,他们有的身上布满了针孔,有的极度消瘦,有的身上局部溃烂……觉得恶心的同时,我还抱了同情的态度。在我看来,吸毒这个行为是对身体和金钱的损耗,有的人吸毒是被人诱惑,有的人是为了追求刺激,有的人是为了逃避现实……当金钱逐渐被消耗,身体脱离健康轨道,他们可能会犯罪,对社会稳定作出破坏。

社会工作专业一直在强调助人自助,何为助人自助,就是帮助有需要的人,使得他们的潜力被激发、能力被提高从而帮助他们自己。吸毒者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人,只有当他们犯瘾时才那么的与众不同。吸毒行为用专业术语来说其实就是药物滥用,那么一个人吸毒,我们可不可以看成是他生病了?他犯毒瘾的时候可不可以理解成是他发病了呢?曹老师这么问时,我愣了一下,确实,换个角度看待吸毒这件事,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是个特殊群体,受到人们的歧视、不待见,这点在就业方面就很明显得体现了出来。社工要做的就是在协助他们戒断毒品的同时整合资源、联系相关单位机构单位,帮助他们重返社会、融入社会。曹老师告诉我们社工要做的事情中有一项是带案主尿检,这是我在没上课前完全想不到的。其中分享的一个案主为了配合社工工作而同意尿检,但明知自己呈阳性便设计作弊的例子让我印象深刻。这个案主完全可以选择逃避尿检:放社工鸽子,可她竟为了方便社工完成任务还是铤而走险了。说明这名社工与该案主的专业关系建得很好,案主对社工很信任、体恤。我想: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被案主接纳、认可、信任是件很基本但又很困难的事。所以一旦社工与案主的关系建得好,对于社工来说也是一种成就感、满足感的提升。一直以为从事戒毒社会工作会是件很恐怖、很危险的事情,但听课下来,并不是自己之前想象的那样。社工与案主接触的时候都是案主不发病阶段,我所想的案主会拿针头扎社工这样的伤害行为也是不会有的。怎么会幻想出这样的场景的,自己都觉得好笑,但肯定很多没有真正接触戒毒社工这行的都或多或少有过负面想象。我们通过媒体屏幕看到的都是很表面的东西,又或者说吸毒者正面的一片并没有被大家所认知。如果政府、机构辅助他们就业或者其他方面成功的案例多一些呈现在群众的面前,我想大家对吸毒者也会有一定的改观及理解,吸毒者这个群体在社会上也会获得最起码的尊重。

篇3:听禁毒讲座有感

关键词:科学唱法,美声唱法,气息

男高音歌唱家程志在北京音乐厅连续开了两场音乐会, 一场是中国歌剧, 艺术歌曲和民歌, 一场是外国的。这个岁数的人, 声音还那么年轻, 气还那么足、情还那么润, 引得同行和声乐爱好者奇怪, 他以前在合唱队, 有一阵高音没有改唱中音了。他能出现这样的光彩, 且数年不衰, 用的是什么招儿?有一次, 他应中央音乐学院环球音像出版社之邀来中央音乐学院讲座, 三百多座位的小礼堂, 有一百多人站着听。

一、什么是科学唱法

程志语出惊人, “别人说我是唱美声的, 可我认为就没有美声、民族和通俗唱法, 只有一个科学唱法。我们虽然听出三类歌曲不同的味道, 那是根据不同歌曲的风格调整自己的共鸣、位置、气息而出的效果。这三种唱法我都能唱。我的学生这三种唱法也唱。”程志还真的当场唱了西北民歌《走上高山望平川》和《篱笆墙的影子》。程志的学生分别唱了《在那遥远的地方》、《今夜星光灿烂》、《松花江上》、《忠诚的爱》等中外三种类型的歌。

程志还说, “科学的唱法就是自然的唱法, 所以学习唱歌, 先把自己的本声开发出来, 然后根据作品的内容找风格。如同地下石油, 得先开采出来, 再根据用途炼成汽油、煤油、柴油和沥青。”程志继承了他的导师沈湘的学说。沈湘认为嗓音条件, 就是每个人作为唱歌这个乐器的厚底, 要想成为发声优美的乐器, 就要制造, 这个过程是一辈子。但往哪个方向造, 学间可大了, 如果依着你听着好, 如帕瓦洛蒂, 但你不是那嗓, 这个乐器就自毁了。所以, 一个合格的声乐老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嗓音条件。程志展开导师这一观点“你学别人, 到你这一定是毛病。”我想也是, 马国光的鼻音、李双江的颤音、施鸿鄂的抬上唇, 楼乾贵的靠前、刘秉义的喉音, 在他们身上, 本着他们的条件已成特点, 可你要摸仿他们, 肯定是个筛子, 好的全漏了, 剩下的全是放大的毛病。在探讨唱中国歌的咬字是否归韵时, 程志说“唱歌就像说话, 我们说话归韵, 字正腔圆, 是指你一出口, 就咬准了字, 一次到位, 不要归韵。这样听歌人听着才清楚, 自己也舒服。”有人提问像说话一样唱歌没有感情怎么办?程志说, “人们说话的语调最能传达感情, 唱不出感情, 那是还没有像说话那么唱, 那你一定要想想怎么说这句话, 先小声, 找着了, 再放大。”程志自己又做示范, 最后他幽默地一笑, “歌唱得美不美, 要先看你说得好不好。”

二、听了程志老师的讲座感触

1、轻声练习的重要性 (口腔的体操, 每天不断地练习)

(1) 作用:可以避免80%喉部的毛病 (喉部肌肉帮助用力、舌跟僵硬) 。 (2) 什么样的轻声是准确的?带有呼吸支持的轻声, 用“u”的母音练习很容易避免喉咙的憋紧和挤卡 (舌部放平、舌尖慢慢下压底部去抵、有向前用力的感觉、微闭口形、微笑的感觉) , 音量大小以自己的耳朵刚刚听到的音色是最好的。 (3) 忌讳:上高处出现假声, 要在自然声区中练习。

2、呼吸的支持、位置的摆放

(1) 声音要放射出来, 要摆在硬口盖上的某个部位 (才有反射、共鸣) 。 (2) 歌唱时用自己的腹部, 声音在微笑状态时, 硬口盖、前腭已经积极起来了, 发出的声音就具有金属声。学习声乐不是用嗓子, 而是用脑子。

3、舌头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1) 舌头牵扯整个喉部的关系 (舌头最好是放平后向前伸展) , 舌部向前伸展时喉咙才能打开 (舌部向前, 舌尖向前推, 舌中成桥状) 。原来都是撑喉咙, 不是打开。用上呼吸后舌头伸出来与放进去声音都是一样的。 (2) 唱歌时尽量避开舌跟的用力, 舌部总是很自然地摆放。你不去找共鸣会来找你, 你去找共鸣会没有共鸣。把器官形成 (摆好) 以后共鸣就会自己出现。把声音用气送到嘴皮上。

呼吸的要领:吸气时象闻一朵花, 歌唱时要像在不断的吸气, 像咳嗽爆发的延长。唱的时候小腹是向里, 把小腹捏住一样、提升。

几种唱法的问题:只存在科学的发声法, 语言决定了发声 (不存在民族唱法只有美声, 只有民歌) 。

换声区:不必要去换声, 好的歌唱家给人的感觉是没有方法的, 声音是天生的一样。建立好自己的中声区基础, 呼吸一定搭住、放好, 放在声穴的地方, 口里不再给加任何压力, 气息流畅地在腹部生根、不动了。

要找适合自己最好的母音去训练:“u”母音能让喉咙不加很多的力量, 能让位置容易高。喉咙开得比较大时用“i”、“e”。

高音低音的平衡问题, 歌唱的位置是说话:摆在正确位置时既高也能低。一首完美的歌基本在同一个位置上来唱的, 像说话似的。由风格、感情决定歌唱的位置, 技巧好能使声音控制成各种风格样式。在探讨唱中国歌的咬字是否归韵时, 程志说:“唱歌就像说话, 我们说话归韵吗?所谓字正腔圆, 是你一出口, 就咬住了字, 一次到位, 不要归韵。这样唱歌人听着才清楚, 自己也舒服。”

三、结语

科学的唱法就是自然的唱法, 自然的唱法就是科学的唱法, 所以学习唱歌, 先把自己的本声开发出来, 然后根据作品的内容找风格, 只有这样才是科学之路。

参考文献

[1]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

[2]李晋玮, 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

篇4:在香港书展听讲座

道听途说,背后有个原因是,早前请的一些嘉宾,对书展提供报酬有些不满。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名声坏了,请人也就没那么容易了。贸发局公布的数据说,今年合共举办了超过300场文化活动,吸引超过16万人参加,比去年增加了23%。就我的观察,其中温瑞安、资中筠、白先勇的讲座算是重头戏,大陆作家慕容雪村的讲座也是不容错过的,而刚刚辞去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主任的台湾作家张曼娟的讲座也值得一听。

温瑞安:荣归故里

与金庸、古龙、梁羽生等并称“四大武侠宗师”的温瑞安,在隐居20年后亮相香港书展,成为书展头天的重大新闻。

出生于马来西亚的温瑞安,对回到香港可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年他留学台湾,因涉嫌“为匪宣传”,被当局驱逐出境,落脚地便是香港。在香港期间,他创作了《四大名捕》系列小说,使他名镇江湖。因此,香港可谓是温瑞安的发迹之地。而他这次回来,又被称为“荣归故里”。

在“主场”开讲座,可容纳千余人的演讲厅座无虚席。他说自己“很长气”(唠叨),一开口就收不住。于是,拿出自备的小闹钟放在桌子上,好像要提醒自己必须控制时间似的,搞得现场气氛很轻松也很活跃。

今次前来,温瑞安还有个目的,是宣传自己的新电影《四大名捕》。所以,讲座的主题是“武侠小说与武侠电影——雷锋还是雷人?”他说:“现在仍坚持写小说的人是雷锋,就是肯卖命、敢牺牲,现在大陆拍的武侠电影就是很雷人,电影里几乎看不到原著!观众可将金庸看成古龙、古龙看成梁羽生、梁羽生差不多就是琼瑶了!武侠小说与武侠电影貌似神离,武侠小说可以随意变成医学片、神话片、魔幻片。看着看着,到底武侠在哪?只剩下技术了。”

温瑞安说话直接,一点都不像个隐居20年退隐江湖的人物。也难怪,真正的牛人,就是他已经退隐江湖,而江湖上仍旧有他的传说。

资中筠:人的基本追求是一样的

去年在大陆很火的作家资中筠,没想到在香港书展受到一样的追捧。主办方显然低估了她的魅力,只安排了能容纳一百多人的场地。结果,地上都坐满了人,不得不在门口设关卡,阻止听众入内。

资中筠的讲座主题是“人性·文化·制度”。照理说,香港人对这样的题目不会感兴趣。但近年在港读书的大陆学生多,他们成为该讲座的主力听众。资中筠认为,人的基本追求是一样的,并不存在根本的差别。而人性的恶都由制度决定。她说:“和过去相比,好像古人比现代人好多了。毒奶粉、毒胶囊不断出现,无良商人无恶不作,中国人怎么变成了这样?”这和现在的制度不无关系,“当前的中国,不是文化的问题,而是制度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文化大兴,孔子学院在国外遍地开花,国内甚至出现了排斥外来文化的声音。那么,作为前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及著名翻译家,资中筠是如何看待外来文化的呢?她说:“一切优秀的东西应该传承下来,一切优秀的外来东西也应该结合起来,两种精神结合就产生健康的文化。”

今年已经82岁的资中筠,看起来神采奕奕。对所有观众的提问,也是来者不拒,谈笑风生。有现场观众打趣说,真是“国有一老,如有一宝”。

白先勇:林青霞低调捧场

以《台北人》等小说知名的作家白先勇,今年出版新书《父亲与民国: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上下册)。书展期间,他带着这本新书参加了分享会。

白先勇说,民国史在两岸仍有很多空白之处,部分史料更被扭曲掩盖。例如,白先勇说父亲曾提出抗战的策略是“以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在大陆时,学生听了立刻反对说“论持久战”是毛泽东提出的。但是,作为民国名将白崇禧之子,手握更多第一手资料的他,似乎更有责任还原更多历史真相。而谈到生活中的白崇禧将军,白先勇说:“父亲很尊重我的追求和生活。”所以,名将之后白先勇能成为著名作家,应是和父亲的教育观分不开的。

讲座中,大明星林青霞突然出现,引起一阵骚动。原来,林青霞也是“白迷”。讲座开始前三分钟,林青霞在工作人员陪同下进入现场。为了看清白先勇,林青霞刻意戴上黑框眼镜。看到白先勇谈笑风生,林青霞亦与观众一起大笑鼓掌。而在白先勇结束演讲,进入问答环节时,林青霞低调离场。但讲座后,又与友人化身粉丝,捧着《父亲与民国》向白先勇索要签名。

问答环节中,白先勇被问及香港言论自由问题。他寄语香港传媒要坚持和维护言论自由,对一些历史真相,要孜孜不倦地追问。因为和民国史的道理一样,如果对过去不了解,是不可能准确拿捏未来的方向 。

慕容雪村:守住底线

大陆作家慕容雪村,以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闻名。他的作品,多关注大城市中的小人物命运。而他很喜欢来香港,因为香港拥有华人社会难能可贵的自由空气。在香港书展的演讲稿,已经通过他个人的微博,全文发出。演讲中,慕容雪村述尽一个有良心的公共知识分子在当前社会中的观察。

在一个不正常的社会中,想要做个正常人是不容易的。先决条件是,要有独立的能力。慕容雪村特别寄语当日来参加讲座的大陆读者,要做个好公民。相信在很多人眼中,慕容雪村就是典范。他敢于批评很多社会不公现象,也常常为友人的不幸遭遇而吶喊。但怎样做个好公民?慕容雪村认为起码要守住一些底线,就是当不公义的事情发生时,“你不应为它鼓掌”。

对早前发生于北京的雨灾,导致77人死亡,慕容雪村说:“那些看不到的幽暗处,破败的依然破败,肮脏的依然肮脏,一场豪雨就可让它们显出原形,原来不过虚有其表,仿如一袭华美的袍,裹着生满恶疮的身体。”你可以理解为,所谓的“破败”与“肮脏”,指的是“下水道”,或其他。

而就在慕容雪村结束演讲后数小时,香港就挂起了十号风球。

张曼娟:做个合格的小丑

台湾美女作家张曼娟,今年六月刚刚辞去光华新闻文化中心(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香港)新闻组)主任一职。回归台北,七月又现身香港,参加书展的讲座。她在书展期间出版的新书,名叫《今日香港有烟霞》。

张曼娟虽然至今单身,但坦承喜欢孩子,所以在台北多年经营自己创办的“小学堂”,带孩子从事读经等活动,去年还在香港举办过“台湾童书节”。此次在香港的讲座,也围绕自己和孩子的故事展开。

她说自己多年前买过一个小丑玩偶,希望自己能像小丑一样给孩子带去欢乐。前几天在台北和孩子及家长一起参加小学堂毕业礼,合唱歌曲时一个孩子不小心滑倒(无碍),全场孩子大笑,笑了半分多钟都停不下来。张曼娟就走到台上,亲切地跪在孩子面前安抚他们。当时,现场的家长都为之动容。

张曼娟说,她并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好,平时对孩子都是这样。做小丑也有高下之分,希望自己能做个合格的小丑。

只是,离开香港的张曼娟,留下“今日香港有烟霞”这句话,还是颇为伤感。不知将来香港有烟霞之日,她是否还能感知?

每年的香港书展,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2012年第23届书展又结束了。有调查显示,超过四成受访者希望明年书展可以增加有关“文学与电影”的文化活动,也有超过三成受访者期望强调“两岸三地作家交流”、“儿童及青年阅读”等活动。而台湾诚品书店今年8月10日也要在香港开张,主打文化活动——香港书展讲座又增一劲敌。今年书展讲座,没有带给观众、读者太多惊喜。倘若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香港书展将是遗憾。

篇5:听讲座有感

有幸听了吴教授的讲座《让孩子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深深的触动。

在大多数人的眼睛里,“又好吃,又有营养”是用来形容食品的,但吴教授却用它来形容数学,用它来形容教书传授给学生的数学知识。这种比喻是我第一次听到的,细细想来,这种比喻是那么地贴切。我们所要教给学生的知识,可谓是营养丰富,可以说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大部分营养,然而这些营养却并不想孩子们所品尝的美食那样可口,甚至是难以下咽。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这些极富营养的知识,烹调成好吃的,近似美食的数学。

如何让孩子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的问题。吴教授告诉我们:作为教师要读懂学生、读懂数学、读懂课堂,只有属于孩子们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只有属于孩子自身的数学才是真正的数学。好吃的数学就是把有营养的数学烹调成适合孩子口味的数学,就是孩子们喜欢的数学、爱好的数学、乐学的数学、能学的数学,就是能给孩子良好感受的数学。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不能“走教案”!要读懂学生,要放下架子。课堂要“真实”、“朴实”、“互动”。如果教师能真正融入课堂,就是对课程有感觉的人。教师要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点化、丰富、开启学生的智慧。创造孩子们“好吃的”数学就必须改变我们自己已经习惯的教学行为,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中有所突破,充满智慧的数学、有魅力的数学一定是伴随孩子千奇百怪为题的开始,学生会在亲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亲自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力量和价值,并从中体验探究的快乐。

吴教授还提醒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倾听孩子童真的话语;教师要学会等待,等待孩子输出准确的语言;教师要学会对接,在恰当的时候点拨孩子,实现孩子语言想精确语言的转换。听着吴教授的话,我开始反思自己: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的课堂上就缺少倾听,当孩子们一次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式,我总是很武断地打断他们,力求实现自己预期的目标。教学中,我也缺少耐性,总是不愿多话些时间去等待孩子“成熟”,总是以一个成人的眼光,一个成人的标准去计算孩子们所需的时间,总认为再多的等等待等同于“浪费时间”。至于教师的对接 我更是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时间,总是让孩子生硬地接受精准语言,而忽略了童年时代的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听了吴教授的讲座,我才深深感受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种种不妥,种种行为表明:我的教学行为正在一点点吞没这孩子们的同去,我的童心也早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不翼而飞了,我将孩子们原本快乐的童年时光一点点给抹杀了。

吴教授的讲座从一个侧面唤醒了我,唤回了我那颗消失已久的童心。今后的教学中,我想我一定会改变现状,力求从儿童的心理出发,把好吃又有营养的知识传授给他们,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童年的快乐,感受到学习也是童年快乐的幸福时光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2月8日我听了吴正宪老师关于怎样做一名数学教师的讲座,她讲到数学教师不只是要传授知识与技能给学生,更应把启迪学生智慧、完善学生人格作为我们教师的重要责任来看待。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是夯实知识基础的教师,要与时俱进地看待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能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数学知识连成“知识链”、构建“知识网”,形成立体的“知识模块”,避免对数学知识的肤浅化、形式化。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还应该是能教出数学味道的教师,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严整、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

全国特级教师吴正宪,她曾经是一名小学教师。她在讲座中把理论结合自己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讲述了自己成功的历程、课堂的心得。她的成功之路就是对学生那份深深的爱,和学生真诚相处,她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着学生。她善于感悟文字的美,课堂的美,善于发现学生的美,她容易感动学生,也被学生感动。看到她就能感觉到对人生积极向上的活力。她在课堂的情感、激情能点燃学生对生命、生命的热爱。这样的老师怎能不受学生欢迎?怎能不成功呢?

吴老师说教师应该是孩子们一生经历中一位重要的朋友,是孩子们学习路上的引路人。数学教师要创造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数学教育,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那需要成长为一个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老师。“教书必然育人——这是不可逃避的历史事实,教书必须育人——这是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世界上没有无教育的教学!”吴老师以她的话指导新教师成长,同时点明在成长过程中要关注的一些问题,“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更重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的,在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吴老师的讲座让我很受鼓舞,我希望自己也能够沿着这样的成长道路,早日成为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只要在教学中学生思想出现的火花要及时捕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要及时引导,吴老师还提出了包括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也是一笔很好的资源,教师要及时利用这个资源让学生从迷惑中自己能主动去探求,以达到自己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个性得以民展等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情感,而且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对于所谓的差生要学会等待,等待是艺术,等待是尊重,等待是策略。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小心呵护学生的情感,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除此之外,优秀的数学教师还应该是能教出数学品位、教出数学境界的教师,“漫长悠久的数学史、璀璨的数学文化、著名数学家的名人事迹、古代数学名题”都是滋养学生数学涵养的丰富素材,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当然数学是科学,讲究的是真与实,教学必须扎实、踏实、诚实地对待,让“求真、求实、诚实、守信”的教育浸润其中,让科学的严谨性和教育的艺术性凸显其中。

吴老师在讲座中多次提到她与所教过学生的深厚感情。有因为一句表扬的话而多年还深深记得这句话的学生;有冒着严寒,捧着多年储蓄的零用钱只求能请吴老师吃一顿饭的小学生;有因一句话而影响到一生的学生。从这些例子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吴老师高尚的人格。由此我们想: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心换心,何愁不能实现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

最后再次用吴正宪老师的四句话与大家共勉: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没有什么比激发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没有什么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

听了她的讲座,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十分注重学生的思考和体验!

篇6:听“创业讲座”有感

2014年10月21日,我院特别邀请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李家华教授,在学院演艺大厅做了主题为“动感职场,赢在未来”的创业专题讲座。学院近千名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整场讲座,李家华教授饱含激情与幽默睿智的风格,引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放眼当下,一方面是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许多毕业生面临“毕业就失业 ”;另一方面挤公务员、争相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依旧呈现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创业一词已成为人们意识中较为普及的词汇了。在讲座中,李家华教授首先重点论述创业有道。告诉我们创业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要注重团队合作。同时要尽量拓展自己的各项才能。其中在“创业是什么”的讲解中,李教授邀请几位学生上台PK各自的创业计划,讲座气氛达到一个高潮。通过带大家做手势变换,李教授再次让大家领悟创业者应具有的特质与企业家的精神,启发了大家的创业意识。

李教授详细而系统的介绍青年创业为了什么,我们能够做什么和应该怎样做的问题,理论先行,辅以事例。李教授带领学生们一起领略创业的精彩,资源有限、创意无限,微观创业,从而达到一个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李家华教授极富感染力的演说,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反响。

最后,李教授鼓励大学生们确认职业生涯远景,寻找实现路径,保证执行力,适时评估判断,主动调整更新,维持有效的就业行为,这样就能科学地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拥有光明灿烂的未来。讲座在学生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两个小时的学习,让同学们对就业及创业有了初步的认识,激发了学生们创业的热情,为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此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创业是一种精神,一种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创业是一种品质,一种团结协作、胸怀天下的品质;创业更是一种磨练,一种挑战人生、成就梦想的历练。我发现,任何一门行业,包括还不能算是一门行业的创业,越往深里走道路就越艰辛——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轻轻松松地成功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作为一名大二学生,在校园应该学会创新和自主的学习能力。

我们应该有创业意识,如果要开办公司,还需要了解与创业相关的知识。尽管创业能力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与学历学识并不成正比,但相关知识的储备可以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业需要灵活的头脑,敏锐的眼光,要看准时机,主动出手,要考虑周全,不仅要考虑创业的现状还要考虑到未来,决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而忽视未来。创业可以从小规模的公司做起,但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并且为了这个目标不断努力,这样我们才会成功。而且创业后,我们要找人来投资自己的公司,所以创办的公司一定要有发展前景,而且自己必须有完善的计划,要知道,那些大公司的CEO,董事长不会投资一些没有发展前景的项目,亏钱的事情每个人都不会做,他们对投资项目不仅要求科技含量高,而且要求创新性强,能够创造新产品或新服务,开辟新市场。

我们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我们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我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些都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这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矗。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好处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以及学以致用;最大的诱人之处是通过成功创业,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是创业的道路是艰难的,《穷爸爸,富爸爸》的故事告诉我们,创业的成功与否不一定与知识的积累量成正比,没有很高的学历在创业竞争中也一样能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创业的方向,方式和方法。在今后的生活中要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增加自己的社会竞争力,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更好地实现我们的创业理想。在创业道路上,我们不能急于求成、盲目乐观,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我们看创业例子、故事,看到的往往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看到成功,也要看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今后创业变得更加理智。

上一篇:八年级上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二都文化千年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