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义与特点

2024-05-01

含义与特点(共8篇)

篇1:含义与特点

通讯的含义与特点

通讯的含义与特点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它比消息更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经验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文体。通讯与消息都是新闻的主要文体,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求具有严格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不同之处是:

1。选择不同,消息选择广泛,可大可小。通讯要选择含量较大的真实典型材料。

2。表述详略不同,消息的内容表述简单概括。通讯内容表述比较复杂详尽,讲究场面和细节描写。

3。表达方式不同,消息多用叙述,而通讯在叙述的基础上,还要运用描写、议论、抒情手段。4。结构不同,消息有固定的结构形式。通讯的结构与一般记叙文章相同,某本上按时间、逻辑及二者结合的顺序安排结构。

1。现实性。通讯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新经验,紧密配合当前形势,为现实中心工作服务。

2。形象性。通讯常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要求对人对事进行较为具体形象的描写,人物要具有音容笑貌,事情要有始末情节,以此来感染读者。

3。评论性。通讯一般采取夹叙夹议的手法,直接揭示事件的思想意义,并评说是非,议论色彩较浓,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和流露出作者的爱憎感情。分类

1。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以报道各方面的先进入物为主的通讯,以表现人物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物的事迹和思想,有的写一人一生的,为人物全面立传的;有写一个人的一个或几个侧向的,集中反映人物的某一思想品质;也有写群像的。

2。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记写事件为中心,重点描绘社会生活中带倾向性和典型性的生动事件及具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它的特点是以记事为主,交代清楚事件的原委,从而表达某种思想。3。工作通讯。工作通讯又称经验通讯,是以报道先进工作经验或某项工作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写工作通讯要有针对性,抓住当前带有普遍性的,又需要解决的问题。介绍经验要科学、有理论根据。经验要写得具体,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4。概貌通讯。概貌通讯也叫风貌通讯、上题通讯、综合通讯。它是反映社会生

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现实中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这类通讯取材广泛,气势大,笔墨重,给人以完整深刻的印象。写作

1。选好典型,确立主题。典型是通讯的筋骨,主题是通讯的灵魂。选好典型,确立主题对通讯来说十分重要。选择什么样的典型呢?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具有普遍意义、具有宣传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人和事,选择那些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确立什么样的主题呢?要确立体现时代精神,表现时代风尚的主题,确立反映人物和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主题。

2。写好人物。写好人物是通汛写作的重要任务。不论是人物通讯还是事件通讯,都要把人物写好。写人离不开事,因此,写人必写事、写人物自己所做的事实的事,写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事。写人物还要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行为、活动来表现人物;人物要写得有血有肉,有音容笑貌,有内心活动;写事要具体形象,有原委,有情节。

3。安排好结构。纵式结构,是按时间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或作者对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来安排结构。在这种结构里,时间发展的顺序、情节展开的顺序、作者认识事物的顺序成为行文的线索。在采用这种结构时,要详略得当,布局巧妙,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横式结构,是指用?间变换或按照事物性质来安排材料的。这种结构概括面广,要注意不同空间的变换,恰当地安排通讯所涉及的各方面的问题。采用空间变换的方法组织结构时,要用地点的变化组织段落;按事物性质安排结构时,要围绕主题,并列地写出不同的几个侧面;纵横结合式结构,是以时间顺序为经,以空间变化为纬,把两者结合起来运用。采用这种形式,要以时空的变化组织结构。

篇2:含义与特点

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现象、某一事件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对获得材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发现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

调查报告是一种在新闻领域和机关应用文领域中都可采用的常用文体,也就是说,它是新闻和应用文的两栖文体。不过,有些在机关之间流通的调查报告,可以没有新闻性。而在报刊广播上发表的调查报告,必须有新闻性。

调查报告在报刊上发表的时候,也可以叫做“新闻调查”。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 1.较强的针对性

必定是某一情况、某一社会问题、某一成功经验,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注意,为了进一步得到它的详情、真相,认识它的性质,才需要有人专门对它进行调查、研究,向有关机关提供报告。可见,调查报告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文体。

例如,高考是农村青年的一条重要出路,可是我国教育现状还比较落后,考生众多而录取人数有限,于是造成了大量的高考落榜生,他们不甘心重新被捆绑在土地上,可是又找不到出路在哪里,这就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人专门就此作了充分调查,写出了题为《独木桥下的思索——关于农村高考青年的报告》。还有,由于正规本专科的录取人数有限,于是又有了各种各样的成人教育方式,各校纷纷举办自学考试辅导班、脱产成人教育班等等,这些办学方式的效果如何,学生能否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被培养成材?也有人对此作了调查并写出报告供有关部门参考。这显然都是一些很有针对性的写作实例。2.材料丰富翔实

调查报告需要列举大量的相关事例、统计数字和各方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自己的意见。例如《女性化老龄化值得重视——西安市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两个问题》1990年10月16日《陕西日报》。一文,关于小学教师老龄化和女性化就列举了下面这些事实和数据:

以莲湖区师资情况为例,这个区共有区办小学42所,教师1250人,其中40岁以上的占63.2 %,45岁以上的占42%,而30岁以下的仅占17.2%,许多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是47、48岁。教师的严重老龄化已成为突出问题。

据调查,到1993年,莲湖区各小学将有526名骨干教师退休,占现有教师总数的42%,如不及时补充,断层的局面将会接踵而至。

教师队伍的性别倾斜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莲湖区小学教师中90%以上是女性,在男性比例较大的领导岗位上,男性也仅占26.6%,许多学校除体育教师外都为女性。男教师较多的青年路小学、丰禾路小学、西电二小也只有八、九人,占教师总数的17%-20%,一般学校只有四、五人,而五星街小学仅有一名男教师。

在调查报告的写作中,大部分的文字都是在列举事实,这使调查报告具有一种“事实胜于雄辩”的强大说服力。3.提供规律性认识

调查报告确切地说应该叫调查研究报告,它的价值不仅在于调查和报告,更在于研究。研究的结果就是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把这些规律性认识提供给读者。例如,1999年12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调查报告《按照市场规律提高农民增收——山东省微山县调查》,就概括了若干组提高农民增收的规律性认识:育市场、调结构、重品牌、创名优;1一是“壮龙头”,二是“建基地”;“一品带动”、“一业带动”、几块经济高地凸起的经济格局。

篇3:公路景观设计的含义和特点

1 公路景观的含义

景观是指由地貌过程和各种干扰作用 (特别是人为作用) 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的宏观系统。它体现了人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的约束, 是一种文化与自然的交流。景观的美不仅是形式的美, 更是表现生态系统精美结构与功能的有生命力的美, 它是建立在环境秩序与生态系统良性运转轨迹之上的。

公路景观应该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自然景观, 主要是指天然形成的地形、地貌和地物, 如平原、山区、草原、森林、大海、沼泽地等景物。人文景观, 是指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的各种建筑物, 如公路路体、桥梁隧道、交通设施、城镇、村落、文物古迹等社会文化艺术景物。

2 公路景观的特点

2.1 公路景观性质的多重性

公路景观不同于单纯的造型艺术、观赏景观, 为满足运输通行功能, 它有自身的体态性能, 组织结构。同时, 它又含纳一定的社会、文化、地域、民俗等涵义。可以说它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既具有功能性、实用性又具有观赏性、艺术性。

2.2 公路景观构成元素的多元性

公路景观是由自然的与人工的、有机的与无机的、有形的与无形的各种复杂元素构成, 它的范围包括了公路自身及沿线一定区域内的所有视觉信息。在诸多元素中, 公路自身景观元素固然很重要, 但其它元素可以加强或削弱景观环境的氛围,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公路景观环境的质量。

2.3 公路景观的地域性

公路所处区域的地理、地貌或城市空间环境均有其特定性, 公路与特定地点的地形、地貌的配合成为公路景观设计需重点考虑的方面。与特定的周边空间环境的配合使公路景观有机地融于环境, 也使为人熟知的环境空间与有发展寓意的公路景观间蕴生出具有地方性的景观更新意义, 景观更新中的继承与发展是其纽带作用的深层次原因。

3 我国公路景观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公路景观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比较多, 有的还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出现部分是缘于对景观建设的忽视, 更多的则是因为对公路景观含义和特性的不甚了解所造成的。

3.1 公路在选线上注重路线平纵指标, 忽视与周围地形地貌的融合

高等级公路建设常出现大量切割山坡、开挖山丘岗地、填平沟壑、砍伐树林、侵占湿地、分割草原等侵害自然地貌与生态环境的现象, 不仅使公路与周围环境之间缺乏融合、协调、交相辉映的感觉, 而且对公路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环, 尤其是公路沿线存在湿地、沼泽等生态敏感区时, 公路的修建有可能使该地的生态环境从此走向恶化, 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3.2 公路设计中忽视沿线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中已经开始重视公路绿化工作, 高等级公路的中央分割带、边坡、互通区大都有绿化种植, 但是公路沿线大量可以利用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却容易被设计者所忽视。公路设计偏重乘坐安全, 忽视乘客的视觉感受。视觉景观形象主要是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 根据美学规律, 利用空间实体景物, 创造出赏心悦目的景观形象。我国是一个景观资源大国, 公路沿线一定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江河湖泊、文物古迹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可以成为公路景观的一部分。当前我国公路设计对沿线地区的景观资源无调查评价及景观规划设计要求。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对沿线优美的景观资源视而不见, 甚至损害或破坏景观资源的现象屡见不鲜, 反映了人们对景观资源利用与保护观念的淡薄。

3.3 公路景观设计中对自然生态景观重视不够

在绿化设计中过分注重形式美, 对恢复自然生态景观绿化重视不足, 往往只强调园林美化和观赏效果, 忽略了植物的生态保护功能和高速公路养护的特殊要求。园林绿化工程是通过精细种植和精心养护, 来使植物形态优美, 实现其观赏价值。其面积小, 施工难度低, 养护容易。而高速公路的植物除满足行车所需动态观赏效果外, 更要起到恢复自然、改善道路路域环境以及防止边坡冲刷、减少水土流失等生态功能。植物的栽植施工及养护难度大, 生长环境恶劣, 植物施水、施肥不易操作, 只能实行粗放管理, 所以单纯追求园林美化效果的目的不适用于高速公路。

3.4 公路绿化较多考虑路界内的绿化效果, 对整个路域范围内的景观建设和生态恢复考虑较少。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所形成的污染带最宽可至几百米, 对于带内的动植物及其他生物的生存状况可能产生巨大影响。同时, 高速公路建设破坏后的生态恢复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时间上要历经高速公路建设和使用的所有阶段甚至更长, 空间上所影响的范围超出了路界。很多高速公路绿化的过程中较多考虑路界内和近期的绿化效果, 对整个路域范围内物种的逐渐恢复和自然演替考虑较少。

3.5 公路绿化植物品种单一, 忽视了乡土植物的应用。

公路绿化往往从外地引入树种, 而忽视植物的异质性、地域性适应性和多种植物的共生性。生态系统是在漫长的时间内不断演替进化而形成的。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不仅适应了当地的自然条件, 而且物种间也形成了很复杂的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 系统因此而稳定。所以,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组成和比例不是随意的。目前的公路绿化建设多采用一种或较少的几种植物, 这样不仅会导致景观单调呆板, 更重要的是因为物种少, 植物间缺少了空间上和时间上必要的补充和间隔, 植物群落抗病能力差, 一旦发生病、虫害, 蔓延很快。公路里程长, 跨越不同地域和许多环境要素区, 土质和气候等植物生长条件不同, 各区域适宜的种植种类也会有差异。公路的绿化建设和生态恢复应尽可能按照建路以前或临近区物种组合来进行。

4 公路景观设计的新趋势

公路景观设计应该与公路设计同时进行, 从最初的选线开始就考虑公路景观的营造。不仅如此, 由于景观的时间特性, 公路建成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也属景观的营造期。公路景观的设计要立足于生态的观念, 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化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设计的内容。生态范围很广, 公路建设中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土壤植被、水土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土地资源等问题。公路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是设计阶段, 且生态环境保护与景观规划设计有着极大的互补性。

4.1 公路选线要注意与地形地貌相结合, 避免高填深挖, 尽量做到与环境相协调。

路线及其结构物的所有设计要素, 要尽可能与地形地貌相吻合, 土石方的开采量要尽量做到最少。公路作为一种构造物, 既要满足车辆通行的基本要求, 又要达到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的和谐统一, 因此要尽可能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近年来, 随着交通需求的增加, 公路项目的大量建设造成自然景观基质的破碎化, 山脉被无情切割, 河流被任意截断, 照此下去, 大量物种将不再持续生存, 自然环境也将不再可持续。因此, 公路在设计中, 必须维护公路沿线山水格局和大地肌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尽量做到与环境相协调, 减少对大自然的破环。

4.2 公路选线要避开生态敏感区域。

公路的建设对沿线区域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分割和屏障作用, 公路建设会使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使动物的活动区域缩小、领地被重新划分, 造成种群变小, 种群间交流减少, 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生物种群便向偏僻区域或其他地区迁移。因此公路选线时尽量避免生态敏感区域, 如湿地、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重要的水源区等, 无法避绕时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并要求通过专家论证, 以在最大限度上减轻公路建设对生态平衡造成的影响。对于已建成的穿越生态敏感区域的公路, 应尽量减轻其生态影响, 主要是在公路上设置野生动物廊道, 缓解道路的障碍影响, 将损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4.3 按照景观生态学的原则进行公路绿化。

绿化是公路全线最直观、连续性最强的元素, 它直接影响着道路的整体景观, 对环境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路绿化应在技术上尽量模拟自然界的规律进行植物配置和辅助工程设计, 避免违背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的规律进行强制绿化。选种要慎重, 尽量选用乡土植物, 少用或不用外来植物。公路绿化植物呈线状分布, 病虫害易蔓延, 因此在植物种植之前, 必须做好植物检疫和病虫害预防工作。实际上, 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对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应用生态学原则进行公路绿化, 不仅符合景观美学的要求, 也能改良被损害的土地生态环境并恢复其生物潜力, 尽快做到生态恢复。

4.4 充分利用公路沿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

公路作为连续的线形空间, 距离短则十几公里, 长则几十、上百公里, 沿线跨越了不同的区域, 加上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 公路沿线存在着大量可以利用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这些景观资源是展示和宣传各种地域文化的良好载体, 而地域文化对丰富和提高公路景观的文化内涵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地域文化涉及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宗教信仰、文物古迹、民间工艺和历史人物等。在公路建设中, 将这些因素很好地组织到公路景观环境中来, 使其成为公路路域景观的特色组成要素, 能够增添公路的景观趣味和人文生态美, 为驾乘人员提供了解历史和审美体验的、具有导向意义的文化信息, 丰富公路景观的内容。

5 结束语

篇4:含义与特点

关键词:民族地区 思想政治教育 资源

一、资源的含义与特点

人们对于资源的理解随着人类历史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农业社会时期,人口少、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对资源的理解大多是水、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资源含义明确,但内涵狭窄;随着加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种类日益繁多,资源也进入了市场。工业社会时期的到来刺激了人们的需求水平,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迅速上升,并且使资源的范围延伸到了社会资源的领域。人们开始依靠科技、人才、资本等资源。王子平的《资源论》将资源定义为:“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着,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经由人类劳动而创造出财富或资产的各种要素”[1];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多的依靠知识、信息等资源,拓宽了资源使用的领域及其内涵。科尔曼认为“资源是那些能满足人们需要和利益的物品、非物品(例如信息)以及事件(例如选举)(1990)”。[2]这种界定不再局限于经济学,而包含了教育学、政治学等各学科、领域。

因此,本文认为对于资源含义的理解必须坚持一条原则即将资源的理解置于动态过程中,对于资源含义的理解应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去考察。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所谓资源是指某一历史时期内,能够被利用主体开发、利用的,并且能够实现利用主体期望目标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资源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过程性。资源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其形成具有历史性,资源的含义也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改变越来越丰富、分类越来越精细,因此,对于资源概念的使用应有一定的实效限制。二是相对性。由于当前社会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所能开发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但从长远来看人们所能利用的资源又是无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长的。因此,资源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是相对的。三是相关性。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资源之间也不例外。在使用某种资源时,必然会同时带动或消耗另外一种或多种资源,这也是资源系统性的一种体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含义与特点

目前,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定义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陈华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要素的总和。”[3];陈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资源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具有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功能和价值的,且被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切存在。”[4]罗洪铁教授将其定义为“在阶级社会中,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而产生并不断丰富的,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利用并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目标的实施产生重要作用的物质、精神因素的总和。”[5];傅安洲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则是一个国家政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政治主体可以用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最广泛的政治共识,维系政治体系和政治秩序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性资源。”[6]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方面,每个定义都有其侧重。陈华洲、陈清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思想性、教育性,而傅安洲等人则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然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定义既不能只侧重于教育性,也不能只侧重于政治性。另一方面,每一个定义几乎都精简的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本质,但对于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确切指什么没有明确阐述。因此,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做以抽象的概括后,应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含义作明确界定。故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内,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物质和精神要素的总和。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则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被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助于培育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和精神要素的总和。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应具备以下特性:一是阶级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内容服务的资源也必须与阶级利益相统一。二是教育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只有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并且能够融入到一定教育方式中才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服务。三是超越性。这是相对于资源在经济学领域中的消耗性来阐述的,经济学中要想创造一定的财富,就要以耗损一定的资源为前提。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一旦挖掘出了相应资源,在今后反复利用资源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只会越发强大。

三、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含义与特点

对于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定义,徐柏才等人将其定义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够被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开发利用以更好实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因素。”[7]然而,本文更加赞同佟斐将其定义为“在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本民族地区所特有的,能够被教育主体开发和利用,在一定条件下对本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施及其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意义或潜在价值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因素。”[8]这样的定义更加透彻、全面。本文认为,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内,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发利用的,具有少数民族特性的,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物质和精神要素的总和。

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除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一般特征外,还有其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地域性。我国国土广袤,不同的地理位置、季节气候决定了不同地区具有不同地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礼仪等。东南部与西北部所能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就相差很大。二是民族性。不同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积淀下来了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必然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三是多样性。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仅包括本地、本民族的特有资源,还包括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此,相对于一般地区来说其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四是易接受性与持久性。对于民族地区的受教育者来说,利用本地区、本民族的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感觉更加亲切且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接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这样的资源始终伴随着受教育者,只有利用此类资源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为其所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才会真正见到实效,也才会内化于心。五是科学与非科学相结合。这里的非科学主要指宗教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的受教育者大多具有宗教信仰且信仰坚定,若能合理利用宗教资源,对于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王子平,冯百侠,徐静珍.资源论.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8.

[2]Coleman,J.s.:Foundations of SocialTheor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32.

[3]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4.

[4]陈清.思想政治工作资源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36.

[5]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55.

[6]傅安洲,阮一凡,王兴.高度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体系建设.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5,(7).

[7]徐柏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學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282.

篇5:散文的特点和含义

郁达夫曾对鲁迅和周作人的散文的风格作了比较:“鲁迅的文体简练得象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与此相反,周作人的文体,又来得舒徐自在,信笔所至,初看似乎散漫支离,过于繁琐,但仔细一读,却觉得他的漫谈,句句含有分量,一篇之中,少一句就不对,一句之中,易一字也不可……。两人文章里的幽默味,也各有不同的色彩:鲁迅的辛辣干脆,全近讽刺,周作人的是湛然和蔼,出诸反语。”其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中国现代散文的成绩,以鲁迅和周作人两人的最丰富最伟大。”这些可以说明周作人的早期散文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篇6:道德的含义及特点

(两个定语+一个标准+一个规范)如何理解?

第一,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经济关系是最根本的社会存在。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必然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具体地说,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类型的道德;经济关系改变了,道德会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道德又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它具有其他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所不具备的社会功能(如非强制性),并且它从原始社会产生之后,就一直在社会中发挥作用,到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仍然存在。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而且是人们最普遍的行为规范。

中国封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为君、为父、为夫者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行为规范。

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20个字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三从四德”:“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男人的新三从四德

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错了要盲从

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太太打骂要忍得。

第二,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调整人们关系的行为规范。

“善”与“恶”是评价人们道德行为的基本概念。从伦理学的意义上说,所谓善,是指人们的某一行为或事件,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所谓恶,是指人们的某一行为或事件,违背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

善恶是具体的,没有超阶级的、永恒不变的善恶标准。各个时代、各个阶级的善恶标准各不相同,从根本上说,是由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利益所决定的。当然,善恶是有一个客观标准,这就是看其行为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否有利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三,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调整人们之 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道德对人的行为的善恶评价是运用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特别是人们的良心)等方式,并通过指导、评价、示范、激励、沟通或制约、限制等途径、诉诸人们的良心和个人的觉悟,来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及交往中的行为,及至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行为。

道德的这种特点,不象法律那样具有强制性,而是靠说服教育,靠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来实现的。

第四,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类是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关系;一类是社会集体与社会集体之间的关系。在这三类关系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有的还是宗教关系。

这些复杂关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矛盾,并集中表现为利益上的矛盾。矛盾的解决,除了运用政治、法律、经济等手段之外,还需要用道德手段加以调整或约束。道德在调节各种利益关系中,主要的特点是要求个人对自己的利益加以必要的节制,即做出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

二.道德的特点

第一,道德调节的自律性 提倡“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说服,劝阻,示范 第二,道德调节的稳定性

道德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 化,具有历史变异性。同时,它又有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 的特殊的稳定性,变化的速度较慢。第三,道德调节的广泛性

从时间上看,从空间上看,从社会群体上看

三,道德与法律的关系(1)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第一,它们的产生条件和发展趋势不同。

从产生和发展来看,道德产生于原始社会,到将来共产主义社会还要存在,而法律只存在于阶级社会。在原始社会里,维护整个社会秩序的职能,完全由道德承担起来,因而没有也不需要阶级社会意义上的法。在那种条件下,长时期形成的习俗足以调整人们的行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当社发展到共产主义公有制阶段时,法律由于不再适应新的经济基础,因而将被废除并被其他规范所替代,这种规范实际上属于道德的范畴。共产主义道德将成为全民的道德,在调整人们行为和关系中起主作用 第二,它们依靠的力量不同。

法律是以统治阶级政权机关的强制力量为前提的,法律的实行要靠政权中监狱、法院、检察院等惩罚机关来保证。没有这一套机构设施,法的实行就难以想象。

道德则不然,它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的。人们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道德观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从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第三,它们产生作用的范围不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统治阶级总想把自己意志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使立法的对象既宽又广,以便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但是社会生活错综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多层次展开的,面对以善恶、是非、荣辱等道德观念来评价的社会生活,法律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道德发生作用的范围比法律更为广泛。在我国,受法律制裁的违法行为,道德都可以和应该谴责,而受道德谴责的一切行为却并不一定都违法。道德谴责社会集体中人际关系上的说谎和不诚实现象,但只有当说谎给他人或组织带来严重损害时,才诉诸法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主义道德干涉的范围是法律所远不及的。(2)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第一,在调节内容上想到渗透。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往往一方面把基本的道德规范写进法律条文,通过法律的力量推行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又通过道德教育来维护法制。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者一直强制“制礼以崇敬、立刑心明威”,“德威并施”。与此同时,还把“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赋予法律的意义,强迫人们严格遵守。

在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原则在社会生活中作用日益增长,道德因素的作用范围日益扩大。我国宪法中所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条款,都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和道德义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而宪法也明文规定了对国家干部的要求。第二,在调节功能上相互补充

道德调节和法律调节各司其职,各显其能,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对于一些不能或不宜用法律来调节的行为,就用道德来调节;对于道德调节不了的行为,就用法律来调节。第三,在调节的实施上相互支持

为了防范违法行为的发生,要加强道德教育;为了道德理想的实现,又由法律认可并积极促进。通过法律的作用,就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们的道德面貌,并在提高道德素质的同时,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成员个人不讲,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也是紧密联系的。当一个人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时,他就不会明知故犯,以身试法,去触犯社会主义法律。而一旦个人主义膨胀,道德上逐步堕落,就不可避免地会走上触犯社会主义法律的道路,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

我们既要加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又要加强法制教育,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极为重要的条件,二者不能偏废。

道德的功能

道德生活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给定的东西,总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无定论。

但并不是耍嘴皮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关键看谁说服谁。无聊之事。讨论:道德有没有用?

没有用: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

北京密云付贺功案:为了价值几百元的财物就杀死妇女与儿童,并且是多次做案。他从18岁成年起就以盗窃、抢劫及杀人、强奸罪“三进宫”,前两次出来后照样以盗抢为生,谁要是妨碍了他,他就毫不留情地杀死谁。当听到法庭判处他死刑,他对是否上诉的问题回答说:“不上诉。”并耸了耸肩,提高嗓门说,“判的不重,正好。”

“你为什么杀人?”“没为什么,想杀就杀呗。” “为什么连孩子都杀?你怎么下的了手?”“不为什么,下不了手他们怎么能死?” “你一点悔意都没有吗?”“没什么可后悔的。” “想对被害人家属说什么?”“没什么可说的。”

“你以前坐过牢并出来,没想过重新做人吗?为什么重新犯罪?”“没什么。”

对付贺功这样一个人,道德哲学能做什么呢? 有用: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反复地思索,它就愈是给人的心灵注入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这就是我们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

——[德]康德

据警方掌握的调查材料显示,付贺功曾经试图掐死另一名苏醒的孩子,但是在中途却停手了, 后来他回答媒体说:“我当时心软了。”这是否是出于一种虽然是短暂出现但却还是单纯的恻隐之心?另一件事是当他被记者问道“判你死刑你怎么看?”“杀人偿命这很正常。”“你怎么弥补罪过?”“我用命来补偿。”“你的一条命能抵几条命吗?”他第一次沉默了,语塞了,不再说话。

这是否说明,他耳濡目染的某种道德原则还是起了某种作用,还是在他的心里占有某种地位?我们是否能就此认为,一个如此罪大恶极且麻木不仁的罪犯,也还是在某种程度上认可“不可杀人”的道德原则,甚至也还是在某种程度上拥有恻隐之心———虽然那是极其微弱和短暂的。

如果的确是如此,如果这样一个罪犯也有这样的可能,那么,我们对道德的力量就还不能那样低估。道德哲学也许还是可以做一点什么,从情感和理性的两条途径,即一方面道德哲学还是有努力申明和论证基本的道德原则规范的必要;另一方面,也还可以期望几乎所有人心中存在的恻隐之情能够成为人们履行这种道德原则的动力———虽然这些原则和感情在少数人那里可能极其微弱和晦暗不明。

“苏格拉底问题”(Socrates’ question)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主人公对杀了自己父亲的亲生母亲,在思想中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是继续安于作王子还是冒险为父亲报仇,提出了“生存还是死亡(to be,or not to be)”的大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理想国》第四卷记叙了他们的回答。他们讨论的是,究竟是做正义的事、做好事、做正义的人(不论是否有人知道他是这样的)有利呢,还是做不正义的人、做不正义的事(只要不受到惩罚和补偿)有利呢?

苏格拉底的问题,实质是,对人类本身而言,“好的生活”的条件一一正当的生活是什么,人类之成为人类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他要把伦理生活放到人类的福祉中来考虑,于是成为了大问题。

关于道德作用的两种片面看法: 一:道德决定论

所谓道德决定论,就是指那种片面夸大道德的社会作用,把道德看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认为人们的道德水平特别是杰出人物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愿望决定社会的发展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抱着某种善良的动机,谴责和批判各种罪恶现象,把社会进步的希望寄托在人们的道德完善上,主张对社会进行道德上的改造,甚至认为个别人物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愿望决定社会的发展。

道德决定论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根本错误就在于颠倒了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经济基础同道德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否认生产力发展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夸大了道德的作用,道德上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它对社会的作用只是一种反作用,受一定历史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经济关系的制约。

第二:道德无用论

所谓道德无用论是指那种片面低估甚至完全否定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通常认为道德是个人主观上的某种情绪和爱好,并不是具有任何客观的根据,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随心所欲的行为,不受任何道德观念的束缚,在他们看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是否讲道德只是个人的私事,而与社会生活的稳定和进步完全无关,因此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不起任何作用。例如德国哲学家尼采强调权力意志,认为道德只不过是弱者为了反对强者、限制强者提出来的借口而已,是完全无用的。

其错误在于不懂得道德和社会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道德不是个人主观的情绪和爱好,而是一定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道德根源于社会经济基础,具有客观性,一经形成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积极地为自己所特有的方式反作用与经济基础,对社会有很大的能动作用。

1、调节功能

2、认识功能

(一)道德的调节功能。

调节人的行为,并通过调节人的行为来调节社会关系,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它具有以下几个总体性特点:

〈1〉 从调节的角度和范围上看。道德是从现实利益关系的角度,特别是现实生活中个人对待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个人利益的态度的角度,去调节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2〉 从调节的尺度上看。道德也有其不同于其他上层建筑因素的特点相对于同一社会性质的法律调节尺度来说,道德调节尺度不仅具有广泛性,而且具有多层次性。

〈3〉 从调节的偏颇上看。道德在从权利和义务两方面调节社会成员的行为时,依其自身的固有规定和特有机理,而侧重于引导当事人履行其按“社会身份”所应有的义务或引导当事人承认、尊重和维护其行为客体应有的权利。

〈4〉 从调节方式上看。道德调节人们的关系和活动,并不诉诸国家机器和惩罚手段,而主要诉诸舆论褒贬、沟通疏导、教育感化等,尤其注重于唤起人们的知耻心,培养人们的道义责任感和善恶判断能力。

〈5〉 从调节的效力上看。道德调节的效力是相当有限的,然而道义的力量是深厚的、持久的。

(二)道德的认识功能,即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经济关系的社会功能。

它的总体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从认识(反映)的角度和范围上看。道德是着重从个人和社会整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个人对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态度这一角度,提供现实社会状况的信息,显示现实社会的生命力和历史趋势,展望或预测现实社会发展的未来图景。

2〉 从表达认识(反映)成果的方式上看。道德主要以具有善恶意义的行为、准则、风俗、情绪、信念、理想等形式,表达其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成果,并因此往往使这仪成果多半具有评价性、征兆性和轮廓性。

〈3〉 从认识(反映)的基础上看。社会生活实践仍是道德实现其认识的基础和确认其认识成果的标准,但又在道德的认识中具有某些特别的意义。

篇7:债权账户的含义和特点

会计 债权账户 资产负债表 财务软件 智点财务软件

在“债”的关系里,有债权人和债务人这一组相对立的关系。如果说债权人是“放债”的人或者公司单位,那么,债务人就是欠债的人。所以说,债权人,有权利要求债务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规定的债务数量,如果不能按期,按量偿还,那么就有权利向债务人索赔。在会计的账务处理中,常常用债权账户和债务账户来记录这些资金流动方向和财务处理结果。可以说他们是结算账户其中的两种。会计在进行手工做账的时候会根据会计科目,准备像应的账簿,这里提到的债权账户和债务账户当然会为其包含的内容,准备相应的账本。

在会计记账中,被当地结算账户的有三种,其中两种就是在上段中提到的债权账户和债务账户,第三种就是债权债务结算账户。本章内容我们主要来说明一下债务账户的结构和特点。债权账户也叫债权结算账户,亦称资产结算账户,它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与各个债务单位或个人在经济往来中发生结算关系而产生的账户。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账户。在会计科目中只有资产类的科目才是债权账户,负债项目的属于债务。比如说,预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性质一样,属于负债类,不属于债权性质的账户。

债权账户的结构特点是:借方登记企业债权的增加数;贷方登记债权的减少数;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尚未收回债权的实有数。

债权账户的特点是:

(1)设置明细分类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为了保证核算资料的正确性,债权人需要定期通过与有关债务单位或个人核对账目来保证账账相等。因此,债权账户要求按建立债权债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设置明细分类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需提供货币往来信息,以便入账。由于债权账户是用于综合反映会计主体对债务单位索取债务权利的账户,因而,对债权账户,无论是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都只需提供货币信息。

(3)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债权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债权的实有额,但该账户也有可能出现贷方余额,这时,账户就具有了负债账户的性质。

篇8:含义与特点

关键词:维吾尔族,传统节日,诺鲁孜节,和谐思想

和谐社会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 总体概括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 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中其他方面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为主要任务, 长期粗放型经济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十分严重, 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矛盾十分突出,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探求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途径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指导, 立足国情, 树立科学的生态自然观,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实现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 只有人与自然关系和谐, 才能为人类提供理想的生存空间和条件, 并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如果不解决严重的生态问题, 社会主义现代化将难以实现。为此要确立新的“社会—自然”观, 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一、节日和新疆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维吾尔族传统节日会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吾尔族传统节日中表现人民自古以来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世界观。调整人与自然关系上人不应被动地依靠自然, 反而应主动地接近大自然、保护自然和适应自然。在维吾尔族传统节日中接近自然的活动比较多, 诺鲁孜节是维吾尔族人民的春节, 是新年节日。因此, 在诺鲁孜节时人们都希望平安地保暖过冬, 要见到风和日丽的天气, 表达对自己故乡的感情, 感谢大自然恩赐, 对桃红柳绿感到欣喜。维吾尔族人民确定传统节日的时候尊重大自然规律, 是保持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一种表现。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 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传统节日文化是灿烂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既是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 也是文化建设、经济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美好精神家园的现实的迫切的客观需要。

节日——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中心表现, 是调整人们互相之间理解, 调整自然与人关系、人际关系和交流思想或意见的最好最恰当的季候。在维吾尔族的当今节日民俗中, 传统节日、政治节日和被吸收的外国节日用自己文化的优势予以影响而继续共同存在着。在这些多类型的节日中体现着高尚文化因素的还是传统节日。在传统节日中, 能够充分反映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生活、宗教信仰、艺术、社会交际、民族心理和生产等方面的民族特色。虽然, 民族节日的形式是某一朝代的产物, 但是却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和民族感情。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已经深入到维吾尔民族文化的精神层面, 同时已变成了维吾尔族民俗传统中的最典型的基本要素。

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我们应大力挖掘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在文化上的价值, 应充分重视传统文化对建立和谐社会的作用, 应为建立和谐社会事业服务。

传统节日是凝聚民族成员人心的因素之一, 是民族自我认识的重要标志。在节日期间人民改善相互关系, 加强家庭的和睦气氛、亲戚之间的友善关系, 加强民族团结以及民族文化的自我认识意识。传统节日中的各种风俗习惯活动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积极互动。李汉秋教授指出:“传统节日中的团结和睦思想, 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上应该利用的巨大的文化之源。”诺鲁孜节是具有维吾尔族典型意义的节日之一。诺鲁孜节作为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许多普照人类发展的有益的文化价值, 是非常符合当今时代的需要的。其核心功能在于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促进家庭和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培育人们美好情操、发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诺鲁孜节的这种和谐精神,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二、诺鲁孜节日的含义及其特点

诺鲁孜节是关于自然界的最古老的传统节日, 广泛地传播在突厥语族人们之中, 尤其是传播在维吾尔族人们群众中。诺鲁孜节在阴历正月初一春分时节, 相当于公历3月21-22日。“诺鲁孜”在土耳其语中指月份, 从远古时期就开始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所有民族把新年第一日称之为“诺鲁孜”。“诺鲁孜”一词原属波斯语。它是由“诺” (即新) 、“鲁孜” (即日) 等两个词组成, 表示“新的一日”、“新年”等涵义。这一名词原属古粟特语, 后被操突厥语民族所沿用。

诺鲁孜是大自然的节日, 是一切人民的劳动节日, 也是团结、和睦、自由的节日, 诺鲁孜节将赋予人类一切最美好的祝愿与期望, 它是美化大自然和凝聚人类力量的节日。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积极向上的作用, 因而被人们一代又一代地继承下来, 使其尽善尽美。它的产生是从古代劳动大众对大自然的祈望中萌发的, 是在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是在战胜了强大的反对势力和冲破重重阻挠后不断巩固和发展起来的。

过诺鲁孜节的风俗习惯主要为以下几点:

诺鲁孜节来临之际, 各家各户都要打扫、收拾房子, 人们身着节日盛装, 喜气洋洋, 早晨还会敲锣打鼓。在这一天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和传统的“麦西热甫”, 预祝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人们汇集到主会场, 唱歌跳舞, 参加为过节而准备的各种游戏。这也是琴师、歌手、舞蹈者显示才能的最好舞台。民间艺术家会展示自己准备的歌曲式舞蹈节目。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爱好善长来表演自己拿手的节目来庆祝诺鲁孜节。在诺鲁孜节期间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做饭, 诺鲁孜节饭是由七种或九种谷物做成的。在参加诺鲁孜节活动的每个人都可以品尝非常可口的诺鲁孜节饭。许多地方还保留着在诺鲁孜节时才唱的民歌。

人们在诺鲁孜节麦西热甫期间缓和以往的仇恨、矛盾, 处理亲戚、邻居和夫妻之间的矛盾, 使其重新和好。参加诺鲁孜节的人们彼此送上新年的祝福。诺鲁孜节时人们会筹划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各种善事。例如组织人们种树、修理冬天被损坏的街道和建桥、完善水利设备等善事和有意义的事。诺鲁孜节时人们通过音乐、舞蹈、体育、讲故事、手工艺等各方面的才华来表现自己的快乐和审美方面的情趣, 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愿望进而展现同胞之间的感情, 增进亲朋好友之间的凝聚力。

综观“诺鲁孜节”的全部活动, 可以看出, 诺鲁孜节除以团结和睦及集体主义的精神教育人民外, 它还是人民群众的劳动节日、友谊节日、和睦相处节日、善行节日;它也是倡导人民追求科学知识的求知节, 是民众的艺术学校, 是科学知识的摇篮。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2]向云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6.

[3]塔瓦库力.提力瓦尔地, 等.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论丛[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

[4]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曼.可爱的喀什噶尔:新疆喀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2009.

[5]吴福环.1949—2009新疆少数民族发展报告[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9.

[6]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维吾尔族民俗文化[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05.

[7]李晓霞.民族传统文化与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J].新疆社会科学, 2003, (3) .

上一篇:云霄县教育局召开中职学校招生工作加温鼓劲会议下一篇:纸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