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形势分析

2024-05-15

国际贸易形势分析(共8篇)

篇1:国际贸易形势分析

当代国际贸易形势

季杰杰国贸***9

2由于各国无法制定完全、长期的合约以阻止他国不发展军备,因此主权国家必须有自己的国防以便保护一国真实或假想的利益。国际贸易的开展正是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因此,贸易体制和安全政策息息相关。许多历史上曾被运用、今天也还在不断被运用的禁运、制裁以及各种各样的贸易限制都是安全政策的延伸。安全为贸易创造环境,反过来贸易也是实现安全的工具之一。在和平年代,安全的重要性被淡忘,但在当前复杂的安全局势下,安全对贸易的重要性重又凸显。

1、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及其特点

安全问题及其因应对策体现在一国的方方面面,如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就国际贸易而言,当前相关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国内**导致的对本国与他国贸易往来的阻碍:中东局势乱象环生,继突尼斯之后,埃及、巴林、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相继发生**,安全形势严峻。国内各行各业都被殃及,商业凋敝,银行关闭,港口罢工,政权管理瘫痪,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该国的出口或对这些国家的出口都无法顺利进行,对外贸易受到巨大的破坏。

1.2利用贸易制裁打击威胁本国或人类安全的国家:贸易制裁是制裁组合的必选措施之一。对被制裁国的贸易制裁措施通常包括:对目标国出口和进口实行有限或全面的禁运;把同目标国进行贸易往来的个人或公司列入限制贸易的黑名单;对目标国实施歧视性关税;颁发针对目标国的限制性进出口执照„„与此密切相关的还包括:禁止本国金融机构与被制裁国金融机构进行往来,所以,与贸易相关的支付、融资、信用保证等都无法进行。

1.3 恐怖分子利用贸易途径进行恐怖活动:2010年10月29日,一架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货机从也门起飞,计划飞往美国两个城市,按惯例于29日3时30分降落在东米德兰兹机场。英国警方对货物详细检查时发现,有个大箱子中一个惠普打印机的硒鼓经人巧妙改装,似乎与一台移动电话相连。检测显示,包裹中包含强力爆炸物太恩(PETN)。随着

美国对恐怖主义加大打击力度,恐怖主义分子的恐怖活动更加隐蔽,方式更加多样。对正常贸易途径的秘密渗透是其策略之一。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加强了对客运航班乘客和行李的安检措施,但是对客运航班搭载的货物以及纯货运航班的检查因为经济成本太高没有得到严格执行,这给了恐怖分子可乘之机。

同时,国际贸易安全局势也体现出一些新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判断国际安全局势的发展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其特点主要有:(1)安全问题多样化:表现为产生原因的多样化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2)安全问题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共同问题;(3)安全问题具有普遍性,形势更加严峻;(4)制裁措施范围更广,程度更严厉;(5)联合制裁取代单边制裁,效果更显著;(6)安全问题具有长期性。

上述国际贸易安全问题的新特点使得安全问题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将是持续、深刻、全面的。

2、国际安全问题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秩序,二战以后几十年间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就是有力的例证。反之,严峻的国际安全形势则会严重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安全对国际贸易开展的具体影响如下。

2.1贸易禁运限制了可贸易商品范围:在贸易禁运的商品中,最常见的是武器装备,如主战坦克、装甲战车、大口径火炮系统、战斗机、攻击直升机、军舰、导弹或导弹系统。此外,根据禁运的范围大小,还可能包括其他商品,如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中,限制任何原产于伊朗的货物和服务对美国出口(但信息和信息材料、价值低于100美元的礼物、旅游携带用品等除外),除非事先征得OFAC的同意,限制任何美国人或美国机构对伊朗出口货物、服务和技术。

2.2制裁缩小了可选择的贸易对象:通常制裁会落实到非常具体的对象上,如政府、银行、贸易公司、航运公司、生产企业等,一旦与这些被制裁对象进行贸易,贸易企业本身也会被制裁国列入限制贸易的黑名单。

2.3增加申请许可环节:在贸易制裁中,通常出于人道主义意图的商品是允许向被制裁国出口的,如食物、衣服、药品等。此外,未在限制之列的货物、服务或技术也允许向被制裁国出口,但贸易企业需要先向有关管理机构申请许可,得到批准后才可以出口。

2.4增加运输风险及成本:安全问题对运输的影响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限制与被制裁的运输企业进行合作;第二、限制实施制裁的国家的船舶、飞机经过或停靠被制裁国港口或机场,限制被制裁的国家的船舶或飞机停靠本国港口或机场;第三、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加大;第四、由于需要绕航,或保险费提高等原因,运输成本将大大增加。

2.5货款支付受到限制:金融制裁常与贸易制裁一并实施。在金融制裁的内容中,通常限制本国的金融机构履行与贸易限制内容相关的一切支付,以贯彻贸易限制。制裁多由美国所发起和主导,由于美元在国际上的地位,实施制裁后,与被制裁国家或企业的往来将无法用美元进行结算,金融机构也被限制对受制裁对象提供融资或信用保证等,因此,支付方式、支付渠道、支付货币、支付金额都受到极大限制。今年,国内某贸易公司以T/T对外支付运费时遇到麻烦。原来,该公司在支付时无意透露了船舶的名称,该笔支付的货币又是美元,而该船舶的所有者是伊朗的一家公司,因此该笔支付无法通过美元的清算系统顺利得到支付。另一个案例是2009年,国内某贸易公司向银行提交了一套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向伊朗的某开证行要求付款。但国内银行向开证行索偿后,开证行先是改变偿付行,后又要求改变偿付币种,最后多番交涉之后才收到款项1[①]。国际制裁对支付的重大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2.6货物保险受到限制:一方面,贸易制裁的措施还包括从严管理、限制,甚至禁止涉及目标国的各项商务保险服务,因此制裁国保险公司无法为运往被制裁国的货物提供保险服务;另一方面,若与安全局势严峻的国家或地区进行贸易,或者货物的运输航线经过这些国家或地区,风险加大,保险成本必然大大提高。

2.7货物检查更加繁琐:由于贸易货物成为恐怖主义活动的利用工具,西方发达国家不得不将关注的范围从客运扩大到货物运输,动用更多力量检查运输中的货物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确保移动中的货物不构成安全威胁。一旦发现货物存在安全问题,则将沿着供应链的整个链条追查各环节的保管人信息。

归纳起来,安全问题对国际贸易实务的影响可归结为几个方面:

第一,增加贸易成本:主要体现在:(1)信息搜寻成本:如了解被制裁国哪些个人或机构被制裁,所选择的贸易对象是否在被制裁名单;所要出口或进口的商品是否为禁运商品;

(2)价格成本:如保险成本更高,据统计,2008年驶经索马里海域的船只多支付4亿美元作为额外保险费,这意味着每航次保险费平均由2007年的900美元涨为2万美元;(3)辅助成本:如被征收歧视性关税、申请许可证的成本等。

第二,减缓贸易流通速度:主要体现在检查环节。由于更加重视流通中的货物的安全,各环节中对于货物的检查力度必然加大,影响货物流通的速度。

第三,加大贸易风险:包括政治风险、运输风险、支付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就市场风险而言,安全问题也加剧了贸易行情波动。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的局势更加迅速、流畅地传导到其他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更加及时、深刻和全面。如利比亚战乱开始之后,不仅国际原油价格一路走高,其他能源、黄金、白银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也随之上扬;但美国宣布击毙本拉登之后,美元走势趋强,而石油、黄金、白银、玉米、大豆、小麦等则纷纷下跌。

4、贸易企业的应对策略

面对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贸易企业必须充分重视安全问题对从事贸易活动的影响,并积极制订应对策略。

4.1及时了解国际安全局势的最新发展:索马里海盗、中东、朝鲜、古巴、北非、中亚„„世界诸多地方都存在或酝酿着安全问题,这些问题是否会爆发以及何时何地会爆发、其爆发又会发生怎样的影响都难以预测。但作为企业,应及时了解这些信息,以及安全问题爆发后各国所采取的措施及这些措施对从事贸易活动的具体影响。从理论上来说,避免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贸易伙伴签订长期协议、货物运输尽量避开这些地区是降低风险的选择。如果要与这些国家或地区进行贸易,则应慎重行事,制订全面可行的贸易方案。应选择合适的贸易对象,进行必要的信用评估;及时了解该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政策变化。

4.2 及时更新贸易知识,按照国际贸易新惯例、新做法开展对外贸易活动,与国际接轨。

4.3关注行情及汇率变化:国际安全局势已成为影响国际商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国际安全局势可能直接影响某种商品的供给、需求,还可能间接影响到对避险商品的需求。更有甚者,有些投机商更是借此推波助澜,制造混乱,操纵商品价格走势,使得国际商品价格的波动频率及幅度都远甚以往。此外,各国汇率也受此影响,如击毙本·拉登后,美元汇率走强。因此,贸易商应及时关注商品价格及汇率变化,做好保值措施。

4.4重视保险。国际安全局势带来多重的贸易风险,包括政策性风险和商业风险,为此企业应特别重视保险工作。就政策性风险而言,可以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在商业性保险方面,许多保险商已调整策略,推广海盗险。但值得注意的是在ICC中只有A条款的承保范围涵盖“海盗行为”,B、C条款承保范围并未涵盖。

4.5重视支付的安全性:国际安全问题对支付的各要素都可能产生影响。以国际制裁的影响为例,在国际制裁的严重打击下,有些国家被迫实行外汇管制,使用外汇要经过审批,贸易付汇被限制;制裁限制了被制裁的贸易伙伴对外支付及收取款项的权利;支付途径被严格管制,不得不通过第三国银行,使得支付路线延长,增加支付成本,延长收款时间;支付币别受到严格管制,增加了币别转换及汇率变化的风险。因此,就支付而言,首先要了解的是一笔贸易在支付方面的安全性;另外,可采用国际保理、福费廷等方式,尽早收付或转移风险。

结论

世界和平曾经为国际贸易稳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但如今,这个基础已被动摇,这必将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许多变数,大大增加国际贸易的风险,增加贸易的成本。贸易企业应强化贸易安全意识,及时了解国际安全局势的变化,制订综合安全策略以保障贸易业务的顺利进行。

篇2:国际贸易形势分析

10国贸7蓝斌1031050716贸易技术壁垒的概念、内容及特点

所谓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安全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进入该国或该区域市场产生影响。TBT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TBT主要是指WTO《TBT协议》规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广义的TBT还包括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和检疫标准(SPS)及其它任何对贸易产生影响的技术性措施。归纳起来,TBT具有以下特点。

1.1 广泛性

从TBT所涉及到的产品来看,不但包括初级产品,而且涉及所有的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从TBT影响的过程上看,涵盖了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消费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从TBT所涉及的领域上看,已从有形商品扩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务贸易及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贸易技术壁垒措施的表现形式极具广泛性,涉及法律、法令、规定等各个方面。

1.2 隐蔽性

它不像关税壁垒那样,有一个量化指标,也不同于进口配额、许可证,有直接的数量限制。贸易技术壁垒往往隐蔽在保护消费者利益、环保等合法外衣之下,甚至利用名义上的合理性和形式上的合法性,掩盖其实施贸易壁垒的真实意图。

1.3 复杂、灵活

贸易技术壁垒因其涉及的技术和适用范围的广泛性,使其比配额、许可证等其他非关税壁垒形式更为复杂。一方面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管理的改进,各国所制定的标准愈加精细。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为了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在技术规定和标准设计上费尽了心机,不断地变化花样。

1.4 争议性强

贸易技术壁垒之所以争议性强,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各国在维护人类健康、安全及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各国的工业化程度和科技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差异,因而各国制定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也不尽相同,在对外贸易中各国都坚持自己的技术标准和法规,结果不同国家间难以协调,容易引起争议。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其实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它又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充当了贸易壁垒。

2.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积极影响

(1)阻止境外产品可能对境内相关产业造成的冲击。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如缺乏相应的贸易壁垒措施,境外产品的大量进入势必对境内相关产业形成冲击,致使市场均衡被破坏,即外部因素致使国内产品销售价格下跌,整个市场平均利润下降,部分企业因市场环境的不断恶化而被迫退出市场,从而形成对境内相关产业的损坏,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对经济和产业结构形成破坏性的冲击,因此,必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必需的。

(2)调控经济贸易利益,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

采取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特别是采用国际标准和取得国际认证,是调整和优化企业出口产品结构的重要手段,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也是提升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工具。WTO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相关条款的实施也有助于规范各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从而为国际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

(3)调控经济贸易利益,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

采取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特别是采用国际标准和取得国际认证,是调整和优化企业出口产品结构的重要手段,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也是提升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工具。

(4)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国际贸易领域,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而采用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即绿色壁垒。绿色壁垒一方面限制甚至禁止了严重危害生态环境产品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而另一方面,又同时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新增长亮点。

2.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消极影响

(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引发了众多的国际贸易纠纷。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存在及其在纵深范围的扩大日益对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双边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争端则更是层出不穷,成为贸易争端的重要领域。当一国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限制别国商品进口时,受限国将同样采取报复措施,使得国际贸易中摩擦纠纷越来越多。

(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使受限国出口贸易的增长遭受极大的影响。因此,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技术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发展限制性很强。

(3)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扭曲了技术规则的本来面目,阻碍了国际贸易。

(4)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加剧了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不公平。

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制订了名目繁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限制其进入本国市场。从而造成了这样一个局面:一方面发达国家的商品不受多少限制地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而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进入发达国家时则受到越来越苛刻的各种限制,势必导致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不公平日趋加剧。中国应对贸易技术壁垒的对策分析

(1)加大对技术经济产业的支持和宣传力度。

目前,技术性强的制成品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日益增大,绿色倾向也越来越强。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不断接轨,中国需要加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力度,尤其是我国的大中企业,对国际产品标准要赋予更多的关注,这是打开和扩大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

(2)完善技术法规体系。

就政府来说,应完善技术标准和认证体系,为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求生存和求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因此,制订统一的技术标准法规,规范各类产品的技术标准是当前我国立法的一项迫切任务。要充分利用“标准守则”的原则,制订切合我国国情的统一的技术标准法规,尽快理顺技术法规与其他经济法规与技术标准的关系。

(3)通过技术引进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

众所周知,技术性贸易壁垒本质上是国家间技术差异的具体体现。作为一个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我国的技术供给能力有限,要应对和跨越国外层出不穷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必须十分重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

(4)追求技术创新,调整产品出口结构,实施高科技发展战略。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质是高科技壁垒,对企业来说,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是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根本途径。为此,企业应加速提高技术水平,建立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机构,加强质

量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促使产品质量不断改进。

(5)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时,适当采取迂回战术。

篇3:对外贸易形势分析

在一季度外贸运行良好的基础上, 后三季度外贸调控重点是, 继续按照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拓市场、调结构、促平衡”的要求, 落实和完善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各项措施, 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实现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稳定增长的目标。

一、2010年一季度外经贸运行情况

(一) 进出口恢复性增长势头良好, 贸易顺差大幅减少

一季度, 我国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44.1%。其中出口增长28.7%;进口增长64.6%;贸易顺差为144.9亿美元, 减少76.7%。

1. 进出口恢复性增长势头良好。

与2008年一季度相比, 今年一季度进出口总值增长8.2%;出口增长3.4%, 进口增长13.8%。其中今年3月份进出口总值较2008年同期增长13.1%;出口增长2.9%, 进口增长24.6%。从环比来看, 今年3月份进出口较2月份环比增长27.6%;其中出口环比增长18.6%, 进口环比增长37.3%。

2.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高于同期总体增速, 加工贸易进口增长迅速。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47.9%, 高出同期全国进出口增速3.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26.6%;进口增长72.2%。一般贸易项下出现贸易逆差270.6亿美元。同期, 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38.5%。其中出口增长29.8%;进口增长56.3%。加工贸易项下贸易顺差628.7亿美元, 增长4.7%, 相当于同期总体顺差规模的4.3倍。

3. 机电产品和传统商品出口趋好, 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

从出口商品看, 一季度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1.5%, 高出同期总体出口增速2.8个百分点, 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9.8%。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增长34.5%;机械设备出口增长28.8%。同期, 传统商品出口快速增长, 其中服装出口增长9.1%;纺织品出口增长26.6%;鞋类出口增长13.8%。

从进口商品看, 大宗商品进口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进口均价普遍出现明显回升。其中, 铁矿砂进口增长18%, 进口均价为每吨96.3美元, 上涨20.7%;大豆进口增长8.7%, 进口均价为每吨456.9美元, 上涨15.1%。进口机电产品增长49.8%, 其中汽车进口增长1.7倍。

4. 从企业性质看,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快于国有企业, 进口则相反。

一季度,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40.7%。其中出口增长28.4%;进口增长57.4%;贸易顺差167.8亿美元,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项下贸易顺差517.6亿美元, 相当于同期我国加工贸易总体贸易顺差的82.3%。同期, 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长42.7%。其中出口增长17.3%;进口增长63.1%;贸易逆差361.5亿美元。

(二) 完善关税宏观调控, 促外贸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

自2010年1月1日起, 我国进一步调整了进出口关税税则,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继续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税减让承诺, 降低鲜草莓等6种产品的进口关税。

继续对小麦、玉米、稻谷和大米、糖、羊毛、毛条、棉花等7种农产品和尿素、复合肥、磷酸氢二铵等3种化肥实施关税配额管理, 对关税配额外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继续实施滑准税, 对尿素、复合肥、磷酸氢二铵继续实施1%的暂定配额税率。调整后, 我国关税总水平为9.8%。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为15.2%, 工业品平均税率为8.9%。至此,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全部降税承诺已履行完毕。

2. 在符合世界海关组织原则的前提下, 对进出口税则

中部分税目进行了调整, 2010年进出口税目总数将由2009年的7868个增至7923个。

3. 调整关税结构, 促进产业发展。

4. 依据中国与有关国家自由贸易协定以及《亚太贸易协

定》, 对原产于东盟十国、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韩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家的部分进口商品实施比最惠国税率更优惠的协定税率。

5. 在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框架下,

对原产于港澳地区且已制定原产地优惠标准的商品实施零关税。

(三) 多双边经贸合作取得明显进展

积极利用多边贸易体制, 反对保护主义, 推动多哈回合谈判, 为我国对外经贸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1. 利用多边舞台, 充分参与和维护多边机制, 有效利用多边贸易体制遏制保护主义, 巩固了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2. 有效运用WTO金融危机监督机制, 遏制保护主义。

3. 密切跟踪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 利用WTO多边平台, 加大交涉力度。

交涉工作效果明显, 改善了国内产业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外部环境。

4. 积极推动多哈谈判, 营造有利外部发展机遇。

(四) 自由贸易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去年以来, 我国在推动自贸区建设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我国正与31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4个自贸区, 签署自贸协定8个, 其中已实施的有7个。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自贸协定的实施对“保市场、保份额、稳出口”发挥了作用, 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发展自贸区, 我国已推动21个自贸伙伴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自贸伙伴对我国动用贸易救济措施也呈明显减少趋势。

(五) 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人民币汇率相对保持稳定。

二、后三季度外经贸运行展望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环境明显好于上年,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 还存在很多外部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因素。

(一) 外贸运行有利因素

1. 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好转。

3月份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大多好于预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1月的报告也认为, 全球经济复苏力度比预期强劲, 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3.9%, 比此前预计值提高0.8个百分点。

2. 世界商品贸易总量将由2009年下降12.

2%转为增长9.5%。世贸组织预计, 2010年全球贸易有望现强劲反弹并呈持续、迅速增长趋势, 全球商品贸易总量增长有望达到9.5%, 其中发展中国家的增速可望达到11%, 发达国家也可实现7.5%的增长。

3. 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得到保持。

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去年出台的一系列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将继续落实和完善。

4.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 国内需求快速增长。

5. 企业在手订单比较充足。

机电进出口商会去年底对154家会员企业问卷调查显示, 51%的企业在手出口订单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二) 外贸发展主要问题

人民币汇率问题将面临更大压力, 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 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 劳动密集型行业面临较大困难,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突出。

(三) 外贸形势展望

从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情况看, 进出口增长都在40%以上。预计今年增速可能会出现“前高后低”态势, 预计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增长25%左右, 全年增速在15%左右。由于国内能源原材料需求旺盛, 全年进口增速将明显快于出口, 一般贸易顺差可能大幅度减少, 甚至出现逆差;加工贸易顺差将会有所增加, 两者相抵, 全年贸易顺差将会明显减少。

三、主要措施建议

“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2.3万亿美元和4000亿美元。从目前看, 这一目标是可以完成的。为“十二五”外贸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我们要按照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对外贸工作提出的要求, 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 落实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 着力“拓市场、调结构、促平衡”, 实现我国进出口稳定增长。

(一) 保持外贸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

一是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 巩固传统出口市场, 大力开拓新兴市场。二是加大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规模和覆盖面, 降低现有保险费率和资信调查费, 更好地为企业出口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出口企业融资担保方式。三是建议降低地方财政出口退税超基数负担比例, 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四是继续改善海关、质检、外汇等方面的服务。五是适度扩大外贸发展基金规模, 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培育出口品牌。

(二) 转变发展方式,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1. 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支持和鼓励更多的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到国际市场去发展。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工艺技术, 不断开发绿色环保和生态型新产品, 推进产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及时进入或退出有关市场和领域。

2. 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以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为重点, 引导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配合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鼓励自主性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其带动和示范作用。

3. 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三) 促进平衡发展, 努力扩大进口

敦促发达国家放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限制, 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紧缺物资进口。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振兴重大装备制造业有关税收政策, 扩大高新技术和设备进口。有选择地对部分国内不能生产的重要机电设备的关键部件以及重要能源、资源类大宗材料商品的进口, 以年度暂定税率的方式给予进口关税优惠。完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 扩大战略物资进口。研究建立部分物资由国家储备、企业储备和商业储备相结合的战略物资储备体制, 适当扩大企业和商业储备进口, 分散国家集中进口的风险。

(四) 推进加工贸易升级转型

增加技术研发、设备技术水平、环保水平等标准, 严格审核加工贸易企业经营及生产能力。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增强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 向产业链高端发展。支持和鼓励来料加工企业转型设立法人企业, 规范企业经营, 增强企业市场应变和抗风险能力。

(五) 避免人工成本过快上涨

从国际经验看, 许多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低不仅是因为其劳动工资低, 还在于其对劳动过程具有较高的管理和组织水平, 达到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更优的产品质量。

为从劳动力比较优势转为竞争优势, 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 使企业从简单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智力劳动密集型。

(六) 加强对人民币升值的应对政策研究

研究完善防范汇率风险的金融支持体系, 增加规避汇率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品种, 健全出口信用保险机制, 拓宽企业避险金融渠道, 增强企业防范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针对目前贸易风险、汇率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 加强监测分析, 适时发布风险提示, 减少企业损失。

(七) 统筹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营造良好的国际经贸环境

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密切跟踪贸易保护主义发展趋势, 健全贸易摩擦监测和预警机制, 对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给予一定支持。针对可能产生的贸易摩擦, 由行业协会和骨干企业牵头对外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同时, 完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制度, 保护我国产业安全。抓紧制定我国发展自贸区的战略规划, 按照平等互惠、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原则, 推进自贸区谈判, 实施已签署的协定。支持各类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开展跨国并购, 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在“走出去”中的主力军作用。

(八) 加快发展服务贸易, 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通讯、金融和计算机等服务业, 在计算机、信息、通信、金融和文化创意等领域培养和塑造大批实干型人才。加快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 形成一批技术密集型服务产业的企业集团, 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完善服务贸易法规体系, 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打破国家对银行、保险、电讯等行业的垄断, 完善竞争机制。

(九) 加快推进我国标准国际化进程

篇4:我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

2007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形势总体表现良好,据海关统计,前5个月进出口总额达到8013.4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7%;其中出口额4435.33亿美元,进口3578.07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7.8%和19.1%;贸易顺差857.26亿美元。前5个月一般贸易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同比增长29.1%,而加工贸易增长只达18.0%。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3.3%,而加工贸易出口增长只达22.2%;一般贸易进口增长24.4%,而加工贸易进口只增长11.9%。一般贸易顺差达到360.3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达到906.6亿美元,一方面说明国内产业对外需的依赖依然很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国际化生产布局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

再从进出口企业性质来看,无论增长速度还是贸易顺差,外商投资企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上表可以看出,外商投资企业以及非公有经济企业的出口增长速度最快,贸易顺差的贡献也最大,而国有企业仍然保持贸易逆差形势,说明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和国际分工安排对我国贸易平衡的影响很大,我国单方面很难改变贸易顺差的基本形势。

从双边贸易格局来看,欧盟、美国、日本、香港特区、东盟和韩国依然是我国前六位最大贸易伙伴,前5个月,对美贸易顺差达到598.5亿美元,对欧盟顺差也达465.3亿美元,对香港特区贸易顺差214.9亿美元,对日贸易逆差108.8亿美元。贸易不平衡的区域结构也基本没有改变。对欧美贸易顺差将继续成为国际经济协调的重要话题。

二、 减顺差等宏观调控措施开始见效,但不平衡

通过关税杠杆限制资源性产品出口,并增加其进口初见成效。前5个月,能源矿物类产品的出口下降了1.7%, 而进口增长了50.1%。特别是煤炭进出口格局发生重大转折。2006年11月,在取消煤炭出口退税的基础上,我国将煤炭进口税率由3—6%下调为0或1%的暂定税率,同时对炼焦煤加征5%的出口关税,从而对煤炭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这些调控措施见到成效。2007年前5个月,我国净进口煤炭367万吨,去年同期为净出口1068万吨。我国长期保持的煤炭净出口局面已经发生历史性转变。煤炭净进口形势也没有替代国内煤炭生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4月份,国内煤炭总产量达到6.86亿吨,同比增长13.8%,我国煤炭净进口量只占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的很小部分,煤炭净进口不会对国内国际市场产生太大影响。但净进口能否持续,以及占总消费比重多大合适,则是需要继续研究的新问题。而且,煤炭净进口量的增加,其主要贸易伙伴是越南和印尼,这也有利于我国加强与东盟的贸易关系,并由此带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合作。

但一些资源性产品的进出口结构仍不合理。如,成品油出口达到647万吨,同比增长22.2%,相反成品油进口只达到1479万吨, 只增长了4.5%。纸及纸板的出口达到143万吨,增长了48.3%;相反,同类产品进口177万吨,同比下降3.2%,纸浆进口只达到354万吨,同比略有增长。钢材的进出口贸易结构问题也很突出。前5个月,钢材出口达到2744万吨,同比增长116.7%,相反,钢材进口只达到728万吨,同比下降5.9%,铁矿砂进口增长21.4%。这种进出口结构对我国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能源消耗都是不利的。

从今年6月1日起,国家对142种资源性商品加征出口关税,特别是对80多种钢铁产品加征5—10%的出口关税,对国内部分稀有有色金属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这些措施能否收到应有效果,还有待继续观察。

三、出口增长方式转变出现可喜现象

前5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达到2540亿美元,同比增长27.5%,占出口总额比重为57.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1257.6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占出口总额为28.4%。令人可喜的是,相当一部分出口商品实现了量增价升的形势。如印刷电路出口额达到35.9亿美元,商品数量同比增长22.8%,但出口金额增长了31.3%。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出口额达到449亿美元,商品数量下降0.1%,出口金额增长了36.2%;电话机出口额达到141亿美元,出口商品数量下降2.1%,但出口金额反而上升了13.5%。其他出口10亿美元以上的商品出现量增价升现象的还有:空调器、手用或机用工具、集成电路、电线和电缆、汽车和汽车底盘、集装箱、半导体器件、塑料制品、鞋类、橡胶轮胎等。

四、结论与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前5个月对外贸易运行形势总体表现是良好的,保守估计全年外贸总量增长速度仍将超过20%,总额将达到或接近2.1万亿美元。外贸顺差将保持较高水平,预计仍将超过1800亿美元。我国贸易顺差的持续出现是国内国外两个原因的结果。从国内看,是近几年国内储蓄增长快于国内投资增长的必然结果,这是促使贸易顺差持续出现的基本因素。持续的贸易顺差,从国民经济运行机理上分析,是在国内投资不能吸纳国内储蓄情况下的一种资源(商品资本)流出,但这种资源流出主要是劳动要素,因此对我国是有利的。从国外因素看,贸易顺差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后,跨国公司对我国产业转移,实行生产国际化和价值链控制的结果,它们把贸易顺差留给中国,但把利润的主要部分拿走,目前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还无力改变这种基本格局。我们的减顺差任务是在上述约束条件下进行,因此要在微观和细节层面上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应把减顺差与调整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结合起来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形势下,我国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特别是如何参与全球采购,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和实践的新课题。减少贸易顺差的重要途径是深入开发全球采购市场并把它与我国的资源禀赋结构、商品进出口结构的调整密切结合起来,落实到每个商品目录中。我国究竟需要多少个“净进口”商品项目,需要逐个研究并确定下来。通过这些不断增加的“净进口”商品目录来改善我国进出口贸易平衡态势,改善进出口商品结构,从而达到减少贸易顺差与实现国内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运用关税手段调整进出口结构要有配套措施

这个措施在一些商品中已经见到成效,如煤炭。但是否在其他商品中也见效,这还要取决于别的因素,如国际市场的需求因素以及国内产能的消化程度。现在国际市场对我国低附加值普通钢材的需求很大,价格也很可观,加上国内产能又很大,这在客观上会抵消关税调控的作用,因此要研究采用别的配套措施,如对此类出口企业加强节能减排的监督和管理,促进其采用技术进步措施,提高产业水平。我国目前处在进口原料,加工初级制成品的分工阶段,钢铁贸易是最鲜明的例子,它对我们的挑战是环境和耗能的制约,但我们又不可能超越这个分工阶段,因此我们所能做的事情是运用经济杠杆应对和解决环境和耗能的挑战,而不是单纯限制出口,也不是利用关税增加财政收入。

(三)使进口贸易的便利化措施和激励政策惠及非公有企业

从不同企业性质的进出口平衡情况看,国有企业的进口积极性高于集体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这说明不同性质的企业在享受进口贸易便利化和激励方面还存在差距,进口贸易需求和增长还存在回旋空间。除了继续降低有关商品的进口关税,让所有企业都能享受进口激励之外,还要针对集体企业,特别是非公有企业在进口便利化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信息服务,出台有关政策,如增加信贷服务、减免进口环节税等措施,使非国有企业有更大的积极性参与境外采购,扩大我国参与全球采购的社会经济基础。

篇5:国际形势分析

政治上依靠中俄战略伙伴关系、金砖四国峰会、中非峰会、上和组织四大不结盟合作。经济上借助77国集团、金砖银行、中欧货币互换、东盟10+3等关系。

与老欧洲关系大体无虞,避开复杂中东关系。主要矛盾落在南海和东海为核心的太平洋沿岸,日本、菲律宾、越南背后是中美角力。军事上威慑但不破局,这种格局肯定会长时间存在。战场会在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上展开。

篇6:当前国际形势分析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正向着多元化趋势发展,而学习形势与政策就成为了非常实用和有必要的科目。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新兴大国作用进一步加强,多极化世界格局取得重要进展。伴随中国的崛起,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政治、经济活力的拓展,国际敌对势力处心积虑遏制中国的发展,我国面临着复杂的局面和事关国家整体利益的冲突,尤其表现在中国与世界大国和周边邻国复杂的利益纠葛之中。

我国的国家安全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是当今世界上领国最多的国家,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的安全条件最为复杂。我国处在分裂势力活动日益频繁,周边国家和地区战火内乱不断的时期。首先是东北亚出现的复杂局面,朝鲜半岛核危机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东亚地区另一个复杂局势是中日“东海之争”,日方无理扣押中方渔船和船长,并声称要按日本国内法来处理此事,引起中国民众极大愤怒。“台独”势力不减,“藏独”、“疆独”势力愈发嚣张,并与国外反华势力勾结,严重危害国家安全。2012年5月26日奥地利总理会见**,疆独头领热比娅表示希望日本买下新疆又引起一阵波澜。稳定地区形势,成为中国外交处理的又一个课题。

放眼世界,在美国主导下,北约确立了“新战略概念”,扩大了“安全威胁”的范畴。同时中美关系矛盾增多,对中美关系造成严重影响。从美在**和售台武器问题上触犯中国底线,到加大在南海诸岛等问题上的介入力度,利用一切机会挑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导致南海问题高烧不退。那么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当前的中美关系。新年伊始,刚刚从十年伊战的泥潭中走出的美国将目光转向了亚太地区。美国的战略意图很明显—— “重返亚太”。如今,美国还是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仍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发展很快,但是我们同美国相比,在经济和军事等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中美之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美国担心中国经济发展太快。中国经济总量赶上了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美国千方百计想抑制中国的发展。二售台武器问题,美国不断台湾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三是美国历届总统都要在白宫会见**喇嘛。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已经三次会见**喇嘛,引起中美之间的不愉快。四是美国同中国周边国家搞军事同盟,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包括东盟国家形成一个反华的包围圈。五是美国插手南海,没有美国,南海问题不会像现在这样复杂。南海问题这么复杂,现在形势这么紧张,到底怎么解决呢?世界很多国家都存在陆上和海上主权的争议,解决的办法多种多样。有人提出武力解决,但是现在的形势和1974年的情况不一样了,跟上世纪90年代的情况也不一样了,现在的国际环境、国内环境都不允许我们以暴力方式解决,对于中国而言,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需要稳定和平的外部环境,现在只能努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来协商。

今天的社会是处于全球化的时代,也是处于靠实力角逐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无一不是以其国家实力为前提。今天盛行的仍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但可以说,如果没有国家的强大,只在世界推行和平和仁爱,结果可想而知,不过是为世人笑尔。当今世界,有的国家实行侵略扩张,比如美国的霸权主义,日本的军国主义,这无疑给世界的和平带来威胁,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警惕,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这就要求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能够对当今的国防事务有所了解。了解国家安全状况,不仅丰富自己的所见所闻,而且对各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至于对于自身的意义也很重要,当掌握了世界的发展局势和国家的实时态势,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则对个人的定位亦会更准确,个人的道路亦会明朗宽阔。

从国家安全的方面来讲,强化国防观念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能形成很强的凝聚力和责任感。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在对外交往中,国家安全意识不足,导致泄密事件屡次发生,经济,科技等情报经常被盗,使国家蒙受损失.如果不加强国防教育,强化国家安全利益观,在国际交往中掉以轻心,失去应有的警觉,必然要

篇7: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分析

张三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分析

当前,多极化与全球化交织发展,国际战略形势复杂多变。尽管伊拉克困境对美国的全球战略构成越来越大的制约,但美国继续推行霸权扩张。其他主要大国力图抓住机遇、竞相加快发展。大国关系出现一系列新变化,现有的国际防扩散机制备受冲击、面临调整,国际安全威胁更趋多样。中国对外战略日趋成熟,全方位外交积极进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前景广阔。

一、主要大国战略态势:“一超“更显被动。“多强”更加主动。

1、美国虽在伊拉克日益陷入困境,但仍对外坚持霸权扩张战略。

进入2006年,美国在伊拉克的困 局进一步加深。伊拉克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两派内部、美军与各种反美武装之间、伊政府军与“基地”恐怖组织等之间的武装冲突不断,“教派冲突”、“军阀混战”、恐怖袭击、反抗美军占领的武装斗争相互交织,伊陷入全面“内战”的可能性愈来愈大,伊境内针对平民的恶性恐怖袭击事件接连不断,伊安全形势急剧恶化,伊拉克政府根本无法控制局势,美军伤亡也节节攀升,死亡人数业已突破3000大关,军费开销越滚越大,美国在伊拉克完全陷入了骑虎难下、进退失据、难以自拔的地步。美国不仅在伊拉克陷人困境,在中东其他地区同样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伊朗执意推进核计划,不断加大针对美国武装干涉的军事斗争准备;美国与以色列策动的针对真主党的黎巴嫩战争最终失算,反而强化了真主党游击队的实力,美国支持的黎巴嫩政府„„„.(1)、美国霸权扩张战略的政治目的。

美国„„„„..(2)、美国霸权扩张战略的经济目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张三

2、其他大国竞相加快发展,呈现出“群雄并起”的战略态势。

其一,俄罗斯凭借能源与军工外贸、战略核武器等“硬通货”,对外积极进取,“复兴”势头显著增强。随着能源安全在国际关系中日益凸显,俄政府不断加大对本国能源产业的控制,对外巧妙运筹“能源外交”、大玩“能源牌”,利用其油气对外出口增加 对周边国家与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如以中断天然气供应为手段有效压制格鲁吉亚与乌克兰的亲美疏俄政 „„„..二、大国关系:复杂互动。变化有四

1、美俄矛盾凸显,明争暗斗加剧。

美俄矛盾主要包括:在国际秩序上“单极”与“多极化”的结构性矛盾;在独联体与“前苏联地区”渗透与反渗透、挤压与反挤压、争夺地缘政治影响力的矛盾,其中又突出表 现为美俄两国在格鲁吉亚与乌克兰政局演变上的幕后角力;在处理中东事务与防止核扩散的方式方法上 的分歧;在战略核武器上谋求一己“绝对优势”、“绝对安全”与捍卫自身对外有效威慑力的矛盾;在能源安 全上对于运用能源筹码、施展“能源外交”的歧见;以及在俄罗斯自身发展道路与价值观上千涉与反干涉的„„„„.参考文献:

书籍格式: [1]作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期刊格式: [2]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页码.网络资源: [3]作者.文章题目,发表日期;网络资源路径.如网络资源类:

篇8:国际贸易形势分析

1.1 国际贸易摩擦的法理分析

所谓国际贸易摩擦是指:“为了本国的国家利益, 为了本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需要, 为争夺商品销售市场而展开的限制出口和扩大出口的对抗, 又称‘商战’, 其核心是采取各种方式、手段争夺世界市场。”可见, 国际贸易摩擦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国际贸易摩擦是各国政治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的反映, 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形势的晴雨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各国经济间的相互依存也在不断加深, 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日趋紧张。出现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全球化竞争推动国际贸易摩擦升级。随着全球化发展, 世界市场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 全球经济竞争的规模在急速扩展, 也呈现出了全方位的特征, 而全球化竞争的方式与手段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科技竞争力成为全球竞争的核心。“由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世界市场竞争的上述特征, 从而使国际贸易摩擦走出了局部战争的发展阶段, 当代的国际贸易摩擦已经是全方位的、带有战役性的国际贸易摩擦。”

1.2 对国际贸易摩擦形势的基本判定

(1) 市场力量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双重影响

通常来说, 经济相互依赖的加深, 互为市场的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将受到抑制。因为一国市场吸纳力越大, 其发动国际贸易摩擦和抑制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力越大。一个国家越有潜力的市场, 那么该国家的潜在影响力越大, 它抑制他人对自己发动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也越大。同时, 一国市场对别国商品的吸纳超过一定限度, 反而会抵消其部分影响力。具体到中美而言, 美国在对华经济贸易往来中存在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可以说, 中美贸易关系不是像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 认为只是中国依赖美国市场, 而事实上这是相互的一种影响。对于美国的一些行业和公司来讲, 中国市场对其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

(2) 对国家经济利益的考虑将会抑制国际贸易摩擦的深度和广度

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至理名言:“没有永恒的敌人, 也没有永恒的朋友, 永恒的东西是利益。”在当今日趋激励的经济竞争中, 经济利益的维护和扩展是每个国家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国家利益。所以说, 一旦中国同某一外国发生国际贸易摩擦, 国家利益的考虑必然不会出现所有外国一致的对中国全面挑起国际贸易摩擦的局面。恰恰相反的结果那就是, 在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些外国乘虚而入, 他们想以此来占领中国市场, 这就会造成“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局面, 也就抑制了国际贸易摩擦的强度。这一点在中美之间有关最惠国待遇引发的国际贸易摩擦中体现的很明显。

(3) 国际贸易摩擦势必导致两败俱伤

在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形势下, 一旦爆发烈度较大的国际贸易摩擦, 必然会使国际贸易摩擦的双方的经济甚至世界经济受到损失。首先, 国际贸易摩擦将会使相互依存的双方两败俱伤。进行反倾销的国家也难逃厄运。因为反倾销战促使进口国出口国双双受损, 且它使进口国中下游企业及消费者遭受损失, 导致大量的社会财富浪费, 保护国内的乱动。其次, 国际贸易摩擦将会给第三者有隙可乘, 常常是当甲乙两国国际贸易摩擦开战前, 第三国就开始做抢占国际贸易摩擦“腾”出来的市场准备。

(4) 政治上的需要将会抑制国际贸易摩擦的范围和烈度

美国国内的利益集团出于占领中国市场份额, 会更加积极发展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合作。但是同时也会进一步向中国施压, 迫使中国为美国的资本和商品打开市场大门, 竭力谋取美国在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根本上是出于国家利益。通过接触产生影响, 即可打开中国的市场, 又可争取中国在核不扩散, 环保, 人权和区域安全等问题上的支持与合作, 更可以促使中国对外开放中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因此, 美国从宏观考虑, 趋向于灵活态度, 在实际操作中随着总统的更替不断上演, 由灵活到强硬, 由强硬转向灵活的中美关系的局面。

2 国际贸易的摩擦——中国的对策

2.1 国内市场是国际贸易摩擦的坚强后方

国际贸易活动是国与国之间在世界市场展现自己竞争力的活动, 摩擦取胜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一方国内市场的大小。因为其国内市场越大, 其国际依赖性越小, 双方贸易谈判中就占有主动地位。大国国内市场庞大, 国内贸易机会众多, 主要依靠国内市场中的竞争, 特别是地区间的贸易, 也能够获得规模经济。因此, 我们既要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企业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 又要在保持自己优势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创造我国产业竞争优势, 推进科教兴国战略, 着力于开发人力资源, 促进竞争力持续发展, 发挥政府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优化市场竞争环境, 发挥大国规模优势, 加强国内需求开发。

2.2 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 全面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产业政策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补贴与优惠, 使一国竞争力弱的产业在短期内迅速成长起来, 从而提高商品的出口竞争力。首先, 我们应该借鉴日本经验, 制定出合理的产业政策, 大力扶持有发展潜力的高附加值的出口产业, 同时要积极合理的扩大进口, 提升进口产品的技术和设备的力度, 充分利用进口资源的有效供给,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其次, 要以出口产品结构的高级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保持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对于进一步诱导生产资源废止的充足, 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进出口市场多元化, 这不仅是争抢贸易谈判实力的必要策略, 也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同构性, 使我们可以采取“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策略, 积极扩大与美国盟国间的经济往来。近年来, 美国制裁中国越来越得不到欧盟国的支持, 相反, 他们把美国的制裁当做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中国应该继承调整贸易进出口的地区结构, 除保持和发展原有贸易伙伴往来外, 还应该扩大与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及俄罗斯间的贸易往来, 通过市场的多元化来遏制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不利影响。

2.3 国际贸易摩擦中利益集团和行业协会的巧妙利用

当代社会由于利益和价值观的异同, 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在国际贸易摩擦问题上, 有些希望挑起争端, 从中渔利。有些则不希望挑起争端。当然, 也有些对国际贸易摩擦首鼠两端的利益集团, 不管是否挑起贸易摩擦, 他们都会受到损害。这种利益集团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态度将会根据“两利取其中, 两害取其轻”的原则来决定, 是一种可利用的力量。一旦发生国际贸易摩擦, 在处理国际贸易摩擦问题上也是可以对利益集团加以利用的。同时, 行业协会在国际贸易摩擦预警协调, 统一本行业企业行为, 制定行规和行业标准, 设置各种进入壁垒, 沟通企业和政府, 辅助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 对外提起国际贸易摩擦诉讼等各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和独特的作用。所以, 我们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首先, 要改革我国行业协会的运行机制。明确我国行业协会的独立地位与资源性质, 调整我国行业协会的数量和布局, 培养行业协会专职人才。其次, 构建以行业协会为主题的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最后, 增强行业协会的公关能力, 化解国际贸易摩擦等等。

2.4 运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抑制国际贸易摩擦升级

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国人应当加快对WTO规则熟悉的步伐, 特别是要熟练掌握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规则, 为抑制国际贸易摩擦, 打赢国际贸易摩擦做好准备。一旦发生国际贸易摩擦, 解决争端的一种办法就是拿起世界贸易组织这个武器。应该争取以磋商方式解决争端, 请求总干事调停争端, 审慎对待专家组的设立, 掌握好规则, 如有必要可积极上诉, 巩固胜利的成果, 尽量缩小败诉的损失。此外, 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人才培养不可少。在反倾销国际贸易摩擦中, 由于我国此方面的人才奇缺, 企业反倾销应诉不利, 甚至不予应诉, 给对方以“不合作条款”为由单方面判输, 无疑平添他们反倾销的信心和告“黑状”的野心。同时, 实施走出去战略规避国际贸易摩擦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加强国际交流, 建立健全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和应对各种手段进行相互协调与配合, 从而有效的解决我国所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

参考文献

[1]王厚双等.国际贸易摩擦:理论、法理、经验与对策研究[M].九州出版社, 2008, 3.

上一篇:课改后的小学美术教学下一篇:“我是超级演说家”演讲比赛细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