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 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

2024-05-04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 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精选6篇)

篇1: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 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 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党的十八大

报告学习体会

来源:中国土地作者:贾文涛2013-02-2

5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总体要求,再到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指引,党的十八大倡导和规划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

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新的理念,是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迫切需要,为提升发展质量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导。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土地整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

多年来,各地依据规划大力推进土地整治,采取工程、生物等整治措施,控制了土地沙化、盐碱化、石漠化,减轻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生态涵养能力。通过农田整治,建设了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标准、成规模的基本农田,提高了高产稳产农田比重,为实现粮食产量“九连增”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耕地是农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湿地、绿地、景观等多种自然生态功能,对耕地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综合整治,维护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优化了农田景观,也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在长三角、珠三角建设用地集中区和大中城市周边,耕地已成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新疆等西北干旱地区,通过农田整治,盐碱地得到治理,植被覆盖率得到提高,防风固沙能力得到增强;在贵州等石漠化地区,结合生态退耕,建设保水、保土、保肥“三保田”,既治理了水土流失,又保障了粮食生产,实现了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双重保障;宁夏通过实施生态移民土地整治工程,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引导移民依靠整治后的优质耕地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特色产业,走上了靠产业致富的道路。通过推进农民住宅向镇区和中心村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减少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排放,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增强了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处理能力,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十一五”期间,全国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6亿亩,种植农田防护林2.7亿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00多万亩,工矿废弃复垦率从10%提高到15%,有效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从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转变,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土地整治在内涵、外延上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呈现出“规模扩展、内涵延伸、品质提升”的发展态势。在范围上,由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转变;在内涵上,由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并重转变;在实施手段上,由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为载体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低丘缓坡地开发等政策的综合运用转变,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逐渐成为新时期推动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

土地整治内涵的综合性、目标和效益的多元化特征越来越鲜明,成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平台。

从土地整治向更高层次的国土综合整治转变,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从“土地”到“国土”,虽一字之差,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整治内容的综合性更强,空间范围更广,内涵和目标更加多元化,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更显著。国土综合整治,一般是指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对某一空间范围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的全部地理建设活动和过程。在开发国土资源的同时,通过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和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国土资源进行综合整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综合整治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在区域基础上,协调好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二者关系,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人地关系系统。同时,国土综合整治还是国家行使政府宏观调控功能的重要手段,对于协调全局与局部、长远与近期、城市与乡村、发展与环境,以及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利益冲突,合理有效配置资源,都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

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国土开发利用问题,中央不断总结探索破解之策。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与整治”,十六大报告提出“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国土规划”,十八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加强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推进国土综合整治”方面做出了明确工作部署。“国土综合整治”直接体现了国家对国土资源的宏观管理思想,体现了合理开发利用国土是目的、国土综合整治是手段的辩证关系。

加快编制实施国土规划。在统筹协调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城镇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国土规划编制实施工作,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进行综合性战略部署,安排好对国土重大建设活动的综合空间布局。在地域空间内要协调好资源、经济、人口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城镇体系的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网的配置,把国土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的整治保护密切结合起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全面实施土地整治规划。2012年3月,《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由国务院批准实施,提出到2015年再建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补充耕地2400万亩、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率达到35%以上等一系列目标任务。当务之急是要切实强化规划实施,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下,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目标,高举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两面大旗,统筹安排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未利用地开发、土地复垦等各项土地整治活动,将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积极部署国土综合整治。当前,开展国土综合整治要以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主要出发点,巩固国土生态屏障,建设宜居家园,促进国土生态安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对构成国土生态系统基石的大江、大河、大湖、大片湿地、海岸带和有重要保护价值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区域,提出重点保护和整治的措施。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大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水土污染综合治理,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要积极开展国土综合整治关键理论和技术

攻关,为国土综合整治提供全面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加快制度建设,促进国土综合整治顺利推进。

党的十八大已拉开建设美丽中国的大幕。面对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在系统总结过去十多年土地整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更加尊重自然规律,更加突出制度保障,更加重视公众参与,统筹保障发展、保护红线和生态建设,努力开创国土综合整治大格局。

篇2: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 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

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精神, 以及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农村改革的一系列文件精神,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创新农村产权制度,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第二、协调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与土地流转的关系;第三、协调粮食安全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关系;第四、协调增加农民收入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的关系;第五、协调现代化农业生产结构与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关系;第六、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使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一、创新农村产权制度,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农村产权制度中最重要的是土地产权。18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 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 是改革创新农业的经营方式, 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 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 推动土地流转, 实现适度规模经营。这对于促进农业资源优化配置, 方便引入先进农业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产权制度的重点是“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 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农村土地流转的“三权分置”原则, “三权分置”最早出现在中央文件是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 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 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农村土地的“三权分置”, 是1978年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继“包产到户”以来的一次重大创新, 既坚持了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这项基本制度, 稳定了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 确认和保护了农民30年的土地承包权, 更重要的是通过放活土地的经营权, 适应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现实, 通过“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 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打开了方便之门, 适应了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和2016年一号文件强调,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由此可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的重点是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这是由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和“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现实所决定的。“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主要有以下原因所决定:第一, 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使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 据农业部数据显示2006年到2013年, 我国粮食和棉花的生产成本年平均增长11%到13%, 导致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 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现实需要;第二, 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所引发的城乡结构的重大变化, 据统计2014年底, 全国2.7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 与此同时, 我国的城镇化率从2008年的45.9%, 上升到2014年的54.77%, 城镇人口已经开始超过农村人口, 国家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换句话说, 随着农村人口转移城市造成的农村劳动力的减少, 必须用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引入农业先进技术, 实现规模化的种植, 从而在农业劳动力减少的背景下, 继续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提高农产品产量。通过农村土地流转,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有利于解决因劳动力减少而造成的土地抛荒和粗放经营的问题,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经营,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农业竞争力, 有助于各类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 增强农业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协调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与土地流转的关系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 必须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这一点上《建议》与18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虽然我们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方式, 但是一定要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中的基础性地位, 推进土地流转。因为, 目前我国还长期存在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的经济模式:当前大约有80%农民家庭都存在年轻子女外出务工以获务工收入、年龄比较大的父母留守在家务农以获取务农收入的结构。这种半工半耕的经济模式, 以家庭经营为基础, 客观存在于我国现实的农业生产中。这种经济模式的作用:第一是“中国粮食“十一连增”的基础之一, 精耕细作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 从2003年到2014年, 我国粮食产量保持十一连增, 2014年产量是6071亿公斤;第二, 老人留守, 形成了农民可以进城同时也可以返乡的保障体系。这种经济模式不仅提供了大量农产品, 而且为进城失败农民提供了返回村庄的退路, 为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流向城镇, 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避免了短时间大规模农业劳动人口转移, 对城市造成冲击, 因为城市每年所能容纳的新增人口都是有限的, 这就为“新型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赢得了宝贵的适应时间。

《建议》强调“适度”规模经营和2014年11月20日我国颁布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是一脉相承的。《意见》强调:“合理确定土地经营规模”, “发挥家庭经营的基础性作用”, “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能搞大跃进, 不能搞强迫命令, 不能搞行政瞎指挥, 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和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

所以《建议》强调, 我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的前提是“适度”。土地流转要坚持两个前提:一个是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 一个是“适度规模经营”。

三、协调粮食安全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关系

地者, 政之要也, 土地是国家立政的根本, 因为土地和粮食生产息息相关, 保护耕地就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家的粮食安全高度重视, 《建议》指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坚守耕地红线,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提高粮食产能,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百姓民生保障的基础, 虽然农业作为第一产业,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GDP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 目前已低于百分之十, 但是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 不会减少, 而是越来越重要, 粮食安全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 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 协调好粮食安全和绿色发展的关系。因为坚持绿色农业,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所以《建议》明确提出, 要坚持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 实施“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退耕还林还草, 加强草原保护”等, 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既保障粮食安全, 又保护耕地, 提高耕地肥力, 促进种地养地相结合, 这是为了让农村的土地资源休养生息, 促进农业可持续性的发展。

四、创新思路,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服务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同样离不开城乡协调发展, 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通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推动农业人口有序落户城镇, 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 进而推动城市的发展, 反过来, 城市发展以后要为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比如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和城市户籍人口一样的社会保障待遇。在我国伴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 出现的是农业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市, 据统计2014年底, 全国2.7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 如何更好的让这部分务工经商农民真正融入到城市, 在生活、就业、教育、医疗方面无后顾之忧, 不但关系到我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成败与否, 同时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成败。因为如果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在城市安居乐业, 必然影响到我国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顺利推进。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里边, 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措施, 例如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促进在城镇有稳定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迁往城镇落户, 对于在城镇打工、经商的农民, 落实居住证制度, 保证其即使不是城镇户口, 仍然享有城镇户籍人口一样的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待遇, 为了最大程度保障落户城镇农民利益, 依法维护其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权益。这些新的理念新的措施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五、协调建立现代化农业生产结构和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必须坚持协调发展。这种协调发展体现在协调“建立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并使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内部合理并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是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上,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此《建议》提出“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加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建设, 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协调建立现代化农业生产结构, 首先要立足于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在此农业结构基础上, 发展多样化的农业, 生产各类农产品, 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二是协调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现代化不仅体现在生产各类农产品并不断提高其产量, 而且体现在建立现代化的食品工业, 使食品的生产、销售、流通、储存、消费等各个环节和农业生产相互配合, 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和谐共生, 共同发展。《建议》提出, 推动“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从而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进而提高农民收入, 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六、创新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 使农民共享农业现代化成果

篇3: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 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

关键词:发展理念;引领;供给侧改革

F121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由于长期积累的一些矛盾,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生产领域的问题,亦即供给侧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未来一段时期,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供给侧改革。

一、以“创新发展”激发改革新动力,着力培育新供给新兴产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常态下,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要突破这一难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取得很大进步,但创新能力、自主技术和知名品牌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十三五”时期,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核心,应着眼于解决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应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创造新供给。以创新升级的新供给激发多层次的新需求,在更高层面实现供需均衡。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对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供给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创新引导制造业的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推动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和组织方式,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有助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提升传统比较优势产业供给效率,扩大有效供给;通过创新推动量子通信、深海与升空探测、“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新供给新兴产业的成长。为此,要以创新发展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增加创新性供给的制度体系,特别要深化改革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准入制度、商事登记制度、行政审批制度、财税制度和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有效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治理体系,充分激发改革新动力,着力培育新供给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以“协调发展”开拓改革新领域,有效构建多维供给制度体系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日渐凸显。主要存在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东北区域间不平衡;三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不匹配。这些问题是相关领域的制度改革与制度供给滞后,导致多重矛盾叠加形成的深层次结构问题。所以必须以“协调发展”为引领,拓展改革的领域与维度,全面、系统、协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生态文明和党建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要通过改革促使形成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等供给结构合理化的经济体制;要通过改革形成“新思想、新智慧、新创作”竞相迸发的文化体制;要通过改革形成人与自然共生均衡的可持续发展体制;建设以“三公(公平、公正、公心)三共(共生、共享、共赢)”为价值取向的社会治理机制;继续推动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调发展。

三、以“绿色发展”开辟改革新境界,实现资源供给的可持续

长期积累的环境破坏、资源枯竭与生态失衡,与重视需求侧而忽略供给侧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与发展机制有关。长期以来,在发展理念上,强调以需求为导向,突出发展目的是满足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忽略了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生态与资源供给的有限性,结果导致为了无限需求而过度使用有限供给的环境、生态与资源;在发展方式上,选择需求侧的高投资主导型发展方式,造成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使得以拼资源要素为主要特征的需求侧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在注重需求侧创新升级的同时,开辟供给侧改革的新境界。首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转变“唯需求”与“唯GDP”观点,强调发展导向是满足人类需求无限性与环境、生态及资源供给可持续性的互利共生结合。其次,转变投资需求主导型发展方式,创新低碳循环产业体系,让新能源、新环保、服务等绿色产业的创新发展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驱动力。

四、以“开放发展”拓展改革新格局,提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供给能力

以开放促改革,是我国改革实践的成功经验,是渐进式改革路径的实践形式。当前,我国加入WTO的开放红利正在消退,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继续单纯通过需求侧管理,依靠出口刺激经济的发展路径将不畅通。因此,必须以“开放发展”为引领,构建改革新战略格局,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拓展战略发展空间,提升供给能力,形成竞争优势。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要优化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促进产业迈向高端水平,全面提升中国产品、技术、标准、服务的供给能级;要遵循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健全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互利制度供给体系,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按照“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逐步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提高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供给能力;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营造良好的世界经济发展生态。

五、以“共享发展”强化改革新导向,着力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篇4: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 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理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城镇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截止到2013年年底,城镇率只有53.7%,其中包括2.45亿流动人口,真正“人的城镇化”只有35.7左右,而且城镇化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生态文明建设”部分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扭转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倾向,要以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城镇化发展全过程,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就“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作出若干规定,这给新型城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能否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仅关系到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建设的成效,更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一、我国传统城镇化道路引发的生态问题

2014年1月以来,跨越南北席卷全国的雾霾天气,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中国人的生存质量受到严峻威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这种严峻形势的出现,正是我国三十多年来城镇化发展和经济建设当中既有模式的弊端之一,这也进一步表明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并没有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没有充分协调发展好城镇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1、土地开发强度过高,供求矛盾突出

开发强度,是指一定空间单元中建设空间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例,简单说,就是水泥地面的比例。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占用土地过多,如果扣除这些不太适宜城镇化开发的土地之后,我国总的开发强度就超过了8%,而开发强度越高,意味着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越少,这必然会影响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的生产量。一个地区农产品满足不了需求可以从区外调入,但生态环境是你买不来的。此外,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民转移到城镇,由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造成农村大量土地抛荒,土地资源供求矛盾进一步突出。

这也说明城镇化扩张必然带来土地供求矛盾的出现。2013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3.7%,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而这一时期的城镇建成区面积却超过了城镇化率,可见,传统城镇化道路所引发的土地资源供求矛盾十分明显。

2、水资源污染严重,保障面临威胁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资源形势更为严峻,尤其我国传统城镇化道路更是造成水资源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具体来看,我国水资源污染主要来自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这两者都和城镇化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加快,我国水资源污染和短缺情况越来越严重,水资源保障面临严峻威胁。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3、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处理方式简单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工业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数量越来越多,危害日趋严重。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堆放量已达到70多亿吨,侵占土地达6亿平方米,全国六百多座城市每年清运生活垃圾约2.5亿吨,再加上工业废弃物则更多。

与此同时,我国垃圾的处理方式只是将这些污染物进行转移,大部分地区的固体废弃物没有真正实现有效的分类和回收,从而没有达到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这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严重,且不利于资源回收利用。

4、大气污染严重,危及人体健康

世界城镇化的历程表明:城镇工业发展的越快速,随之带来的大气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越严峻。作为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大气污染程度越发严重。据统计,从我国大气污染排放量来看,2000 ~ 2011年中国工业废气排放量年均增速为19.06%,由2000年的138145亿标立方米增长至2011年的674509亿标立方米,11年间增长了2.39倍。此外,大气污染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据联合国开发署公布,我国每年因空气污染,1500万人患支气管病,2.3万人患呼吸道疾病,1.3万人死于心脏病。世界卫生组织在2013年更是第一次将大气污染整体列为第一类致癌物。

二、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这就要求我们在描绘天蓝、地绿、水净的新型城镇化图景的过程中,要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安排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把新型城镇化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中。

1、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当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这也成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国方略。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摒弃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把人文关怀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放在首位,把生态与城镇化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建设“城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景中”的宜居宜业新型城市。为此,政府必须解放思想,结合实际,先行先试,创新模式,建立新的政绩观,把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并列考核,推动新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走独具特色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2、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实现人民的幸福发展

“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这是十八大上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方向。我们要想解决好“人的城镇化”问题,关键是破除“卖地盖楼”旧思维,推进住房、土地、户籍等制度改革,实现由“土地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转变。这就需要坚持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因为生态文明能够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实现人民的幸福发展。

3、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生态文明产业支撑,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产业支撑是城镇化的第一基础,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空心”城镇化,会缺失活力、缺少张力、缺乏竞争力。建设新型城镇化,不但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因地制宜的控制开发强度,引导城镇合理布局、开发、发展,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而且还需要增强城市群的聚集与辐射效应,充分发挥城市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形成多元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确立新的城市生态观,实行绿色发展战略,推行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建立绿色考核指标体。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最终实现生态文明。

三、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朝阳县新型城镇化建设

朝阳县隶属于辽宁省朝阳市,位于东北通往中原的咽喉地带,陆路交通枢纽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域内有矿产、旅游、林业、特产等自然资源,在新型城镇化中处于发展的主体地位,朝阳县也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城市发展、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目标。

1、制定以生态为导向的城镇规划

科学合理的制定城镇规划对于新型城镇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2013年朝阳县以新县城建设为契机,切实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有效地拉动了全县经济的增长,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不但得到了改善,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一是新县城建设与日俱进。这两年,新县城通过财政投入、金融贷款、企业投入和向上争取资金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步伐,完成投资68亿元,新开工项目23个。二是房地产开发取得突破。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预计实现建筑业产值48亿元,增长33%;小城镇开发面积30万平方米,60个重点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圆满完成,环境和卫生状况明显好转。三是城中村改造项目井然有序。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朝阳县城镇化发展理念不断提升,从过去的城市优先到现在的城乡协调发展,从过去的“土地城镇化”到现在的“人口城镇化”,从过去的高能耗城镇化到现在的低能耗城镇化,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乡镇致力打造宜居城镇。

2、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响生态品牌

朝阳县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色发展之路,坚持做“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的先进典型,在生态产业上先行一步、快人一拍。必须紧紧围绕特色鲜明、绿色低碳、集约发展的生态旅游产业、农产品产业、矿产开发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做文章,加快优势产业发展,提高政策支持。同时,把区域内农民种养殖习惯和传统技术,开拓为具有特色的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激活农村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积极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我们要协调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改变唯GDP的传统观念,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将发展与环境和谐起来。一是加强对城镇中重点污染源的监控与治理,严厉打击污染城镇环境的行为;二是合理有效地配置当下城镇土地资源,避免引发后续城镇生态问题;三是积极提高城镇绿色面积,加强城镇绿化建设,改善城镇的生态环境。

4、构建生态化城镇基础设施体系

坚实的城镇基础设施是积极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有力保障,不但可以破解城镇发展的外在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还可以引导城镇居民树立生态观念。一是建设符合本地城镇实际情况的交通运输系统,合理布局基础交通方式;二是在城镇公共照明系统中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既可以避免产生环境问题,又增大了对清洁能源多次使用的可能性;三是推动城镇废物(如生活垃圾、生活废气水等)处理设施建设,以期能有效地实现废物垃圾、污水的无害处理,这是从源头上杜绝了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中环境问题的产生。

四、结束语

篇5: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 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

一、镇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 镇赉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县城、全国平安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20多项国家级殊荣。2010年11月, 通过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认可, 在多方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镇赉县被正式授予为“中国白鹤之乡”。

(一) 大力推进大生态建设

镇赉县目前共拥有湿地面积1440平方公里, 这个湿地面积已经占据了镇赉县总面积的大约1/3, 这是我们县最大的自然资源。湿地是地球的肾, 能够对生态环境起过滤作用。因此, 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进行保护和利用。在具体做法上我们要重点实施好水土保持工程以及国家和省里规定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生态工程建设项目, 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在保护生态环境上我们要大力实施湿地补水工程, 对湿地进行保护和恢复, 维护我县生态系统的平衡, 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同时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

(二) 不断发展经济, 进一步做好美化生态环境工作

倾力打造镇赉生态绿色示范县, 建设生态城区是推进生态镇赉建设的重中之重, 也是我们未来一个时期努力的方向。基于此, 我们的基本做法是:在经济发展中通过“引嫩入镇”工程的具体实施, 我们将县城区内外七湖进行连通和沟通, 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开发力度。进而形成比较大的水系相应格局, 通过小县城二环路的相应建设, 同时将县城正在建设的四桥进行连通改造, 使之服务于我县的出行, 通过几年的努力, 在县城内部形成一个比较大的路网格局, 倾力打造具有镇赉特色的草原湿地生态城。

(三) 大力建设秀美新农村

镇赉在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紧密联系新农村建设工作, 紧紧围绕“美丽镇赉”的发展思路, 大力实施“清洁文明工程”, 采取整治脏、乱、差现象和改水、改灶、改厕等措施, 着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经过整治, 各乡镇主干道已全面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乡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镇赉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几年的不断努力, 我县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要求还存在着一些差距, 同时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对此, 我们要精心组织, 周密布置, 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

(一) 个别领导干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不高

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区, 以至于一定程度上严重地影响了我县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

(二) 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从总体上来看, 近几年我县的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力度虽然在不断地加大, 同时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地改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 我县的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的投入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着不足, 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还不相适应, 这也成为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

(三) 生态环境改善有待进一步重视

环境治理水平较低, 工业企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资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有的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没有正式运转。目前, 仍有不少乡镇未达到国家环境优美乡镇的要求, 有些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工作力度有所下降, 创建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同时, 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设计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当前如何加强镇赉生态文明建设

(一) 加强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领导能力, 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决策机制

在干部考核评价任用上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目标来考察, 对于生态环境的考察实行一票否决制,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依据, 摒弃唯GDP论英雄的考核做法, 建立健全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目标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

(二) 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执行力, 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执行制度和管理制度

要按照总体布局和关于“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要求, 在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不断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源头保护制度,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加大力度实行生态环境破坏的责任追究制度, 通过制度来进一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三) 进一步促进民间环保组织的健康发展, 动员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

要想真正地保护生态环境, 就要动员全体人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切实增强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到行动中。与此同时, 还要培育公众的现代环境公益意识和环境权利意识。

摘要:本文探讨了镇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如何加强镇赉县生态文明建设, 以期为做好镇赉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依据。

篇6: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 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

关键词:镇村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等值化”

1 等值化模式构造分析

从国内外城乡等值化实践取得的显著成效可以看出,城乡等值化所追求的的核心理念符合人类社会城乡关系演变的客观规律,重视规划、重视土地、重视城乡协调、重视社会发展与环境建设等实际操作原则,重要的是它“不同类但等值”思想,是真正符合从基础上改造镇村体系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以真正达到美好镇村的。以湖南常德鼎城区临岗公路———207国道沿线的四个小城镇:灌溪镇、石板滩镇、蔡家岗镇、雷公庙镇为例,如图1:

结合图示进行分析:等值化环境综合整治图始终是坚持以环境为横轴。首先,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因地制宜的进行整体的片区规划和土地整合,均衡生态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和休闲价值及经济价值,发展特色生态产业是在现有的资源环境条件约束下最有效率的发展。在四个镇之间可修建垃圾处理厂,分为生活和生产垃圾,把镇村所有片区的环境问题集合式整治,提高环境综合整治的规模效应和综合竞争力,使其成为镇村环境综合治理的新模式。

2 临岗公路沿线环境问题分析

2.1 乡镇企业对环境的污染

由于工业经营和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及宏观决策的失误,乡镇中小型企业一度造成片面追求产值、过度利用资源、工业布局混乱、工艺设备落后,在乡镇工业中,乡和村属的有20%是污染型的,其中有6%属于重污染企业。其产生的污染物直接排到大气、水体、土壤中,尾气如水泥厂烟尘、有毒气体等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污染水在耗费国家水资源的同时,也给水体带去了大范围的污染如水库投肥精养水质恶化等。而乡镇企业随意堆放的固体废弃物在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的同时,也对农田的土壤环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2.2 城市污染转嫁到乡镇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国家对城市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并对城市污染惩处的力度加大,对污染严重的企业有意识进行杜绝。随着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的转移,虽然为当地的人们解决了就业问题,但是也给环境带去了负面效应。污染企业排放的污水、污气和污物导致了周围环境的恶化,“三废”污染农田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3.5%,即使这些污染企业通过缴纳税费来弥补本企业造成的损失,但政府将这部分税费花在扶贫上的开支却是很小。

2.3 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小城镇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使得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递增,由于没有统一沿道路修建垃圾桶和垃圾处理站,污染现象加重,垃圾随意堆放在,道路两边,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臭味难闻。再加上没有健全的污水处理设施,村庄中的排水沟和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数量也是很少,大量的生活污水排放,不仅对河流、水塘、甚至水资源造成了污染,也给居民健康带来了威胁。农业生产离不开环境,农业生产同样也离不开农药、化肥等的使用,过量使用或使用不当甚至滥用会对农村生态环境起到破坏的作用。长期不合理和不科学的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除草剂等化学合成产品,对农村污染形成了堆积,积少成多使得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危害因素是可想而知的。

3 环境整治对策

3.1 借鉴城乡等值化发展模式,完善整体规划

城乡等值化发展模式,是以环境综合整治为基础,综合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进行片区划分,完善镇村道路系统,充分利用当地环境资源、人力资源、地理位置等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规划,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并从整个空间观点出发进行功能区划,一个中心,四大片区--特色产业区、工业区、农业区、居民区,几大区之间形成良好的乡镇道路系统网,因地制宜地确立环境综合整治方向和模式,集合式整治,发展的核心是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小城镇风格。为有效地拉动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逐渐缩小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及生态基础设施享用水平,加强城乡相互依存关系,促进城乡发展更趋协调。

3.2 疏通、拓宽资金渠道

上一篇:哈佛家训的高中生读后感下一篇:棋王争霸赛决赛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