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简历模板15

2024-05-07

中文简历模板15(共3篇)

篇1:中文简历模板15

U9平衡问题

下面是位中学老师罗恩·布莱克和另一所学校的一位七年级学生劳拉·汤普生的谈话记 录。

罗恩:劳拉,你认为怎样才算是好老师?

劳拉: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热情和对学生的兴趣。学校的孩子总能知道老师够格不够格。老师

要是对孩子没兴趣,她不可能有热情,这是很明白的事。他们总会知道老师是否站在他

们一边。老师还得了解她这份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是老师不合格或对自己这门课不

懂,学生不可能相信她的能力,我想我说的是学生还是对老师有信任感。

罗恩:我同意。

劳拉:她还得有条不紊,有自信心,不然她会管不住学生。孩子们说话,瞎混,课堂便成了

他们消磨时光的地方。其实,大多数孩子不喜欢没纪律的课堂。他们需要引导。大多数孩 子不想胡闹,但假如老师对他们的胡来听之任之,他们会控制不住自己——学生会一发不可收,毁掉每堂课。对于,她得严格,有纪律,让学生明白谁是上司。她要有幽默感是最好不过的。这很要紧。我想她还得有点表演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她如能让孩子们笑起来,那也是让孩子旦目白她理解他们的一种手段。

罗恩:嗯。

劳拉:还有,最糟糕的是老师的幽默感不对,她的笑话让孩子们笑不起来。我很难讲得很具

体,因为每个老师的情况不—样。我刚才谈到的好的老师的情况,差的老师身上也有。

比如他们有热情,业务精通,就是没和孩子们沟通起来。我们学校有位老师上课逗得

很,好玩极了。从她开门进教室到下课出门,我们就笑个没完,就是没学到东西。时间

都用在笑上了。真的,下了课我们的颌都疼了,但我们的学习从没有走上正路。说实在

话,我们并不满意这类课,虽然我们喜欢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罗恩:我想我懂你的意思。

劳拉:有时,你遇到的老师真够严厉的,让人受不了,学生们还是喜欢她,因为他们学得辛苦,也学到了东西。他们也就接受这些规矩,不笑也不胡闹,因为他们知道她很认真。能跟 她长知识。你怎么看?同意我的观点吗?

罗恩:我同意你的观点。你说的全是实话。人与人不同,连下课后的老师与上课时的老师都

不一样。回想我的上学经历,和你讲的—样。比方说合格的问题。我记得我的数学老

师,和很多人一样,是战后当的老师。那时老师不够,却有不少年纪轻轻的人,他们因战争没上到学,说真的干什么都不够格,因为他们战时该在上学却把时间荒废了。所以他

们进了教学速成班——约三个月——随后把他们安在教室里。艾奥里——那数学老师

的名字,至是我们给他的绰号——就是速成班成员之一,没有教数学的资格。可他是

我最好的老师,我的同学都有同样的感受。我们都尊重他的能力。我们喜欢他的课,从

没有人在课堂上胡闹——他从来不用提高嗓门。我们比所谓的好班学得更快,但没人

想升到尖子班,因为没人想离开艾奥里的班。

好啦。也许我可以问你个问题了:怎么做个好学生?

劳拉:这个嘛,或许你比我更有发言权,你得教学生,但我看他们的角度不同。我认识的向学几乎都是我的朋友,也许我还没你看得清楚。不论如何;我谈谈我的看法。你知道,有

的人自然而然地学习,不用特别刻苦。他们也许学得好也许学得差。好学生首先是想

学。其次他们有好的学习方法——他们得知道在课上课后怎么学。但他们不应对学习

过于认真,除了学习什么也没有。他们应有别的兴趣,和别的人一起活动,无论是体育

活动,还是别的活动,比如去电影院、下棋什么的,或就和班里同学或朋友一起玩;他们也应和别人一起开怀大笑。你的观点呢?

罗恩:呃,我想你说的这类学生听起来蛮不错——过于认真不好,也不必太聪明,但他们应对事物感兴趣。老师喜欢的是问问题的学生,至少是那些问好问题的学生,往往这些问题

也是别人的问题,它使得老师有机会按学生理解的方式来解释。老师没把内容讲明白

时尤其如此。老师最讨厌一个个呆头呆脑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死不吭声,你一辈

子搞不懂他们是真懂还是假懂。别的嘛?对丁,有的学生自作聪明,要表现自己,经常在别的同学面前以为自己“无所不知”。他们令人生厌。他们和问问题的学生不同,因为他们真的什么也不懂。他们在帮助老师推进教学方面起不了什么作用。

劳拉:老师都这样看待好学生吗?

罗恩:不,不。我想有老师喜欢班上有“听话的学生”,有“无所不知的学生”,来向他人表白至少有人在学习。我觉得这样的老师只教育最好的学生,不关心落后的学生。一个好老师应尽力去教育她所有的学生,不只是最聪明的学生或只是差等生。教学是种平衡行为,方式多种多样,这是方法之一。

劳拉:你是说在太严肃认真和太多胡闹之间应有个平衡?

罗恩:说到点子上了。关键就是个平衡。在一定意义上学生也一样。当然,这对他们也不一

样,因为他们不是成人,个性和处世方式还没定型。但是最好的学生都表现出一种平

衡,不太急于求成,也不太对啥事都没劲,不过分认真,也不过分狂热,既不喋喋不休,也不静得像老鼠。

劳拉:嗯,我要注意点自己的平衡问题。

罗恩.我们每个人都该这样,劳拉„„ U10 “第六感觉”的科学性

第一批白人来到萨摩亚岛,他们发现盲人用手握着东西就能把它们详细地描述出来。就 在一战后的法国,朱尔斯@罗曼测试了数以百计的盲人,发现有几个能分辨出深色和浅色。经过无数次测试,他发现他们是用鼻子或手指头:在“看”。在意大利。科学家西泽·罗姆布罗索发现一位盲女能用鼻尖或左耳垂“看”东西。—束亮光突然照到她耳朵上,她会把头扭开,似有疼痛感。1956年,一位苏格兰盲学生学习识别不同的彩色光线,学会能捡起几英尺之外的色彩鲜艳的东西。1960年一个医疗组测试一位弗吉尼亚州女孩,发现即使给她眼睛蒙上绷带,贴上胶布,她还是能辨别颜色,识读少部分印得大的字。可能的例子数以千计,但这里为数不多的几个例子足以表明“不用眼睛的视力”显然不是新鲜事。但是,来自俄罗斯的一位山村女人的感觉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

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罗莎·库利肖娃真的能用手指头看东西。我们经常读到的案例是 某一个感官的缺陷,作为一种弥补,别的感官尤其发达。可罗莎不是盲女,而是出生在盲人家庭,学会了盲文,从此学会了用手去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1962年,她的医生带她去莫斯科,在那里她接受了苏联科学院的检查,至少在俄罗斯一下子出了名。一位叫谢夫的科学家对她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发现即使把她的眼睛牢牢蒙住,仅让手臂穿过屏风,她只要触摸一下就能辨认出三种不同的颜色。为了检测不同颜色的卡片对热的反射也不同,谢夫把有的加热,把有的冷却。这都没有影响她的反应。他还发现她能隔着玻璃读报纸,这样她的触觉没给她读报提供帮助。她接受一位心理学家测试时,把不同颜色的光照在她的手上,她能鉴定出光的不同颜色或光落在手上或屏风上的斑影。在严格控制的测试里,用一块布条、一个屏风和一块很宽的卡片围着她的脖子隔住她的视线,但她还能用胳膊肘读字迹小的报纸。最让人信服的测试是,一个人从背后死死地蒙住她的眼睛,她重复了所有这些试验。这种情况下没人有本事作弊。蒙她眼睛的手拿开后过了几分钟她都还很难看清楚。

罗莎在俄罗斯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她之后又作了别的测试,结果发现六个人里有 一个人只接受一小时训练后就能分辨出两种颜色的差异。80个学生的班很快就组成了,接受“不用眼睛看”的训练。他们承认不同颜色感觉起来稍有不同。有的触摸起来光滑度不同。黄色很滑,红色是粘的等等。即使在这些颜色上压着玻璃,学生们也能“感觉到”颜色上方的空气不同。这些学生不用布条蒙眼时视力绝好,所以常有人说他们作弊。可在另一所学校,盲人在接受同样的训练。很多盲人说上这些课时他们已意识到对不同的颜色他们有不同的“感觉”。盲人班上水平更高的学员甚至在隔着金属板识别颜色。他们能“看见”的颜色老师都看不见。

盲童用耳朵、舌头和脚尖“看”的事说明人体内没有特别的感应细胞在起作用。但看的能力遍布全身,这是细胞的普通功能。很清楚,光线的类型和强度不同,其影响细胞的方式也不同。人们能学着体会这种不同,并分辨出不同种类的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俄罗斯人发现在强光下识别能力最强,而在光线暗淡时,和人的正常视力一样,这能力就减弱。但无法解释的是,有人为什么能隔着铁板看,还有为什么如果把物体(或者人的手)通电后接地,这能力便消失了?这就是人们有时说的“第六感觉”。事实上很清楚,我们还有个感觉,但没被开发出来。第六感的说法常被嘲弄,只在傻乎乎的影片里看得见。但如果人们以科学的方式来对待这个想法,那么其可能性是真实而又极为令人激动的。

再回到主题来,“不用眼睛的视力”能力在儿童身上最强,11岁时达到顶点。人体似乎有—种与蝙蝠或鲸鱼相类似的系统:一种声纳系统,可以接收或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要是我们正常感官失灵,这个额外的感官就顶替上去协助别的感官。而它可以在每个人的系统里,包括视力绝好的人。它像猫的胡子,“感觉”我们周围的空间,给我们提供信息,让我们死里逃生。不幸的是,过了十一岁,我们的大脑把我们的感官控制得更严,排斥这额外的信息,不再相信它。换而言之,我们的“理性”或“智力”拒绝这美妙的功能,只是因为不理解,如同排斥其他不理解的功能一样。也许将来还有希望,像罗莎@库利肖娃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理性”即使解释不了或不理解。也能将它作为正常事物接受。

到那一天我们的生活会大为改善.真想像不出这对数以万计的盲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我 们需要的是更信任我们的能力,宁愿多相信一点我们的本能,少相信一点我们的理性。U11

诚心诚意地保佑自己

世上每个社会,不管其有多“文明”,总有些信条与科学逻辑思维背道而驰。这些信条被称之为迷信。每个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些时候都相信过迷信。有些人几乎就依照着迷信在生活。他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此事会给他们带来好运还是厄运。有些人,对在一周中的星期几几或一个月中的几号结婚、公司开张及驾照考试,都非常讲究。有些人在某几天拒绝乘坐飞机。

中国传统上有很多迷信。比如,人们非常相信生者与死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每年中都有几个节日来祭奠死者。任何意外或谋杀而致的死亡事件,都为人们所惧怕,因为鬼魂会在人死后的第七天夜里回来,寻求复仇。在中国新年,屋子大扫除可能会带来厄运。当然,中国最大的迷信是:人们相信并重视“风水”。在许多建筑物的设计及建造上,人们在关注精美的建筑设计的同时也非常在意好的“风水”。人们对数字也很重视,主要是因为音调稍有不同的字会表示好运或厄运、长寿、富有等等。通过这样一个事实,可见人们对数字的重视程度:在香港,买机动车辆牌号的钱有时是车辆价格的许多倍!

当然,西方社会也有很多迷信说法。英国最有名的迷信说法之一是:星期五是不幸运的日子——对海员尤其如此。这一说法几乎肯定来自这个事实:据说耶稣是星期五死的。英国海军司令部曾一度决定要证明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他们建了一艘船,是周五开工,周五完工的,并且也把该船命名为“星期五”。他们甚至给船找的船长也姓“星期五”(Friday)而巳该船的首航也是在周五进行的。这艘船失踪了,人们从未再看到过它!英国海军一贯否认该故事的真实性,但是他们的否认并不重要。一代又一代的英国水兵相信故事的每一个字。

宗教环境里,人们对大自然的力量顶礼膜拜,希冀能给他们带来帮助,从当时严酷的生存条件下存活下来。这些早期迷信说法中有一个例子,即触摸木头能带来好运,或者至少能逢凶化吉。这反映了这样一个原始信条:每一个自然物体中,比方说一棵树,都住着一个特定的神。过去赋予火和铁的重要性,今天依然存在着:拿一块煤或一小块马蹄铁,作为能带来好运的护符。另一种自然原料盐,若是撒落了,则意味着厄运,因为数个世纪以来,盐是冬季保存肉类的唯一手段。要是没有盐,一家人就可能会死掉。

对原始社会的人而言,家中有仁慈的神灵赐福,是非常必要的。每一家的中心是壁炉。古罗马人认为,家中的这部分是家神居住的地方。在西欧,壁炉被认为是仙女的家,她们能带来好运。有些人甚至认为这些仙女在夜里帮着做家务。在英国有些地方,家庭乔迁新居时,仍然流行着这样的传统:把旧壁炉里的余烬拿到新壁炉里去烧。几乎每个家庭搬入新居时都要举办的“暖房酒会”,就是这种习俗的发展。

厨房活儿是生活中迷信尤其丰富的一块领域。有些家庭主妇认为,若是食物搅动的方向跟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那么一顿饭就被糟蹋掉了。为了不冒犯母鸡,不使其停止下蛋,不要把蛋壳扔到火上。在迷信说法中,面包显得尤为重要。炉中的面包没有发起来,被认为是极为倒运的,因为据说魔鬼就藏在没发起的面包中。就为这个原因,就要在面包上部切个十字,以帮其发起,也好让魔鬼出来(现在出售的许多面包上仍然切有十字)。切面包时,若是将面包的两头部切掉,被认为是非常愚蠢的行为,因为这样魔鬼就会满屋飞。

甚至餐桌都具有迷信色彩。如果留白布在餐桌上过夜,那么家里很快就需要块裹尸布。换句话说,家里一成员很快就会死掉的。最为重要的是,决不要让13个人坐在同一桌子上吃饭。这个迷信说法常常跟“最后的晚餐”这一传统故事联系在一起。故事中,有13个人出现在同耶稣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席上,因为其中有一个背叛了耶稣,13这个数字就被认为是极不吉利的。这一说法甚至比基督教还要古老。古代的北欧海盗也相信迷信,然而没有人真正了解该说法出自何处,有多古老。

在房子的外边,则有更多的、可能会带来好运或厄运的迷信说法。流传最广的迷信说法中有一个是这样的:不要从梯子下走,以免工具或油漆桶从上面掉下来。真正的原因远比那古老。任何从梯子与墙之间走过的人,都是在“打破三角”(这是基督教的一个古老象征)。另一有关梯子迷信的理论则提出,梯子曾经同公开执行死刑有关系。执行罪犯死刑的一种办法就是将罪犯用绳子一端扣在梯子上,另一端扣套在罪犯脖子上:放下后,他就吊死在梯子下了。

对其他国家的人们来说,这些个迷信说法可能会显得非常愚蠢,因为他们的信仰是不同 的。每个国家都有其自己的迷信说法,任何人都不应该嘲弄挖苦·。把迷信斥责为愚蠢或幼稚的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人(即那些从没求助于幸运的护符或某些类型的行为,以祈求带来好运)?是不是有人就没有幸运数字或幸运颜色?也许,这些信条是否是真的,已经无关紧要了。真正重要的是,我们相信它们在起着作用,而且由于它们给我们带来信心,它们似乎的确能带来好运。

无论迷信的真实性如何,我总会诚心诚意地保佑自己,决不要打碎镜子,老天保佑,绝不在又是周五又是13号时从梯子下过!U12 项链

大约50年前,在纽约的一个富人区,住着一位叫玛丽的女人。她并不富有,但喜欢假装富有。她的丈夫吉姆·艾伦完全是另外—种类型的人。他实实在在,普普通通,他的信条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生活简朴,不装腔作势。然而不幸的是,玛丽不仅要装富,还有一位非常富有的朋友。玛丽喜欢跟其朋友攀比。一天,玛丽那位叫杰妮薇的朋友邀请她参加一个纽约上流社会的人(至少是最富有的)都去的舞会,玛丽很想去,但是她对其朋友说,她丈夫死也不愿去这种地方。再说,她也没有可穿的衣服去出席舞会。

“废话,”杰妮薇说道,“若你需要什么,你知道你可以从我这儿借的。今天下午到我家来,看看我们能找到些什么。然后,你就可以做做你丈夫的工作,劝他和你一起去。”

那天下午,杰妮薇在她的许多衣服中,找到了一套非常适合玛丽穿的。她甚至还找到一条看上去非常昂贵的珍珠项链配那套衣服。就在当天晚上,吉姆下班回来后.她开始做工作,劝说吉姆跟她一起去参加舞会。起先他非常生气。“玛丽,你听着,”他说道,“我喜欢生活在城市的这个地区。这个区很好,我们有孩子后,也能够送他们上本区的好学校。但是,我们得付房钱。我有份好工作,但只够每月付房钱及过简朴的生活。你不需要工作,所以说你的日子应该是蛮舒适的。这对我很重要。但是我们没钱去买昂贵的奢侈品,我们从没有,我现在也不准备去买。”

但是他们越是讨论这件事情,吉姆越是看得出参加舞会对妻子是多么重要。所以,最后当他得知妻子无须去买新衣服,而他也只要租套衣服穿一个晚上,他就同意去了。但是有一个条件:玛丽得让此事成为唯一的一次,下不为例。他们决不能再次参加,因为那将意味着他们得花大把大把的钱,而那是他们所没有的。玛丽同意了,因为她看得出,若是她不同意,那她永远也不能去参加一次舞会。假如吉姆觉得玩得很开心,她毕竟还可以在一两年之后劝他再去参加—次。

舞会上吉姆的确玩得很开心,尽管一想到衣服是借来的,就觉得不自在。他同时也感觉到别人都能看得出来。但是他的舞跳得非常出色;他也看得出,玛丽穿着那精美的服饰,戴着那条漂亮的项链,是舞会上最最美丽的女人。然而,就是在他们回家的路上,麻烦来了。吉姆突然意识到玛丽不戴项链了。他问道,“你为何把项链拿下来?”但是,玛丽并没有把项链解下来。项链不见了!他们查看了玛丽的外套,搜寻了乘坐的出租车,但是都没有找到项链。他们回到举行舞会的大厅,那儿的人也都没有见到项链。

次日清扫屋子时也没见着项链。他们没法回到杰妮薇那儿,说项链丢了,因此他们想出的解决(问题)办法是到珠宝店去找一条一模一样的项链。他们没费什么劲就找到了一条。但他们没料到的是:项链那么贵,要2500美元,这在那时是笔巨款。吉姆6个月也挣不到这么多钱。他们要买下项链的惟一办法就是让玛丽也干份工作。吉姆不喜欢这一法子,实际上玛丽没有什么特别的工作技能,所以挣不了那么些钱,她得用一年时间才能挣那些钱。但是他们俩都很诚实,也有自尊心。他们就这样决定了:贷款买下那条项链,每月付250美元。玛丽把项链拿回去,给了杰妮薇,没有告诉她这不是同一条。杰妮薇没有注意到有什么不同,就把它放到她原来放项链的抽屉后面。她很高兴,玛丽,甚至连吉姆都很喜欢那次舞会。然而,当玛丽说起他们不可能再次参加舞会,而且因为缺钱花得出去工作时,她感到颇为惊讶。杰妮薇觉得,出去工作的女人不能做她的朋友,尽管她没有当面对玛丽那么说。

起初玛丽发现,找份工作并非那么轻而易举,因此她不得不靠帮别人缝补浆洗来赚点钱。有一天,她非常偶然地遇见了一位在鞋店工作的老同学。这位同学非常有把握地说,她能够给玛丽在其工作的店里找份活儿。玛丽很担心,参加舞会的有些人若来店里买鞋,会把她认出来。但是她用不着担心,因为她很快就意识到,来买鞋的人不看卖鞋人。

到年底,吉姆和玛丽发现他们几乎要还掉买项链的贷款了。然而现在,玛丽已经喜欢上工作了。她决定继续在鞋店干下去。事实上,他们的生活也大大地改变了。玛丽对富有或至少是打肿脸充胖子的观念已经改变了。到现在,她知道装富是毫无益处的。她不常见到杰妮薇。几年过去后,玛丽才再次见到她。她顺便提及杰妮薇的那条项链对展示其最佳状态是多么的重要。

“噢,那条廉价的旧玩意,”杰妮薇说道。“我从来就不喜欢假珍珠。你总能一眼就看出那是假的。” U13

在无规划的国家中的一座有规划的城市

有一点使得伦敦有别于欧洲其他国家著名首府(比如,它在欧洲的传统上的对手——巴 黎),那就是这样一个事实:数世纪以来,和英国其他城市一样,伦敦是根据当地的需求逐步发展起来的,并未经过中央规划。因此那儿没有一条像巴黎、马德里或米兰那样气派的大街和幽雅的林阴道。伦敦是座乱糟糟的城市:街道弯弯曲曲,设计得颇不合理。但是,在1967年伦敦市政府作出决定:至少要为部分伦敦人建造一座全新规划好的城市。该市位于伦敦以北约50英里处,大约在伦敦和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的中间。该城叫作米尔顿·凯恩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英国迅速繁荣发展的时期。英国大城市的古老中心区域的很多地方 都过于拥挤,缺乏设施。因此,政府决定拆掉这些区域的房子,对这些地区进行“重新开发”,提供新的娱乐设施,建造新的工业用房、新的街道及居民住房。但要做到这一点,他们需要将数以千计的人从市中心迁出去。政府决定在米尔顿·凯恩斯为大约十五万伦敦人建造住房及配套设施。

对于英国城市规划者而言,这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们能够充分发挥其想像力,在主要为农田的9000公顷的土地上,规划出一座全新的城市。这座新城位于A-5公路旁,这是一条连接伦敦与英格兰中部、西北部及威尔士北部的要道。规划者决定开发一种交通系统,避免英国城市中常有的繁忙街道,特别是在人们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这一点可以通过规划双式车行道的“棋盘式布局”来做到。双式车行道的公路相互平行或垂直。新城拥有1800公顷的停车场(约占城市面积的20%),15座湖以及1l英里的运河。

这座规划的城市是成功的吗?在某些方面,答案当然是“是的”。由于是座规划的城市,30年之后,现在的米尔顿·凯恩斯将没有英国其他城市所遭受的交通问题。在那儿工作的半数人,到工作单位只有3英里路程。很多跨国公司在那儿建立了基地。失业率在2%的水平,而整个英国约为6%。那儿拥有数十甚至数百种的休闲设施、俱乐部及机构等,除了为常规的活动,如电影、戏剧、足球以及板球等提供设施外,还能为帆船、滑翔及魔术等活动提供服务。有一个小组花了不少时间,力图再现古代北欧海盗的生活。他们穿着遥远时代的服装,用那时的武器,恢复那时的做饭习惯,住那时模样的房子。这是一座年轻人的城市:人口中46%的人年龄在30岁以下。相比之下,全英国人中30岁以下年轻。人的比例为23%。

或许人的年龄相当重要。这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有许多工作机会,也有很多休闭活动。戈登·黑塞维是位旅行社的经理,5年前搬到米尔顿·凯恩斯。他现年35岁。他说,“我去过的地方很多——比如,在美国和德国我都生活过——但是,这儿是我生活过的最好的地方。从休闲这一点来看,这儿尤其不错。这儿有很多娱乐设施,尽管我太忙,没有很多时间进行体育活动。这儿出行很方便,若是你想的话,用15分钟就可以穿越整个城市,离伦敦也只有一个小时的行程,离牛津有50分钟的行程,离伯明翰也只有约一个小时的路程。你若不想开车,乘火车也行。最重要的是,这儿居住环境宜人。附近有大片的开阔地,很多公园及湖泊。没有高楼大厦把你困在其中。”

但是它是否也适合年纪大一些的人居住呢?来自布莱奇勒的古德尔太太,今年62岁。她 经历了该地区发生的所有变化。她说道,“这儿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我记得过去这儿土地上大多长谷物和蔬菜,我们很多人都在农场上干活。生活并不容易?但不管怎样,还是比较平静的。当然啦,当时没有那么多车辆。但是现在全国范围内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仅是这儿。现在肯定要比过去多出数以百万计的车辆。许多事情要看你挣多少钱,是不是?比如,我家就从未买汽车,这个城市其实是为汽车而建的。因此,你若没车,要么你得找到跟你走同路的人,搭乘他们的便车,要么你就得等公共汽车,而公共汽车也是不多见的。或者你可以骑自行车。这些年来,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现在有许多自行车车道,他们说现在你可以骑自行车去伦敦或斯加波罗,几乎不用上公路。但是我现在年纪大了,不能骑自行车了,尤其在冬天,因此,随着年龄不断增大,我出去活动的机会愈来愈少。实际上,我也不想再出去活动了。给我生上温暖的火,有一台电视机,我就很高兴了。”

总的来说,即便是一位没有车子的老人,古德尔太太似乎也是开心的,尽管可以清楚地看出,对于买不起私人汽车的人来说,交通不那么方便。当然,对有些人而言,米尔顿·凯恩斯是合适的,但也另有一些人,他们从不会考虑去那里生活的。

管理米尔顿·凯恩斯的当地市政委员会努力提醒人们,尽管城市是新建的,但其背后还是有相当的历史的。比如,在卡尔迪科湖中,发掘者就发现了恐龙的骨架,十条一亿五千万年前的“鱼龙”,还有公元前6000年前的远古定居遗迹。古罗马人也曾到过那儿,还有铺着漂亮马赛克地板的别墅遗迹。

市政委员会的网站列出有关该市的其他一些有趣事实。它曾拥有第一座活动太阳能房 子;电影《超人IV》一些主要镜头也是在该市拍摄的。世界上第一台可操作的计算机也是在米尔顿·凯恩斯研制开发的。它拥有非常先进的系统来利用玻璃、纸张及塑料等废料。这也为当地人提供了就业机会。那儿80%的公司属于雇用10人或10人以下的小公司。城里有条街叫作“仲夏大街”。只在仲夏日那一天,太阳从这条街的一端升起,而从另一端落山。所有这些奇特之处只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由于米尔顿·凯恩斯这个城市,尽管有些优势,却没有什么特色,以上那些奇特的事情才显得十分重要呢? U14

有限的资源

一个非常重要的世界性问题(即使不是目前所有影响我们的重大的世界性问题中最严重 的),就是居住在这个星球上的、日益增加的人口数量。如果世界人口还以现在的速度继续增加,有限的土地及土地资源很快就会无法承受这巨大的人口。而且,即便增加的速度减缓,我们使用土地及其资源的方式也需要改变,不然的话,后果将会是一样的。

早在1888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当时有15亿人居住在地球上。现在世界人口已经超 过了60亿,并且还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每年增加1亿,这个数字令人触目惊心。这就意味着,每三年世界就必须多为大致相当于美国和加拿大加起来那样多的人口提供食宿!即便增长速度已经开始减慢,大多数专家认为,在接下来的50年当中,世界人口将会超过80亿。

那么,为何发生人口的巨大增长?这实际上是由于现在被称作“死亡控制”的知识及实践的传播所致。这承认了医生和科学家所做的工作:他们现在能够让那些不久以前还会死于当时种种“不可医治之疾病”的人活着。通过包括养殖手段及卫生措施在内的一系列广泛的技术创新,以及对致命疾病的控制,我们已经找到了办法来降低我们的死亡率,从而造成了人口爆炸这—情况。我们过去认为,活到70岁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现在80岁甚至90岁都被认为是人类正常的寿命。某种意义上讲,这体现着我们人种的巨大的进步。从生物上讲,这正是成功的定义。我们无疑已经成为这个星球上居统治地位的动物。然而,这种成功正是对人类构成最大威胁的原因。

我们若是考察一下不断增长的人口所拥有的土地数量,就能看到问题的所在。假如这个 星球上的每个人分相同数量的土地,那么我们每人能分到约129605平方米,大致相当于美国的一个大农场的面积。考察我们所拥有的土地类型之前,这二数字似乎颇为鼓舞人心。但是并非所有的土地对人类都是有用的,因为有的土地是不产粮食的。我们要除去地球上五分之一的土地,因为那儿永远为冰雪覆盖;还得除去五分之一,因为那儿是沙漠;另有五分之一是山区,或者说海拔太高;还有十分之—的地上土壤不够,农作物不能生长——那儿全是石头。这样一来,情形便显得十分悲凉!很显然,供养我们的土地这样少,我们要更加小心谨慎,不要再进一步减少土地了。然而,我们是这样做的吗?我们似乎不能接受这样—个事实: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有限的星球上。我们做起事情来,就仿佛地球上的资源是无限的。由于人口过多,或许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的过度消耗,人类无法靠其“收入”——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来供养自己。我们反而是在消耗太阳的“本金”——一其不可再生的矿物燃料以及其他矿藏,这些都是需要百万年才能形成的。但是只需几十年就都能毁掉。我们同样也在消耗其他重要资源,比如肥沃的土壤、地下水以及数以百万计的、跟我们共同分享地球的物种,而这些资源一般不被认为是可再生的。

我们在不断地破坏恰恰是养活我们的那些资源。我们正在破坏大自然的平衡,而自然是能够调节气候及大气层的,能够产生和维持健康的土壤,并能为人类提供海洋食物等。总之,我们若只考虑眼前的需要,我们就是在确保没有未来。这颇有点像生意人在不断地关闭其最最有利可图之客户的账号。简直一点道理都没有!还有更为重要的道义问题要考虑。我们今天消耗或使用的资源数量,影响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生活,还会影响到我们下一代的生活。有一句格言提醒着我们这一情况:“我们并不是从父母那儿继承了地球?而是从我们的孩子那儿借来的。”消耗资源多的人,比起消耗少的人,当然对地球的影响要大。一个地区的实际人口数,并没有他们对环境的影响那样重要。倒是富裕国家的人口对整个地球的负面影响要来得大得多。

举个例子来说;出生在纽约或伦敦的孩子的需求对世界资源产生的压力,比出生在非洲或印度的孩子的需求所产生的压力,要超出一百多倍。不太发达国家的孩子们长大了也不会拥有汽车或空调,他们也没有像英美国家孩子那样吃大量的鱼肉。他们的生活方式不需要大量的矿物及能源。或许这是因为生活简朴、接近大地的人更易意识到,他们需要回赠大自然,补充其从大自然中所取来的东西。我们中有些人在消费时,根本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其生活方式非常具有破坏性。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我们利用——或者说滥用——热带雨林的方式。我们都知晓它们 对大自然的平衡必不可少,然而我们却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毁坏它们。热带雨林正在遭 到砍伐,并不是让雨林所在国家的人民受益,而是满足富裕国家的需要。中美洲的热带雨林正在被砍伐掉,变成牧场,给美国人生产廉价的宠物食品。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热带雨林被砍伐掉,给日本的电子产品提供更为廉价的纸板包装材料。在缅甸和泰国,热带雨林已遭砍伐,为新加坡制造更多的漂亮家具。因此,生活在数千英里以外的富人,对热带雨林所造成的破坏,要比生活在热带雨林里的穷人所造成的还要多。

总之,保护地球的未来人人有责。这不仅要通过人口控制的手段来达到,而且还要更多地意识到我们的行为对自然的影响。大自然既是脆弱的,又是有威力的。它一方面很容易遭受破坏,但另一方面也很容易摧毁其最为放肆的敌人——人类。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那可能就为时太晚了。人类数千年的进化就会因为仅十年的轻率行为而产生逆转。U15

手势的世界

什么是手势?手势就是我们所做的、无须言语就能帮助表达出某件事情的动作、或者是能够给我们用言语所表达的增加些额外意思的动作。举例来说,许多人会用手指指着某祥东西,说“瞧那边”或“看那个”。但是实际上并非我们所有人都想用手指,因为家人及朋友告诉我们那是不礼貌的。以下是有关手势的、最为重要的事实之一:我们所用的手势各个国家都不尽相同;而且即便在同一国家里,各个人群组也不尽相同。如果我们在世界某一地区旅行,而我们又不懂那里的语言,很自然地我们会想法用手势跟人交谈。在这种情形下,人们会尽量持肯定的态度,会用像“竖起大拇指”一类的手势(你伸出手,手指合拢,大拇指翘起,指向上方)来说诸事都还不错。但是,即便是这一世界许多不同国家都熟悉的正面手势,都可能会引起冒犯。比如,这在伊朗及孟加拉国都是非常粗鲁的。所以,在手势上犯错误可能会引起不幸的后果。我们也会做出些别人并不喜欢的手势。举例来说,在196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有些比赛获胜的美国黑人运动员在领奖时,向上举起紧握的拳头,做出了被称之为“黑人力量”标志的手势。他们的体育代表团对此颇为恼火。然而,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在访问美国及其他国家时,作出同样的手势,却没人抱怨。他是位英雄,在监狱被关了27年后,给他的国家带来了变化及和平。因此,没有人会对他所做的手势感到不快。

有的国家使用的手势要比另外一些国家多。比起中国人,西方人趋于使用更多的手势 而有些西方人要比另一些西方人使用更多的手势。有人写过一本手势方面的书,他曾在三个不同国家的咖啡馆里,对人进行了一番观察。他数了一下一个小时内,人们触摸对方多少次。在波多黎各(美国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人们相互接触180次;而在相隔仅仅200公里的美国,佛罗里达州,人们相互接触两次。在西欧,北部(德国、荷兰、英国及瑞典)人使用手势一般要比南部(如西班牙、希腊、法国,尤其是意大利)人少些。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把他们爱做手势的习惯带到了中美洲及南美洲。那儿,整个大陆的人都养成了做手势的习惯。比起南美人,或许北美人使用富有意味的手势要少得多。然而,可能因为是许多民族混合体的缘故,北美人或许要比英国人“更大大咧咧些”。英国人是大量到达北美洲居住的首批欧洲人。

参观访问外国,首先要学的事情之一,当然就是打招呼了。毕竟这是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如果人们要在见到你的最初几分钟里就得出对你的看法。那打招呼得体就显得很重要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打招呼的方式各地都不尽相同,变化极大。在许多国家,初次见面握握手,这很普遍。即便在中国握手似乎也变得相当平常,尽管它不是个古老的习俗。然而这方面有很多差别,特别是女人男人相互问候时。在有些国家,男人用手臂拥抱男人,女人用手臂拥抱女人,而男人女人招呼时则握握手。或者是,女人之间相互亲吻脸颊,或装着要亲吻的样子。在许多讲西班牙语的国家——但绝不是所有——男人会握着女人的肘部,装着先亲其一边脸颊然后另一边。在法国,这样的动作会重复三次。在非洲苏丹国的福尔人当中,过去总是有这样的习俗:当男人碰上他所认识的女人时,他们相互走过对方,都不看对方的脸,他们一只膝盖跪在地上,然后望着相反的方向,至少说四句问候语,诸如“愿宁静伴随着你„„你的健康如何?„„你身体好吗?„„愿上帝与你同在”。他们然后就会相互正常说话,相互告诉对方其家里的情况及其他,但仍然相互背对背地看着相反方向,然后各自走不同的路。嘴里说着“愿你安宁走好„保佑你”等。在印度,招呼方式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种是通行的:双手合十,手指对齐,指向上方。

几乎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用来做出有意义的姿势:双手、手臂、眼睛、耳朵、鼻子.脑袋、双脚、胸部、肘部及肩膀等。最富表达力的部位之一要算是眼睛了。英美人有时抬头朝天上看,表示某件事很愚蠢或是不能相信的。在菲律宾,人们用眼睛指东西,也就是说他们朝着其“指着”的东西的方向看,然后目光收回。闭上一只眼(或者说“眨眼”)可以表示许多不同的事情:在非洲的有些地方,父母对孩子眨眼:是让孩子离开房间的信号。在包括英国在内的几个国家,如果一个人眨眼,其意思是“我现在不讲真实情况,但是不要跟这儿的其他人说”或者是“这只是个玩笑而已”,或者那就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而已。眼睛尤其重要?因为它们总是在使用之中。有一件颇难把握的事情就是:你在跟人讲话时,应该看对方的眼睛多长时间。一般而言,欧洲及北美人相互盯着对方眼睛看的时间要比东方人多得多,尽管他们只看一段时间,然后目光移开,然后再看。如果相互看对方的时间太长,则会显得不友好或令人感到颇为尴尬。但是,如果人们从不看对方的眼睛,那么就对方而言,这些人似乎显得不诚实,或者从某个方面来说不是好人。

吃饭的习惯全世界范围内也差异极大。吃饭确切来说也许并非是手势,但是它所具有含 义的方式,跟手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些国家用手指吃饭是非常平常的,而另外一些国家则认为这是非常粗鲁的。在非洲的扎伊尔,你的吃相非常重要。你若吃相得体,人们就会认为你是个好人。然而,吃饭的习惯各个人都不尽相同。明智的做法是:遵从与你一起就餐的人的习惯。如果他们用手指,你也应该同样行事,但是哪一只手,你一定要用对。在印度尼西亚,你吃完饭时,一定要留些食物在你的盘子里,这很重要。你若不留,这标志着你还需要吃更多的食物。在另外一些地方,把食物留在盘子里,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当然了,诸如此类的风俗习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举例来说,过去在西班牙有这么个风俗(甚至三十年前还有):乘火车旅行时,你若在吃东西,你得把食物拿些给周围的人(他们得说不要,因为那也是习俗)。

但是现在西班牙拥有了良好的现代化火车系统,你要是在除了餐车以外的地方吃东西,人们或许会认为你没有礼貌!

关于手势的书已经写了很多(其中最好的一本是德斯蒙·莫里斯写的《观察人类》),在此也没有篇幅来谈更多的。但是,手势是英语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你说英语或听别人讲英语时,也许你得留意手势,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电视或电影里。

篇2:基于模板匹配的中文机构名识别

未登录词识别是自然语言处理中一项关键技术, 在信息抽取、信息检索、自动问答、机器翻译等领域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中文机构名是未登录词的一种, 具有构成成分复杂、数量巨大、名称不断变化更新、无法穷举等特点, 被认为是专用名词当中最难识别的, 给自然语言处理、尤其是翻译和机器理解带来很大困扰。

对于中文机构名的识别, 国内的研究主要有: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并结合概率估值公式来评价在真实文本中构成组织机构名的能力[1];基于层叠条件随机场模型的中文机构名自动识别算法[2];基于类语言模型的中文机构名称自动识别方法[3]。

由于模板具有表达简洁、形式直观、概括能力好等优点, 近年来被许多翻译系统采用, 作为翻译知识的主要表示形式[4]。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模板匹配的中文机构名识别的方法。

1 机构名的组成分析

机构名组成形式比较丰富, 内部可能包含着大量的短语, 机构名用字和用词的随意性和机构名长度的不确定性, 导致了机构名称的左边界很难确定, 给识别机构名带来了不少困难。我们把机构名分为简单型机构名和复合型机构名分别进行识别。

1.1 简单类型机构名全称的内部组成

简单型机构名的组成:[机构名前修饰成分]+[机构字号]+[经营内容说明]+[机构名称特征词]

(1) 机构名称特征词:

机构名称的结束单位, 说明它们的类型, 如“宾馆”, “集团”等。特征词前面可以有一个前缀, 如“分”, “总”等, 前缀和“公司”, “厂”等一起构成特征词。

(2) 经营内容说明:

说明该机构的性质, 由多个结构单元组成, 结构单元的形式是:[说明词前修饰成分]+说明词中心语。说明词中心语是机构名中直接修饰成分, 直接限定了企业经营的内容、领域、类型等, 典型词有“保健”, “软件”, “服装”等。说明词前修饰成分只存在于说明中心语的前面, 它对中心语起修饰和限制作用, 如“微型”、“大”、“立式”等。

(3) 机构字号:

是机构名中核心部分, 在机构经营内容说明词和机构特征词的前面。比如“法国雷诺汽车公司”中的“雷诺”。

(4) 机构名前修饰成分:

机构名前修饰成分在机构名的首部, 用以说明机构的方位、性质、处所等特点。机构名前修饰成分可以表示为:[性质说明成分|处所范围成分]+[序数词]。

1.2 复合型机构名

复合型机构名是简单型机构名的扩展, 一般是两个连续存在的简单型企业名, 识别时可把他们作为两个简单机构名进行识别, 然后进行合并。

2 机构名的识别

2.1 机构名识别模板

根据机构名组成的分析, 采取基于模板的方法对其进行识别。模板是句子主干框架的知识表示基础, 也是句子主干翻译的基础。模板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源文模板, 刻画源语言句子的主干结构, 用于对源语言句子进行句法主干分析;另一类是译文模板, 刻画相应译文的句法结构, 用于句子主干译文的生成[5]。模板主要由常量和变量组成, 其形式可以概括如下:

[[i:常量+][i:变量+]]……j:核心词[[+k:常量][+k:变量]]……

模板中的变量是一种根据应用领域的特点和句子主干翻译的需要而定义的反映关键信息类别的语义—句法类混合体, 主要包括语义变量和语法变量, 以下为机构名的几种识别模式。

(1) 机构字号+机构特征词, 如:“三星集团”, “福特公司”。

(2) 机构字号+经营内容说明+机构特征词, 如:“智达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3) 机构前修饰成分+经营内容说明+机构特征词, 如:“东方通讯公司”。

(4) 机构前修饰成分+机构字号+机构特征词, 如:“广东广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 机构前修饰成分+机构字号+机构经营内容说明+机构特征词, 如:“广东华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 简单型机构名+机构字号+经营内容说明+机构特征词, 如“北京七七四厂凯发单响公司”。

(7) 简单型机构名+经营内容说明+机构特征词, 如:“北京城建集团钢木制品公司”。

(8) 简单型机构名+数词+机构特征词, 如:“常州无线电元件厂二厂”。

2.2 机构名各组成部分的识别

(1) 机构特征词:

大部分是由字典里的“nj”词性构成的。对于不是“nj”的词性的, 如“特委”, “体委”等进行了收集, 目前统计的所有机构特征词大约有1100多个。

(2) 经营内容说明:

一般由一些名词和动词组成, 出现也比较固定, 通过对机构名里的这些词进行统计, 把在机构名里的经营内容说明的词进行了收集, 然后在字典里对这些词作了标记, 识别时只需根据这些标记进行识别, 对经营内容说明的修饰成分, 完全可以通过它们的词性进行识别。

(3) 机构字号:

①对于由译名、人名、英文、数词或者数量短语用作机构字号的, 在机构名识别之前已经识别出, 无需识别。②其它用作机构字号的字或者词的处理:从已收集机构名中抽取用作机构的字段, 对这些字段的用字进行了统计, 并按照他们再现的频率进行划分等级, 每当出现一个要识别的句子时, 根据已经统计的字号对识别句子里的可能做字号的字进行评估, 判断是否能做机构字号。

(4) 机构前修饰成分:

大部分是由一些地名或者处所词组成, 通过词性既可把它们识别出来。

2.3 机构名的识别流程

机构名的识别是在分词词性标注之后进行的, 是按照模板进行匹配的过程。有了分词词性标注的信息, 就可能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识别。

(1) 简单类型机构名识别流程

简单机构名识别包括:①分词词性标注;②机构特征词识别;③经营内容说明识别;④机构字号识别和机构前修饰成分识别。

(2) 复合型机构名识别流程

复合机构名识别包括:①分词词性标注;②简单型机构名;③数词;④机构字号;⑤经营内容说明;⑥机构特征词。

2.4 机构名的边界条件

机构名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经常出现:①标点符号后, 如:“1998年7月, 山东核电工程公司在竞争中夺冠”;②在地名之后, 如:“北京市二轻工业总公司认真研究市场”;③在介词之后, 如:“一等奖由在华中师范大学任教的美籍教师获得”;④在连词之后, 如:“由天翔新技术开发公司和恒信信息技术公司共同研制”;⑤在一些常用的停用词之后, 比如“着”, “了”, “过”等。⑥在一些及物动词之后。如:“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了解到”。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从2001年的人民日报语料中抽出含200句机构名较多的句子进行开放测试, 识别的结果如下:

(1) 正确识别的例子

①我十分高兴地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向全国各族人民, 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 向世界各国的朋友们, 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②上午九时二十分, 李鹏总理在[北京市委]书记、市长贾庆林的陪同下, 来到位于北京西郊的[北京石景山发电总厂]。

③[中国政府]向[马达加斯加政府]赠送价值50万人民币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交接仪式12月30日在塔那那利佛举行。

④[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也在茶话会上讲了话。

⑤电视片由[北京电视台]、[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青岛双星集团]和[金蔷薇文化传播公司]联合摄制。

(2) 错误识别的例子, 加下划线的部分为错误识别或未识别的机构名

①我[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 向关心和帮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友人, 表示良好的祝愿!祝大家新年好!

②[兰恒上海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疗行业软件研发、生产、系统集成和提供网络技术服务的[高科技企业]

③长城科技硬盘驱动器销售良好。

(3) 实验结果

所测得的数据及计算后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如表1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中文机构名的识别, 首先对机构名的组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然后针对机构名组成的具体成份进行识别, 给出了识别机构名的模板, 还介绍了机构名出现的边界条件, 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从实验的结果来看, 该模型是有效的, 中文机构名识别的精确率较高。但是该模型对于一些机构名的缩写、含有常用字的机构名一般不予识别, 这将是今后研究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家恒, 张辉.基于HMM的中国组织机构名自动识别[J].计算机应用, 2002 (11) :1-2.

[2]周俊生, 戴新宇, 尹存燕, 等.基于层叠条件随机场模型的中文机构名自动识别[J].电子学报, 2006 (5) :804-809.

[3]尹继豪, 樊孝忠, 于江德.基于类语言模型的中文机构名称自动识别[J].计算机科学, 2006, 33 (11) :212-214.

[4]齐浩亮.面向特定领域的汉语句法主干分析[J].中文信息学报, 2004, 18 (1) :1-13.

篇3:高效英文简历模板

一份出色的Resume,是向外企求职的关键之一。不了解有关的常识和程式,不花费相当的心思来展示,光有纯正娴熟的英文功底,并不能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在一大堆错误百出、英文表达低劣或平庸、毫无针对性和创造性的Resume中,你的那份若能让人眼睛一亮,成功的机会必将大大增加,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给出说明和评述。

Balance Sheet基本方法

选择要应聘的工作后,必须看清招聘广告上所列出的每项要求,再将自己的学历、能力与兴趣逐一与之比较,作一张balance sheet。

例如,一则关于marketing management trainee和job requirement是这样写的:

We are looking for a competent person to fill the captioned position:

-University graduate major in Marketing Management. Prepared to develop career in the commercial field

-Outgoing personality

-Able to communicate at different levels

-Good knowledge of PC operations

-Proficiency in written and spoken English/Mandarin

那么你相应地考虑自己的qualification的选择和表述,就可以这样写(与上列各项对应):

-University graduate with major in Marketing

-Having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Business clubs activities and learned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Good in communication with people and like a lot of out door activities, know how to tackle with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Skillful in operating Words, Excel, Lotus1-2-3, etc

-Fluent in English and Mandarin

这个方法的好处是可以让求职者清楚了解该职位是否适合自己,而本身资料又是否切合要求,而且,明白了各项要求后,就可依据每一点在履历表上重点提出自己在该方面的强项。突出卖点(selling point),将之放在最吸引人的地方,使招聘者一眼可见,有利于present自己。

Work experience工作经验的陈述

工作经验是resume中令招聘者相当感兴趣的一项内容,措词得当是不可忽视的要务。

刚毕业,何来工作经验?其实,读书时的兼职、实习、实践,以至所曾参加的一些课外活动,如:协助出版校刊、举办活动、展览、宣传……都可算是工作经验。不过,表达起来要有针对性地展开,列出那些与所找工作有关的项目重点介绍,必要时更可使用summary的方式,以让招聘者深入地了解。

下面的写法显得相当简陋呆板:

2006/7-2006/8 General Clerk, IBM

2007/7-2007/8 Account clerks, Manley Toy Trading

2008/6-2008/8 Salesgirl, Esprit.

倘能换一种表述如:

Three years of job experience in different positions have offered me opportunity: As a General Clerk (IBM),Accounts clerk (Manley Toy Trading), I have learned how to prepare purchasing orders,place orders, handle accounting matter, check voucher,… also (Salesgirl, Esprit) developing the technique of selling, serving and stocking.

就能更好地突出个人工作经验,吸引招聘者的注意力!

Job objective 事业目标

通常,一般求职者只会在履历表开端简单地写上所应征的职位-Position Applied: Management Trainee或I am applying for... 其实,若懂得利用这小小空间写出自己的事业目标(job objective),更能显示出你对该工作的热爱及憧憬,能令招聘者对你加倍留意。

比如这个不错的例子:

Job objective:

To begin as a Marketing Management Trainee, with opportunity to advance to executive level and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firm.

上一篇:一年级体育上册 第11课游戏、立定跳远教案下一篇:等级医院评审办公室阶段性工作报告